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0056A - 模具管理系统、模具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模具管理系统、模具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0056A
CN113450056A CN202111003955.9A CN202111003955A CN113450056A CN 113450056 A CN113450056 A CN 113450056A CN 202111003955 A CN202111003955 A CN 202111003955A CN 113450056 A CN113450056 A CN 113450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mold
mould
warehous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39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春洲
刘桂芬
陈军
张廷军
朱瑜鑫
杨欢
冯建设
陈品宏
花霖
张建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run Fuli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run Fuli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run Fuli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run Fuli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39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00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0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00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管理系统、模具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模具管理系统通过模具管理子系统根据生产信息自动生成调度指令,模具立库根据调度指令模具进行调度,并通过模具立库门口设置的标签识别器识别模具上设置的电子标签,对模具进行存储管理以及出入库管理,避免了人工盘点、人工记录模具基本信息、调动信息等易出错的问题,提高了模具管理的效率及便捷性,同时调度系统根据调度指令将模具运送到对应的使用地址、并将使用完成的模具运送至模具立库的入口,避免了人工进行运送调配的过程,进一步的提高了模具管理的效率及便捷性。

Description

模具管理系统、模具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模具管理系统、模具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模具是能生产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要求的零件的生产工具,对于生产线很多或生产规模很大的厂商,需要使用很多模具,且模具影响着生产产品的质量。因此,模具的管理至关重要。
目前,对模具的管理,主要通过人工对模具进行存放、查找与配送等管理,人工管理存在如下缺陷:人工盘点、人工记录模具基本信息、调动信息等易出错,人工管理存在流程繁琐、工作量大成本高,模具管理的效率及便捷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管理系统、模具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对模具进行管理,导致模具管理的效率及便捷性低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一方面,首先提供了一种模具管理系统,包括:模具管理子系统、调度系统、模具立库、设于所述模具立库出入口的标签识别器,以及与所述标签识别器对应的电子标签,所述模具立库中的模具设置有所述电子标签;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用于接收生产信息,并将根据所述生产信息生成的调度指令发送给所述模具立库和调度系统;所述模具立库用于根据所述调度指令确定对应模具的存储位置,将所述模具从所述存储位置运送至模具立库出口,并通过所述标签识别器对所述出口处的所述模具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确定所述模具的模具信息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时,将所述模具出库;所述调度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调度指令将出库完成的模具送至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的使用地址;还用于将使用完成的模具运送至所述模具立库的入口;所述模具立库,还用于通过所述标签识别器对所述入口处的模具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到的模具信息将识别完成的模具入库到对应的存储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模具管理方法,包括:模具管理子系统接收生产信息,并将根据所述生产信息生成的调度指令发送给所述模具立库和调度系统;所述模具立库根据所述调度指令确定对应模具的存储位置,将所述模具从所述存储位置运送至模具立库出口,并通过设置在所述模具立库的标签识别器对所述出口处的所述模具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确定所述模具的模具信息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时,将所述模具出库;所述调度系统根据所述调度指令将出库完成的模具送至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的使用地址;且通过所述调度系统将使用完成的模具运送至所述模具立库的入口;通过所述标签识别器对所述模具立库的所述入口处的模具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到的模具信息将识别完成的模具入库到对应的存储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模具管理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具管理子系统根据生产信息自动生成调度指令,模具立库根据调度指令模具进行调度,并通过模具立库门口设置的标签识别器识别模具上设置的电子标签,对模具进行存储管理以及出入库管理,避免了人工盘点、人工记录模具基本信息、调动信息等易出错的问题,提高了模具管理的效率及便捷性,同时调度系统根据调度指令将模具运送到对应的使用地址、并将使用完成的模具运送至模具立库的入口,避免了人工进行运送调配的过程,进一步的提高了模具管理的效率及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