CN113501238A - 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 - Google Patents

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1238A
CN113501238A CN202110894477.9A CN202110894477A CN113501238A CN 113501238 A CN113501238 A CN 113501238A CN 202110894477 A CN202110894477 A CN 202110894477A CN 113501238 A CN113501238 A CN 113501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throwing
barrel
gap bridg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44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冬辉
李汝魁
郑志波
杨震坤
陈大伟
刘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944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12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1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1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5/00Gathering or removal of refuse otherwise than by receptacles or veh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62C31/02Nozz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re-extinguish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邮轮建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包括重物垃圾投放装置、轻质垃圾投放装置和投放门控制电路;所述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和所述轻质垃圾投放装置上均设置有所述投放门控制电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和轻质垃圾投放装置,将建造垃圾进行分类投放,通过投放门控制电路对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和轻质垃圾投放装置上的垃圾投放门进行控制,保证了投放垃圾时的安全性,进而实现了安全投放建造垃圾,保证生产建造质量的目的。

Description

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邮轮建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
背景技术
在邮轮坞的建造过程中,由于邮轮船型最后处于全封闭状态,垃圾斗无法摆放在各层的甲板上,只能摆放在最顶层的甲板上,投放垃圾很不方便,特别是在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很多废铁等重物垃圾,给生产带来很大麻烦。
国外在建造邮轮时,看到很多垃圾斗悬挂放置在外板外面,这要考虑到外板的强度,如果外板太薄,承受不起垃圾斗和重物垃圾的重量,造成大量外板变形等状况。
因此,如何安全的投放邮轮坞上的建造垃圾,是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其能够安全的投放邮轮坞上的建造垃圾,保证了生产建造的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其包括重物垃圾投放装置、轻质垃圾投放装置和投放门控制电路;
所述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和所述轻质垃圾投放装置上均设置有所述投放门控制电路。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包括垃圾通道、连接节筒和端部节筒;
多个所述垃圾通道串联设置,且相邻的所述垃圾通道通过所述连接节筒连接,所述垃圾通道与所述端部节筒直接连接或通过所述连接节筒连接;
所述垃圾通道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垃圾通道的内部设置有减速结构;
所述垃圾通道上设置有垃圾投放口。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重物垃圾投放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垃圾通道连接,且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垃圾通道之间所呈的夹角为锐角。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减速结构包括挡板和弹性件;
所述挡板转动设置在所述垃圾通道的内壁上,且所述挡板的板面与所述垃圾通道的内壁垂直;
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垃圾通道和所述挡板,且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挡板的下侧。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轻质垃圾投放装置包括普通筒组、过桥节筒和底节筒;
所述底节筒在所述轻质垃圾投放装置的最低端,且所述底节筒连接所述普通筒组,多个所述普通筒组串联设置,所述过桥节筒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普通筒组,所述过桥节筒用于将所述轻质垃圾投放装置与过桥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普通筒组或过桥节筒上设置有垃圾投放口;
