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9585A - 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碳管理平台、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碳管理平台、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9585A
CN113469585A CN202111026183.0A CN202111026183A CN113469585A CN 113469585 A CN113469585 A CN 113469585A CN 202111026183 A CN202111026183 A CN 202111026183A CN 113469585 A CN113469585 A CN 113469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emission
carbon
data
index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261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灿
周文闻
邱剑
谢予丛
周凡珂
卢笛
李绪焜
于潇洋
伍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Cloud Comput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Cloud Comput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Cloud Comput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Cloud Comput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261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695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69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95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碳管理平台、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基于数据库中存储的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采集数据,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消耗的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额外获得的第二碳排放指标;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所述第二碳排放指标,确定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至少根据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所述第二时段为第一时段之后的时段。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为碳排放主体合理、精准的调整碳管理数据,为碳排放主体合理、精准的实现碳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Description

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碳管理平台、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碳管理平台、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加剧,减缓、阻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趋势成为了国家和地区组织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企业、社区等碳排放主体在生产、生活等活动中需要合理有效的进行碳管理。碳管理以减少碳排放主体在生产、生活等活动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为核心目标,并且碳排放主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简称碳排放量)不得超过碳排放主体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碳排放指标(也称碳排放权)。
碳管理数据是用于指导碳排放主体进行碳管理的数据。碳管理数据在碳排放主体的生产、生活等活动过程中需要动态调整,以满足碳排放主体动态的碳管理需求。然而,目前的碳管理数据主要由碳排放主体基于经验进行调整,这使得碳管理数据的调整并不合理、精准,导致碳排放主体无法合理、精准的实现碳管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碳管理平台、系统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在碳排放主体的生产、生活等活动过程中,运用数据处理方案,对碳管理数据进行合理、精准的调整,从而为碳排放主体合理、精准的实现碳管理提供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包括:
基于数据库中存储的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采集数据,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消耗的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额外获得的第二碳排放指标;
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所述第二碳排放指标,确定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
至少根据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所述第二时段为第一时段之后的时段。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包括:
使用碳排放主体对应的碳账户登录碳管理平台;
显示所述碳账户的碳管理页面,所述碳管理页面在第一时段展示有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
响应于页面刷新指令,刷新所述碳管理页面,刷新后的碳管理页面展示有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所述第二时段为第一时段之后的时段,所述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由碳管理平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进行调整后得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碳管理数据调整装置,包括:
指标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数据库中存储的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采集数据,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消耗的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额外获得的第二碳排放指标;
指标变化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所述第二碳排放指标,确定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
数据调整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所述第二时段为第一时段之后的时段。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碳管理平台,所述碳管理平台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碳管理系统,包括:
设置于碳排放源和碳减排源的源数据采集设备;
与所述源数据采集设备通信连接的碳管理平台,所述碳管理平台如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碳管理平台;
与所述碳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碳服务平台。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或者,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或者,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碳管理平台获取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采集数据并进行入库存储,能够在碳管理平台需要对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进行调整时,基于数据库中存储的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采集数据,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消耗的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额外获得的第二碳排放指标。从而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所述第二碳排放指标,确定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进而至少根据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之后的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可至少根据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和碳减排所实际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之后的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碳排放主体的生产、生活等活动过程中,使得碳管理数据至少随着不同时段的碳排放和碳减排所实际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而动态调整,从而动态调整的碳管理数据能够至少贴合碳排放主体在生产、生活等活动过程中的实际碳排放和碳减排情况,实现了为碳排放主体合理、精准的调整碳管理数据,为碳排放主体合理、精准的实现碳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1B为设备编辑页面的示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第一碳排放指标的方法流程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第二碳排放指标的方法流程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至少根据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碳管理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至少根据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碳管理数据的另一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平台的功能架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7A为碳账户页面的局部示例图。
图7B为能耗分析页面的局部示例图。
图7C为碳排放页面的局部示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数据调整装置的框图。
图9为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A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碳管理系统的架构可以包括:部署于碳排放主体侧的碳排放源110和碳减排源120、设置于碳排放源和碳减排源的源数据采集设备130、部署于网络端的碳管理平台140、与碳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的管理终端150、与碳管理平台140通信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碳服务平台160。
本申请实施例所指的碳排放主体可以是任意的产生二氧化碳排放行为的组织、群体或者个人。在一些实施例中,碳排放主体可以包括:具有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等)排放行为并应核算的企业、社区或者其他独立核算组织。为便于说明,后续将二氧化碳排放行为简称为碳排放行为,将二氧化碳减排行为简称为碳减排行为。
碳排放源110为碳排放主体产生碳排放行为的源头。在一些实施例中,碳排放源可以包括碳排放主体的用能设备,用能设备在使用水、电、煤、石油等一种或者多种能源的过程中可能排放二氧化碳。本申请实施例所指的用能设备可能是一个单一设备,也可能是多个设备形成的设备集群。在一个示例中,碳排放源可以例如企业中的用电设备、用水设备、用煤设备、混合使用多种能源的用能设备等。需要说明的是,碳排放主体并不一定是以用能设备使用能源的形式来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用能设备仅是碳排放源的一种可选形式;碳排放主体在生产、生活等活动中任意的产生碳排放行为的设备、人等源头均可视为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指的碳排放源。不同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源形式可能不同,碳排放源的具体形式可视碳排放主体具体的生产、生活等活动而定,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设限。
碳减排源120为碳排放主体产生碳减排行为的源头。在一些实施例中,碳排放主体可能通过获取清洁能源的方式来实现碳减排行为。例如,碳排放主体可通过光伏发电、风能发电来实现碳减排行为。在一个示例中,碳减排源可以是企业、社区等碳排放主体使用的光伏发电设备、风能发电设备等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碳排放主体也可能通过具体的节能减排活动来实现碳减排行为。例如,碳排放主体可通过关闭用能设备来实现碳减排行为。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关闭用能设备仅是碳排放主体实现碳减排行为的可选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碳排放主体实现碳减排行为的具体形式并不设限。
碳排放主体可能具有一个或多个碳排放源,也可能具有一个或多个碳减排源。在一些实施例中,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源和碳减排源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可以相互重合。例如,用能设备在使用能源时,由于产生碳排放行为而成为碳排放源;如果碳排放主体由于节能减排而关闭用能设备,则关闭用能设备使得本来应产生的碳排放行为被取消,实现了碳减排效果,因此用能设备此时又会成为碳减排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碳排放源产生碳排放行为,因此碳排放源将消耗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指标(例如消耗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指标配额),而碳减排源能够实现碳减排效果,因此碳减排源能够为碳排放主体获得额外的碳排放指标。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控制碳排放主体在生产、生活等活动中的碳排放量的目的,碳排放主体一般会被分配固定的碳排放指标配额。例如,政务机构基于本地区计划的碳排放指标,结合碳排放主体的生产、生活等具体情况,为碳排放主体分配固定的碳排放指标配额。在此基础上,碳排放主体也可通过节能减排、光伏发电、转让进碳排放指标等其他途径获得碳排放指标。
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由于二氧化碳属于气体,因此碳排放源产生的碳排放量并无法直接观测计算,而是需要基于碳排放源产生碳排放行为的源数据,来转换得到碳排放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用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需要基于用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用能量转换得到。例如,用电设备在用电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需要基于用电设备在用电过程中的用电量转换得到。
同理,碳减排源产生的碳减排量并无法直接观测计算,而是需要基于碳减排源产生碳减排行为的源数据,来转换得到碳减排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设备产生的碳减排量,需要基于清洁能源发电设备的发电量转换得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用能设备关闭过程中产生的碳减排量,需要基于用能设备关闭过程中节省的用能量转换得到。
为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将碳排放源产生碳排放行为的源数据称为碳排放源数据。例如,碳排放源数据包括用能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用能量(比如用电量)等。同时,将碳减排源产生碳减排行为的源数据称为碳减排源数据。例如,碳减排源数据包括清洁能源发电设备的发电量、用能设备关闭过程中节省的用能量等。
碳排放源数据和碳减排源数据如果由碳排放主体人工计量和上传,可能存在碳排放源数据和碳减排源数据的计量不准确甚至被篡改的情况,进而导致后续计算的碳排放主体的与碳相关数据(例如碳排放量、碳减排量等)存在不准确的情况。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可在碳排放主体的每个碳排放源和每个碳减排源设置源数据采集设备130。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对企业、社区等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源和碳减排源进行盘点,对盘点结果中的碳排放源和碳减排源加装源数据采集设备。针对碳排放源,源数据采集设备可对碳排放源数据进行采集计量,并上传给碳管理平台140;针对碳减排源,源数据采集设备可对碳减排源数据进行采集计量,并上传给碳管理平台。
在一个示例中,以碳排放源为用能设备为例,源数据采集设备可采集用能设备的用能量。例如,源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是采集计量用电量的智能电表、采集计量用水量的智能水表、采集计量用煤气量的智能煤气表等。以碳减排源为清洁能源发电设备为例,源数据采集设备可以采集计量清洁能源发电设备的发电量;例如,源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是采集光伏发电设备的发电量的光伏计量表。
