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2662B - 建立会议、会议创建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建立会议、会议创建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2662B
CN113452662B CN202010231934.1A CN202010231934A CN113452662B CN 113452662 B CN113452662 B CN 113452662B CN 202010231934 A CN202010231934 A CN 202010231934A CN 113452662 B CN113452662 B CN 1134526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erence
information
terminal
user
t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19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2662A (zh
Inventor
钱学名
寻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193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266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1684 priority patent/WO202119040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2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2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2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26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18Conference organisation arrangements, e.g. handling schedules, setting up parameters needed by nodes to attend a conference, booking network resources, notifying involved pa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22Conducting the conference, e.g. admission, detection, selection or grouping of participants, correlating users to one or more conference sessions, prioritis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3In-session procedures by adding participants; by removing participa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立会议、会议创建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操作会议控制终端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会议管理设备为该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并将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用户直接使用会议室中的会议终端即可执行会议操作,相比现有手动将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自动接入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开会操作流程简单,整个启动会议的过程用户基本无感,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建立会议、会议创建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立会议、会议创建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远程会议系统是一种让身处异地的人们通过某种传输介质实现“实时、可视、交互”的多媒体通讯技术。它可以通过现有的各种电气通讯传输媒体,将人物的静态和动态图像、语音、文字、图片等多种信息分送到各个用户的终端设备上,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共聚一处,通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增加双方对内容的理解能力,使人们犹如身临其境参加在同一会场中的会议一样。
目前,在开会人员进入会场后,需要逐一将会议室中的音视频设备、IP电话等手动接入当前的会议中,流程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建立会议、会议创建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对各会议室绑定的会议控制终端的触发操作,自动将会议室中的会议终端接入当前的会议任务中,解决用户操作开会难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立会议方法,包括:
会议终端响应用户的身份信息采集操作,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若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响应会议参与方的确认操作,获取会议参与方;
建立所述会议终端与会议参与方之间的会话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议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用于:执行上述的建立会议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的建立会议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议系统,包括:会议控制终端、会议管理设备以及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
所述会议控制终端,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并根据所述会议指令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
所述会议管理设备,根据所述会议创建请求,为目标会议创建会议任务,并根据预存的与所述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的会议终端的信息,将所述会议终端接入所述会议任务中,以供所述用户直接使用所述会议终端执行会议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议创建方法,适用于会议控制终端,包括:
接收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
根据所述会议指令,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以供会议管理设备为目标会议创建会议任务,并将所述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接入所述会议任务中,以供所述用户直接使用所述会议终端执行会议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议创建方法,适用于会议管理设备,包括:
接收会议控制终端发送的会议创建请求;
根据所述会议创建请求,为与所述会议控制终端创建会议任务;以及
将所述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接入所述会议任务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会议创建方法,适用于信息配置设备,包括:
展示信息配置界面;
响应配置信息输入操作,获取所述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开会所需的会议控制终端和与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的信息;
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至会议管理设备,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在接收到目标会议控制终端发起的会议创建请求后,为与目标会议创建会议任务,并将所述会议终端接入所述会议任务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议控制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用于:执行上述的会议创建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的会议创建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议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用于:执行上述的会议创建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的会议创建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配置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用于:执行上述的会议创建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上述的会议创建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议创建方法,适用于智能设备,包括:
获取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
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在身份验证通过后返回验证成功结果;
若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响应会议开始操作,获取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
根据所述会议指令,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以供会议管理设备为目标会议创建会议任务,并将所述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自动接入所述会议任务中,以供所述用户直接使用所述会议终端执行会议操作。
响应用户对所述会议触发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操作会议控制终端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会议管理设备为该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并将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用户直接使用会议室中的会议终端即可执行会议操作,相比现有手动将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自动接入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开会操作流程简单,整个启动会议的过程用户基本无感,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会议终端建立会议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从会议控制终端角度提供的会议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从会议管理设备角度提供的会议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从信息配置设备角度提供的会议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d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室的终端配置页面的示意图;
