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5362A - 设备回连方法和蓝牙外设 - Google Patents

设备回连方法和蓝牙外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5362A
CN114245362A CN202210174507.3A CN202210174507A CN114245362A CN 114245362 A CN114245362 A CN 114245362A CN 202210174507 A CN202210174507 A CN 202210174507A CN 114245362 A CN114245362 A CN 114245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bluetooth
bluetooth peripheral
peripheral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45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45362B (zh
Inventor
牛永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745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53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5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5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45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5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回连方法和蓝牙外设,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设备回连方法包括: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配对。蓝牙外设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若断开连接的原因为第一电子设备主动断开,蓝牙外设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其中,第二电子设备为曾经配对过的设备。蓝牙外设向第二电子设备发起回连。可见,蓝牙外设不是回连最后一次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而是回连曾经配对过的第二电子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电子设备主动与蓝牙外设断开时,说明用户不想第一电子设备与蓝牙外设保持蓝牙连接。这样一来,若蓝牙外设回连第二电子设备成功,可以更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且无需用户操作,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设备回连方法和蓝牙外设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回连方法和蓝牙外设。
背景技术
目前,有的蓝牙外设在与手机等电子设备连接后,可以实现蓝牙外设相应的功能。例如,当蓝牙外设为耳机时,在耳机与手机连上以后,可以实现在耳机播放手机上的音乐的功能;再例如,当蓝牙外设为智能手环时,在智能手环与手机连上以后,可以向手机同步运动数据或睡眠信息等功能。
通常情况下,当蓝牙外设与电子设备A蓝牙连接成功后,可能会因某些原因而断开。如此,蓝牙外设会向电子设备A发起回连。然而,电子设备A可能不是用户A最想连接的设备。这样一来,即使回连上电子设备A,可能不符合用户A的使用需求,可靠性低。或者,当用户需要连接电子设备B时,需要的操作过程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回连方法和蓝牙外设,可以改善蓝牙外设回连的电子设备不符合用户的需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回连方法,包括: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配对。蓝牙外设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若断开连接的原因为第一电子设备主动断开,蓝牙外设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其中,第二电子设备为曾经配对过的设备。蓝牙外设向第二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本申请提供的设备回连方法,在第一电子设备主动与蓝牙外设断开时,蓝牙外设不是回连最后一次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而是回连曾经配对过的第二电子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电子设备主动与蓝牙外设断开时,说明用户不想第一电子设备与蓝牙外设保持蓝牙连接。这样一来,若蓝牙外设回连第二电子设备成功,蓝牙外设可以配合第二电子设备,满足用户的视频聊天、听音乐等使用需求,且无需用户操作,方便快捷。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蓝牙外设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包括:蓝牙外设在除第一电子设备以外,曾经配对过的多个设备中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电子设备,其中,预设条件包括下述的任一种:与蓝牙外设断开连接的原因为拉锯断开、与蓝牙外设最近一次配对、或与蓝牙外设建立连接次数最多。
可以理解地,与蓝牙外设断开连接的原因为拉锯断开、与蓝牙外设最近一次配对、或与蓝牙外设建立连接次数最多的设备,符合用户使用需求的可能性高。如此,蓝牙外设回连上满足上述任一种预设条件的第二电子设备,符合用户使用需求的可能性高。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在蓝牙外设向第二电子设备发起回连之后,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蓝牙外设确定回连第二电子设备失败。蓝牙外设检测到处于关闭的耳机盒内。蓝牙外设在检测到耳机盒开启时,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可以理解地,在回连第二电子设备失败,在蓝牙外设被放入关闭的耳机盒内。耳机盒又被开启时,第一电子设备为蓝牙外设最后一次连接的设备。如此,在蓝牙外设回连第一电子设备成功后,更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在向第二电子设备发起回连之后,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蓝牙外设确定回连第二电子设备成功。蓝牙外设在处于关闭的耳机盒内时,确定与第二电子设备断开连接。蓝牙外设在检测到耳机盒开启时,向第二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可以理解地,在回连第二电子设备成功,在蓝牙外设被放入关闭的耳机盒内。耳机盒又被开启时,第二电子设备为蓝牙外设最后一次连接的设备。如此,在蓝牙外设回连第二电子设备成功后,更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在蓝牙外设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之后,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若断开连接的原因为拉锯断开时,则蓝牙外设每隔预设的时长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在蓝牙外设检测到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时,蓝牙外设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已配对。蓝牙外设在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未连接时,则蓝牙外设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在蓝牙外设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时,蓝牙外设即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回连第一电子设备成功的可靠性;而且发起回连时无需等待,回连第一电子设备的时间短。
进一步地,在蓝牙外设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之后,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若回连失败,蓝牙外设进行一次计数。在计数值未达到计数阈值时,蓝牙外设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在计数值达到计数阈值时,蓝牙外设停止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在蓝牙外设回连第一电子设备失败时,可以继续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回连第一电子设备的成功的概率。当蓝牙外设发起回连的次数(即计数值)达到计数阈值时,停止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可以节省功耗。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蓝牙外设向第二电子设备发起回连之后,还包括:蓝牙外设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蓝牙外设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蓝牙外设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这样一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第二电子设备的指示,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进一步地,第一信息为第二电子设备在确定第一电子设备具有音频相关的业务,且第二电子设备与蓝牙外设间不存在音频数据传输时发送的。
在第二电子设备与蓝牙外设建立蓝牙连接,且第一电子设备在具有音频相关的业务时,才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状态标识。这样一来,可以使得蓝牙外设在后续回连第一电子设备更符合用户的需求。另外,第二电子设备与蓝牙外设之间不存在音频数据传输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才向蓝牙外设发送第一信息。这样一来,不会导致第二电子设备与蓝牙外设之间的音频数据传输中断。
进一步地,蓝牙外设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之后,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若蓝牙外设只允许连接一个设备,蓝牙外设与第二电子设备断开蓝牙连接,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或者,若蓝牙外设允许连接多个设备,蓝牙外设保持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蓝牙连接,且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进一步地,蓝牙外设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包括:蓝牙外设响应于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断开指令,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其中,断开指令为第一电子设备关闭蓝牙功能时发送的,或者,断开指令为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断开与蓝牙外设连接的触发操作发送的。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回连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配对。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断开连接的原因为第一电子设备主动断开,蓝牙外设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其中,第二电子设备为曾经配对过的设备。通信单元,用于向第二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蓝牙外设,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代码指令;处理器用于运行代码指令,使得蓝牙外设以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中描述的设备回连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中描述的设备回连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中描述的设备回连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相对应,各方面及对应的可行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相似,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A中的(a)-(c)为第一手机200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关闭蓝牙功能的界面示意图;
