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5608A - 电源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电子黑板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源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电子黑板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95608A CN113495608A CN202110366968.6A CN202110366968A CN113495608A CN 113495608 A CN113495608 A CN 113495608A CN 202110366968 A CN202110366968 A CN 202110366968A CN 113495608 A CN113495608 A CN 1134956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saving
- saving mode
- power supply
- determination result
- determin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101100042610 Arabidopsis thaliana SIGB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101100042613 Arabidopsis thaliana SIGC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101100421503 Arabidopsis thaliana SIGA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100294408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MOT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50117326 sigA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15—Monitoring of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218—Monitoring of peripheral devices of display de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31—Monitor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movement of us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96—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lowering the supply or operating voltag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awing Aids And Blackboard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源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电子黑板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维持根据人的操作而设定的节能模式。电源装置包括:电源部,其向信息处理装置供给电力;控制部,其根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的操作,进行转换到所述电力的消耗少的节能模式里的控制;第1判定部,其根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的对人进行检测的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解除所述节能模式,并输出第1判定结果;第2判定部,其判定是否满足与所述操作者的操作相关的条件即第1条件,并输出第2判定结果,和确定部,其基于所述第2判定结果,确定是否使得根据所述第1判定结果的所述节能模式的解除为有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装置、电源系统、电源控制方法、电子黑板以及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在使用电力的装置中,已知有采用减少消耗电力的节能模式的构成。
例如,电力供给控制装置首先使用人体传感器来检测人。然后,电力供给控制装置通过人体传感器判断是否检测到了移动体。接着,当判断是肯定判定时,就转换到唤醒模式,并向UI(用户界面)触摸面板或IC卡读取器提供电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现有技术并没有设想由人来输入转移到节能模式的操作的情况。例如,当会议结束且电子黑板的使用结束时,有时会执行转换到节能模式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输入转换到节能模式的操作后,会对要离开电子黑板的人进行检测,并且根据检测结果,有时会解除节能模式。因此,即使根据人的操作来设定节能模式,有时也不能维持节能模式。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8034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在于维持根据人的操作而设定的节能模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源装置,包括:电源部,其向信息处理装置供给电力;控制部,其根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的操作,进行转换到所述电力的消耗少的节能模式里的控制;第1判定部,其根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的对人进行检测的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解除所述节能模式,并输出第1判定结果;第2判定部,其判定是否满足与所述操作者的操作相关的条件即第1条件,并输出第2判定结果,和确定部,其基于所述第2判定结果,确定是否使得根据所述第1判定结果的所述节能模式的解除为有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维持根据人的操作而设定的节能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电子黑板的使用例示图。
图2所示是电子黑板的硬件构成例示图。
图3所示是功能构成例示图。
图4所示是整体处理的例示图。
图5所示是处理结果的例示图。
图6所示是模式的过渡例示图。
图7所示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模式的过渡例示图。
