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1413A - 床 - Google Patents
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91413A CN113491413A CN202011101553.8A CN202011101553A CN113491413A CN 113491413 A CN113491413 A CN 113491413A CN 202011101553 A CN202011101553 A CN 202011101553A CN 113491413 A CN113491413 A CN 1134914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bed
- mattress
- air
- vie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0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44000309466 calf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079 Memory foa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210 memory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243 swea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38876 Acar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334 Spandex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95 bree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88 br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81 bystand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81 drying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8327 secr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59 spandex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8 unit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9/00—Bedsteads
- A47C19/02—Parts or details of bedsteads not fully covered in a single one of the following subgroups, e.g. bed rails, post rails
- A47C19/021—Bedstead fram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0/00—Head-, foot- or like rests for beds, sofas or the like
- A47C20/04—Head-, foot- or like rests for beds, sofas or the like with adjustable inclination
- A47C20/041—Head-, foot- or like rests for beds, sofas or the like with adjustable inclination by electric mot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0/00—Head-, foot- or like rests for beds, sofas or the like
- A47C20/08—Head-, foot- or like rests for beds, sofas or the like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wo or more rests simultaneousl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1/00—Attachments for beds, e.g. sheet holders or bed-cover holders; Ventil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means in connection with bedsteads or mattresses
- A47C21/04—Devices for ventil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 A47C21/042—Devices for ventil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for ventilating or cooling
- A47C21/044—Devices for ventil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for ventilating or cooling with active means, e.g. by using air blowers or liquid pump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1/00—Attachments for beds, e.g. sheet holders or bed-cover holders; Ventil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means in connection with bedsteads or mattresses
- A47C21/04—Devices for ventil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 A47C21/048—Devices for ventil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for heat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3/00—Spring mattresses with rigid frame or forming part of the bedstead, e.g. box springs; Divan bases; Slatted bed bas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3/00—Spring mattresses with rigid frame or forming part of the bedstead, e.g. box springs; Divan bases; Slatted bed bases
- A47C23/002—Spring mattresses with rigid frame or forming part of the bedstead, e.g. box springs; Divan bases; Slatted bed bases with separate resilient support elements, e.g. elastomeric springs arranged in a two-dimensional matrix patter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3/00—Spring mattresses with rigid frame or forming part of the bedstead, e.g. box springs; Divan bases; Slatted bed bases
- A47C23/04—Spring mattresses with rigid frame or forming part of the bedstead, e.g. box springs; Divan bases; Slatted bed bases using springs in compression, e.g. coiled
- A47C23/043—Spring mattresses with rigid frame or forming part of the bedstead, e.g. box springs; Divan bases; Slatted bed bases using springs in compression, e.g. coiled using wound springs
- A47C23/0435—Spring mattresses with rigid frame or forming part of the bedstead, e.g. box springs; Divan bases; Slatted bed bases using springs in compression, e.g. coiled using wound springs of adjustable resilienc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002—Mattress or cushion tickings or cov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0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spring inlay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0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spring inlays
- A47C27/06—Spring inlay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0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spring inlays
- A47C27/06—Spring inlays
- A47C27/061—Spring inlays of adjustable resilienc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0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spring inlays
- A47C27/06—Spring inlays
- A47C27/063—Spring inlays wrapped or otherwise protecte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12—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ibrous inlays, e.g. made of wool, of cott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1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1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 A47C27/15—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lay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31/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chairs, be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e.g. upholstery fasteners, mattress protectors, stretching devices for mattress nets
- A47C31/008—Use of remote contro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31/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chairs, be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e.g. upholstery fasteners, mattress protectors, stretching devices for mattress nets
- A47C31/12—Means, e.g. measuring means, for adapting chairs, beds or mattresses to the shape or weight of persons
- A47C31/123—Means, e.g. measuring means, for adapting chairs, beds or mattresses to the shape or weight of persons for beds or mattress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床。本发明实施例的床可以包括:床垫组,包括用户的身体放置在其顶面的床垫单元和包覆所述床垫单元的罩套;组支架,包括供所述床垫组放置的顶面部和沿着所述顶面部的边缘向下侧延伸的侧面部;送风单元,安装在所述组支架的底面,吸入室内空气后吐出;以及一个或复数个空气分配器,将从所述送风单元吐出的室内空气向所述床垫组的表面供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床。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起到床的垫功能的床垫包括弹簧床垫、海绵床垫、记忆棉床垫等,最为广泛使用的是弹簧床垫。
现有技术的弹簧床垫形成有复数个螺旋压缩弹簧复杂地缠结而成的单一垫构件,或者形成有复数个袋装弹簧模块排列的结构。
如果是复数个螺旋压缩弹簧复杂地缠结的床垫,当用户躺卧时,因弹簧的弹力而产生的振动直接传递给旁人,因而存在引起旁人感到不适的缺点。
如果是包括袋装弹簧模块的床垫,虽然具有向旁人传递的振动量相对减小的优点,但是这些现有技术的床垫均仍然存在无法调节垫强度的问题。
根据使用床的用户的性别、年龄以及身体状态,每个用户所需的床垫的垫强度不同,但是现有技术的床垫存在用户无法自由地调节垫强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不断地进行了各种研究和努力,以求实现根据用户躺卧的位置或用户的身体部位所接触的位置而能够不同地设定床垫的垫强度的床。
在专利文献1披露的簧中簧(coil-in-coil spring)的结构中,弹性强度小的内侧弹簧和弹性强度大且长的外侧弹簧容置在袋中。
由于内侧弹簧和外侧弹簧的长度和弹性强度设定为不同,根据向所述簧中簧的顶面作用的荷重的大小而呈现出不同的垫强度。
因此,当用户躺卧在床垫上时,身体的不同部位所施加的荷重不一样,因而弹簧的收缩量不同。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在结构特性上,作用有相同的垂直荷重的位置的弹簧收缩量相同。因此,在垂直荷重恒定的条件下,例如在同一个用户的条件下,仍然存在无法调节床垫的垫强度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2中披露有支撑构件包括基座板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结合在基座板的支撑板,并利用支撑板的旋转来调节支撑构件的弹性强度的内容。
在专利文献2的情况下,具有根据用户的选择而能够自由地设定床垫垫强度,并根据用户的身体所接触的部位而能够不同地调节垫强度的优点。
但是,从专利文献2的图3B至6B披露的内容可以确定其存在支撑构件所具有的弹性强度的可变范围非常窄的缺点。
此外,由于需要亲自用手旋转上侧的支撑板,存在无法利用驱动手段能够一次性地调节复数个支撑板的垫强度的缺点。
并且,在专利文献1和2的情况下,用户的皮肤直接接触的床垫表面可能会渗入用户的汗水,在夏季湿度高的天气下,包括床垫在内的罩套也被潮湿,从而可能引起用户的不快感。并且,当床垫长时间维持潮湿的状态时,床垫内部被霉菌或螨虫污染的可能性非常高。
为了改进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向床垫供应热空气或冷空气的送风装置。
但是,在专利文献3的情况下,在床垫的一部分倾斜的床结构中,仍然存在从送风装置供应的热空气或冷空气无法向床垫侧顺畅地供应的缺点。
专利文献1:US7908693B(公开日:2011年3月22日)
专利文献2:US9119478B(公开日:2015年9月1日)
专利文献3:US8402579B(公开日:2013年3月26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改进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床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床可以包括:床垫组,包括使用户的身体放置在其顶面的床垫单元和包覆所述床垫单元的罩套;组支架,包括供所述床垫组放置的顶面部和沿着所述顶面部的边缘向下侧延伸的侧面部;送风单元,安装在所述组支架的底面,吸入室内空气后吐出;以及一个或复数个空气分配器,将从所述送风单元吐出的室内空气向所述床垫组的表面供应。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床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面部的边缘形成有一个或复数个安装孔,所述一个或复数个空气分配器竖放在所述一个或复数个安装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床,具有如下效果。
第一、能够调节在垫构件内侧提供的内弹簧的高度,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设定所需水平的垫强度。
