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2425B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52425B CN113452425B CN202010214816.XA CN202010214816A CN113452425B CN 113452425 B CN113452425 B CN 113452425B CN 202010214816 A CN202010214816 A CN 202010214816A CN 113452425 B CN113452425 B CN 1134524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mod
- descrambling
- user equipment
- i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4—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 H04L25/0242—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using matrix metho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4—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to transmission li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28—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modulators, e.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多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对所述上行数据依次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和信道估计,获得第一待处理数据;对所述第一待处理数据占据的每一个资源块上的数据进行一次均衡处理,获得第二待处理数据;对所述第二待处理数据,依次进行解信道复用、解调和解扰处理,获得样点数据。因而,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在MU_MIMO调度过程中,基站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处理时,运算量大,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5G协议中,上行引入了CP-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波形,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调度的灵活度。其中,在MU-MIMO(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调度过程中,对多用户的RB调度解除了限制。多用户在多个传输层上可以随机调度,那么就有可能出现RB0上调度用户0~7,RB1可以调度4~7,这样导致同一个用户分配频域资源的时候,不同RB的空间层维度不一样。如果按照用户进行均衡处理,则会导致维度不一样的RB重复解析。例如在上行8流的情况下,某些RB需要重复解析8次,才能把所有用户信息解析出来。这样会增加系统的运算量负担,也降低了整体接收机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在MU_MIMO调度过程中,基站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处理时,运算量大,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对所述上行数据依次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和信道估计,获得第一待处理数据;
对所述第一待处理数据占据的每一个资源块上的数据进行一次均衡处理,获得第二待处理数据;
对所述第二待处理数据,依次进行解信道复用、解调和解扰处理,获得样点数据。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上行数据依次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和信道估计,获得第一待处理数据;
均衡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待处理数据占据的每一个资源块上的数据进行一次均衡处理,获得第二待处理数据;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待处理数据,依次进行解信道复用、解调和解扰处理,获得样点数据。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基站接收到多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后,按照先解信道复用、然后调制,最后解扰的顺序进行处理。其中,解信道复用可以将同一个资源块调度的多个用户分离开,因而,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基站侧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的整个处理过程中,在解信道复用之前无需按照用户进行处理,则将均衡处理置于解信道复用之前,使得在均衡处理阶段,可以不再按照用户进行均衡处理,而是按照资源块进行均衡处理,使得每一个资源块只进行一次均衡处理即可,从而降低了基站侧的运算量,进而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多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MU_MIMO调度过程中,基站对接收到的多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处理。因而,上述上行数据可以为基站同时接收到的多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