图8所示是比较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且最低限度的方式。另外,在附图中,在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的情况下,表示是同样的构成,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图示的具体例是例示,也可以为进一步包含图示以外的构成的构成。
<第1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有电源装置的电子黑板为例进行说明。
图1所示是电子黑板的使用例示图。以下,为了简化说明,以使用2台电子黑板2a及电子黑板2b、及其附带的电子笔4a及电子笔4b的例子来说明。因此,也可以利用3台以上的电子黑板或电子笔,或者利用1台电子黑板。
图像处理系统1具有多个电子黑板2a、2b、多个电子笔4a、4b、USB存储器5a、5b、笔记本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6a、6b、电视会议终端7a、7b、PC8以及服务器11等的信息处理装置。
另外,电子黑板2a、2b、PC8以及服务器11通过通信网络9被连接为能够通信。更进一步地,在多个电子黑板2a、2b中分别设置有显示器3a、3b。
另外,电子黑板2a在显示器3a上显示由电子笔4a产生的事件(例如,电子笔4a的笔尖,或电子笔4a的笔尾对显示器3a的触碰等的操作)的图像。
还有,不仅是电子笔4a,基于用户的手Ha等产生的事件(例如,放大、缩小、翻页等手势),电子黑板2a变更显示在显示器3a上的图像。
另外,USB存储器5a可连接到电子黑板2a中。然后,电子黑板2a可以从USB存储器5a读出PDF(PortableDocumentFormat:便携文档格式)等的电子文件,或者将电子文件存储在USB存储器5a中等。
电子黑板2a具有遵守DisplayPort(显示端口)、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多媒体接口,注册商标)、VGA(Video Graphics Array:视频图形阵列)等标准的连接器。因此,笔记本PC6a经由线缆10a1连接到电子黑板2a。
然后,在发生对显示器3a的接触等的事件时,电子黑板2a将表示事件的内容的事件信息发送到笔记本PC6a。同样,在电子黑板2a中,经由根据标准可以通信的线缆10a2,连接有电视会议终端7a(有时也称为"视频会议终端")。
另外,笔记本PC6a及电视会议终端7a也可以通过按照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等的无线通信协议的无线通信来与电子黑板2a通信。
另一方面,在设置有电子黑板2b的其他站点中,与电子黑板2a同样地,利用具备显示器3b的电子黑板2b、电子笔4b、USB存储器5b、笔记本PC6b、电视会议终端7b、线缆10b1及线缆10b2。更进一步地,基于用户的手Hb等产生的事件,电子黑板2b变更显示在显示器3b上的图像。
服务器11对如上所述的经由通信网络9的站点之间的通信进行管理。例如,服务器11对经由通信网络9的电子黑板2a、2b之间的连接进行管理。电子黑板2a、2b之间的连接管理也可以根据电子黑板2a、2b的至少一方对服务器11的连接请求来开始。通过服务器11来管理与通信网络9连接的各种装置彼此的通信,例如服务器11能够根据与通信网络9连接的多个电子黑板2等的装置,来管理装置彼此或站点彼此之间的通信。
如此,在某一站点,在电子黑板2a所具有的显示器3a上描绘的图像,就被显示在其他站点的电子黑板2b所具有的显示器3b上。反之,在其他站点,在电子黑板2b所具有的显示器3b上描绘的图像,就被显示在某一站点的电子黑板2a所具有的显示器3a上。服务器11对如上所述的经由通信网络9的各站点之间的通信进行管理。
如此,图像处理系统1远程地进行共享相同图像的远程共享处理。如此,就方便用于远程的会议等。
<关于术语>
还有,在以下的例子中,表示多个电子黑板之中的任意的电子黑板时,称为"电子黑板2"。
在表示多个的显示器3之中任意的显示器时,称为"显示器3"。
在表示多个的电子笔之中任意的电子笔时,称为"电子笔4"。
在表示多个的USB存储器之中任意的USB存储器时,称为"USB存储器5"。
在表示多个的笔记本PC之中任意的笔记本PC时,称为"笔记本PC6"。
在表示多个的电视会议终端之中任意的电视会议终端时,称为"电视会议终端7"。
另外,在表示多个的用户的中的任意的手时,称为"手H"。
在表示多个的线缆之中的任意的线缆时,称为"线缆10"。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的是电子黑板具有电源装置的例子。但是,具有电源装置的装置也可以是电子黑板以外的装置。
例如,也可以是具有电源装置的电子看板(数字标牌)、运动或天气预报等利用的电视直播、或远程图像(视频)诊断装置等。
在以下的说明中,以信息处理终端为笔记本PC6的例子来说明。然而,信息处理终端不限于此。例如,信息处理终端也可以是能够供给图像帧的台式PC、平板型PC、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游戏机等的终端。
通信网络9中包括互联网、局域网(LAN:LocalArea Network)、或移动电话通信网络等。然后,为了提高安全性,通信网络9也可以使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来与互联网连接。
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存储介质为USB存储器的例子进行说明。然而,存储介质并不限于此。例如,存储介质也可以是诸如SD卡(注册商标)等的其它类型的存储介质。
将表示用户以手写来书写在电子黑板上的字符、图形、数字、符号、线或其组合的图像称为"笔画图像"。
<电子黑板的硬件构成例>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黑板的硬件构成例进行说明。
图2所示是电子黑板的硬件构成例示图。
电子黑板2具有控制电子黑板2整体的动作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以下称为"CPU201")。
电子黑板2具有存储用于驱动CPU201的IPL(初始程序加载器)的程序的ROM(只读存储器,以下称为"ROM202")。
电子黑板2具有作为CPU201的工作区域来使用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以下称为"RAM203")。
电子黑板2具有存储电子黑板2用的程序等的各种数据的SSD(Solid StateDrive:固态硬盘,以下称为"SSD204")。
电子黑板2具有控制使用通信网络9的通信的网络接口(以下称为"网络I/F")205,以及控制与USB存储器5、麦克风240、扬声器250及照相机260等外部装置的通信的外接的外部设备连接接口(以下称为"外部设备连接I/F")206。
捕捉设备211在笔记本PC6所具有的显示器等中,将视频信息显示为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
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单元,以下称为"GPU212")是专门处理图形的半导体芯片。
为了向显示器3输出来自GPU212的输出图像,显示器控制器213执行画面显示的控制及管理。
