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3381A - 设备配对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设备配对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3381A
CN113453381A CN202110774580.XA CN202110774580A CN113453381A CN 113453381 A CN113453381 A CN 113453381A CN 202110774580 A CN202110774580 A CN 202110774580A CN 113453381 A CN113453381 A CN 113453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ing
historical
wearable
wearable device
hist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45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3381B (zh
Inventor
孔领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745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33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3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3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3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33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配对方法及相关产品,该设备配对方法包括:在可穿戴设备启动后,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为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的一个;在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回连成功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确定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配对成功。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避免可穿戴设备周围的其他设备被弹窗提醒骚扰。

Description

设备配对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备配对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穿戴设备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快速有效的配对,已经成为体验的关键。目前业内的主流做法是:可穿戴设备启动后,可穿戴设备通过蓝牙发出广播,让周边的所有设备都听到,周边的设备的显示界面会显示“发现”和“连接”弹窗提醒,从而提醒用户在主界面快速配对。
然而,如果可穿戴设备的周围存在其他设备,则其他设备也会出现发现弹窗,此时对其他用户而言,该弹窗提醒是一种“骚扰”,如何避免可穿戴设备周围的其他设备被弹窗提醒骚扰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配对方法及相关产品,可以避免可穿戴设备周围的其他设备被弹窗提醒骚扰。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配对方法,包括:
在可穿戴设备启动后,所述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为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的一个;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回连成功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配对成功。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配对装置,包括:
回连单元,用于在可穿戴设备启动后,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为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的一个;
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回连成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配对成功。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的步骤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可穿戴设备启动后,所述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回连成功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配对成功。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配对方法,可穿戴设备启动后与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从而实现可穿戴设备与历史配对设备的配对,即使可穿戴设备周围有其他设备,其他设备也不会被弹窗提醒打扰,与通过蓝牙发广播进行配对相比,可以在可穿戴设备配对的过程中避免可穿戴设备周围的其他设备被弹窗提醒骚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配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配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配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与手机配对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配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可穿戴设备可以是便携式收听设备(例如,无线耳机)、智能手环、智能耳环、智能手表、智能头带、智能头盔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配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设备配对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01,在可穿戴设备启动后,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其中,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为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的一个。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与历史配对设备可以通过蓝牙连接、WiFi连接、红外线连接等无线连接方式进行通信连接。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实施例中的无线连接方式以蓝牙连接为例进行说明。
可穿戴设备启动时,可以是触发穿戴设备的蓝牙工作的时候。例如,如果可穿戴设备是无线耳机,可穿戴设备启动可以是无线耳机开盖,无线耳机开盖时,可以自动触发无线耳机内部的蓝牙模块开启。如果可穿戴设备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启动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开机或者开蓝牙的瞬间。
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可以是与可穿戴设备历史配对过的设备。
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地址向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发送回连请求,从而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当可穿戴设备接收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返回的确认连接消息后,则可以认为回连成功。回连请求可以携带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历史设备的身份标识(identity document,ID),该标识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历史设备的蓝牙地址、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media accesscontrol address,MAC地址)、约定密钥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可以根据回连请求携带的MAC地址、ID、约定密钥进行验证,当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验证通过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可以自动向可穿戴设备发送确认连接消息。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验证通过后,可以在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显示界面显示弹窗提醒,用户点击弹窗提醒中包含“确认”的虚拟按键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向可穿戴设备发送确认连接消息。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时,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可以显示弹窗提醒,也可以不弹窗。
由于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回连请求是发给特定设备(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只会发往与上述蓝牙地址对应的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而周围的其他设备则不会接收到该消息,也不会做出任何响应。
