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5230A - 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及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及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5230A
CN113465230A CN202110721923.6A CN202110721923A CN113465230A CN 113465230 A CN113465230 A CN 113465230A CN 202110721923 A CN202110721923 A CN 202110721923A CN 113465230 A CN113465230 A CN 113465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level
level height
refrigeration system
oil retu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19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平
杨云龙
张瑞台
安普光
张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219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652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65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52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02Lubrication
    • F25B31/004Lubrication oil recircula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2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for separating lubricants from the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及制冷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冷系统不能及时回油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回油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制冷系统运行期间,检测所述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将所述油位高度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和所述第二油位高度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油位开关和所述第二油位开关的通断;基于通断状况控制所述第一增强电磁阀和所述第二增强电磁阀的闭合和断开。通过使用上述的回油控制方法,本发明制冷系统能够基于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及时给压缩机进行回油,使回油时机更加精准,回油效率显著提高。

Description

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及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系统,具体地涉及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及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通常包括可形成允许制冷剂在其中循环流动的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机构、和蒸发器四种基本部件,并且利用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压缩机,例如涡旋压缩机、离心压缩机、螺杆压缩机等,在工作的时候往往需要润滑油对其运动部件提供润滑和密封保护。因此,压缩机里的润滑油在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压缩机非常快速排出时,很容易形成油蒸汽和油滴微粒并且与气体制冷剂一同排出。当润滑油随制冷剂一起进入冷凝器和蒸发器时会在传热壁面上形成一层油膜,使热阻增大,从而使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传热效果降低,降低制冷效果。因此,现有的制冷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冷水机组、多联机系统、或其它中央空调系统,通常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设置油分离器,以便将混合在制冷剂蒸汽中的润滑油分离出来。油分离器一般布置在连接压缩机的排气端的排气管上(因此处于制冷系统的高压侧),以便在携带润滑油的气体制冷剂进入制冷系统的其它主要部件之前将润滑油从制冷剂中分离出来。
现有的油分离器一般在其筒体或壳体底部直接设置回油口。该回油口可通过外部回油管连接到压缩机的处于低压侧的回气管,以借助高低压差将润滑油返回到压缩机中。当压差较大时,油分离器内润滑油能够在压差作用下快速回油,能够满足压缩机的润滑要求。当压差较小时,油分离器内的润滑油不易被吸出。特别是当压缩机长时间处于低频运转时,油分离器不能及时将润滑油输送给压缩机,可能会导致压缩机在缺油状态下运转。另外,当压缩机在缺油状态下运转或者亟需回油时,仅靠一路回油管路无法满足快速回油的要求,从而影响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冷系统不能及时回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和油分离器,在所述油分离器的底部设置有彼此间隔的第一增强回油口和第二增强回油口,所述第一增强回油口通过具有第一增强电磁阀的第一增强回油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相连,所述第二增强回油口通过具有第二增强电磁阀的第二增强回油管路与所述回气管相连,在所述油分离器的侧壁上还设有对应第一油位高度的第一油位开关和对应第二油位高度的第二油位开关,所述第二油位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并且所述回油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制冷系统运行期间,检测所述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