需要说明的是,源数据采集设备可以具有多种类型,相应的,不同类型的源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和碳减排源数据的类型也可能不同。例如,智能水表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的类型为用水量、智能电表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的类型为用电量。源数据采集设备的具体类型可视碳排放源产生碳排放行为的具体形式、碳减排源产生碳减排行为的具体形式而定,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设限。进一步的,一个碳排放源可能需要设置多种类型的源数据采集设备,一个碳减排源也可能需要设置多种类型的源数据采集设备。例如,一个用能设备可能同时使用水、电等多种类型能源,因此针对该用能设备需要设置智能水表、智能电表等多种类型的源数据采集设备。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由于碳排放源和碳减排源可能重合,因此源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的源数据可能是碳排放源数据,也可能是碳减排源数据。例如,用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成为碳排放源,则源数据采集设备在用能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采集的用能量,可成为碳排放源数据;而用能设备在关闭过程中成为碳减排源,则源数据采集设备在用能设备关闭过程中采集并计量的节约用能量,可成为碳减排源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源数据采集设备可将采集计量的碳排放源数据和碳减排源数据实时或定时的传输给碳管理平台140。
碳管理平台14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部署在网络端(例如云端)的服务器平台,用于为碳排放主体提供碳管理服务。作为可选实现,碳管理平台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碳管理平台可为碳排放主体提供碳账户。例如,碳排放主体可在碳管理平台注册碳账户。从而,碳管理平台可基于碳账户,为不同的碳排放主体提供碳管理服务。
管理终端150为碳排放主体使用的终端设备(例如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碳排放主体通过管理终端150可使用碳管理平台提供的多种管理服务。作为可选实现,该多种管理服务例如:管理源数据采集设备,编辑碳排放主体信息,浏览不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浏览碳管理平台计算的碳排放主体的能耗总量、能耗分布,浏览碳管理平台计算的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总量、各类型能源的碳排放量分布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在碳排放源和碳减排源设置的源数据采集设备需要与碳管理平台进行通信,因此碳排放主体在新增、修改碳排放源和碳减排源的源数据采集设备时,可以通过管理终端对源数据采集设备进行编辑并告知碳管理平台。作为一种可选实现,碳排放主体可通过管理终端显示碳账户的设备编辑页面,以对与碳管理平台进行通信的源数据采集设备进行编辑。以碳减排源为光伏发电设备,源数据采集设备为光伏计量表为例,图1B示例性的示出了设备编辑页面的示例图。如图1B所示,碳排放主体可对光伏计量表的设备名称、所属厂区、设备编号、上级设备、设备类型(设备类型可以决定碳排放源数据、碳减排源数据的具体类型)、计量方向、设备品牌、设备型号、设备属性、所属户号(例如所属碳账户)等信息进行编辑和配置。
作为可选实现,基于管理终端在设备编辑页面编辑的设备信息,碳管理平台在获得源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的源数据之后,可以确定源数据是属于碳排放源数据还是属于碳减排源数据,并且确定出源数据归属的碳排放主体(例如源数据归属的碳账户)。进而碳管理平台可在数据库中基于碳账户分别存储不同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的碳排放源数据和碳减排源数据。可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碳排放主体侧布置源数据采集设备,并由碳管理平台对接收到的不同时刻的源数据进行入库存储,能够为碳管理平台实现碳管理数据的调整、以及与碳相关数据的计算提供数据支持。
碳服务平台160为提供碳相关服务的服务器平台。碳服务平台可以与碳管理平台相通信,从而碳排放主体可通过碳管理平台使用碳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例如,碳管理平台可提供碳服务平台的服务接口,从而碳排放主体可通过管理终端,利用该服务接口,使用碳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
碳服务平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碳服务平台可以包括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碳排放指标认证平台,碳排放指标核查平台等。
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是为不同碳排放主体提供碳排放指标转让服务的平台。例如,当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指标不够使用时,碳排放主体可以通过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以资源交换的方式,转让进(例如获得)其他碳排放主体转让出的碳排放指标;当碳排放主体具有多余的碳排放指标时,碳排放主体可以通过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转让出多余的碳排放指标给其他碳排放主体。
碳排放指标认证平台是用于为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指标提供认证服务的平台,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指标经过认证之后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碳排放指标核查平台是用于核查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指标现状的服务平台,一般由政务机构设置。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系统,碳管理平台可在碳排放主体的生产、生活等活动过程中,获取到碳排放主体侧的源数据采集设备实时或定时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和碳减排源数据,并存储入数据库。从而碳管理平台可运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案,根据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采集数据(采集数据例如碳排放源数据和碳减排源数据),对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进行动态调整,以在不同时段为碳排放主体提供适应于当前实际情况的碳管理数据,从而为碳排放主体能够在不同时段实现合理、精准的碳管理提供可能性。
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流程可由碳管理平台执行实现。参照图2,该方法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210中,基于数据库中存储的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采集数据,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消耗的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额外获得的第二碳排放指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碳管理平台可获取碳排放主体侧的源数据采集设备在不同时刻采集的采集数据,并将不同时刻对应的采集数据存储入数据库。所述采集数据可以包括碳排放源数据和碳减排源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库可以存储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对应的碳排放源数据和碳减排源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是以各个碳排放主体为单位,进行碳管理数据的调整,步骤S210所指的碳排放主体可以是在碳管理平台注册的任一个碳排放主体。当需要调整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之后的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时,本申请实施例可至少基于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得到所述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表示的是: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通过碳排放行为和碳减排行为导致的碳排放指标的变化量,其中,碳排放行为消耗碳排放指标,碳减排行为额外获得碳排放指标。因此为获得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本申请实施例需要确定出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通过碳排放行为消耗的碳排放指标(称为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通过碳减排行为额外获得的碳排放指标(称为第二碳排放指标)。
基于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的碳排放源数据能够体现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的碳排放行为情况,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的碳减排源数据能够体现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的碳减排行为情况,因此在步骤S210中,本申请实施例可基于已入库存储的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采集数据,确定出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消耗的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额外获得的第二碳排放指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段可以由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形成,且第一时刻早于第二时刻。例如,第一时刻为第一时段的起点时刻,第二时刻为第一时段的终点时刻。作为可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可基于数据库中存储的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碳排放指标;基于数据库中存储的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采集的碳减排源数据,确定所述第二碳排放指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定时调整碳排放主体的碳管理数据,例如第一时段的时间长度(即第二时刻和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可以是设定的单位时间长度(例如一分钟、一小时、一天、一周等单位时间长度)。作为可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可在第一时刻调整得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之后,间隔设定的单位时间长度,再在第二时刻调整得到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以此类推,从而每隔设定的单位时间长度则调整一次碳排放主体的碳管理数据。
在其他可能的实现中,碳排放主体也可自主要求调整碳管理数据,如果碳排放主体在当前要求调整碳管理数据时,则第二时刻可以是当前时刻,本申请实施例可确定碳排放主体在过去的单位时间长度内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进而调整得到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此时,第一时刻可以认为是当前时刻往前推单位时间长度的时刻。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单位时间长度可以由碳排放主体自主设置或者由碳管理平台默认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设限。如果单位时间长度设定的足够小,则本申请实施例可实现实时的调整碳管理数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也可支持对碳管理数据进行不定时的调整,例如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可以是随机的,而不一定是设定的单位时间长度。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可每隔随机时长,调整一次碳排放主体的碳管理数据。在其他可能的实现中,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也可以是碳排放主体指定的时刻,第二时段也可以是碳排放主体指定的时刻。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可基于用户指定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调整第二时刻之后指定的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
在步骤S211中,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所述第二碳排放指标,确定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
由于第一碳排放指标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消耗的碳排放指标,因此第一碳排放指标对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呈负向影响,第二碳排放指标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额外获得的碳排放指标,因此第二碳排放指标对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呈正向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基于第一碳排放指标的负向影响和第二碳排放指标的正向影响,确定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作为可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可将第二碳排放指标减去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得到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
在步骤S212中,至少根据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第二时段为第一时段之后的时段。
本申请实施例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之后,可至少根据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第二时段可以是第一时段之后的时段,从而实现对第一时段之后的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碳管理平台每隔设定的单位时间长度,调整一次碳管理数据,则第二时段可以是第一时段之后的时长为单位时间长度的时段。作为可选实现,所述第二时段可以由第二时刻和第三时刻形成,所述第三时刻晚于所述第二时刻;例如,第二时刻为第二时段的起点时刻,第三时刻为第二时段的终点时刻。在进一步的可选实现中,第三时刻与第二时刻的间隔时长为设定的单位时间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利用优化器的数据优化手段,来实现调整碳管理数据。作为可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可利用优化器,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可设定优化器的优化目标,从而基于设定的优化目标,至少以所述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作为优化器的输入数据,以碳管理数据作为优化器需要优化的优化数据,对碳管理数据进行优化;进而将优化后的碳管理数据作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优化器可以是优化求解器,也可以是人工智能模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设限。优化器的优化目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只要优化目标有利于碳排放主体实现有效的碳管理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设限。
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碳管理平台获取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采集数据并进行入库存储,能够在碳管理平台需要对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进行调整时,基于数据库中存储的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采集数据,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消耗的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额外获得的第二碳排放指标。从而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所述第二碳排放指标,确定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进而至少根据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之后的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可至少根据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和碳减排所实际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之后的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碳排放主体的生产、生活等活动过程中,使得碳管理数据至少随着不同时段的碳排放和碳减排所实际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而动态调整,从而动态调整的碳管理数据能够至少贴合碳排放主体在生产、生活等活动过程中的实际碳排放和碳减排情况,实现了为碳排放主体合理、精准的调整碳管理数据,为碳排放主体合理、精准的实现碳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时段由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形成,且第一时刻早于第二时刻,则本申请实施例可基于数据库中存储的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对应的采集数据(碳排放源数据、碳减排源数据),实现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消耗的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额外获得的第二碳排放指标。