第二、通过调节内弹簧的高度,能够线性地调节垫强度。
第三、通过在垫构件的下端提供的传动齿轮上连接驱动手段,能够一次性地调节复数个垫构件保持相同水平的垫强度。
第四、强度控制单元包括复数个强度控制模块,一个强度控制模块包括复数个垫构件,复数个垫构件沿着床的宽度方向排列,复数个强度控制模块沿着床的长度方向排列。
因此,用户能够根据身体的不同部位调节床垫的不同的垫强度,从而能够提供最佳的睡眠状态。
第五、通过运动控制单元的操作能够使床的一部分倾斜,因此,能够向用户提供最佳的睡眠状态。
第六、能够仅将构成床的顶部件容易地分离及更换,在分离顶部件的状态下容易地更换或修理强度调节模块。
第七、通过在床的底面安装干燥模块,使顶部件维持干燥的状态,从而能够防止在顶部件生成霉菌。并且,由于能够使顶部件始终维持预定水平以上的干燥状态,当用户的皮肤接触到顶部件时感到舒适,有助于用户进入深度睡眠。
第八、能够利用纤维型体压感测传感器迅速地确认用户躺卧在床上时体压集中的区域。
第九、利用设置在湿度感测薄板的湿度传感器,感测罩套或顶部件整个区域中湿度过高的区域,并能够从干燥模块向过湿度区域集中供应热风。其结果,使寝具、罩套或顶部件始终维持为舒适水平的干燥状态,由此,用户能够感到舒适而有助于进入深度睡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床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床的仰视立体图。
图3是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床的床垫组的仰视立体图。
图4是所述床垫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3的5-5剖开的床垫组的纵剖视图。
图6是从上方观察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床垫组的运动控制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从下方观察所述运动控制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处于水平状态的运动控制单元的侧视图。
图9是处于上体框架和大腿部框架向上侧倾斜的状态的运动控制单元的侧视图。
图10是在图9的状态下沿着图6的10-10剖开的运动控制单元的侧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床垫组的强度调节模块和运动控制单元的结合关系的图。
图12是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床垫组的隔断件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垫构件的正面立体图。
图14是所述垫构件的仰视立体图。
图15是所述垫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垫构件的上盖的仰视立体图。
图17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垫构件的内壳的立体图。
图18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垫构件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垫构件的外壳、内壳以及导螺杆的结合状态的俯视图。
图20是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状态下沿着图13的20-20剖开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垫构件的纵剖视图。
图21是在有外力作用的状态下沿着图13的20-20剖开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垫构件的纵剖视图。
图2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强度调节模块的侧视立体图。
图23是所述强度调节模块的仰视立体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强度调节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25是示出构成强度调节模块的模块壳的底面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6是沿着图22的26-26剖开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强度调节模块的剖开立体图。
图27是底壳被去除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强度调节模块的仰视图。
图28是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床的干燥模块的立体图。
图29是所述干燥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30是沿着图28的30-30剖开的所述干燥模块的纵剖视图。
图31是示出空气流动的所述干燥模块的仰视图。
图3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干燥模块的立体图。
图3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床的立体图。
图3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床的仰视立体图。
图3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床的干燥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36是构成沿着图33的36-36剖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床的干燥模块的纵剖视图。
图37是构成沿着图33的37-37剖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床的干燥模块的纵剖视图。
图38是构成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床的干燥模块的空气分配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9是沿着图38的39-39剖开的分配器壳体的剖开立体图。
图40是沿着图38的40-40剖开的分配器壳体的剖开立体图。
图41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分配器的移动管道的正面立体图。
图42是所述移动管道的背面立体图。
图4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模块处于不运转的状态的空气分配器的侧剖视图。
图44是移动管道因干燥模块运转而处于上升的状态的空气分配器的侧剖视图。
图45是因有外力作用于移动管道而移动管道处于下降的状态的空气分配器的侧剖视图。
图4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立体图。
图4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仰视立体图。
图4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分解立体图。
图49是沿着图46的49-49剖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床的纵剖视图。
图50是沿着图49的50-50剖开的构成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床垫组的纵剖视图。
图51是从上方观察构成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干燥模块的运动控制单元和防护框架的结合体的立体图。
图52是从下方观察所述运动控制单元和防护框架的结合体的立体图。
图53是沿着图52的53-53剖开的运动生成器的横剖视图。
图54是沿着图53的54-54剖开的运动生成器的纵剖视图。
图55是示出构成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干燥模块的运动控制单元的运转情形的立体图。
图56是沿着图55的56-56剖开的运动控制单元的纵剖视图。
图57是构成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床垫组的模块安置板的立体图。
图58是沿着图57的58-58剖开的模块安置板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59是在利用运动控制单元倾斜的状态下沿着图57的58-58剖开的模块安置板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60是构成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干燥模块的送风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6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床的立体图。
图62是第四实施例的床的仰视立体图。
图63是构成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床的干燥模块的立体图。
图64是示出所述干燥模块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65是所述干燥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66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模块的吐出格栅的立体图。
图67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模块的过滤器的立体图。
图68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模块的边缘框架的立体图。
图69是沿着图68的69-69剖开的边缘框架的剖开立体图。
图70是图69的A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71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模块的空气分配器的立体图。
图72是沿着图71的72-72剖开的空气分配器的剖开立体图。
图73是沿着图64的73-73剖开的干燥模块的局部剖开立体图。
图74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模块的基座盖的立体图。
图75是沿着图74的75-75剖开的基座盖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76是沿着图61的76-76剖开的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77是沿着图61的77-77剖开的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78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床的床垫组设置的湿度感测薄板的俯视图。
图7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床的湿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0至图84是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床的湿度控制方法的过程中示出的湿度调节器的显示画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垫强度控制单元以及具备该垫强度控制单元的床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床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床的仰视立体图。
参照图1及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床10可以包括:床垫组MS;以及干燥模块50,所述床垫组MS放置在所述干燥模块50上。
所述床垫组MS从所述干燥模块50可分离并且可更换,所述床垫组MS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倾斜。
以下,参照附图对所述床垫组MS和所述干燥模块50的结构以及各部结构元件的功能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3是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床的床垫组的仰视立体图,图4是所述床垫组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3的5-5剖开的床垫组的纵剖视图。
参照图3至图5,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床的床垫组MS可以至少包括供用户的身体放置的顶部件(topper)12。所述顶部件12中长度比宽度大。
详细而言,所述床垫组MS还可以包括放置在所述顶部件12的下侧的复数个强度控制模块。
所述床垫组MS还可以包括夹设在所述复数个强度控制模块之间的隔断件(interrupter)40。
所述强度控制模块和所述隔断件40的结合体可以被定义为强度控制单元20。
所述床垫组MS还可以包括放置在所述强度控制单元20的下侧的运动控制单元30。
并且,所述床垫组MS还可以包括沿着所述强度控制单元20和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的边缘包围的防护板13。
所述床垫组MS还可以包括从所述顶部件12的上方包覆所述防护板13的床罩(或者罩套)11。
所述床罩11完全地包覆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的底面,在所述床罩11的底面可以形成有复数个连通孔111。
其中,除了所述罩套11以外的构成所述床垫组的一个或复数个结构元件可以被定义为床垫单元(mattress unit),所述床垫组MS也可以被定义为包括所述床垫单元和包覆所述床垫单元的罩套11。这样的定义同样地适用于构成将要后述的其他实施例的床的床垫组。
以下所称的“强度”或“垫强度”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床的柔软性或坚硬性的程度。
根据用户的年龄、兴趣或者身体状态,用户青睐的床的强度可能会不同。根据这样的理由,本发明实施例的床的特征在于,用户通过所述强度控制单元20的操作能够调节床的柔软性。
所述床罩11可以形成为其大小完全地包围所述床10的顶面部和侧面部,根据设计条件,也可以形成为其大小进一步包围床10的底面部。
并且,所述床罩11例如由包括聚氨酯的氨纶之类的具有伸缩性的材质制成,从而能够始终维持绷紧的状态。此时,随着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的运转,当床倾斜时,所述床罩11被拉伸,当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返回到平坦的状态时,所述床罩11再次被收缩到原状态。
所述顶部件12是供放置用户的身体的部分,其可以包括记忆棉床垫,因用户的体重而凹陷,之后去除荷重时,所述记忆棉床垫再次恢复到原状态。
在本发明的说明中,床垫可以仅表示所述顶部件12,也可以表示包括所述顶部件12和强度控制单元20的构件。
所述强度控制单元20可以被定义为从床10的前端向后端侧排列的复数个强度调节模块的集合体。所述复数个强度调节模块各个可以包括模块壳21和在所述模块壳21的内侧排列的复数个垫构件C。
在相邻的强度调节模块之间夹设的所述隔断件40处于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的铰链点。在所述铰链点所处的区域中彼此相邻的所述强度调节模块的隔开间隔比在其他区域中相邻的强度调节模块的隔开间隔更宽。这是为使因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的运转而与所述铰链点相邻的强度调节模块之间引起的干涉最小化。
当用户的身体部位放置在铰链点上形成的相邻的强度调节模块之间的隔开空间时,用户在躺卧的状态下可能感到不舒适,因此,将所述隔断件40配置在所述隔开空间。
所述防护板13被配置为,避免向所述床10靠近的用户的腿或膝盖部位碰撞到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而感到疼痛或受到伤害。因此,所述防护板13可以由诸如海绵或记忆棉的柔软材质成型。
图6是从上方观察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床垫组的运动控制单元的立体图,图7是从下方观察所述运动控制单元的立体图。
参照图6及图7,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床垫组MS的运动控制单元30可以包括:基座框架35,放置在设置面;安置框架,所述强度控制单元20放置在所述安置框架的顶面;以及支撑框架36,将所述基座框架35和所述安置框架相连接。
详细而言,所述安置框架可以大体上包括四个框架。
具体而言,构成所述安置框架的四个框架可以包括上体框架(torso frame)31、臀部框架(hip frame)32、大腿部框架(thigh frame)33以及小腿部框架(calf frame)34。
所述上体框架31可以被定义为支撑用户的上体(upper body)的框架,所述臀部框架32可以被定义为支撑用户的臀部的框架。
所述大腿部框架33可以被定义为支撑用户的大腿部分的框架,所述小腿部框架34可以被定义为支撑用户的腿部中大腿以下部分的框架。
所述上体框架31的前端可以被定义为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的前端,所述小腿部框架34的后端被定义为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的后端。
所述上体框架31的后端可以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臀部框架32的前端,所述大腿部框架33的前端可以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臀部框架32的后端。