所述普通筒组、所述过桥节筒和所述底节筒的侧壁上均设置有阻燃层。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桥节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过桥节筒与过桥进行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普通筒组内设置有灭火喷嘴。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和所述轻质垃圾投放装置的下方均设置有围栏结构。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围栏结构为剪刀式伸缩围栏。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剪刀式伸缩围栏的动力为手动或电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和轻质垃圾投放装置,将建造垃圾进行分类投放,通过投放门控制电路对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和轻质垃圾投放装置上的垃圾投放门进行控制,保证了投放垃圾时的安全性,进而实现了安全投放建造垃圾,保证生产建造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中的重物垃圾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中的重物垃圾投放装置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中的重物垃圾投放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中的重物垃圾投放装置的垃圾通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中的重物垃圾投放装置的减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中的轻质垃圾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中的轻质垃圾投放装置的几种普通筒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中的轻质垃圾投放装置的过桥节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中的轻质垃圾投放装置的底节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中的轻质垃圾投放装置的垃圾收集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中的垃圾投放门的控制电路中的供电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中的垃圾投放门的控制电路中的门动力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标:1-过桥;2-垃圾通道;3-支撑架;4-花架支撑;5-加强撑杆;6-垃圾投放口;7-端部节筒;8-邮轮;9-收集空间;10-垃圾收集装置;11-船坞;12-法兰;13-挡板;14-弹性件;15-普通筒组;16-过桥节筒;17-底节筒;18-普通节筒;19-连接件;20-直筒;21-锥筒;22-连接板;23-支腿;24-底板;25-加强筋板;FU1-第一熔断器;FU2-第二熔断器;FU3-第三熔断器;FU4-第四熔断器;FU5-第五熔断器;BT-变压器;KA-继电器;SB1-第一开关;SB2-第二开关;SB3-第三开关;SB4-第四开关;SB5-第五开关;SB6-第六开关;SB7-第七开关;SB8-第八开关;SB9-第九开关;SB10-第十开关;SB11-第十一开关;FR1-第一热继电器;FR2-第二热继电器;FR3-第三热继电器;KM1-第一接触器;KM2-第二接触器;KM3-第三接触器;KM4-第四接触器;KM5-第五接触器;KM6-第六接触器;SQ1-第一限位器;SQ2-第二限位器;SQ3-第三限位器;SQ4-第四限位器;SQ5-第五限位器;SQ6-第六限位器;M1-第一电动机;M2-第二电动机;M3-第三电动机;QF1-第一断路器;QF2-第二断路器;QF3-第三断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邮轮岛式建造法:以邮轮中间底部分段作为定位分段,然后在此分段的前后、左右、上面逐渐搭载分段,直至整条船所有分段全部搭载结束的建造方法。
登船梯及过桥设置:邮轮分段搭载建造时,在船体的首部、中部、尾部的左右各设置一个登船梯;每部登船梯上,根据船体建造过程需要,在5楼、8楼、12楼,各设置一个从登船梯到邮轮上的过桥。
登船梯及过桥设置顺序:在邮轮建造的第一阶段,即中部底部分段逐渐向首尾延伸,向上搭载到五楼时,可以在船体左右设置中间登船梯,在五楼位置左右各设置一条过桥。第二阶段,搭载分段继续向首尾延伸,当到达首尾登船梯位置,并且向上高度达到5楼时,可以设置首尾登船梯,共4处。在首尾5楼位置设置过桥,共4条。这时,中间的分段已经搭载到8楼高度,在中间登船梯上,8楼位置左右各设置一条过桥。第三阶段,首尾的分段搭载到8楼,中间分段搭载到12楼,设置这两层的共6条过桥。最后阶段,首尾分段也搭载到12楼,设置这层的最后4条过桥。
一种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其包括重物垃圾投放装置、轻质垃圾投放装置和投放门控制电路;所述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和所述轻质垃圾投放装置上均设置有所述投放门控制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和轻质垃圾投放装置均设置在过桥上,能够方便通过过桥对垃圾进行投放。通过投放门控制电路对投放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如图1-图5所示,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包括垃圾通道2、连接节筒和端部节筒7;多个垃圾通道2串联设置,且相邻的垃圾通道2通过连接节筒连接,垃圾通道2与端部节筒7直接连接或通过连接节筒连接;垃圾通道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垃圾通道2的内部设置有减速结构;垃圾通道2上设置有垃圾投放口6。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废铁等重物垃圾通过垃圾投放口6投入垃圾通道2内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垃圾通道2的内壁向下滑落,由于垃圾通道2整体为倾斜设置,通过倾斜设置,减缓了废铁等重物垃圾下滑的速度,同时在垃圾通道2内设置了减速结构,能够进一步减缓废铁等重物垃圾向下滑落的速度,通过双重的减速效果,避免了废铁等重物垃圾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从垃圾通道2的出口落下时的速度过高,而导致对垃圾收集装置26造成破坏,或废铁等重物垃圾的排出速度过高而导致触底反弹,避免对周围人员造成伤害。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垃圾通道2可以是直线倾斜设置,也可以是螺旋方式设置,其只要能够通过一定的斜度,来减缓废铁等重物垃圾的下滑速度即可。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垃圾投放口6可以是设置在垃圾通道2的顶端,也可以是设置在垃圾通道2任意位置的侧壁上,其只要能够方便将废铁等重物垃圾通过垃圾投放口6投放到垃圾通道2内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端部节筒7设置在垃圾通道2的上下两端,且端部节筒7上未与垃圾通道2连接的一端均为水平设置。