具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模具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再一种具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具管理方法的基本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该模具管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模具管理子系统1、调度系统2、模具立库3、设于所述模具立库3出入口的标签识别器31,以及与所述标签识别器31对应的电子标签32,所述模具立库3中的模具设置有所述电子标签32;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用于接收生产信息,并将根据所述生产信息生成的调度指令发送给所述模具立库3和调度系统2;所述模具立库3用于根据所述调度指令确定对应模具的存储位置,将所述模具从所述存储位置运送至模具立库3出口,并通过所述标签识别器31对所述出口处的所述模具的电子标签32进行识别,确定所述模具的模具信息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时,将所述模具出库;所述调度系统2用于根据所述调度指令将出库完成的模具送至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的使用地址;还用于将使用完成的模具运送至所述模具立库3的入口;所述模具立库3,还用于通过所述标签识别器31对所述入口处的模具的电子标签32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到的模具信息将所述识别完成的模具入库到对应的存储位置。
需要理解的是,模具上设置的电子标签32中包含了能唯一确定对应模具的标识码,所述标识码包括但不限于:对应模具的编码、名称、ID、标识号、识别号等中的至少一个,进而通过标签识别器31对出库或入库的模具的电子标签32进行识别,能够确定出库或入库模具的身份信息;其中,调度系统2包括:AGV (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小车,AVG是一种以电池为动力,装有非接触导向装置和独立寻址系统的无人驾驶自动化搬运车辆,能够根据调度指令将出库完成的模具送至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的使用地址,且AVG调度系统2能够将使用完成的模具运送至所述模具立库3的入口。
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管理系统,其中,模具管理子系统1根据生产信息自动生成调度指令,模具立库3根据调度指令模具进行调度,并通过模具立库3门口设置的标签识别器31识别模具上设置的电子标签32,对模具进行存储管理以及出入库管理,避免了人工盘点、人工记录模具基本信息、调动信息等易出错的问题,提高了模具管理的效率及便捷性,同时调度系统2根据调度指令将模具运送到对应的使用地址、并将使用完成的模具运送至模具立库3的入口,避免了人工进行运送调配的过程,进一步的提高了模具管理的效率及便捷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模具管理系统还包括:生产工控系统,所述生产工控系统与模具管理子系统1连接;所述生产工控系统用于发送所述生产信息到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所述生产工控系统还用于发送生产完成信息到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需要理解的是,其中,生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需要使用模具的标识码,需要使用的时间,需要使用的地址;生产完成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完成使用模具的标识码,完成使用的时间,临时存放模具的地址;生产工控系统在使用模具之前,将生产信息发送到模具管理子系统1,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则根据所述生产信息生成对应的调度指令,其中所述调度指令包括但不限于:需要出库的模具的标识码,模具出库时间、模具使用地址,并将调度指令发送给模具立库3与调度系统2,例如,模具管理子系统1在需要使用的时间提前一小时将调度指令发送给模具立库3与调度系统2。
需要理解的是,所述模具立库3用于根据所述调度指令确定对应模具的存储位置,将所述模具从所述存储位置运送至模具立库3出口,并通过所述标签识别器31对所述出口处的所述模具的电子标签32进行识别,在确定所述模具的模具信息与所述调度指令不能对应时,停止将所述模具出库,并发出告警提醒(如声音、灯光、画面等提醒),以提示当前出库错误;应当理解的是,在一些示例中,模具立库3还可以将告警信息发送到模具管理子系统1,由模具管理子系统1来提示出库错误。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模具管理子系统1还用于:根据所述生产完成信息确定所述生产完成信息对应的模具使用完成时,传输回收指令给所述调度系统2,以使得调度系统2根据所述回收指令将使用完成的模具运送至所述模具立库3的入口。其中,生产工控系统在完成使用模具后,将生产完成信息发送到模具管理子系统1,模具管理子系统1则根据所述生产完成信息确定所述生产完成信息对应的模具使用完成时,传输回收指令给所述调度系统2,其中回收指令包括了:待回收模具临时存放地址、待回收模具的标识码,待回收模具的回收时间,以使得调度系统2根据所述回收指令将使用完成的模具运送至所述模具立库3的入口;在一些示例中,模具管理子系统1在模具运送到模具立库3入口后,发送入库指令给模具立库3,模具立库3通过入口处的标签识别器31对入库模具的电子标签32进行识别,进行入库识别,完成入库。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还用于:根据所述生产完成信息生成对应模具的使用记录;当所述模具立库3中的任一模具的所述使用记录达到保养次数时,生成保养任务,对使用记录达到保养次数的模具进行保养。其中,模具管理子系统1根据生产完成信息记录模具的使用次数,当模具的使用次数达到保养次数时,模具管理子系统1自动产生保养任务,模具保养人员根据保养任务对使用记录达到保养次数的模具进行保养,实现了通过模具管理系统对模具使用次数进行准确统计,避免了人工统计模具使用次数出现偏差导致模具过度保养或者模具遗漏保养的问题,进一步的提升了模具的管理效率。