步骤102:对所述上行数据依次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和信道估计,获得第一待处理数据。
快速傅里叶变换,即利用计算机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的高效、快速计算方法的统称,简称FFT。信道估计,即为从接收数据中将假定的某个信道模型的模型参数估计出来的过程。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站在接收到多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后,首先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FFT,然后进行信道估计,从而为后续解析出各个用户设备发送的具体数据奠定基础。
步骤103:对所述第一待处理数据占据的每一个资源块上的数据进行一次均衡处理,获得第二待处理数据。
其中,均衡处理是采用矩阵运算,达到天线合并增益的效果。该矩阵运算例如可以为矩阵求逆、矩阵相关等。
在现有技术中,MU_MIMO场景下,在均衡计算过程中,需要对多流数据进行统一恢复,所以为了正确恢复出每个流上映射的数据,一个(Resource Block,资源块)都需要完成多次N维的矩阵运算。其中,N表示该RB调度的用户的数量。例如,理论上在八流场景下,现有技术中,每个RB要重复计算八次。这样均衡处理过程中的计算量会大幅提高,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运算量也会大幅度提高。
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均衡处理阶段,不再按照用户进行均衡处理,而是按照资源块进行均衡处理,使得每一个资源块只进行一次均衡处理即可,例如在八流场景下,每个RB只需要进行一次八维的矩阵运算即可。因而,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对现有技术,大大降低了基站侧的运算量,进而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步骤104:对所述第二待处理数据,依次进行解信道复用、解调和解扰处理,获得样点数据。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对待发送的数据依次进行信道复用处理、加扰和调制处理后,生成所述上行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在均衡处理阶段,是按照资源块进行均衡处理,因而均衡处理阶段并不属于用户级的处理,但是,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均衡处理之后,还需要进行其他用户级的处理,因而在均衡处理之后,需要通过解信道复用,将同一个资源块上调度的不同用户分离开,同时将同一用户的不同资源分离,从而便于执行后续的用户级处理过程。
其中,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的用户级处理还包括先解调,后解扰,因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对均衡处理阶段的改动,需要将解信道复用置于均衡处理阶段和解调之间。
可选的,进行解扰处理的过程,包括:
进行第i次解扰时,根据第i次解扰之前获取的所述多个用户设备的扰码序列,以及预设公式,确定第i次进行解扰所需的扰码序列;其中,i为正整数,当i取值为1时,所述第i次解扰之前获取的所述多个用户设备的扰码序列,为预先存储的所述多个用户设备的起始扰码序列;
利用第i次进行解扰所需的扰码序列,对对应的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解扰。
其中,起始扰码序列是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占据的RB的起始OFDM符号对应的扰码序列。
即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进行上述解调处理之后,输出第一部分数据,则实时计算用于解扰该第一部分数据的扰码序列,对第一部分数据解扰;然后,在该解调处理之后,再次输出第二部分数据,同时计算得到用于解扰第二部分数据的扰码序列,对第二部分数据解扰,直到所有数据解扰完毕为止。
其中,针对解扰过程,如果将用户扰码提前计算出来,并且缓存所有用户的扰码信息,则会消耗大量的扰码缓存空间,大幅增加系统的存储开销。以8流256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为例共需要缓存8bit(比特)*273RB*12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单元)*8layer(层)*13symbol(符号)约为2.6Mbit。
而本发明的实施例,预先计算出每个用户设备的起始扰码序列,并进行存储,然后根据解信道复用的不同并行路数,并行实时计算解扰所用的扰码序列,并进行解扰。其中,用户设备的起始扰码序列占据的存储空间很小因而,本发明的实施例,预先存储每个用户的起始扰码序列,并不会占据很大的存储空间。
可选的,预先存储的第一用户设备的起始扰码序列包括第一起始序列和第二起始序列,其中,第一起始序列为x_1(0)~x_1(31),第二起始序列为x_2(0)~x_2(31),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当所述上行数据采用64正交振幅调制时,进行第i次解扰时,根据第i次解扰之前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扰码序列,以及预设公式,确定第i次解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所需的扰码序列的过程,包括:
在进行第i次解扰时,将n=6*i-5代入如下公式,获得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第i次解扰的扰码序列,其中,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第i次解扰的扰码序列包括x_1(6*i+26)~x_1(6*i+31)和x_1(6*i+26)~x_1(6*i+31),i为正整数;