上部的端部节筒7的端面水平设置,能够方便垃圾的投放;下端的端部节筒7的端面水平设置,能够保证废铁等重物垃圾只能向正下方滑落,既方便垃圾的收集,又避免了废铁等重物垃圾的飞溅,保证了收集人员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垃圾通道2之间为多个,相邻的垃圾通道2之间通过连接节筒进行串联,而垃圾节筒上设置有连接结构,能够将垃圾节筒与其他可固定的位置进行连接,进而提高了垃圾通道2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的设置,可以是挂钩,也可以是连接螺栓等,还可以是其他的固定连接结构,其只要能够实现将连接节筒与过桥1进行固定连接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垃圾通道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如梯形等,其只要能够方便废铁等重物垃圾的通过即可。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垃圾通道2,其不仅用于投放废铁等重物垃圾,其也可以是投放其他的密度较大的垃圾,如渣土等,只要是密度较大,通过直接投放会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对下方的收集装置或收集人员产生破坏和伤害的垃圾,均需要在该垃圾通道2内进行投放。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支撑架3,支撑架3与垃圾通道2连接,且支撑架3与垃圾通道2之间所呈的夹角为锐角。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3设置在垃圾通道2的下方,用于对垃圾通道2进行支撑,提高垃圾通道2的稳定性。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3的上端连接在垃圾通道2的外壁上,支撑架3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地面或其他可固定的位置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支撑架3的支撑强度,支撑架3的设置方向为竖直设置或与垃圾通道2垂直设置。
具体的,为了便于建造支撑架3,将支撑架3设置为竖直方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架3包括花架支撑4和加强撑杆5,加强撑杆5设置在花架支撑4的上方,且加强撑杆5的一端连接花架支撑4,加强撑杆5的另一端连接垃圾通道2的外壁。
花架支撑4相当于是支撑架3的底盘,能够增加支撑架3的支撑稳定性,加强撑杆5为连接花架支撑4与垃圾通道2的部件,能够将花架支撑4的支撑力传输给垃圾通道2。
在本实施例中,花架支撑4为钢结构搭建,具体的,为型钢通过焊接形成的整体支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撑杆5的数量可以是一根,根据强度要求,也可以设置为多根。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其根据垃圾通道2的长度以及所需要的支撑力的要求来进行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架3上还设置有连接支撑,连接支撑的一端连接花架支撑4,连接支撑的另一端连接垃圾通道2;连接支撑水平设置。
通过竖直设置的加强撑杆5和水平设置的连接支撑,使得加强撑杆5、连接支撑与垃圾通道2之间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结构,进而增加了花架支撑4与垃圾通道2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
同理,连接支撑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支撑力需求来进行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减速结构包括挡板13和弹性件14;挡板13转动设置在垃圾通道2的内壁上,且挡板13的板面与垃圾通道2的内壁垂直;弹性件14连接垃圾通道2和挡板13,且弹性件14设置在挡板13的下侧。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挡板13实现对废铁等重物垃圾的阻挡,实现对重物垃圾的减速作用,弹性件14实现对挡板13的复位功能。
当有废铁等重物垃圾进入垃圾通道2内后,在挡板13的作用下实现对重物垃圾的阻挡,由于挡板13与垃圾通道2的内壁之间为转动连接,因此挡板13不能阻挡废铁等重物垃圾的下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减速作用。
即进入垃圾通道2内的废铁等重物垃圾与挡板13产生撞击,挡板13的反作用力使得垃圾的下滑速度降低;而在垃圾自身的重力以及下滑的冲击力的作用下,挡板13会被驱动,向下方进行转动,使得废铁等重物垃圾继续下滑,不会将废铁等重物垃圾堵塞在垃圾通道2内。
当废铁等重物垃圾通过挡板13后,挡板13在弹性件14的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继续对下一次进入的废铁等重物垃圾产生减速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减速结构的数量可以有很多,如可以在每一个垃圾通道2内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其只要能够实现废铁等重物垃圾安全滑落在垃圾收集装置26内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4为压簧。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4可以是压簧,但其不仅仅局限于压簧,其还可以是其他的弹性件14,如还可以是扭簧等,也就是说,只要弹性件14能够给挡板13提供复位的动力即可。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减速结构可以是上述的挡板13结构,其还可以其他的结构,如还可以是在垃圾通道2靠下侧的内壁上设置减速带,通过减速带的作用实现对废铁等重物垃圾的减速功能,也可以是在垃圾通道2靠下侧的内壁上设置其他能够增加摩擦力的材质等,也就是说,只要能够通过减速结构实现对废铁等重物垃圾进行减速的功能即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垃圾通道2下端的端部节筒7远离垃圾通道2的一端设置有收集空间9,收集空间9用于放置垃圾收集装置10。
也就是说,在垃圾通道2下端的端部节筒7距离地面或甲板具有一定的距离,能够形成收集空间9,使得垃圾收集装置10能够放置在端部节筒7的下方,便于对废铁等重物垃圾进行接收和收集。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收集空间9的高度,与垃圾收集装置10的高度略高,既能够保证垃圾收集装置10的正常进入和驶出,又能够避免废铁等重物垃圾从端部节筒7与垃圾收集装置10之间飞溅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垃圾投放口6上设置有安全门,安全门为推拉门或平开门。
