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1388A -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1388A
CN113471388A CN202110742836.9A CN202110742836A CN113471388A CN 113471388 A CN113471388 A CN 113471388A CN 202110742836 A CN202110742836 A CN 202110742836A CN 113471388 A CN113471388 A CN 113471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ming
display
sub
area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28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71388B (zh
Inventor
王俊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428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713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71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1388A/zh
Priority to US17/450,929 priority patent/US2023000600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1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1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2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the areas of the RGB subpixels being different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设置显示模组包括第一调光区域和第二调光区域,第一调光区域包括折射率为n1的第一调光层,折射率为n2的第二调光层,第一调光层和第二调光层的接触界面包括第一调光结构。第二调光区域包括折射率为n3的第三调光层,折射率为n4的第四调光层,第三调光层和第四调光层的接触界面包括第二调光结构。设置|n1‑n2|<|n3‑n4|,并且设置第一调光结构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以及第二调光结构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均小于90°。通过调节调光层的折射率差值、以及两个调光结构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即可调节第一调光区域和第二调光区域的出光方向,从而使得显示模组不同区域出光亮度均匀,提高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显示装置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成为当今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显示模组主要部件是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具有显示阵列,显示阵列具有多个子像素,通过子像素进行图像显示。现有的显示模组中,存在不同区域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阵列,显示阵列包括多个子像素,相邻子像素之间具有像素间隙;
显示模组包括第一调光区域和第二调光区域,第一调光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第二调光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
第一调光区域包括折射率为n1的第一调光层,折射率为n2的第二调光层,第一调光层和第二调光层的接触界面包括第一调光结构;第二调光区域包括折射率为n3的第三调光层,折射率为n4的第四调光层,第三调光层和第四调光层的接触界面包括第二调光结构;第一调光结构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90°,第二调光结构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90°;
其中,|n1-n2|<|n3-n4|。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中,设置显示模组包括第一调光区域和第二调光区域,第一调光区域和第二调光区域均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第一调光区域包括折射率为n1的第一调光层,折射率为n2的第二调光层,第一调光层和第二调光层的接触界面包括第一调光结构。第二调光区域包括折射率为n3的第三调光层,折射率为n4的第四调光层,第三调光层和第四调光层的接触界面包括第二调光结构。设置|n1-n2|<|n3-n4|,并且设置第一调光结构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以及第二调光结构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均小于90°。这样,通过调节第一调光区域中两调光层的折射率差值、第二调光区域中两调光层的折射率差值、以及两个调光结构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即可调节第一调光区域和第二调光区域的出光方向,从而使得显示模组不同区域出光亮度均匀,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切面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切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切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中调光结构调光原理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射率差值与反射占比和折射占比的柱状图;
图17为调光结构中折射率较低的调光层的折射率与反射占比的曲线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光结构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夹角与正视角光效的曲线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光结构折射以及反射对正视角光效提升的柱状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显示区中子像素排布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切面图,所示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阵列,显示阵列包括多个子像素101,相邻子像素之间具有像素间隙;
显示模组包括第一调光区域A1和第二调光区域A2,第一调光区域A1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101,第二调光区域A2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101;
第一调光区域A1包括折射率为n1的第一调光层11,折射率为n2的第二调光层12,第一调光层11和第二调光层12的接触界面S1包括第一调光结构S10;第二调光区域A2包括折射率为n3的第三调光层13,折射率为n4的第四调光层14,第三调光层13和第四调光层14的接触界面S2包括第二调光结构S20;第一调光结构S10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90°,第二调光结构S20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90°。
其中,|n1-n2|<|n3-n4|。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调节第一调光区域A1中两调光层的折射率差值、第二调光区域中两调光层的折射率差值、以及两个调光结构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夹角,即可调节第一调光区域和第二调光区域的出光方向,从而使得显示模组不同区域出光亮度均匀,提高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刚性不可弯曲的显示模组,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是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表面,对于可弯曲的显示模组,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是显示面板10展平状态时的出光侧表面。第一调光结构S10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夹角是指接触界面S1的切线与该平面形成的大于0°且小于90°的夹角。第二调光结构S20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夹角是指接触界面S2的切线与该平面形成的大于0°且小于90°的夹角。也即第一调光结构S10和第二调光结构S20相对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倾斜设置。
