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1936B -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1936B
CN113451936B CN202110593399.9A CN202110593399A CN113451936B CN 113451936 B CN113451936 B CN 113451936B CN 202110593399 A CN202110593399 A CN 202110593399A CN 113451936 B CN113451936 B CN 1134519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rod
shell
upper shell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933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1936A (zh
Inventor
陈文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ha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ha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933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19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1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1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1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19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8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 G01R31/081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 G01R31/085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in 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lines, e.g. overhe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joining or terminating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1Energy harvesting or scaven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16Electric power sub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 Locating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本发明包括外上壳体和外下壳体,所述外上壳体和外下壳体设置在电缆外侧,所述外上壳体和外下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外上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内上壳体,所述内上壳体内部设置有温感机构、吸收机构和断路重连机构,所述外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机构。所述温感机构根据外界气温的变化自行调节对电缆进行保护,吸收机构利用电缆中电流产生的感应电作为自身的驱动来源,断路重连机构探测电缆中断路位置并重新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保护测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背景技术
从电力系统建立开始就出现了变电站,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与电力系统共同发展了100多年,在这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变电站在建造场地、电压等级、设备情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变电站的建造场地上,由原来的全部敞开式户外变电站,逐步出现了户内变电站和一些地下变电站,变电站的占地面积与原来的敞开式户外变电站相比缩小了很多。
在电压等级上,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由原来以少量110kV和220kV变电站为枢纽变电站。35kV为终端变电站的小电网输送模式,逐步发展成以特高压1000kV变电站和500kV变电站为枢纽变电站,220kV、110kV变电站为终端变电站的大电网输送模式。
在电气设备方面,设备由原来敞开式的户外设备为主,逐步发展到全封闭气体组合电器(GIS)和半封闭气体组合电器(HGIS);二次设备由早期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保护发展到微机保护。
而现有的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在发生故障时需要维修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检测故障位置,实用性差;同时现有的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在发生故障后只能断电等待维修人员前来维修,需要长时间断电。因此,设计帮助维修人员快速确定故障点和在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自行重连的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包括外上壳体和外下壳体,所述外上壳体和外下壳体设置在电缆外侧,所述外上壳体和外下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外上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内上壳体,所述内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温感机构、吸收机构和断路重连机构,所述外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机构,所述温感机构根据外界气温的变化自行调节对电缆进行保护,吸收机构利用电缆中电流产生的感应电作为自身的驱动来源,断路重连机构探测电缆中断路位置并重新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吸收机构包括电磁转化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电磁转化组件与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断路重连机构包括电