接触传感器214检测电子笔4或者手H等与显示器3上的接触。
传感器控制器215控制接触传感器214的处理。具体来说,接触传感器214通过红外线阻断方式进行坐标的输入以及坐标的检测。该坐标的输入及坐标的检测的方法是,首先,设置在显示器3的上侧两端里的2个受发光装置与显示器3平行地放射多个红外线。然后,被放射的红外线通过设置在显示器3周围的反射部件来反射。之后,受光元件接收与放射的光的光路为相同的光路上返回来的光。
接触传感器214将由物体阻挡的两个受发光装置所放射的红外线的ID输出到传感器控制器215,并由传感器控制器215确定作为物体的接触位置的坐标位置。
电子笔控制器216通过与电子笔4的通信来判断对显示器3是否有笔尖或笔尾的触碰。
近距离无线通信电路219是使用天线219a来进行近场通信(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或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等的通信的电路。
电源开关222是用于切换电源的接通/断开(ON/OFF)的开关。
选择开关类223例如是用于调整显示器3中的显示的明暗或色调等的开关组。
另外,电子黑板2包括总线210。然后,总线210是用于电连接CPU201等各构成要素的地址总线及数据总线等。
另外,接触传感器214不限于红外线阻断方式。例如,接触传感器214也可以使用通过检测静电电容的变化来确定接触位置的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更进一步地,接触传感器214也可以使用通过对置的两个电阻膜的电压变化来确定接触位置的电阻膜方式的触摸面板。其他的,接触传感器214也可以使用检测物体与显示部接触而产生的电磁感应来确定接触位置的电磁感应方式的触摸面板等。
另外,不仅是电子笔4的笔尖以及笔尾,电子笔控制器216也可以判断用户握持的电子笔4的部分、或其他的部分是否有触碰。
人体传感器224是检测有无人的传感器。例如,人体传感器224使用红外线来检测人。即,红外线是通过人或动物等所具有的温度来发出的。因此,人体传感器224感测到人等所发出的红外线来检测人。
人体传感器224不限于根据红外线的方式。例如,人体传感器224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等检测由照相机等拍摄的图像中否在有人。此外,人体传感器224还可以通过声音、温度、振动、从外部装置获取检测结果、或者这些的组合等来对人进行检测。
电源225向电子黑板2所具有的各构成要素供给电力。另外,电源225例如通过CPU201对节能模式等的模式进行切换的控制,来变更供给电力的目标、或供给的电力的量等。
以下,将具有CPU201、ROM202、RAM203、SSD204、网络I/F205、以及近距离通信电路219的装置称为"控制器21"。
卸除控制器21也可以是可拆卸的构成。另外,控制器21也可以被设定为通过按键等不进行控制等的方式。
另外,将电源开关222及选择开关类223统称为"主体按键22"。以下,当用户对主体按键22进行按压按键的操作时,就会根据控制器21的控制,设定为节能模式。
但是,节能模式的设定并不限于由主体按键22进行的操作。即,作为节能模式的操作,与用于操作的硬件无关,例如,也可以是使用遥控器或其他外部装置的操作。
<功能构成例>
图3所示是功能构成例示图。例如,电源装置20是具备电源部301、控制部302、检测部303、第1判定部304、第2判定部305以及确定部306的功能构成。
电源部301例如通过电源225来实现。然后,控制部302、第1判定部304、第2判定部305以及确定部306通过控制器21来实现。更进一步地,检测部303通过人体传感器224来实现。
另外,在图3中,示出了电源系统由具有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和电源装置20的功能的电子黑板2来构成的例子,但本发明的电源系统并不限定于图3的构成。例如,电源系统也可以由具有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的电子黑板2和设置在电子黑板2外部的电源装置20来构成。
这时,例如,实现电源部301的电源255设在电子黑板2的外部,搭载在电源255里的公知的控制基板实现控制部302、第1判定部304、第2判定部305、以及确定部306。另外,实现检测部303的人体传感器224也可以设置在电子黑板2的外部。另外,控制部302、第1判定部304、第2判定部305以及确定部306也可以分割成多个的控制基板来搭载。
然后,例如在电子黑板2和电源装置20的各部之间、或电源装置20的各部之间通过公知的无线接口或有线接口来连接为可以通信。更进一步地,控制部302、第1判定部304、第2判定部305、以及确定部306也可以通过在云上执行的计算处理来实现。
<整体处理例>
图4所示是整体处理的例示图。以下,将显示器3可使用的状态称为"通常模式"。即,通常模式是比节能模式消耗更多电力的模式。例如,是向显示器3等装置供给电力的状态。另外,耗电模式及通常模式并非仅通过显示器3的使用可否来确定。即,节能模式只要是减少消耗的电力的状态即可。因此,节能模式下的电力切断或电力供给变少的装置可以是任何的装置。
(通常模式的设定例)(步骤S1)
控制部302将模式转换到通常模式。即,当人在会议等中使用电子黑板2的期间,设定为通常模式。
(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的输入例)(步骤S2)
控制部302输入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例如,为了使显示器3为"断开OFF",当人(以下有时称为"操作者")对按键或图标等接口进行操作时,就输入了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即,控制部302将操作为触发来进到步骤S3。
(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控制例)(步骤S3)
控制部302进行的是人对转换去节能模式的控制。具体来说,控制部302转换到节能模式,并在节能模式下,电源部301减少对显示器3等的预先设定的装置供给的电力。
(开始经过时间的测量的例)(步骤S4)
以下,将根据人的检测结果来判定是否转换成节能模式的判定结果称为"第1判定结果"。
另外,在使节能模式的解除有效或无效的条件下,将预先设定的条件称为"第1条件"。然后,将判定是否满足第1条件的结果称为"第2判定结果"。
第1条件是与操作者的操作相关的条件,优选的是从转换到节能模式开始的经过时间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以下,以将第1条件预先设定为"从转换到节能模式开始的经过时间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第2判定部305开始经过时间的测量。即,以步骤S3的执行为触发,通过计时器来测量经过时间。
(模式的判断例)(步骤S5)
控制部302对模式进行判断。优选的是如此地来判断模式。例如,如图所示,控制部302判断当前的模式是否是通常模式。然后,如果是通常模式(步骤S5中为"是")时,控制部302就进到步骤S9。因此,例如在进行了从通常模式转换到节能模式的操作之后,或是立即再次开始通常模式的使用时,不执行以后的步骤S6、步骤S7、步骤S8,而是继续通常模式的使用。另一方面,如果不是通常模式(步骤S5中为"否")时,控制部302就进到步骤S6。
(是否检测到人的判定例)(步骤S6)