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切面图,基于图1所示方式,图2所示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10为OLED面板。OLED面板具有阵列基板102。阵列基板与显示阵列之间具有缓冲层103。缓冲层103背离阵列基板102的一侧具有像素定义层104,像素定义层104具有多个与子像素101一一对应的像素开口,每个像素开口内设置有一个子像素101。在子像素101和像素定义层104背离阵列基板102的一侧具有塑封结构,塑封结构可以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无机塑封层105、有机塑封层106和第二无机塑封层107。塑封结构背离子像素101的一侧设置有各个调光层。
还可以在塑封结构背离子像素101的一侧设置触控结构,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TP1和第二触控电极层TP2。具体的,可以在塑封结构背离子像素101的一侧设置第一绝缘保护层108,在第一绝缘保护层108背离塑封结构的一侧设置图形化的第一触控电极层TP1,在第一触控电极层TP1背离第一绝缘保护层108的一侧设置第二绝缘保护层109,在第二绝缘保护层109背离第一触控电极层TP1的一侧设置图形化的第二触控电极层TP2。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触控电极结构与子像素101无交叠。在第二绝缘保护层109以及第二触控电极层TP2背离显示子像素101的一侧设置各个调光层。
显然,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不局限于为OLED面板,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如Mini LED面板或是Micro LED面板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调光层11与第三调光层13同层,二者同位于第一层;第一层包括镂空区域和非镂空区域;第二调光层12与第四调光层14同层,二者位于第二层;第二层填充镂空区域,且覆盖第一层背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表面。具体的,第二调光层12填充第一调光层11中的镂空区域,并覆盖第一调光层11中非镂空区域背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表面,第一调光层11中非镂空区域的侧壁位置即为第一调光结构S10;第四调光层14填充第三调光层13中的镂空区域,并覆盖第三调光层13中非镂空区域背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表面,第三调光层13中非镂空区域的侧壁位置即为第二调光结构S20。
这样通过图形化的第一调光层11和图形化的第三调光层13,设置镂空区域和非镂空区域的结构以及布局,即可实现所需的第一调光结构S10和第二调光结构S20,调节显示模组的出光方向,以提高显示模组出光的均匀性,提高显示质量。
可以设置所述第一层具有多个镂空区域,镂空区域在显示面板1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覆盖一个子像素101,非镂空区域与各个镂空区域接触界面为一个第一调光结构S10或一个第二调光结构S20,能够调节镂空区域垂直投影所覆盖子像素101的出光方向。第一调光层11的折射率n1小于第二调光层12的折射率n2;第三调光层13的折射率n3小于第四调光层14的折射率n4。这样,在子像素101的出光方向上覆盖的是较大折射率的第二调光层12,像素间隙填充的是较低折射率的第一调光层11,如是相当于在子像素101的出光侧形成微透镜结构,以调节子像素101的出光方向。或是,在子像素101的出光方向上覆盖的是较大折射率的第四调光层14,像素间隙填充的是较低折射率的第三调光层13,同样相当于在子像素101的出光侧形成微透镜结构,以调节子像素101的出光方向。
第一调光结构S10在显示面板10的垂直投影至少环绕一个子像素101,因此第一调光结构S10作为其垂直投影所环绕子像素101的微透镜,能够对其垂直投影所环绕子像素101的出光方向进行调节。第二调光结构S20在显示面板10的垂直投影至少环绕一个子像素101,第二调光结构S20作为其垂直投影所环绕子像素101的微透镜,能够对其垂直投影所环绕子像素101的出光方向进行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具有多个镂空区域时,每个镂空区域对应一个第一调光结构S10或对应一个第二调光结构S20,此时,可以设置第一层中镂空区域与子像素101一一对应,镂空区域在显示面板10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对应的子像素101。这样,每个子像素101对应设置一个调光结构,可以作为子像素101的微透镜,调节出光方向。
在图1和图2所示方式中,当镂空区域在显示面板1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覆盖一个子像素101,n1<n2,n3<n4时,可以设置n2=n4,如是可以通过同一种高折射率材料同时制作第二调光层12和第四调光层14,使得整个显示模组通过同一层高折射率材料制作所有第二调光层12和第四调光层14,简化制作工艺。
或者,当镂空区域在显示面板1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覆盖一个子像素101,n1<n2,n3<n4时,可以设置n1=n3,如是可以通过同一种低折射率材料同时制作第一调光层11和第三调光层13,使得整个显示模组通过同一层低折射率材料制作所有第二调光层12和第四调光层14,简化制作工艺。
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切面图,结合图1和图3,第一层具有多个非镂空区域,非镂空区域在显示面板1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覆盖一个子像素,每个非镂空区域的侧壁为一个第一调光结构S10或一个第二调光结构S20,调节其垂直投影所覆盖子像素101的出光方向。具体的,第二调光层12填充第一调光层11中的镂空区域,并覆盖第一调光层11中非镂空区域背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表面,第一调光层11中非镂空区域的侧壁位置即为第一调光结构S10;第四调光层14填充第三调光层13中的镂空区域,并覆盖第三调光层13中非镂空区域背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表面,第三调光层13中非镂空区域的侧壁位置即为第二调光结构S20。
图3所示方式同样可以通过图形化的第一调光层11和图形化的第三调光层13,设置镂空区域和非镂空区域的结构以及布局,即可实现所需的第一调光结构S10和第二调光结构S20,调节显示模组的出光方向,以提高显示模组出光的均匀性,提高显示质量。
当非镂空区域在显示面板1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覆盖一个子像素时,在图3所示方式中,可以设置第一调光层11的折射率n1小于第二调光层12的折射率n2;第三调光层13的折射率n3小于第四调光层14的折射率n4。
其他方式中,当非镂空区域在显示面板1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覆盖一个子像素时,在图3所示方式中,还可以设置第一调光层11的折射率n1大于第二调光层12的折射率n2;第三调光层13的折射率n3大于第四调光层14的折射率n4。
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显示阵列包括子显示阵列21,结合上述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切面图和图4所示,子显示阵列21包括多个在第一方向X上交替排布的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均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101,第一方向X平行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每个第一子像素组211对应一个第一调光区域A1,每个第二子像素组212对应一个第二调光区域A2。
其中,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子像素组211在所对应的第一调光区域A1内,第二子像素组212在所对应的第二调光区域A2内。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调光区域A1中第一调光结构S10围绕所对应第一子像素组211,即第一调光结构S10与子像素101不交叠,第二调光区域A2中第二调光结构S20围绕所对应第二子像素组212,即第二调光结构S20与子像素101不交叠。