图1B中的(a)-(d)为第二手机300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连接蓝牙耳机100的界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外设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蓝牙外设回连手机的交互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回连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6中的(a)-(d)第一电子设备200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连接蓝牙耳机100的界面示意图;
图7中的(a)-(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100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的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回连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9中的(a)-(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子设备300的蓝牙开启时,回连蓝牙耳机100的场景示意图;
图10中的(a)-(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200向第二电子设备300发送状态标识的场景示意图;
图11中的(a)-(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100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的场景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回连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建立蓝牙连接的场景示意图;
图14中的(a)-(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200关闭蓝牙功能的界面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断开蓝牙连接的场景示意图;
图16中的(a)-(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建立蓝牙连接的场景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断开蓝牙连接的场景示意图;
图18中的(a)-(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耳机盒400开盒后,蓝牙耳机100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的场景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的场景示意图;
图20中的(a)-(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100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的场景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回连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回连方法的流程图之四;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回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外设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值和第二值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值,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目前,有的蓝牙外设在与手机等电子设备连接后,可以实现蓝牙外设相应的功能。例如,当蓝牙外设为耳机时,在耳机与手机连上以后,可以实现在耳机播放手机上的音乐的功能;再例如,当蓝牙外设为智能手环时,在智能手环与手机连上以后,可以向手机同步运动数据或睡眠信息等功能。
下面,以蓝牙外设为蓝牙耳机100、电子设备为手机200为例,说明蓝牙耳机100回连手机200的过程。
示例性地,用户可以使用已建立蓝牙连接的蓝牙耳机100,配合第一手机200进行视频聊天。在用户视频聊天完毕后,如图1A中的(a)所示,电子设备200可以响应于用户对系统桌面的“设置”图标的触发操作,显示功能列表界面101,功能列表界面101包括蓝牙选项102。如图1A中的(b)所示,第一手机200可以响应于用户对蓝牙选项102的触发操作,显示蓝牙连接界面103,蓝牙连接界面103包括第一控件104,第一控件104用于关闭蓝牙功能。如图1A中的(c)所示,第一手机200可以响应于用户对第一控件104的触发操作,关闭蓝牙功能。
这时,由于第一手机200已经关闭蓝牙功能,蓝牙耳机100与第一手机200断开蓝牙连接。进而,蓝牙耳机100按照预设策略向第一手机200发起回连。在一些方案中,蓝牙耳机100可以按照2秒,4秒,8秒,16秒、32秒、64秒、128秒以及256秒等时间间隔尝试回连最后一次连接的设备,即第一手机200。由于第一手机200的蓝牙功能关闭,这时,蓝牙耳机100回连第一手机200失败。
在这时,若用户想要将蓝牙耳机100与曾经连接过的第二手机建立蓝牙连接,以使用蓝牙耳机100配合第二手机拨出电话。
如图1B中的(a)所示,第二手机300可以响应于用户对的系统桌面的“设置”图标的触发操作(附图中未示出),显示功能列表界面301,功能列表界面301包括蓝牙选项302。如图1B中的(b)所示,第二手机300可以响应于用户对蓝牙选项302的触发操作,显示蓝牙连接界面303。其中,蓝牙连接界面303包括开启控件304,开启控件304用于开启蓝牙功能。如图1B中的(c)所示,第二手机300可以响应于用户对开启控件304的触发操作,开启蓝牙功能以进行设备查找。第二手机300在查找到蓝牙耳机100时,在蓝牙连接界面303显示蓝牙耳机100的名称“Headset-1”和连接控件305。如图1B中的(c)-(d)所示,第二手机300响应于用户对连接控件305的触发操作,向蓝牙耳机100发送连接请求。蓝牙耳机100响应于连接请求,向第二手机300反馈确认包。进而,第二手机300与蓝牙耳机100建立蓝牙连接。
可见,蓝牙耳机100在与第二手机300建立蓝牙连接的过程中,用户操作的过程比较繁琐。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回连方法,包括: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配对。蓝牙外设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若断开连接的原因为第一电子设备主动断开,蓝牙外设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其中,第二电子设备为曾经配对过的设备。蓝牙外设向第二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可以理解地,在第一电子设备主动与蓝牙外设断开时,蓝牙外设不是回连最后一次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而是回连曾经配对过的第二电子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电子设备主动与蓝牙外设断开时,说明用户不想第一电子设备与蓝牙外设保持蓝牙连接。这样一来,若蓝牙外设回连第二电子设备成功,可以更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而且无需用户操作,方便快捷。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蓝牙外设可以是蓝牙耳机、具有蓝牙功能的智能手环、以及具有蓝牙功能的智能手表等设备。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进行介绍。示例性的,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外设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蓝牙外设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至少一个存储器205、蓝牙模块202、音频模块203、电源模块204、输入/输出接口206以及传感器等。该处理器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用于与蓝牙外设的其他部件相连。
其中,存储器205可以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如用于蓝牙外设与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配对和连接,处理电子设备的音频业务(例如音乐播放、接/打电话)等的应用程序。存储器205还可以用于存储其他信息,例如身份信息、连接时刻、断开时刻、断开原因等信息。
处理器201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应用程序代码,调用相关模块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蓝牙外设的功能。例如,实现蓝牙外设与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配对,连接,音频播放,接/打电话等功能。示例性的,当蓝牙外设为蓝牙耳机,处理器201可以指示蓝牙模块202发送page数据包等发现消息,以使得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发现消息计算信号强度(received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并根据RSSI确定是否发现该蓝牙耳机。
处理器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01中。处理器201具体可以是集成的控制芯片,也可以由包括各种有源和/或无源部件的电路组成,且该电路被配置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属于处理器201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蓝牙模块202具体可以为蓝牙芯片,蓝牙外设为蓝牙设备。蓝牙外设可以通过该蓝牙芯片,与电子设备的蓝牙芯片之间进行配对和连接,以通过蓝牙连接实现蓝牙外设和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和业务处理。通常,蓝牙芯片可以支持基础速率(basic rate,BR)/增强数据率(enhanced data rate,EDR)蓝牙和低功耗蓝牙(bluetoothlow energy,BLE),例如可以收/发寻呼(page)信息,收/发BLE广播等。蓝牙模块202可以从处理器201接收待发送的信号,进行调频,放大后,经由蓝牙天线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示例性的,蓝牙模块202经由蓝牙天线发送的信号可以为page数据包等发现消息,该page数据包可以用于电子设备计算RSSI,并根据RSSI进行靠近发现。
音频模块203可以用于管理音频数据,实现蓝牙外设输入和输出音频信号。例如,音频模块203可以从蓝牙模块202获取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接打电话、播放音乐、启动/关闭与蓝牙耳机连接的电子设备的语音助手、接收/发送用户的语音数据等功能。音频模块203可以包括用于输出音频信号的扬声器(或称听筒、受话器)组件,麦克风(或称话筒,传声器),与麦克风相配合的麦克收音电路等。扬声器可以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并播放。麦克风可以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音频电信号。
电源模块204,可以用于提供蓝牙外设的系统电源,为蓝牙外设各模块供电;支持蓝牙外设接收充电输入等。电源模块204可以包括电源管理单元(power management unit,PMU)和电池。其中,电源管理单元可以接收外部的充电输入;将充电路输入的电信号变压后提供给电池充电,还可以将电池提供的电信号变压后提供给音频模块203、蓝牙模块202等其他模块;以及防止电池过充、过放、短路或过流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模块204还可以包括无线充电线圈,用于对蓝牙外设进行无线充电。另外,电源管理单元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
多个输入/输出接口206,可以用于提供蓝牙外设进行充电或通信的有线连接。例如,该输入/输出接口206可以为USB接口,充电接口等。
另外,蓝牙外设还可以包括传感器207。例如,该传感器207可以是包括距离传感器2073、环境光传感器2072、以及温度传感器2071,可以用于确定蓝牙外设是否被用户使用。示例性的,蓝牙外设可以利用距离传感器2073来检测蓝牙外设附近是否有物体,环境光传感器2072用于感知环境光亮度;温度传感器2071用于采集温度。处理器201在识别到蓝牙外设附近有物体、且环境光亮度低于预设的亮度阈值以及温度在预设的区间范围(即人体的体温区间)内时,确定蓝牙外设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