第1判定部304输出对检测部303是否检测到人进行判定的第1判定结果。然后,基于检测结果,在检测到人的情况下(步骤S6中为"是"),第1判定部304进到步骤S7。另一方面,基于检测结果,在没有检测到人的情况下(步骤S6中为"否"),第1判定部304进到步骤S8。
(重置经过时间的例子)(步骤S7)
第2判定部305对经过时间进行重置。
(经过时间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的判定例)(步骤S8)
第2判定部305判定经过时间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并输出第2判定结果。
接着,当从转换到节能模式后的经过时间经过了规定时间时(步骤S8中为"是"),第2判定部305进到步骤S9。另一方面,当从转换到节能模式后的经过时间没有经过规定时间时(步骤S8中为"否"),第2判定部305进到步骤S5。
在检测到人的情况下(步骤S6中为"是")就进到步骤S7,由于在步骤S7中重置经过时间,所以通过输入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从通常模式转换到节能模式后的经过时间经过规定时间,,并且从检测不到人开始的经过时间经过规定时间后,节能的解除变为有效。
(使节能模式的解除有效的确定例)(步骤S9)
确定部306进行使节能模式的解除有效的确定。
进行了如上所述的整体处理后,例如得到以下的处理结果。
图5所示是处理结果的例示图。处理结果如下述(表1)所示。
表1
在图示的时机图中,在图中将上述(表1)中的"时机"表示为第1时机T1至第7时机T7。然后,图示例是在第1时机T1至第7时机T7中发生上述(表1)中的"事件"的例子。以下,分为各个时机来说明。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通过模式切换信号SIG1的切换,来切换模式。以下,当模式切换信号SIG1为"高(High)"时,设定的是"通常模式"。另一方面,如果模式切换信号SIG1为"低(Low)"时,则设定都是"节能模式"。然后,在上述(表1)中,"模式切换信号"表示由模式切换信号SIG1设定的模式。
另外,检测信号SIG2是检测部303的检测结果。在该例中,当检测信号SIG2为"接通(ON)"时,是检测到了人的检测结果。另一方面,当检测信号SIG2为"切断(OFF)"时,是没有检测到人的检测结果。然后,在上述(表1)中,"检测信号"表示检测结果。
另外,有效信号SIG3是基于检测结果,表示将解除节能模式的切换设为"有效"或"无效"的信号。在上述(表1)及图示的时机图中,有效信号SIG3的"有效"及"无效"成为是否满足第1条件的第2判定结果。
在第1时机T1中,根据用户进入了房间,检测信号SIG2从"切断(OFF)"切换为"接通(ON)"。即,用户得到了检测。然后,在第1时机T1中,有效信号SIG3为"有效"。因此,控制部302进行从节能模式转换到通常模式的控制。因此,用户在第1时机T1以后使用电子黑板2进行会议等。
在第2时机T2中,用户输入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因此,模式切换信号SIG1从"通常模式"切换到"节能模式"。具体来说,第2时机T2是会议结束的时机等。然后,在第2时机T2中,与模式切换信号SIG1的切换连动地,有效信号SIG3从"有效"切换到"无效"。
另外,将第2时机T2作为开始时间点来测量经过时间。在该例中,从第2时机T2到第5时机T5的之间,是经过时间没有充分地经过、即不满足第1条件的状态。因此,在第2时机T2至第5时机T5之间,有效信号SIG3变为"无效"。如此,当有效信号SIG3为"无效"时,确定部306将节能模式的解除确定为无效。因此,当有效信号SIG3为"无效"时,即使检测到用户,也如第1时机T1那样地,模式切换信号SIG1不会从"节能模式"切换到"通常模式"。
在第3时机T3中,检测部303检测用户。第3时机T3是从第2时机T2开始没有经过多少的经过时间的时间点的例子。因此,在第3时机T3中,在第2时机T2中进行了操作的用户仍然在附近。因此,在第3时机T3中,因为检测进行了操作的用户,所以检测信号SIG2为"接通ON"。
另一方面,在第3时机T3中,有效信号SIG3为"无效"。因此,即使检测到用户,节能模式的解除也为无效。因此,节能模式得到维持。
在第3时机T3中检测到的用户不是从此开始使用电子黑板2的用户,而是结束了使用的用户。因此,基于这种检测到用户的检测结果来解除节能模式时,就会产生用户再次输入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的麻烦。
另外,检测到进行了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的用户并解除节能模式时,即使进行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在用户离开房间之前,会再次转换到通常模式,结果就是不能维持根据人的操作而设定的节能模式。
另一方面,使用有效信号SIG3的构成时,在第2时机T2到第5时机T5之间,能够维持根据人的操作而设定的节能模式。如此,如果是通过使用经过时间的条件等来进行判定的构成,在进行了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的用户被检测到的状态下,能够使节能模式的解除无效。如此一来,就能够防止解除节能模式而无谓地恢复到通常模式。
特别是,在人体传感器对人进行检测的范围里,设有用于进行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的接口(例如,电源开关或者关机按键等),或者在进行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的位置到离开房间的路径上有用户时,人体传感器有时会对人进行检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用户进行操作以转换到节能模式,在退出房间之前节能模式也会被解除,从而成为不能维持节能模式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的用户在操作后,为了维持节能模式,就不能离开电子黑板2。因此,实际上存在着不能手动地设定节能模式的情况。另一方面,使用有效信号SIG3的构成时,能够维持根据人的操作而设定的节能模式。
在第4时机T4中,用户离开房间。因此,从第4时机T4开始,检测部303不再检测到用户。因此,从第4时机T4开始到下一次的用户被检测到为止(在该例中是直到第6时机T6为止),检测信号SIG2为"断开OFF"。然后,检测信号SIG2为"断开OFF"期间(在该例中为第4时机T4至第6时机T6)能够维持节能模式。
第5时机T5是经过时间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时机。即,在第5时机T5中,第2判定部305判定为满足第1条件。因此,在第5时机T5中,有效信号SIG3从"无效"切换到"有效"。因此,在第5时机T5以后,确定部306将节能模式的解除确定为有效。
在第6时机T6中,检测部303对用户进行检测。即,在第6时机T6中,检测到接下来使用电子黑板2的用户进入房间。
然后,在第6时机T6中,有效信号SIG3为"有效"。因此,控制部302进行从节能模式转换到通常模式的控制。根据这样的控制,在该例中,在第7时机T7进行从"节能模式"切换到"通常模式"的处理。如此,由于进行处理的时间,从人的检测(第6时机T6)开始到模式切换(第7时机T7)之前,也可以存在延迟时间。