由于垃圾投放口6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在垃圾投放口6上设置安全门,能够避免上方的垃圾投放口6中投入的废铁等重物垃圾,从下方的垃圾投放口6出来,既保证了使用安全性,又能够保证垃圾的收集。
在本实施例中,安全门设置为推拉门,能够减少安全门对外部空间的占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安全门为平开门时,安全门的开门方向为向垃圾通道2内部转动,也能够减少安全门对外部空间的占用,且方便在投放废铁等重物垃圾时,对安全门的开启。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安全门可以是手动打开,也可以是通过电动控制打开。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没有垃圾进行投放时,安全门为常闭状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垃圾通道2包括串联设置的多个通道单元;相邻的通道单元之间、通道单元与连接节筒之间、通道单元与端部节筒7之间均通过法兰12进行固定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通道单元为圆管,或方形管。
更具体的,通道单元为钢板焊接或折弯后焊接形成的筒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整个废铁等重物垃圾投放装置的高度较高,进而会导致垃圾通道2的长度较长,当能够对废铁等重物垃圾投放装置进行固定的位置相距较远时,由于钢板的长度原因,无法通过单一钢板的长度实现固定连接,进而需要多个由钢板制作的通道单元进行串联来达到与连接节筒进行拼接,再通过连接节筒进行固定的目的。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垃圾通道2所采用的通道单元的数量不一定相同,其所采用的通道单元的数量,由连接节筒之间的距离决定。
相邻的通道单元之间、通道单元与连接节筒之间、通道单元与端部节筒7之间均通过法兰12进行固定连接,进而能够实现快速安装。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邮轮8和船坞11通过过桥1进行连接,而邮轮8废铁等重物垃圾处理装置通过连接节筒与过桥1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重物垃圾投放装置的建造方式如下:
1)制作板厚为6mm,直径为700mm的圆管通道三段作为垃圾通道2,上段约为11600mm,中段约为9600mm,下段约为31900mm,根据船坞11内的实际情况确定;
2)安装5个法兰12,用于实现垃圾通道2的连接;法兰12的板厚为20mm,法兰12内径为700mm,外径为800mm,打开直径为14mm*20孔;
3)在圆管内部根据圆弧线型安装直径为10mm,长度为200mm的圆钢,上口满焊,间距为500mm,作为减速装置来圆管内部的增加摩擦力;
4)拼装下段管子,包括最下口的三根支撑管,支撑管下口应有底板,根据数据安装支撑架3,高度约26米,上口支撑点在三段圆管拼好后的重心位置上方,花架支撑4的顶部使用三根小管子作为加强撑杆5与垃圾通道2圆管连接;
5)待坞底分段搭载到5甲板(5楼)时,安装登船梯,吊过桥1与船体连接;
6)在过桥1一侧垂直下方吊装下段拼装好的垃圾通道2,使垃圾通道2正好靠在过桥1上,使用肘板把通道与过桥1连接,使垃圾通道2下口靠近坞边2000mm处,顶上安装一块临时封板;
7)待分段搭载到8甲板时,登船梯上面吊装登船梯,8甲板对应高度位置吊过桥1,注意过桥1上下在一个垂直面内;
8)把下段管顶上临时封板拆除,吊装中段管,在8甲板过桥1位置固定,方法同上,也加一块临时封板;
8)待分段搭载到12甲板时,吊登船梯、过桥1、吊上段管、加临时封板方法同上;
9)垃圾投放口6必须安装电动门,使用控制电路,每次只能有一个口投放或回收垃圾,防止同步投放发生事故;
10)在坞底垃圾斗四周设置容易拆装的临时安全栏杆。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能及时清理废铁等重物垃圾;2)解决了无法放置垃圾斗的难题;3)制作一次,注意保养,长久使用;4)方便集中清理垃圾,节约大量人力;5)节省制作舷外垃圾斗的费用及加强放置装置;6)减少放置舷外垃圾斗的外板变形发生及火工矫正费用。
如图6所示,轻质垃圾投放装置包括普通筒组15、过桥节筒16和底节筒17;底节筒17在轻质垃圾投放装置的最低端,且底节筒17连接普通筒组15,多个普通筒组15串联设置,过桥节筒16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普通筒组15,过桥节筒16用于将轻质垃圾投放装置与过桥1进行固定连接;普通筒组15或过桥节筒16上设置有垃圾投放口6。
在本实施例中,普通筒组15通过过桥节筒16进行串联,且通过过桥节筒16与过桥1进行固定连接,实现将整个轻质垃圾投放装置进行位置固定。
在整个轻质垃圾投放装置的最下端,且与普通筒组15串联,能够将通过普通筒组15输送下来的轻质垃圾送入垃圾收集装置26中。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轻质垃圾主要为可燃垃圾,如木材、硬纸、泡沫板等,也可以是其他质地较轻,密度较小的垃圾。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普通筒组15与过桥节筒16之间通过法兰12进行固定连接,普通筒组15和底节筒17之间也通过法兰12进行固定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普通筒组15和过桥节筒16之间的连接可以是法兰12连接,其也可以是其他的固定连接方式,如铆接等,只要能够实现将普通筒组15和过桥节筒16进行固定连接即可。
同理,普通筒组15和底节筒17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法兰12连接,其也可以是其他的固定连接方式,如铆接等,只要能够实现将普通筒组15和底节筒17进行固定连接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轻质垃圾的密度较小,其在下落时会同时受到重力和空气浮力的作用,在通过空气浮力对重力进行部分抵消后,使得轻质垃圾的下降速度相对较慢,为提高轻质垃圾的下落速度,将由普通筒组15、过桥节筒16和底节筒17构成的垃圾通道设置为竖直方向,这样不仅减少了轻质垃圾的下落时间,同时还避免了轻质垃圾的漂浮,保证了轻质垃圾的收集效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垃圾投放口6上设置有安全门。
具体的,如图8所示,垃圾投放口6设置在过桥节筒16上,由于过桥节筒16的数量为多个,为便于对垃圾进行投放,每一个过桥节筒16上均设置垃圾投放口6,使得在每一个过桥1上均能够进行垃圾的投放。
这样的设置,能够方便对垃圾的投放,提高垃圾的投放效率。但是,这样的设置,在高处投放垃圾时,可能会使轻质垃圾从低处的垃圾投放口6排出,造成垃圾的飘散,不利于垃圾的收集。