感组件、第一断路重连组件和第二断路重连组件,所述电感组件与第一断路重连组件固定,所述电感组件与第二断路重连组件滑动连接;所述温感机构分为上组件和下组件,所述上组件设置在外上壳体的内部,所述下组件设置在外下壳体的内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磁转化组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固定在内上壳体内部,所述机壳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铁条,若干组所述铁条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组薄绝缘板,所述机壳的内部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贯穿若干组薄绝缘板,所述主轴在机壳外部的一端上设置有两块切割磁块,两块所述切割磁块之间设置有切割杆,两块所述切割磁块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上设置有电流放大器,所述第一导线的一侧设置有铁块,所述铁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开关,所述铁块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设置在蓄电池上,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为主输出端,所述主输出端分为第一从输出端、第二从输出端和第三从输出端;电磁转化组件的作用在于将电缆外部的感应电能转化为主轴旋转的机械能,再将主轴旋转产生的机械能通过电流放大器变为可用电能进行存储备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内上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内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外侧设置有链条;驱动组件的作用在于当电缆发生断路故障时,驱动组件提供后续检测、重连的驱动电力。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感组件包括探测壳体和滑动杆,所述探测壳体设置在链条的一侧,所述滑动杆的一端设置在内上壳体的内部,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上,所述滑动杆上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探测壳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的内侧设置有探测针,所述探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拉力绳,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拨杆,所述第三旋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探测壳体的内部;电感组件的作用在于探测电缆中所断路的位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断路重连组件包括气泵和气泵控制器,所述气泵固定在放置板的内部,所述放置板的内部设置有通气管,所述放置板的内部开设有通气槽,所述放置板的内部设置有出气管,所述放置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放置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杆;
所述拉力绳的另一端与气泵控制器固定,所述气泵控制器与气泵电连接,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设置在气泵上,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设置在通气槽的一端,所述出气管设置在通气槽的上方,所述通气槽的另一端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出气管的内侧设置有气动电源;
所述气动电源包括短轴,所述短轴与出气管转动连接,所述短轴的外侧设置有短杆,所述短杆的两侧设置有两块小磁块,两块所述小磁块固定在出气管内部,两块所述小磁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导线;
所述单向阀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中央设置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支架的右端面固定,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气动块,所述气动块设置在第一滑杆的一端,所述气动块的另一端设置有梯形磁块;
所述第二滑杆贯穿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推板,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支架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推板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滑杆的一端设置有从动磁块,所述从动磁块位于梯形磁块的下方,所述推板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穿刺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放置板上,所述放置板的内部固定有驱动轴、通电板和第一空压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上设置有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上设置有主动锥齿轮,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组导电板,若干组所述导电板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开设有限位槽,若干组所述导电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导电杆,所述限位杆和所述导电杆设置在导电板同侧,所述导电杆的另一端的一侧设置有L型导电块,所述导电杆远离导电板的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驱动轴的下方设置有通电板,所述通电板固定在放置板的内部,所述通电板的下方设置第一空压机,所述第一空压机的上方设置有导电长条,所述第一空压机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穿刺针,所述第一穿刺针与第二穿刺针的外侧均设置有备用电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断路重连组件包括第二空压机,所述第二空压机固定在放置板上,所述第二空压机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开关,所述旋转拨杆与旋转开关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空压机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备用穿刺针放置箱,所述备用穿刺针放置箱的下端设置有备用穿刺针出口;第二断路重连组件的作用在于当电缆中发生多处断路时,第一重连组件启动完毕电路并未联通,第二重连组件继续对剩余的断路位置进行重连。