作为可选实现,图3A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第一碳排放指标的可选方法流程图。该方法流程可由碳管理平台执行实现,参照图3A,该方法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310中,从数据库中获取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可从数据库中获取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可以认为是,源数据采集设备在第一时刻采集的碳排放主体所有的碳排放源数据(例如,源数据采集设备在第一时刻针对碳排放主体的所有碳排放源,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可以认为是,源数据采集设备在第二时刻采集的碳排放主体所有的碳排放源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刻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可能包括多种类型的碳排放源数据(例如第一时刻采集的用电量、用水量等)。同理,第二时刻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可能包括多种类型的碳排放源数据。
在步骤S311中,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确定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
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可以认为是,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将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减去第一时刻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以得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碳排放源数据具有多种类型(例如用电量、用水量等多种类型的碳排放源数据),则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可以包括: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多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作为可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可将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采集的同种类型的碳排放源数据相减,以得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各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
作为一种示例,设第一时刻为t1,第二时刻为t2,碳排放源数据具有K种类型,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采集的第i种碳排放源数据为At1,i,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采集的第i种碳排放源数据为At2,i,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t2-t1)的第i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为Se,i,则Se,i可以表示为:Se,i=At2,i-At1,i
在步骤S312中,根据所述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和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确定所述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
由于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表示的是碳排放源产生碳排放行为的源数据在第一时段的变化量,例如碳排放源在第一时段的用电量变化量、用水量变化量等,无法直接表示碳排放源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需要将所述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转换为所述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设定碳排放源数据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从而根据所述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和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确定所述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放计算因子可以表示单位碳排放源数据对应的碳排放量(例如单位用电量对应的碳排放量等)。作为可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可将所述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和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相乘,以得到所述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碳排放源数据具有多种类型,则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可以包括多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由于不同种类的单位碳排放源数据对应的碳排放量可能不同(例如,单位用电量对应的碳排放量,不同于单位用水量对应的碳排放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设定多种排放计算因子,一种排放计算因子对应一种碳排放源数据(例如,设定用电量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设定用水量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等)。作为可选实现,针对第一时段的任一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本申请实施例可将第一时段的该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与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相乘,得到该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对应的碳排放量;进而将各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对应的碳排放量进行相加,以得到所述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
在一个示例中,设碳排放源数据具有K种,Se,i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第i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fe,i为第i种碳排放源数据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Etotal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则Etotal可以表示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K种碳排放源数据的碳碳排放量的相加之和。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第i种碳排放源数据的碳排放量可以表示为:Se,i×fe,i,即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第i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乘以第i种碳排放源数据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
在步骤S313中,根据所述碳排放量,确定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消耗的第一碳排放指标。
由于碳排放行为会消耗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指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之后,可将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转换为第一时段消耗的碳排放指标。为便于说明,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消耗的碳排放指标可称为第一碳排放指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设定碳排放量对应的指标转换因子,该指标转换因子可以表示单位碳排放量对应的碳排放指标,从而本申请实施例可基于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和对应的指标转换因子,确定第一碳排放指标。例如,将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和对应的指标转换因子相乘,以得到第一碳排放指标。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碳排放指标可以具有多种类型,例如碳排放指标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两种类型:碳排放指标配额,CCER(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Reduction,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绿证,区域CER(Certification Emission Reduction,核证减排量)等。
碳排放量在不同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转换因子可能不同,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设定碳排放量的多种指标转换因子,碳排放量的一种指标转换因子对应碳排放量在一种碳排放指标类型的转换关系(例如,设定碳排放量在绿证对应的指标转换因子,碳排放量在CCER对应的指标转换因子等)。
在更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确定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例如,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在绿证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在CCER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等);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可以认为是,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消耗的碳排放指标的类型分配比例;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的和可以为1。在一种可选实现中,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可以指示,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例如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中携带该指标分配比例;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可以认为是上一次调整的碳管理数据。
在碳排放指标具有多种类型的情况下,作为步骤S313的一种可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可根据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以及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转换因子和指标分配比例,确定第一碳排放指标。例如,针对任一种碳排放指标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可将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乘以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在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转换因子以及指标分配比例,从而得到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在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进而将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进行相加,得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消耗的第一碳排放指标。
作为一种示例,设碳排放指标具有M种,fpe,i为碳排放量在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转换因子,rce,i为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在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Ppe,i为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在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则Ppe,i可以表示为:Ppe,i=Etotal×fpe,i×rce,i。若进一步设Ppe为第一碳排放指标,则Ppe可以表示为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在M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的相加之和。其中,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在M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的相加之和为1。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基于碳排放主体在两个时刻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精准的确定碳排放主体在该两个时刻形成的时段所消耗的碳排放指标,并且在计算过程可产生多种中间数据,包括:该时段的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例如,该时段的各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该时段的碳排放量(例如,该时段的各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对应的碳排放量)等。基于此,碳管理平台能够为碳排放主体提供更为全面的与碳相关数据,以使得碳排放主体能够从多个维度了解生产、生活等活动中的实际碳排放情况,为碳排放主体进一步合理、精准的进行碳管理提供了基础。
作为可选实现,图3B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第二碳排放指标的可选方法流程图。该方法流程可由碳管理平台执行实现,参照图3B,该方法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320中,从数据库中获取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采集的碳减排源数据。
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采集的碳减排源数据可以认为是,源数据采集设备在第一时刻采集的碳排放主体所有的碳减排源数据。同理,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采集的碳减排源数据可以认为是,源数据采集设备在第二时刻采集的碳排放主体所有的碳减排源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刻采集的碳减排源数据可能包括多种类型的碳减排源数据(例如发电量、节约用电量等)。同理,第二时刻采集的碳减排源数据可能包括多种类型的碳减排源数据。
在步骤S321中,根据所述第一时刻以及第二时刻采集的碳减排源数据,确定第一时段的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
第一时段的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可以认为是,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将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采集的碳减排源数据,减去第一时刻采集的碳减排源数据,以得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作为可选实现,如果碳减排源数据具有多种类型,则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可以包括: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多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本申请实施例可将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采集的同种碳减排源数据相减,得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各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
作为一种示例,设碳减排源数据具有L种,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采集的第i种碳减排源数据为Bt1,i,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采集的第i种碳减排源数据为Bt2,i,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第i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为Sr,i,则Sr,i可以表示为:Sr,i=Bt2,i-Bt1,i
在步骤S322中,根据所述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和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确定所述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