需要理解的是,调度系统2在将出库完成的模具送至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的使用地址后,发送调度完成反馈消息到模具管理子系统1,模具管理子系统1根据调度完成反馈消息确认模具调度完成;调度系统2将使用完成的模具运送至所述模具立库3的入口后,同样发送运送完成反馈消息到模具管理子系统1,模具管理子系统1根据运送完成反馈消息确认模具运送完成。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调度系统2与所述模具立库3通信连接,以使得所述模具立库3和所述调度系统2执行信息交互;所述调度系统2还用于根据所述模具立库3发送的出库信息确定模具出库完成时,根据所述调度指令将出库完成的模具送至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的使用地址。进而使得模具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系统数据都能互通共享,避免了数据孤岛,进一步提升了模具的管理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标签识别器31还用于将所述出口处识别到的电子标签32发送到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以使得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对所述电子标签32对应的模具进行出库记录;所述标签识别器31还用于将所述入口处识别到的电子标签32发送到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以使得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对所述电子标签对应的模具进行入库记录;例如,所述标签识别器31,包括: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标签识别器;所述电子标签32,包括: RFID电子标签;所述射频识别标签识别器还用于将所述出口处识别到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发送到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以使得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对所述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对应的模具进行出库记录;所述射频识别标签识别器还用于将所述入口处识别到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发送到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以使得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对所述射频识别电子标签32对应的模具进行入库记录。
需要理解的是,其中RFID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电子标签32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RFID电子标签32可以是无源RFID、半有源RFID、有源RFID中的一个,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设置在模具上的RFID标签为无源RFID;其中设置在模具立库3出入口的RFID标签识别器31可以是在模具到达出口的时候发出读取信号读取模具上的RFID电子标签32,也可以是间隔或是持续发出读取信号。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还包括: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调度指令自动将所述模具从所述存储位置运送至所述出口;所述传送装置还用于在所述标签识别器31对所述入口处的模具上的电子标签32识别完成时,自动将所述入口处的模具运送到对应的存储位置,完成入库。其中,传送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传送装置,通过PLC传送装置,在接收到调度指令时,自动将调度指令对应的模具从存储位置运送至出口,或是在标签识别器31对所述入口处的模具上的电子标签32识别完成时,PLC传送装置自动将所述入口处的模具运送到对应的存储位置,完成入库,避免了认为入库导致的模具摆放混乱,模具查找困难的问题,进而提升了模具的管理的效率。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举例说明;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模具管理系统,如图3所示,该模具管理系统包括:
生产工控系统,模具管理子系统1、AVG调度系统、模具立库3,设于所述模具立库3出入口的RFID标签识别器,以及与所述RFID识别器对应的RFID电子标签,所述模具立库3中的模具设置有所述RFID电子标签,首先,通过RFID读写器将RFID电子标签写入对应模具的信息,写入的模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能唯一确定对应模具的标识码,所述标识码包括但不限于:对应模具的编码、名称、ID、标识号、识别号等中的至少一个,并将改电子标签与对应模具进行绑定;
其中,所述生产工控系统在进行生产前,将对应的生产信息传输到模具管理子系统1,模具管理子系统1接收生产信息生成调度指令,其中,生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需要使用模具的标识码,需要使用的时间,需要使用的地址;调度指令包括但不限于:需要出库的模具的标识码,模具出库时间、模具使用地址;
需要理解的是,模具管理子系统1将调度指令分别发送给模具立库3与AVG调度系统2,模具立库3根据所述调度指令确定对应模具的存储位置,通过传送装置自动将将所述模具从所述存储位置运送至模具立库3出口,并通过所述RFID标签识别器对所述出口处的所述模具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识别,确定所述模具的模具信息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时,将所述模具出库;所述调度系统2用于根据所述调度指令将出库完成的模具送至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的使用地址;
需要理解的是,生产工控系统在生产完成时,或是改变生产计划不需要使用时,发送生产完成信息到模具管理子系统1,模具管理子系统1根据所述生产完成信息确定所述生产完成信息对应的模具使用完成时,传输回收指令给所述调度系统2,以使得调度系统2根据所述回收指令将使用完成的模具运送至所述模具立库3的入口处,同时模具管理子系统1在调度系统2将使用完成的模具运送到模具立库3入口后,发送入库指令给模具立库3,模具立库3通过入口处的RFID识别器对入库模具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识别,进行入库识别。
需要理解的是,所述模具立库3,还用于通过所述RFID标签识别器对所述入口处的模具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到的模具信息,通过传送装置自动将所述识别完成的模具入库到对应的存储位置,避免了认为入库导致的模具摆放混乱,模具查找困难的问题,进而提升了模具的管理的效率;
需要理解的是,RFID标签识别器还用于将所述出口处识别到的RFID电子标签发送到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以使得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对所述RFID电子标签对应的模具进行出库记录;RFID识别标签识别器还用于将所述入口处识别到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发送到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以使得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对所述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对应的模具进行入库记录。