未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在垃圾投放口6上设置了安全门,在没有进行垃圾投放时,安全门为常闭状态,此时上方的垃圾投放口6进行垃圾投放,也不会从下方的垃圾投放口6排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过桥节筒16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件19,连接件19用于将过桥节筒16与过桥1进行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过桥节筒16的上下口均为1000×1000mm,高度约为2600mm。高度可以根据精确计算后得到,使此过桥节筒16的上口有1000mm在过桥的4栏杆上面,过桥1的高度为1000mm,过桥节筒16的下口在过桥1下方约600mm,靠过桥1的一侧使用6mm钢板,其他三侧使用2-3mm白铁皮制作。在过桥1与栏杆之间使用肘板作为连接件19形成连接,中间开一个投放垃圾的小窗口作为垃圾投放口6。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9为肘板,过桥节筒16通过肘板挂设在过桥1上。
需要指出的是,连接件19可以是肘板,但其不仅仅局限于这样一种设置方式,其还可以是其他的如卡接件、扣合件等能够实现过桥节筒16与过桥1之间的连接的部件结构,也就是说,只要能够通过连接件19实现过桥节筒16与过桥1之间的连接即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底节筒17包括支架和排放筒,支架设置在排放筒远离普通筒组15的一端。
由于整个轻质垃圾投放装置的高度较高,使得其质量也会较大,其全部挂设在过桥1上,会对过桥1产生较大的压力,对过桥1的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将底节筒17设置了支架和排放筒,通过支架的设置,将排放筒进行支撑,使得排放筒下方具有了放置垃圾收集装置26的空间,便于对垃圾进行收集。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排放筒包括直筒20和锥筒21,锥筒21的开口较小的一端与直筒20的一端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直筒20连接普通筒组15,锥筒21的小端连接直筒20,大端向下,能够避免垃圾在出口处,由于与侧壁而飞溅出垃圾收集装置26,保证了垃圾收集的效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架包括支腿23和连接板22,支腿23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支腿23通过连接板22连接,连接板22连接排放筒。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架包括四个支腿23和两块连接板22,连接板22的两端连接两根支腿23,中间连接排放筒的锥筒21或直筒20。两块连接板22分别在排放筒的相对两侧,能保证支撑的平衡性。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底节筒17全部使用6mm钢板制作,底节筒17的高度为2600mm,上口为1000×1000mm,下口做成喇叭状的锥筒21,使其下端的较大开口适应垃圾收集装置26的大小。并且,锥筒21的下口使用连接板22进行加强,连接板22上安装支腿23,为了提高稳定性和牢固性,在支腿23上的下方设置有底板24,增加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支腿23和底板24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板25,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支腿23对排放筒进行支撑时的稳定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普通筒组15包括多个普通节筒18,普通节筒18串联设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使用2-3mm白铁皮制造普通节筒18,普通节筒18的上下口都是1000×1000mm,上下口安装40×40×5角钢制作的法兰12,法兰12上面打孔φ12×11个×4边。
每节高度为2100mm,制作完成后,预先拼装成3节、4节、5节、6节。也就是说,每个普通筒组15内的普通节筒18的数量可以不完全相同。
这样的设置方式,便于对在不同间距的过桥1之间的普通筒组15进行安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普通筒组15内设置有灭火喷嘴。
在每一个普通筒组15内设置至少一个或一组灭火喷嘴,在普通筒组15内的垃圾被点燃后,能够通过灭火喷嘴进行灭火,阻止其带火进入垃圾收集装置26,提高了垃圾收集时的安全性。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灭火喷嘴连接的装置可以是二氧化碳灭火器,也可以是连接水源,其只要能够实现对内进行灭火作业即可。
轻质垃圾投放装置的建筑方法为:
制作普通节筒18、过桥节筒16、底节筒17及其加强部分;普通节筒18通过预拼装,拼成具有3、4、5、6节普通节筒18的普通筒组15;待坞底分段搭载到5甲板(5楼)时,安装登船梯,吊过桥1与船体连接;在过桥1垂直下方,靠近坞边2000mm处,装底节筒17,使底节筒17的一侧和过桥1的一侧上下在一根铅垂线上;在底节筒17上吊装具有5节普通节筒18的普通筒组15,在该普通筒组15的顶部吊装具有6节普通节筒18的普通筒组15,在具有6节普通节筒18的普通筒组15上吊装过桥节筒16,注意过桥节筒16上的垃圾投放口6在过桥1侧,过桥节筒16和过桥1通过连接件19进行连接,并在过桥节筒16的顶上安装一块临时封板;待分段搭载到8甲板时,登船梯上面吊装登船梯,8甲板对于高度位置吊过桥1,注意上下两个过桥1在一个竖直面内;把过桥节筒16顶上的临时封板拆除,吊装具有3节普通节筒18的普通筒组15,在具有3节普通节筒18的普通筒组15的顶上吊装过桥节筒16,方法同上,也加临时封板;待分段搭载到12甲板时,吊登船梯、过桥1、吊装具有4节普通节筒18的普通筒组15、吊装过桥节筒16、加临时封板方法同上;垃圾投放口6必须安装电动门,使用控制电路,每次只能有一个口投放或回收垃圾,防止同步投放发生事故;在坞底的垃圾斗四周设置容易拆装的临时安全栏杆。
垃圾投放门的控制电路包括门动力控制电路,用于对垃圾投放门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以及供电控制电路,供电控制电路分别与至少两个门动力控制电路连接,能够使所有的门动力控制电路中最多只能有一个为通电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以门动力控制电路为三路时进行说明,其中,三路门动力控制电路分别连接在邮轮坞的5层、8层和12层上的垃圾投放门,所有的垃圾投放门均为常闭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层的垃圾投放门的动力均连接一路门动力控制电路,供电控制电路连接每一层的门动力控制电路。当其中一层门动力控制电路为通路时,供电控制电路控制使其他层门动力控制电力失电,不能对门进行打开。
本实施例中的电路控制原理为:
当在船坞底清理垃圾斗时,通过供电控制电路使得5层、8层和12层全部失电,无法开门;清理完毕后,接通电源,上面可以投放垃圾;当5楼投放垃圾时,通过门动力控制电路给动力装置供电,打开垃圾投放门,此时,在供电控制电路的作用下,8楼、12楼的门动力控制电路失电,无法投放垃圾,垃圾投放完毕后,门动力控制电路给动力装置供电,关闭垃圾投放门;当8楼投放垃圾时,通过门动力控制电路给动力装置供电,打开垃圾投放门,此时,在供电控制电路的作用下,5楼、12楼的门动力控制电路失电,无法投放垃圾,垃圾投放完毕后,门动力控制电路给动力装置供电,关闭垃圾投放门;当12楼投放垃圾时,通过门动力控制电路给动力装置供电,打开垃圾投放门,此时,在供电控制电路的作用下,5楼、8楼的门动力控制电路失电,无法投放垃圾,垃圾投放完毕后,门动力控制电路给动力装置供电,关闭垃圾投放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供电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BT、继电器KA、第一开关SB1、第二开关SB2、多个热继电器和楼层垃圾门控制电路;变压器BT、多个热继电器、第二开关SB2和第一开关SB1依次串联设置,继电器KA与第二开关SB2并联设置;楼层垃圾门控制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热继电器和继电器KA。
通过变压器将380v工业用电转换为36v的安全用电,保证了使用人员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SB1和第二开关SB2设置在船坞底,其第一开关SB1为常闭,第二开关SB2为常开,通过打开第一开关SB1实现其他楼层的断电;通过合上第二开关SB2,使得其他楼层上设置的楼层垃圾门控制电路能够正常使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楼层垃圾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第一限位器SQ1、第二限位器SQ2、第三开关SB3和第四开关SB4;第一接触器KM1、第一限位器SQ1和第三开关SB3串联,形成开门电路;第二接触器KM2、第二限位器SQ2和第四开关SB4串联,形成关门电路;开门电路和关门电路并联;第一接触器KM1与第三开关SB3联动,第二接触器KM2与第四开关SB4联动;第一接触器KM1和第二接触器KM2互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器KM1与第三开关SB3联动,即按动第一接触器KM1时,第三开关SB3闭合;第二接触器KM2与第四开关SB4联动,即按动第二接触器KM2时,第四开关SB4闭合。
第一接触器KM1和第二接触器KM2为互锁接触器,即当第一接触器KM1工作时,第二接触器KM2必然断电不能工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楼层垃圾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五开关SB5,第五开关SB5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A,第五开关SB5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开关SB3和第四开关SB4。
第五开关SB5为急停开关,其能够实现垃圾投放门的急停功能,增加了使用者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楼层垃圾门控制电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楼层垃圾门控制电路并联设置;多个楼层垃圾门控制电路中的第一接触器KM1互锁,多个楼层垃圾门控制电路中的第二接触器KM2互锁。
具体的,每一楼层垃圾门控制电路均对应一个门动力控制电路,进而实现对每层的垃圾投放门进行分别控制。
其中,所有的第一接触器KM1、所有的第二接触器KM2之间均互锁,使得6个接触器中,最多只能有一个得电。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5层设置的垃圾门控制电路中的各部件分别为第一接触器KM1和第二接触器KM2,其上连接有第一限位器SQ1、第二限位器SQ2、第三开关SB3、第四开关SB4和第五开关SB5;在8层设置的垃圾门控制电路中的各部件分别为第三接触器KM3和第四接触器KM4,其上连接有第三限位器SQ3、第四限位器SQ4、第六开关SB6、第七开关SB7和第八开关SB8;在12层设置的垃圾门控制电路中的各部件分别为第五接触器KM5和第六接触器KM6,其上连接有第五限位器SQ5、第六限位器SQ6、第九开关SB9、第十开关SB10和第十一开关SB11。
其中,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第三接触器KM3、第四接触器KM4、第五接触器KM5和第六接触器KM6互锁。
其中,第五开关SB5、第八开关SB8和第十一开关SB11为该楼层的急停开关。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供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熔断器,熔断器与变压器BT串联。
通过熔断器的设置,提高了整个电路的安全性,避免了电压或电流过高而导致意外发生。
具体的,在变压器BT前后均设置有熔断器,分别为第四熔断器FU4和第五熔断器FU5。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门动力控制电路包括电动机、控制开关、断路器和熔断器;电动机、控制开关、断路器和熔断器依次串联设置。
通过控制开关实现对电动机的供电状态的改变,即控制开关得电,电动机得电开始转动;控制开关失电,电动机失电停止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开关包括开门接触器和关门接触器;开门接触器与关门接触器的接线方向相反,且开门接触器与关门接触器互锁。
通过两个接触器进行正反接,来实现对电动机转动方向的控制,进而实现垃圾投放门的开启和关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门动力控制电路还包括热继电器,热继电器设置在控制开关和电动机之间。
通过热继电器的设置,避免了电路过载,保证了电路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的,如图12所示,5层的门动力控制电路中各部件的名称分别为第一电动机M1、第一热继电器FR1、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第一断路器QF1和第一熔断器FU1,8层的门动力控制电路中各部件的名称分别为第二电动机M2、第二热继电器FR2、第三接触器KM3、第四接触器KM4、第二断路器QF2和第二熔断器FU2;12层的门动力控制电路中各部件的名称分别为第三电动机M3、第三热继电器FR3、第五接触器KM5、第六接触器KM6、第三断路器QF3和第三熔断器FU3。
由图11和图12可以看出,门动力控制电路中的第一接触器与供电控制电路中的第一接触器为同一个接触器,同理,其他符号相同的元件,均为同一元件。
本发明的垃圾投放门的控制电路具有以下优点:
1)大大提高安全系数;
2)通过变压器的设置,能够使用安全电压,保证了人体的安全性;