将所述油位高度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和所述第二油位高度进行比较;
基于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油位开关和所述第二油位开关的通断;
基于通断状况控制所述第一增强电磁阀和所述第二增强电磁阀的闭合和断开。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中,在制冷系统运行期间,检测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接着,将测得的油位高度与预设的第一油位高度和第二油位高度进行比较。然后,基于比较结果控制第一油位开关和第二油位开关的通断。基于第一油位开关和第二油位开关的通断状况,控制第一增强电磁阀和第二增强电磁阀的闭合和断开。在制冷系统运行期间,当油分离器内的润滑油逐渐增多时(例如压缩机长时间处于低频运转时),油位高度不断升高。此时,通过检测油分离器内油位高度来判断制冷系统是否需要回油,能够使回油的时机和回油量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另外,在油分离器上设置对应不同油位高度的第一油位开关和第二油位开关,以控制相对应的增强回油管路的通断,能够基于油位高度的变化实现差异化回油,使回油控制的设计更加精细。
在上述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底部还设置有基础回油口,所述基础回油口通过具有基础回油电磁阀的基础回油管路与所述回气管相连,所述回油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压缩机开机后,控制所述基础回油电磁阀闭合;
检测所述压缩机的压差;
基于所述压差控制所述基础回油电磁阀的开度。在油分离器底部设置基础回油口,并在基础回油管路上设置可基于压差控制其开度的基础回油电磁阀,能够满足制冷系统在开机阶段中常规回油的需要。
在上述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于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油位开关和所述第二油位开关的通断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油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油位开关和所述第二油位开关断开;
当所述油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且小于所述第二油位高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油位开关闭合,并控制所述第二油位开关断开;
当所述油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油位高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油位开关和所述第二油位开关闭合。
在上述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当所述第一油位开关和所述第二油位开关均断开时,
保持所述第一增强电磁阀和所述第二增强电磁阀断开。当第一油位开关和第二油位开关均断开时,说明此时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低于第一油位高度,压缩机内的润滑油较多,通过基础回油管路的常规回油已经能够满足回油要求,因此保持第一增强电磁阀和第二增强电磁阀断开。
在上述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当所述第一油位开关闭合且所述第二油位开关断开时,
经过第一预设时间段后,控制所述第一增强电磁阀闭合;
重新检测所述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
将当前的所述油位高度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进行比较;
当当前的所述油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时,所述第一油位开关断开;
经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控制所述第一增强电磁阀断开。当第一油位开关闭合且第二油位开关断开时,说明此时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介于第一油位高度和第二油位高度之间,油分离器内的润滑油较多,因此控制第一增强电磁阀闭合,润滑油可以从第一增强回油口流出,顺着第一增强回油管路流向压缩机的回气管。此时,油分离器和压缩机之间具有两条回油管路(基础回油管路和第一增强回油管路),回油速率增加。当重新检测的油位高度低于第一油位高度时,说明此时油量已经可以满足压缩机的润滑要求,因此控制第一增强电磁阀断开。
在上述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当当前的所述油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时,重复重新检测所述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的步骤。当当前的油位高度大于等于第一油位高度时,说明此时油分离器内的润滑油仍然较多,则继续保持第一增强电磁阀闭合,并持续监测油位高度的变化。
在上述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二增强回油管路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增强电磁阀的下游还设有电泵,当所述第一油位开关和所述第二油位开关均闭合时,
经过第一预设时间段后,控制所述第一增强电磁阀和所述第二增强电磁阀闭合;
经过第三预设时间段后,控制电泵开机;
重新检测所述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
将当前的所述油位高度与所述第二油位高度进行比较;
当当前的所述油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油位高度时,所述第二油位开关断开;
经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控制所述第二增强电磁阀断开;
经过第四预设时间段后,控制所述电泵关机。当第一油位开关和第二油位开关均闭合时,说明此时油分离器内的润滑油过多,压缩机可能存在缺油运行的风险,需要及时、快速地进行回油。因此,控制第一增强电磁阀和第二增强电磁阀闭合。此时,油分离器和压缩机之间具有三条回油管路(基础回油管路、第一增强回油管路、和第二增强回油管路),回油速率显著增加。另外,在第二增强回油管路上还设置有电泵,当第二增强电磁阀闭合后控制电泵开机,可以进一步提升回油速率。当重新测得的油位高度低于第二油位高度时,说明此时压缩机内的油量已经得到补充,则控制第二增强电磁阀断开。经过第四预设时间段后再控制电泵关机,可以将第二增强回油管路内残留的润滑油输送给压缩机,以提高润滑油的利用率。