如果可穿戴设备不与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而是直接通过蓝牙发广播,则可穿戴设备周围的(蓝牙通信距离范围内)的其他设备可以接收到该消息并显示弹窗提醒。与通过蓝牙发广播进行配对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可穿戴设备配对的过程中与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不会直接通过蓝牙发广播,从而避免可穿戴设备周围的其他设备被弹窗提醒骚扰。
历史配对设备集合是与该可穿戴设备历史配对过的所有设备的集合,历史配对设备集合可以包含历史配对过的设备的标识信息,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任意两个设备的标识信息不同。
102,在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回连成功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确定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配对成功。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可以包括至少一次交互确认流程。在预设时长内,上述至少一次交互确认流程都走完,才认为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回连成功。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可穿戴设备向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发起回连请求;
若可穿戴设备在发起回连请求之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返回的确认连接消息,则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回连成功;
若可穿戴设备在发起回连请求之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返回的确认连接消息,则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回连失败。
第一预设时长可以存储在可穿戴设备的存储器(比如,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可以预先进行设定,比如,第一预设时长可以设置为0.1秒~10秒内的任意一个值。具体的,可以设置为1秒、1.5秒、2秒中的任一个。设置第一预设时长,可以避免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通信失败(比如,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出现故障或者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不在可穿戴设备的通信范围内)的情况,可穿戴设备长时间等待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返回的消息,可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蓝牙地址向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发起回连请求。回连请求可以携带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蓝牙地址、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MAC地址、第一历史设备的ID、约定密钥等,通过一次回连请求即可实现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回连,缩短回连所需的时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可穿戴设备向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发起连接请求;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连接成功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发起配对请求;
若可穿戴设备向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发起连接请求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确认配对消息,则确定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配对成功;
若可穿戴设备向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发起连接请求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确认配对消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配对失败。
一般而言,如果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不在可穿戴设备的蓝牙连接范围内,则第一历史配对设备无法接收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比如,蓝牙连接范围可以是10米,如果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10米,则第一历史配对设备无法接受到可穿戴设备的蓝牙信号,也就无法接收到连接请求。此时,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连接失败。如果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蓝牙模块异常,或者第一历史设备由于其他原因关机,即使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在可穿戴设备的蓝牙连接范围内,二者也无法连接成功。
在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连接成功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向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发起配对请求。如果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验证密钥失败或者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不愿意与该可穿戴设备配对(用户可以点击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显示界面的弹窗提醒包含的虚拟按键“拒绝”,从而拒绝与该可穿戴设备配对),则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不会向可穿戴设备发送确认配对消息。具体的,如果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验证密钥失败,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可以向可穿戴设备发送配对失败消息;如果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验证密钥失败,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可以向可穿戴设备发送拒绝配对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请求可以携带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蓝牙地址、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MAC地址、第一历史设备的ID等。
若可穿戴设备向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发起连接请求后的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发送的确定连接消息,则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连接成功。
配对请求可以携带配对密钥,第一历史配对设备接收到配对密钥后,对配对密钥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向可穿戴设备确认配对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一次连接请求和一次配对请求实现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回连,配对请求需要进行密钥验证,适用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可以防止误配对,提高配对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配对方法,可穿戴设备启动后与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从而实现可穿戴设备与历史配对设备的配对,即使可穿戴设备周围有其他设备,其他设备也不会被弹窗提醒打扰,与通过蓝牙发广播进行配对相比,可以在可穿戴设备配对的过程中避免可穿戴设备周围的其他设备被弹窗提醒骚扰。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配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在图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得到的,如图2所示,该设备配对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201,在可穿戴设备启动后,可穿戴设备查询是否有历史配对信息,历史配对信息包括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每个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
其中,历史配对设备集合包含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历史配对信息可以存储在可穿戴设备的存储器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在存储器(比如,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查询是否有历史配对信息。在可穿戴设备出厂后第一次启动时,由于该可穿戴设备未与任何设备配对过,因此其存储器中也不会存储有历史配对信息,则查询不到历史配对信息。