由于第一时段的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表示的是碳减排源产生碳减排行为的源数据在第一时段的变化量,例如碳减排源在第一时段的发电量变化量,无法直接表示碳减排源在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需要将所述第一时段的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转换为所述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设定碳减排源数据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从而基于所述第一时段的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和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确定所述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例如,将所述第一时段的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和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相乘,以得到所述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碳排放源是由于使用某种能源而产生碳排放行为,而碳减排源是由于节约该种能源而产生碳减排行为,碳排放行为和碳减排行为可能是出于对同种能源的使用和节约而产生,例如用电设备是由于用电而产生碳排放行为,而清洁能源发电设备是由于发电而产生碳减排行为,碳排放行为和碳减排行为是出于对电的使用和节约而产生。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同种碳排放源数据和碳减排源数据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可以相同。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碳减排源数据具有多种类型,则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可以包括多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同时由于不同种类的单位碳减排源数据对应的碳减排量可能不同(例如,节约的单位用电量和节约的单位用水量对应的碳减排量可能不同),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设定多种排放计算因子。在可选实现中,针对第一时段的任一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本申请实施例可将第一时段的该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与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相乘,得到该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对应的碳减排量;进而将各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对应的碳减排量进行相加,以得到所述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
在一个示例中,设碳减排源数据具有L种,Sr,i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第i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fe,i为第i种碳减排源数据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例如,同种碳减排源数据和碳排放源数据使用相同的排放计算因子),Rtotal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则Rtotal可以表示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L种碳减排源数据的碳减排量的相加之和。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第i种碳减排源数据的碳减排量可以表示为:Sr,i×fe,i,即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第i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乘以第i种碳减排源数据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
在步骤S323中,根据所述碳减排量,确定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额外获得的第二碳排放指标。
由于碳减排行为能够为碳排放主体获得额外的碳排放指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之后,可将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转换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额外获得的碳排放指标。为便于说明,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额外获得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可称为第二碳排放指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设定碳减排量对应的指标转换因子,该指标转换因子可以表示单位碳减排量对应的碳排放指标,从而本申请实施例可基于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和对应的指标转换因子,确定第二碳排放指标。作为可选实现,碳排放量对应的指标转换因子和碳减排量对应的指标转换因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碳排放指标具有多种类型,则碳减排量在不同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转换因子可能不同,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设定碳减排量的多种指标转换因子,碳减排量的一种指标转换因子对应碳减排量在一种碳排放指标类型的转换关系。
在更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确定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在多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在多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可以认为是,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额外获得的碳排放指标的类型分配比例;该多种碳排放指标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的和可以为1。在一种可选实现中,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可以指示,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在多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例如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中携带该指标分配比例;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可以认为是上一次调整的碳管理数据。
在碳排放指标具有多种类型的情况下,作为步骤S323的一种可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可根据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以及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转换因子和指标分配比例,确定第二碳排放指标。例如,针对任一种碳排放指标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可将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乘以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在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转换因子以及指标分配比例,从而得到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在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进而,将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进行相加,得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额外获得的第二碳排放指标。
作为一种示例,设fpr,i为碳减排量在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转换因子,rcr,i为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在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Ppr,i为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在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则Ppr,i可以表示为:Ppr,i=Rtotal×fpr,i×rcr,i。若进一步设Ppr为第二碳排放指标,则Ppr可以表示为: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在M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的相加之和。其中,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在M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的相加之和为1。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基于碳排放主体在两个时刻采集的碳减排源数据,精准的确定碳排放主体在该两个时刻形成的时段所额外获得的碳排放指标,并且在计算过程可产生多种中间数据,包括:该时段的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例如,该时段的各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该时段的碳减排量(例如,该时段的各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对应的碳减排量)等。基于此,碳管理平台能够为碳排放主体提供更为全面的与碳相关数据,以使得碳排放主体能够从多个维度了解生产、生活等活动中的实际碳减排情况,为碳排放主体进一步合理、精准的进行碳管理提供了基础。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和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如果碳管理平台在上一次调整得到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之后,碳排放主体基于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调整了碳排放行为和碳减排行为,则由于碳排放源数据和碳减排源数据将相应的调整,因此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将相应变化。也就是说,第一时段不同的碳管理数据将决定第一时段不同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可以看出,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受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的影响,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为上一次调整的碳管理数据。同理,碳管理平台在调整得到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后,第二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也将受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的影响。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可实现基于各个时段的碳管理数据,影响碳排放主体在各个时段的碳排放行为和碳减排行为,达到碳排放行为和碳减排行为的动态调整。
在确定所述第一碳排放指标和第二碳排放指标之后,本申请实施例可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将第二碳排放指标减去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得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在一个示例中,设△Pre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则△Pre可以表示为:△Pre=Ppr-Ppe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碳排放指标具有多种类型,则本申请实施例可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进而将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进行相加,以得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
作为可选实现,针对任一种碳排放指标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可将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在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减去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在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以得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
作为一种示例,设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为△Pre,i,则△Pre,i可以表示为:△Pre,i=Ppr,i-Ppe,i,即:△Pre,i=Rtotal×fpr,i×rcr,i-Etotal×fpe,i×rce,i。从而,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Pre可以具体表示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M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的相加之和。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是结合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消耗和额外获得的碳排放指标而确定,因此在排除碳排放主体通过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转让的碳排放指标(包含转让进和转让出的碳排放指标)的情况下,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可以基于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以及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碳排放指标确定。作为可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可将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加上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以得到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对应的碳排放指标。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可以认为是,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的可用碳排放指标;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可以认为是,在排除转让碳排放指标等情况下,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的可用碳排放指标。
作为一种示例,设Pt1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碳排放指标,Pt2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则Pt2可以表示为:Pt2=Pt1+△Pre。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Pre为正值,则Pt2相比于Pt1增加了碳排放指标,如果△Pre为负值,则Pt2相比于Pt1减少了碳排放指标。
更进一步的,如果碳排放指标具有多种类型,则本申请实施例可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的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进而,将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的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进行相加,以得到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对应的碳排放指标。作为一种可选实现,针对任一种碳排放指标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可将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的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加上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以得到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的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
作为一种示例,设Pt1,i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的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Pt2,i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的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则Pt2,i可以表示为:Pt2,i=Pt1,i+△Pre,i,即Pt2,i=Pt1,i+(Rtotal×fpr,i×rcr,i-Etotal×fpe,i×rce,i)。相应的,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对应的碳排放指标Pt2可以表示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的M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的相加之和。