该方式中,同一子显示阵列21中,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子像素组211中子像素101能够通过对应设置的第一调光区域A1调节出光方向,第二子像素组212中子像素101能够通过对应设置的第二调光区域A2调节出光方向,在同一子显示阵列21中,实现区域化的出光调节,从而使得子显示阵列21中出光均匀。
在图4所示方式中,仅是示意了一个第一子像素组211和一个第二子像素组212,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均包括三个子像素101,显然,在第一方向X上,同一子显示阵列21中,第一子像素组211的数量和第二子像素组212的数量是可以根据需求设定的;第一子像素组211中子像素101的数量和第二子像素组212中子像素101的数量是可以根据需求设定的;第一子像素组211中子像素101的数量和第二子像素组212中子像素101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显示阵列包括子显示阵列21,结合上述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切面图和图5所示,显示阵列包括多个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排布的子显示阵列21,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且平行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
在图5所示方式中,设置显示阵列包括多个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排布的子显示阵列21,不仅能够实现在第一方向X上的区域出光方向调节,还能够实现在第二方向Y上的区域出光方向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显示阵列中子中像素单元阵列排布时,可以设定第一方向X为阵列的行方向,第二方向Y为阵列的列方向。像素单元包括多个颜色不同的子像素。
一种方式中,可以设置第一子素组211以及第二子像素组212均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单元,第一子像素组211与第二子像素组212中,子像素101的数量和子像素101的排布方式相同。
当第一子像素组211与第二子像素组212均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单元时,可以设置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中像素单元的数量可以相同或是不同。设置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均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单元,便于子像素组划分,便于子像素组对应的调光结构布局与制作。
可以设置一个像素单元包括三个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排布的子像素101,该三个子像素101的发光颜色不同,分别为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可以如图4和图5所示方式,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中像素单元的数量相同,均具有一个像素单元。这样,一个像素单元作为一个独立调光区域,在单个像素单元尺度上实现局域出光方向的调节。
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该方式中,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均包括两个像素单元,同一子像素组中两个像素单元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排布。这样,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作为一个独立调光区域,在相邻两个像素单元尺度上实现局域出光方向的调节。
显然,其他方式中,当第一子像素组211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时,多个像素单元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排布,或是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排布;当第二子像素组212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时,多个像素单元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排布,或是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排布。
当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均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单元时,二者中像素单元的数量可以相同或是不同。
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该方式中,该方式中,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均包括多个子像素单元,且二者具有的像素单元的数量不同,具体的,第一子像素组211具有两个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像素单元,第二子像素组212具有一个像素单元。该方式以一个或是多个像素单元作为独立调光区域,在一个或是多个像素单元尺度上实现局域出光方向的调节。
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该方式中,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均包括一个子像素101。这样,每个子像素101作为一个独立调光区域,在单个子像素101尺度上实现局域出光方向的调节。
如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该方式中,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均包括两个子像素101。这样,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子像素101作为一个独立调光区域,在相邻两个子像素101尺度上实现局域出光方向的调节。
在图4-图9所示方式中,像素单元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排布的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显示阵列中,多个像素单元阵列排布。
本申请其他方式中,还可以如图10-图14所示的风车排布方式,设置像素单元包括两个在第一方向上X相邻的子像素101,该两个子像素101的发光颜色不同。此时,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子像素的发光颜色不完全相同。这样,设定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分别为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第一像素单元具有第一颜色子像素和第二颜色子像素,第二像素单元具有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通过像素渲染的方式,使得第一像素单元复用第二像素单元中的第三颜色子像进行发光显示,第二像素单元复用第一像素单元中的第一颜色子像素进行发光显示。其中,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与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一一对应,进而实现RGB三基色显示。
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该方式与图7所示方式相同,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均包括一子像素101,每个子像素101作为一个独立调光区域,在单个子像素101尺度上实现局域出光方向的调节。
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该方式中,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均包括两个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子像素101。该方式以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子像素101作为独立调光区域,在相邻的两个子像素101尺度上实现局域出光方向的调节。