图2e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会议预约页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议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议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议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会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创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控制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配置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议创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在开会人员进入会场后,需要手动将会议室中的音视频设备、IP电话等逐一接入至当前的会议中,需要相对专业的操作人员,例如,输入会议口令、拨号等方式才能将会议室中的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中;而对普通用户来说,将会议室中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存在较大难度。
针对目前将会议室中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中操作难的技术问题,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操作会议控制终端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会议管理设备为该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并将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用户直接使用会议室中的会议终端即可执行会议操作,相比现有手动将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自动接入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开会操作流程简单,整个启动会议的过程用户基本无感,提升用户体验。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a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系统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该会议系统10包括:会议管理设备10a,会议控制终端10b和信息配置设备10c。会议管理设备10a预存有各会议室的会议控制终端10b与会议室的绑定关系,以及各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11b的信息。会议控制终端10b,向会议管理设备10a发送会议创建请求,会议管理设备10a接收到会议控制终端10b发送的会议创建请求后,会议管理设备10a为会议控制终端10b绑定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并将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11b接入会议任务中,以供用户直接使用会议终端11b执行会议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会议管理终端10a包括会议信息管理平台101、会议任务平台102和会议预约平台103。其中,会议信息管理平台101存储有各会议室的会议控制终端10b与该会议室的绑定关系,以及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11b的信息。会议任务平台102接收会议控制终端10b发送的会议创建请求,为该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并根据预存的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11b的信息,将会议终端11b接入会议室的会议任务中。会议预约平台103中存储有各会议室预约会议的信息。在实施例中,会议管理终端10a可以为服务器,并不限定服务器的实现形态,例如,会议管理终端10a可以是常规服务器、云服务器、云主机、虚拟中心等服务器设备。其中,服务器设备的构成主要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型。服务器可以包含一台网站服务器,也可以包含多台网站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会议控制终端10b安装于会议室内,用于会议的发起、对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11b进行管控以及向其他参会人员发出会议邀请接入会议任务中。其中,会议控制终端10b包括一智能显示屏,可以为计算机设备或者手持设备,其实现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音箱等。会议控制终端10b功能实现方式包括:APP,终端设备系统,硬件芯片实现会议控制终端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会议控制终端10b也可以安装于会议室外也同样也能达到同样的功能,一般来说,开会人员在选择会议室后,进入选定的会议室后才会进行会议发起操作,因此,将会议控制终端10b更加人性化、合理化。
在本实施例中,管理用户利用信息配置设备10c预先配置各会议室的会议控制终端10b与该会议室的绑定关系,以及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11b的信息。其中,信息配置设备10c包括一智能显示屏,可以为计算机设备或者手持设备,其实现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音箱等。会议终端11b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音视频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会议室的会议终端11b,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视频设备(摄像头,摄像机,电视机等),无线投屏,音频设备和IP电话。
在本实施例中,会议控制终端10b和信息配置设备10c与会议管理设备10a建立通信连接,可选地,会议控制终端10b和信息配置设备10c可以采用WIFI、蓝牙、红外等通信方式与会议管理设备10a建立通信连接,或者,会议控制终端10b和信息配置设备10c也可以通过移动网络与会议管理设备10a建立通信连接。其中,移动网络的网络制式可以为2G(GSM)、2.5G(GPRS)、3G(WCDMA、TD-SCDMA、CDMA2000、UTMS)、4G(LTE)、5G等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管理用户需要预先利用信息配置设备10c预先配置各会议室的会议控制终端10b与该会议室的绑定关系,以及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11b的信息。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为,信息配置设备10c展示信息配置界面;响应配置信息输入操作,获取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会议控制终端与会议室的绑定关系和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的信息;将配置信息发送至会议管理设备,以供会议管理设备10a在接收到目标会议控制终端10a发起的会议创建请求后,为与目标会议控制终端10a绑定的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并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11b接入会议任务中。响应用户对信息配置设备10c的电子显示屏上的打开操作,在电子显示屏上展示信息配置界面,信息配置界面上包括信息输入项,响应在信息输入项中输入会议控制终端10b、会议室以及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11b,以配置各会议室的会议控制终端10b与该会议室的绑定关系,以及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11b的信息。
开会用户进入会议室后,可以对其身份进行认证,再启动该会议室的会议任务。一种可实施例为,会议控制终端10b获取身份验证信息;会议控制终端10b向会议管理设备10a发送身份验证信息,以供会议管理设备10a在身份验证通过后返回验证成功结果;会议控制终端10b接收会议管理设备10a发送的身份验证结果。会议控制终端10b的传感器采集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身份验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生理特征(指纹、虹膜、面相、掌纹、DNA)或行为特征(步态、声音、笔迹等);会议控制终端10b向会议管理设备10a发送身份验证信息,会议管理设备10a预存有用于验证的原始验证信息,会议管理设备10a在接收到该身份验证信息后,与自身存储的原始验证信息进行比对;若验证成功,则向会议控制终端10b发送验证成功结果,会议控制终端10b接收验证成功结果,进入会议控制界面;若验证失败,则会议管理设备10a向会议控制终端10b发送验证失败结果,会议控制终端10b接收验证失败结果,不进入会议控制界面;或者,在验证失败后,会议管理设备10a向会议控制终端10b不发送验证失败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会议室内的会议控制终端10b接收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会议控制终端10b根据该会议指令,向会议管理设备10a发送会议创建请求。本申请对会议控制终端10b,生成会议指令方式不作限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指令生成方式:
指令生成方式一:会议控制终端10b接收用户以语音方式发起的会议指令,根据该会议指令,向会议管理设备10a发送会议创建请求。
指令生成方式二:会议控制终端10b的电子显示屏上显示会议控制界面,会议控制界面上包括会议触发控件;会议控制终端10b响应用户对会议触发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根据该会议指令,向会议管理设备10a发送会议创建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会议管理设备10a接收会议控制终端10b发送的会议创建请求;根据会议创建请求,为与会议控制终端绑定的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一种可选实施例为,会议管理设备10a接收会议控制终端10发送的会议创建请求,从会议管理设备10a发送的会议创建请求中解析出会议控制终端10b的标识,从预存的各会议控制终端与会议室绑定关系的信息表中,查找出与会议控制终端10b绑定的会议室,为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
在上述实施例中,会议管理设备10a在为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后,将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11b接入会议任务中。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为,会议管理设备10a从预存的各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11b的信息表中,获取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11b的信息;根据会议终端11b的信息,建立与会议终端11b的通信连接,并建立通信连接与会议任务之间的绑定关系。
在上述实施例中,每次会议的会议类型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都不尽相同,会议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电话会议,视频会议,音频会议。会议控制终端10b的会议控制界面还包括会议场景类型信息项,会议场景类型信息项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电话会议项,视频会议项和音频会议项;响应用户对会议场景类型信息项的输入操作,获取会议任务的会议类型;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类型,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将会议室内与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会议控制终端10b将本次会议的会议类型携带于会议创建请求中;会议管理设备10a设备从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11b中选择与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将与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11b接入该会议任务中。需要说明的是,与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11b指的是,该会议类型需要使用到的会议终端11b,例如,视频会议需要用到的会议终端11b包括摄像头和麦克风;音频会议需要用到的会议终端11b包括麦克风或IP电话。
