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4813A -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4813A
CN113494813A CN202010264529.XA CN202010264529A CN113494813A CN 113494813 A CN113494813 A CN 113494813A CN 202010264529 A CN202010264529 A CN 202010264529A CN 113494813 A CN113494813 A CN 113494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ion system
intelligent equipment
wireless signal
compartment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45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4813B (zh
Inventor
梁家勇
钱振
郭壮
于平
王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645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948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94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4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4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48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movable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400/00General features of,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or fo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subclass
    • F25D2400/36Visual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制冷系统包括:本体,设置有至少两个间室以及与至少两个间室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放置位置;智能设备,被配置放置在至少两个放置位置上的一者,并输出放置位置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当用户需要控制智能设备显示不同间室的工作参数时,只需移动智能设备的位置即可,简化了用户和智能设备的交互程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系统、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方案中,通用的智能显示装置在仅具有一个按键的情况下,在执行显示信息的切换控制时,其控制逻辑相对复杂,需要用户通过长按唯一的按键才能实现项目的选择,因此,上述控制方式在执行控制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户与智能显示装置的交互效率低,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本体,设置有至少两个间室以及与至少两个间室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放置位置;智能设备,被配置放置在至少两个放置位置上的一者,并输出放置位置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冷系统,其中,制冷系统包括本体和智能设备两部分,具体地,本体设置有至少两个间室以及与至少两个间室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放置位置,而智能设备可以被放置在至少两个放置位置中任意一个,当智能设备放置在至少两个放置位置中的一个时,智能设备能够输出放置位置对应间室的工作参数,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用户需要控制智能设备显示不同间室的工作参数时,只需移动智能设备的位置即可,简化了用户和智能设备的交互程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制冷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体上设置有导轨,至少两个放置位置布设在导轨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本体上设置导轨,其中,至少两个放置位置布设在导轨上,以便智能设备能够沿导轨进行运行,进而确保智能设备能够在不同的放置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提高了智能设备放置在放置位置的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导轨设置在本体的面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轨设置在本体的面板上,以便用户能够将智能设备与设置在面板的其他控制按键结合使用进行控制,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设置在本体和/或智能设备上,位置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智能设备的放置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位置检测装置来检测智能设备的放置位置,其中,位置检测装置设置在本体和智能设备上,位置检测装置还可以设置在本体上,也可以设置在智能设备上,或者位置检测装置独立于本体和智能设备存在,以便本体将智能设备的放置位置所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发送至智能设备,或者智能设备主动获取放置位置所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进而实现只需移动智能设备的位置即可控制智能设备显示不同间室的工作参,简化了用户和智能设备的交互程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位置检测装置包括:无线信号发射装置,设置在本体上;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设置在智能设备上,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被配置为与无线信号发射装置进行通信。
在该技术方案中,利用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来实现智能设备的位置检测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通信,即将位置检测和数据传输结合在一起,制冷系统无需单独在本体和智能设备上设置通信装置,进而便于简化智能设备的体积,同时,降低了本体结构的设计难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包括线圈。
在该技术方案,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包括线圈,因此,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电力传输,即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向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供电,此时,智能设备无需单独设置供电装置,以便降低智能设备的体积,利于小型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位置传感器可以是光传感器,如设置在本体的放置位置处,当智能设备放置在该放置位置时,智能设备遮挡光传感器,进而造成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发生改变,如降低,此时判定智能设备位于该放置位置,通常情况下,与光传感器配合使用的还有光发射器,其中,光发射器设置在智能设备;或者位置传感器可以是红外传感器,智能设备上设置发热体,在智能设备通电工作时,发热体的温度大于一个设定的数值,当智能设备放置在放置位置时,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参数会在设定的数值上下波动,本体通过获取该信号来判定智能设备放置在放置位置处,在该技术方案中,位置检测装置可以实现无接触检测,降低了位置检测装置出现故障的几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工作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湿度、风速、气压。