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该方式中,第一子像素组211包括两个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子像素101,第二子像素组212包括一个子像素101。该方式中,设置第二方向Y上,不同子显示阵列21的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交替排布,以使得第二方向Y上相邻两子显示阵列包括三行连续的子像素101,便于调光结构布局。该方式以一个或是多个子像素101作为独立调光区域,在一个或是多个像素单元尺度上实现局域出光方向的调节。
如图13所示,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该方式中,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均包括3个子像素101。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中,6个子像素101呈2行3列排布,第一子像素组211中3个子像素101与第二子像素组212一个子像素呈2行2列排布,第二子像素组212中3个子像素101与第一子像素组211中一个子像素呈2行2列排布。该方式以3个像素单元作为独立调光区域,在一个或是多个子像素101尺度上实现局域出光方向的调节。
如图14所示,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阵列的示意图,该方式与图6所示方式相同,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均包括两个像素单元,同一子像素组中两个像素单元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排布。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作为一个独立调光区域,在相邻两个像素单元尺度上实现局域出光方向的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组211以及第二子像素组212中,子像素101的数量和子像素的排布方式中的至少一者不同。显然,也可以设置第一子像素组211以及第二子像素组212中子像素101的数量和子像素的排布方式均相同。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第一子像素组211以及第二子像素组212中子像素101的数量和子像素的排布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第一子像素组211以及第二子像素组212均是独立的调光区域,实现显示模组的局域出光方向的调节。
在第一方向X上,同一子显示阵列中,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交替排布,以使得第一调光区域A1和第二调光区域A2交替排布。在第二方向Y上,根据需求设定相邻两个子显示阵列21中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一子像素组211相邻,第二子像素组212和第二子像素组212相邻,或设置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相邻。
根据图4-图14所示实施例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划分的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设置对应的第一调光区域A1和第二调光区域A2,以实现局域出光方向的调节,使得显示模组出光均匀性好,提高显示效果。其中,第一子像素组211和第二子像素组212中子像素101的数量以及排布方式可以基于需求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图4至图14中,同一颜色的子像素101尺寸相同,鉴于三种颜色子像素的发光效率不同,设置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大小尺寸不同,具体的蓝色子像素B尺寸最大,红色子像素R尺寸最小,绿色子像素G尺寸居中,以便于实现白平衡。
常规显示模组中,可以通过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置微透镜阵列调节正视角光效。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与子像素一一对应的微透镜,微透镜设置在所对应子像素的上方。其中,正视角光效指显示面板单位面积内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法线方向上的出光效率。由于微透镜会将子像素大角度出射的光向小角度汇聚,使得大角度视角上出射光的强度较弱并产生色偏。子像素出射光线角度指光线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法线的角度。
相对于常规技术中仅是一种折射率的微透镜的调光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中,设置显示模组具有多个第一调光区域A1和多个第二调光区域A2,二者均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101,第一调光区域A1和第二调光区域A2均包括两种折射率不同的调光层,即n1≠n2,n3≠n4,第一调光区域A1和第二调光区域A2均是通过两种不同折射率的调光层组合的方式形成微透镜结构,在提升显示模组正视角光效的同时,能够设置|n1-n2|、|n3-n4|以及接触界面相对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夹角,调节接触界面位置子像素出射光线的反射占比和折射占比,进而改善大视角方向上亮度较弱,提高显示模组的亮度均匀性,解决大视角的色偏问题,提高显示质量。
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中调光结构调光原理示意图,调光结构具有两调光层,在先形成的调光层折射率较低,具有与子像素相对的镂空区域,在后形成的调光层折射率较高,填充镂空区域,并覆盖在先形成的调光层,可以为图1和图2中所示第一调光结构S10或是第二调光结构S20,在图15所示方式中,以第一调光结构S10的调光原理进行说明,第一调光结构S10中,第一调光层11的折射率n1小于第二调光层12的折射率n2,第一调光层11中镂空区域在显示面板10的垂直投影至少覆盖一个子像素101,第一调光层11和第二调光层12的接触界面S1包括第一调光结构S10。
如图15中虚线箭头所示光路L1,子像素101出射的部分光线能够在第一调光结构S10处发生反射。如图15中视线箭头所示光路L2,子像素101出射的部分光线能够在第一调光结构S10处发生折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出射方向不同,故改变折射占比和反射占比能够调节大视角出射光线和正视角光效。
可见,在第一调光结构S10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夹角一定时,通过改变|n1-n2|能够调节光线在第一调光结构S10位置反射占比和折射占比。同理,在第二调光结构S20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夹角一定时,通过改变|n3-n4|能够调节光线在第二调光结构S20位置反射占比和折射占比。因此,本申请技术方案能够通过不同折射率的调整层,保证正视角光效的同时,兼顾解决大视角亮度和色偏问题。
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不同折射率的调光层搭配,使相同调光结构对应折射或反射作用,利用调光结构的折射与反射对视角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达到优化视角特性的效果。
在图15所示方式中,仅是基于图1中所示调光结构进行说明,显然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他实施方式的调光结构也均可以等效为一个接触界面对光线的反射和折射问题,其调节折射占比和反射占比的原理与图15所示方式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对于图15所示调光结构中,两调光层折射率差值与反射占比和折射占比如图16所示。其他调光结构的折射率差值与反射占比和折射占比关系可以类比图16所示方式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如图16所示,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射率差值与反射占比和折射占比的柱状图,图16中横轴为同一调光区域两调光层差的绝对值,纵轴为折射占比和反射占比,基于图16可知,同一调光区域中,两调光层的折射率差值的绝对值较大时,折射占比大,反之,两调光层的折射率差值的绝对值较小时,折射占比大。
可选的,基于图16,可以设置|n3-n4|≥0.15,|n1-n2|≤0.15,如是第一调光区域A1中,出射光线折射占比的大于反射占比,第二调光区域中,反射占比大于折射占比,使得显示模组中反射占为主的区域比和折射占比为主的区域混合,以使得在正视角光效和大视角亮度两方面取得平衡点,在保证正视角光效的同时,保证大视角亮度和色度特性。
当第二调光层12和第四调光层14为同一层高折射率材料,第一调光层11和第三调光层13为两种不同低折射率材料时,