所述大腿部框架33的后端和所述小腿部框架34的前端可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相连接。
并且,构成所述安置框架的框架各个可以被定义为至少包括外廓框架、结合在所述外廓框架的复数个垫构件安置板以及复数个连接杆。
例如,所述上体框架31可以包括外廓框架311、复数个垫构件安置板312以及复数个连接杆313。
所述外廓框架311构成为四边形形状,能够定义所述上体框架31的前端部、后端部以及两个侧端部。
此外,所述复数个连接杆313将所述外廓框架311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相连接,并可以沿着所述外廓框架311的左右方向隔开地排列。
所述复数个垫构件安置板312将所述外廓框架311的左侧端和右侧端相连接,并可以沿着所述外廓框架311的前后方向隔开地排列。因此,所述复数个连接杆313和所述复数个垫构件安置板312可以被理解为沿着彼此正交的方向排列的结构。
另外,在所述外廓框架311的前端部的左侧边角及右侧边角,一对垂直杆314可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一对垂直杆314可以利用水平杆315相连接。此外,从所述一对垂直杆314各个的下端到所述外廓框架311的后端可以延伸有倾斜杆316。
所述一对垂直杆314可以被理解为是,将施加于所述外廓框架311的垂直方向荷重传递给设置面,从而执行防止所述外廓框架311因所述垂直方向荷重而被弯曲的功能的构件。所述垂直方向荷重可以被理解为将用户的上体荷重、强度控制模块的荷重以及顶部件的一部分荷重相加的荷重。
所述水平杆315可以被理解为是,执行防止所述一对垂直杆314的下端部因所述垂直方向荷重而向彼此远离的方向或彼此靠近的方向弯曲的功能的构件。
所述倾斜杆316可以被理解为是,执行防止所述一对垂直杆314因所述垂直方向荷重而向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的前方或后方弯曲的功能的构件。
用于定义所述外廓框架311的后端部的框架部分(或者杆)作用为所述外廓框架311的铰链轴(或者旋转中心)。因此,作为所述上体框架31的旋转中心的所述外廓框架311的后端部可以被定义为上部铰链轴。
另外,在所述外廓框架311的底面安装有上部致动器37,所述上部致动器37使所述上体框架311以所述上部铰链轴为中心旋转。所述上部致动器37可以包括驱动部371和利用所述驱动部371延伸或收缩的柱塞372。
当所述柱塞372向前方延伸时,所述上体框架31向上侧旋转,当所述柱塞372向后方收缩时,所述上体框架31向下侧旋转。
在所述安置框架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上部致动器37的紧固凸缘。
所述紧固凸缘可以包括:柱塞紧固凸缘317,所述上部致动器37的前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柱塞紧固凸缘317;以及驱动部紧固凸缘318,所述上部致动器37的后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驱动部紧固凸缘318。
在所述柱塞紧固凸缘317可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有所述柱塞372的前端部。
并且,所述柱塞紧固凸缘317可以形成在所述上体框架31的底面,所述驱动部紧固凸缘318形成在所述臀部框架32的底面。
并且,所述柱塞紧固凸缘317可以形成在比所述驱动部紧固凸缘318更高的位置。换言之,经过所述柱塞紧固凸缘317的水平线(或者水平面)和经过所述驱动部紧固凸缘318的水平线(或者水平面)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
利用这样的结构,在所述安置框架水平地放置的状态下,所述上部致动器37的柱塞372倾斜地配置。由此,当所述柱塞372延伸时,所述上体框架31能够向上侧旋转。假如所述柱塞372在水平的状态下延伸时,所述上体框架31可能无法向上侧顺畅地旋转。
另外,与所述上体框架31相同地,所述臀部框架32可以包括外廓框架321、一个或复数个垫构件安置板322以及复数个连接杆323。
所述外廓框架321可以由四个杆构成为矩形形状。在所述外廓框架321的前端部的底面,复数个上部铰链轴托架324在左右方向上隔开地配置。此外,所述上体框架31的后端部设置成贯穿所述复数个上部铰链轴托架324,由此,所述上体框架31的后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臀部框架32的前端。
并且,所述臀部框架32还可以包括将所述外廓框架321的前端部底面和后端部底面相连接的荷重支撑杆328。详细而言,在所述荷重支撑杆328的前端部连接有所述驱动部紧固凸缘318。
在所述上体框架31向上侧倾斜的状态下,所述荷重支撑杆328能够防止所述驱动部紧固凸缘318因向所述上部致动器37传递的所述垂直方向荷重而向后方推动。
在所述臀部框架32的下侧安装有下部致动器38,以使所述大腿部框架33的后端部能够沿着上下方向倾斜。与所述上部致动器37相同地,所述下部致动器38可以包括驱动部381和柱塞382。
在所述臀部框架32的前端部底面形成有驱动部紧固凸缘326,所述下部致动器38的驱动部381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驱动部紧固凸缘326。此外,所述下部致动器38的柱塞382的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的柱塞紧固凸缘327形成在所述大腿部框架33的前端部底面。
此外,所述驱动部紧固凸缘326位于比所述柱塞紧固凸缘327更高的位置。因此,可以说明为所述上部致动器37以使柱塞372呈向上倾斜的形态安装在所述安置框架的底面,所述下部致动器38以使柱塞382呈向下倾斜的形态安装在所述安置框架的底面。
另外,在所述臀部框架32的底面延伸有支撑框架36,所述支撑框架36的下端部连接在所述基座框架35。
详细而言,所述基座框架35构成为大致四边形形状,其边角可以形成为具有弧度,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所述支撑框架36包括在从所述臀部框架32的中心向左侧及右侧方向隔开的位置向下侧延伸的一对框架。所述一对框架可以被定义为左侧支撑框架和右侧支撑框架。
所述左侧支撑框架的下端部连接在所述基座框架35的左侧,所述右侧支撑框架的下端部连接在所述基座框架35的右侧,从而所述支撑框架36和所述基座框架35构成为一体。
并且,所述支撑框架36的底部面与所述基座框架35的底部面经过同一水平面。因此,当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放置在设置面时,能够防止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在左右方向上晃动。
当然,所述支撑框架36还可以设置在相当于所述基座框架35的内侧空间的所述臀部框架32的底面。
此外,如图所示,与所述支撑框架36相同的形状的框架还可以分别提供在所述臀部框架32的左侧边缘及右侧边缘。在所述臀部框架32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还提供有与所述支撑框架36相同的形状的支撑框架时,能够防止所述臀部框架32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因从所述顶部件12和所述强度控制单元20作用的垂直方向荷重而弯曲并向下侧下垂的现象。
如图所示,与所述支撑框架36相同或相似的形态的支撑框架当然还可以分别形成在所述大腿部框架33的左右侧端部及所述小腿部框架34的左右侧端部。
需要指出的是,由形成在所述上体框架31的前端部的所述垂直杆314和水平杆315所定义的支撑结构还可以同样地形成在所述小腿部框架34的后端部。
在所述臀部框架32的前端部底面可以形成有复数个下部铰链轴托架325。
与所述复数个上部铰链轴托架324相同地,所述复数个下部铰链轴托架325可以在所述臀部框架32的左右方向上隔开地配置。
此外,用于定义所述大腿部框架33的前端部的框架(或者杆)贯穿所述下部铰链轴托架325,从而使所述大腿部框架33的前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臀部框架32的后端部。
作为所述大腿部框架33的旋转中心的所述大腿部框架33的前端部可以被定义为下部铰链轴。
另外,所述大腿部框架33可以构成为实质上与所述臀部框架32彼此对称的形状,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与所述臀部框架32相同地,所述大腿部框架33可以包括:四边形形状的外廓框架331;复数个连接杆333,将所述外廓框架331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相连接;垫构件安置板332,其两端部结合在所述外廓框架331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的顶面。所述垫构件安置板332可以提供有一个或复数个。
如上所述,在所述大腿部框架33的前端部底面设置有所述柱塞紧固凸缘327,在所述柱塞紧固凸缘32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有所述下部致动器38的柱塞382的端部。
在所述大腿部框架33的后端部可以延伸有复数个连接凸缘334。所述复数个连接凸缘334可以在所述大腿部框架33的后端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形成有一个,但是也不排除形成有三个以上。
与所述上体框架31相同地,所述小腿部框架34可以包括外廓框架341、垫构件安置板342以及连接杆343。
所述外廓框架341可以构成为大致四边形形状,所述垫构件安置板342可以提供有一个或复数个。
所述复数个垫构件安置板342放置在外廓框架341的左侧端部及右侧端部的顶面,并且可以在所述小腿部框架34的前后方向上隔开地配置。
所述连接杆343也可以提供有一个或复数个,所述复数个连接杆343将所述外廓框架341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相连接,并且可以在所述小腿部框架34的左右方向上隔开地配置。
并且,在所述小腿部框架34的前端部也可以形成有与在所述大腿部框架33的后端部形成的连接凸缘334相同的形态的连接凸缘344。所述大腿部框架33的连接凸缘334和所述小腿部框架34的连接凸缘344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相连接。
图8是处于水平状态的运动控制单元的侧视图,图9是处于上体框架和大腿部框架向上侧倾斜的状态的运动控制单元的侧视图,图10是在图9的状态下沿着图6的10-10剖开的运动控制单元的侧剖视图。
参照图8,可以将定义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的安置框架的所有框架,即所述上体框架31、臀部框架32、大腿部框架33以及所述小腿部框架34均呈水平的状态定义为基本(default)状态。
参照图9,所述上体框架31和所述大腿部框架33可以利用所述上部致动器37和所述下部致动器38的运转而向上侧倾斜规定角度。
图9示出在所述上体框架31向上倾斜状态下所述上部致动器37的柱塞372被拉伸的情形,图10示出在所述大腿部框架33向上倾斜的状态下所述下部致动器38的柱塞382被拉伸的情形。
所述臀部框架32始终维持水平的状态,从所述上体框架31向所述上部致动器37传递的荷重(或者旋转力矩)和从所述大腿部框架33向所述下部致动器38传递的荷重(或者旋转力矩)均传递给所述臀部框架32。
传递到所述臀部框架32的彼此对称的两个旋转力矩在所述基座框架35被抵消。因此,不会发生所述基座框架35的前端部(上体框架侧的端部)或后端部(大腿部框架侧的端部)因所述旋转力矩而从设置面被抬起的现象。为了避免所述基座框架35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因所述旋转力矩而被抬起致使所述床10向前端部或后端部侧翻倒,所述基座框架35的长度足够长为宜。
图11是示出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床垫组的强度调节模块和运动控制单元的结合关系的图。
参照图11,本发明实施例的强度控制单元20可以被定义为复数个强度调节模块的集合体。
详细而言,所述复数个强度调节模块各个可以包括模块壳21和安置在所述模块壳21的复数个垫构件C。
所述模块壳21放置于在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的顶面提供的所述垫构件安置板312、322、332、342。具体而言,所述垫构件安置板312、322、332、342可以位于所述模块壳21的底面部中央。
此外,利用贯穿所述模块壳21的底面并插入到所述垫构件安置板312、322、332、342的紧固构件S,所述强度调节模块可以固定在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的顶面。
在所述模块壳21的两个侧端部的底面部中央形成有供所述紧固构件S贯穿的贯通孔。此外,在所述垫构件安置板312、322、332、342的左侧边缘及右侧边缘分别形成有供所述紧固构件S贯穿的紧固孔332a,从而使所述模块壳21的两端部固定在所述垫构件安置板332。
除了这样的紧固结构以外,也可以在所述垫构件安置板的顶面设置有双面胶带形态的粘结构件,从而使所述模块壳21的底面固定在所述垫构件安置板。
图12是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床垫组的隔断件的立体图。
参照图12,本发明实施例的隔断件40夹设在相邻的强度调节模块之间,从而起到防止相邻的强度调节模块间干涉的作用。
尤其是,所述隔断件40配置在构成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的各个框架中铰链轴所处的位置。
具体而言,所述隔断件40可以放置在作为所述上体框架31的旋转中心的上部铰链轴、作为所述大腿部框架33的旋转中心的下部铰链轴以及所述大腿部框架33和所述小腿部框架34相对旋转的连接凸缘334、344上。
所述上体框架31和臀部框架32之间放置的隔断件40可以被定义为第一隔断件。
所述臀部框架32和所述大腿部框架33之间放置的隔断件40可以被定义为第二隔断件。
所述大腿部框架33和所述小腿部框架34之间放置的隔断件40可以被定义为第三隔断件。
由此,当所述上体框架31向上侧倾斜时,放置在上体框架31后端的垫构件C和放置在所述臀部框架32的前端的垫构件C的上部靠近。其结果,所述第一隔断件的上部被压缩而其形状变形。
与此相同地,当所述大腿部框架33向上侧倾斜时,所述第二隔断件的上部形状被压缩而变形。
所述第三隔断件的前后方向厚度可以比放置在所述大腿部框架33的后端的垫构件和放置在所述小腿部框架34的前端的垫构件之间的间隔更大。其中,前后方向可以被理解为所述运动控制单元的长度方向。
由此,当所述第三隔断件夹入到所述大腿部框架33和小腿部框架34之间时,维持与没有外力作用时的原来的厚度(基本厚度)相比更缩小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当所述大腿部框架33向上侧倾斜时,与所述第三隔断件的前后端相邻的垫构件之间的间隔增大。其结果,所述第三隔断件向接近基本厚度的方向变形。
只是由于所述大腿部框架33的后端和所述小腿部框架34的前端相对旋转,可以实现所述第三隔断件的上端部厚度大于下端部厚度的形态,变形为所谓的扇形的形状。
其中,所述隔断件40由与所述顶部件12或所述防护板13相同的材质构成,由此可以具有施加外力时引起形状变形,而去除外力时恢复到原状态的特性。
并且,在所述隔断件40的上端部形成有复数个狭缝42,从而可以被设计为所述隔断件40的上端部容易引起形状变形。因此,所述隔断件40可以被说明为包括主体41、从所述主体41的上端延伸的复数个翅片(fin)43以及在所述复数个翅片43之间定义的复数个狭缝42。
此外,所述复数个狭缝42和翅片43沿着所述隔断件40的长度方向(运动控制单元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在所述隔断件40的厚度方向(运动控制单元的长度方向)上彼此交替地形成。
以下参照附图对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床的强度调节模块的垫构件C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此外,对于所述垫构件C可以赋予其他附图标记。
以下说明的垫构件以构成为圆筒形状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换言之,本发明实施例的垫构件包括构成为多角筒形状的情形。
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垫构件的正面立体图,图14是所述垫构件的仰视立体图,图15是所述垫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3至图15,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垫构件90可以包括外壳91、内壳92、外弹簧93、内弹簧94、上盖97、导螺杆99以及传动齿轮990。
所述垫构件90还可以包括内弹簧盖95、外弹簧盖98、缓冲件96中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
详细而言,所述外弹簧93可以包括以螺旋形状卷绕的螺旋压缩弹簧。
所述内弹簧94具有比所述外弹簧93的直径更小的直径,并可以具有比所述外弹簧93的弹性系数更小的弹性系数(或者更小的弹簧常数)。换言之,所述内弹簧94的弹性强度可以设定为比所述外弹簧93的弹性强度更小。
其中,弹性强度可以被理解为与变形量成反比。作为一例,对于相同的轴向力,所述内弹簧94的变形量大于所述外弹簧93的变形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弹簧94和外弹簧93的弹性强度也可以设定为相同。
在所述导螺杆99的外周面可以形成有螺纹,在其下端可以结合有所述传动齿轮990。所述导螺杆99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在所述外壳91的底面部中央,在所述导螺杆的外周面螺纹结合有所述内壳92。此外,利用所述导螺杆99的旋转,所述内壳92沿着所述导螺杆99上升或下降。
所述内弹簧盖95是包覆所述内弹簧94的盖,其可以包括厚度薄的布,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其可以是具有随着弹簧的弹性变形而其形状变形后恢复到原状态的特性的任意的材质。
所述外弹簧盖98是包覆所述外弹簧93的盖,其可以由与所述内弹簧盖95相同的材质构成。