在该技术方案中,工作参数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湿度、风速、气压,通过显示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参数,以便用户知悉当前间室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而便于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本体为冰箱;间室的数量为三个,任一间室对应设置有线圈。在该技术方案中,本体为冰箱,冰箱的间室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任一间室对应设置有线圈,以便智能设备输出对应间室的工作参数,其中,冰箱的间室可以为如冷藏室、冷冻室、恒温保鲜室。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如上述任一制冷系统中本体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将工作参数发送至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显示工作参数。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如上述任一项的制冷系统的本体,其中,本体设置有至少两个间室以及与至少两个间室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放置位置,而智能设备可以被放置在至少两个放置位置中任意一个,本体获取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并将工作参数发送至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显示工作参数,当用户需要控制智能设备显示不同间室的工作参数时,只需移动智能设备的位置即可,简化了用户和智能设备的交互程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响应智能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间室的运行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智能设备显示间室的工作参数的同时,还可以接收用户发出的控制间室的运行参数的动作,如旋转,移动,智能设备接收到该动作,转化成对应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本体,以使本体对间室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用户对本体的控制流程得以简化,便于对本体进行控制,其中,通过对间室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可以实现对间室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获取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发送数字声脉冲;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数字声脉冲的反馈信息,确定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
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系统包括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其中,本体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发送数字声脉冲,只有在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数字声脉冲的反馈信息,判定智能设备放置在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所在的放置位置,即确定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便于实现只需移动智能设备的位置即可控制智能设备显示不同间室的工作参,简化了用户和智能设备的交互程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冷系统中的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线圈,至少两个线圈对应设置在至少两个放置位置上,发送数字声脉冲的步骤,具体包括:确定电容值发生变化的目标线圈;通过目标线圈发送数字声脉冲。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线圈,至少两个线圈对应设置在至少两个放置位置上,只有在确定电容值发生变化的目标线圈时才通过目标线圈发送数字声脉冲,提高了智能设备的位置检测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数字声脉冲的反馈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开启电力传输。
在该技术方案中,线圈结合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电力传输,即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向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供电,此时,智能设备无需单独设置供电装置,以便降低智能设备的体积,利于小型化。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工作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湿度、风速、气压。
在该技术方案中,工作参数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湿度、风速、气压,通过显示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参数,以便用户知悉当前间室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而便于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如上述任一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地,用于智能设备,其中,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并进行显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如上述任一制冷系统中的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制冷系统中的本体设置有至少两个间室以及与至少两个间室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放置位置,而智能设备可以被放置在至少两个放置位置中任意一个,当用户需要控制智能设备显示不同间室的工作参数时,只需移动智能设备的位置至对应间室所对应的放置位置即可实现获取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并进行显示,在此过程中,简化了用户和智能设备的交互程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发送控制间室的运行参数的控制指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智能设备显示间室的工作参数的同时,还可以接收用户发出的控制间室的运行参数的动作,如旋转,移动,智能设备接收到该动作,转化成对应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本体,以使本体对间室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用户对本体的控制流程得以简化,便于对本体进行控制,其中,通过对间室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可以实现对间室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获取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接收数字声脉冲,并发送数字声脉冲的反馈信息,以使制冷系统的本体确定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获取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的步骤之前,接收数字声脉冲,并发送数字声脉冲的反馈信息,以使制冷系统的本体确定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在此过程中,通过接收数字声脉冲并反馈数字声脉冲的反馈信息,以实现本体的间室和智能设备的对应关系,提高了智能设备显示间室的工作参数的可信度,降低了智能设备显示混乱的几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工作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湿度、风速、气压。