在上述实施例中,会议管理设备10a将会议任务的信息返回给会议控制终端10b,会议控制终端10b在接收到会议任务的信息后,将会议任务的信息展示给用户,以供用户查看会议信息的实时进展。会议任务的信息包括:会议类型,接入设备和用户ID等。
在会议管理设备10a为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后,在会议控制终端10b的展示会议页面,会议页面展示会议任务的信息,会议页面还包括参会人员接入控件,以供用户可以在会议任务创建后将其他参与会议的参会人员接入当前的会议任务中。一种可现实的方式为,会议控制终端10b响应对参会人员接入控件的触发操作,向会议管理设备10a发送其他参会人员接入请求,以供会议管理设备10a将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其他参会人员是指除了通过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参与会议任务之外的其他人员。其中,其他参会人员可以为会议室,也可以为单个用户。
在上述以及下述各实施例中,会议控制终端10b可直接对会议终端11b进行控制。例如,会议控制终端10b可以接听和挂断其他参会人员,控制摄像头的开启、关闭、画面调节以及控制摄像头转动,控制IP电话进行拨号,调节音频设备的音量等常规功能。此外,会议控制终端10b还可以控制电子显示屏中的会议画面的展示形式,例如,宫格展示,画中画展示以及对宫格展示和画中画展示形式功能的开启和关闭。
在本申请的系统实施例中,通过操作会议控制终端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会议管理设备为该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并将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用户直接使用会议室中的会议终端即可执行会议操作,相比现有手动将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自动接入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开会操作流程简单,整个启动会议的过程用户基本无感,提升用户体验。
图1b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议系统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b所示,该会议系统20包括:会议管理设备20a,会议控制终端20b和信息配置设备20c和会议预约设备20d。
在本实施例中,会议预约设备20d用于向会议管理设备20a提供与会议室对应的预约会议信息,预约会议信息包括:会议室的信息、参会人员的信息以及预约的会议时间。会议管理设备20a预存有各会议室的会议控制终端20b与会议室的绑定关系,以及各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21b的信息。会议控制终端20b,向会议管理设备20a发送会议创建请求,会议管理设备20a接收到会议控制终端20b发送的会议创建请求后,会议管理设备20a为会议控制终端20b绑定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并将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21b和其他参会人员自动接入会议任务中,以供用户直接使用会议终端21b执行会议操作。其中,其他参会人员可以为其他会议室,或者为单个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会议预约设备20d包括一智能显示屏,可以为计算机设备或者手持设备,其实现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音箱等。
在本实施例中,会议控制终端20b、信息配置设备20c、会议预约设备20d与会议管理设备20a建立通信连接,可选地,会议控制终端20b、信息配置设备20c、会议预约设备20d可以采用WIFI、蓝牙、红外等通信方式与会议管理设备20a建立通信连接,或者,会议控制终端20b和信息配置设备20c也可以通过移动网络与会议管理设备20a建立通信连接。其中,移动网络的网络制式可以为2G(GSM)、2.5G(GPRS)、3G(WCDMA、TD-SCDMA、CDMA2000、UTMS)、4G(LTE)、5G等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会议预约设备20d向会议管理设备20a提供与会议室对应的预约会议信息。预约会议信息包括:会议室的信息、参会人员的信息以及预约的会议时间。关于会议预约设备20d获取预约会议信息的方式,参见后续方法实施例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会议管理设备20a创建会议任务的过程可参见上述会议系统的相应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会议管理设备20a在创建会议任务后,会议管理设备20a判断是否存在与会议室对应的预约会议信息;若存在,则会议管理设备20a根据预约会议信息,将其他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其他参会人员是指除了通过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参与会议任务之外的其他人员;若不存在,则用户通过会议控制终端20b向会议管理设备20a发送其他参会人员接入请求;会议管理设备20a在接收到其他参会人员接入请求后,将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会议管理设备20a根据预约会议信息,将其他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为,会议管理设备20a从预约会议信息中,解析出参会人员信息,参会人员信息包括其他参会人员信息;会议管理设备20a根据其他参会人员信息,搜索其他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将其他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其中,其他参会人员包括其他会议室或者其他用户。
图1c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会议终端建立会议的示意图。如图1c所示,会议终端30响应用户的身份信息采集操作,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会议终端30对用进行身份验证;若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响应会议参与方的确认操作,获取会议参与方31;建立会议终端30与会议参与方31之间的会话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会议终端30用于会议的发起,以及向其他会议参与方31发出会议邀请接入会议任务中。其中,会议终端包括一智能显示屏,可以为计算机设备或者手持设备,其实现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智能屏,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音箱等。会议终端功能实现方式包括:APP,终端设备系统,硬件芯片实现会议控制终端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会议终端响应用户的身份信息采集操作,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不限于以下几种采集方式:
采集方式一:响应用户对会议终端的电子显示屏的触发操作,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
采集方式二:响应用户以语音方式发起的操作,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
在上述采集方式一中,会议终端响应用户对会议终端的电子显示屏的触发操作,开启会议终端上的视频采集设备,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其中,用户的触发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单击,双击和悬停。
在上述采集方式二中,会议终端接收用户发出的语音口令,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例如,用户向会议终端发出“开会”口令,会议终端接收到“开会”口令后,开启会议终端上的视频采集设备,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
在上述及下述实施例中,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面部特征,指纹,掌纹,声纹,虹膜和员工工牌。
在本实施例中,响应会议参与方的确认操作,获取会议参与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方式一:展示会议控制界面,会议控制界面上包括至少一个候选会议方;响应对至少一个候选会议方的选择操作,将被选中的候选会议方,作为会议参与方;
方式二,响应以语音方式输入会议参与方的操作,获取会议参与方。
在上述方式一中,会议终端进入会议任务后,会议设备的电子显示屏上展示会议控制界面,会议控制界面上包括至少一个候选会议方;会议设备响应对至少一个候选会议方的选择操作,将被选中的候选会议方,作为会议参与方。
在上述方式二中,会议终端接收用户发出的包含会议参与方的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语音中的会议参与方的信息,以获取会议参与方。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带屏智能设备响应用户对电子显示屏的触发操作,开启摄像头采集用户的面部图像进行身份识别;在身份验证通过后,在电子显示屏上展示会议控制界面,会议控制界面中包括会议开始控件;带屏智能设备响应对会议开始控件的触发操作,向会议管理设备发出会议创建请求;会议管理设备接收带屏智能设备的会议创建请求后,为带屏智能设备创建会议任务并返回至带屏智能设备;带屏智能设备的会议控制界面展示该会议任务;带屏智能设备根据预先与带屏智能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到会议任务中。会议控制界面上还包括至少一个候选会议方,带屏智能设备响应用户对至少一个候选会议方的选择操作,将被选中的候选会议方,作为会议参与方依次接入当前的会议任务中。
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智能音箱接收用户以语音方式发出的开会指令,例如,智能音箱接收用户发出的“开会”语音,对语音进行识别后确认为开会指令后,向会议管理设备发出会议创建请求;会议管理设备接收智能音箱的会议创建请求后,为智能音箱创建会议任务并返回至智能音箱;智能音箱根据预先与智能音箱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到会议任务中。进一步,智能音箱响应用户以语音方式输入会议参与方的操作,获取会议参与方,并将各会议参与方依次接入当前的会议任务中。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会议预约设备录入预约会议信息,通过操作会议控制终端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会议管理设备为该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并将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且自动接入预约会议信息中的其他参会人员,开会操作流程简单,整个启动会议的过程用户基本无感,提升用户体验。
除上述提供的会议系统之外,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议创建方法,本申请所提供的会议创建方法可依赖于上述会议系统实现,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会议系统。
从会议控制终端角度,图2a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会议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a所示,该方法包括:
S211:接收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
S212:根据会议指令,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以供会议管理设备为目标会议创建会议任务,并将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以供用户直接使用会议终端执行会议操作。