显示模组由于使用方式或是制程工艺等因素会导致显示模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正视角光效具有较大差异,从而导致显示模组不同显示区亮度不同。这是由于,虽然显示阵列不同区域的出光是均匀的,由于显示模组的使用方式或是制程工艺等因素会导致显示面板出光侧光线传播路径的改变,进而使得导致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正视角光效具有较大差异。本申请技术方案中,能够通过设置第一调光区域A1和第二调光区域A2分布,解决该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的方向上,第一显示区中,第一调光区域的面积占比大于第二调光区域的面积占比,第二显示区中,第一调光区域的面积占比小于第二调光区域的面积占比,用于减小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正视角光效的差值绝对值。由于第一显示区中第一调光区域的面积占比大于第二调光区域的面积占比,故折射占比较大,能够提高第一显示区的正视角光效,而第二显示区中第一调光区域的面积占比小于第二调光区域的面积占比,故反射占比较大,能够降低正视角光效。因此,该方式能够解决第一显示区正视角光效小于第二显示区正视角光的问题,缩小二者正视角的差值绝对值,以提高整个显示模组的亮度均匀性。
如图17所示,图17为调光结构中折射率较低的调光层的折射率与反射占比的曲线图,图17中横轴为折射率,纵轴为反射占比,由图17可知,对于图15所示调光结构,如果折射率较高的调光层折射率一定,对于折射率较低的调光层,其折射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折射率的增大,反射占比会降低,对应折射占比将增大,也就是说,高低折射率调光层的折射率差值越小,折射占比越大,这与图16所示柱状图结果一致。其他调光结构中折射率较低的调光层的折射率与反射占比关系可以类比图17所示方式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对于图15所示调光结构,其和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夹角与正视角的关系可以如图18所示。其他调光结构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夹角与正视角的关系可以类比图18所示方式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如图18,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光结构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夹角与正视角光效的曲线图,横轴为夹角度数,纵轴为正视角光效提升百分比,基于图18可知,对于同一调光结构,在夹角较小时,如小于60°,此时由于对应接触界面相对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较小,子像素所出射光线大角度出射的光线能够在接触界面位置发生折射,无法产生反射,故此时折射对正视角光效提升为主,在夹角和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夹角较大时,如不小于60°时,调光结构对应接触界面即存在反射又存在折射。
故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第一调光结构S10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夹角以及第二调光结构S20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夹角均不小于60°,以使得出射光线在调光结构同时具有发射和折射。设置夹角大于60°,小于70°时,在调光结构即存在反射又存在折射,可以利用折射与反射对视角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达到优化视角特性的效果。
对于图15所示调光结构,其折射和反射对正视角光效提升的关系如图19所示。其他调光结构折射和反射对正视角光效提升的关系可以类比图19所示方式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如图19所示,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光结构折射以及反射对正视角光效提升的柱状图,基于图19可知,折射作用对正视角光效提升效果大于反射作用对正视角光效提升效果。故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通过具有高折射占比的调光结构,提升对应显示区的正视角光效。
基于图18所示可知,调光结构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夹角在一定范围内时,随着夹角的减小,折射作用越明显,基于图19可知,折射对正视角光效的提升大于反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调光结构S10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夹角越小,折射作用明显时,设置|n1-n2|越大,以提高第一调光结构S10的反射占比;当第二调光结构S20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夹角越小,折射作用明显时,设置|n3-n4|越大,以提高第二调光结构S20的反射占比。这样,使得调光结构兼具反射和折射,以保证出光亮度的均匀性。
如图20所示,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图,结合上述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切面图,该方式中,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区31和第二显示区32,第二显示区32包围第一显示区31,第一显示区31与第二显示32中子像素密度相同;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方向上,第一显示区31位于第一调光区域内,且与第二调光区域无交叠,第二显示区32位于第二调光区域内,且与第一调光区域无交叠。该方式中,显示模组仅设置一个第一调光区域和一个第二调光区域。
常规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出光侧的塑封结构由于工艺和制程等因素,导致其塑封层在对应第二显示区的位置相对于对应第一显示区的位置,具有较差的平坦程度,特别是塑封结构中间层厚度较大的有机塑封层,机塑封层的边缘四周区域的平坦程度受到工艺误差影响较大,导致机塑封层四周区域平坦程度较差,使得显示模组在第二显示区存在漏光问题,第一显示区的正视角光效小于第二显示区的正视角光效,使得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亮度较小,二者存在大的亮度差异。
通过图20所示方案,可以解决上述边缘漏光的问题。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方向上,第一显示区31位于第一调光区域内,且与第二调光区域无交叠,第二显示区32位于第二调光区域内,且与第一调光区域无交叠,第一显示区31中折射占比较大,能透提高正视角光效,第二显示区32中反射占比较大,能够降低正视角光效,故能够解决第一显示区31和第二显示区32的正视角光效差异较大的问题。
如图21所示,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图,结合上述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切面图,该方式中,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区31和第二显示区32,显示面板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显示驱动芯片IC的距离小于第二端与显示驱动芯片IC的距离;第二显示区32位于第一显示区31与显示驱动芯片IC之间。在第三方向F2上,显示模组具有多个依次排布的显示分区33,第一显示区31与第二显示区32为任意两个相邻的显示分区33,第三方向F2由第一端指向第二端;显示分区33对应多个在第四方向F1上交替排布的第一调光区域34和第二调光区域35;第四方向F1垂直于第三方向F2,二者均平行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其中,在第三方向F2上,不同显示分区33中第一调光区域34的面积占比逐渐增大。
常规显示模组中,由于远离显示驱动芯片IC的子像素101需要更长的线路与显示驱动芯片IC连接,因此相对于靠近显示驱动芯片IC的子像素101,具有更大的线路阻抗,故相同驱动电压/电流下,亮度较低。图21所示方式中,在第三方向F2上,不同显示分区33中第一调光区域34的面积占比逐渐增大,也就是说,远离显示驱动芯片IC的显示分区33中折射占比较大,能够提高正视角光效,缩小与靠近显示驱动芯片IC的显示分区33的视角光效差异,提高亮度均匀性。
在图21所示方式中,可以设置同一所示显示分区33中,第一调光区域34的面积相同,第二调光区域35的面积相同;在第三方向F2上,不同所示显示分区33中,第一调光区域34的面积逐渐增大,第二调光区域35的面积逐渐减小。如是,在解决由于线路阻抗导致的显示亮度不均匀问题的同时,便于各个显示分区33中第一调光区域34和第二调光区域35的设置与布局,以简化制作工艺。