3)每一层增加一个报警装置会更好,比如,在坞底清理垃圾时,在5层、8层、12层报警,报“坞底正在清理垃圾,请暂缓投放垃圾”,在5层投放垃圾时,坞底、8层、12层报警,报“5楼正在投放垃圾,请你暂缓操作按钮”等。
为了能直观地看到什么楼层在投放垃圾,还可以在各层设置有门动力控制电路以及供电控制电路的控制箱上安装指示灯。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和所述轻质垃圾投放装置的下方均设置有围栏结构。
在坞底垃圾斗摆放区域外围3M设置临时安全拉杆作为围栏结构,安全栏杆上涂上醒目的油漆标记。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围栏结构为剪刀式伸缩围栏。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剪刀式伸缩围栏的动力为手动或电动。
由上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
1)、垃圾通道装置数量上考虑:在前期作业时,产生大量废钢垃圾,此时吊装的分段前后及上面都可以摆放垃圾斗,及时清理吊。后期装修时产生大量软垃圾,所以,轻质垃圾投放装置设置了4个地方,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只设置2个地方,并且靠近首尾部。
2)、垃圾通道材料上考虑:轻质垃圾投放装置设计为2-3mm白铁皮为主,因为垃圾比较轻、软,就是在靠近过桥的地方用6mm钢板,便于和过桥固定、开设垃圾投放门等,底节筒全部使用6mm钢板,便于支撑,加强,固定等。每一节2.1m,一是考虑统一规格,二是根据5楼、8楼、12楼的高度数据确定了一个最合理的尺寸,过桥处设计为2.6m,是因为下面一节在过桥下800mm,过桥连栏杆高度1000mm,高出栏杆800mm要开设自动门。最下一节设计为喇叭口,更加贴近垃圾斗上口大小,能够更安全地投放垃圾。
重物垃圾投放装置为6mm钢板加工成的圆筒,为了减少废铁等重物投放时产生的冲击力,在内部焊接防滑小圆钢作为减速结构增加摩擦力,再将重物垃圾投放装置的整个内部通道设计成斜面,使废铁等重物垃圾滑动投放时,能够减少重量及重力加速度。
3)、垃圾通道位置上考虑:正好利用登船梯的位置摆放垃圾投放装置,垃圾通道在船体首尾方向上是垂直的,所有靠在过桥上是没有纵向作用力,只是把垃圾投放装置固定在过桥上面,起到一个保险的作用。另外,便于投放垃圾。
4)、垃圾通道电动门考虑:使用36V交流电,安全电压。更换垃圾斗时,断电,上面不能投放垃圾,换好垃圾斗后,电源接通,上面可以投放垃圾。在任意一个楼层投放垃圾时,其他楼层不能开门投放垃圾,只能一个楼层投放好后,关闭电源,其他楼层才能投放垃圾。
5)、垃圾投放其他安全措施:坞底的垃圾收集装置26的周围设置临时安全栏杆,便于拆装那种。最好在每一处的垃圾投放口出设置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垃圾没有投进垃圾投放口,直接掉下去的情况发生。
由上述可以看出,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解决了豪华游轮垃圾投放难的问题;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改善了作业环境;同时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和轻质垃圾投放装置,将建造垃圾进行分类投放,通过投放门控制电路对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和轻质垃圾投放装置上的垃圾投放门进行控制,保证了投放垃圾时的安全性,进而实现了安全投放建造垃圾,保证生产建造质量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重物垃圾投放装置、轻质垃圾投放装置和投放门控制电路;
所述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和所述轻质垃圾投放装置上均设置有所述投放门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包括垃圾通道、连接节筒和端部节筒;
多个所述垃圾通道串联设置,且相邻的所述垃圾通道通过所述连接节筒连接,所述垃圾通道与所述端部节筒直接连接或通过所述连接节筒连接;
所述垃圾通道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垃圾通道的内部设置有减速结构;
所述垃圾通道上设置有垃圾投放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物垃圾投放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垃圾通道连接,且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垃圾通道之间所呈的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结构包括挡板和弹性件;
所述挡板转动设置在所述垃圾通道的内壁上,且所述挡板的板面与所述垃圾通道的内壁垂直;
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垃圾通道和所述挡板,且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挡板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轻质垃圾投放装置包括普通筒组、过桥节筒和底节筒;
所述底节筒在所述轻质垃圾投放装置的最低端,且所述底节筒连接所述普通筒组,多个所述普通筒组串联设置,所述过桥节筒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普通筒组,所述过桥节筒用于将所述轻质垃圾投放装置与过桥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普通筒组或过桥节筒上设置有垃圾投放口;
所述普通筒组、所述过桥节筒和所述底节筒的侧壁上均设置有阻燃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节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过桥节筒与过桥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筒组内设置有灭火喷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和所述轻质垃圾投放装置的下方均设置有围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结构为剪刀式伸缩围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式伸缩围栏的动力为手动或电动。