因此,在第7时机T7中,模式切换信号SIG1从"节能模式"切换到"通常模式"。如此,当检测到所使用的用户并解除节能模式时,用户就能够迅速地使用电子黑板2。
进行了如上所述的整体处理后,例如模式成为如下的过渡。
图6所示是模式的过渡例示图。
如图所示,在会议等中,电子黑板2是通常模式M1。然后,当会议等结束时,通过用户UR来输入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以下简称为"操作AC1")。
操作AC1被输入时,模式从通常模式M1向节能模式M2转换。在节能模式M2中,通过断开显示器3等,与通常模式M1等相比,减少了电子黑板2消耗的电力。
操作AC1是由用户UR触碰电子黑板2所具有的主体按键22或显示器3所显示的图标等来进行的。因此,在刚刚进行了操作AC1之后的时间点中,进行了操作AC1的用户UR在电子黑板2的附近。在这样的位置里的用户UR很可能被人体传感器224检测到。
于是,为了维持节能模式M2,电子黑板2根据规定时间,使人体传感器224处于无效状态(以下称为"无效状态ST")。
在无效状态ST中,不管人体传感器224的检测结果如何,节能模式M2都得到维持。因此,在无效状态ST下,即使用户UR靠近,模式也不会转换到通常模式M1,节能模式M2得以维持。如果不能成为这样的无效状态ST,就会对进行了操作AC1的用户UR离开电子黑板2进行检测,从而会再次转换到通常模式M1。因此,用户UR就离不开电子黑板2。另一方面,如果是无效状态ST,就能够维持节能模式M2。
然后,从变为无效状态ST开始的经过时间经过规定时间时,电子黑板2不再是无效状态ST。不再是无效状态ST之后,用户UR接近(以下称为"接近动作AC2")时就会被检测到,模式就会转换到通常模式M1。还有,接近行为AC2也可以是接近电子黑板2的以外的动作。如此,在接近动作AC2结束之前能够维持节电模式M2时,就能够减少待机中消耗的电力。然后,将接近动作AC2作为触发来转换到通常模式M1时,下一个用户UR就能够迅速地使用电子黑板2了。
在经过规定时间程度地经过足够的时间时,用户UR基本上不会在附近了。像这样根据经过时间能够设定是否为无效状态ST,就能够防止对执行了操作AC1的用户UR进行检测而导致节能模式M2的解除。
另外,用于判定是否为无效状态ST的第1条件,也可以不是仅基于规定时间的判定。例如,仅是经过时间时,当执行了操作AC1的用户UR长时间在电子黑板2附近,有时就会再次转换到通常模式M1。因此,在输入了操作AC1后人体传感器224的检测也连续的情况下,也可以推定为进行了操作AC1的用户UR长时间存在,可以继续无效状态ST。
另一方面,在不再这样连续地检测的时机时,电子黑板2推定为进行了操作AC1的用户UR已经退出,并且是可以解除无效状态ST。如此一来,也就可以缩短作为无效状态ST的时间。如此,缩短作为无效状态ST的时间时,还能够应对于接下来要立即使用电子黑板2的情况等。
<关于规定时间>
规定时间例如是事先设定的。另外,规定时间例如由电子黑板2所具有的存储装置来存储。
规定时间被优选设定为,进行了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的人员从执行操作开始直到离开人体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止所需的时间。因此,规定时间优选设定在10秒以上左右。
如果是不到10秒的短时间的设定,进行了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的人员还在附近的情况较多。于是,设定为10秒以上的规定时间时,就能够防止进行了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的人员在进行操作之后被再次检测到。如此,规定时间被优选设定为,足够进行了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的人员离开所需的时间。
另一方面,优选的是,规定时间不是太长的时间。如果规定时间过长,则有时下一个用户不能马上使用。于是,规定时间优选设定为不到60秒。
因此,规定时间优选设定为10~60秒左右。如果是这样的规定时间,就能够避免对进行了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的人员的误检测,并且能够防止阻碍下一个用户的立即使用。
但是,规定时间的最佳值会因为人体传感器对人的检测范围、以及设置电子黑板2的位置以及房间的宽度等环境而不同。因此,规定时间优选的是,考虑传感器的设定和环境等来设定。另外,上述例示的10~60秒左右的设定是设想了一般的会议室时的设定。
<第2实施方式>
图7所示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模式的过渡例示图。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不同点在于第2实施方式使用第2条件。以下,以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点为中心来说明,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所示,即使是无效状态ST,在判定为满足第2条件的情况下,确定部306也解除节能模式M2。
例如,第2条件被预先设定为,存在对规定部位的接触时,就判定为满足条件。
另外,规定部位例如是显示器3等。以下,以存在对规定部位的接触、且规定部位为显示器3的情况为例来说明第2条件。另外,将用户UR通过手或装置来接触显示器3的动作称为"接触动作AC3"。
如此,如果能够设定第2条件,即使经过时间在规定时间以内,用户UR也能够解除节能模式M2来使用电子黑板2。
解除基于这种接触动作AC3的判定的节能模式M2的决定,优选的是即使是无效状态ST也强制性地进行。即,优选的是,与在无效状态ST下维持节能模式M2的决定相比,优先的是对基于接触动作AC3的判定的通常模式M1的转换。
第2条件是为了强制解除节能模式M2而设定的。因此,如果确定解除基于接触动作AC3的判定的节能模式M2,不优先于维持节能模式M2的决定,就不符合用户UR的意图。
具体而言,通过操作AC1来设定为节能模式M2之后,存在着接下来的用户UR想要立即使用电子黑板2等情况。这种情况下,用户UR会希望立即解除节能模式M2,并立即使用电子黑板2。如此,优选的是有能够强制性地解除节能模式M2的方法。
另外,规定部位及第2条件优选的是能够明确地把握节能模式M2的解除意图的条件及部位。具体来说,优选的是首先能够明确地检测到想要解除节能模式M2的用户UR在附近。因此,优选的是规定部位是能够由传感器检测到接触动作AC3的部位,并且具有电子黑板2的装置是可以明确用户UR在附近的。
例如,优选的是进行了操作AC1的用户UR被误检测为错误地进行的行为是接触行为AC3。于是,优选的是规定部位及第2条件采用的是不在操作AC1中使用的装置等。如此,能够防止对进行了操作AC1的用户UR进行误检测而强制地解除节能模式M2。
因此,规定部位及第2条件并不限于与显示器3的接触,也可以是其他部位及条件。例如,第2条件也可以被设定为是通过多次按压预先设定的按键才判定为满足条件。
<比较例>
图8所示是比较例的图。如图所示,在比较例中,没有有效信号SIG3。然后,比较例的构成的结果如下述(表2)所示。以下,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点的说明。
表2
时机 | 事件 | 模式切换信号 | 检测信号 |
第1时机 | 用户进入房间 | 通常模式 | 接通ON |
第2时机 | 用户输入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 | 节能模式 | 接通ON |