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组件包括若干组凸透镜,若干组所述凸透镜设置在外上壳体的上方两侧,若干组所述凸透镜的下方设置有多节伸缩杆,所述多节伸缩杆为空心结构,所述多节伸缩杆远离凸透镜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下组件包括限位板、挡板,所述挡板与多节伸缩杆有开口的一端固定,所述限位板与多节伸缩杆滑动连接;所述外下壳体的上方表面两侧开设有若干组凹槽,若干组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液体,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凹槽的顶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原理使得外上壳体与外下壳体在天气过热时自动分离让电缆内部透气,在天气过冷时自动闭合保护电缆不受冷空气与雨水侵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信号机构包括天线,所述天线的一端设置在外下壳体的外部,所述外下壳体内部对应天线的位置设置有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和所述天线电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一侧设置有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一侧设置有灯座,所述灯座上设置有灯泡,所述灯泡设置在外下壳体的外部;利用天线获取电流,感应电荷以短脉冲的形式传送至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上,二极管的作用在于防止短路,灯座通电后灯泡发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
(1)通过设置有温感机构,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原理使得外上壳体与外下壳体在天气过热时自动分离让电缆内部透气,在天气过冷时自动闭合保护电缆不受冷空气与雨水侵蚀;
(2)通过设置有信号机构,利用天线获取电流,感应电荷以短脉冲的形式传送至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上,二极管的作用在于防止短路,灯座通电后灯泡发亮,提示维修人员该处线路正常;
(3)通过设置有电磁转化组件,将电缆外部的感应电能转化为主轴旋转的机械能,再将主轴旋转产生的机械能通过电流放大器变为可用电能进行存储备用;
(4)通过设置有驱动组件,当电缆发生断路故障时,蓄电池的输出开关闭合使得主输出端通电对各从输出端进行供电,为后续检测、重连的机构提供驱动电力;
(5)通过设置有电感组件,当电缆发生断路故障时,电感组件接收驱动组件中主输出端传输出的电力,使得探测壳体在电缆上方不断移动通过感应电缆中断路位置的外放电荷精确探测出电缆中断路的位置;
(6)通过设置有第一断路重连组件,当电感组件探测到断路位置时,通过探测壳体上的拨动杆在感应到断路位置外放电荷后进行转动,依靠拨动杆的转动力打开第一断路重连组件的开关,使得第一断路组件将第一、第二穿刺针插入电缆中,通过备用电线对所探测到的断路位置进行重连;
(7)通过设置有第二断路重连组件,当第一重连组件启动完毕电路并未联通时,证明此时当电缆中发生多处断路,电感组件继续在电缆上方进行移动探测,每探测到一处断路位置拨动杆都会带动其一端的旋转拨杆进行旋转,旋转拨杆与第二重连组件的启动开关滑动连接,启动第二重连组件,第二重连组件将备用穿刺针插入电缆中,通过第一、第二穿刺针的外侧与备用穿刺针的外侧设置的备用电线,继续对剩余的断路位置进行重连。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温感机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信号机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的内上壳体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磁转化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电磁转化组件第一部分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电磁转化组件第二部分正面剖视示结构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驱动组件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图7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拨动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断路重连组件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时本发明的第一断路重连组件第一部分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图11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图11中C部分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一断路重连组件的第二部分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3、电缆;100、外上壳体;101、外下壳体;102、凸透镜;103、多节伸缩杆;104、挡板;105、限位板;107、天线;108、变压器;109、二极管;110、灯座;111、灯泡;200、内上壳体;201、机壳;202、铁条;203、切割杆;204、主轴;205、切割磁块;206、第一导线;207、电流放大器;208、铁块;209、蓄电池;210、第一开关;211、第一驱动电机;212、主动齿轮;213、链条;214、放置板;215、探测壳体;216、探测针;217、拨动杆;218、第三旋转轴;219、旋转拨杆;220、旋转开关;221、第二空压机;222、备用穿刺针放置箱;223、备用穿刺针出口;224、气泵;225、气动块;226、梯形磁块;227、出气管;229、第二导线;230、第二驱动电机;231、导电板;232、通电板;233、第一空压机;234、从动磁块;235、内下壳体;300、备用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4,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包括外上壳体100和外下壳体101,外上壳体100和外下壳体101套设在电缆3外侧,外上壳体100和外下壳体101滑动连接,外上壳体100的内侧固定有内上壳体200,内上壳体200的内部固定有温感机构、吸收机构和断路重连机构,外下壳体101的内部固定有信号机构,温感机构根据外界气温的变化自行调节对电缆3进行保护,吸收机构利用电缆3中电流产生的感应电作为自身的驱动来源,断路重连机构探测电缆3中断路位置并重新连接。