再例如,该传感器还可以包括骨传导传感器2074,结合成骨传导耳机。利用该骨传导传感器2074,蓝牙外设可以获取人体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解析出语音信号,实现语音功能,从而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蓝牙外设还可以根据骨传导耳机获取的用户语音信号进行语音鉴权,以在支付交易等业务场景中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蓝牙外设的具体限定。其可以具有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例如,在蓝牙外设的外表面还可以包括按键、指示灯(可以指示电量、呼入/呼出、配对模式等状态)、显示屏(可以提示用户相关信息)、防尘网(可以配合听筒使用)等部件。其中,该按键可以是物理按键或触摸按键(与触摸传感器配合使用)等,用于触发开机、关机、暂停、播放、录音、开始配对、重置等操作。以下将以电子设备为手机,蓝牙外设为蓝牙耳机为例,对可能的设计中的设备回连的方法进行阐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回连的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1: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成功后,若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至大于距离阈值,或者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隔挡有影响信号传播的介质物(如墙体)等客观原因,会导致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RSSI低于预设的阈值。
S302: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拉锯断连。
S303:蓝牙外设依次按照时间间隔6秒、12秒、24秒、48秒、96秒以及256秒,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其中,回连可以理解为,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后,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又断开蓝牙连接,之后蓝牙外设主动尝试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连接,或者第一电子设备主动尝试向蓝牙外设发起连接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蓝牙外设判断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断开连接的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蓝牙外设判断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RSSI低于阈值时,蓝牙外设可以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断开连接。其中,该阈值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设定,例如,该阈值可以为-80dBm、-90dBm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蓝牙外设可以向第一电子设备按一定规律发送连接确认包(例如pull数据包),如果蓝牙外设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该连接确认包的信息,则蓝牙外设可以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断开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时,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空口连接可能断开,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间可能无法通信。该蓝牙外设内部的主机(Host)与控制器(controller)之间的主机控制器接口(host controllerinterface,HCI)可以传输断开连接的原因。其中,断开连接的原因可以是但不限于字段“10”等,在此不作限定。其中,字段“10”用于指示断开连接的原因为:“ConnectionTimeout”。
可能的实现中,蓝牙外设在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断开之后,可以向已配对的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呼叫(page)数据包(即回连请求),以恢复连接,该过程可以称为蓝牙外设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当然,蓝牙外设在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断开之后,蓝牙外设也可以不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示例性的,该蓝牙外设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时,蓝牙外设可以按照一定规律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该规律可以是按照指数增长的时间间隔发送呼叫(page)数据包;也可以是先按照指数增长的时间间隔发送呼叫(page)数据包,然后固定周期发送数据包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果蓝牙外设没有在一定时间内成功回连第一电子设备,则第一电子设备进入page scan(寻呼扫描)模式,在page scan模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接收到之前连接过的蓝牙外设的回连请求。再过一段时间,如果蓝牙外设还没有成功回连第一电子设备,则蓝牙外设下电,无法实现与第一电子设备的回连。
示例性的,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以后,蓝牙外设在10分钟之内没有回连上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进入page scan模式,蓝牙外设可以继续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如果再过20分钟,蓝牙外设仍然没有回连上第一电子设备,则该蓝牙外设下电,无法与第一电子设备实现回连。
另外,上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具有蓝牙功能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穿戴式设备、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第一电子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第一电子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进行介绍。示例性的,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蓝牙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指示器192,摄像头193,以及显示屏194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第一电子设备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下面,以蓝牙外设为蓝牙耳机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其中,蓝牙耳机均可以为但不限于真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TWS)耳机。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独立实现,也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回连方法可以由蓝牙耳机100执行。该设备回连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501: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建立蓝牙连接。
蓝牙耳机100可以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建立蓝牙连接。该蓝牙连接可以是经典蓝牙连接,也可以是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e,BLE)蓝牙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操作,与蓝牙耳机100建立蓝牙连接,也可以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与蓝牙耳机100建立蓝牙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蓝牙耳机100未连接任何设备,如图6中的(a)所示,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响应于用户A对系统桌面的“设置”图标的触发操作(附图中未示出),显示功能列表界面601,功能列表界面601包括蓝牙选项602。如图6中的(b)所示,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响应于用户对蓝牙选项602的触发操作,显示蓝牙连接界面603。其中,蓝牙连接界面603包括开启控件604,开启控件604用于开启蓝牙功能。如图6中的(c)所示,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响应于用户A对开启控件604的触发操作,开启蓝牙功能以进行设备查找。第一电子设备200在查找到蓝牙耳机100时,在蓝牙连接界面603显示蓝牙耳机100的名称“Headset-1”和连接控件605。如图6中的(c)-(d)所示,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连接控件605的触发操作,向蓝牙耳机发送连接请求。蓝牙耳机100响应于连接请求,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反馈确认包。进而,第一电子设备200与蓝牙耳机100建立蓝牙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蓝牙耳机100的耳机盒在被开盒时,若第一电子设备200是蓝牙耳机100最后一次蓝牙连接的设备,蓝牙耳机100可以回连被开启蓝牙功能的第一电子设备200,如此,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建立蓝牙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建立蓝牙连接后,蓝牙耳机100还可以记录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和建立蓝牙连接的时刻。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用户A可以开启第一电子设备200的蓝牙功能,若蓝牙耳机100是第一电子设备200最后一次蓝牙连接的设备,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回连蓝牙耳机100,如此,第一电子设备200与蓝牙耳机100建立蓝牙连接。
示例性地,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如图7中的(a)所示,用户A手持第一电子设备200站在工位前,第一电子设备200接收到视频通话请求时,蓝牙耳机100可以按照上述的任一种方式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建立蓝牙连接。这样一来,用户A可以使用蓝牙耳机100配合第一电子设备200进行视频通话。
S502:在蓝牙耳机100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200断开蓝牙连接时,蓝牙耳机100记录断开连接的原因。其中,断开连接的原因为:与第一电子设备200之间的拉锯断连(例如,“Connection Timeout”),可以理解为,由于距离大于距离阈值而断开。
示例性地,在上述的S501对应的应用场景中,如图7中的(b)所示,当用户A视频通话完毕后,取下佩戴的蓝牙耳机100放在工位上,且蓝牙耳机100没有被放入耳机盒内。接着,用户A携带第一电子设备200远离工位外出办事。这样一来,会使得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的距离较远。如此,由于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的距离较远,会使得蓝牙耳机100和第一电子设备200之间断开蓝牙连接。如此,蓝牙耳机100记录断开连接的原因。其中,断开连接的原因可以是但不限于字段“10”等,在此不作限定。其中,二进制数“10”用于指示断开连接的原因为:“Connection Timeout”,即拉锯断连。