在上述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当所述电泵关机后,重新检测所述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
将再次测得的所述油位高度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进行比较;
当再次测得的所述油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时,所述第一油位开关断开;
经过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后,控制所述第一增强电磁阀断开。当再次测得的油位高度低于第一油位高度时,说明此时油量已经可以满足压缩机的润滑要求,因此控制第一增强电磁阀断开。
在上述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当再次测得的所述油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时,重复重新检测所述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的步骤。当再次测得的油位高度大于等于第一油位高度时,说明此时油分离器内的润滑油仍然较多,则继续保持第一增强电磁阀闭合,并持续监测油位高度的变化。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冷系统不能及时回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使用上面任一项所述的回油控制方法进行回油。通过使用本发明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该制冷系统能够基于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及时向压缩机进行回油,使回油时机和回油量更加精准、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同时回油效率也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制冷系统的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第一部分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第二部分流程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制冷系统;10、油分离器;11、筒体;111、底部;112、侧壁;12、进气管;121、进气口;13、出气管;131、出气口;14、基础回油口;15a、第一增强回油口;15b、第二增强回油口;16a、第一油位开关;16b、第二油位开关;21、压缩机;211、排气口;212、吸气口;213、高压压力开关;214、排气管;215、回气管;22、冷凝器;221、冷凝器出水口;222、冷凝器进水口;23、干燥过滤器;24、膨胀阀;25、蒸发器;251、蒸发器出水口;252、蒸发器进水口;253、蝶阀;26a、第一球阀;26b、第二球阀;27a、高压气体管路;27b、高压液体管路;27c、低压液体管路;27d、低压气体管路;30、基础回油管路;301、第一角阀;302、第一油过滤器;303、基础回油电磁阀;304、第二视液镜;305、第二角阀;306、引射器;306a、引射端;306b、被引射端;306c、出口端;31、第一增强回油管路;311、第一增强电磁阀;32、第二增强回油管路;321、第二增强电磁阀;322、电泵;33、辅助回油管路;331、第三角阀;332、第二油过滤器、333、第三视液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冷系统不能及时回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该回油控制方法包括:
在制冷系统运行期间,检测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步骤S1);
将油位高度与第一油位高度和第二油位高度进行比较(步骤S2);
基于比较结果控制第一油位开关和第二油位开关的通断(步骤S3);
基于通断状况控制第一增强电磁阀和第二增强电磁阀的闭合和断开(步骤S4)。
图1是本发明制冷系统的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本发明制冷系统1为水冷式冷水机组。替代地,制冷系统1也可为风冷式冷水机组、多联式空调,或者其它合适的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1包括油分离器10、压缩机21、冷凝器22、膨胀阀24、和蒸发器25。压缩机21具有排气口211和吸气口212。压缩机21的排气口211通过排气管214与油分离器10的进气管12的进气口121相连。油分离器10的出气管13的出气口131通过高压气体管路27a连接到冷凝器22的输入端。冷凝器22的输出端通过高压液体管路27b与膨胀阀24相接。膨胀阀24通过低压液体管路27c与蒸发器25的输入端相连。蒸发器25的输出端通过彼此相接的低压气体管路27d和回气管215连接到压缩机21的吸气口212。上述管路彼此互联形成允许冷媒在其中流动的制冷循环主回路。
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压缩机21为螺杆式压缩机。替代地,压缩机21也可为离心式、活塞式,或者其它合适的压缩机。在压缩机21上设置有高压压力开关213,以便当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超过预定值时为压缩机21提供停机保护。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冷凝器22为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在冷凝器22上设有可连通冷凝水出水管的冷凝器出水口221和可连通冷凝水进水管的冷凝器进水口222。替代地,冷凝器22也可为套管式、翘片盘管式,或者其它合适的冷凝器。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高压液体管路27b中并定位在冷凝器22的下游设有第一球阀26a,以控制冷媒在高压液体管路27b中的通断,便于检修。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高压液体管路27b中并定位在第一球阀26a的下游还设有干燥过滤器23,以便对冷媒进行干燥和过滤,防止水分、杂质等有害物质损害功能部件。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膨胀阀24为热力膨胀阀。替代地,膨胀阀24也可为电子膨胀阀、节流阀,或者其它合适的膨胀阀。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低压液体管路27c中并定位在膨胀阀24的下游设有第二球阀26b,以控制冷媒在低压液体管路27c中的通断。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蒸发器25为卧式壳管式蒸发器。在蒸发器25上设有可连通冷却水出水管的蒸发器出水口251和可连通冷却水进水管的蒸发器进水口252。替代地,蒸发器25也可为套管式、翘片盘管式,或者其它合适的蒸发器。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低压气体管路27d和回气管215之间还设置有蝶阀253,以控制冷媒在低压气体管路27d中的通断。