在该技术方案中,工作参数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湿度、风速、气压,通过显示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参数,以便用户知悉当前间室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而便于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在运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故具有上述任一项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本体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智能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之间的交互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制冷系统,102本体,104放置位置,106智能设备,108无线信号发射装置,110无线信号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制冷系统100包括:本体102,设置有至少两个间室(图中未示出)以及与至少两个间室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放置位置104;智能设备106,被配置放置在至少两个放置位置104上的一者,并输出放置位置104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冷系统100,其中,制冷系统100包括本体102和智能设备106两部分,具体地,本体102设置有至少两个间室以及与至少两个间室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放置位置104,而智能设备106可以被放置在至少两个放置位置104中任意一个,当智能设备106放置在至少两个放置位置104中的一个时,智能设备106能够输出放置位置104对应间室的工作参数,在该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控制智能设备106显示不同间室的工作参数时,只需移动智能设备106的位置即可,简化了用户和智能设备106的交互程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本体102上设置有导轨(图中未示出),至少两个放置位置104布设在导轨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本体102上设置导轨,其中,至少两个放置位置104布设在导轨上,以便智能设备106能够沿导轨进行运行,进而确保智能设备106能够在不同的放置位置104之间进行移动,提高了智能设备106放置在放置位置104的准确性。
同时,导轨起到了引导作用,引导用户控制智能设备106按照导轨进行移动,降低了智能设备106被用户放置在非放置位置104造成的无法显示间室的工作参数等情况的出现,同时,也便于用户在导轨位置寻找智能设备106。
在其一实施例中,导轨可以是设置在本体102上的凹槽,导轨还可以是设置在本体102上的具有导磁特性的结构件,智能设备106包括磁铁,由于具有导磁特性的结构件与磁铁之间具有吸附作用,因此,通过设置如铁条来限制智能设备106可移动的位置,进而实现导轨的作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导轨设置在本体102的面板(图中未示出)上。
在该实施例中,导轨设置在本体102的面板上,以便用户能够将智能设备106与设置在面板的其他控制按键结合使用进行控制,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其一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旋转智能设备106实现间室的运行参数,如温度、风速和时间中的一种或多种,同时利用面板的其他控制按键实现运行参数的确定动作,进而实现参数的设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设置在本体102和/或智能设备106上,位置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智能设备106的放置位置104。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位置检测装置来检测智能设备106的放置位置104,其中,位置检测装置设置在本体102和智能设备106上,位置检测装置还可以设置在本体102上,也可以设置在智能设备106上,或者位置检测装置独立于本体102和智能设备106存在,以便本体102将智能设备106的放置位置104所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发送至智能设备106,或者智能设备106主动获取放置位置104所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进而实现只需移动智能设备106的位置即可控制智能设备106显示不同间室的工作参,简化了用户和智能设备106的交互程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置检测装置设置在本体102上,位置检测装置的数量和放置位置104的数量相对应,即一个放置位置104布设一个位置检测装置,位置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智能设备106的形状,轮廓、发出的光信号、对位置检测装置发出的检测信号的反馈信号以及遮挡程度来确定智能设备106是否被放置在该放置位置104处。
在其一实施例中,位置检测装置独立于本体102和智能设备106存在,如利用制冷系统100实际使用环境中的摄像装置来实现智能设备106的放置位置104的确定,进而实现智能家居控制,实现摄像装置和制冷系统100的联动。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位置检测装置设置在本体102和智能设备106上,位置检测装置包括:无线信号发射装置108,设置在本体102上;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0,设置在智能设备106上,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0被配置为与无线信号发射装置108进行通信。
在该实施例中,利用无线信号发射装置108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0来实现智能设备106的位置检测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通信,即将位置检测和数据传输结合在一起,制冷系统100无需单独在本体102和智能设备106上设置通信装置,进而便于简化智能设备106的体积,同时,降低了本体102结构的设计难度。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无线信号发射装置108包括线圈。
在该实施例,无线信号发射装置108包括线圈,因此,无线信号发射装置108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0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电力传输,即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装置108向无线信号接收装置110供电,此时,智能设备106无需单独设置供电装置,以便降低智能设备106的体积,利于小型化。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
在该实施例中,位置传感器可以是光传感器,如设置在本体102的放置位置104处,当智能设备106放置在该放置位置104时,智能设备106遮挡光传感器,进而造成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发生改变,如降低,此时判定智能设备106位于该放置位置104,通常情况下,与光传感器配合使用的还有光发射器,其中,光发射器设置在智能设备106;或者位置传感器可以是红外传感器,智能设备106上设置发热体,在智能设备106通电工作时,发热体的温度大于一个设定的数值,当智能设备106放置在放置位置104时,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参数会在设定的数值上下波动,本体102通过获取该信号来判定智能设备106放置在放置位置104处,在该实施例中,位置检测装置可以实现无接触检测,降低了位置检测装置出现故障的几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工作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湿度、风速、气压。