相应的,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Pre也可以表示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和第一时刻的M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差值的相加之和。其中,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刻和第一时刻的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碳排放指标差值可以表示为:Pt2,i-Pt1,i
在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后,本申请实施例可至少基于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碳管理数据可以包括一项或多项因素数据,因素数据可以是能够影响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指标的任意因素对应的数据。作为一种可选实现,因素数据可以包括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例如各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例如各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碳排放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碳减排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至少根据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第二时段的因素数据,以实现对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进行调整。作为可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可利用优化器实现对碳管理数据进行调整。如果碳管理数据包括一项或多项因素数据,则可通过优化因素数据,来实现对碳管理数据进行调整。图4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至少根据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碳管理数据的一种可选方法流程图。该方法流程可由碳管理平台执行实现,参照图4A,该方法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410中,至少将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输入优化器。
在步骤S411中,基于设定的优化目标,至少以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作为输入数据,在各因素数据符合对应的约束条件下,对各因素数据进行优化;其中,优化后的各因素数据形成所述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
在优化器优化因素数据的过程中,各因素数据需符合各自对应的约束条件。在一个示例中,以因素数据包括各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各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碳排放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碳减排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等为例,则各因素数据符合各自对应的约束条件例如:
各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符合其对应的限值范围;例如,各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小于其对应的上限值,大于其对应的下限值;在一个示例中,用电量变化量应小于其对应的上限值、大于其对应的下限值,用水量变化量应小于其对应的上限值、大于其对应的下限值等;
各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符合其对应的限值范围;例如,各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小于其对应的上限值,大于其对应的下限值;
碳排放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均大于0且小于1,同时相加结果为1;
碳减排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均大于0且小于1,且相加结果为1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化器的优化目标可以例如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趋于0(例如碳减排获得的碳排放指标趋于,抵消碳排放消耗的碳排放指标)、碳排放指标变化量均匀等。优化器的优化目标可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只要优化目标有利于碳排放主体实现有效的碳管理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设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利用优化器实现调整碳管理数据的方式仅是一种可选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实现调整碳管理数据。
在其他可能的实现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根据碳排放指标变化量的正、负值,调整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等。例如,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为正值,则说明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额外获得的第二碳排放指标,大于所消耗的第一碳排放指标,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减排行为效果足以抵消碳排放行为的消耗,从而本申请实施例可适量增加第二时段的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如果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为负值,则说明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额外获得的第二碳排放指标,小于所消耗的第一碳排放指标,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行为的消耗不足以通过碳减排行为抵消,从而本申请实施例可适量减小第二时段的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和/或适量增加第二时段的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
当然,上述描述仅是采用其他方式调整碳管理数据的一种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至少根据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的实现方式并不设限。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在调整碳管理数据时,还可引入碳排放主体在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的碳排放指标转让数据,从而结合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以及对应的碳排放指标转让数据,实现调整碳管理数据。作为可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可根据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以及碳排放指标转让数据,调整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实现,以使用优化器调整碳管理数据的方式为例,图4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至少根据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碳管理数据的另一可选方法流程图。参照图4B所示,该方法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420中,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转让数据。
碳排放指标转让数据可以认为是,碳排放主体通过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执行碳排放指标转让行为所产生的相关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转让数据可以包括: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转让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第一转让量,和/或,所述第一转让量对应的第一资源数据。
作为可选实现,所述第一转让量可以是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转让出和转让进的碳排放指标整体对应的转让量;如果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转让出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转让量,大于转让进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转让量,则所述第一转让量整体是正值;如果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转让出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转让量,小于转让进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转让量,则所述第一转让量整体是负值。在其他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转让量可以包括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转让出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转让量,和转让进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转让量。
需要说明的是,碳排放主体在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是通过交换资源的方式来转让碳排放指标,因此资源数据可以认为是碳排放主体通过转让碳排放指标所带来的资源对应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资源数据可能是正向的正值,也可能是负向的负值。例如,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转让出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转让量,小于转让进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转让量,则在第一转让量整体是负值的情况下,第一资源数据可以是负值;也就是说,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整体是转让进其他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指标,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整体是消耗资源数据的,因此第一资源数据是负值。反之,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转让出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转让量,大于转让进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转让量,则在第一转让量整体是正值的情况下,第一资源数据可以是正值;也就是说,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整体是转让出碳排放指标给其他碳排放主体,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整体是获得资源数据的,因此第一资源数据是正值。作为可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指的转让可以是指转让出和转让进的整体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数据进一步包括碳排放指标对应的转让比例,则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案,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例如上一次调整的碳管理数据)可以携带:第一时段用于转让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第一转让比例。为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可将第一时段的管理数据中携带的第一时段用于转让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转让比例,称为第一转让比例。进而,本申请实施例可基于所述第一转让比例,确定第一时段转让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第一转让量。
作为可选实现,在第一时段之前的第一时刻,如果本申请实施例已经调整了一次碳管理数据,则基于调整的碳管理数据中携带的第一时段用于转让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第一转让比例,本申请实施例可在第一时刻的可用碳排放指标的基础上,确定第一时段用于转让的第一转让量,从而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是使用确定的第一转让量进行碳排放指标的转让。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转让比例可以认为是,第一时刻的可用碳排放指标中用于进行转让的比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根据第一时刻的可用碳排放指标,以及所述第一转让比例,确定出所述第一转让量。在一个示例中,设tp为第一时段用于转让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第一转让比例,Pt1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的可用碳排放指标,则第一转让量Pr可以表示为:Pr=Pt1×tp。进而,第一资源数据可根据第一转让量,以及碳排放指标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单位资源数据确定。设碳排放指标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单位资源数据为Dpt1,第一资源数据为RE,则RE可以表示为:RE=Pr×Dpt1。可选的,碳排放指标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单位资源数据可通过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获取,并存储入数据库。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碳排放指标包括多种类型,则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中携带的第一转让比例可以包括: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比例。从而,针对任一种碳排放指标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可根据第一时刻的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可用碳排放指标,以及第一时段用于转让的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比例,确定第一时段转让的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量;进而将第一时段转让的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量进行相加,得到第一转让量。
在一个示例中,设tpi为第一时段用于转让的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比例,Pt1,i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的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可用碳排放指标,则第一时段转让的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量为Pr,i表示为:Pr,i=Pt1,i×tpi。从而,第一转让量Pr可以表示为:第一时段转让的M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量的相加之和。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针对任一种碳排放指标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可根据第一时段转让的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量,以及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单位资源数据,确定第一时段转让的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资源数据;进而将第一时段转让的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资源数据进行相加,以得到所述第一资源数据。可选的,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单位资源数据可通过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获取,并存储入数据库。
在一个示例中,设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单位资源数据为Dpt1,i,第一时段转让的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资源数据为RE,i,则RE,i可以表示为RE,i=Pr,i×Dpt1,i。从而,第一资源数据RE可以表示为:第一时段转让的M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资源数据的相加之和。