x_1(n+31)=mod(x_1(n+3)+x_1(n),2);
x_1(n+32)=mod(x_1(n+4)+x_1(n+1),2);
x_1(n+33)=mod(x_1(n+5)+x_1(n+2),2);
x_1(n+34)=mod(x_1(n+6)+x_1(n+3),2);
x_1(n+35)=mod(x_1(n+7)+x_1(n+4),2);
x_1(n+36)=mod(x_1(n+8)+x_1(n+5),2);
x_2(n+31)=mod(x_2(n+3)+x_2(n+2)+x_2(n+1)+x_2(n),2);
x_2(n+32)=mod(x_2(n+4)+x_2(n+3)+x_2(n+2)+x_2(n+1),2);
x_2(n+33)=mod(x_2(n+5)+x_2(n+4)+x_2(n+3)+x_2(n+2),2);
x_2(n+34)=mod(x_2(n+6)+x_2(n+5)+x_2(n+4)+x_2(n+3),2);
x_2(n+35)=mod(x_2(n+7)+x_2(n+6)+x_2(n+5)+x_2(n+4),2);
x_2(n+36)=mod(x_2(n+8)+x_2(n+7)+x_2(n+6)+x_2(n+5),2)。
其中,mod(a,b),表示a、b作除法,取运算后的余数。
具体的,例如上行数据采用64QAM调制,则在进行第一次解扰时,将n=1代入上述公式,可以获得:
x_1(32)=mod(x_1(4)+x_1(1),2);
x_1(33)=mod(x_1(5)+x_1(2),2);
x_1(34)=mod(x_1(6)+x_1(3),2);
x_1(35)=mod(x_1(7)+x_1(4),2);
x_1(36)=mod(x_1(8)+x_1(5),2);
x_1(37)=mod(x_1(9)+x_1(6),2);
x_2(32)=mod(x_2(4)+x_2(3)+x_2(2)+x_2(1),2);
x_2(33)=mod(x_2(5)+x_2(4)+x_2(3)+x_2(2),2);
x_2(34)=mod(x_2(6)+x_2(5)+x_2(4)+x_2(3),2);
x_2(35)=mod(x_2(7)+x_2(6)+x_2(5)+x_2(4),2);
x_2(36)=mod(x_2(8)+x_2(7)+x_2(6)+x_2(5),2);
x_2(37)=mod(x_2(9)+x_2(8)+x_2(7)+x_2(6),2);
则第一次进行解析时,可以根据x_1(32)~x_1(37)以及x_2(32)~x_2(37)进行解码;
在进行第二次解扰时,将n=7代入上述公式,可以获得:
x_1(38)=mod(x_1(10)+x_1(7),2);
x_1(39)=mod(x_1(11)+x_1(8),2);
x_1(40)=mod(x_1(12)+x_1(9),2);
x_1(41)=mod(x_1(13)+x_1(10),2);
x_1(42)=mod(x_1(14)+x_1(11),2);
x_1(43)=mod(x_1(15)+x_1(12),2);
x_2(38)=mod(x_2(10)+x_2(9)+x_2(8)+x_2(7),2);
x_2(39)=mod(x_2(11)+x_2(10)+x_2(9)+x_2(8),2);
x_2(40)=mod(x_2(12)+x_2(11)+x_2(10)+x_2(9),2);
x_2(41)=mod(x_2(13)+x_2(12)+x_2(11)+x_2(10),2);
x_2(42)=mod(x_2(14)+x_2(13)+x_2(12)+x_2(11),2);
x_2(43)=mod(x_2(15)+x_2(14)+x_2(13)+x_2(12),2);
则第二次进行解析时,可以根据x_1(38)~x_1(43)以及x_2(38)~x_2(43)进行解码。
可选的,预先存储的第一用户设备的起始扰码序列包括第一起始序列和第二起始序列,其中,第一起始序列为x_1(0)~x_1(31),第二起始序列为x_2(0)~x_2(31),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当所述上行数据采用16正交振幅调制时,进行第i次解扰时,根据第i次解扰之前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扰码序列,以及预设公式,确定第i次解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所需的扰码序列的过程,包括:
在进行第i次解扰时,将n=4*i-3代入如下公式,获得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第i次解扰的扰码序列,其中,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第i次解扰的扰码序列包括x_1(4*i+28)~x_1(4*i+31)和x_1(4*i+28)~x_1(4*i+31),i为正整数;
x_1(n+31)=mod(x_1(n+3)+x_1(n),2);
x_1(n+32)=mod(x_1(n+4)+x_1(n+1),2);
x_1(n+33)=mod(x_1(n+5)+x_1(n+2),2);
x_1(n+34)=mod(x_1(n+6)+x_1(n+3),2);
x_2(n+31)=mod(x_2(n+3)+x_2(n+2)+x_2(n+1)+x_2(n),2);
x_2(n+32)=mod(x_2(n+4)+x_2(n+3)+x_2(n+2)+x_2(n+1),2);
x_2(n+33)=mod(x_2(n+5)+x_2(n+4)+x_2(n+3)+x_2(n+2),2);
x_2(n+34)=mod(x_2(n+6)+x_2(n+5)+x_2(n+4)+x_2(n+3),2)。
其中,mod(a,b),表示a、b作除法,取运算后的余数。
具体的,例如上行数据采用16QAM调制,则在进行第一次解扰时,将n=1代入上述公式,可以获得:
x_1(32)=mod(x_1(4)+x_1(1),2);
x_1(33)=mod(x_1(5)+x_1(2),2);
x_1(34)=mod(x_1(6)+x_1(3),2);
x_1(35)=mod(x_1(7)+x_1(4),2);
x_2(32)=mod(x_2(4)+x_2(3)+x_2(2)+x_2(1),2);
x_2(33)=mod(x_2(5)+x_2(4)+x_2(3)+x_2(2),2);
x_2(34)=mod(x_2(6)+x_2(5)+x_2(4)+x_2(3),2);
x_2(35)=mod(x_2(7)+x_2(6)+x_2(5)+x_2(4),2);