从会议管理设备角度,图2b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会议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b所示,该方法包括:
S221:接收会议控制终端发送的会议创建请求;
S222:根据会议创建请求,为与会议控制终端创建会议任务;
S223:将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
从信息配置设备角度,图2c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会议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c所示,该方法包括:
S231:展示信息配置界面;
S232:响应配置信息输入操作,获取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开会所需的会议控制终端和与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的信息;
S233:将配置信息发送至会议管理设备,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在接收到目标会议控制终端发起的会议创建请求后,为与目标会议创建会议任务,并将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
在本实施例中,会议控制终端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会议管理设备接收到会议控制终端发送的会议创建请求后,会议管理设备为会议控制终端绑定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并将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以供用户直接使用会议终端执行会议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会议管理终端包括会议信息管理平台、会议任务平台和会议预约平台。其中,会议信息管理平台存储有各会议室的会议控制终端与该会议室的绑定关系,以及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的信息。会议任务平台接收会议控制终端发送的会议创建请求,为该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并根据预存的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的信息,将会议终端接入会议室的会议任务中。会议预约平台中存储有各会议室预约会议的信息。在实施例中,会议管理终端可以为服务器,并不限定服务器的实现形态,例如,会议管理终端可以是常规服务器、云服务器、云主机、虚拟中心等服务器设备。其中,服务器设备的构成主要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型。服务器可以包含一台网站服务器,也可以包含多台网站服务器。会议管理设备对各个会议室内的终端进行管控,并为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
在本实施例中,会议控制终端安装于会议室内,用于会议的发起、对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进行管控以及向其他参会人员发出会议邀请接入会议任务中。其中,会议控制终端包括一智能显示屏,可以为计算机设备或者手持设备,其实现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音箱等。会议控制终端功能实现方式包括:APP,终端设备系统,硬件芯片实现会议控制终端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会议控制终端也可以安装于会议室外也同样也能达到同样的功能,一般来说,开会人员在选择会议室后,进入选定的会议室后才会进行会议发起操作,因此,将会议控制终端更加人性化、合理化。
在本实施例中,管理用户利用信息配置设备预先配置各会议室的会议控制终端与该会议室的绑定关系,以及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的信息。其中,信息配置设备包括一智能显示屏,可以为计算机设备或者手持设备,其实现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音箱等。
需要说明的是,会议控制设备关联的会议终端,是指会议控制设备能够建立通信关系,会议控制设备能够控制会议终端的运行状态。例如,位于某一会议室的会议终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视频设备(摄像头,摄像机,电视机等),无线投屏,音频设备和IP电话。
在本实施例中,管理用户需要预先利用信息配置设备预先配置各会议室的会议控制终端与该会议室的绑定关系,以及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的信息。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为,信息配置设备展示信息配置界面;响应配置信息输入操作,获取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会议控制终端与会议室的绑定关系和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的信息;将配置信息发送至会议管理设备,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在接收到目标会议控制终端发起的会议创建请求后,为与目标会议控制终端绑定的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并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响应用户对信息配置设备的电子显示屏上的打开操作,在电子显示屏上展示信息配置界面,信息配置界面上包括信息输入项,响应在信息输入项中输入会议控制终端、会议室以及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以配置各会议室的会议控制终端与该会议室的绑定关系,以及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的信息。其中,各会议室的会议控制终端与该会议室的绑定关系,可通过绑定关系页面手动填入相应信息,以配置会议控制终端与各会议室的绑定关系,类似地,每个会议室的会议终端的情况可通过进入相应会议室的终端配置页面中手动输入会议室的会议终端的信息,其中,会议终端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设备类型、设备型号、设备资产编号和设备序列号。
例如,图2d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室的终端配置页面的示意图。如图2d所示,会议室的终端配置页面从上至少依次包括设备类型输入项、设备型号输入项、设备资产编号输入项和设备序列号输入项,通过手动对设备类型输入项、设备型号输入项、设备资产编号输入项和设备序列号输入项的内容的输入操作,获取会议终端的信息。其中,输入项的实现形式可以为下拉菜单或者空白输入项,用于通过下拉菜单选择相应的信息,或者将光标移动至空白输入项上,手动在空白输入项中输入相应的信息。通过上述方式,逐一添加会议室的会议终端。
开会用户进入会议室后,可以对其身份进行认证,再启动该会议室的会议任务。一种可实施例为,会议控制终端获取身份验证信息;会议控制终端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身份验证信息,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在身份验证通过后返回验证成功结果;会议控制终端接收会议管理设备发送的身份验证结果。会议控制终端的传感器采集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身份验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生理特征(指纹、虹膜、面相、掌纹、DNA)或行为特征(步态、声音、笔迹等);会议控制终端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身份验证信息,会议管理设备预存有用于验证的原始验证信息,会议管理设备在接收到该身份验证信息后,与自身存储的原始验证信息进行比对;若验证成功,则向会议控制终端发送验证成功结果,会议控制终端接收验证成功结果,进入会议控制界面;若验证失败,则会议管理设备向会议控制终端发送验证失败结果,会议控制终端接收验证失败结果,不进入会议控制界面;或者,在验证失败后,会议管理设备向会议控制终端不发送验证失败结果。例如,会议控制终端为一平板电脑,通过自身的摄像头,采集用户的面部图像,将采集到的用户的面部图像发送至会议管理设备进行验证,会议管理设备在接收到用户的面部图像后,与预存的原始验证图像进行比对并生成验证结果,若验证成功,会议管理设备向平板电脑发送验证成功结果,平板电脑接收验证成功结果,进入会议控制界面。再例如,智能音箱通过自身设置的音频传感器采集用户输入的语音指令,智能音箱将用户的语音指令发送至会议管理设备进行验证,会议管理设备在接收到用户的语音指令,与预存的原始语音进行比对并生成验证结果,若验证成功,则会议管理设备向智能音箱发送验证成功结果,智能音箱的电子显示屏上展示会议控制界面,以供用户进行后续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会议室内的会议控制终端接收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会议控制终端根据该会议指令,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本申请对会议控制终端,生成会议指令方式不作限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指令生成方式:
指令生成方式一:会议控制终端接收用户以语音方式发起的会议指令,根据该会议指令,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
指令生成方式二:会议控制终端的电子显示屏上显示会议控制界面,会议控制界面上包括会议触发控件;会议控制终端响应用户对会议触发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根据该会议指令,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
在上述指令生成方式一中,会议控制终端提前预设发起会议的语音指令,例如,用户朝会议控制终端的麦克风说出“开会”,会议控制终端在接收到“开会”语音指令时,确认其为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的指令,则会议控制终端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
在上述指令生成方式二中,会议控制终端的电子显示屏上的会议控制界面上包括会议触发控件,用户通过对会议触发控件的触发操作,其中,会议触发控件的触发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单击、双击、长按和悬停;会议控制终端在接收到用户通过触发会议触发控件发出的会议指令后,会议控制终端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会议管理设备接收会议控制终端发送的会议创建请求;根据会议创建请求,为与会议控制终端绑定的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一种可选实施例为,会议管理设备接收会议控制终端发送的会议创建请求,从会议管理设备发送的会议创建请求中解析出会议控制终端的标识,从预存的各会议控制终端与会议室绑定关系的信息表中,查找出与会议控制终端绑定的会议室,为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