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油分离器10包括筒体11。筒体11采用304不锈钢,或者其它合适的材质制成,以增强其强度。在筒体11的底部111设置有彼此间隔的基础回油口14、第一增强回油口15a、和第二增强回油口15b。其中,基础回油口14通过基础回油管路30与回气管215相连,第一增强回油口15a通过第一增强回油管路31与回气管215相连,第二增强回油口15b通过第二增强回油管路32与回气管215相连。基础回油管路30、第一增强回油管路31、和第二增强回油管路32彼此形成并联。另外,在筒体11的侧壁112上还设置有第一油位开关16a和第二油位开关16b,以便监测油分离器10内对应的第一油位高度和第二油位高度,其中,第二油位高度高于第一油位高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油位高度和第二油位高度可以通过经验或者试验进行调整。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油位开关16a和第二油位开关16b为浮球式油位开关。替代地,第一油位开关16a和第二油位开关16b也可设置成光电式油位开关,或者其它合适的油位开关。第一油位开关16a和第二油位开关16b分别与制冷系统1的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形成电连接,以便方便地获取第一油位开关16a和第二油位开关16b通断信号。
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基础回油管路30上沿着润滑油的流向依次串联有第一角阀301、第一油过滤器302、基础回油电磁阀303、第二视液镜304、和第二角阀305。基础回油电磁阀303配置成与制冷系统1的控制系统形成电连接,以便通过控制基础回油电磁阀303的通断和开度控制基础回油管路30中润滑油的流量。第一油过滤器302可以对润滑油进行过滤,清除杂质,保证压缩机21的正常运行。第二视液镜304可监测润滑油在基础回油管路30的流动状况和水分含量。第一角阀301和第二角阀305的设置,可以便于安装和检修管路。
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第一增强回油管路31中设置有第一增强电磁阀311。第一增强电磁阀311配置成与制冷系统1的控制系统形成电连接,以便通过控制第一增强电磁阀311的开关控制第一增强回油回路31的通断。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第二增强回油管路32中沿着润滑油的流向依次设有第二增强电磁阀321和电泵322。第二增强电磁阀321和电泵322与制冷系统1的控制系统形成电连接。
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蒸发器25和回气管215之间还设置有辅助回油管路33。在辅助回油管路33上沿着润滑油的流向依次串联有第三角阀331、第二油过滤器332、和第三视液镜333。通过设置辅助回油管路33,能够有效避免润滑油在蒸发器25内沉积,提高蒸发器25的换热效率,还可以提高润滑油的利用率。第二油过滤器332可以对润滑油进行过滤,提高洁净度。第三视液镜333可用于监测辅助回油管路33内润滑油的流动状态和水分含量。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辅助回油管路33中还设有引射器306。引射器306具有与基础回油管路30相连接的引射端306a,与辅助回油管路33相连接的被引射端306b,和与回气管215相连接的出口端306c。当润滑油从基础回油管路30经过引射器306时会形成高压射流,使引射器306内形成负压。辅助回油管路33内的润滑油在负压的作用下被顺利吸出,并与基础回油管路30中的射流混合后从引射器306的出口端306c流向回气管215。
下面基于上述的制冷系统1对本发明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回油控制方法也可用于其它合适的制冷系统。
图2是本发明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当本发明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开始后,首先执行步骤S1,即在制冷系统1运行期间,检测油分离器10内的油位高度。接着,将油位高度与第一油位高度和第二油位高度进比较(步骤S2)。然后,执行步骤S3,基于比较结果,控制第一油位开关16a和第二油位开关16b的通断。基于通断状况控制第一增强电磁阀311和第二增强电磁阀321的闭合和断开(步骤S4)。
需要指出的是,“运行期间”是指制冷系统开机阶段结束后的运行阶段。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压缩机21设有启动目标频率(例如40Hz-60Hz)。压缩机21开机后,运行频率按照设定程序逐渐升高,当运行频率达到启动目标频率并持续一定时间(例如3min)后,开机阶段结束,制冷系统1进入运行阶段。
图3是本发明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第一部分流程图。该部分流程图用于制冷系统在开机阶段和运行阶段的常规回油控制。如图3所示,当本发明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开始后,执行步骤S5,当压缩机21开机后,控制基础回油电磁阀303闭合。接着,检测压缩机21的压差(步骤S6)。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排气管214上设置有高压传感器,以检测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在回气管215上设置有低压传感器,以检测压缩机21的吸气压力。压差为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的差值。然后,执行步骤S7,基于测得的压差,控制基础回油电磁阀303的开度,从而实现制冷系统1在开机阶段和运行阶段时的常规回油控制。除非有明确相反的表示,在本文提及的“常规回油”是指只通过基础回油管路30进行回油。