则第一次进行解析时,可以根据x_1(32)~x_1(35)以及x_2(32)~x_2(35)进行解码;
在进行第二次解扰时,将n=5代入上述公式,可以获得:
x_1(36)=mod(x_1(8)+x_1(5),2);
x_1(37)=mod(x_1(9)+x_1(6),2);
x_1(38)=mod(x_1(10)+x_1(7),2);
x_1(39)=mod(x_1(11)+x_1(8),2);
x_2(36)=mod(x_2(8)+x_2(7)+x_2(6)+x_2(5),2);
x_2(37)=mod(x_2(9)+x_2(8)+x_2(7)+x_2(6),2);
x_2(38)=mod(x_2(10)+x_2(9)+x_2(8)+x_2(7),2);
x_2(39)=mod(x_2(11)+x_2(10)+x_2(9)+x_2(8),2)。
则第二次进行解析时,可以根据x_1(36)~x_1(39)以及x_2(36)~x_2(39)进行解码。
可选的,预先存储的第一用户设备的起始扰码序列包括第一起始序列和第二起始序列,其中,第一起始序列为x_1(0)~x_1(31),第二起始序列为x_2(0)~x_2(31),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当所述上行数据采用正交相移键控调制(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时,进行第i次解扰时,根据第i次解扰之前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扰码序列,以及预设公式,确定第i次解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所需的扰码序列的过程,包括:
在进行第i次解扰时,将n=2*i-1代入如下公式,获得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第i次解扰的扰码序列,其中,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第i次解扰的扰码序列包括x_1(2*i+30)~x_1(2*i+31)和x_1(2*i+30)~x_1(2*i+31),i为正整数;
x_1(n+31)=mod(x_1(n+3)+x_1(n),2);
x_1(n+32)=mod(x_1(n+4)+x_1(n+1),2);
x_2(n+31)=mod(x_2(n+3)+x_2(n+2)+x_2(n+1)+x_2(n),2);
x_2(n+32)=mod(x_2(n+4)+x_2(n+3)+x_2(n+2)+x_2(n+1),2)。
其中,mod(a,b),表示a、b作除法,取运算后的余数。
具体的,例如上行数据采用QPSK调制,则在进行第一次解扰时,将n=1代入上述公式,可以获得:
x_1(32)=mod(x_1(4)+x_1(3),2);
x_1(33)=mod(x_1(5)+x_1(4),2);
x_2(32)=mod(x_2(4)+x_2(3)+x_2(2)+x_2(1),2);
x_2(33)=mod(x_2(5)+x_2(4)+x_2(3)+x_2(2),2);
则第一次进行解析时,可以根据x_1(32)~x_1(33)以及x_2(32)~x_2(33)进行解码;
在进行第二次解扰时,将n=3代入上述公式,可以获得:
x_1(34)=mod(x_1(6)+x_1(3),2);
x_1(35)=mod(x_1(7)+x_1(4),2);
x_2(34)=mod(x_2(6)+x_2(5)+x_2(4)+x_2(3),2);
x_2(35)=mod(x_2(7)+x_2(6)+x_2(5)+x_2(4),2)。
则第二次进行解析时,可以根据x_1(34)~x_1(35)以及x_2(34)~x_2(35)进行解码。
可选的,在进行解扰之后,还可包括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译码、解速率匹配、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译码的处理过程。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可如图2所示。或者,基站侧的接收机的处理架构,可按照如图2所示的流程设置,即一个处理过程设置一个模块。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基站接收到多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后,按照先解信道复用、然后调制,最后解扰的顺序进行处理。其中,解信道复用可以将同一个资源块调度的多个用户分离开,因而,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基站侧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的整个处理过程中,在解信道复用之前无需按照用户进行处理,则将均衡处理置于解信道复用之前,使得在均衡处理阶段,可以不再按照用户进行均衡处理,而是按照资源块进行均衡处理,使得每一个资源块只进行一次均衡处理即可,从而降低了基站侧的运算量,进而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以上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多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402,用于对所述上行数据依次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和信道估计,获得第一待处理数据;
均衡处理模块403,用于对所述第一待处理数据占据的每一个资源块上的数据进行一次均衡处理,获得第二待处理数据;
第二处理模块404,用于对所述第二待处理数据,依次进行解信道复用、解调和解扰处理,获得样点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二处理模块404包括:
扰码序列确定子模块,用于在进行第i次解扰时,根据第i次解扰之前获取的所述多个用户设备的扰码序列,以及预设公式,确定第i次进行解扰所需的扰码序列;其中,i为正整数,当i取值为1时,所述第i次解扰之前获取的所述多个用户设备的扰码序列,为预先存储的所述多个用户设备的起始扰码序列;
解扰子模块,用于利用第i次进行解扰所需的扰码序列,对对应的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解扰。