在上述实施例中,会议管理设备在为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后,将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为,会议管理设备从预存的各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的信息表中,获取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的信息;根据会议终端的信息,建立与会议终端的通信连接,并建立通信连接与会议任务之间的绑定关系。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例如,会议管理设备预存有各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的信息表,会议管理设备在为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后,通过查表获取会议室的终端信息,将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接入当前的会议任务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每次会议的会议类型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都不尽相同,会议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电话会议,视频会议,音频会议。会议控制终端的会议控制界面还包括会议场景类型信息项,会议场景类型信息项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电话会议项,视频会议项和音频会议项;响应用户对会议场景类型信息项的输入操作,获取会议任务的会议类型;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类型,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将会议室内与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例如,用户通过对视频会议的选择操作,选择会议类型为视频会议,会议控制终端将视频会议发送至会议管理设备,会议管理设备根据视频会议,选择与视频会议相关的视频设备和音频设备接入当前的会议任务中。本申请实施例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会议类型,会议管理设备自身管理的会议终端,从会议终端中选择出与会议类型对应的会议终端,提供会议操作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会议控制终端将本次会议的会议类型携带于会议创建请求中;会议管理设备设备从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中选择与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将与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接入该会议任务中。需要说明的是,与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指的是,该会议类型需要使用到的会议终端,例如,视频会议需要用到的会议终端包括摄像头和麦克风;音频会议需要用到的会议终端包括麦克风或IP电话。
在上述实施例中,会议管理设备将会议任务的信息返回给会议控制终端,会议控制终端在接收到会议任务的信息后,将会议任务的信息展示给用户,以供用户查看会议信息的实时进展。会议任务的信息包括:会议类型,接入设备和用户ID等。
在会议管理设备为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后,在会议控制终端的展示会议页面,会议页面展示会议任务的信息,会议页面还包括参会人员接入控件,以供用户可以在会议任务创建后将其他参与会议的参会人员接入当前的会议任务中。一种可现实的方式为,会议控制终端响应对参会人员接入控件的触发操作,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其他参会人员接入请求,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将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其他参会人员是指除了通过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参与会议任务之外的其他人员。其中,其他参会人员可以为会议室,也可以为单个用户。例如,会议控制终端的会议控制界面中包括参会人员接入控件,通过对参会人员接入控件的触发操作,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其他参会人员接入请求,其中,可以向会议管理设备一次发送多个参会人员的接入请求,也可为逐一发送单个参会人员的接入请求。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若会议管理设备预存有预约会议信息,则会议管理设备在接收到会议创建指令后,为该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同时将预约会议信息中的其他参会人员接入到会议任务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会议预约设备用于向会议管理设备提供与会议室对应的预约会议信息,预约会议信息包括:会议室的信息、参会人员的信息以及预约的会议时间。图2e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会议预约页面的示意图。如图2e所示,会议预约页面从上至下依次为参会人员,会议时间,会议地点等信息;用户可手动输入各信息项的内容,完成会议室的预约会议信息。在完成会议室对应的预约会议信息后,将预约会议信息发送至会议管理设备。
会议管理设备在创建会议任务后,会议管理设备判断是否存在与会议室对应的预约会议信息;若存在,则会议管理设备根据预约会议信息,将其他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其他参会人员是指除了通过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参与会议任务之外的其他人员。
在上述实施例中,会议管理设备根据预约会议信息,将其他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为,会议管理设备从预约会议信息中,解析出参会人员信息,参会人员信息包括其他参会人员信息;会议管理设备根据其他参会人员信息,搜索其他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将其他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例如,会议管理设备根据关键字从预约会议信息查找参会人员信息,并从自身预存的参会人员信息表中,查找参会人员所使用的终端,向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发送接入指令,其他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收到接入指令后,自动接入会议任务中。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会议预约设备录入预约会议信息,通过操作会议控制终端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会议管理设备为该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并将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且自动接入预约会议信息中的其他参会人员,开会操作流程简单,整个启动会议的过程用户基本无感,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以上各实施例的描述,图3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议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会议控制终端接收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
S302:会议控制终端根据会议指令,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
S303:会议管理设备接收会议控制终端发送的会议创建请求;
S304:会议管理设备根据会议创建请求,为与会议控制终端创建会议任务;
S305:将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
基于以上各实施例的描述,图4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议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会议控制终端接收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
S402:会议控制终端根据会议指令,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
S403:会议管理设备接收会议控制终端发送的会议创建请求;
S404:会议管理设备根据会议创建请求,为与会议控制终端创建会议任务;
S405:将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
S406:判断是否存在与会议室对应的预约会议信息;若存在,则执行步骤S407,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S408;
S407:根据预约会议信息,将其他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
S408:将会议任务的信息发送至会议控制终端。
基于以上各实施例的描述,图5a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议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a所示,该方法包括:
S511:获取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
S512: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身份验证信息,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在身份验证通过后返回验证成功结果;
S513:若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响应会议开始操作,获取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
S514:根据会议指令,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以供会议管理设备为目标会议创建会议任务,并将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自动接入会议任务中,以供用户直接使用会议终端执行会议操作。
图5b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会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b所示,该方法包括:
S521:会议终端响应用户的身份信息采集操作,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S522: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S523:若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响应会议参与方的确认操作,获取会议参与方;
S524:建立会议终端与会议参与方之间的会话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会议终端用于会议的发起,以及向其他会议参与方发出会议邀请接入会议任务中。其中,会议终端包括一智能显示屏,可以为计算机设备或者手持设备,其实现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智能屏,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音箱等。会议终端功能实现方式包括:APP,终端设备系统,硬件芯片实现会议控制终端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会议终端响应用户的身份信息采集操作,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不限于以下几种采集方式:
采集方式一:响应用户对会议终端的电子显示屏的触发操作,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
采集方式二:响应用户以语音方式发起的操作,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
在上述采集方式一中,会议终端响应用户对会议终端的电子显示屏的触发操作,开启会议终端上的视频采集设备,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其中,用户的触发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单击,双击和悬停。
在上述采集方式二中,会议终端接收用户发出的语音口令,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例如,用户向会议终端发出“开会”口令,会议终端接收到“开会”口令后,开启会议终端上的视频采集设备,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
在上述及下述实施例中,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面部特征,指纹,掌纹,声纹,虹膜和员工工牌。
在本实施例中,响应会议参与方的确认操作,获取会议参与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方式一:展示会议控制界面,会议控制界面上包括至少一个候选会议方;响应对至少一个候选会议方的选择操作,将被选中的候选会议方,作为会议参与方;
方式二,响应以语音方式输入会议参与方的操作,获取会议参与方。
在上述方式一中,会议设备进入会议任务后,会议设备的电子显示屏上展示会议控制界面,会议控制界面上包括至少一个候选会议方;会议设备响应对至少一个候选会议方的选择操作,将被选中的候选会议方,作为会议参与方。