需要理解的是,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1还用于:根据所述生产完成信息生成对应模具的使用记录;当所述模具立库3中的任一模具的所述使用记录达到保养次数时,生成保养任务,对使用记录达到保养次数的模具进行保养。其中,模具管理子系统1根据生产完成信息记录模具的使用次数,当模具的使用次数达到保养次数时,模具管理子系统1自动产生保养任务,模具保养人员根据保养任务对使用记录达到保养次数的模具进行保养,实现了通过模具管理系统对模具使用次数进行准确统计,避免了人工统计模具使用次数出现偏差导致模具过度保养或者模具遗漏保养的问题,进一步的提升了模具的管理效率。
通过上述模具管理系统,根据生产信息自动生成调度指令,模具立库3根据调度指令模具进行调度,并通过模具立库3门口设置的RFID标签识别器识别模具上设置的RFID电子标签,对模具进行存储管理以及出入库管理,避免了人工盘点、人工记录模具基本信息、调动信息等易出错的问题,提高了模具管理的效率及便捷性,同时调度系统2根据调度指令将模具运送到对应的使用地址、并将使用完成的模具运送至模具立库3的入口,避免了人工进行运送调配的过程,进一步的提高了模具管理的效率及便捷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模具管理方法,如图4所示,所述模具管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S401、模具管理子系统接收生产信息,并将根据所述生产信息生成的调度指令发送给所述模具立库和调度系统;
S402、所述模具立库根据所述调度指令确定对应模具的存储位置,将所述模具从所述存储位置运送至模具立库出口,并通过设置在所述模具立库的标签识别器对所述出口处的所述模具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确定所述模具的模具信息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时,将所述模具出库;
S403、所述调度系统根据所述调度指令将出库完成的模具送至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的使用地址;且通过所述调度系统将使用完成的模具运送至所述模具立库的入口;
S404、通过所述标签识别器对所述模具立库的所述入口处的模具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到的模具信息将所述识别完成的模具入库到对应的存储位置。
需要理解的是,在一些示例中,模具管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根据所述生产信息生成对应模具的使用记录;
当所述模具立库中的任一模具的所述使用记录达到保养阈值时,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生成保养任务,对使用记录达到保养阈值的模具进行保养。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管理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生产工控系统发送所述生产信息到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以及通过生产工控系统发送生产完成信息到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模具管理子系统根据所述生产完成信息确定所述生产完成信息对应的模具使用完成时,传输回收指令给所述调度系统,以使得调度系统根据所述回收指令将使用完成的模具运送至所述模具立库的入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模具管理方法还包括:通过模具管理子系统根据所述生产完成信息生成对应模具的使用记录;当所述模具立库中的任一模具的所述使用记录达到保养次数时,生成保养任务,对使用记录达到保养次数的模具进行保养。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模具管理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调度系统根据所述模具立库发送的出库信息确定模具出库完成时,根据所述调度指令将出库完成的模具送至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的使用地址。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模具管理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出口处识别到的电子标签发送到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以使得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对所述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对应的模具进行出库记录;以及将所述入口处识别到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发送到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以使得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对所述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对应的模具进行入库记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和通信总线504,其中,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通过通信总线5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5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图4中的方法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501在执行存储器5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与上述图4中的方法步骤是类似的,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终端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模具管理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模具管理方法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 (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管理系统包括:模具管理子系统、调度系统、模具立库、设于所述模具立库出入口的标签识别器,以及与所述标签识别器对应的电子标签,所述模具立库中的模具设置有所述电子标签;
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用于接收生产信息,并将根据所述生产信息生成的调度指令发送给所述模具立库和调度系统;