在该实施例中,工作参数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湿度、风速、气压,通过显示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参数,以便用户知悉当前间室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而便于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体102为冰箱;间室的数量为三个,任一间室对应设置有线圈,在本体102的间室分别为冷藏室、变温室、冷冻室时,冷藏室对应设置线圈1,变温室对应设置线圈2,冷冻室对应设置线圈3,其中,线圈1、线圈2和线圈3分别与无线信号发射装置108相连接,无线信号发射装置108与冰箱主控板相连接,从冰箱主控板获取与智能设备106连接的线圈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
在其一实施例中,无线信号发射装置108与冰箱主控板之间通过串口进行连接。
在其一实施例中,线圈1、线圈2和线圈3布设在冰箱的面板上。
在其一实施例中,线圈1、线圈2和线圈3布设在冰箱的任一间室的门体的面板上。
在其一实施例中,线圈也可以是传感器,即线圈1、线圈2和线圈3为传感器1、传感器2和传感器3。
智能设备106包括输出装置和控制器,其中,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控制与之连接的输出装置输出间室的工作参数,其中,输出装置包括扬声器和/或显示装置(如显示屏),进行将间室的工作参数以声音信号进行输出或将间室的工作参数以图像信号进行输出,其中,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与控制器之间通过串口进行连接。
在其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智能设备106包括采集装置,采集装置与控制器相连接,其中,采集装置包括如声音采集装置和/或触摸装置,其中,声音采集装置(如麦克风)采集声音信息,触摸装置(如触摸板)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指令,控制器根据声音信息和/或用户输入的选择指令调整智能设备106的工作参数,其中,工作参数包括如显示字体,以提高智能设备106的显示效果。
在其一实施例中,控制器根据声音信息和/或用户输入的选择指令调整间室的工作参数。
在其一实施例中,智能设备106包括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用于观测智能设备106的运动状态,并根据运动状态切换所控制的间室,和/或调整所控制的间室的工作参数。
在其一实施例中,智能设备106包括供电装置(电池),其中,供电装置与控制器进行连接,用于向控制器、采集装置、输出装置进行供电。
在其一实施例中,智能设备106包括磁吸装置,智能设备106通过磁吸装置吸附在冰箱上。
实施例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出了一种用于如上述任一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502,获取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将工作参数发送至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显示工作参数。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如上述任一项的制冷系统的本体,其中,本体设置有至少两个间室以及与至少两个间室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放置位置,而智能设备可以被放置在至少两个放置位置中任意一个,本体获取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并将工作参数发送至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显示工作参数,当用户需要控制智能设备显示不同间室的工作参数时,只需移动智能设备的位置即可,简化了用户和智能设备的交互程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602,获取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将工作参数发送至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显示工作参数;
步骤604,响应智能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间室的运行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在智能设备显示间室的工作参数的同时,还可以接收用户发出的控制间室的运行参数的动作,如旋转,移动,智能设备接收到该动作,转化成对应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本体,以使本体对间室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用户对本体的控制流程得以简化,便于对本体进行控制,其中,通过对间室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可以实现对间室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获取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702,发送数字声脉冲;
步骤704,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数字声脉冲的反馈信息,确定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
在该实施例中,制冷系统包括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其中,本体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发送数字声脉冲,只有在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数字声脉冲的反馈信息,判定智能设备放置在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所在的放置位置,即确定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便于实现只需移动智能设备的位置即可控制智能设备显示不同间室的工作参,简化了用户和智能设备的交互程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系统中的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线圈,至少两个线圈对应设置在至少两个放置位置上,发送数字声脉冲的步骤,具体包括:确定电容值发生变化的目标线圈;通过目标线圈发送数字声脉冲。
在该实施例中,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线圈,至少两个线圈对应设置在至少两个放置位置上,只有在确定电容值发生变化的目标线圈时才通过目标线圈发送数字声脉冲,提高了智能设备的位置检测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数字声脉冲的反馈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开启电力传输。
在该实施例中,线圈结合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电力传输,即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向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供电,此时,智能设备无需单独设置供电装置,以便降低智能设备的体积,利于小型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工作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湿度、风速、气压。