图4是本发明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第二部分流程图。该部分流程图用于制冷系统在运行阶段中的回油控制。如图4所示,在制冷系统1运行期间,检测油分离器10内的油位高度(步骤S1)。接着,判断油位高度是否小于第一油位高度(步骤S21)。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说明此时油分离器10内的润滑油油量较少,第一油位开关16a和第二油位开关16b断开(步骤310)。相应地,压缩机21内润滑油较多,压缩机21不存在缺油运行的风险。因此,保持第一增强电磁阀311和第二增强电磁阀321断开,执行步骤结束。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制冷系统1中仅基础回油管路30处于开启状态,基础回油电磁阀303基于压差调整开度,对压缩机21进行常规回油控制。
如图4所示,在执行步骤S21时,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控制方法前进到步骤S22,即判断油位高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二油位高度。其中,第二油位高度高于第一油位高度。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油位高度低于压缩机21缺油报警时油分离器10内对应的油位高度,以确保压缩机21在缺油运行前及时回油。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油位高度介于第一油位高度和第二油位高度之间,则控制第一油位开关16a闭合(步骤S320)。此时,油分离器10内润滑油油量较多,相应地,压缩机21内的润滑油较少,仅靠基础回油管路30不能实际回油要求。因此执行步骤S420,经过第一预设时间段后,控制第一增强电磁阀311闭合,从而进入第一增强回油控制模式。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段为10s。替代地,第一预设时间段也可设置成比10s长或短的其它合适的时间,例如8s、12s等。通过控制第一增强电磁阀311闭合,使得油分离器10内的润滑油可以从第一增强回油口15a顺着第一增强回油管路31流向压缩机21的回气管215。换言之,在油分离器10和压缩机21之间增加了一条回油管路,提高了回油的效率。然后,重新检测油分离器10内的油位高度(步骤S421)。将测得的当前油位高度与第一油位高度进行比较,判断当前的油位高度是否小于第一油位高度(步骤S422)。如果当前的油位高度大于等于第一油位高度,说明此时油分离器10内的润滑油油量仍然较多,则保持第一增强电磁阀311闭合,重复执行步骤S421,即重新检测油分离器10内的油位高度。如果当前的油位高度小于第一油位高度,说明此时油分离器10内的润滑油油量已经降低,则第一油位开关16a断开(步骤S423)。接着,控制方法前进到步骤S424,经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控制第一增强电磁阀311断开,因此退出第一增强回油控制模式。在执行完步骤S424后,控制方法结束。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时间为9s。替代地,第二预设时间段也可设置成比9s长或短的其它合适的时间,例如7s、11s等。
如图4所示,在执行步骤S22时,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当油位高度大于等于第二油位高度时,执行步骤S330,第一油位开关16a闭合,并且第二油位开关16b闭合。油位开关大于等于第二油位高度时,说明此时油分离器10内的润滑油油量过多,压缩机21存在缺油运行的风险。接着,执行步骤S430,经过第一预设时间段后,控制第一增强电磁阀311和第二增强电磁阀321闭合。此时,第一增强电磁阀311和第二增强电磁阀321同时闭合,油分离器10内的润滑油可以从第一增强回油口15a和第二增强回油口15b分别顺着第一增强回油管路31和第二增强回油管路32流向压缩机21的回气管215。换言之,在油分离器10和压缩机21之间增加了两条回油管路,回油速率显著提升。然后,经过第三预设时间段后,控制电泵322开机,由此进入第二增强回油控制模式。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三预设时间段为15s。替代地,第三预设时间段也可设置成比15s长或短的其它合适的时间,例如13s、17s等。通过先闭合第二增强电磁阀321再控制电泵322开机,可以防止电泵322空转,确保其正常运行。在第二增强回油管路32上设置电泵322,可以进一步提高回油速率。控制方法前进到步骤S432,重新检测油分离器10内的油位高度。接着,将当前的油位高度与第二油位高度进行比较,判断当前的油位高度是否小于第二油位高度(步骤S433)。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说明当前的油位高度仍然高于第二油位高度,则重复步骤S432,即重新检测油分离器10内的油位高度。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说明当前的油位高度已经降低,控制第二油位开关16b断开(步骤S434)。接着,执行步骤S435,经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控制第二增强电磁阀321断开。然后,经过第四预设时间段后,控制电泵322关机,从而退出第二增强回油控制模式。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四预设时间段为14s。替代地,第四预设时间段也可设置成比14s长或短的其它合适的时间,例如12s、16s等。通过先断开第二增强电磁阀321再控制电泵322关机,可以将第二增强回油管路32内残留的润滑油输送给压缩机21,以提高润滑油的利用率。当电泵关机后,控制方法前进到步骤S421,重新检测油分离器10内的油位高度。然后,判断当前的油位高度是否小于第一油位高度(步骤S422)。如果当前的油位高度大于等于第一油位高度,则保持第一增强电磁阀311闭合,重复执行步骤S421。如果当前的油位高度小于第一油位高度,则控制第一油位开关16a断开(步骤S423)。接着,执行步骤S424,经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控制第一增强电磁阀311断开。在执行完步骤S424后,控制方法结束。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施第一增强回油控制模式和第二增强回油控制模式期间,基础回油电磁阀303始终处于闭合状态,因此保持通过基础回油管路30进行回油。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来自不同实施例的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和油分离器,在所述油分离器的底部设置有彼此间隔的第一增强回油口和第二增强回油口,所述第一增强回油口通过具有第一增强电磁阀的第一增强回油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相连,所述第二增强回油口通过具有第二增强电磁阀的第二增强回油管路与所述回气管相连,在所述油分离器的侧壁上还设有对应第一油位高度的第一油位开关和对应第二油位高度的第二油位开关,所述第二油位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并且所述回油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制冷系统运行期间,检测所述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