所述缓冲件96安装在所述上盖97的底面,所述内弹簧94的上端接触到所述缓冲件96的底面而吸收冲击和噪音。例如,在所述内壳92下降至所述内弹簧94的上端从所述上盖97的底面隔开的位置的状态下,向所述垫构件90作用有垂直方向力时,所述缓冲件96可以吸收因所述内弹簧94碰撞到所述上盖97的底面而产生的噪音。
以下参照附图对所述上盖97、内壳92以及所述外壳91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6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垫构件的上盖的仰视立体图。
参照图16,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垫构件90的上盖97可以包括:圆形或多边形的盖板971;以及盖套管972,从所述盖板971的边缘向下侧延伸。
在所述盖板971的底面,缓冲件安置部971a可以向上侧以具有台阶的方式形成。所述盖板971的相当于所述缓冲件安置部971a的边缘和所述盖套管972的内侧边缘之间的底面可以被定义为弹簧安置部971b。在所述弹簧安置部971b安置所述外弹簧93的上端部。
图17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垫构件的内壳的立体图。
参照图17,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垫构件90的内壳92可以包括:圆形或多边形形状的基座板921;基座套管922,从所述基座板921的边缘向上侧延伸;以及螺杆套管923,从所述基座板921的顶面中央延伸。
详细而言,在所述基座套管922沿着半径方向凸出有复数个引导凸起927,所述复数个引导凸起927在所述基座套管922的圆周方向上隔开地配置。
所述引导凸起927可以由所述基座套管922弯折并延伸而形成。所述引导凸起927可以包括:一对侧面部,沿着所述基座板921的半径方向延伸并彼此相向;以及前表面部,将所述一对侧面部相连接。
在所述螺杆套管923的内侧形成有螺杆孔924,在所述螺杆孔924的内周面形成有螺纹。
在所述螺杆套管923的外周面,复数个加强筋926可以沿着半径方向延伸。在所述复数个加强筋926的端部和所述基座套管922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放置所述内弹簧94的下端部。因此,所述复数个加强筋926除了执行加强所述螺杆套管923的强度的功能以外,还执行防止所述内弹簧94的半径方向摇动的功能。
此外,在所述基座板921可以形成有一个或复数个气孔928(或者狭缝)。
图18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垫构件的外壳的立体图。
参照图18,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垫构件90的外壳91可以包括:圆形或多边形形状的底板911;以及壳套管912,从所述底板911的顶面以具有比所述底板911的直径更小的直径的方式向上侧延伸。
详细而言,在所述底板911的边缘向上侧弯折延伸有弹簧凸缘913。此外,所述底板911的相当于所述弹簧凸缘913和所述壳套管912之间的顶面可以被定义为安置所述外弹簧93的下端部的弹簧安置部914。
并且,在所述壳套管912的内周面延伸有一对引导筋915,由所述一对引导筋915构成的引导部可以在所述壳套管912的圆周方向上配置有复数个。
在所述一对引导筋915之间的空间插入所述内壳92的引导凸起927。因此,由所述一对引导筋915构成的引导部可以按与所述引导凸起927的数目相应的数目形成在所述壳套管912的内周面。
在所述底板911的中央可以形成有螺杆孔916a,在所述螺杆孔916a的边缘延伸有支撑套管916,从而能够支撑贯穿所述螺杆孔916a的所述导螺杆99。
在所述底板911可以有复数个气孔917在圆周方向上隔开地配置。所述复数个气孔917各个可以形成为沿着所述底板911的圆周方向以具有弧度的方式延伸的长孔形态,但是所述气孔917的大小或形状并不限定于此。
并且,在所述底板911的相当于所述壳套管912的内侧边缘的顶面可以凸出有复数个防摇动筋918。
所述防摇动筋918从所述壳套管912的内周面向所述底板911的中心方向凸出,并且可以构成为半圆或椭圆形状。
图19是示出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垫构件的外壳、内壳以及导螺杆的结合状态的俯视图。
参照图19,所述外壳91上形成的所述一对引导筋915分别紧贴在所述内壳92上形成的所述引导凸起927的两个侧面部。
详细而言,由于所述引导凸起927被所述引导筋915支撑,因此,能够防止所述内壳92升降时在圆周方向上空转的现象。
并且,当所述内壳92下降至所述外壳91的底部面时,所述防摇动筋918接触到所述内壳92的外周面。其结果,能够防止所述内壳92沿着半径方向摇动时产生噪音的现象。
图20是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状态下沿着图13的20-20剖开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垫构件的纵剖视图,图21是在有外力作用的状态下沿着图13的20-20剖开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垫构件的纵剖视图。
参照图20及图21,随着使所述导螺杆99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述内壳92的高度得到调节。
详细而言,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基本状态下,根据所述内壳92的高度,所述内弹簧94的上端部可以与所述缓冲件96接触或不接触。
在此状态下,向所述垫构件90的顶面作用有垂直方向外力时,所述上盖97下降并将所述外弹簧93和内弹簧94同时压缩,或者先压缩所述外弹簧93后同时压缩所述内弹簧94,从而能够调节所述垫构件90的垫强度。
图2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强度调节模块的侧视立体图,图23是所述强度调节模块的仰视立体图。
参照图22及图23,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垫强度控制单元的强度调节模块M1的特征在于,利用从驱动马达供应的旋转力自动地调节垫构件的强度。
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强度调节模块M1可以包括模块壳21、安装在所述模块壳21的复数个垫构件90以及将所述复数个垫构件90的垫强度(或者弹性强度)一次性相同地调节的驱动手段。
所述模块壳21可以包括底壳23和上壳22,在所述底壳23和上壳22之间定义的空间可以容置所述驱动手段。
附图中示出一个强度调节模块M1由八个垫构件90构成的情形,但是垫构件90的数目并不限定于此。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强度调节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25是示出构成强度调节模块的模块壳的底面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24及图25,本发明实施例的强度调节模块M1可以包括模块壳21、复数个垫构件90以及驱动手段。
所述驱动手段可以包括驱动马达24和齿轮组件25。所述驱动马达24可以被定义为传递用于运转所述齿轮组件25的旋转力的旋转力传递构件。
所述上壳22可以包括:外廓框架221,具有规定的高度并构成为矩形形状;以及内板222,形成在所述外廓框架221的内侧。
所述内板222形成在从所述外廓框架221的下端向上侧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从而将所述上壳22的内侧空间划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
在所述上壳22的下部空间容置所述齿轮组件25,在所述外廓框架221的上部空间放置所述复数个垫构件90。
在所述内板222的底面凸出有复数个齿轮轴225,从而后述的齿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复数个齿轮轴225上。
在所述内板222的顶面凸出有复数个分划板223,从而可以将所述外廓框架221的上部空间划分为复数个小空间。
所述复数个分划板223可以包括:复数个横向分划板,沿着所述上壳22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在长度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以及纵向分划板,沿着所述上壳2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纵向分划板将所述外廓框架221的上部空间左右进行二等分。
根据所述复数个垫构件90的配置列数确定所述纵向分划板的数目,并根据所述复数个垫构件90的配置行数确定所述横向分划板的数目。
在由所述横向分划板和纵向分划板划分的复数个小空间分别延伸有支撑套管224,在所述内板222的相当于所述支撑套管224的内侧的位置可以形成有贯通孔224a。
所述支撑套管224和所述分划板223的高度可以相同,所述支撑套管224的内径形成为其大小可以与所述垫构件90的外径对应。
所述贯通孔224a形成为其直径比所述支撑套管224的内径更小,并在所述支撑套管224的内侧底面形成有安置面224b,从而能够支撑所述垫构件90的底面部边缘。
并且,所述贯通孔224a的直径形成为与所述传动齿轮990的外径对应的大小,并在所述垫构件90安置于所述支撑套管224的内侧时,所述传动齿轮990通过所述贯通孔224a并向所述外廓框架221的下部空间露出。
另外,在所述上壳22的下部空间的边缘安装有密封件26,从而能够使杂质通过所述底壳23和所述上壳22的结合部分流入的量最小化。进一步,能够使齿轮在所述外廓框架221的下部空间进行驱动时产生的噪音向外部泄漏的程度最小化。
并且,所述底壳23可以包括底面部231和从所述底面部231的边缘向上侧延伸的侧壁232。所述侧壁232紧贴在用于定义所述上壳22的下部空间的所述外廓框架221的内周面。此外,所述密封件26可以紧贴在所述侧壁232的上端部,或者夹入在所述侧壁232的上端部外周面和所述外廓框架221的内周面之间。
在所述底面部231的相当于所述复数个齿轮轴225的正下方的位置可以形成有复数个轴孔233。
但是,在所述齿轮轴225的长度形成为与所述上壳22的下部空间的高度对应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形成所述轴孔233。
换言之,在所述底壳23与所述上壳22结合的状态下,所述齿轮轴225以与所述内板222的底面和所述底面部231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对应的长度延伸时,可以不形成所述轴孔233。
并且,在所述底面部231的底面可以凸出有用于容置所述驱动马达24的马达壳体235。
所述马达壳体235可以由所述底面部231的一部分向下侧以规定深度凹陷或以具有台阶的方式形成。
或者,可以在所述底面部231形成有连通孔,并在所述底面部231的相当于所述连通孔的正下方的底面结合有额外的壳体构件,从而定义所述马达壳体235。
另外,构成所述驱动手段的所述齿轮组件25可以包括:驱动齿轮251,连接在所述驱动马达24的转轴;以及复数个从动齿轮252,配置在所述驱动齿轮251和相邻的传动齿轮990之间。
其中,与所述驱动齿轮251直接连接的齿轮可以被定义为从动齿轮,并且相邻的传动齿轮990之间夹设的齿轮被定义为惰齿轮(idle gear)。
或者,所述复数个从动齿轮252可以均被定义为惰齿轮。
虽然所述齿轮轴225可以从所述内板222的底面延伸,但是也可以从所述底面部231的顶面向上侧延伸。
所述齿轮轴225可以被理解为包括:从动齿轮轴,与所述驱动齿轮251相咬合的从动齿轮252安装在所述从动齿轮轴;以及惰齿轮轴,与所述传动齿轮990相咬合的惰齿轮安装在所述惰齿轮轴。
另外,在所述底面部231的中央,具体而言在相当于沿着模块壳21的长度方向排列的两列传动齿轮990之间的空间可以配置有分隔件234。
所述分隔件234执行防止所述从动齿轮252(或者惰齿轮)沿着所述模块壳21的宽度方向摇动而导致齿轮结合被破坏的功能。
并且,所述分隔件234形成为其高度与所述内板222和所述底面部231之间的间隔对应,从而执行防止所述内板222下垂现象的功能。
图26是沿着图22的26-26剖开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强度调节模块的剖开立体图,图27是底壳被去除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强度调节模块的仰视图。
参照图26及图27,所述传动齿轮990和所述从动齿轮252彼此交替地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990利用所述从动齿轮252均向相同的方向旋转。
详细而言,从所述驱动马达24供应的旋转力通过所述驱动齿轮251向所述从动齿轮252传递,传递到所述从动齿轮252的旋转力向所述传动齿轮990和从动齿轮252(或者惰齿轮)依次地传递。
可以将直接连接在所述驱动齿轮251的齿轮定义为从动齿轮252,并将配置在相邻的传动齿轮990之间的齿轮定义为惰齿轮。
并且,如图所示,所述驱动齿轮251可以与位于最外侧的从动齿轮列相咬合,但是并不排除其与位于不是最外侧的内侧的复数个从动齿轮列咬合的情形。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通过设置在床的输入部(未图示)设定垫强度时,所述驱动马达24旋转。当所述驱动马达24旋转时,旋转力传递到所述齿轮组件25,从而控制为构成单位强度调节模块的复数个垫构件90均具有相同的弹性强度。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以垫构件被提供为两列,并且各列的复数个垫构件经由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齿轮结合的情形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实现为提供有一列或三列以上的垫构件的结构。
在复数个垫构件提供为一列的情况下,在所述驱动齿轮251可以连接有一个从动齿轮252。
在提供为三列以上的垫构件的情况下,在相邻的从动齿轮之间配置惰齿轮时,可以利用一个驱动马达24控制三列以上的垫构件的垫强度。
图28是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床的干燥模块的立体图,图29是所述干燥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30是沿着图28的30-30剖开的所述干燥模块的纵剖视图,图31是示出空气流动的所述干燥模块的仰视图。
参照图28至图31,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床的干燥模块50可以包括:组支架51,支撑床垫组MS;以及送风装置52,安装在所述组支架51的底面。
详细而言,所述送风装置52可以包括:吸入管道53;过滤器(或者过滤器单元)54,安装在所述吸入管道53的吸入口531;送风扇55,安装于在所述吸入管道53的顶面形成的风扇安装孔532;一个或复数个供应管道56,安装在所述送风扇55的吐出口;以及一个或复数个吐出管道57,分别提供在所述一个或复数个供应管道56。
更详细而言,所述组支架51可以包括:顶面部511,所述床垫组MS放置在所述顶面部511的顶面;以及侧面部,沿着所述顶面部511的边缘向下侧延伸。
所述侧面部可以包括:彼此相向的一对短边侧面部512;以及一对长边侧面部513,将所述一对短边侧面部512的边缘相连接。
当所述组支架51放置在设置面时,所述短边侧面部512和所述长边侧面部513的下端完全紧贴在设置面,由此,除了通过所述过滤器54的室内空气以外,其余空气几乎无法流入到所述组支架51内部,从而能够使未被过滤的室内空气向送风扇55流入的量最小化。
所述顶面部的短边及长边的长度可以被设计为大于所述床垫组MS的短边及长边的长度。
在所述顶面部511可以形成有安装所述复数个吐出管道57的复数个安装孔511a。所述复数个安装孔511a形成在与所述复数个吐出管道57的位置对应的部位,安装孔511a各个可以被设计为与所述吐出管道57的大小对应的大小。
在所述长边侧面部513形成有过滤器安装槽513a。详细而言,所述过滤器54在安装于所述吸入管道53的吸入口531的状态下,其可以插入到所述过滤器安装槽513a。
或者,所述过滤器54以能够分离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过滤器安装槽513a,当所述吸入管道53安装在所述组支架51的底面时,所述吸入管道53的吸入口531可以紧贴在所述过滤器54。
所述吸入管道53可以与所述供应管道56沿着彼此交叉的方向固定在所述组支架51。作为一例,所述吸入管道53可以沿着所述组支架51的短边方向(宽度方向)延伸,所述供应管道56可以沿着所述组支架51的长边方向(长度方向)延伸。
在所述吸入管道53的顶面中央形成有风扇安装孔532,以使通过所述过滤器54和所述吸入口531的室内空气通过所述风扇安装孔532向所述送风扇55内部流入。
通过将所述过滤器54安装在所述吸入管道53的吸入口531,当室内空气吸入到所述吸入管道53内时,能够有效地滤除设置面上掉落的灰尘或其他杂质。
所述送风扇55可以包括沿着轴向吸入空气并沿着径向排出空气的离心式风扇,但是还可以适用其他形态的送风扇。
在所述送风扇55的底面可以形成有吸入口,并在侧面形成有复数个吐出口。作为一例,本实施例中示出在所述送风扇55的侧面形成有四个吐出口,并在所述四个吐出口连接有四个供应管道56的情形。
所述四个供应管道56可以包括以所述送风扇55为中心沿着以X字形态交叉的方向延伸,然后从某一个位置到端部为止彼此平行地延伸的结构。
更具体而言,所述四个供应管道56可以包括:第一及第二供应管道,向两个短边侧面部512中的一侧的短边侧面部延伸;第三及第四供应管道,向所述两个短边侧面部512中的另一侧的短边侧面部延伸。
此外,第一至第四供应管道可以沿着所述送风扇的圆周面向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地配置,从而使第一及第二供应管道和第三及第四供应管道可以以将所述送风扇二等分的第一垂直面为中心呈对称地形成。
并且,所述第一及第四供应管道和所述第二及第三供应管道可以以将所述送风扇二等分的第二垂直面为中心呈对称地形成。
其中,所述第一垂直面是将所述组支架51的长边侧面部513一分为二的垂直面,所述第二垂直面是将所述组支架的短边侧面部512一分为二的垂直面。
并且,在所述复数个供应管道56各个内部安装有节气门561,以能够将供应到所述四个供应管道56的空气的量调整为彼此不同。所述床的主控制部(未图示)可以通过调节所述节气门561的开度来使室内空气向所述顶部件12的特定区域集中供应。例如,在某个位置因撒到的水或汗水渗透而其湿度高于其他位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所述节气门561的开度来使室内空气向湿度高的位置集中供应