S503:蓝牙耳机100按照预设的策略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蓝牙耳机100可以遍历记录的多个设备的物理地址,分别对应的建立蓝牙连接的时刻。如此,蓝牙耳机100可以识别到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建立蓝牙连接的时刻为:最晚的时刻。这样,蓝牙耳机100可以确定与最晚的时刻对应的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即确定上一次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这样一来,蓝牙耳机100根据记录的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发起回连。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确定上一次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的时刻为:建立蓝牙连接的时刻。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确定上一次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的时刻还可以为: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断开蓝牙连接的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S503可以为以下3种情况:
情况一:蓝牙耳机100可以按照2秒,4秒,8秒等呈
Figure 311162DEST_PATH_IMAGE001
的指数增长的时间间隔向第一 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
情况二:蓝牙耳机100也可以按照3秒,9秒,27秒等呈
Figure 988262DEST_PATH_IMAGE002
的指数增长的时间间隔向 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
情况三:蓝牙耳机100可以按照2秒,4秒,8秒,16秒,32秒,64秒,128秒以及256秒的时间间隔发起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256秒之后蓝牙耳机100可以固定以256秒为时间间隔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
情况四:蓝牙耳机100循环性地按照6秒,12秒,24秒,48秒,96秒以及256秒的时间间隔发起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
可以理解地,由于用户A已经携带第一电子设备200,远离放置蓝牙耳机100的工位。如此,由于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则蓝牙耳机100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失败。
S504:在蓝牙耳机100检测到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时,确定上一次连接的设备的地址为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并根据物理地址,确定蓝牙耳机100是否与第一电子设备200未连接;如果是,则执行S505。
以蓝牙耳机100按照预设的策略为S503中的第四种情况为例,如图7中的(c)所示,在S503对应的步骤之后,当用户A在20分钟内携带第一电子设备200回到工位,蓝牙耳机100检测到未被用户A未佩戴上,则蓝牙耳机100可能需要等待较长时间,甚至等待256秒,才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
在S503对应的步骤之后,若用户A佩戴上蓝牙耳机100,蓝牙耳机100可以检测到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
具体地,蓝牙耳机100检测到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第一种:蓝牙耳机100检测到与外界物体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如1cm),且采集到的温度在预设的温度区间(如36-38摄氏度)时,确定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
第二种:蓝牙耳机100检测光强小于光强阈值,且采集到的温度在预设的温度区间(如36-38摄氏度)时,确定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
其中,确定上一次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的方式,可以参照上述的S503,在此不作赘述。
另外,蓝牙耳机100确定是否与第一电子设备200未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第一种: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对应有与第一电子设备200的连接状态。当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连接时,与第一电子设备200的连接状态可以为字段“on”;当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未连接时,与第一电子设备200的连接状态为字段“down”。如此,蓝牙耳机100可以识别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对应的与第一电子设备200的连接状态,来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200是否连接。
第二种:蓝牙耳机100可以根据第一电子设备的物理地址,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送连接确认包,如果蓝牙耳机100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收到第一电子设备200响应该连接确认包的信息,则蓝牙耳机100可以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200之间未连接。
S505:蓝牙耳机100根据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
示例性地,如图7中的(d)所示,蓝牙耳机100可以根据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送page数据包,以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
示例性地,在蓝牙耳机100处于被用户A佩戴的状态时,蓝牙耳机100即可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成功的可靠性;而且发起回连时无需等待,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的时间短。
S506:蓝牙耳机100判断是否回连成功,如果是,则结束流程;如果否,则执行S507。
示例性地,蓝牙耳机100可以根据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送连接确认包,如果蓝牙耳机100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收到第一电子设备200响应该连接确认包的信息,则蓝牙耳机100可以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200之间连接失败,反之,则确定连接成功。在回连成功后,蓝牙耳机100可以配合第一电子设备200,满足用户的视频聊天、听音乐等需求。
S507:蓝牙耳机100进行一次计数,并判断计数是否达到计数阈值,如果是,则执行S508;如果否,则返回执行S505。
其中,计数阈值可以是3次、4次、以及5次等,在此不作限定。
S508:蓝牙耳机100停止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
可以理解地,根据上述的S506-S508可知,在蓝牙耳机100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失败时,可以继续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的成功的概率。当蓝牙耳机100发起回连的次数(即计数值)达到计数阈值时,停止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可以节省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S506-S508可以省略。
可以理解地,上述的S504-S508中的示例介绍的是,用户A回到工位后,蓝牙耳机100未与其他设备连接的情况下,蓝牙耳机100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的过程。下面,结合图8-图11,举例说明用户A回到工位后,蓝牙耳机100与其他设备连接的情况下,蓝牙耳机100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的过程。
示例性地,在上述的S504之前,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S801:蓝牙耳机1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建立蓝牙连接。
示例性地,当用户A回到工位后,用户A携带有第一电子设备200和第二电子设备300,且第一电子设备200和第二电子设备300的蓝牙功能关闭,如此,蓝牙耳机100按照预设的策略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失败。
进而,第二电子设备300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开启蓝牙功能。
示例性地,如图9中的(a)所示,第二电子设备300可以响应于用户A对系统桌面的“设置”图标的触发操作,显示功能列表界面801,功能列表界面801包括蓝牙选项802。如图9中的(b)所示,第二电子设备300可以响应于用户对蓝牙选项802的触发操作,显示蓝牙连接界面803。蓝牙连接界面803包括第一控件804,第一控件804用于开启蓝牙功能。如图9中的(c)所示,第二电子设备300可以响应于用户A对第一控件804的触发操作,开启蓝牙功能。第二电子设备300可以检测到上一次建立蓝牙连接的设备为蓝牙耳机100,进而,第二电子设备300向蓝牙耳机100发起回连。如图9中的(d)所示,第二电子设备300回连蓝牙耳机100成功。
S802:第二电子设备300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状态标识。其中,状态标识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200具有音频相关的业务,且状态标识携带有第一电子设备200标识(如物理地址)。可以理解地,第二电子设备300在接收到状态标识时,确定第一电子设备200具有音频相关的业务。
示例性地,如图10中的(a)所示,第二电子设备300与蓝牙耳机100已建立蓝牙连接。如图10中的(b)所示,第一电子设备200在接收到视频通话请求时,显示视频通话界面,视频通话界面包括接听控件。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响应于用户对接听控件的触发操作开始视频通话,这样一来,第一电子设备200具有音频相关的业务。如此,第二电子设备300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状态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200的蓝牙功能被用户A开启,第一电子设备200基于蓝牙功能广播状态标识。如此,第二电子设备300可以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状态标识。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200的蓝牙功能被用户A开启,第一电子设备200进行设备发现,可以获取第二电子设备300的设备标识。第一电子设备200向云服务器发送第一电子设备200的设备标识、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状态标识和第二电子设备300的设备标识。云服务器在识别到第一电子设备200的设备标识关联的用户身份,和第二电子设备300的设备标识关联的用户身份一致时,则向第二电子设备300发送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状态标识。
其中,用户身份可以是用户账号等信息,在此不做限定。
S803:第二电子设备300检测是否与蓝牙耳机100之间存在音频数据传输,如果否,则执行S804。
S804:第二电子设备300向蓝牙耳机100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携带有第一电子设备200的标识(如物理地址)。即,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蓝牙耳机100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
可以理解地,第一信息为第二电子设备300在确定第一电子设备200具有音频相关的业务,且第二电子设备300与蓝牙外设200之间不存在音频数据传输时发送的。
由上述的S803-S804可知,在第二电子设备300与蓝牙耳机100建立蓝牙连接,且第二电子设备300与蓝牙耳机100之间不存在音频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如图11中的(a)-(b)所示,第二电子设备300才向蓝牙耳机100发送第一信息。这样一来,不会导致第二电子设备300与蓝牙耳机100之间的音频数据传输中断。
在S804之后,结合图11中的(c),蓝牙耳机100继续执行S504-S508,如此,可以实现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
可以理解地,基于图8可知,图8的对应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概括为:在蓝牙耳机1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连接后,若第一电子设备200需要使用蓝牙功能进行数据传输,且第二电子设备300与蓝牙耳机100之间不存在音频数据传输的情况下,蓝牙耳机100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的过程。