吸收机构包括电磁转化组件和驱动组件,电磁转化组件与驱动组件电连接;断路重连机构包括电感组件、第一断路重连组件和第二断路重连组件,电感组件与第一断路重连组件固定,电感组件与第二断路重连组件滑动连接;温感机构分为上组件和下组件,上组件固定在外上壳体100的内部,下组件焊接在外下壳体101的内部。
上组件包括若干组凸透镜102,若干组凸透镜102固定在外上壳体100的上方两侧,若干组凸透镜102的下方焊接有多节伸缩杆103,多节伸缩杆103为空心结构,多节伸缩杆103远离凸透镜102的一端开设有开口;下组件包括限位板105、挡板104,挡板与多节伸缩杆103有开口的一端固定,限位板105与多节伸缩杆103滑动连接;外下壳体101的上方表面两侧开设有若干组凹槽,若干组凹槽内部放置有液体,液体优选为乙醇,乙醇具有易挥发性,限位板105焊接在凹槽的顶端。
信号机构包括天线107,天线107的一端放置在外下壳体101的外部,外下壳体101内部对应天线107的位置固定有变压器108,变压器108和天线107电连接,变压器108的一侧电连接有二极管109,二极管109的一侧电连接有灯座110,灯座110上插接有灯泡111,灯泡111固定在外下壳体101的外部。
电磁转化组件包括机壳201,机壳201固定在内上壳体200内部,机壳201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若干组铁条202,若干组铁条202的内侧卡合有若干组薄绝缘板,机壳201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主轴204,主轴204贯穿若干组薄绝缘板,主轴204在机壳201外部的一端上焊接有两块切割磁块205,两块切割磁块205之间放置有切割杆203,两块切割磁块205的一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导线206,第一导线206上通过电连接有电流放大器207,第一导线206的一侧缠绕有铁块208,铁块208的下方固定有第一开关210,铁块208的一侧放置有蓄电池209,第一开关210的一端通过电连接在蓄电池209上,第一开关210的另一端为主输出端,主输出端分为第一从输出端、第二从输出端和第三从输出端。
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11,第一驱动电机211固定在内上壳体200的内部,第一驱动电机211上套接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上焊接有主动齿轮212,内上壳体200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上焊接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212和从动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链条213。
电感组件包括探测壳体215和滑动杆,探测壳体215通过螺丝安装在链条213的一侧,滑动杆的一端安装在内上壳体200的内部,滑动杆的另一端焊接在第一驱动电机211上,滑动杆外侧滑动连接有放置板214,探测壳体215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卡槽,限位卡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探测针216,探测壳体215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三旋转轴218,第三旋转轴218的一端固定有拨动杆217,拨动杆217的另一端固定有拉力绳,第三旋转轴218的另一端通过车床加工有旋转拨杆219,第三旋转轴218上固定有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另一端设固定在探测壳体215的内部。
第一断路重连组件包括气泵224和气泵控制器,气泵224固定在放置板214的内部,放置板214的内部固定有通气管,放置板214的内部开设有通气槽,放置板214的内部固定有出气管227,放置板214的内部焊接有第二支架,放置板2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
拉力绳的另一端与气泵控制器固定,气泵控制器与气泵224电连接,通气管的一端套接在气泵224上,通气管的另一端套接在通气槽的一端,出气管227固定在通气槽的上方,通气槽的另一端固定有单向阀,出气管22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气动电源;
气动电源包括短轴,短轴通过轴承与出气管227连接,短轴的外侧焊接有短杆,短杆的两侧放置有两块小磁块,两块小磁块固定在出气管227内部,两块小磁块上分别固定有第二导线229;
单向阀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中央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第一支架的一侧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支架的右端面固定,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焊接有气动块225,气动块225固定在第一滑杆的一端,气动块225的另一端粘接有梯形磁块226;
第二滑杆贯穿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一侧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滑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推板,第二弹簧的一端焊接在第二支架的下端面上,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在推板的上端面上,第二滑杆的一端固定有从动磁块234,从动磁块234位于梯形磁块226的下方,推板的下端面上套接有第一穿刺针。
第二导线229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230,第二驱动电机230固定在放置板214上,放置板214的内部固定有驱动轴、通电板232和第一空压机233,第二驱动电机230上套接有第四旋转轴,第四旋转轴上焊接有主动锥齿轮,驱动轴上通过轴承连接有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传动连接,从动锥齿轮的右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若干组导电板231,若干组导电板231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开设有限位槽,若干组导电板231的一侧焊接有限位杆,若干组导电板231的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导电杆,限位杆和导电杆固定在导电板231同侧,导电杆的另一端的一侧设置有L型导电块,导电杆远离导电板231的一侧固定有卡块,驱动轴的下方放置有通电板232,通电板232固定在放置板214的内部,通电板232的下方固定第一空压机233,第一空压机233的上方通过电连接有导电长条,第一空压机233的下方套接有第二穿刺针,第一穿刺针与第二穿刺针的外侧均固定有备用电线300。
第二断路重连组件包括第二空压机221,第二空压机221固定在放置板214上,第二空压机221的顶端开设有旋转开关220,旋转拨杆219与旋转开关220滑动连接,第二空压机221的下端面上焊接有备用穿刺针放置箱222,备用穿刺针放置箱222的下端固定有备用穿刺针出口223。