在可穿戴设备复位后,比如恢复出厂设置后,也可能会丢失历史配对信息。
一般而言,可穿戴设备与固定的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配对。比如,对于无线耳机而言,如果只有一个用户使用,则一般仅与用户的手机配对,如果用户有一个手机,则历史配对设备集合可以包含一个手机的标识信息;如果用户有多个手机,则历史配对设备集合可以包含多个手机的标识信息。如果该可穿戴设备是多个人轮流使用。比如一家人轮流使用,则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会有多个手机的标识信息。与可穿戴设备配对过的设备,可以在可穿戴设备中记录其蓝牙地址、设备ID等信息。
可穿戴设备可以将之前与之配对过的设备的标识信息放入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历史配对设备集合可以包含历史配对过的所有设备的标识信息。历史配对设备集合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存储在可穿戴设备的存储器(比如,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历史配对信息可以包含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每个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还可以包含每个历史配对设备的历史配对记录,比如历史配对时间、历史配对次数、历史配对耗时、每次配对成功后连接时长、历史连接总时长等。
202,在查询到历史配对信息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根据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
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第一历史设备的蓝牙地址,该蓝牙地址可以是蓝牙MAC地址,由于蓝牙MAC地址是固定不变的,则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第一历史设备的蓝牙MAC地址与第一历史设备的蓝牙模块进行连接。
如果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仅包含一个设备的标识信息,即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可穿戴设备启动后,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直接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
如果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包含至少两个设备的标识信息,则可穿戴设备可以从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选择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并根据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具体的,可穿戴设备可以从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设备作为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并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可穿戴设备还可以从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ion,RSSI)值最大的设备作为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并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
可选的,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是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优先级最高的设备。选择优先级最高的设备进行回连,可以提高可穿戴设备回连到用户想要连接的设备的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历史配对设备的优先级可以根据历史配对设备的历史配对成功时间确定,举例来说,历史配对设备的历史配对成功时间距离当前时间越近,其优先级越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历史配对设备的优先级可以根据历史配对设备的历史配对成功次数确定,举例来说,历史配对设备的历史配对成功次数越多,其优先级越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历史配对设备的优先级可以根据历史配对设备的历史配对成功时间和历史配对设备的历史配对成功次数确定,举例来说,历史配对设备的历史配对成功时间距离当前时间越近,历史配对设备的历史配对成功次数越多,其优先级越高。其优先级可以通过加权求和的方式计算得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历史配对设备的优先级可以根据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与可穿戴设备连接时的RSSI值确定。其中,RSSI值越大,优先级越高。
可选的,图2所示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查询不到历史配对信息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发出蓝牙广播。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可穿戴设备出厂后第一次启动时,由于该可穿戴设备未与任何设备配对过,因此其存储器中也不会存储有历史配对信息,则查询不到历史配对信息。在可穿戴设备复位后,比如恢复出厂设置后,也可能会丢失历史配对信息。可穿戴设备发出蓝牙广播后,附近(蓝牙通信距离的范围内)开启蓝牙功能的模块可以接收到该蓝牙广播,接收到该蓝牙广播的设备的显示界面上可以进行弹窗提醒,设备的使用者可以决定是否与该可穿戴设备进行连接和配对。蓝牙广播可以是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广播。
本申请实施例在查询不到历史配对信息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历史配对设备或者无法与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则可以通过蓝牙广播的方式与附近的设备进行连接和配对。采用“先回连、延时广播”的设计思路,在无法回连或者回连失败的情况下,再采用蓝牙广播的方式,既可以确保自己的可穿戴设备与自己的设备(比如,手机),又能确保周边设备不出现无弹窗,提升了用户体验,降低对其他用户的骚扰、保护了可穿戴设备的私密性。
203,在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回连成功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确定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配对成功。
其中,步骤203的具体实施可以参见图1所示的步骤102,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图2所示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1)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配对失败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启动后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是否存在未进行回连的设备;
(12)若存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第二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所述第二历史配对设备是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未进行回连的设备中优先级最高的设备。
(13)若不存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发出蓝牙广播。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配对失败,并且在可穿戴设备启动后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存在未进行回连的设备,则可穿戴设备继续与历史配对设备集合未进行回连的设备中优先级最高的设备进行回连,可以尽可能的保证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优先级高的设备优先与可穿戴设备配对。
如果可穿戴设备启动后,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的所有历史配对设备都回连失败,则可穿戴设备发出蓝牙广播。本申请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可以优先与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的设备进行回连,在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的所有历史配对设备都回连失败的情况下,才发出蓝牙广播,可以尽可能的保证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设备优先与可穿戴设备配对,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的,图2所示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21)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断开连接的情况下,若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存在除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之外的第三历史配对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三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