第3时机 | 检测用户 | 通常模式 | 接通ON |
第4时机 | 用户离开房间 | 通常模式 | 断开OFF |
第21时机 | 向节能模式转换 | 节能模式 | 断开OFF |
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电子黑板2从第1时机T1开始使用,并在使用后,在第2时机T2处输入进入节能模式的操作。通过该操作,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比较例中也在第2时机T2从"通常模式"转换到"节能模式"。
然而,在第2时机T2及第3时机T3中,进行了操作的用户还在。由此,在第3时机T3中,因为检测到进行了操作的用户,所以检测信号SIG2为"接通ON"。因此,在第3时机T3中,基于检测信号SIG2为"接通ON"的检测结果,会被控制为从"节能模式"转换到"通常模式"。
在比较例中,如第4时机T4那样,如果检测信号SIG2不是"断开OFF",就如第21时机T21那样,不能从"通常模式"转换到"节能模式"。
<第1条件的变形例>
第1条件并不限于经过时间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基于人体传感器、人体传感器以外的传感器或它们的组合,第2判定部也可以在进行了进入节能模式的操作的用户在操作之后不再能够被检测到时,判定为满足第1条件。
另外,例如,使用人脸识别等时,则可以识别进行进入节能模式的操作的用户。于是,当检测到的用户不同于进行操作时被识别的用户时,也可以判定为满足了第1条件。
相对于进行操作的用户是结束电子黑板的使用的人,与进行操作的用户不同的其他用户能够推定为是接着使用电子黑板的人。于是,在能够检测到这样的用户之前,由于进行操作的用户因收拾整理等而在房间里,所以基于这样的检测,大多不希望解除节能模式。因此,也可以将识别用户并检测用户的调换来作为第1条件。
另外,用户的识别也可以是使用ID等的其他方法。
另外,也可以是判定逐渐接近电子黑板的用户以及逐渐远离的用户的构成等。例如,第2判定部使用测量与用户的距离的传感器。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第2判定部将存在有逐渐接近的用户作为第1条件来判定。即,逐渐远离的用户推定为是结束了电子黑板的使用的用户,在存在这样的用户的环境下,人体传感器的检测有可能检测到结束了使用的用户。另一方面,逐渐接近的用户很可能是从此开始使用电子黑板的用户。因此,在存在这样的用户的环境下,在用户被检测到的情况下解除节能模式时,想要使用电子黑板的用户就能够迅速开始使用。
<其他的实施方式>
电源装置也可以适用于电子黑板以外的装置。即,电源装置只要是通过人的操作能够进行向节能模式转换的操作的装置即可。例如,电源装置也可以适用于视频会议系统、图像形成装置等电气设备、或者照明装置等。
另外,模式并不限于通常模式以及节能模式这两个。至少电源装置只要能够设定节能模式,则可以有其他任意的模式。另外,模式的名称也可以是通常模式和节能模式以外的。例如,节能模式只要是电力消耗比使用时少的模式即可,也可以是"待机模式"等。
各装置也可以不是1个装置。即,各装置也可以是多个装置的组合。另外,也可以是进一步包括图示以外的装置的构成。
另外,整体处理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以通过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电源控制方法的程序来实现。即,程序是用于使电源装置、电子黑板、电源系统等计算机执行各处理的计算机程序。因此,当基于程序来执行电源控制方法时,计算机所具有的运算装置及控制装置为了执行各处理,是基于程序来进行运算及控制的。另外,计算机所具有的存储装置是根据用于执行各处理的程序,来存储处理所使用的数据。
另外,程序可以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并发行。还有,存储介质是磁带、闪存、光盘、磁光盘或磁盘等的介质。更进一步地,程序可以通过电信线路来发布。
以上,对实施方式中的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即,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和改良。
Claims (10)
1.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单元,其向信息处理装置供给电力;
控制单元,其根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的操作,进行转换到所述电力的消耗少的节能模式里的控制;
第1判定单元,其根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的对人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解除所述节能模式,并输出第1判定结果;
第2判定单元,其判定是否满足与所述操作者的操作相关的条件即第1条件,并输出第2判定结果,和
确定单元,其基于所述第2判定结果,确定是否使得根据所述第1判定结果的所述节能模式的解除为有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判定单元在从转换到所述节能模式后开始的经过时间经过了规定时间后,判定为满足所述第1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时间是10~60秒。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1项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判定是否满足第2条件,当判定为满足所述第2条件时,解除所述节能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在相对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规定部位有接触时,判定为满足所述第2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在判定为满足所述第2条件时,强制性地解除向基于所述第1判定结果及所述第2判定结果的所述节能模式的转换。
7.一种电子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单元,其供给电力;
控制单元,其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进行转换到所述电力的消耗少的节能模式里的控制;
第1判定单元,其根据对人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解除所述节能模式,并输出第1判定结果;
第2判定单元,其判定是否满足与所述操作者的操作相关的条件即第1条件,并输出第2判定结果,和
确定单元,其基于所述第2判定结果,确定是否使得根据所述第1判定结果的所述节能模式的解除为有效。
8.一种具有电源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单元,其向信息处理装置供给电力;
控制单元,其根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的操作,进行转换到所述电力的消耗少的节能模式里的控制;