如图22所示,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图,结合上述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切面图,该方式中,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区31和第二显示区32。显示模组为可弯曲显示模组,第二显示区32为可弯曲显示部分,第一显示区31包括位于可弯曲显示部分两侧的两平面显示部分,该两平面显示部分分别为第一平面显示部分311和第二平面显示部分312。其中,当显示模组处于展平状态时,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方向上,第一显示区31位于第一调光区域内,第二显示区32位于第二调光区域内。该方式设置一个第一调光区域,设置两个分居第一调光区域两侧的第二调光区域。
常规可弯曲的显示模组中,第二显示区32由于弯曲形变导致平坦性变差,使得其显示亮度相对于第一显示区31变大,此时弯折导致的亮度差异问题远大于线路阻抗导致的亮度差异问题。采用图22所示方案能够解决弯折导致的亮度差异问题。在图22所示方式中,当显示模组处于展平状态时,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方向上,第一显示区31位于第一调光区域内,第二显示区32位于第二调光区域内,第一显示区31中折射占比较大,能透提高正视角光效,第二显示区32中反射占比较大,能够降低正视角光效,从而减小第一显示区31和第二显示区32的正视角光效差异程度,提高亮度均匀性。
如图23所示,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图,结合上述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切面图,该方式中,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区31和第二显示区32。第一显示区31中子像素的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32中子像素的密度,第二显示区32至少包围部分第一显示区31;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所在方向上,第一显示区31位于第一调光区域内,第二显示区32位于第二调光区域内。该方式中,设置一个第一调光区域和一个第二调光区域。
常规全面屏的显示模组中,其屏下摄像头所对应显示区域为第一显示区31,其他显示区为第二显示区32,为了保证摄像头足够的采光用于成像,需要设置第一显示区31中子像素的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32中子像素的密度,如是会导致第一显示区31的正视角光效较低。采用图23所示方案,能够解决该问题。在图23所示方式中,垂直于显示面板10所在方向上,第一显示区31位于第一调光区域内,第二显示区32位于第二调光区域内,第一显示区31中折射占比较大,能透提高正视角光效,第二显示区32中反射占比较大,能够降低正视角光效,从而减小第一显示区31和第二显示区32的正视角光效差异程度,提高亮度均匀性。
如图24所示,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图,结合上述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切面图,该方式中,显示模组还具有位于第一显示区31与第二显示32之间的第三显示区41;在第一显示区31指向第二显示区32的方向上,第三显示区41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三区域和的第四区域;其中,第三区域41中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调光结构S10,第四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调光结构S20。
如图25所示,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显示区中子像素排布示意图,结合图24和图25,在第一显示区31指向第二显示区32的方向F3上,第三显示区41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三区域42和的第四区域43,第三区域41中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调光结构S10,第四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调光结构S20。在第一显示区31和第二显示区32之间过渡区域中设置在方向F3上交替排布的第三区域42和的第四区域43,使得折射率差值不同的调光层交替排布,以提高亮度均匀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调光层11与第二调光层12中,折射率较小的一者材料为亚克力或是有机硅,折射率较大的一者材料为混合有表面分散剂以及掺杂粒子的油墨。第三调光层13第四调光层14中,折射率较小的一者材料为亚克力或是有机硅,折射率较大的一者材料为混合有表面分散剂以及掺杂粒子的油墨。其中,表面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以及水玻璃至少一种。掺杂粒子为纳米粒子,如ZrO2。各调光层所采用材料均为透光性较好的材料,可以通过材料中物质组分调整折射率,便于不同多种折射率的选择使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n1-n2|<|n3-n4|,故第一调光结构S10的折射占比大于反射占比,反射占比较小,为例使得第一调光结构S10间距反射和折射,设置第一调光区域中接触界面S1与子像素101在第五方向F4上的最小距离d1大于第二调光区域中接触界面S2与子像素101在第五方向F4上的最小距离d2,以增大其反射作用;其中,第五方向F4平行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且由接触界面指向子像素101。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26所示,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51,显示模组51可以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是具有显示功能的穿戴设备,显示装置采用上述显示模组,具有较好的亮度均匀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或并列、或递进和并列结合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显示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显示模组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显示模组相关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3)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阵列,所述显示阵列包括多个子像素,相邻所述子像素之间具有像素间隙;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调光区域和第二调光区域,所述第一调光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所述第二调光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
所述第一调光区域包括折射率为n1的第一调光层,折射率为n2的第二调光层,所述第一调光层和所述第二调光层的接触界面包括第一调光结构;所述第二调光区域包括折射率为n3的第三调光层,折射率为n4的第四调光层,所述第三调光层和所述第四调光层的接触界面包括第二调光结构;所述第一调光结构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90°,所述第二调光结构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90°;
其中,|n1-n2|<|n3-n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阵列包括子显示阵列,所述子显示阵列包括多个在第一方向上交替排布的第一子像素组和第二子像素组,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
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调光区域,每个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对应一个所述第二调光区域;
其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在所对应的第一调光区域内,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在所对应的第二调光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阵列包括多个在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布的所述子显示阵列,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组以及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均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颜色不同的所述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组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中,所述子像素的数量和所述子像素的排布方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组以及所述第二子像素组中,所述子像素的数量和所述子像素的排布方式中的至少一者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