(22)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断开连接的情况下,若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不存在除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之外的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发出蓝牙广播。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断开连接,可以包括如下几种情况之一:
1、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蓝牙连接距离导致的断开连接。比如,用户将可穿戴设备或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移动,导致二者断开连接;
2、用户在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上主动断开与可穿戴设备的蓝牙连接;
3、可穿戴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设备断开指令。比如,对于无线耳机来说,可以按住无线耳机上的复位键1秒,则触发可穿戴设备主动断开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连接;对于智能手表来说,用户可以在智能手表上选择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断开连接。
在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断开连接的情况下,如果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存在其他未配对的设备,比如,第三历史配对设备,则可穿戴设备可以与第三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如果其他未配对的设备包括多个,第三历史配对设备可以是这多个设备中优先级最高的一个。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断开连接的情况下,优先将可穿戴设备与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的其他设备进行回连,可以尽可能的保证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设备优先与可穿戴设备配对,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断开连接的情况下,并且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不存在除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之外的设备,可穿戴设备发出蓝牙广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仅包含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并且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断开连接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才发出蓝牙广播,可以尽可能的保证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设备优先与可穿戴设备配对,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配对方法,可穿戴设备启动后可以根据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与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从而实现可穿戴设备与历史配对设备的配对,即使可穿戴设备周围有其他设备,其他设备也不会被弹窗提醒打扰,与通过蓝牙发广播进行配对相比,可以在可穿戴设备配对的过程中避免可穿戴设备周围的其他设备被弹窗提醒骚扰。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配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在图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得到的,如图3所示,该设备配对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301,在可穿戴设备启动后,可穿戴设备查询是否有历史配对信息,历史配对信息包括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每个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
其中,历史配对设备集合包含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
步骤301的具体实施可以参见图1所示的步骤201,此处不再赘述。
302,在查询到历史配对信息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确认已发现设备集合中是否存在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匹配的设备。
303,在已发现设备集合中存在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匹配的设备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根据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
本申请实施例中,已发现设备集合是可穿戴设备通过蓝牙搜索到的附近(蓝牙通信距离内)的设备的集合。可穿戴设备可以向周围发送蓝牙搜索信号,接收到该蓝牙搜索信号的设备可以向该可穿式设备返回确认可用消息,可穿式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确认可用消息的设备放入已发现设备集合中。
由于每个设备都有唯一的标识(比如,设备MAC地址),可以将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与已发现设备集合中的设备标识进行匹配。具体的,可以检测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与已发现设备集合中的设备标识逐一比较,找到是否有相同的标识,若存在,则表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在可穿戴设备的附近并且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蓝牙功能已开启,则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已发现设备集合中存在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匹配的设备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将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大大提高了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连接成功的可能性。
在已发现设备集合中不存在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匹配的设备,并且已发现设备集合与历史配对集合没有交集的情况下,则可穿戴设备可以发出蓝牙广播,采用蓝牙广播的方式来与附近的设备进行连接和配对。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避免向无法通行连接的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避免浪费回连时间,从而提高可穿戴设备的配对速度。
在已发现设备集合中不存在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匹配的设备,并且已发现设备集合与历史配对集合有交集的情况下,则可穿戴设备根据存在交集的设备的标识信息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如果交集的设备仅有一个,则可穿戴设备根据该交集设备的标识信息与该交集设备进行回连。如果交集的设备有至少两个,则可穿戴设备确定至少两个交集设备中的优先级,与优先级最高的交集设备进行回连。
304,在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回连成功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确定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配对成功。
其中,步骤304的具体实施可以参见图1所示的步骤102,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可穿戴设备进行复位操作后,可穿戴设备发出蓝牙广播。
本申请实施例,在可穿戴设备复位后,比如恢复出厂设置后,也可能会丢失历史配对信息,此时可穿戴设备可以直接发出蓝牙广播,与附近的设备进行连接和配对。
其中,可穿戴设备发出蓝牙广播之后,在第一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显示有弹窗提醒,所述第一设备为接收到所述蓝牙广播的设备;
在第一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不显示弹窗提醒。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阈值可以预先进行设定,第一阈值可以存储在上述接收到蓝牙广播的设备的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第一设备(接收到蓝牙广播的设备)可以通过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测距算法测量其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小于第一阈值,则第一设备会显示弹窗提醒,如果大于第一阈值,则第一设备不会显示弹窗提醒。如果等于第一阈值,第一设备可以显示弹窗提醒,也可以不显示弹窗提醒。举例来说,第一阈值可以设置为50厘米。
具体的,第一设备可以通过RSSI测距算法测量其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设备与可穿戴设备连接后,第一设备可以获取接收到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蓝牙广播的信号强度,即RSSI值,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第一设备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
d=10^((ABS(RSSI)-A)/(10*n))