在上述方式二中,会议设备接收用户发出的包含会议参与方的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语音中的会议参与方的信息,以获取会议参与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方法的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均可以是同一设备,或者,该方法也由不同设备作为执行主体。比如,步骤S401至步骤S408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A;又比如,步骤S401和S402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A,步骤S403至步骤S408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B;等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401、4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基于以上各实施例的描述,图6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创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会议创建装置包括接收模块61、会议创建模块62。
可选地,接收模块61具体用于:接收用户以语音方式发起的会议指令。
可选地,接收模块61具体用于:显示会议控制界面,会议控制界面上包括会议触发控件;响应用户对会议触发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
可选地,会议控制界面上还包括:会议场景类型信息项;接收模块61还用于:响应用户对会议场景类型信息项的输入操作,获取会议任务的会议类型;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类型,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将与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
可选地,会议控制界面中还包括参会人员接入控件,接收模块61还可用于:响应对参会人员接入控件的触发操作,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其他参会人员接入请求,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将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其他参会人员是指除了通过会议终端参与会议任务之外的其他人员。
可选地,还包括显示模块63;
接收模块61还用于:接收会议管理设备返回的会议任务的信息;
显示模块63,用于显示会议任务的信息。
图7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控制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会议控制终端包括:存储器701和处理器702。另外,该会议控制终端还包括电源组件703、通信组件704、音频组件705和显示器706等必须组件。
存储器7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可被配置为存储其他各种数据以支持在会议控制终端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
存储器701,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通信组件704,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音频组件,可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音频组件所在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或经由通信组件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处理器702,可执行存储器701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根据会议指令,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以供会议管理设备为目标会议创建会议任务,并将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以供用户直接使用会议终端执行会议操作。
可选地,处理器702在接收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时,具体用于:接收用户以语音方式发起的会议指令。
可选地,处理器702在接收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时,具体用于:显示会议控制界面,会议控制界面上包括会议触发控件;响应用户对会议触发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
可选地,会议控制界面上还包括:会议场景类型信息项;处理器702还可用于:响应用户对会议场景类型信息项的输入操作,获取会议任务的会议类型;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类型,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将与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
可选地,会议控制界面中还包括参会人员接入控件,处理器702还可用于:响应对参会人员接入控件的触发操作,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其他参会人员接入请求,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将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其他参会人员是指除了通过会议终端参与会议任务之外的其他人员。
可选地,处理器702,还可用于:接收会议管理设备返回的会议任务的信息;显示会议任务的信息。
可选地,处理器702在接收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之前,还可用于:获取身份验证信息;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身份验证信息,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在身份验证通过后返回验证成功结果;接收会议管理设备发送的身份验证结果。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且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图2a方法实施例中的各步骤。
图8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会议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801和处理器802。另外,该会议管理设备还包括电源组件803、通信组件804等必须组件。
存储器8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可被配置为存储其他各种数据以支持在会议管理设备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
存储器801,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通信组件804,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处理器802,可执行存储器801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用于:接收会议控制终端发送的会议创建请求;根据会议创建请求,为与会议控制终端创建会议任务;以及将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
可选地,处理器802将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具体用于:从预存的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的信息表中,获取会议终端的信息;根据会议终端的信息,建立与会议终端的通信连接,并建立通信连接与会议任务之间的绑定关系。
可选地,会议创建请求中还包括:会议类型;则处理器802在将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时,具体用于:从会议终端中选择与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将与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
可选地,处理器802,还可用于:将会议任务的信息返回给会议控制终端,以供会议控制终端将会议任务的信息展示给用户。
可选地,处理器802,还可用于:确定是否存在与会议控制终端对应的预约会议信息;若存在,则根据预约会议信息,将其他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其他参会人员是指除了通过会议终端参与会议任务之外的其他人员。
可选地,处理器802在根据预约会议信息,将其他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时,具体用于:从预约会议信息中,解析出参会人员信息,参会人员信息包括其他参会人员信息;根据其他参会人员信息,搜索其他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将其他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且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图2b方法实施例中的各步骤。
图9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配置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信息配置设备包括:存储器901和处理器902。另外,该信息配置设备还包括电源组件903、通信组件904等必须组件。
存储器9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可被配置为存储其他各种数据以支持在信息配置设备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
存储器901,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通信组件904,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处理器902,可执行存储器901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用于:展示信息配置界面;响应配置信息输入操作,获取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开会所需的会议控制终端和与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的信息;将配置信息发送至会议管理设备,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在接收到目标会议控制终端发起的会议创建请求后,为与目标会议创建会议任务,并将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且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图2c方法实施例中的各步骤。
图10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创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会议创建设备包括:存储器1001和处理器1002。另外,该会议创建设备还包括电源组件1003、通信组件1004、音频组件1005、显示屏1006等必须组件。
存储器10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可被配置为存储其他各种数据以支持在会议创建设备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