将所述油位高度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和所述第二油位高度进行比较;
基于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油位开关和所述第二油位开关的通断;
基于通断状况控制所述第一增强电磁阀和所述第二增强电磁阀的闭合和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部还设置有基础回油口,所述基础回油口通过具有基础回油电磁阀的基础回油管路与所述回气管相连,所述回油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压缩机开机后,控制所述基础回油电磁阀闭合;
检测所述压缩机的压差;
基于所述压差控制所述基础回油电磁阀的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油位开关和所述第二油位开关的通断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油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油位开关和所述第二油位开关断开;
当所述油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且小于所述第二油位高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油位开关闭合,并控制所述第二油位开关断开;
当所述油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油位高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油位开关和所述第二油位开关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油位开关和所述第二油位开关均断开时,
保持所述第一增强电磁阀和所述第二增强电磁阀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油位开关闭合且所述第二油位开关断开时,
经过第一预设时间段后,控制所述第一增强电磁阀闭合;
重新检测所述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
将当前的所述油位高度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进行比较;
当当前的所述油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时,所述第一油位开关断开;
经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控制所述第一增强电磁阀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当前的所述油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时,重复重新检测所述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增强回油管路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增强电磁阀的下游还设有电泵,当所述第一油位开关和所述第二油位开关均闭合时,
经过第一预设时间段后,控制所述第一增强电磁阀和所述第二增强电磁阀闭合;
经过第三预设时间段后,控制电泵开机;
重新检测所述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
将当前的所述油位高度与所述第二油位高度进行比较;
当当前的所述油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油位高度时,所述第二油位开关断开;
经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控制所述第二增强电磁阀断开;
经过第四预设时间段后,控制所述电泵关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泵关机后,重新检测所述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
将再次测得的所述油位高度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进行比较;
当再次测得的所述油位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时,所述第一油位开关断开;
经过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后,控制所述第一增强电磁阀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再次测得的所述油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油位高度时,重复重新检测所述油分离器内的油位高度的步骤。
10.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回油控制方法进行回油。
CN202110721923.6A 2021-06-28 2021-06-28 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及制冷系统 Pending CN1134652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1923.6A CN113465230A (zh) 2021-06-28 2021-06-28 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及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1923.6A CN113465230A (zh) 2021-06-28 2021-06-28 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及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5230A true CN113465230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73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1923.6A Pending CN113465230A (zh) 2021-06-28 2021-06-28 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及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652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3359A (zh) * 2021-12-20 2022-04-1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回油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70319U (zh) * 1975-11-20 1977-05-25