其中,d代表第一设备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ABS(RSSI)代表RSSI值的绝对值,A代表在第一设备与可穿戴设备距离一米时的信号强度,n代表环境对信号的衰减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让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较近的设备显示弹窗提醒,从而避免距离相对较远的设备显示弹窗提醒,从而避免可穿戴设备周围的相对较远的设备被弹窗提醒骚扰。
需要说明的是,RSSI测距算法是存在误差的。RSSI测距算法在不同方向不同环境测试出的“距离”和实际距离可能会存在较大偏差,即准确度不是很高,这就使得接收到蓝牙广播的设备(比如,手机)计算出的“距离”实际上是个很大的范围,而不是绝对的值。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与手机配对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无线耳机旁边有三台手机,三台手机蓝牙均打开状态,三台手机分别为:属于A用户的A手机、属于B用户的B手机、属于C用户的C手机;无线耳机为A用户所有,并A手机和无线耳机有过配对,B手机和C手机没有和无线耳机配对过。假设A手机离无线耳机距离20厘米,B手机离无线耳机40厘米,C手机离无线耳机距离1米。
如果按照业内现有的做法,A用户的无线耳机开盖时候,无线耳机回连A手机的同时,还会发出广播,让B手机和B手机听到。
假设B手机和C手机设置的发现弹窗的标准为50厘米(可以对应上述第一阈值),则会出现A手机显示“连接成功”的弹窗提示,而B手机就会出现“发现新设备”弹窗提示。但实际上无线耳机并不是B用户的,此时B就受到弹窗的干扰。
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线耳机开盖首先会回连A手机,A手机在通信范围内,可通信成功,此时即便有个D用户的D手机距离无线耳机更近(比如,10厘米),由于无线耳机不发送蓝牙广播,B手机、C手机、D手机依旧发现不了无线耳机,一定程度上保护B用户、C用户和D用户的隐私。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可穿戴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与上述一致的,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配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配对装置500应用于可穿戴设备,该设备配对装置500可以包括回连单元501和确定单元502,其中:
回连单元501,用于在可穿戴设备启动后,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为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的一个;
确定单元502,用于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回连成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配对成功。
可选的,该设备配对装置500还可以包括查询单元503;
所述查询单元503,用于在可穿戴设备启动后,查询是否有历史配对信息,所述历史配对信息包括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每个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包含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
所述回连单元501,还用于在所述查询单元503查询到所述历史配对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
可选的,该设备配对装置500还可以包括确认单元504;
所述查询单元503,用于查询是否有历史配对信息,所述历史配对信息包括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每个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包含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
所述确认单元504,用于在所述查询单元503查询到历史配对信息的情况下,确认已发现设备集合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匹配的设备;
所述回连单元501,还用于在所述确认单元504确认所述已发现设备集合中存在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匹配的设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
可选的,该设备配对装置500还可以包括广播单元505;
所述广播单元505,用于在所述查询单元503查询不到所述历史配对信息的情况下,发出蓝牙广播;
其中,在第一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显示有弹窗提醒,所述第一设备为接收到所述蓝牙广播的设备;
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不显示弹窗提醒。
可选的,该设备配对装置500还可以包括判断单元506;
所述判断单元506,用于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配对失败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启动后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是否存在未进行回连的设备;
所述回连单元501,还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506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启动后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存在未进行回连的设备的情况下,与第二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所述第二历史配对设备是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未进行回连的设备中优先级最高的设备。
所述广播单元505,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506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启动后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不存在未进行回连的设备的情况下,发出蓝牙广播;
其中,在第一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显示有弹窗提醒,所述第一设备为接收到所述蓝牙广播的设备;
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不显示弹窗提醒。
可选的,所述回连单元501,还用于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断开连接,并且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存在除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之外的第三历史配对设备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三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
所述广播单元505,用于在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不存在除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之外的设备的情况下,发出蓝牙广播;
其中,在第一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显示有弹窗提醒,所述第一设备为接收到所述蓝牙广播的设备;
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不显示弹窗提醒。
可选的,所述广播单元505,还用于在所述可穿戴设备进行复位操作后,发出蓝牙广播;
其中,在第一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显示有弹窗提醒,所述第一设备为接收到所述蓝牙广播的设备;
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不显示弹窗提醒。
可选的,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是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优先级最高的设备。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回连单元501、广播单元505可以是可穿戴设备中的无线通信模块。确定单元502、查询单元503、确认单元504和判断单元506可以是可穿戴设备中的处理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启动后与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从而实现可穿戴设备与历史配对设备的配对,即使可穿戴设备周围有其他设备,其他设备也不会被弹窗提醒打扰,与通过蓝牙发广播进行配对相比,可以在可穿戴设备配对的过程中避免可穿戴设备周围的其他设备被弹窗提醒骚扰。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可穿戴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可以通过通信总线603相互连接。