在所述供应管道56的顶面形成有复数个吐出口,在形成有所述吐出口的位置结合有所述吐出管道57。
所述复数个吐出管道57可以在所述组支架51的长度方向上按规定间隔隔开地配置。在所述吐出管道57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供应管道56的吐出口相连通的吐出口571,所述吐出管道57的顶面呈开口并结合在所述组支架51的安装孔511a。
当所述床垫组MS放置在所述组支架51时,所述安装孔511a与形成在所述床罩11的底面的所述连通孔111对齐。由此,从所述吐出管道57吐出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连通孔111向所述床垫组MS内部供应。
图3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干燥模块的立体图。
参照图32,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干燥模块50a由与之前实施例的干燥模块50相同的结构构成,其特征在于,从组支架51的四个边角延伸有床腿58,并且构成送风装置52的吸入管道53被省去。
通过使四个床腿58从所述组支架51的边角延伸,所述组支架51的底面部从设置面隔开。其结果,能够使位于所述组支架51的下侧的室内空气向所述送风扇55容易地流入。由此,不需要之前实施例中说明的吸入管道53。
并且,通过在所述送风扇55的吸入口安装有过滤器54a,能够滤除室内空气中含有的杂质。
图3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床的立体图,图3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床的仰视立体图,图3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床的分解立体图,图36是构成沿着图33的36-36剖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床的干燥模块的纵剖视图,图37是构成沿着图33的37-37剖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床的干燥模块的纵剖视图。
参照图33及图34,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床10a可以包括:床垫组MS;以及干燥模块50b,所述床垫组MS以能够分离的方式放置在所述干燥模块50b的顶面。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地,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从所述干燥模块50b供应的室内空气向所述床垫组MS的外部上侧供应而干燥所述床垫组MS。
在所述床垫组MS放置有被子的情况下,从所述干燥模块50b吐出的空气可以向所述被子和所述床垫组MS之间的空间流动。
所述床垫组MS的结构除了在形成床垫组MS底面的所述床罩11未形成连通孔以外,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床垫组MS相同,因而省去重复说明。
参照图35,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模块50b可以包括:组支架51b,床垫组MS放置在所述组支架51b的顶面;以及送风装置52a,安装在所述组支架51b。
所述送风装置52a可以包括:送风单元AS,安装在所述组支架51b的底面;以及空气分配器59,安装在所述组支架51b的顶面边缘。
所述空气分配器59可以包括主空气分配器59a和一对副空气分配器59b。
所述主空气分配器59a可以安装在用户的脚所处的组支架51b的短边部顶面,所述副空气分配器59b可以分别安装在所述组支架51b的长边部顶面即左侧顶面和右侧顶面。
所述送风单元AS可以包括吸入管道53、安装在所述吸入管道53的吸入口531的过滤器54、送风扇55、供应管道56和加热器H。
所述送风扇55可以包括主风扇55a和副风扇55b,这些都包括离心式风扇。
所述供应管道56可以包括主供应管道56a和副供应管道56b。所述主供应管道56a连接在所述主风扇55a的吐出口,所述副供应管道56b连接在所述副风扇55b的吐出口。
在所述吸入管道53的顶面可以形成有与所述主风扇55a的吸入口及副风扇55b的吸入口分别连通的一对风扇安装孔532。此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地,在所述吸入管道53的两端部可以安装过滤器54。
所述副供应管道56b在从所述副风扇55b的吐出口以规定长度延伸的某个位置分支为左侧和右侧,分别向所述组支架51b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延伸。即,所述副供应管道56b可以被理解为包括左侧副供应管道和右侧副供应管道。
在所述主供应管道56a的端部位置和所述副供应管道56b即将被分支为两条管道之前的某个位置的内部可以分别安装有加热器H。因此,能够向罩套11或顶部件12的湿度高的位置供应热风,能够干燥罩套11或顶部件12。
另外,所述组支架51b包括顶面部511和从所述顶面部511的边缘向下侧延伸的侧面部,所述侧面部可以包括相向的两个长边侧面部513和相向的两个短边侧面部512。
所述吸入管道53沿着所述顶面部511的宽度方向,即沿着长边侧面部方向延伸。此外,在所述长边侧面部513形成有过滤器安装槽513a,所述过滤器54位于所述过滤器安装槽513a。
在所述顶面部511的短边侧的边缘形成有主安装孔511b,在长边侧的边缘分别形成有副安装孔511c。所述主空气分配器59a结合在所述主安装孔511b,所述副空气分配器59b结合在所述副安装孔511c。
根据这样的结构,当所述送风扇55运转时,室内空气通过安装在所述吸入管道53的两端部的过滤器54向所述送风扇55内部流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地,即使所述组支架51b的长边侧面部513中的一侧面部紧贴在墙壁,室内空气也能够通过在另一侧露出的过滤器54吸入。
吸入到所述主风扇55a的室内空气沿着所述主供应管道56a流动,并通过所述主空气分配器59a向床垫组MS的上侧吐出。
沿着所述主供应管道56a流动的空气在所述加热器H开启时从所述加热器H吸收热量,在温度上升的状态下向所述主空气分配器59a上端吐出。
吸入到所述副风扇55b的室内空气沿着所述副供应管道56b流动后分别向左右分流,并通过所述副空气分配器59b向所述床垫组MS的上侧吐出。
沿着所述副供应管道56b流动的空气也在所述加热器H开启时,以温度上升的状态向所述副空气分配器59b上端吐出。
以下,参照附图对构成所述送风装置52a的空气分配器59的结构及运转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所述主空气分配器59a和副空气分配器59b仅在大小上存在区别,而其余结构和运转相同。
图38是构成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床的干燥模块的空气分配器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38,构成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床10a的干燥模块50b的空气分配器59可以包括:分配器壳体591;移动管道592,在所述分配器壳体591的内部沿着上下方向升降;吐出格栅593,安装在所述移动管道592的前表面上端形成的格栅安装孔(5921:参照图41);升降手段ES,产生用于使所述移动管道592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的驱动力;以及缓冲弹簧597,用于弹性支撑所述升降手段ES。
所述升降手段ES可以包括:升降马达594,用于产生旋转力;升降齿轮595,连接在所述升降马达594的转轴;以及马达壳体596,用于容置所述升降马达594。
所述缓冲弹簧597可以提供有一个或复数个,所述马达壳体596放置在所述缓冲弹簧597的上端能够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图39是沿着图38的39-39剖开的分配器壳体的剖开立体图,图40是沿着图38的40-40剖开的分配器壳体的剖开立体图。
参照图39及图40,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分配器59的分配器壳体591可以包括:六面体形状的壳体主体5910;分隔壁5911,将所述壳体主体5910的内部一分为二。
所述壳体主体5910可以由具有规定的宽度和高度以及厚度的六面体形状构成,所述壳体主体5910的内部空间被所述分隔壁5911划分为移动管道容置部5913和马达容置部5914。所述移动管道容置部5913与所述床垫组MS的侧面部相邻,所述马达容置部5914被定义在所述移动管道容置部5913的后侧,即与所述床垫组MS的侧面远离的一侧。
在所述分隔壁5911的中央,引导狭缝5912可以按规定的宽度和长度垂直地形成。所述引导狭缝5912的宽度可以形成为与所述升降马达594的转轴的外径对应的大小。此外,在所述升降马达594的转轴贯穿所述引导狭缝5912的状态下,所述升降手段ES可以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在所述马达容置部5914的内部容置有所述缓冲弹簧597。所述缓冲弹簧597包括一对螺旋弹簧,所述一对螺旋弹簧可以垂直地竖放且并排地配置。
在所述缓冲弹簧597的上端结合有所述马达壳体597,以使所述马达壳体597也随着所述缓冲弹簧597的伸缩而一同地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另外,所述移动管道容置部5913的底部面呈开口,与形成在所述组支架51b的顶面部511边缘的安装孔511b、511c相连通。此外,所述移动管道容置部5913的顶面也呈开口,以使所述移动管道592在容置于所述移动管道容置部5913的状态下能够沿着上下方向滑动移动。
图41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分配器的移动管道的正面立体图,图42是所述移动管道的背面立体图。
参照图41及图42,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分配器59的移动管道592可以包括:六面体形状的管道主体5920;格栅安装孔5921,形成在所述管道主体5920的前表面上端;齿轮容置槽5922,在所述管道主体5920的背面沿着垂直方向延伸;以及齿轮5923,形成在所述齿轮容置槽5922的一个侧面。
详细而言,与所述升降马达594的转轴相连接的所述升降齿轮595向所述移动管道容置部5914露出,所述升降齿轮595容置在所述齿轮容置槽5922。此外,所述升降齿轮595与所述齿轮5923相咬合。
随着所述升降齿轮595旋转,所述移动管道592在容置于所述分配器壳体591的移动管道容置部5913的状态下沿着上下方向进行升降。
图4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模块处于停止运转的状态的空气分配器的侧剖视图,图44是干燥模块运转而使移动管道处于上升的状态的空气分配器的侧剖视图,图45是向移动管道作用有外力而使移动管道处于下降的状态的空气分配器的侧剖视图。
参照图43,在干燥模块50b停止运转的状态下,所述移动管道592完全地容置在所述分配器壳体591的移动管道容置部5913,从而不向外部露出。
参照图44,当干燥模块50b运转时,所述送风扇55与所述加热器H的运转一同或单独旋转。此外,所述升降马达594旋转而使所述移动管道592上升至最高高度。
当所述移动管道592上升至最高高度时,所述移动管道592的顶面可以位于比床垫组MS的顶面更高的位置。由此,通过所述吐出格栅593吐出的室内空气碰撞到所述床垫组MS的顶面而扩散。
参照图45,在所述移动管道592上升的状态下,因用户的不注意或儿童的好奇心,可能向所述移动管道592的顶面施加垂直荷重。
详细而言,利用向所述移动管道592的顶面作用的垂直荷重,所述移动管道592下降。随着所述移动管道592下降,所述升降马达594强制逆旋转,可能导致降低所述升降马达594的性能。
为了防止这样的现象,当向所述移动管道592施加有垂直方向荷重时,包括所述马达壳体596、升降马达594以及升降齿轮595的所述升降手段ES被设计为与所述移动管道591一同下降。此外,当所述升降手段ES下降时,所述缓冲弹簧597收缩。
并且,在所述分配器壳体591的分隔壁911形成有所述引导狭缝5912,当所述升降手段ES下降时,所述升降马达594的转轴沿着所述引导狭缝5912下降。
此外,当作用于所述移动管道592的垂直方向荷重被去除时,利用所述缓冲弹簧597的恢复力,所述升降手段ES上升到原位置。
如上所述,当向所述移动管道592施加有垂直方向荷重时,通过使所述移动管道592和所述升降手段ES一体地下降,能够防止所述升降马达594的转轴逆旋转以防止升降马达594受损。
图4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立体图,图4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仰视立体图,图4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分解立体图,图49是沿着图46的49-49剖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床的纵剖视图。
参照图46至图49,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10b可以包括床垫组MS1和供所述床垫组MS1放置的干燥模块50c。
详细而言,构成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10b的干燥模块50c可以包括:运动控制单元300,使放置在其顶面的所述床垫组MS1的至少一部分倾斜;防护框架60,在其内侧结合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0;以及送风装置52b,安装在所述防护框架60的底面,向所述床垫组MS1吐出室内空气。
所述干燥模块50c还可以包括从所述防护框架60的四个边角延伸的床腿70。
并且,所述送风装置52b可以包括空气分配器59和送风单元AS1,所述空气分配器59可以包括主空气分配器59a和副空气分配器59b。
所述送风单元AS1可以包括:送风扇55;过滤器,安装在所述送风扇55的吸入口;供应管道56,安装在所述送风扇55的吐出口;以及加热器H,安装在所述供应管道56的流路上。
与构成第一实施例的床10a的送风单元AS不同地,本实施例的送风单元AS1不需要吸入管道。这是因为,利用设置在所述防护框架60的所述床腿70来使所述送风扇55从床10b的设置面隔开,从而在吸入室内空气时不存在困难。
构成第三实施例的床10b的送风单元AS除了吸入管道被去除且过滤器安装在所述送风扇55的吸入口的情形以外,其余结构与构成第二实施例的床10a的送风装置实质上相同,因此省去对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
尤其是,对于所述空气分配器59的结构及功能沿用图38至图45的内容。
如图49所示,利用所述送风扇55中的副风扇55b吸入的室内空气通过所述副供应管道55b向所述副空气分配器59b供应。
此外,利用所述送风扇55中的主风扇55a吸入的空气通过所述主供应管道56a向所述主空气分配器59a供应。
图50是沿着图49的50-50剖开的、构成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床垫组的纵剖视图。
参照图50,与构成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床10、10a的床垫组MS不同地,构成第三实施例的床10b的床垫组MS1不包括运动控制单元。
所述床垫组MS1不包括运动控制单元,取而代之地包括支撑强度控制单元20的模块安置板80。
换言之,所述床垫组MS1可以包括顶部件12。
此外,所述床垫组MS1还可以包括支撑所述顶部件12并调节垫强度的复数个强度调节模块M1。
所述床垫组MS1还可以包括配置在相邻的强度调节模块M1之间的复数个隔断件40。
所述复数个强度调节模块M1和所述复数个隔断件40的结合体可以被定义为强度控制单元20。
所述床垫组MS1包括:所述模块安置板80;防护板13,包覆所述强度控制单元20和模块安置板80的侧面边缘;以及包围模块安置板80和防护板13的罩套11。
对于构成所述强度控制单元20的强度调节模块M1的结构及功能和所述隔断件40的结构及功能,沿用对第一实施例的床10的说明内容,以下参照附图对所述模块安置板80和防护框架60以及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的结构及运转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51是从上方观察构成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干燥模块的运动控制单元和防护框架的结合体的立体图,图52是从下方观察所述运动控制单元和防护框架的结合体的立体图。
参照图51及图52,本发明实施例的运动控制单元300可以包括运动生成器3100、运动联接件3200以及安置框架3300。
首先,所述安置框架3300是用于放置所述强度控制单元20的部分,所述安置框架3300的一部分因从所述运动生成器3100供应的驱动力而被倾斜。
所述安置框架3300可以包括一对固定块体3310、上体框架3320、下体框架3330、垫构件安置板3340以及固定杆3350。
所述一对固定块体3310分别固定在构成所述防护框架60的所述一对侧框架61的内侧面并彼此相向。详细而言,包括螺钉的紧固构件可以贯穿所述侧框架61上形成的所述紧固孔611并插入到所述固定块体3310。所述一对固定块体3310可以位于所述侧框架61的中央位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所述上体框架3320的一端部和所述下体框架3330的一端部分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结合在所述固定块体3310。
所述上体框架3320可以包括:一对中间上框架3321,其一端部分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结合在所述一对固定块体3310;以及一对上框架3322,分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结合在所述一对中间上框架3321的另一端部。所述一对中间上框架3321和一对上框架3322彼此平行地配置。