在第二电子设备300与蓝牙耳机100建立蓝牙连接,且第一电子设备200在具有音频相关的业务时,才向第二电子设备300发送状态标识。这样一来,可以使得蓝牙耳机100回连第一电子设备300在后续更符合用户的需求。另外,第二电子设备300与蓝牙耳机100之间不存在音频数据传输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300才向蓝牙耳机100发送第一信息。这样一来,不会导致第二电子设备300与蓝牙耳机100之间的音频数据传输中断。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蓝牙耳机100只允许连接一个设备时,蓝牙耳机100在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建立蓝牙连接之前,需要与第二电子设备300断开蓝牙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蓝牙耳机100允许连接多个设备时,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建立蓝牙连接后,可以保持与第二电子设备300蓝牙连接。
可以理解地,上述图5-图11介绍的是,在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拉锯断连的情况下,蓝牙耳机100如何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的过程。下面,结合图12-图20介绍,在第一电子设备200的蓝牙功能关闭而与蓝牙耳机100断开连接的情况下,蓝牙耳机100如何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的过程。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回连方法,包括:
S1101: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建立蓝牙连接。
另外,蓝牙耳机100还记录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和建立蓝牙连接的时刻。
示例性地,如图13所示,用户A可以操作第一电子设备200,使得第一电子设备200与蓝牙耳机100建立蓝牙连接。其中,S1101的原理与上述的S501的原理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S1102:第一电子设备200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关闭蓝牙功能。
示例性地,如图14中的(a)所示,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响应于用户A对系统桌面的“设置”图标的触发操作,显示功能列表界面1101,功能列表界面1101包括蓝牙选项1102。如图14中的(b)所示,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响应于用户对蓝牙选项1102的触发操作,显示蓝牙连接界面1103,蓝牙连接界面1103包括第一控件1104,第一控件1104用于关闭蓝牙功能。如图14中的(c)所示,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响应于用户A对第一控件604的触发操作,关闭蓝牙功能。
S1103:在蓝牙耳机100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200断开蓝牙连接时,蓝牙耳机100记录断开连接的原因。其中,记录的断开连接的原因为:第一电子设备200主动断开。
如图15所示,由于第一电子设备200的蓝牙功能关闭,会使得蓝牙耳机100和第一电子设备200断开蓝牙连接。这样一来,蓝牙耳机100会记录断开连接的原因。其中,断开连接的原因可以是但不限于字段“11”等,在此不作限定。其中,二进制数“11”用于指示断开连接的原因为:“REMOTE USER TERMINATED CONNECTION”,即主动断开。
下面,结合下述的S1104-S1105,介绍如何使得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建立蓝牙连接。
S1104:第一电子设备200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开启蓝牙功能。
示例性地,如图16中的(a)所示,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响应于用户A对系统桌面的“设置”图标的触发操作,显示功能列表界面1101,功能列表界面1101包括蓝牙选项1102。如图16中的(b)所示,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响应于用户对蓝牙选项1102的触发操作,显示蓝牙连接界面1103,蓝牙连接界面1103包括第一控件1104,第一控件1104用于开启蓝牙功能。第一电子设备200进行设备查找,查找到第二电子设备300的设备身份“Honor-1”。
S1105: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建立蓝牙连接。
示例性地,如图16中的(c)所示,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响应于用户A对第一控件1104的触发操作,开启蓝牙功能。进而,如图16中的(c)-(d)所示,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响应于用户A对设备身份“Honor-1”的触发操作,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建立蓝牙连接,且第一电子设备200记录第二电子设备300的物理地址。如此,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之间可以利用蓝牙功能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第一电子设备200还记录与蓝牙耳机100建立蓝牙连接的时刻。
S1106:第一电子设备200关闭蓝牙功能,使得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之间断开蓝牙连接。
可以理解地,如图17所示,当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之间数据传输完毕后,用户A触发第一电子设备200关闭蓝牙功能,使得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之间断开蓝牙连接。
S1107:蓝牙耳机100检测到耳机盒400开启时,蓝牙耳机100根据上一次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盒400可以包括开关,当蓝牙耳机100位于耳机盒400时,蓝牙耳机100与耳机盒400的开关电连接。如图18中的(a)所示,耳机盒400处于关闭状态,这时,耳机盒400的开关向蓝牙耳机100传输低电平信号。
可以理解地,在耳机盒400被用户开启后,蓝牙耳机100可以检测到耳机盒400被开启。
示例性地,蓝牙耳机100检测耳机盒400被开启的方式可以为:耳机盒400在被开启后,耳机400的开关向蓝牙耳机100传输高电平信号。在蓝牙耳机100接收来自耳机盒400的开关的高电平信号后,确定耳机盒400被开启。
进而,如图18中的(b)-(c)所示,蓝牙耳机100在检测到耳机盒400被开启后,蓝牙耳机100确定上一次连接的是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进而,蓝牙耳机基于确定的上一次连接的物理地址,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一次回连。其中,确定上一次连接的物理地址的原理,可以参照上述的S503,在此不作赘述。这时,由于第一电子设备200的蓝牙功能关闭,如图18中的(d)所示,蓝牙耳机100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失败。
S1108:第一电子设备200在检测到蓝牙功能被开启时,向上一次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300发起回连。
示例性地,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确定上一次连接设备的地址是第二电子设备300的物理地址。进而,第一电子设备200根据第二电子设备300的物理地址,向第二电子设备300发起回连。其中,确定上一次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300的物理地址的原理,可以参照上述的S503,在此不作赘述。
示例性地,基于上述的S1104-S1105可知,第一电子设备200上一次连接的是第二电子设备300,而不是蓝牙耳机100。如此,如图19所示,第一电子设备300会向上一次连接的设备(即第二电子设备300)发起回连。如此,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仍然未建立蓝牙连接。
S1109:在蓝牙耳机100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时,确定上一次连接的设备的地址是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以及根据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确定蓝牙耳机100是否与第一电子设备200未连接,如果是,则执行S1110。
示例性地,如图20中的(a)-(b)所示,用户A可以将蓝牙耳机100从耳机盒400中取出,并佩戴。进而,蓝牙耳机100执行S1109。其中,S1109的原理与上述的S504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S1110:蓝牙耳机100根据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
S1111:蓝牙耳机100判断是否回连成功,如果是,则结束流程;如果否,则执行S1112。
S1112:蓝牙耳机100进行一次计数,并判断计数是否达到计数阈值,如果是,则执行S1113;如果否,则返回执行S1110。
S1113:蓝牙耳机100停止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
其中,S1110-S1113的原理与上述的S505-S508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另外,S1110-S1113可以省略。
可以理解地,在蓝牙耳机100处于被用户A佩戴的状态时,蓝牙耳机100即可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成功的可靠性;而且发起回连时无需等待,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的时间短。在回连成功后,蓝牙耳机100可以配合第一电子设备200,满足用户的视频聊天、听音乐等需求。
可以理解地,上述的S1109-S1113介绍的是,蓝牙耳机100未与其他设备连接的情况下,蓝牙耳机100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的过程。
在另一些方式中,蓝牙耳机100与其他设备连接的情况下,蓝牙耳机100也可以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其中,蓝牙耳机100与其他设备连接时,蓝牙耳机100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的条件,可以参照上述的S801-S804,在此不作赘述。
可以理解地,上述的图5、图8、图12分别对应的实施例介绍的是,蓝牙耳机100发起回连的设备为:上一次断开连接/建立连接的设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蓝牙耳机100发起回连的设备还可以是:上一个由于与蓝牙耳机100之间的拉锯断连的设备。下面,结合图21介绍,蓝牙耳机100如何向上一个由于与蓝牙耳机100之间的拉锯断连的设备,发起回连。
如图21所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回连方法包括:
S2001: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建立蓝牙连接。
另外,蓝牙耳机100记录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和建立蓝牙连接的时刻。其中,S2001与上述的S501的原理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S2002:在蓝牙耳机100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200断开蓝牙连接时,蓝牙耳机100记录断开连接的原因。其中,断开连接的原因为:与第一电子设备200之间的拉锯断连。
其中,S2002与上述的S502的原理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S2003:蓝牙耳机1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建立蓝牙连接。
另外,蓝牙耳机100记录第二电子设备300的物理地址和建立蓝牙连接的时刻。其中,S2003与上述的S1101的原理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S2004:在蓝牙耳机100确定与第二电子设备300断开蓝牙连接时,蓝牙耳机100记录断开连接的原因。其中,断开连接的原因为:第二电子设备300主动断开。
其中,S2004与上述的S1103的原理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S2005:在蓝牙耳机100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时,确定上一次由于拉锯断连的设备的地址是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并根据第一电子设备200物理地址,确定蓝牙耳机100是否与第一电子设备200未连接;如果是,则执行S2006。