可选的,预先存储的第一用户设备的起始扰码序列包括第一起始序列和第二起始序列,其中,第一起始序列为x_1(0)~x_1(31),第二起始序列为x_2(0)~x_2(31),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扰码序列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上行数据采用64正交振幅调制的情况下,进行第i次解扰时,将n=6*i-5代入如下公式,获得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第i次解扰的扰码序列,其中,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第i次解扰的扰码序列包括x_1(6*i+26)~x_1(6*i+31)和x_1(6*i+26)~x_1(6*i+31),i为正整数;
x_1(n+31)=mod(x_1(n+3)+x_1(n),2);
x_1(n+32)=mod(x_1(n+4)+x_1(n+1),2);
x_1(n+33)=mod(x_1(n+5)+x_1(n+2),2);
x_1(n+34)=mod(x_1(n+6)+x_1(n+3),2);
x_1(n+35)=mod(x_1(n+7)+x_1(n+4),2);
x_1(n+36)=mod(x_1(n+8)+x_1(n+5),2);
x_2(n+31)=mod(x_2(n+3)+x_2(n+2)+x_2(n+1)+x_2(n),2);
x_2(n+32)=mod(x_2(n+4)+x_2(n+3)+x_2(n+2)+x_2(n+1),2);
x_2(n+33)=mod(x_2(n+5)+x_2(n+4)+x_2(n+3)+x_2(n+2),2);
x_2(n+34)=mod(x_2(n+6)+x_2(n+5)+x_2(n+4)+x_2(n+3),2);
x_2(n+35)=mod(x_2(n+7)+x_2(n+6)+x_2(n+5)+x_2(n+4),2);
x_2(n+36)=mod(x_2(n+8)+x_2(n+7)+x_2(n+6)+x_2(n+5),2)。
可选的,预先存储的第一用户设备的起始扰码序列包括第一起始序列和第二起始序列,其中,第一起始序列为x_1(0)~x_1(31),第二起始序列为x_2(0)~x_2(31),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扰码序列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上行数据采用16正交振幅调制的情况下,进行第i次解扰时,将n=4*i-3代入如下公式,获得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第i次解扰的扰码序列,其中,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第i次解扰的扰码序列包括x_1(4*i+28)~x_1(4*i+31)和x_1(4*i+28)~x_1(4*i+31),i为正整数;
x_1(n+31)=mod(x_1(n+3)+x_1(n),2);
x_1(n+32)=mod(x_1(n+4)+x_1(n+1),2);
x_1(n+33)=mod(x_1(n+5)+x_1(n+2),2);
x_1(n+34)=mod(x_1(n+6)+x_1(n+3),2);
x_2(n+31)=mod(x_2(n+3)+x_2(n+2)+x_2(n+1)+x_2(n),2);
x_2(n+32)=mod(x_2(n+4)+x_2(n+3)+x_2(n+2)+x_2(n+1),2);
x_2(n+33)=mod(x_2(n+5)+x_2(n+4)+x_2(n+3)+x_2(n+2),2);
x_2(n+34)=mod(x_2(n+6)+x_2(n+5)+x_2(n+4)+x_2(n+3),2)。
可选的,预先存储的第一用户设备的起始扰码序列包括第一起始序列和第二起始序列,其中,第一起始序列为x_1(0)~x_1(31),第二起始序列为x_2(0)~x_2(31),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扰码序列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上行数据采用正交相移键控调制的情况下,在进行第i次解扰时,将n=2*i-1代入如下公式,获得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第i次解扰的扰码序列,其中,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第i次解扰的扰码序列包括x_1(2*i+30)~x_1(2*i+31)和x_1(2*i+30)~x_1(2*i+31),i为正整数;
x_1(n+31)=mod(x_1(n+3)+x_1(n),2);
x_1(n+32)=mod(x_1(n+4)+x_1(n+1),2);
x_2(n+31)=mod(x_2(n+3)+x_2(n+2)+x_2(n+1)+x_2(n),2);
x_2(n+32)=mod(x_2(n+4)+x_2(n+3)+x_2(n+2)+x_2(n+1),2)。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使得基站接收到多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后,按照先解信道复用、然后调制,最后解扰的顺序进行处理。其中,解信道复用可以将同一个资源块调度的多个用户分离开,因而,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基站侧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的整个处理过程中,在解信道复用之前无需按照用户进行处理,则将均衡处理置于解信道复用之前,使得在均衡处理阶段,可以不再按照用户进行均衡处理,而是按照资源块进行均衡处理,使得每一个资源块只进行一次均衡处理即可,从而降低了基站侧的运算量,进而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能够实现图1的方法实施例中基站侧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总线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举个例子如下,图4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620、存储器(memory)630和通信总线640,其中,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存储器630通过通信总线6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610可以调用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