与所述上体框架3320相同地,所述下体框架3330可以包括:一对中间下框架3331,其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结合在所述一对固定块体3310;以及一对下框架3332,分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结合在所述一对中间下框架3331的另一端部。
所述垫构件安置板3340将彼此平行地配置的所述一对框架相连接。
所述安置框架3300也可以被定义为包括平行地配置的直线杆和将这些平行的直线杆相连接的垫构件安置板的结构。
例如,所述上框架3322可以被定义为包括一对平行的直线杆和将所述一对平行的直线杆相连接的一个或复数个垫构件安置板的结构。
或者,可以将包括彼此相向的一对直线杆和将所述一对直线杆相连接的一个或复数个垫构件安置板的结构定义为倾斜部。在此情况下,所述上体框架3320和下体框架3330各个可以被说明为包括彼此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相连接的两个倾斜部。
更详细而言,所述上体框架3320可以被说明为包括:第一倾斜部,其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固定块体3310;以及第二倾斜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另一端。
此外,所述第一倾斜部可以被说明为包括所述一对中间上框架3321和将所述一对中间上框架3321相连接的一个或复数个垫构件安置板3340。
所述第二倾斜部可以被说明为包括所述一对上框架3322和将所述一对上框架3322相连接的一个或复数个垫构件安置板3340。
同样地,所述下体框架3330可以被说明为包括:第三倾斜部,其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固定块体3310;以及第四倾斜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三倾斜部的另一端。
并且,所述第三倾斜部可以被说明为包括所述一对中间下框架3331和将所述一对中间下框架3331相连接的一个或复数个垫构件安置板3340。
所述第四倾斜部可以被说明为包括所述一对下框架3332和将所述一对下框架3332相连接的一个或复数个垫构件安置板3340。
所述第一至第四倾斜部的概念还可以相似地适用于第一实施例的床10的运动控制单元30。
例如,构成所述第一实施例的床10的运动控制单元30的所述臀部框架32可以被定义为固定部,所述上体框架31被定义为第一倾斜部,所述大腿部框架33被定义为第二倾斜部,所述小腿部框架34被定义为第三倾斜部。
所述第一至第三倾斜部的顺序并不限定于以上的例示。即,所述上体框架32、大腿部框架33以及小腿部框架34中的一个可以被定义为第一倾斜部,其余两个中的一个被定义为第二倾斜部,其余两个中的另一个被定义为第三倾斜部。
另外,所述固定杆3350的两端部将所述一对固定块体3310的底面彼此相连接,从而能够使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0的下垂现象最小化。此外,在所述固定杆3350可以结合有构成所述运动生成器3100的变速器3110(将后述)。
并且,在所述一对上框架3322的底面分别设置有上部联接件连接端3323,在所述一对下框架3332的底面分别设置有下部联接件连接端3333。
所述运动生成器3100和所述运动联接件3200的结合体可以被定义为倾斜力生成手段。
所述运动生成器3100可以包括变速器和贯穿所述变速器的联接件驱动轴3150。所述联接件驱动轴3150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在所述联接件驱动轴连接端612。
所述联接件驱动轴3150可以包括一对轴。
构成所述联接件驱动轴3150的所述一对轴可以被定义为贯穿所述变速器的前端部的上部联接件驱动轴和贯穿所述变速器的后端部的下部联接件驱动轴。
在所述联接件驱动轴连接端612的内侧面形成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可以插入所述联接件驱动轴3150的端部。此外,在所述安装槽的内周面排列有复数个球轴承,从而在所述联接件驱动轴3150旋转时能够产生最小程度的摩擦力。
并且,由于所述联接件驱动轴3150的两端部连接在所述联接件驱动轴连接端612,因此具有所述运动生成器3100和所述运动联接件3200的荷重被所述防护框架60支撑的效果。
所述运动联接件3200可以包括:一对上部联接件3210,连接在所述上部联接件驱动轴的两端部;以及一对下部联接件3220,所述下部联接件驱动轴连接在所述一对下部联接件3220的两端部。
所述上部联接件3210和下部联接件3220也可以分别提供有一个,并连接在所述联接件驱动轴3150的中央。
详细而言,所述上部联接件3210可以包括:托架3211,从所述上部联接件驱动轴向下侧延伸;固定联接件3212,从所述托架3211的端部延伸;以及可动联接件321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固定联接件3212的端部。所述可动联接件3213的端部连接在所述上部联接件连接端3323。
所述可动联接件3213可以固定结合或者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结合在所述上部联接件连接端3323。
详细而言,所述固定联接件3212沿着与所述托架3211交叉的方向延伸。此外,所述固定联接件3212的一端部固定在所述托架3211,从而使所述上部联接件驱动轴和所述托架3211以及所述固定联接件3212能够一体地旋转。
并且,所述下部联接件3220可以包括:托架3221,从所述下部联接件驱动轴向下侧延伸;臂联接件3222,从所述下部联接件驱动轴沿着与所述托架3221正交的方向延伸;固定联接件3223,其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托架3221的端部;连接联接件3224,其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固定联接件3223的另一端部;以及可动联接件3225,其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连接联接件3224的另一端部。
所述托架3221和所述臂联接件3222可以由以L字形态弯折的单一构件构成。即,可以被设计为所述下部联接件驱动轴贯穿以L字形态弯折的构件,所述以L字形态弯折的构件固定在所述下部联接件驱动轴的形态。
详细而言,所述臂联接件3222可以包括:臂联接件主体,从所述下部联接件驱动轴水平地延伸;以及圆形的滑动件,形成在所述臂联接件主体的端部。所述滑动件形成为其直径比所述臂联接件主体的上下宽度更大,从而能够使所述臂联接件3222中仅有所述滑动件的顶面与所述下框架3332的底面相接触。
所述滑动件的顶面可以被设计为,在维持与所述下框架3332的底面相接触的状态下滑移,使得所述下部联接件驱动轴旋转时,所述下框架3332相对于所述中间下框架3331进行相对旋转。
并且,所述可动联接件3225的另一端可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下部联接件连接端3333。
综上所述,可以被理解为所述上部联接件3210由二节联接件结构构成,所述下部联接件3220由包括四节联接件的多节联接件结构构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由多样的形态的联接件构件构成。
图53是沿着图52的53-53剖开的运动生成器的横剖视图,图54是沿着图53的54-54剖开的运动生成器的纵剖视图。
参照图53及图54,本发明实施例的运动生成器3100是产生用于旋转所述联接件驱动轴3150的驱动力的装置。
详细而言,所述运动生成器3100可以包括变速器和连接在所述变速器的联接件驱动轴3150。
所述变速器可以包括:齿轮箱3110;倾斜马达3120,容置在所述齿轮箱3110的内部;倾斜齿轮3130,连接在所述倾斜马达3120的转轴3121;以及减速齿轮3140,与所述倾斜齿轮3130相咬合。
此外,所述联接件驱动轴3150贯穿所述齿轮箱3110,并与所述减速齿轮3140相咬合来旋转。
本实施例中以提供有两个倾斜马达3120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两个倾斜马达3120分别独立地驱动构成所述联接件驱动轴3150的上部联接件驱动轴和下部联接件驱动轴。
这是为了将所述上部联接件3210和所述下部联接件3220分别独立地运转,从而使上体框架3320和下体框架3330彼此独立地倾斜。
在所述齿轮箱3110内部设置的动力生成和传递结构仅是一种实施例,可以有多样的形态的结构。此外,本发明的思想应当被理解为涵盖从所述齿轮箱3110产生动力,并将产生的动力向所述联接件驱动轴3150传递的所有形态的变速器。
图55是示出构成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干燥模块的运动控制单元的运转情形的立体图,图56是沿着图55的56-56剖开的运动控制单元的纵剖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以上体框架3320和下体框架3330均被倾斜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55及图56,向所述运动生成器3100供电而使所述倾斜马达3120运转时,所述联接件驱动轴3150旋转。
当所述联接件驱动轴3150旋转时,所述上部联接件3210和所述下部联接件3220分别旋转,由此,如图所示,所述上体框架3320和下体框架3330分别倾斜规定角度。
详细而言,所述上部联接件3210的固定联接件3212固定在所述托架3211,所述可动联接件3213的端部维持与所述上框架3322相连接的状态。
因此,当所述上部联接件驱动轴旋转时,所述上部联接件3210如图41所示旋转,所述第一倾斜部从水平面向上侧旋转规定角度。与此同时,所述第二倾斜部从经过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平面向上侧旋转规定角度。
并且,当所述下部联接件驱动轴旋转时,所述托架3221和所述臂联接件3222一体地旋转。此外,所述臂联接件3222的端部向上侧旋转来抬起所述下框架3332。此时,所述中间下框架3331和所述下框架3332的连接部位上升,从而达到图41所示的状态。
并且,利用所述下部联接件3220的多节联接件部分,助所述下框架3332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均上升。
假如在仅具有所述臂联接件3222的结构中所述臂联接件3222旋转时,其沿着所述下框架3332的底面滑移,从而仅使连接有所述中间下框架3331的所述下框架3332的一端部上升。
换言之,所述下框架3332的另一端部因重力而向下下垂,或者所述下框架3332的另一端部维持水平状态并向所述固定块体3310侧滑移。
因此,根据制造条件或用户的选择,所述下部联接件3220可以被设计为仅包括所述臂联接件3222,也可以被设计为不仅包括所述臂联接件3222,还包括由所述固定联接件3223、连接联接件3224以及可动联接件3225构成的多节联接件。
另外,当所述上体框架3320和所述下体框架3330倾斜时,在所述上体框架3320和所述防护框架60之间或所述下体框架3330和所述防护框架60之间可能产生间隙。
由此,存在杂质可能会通过所述间隙向床10a内部进入,也可能用户以外的其他人的身体一部分被夹而受到伤害。
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的发生,还可以提供有阻隔膜。
所述阻隔膜可以包括:上部阻隔膜75,将所述上体框架3320和所述防护框架60相连接;以及下部阻隔膜77,将所述下体框架3330和所述防护框架60相连接。
所述阻隔膜由具有伸缩性的布或弹性带构成,也可以由具有诸如手风琴的波纹管的功能的折叠布或褶皱布形态构成。
图57是构成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床垫组的模块安置板的立体图,图58是沿着图57的58-58剖开的模块安置板的局部纵剖视图,图59是在利用运动控制单元倾斜的状态下沿着图57的58-58剖开的模块安置板的局部纵剖视图。
参照图57至图59,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块安置板80是用于放置构成所述强度控制单元20的复数个强度调节模块M1的部分。详细而言,所述复数个强度调节模块M1可以固定在所述模块安置板80的顶面。
所述模块安置板80可以被定义为,与构成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0的安置框架3300的倾斜部的数目对应地,由复数个板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相结合而构成的支撑结构或板结构。
详细而言,所述模块安置板80可以包括上部安置板81和下部安置板82。所述上部安置板81放置在所述上体框架3320的上侧,所述下部安置板82放置在所述下体框架3330的上侧。
更详细而言,所述上部安置板81可以包括:上板810;以及中间上板820,其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上板810的端部。所述上板810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部的上侧,所述中间上板820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上侧。
并且,所述下部安置板82可以包括:中间下板830,其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结合在所述中间上板820的另一端;以及下板84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结合在所述中间下板830的另一端。
所述中间下板830放置在所述第三倾斜部的上侧,所述下板840放置在所述第四倾斜部的上侧。
在所述板810、820、830、840各个形成有复数个紧固孔811、821、831、841。在所述复数个强度调节模块M1安置在所述模块安置板80的状态下,包括螺钉的复数个紧固构件贯穿所述紧固孔811、821、831、841以及所述强度调节模块M1。
另外,如图58及图59所示,彼此相邻的板利用一个或复数个关节板85及复数个关节铰链86来以能够弯曲的方式相连接。
利用所述复数个关节板85和关节铰链86,复数个板维持彼此连接的状态并能够进行弯曲。
作为一例,在彼此相邻的板的彼此相向的端部各个凸出有复数个延长端832、842,所述复数个延长端832、842在所述模块安置板80的宽度方向上按预定间隔隔开地配置。
并且,当相邻的两个板的彼此相向的端部相紧贴时,从相邻的两个板中的一个板的端部凸出的延长端和从另一个板的端部凸出的延长端在所述模块安置板80的宽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即,从两个板的侧面延伸的延长端如齿轮的咬合结构般彼此相咬合。
在此状态下,所述关节铰链86贯穿所述延长端,从而使两个相接触的板能够彼此相对旋转。
如上所述,在两个板利用关节铰链86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存在板的弯曲自由度低的缺点。其中,板的弯曲自由度可以被定义为,在彼此连接的两个板被倾斜的状态下,连接两个板的曲线(参照图59的虚线)的曲率半径。
例如,弯曲自由度高就意味着连接所述两个板的曲线的曲率半径大。即,可以被理解为弯曲自由度越高,板越能够以保持大的曲率半径的方式弯曲。
在相邻的两个板之间介入关节板85时,能够提高所述板的弯曲自由度。此外,所介入的关节板85的数目越多,越能够提高板的弯曲自由度。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为在相邻的两个板之间介入三个关节板85,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所述倾斜部的最大倾斜角度选择适当的数目。
在所述关节板85的两端部形成有用于容置从所述板的侧面凸出的复数个延长端832、842的复数个槽。由此,所述关节板85的侧面和构成所述模块安置板80的板的侧面以齿轮结合形态相咬合。此外,当圆形棒形态的所述关节铰链86贯穿所述延长端832、842及所述关节板85的槽时,所述关节铰链86起到所述板及所述关节板85的转轴的功能。
其中,将利用所述一个或复数个关节板85连接相邻的两个板的部分可以被定义为关节弯曲部。即,所述关节弯曲部可以被定义为包括一个或复数个关节板85和一个或复数个关节铰链。
图60是构成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干燥模块的送风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60,如上所述,设置在第三实施例的床10b的送风单元AS1的特征在于,不需要额外的吸入管道。
详细而言,在构成所述送风扇55的主风扇55a和副风扇55b的底面分别形成有吸入口,在所述各个吸入口安装有过滤器54a。
并且,通过使所述主风扇55a和副风扇55b分别连接在主空气分配器59a和副空气分配器59b,能够独立地控制主空气分配器59a和副空气分配器59b的运转。
并且,在所述主供应管道56b和副供应管道56b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加热器H,从而能够将热气向床垫组MS1供应。
图6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床的立体图,图62是第四实施例的床的仰视立体图。
参照图61及图62,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床10d可以包括:床垫组MS;以及干燥模块50d,所述床垫组MS放置在所述干燥模块50d的顶面。
详细而言,由于第四实施例的床10d的床垫组MS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床10、10a中提供的床垫组MS相同,将省去对其重复的说明。
并且,第四实施例的床10d的干燥模块50d的底面构成紧贴在设置面的结构,对于所述干燥模块50d的具体的结构和功能,以下参照附图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图63是构成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床的干燥模块的立体图,图64是示出所述干燥模块的内部的立体图,图65是所述干燥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63至图65,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模块50d可以包括:组支架;以及送风装置52c,设置在所述组支架的内部及外部。
所述组支架可以包括:基座盖5100,放置在设置面;边缘框架5200,其呈开口的底面被所述基座盖5100遮蔽;以及顶盖5400,覆盖所述边缘框架的呈开口的顶面。