可以理解地,上一次由于拉锯断连的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即建立蓝牙连接的时刻最晚的且拉锯断连的设备(即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
可以理解地,由上述的S2001-S2004可知,虽然蓝牙耳机1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建立蓝牙连接的时刻,晚于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建立蓝牙连接的时刻。但是,蓝牙耳机1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断开蓝牙连接的原因为:由于第一电子设备200的蓝牙功能关闭而断开;而蓝牙耳机1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断开蓝牙连接的原因为:与蓝牙耳机100之间的拉锯断连。如此,第一电子设备200为建立蓝牙连接的时刻最晚的且由于拉锯断连的设备。
S2006:蓝牙耳机100根据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
可以理解地,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拉锯断连的设备(如上述的第一电子设备200),相对于由于蓝牙功能关闭而断开的设备(即上述的第二电子设备300),为用户更想要连接的设备。因此,即使蓝牙耳机1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建立蓝牙连接的时刻,晚于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建立蓝牙连接的时刻。蓝牙耳机100仍然优先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这样,更贴合用户的使用需求。
可以理解地,在蓝牙耳机100处于被用户A佩戴的状态时,蓝牙耳机100即可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成功的可靠性;而且发起回连时无需等待,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的时间短。在回连成功后,蓝牙耳机100可以配合第一电子设备200,满足用户的视频聊天、听音乐等需求。
可选地,图21对应的设备回连方法,还可以包括:
S2007:在蓝牙耳机100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失败;或者,在蓝牙耳机100回连第一电子设备成功且蓝牙耳机100允许连接多个设备的情况下,蓝牙耳机向第二电子设备300发起回连。
这样,可以使得蓝牙耳机100在第一电子设备200失败,或者蓝牙耳机100允许连接多个设备的情况下,还能回连第二电子设备300,实现功能多样化。
可以理解地,S2007可以省略。
下面,结合图22,说明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回连方法。
S2201: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建立蓝牙配对。
示例性地,建立蓝牙配对可以理解为:蓝牙耳机100记录有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如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建立蓝牙连接时,蓝牙耳机100记录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和建立蓝牙连接的时刻。这时,蓝牙耳机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建立蓝牙配对。
S2202:在蓝牙耳机100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200断开蓝牙连接时,蓝牙耳机100记录断开连接的原因。其中,记录的断开连接的原因为:第一电子设备200主动断开。
示例性地,蓝牙耳机100可以响应于来自第一电子设备200的断开指令,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200断开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断开指令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200关闭蓝牙功能时发送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断开指令还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200响应于用户的断开与蓝牙耳机100连接的触发操作发送的。这时,蓝牙耳机100记录的断开连接的原因为:第一电子设备200主动断开。
基于上述,蓝牙耳机100记录的断开连接的原因可以是但不限于字段“11”等,在此不作限定。其中,二进制数“11”用于指示断开连接的原因为:“REMOTE USER TERMINATEDCONNECTION”,即第一电子设备200主动断开(即远端断开)。
S2203:蓝牙耳机100向第二电子设备300发起回连。
需要说明的是,蓝牙耳机100在向第二电子设备300发起回连之前,蓝牙耳机100确定第二电子设备300。其中,第二电子设备300为曾经配对过的设备。
具体地,蓝牙耳机100在除第一电子设备200以外,曾经配对过的多个设备中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电子设备300。示例性地,确定的第二电子设备300可以是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300可以是上一次由于距离大于距离阈值而与蓝牙耳机100断开的设备。即,第二电子设备300为蓝牙耳机100上一次拉锯断连的设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300还可以是除第一电子设备200以外,在预设的时段(如三天、一周或者两周)内,与蓝牙耳机100建立蓝牙连接的次数最多的设备。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300还可以是除第一电子设备200以外,与蓝牙耳机100上一次建立蓝牙连接的设备。
可以理解地,与蓝牙耳机100断开连接的原因为拉锯断开、与蓝牙耳机100最近一次配对、或与蓝牙耳机100建立连接次数最多的设备,符合用户使用需求的可能性高。如此,蓝牙耳机100连接上满足上述任一种预设条件的第二电子设备200,符合用户使用需求的可能性高。
该设备回连方法,在第一电子设备200主动与蓝牙耳机100断开时,蓝牙耳机100不是回连最后一次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200,而是回连曾经配对过的第二电子设备300。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电子设备200主动与蓝牙耳机100断开时,说明用户不想第一电子设备200与蓝牙耳机100保持蓝牙连接。这样一来,若蓝牙耳机100回连第二电子设备300成功,可以更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且无需用户操作,方便快捷。在回连成功后,蓝牙耳机100可以配合第二电子设备300,满足用户的视频聊天、听音乐等需求。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回连方法还可以包括:
S2204:蓝牙耳机100确定回连第二电子设备300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电子设备300不在蓝牙耳机100附近,或者,第二电子设备300的蓝牙功能关闭等情况下时,蓝牙耳机100均可能回连第二电子设备300失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能将蓝牙耳机100放入耳机盒内并关闭耳机盒,这时,蓝牙耳机100在检测到处于关闭的耳机盒内。
示例性地,耳机盒可以包括开关,当蓝牙耳机100位于关闭的耳机盒内时,蓝牙耳机100与耳机盒的开关电连接,这时,耳机盒的开关向蓝牙耳机100传输低电平信号。如此,蓝牙耳机100在检测到耳机盒的开关传输的低电平信号时,确定处于关闭状态的耳机盒内。
S2205:蓝牙耳机100在检测到耳机盒开启时,蓝牙耳机100根据上一次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按照预设的策略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
其中,S2205的原理与上述的S503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可以理解地,在回连第二电子设备300失败,在蓝牙耳机100被放入关闭的耳机盒内。耳机盒又被开启时,第一电子设备200为蓝牙耳机100最后一次连接的设备。如此,在蓝牙耳机100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成功后,更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设备回连方法还可以包括:
S2206:在蓝牙耳机100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时,确定上一次连接的设备的地址是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以及根据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确定蓝牙耳机100是否与第一电子设备200未连接,如果是,则执行S1110。
其中,S2206的原理与上述的S504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S2207:蓝牙耳机100根据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物理地址,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
其中,S2207的原理与上述的S505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地,针对图22对应的实施例,在蓝牙耳机100检测到耳机盒开启后,又检测到处于被用户A佩戴的状态时,蓝牙耳机100即可向已“配对”但未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成功的可靠性;而且发起回连时无需等待,回连第一电子设备200的时间短。在回连成功后,蓝牙耳机100可以配合第一电子设备200,满足用户的视频聊天、听音乐等需求。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在上述的S2204中,蓝牙耳机100确定回连第二电子设备300成功,则在S2205-S2207中蓝牙耳机100回连的设备为第二电子设备300。
可以理解地,在回连第二电子设备300成功,在蓝牙耳机100被放入关闭的耳机盒内。耳机盒又被开启时,第二电子设备300为蓝牙耳机100最后一次连接的设备。如此,在蓝牙耳机100回连第二电子设备300成功后,更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在上述的S2203之后,本申请提供的设备回连方法还可以包括:蓝牙耳机1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建立蓝牙连接。蓝牙耳机100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300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200的标识。蓝牙耳机100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200发起回连。该方案的原理可以参照上述的S801-S804。