在其他可能的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可通过碳排放指令转让平台的数据,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转让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第一转让量,以及所述第一转让量对应的第一资源数据,而不一定基于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携带的第一转让比例,计算所述第一转让量。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数据可根据所述第一转让量以及碳排放指标在第一时段对应的单位资源数据确定。例如,将所述第一转让量乘以碳排放指标对应的单位资源数据,以得到所述第一资源数据。
在一个示例中,设第一转让量为Pr,第一资源数据为RE,碳排放指标在第一时段对应的单位资源数据为Dp,则第一资源数据RE可以表示为:RE=Pr×Dp。可选的,碳排放指标在第一时段对应的单位资源数据可通过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获取,并存储入数据库。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碳排放指标包括多种类型,则本申请实施例可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转让的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量,进而将第一时段转让的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量进行相加,以得到所述第一转让量。在一个示例中,设第一时段转让的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量为Pr,i,则第一转让量Pr可以表示为:第一时段转让的M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量的相加之和。
在可能的实现示例中,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转让的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量可从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中获取,例如,碳管理平台通过与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进行通信,以获得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转让的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量,并存储入数据库。
作为可选实现,在碳排放指标具有多种类型时,本申请实施例可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转让的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资源数据;进而,将第一时段转让的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资源数据进行相加,以得到所述第一资源数据。在一个示例中,设第一时段转让的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资源数据为RE,i,则第一资源数据RE可以表示为:第一时段转让的M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资源数据的相加之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任一种碳排放指标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可将第一时段转让的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量,乘以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在第一时段对应的单位资源数据,以得到第一时段转让的该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资源数据。在一个示例中,设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在第一时段对应的单位资源数据为Dp,i,第一时段转让的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资源数据为RE,i,则RE,i可以表示为RE,i=Pr,i×Dp,i
作为可选实现,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在第一时段对应的单位资源数据可从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中获取。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出了确定第一转让量和第一资源数据的多种实现方式,至于选用何种实现方式确定第一转让量和第一资源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设限。
在步骤S421中,基于设定的优化目标,以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和所述碳排放指标转让数据作为优化器的输入数据,对碳管理数据进行优化,以得到所述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基于设定的优化目标,以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以及所述碳排放指标转让数据作为优化器的输入数据,对碳管理数据的因素数据进行优化;从而优化后的各因素数据形成所述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
作为可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可基于设定的优化目标,以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所述第一转让量和所述第一资源数据作为优化器的输入数据,在各因素数据符合对应的约束条件下,对各因素数据进行优化;从而优化后的各因素数据形成所述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
在优化过程引入所述碳排放指标转让数据的情况下,作为一种实现示例,本申请实施例可定义优化目标包括正向的资源数据最大化。在可选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可基于正向的资源数据最大化的优化目标,以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所述第一转让量和所述第一资源数据作为优化器的输入数据,在各因素数据符合对应的约束条件下,对各因素数据进行优化。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碳管理数据的因素数据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碳排放指标对应的转让比例,例如,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比例;
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例如,各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
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例如,各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
碳排放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
碳减排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
在一个实现示例中,优化器的优化过程可以采用如下优化问题进行描述:在输入RE、△Pre和Pr的情况下,以正向的资源数据最大化的优化目标,求解tpi’、se,i’、sr,i’、rce,i’和rcr,i’。
具体来说,本申请实施例利用优化器(例如优化求解器)求解上述优化问题,可在输入的第一资源数据RE、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Pre和第一转让量Pr下,基于第二时段正向的资源数据最大化的优化目标,在各因素数据符合对应的约束条件下,求解第二时段的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比例tpi’、第二时段的第i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se,i’、第二时段的第i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sr,i’,第二时段的碳排放量在第i种碳排放源数据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rce,i’、以及第二时段的碳减排量在第i种碳排放源数据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rcr,i’。从而基于求解得到的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上述因素数据,能够为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排放指标转让、碳排放源数据变化(例如用水变化、用电变化)、碳减排源数据变化(例如发电变化)、碳排放量的指标分配、碳减排量的指标分配等层面提供指导信息,使得碳排放主体能够基于准确且较为全面的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实现在第二时段进行合理、准确的碳管理。
作为一种实现示例,上述各因素数据的约束条件可以定义如下:
tpi’、rce,i’、rcr,i’的取值均在0至1之间,且i属于1至M(即M种碳排放指标类型);
se,i’大于第i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最小限值,小于第i种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最大限值,且se,i’中的i属于1至K(即K种碳排放源数据);碳排放源数据的变化量最小限值和最大限值可以根据碳排放源限制的源数据的变化量而定,例如,用电负荷量等;
sr,i’大于第i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最小限值,小于第i种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最大限值,且sr,i’中的i属于1至L(即L种碳减排源数据);碳减排源数据的变化量最小限值和最大限值可以根据碳减排源限制的源数据变化量而定,例如在最大和最小的节能控制比例下对应的源数据等;
tpi’的约束条件可以为:在该转让比例下,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量大于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的转让量最小限值,小于第i种碳排放指标类型的转让量最大限值,且tpi’中的i属于1至M(即M种碳排放指标类型);碳排放指标类型的转让量最小限值和最大限值可由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根据实际情况定义。
上述以正向的资源数据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示例了调整碳管理数据的可能方式,需要说明是,正向的资源数据最大化仅是优化目标的一种可选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再次强调优化目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只要优化目标有利于碳排放主体实现有效的碳管理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碳排放主体的生产、生活等活动过程中,使得碳管理数据能够随着不同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碳排放指标转让数据的变化而动态调整,进而动态调整的碳管理数据能够贴合碳排放主体在生产、生活等活动过程中的实际碳排放情况,以及碳排放指标的转让情况,实现了为碳排放主体合理、精准的调整碳管理数据,为碳排放主体合理、精准的实现碳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在碳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碳服务平台的情况下,碳管理平台可基于调整的碳管理数据,和/或,调整碳管理数据过程中生成的中间数据,请求碳服务平台的碳服务。
作为可选实现,碳管理平台可至少基于调整碳管理数据过程中生成的中间数据,生成碳排放指标的认证请求数据;从而将所述认证请求数据发送给碳排放指标认证平台,以请求碳排放指标认证平台对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指标进行认证。在一些实施例中,碳排放指标的认证请求数据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碳排放源数据、碳减排源数据、碳排放量、碳减排量、碳排放量和碳减排量的计算过程数据、碳排放指标、碳排放指标的变化量、碳排放量和碳减排量转换为碳排放指标的转换过程数据等。在碳排放指标认证平台认证所述认证请求数据之后,碳管理平台可获取到碳排放指标认证平台反馈的所述认证请求数据的认证信息。进一步的,碳管理平台可将所述认证信息存储入数据库中。
作为可选实现,基于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中携带的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比例,碳管理平台可调整各种类型的碳排放指标在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的转让量;从而实现支持碳排放主体基于碳管理数据在各种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进行实时转让碳排放指标。
作为可选实现,碳管理平台可将碳排放主体实时的碳排放指标上报给碳排放指标核查平台,以支持碳排放主体实时进行碳排放指标现状的上报核查。
可见,基于本申请实施例调整后的碳管理数据,以及在调整碳管理数据过程中生成的中间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可支持为碳排放主体提供碳管理运行服务。例如,支持碳排放主体基于碳管理数据在各种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进行实时转让碳排放指标,支持碳排放主体基于碳管理数据实时安排碳排放和碳减排相关活动,实时进行碳排放指标现状的上报核查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碳管理平台的功能组件设置层面来看,图5示例性的示出了碳管理平台可选的功能架构图。如图5所示,碳管理平台的功能架构可以包括:数据库510、碳相关数据计算组件511、碳管理组件512、碳管理运行组件513。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碳管理平台接入碳排放主体侧的源数据采集设备,以及外部的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等平台时,碳管理平台可获取碳排放主体侧的各时刻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碳减排源数据等数据并存储入数据库510,以作为碳管理平台接入的内部碳基础数据;同时,碳管理平台可接入政务机构等分配的碳排放指标配额、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的详情数据等数据并存储入数据库,以作为碳管理平台接入的外部碳基础数据;该详情数据例如碳排放指标的单位资源数据、历史转让量等。
碳相关数据计算组件511可基于碳管理组件512配置的碳管理策略(例如优化器的优化目标、优化器需要的输入数据、优化器具体优化的因素数据等),根据数据库中的数据,计算调整碳管理数据,以及多种与碳相关的数据。
碳管理运行组件513可基于碳相关数据计算组件511计算的中间数据、调整的碳管理数据,在碳管理组件512的控制下,实现碳管理的具体运行。例如碳管理运行组件可通过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实现转让碳排放指标;通过与碳排放主体的生产系统进行交互,以实现碳排放主体的碳减排、排放管理;通过与碳排放指标认证平台的交互,实现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指标在线认证;通过与碳排放指标核查平台的交互,实现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指标的实时核查上报。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碳排放源和碳减排源设置源数据采集设备,实现了碳排放主体侧的碳排放源数据和碳减排源数据能够实时采集并接入云端的碳管理平台,进而利用碳管理平台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案,能够对碳排放主体侧与碳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并提供之后时段的合理、精准的碳管理数据,为碳排放主体合理、精准的实现碳管理提供了可能性。进一步的,结合碳排放指标认证平台的碳排放指标在线认证能力,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的碳排放指标转让能力,以及碳排放指标核查平台的碳排放指标核查监管能力,能够为碳排放主体提供与碳相关的在线认证、转让和监管服务,实现了碳管理决策的实时执行和反馈。进一步的,通过在优化碳管理数据的过程中,以正向的资源数据最大化为优化目标,能够实现碳排放指标的资源最大化管理。
下面从碳排放主体的管理终端侧,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进行介绍。下文介绍内容可与前文介绍内容相互对应参照。
作为可选实现,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的另一可选流程图。该方法流程可由碳排放主体的管理终端执行实现。参照图6,该方法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610中,使用碳排放主体对应的碳账户登录碳管理平台。
碳排放主体可通过管理终端,使用碳账户登录碳管理平台,以使用碳管理平台提供的碳管理服务。
在步骤S611中,显示所述碳账户的碳管理页面,所述碳管理页面在第一时段展示有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
碳管理页面是碳管理平台提供给碳排放主体用于进行碳管理的页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碳管理平台可间隔时段的调整碳管理数据,碳管理平台每次调整的碳管理数据可展示在碳管理页面,以便碳排放主体了解各个时段以及当前时段的碳管理数据。相应的,在第一时段,碳管理页面可展示有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所述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可以认为是碳管理平台上一次调整的碳管理数据,具体调整方式可参照前文描述的方案同理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S612中,响应于页面刷新指令,刷新所述碳管理页面,刷新后的碳管理页面展示有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时段为第一时段之后的时段,所述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由碳管理平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进行调整后得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碳管理平台至少根据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得到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后,碳管理平台可向管理终端下达碳管理页面的页面刷新指令,从而使得管理终端显示的碳管理页面进行刷新,刷新后的碳管理页面展示有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管理终端还可显示碳账户页面,所述碳账户页面展示有碳排放主体当前的可用碳排放指标、当前的可用碳排放指标的构成数据以及碳排放指标获取建议。在一个示例中,结合图7A所示的碳账户页面的局部示例图,碳账户页面展示有碳排放主体当前的可用碳排放指标(即碳排余额)、碳排余额的构成数据以及碳排放指标获取建议。如图7A所示,碳排余额的构成数据为:碳配额减去已排放量(已消耗的排放量),再加上CCER/绿证,从而得到碳排余额。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根据碳排放主体的当前碳排余额,以及碳排放主体是否具有新能源建设信息,确定碳排放指标获取建议的建议内容。作为可选实现,如果碳排放主体的当前碳排余额低于设定余额,且碳排放主体不具有新能源建设信息(例如数据库中未记录碳排放主体具有光伏发电设施等与新能源建设有关的信息),则碳排放指标获取建议的建议内容可以是:建议碳排放主体通过建设新能源设施来额外获得CCER、绿证等碳排放指标。例如,结合图7A所示,在碳排放主体的当前碳排余额低于设定余额,且碳排放主体不具有新能源建设信息时,可以展示建议内容为“碳排余额不足,试试CCER、绿证”的碳排放指标获取建议。在另一种可选实现中,如果碳排放主体的当前碳排余额低于设定余额,且碳排放主体具有新能源建设信息,则碳排放指标获取建议的建议内容可以是:建议碳排放主体通过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获得碳排放指标。