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显示区中,所述第一调光区域的面积占比大于所述第二调光区域的面积占比,所述第二显示区中,所述第一调光区域的面积占比小于所述第二调光区域的面积占比,用于减小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正视角光效的差值绝对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包围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中子像素密度相同;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调光区域内,且与所述第二调光区域无交叠,所述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调光区域内,且与所述第一调光区域无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显示驱动芯片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显示驱动芯片的距离;所述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显示驱动芯片之间;
在第三方向上,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多个依次排布的显示分区,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为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显示分区,所述第三方向由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所述显示分区对应多个在第四方向上交替排布的所述第一调光区域和所述第二调光区域;所述第四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方向;
其中,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不同所述显示分区中所述第一调光区域的面积占比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同一所示显示分区中,所述第一调光区域的面积相同,所述第二调光区域的面积相同;
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不同所示显示分区中,所述第一调光区域的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调光区域的面积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为可弯曲显示模组,所述第二显示区为可弯曲显示部分,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位于所述可弯曲显示部分两侧的两平面显示部分;
其中,当所述显示模组处于展平状态时,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调光区域内,所述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调光区域内。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子像素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中子像素的密度,所述第二显示区至少包围部分所述第一显示区;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方向上,所述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调光区域内,所述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调光区域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第三显示区;
在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显示区具有交替分布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的第四区域;其中,所述第三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调光结构,所述第四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调光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光层与所述第二调光层中,折射率较小的一者材料为亚克力或是有机硅,折射率较大的一者材料为混合有表面分散剂以及掺杂粒子的油墨;
所述第三调光层与所述第四调光层中,折射率较小的一者材料为亚克力或是有机硅,折射率较大的一者材料为混合有表面分散剂以及掺杂粒子的油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以及水玻璃至少一种;
所述掺杂粒子为纳米粒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光层与所述第三调光层同层,二者同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包括镂空区域和非镂空区域;
所述第二调光层与所述第四调光层同层,二者位于第二层;所述第二层填充所述镂空区域,且覆盖所述第一层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具有多个所述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垂直投影至少覆盖一个所述子像素;
所述第一调光层的折射率n1小于所述第二调光层的折射率n2;所述第三调光层的折射率n3小于所述第四调光层的折射率n4。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中镂空区域与所述子像素一一对应,所述镂空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对应的子像素。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具有多个所述非镂空区域,所述非镂空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垂直投影至少覆盖一个所述子像素;
所述第一调光层的折射率n1小于所述第二调光层的折射率n2;所述第三调光层的折射率n3小于所述第四调光层的折射率n4;
或,所述第一调光层的折射率n1大于所述第二调光层的折射率n2;所述第三调光层的折射率n3大于所述第四调光层的折射率n4。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光区域中接触界面与所述子像素在第五方向上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调光区域中接触界面与子像素在第五方向上的最小距离;
其中,所述第五方向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且由所述接触界面指向所述子像素。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光结构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夹角越小,|n1-n2|越大;
所述第二调光结构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夹角越小,|n3-n4|越大。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n3-n4|≥0.15,|n1-n2|≤0.15。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结构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不小于60°;
所述第二调光结构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不小于60°。