可以理解地,第一信息为第二电子设备300在确定第一电子设备200具有音频相关的业务,且第二电子设备300与蓝牙外设200之间不存在音频数据传输时发送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是以蓝牙外设为蓝牙耳机为例说明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蓝牙耳机也可以替换为智能手环或者智能手表等,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2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回连装置2300,应用于蓝牙外设。该设备回连装置2300包括:处理单元2301,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配对。处理单元2301,还用于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处理单元2301,还用于若断开连接的原因为第一电子设备主动断开,蓝牙外设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其中,第二电子设备为曾经配对过的设备。通信单元2302,用于向第二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2301,具体用于在除第一电子设备以外,曾经配对过的多个设备中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电子设备。其中,预设条件包括下述的任一种:与蓝牙外设断开连接的原因为拉锯断开、与蓝牙外设最近一次配对、或与蓝牙外设建立连接次数最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2301,还用于确定回连第二电子设备失败。处理单元2301,还用于检测到处于关闭的耳机盒内。通信单元2302,还用于在处理单元2301检测到耳机盒开启时,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2301,还用于确定回连第二电子设备成功。通信单元2302,还用于在处于关闭的耳机盒内时,确定与第二电子设备断开连接。通信单元2302,还用于在处理单元2301检测到耳机盒开启时,向第二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单元2302,还用于若断开连接的原因为拉锯断开时,则每隔预设的时长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处理单元2301,还用于在处理单元2301检测到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时,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已配对。通信单元2302,还用于在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未连接时,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进一步地,处理单元2301,还用于若回连失败,则进行一次计数。通信单元2302,还用于在计数值未达到计数阈值时,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通信单元2302,还用于在计数值达到计数阈值时,停止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单元2302,还用于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通信单元2302,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通信单元2302,还用于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进一步地,第一信息为第二电子设备在确定第一电子设备具有音频相关的业务,且第二电子设备与蓝牙外设间不存在音频数据传输时发送的。
进一步地,若蓝牙外设只允许连接一个设备,通信单元2302,具体用于与第二电子设备断开蓝牙连接,而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或者,若蓝牙外设允许连接多个设备,具体用于保持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蓝牙连接,且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单元2302,还用于响应于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断开指令,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其中,断开指令为第一电子设备关闭蓝牙功能时发送的,或者,断开指令为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断开与蓝牙外设连接的触发操作发送的。
示例性的,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外设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该蓝牙外设包括处理器2401,通信线路2404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图24中示例性的以通信接口2403为例进行说明)。
处理器24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2404可包括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的电路。
通信接口2403,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蓝牙,太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可能的,该蓝牙外设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402。
存储器24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2404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240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24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2401用于执行存储器24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回连方法。
可能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2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24中的CPU0和CPU1。
示例性的,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芯片250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2510和通信接口253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254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25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25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25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
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2540、通信接口2530以及存储器2540通过总线系统252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252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为了便于描述,在图2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2520。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2510中,或者由处理器2510实现。处理器25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25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25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或常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晶体管逻辑器件或分立硬件组件,处理器2510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其中,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带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2540,处理器2510读取存储器254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器存储的供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可以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其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事先写入在存储器中,也可以是以软件形式下载并安装在存储器中。
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还可以包括任何可以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介质。其中,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目标介质。
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OM、RAM、ROM、EEPROM等。
上述的组合也应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设备回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蓝牙外设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配对;
所述蓝牙外设确定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
若所述断开连接的原因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主动断开,所述蓝牙外设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曾经配对过的设备;
所述蓝牙外设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外设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所述蓝牙外设在除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外,曾经配对过的多个设备中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下述的任一种:
与所述蓝牙外设断开连接的原因为拉锯断开、与所述蓝牙外设最近一次配对、或与所述蓝牙外设建立连接次数最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蓝牙外设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起回连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蓝牙外设确定回连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失败;
所述蓝牙外设检测到处于关闭的耳机盒内;
所述蓝牙外设在检测到所述耳机盒开启时,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起回连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蓝牙外设确定回连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成功;
所述蓝牙外设在处于关闭的耳机盒内时,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断开连接;
所述蓝牙外设在检测到所述耳机盒开启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蓝牙外设确定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断开连接的原因为拉锯断开时,则所述蓝牙外设每隔预设的时长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在所述蓝牙外设检测到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时,所述蓝牙外设确定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已配对;
所述蓝牙外设在确定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未连接时,则所述蓝牙外设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蓝牙外设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回连失败,所述蓝牙外设进行一次计数;
在计数值未达到计数阈值时,所述蓝牙外设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在所述计数值达到所述计数阈值时,所述蓝牙外设停止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外设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起回连之后,还包括:
所述蓝牙外设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所述蓝牙外设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
所述蓝牙外设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有音频相关的业务,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蓝牙外设间不存在音频数据传输时发送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外设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起回连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蓝牙外设只允许连接一个设备,所述蓝牙外设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断开蓝牙连接,所述蓝牙外设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或者,若所述蓝牙外设允许连接多个设备,所述蓝牙外设保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蓝牙连接,且所述蓝牙外设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外设确定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包括:
所述蓝牙外设响应于来自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断开指令,确定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其中,所述断开指令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关闭蓝牙功能时发送的,或者,所述断开指令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断开与所述蓝牙外设连接的触发操作发送的。
11.一种蓝牙外设,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使得所述蓝牙外设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174507.3A 2022-02-25 2022-02-25 设备回连方法和蓝牙外设 Active CN1142453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4507.3A CN114245362B (zh) 2022-02-25 2022-02-25 设备回连方法和蓝牙外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4507.3A CN114245362B (zh) 2022-02-25 2022-02-25 设备回连方法和蓝牙外设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5362A true CN114245362A (zh) 2022-03-25
CN114245362B CN114245362B (zh) 2022-11-15

Family

ID=80748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4507.3A Active CN114245362B (zh) 2022-02-25 2022-02-25 设备回连方法和蓝牙外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536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0363A (zh) * 2022-07-27 2022-08-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回连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16074986A (zh) * 2023-01-28 2023-05-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39759A1 (en) * 2011-03-18 2012-09-20 Chi Me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Mobile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emails of the mobile device
CN110191442A (zh) * 2019-04-18 2019-0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246441A (zh) * 2020-02-26 2020-06-05 深圳市岍丞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与终端的连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210068194A1 (en) * 2018-01-08 2021-03-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establishment or release of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CN112449332A (zh) * 2019-08-30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821963A (zh) * 2020-12-30 2021-05-18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对扬声器干扰的方法、装置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13079428A (zh) * 2020-12-02 2021-07-06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播放控制方法、蓝牙音箱、蓝牙音频套件、存储介质
CN113453381A (zh) * 2021-07-08 2021-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配对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766477A (zh) * 2021-09-23 2021-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778223A (zh) * 2021-08-11 2021-12-10 深圳市鑫视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的控制方法、智能眼镜及存储介质
CN113891297A (zh) * 2021-05-31 2022-01-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控制蓝牙连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39759A1 (en) * 2011-03-18 2012-09-20 Chi Me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Mobile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emails of the mobile device
US20210068194A1 (en) * 2018-01-08 2021-03-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establishment or release of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CN110191442A (zh) * 2019-04-18 2019-0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449332A (zh) * 2019-08-30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246441A (zh) * 2020-02-26 2020-06-05 深圳市岍丞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与终端的连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079428A (zh) * 2020-12-02 2021-07-06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播放控制方法、蓝牙音箱、蓝牙音频套件、存储介质
CN112821963A (zh) * 2020-12-30 2021-05-18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对扬声器干扰的方法、装置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13891297A (zh) * 2021-05-31 2022-01-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控制蓝牙连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453381A (zh) * 2021-07-08 2021-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配对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778223A (zh) * 2021-08-11 2021-12-10 深圳市鑫视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的控制方法、智能眼镜及存储介质
CN113766477A (zh) * 2021-09-23 2021-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0363A (zh) * 2022-07-27 2022-08-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回连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14980363B (zh) * 2022-07-27 2024-03-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回连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16074986A (zh) * 2023-01-28 2023-05-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6074986B (zh) * 2023-01-28 2023-08-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7119614A (zh) * 2023-01-28 2023-11-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5362B (zh) 202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219358A1 (en) Wireless earbuds with reciprocating leader and follower configuration
CN112042212B (zh) 一种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245362B (zh) 设备回连方法和蓝牙外设
WO2021114952A1 (zh) 数据处理方法、终端设备、蓝牙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51212B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4710768B (zh) 一种蓝牙回连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660650B (zh) 设备回连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KR20200110086A (ko) 무선 통신 링크의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10020541A (ko) 블루투스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데이터를 재전송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에 관한 방법
US11425520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blocking of microphone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13395685A (zh) 蓝牙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1108380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KR102632536B1 (ko) 블루투스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응답 메시지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에 관한 방법
WO2023065931A1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915957A (zh) 蓝牙耳机回连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US10080000B2 (en) Intercom system
CN113473291A (zh) 通信方法、耳机仓以及wifi耳机
CN113727231B (zh) 一种耳机音量调节方法及其设备
CN113645573B (zh) 耳机配置数据共享方法、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4501239A (zh) 耳机的主从切换方法、装置、蓝牙耳机以及存储介质
CN114866998B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及蓝牙设备
CN116074986B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23011673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viding audio ser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15002940B (zh) 蓝牙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20210086517A (ko) 블루투스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