在该实施例中,工作参数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湿度、风速、气压,通过显示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参数,以便用户知悉当前间室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而便于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802,获取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并进行显示。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如上述任一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如上述制冷系统中的智能设备,其中,制冷系统中的本体设置有至少两个间室以及与至少两个间室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放置位置,而智能设备可以被放置在至少两个放置位置中任意一个,当用户需要控制智能设备显示不同间室的工作参数时,只需移动智能设备的位置至对应间室所对应的放置位置即可实现获取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并进行显示,在此过程中,简化了用户和智能设备的交互程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902,获取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并进行显示;
步骤904,发送控制间室的运行参数的控制指令。
在该实施例中,在智能设备显示间室的工作参数的同时,还可以接收用户发出的控制间室的运行参数的动作,如旋转,移动,智能设备接收到该动作,转化成对应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本体,以使本体对间室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用户对本体的控制流程得以简化,便于对本体进行控制,其中,通过对间室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可以实现对间室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接收数字声脉冲,并发送数字声脉冲的反馈信息,以使制冷系统的本体确定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
在该实施例中,在获取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的步骤之前,接收数字声脉冲,并发送数字声脉冲的反馈信息,以使制冷系统的本体确定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在此过程中,通过接收数字声脉冲并反馈数字声脉冲的反馈信息,以实现本体的间室和智能设备的对应关系,提高了智能设备显示间室的工作参数的可信度,降低了智能设备显示混乱的几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工作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湿度、风速、气压。
在该实施例中,工作参数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湿度、风速、气压,通过显示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参数,以便用户知悉当前间室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而便于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02,智能设备放置在线圈1或传感器1的位置;
步骤1004,判断智能设备放置在线圈1或传感器1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1006或步骤1008,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1002;
步骤1006,无线信号发射装置检测到智能设备放置在线圈2或传感器2的位置上,执行步骤1010;
步骤1008,无线信号发射装置检测到智能设备放置在线圈3或传感器3的位置上,执行步骤1010;
步骤1010,无线信号发射装置通过无线信号的方式将切换间室的工作参数传输给无线信号接收装置;
步骤1012,智能设备从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切换间室的工作参数,并切换显示。
其中,无线信号发射装置支持多线圈无线信号功率传输,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之间的交互过程符合WPC(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无线充电联盟)规范,采用双工通信方式,具体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到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之间采用频移键控的方式进行通信,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到无线信号发送装置之间采用幅移键控的方式进行通信,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之间的交互过程具体包括四个阶段:选择、ping、识别配置和电力传输,如图11所示,包括:
步骤1102,无线信号发射装置进入选择阶段;
步骤1104,判断是否检测到充电对象,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1106,在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1102;
步骤1106,发送ping消息;
步骤1108,识别配置;
步骤1110,电力传输;
步骤1112,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完成对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所在位置的检测。
当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放置在三个线圈中的一个发射充电板上时,线圈的电容发生变化,即检测到有物体放置在发射充电板,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向线圈发送ping消息,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对ping消息做出响应,完成识别和配置,最后完成电力传输,开始进行电力传输时,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完成对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所在位置的检测。
通过使用电力传输的方式进行位置检测,实现了智能设备位置检测的同时,还为智能设备进行供电,摆脱智能设备对供电装置的依赖。
实施例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在运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故具有上述任一项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设置有至少两个间室以及与所述至少两个间室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放置位置;
智能设备,被配置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放置位置上的一者,并输出放置位置对应的所述间室的工作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导轨,所述至少两个放置位置布设在所述导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面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置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和/或所述智能设备上,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智能设备的放置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包括:
无线信号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设置在所述智能设备上,所述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被配置为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进行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包括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湿度、风速、气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为冰箱;