接收多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对所述上行数据依次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和信道估计,获得第一待处理数据;
对所述第一待处理数据占据的每一个资源块上的数据进行一次均衡处理,获得第二待处理数据;
对所述第二待处理数据,依次进行解信道复用、解调和解扰处理,获得样点数据。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例如包括:
接收多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对所述上行数据依次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和信道估计,获得第一待处理数据;
对所述第一待处理数据占据的每一个资源块上的数据进行一次均衡处理,获得第二待处理数据;
对所述第二待处理数据,依次进行解信道复用、解调和解扰处理,获得样点数据。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对所述上行数据依次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和信道估计,获得第一待处理数据;
对所述第一待处理数据占据的每一个资源块上的数据进行一次均衡处理,获得第二待处理数据;
对所述第二待处理数据,依次进行解信道复用、解调和解扰处理,获得样点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解扰处理的过程,包括:
进行第i次解扰时,根据第i次解扰之前获取的所述多个用户设备的扰码序列,以及预设公式,确定第i次进行解扰所需的扰码序列;其中,i为正整数,当i取值为1时,所述第i次解扰之前获取的所述多个用户设备的扰码序列,为预先存储的所述多个用户设备的起始扰码序列;
利用第i次进行解扰所需的扰码序列,对对应的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解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存储的第一用户设备的起始扰码序列包括第一起始序列和第二起始序列,其中,第一起始序列为x_1(0)~x_1(31),第二起始序列为x_2(0)~x_2(31),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当所述上行数据采用64正交振幅调制时,进行第i次解扰时,根据第i次解扰之前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扰码序列,以及预设公式,确定第i次解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所需的扰码序列的过程,包括:
在进行第i次解扰时,将n=6*i-5代入如下公式,获得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第i次解扰的扰码序列,其中,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第i次解扰的扰码序列包括x_1(6*i+26)~x_1(6*i+31)和x_1(6*i+26)~x_1(6*i+31),i为正整数;
x_1(n+31)=mod(x_1(n+3)+x_1(n),2);
x_1(n+32)=mod(x_1(n+4)+x_1(n+1),2);
x_1(n+33)=mod(x_1(n+5)+x_1(n+2),2);
x_1(n+34)=mod(x_1(n+6)+x_1(n+3),2);
x_1(n+35)=mod(x_1(n+7)+x_1(n+4),2);
x_1(n+36)=mod(x_1(n+8)+x_1(n+5),2);
x_2(n+31)=mod(x_2(n+3)+x_2(n+2)+x_2(n+1)+x_2(n),2);
x_2(n+32)=mod(x_2(n+4)+x_2(n+3)+x_2(n+2)+x_2(n+1),2);
x_2(n+33)=mod(x_2(n+5)+x_2(n+4)+x_2(n+3)+x_2(n+2),2);
x_2(n+34)=mod(x_2(n+6)+x_2(n+5)+x_2(n+4)+x_2(n+3),2);
x_2(n+35)=mod(x_2(n+7)+x_2(n+6)+x_2(n+5)+x_2(n+4),2);
x_2(n+36)=mod(x_2(n+8)+x_2(n+7)+x_2(n+6)+x_2(n+5),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存储的第一用户设备的起始扰码序列包括第一起始序列和第二起始序列,其中,第一起始序列为x_1(0)~x_1(31),第二起始序列为x_2(0)~x_2(31),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当所述上行数据采用16正交振幅调制时,进行第i次解扰时,根据第i次解扰之前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扰码序列,以及预设公式,确定第i次解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所需的扰码序列的过程,包括:
在进行第i次解扰时,将n=4*i-3代入如下公式,获得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第i次解扰的扰码序列,其中,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第i次解扰的扰码序列包括x_1(4*i+28)~x_1(4*i+31)和x_1(4*i+28)~x_1(4*i+31),i为正整数;
x_1(n+31)=mod(x_1(n+3)+x_1(n),2);
x_1(n+32)=mod(x_1(n+4)+x_1(n+1),2);