进一步的,不同建议内容的碳排放指标获取建议可以链接不同的服务页面,以便碳排放主体通过不同的服务页面,获取碳排放指标。例如,在碳排放主体的当前碳排余额低于设定余额,且碳排放主体不具有新能源建设信息时,如果碳排放主体点击碳排放指标获取建议,则管理终端可跳转页面至建设新能源设施的服务页面(例如建设光伏发电设施的页面),以便碳排放主体通过该服务页面使用新能源设施的建设服务,从而通过建设新能源设施来额外获得CCER、绿证等碳排放指标。又例如,在碳排放主体的当前碳排余额低于设定余额,且碳排放主体具有新能源建设信息时,如果碳排放主体点击碳排放指标获取建议,则管理终端可跳转页面至碳排放指标转让的服务页面,以便碳排放主体通过该服务页面使用碳排放指标转让服务,来获得碳排放指标。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7B所示的能耗分析页面的局部示例图,管理终端还可显示碳账户的能耗分析页面,所述能耗分析页面展示有所述碳排放主体在指定时间或者单位时间的能耗量、能耗分布(例如各种能源的消耗分布比例)、能耗量变化趋势、以及能耗分析建议之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根据碳排放主体的能耗量以及新能源的能耗占比,确定碳排放主体的能耗优化维度,进而基于该能耗优化维度,确定能耗分析建议的建议内容。作为可选实现,如果碳排放主体的能耗量高于设定能耗量,且新能源的能耗占比低于设定占比,则提升新能源的使用比例可以作为碳排放主体的能耗优化维度,相应的,能耗分析建议的建议内容可以是:建议碳排放主体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例。例如,结合图7B所示,在碳排放主体的能耗量高于设定能耗量,且新能源的能耗占比低于设定占比时,可以展示建议内容为“能耗过大,试试光伏方案”的能耗分析建议。在另一种可选实现中,如果碳排放主体的能耗量高于设定能耗量,且新能源的能耗占比不低于设定占比,则优化不同类型的新能源的能耗占比可以作为能耗优化维度,能耗分析建议的建议内容可以是:建议碳排放主体优化不同类型的新能源的能耗占比(例如,优化光伏、风能等不同类型的新能源的能耗占比)。
进一步的,不同建议内容的能耗分析建议可以链接不同的服务页面,以便碳排放主体通过不同的服务页面,优化碳排放主体在不同类型能源的消耗占比。例如,在碳排放主体的能耗量高于设定能耗量,且新能源的能耗占比低于设定占比时,如果碳排放主体点击能耗分析建议,则管理终端可跳转页面至建设新能源设施的服务页面(例如建设光伏发电设施的页面),以便碳排放主体通过该服务页面使用新能源设施的建设服务,从而通过建设新能源设施来提升新能源的能耗占比。又例如,在碳排放主体的能耗量高于设定能耗量,且新能源的能耗占比不低于设定占比时,如果碳排放主体点击能耗分析建议,则管理终端可跳转页面至不同类型的新能源设施的设置页面,以便用户通过调整新能源设施的设置,优化不同类型的新能源的能耗占比。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7C所示的碳排放页面的局部示例图,管理终端还可显示所述碳账户的碳排放页面,所述碳排放页面展示有所述碳排放主体在指定时间或者单位时间的碳排放量、碳排放量分布、碳排放量变化趋势、以及碳排放量分析建议之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根据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量在多个碳排放主体中的排名,来确定碳排放量分析建议的建议内容。作为可选实现,如果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量在同行业的碳排放主体中的排名,低于设定排名,则可以为碳排放主体提供低碳排放的咨询建议。例如,结合图7C所示,在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量排名,低于同行业的设定排名时,可以展示建议内容为“排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试试低碳咨询”的碳排放量分析建议。进一步的,碳排放量分析建议可以链接到低碳咨询服务的服务页面,以便碳排放主体通过线上的服务页面,获取线下咨询人员的低碳咨询服务。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管理终端还可显示碳账户的设备编辑页面,从而基于所述设备编辑页面,对源数据采集设备的设备信息进行编辑。设备编辑页面的示例图可结合图1B所示,此处不再展开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案,可以作为碳管理平台针对企业、社区等碳排放主体的服务方案,碳排放主体可以通过购买碳管理平台的该服务方案,以获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碳管理数据调整装置,该碳管理数据调整装置可以认为是碳管理平台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所需设置的程序模块。下文描述的碳管理数据调整装置的内容可与前文内容相互参照。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数据调整装置的可选框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指标确定模块810,用于基于数据库中存储的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采集数据,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消耗的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额外获得的第二碳排放指标;
指标变化量确定模块81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所述第二碳排放指标,确定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
数据调整模块812,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所述第二时段为第一时段之后的时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调整模块812,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包括:
基于设定的优化目标,至少以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作为优化器的输入数据,对碳管理数据进行优化,以得到所述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管理数据包括一项或多项因素数据,所述因素数据影响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指标;数据调整模块812,用于基于设定的优化目标,至少以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作为优化器的输入数据,对碳管理数据进行优化,以得到所述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包括:
基于设定的优化目标,至少以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作为优化器的输入数据,在各因素数据符合对应的约束条件下,对各因素数据进行优化;其中,优化后的各因素数据形成所述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
在进一步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还可用于: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转让数。
数据调整模块812,用于基于设定的优化目标,至少以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作为优化器的输入数据,在各因素数据符合对应的约束条件下,对因素数据进行优化包括:
基于设定的优化目标,以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和所述碳排放指标转让数据作为优化器的输入数据,在各因素数据符合对应的约束条件下,对各因素数据进行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用于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转让数据包括: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转让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第一转让量,以及确定所述第一转让量对应的第一资源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优化目标包括:正向的资源数据最大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因素数据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碳排放指标对应的转让比例;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碳排放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碳减排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段由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形成,所述第一时刻早于所述第二时刻;指标确定模块810,用于基于数据库中存储的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采集数据,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消耗的第一碳排放指标包括:
从数据库中获取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确定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根据所述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和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确定所述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根据所述碳排放量,确定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消耗的第一碳排放指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标确定模块810,用于基于数据库中存储的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采集数据,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额外获得的第二碳排放指标包括:
从数据库中获取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采集的碳减排源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时刻以及第二时刻采集的碳减排源数据,确定第一时段的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根据所述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和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确定所述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根据所述碳减排量,确定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额外获得的第二碳排放指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用于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转让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第一转让量包括:根据第一时刻的可用碳排放指标,以及第一时段用于转让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第一转让比例,确定所述第一转让量;其中,所述第一转让比例携带在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中,所述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为上一次调整的碳管理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用于确定确定所述第一转让量对应的第一资源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转让量以及碳排放指标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单位资源数据,确定所述第一资源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还用于:
生成碳排放指标的认证请求数据,将所述认证请求数据发送给碳排放指标认证平台,以请求所述碳排放指标认证平台对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指标进行认证;所述认证请求数据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碳排放源数据、碳减排源数据、碳排放量、碳减排量、碳排放量和碳减排量的计算过程数据、碳排放指标、碳排放指标的变化量、碳排放量和碳减排量转换为碳排放指标的转换过程数据;
和/或,基于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中携带的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比例,调整各种类型的碳排放指标在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的转让量;
和/或,将碳排放主体实时的碳排放指标上报给碳排放指标核查平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碳管理平台,该碳管理平台可以设置前文描述的碳管理数据调整装置,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碳管理平台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器。图9示出了服务器的可选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服务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至少一个存储器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通信接口2、存储器3、通信总线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处理器1、通信接口2、存储器3通过通信总线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可选的,通信接口2可以为用于进行网络通信的通信模块的接口。可选的,处理器1可能是CPU(中央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NPU(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TPU(张量处理单元),AI芯片,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存储器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其中,存储器3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1调用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平台执行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管理终端,该管理终端的结构可以结合图9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理终端执行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碳管理系统,该碳管理系统的结构可以参照图1A所示,包括:设置于碳排放源和碳减排源的源数据采集设备;与所述源数据采集设备通信连接的碳管理平台;与所述碳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碳服务平台;其中,所述碳管理平台为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平台,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平台执行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或者,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理终端执行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管理平台执行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或者,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理终端执行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
上文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实施例方案,各实施例方案介绍的各可选方式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交叉引用,从而延伸出多种可能的实施例方案,这些均可认为是本申请实施例披露、公开的实施例方案。
虽然本申请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申请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其中,包括:
基于数据库中存储的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采集数据,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消耗的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额外获得的第二碳排放指标;
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指标以及所述第二碳排放指标,确定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