第1判定单元,其根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的对人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解除所述节能模式,并输出第1判定结果;
第2判定单元,其判定是否满足与所述操作者的操作相关的条件即第1条件,并输出第2判定结果,和
确定单元,其基于所述第2判定结果,确定是否使得根据所述第1判定结果的所述节能模式的解除为有效。
9.一种具有向信息处理装置供给电力的电源单元的电源装置所进行的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装置根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的操作,进行转换到所述电力的消耗少的节能模式里的控制的控制步骤;
电源装置根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的对人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解除所述节能模式,并输出第1判定结果的第1判定步骤;
电源装置判定是否满足与所述操作者的操作相关的条件即第1条件,并输出第2判定结果的第2判定步骤,和
电源装置基于所述第2判定结果,确定是否使得根据所述第1判定结果的所述节能模式的解除为有效的确定步骤。
10.一种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69314 | 2020-04-07 | ||
JP2020069314 | 2020-04-07 | ||
JP2021-055294 | 2021-03-29 | ||
JP2021055294A JP2021166040A (ja) | 2020-04-07 | 2021-03-29 | 電源装置、電子黒板、電源システム、電源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95608A true CN113495608A (zh) | 2021-10-12 |
CN113495608B CN113495608B (zh) | 2024-08-23 |
Family
ID=75362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66968.6A Active CN113495608B (zh) | 2020-04-07 | 2021-04-06 | 电源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电子黑板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561598B2 (zh) |
EP (1) | EP3893085A1 (zh) |
CN (1) | CN11349560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15449A (zh) * | 2018-11-09 | 2019-03-26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车辆与车载设备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
JP2023181934A (ja) * | 2022-06-13 | 2023-12-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203131A (ja) * | 2011-03-24 | 2012-10-22 | Fuji Xerox Co Ltd |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2013020048A (ja) * | 2011-07-11 | 2013-01-31 | Fuji Xerox Co Ltd |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
US20140376020A1 (en) * | 2013-06-21 | 2014-12-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
US20150082067A1 (en) * | 2013-09-18 | 2015-03-19 | Konica Minolta, Inc.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ower-off control method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us |
JP2016145995A (ja) * | 2016-04-28 | 2016-08-1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2018205450A (ja) * | 2017-06-01 | 2018-12-27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電源モード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3470B2 (ja) | 1976-11-27 | 1983-01-21 |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 製品移送装置 |
US5652568A (en) * | 1995-12-11 | 1997-07-29 | Ko; Joseph Y. | Wall outlet alarm and chime |
US7400242B2 (en) * | 2005-01-31 | 2008-07-15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Exit arming delay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
JP5045840B1 (ja) | 2011-09-06 | 2012-10-1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5803470B2 (ja) | 2011-09-15 | 2015-11-04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2017027415A (ja) | 2015-07-23 | 2017-02-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ペン、電子ペンホルダー及び座標入力装置 |
JP2017028608A (ja) | 2015-07-27 | 2017-02-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ビデオ会議端末機 |
CN108476267B (zh) * | 2015-10-15 | 2019-11-01 | 株式会社理光 | 电子白板、记录介质和信息处理方法 |
JP6551155B2 (ja) | 2015-10-28 | 2019-07-3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2021