CN1123899A (zh) * 1994-03-15 1996-06-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及其贮液器以及贮液器的制造方法
CN1979061A (zh) * 2005-12-06 2007-06-13 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满液式冰水机
CN2921725Y (zh) * 2006-05-12 2007-07-11 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 压缩制冷系统油分离器
CN203824167U (zh) * 2014-04-18 2014-09-10 潍坊三九冷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氟利昂多机头并联高效油分制冷机组
CN206222747U (zh) * 2016-11-02 2017-06-06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水机组
CN108662815A (zh) * 2018-06-04 2018-10-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机组的回油油路系统、制冷机组及油路切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70319U (zh) * 1975-11-20 1977-05-25
CN1123899A (zh) * 1994-03-15 1996-06-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及其贮液器以及贮液器的制造方法
CN1979061A (zh) * 2005-12-06 2007-06-13 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满液式冰水机
CN2921725Y (zh) * 2006-05-12 2007-07-11 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 压缩制冷系统油分离器
CN203824167U (zh) * 2014-04-18 2014-09-10 潍坊三九冷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氟利昂多机头并联高效油分制冷机组
CN206222747U (zh) * 2016-11-02 2017-06-06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水机组
CN108662815A (zh) * 2018-06-04 2018-10-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机组的回油油路系统、制冷机组及油路切换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3359A (zh) * 2021-12-20 2022-04-1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回油控制方法
CN114353359B (zh) * 2021-12-20 2023-11-2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回油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09500B2 (ja) 冷凍装置
EP3418655B1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EP2975338B1 (en) Air conditioner
EP2975335B1 (en) Air conditioner
JP2004263995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6785961B2 (ja) ヒートポンプ利用機器
EP1150080A2 (en) Refrigerant circul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refrigerant circuit
EP2975336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13465230A (zh) 用于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及制冷系统
JP3882841B2 (ja) 空気調和装置、熱源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装置の更新方法
CN113465231B (zh) 油分离器、回油系统及制冷系统
JP2006258418A (ja) 冷凍装置
CN113883749A (zh) 回油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113883600B (zh) 一种空调双压缩机制冷系统及空调
CN214949922U (zh) 一种低环温制冷机组供油系统
CN113137789B (zh) 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制冷系统
JP2000346474A (ja) 冷凍装置
CN108180679A (zh) 制冷系统、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JP2008032391A (ja) 冷凍装置
CN214065231U (zh) 一种可以提高机组部分负荷性能的系统
JP2022068386A (ja) 調圧・バイパス制御ユニット
JP2008057922A (ja) 冷凍装置
CN112344574B (zh) 制冷系统、机组以及制冷系统润滑油油量调节方法
CN113720058B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回油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17490184B (zh) 空调机组回油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