x_1(n+33)=mod(x_1(n+5)+x_1(n+2),2);
x_1(n+34)=mod(x_1(n+6)+x_1(n+3),2);
x_2(n+31)=mod(x_2(n+3)+x_2(n+2)+x_2(n+1)+x_2(n),2);
x_2(n+32)=mod(x_2(n+4)+x_2(n+3)+x_2(n+2)+x_2(n+1),2);
x_2(n+33)=mod(x_2(n+5)+x_2(n+4)+x_2(n+3)+x_2(n+2),2);
x_2(n+34)=mod(x_2(n+6)+x_2(n+5)+x_2(n+4)+x_2(n+3),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存储的第一用户设备的起始扰码序列包括第一起始序列和第二起始序列,其中,第一起始序列为x_1(0)~x_1(31),第二起始序列为x_2(0)~x_2(31),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当所述上行数据采用正交相移键控调制时,进行第i次解扰时,根据第i次解扰之前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扰码序列,以及预设公式,确定第i次解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所需的扰码序列的过程,包括:
在进行第i次解扰时,将n=2*i-1代入如下公式,获得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第i次解扰的扰码序列,其中,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第i次解扰的扰码序列包括x_1(2*i+30)~x_1(2*i+31)和x_1(2*i+30)~x_1(2*i+31),i为正整数;
x_1(n+31)=mod(x_1(n+3)+x_1(n),2);
x_1(n+32)=mod(x_1(n+4)+x_1(n+1),2);
x_2(n+31)=mod(x_2(n+3)+x_2(n+2)+x_2(n+1)+x_2(n),2);
x_2(n+32)=mod(x_2(n+4)+x_2(n+3)+x_2(n+2)+x_2(n+1),2)。
6.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上行数据依次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和信道估计,获得第一待处理数据;
均衡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待处理数据占据的每一个资源块上的数据进行一次均衡处理,获得第二待处理数据;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待处理数据,依次进行解信道复用、解调和解扰处理,获得样点数据。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14816.XA CN113452425B (zh) | 2020-03-24 | 2020-03-24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14816.XA CN113452425B (zh) | 2020-03-24 | 2020-03-24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52425A CN113452425A (zh) | 2021-09-28 |
CN113452425B true CN113452425B (zh) | 2022-07-22 |
Family
ID=77806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14816.XA Active CN113452425B (zh) | 2020-03-24 | 2020-03-24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452425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104138A2 (de) * | 1999-11-26 | 2001-05-30 | Robert Bosch Gmbh | Entwürflung von Datenrahmen |
CN1841987A (zh) * | 2005-04-01 | 2006-10-04 | 索尼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CN1933466A (zh) * | 2005-09-14 | 2007-03-21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低复杂度的多载波均衡接收装置及其接收方法 |
CN101803264A (zh) * | 2007-08-22 | 2010-08-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基于时分复用的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发送确认/未确认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248465A (zh) * | 2012-02-01 | 2013-08-14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处理装置以及终端处理方法 |
CN106572046A (zh) * | 2016-11-08 | 2017-04-19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Lte‑a系统上行共享信道中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7483152A (zh) * | 2017-08-15 | 2017-12-15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03-24 CN CN202010214816.XA patent/CN1134524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104138A2 (de) * | 1999-11-26 | 2001-05-30 | Robert Bosch Gmbh | Entwürflung von Datenrahmen |