2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110742836.9A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4713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2836.9A CN113471388B (zh)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US17/450,929 US20230006002A1 (en) 2021-06-30 2021-10-14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2836.9A CN113471388B (zh)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1388A true CN113471388A (zh) 2021-10-01
CN113471388B CN113471388B (zh) 2022-08-19

Family

ID=77876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2836.9A Active CN113471388B (zh)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06002A1 (zh)
CN (1) CN11347138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8843A (zh) * 2021-11-05 2022-02-18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361364A (zh) * 2021-12-31 2022-04-1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420872A (zh) * 2022-01-21 2022-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14823807A (zh) * 2022-02-07 2022-07-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269967A1 (en) * 2022-02-22 2023-08-24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7642015B (zh) * 2023-11-29 2024-10-0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28118A1 (en) * 2016-09-28 2020-01-23 Pioneer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system
US20200310181A1 (en) * 2019-03-29 2020-10-01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1834542A (zh) * 2020-06-28 2020-10-27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310305A (zh) * 2020-10-19 2021-02-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013203A (zh) * 2021-02-09 2021-06-2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193759A1 (en) * 2019-12-23 2021-06-24 Lg Display Co., Ltd. Pixel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89379A (ko) * 2019-01-16 2020-07-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CN116033781A (zh) * 2020-05-06 2023-04-28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28118A1 (en) * 2016-09-28 2020-01-23 Pioneer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system
US20200310181A1 (en) * 2019-03-29 2020-10-01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10193759A1 (en) * 2019-12-23 2021-06-24 Lg Display Co., Ltd. Pixel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834542A (zh) * 2020-06-28 2020-10-27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310305A (zh) * 2020-10-19 2021-02-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013203A (zh) * 2021-02-09 2021-06-2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8843A (zh) * 2021-11-05 2022-02-18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068843B (zh) * 2021-11-05 2023-12-22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361364A (zh) * 2021-12-31 2022-04-1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361364B (zh) * 2021-12-31 2024-04-09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420872A (zh) * 2022-01-21 2022-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14823807A (zh) * 2022-02-07 2022-07-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06002A1 (en) 2023-01-05
CN113471388B (zh) 202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71388B (zh)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KR102626540B1 (ko) 디스플레이 기판,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076709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8212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585487B (zh) 显示面板及其像素结构
US10475867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CN11332805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133294B2 (en)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
CN114068843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328055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289463B2 (en) Display panel
CN113130619B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7502415B2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携帯端末
CN11309727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790331B2 (en) Display panel
US20040119912A1 (en) Optical element, planar lighting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CN108319071A (zh) 显示装置
CN111862816B (zh) 一种显示面板
KR20040049285A (ko) 광학 소자, 면상 조명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735671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467847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70139364A (ko) 발광소자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TWI815661B (zh) 電子裝置
CN116632030B (zh) 显示装置
CN220382097U (zh) 一种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