工作原理: 当外界气温过高时,凸透镜聚光使得外下壳体内部的乙醇挥发,同时凹槽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使得外上壳体与外下壳体自动分离让电缆内部透气,在外界气温过低时外下壳体内部的气体收缩,使得外上壳体与外下壳体自动闭合保护电缆不受冷空气与雨水侵蚀;
当电缆正常工作时周围会产生感应电,通过电线吸收感应电,感应电流通过火花塞以短脉冲的形式传送到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上,变压器上电压降低电流升高对灯泡供电,表明该段线路情况良好,若电缆发生断路情况,则该段线路中灯泡熄灭,维修人员可以根据灯泡的熄灭快速得知该段线路故障;
当电缆中有电流流过时会产生旋转磁场,依据法拉第定律,由于磁场的波动会有电磁在铁条中产生,电磁会产生流过铁条的电流,根据劳伦兹定律这将在铁条中产生磁力,从而使得铁条通过轴承在机壳内部进行旋转,为了加强磁感应而设置若干的薄绝缘板同时能使得涡流损耗达到最小,将感应电转化为主轴旋转的机械能,再由主轴传输,利用电缆中流过电流产生的感应电来为作为驱动电源并通过电流放大器将电流放大存储到蓄电池内;
当电缆发生断路故障时感应电流消失,则主轴不再旋转,第一导线206上不再有电流流过,第一导线206所缠绕的铁块208由电磁铁变为普通铁块失去对其下方第一开关210的吸附则第一开关210闭合,蓄电池209通过第一开关右侧的主输出端为其他机构进行供电;
第一从输出端对第一驱动电机211进行供电,电机气动带动第一旋转轴以及主动齿轮进行旋转,同时带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外的链条进行旋转移动;
探测壳体215固定在链条的一侧跟随链条在电缆3上方进行移动,对电缆进行探测,当探测到断路位置时探测针吸收断路位置的外放电荷使得拨动杆进行转动,拨动杆拉动顶端的拉力绳启动气泵,气泵将装置内的空气通过通气管泵入到通气槽内,推动单向阀内的气动块225进行滑动,气动块225右侧的梯形磁块226向右移动,根据磁性物质同性相斥的原理,推动从动磁块下移,使得第二滑杆推动推板将第一穿刺针插入电缆中断路的位置;
气动块右移不再堵住出气管227,被泵进的空气有出气管227吹出循环利用,空气通过出气管227时,吹动短轴外侧焊接的短杆,短杆旋转在两小磁块之间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使得第二导线229内有电流流过,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230相连对第二驱动电机230进行供电,第二驱动电机230启动,带动第四旋转轴以及主动锥齿轮进行旋转,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带动驱动轴进行旋转,第三从输出端的正极接在驱动轴上,负极接在第一空压机上,通过导电板231与导电杆、通电板的相互接触通电使得第一空压机通电启动将第二穿刺针推入电缆中的断路位置,第一穿刺针与第二穿刺针之间通过备用电线300连接,将断路的位置重新联通,为防止断路位置断裂过大,驱动轴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多个导电板,通过第一导电板的旋转,将卡块卡入第二导电板的凹槽内,带动第二导电板旋转,使得第二块导电板下方的空压机启动将穿刺针插入电缆中;
当电缆3中的第一处断路位置被重新联通后,若此时电路恢复电路可以通过则装置停止运行,若电路尚未联通,则证明还有另外的断路位置,装置继续运行,探测壳体215继续移动,当探测壳体215每移动至一处断路位置时,拨动杆217均会进行旋转再由螺旋弹簧回弹带回,当拨动杆217进行旋转时带动旋转拨杆219进行旋转,旋转拨杆219与第二空压机221上的旋转开关220滑动连接,旋转拨杆219旋转带动旋转开关220旋转启动第二空压机221,第二空压机221将下方备用穿刺针放置箱222内的备用穿刺针由备用穿刺针出口223将备用穿刺针推出插进断路位置进行联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包括外上壳体(100)和外下壳体(101),所述外上壳体(100)和外下壳体(101)设置在电缆(3)外侧,所述外上壳体(100)和外下壳体(101)滑动连接,所述外上壳体(100)的内侧设置有内上壳体(200),所述内上壳体(200)的内部设置有温感机构、吸收机构和断路重连机构,所述外下壳体(101)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机构,所述吸收机构和所述断路重连机构电连接,所述温感机构根据外界气温的变化自行调节对电缆(3)进行保护,吸收机构利用电缆(3)中电流产生的感应电作为自身的驱动来源,断路重连机构探测电缆(3)中断路位置并重新连接;
所述吸收机构包括电磁转化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电磁转化组件与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断路重连机构包括电感组件、第一断路重连组件和第二断路重连组件,所述电感组件与第一断路重连组件固定,所述电感组件与第二断路重连组件滑动连接;所述温感机构分为上组件和下组件,所述上组件与下组件滑动连接,所述上组件设置在外上壳体(100)的内部,所述下组件设置在外下壳体(101)的内部;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1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1)固定在内上壳体(200)的内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1)与第一从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1)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212),所述内上壳体(20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212)和从动齿轮的外侧设置有链条(2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组件包括探测壳体(215)和滑动杆,所述探测壳体(215)设置在链条(213)的一侧,所述滑动杆的一端设置在内上壳体(200)的内部,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211)上,所述滑动杆上设置有放置板(214),所述探测壳体(215)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的内侧设置有探测针(216),所述探测壳体(215)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旋转轴(218),所述第三旋转轴(218)的一端设置有拨动杆(217),所述拨动杆(217)的另一端设置有拉力绳,所述第三旋转轴(218)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拨杆(219),所述第三旋转轴(218)上设置有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探测壳体(215)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路重连组件包括气泵(224)和气泵控制器,所述气泵(224)固定在放置板(214)的内部,所述放置板(214)的内部设置有通气管,所述放置板(214)的内部开设有通气槽,所述放置板(214)的内部设置有出气管(227),所述放置板(2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放置板(2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杆;