所述模具立库用于根据所述调度指令确定对应模具的存储位置,将所述模具从所述存储位置运送至模具立库出口,并通过所述标签识别器对所述出口处的所述模具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确定所述模具的模具信息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时,将所述模具出库;
所述调度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调度指令将出库完成的模具送至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的使用地址;还用于将使用完成的模具运送至所述模具立库的入口;
所述模具立库,还用于通过所述标签识别器对所述入口处的模具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到的模具信息将识别完成的模具入库到对应的存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管理系统还包括:生产工控系统,所述生产工控系统与模具管理子系统连接;
所述生产工控系统用于发送所述生产信息到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
所述生产工控系统还用于发送生产完成信息到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还用于:
根据所述生产完成信息确定所述生产完成信息对应的模具使用完成时,传输回收指令给所述调度系统,以使得调度系统根据所述回收指令将使用完成的模具运送至所述模具立库的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还用于:
根据所述生产完成信息生成对应模具的使用记录;
当所述模具立库中的任一模具的所述使用记录达到保养次数时,生成保养任务,对使用记录达到保养次数的模具进行保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模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调度系统与所述模具立库通信连接,以使得所述模具立库和所述调度系统执行信息交互;
所述调度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模具立库发送的出库信息确定模具出库完成时,根据所述调度指令将出库完成的模具送至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的使用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识别器,包括:射频识别标签识别器;所述电子标签,包括:射频识别电子标签;
所述射频识别标签识别器还用于将所述出口处识别到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发送到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以使得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对所述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对应的模具进行出库记录;
所述射频识别标签识别器还用于将所述入口处识别到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发送到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以使得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对所述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对应的模具进行入库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还包括:传送装置;
所述传送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调度指令自动将所述模具从所述存储位置运送至所述出口;
所述传送装置还用于在所述标签识别器对所述入口处的模具上的电子标签识别完成时,自动将所述入口处的模具运送到对应的存储位置,完成入库。
8.一种模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具管理子系统接收生产信息,并将根据所述生产信息生成的调度指令发送给所述模具立库和调度系统;
所述模具立库根据所述调度指令确定对应模具的存储位置,将所述模具从所述存储位置运送至模具立库出口,并通过设置在所述模具立库的标签识别器对所述出口处的所述模具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确定所述模具的模具信息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时,将所述模具出库;
所述调度系统根据所述调度指令将出库完成的模具送至与所述调度指令对应的使用地址;且通过所述调度系统将使用完成的模具运送至所述模具立库的入口;
通过所述标签识别器对所述模具立库的所述入口处的模具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到的模具信息将识别完成的模具入库到对应的存储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管理方法包括:
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根据所述生产信息生成对应模具的使用记录;
当所述模具立库中的任一模具的所述使用记录达到保养阈值时,所述模具管理子系统生成保养任务,对使用记录达到保养阈值的模具进行保养。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模具管理方法。
CN202111003955.9A 2021-08-30 2021-08-30 模具管理系统、模具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4500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3955.9A CN113450056A (zh) 2021-08-30 2021-08-30 模具管理系统、模具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3955.9A CN113450056A (zh) 2021-08-30 2021-08-30 模具管理系统、模具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0056A true CN113450056A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18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3955.9A Pending CN113450056A (zh) 2021-08-30 2021-08-30 模具管理系统、模具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005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9921A (zh) * 2022-06-27 2022-07-29 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模具出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52116A (zh) * 2022-10-20 2022-11-18 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换模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252358A (zh) * 2023-09-07 2023-12-19 云智汇(武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模具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31110A1 (en) * 2008-03-14 2009-09-17 Searete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rrelating external data to a plant with an electronic tag
CN103914762A (zh) * 2012-12-30 2014-07-09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fid技术的成品粮智能出入库系统和方法
CN111914960A (zh) * 2019-05-10 2020-11-10 海尔数字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模具物联网资产管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31110A1 (en) * 2008-03-14 2009-09-17 Searete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rrelating external data to a plant with an electronic tag
CN103914762A (zh) * 2012-12-30 2014-07-09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fid技术的成品粮智能出入库系统和方法
CN111914960A (zh) * 2019-05-10 2020-11-10 海尔数字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模具物联网资产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9921A (zh) * 2022-06-27 2022-07-29 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模具出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52116A (zh) * 2022-10-20 2022-11-18 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换模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52116B (zh) * 2022-10-20 2023-01-17 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换模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252358A (zh) * 2023-09-07 2023-12-19 云智汇(武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模具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7252358B (zh) * 2023-09-07 2024-05-17 云智汇(武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模具管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50056A (zh) 模具管理系统、模具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39668B (zh) 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仓储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3430198B (zh) 用于管理库存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2150081B (zh) 一种仓储方法及仓储系统
CN104166378A (zh) Amoled厂物料cim自动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702944B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生产追溯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537514A (zh) 基于rfid的物料配送方法
CN108038526B (zh) 一种烟用辅料组盘入库方法及系统
WO2013150702A1 (ja)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
CN113467402A (zh) 一种基于无线识别的家具生产信息化管控系统
CN110909837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生产线物流系统
CN210605760U (zh) 基于rfid的仓库管理系统
CN107878984B (zh) 烟用滤棒入库防差错方法
CN101551659B (zh) 整合无线射频识别的库位监控系统
CN103592860B (zh) 一种滤棒输送系统及其方法
CN116402440A (zh) 一种智慧酒库管理系统
CN100507782C (zh) 制程控制方法及制程控制系统
CN116187915A (zh) 一种仓库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08913A (zh) 芯片来料仓储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05651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激光数控系统
JP2012133723A (ja) 加工物品の工程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203561849U (zh) 一种滤棒输送系统
CN114267167B (zh) 物料输送车辆的调度方法、调度装置和调度系统
CN110658778B (zh)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在线轨道称无人计量系统及方法
TWI767083B (zh) 倉儲管理系統與倉儲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