- 2021-04-01 EP EP21166646.6A patent/EP3893085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4-06 CN CN202110366968.6A patent/CN113495608B/zh active Active
- 2021-04-06 US US17/223,064 patent/US1156159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203131A (ja) * | 2011-03-24 | 2012-10-22 | Fuji Xerox Co Ltd |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2013020048A (ja) * | 2011-07-11 | 2013-01-31 | Fuji Xerox Co Ltd |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
US20140376020A1 (en) * | 2013-06-21 | 2014-12-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
US20150082067A1 (en) * | 2013-09-18 | 2015-03-19 | Konica Minolta, Inc.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ower-off control method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us |
JP2016145995A (ja) * | 2016-04-28 | 2016-08-1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2018205450A (ja) * | 2017-06-01 | 2018-12-27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電源モード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561598B2 (en) | 2023-01-24 |
CN113495608B (zh) | 2024-08-23 |
US20210311539A1 (en) | 2021-10-07 |
EP3893085A1 (en) | 2021-10-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42291B2 (en) | Text input method in touch screen terminal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
US10372326B2 (en) | Mobile terminal device, oper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 |
US9639261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suspended state | |
US20170357473A1 (en) | Mobile device with touch screen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
KR102020636B1 (ko) | 카메라에 기반한 전자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저장 매체 및 전자 장치 | |
US20150012881A1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at window and electronic device implementing the same | |
CN113495608B (zh) | 电源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电子黑板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EP2953003A1 (en) | Touch screen terminal and working method thereof | |
TW201028903A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ouch input assembly | |
KR20140080257A (ko) | 전자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점등 제어 방법 | |
EP3541066A1 (en) | Electronic whiteboard,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carrier means | |
CN111108506A (zh) | 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
KR101932086B1 (ko) | 카메라 제어 방법 및 휴대 장치 | |
US20150128031A1 (en) | Contents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implementing the same | |
US10159046B2 (en) | Mobile terminal device | |
CN111651387B (zh) | 接口电路与电子设备 | |
US20150245447A1 (en) | Electronic blackboard apparatus displaying an image in accordance with received operational input | |
CN109195206B (zh) | 显示屏状态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JP2021166040A (ja) | 電源装置、電子黒板、電源システム、電源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KR20140137629A (ko) | 이어폰 연결을 감지하는 휴대 단말 및 방법 | |
JP7279425B2 (ja) | 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動作モード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
KR102458719B1 (ko) | 사용자 입력을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 |
JP2023181934A (ja) | 電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
CN110941368B (zh) | 光学导航系统以及非瞬时计算机可存取媒体 | |
JP2017157086A (ja) |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