所述拉力绳的另一端与气泵控制器固定,所述气泵控制器与气泵(224)电连接,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设置在气泵(224)上,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设置在通气槽的一端,所述出气管(227)设置在通气槽的上方,所述通气槽的另一端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出气管(227)的内侧设置有气动电源;
所述气动电源包括短轴,所述短轴与出气管(227)转动连接,所述短轴的外侧设置有短杆,所述短杆的两侧设置有两块小磁块,两块所述小磁块固定在出气管(227)内部,两块所述小磁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导线(229);
所述单向阀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中央设置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支架的右端面固定,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气动块(225),所述气动块(225)设置在第一滑杆的一端,所述气动块(225)的另一端设置有梯形磁块(226);
所述第二滑杆贯穿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推板,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支架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推板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滑杆的一端设置有从动磁块(234),所述从动磁块(234)位于梯形磁块(226)的下方,所述推板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穿刺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线(229)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230),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30)固定在放置板(214)上,所述放置板(214)的内部固定有驱动轴、通电板(232)和第一空压机(23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30)上设置有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上设置有主动锥齿轮,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组导电板(231),若干组所述导电板(231)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开设有限位槽,若干组所述导电板(23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导电杆,所述限位杆和所述导电杆设置在导电板(231)同侧,所述导电杆的另一端的一侧设置有L型导电块,所述导电杆远离导电板(231)的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驱动轴的下方设置有通电板(232),所述通电板(232)固定在放置板(214)的内部,所述通电板(232)的下方设置第一空压机(233),所述第一空压机(233)的上方设置有导电长条,所述第一空压机(23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穿刺针,所述第一穿刺针与第二穿刺针的外侧均设置有备用电线(300)。
CN202110593399.9A 2020-10-17 2020-10-17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Active CN1134519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3399.9A CN113451936B (zh) 2020-10-17 2020-10-17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3399.9A CN113451936B (zh) 2020-10-17 2020-10-17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CN202011113183.XA CN112165028B (zh) 2020-10-17 2020-10-17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3183.XA Division CN112165028B (zh) 2020-10-17 2020-10-17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1936A CN113451936A (zh) 2021-09-28
CN113451936B true CN113451936B (zh) 2022-09-13

Family

ID=7386728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3183.XA Active CN112165028B (zh) 2020-10-17 2020-10-17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CN202110593400.8A Active CN113451937B (zh) 2020-10-17 2020-10-17 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CN202110593399.9A Active CN113451936B (zh) 2020-10-17 2020-10-17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3183.XA Active CN112165028B (zh) 2020-10-17 2020-10-17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CN202110593400.8A Active CN113451937B (zh) 2020-10-17 2020-10-17 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21650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3195B (zh) * 2020-11-05 2021-07-30 苏州赛荣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组高效散热装置