详细而言,所述送风装置52c可以包括:过滤器54b,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边缘框架5200;送风单元AS2,放置在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内部空间;空气分配器5500,结合在所述送风单元AS2的吐出口;以及吐出格栅5300,结合在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上端。
所述送风单元AS2可以包括送风扇55及供应管道56。所述送风扇55可以包括主风扇55a和副风扇55b,所述供应管道56可以包括:主供应管道56a,连接在所述主风扇55a的吐出口;以及副供应管道56b,连接在所述副风扇55b的吐出口。
所述送风装置52c还可以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主供应管道56a和副供应管道56b的流路上的加热器H。
所述送风单元AS2与构成所述第三实施例的床10c的送风单元AS1在结构及功能上实质上相同。其区别仅在于,过滤器安装在所述边缘框架5200,而不是安装在所述送风扇55的吸入口。
其中,所述送风装置52c可以被定义为仅包括所述送风单元AS2和所述空气分配器5500,也可以被定义为还包括所述过滤器54b和所述加热器H。
所述边缘框架5200可以大致构成为矩形带状,从而在内侧形成有空余空间。此外,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顶面和底面呈开口,可以被所述基座盖5100和所述顶盖5400遮蔽。
此外,所述基座盖5100可以形成为小于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大小。
图66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模块的吐出格栅的立体图。
参照图66,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模块50d的吐出格栅5300结合在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顶面上形成的吐出格栅安置部5217(参照图68)。
详细而言,所述吐出格栅5300可以包括:格栅主体5310;以及吐出口5311,在所述格栅主体5310的内侧较长地形成。
所述吐出口5311可以按照与所述边缘框架5200上形成的副吐出口5216(参照图68)的长度相同的长度形成或更长地形成。
图67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模块的过滤器的立体图。
参照图67,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模块50d的过滤器54b可以包括:矩形形状的过滤器框架5410;以及网5420,安装在所述过滤器框架5410。
详细而言,所述过滤器框架5410可以包括:矩形带形状的框架主体5411;复数个分隔筋5412,将所述框架主体5411的内侧空间划分为复数个小的空间;以及把手5413,形成在所述框架主体5411的一侧边缘。
所述网5420贴附在所述过滤器框架5410的顶面,利用所述复数个分隔筋5412防止所述网5420向下方下垂的现象。
所述把手5413从所述框架主体5411的长边部边缘沿着与所述框架主体5411交叉的方向弯曲,当所述过滤器54b完全地插入到过滤器插入口5212(参照图70)时,能够使所述过滤器54b卡止在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侧面。
作为另一种方法,当所述过滤器54b完全地插入到所述过滤器插入口5212时,所述把手5413的外侧的面可以与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侧面形成单一面。此外,可以被设计为在所述把手5413的外侧的面形成有把持槽,从而供用户通过将手指放入所述把持槽,能够容易地分离所述过滤器54b。
图68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模块的边缘框架的立体图,图69是沿着图68的69-69剖开的边缘框架的剖开立体图,图70是图69的A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参照图68至图70,如上所述,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模块50d的边缘框架5200可以构成为四边形带形状,从而在内侧形成有容置所述送风单元AS1的空间。
详细而言,所述边缘框架5200包括相向的两个长边部和相向的两个短边部,并在两个短边部中的一短边部形成有开口部5211。因存在所述开口部5211,所述边缘框架5200可以被说明为未能构成完整的矩形。在所述开口部5211可以安装所述空气分配器5500。
并且,在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相向的两个长边部可以形成有过滤器插入口5212。在所述过滤器插入口5212插入所述过滤器54b。
详细而言,所述过滤器插入口5212从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外侧的面越靠近内侧面其越向下倾斜地形成,使得所述过滤器54b能够容易地滑动插入。
并且,在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内部可以形成有用于安置所述过滤器54b的端部的过滤器安置面5214。在所述过滤器54b完全地插入到所述过滤器插入口5212的状态下,所述过滤器安置面5214可以在所述过滤器54b的端部所处的位置按照所述过滤器54b的形状以具有台阶的方式形成。
并且,在相当于所述过滤器54b的正下方的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底面部可以形成有吸入口5213。所述吸入口5213因所述基座盖5100而从设置面隔开规定间隔g,使得室内空气容易地流入。由于所述吸入口5213形成在所述过滤器54b的下侧,流入到所述吸入口5213的室内空气均通过所述过滤器54b,从而滤除室内空气中含有的杂质。
吸入流路5213a从所述吸入口5213按照“┓”形状弯折形成,并且贯穿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内侧的面。即,所述吸入流路5213a的吸入侧的端部,即所述吸入口5213形成在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底面,所述吸入流路5213a的吐出侧的端部形成在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内部侧面。因此,通过所述吸入口5213流入的边缘框架5200外部的室内空气通过所述吸入流路5213a向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内部流入。此外,流入到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内部的室内空气向所述送风扇55的吸入口引导。
并且,在所述边缘框架5200可以形成有副供应管道安置部5215。详细而言,所述副供应管道安置部5215可以从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顶面向下侧以具有规定深度的台阶的方式形成。由于所述副供应管道安置部5215是用于放置所述副供应管道56b的端部的部分,其宽度可以形成为与所述副供应管道56b的宽度对应。
并且,在与所述副供应管道安置部5215的外侧端部对应的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侧面可以形成有副吐出口5216。由此,当所述副供应管道56b安置在所述副供应管道安置部5215时,从所述副供应管道56b吐出的空气通过所述副吐出口5216向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外部排出。
虽然附图中示出在所述吸入口5213的上侧形成有所述副供应管道安置部5215,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虽然所述吸入口5213可以形成在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长边部的中央,但是也可以形成在两个短边部中更靠近于其中一方的位置。
图71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模块的空气分配器的立体图,图72是沿着图71的72-72剖开的空气分配器的剖开立体图,图73是沿着图64的73-73剖开的干燥模块的局部剖开立体图。
参照图71至图73,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模块50d的空气分配器5500可以包括:主供应管道支撑部5510;以及分配器主体5520,结合在所述供应管道支撑部5510的外侧的面。
所述主供应管道支撑部5510的顶面可以以具有多个台阶的形态形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详细而言,在所述主供应管道支撑部5510的顶面可以以具有台阶的方式形成有加热器安置部5511。更严谨而言,在所述加热器安置部5511安置有内部容置有加热器的加热器壳体。
在所述主供应管道支撑部5510的外侧边缘形成有连通孔5512,所述主供应管道56a的端部可以紧贴在所述连通孔5512或插入到所述连通孔5512。
所述主供应管道支撑部5510是所述空气分配器5500的结构元件,其可以安装在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短边部上形成的开口部,另一方面,其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一部分,从而实现使所述边缘框架由完整的四边形带形状构成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所述空气分配器5500可以被理解为仅包括所述分配器主体5520。
所述分配器主体5520的下部可以沿着所述主供应管道支撑部5510的局部底面和侧面以具有弧度的方式延伸。此外,在所述分配器主体5520的内侧的面,即与所述主供应管道支撑部5510紧贴的面形成有流入口5521。所述流入口5521与所述主供应管道支撑部5510的连通孔5512相连通。
在所述分配器主体5520的内部形成有扩散部5522,在所述分配器主体5520的顶面形成有流出口5523。
所述分配器主体5520的侧面可以包括与所述主供应管道支撑部5510相接触的内部侧面和被定义在所述内部侧面的相反侧的外部侧面。
此外,所述流出口5523可以形成在相较于所述外部侧面更靠近于内部侧面的位置。即,从所述流出口5523的后端到所述外部侧面的距离可以被设计为长于从所述流出口5523的前端到所述内部侧面的距离。
此外,在所述分配器主体5520的内部形成有扩散部5522。所述扩散部5522构成为从所述流入口5521越靠近所述流出口5523其面积越宽的形态。
在相当于所述流出口5523的后端的所述分配器主体5520的内部形成有空气引导件(air guider)5524。所述空气引导件5524的前表面越靠近上侧其越朝向所述流出口5523的前端倾斜地形成。由此,相当于所述空气引导件5524的下侧的所述扩散部5522的横截面面积比所述流出口5523的横截面面积更大地形成。
通过使所述空气引导件5524的前表面朝向所述流出口5523的前端倾斜地形成,通过所述流出口5523吐出的空气向所述床垫组MS1的顶面侧吐出。
另外,当配置在所述主供应管道56a的流路上的所述加热器H开启时,通过所述流出口5523吐出热风,从而能够干燥所述床垫组MS。
在所述床垫组MS放置于所述顶盖5400的状态下,所述分配器主体5520的上端位于从所述床垫组MS的顶面向下侧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
图74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模块的基座盖的立体图,图75是沿着图74的75-75剖开的基座盖的局部纵剖视图。
参照图74及图75,所述基座盖5100封闭所述边缘框架520的呈开口的底面。
详细而言,所述基座盖5100包括:矩形板形状的底面部5110;以及弯折部5120,从所述底面部5110的边缘向上侧弯折或以具有弧度的方式延伸。
当所述基座盖5100结合在所述边缘板5200的底面时,所述边缘板5200的底面按照所述弯折部5120的高度大小从设置面隔开。由此,形成在所述边缘板5200的底面部的所述吸入口5213也从设置面隔开,从而能够使室内空气吸入到所述吸入口5213时产生的流动阻力最小化。
图76是沿着图61的76-76剖开的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局部纵剖视图。
参照图76,在床垫组MS上方放置有被子BL,在被子的末端垂下至比所述空气分配器5500的流出口5523更低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流出口5523吐出的空气向所述床垫组MS和被子BL之间的空间流动。
在所述加热器H开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流出口5523吐出的热风向所述床垫组MS和被子BL之间流动,从而干燥罩套11和被子BL。
尤其是,在湿度高的夏季的情况下,利用通过所述流出口5523吐出的热风,床垫组MS和被子BL被迅速地干燥,从而用户盖上被子时能够感受到蓬松松的感觉。
尤其是,即使在所述床垫组MS未铺盖有被子BL的情况下,从所述流出口5523吐出的空气因附壁效应(coanda effect)而沿着所述床垫组MS的侧面上升,然后沿着所述床垫组MS的上端边角部的曲面向所述床垫组MS的顶面流动。
图77是沿着图61的77-77剖开的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局部纵剖视图。
参照图77,在所述床垫组MS放置于所述顶盖5400的状态下,形成在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顶面的所述副吐出口5216可以被设计为至少位于经过所述床垫组MS的侧面的垂直面L的内侧。
换言之,所述副吐出口5216可以形成在从经过所述床垫组MS的侧面的垂直面L向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中心方向隔开的位置。
或者,经过所述副吐出口5216的外侧边缘的垂直面可以是与经过所述床垫组MS的侧面的垂直面L同一面,或者位于向所述边缘框架5200的中心方向隔开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上述的附壁效应的作用下,通过所述副吐出口5216吐出的空气可以沿着所述床垫组MS的下端曲面部和侧面部以及所述床垫组MS上端的曲面部流动,向所述床垫组MS的顶面扩散。
以下,参照附图及流程图详细说明用于供用户的身体接触的床垫组的表面湿度维持在设定范围内的床的湿度控制方法。
图78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床的床垫组中设置的湿度感测薄板的俯视图。
参照图78,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床的床垫组中设置的湿度感测薄板HS可以形成为具有与顶部件12的大小对应的大小,可以与罩套11一体地结合。
在所述湿度感测薄板HS可以安装有复数个湿度传感器ha,所述复数个湿度传感器ha彼此电连接,并最终连接在所述湿度感测薄板HS的控制部。所述湿度感测薄板HS的控制部被定义为副控制部,所述床的控制部被定义为主控制部。
所述主控制部可以向所述副控制部传送湿度感测指令,或者从所述副控制部接收湿度值。
并且,所述主控制部可以基于接收到的湿度值来控制构成送风装置的送风扇及加热器的运转。
并且,所述主控制部和副控制部可以利用无线通信方式与湿度调节器(将后述)相连接。此外,可以从所述湿度调节器输出湿度调节指令,所述湿度调节指令传送到所述主控制部后,可以从所述主控制部传送给所述副控制部。作为另一种方法,可以从所述湿度调节器向所述副控制部直接传送湿度调节指令。
所述湿度感测薄板HS被划分为复数个区域R1~R8,按照不同的区域能够进行湿度控制。所述区域的数目可以根据设计条件而多样地进行设定。
并且,各区域内设置的湿度传感器ha的数目也可以考虑到费用和安装难易度等而适当地设定。此外,各个不同的区域的湿度值可以被确定为从设置在相应区域的湿度传感器ha感测出的湿度值的平均值。此外,也可以使用从设置在相应区域的湿度传感器ha感测出的湿度值中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可以提示出算出相应区域的湿度值的多样的方法。
所述湿度传感器ha可以适用包括薄膜形态的柔性电路板上印刷电极的电阻型湿度传感器在内的多样形态的湿度传感器。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躺卧在湿度感测薄板HS上方时,为了避免用户的身体因所述湿度传感器干涉而感到不舒适,所述湿度传感器优选地采用最大程度扁平形态的湿度传感器。并且,所述湿度传感器与罩套一同自由弯曲,避免因弯曲而湿度感测电路受损为宜。
除了所述湿度感测薄板HS与所述罩套11一体地结合的方法以外,所述湿度感测薄板HS还可以结合在所述顶部件12的顶面。
作为又一种方法,除了湿度传感器ha设置在额外的薄板的方法以外,湿度传感器ha也可以直接安装在所述顶部件12的顶面。
所述湿度传感器ha被提供为不仅感测所述顶部件12的湿度,还感测覆盖所述顶部件12的罩套11的湿度。
床垫组MS、MS1因从睡眠过程中用户的身体释放出的包括汗水在内的分泌物,或者因失误而撒到的水,或者从夏季的湿的空气吸收的水分等,可能维持潮湿的状态。
当这样的床垫组的潮湿状态长期持续时,在罩套11或顶部件12生成霉菌或繁殖螨虫,从而导致卫生状态变差,其结果会对用户的健康产生坏影响。
这样的潮湿状态可能会仅发生在床垫组,尤其是罩套11或顶部件12的特定部分。为了有效地消除如上所述局部发生的过湿度状态,需要有效地控制湿度感测薄板和干燥模块,使干燥模块向过湿度区域集中供应热风。
以下,利用流程图详细说明以所述湿度感测薄板HS感测出的湿度值为基础的干燥模块的控制方法。
图7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床的湿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80至图84是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床的湿度控制方法的过程中示出的湿度调节器的显示画面。
参照图79,首先通过用户接通床10a、10b、10c的电源(S110)。
详细而言,床的电源接通可以被理解为,包括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0、300和所述湿度感测薄板HS、湿度调节器800(将后述)以及床上设置的控制箱中的至少一个的电源接通的情形。