所述间室的数量为三个,任一所述间室对应设置有所述线圈。
10.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将所述工作参数发送至所述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显示所述工作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间室的运行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发送数字声脉冲;
接收到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所述数字声脉冲的反馈信息,确定所述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中的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线圈,所述至少两个线圈对应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放置位置上,所述发送数字声脉冲的步骤,具体包括:
确定电容值发生变化的目标线圈;
通过所述目标线圈发送所述数字声脉冲。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到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所述数字声脉冲的反馈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开启电力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湿度、风速、气压。
16.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并进行显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控制所述间室的运行参数的控制指令。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对应的间室的工作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数字声脉冲,并发送所述数字声脉冲的反馈信息,以使所述制冷系统的本体确定所述智能设备对应的间室。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湿度、风速、气压。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0264529.XA 2020-04-07 2020-04-07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94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4529.XA CN113494813B (zh) 2020-04-07 2020-04-07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4529.XA CN113494813B (zh) 2020-04-07 2020-04-07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4813A true CN113494813A (zh) 2021-10-12
CN113494813B CN113494813B (zh) 2022-09-09

Family

ID=77995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4529.XA Active CN113494813B (zh) 2020-04-07 2020-04-07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9481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1807A (zh) * 2011-05-09 2011-11-30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多个制冷设备的通用控制方法及系统、制冷设备
CN103486796A (zh) * 2012-06-13 2014-01-01 国立勤益科技大学 用于冷冻链的行动式冷冻柜
CN103534542A (zh) * 2011-05-09 2014-01-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冷藏库
CN204757537U (zh) * 2015-07-02 2015-11-11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保鲜冰箱
CN109884946A (zh) * 2019-03-14 2019-06-14 深圳中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终端和冷藏集装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1807A (zh) * 2011-05-09 2011-11-30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多个制冷设备的通用控制方法及系统、制冷设备
CN103534542A (zh) * 2011-05-09 2014-01-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冷藏库
CN103486796A (zh) * 2012-06-13 2014-01-01 国立勤益科技大学 用于冷冻链的行动式冷冻柜
CN204757537U (zh) * 2015-07-02 2015-11-11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保鲜冰箱
CN109884946A (zh) * 2019-03-14 2019-06-14 深圳中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终端和冷藏集装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4813B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46928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3494813B (zh)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3366547B (zh) 设备识别装置以及遥控系统
CN201662879U (zh) 遥控信号发生装置
CN103574841B (zh) 空调用遥控器、室内机以及空气调节系统
CN104574905A (zh) 设备遥控方法和遥控器
KR101897828B1 (ko) 원격 제어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KR20020045057A (ko) 냉장고를 이용한 홈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8626848B (zh) 一种遥控器空间位移控制空调运行的方法
JP2006324900A (ja) 家電機器システム及び操作機器
CN209569789U (zh) 无线控制器及油烟机
CN214620000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320491B (zh) 全指向红外遥控设备和全指向红外遥控方法
US20080297363A1 (en) Domestic electric appliance notification system, portable terminal apparatus, domestic electric appliance, and operation completion notifying method
US8179077B2 (en) Frequency converter
CN206739525U (zh) 遥控器及被控设备
CN207268522U (zh) 空调系统
JP7275854B2 (ja) リモコン装置
CN113494834B (zh)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503833A (zh) 一种智能遥控器
CN215576154U (zh) 用于家用电器的控制旋钮组件和智能家居系统
KR20170135312A (ko) 가전제품용 통합 제어장치
CN216595933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交互控制系统、交互控制器
JP3169628U (ja) パターンリモコン装置
KR20040091996A (ko) 무선신호를 이용한 기기식별 장치와 시스템 및 기기식별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