CN112947167B (zh) * 2021-02-02 2022-06-21 傅剑峰 一种可以根据环境改变而实现自我保护的安防监控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2442A1 (ja) * 2016-01-14 2017-07-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機器
CN107248721A (zh) * 2017-07-28 2017-10-13 海安雨灵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缆除障保护装置
CN208509364U (zh) * 2018-06-21 2019-02-15 昆山华航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柔性抗干扰电路主板
CN210326819U (zh) * 2019-09-20 2020-04-14 镇江琪威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电缆桥架
CN210867134U (zh) * 2019-12-06 2020-06-26 杭州萧山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线缆保护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50871A (ja) * 1988-03-31 1989-10-05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電気ケーブルの試験方法
FI118838B (fi) * 2005-06-28 2008-03-31 Kimmo Eino Eljas Jokelainen Liikkuvien kohteiden langattomien mittaus- tai valvontajärjestelmien käyttösähkön muodostaminen
US8536857B2 (en) * 2008-07-18 2013-09-17 Tollgrade Communications, Inc. Power line takeoff clamp assembly
CN108364980A (zh) * 2018-01-31 2018-08-0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修复金属线路的方法和oled面板
CN208190107U (zh) * 2018-03-19 2018-12-04 华驰电气有限公司 具有高温防爆功能的箱型固定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CN209948793U (zh) * 2019-07-05 2020-01-14 武汉江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线路智能监测系统
CN210608693U (zh) * 2019-10-10 2020-05-22 浙江捷安工程有限公司 微功耗配电线路智能监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2442A1 (ja) * 2016-01-14 2017-07-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機器
CN107248721A (zh) * 2017-07-28 2017-10-13 海安雨灵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缆除障保护装置
CN208509364U (zh) * 2018-06-21 2019-02-15 昆山华航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柔性抗干扰电路主板
CN210326819U (zh) * 2019-09-20 2020-04-14 镇江琪威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电缆桥架
CN210867134U (zh) * 2019-12-06 2020-06-26 杭州萧山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线缆保护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1937A (zh) 2021-09-28
CN113451936A (zh) 2021-09-28
CN113451937B (zh) 2022-11-01
CN112165028A (zh) 2021-01-01
CN112165028B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51936B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CN107171431B (zh) 无间断调电设备、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6180985U (zh) 一种可带电更换智能控制器的断路器
CN206282744U (zh) 高压断路器
CN209298023U (zh) 一种防触电自动断开开关
CN108492972B (zh) 一种新型变压器智能有载自动调压节能开关及调压方法
CN205901163U (zh) 一种固体环网柜
CN204215891U (zh) 一种开放式电流互感器
CN207518157U (zh) 一种防触电的市政用配电柜
CN210326688U (zh) 一种采用快速操作机构的环网柜
CN112366580A (zh) 一种户外高压箱式变电站
CN203301033U (zh) 一种模块化固体绝缘环网柜
CN111293593A (zh) 动力控制柜
CN207166001U (zh) 柱上高压计量型分界开关
CN208025350U (zh) 一种故障指示灯
CN2178035Y (zh) 介质溶液加热器
CN212542201U (zh) 一种短程无线合闸器
CN204349408U (zh) 一种带故障检测功能的电缆分支箱
CN204668902U (zh) 一种户外高压电缆分接箱
CN203644645U (zh) 户内高压真空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CN220043057U (zh) 一种低压停电报警器
CN113064099B (zh)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用自复位型漏电警示装置
CN102255343A (zh) 一种智能电动车充电站系统
CN212622786U (zh) 一种具有高压带电显示的箱式变压器
CN220984460U (zh) 一种智能箱式变电站过热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4

Address after: No. 27, Beibu Wan East Road, Beiha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compound of Beihai Power Supply Bureau)

Applicant after: BEIHA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600 Sulu Village, Liushi Town, Yueqing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hen Weny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