通信总线60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通信总线6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存储器6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处理器601被配置用于调用程序指令,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图1~3所示的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处理器601可以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以上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存储器6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此外,该可穿戴设备600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604,其中,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蓝牙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启动后与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从而实现可穿戴设备与历史配对设备的配对,即使可穿戴设备周围有其他设备,其他设备也不会被弹窗提醒打扰,与通过蓝牙发广播进行配对相比,可以在可穿戴设备配对的过程中避免可穿戴设备周围的其他设备被弹窗提醒骚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设备配对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申请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设备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可穿戴设备启动后,所述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为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的一个;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回连成功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配对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启动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查询是否有历史配对信息,所述历史配对信息包括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每个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
所述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包括:
在查询到所述历史配对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启动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查询是否有历史配对信息,所述历史配对信息包括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每个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查询到历史配对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确认已发现设备集合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匹配的设备;
所述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包括:
在所述已发现设备集合中存在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匹配的设备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查询不到所述历史配对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发出蓝牙广播;
在第一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显示有弹窗提醒,所述第一设备为接收到所述蓝牙广播的设备;
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不显示弹窗提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配对失败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启动后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是否存在未进行回连的设备;
若存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第二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所述第二历史配对设备是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未进行回连的设备中优先级最高的设备;
若不存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发出蓝牙广播;
在第一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显示有弹窗提醒,所述第一设备为接收到所述蓝牙广播的设备;
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不显示弹窗提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断开连接的情况下,若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存在除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之外的第三历史配对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三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
若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不存在除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之外的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发出蓝牙广播;
在第一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显示有弹窗提醒,所述第一设备为接收到所述蓝牙广播的设备;
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不显示弹窗提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进行复位操作后,所述可穿戴设备发出蓝牙广播;
在第一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显示有弹窗提醒,所述第一设备为接收到所述蓝牙广播的设备;
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不显示弹窗提醒。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是所述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优先级最高的设备。
9.一种设备配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连单元,用于在可穿戴设备启动后,与第一历史配对设备进行回连,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为历史配对设备集合中的一个;
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回连成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历史配对设备配对成功。
10.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774580.XA 2021-07-08 2021-07-08 设备配对方法及相关产品 Active CN1134533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4580.XA CN113453381B (zh) 2021-07-08 2021-07-08 设备配对方法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4580.XA CN113453381B (zh) 2021-07-08 2021-07-08 设备配对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3381A true CN113453381A (zh) 2021-09-28
CN113453381B CN113453381B (zh) 2023-01-10

Family

ID=77815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4580.XA Active CN113453381B (zh) 2021-07-08 2021-07-08 设备配对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338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8025A (zh) * 2022-02-09 2022-03-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设备回连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4245362A (zh) * 2022-02-25 2022-03-2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设备回连方法和蓝牙外设
CN114500730A (zh) * 2022-02-28 2022-05-1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弹窗功能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79928A1 (zh) * 2021-07-08 2023-0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及信息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530A (zh) * 2016-12-14 2017-06-13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设备自动回连的方法及蓝牙设备
CN107770758A (zh) * 2017-09-21 2018-03-06 深圳市汉普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蓝牙音箱的蓝牙回连方法、蓝牙音箱及存储介质