存储器1001,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通信组件1004,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处理器1002,可执行存储器1001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身份验证信息,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在身份验证通过后返回验证成功结果;若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响应会议开始操作,获取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根据会议指令,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以供会议管理设备为目标会议创建会议任务,并将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自动接入会议任务中,以供用户直接使用会议终端执行会议操作。
可选地,处理器1002在获取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时,具体用于:响应身份验证信息采集操作,采集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
可选地,处理器1002在响应会议开始操作,获取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时,具体用于:接收用户以语音方式发起的会议指令;或者,显示会议控制界面,会议控制界面上包括会议触发控件;响应用户对会议触发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
图1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会议创建设备包括:存储器1101和处理器1102。另外,该会议创建设备还包括电源组件1103、通信组件1104、音频组件1105、显示屏1106等必须组件。
存储器11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可被配置为存储其他各种数据以支持在会议创建设备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
存储器1101,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通信组件1104,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处理器1102,可执行存储器1101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用于:会议终端响应用户的身份信息采集操作,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若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响应会议参与方的确认操作,获取会议参与方;建立会议终端与会议参与方之间的会话连接。
可选地,身份信息采集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用户对会议终端的电子显示屏的触发操作;用户以语音方式发起的操作。
可选地,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面部特征,指纹,掌纹,声纹,虹膜和员工工牌。
可选地,处理器1102在响应会议参与方的确认操作,获取会议参与方时,具体用于:展示会议控制界面,会议控制界面上包括至少一个候选会议方;响应对至少一个候选会议方的选择操作,将被选中的候选会议方,作为会议参与方;或者,响应以语音方式输入会议参与方的操作,获取会议参与方。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且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图5b方法实施例中的各步骤。
在本申请设备实施例中,通过操作会议控制终端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会议管理设备为该会议室创建会议任务,并将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用户直接使用会议室中的会议终端即可执行会议操作,相比现有手动将会议终端接入会议任务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自动接入会议室内的会议终端,开会操作流程简单,整个启动会议的过程用户基本无感,提升用户体验。
上述图7-图10中的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便于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3G、4G/LTE、5G等移动通信网络,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上述图7-图10中的电源组件,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30)

1.一种建立会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会议终端响应用户的身份信息采集操作,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若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所述会议创建请求中包含会议类型,以供所述会议管理设备为目标会议创建会议任务,并将与所述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自动接入所述会议任务中;
在所述会议任务创建成功的情况下,响应会议参与方的确认操作,获取会议参与方;
建立所述会议终端与会议参与方之间的会话连接,以将所述会议参与方接入所述会议任务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会议终端响应用户的身份信息采集操作,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
会议终端响应用户对会议终端的电子显示屏的触发操作,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或者,
会议终端响应用户以语音方式发起的操作,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以下任意一种:面部特征,指纹,掌纹,声纹,虹膜和员工工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会议参与方的确认操作,获取会议参与方,包括:
展示会议控制界面,所述会议控制界面上包括至少一个候选会议方;
响应对至少一个候选会议方的选择操作,将被选中的候选会议方,作为所述会议参与方;或者,
响应以语音方式输入会议参与方的操作,获取会议参与方。
5.一种会议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建立会议方法中的步骤。
6.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建立会议方法中的步骤。
7.一种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会议控制终端、会议管理设备以及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
所述会议控制终端,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并将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发送至所述会议管理设备,以在接收到所述会议管理设备在身份验证通过后返回验证成功结果的情况下,接收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并根据所述会议指令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所述会议创建请求中包括会议类型,所述会议类型与所述会议终端的类型适配;
所述会议管理设备,用于对接收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并在身份验证通过后返回验证成功结果,以及接收所述会议控制终端根据所述验证成功结果发送的会议创建请求;根据所述会议创建请求,为目标会议创建会议任务,并根据预存的与所述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的信息,将与所述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接入所述会议任务中,以供所述用户直接使用所述会议终端执行会议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信息配置设备,用于向所述会议管理设备中配置开会所需的会议控制终端和会议终端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会议预约设备,用于向所述会议管理设备提供与所述会议控制终端对应的预约会议信息,所述预约会议信息包括:所述会议室的信息、参会人员的信息以及预约的会议时间。
10.一种会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会议控制终端,包括:
获取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并将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发送至会议管理设备,以在接收到所述会议管理设备在身份验证通过后返回验证成功结果的情况下,接收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
根据所述会议指令,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所述会议创建请求中包括会议类型,以供会议管理设备为目标会议创建会议任务,并将所述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与所述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接入所述会议任务中,以供所述用户直接使用所述会议终端执行会议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包括:
接收用户以语音方式发起的会议指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包括:
显示会议控制界面,所述会议控制界面上包括会议触发控件;
响应用户对所述会议触发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会议控制界面上还包括:会议场景类型信息项;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用户对所述会议场景类型信息项的输入操作,获取会议任务的会议类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控制界面中还包括参会人员接入控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对参会人员接入控件的触发操作,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其他参会人员接入请求,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将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会议任务中,其他参会人员是指除了通过所述会议终端参与所述会议任务之外的其他人员。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会议管理设备返回的会议任务的信息;
显示所述会议任务的信息。
16.一种会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会议管理设备,包括:
接收会议控制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对所述身份验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并在身份验证通过后返回验证成功结果;
接收所述会议控制终端发送的会议创建请求,所述会议创建请求中包括会议类型;
根据所述会议创建请求,为所述会议控制终端创建会议任务;以及
将所述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与所述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接入所述会议任务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与所述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接入所述会议任务中,包括:
从预存的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的信息表中,获取所述会议终端的信息;
根据所述会议终端的信息,从所述会议终端中选择与所述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
建立与所述会议终端的通信连接,并建立所述通信连接与所述会议任务之间的绑定关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会议任务的信息返回给会议控制终端,以供会议控制终端将所述会议任务的信息展示给用户。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会议控制终端对应的预约会议信息;