至少根据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所述第二时段为第一时段之后的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调整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包括:
基于设定的优化目标,至少以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作为优化器的输入数据,对碳管理数据进行优化,以得到所述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管理数据包括一项或多项因素数据,所述因素数据影响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指标;所述基于设定的优化目标,至少以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作为优化器的输入数据,对碳管理数据进行优化,以得到所述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包括:
基于设定的优化目标,至少以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作为优化器的输入数据,在各因素数据符合对应的约束条件下,对各因素数据进行优化;其中,优化后的各因素数据形成所述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转让数据;
所述基于设定的优化目标,至少以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作为优化器的输入数据,在各因素数据符合对应的约束条件下,对因素数据进行优化包括:
基于设定的优化目标,以所述碳排放指标变化量和所述碳排放指标转让数据作为优化器的输入数据,在各因素数据符合对应的约束条件下,对各因素数据进行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转让数据包括: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转让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第一转让量,以及确定所述第一转让量对应的第一资源数据;
所述优化目标包括:正向的资源数据最大化;
所述因素数据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碳排放指标对应的转让比例;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碳排放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碳减排量在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指标分配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段由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形成,所述第一时刻早于所述第二时刻;所述基于数据库中存储的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采集数据,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消耗的第一碳排放指标包括:
从数据库中获取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采集的碳排放源数据,确定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根据所述碳排放源数据变化量和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确定所述第一时段的碳排放量;根据所述碳排放量,确定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消耗的第一碳排放指标;
所述基于数据库中存储的碳排放主体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采集数据,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额外获得的第二碳排放指标包括:
从数据库中获取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采集的碳减排源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时刻以及第二时刻采集的碳减排源数据,确定第一时段的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根据所述碳减排源数据变化量和对应的排放计算因子,确定所述第一时段的碳减排量;根据所述碳减排量,确定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额外获得的第二碳排放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段由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形成,所述第一时刻早于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确定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转让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第一转让量包括:
根据第一时刻的可用碳排放指标,以及第一时段用于转让的碳排放指标对应的第一转让比例,确定所述第一转让量;其中,所述第一转让比例携带在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中,所述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为上一次调整的碳管理数据;
所述确定所述第一转让量对应的第一资源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转让量以及碳排放指标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单位资源数据,确定所述第一资源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碳排放指标的认证请求数据,将所述认证请求数据发送给碳排放指标认证平台,以请求所述碳排放指标认证平台对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指标进行认证;所述认证请求数据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碳排放源数据、碳减排源数据、碳排放量、碳减排量、碳排放量和碳减排量的计算过程数据、碳排放指标、碳排放指标的变化量、碳排放量和碳减排量转换为碳排放指标的转换过程数据;
和/或,基于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中携带的各种碳排放指标类型对应的转让比例,调整各种类型的碳排放指标在碳排放指标转让平台的转让量;
和/或,将碳排放主体实时的碳排放指标上报给碳排放指标核查平台。
9.一种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其中,包括:
使用碳排放主体对应的碳账户登录碳管理平台;
显示所述碳账户的碳管理页面,所述碳管理页面在第一时段展示有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一时段的碳管理数据;
响应于页面刷新指令,刷新所述碳管理页面,刷新后的碳管理页面展示有所述碳排放主体在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所述第二时段为第一时段之后的时段,所述第二时段的碳管理数据由碳管理平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时段的碳排放指标变化量进行调整后得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碳账户页面,所述碳账户页面展示有碳排放主体当前的可用碳排放指标、所述当前的可用碳排放指标的构成数据、以及碳排放指标获取建议;
和/或,显示所述碳账户的能耗分析页面,所述能耗分析页面展示有所述碳排放主体在指定时间或者单位时间的能耗量、能耗分布、能耗量变化趋势、以及能耗分析建议之中的至少一项;
和/或,显示所述碳账户的碳排放页面,所述碳排放页面展示有所述碳排放主体在指定时间或者单位时间的碳排放量、碳排放量分布、碳排放量变化趋势、以及碳排放量分析建议之中的至少一项;
和/或,显示所述碳账户的设备编辑页面,基于所述设备编辑页面,对源数据采集设备的设备信息进行编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碳排放指标获取建议的建议内容根据碳排放主体的当前碳排余额,以及碳排放主体是否具有新能源建设信息确定,其中,不同建议内容的碳排放指标获取建议链接不同的服务页面,以便碳排放主体通过不同的服务页面,获取碳排放指标;
和/或,能耗分析建议的建议内容根据碳排放主体的能耗优化维度确定,所述能耗优化维度根据碳排放主体的能耗量以及新能源的能耗占比确定,其中,不同建议内容的能耗分析建议链接不同的服务页面,以便碳排放主体通过不同的服务页面,优化碳排放主体在不同类型能源的消耗占比;
和/或,碳排放量分析建议的建议内容根据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量在多个碳排放主体中的排名确定,所述碳排放量分析建议链接低碳咨询服务的服务页面。
12.一种碳管理平台,其中,所述碳管理平台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
13.一种碳管理系统,其中,包括:
设置于碳排放源和碳减排源的源数据采集设备;
与所述源数据采集设备通信连接的碳管理平台,所述碳管理平台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碳管理平台;
与所述碳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碳服务平台。
14.一种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
CN202111026183.0A 2021-09-02 2021-09-02 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碳管理平台、系统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4695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6183.0A CN113469585A (zh) 2021-09-02 2021-09-02 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碳管理平台、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6183.0A CN113469585A (zh) 2021-09-02 2021-09-02 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碳管理平台、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9585A true CN113469585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67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26183.0A Pending CN113469585A (zh) 2021-09-02 2021-09-02 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碳管理平台、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6958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4809A (zh) * 2022-01-07 2022-02-18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碳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91980A (zh) * 2022-01-14 2022-02-25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监测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629588A (zh) * 2023-07-24 2023-08-22 江苏智能低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厂区碳管理方法
CN117634750A (zh) * 2024-01-25 2024-03-01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碳排放指标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0689A (zh) * 2019-06-18 2019-09-06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一种碳排放管理数据平台
CN111784435A (zh) * 2020-05-13 2020-10-16 广东忠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能源碳排放配额交易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0689A (zh) * 2019-06-18 2019-09-06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一种碳排放管理数据平台
CN111784435A (zh) * 2020-05-13 2020-10-16 广东忠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能源碳排放配额交易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原白云: "考虑碳减排的企业运营优化及供应链协调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
范英英: "基于碳排放总量控制的低碳经济发展优化模型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 工程科技Ⅰ辑》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4809A (zh) * 2022-01-07 2022-02-18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碳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91980A (zh) * 2022-01-14 2022-02-25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监测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629588A (zh) * 2023-07-24 2023-08-22 江苏智能低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厂区碳管理方法
CN116629588B (zh) * 2023-07-24 2023-09-19 江苏智能低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厂区碳管理方法
CN117634750A (zh) * 2024-01-25 2024-03-01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碳排放指标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7634750B (zh) * 2024-01-25 2024-04-05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碳排放指标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69585A (zh) 碳管理数据调整方法、碳管理平台、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6655246A (zh) 基于风电预测与需求响应的鲁棒双层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
CN102855525B (zh) 一种居民用户负荷预测分析系统和方法
CN114037585A (zh) 碳数据处理、交互与展示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Edwards et al.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nightly rechargeable grid-scale storage to generation capacity adequacy
CN112332404A (zh) 采暖服务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5829134A (zh) 面向源网荷不确定性的供电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8921425A (zh) 一种资产项目投资分类的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14064809A (zh) 碳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843152A (zh) 面向电力-数据服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双层规划方法
Yurdakul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the impact of GHG emissions on unit commitment in microgrids
Chen et al. Overview of transmission expansion planning in the market environment
Jiang et al. Monthly electricity purchase and decomposition optimization considering wind power accommodation and day-ahead schedule
CN110311417A (zh) 一种计及用户效用的机组组合调度的决策方法
CN108614173A (zh) 一种低压侧综合能耗分析方法和低压侧综合能耗分析系统
CN114880534A (zh) 负荷聚合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27991A (zh) 一种调频市场环境下需求响应聚合商的竞标方法及系统
CN112560325B (zh) 换电业务的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408434A (zh) 一种煤炭开采企业碳排放管理系统造影装置
Moreira Business models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s
CN105203838B (zh) 一种电量采集系统
Lu et al.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Demand Response on Renewable Energy Exploitation in Smart Grids with Multi-dimensional Uncertainties
CN113162031B (zh) 工业负荷监测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98901B (zh) 一种电能表申校管理系统
CN110598899B (zh) 一种基于数据预测的地方电能表申校服务规划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