CN1841987A (zh) * | 2005-04-01 | 2006-10-04 | 索尼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CN1933466A (zh) * | 2005-09-14 | 2007-03-21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低复杂度的多载波均衡接收装置及其接收方法 |
CN101803264A (zh) * | 2007-08-22 | 2010-08-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基于时分复用的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发送确认/未确认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248465A (zh) * | 2012-02-01 | 2013-08-14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处理装置以及终端处理方法 |
CN106572046A (zh) * | 2016-11-08 | 2017-04-19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Lte‑a系统上行共享信道中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7483152A (zh) * | 2017-08-15 | 2017-12-15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52425A (zh) | 2021-09-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Zhao et al. | Deep-waveform: A learned OFDM receiver based on deep complex-valued convolutional networks | |
AU2019200710B2 (en) | Multi-use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 |
JP5266531B2 (ja) | 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システム内の伝送を行う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EP1834420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multi-antenna correlati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US861144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modulation of a reference signal | |
US9825725B2 (en) | Code generating apparatus,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thereof | |
EP3113435B1 (en) | Modu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5486037A (zh) | 包括循环移位正交基函数的信号的生成和接收 | |
CN111224705B (zh) | 一种基于随机映射的索引调制正交频分复用安全传输方法 | |
CN109257149B (zh) |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接收装置 | |
CN111031611A (zh) | 一种基于非授权的导频随机接入方法 | |
CN106572042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3452425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8632188B (zh) |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JP5484486B2 (ja) | Ofdm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初期キャリア周波数オフセットを実行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9660325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5917592B (zh) | 信息处理装置、网络节点和信息处理方法 | |
CN103379076B (zh) | 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
JP5770558B2 (ja) | 受信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 |
CN114079599B (zh) | Pdsch的信道估计方法、系统及ue | |
CN110535799A (zh) | 一种发送信号生成方法及生成装置 | |
EP3292724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rtial collision multiple access | |
CN113872907B (zh) | 一种基于ofdm-im传输人工噪声的安全通信方法及系统 | |
WO2011157184A2 (zh) |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3726480B (zh)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端的装置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