CN202110894477.9A 2021-08-05 2021-08-05 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 Pending CN113501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4477.9A CN113501238A (zh) 2021-08-05 2021-08-05 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4477.9A CN113501238A (zh) 2021-08-05 2021-08-05 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1238A true CN113501238A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15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4477.9A Pending CN113501238A (zh) 2021-08-05 2021-08-05 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0123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7206A (ja) * 1995-09-18 1997-03-25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ゴミ収集システム
AU2011203328A1 (en) * 2010-07-07 2011-09-15 Claddagh Enterprises Pty. Ltd. Chute apparatus
CN204920136U (zh) * 2015-08-19 2015-12-30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楼体建筑垃圾快速清理管道
CN205421844U (zh) * 2016-03-16 2016-08-03 山东东融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物管道投物门装置
CN108590111A (zh) * 2018-05-14 2018-09-28 吴东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垃圾垂直运输装置
CN211597557U (zh) * 2019-12-31 2020-09-29 河北世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房屋楼层用垃圾清运装置
CN212715787U (zh) * 2020-05-28 2021-03-16 中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型建筑物垃圾通道
CN112554496A (zh) * 2020-12-17 2021-03-26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垃圾回收分类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7206A (ja) * 1995-09-18 1997-03-25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ゴミ収集システム
AU2011203328A1 (en) * 2010-07-07 2011-09-15 Claddagh Enterprises Pty. Ltd. Chute apparatus
CN204920136U (zh) * 2015-08-19 2015-12-30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楼体建筑垃圾快速清理管道
CN205421844U (zh) * 2016-03-16 2016-08-03 山东东融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物管道投物门装置
CN108590111A (zh) * 2018-05-14 2018-09-28 吴东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垃圾垂直运输装置
CN211597557U (zh) * 2019-12-31 2020-09-29 河北世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房屋楼层用垃圾清运装置
CN212715787U (zh) * 2020-05-28 2021-03-16 中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型建筑物垃圾通道
CN112554496A (zh) * 2020-12-17 2021-03-26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垃圾回收分类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24571U (zh) 一种悬挑式双排脚手架
JPH07259324A (ja) 環境衛生上安全な作業足場構造
CN110173102A (zh) 超高层建筑多作业面同步施工脚手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03684602U (zh) 带阻尘装置的楼层建筑垃圾清理通道
CN113501238A (zh) 邮轮坞建造垃圾投放系统
CN113006504B (zh) 一种房建工程卸料平台
CN110916571B (zh) 一种幕墙清洁设备
CN21065918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一体的脚手架
CN201932344U (zh) 一种船体舷侧分段合拢作业用吊笼装置
CN208152549U (zh) 一种整体式组合大模板系统
JP2000038196A (ja) 貨物船の船倉壁面を清掃し、コーティングを行なうための船内装置
CN205976365U (zh) 承插式高层施工垃圾通道
CN207608071U (zh) 一种集装箱式栈桥结构
CN213738121U (zh) 全智能化自爬升传送操作台
CN205476328U (zh)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楼层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
CN214942027U (zh) 高层建筑垃圾输送通道
CN216141084U (zh) 一种内置式井道施工升降机
CN113501104A (zh) 邮轮重物垃圾投放装置及船坞建造系统
CN207332282U (zh) 一种建筑用外墙脚手架支撑装置
CN106639380A (zh) 一种集成机房
CN110952754A (zh) 一种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及回收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1850605U (zh) 一种建渣运输通道及回收系统
CN220395090U (zh) 一种封闭式建筑垃圾运输装置
CN110747905A (zh)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水平洞口的折叠防火盖板
CN103894288A (zh) 分腔式气溶胶捕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