在此状态下,用户通过操作能够与床10、10a、10b、10c的控制部以无线通信的方式连接的远程控制形态的湿度调节器800来选择自动除湿运转(S120)。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所述控制箱的印刷电路板配置有微型计算机,所述微型计算机执行控制部的功能。因此,所述微型计算机的印刷电路板上配置的控制部可以被理解为上述的主控制部。
参照图80,本发明实施例的湿度调节器800可以包括:本体8100;电源键8200,设置在所述本体8100的前表面;以及显示器8300,设置在所述本体8100的前表面。
在所述湿度调节器800还可以设置有复数个机械式输入键,也可以如手机一样有复数个输入键以触摸键形态提供于显示器8300。所述电源键可以是用户需要以预定大小的力按动的机械式按键。
作为一例,当用户按动所述电源键8200时,所述显示器8300被激活,所述湿度调节器800和所述副控制部达到能够进行通信的状态。此外,在所述显示器8300可以显示有用户能够选择的输入键图像。
并且,所述复数个机械式输入键可以包括用于选择自动除湿运转模式的模式选择键8600和用于输入所选择的模式的启动或停止指令的启动/停止键8700以及用于设定基准湿度的基准湿度设定键8800中的至少一种。
并且,在所述本体8100的一侧可以内置有用于感测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8400和用于与所述主控制部及所述副控制部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8500。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包括Wi-Fi、蓝牙、紫蜂(Zig bee)等。
所述温度传感器8400设置在所述湿度感测薄板HS的某一侧或所述床10、10a、10b、10c的某一侧,感测出的温度值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模块传送给所述副控制部或主控制部。
所述基准湿度成为用于判断从所述湿度感测薄板HS感测出的床垫组的湿度是否在当前温度下过高,还是在当前温度下处于适当的水平的基准。
所述基准湿度表示与所述温度传感器8400感测出的室内温度对应的适当湿度。即,其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在相应温度下用户感到最为舒适的湿度。
例如,所述基准湿度需要可根据季节不同地设定,因此,可以按照不同的温度范围确定适当湿度,这样的温度与湿度对应数据可以以查询表形态存储在所述主控制部。
作为一例,与不同季节的温度对应的适当湿度值可以如下表1所示以查询表形态加以存储。
表1
区分 | 夏天 | 春天/秋天 | 冬天 |
最佳温度 | 24℃~28℃ | 19℃~23℃ | 18℃~20℃ |
最佳湿度 | 60% | 50% | 40% |
但是,虽然可以以查询表形态存储并自动地选择基准湿度,但是用户可以利用所述基准湿度设定键8800来自由地设定当前温度下的基准湿度。
当用户利用所述模式选择键8800选择自动除湿运转时,设置在所述湿度感测薄板HS的复数个湿度传感器ha感测罩套11或顶部件12的当前湿度(S130)。如上所述,副控制部接收除湿运转指令使所述复数个湿度传感器ha感测当前湿度的动作可以被定义为当前湿度扫描动作。
参照图81,在执行当前湿度扫描动作期间,在所述湿度调节器800的显示器8300可以输出用于提示当前正在湿度扫描中的文字、图像或动态影像信息。
扫描的湿度值即所述复数个湿度传感器ha感测出的湿度数据传送给所述主控制部(S140)。
所述主控制部对从所述副控制部传送的湿度值进行加工并分析,提取出不同区域的平均湿度值(S150)。此外,利用提取出的不同区域的平均湿度值来生成不同区域的湿度分布图像,将其传送给所述湿度调节器800。
此时,如图82所示,在所述湿度调节器800的显示器8300输出不同区域的湿度分布图像(S160)。
此外,所述主控制部以设定的基准湿度为基准,考虑到上下误差范围而设定正常湿度范围,并判断复数个区域中是否存在具有偏离所述正常湿度范围的湿度值的区域(S170)。如果判断为不存在偏离所述正常湿度范围的湿度值的区域,则输出除湿完毕消息(S171)。
当判断为存在偏离正常湿度范围的过湿度区域时,如图82所示,所述过湿度区域在视觉上被突出显示,从而用户能够将其容易地确认。
与此同时,所述主控制部使所述加热器H、送风扇55以及节气门561运转(S180)。
详细而言,使连接有向所述过湿度区域延伸的供应管道的送风扇按照设定时间驱动,并使配置在向所述过湿度区域延伸的供应管道的流路上的加热器H开启。与此同时,使配置在与过湿度区域相连接的供应管道的流路上的节气门561开放,从而使热风向所述过湿度区域集中地吐出。
并且,当处于热风向床垫组MS、MS1供应而正在执行除湿运转(或者干燥运转)时,如图83所示,可以在湿度调节器800的显示器8300输出用于提示正在除湿运转中的消息。
当所述送风扇的驱动时间经过设定时间时(S190),使所述加热器H和送风扇55停止驱动,并封闭节气门561(S200)。
此外,使扫描当前湿度的步骤S130以下的过程反复地执行。
当这样的除湿运转过程执行一次或多次,从而使主控制部判断为最初被判断为过湿度区域的区域的湿度进入到正常湿度范围内时,如图84所示,可以输出除湿完毕消息。
此时,与除湿完毕消息一同地,可以将用于表示除湿运转执行后的当前湿度值的不同区域的湿度分布图像显示在湿度调节器800的显示器8300。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床的湿度控制方法,通过向湿度过高的特定部位自动地供应热风,能够使被子及罩套始终维持干燥的状态,从而能够提供最佳的睡眠状态。
Claims (10)
1.一种床,其特征在于,
包括:
床垫组,包括用户的身体放置在其顶面的床垫单元和包覆所述床垫单元的罩套;
组支架,包括供所述床垫组放置的顶面部和沿着所述顶面部的边缘向下侧延伸的侧面部;
送风单元,安装在所述组支架的底面,吸入室内空气后吐出;以及
一个或复数个空气分配器,将从所述送风单元吐出的室内空气向所述床垫组的表面供应;
在所述顶面部的边缘形成有一个或复数个安装孔;
所述一个或复数个空气分配器竖放在所述一个或复数个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垫单元包括记忆棉材质的顶部件,所述顶部件中长度比宽度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垫单元还包括调节垫强度的强度控制单元,所述强度控制单元放置在所述顶部件的下侧,
所述强度控制单元包括复数个强度调节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垫单元还包括复数个隔断件,所述复数个隔断件夹设在在所述顶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强度调节模块之间,
所述复数个隔断件由记忆棉材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垫单元还包括:
运动控制单元,支撑所述强度控制单元,使所述床垫组的至少一部分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垫单元还包括:
防护板,包围所述强度控制单元及所述运动控制单元的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单元包括:
送风扇;
吸入管道,连接在所述送风扇的吸入口,通过形成在其两端部的吸入口来吸入室内空气;以及
供应管道,连接在所述送风扇的吐出口,将通过所述吸入管道吸入的室内空气向所述空气分配器供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支架的顶面部包括:
相向的一对短边部;以及
相向的一对长边部;
所述安装孔包括:
主安装孔,形成在所述一对短边部中的一短边部;以及
一对副安装孔,分别形成在所述一对长边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分配器包括:
主空气分配器,安装在所述主安装孔;以及
一对副分配器,分别安装在所述一对副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扇包括:
主风扇;以及
副风扇,配置在所述主风扇的一侧;
所述供应管道包括:
主供应管道,从所述主风扇的吐出口延伸并与所述主安装孔相连接;以及
副供应管道,从所述副风扇的吐出口延伸;
所述副供应管道在从所述副风扇的吐出口以规定长度延伸的某个位置被分支为两条管道,并分别与所述一对副安装孔相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0-0042009 | 2020-04-07 | ||
KR1020200042009A KR20210124672A (ko) | 2020-04-07 | 2020-04-07 | 침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91413A true CN113491413A (zh) | 2021-10-12 |
Family
ID=73455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101553.8A Pending CN113491413A (zh) | 2020-04-07 | 2020-10-15 | 床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895582A1 (zh) |
KR (1) | KR20210124672A (zh) |
CN (1) | CN113491413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20312987A1 (en) * | 2021-03-31 | 2022-10-06 | Dreamwell, Ltd. | Interactive powered bedding systems for children |
KR20240039815A (ko) | 2022-09-20 | 2024-03-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침대 |
KR20240039809A (ko) | 2022-09-20 | 2024-03-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침대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64888A1 (en) * | 2002-10-07 | 2004-04-08 | Wan-Ching Wu | Bed with function of ventilation |
US20050199736A1 (en) * | 2002-02-08 | 2005-09-15 | Junji Matsushima | Sleeping capsule |
CN203369633U (zh) * | 2013-07-01 | 2014-01-01 | 万鹏 | 新型床结构 |
US20140034040A1 (en) * | 2012-05-03 | 2014-02-06 | Broan-Nutone Llc | Downdraft system |
US20150351982A1 (en) * | 2014-06-05 | 2015-12-10 | Matthew W. Krenik | Automated bed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
CN106263807A (zh) * | 2016-08-30 | 2017-01-04 | 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监测管理床垫 |
US20170333271A1 (en) * | 2016-02-24 | 2017-11-23 | Dreamwell, Ltd. | Adjustable foundation and mattress assembly |
CN207253162U (zh) * | 2017-03-29 | 2018-04-20 | 苏州睿绮电子有限公司 | 智能储物通风床 |
WO2019016646A1 (de) * | 2017-07-18 | 2019-01-24 | Kurt Sigl | Vorrichtung zur schaffung eines klimatisierten hohlraums zwischen matratze und bettdecke eines bett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425873Y1 (zh) * | 1966-07-29 | 1969-10-30 | ||
JPH02139546U (zh) * | 1989-04-24 | 1990-11-21 | ||
JP2516034Y2 (ja) * | 1991-01-24 | 1996-11-06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能付ベッド |
JP2003334251A (ja) * | 2002-05-21 | 2003-11-25 | Daikin Ind Ltd | 睡眠制御装置及びカプセルベッド |
JP4725143B2 (ja) * | 2005-03-15 | 2011-07-13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睡眠環境制御システム |
DE202007000005U1 (de) | 2007-04-02 | 2008-05-08 | Froli Kunststoffwerk Heinrich Fromme Ohg | Lagerelement für eine Polsterauflage von Sitz- und Liegeflächen |
WO2009036077A1 (en) | 2007-09-10 | 2009-03-19 | Amerigon, Inc. | Operational control schemes for ventilated seat or bed assemblies |
EP2946696A1 (en) | 2009-04-14 | 2015-11-25 | Sealy Technology LLC | Coil-in-coil springs and innersprings |
US9314108B2 (en) | 2012-11-20 | 2016-04-19 | Dreamwell, Ltd. | Plunger matrix mattress assemblies |
-
2020
- 2020-04-07 KR KR1020200042009A patent/KR20210124672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20-10-15 CN CN202011101553.8A patent/CN113491413A/zh active Pending
- 2020-11-17 EP EP20208099.0A patent/EP3895582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99736A1 (en) * | 2002-02-08 | 2005-09-15 | Junji Matsushima | Sleeping capsule |
US20040064888A1 (en) * | 2002-10-07 | 2004-04-08 | Wan-Ching Wu | Bed with function of ventilation |
US20140034040A1 (en) * | 2012-05-03 | 2014-02-06 | Broan-Nutone Llc | Downdraft system |
CN203369633U (zh) * | 2013-07-01 | 2014-01-01 | 万鹏 | 新型床结构 |
US20150351982A1 (en) * | 2014-06-05 | 2015-12-10 | Matthew W. Krenik | Automated bed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
US20170333271A1 (en) * | 2016-02-24 | 2017-11-23 | Dreamwell, Ltd. | Adjustable foundation and mattress assembly |
CN106263807A (zh) * | 2016-08-30 | 2017-01-04 | 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监测管理床垫 |
CN207253162U (zh) * | 2017-03-29 | 2018-04-20 | 苏州睿绮电子有限公司 | 智能储物通风床 |
WO2019016646A1 (de) * | 2017-07-18 | 2019-01-24 | Kurt Sigl | Vorrichtung zur schaffung eines klimatisierten hohlraums zwischen matratze und bettdecke eines bett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210124672A (ko) | 2021-10-15 |
EP3895582A1 (en) | 2021-1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779126B2 (en) | Bed | |
CN113491413A (zh) | 床 | |
JP2018047234A (ja) | エアマットレス | |
CN113491408A (zh) | 床的控制方法 | |
CN113491412A (zh) | 床 | |
CN113491402A (zh) | 床 | |
CN113491409A (zh) | 床 | |
JP4697107B2 (ja) | 空調機付きベッド | |
CN113491415B (zh) | 床的控制方法 | |
CN113491406A (zh) | 床 | |
CN113491414A (zh) | 床 | |
CN113491410A (zh) | 床 | |
US12226018B2 (en) | Bed | |
CN212878560U (zh) | 沙发顶腰机械装置 | |
KR20100009876U (ko) | 송풍수단을 구비하는 매트리스 | |
ITVI990070A1 (it) | Letto con flusso d'aria | |
CN117982306A (zh) | 一种多功能床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