若存在,则根据所述预约会议信息,将其他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所述会议任务中;其他参会人员是指除了通过所述会议终端参与所述会议任务之外的其他人员。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预约会议信息,将其他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所述会议任务中,包括:
从所述预约会议信息中,解析出参会人员信息,所述参会人员信息包括其他参会人员信息;
根据所述其他参会人员信息,搜索其他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
将其他参会人员使用的终端接入所述会议任务中。
21.一种会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信息配置设备,包括:
展示信息配置界面;
响应配置信息输入操作,获取所述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会议类型、开会所需的会议控制终端和与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会议终端的信息;
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至会议管理设备,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在接收到目标会议控制终端发起的会议创建请求后,为目标会议创建所述会议类型的会议任务,并将与所述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接入所述会议任务中。
22.一种会议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用于:执行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会议创建方法中的步骤。
23.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会议创建方法中的步骤。
24.一种会议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20任一项所述的会议创建方法中的步骤。
25.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6-20任一项所述的会议创建方法中的步骤。
26.一种信息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用于:执行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会议创建方法中的步骤。
27.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会议创建方法中的步骤。
28.一种会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智能设备,包括:
获取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
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以供会议管理设备在身份验证通过后返回验证成功结果;
若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响应会议开始操作,获取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
根据所述会议指令,向会议管理设备发送会议创建请求,所述会议创建请求中包括会议终端的类型,以供会议管理设备为目标会议创建会议任务,并将所述会议控制终端关联的与所述会议类型适配的会议终端自动接入所述会议任务中,以供所述用户直接使用所述会议终端执行会议操作。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包括:
响应身份验证信息采集操作,采集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会议开始操作,获取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包括:
接收用户以语音方式发起的会议指令;或者,
显示会议控制界面,所述会议控制界面上包括会议触发控件和会议场景类型信息项;
响应用户对所述会议场景类型信息项的输入操作,获取会议任务的会议类型,以及响应用户对所述会议触发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用户发出的会议指令。
CN202010231934.1A 2020-03-27 2020-03-27 建立会议、会议创建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526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1934.1A CN113452662B (zh) 2020-03-27 2020-03-27 建立会议、会议创建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CT/CN2021/081684 WO2021190404A1 (zh) 2020-03-27 2021-03-19 建立会议、会议创建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1934.1A CN113452662B (zh) 2020-03-27 2020-03-27 建立会议、会议创建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2662A CN113452662A (zh) 2021-09-28
CN113452662B true CN113452662B (zh) 2023-01-17

Family

ID=77808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1934.1A Active CN113452662B (zh) 2020-03-27 2020-03-27 建立会议、会议创建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2662B (zh)
WO (1) WO20211904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1060B (zh) * 2021-11-11 2023-06-09 华能招标有限公司 智能远程评标监管系统
CN116781716A (zh) * 2022-03-07 2023-09-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00981A (zh) * 2022-10-20 2023-01-13 海南视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Cn) 一种会议开启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901A (zh) * 2007-10-16 2008-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起会议的方法、短信应用业务代理、会议服务器及系统
CN103152185A (zh) * 2013-02-27 2013-06-12 深圳大学 一种语音会议会场建立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7398A (zh) * 2013-11-25 2014-02-2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会议室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设备
WO2016114192A1 (ja) * 2015-01-13 2016-07-21 Necソリューションイノベータ株式会社 遠隔会議システム、サーバ管理装置、サーバ管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207976870U (zh) * 2017-12-11 2018-10-16 重庆锐码智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纸化会议系统
CN108600687A (zh) * 2018-03-23 2018-09-28 会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的无纸化会议系统
CN109949818A (zh) * 2019-02-15 2019-06-2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会议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788236B (zh) * 2019-04-01 2021-06-1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音视频会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901A (zh) * 2007-10-16 2008-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起会议的方法、短信应用业务代理、会议服务器及系统
CN103152185A (zh) * 2013-02-27 2013-06-12 深圳大学 一种语音会议会场建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90404A1 (zh) 2021-09-30
CN113452662A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52662B (zh) 建立会议、会议创建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EP3266192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9319229B2 (en) Transmission terminal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isplay data
US11558437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05635625B (zh) 视频通话方法和装置
US20160261654A1 (en) Proximity session mobility extension
US9661264B2 (en) Multi-display video communication medium,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US11836114B2 (en) Device search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04506594B (zh) 用于社交应用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5162668B (zh) 连接解除方法及装置
CN110945863B (zh) 一种拍照方法和终端设备
KR101980337B1 (ko) 사용자 단말을 이용하여 엠씨유와 영상회의 단말을 제어할 수 있는 제어방법 및 그 제어방법을 위한 영상회의 시스템
CN105468767A (zh) 名片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3542101B (zh) 一种求助信息的发送、响应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20230017859A1 (en) Meeting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medium
CA3102425C (en)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691878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28835B (zh) 资源置换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91384B (zh) 资源置换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82711A (zh)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1831367A (zh) 应用操作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5827854A (zh) 操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518198A (zh) 会话界面显示方法、会议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99307A (zh) 数据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4542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