CN110062366A (zh) * 2019-04-18 2019-07-26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配对异常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0191442A (zh) * 2019-04-18 2019-0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0124610A1 (zh) * 2018-12-22 2020-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速率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2040461A (zh) * 2019-06-03 2020-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靠近发现的方法及设备
WO2021008614A1 (zh) * 2019-07-18 2021-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2333332A (zh) * 2020-10-27 2021-02-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提示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027666A1 (zh) * 2019-08-14 2021-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回连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492442A (zh) * 2020-11-24 2021-03-12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的连接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15065A (zh) * 2021-02-18 2021-06-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067937A (zh) * 2021-03-18 2021-07-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530A (zh) * 2016-12-14 2017-06-13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设备自动回连的方法及蓝牙设备
CN107770758A (zh) * 2017-09-21 2018-03-06 深圳市汉普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蓝牙音箱的蓝牙回连方法、蓝牙音箱及存储介质
WO2020124610A1 (zh) * 2018-12-22 2020-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速率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0062366A (zh) * 2019-04-18 2019-07-26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配对异常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0191442A (zh) * 2019-04-18 2019-0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040461A (zh) * 2019-06-03 2020-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靠近发现的方法及设备
WO2021008614A1 (zh) * 2019-07-18 2021-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WO2021027666A1 (zh) * 2019-08-14 2021-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回连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333332A (zh) * 2020-10-27 2021-02-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提示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492442A (zh) * 2020-11-24 2021-03-12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的连接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15065A (zh) * 2021-02-18 2021-06-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067937A (zh) * 2021-03-18 2021-07-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9928A1 (zh) * 2021-07-08 2023-0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及信息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4158025A (zh) * 2022-02-09 2022-03-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设备回连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4158025B (zh) * 2022-02-09 2022-06-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设备回连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4245362A (zh) * 2022-02-25 2022-03-2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设备回连方法和蓝牙外设
CN114500730A (zh) * 2022-02-28 2022-05-1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弹窗功能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00730B (zh) * 2022-02-28 2023-08-2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弹窗功能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3381B (zh) 202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53381B (zh) 设备配对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1741210B2 (en) Proximity unlock and lock operation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11216549B2 (en) Security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EP3873004B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lassic bluetooth connection between dual-mode bluetooth devices, and dual-mode bluetooth device
CN106602654B (zh) 充电鉴权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EP2838309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data connection
US9807218B2 (en) Method for filtering spam in electronic device and the electronic device
EP4199432A1 (en) Household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06534072B (zh) 用户信息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US20210160079A1 (en) Wearable smart terminal, cloud server, memory device and friend addition method
KR20150106233A (ko) 복수의 전자 장치에서 기능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KR20150065410A (ko) 전자 장치의 억세스 포인트 접속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20150114845A (ko) 마스터 단말과 슬레이브 단말을 재연결하는 방법
CN104980420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WO2022068601A1 (zh) 一种网络修复方法、电子设备及移动设备
CN114430528A (zh) 声音数据的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96283A (zh) 一种定位连接方法、装置、系统及可穿戴设备
CN113596827A (zh) 密钥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68236B (zh) 终端设备的追踪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KR102395293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 차량, 스마트 장치 및 무선통신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US2016015528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s, electronic devices and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s
WO2023279928A1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信息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04010017A (zh) 终端设备和用于其的信息处理方法
CN112689274B (zh) 短距离无线通信连接的提示方法、装置及按摩设备
KR20190115361A (ko) 외부 전자 장치의 키와 관련된 어플리케이션을 관리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