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2959B - 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车厢侧壁及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车厢侧壁及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2959B
CN113442959B CN202010219273.0A CN202010219273A CN113442959B CN 113442959 B CN113442959 B CN 113442959B CN 202010219273 A CN202010219273 A CN 202010219273A CN 113442959 B CN113442959 B CN 1134429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door
cover plate
strip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192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42959A (zh
Inventor
梁秀萍
王俊立
王艮川
赵林林
王秀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192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429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42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2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42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2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08Sid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车厢侧壁及安装方法,其中,该结构包括:侧墙骨架;侧墙板,固定于侧墙骨架的外表面;门立罩板,数量设置为至少一个,设置于侧墙板的宽高面,而且,门立罩板与侧墙板之间设置有调节距离;墙板调节部件,与门立罩板一一对应,用于将门立罩板固定于侧墙板的宽高面,且用于调节调节距离的大小;就此,可以车厢侧墙整合进行模块化以形成为一个整体模块,由此可以将其整体安装与车体上,由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不同配件供应商供应的侧墙板、门立罩板及侧墙骨架之间制造误差或配件误差或安装误差造成的缝隙不均、门立罩板不顺直、以及车体的累积误差大的问题,也保证了设计效果。

Description

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车厢侧壁及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车厢侧壁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轨道车辆技术的飞速发展,零部件也正朝着轻量化、集成化、模块化的方向进行研究。目前,车厢侧墙基本分为侧墙板、侧墙骨架、门立罩板这三部分,而且大部分车型基本是两个门口之间一个窗口,一个窗口区域由一块侧墙板和两块门立罩板组成。目前项目中内装侧墙大部分安装结构顺序分为两种:
第一种,安装侧墙骨架→安装侧墙板→安装门立罩板;
第二种,安装侧墙骨架→安装门立罩板→安装侧墙板。
第一种安装方式侧墙板和门立罩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基本是侧墙板固定在侧墙骨架上,门立罩板插接在侧墙板内。或者门立罩板和侧墙板均用螺钉固定在侧墙骨架上,采用压条穿条遮挡螺钉。
第二种安装方式侧墙板和门立罩板之间的连接方式是立罩板螺钉固定在侧墙骨架上,侧墙板用搭扣粘接在门立罩板的翻边上。
以上两种方式侧墙板和门立罩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均可以采用门立罩板和侧墙板均用螺钉固定在侧墙骨架上,采用压条或穿条遮挡螺钉。
但是,由于不同配件供应商的不同几率大或制造误差或配件误差或安装误差,极易导致安装后门立罩板和侧墙板之间缝隙不均,门立罩板不顺直、以及车体的累积误差大,设计效果无法保证等问题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车厢侧壁及安装方法,其克服了以上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包括:侧墙骨架;侧墙板,固定于所述侧墙骨架的外表面;门立罩板,数量设置为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侧墙板的宽高面,而且,所述门立罩板与所述侧墙板之间设置有调节距离;墙板调节部件,与所述门立罩板一一对应,用于将所述门立罩板固定于所述侧墙板的宽高面,且用于调节所述调节距离的大小。
可选的,所述墙板调节部件包括:墙板条形孔,数量设置为至少一个,且均开设于所述侧墙板的宽高面上;罩板条形孔,数量及开设位置均与所述墙板条形孔一一对应,而且,所述罩板条形孔均开设于所述门立罩板上;而且,所述墙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罩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墙板条形孔及与所述墙板条形孔对应的所述罩板条形孔,以固定所述侧墙板与所述门立罩板。
可选的,所述墙板条形孔的长度和/或所述罩板条形孔的长度设置为不大于10mm。
可选的,包括:塞拉门移动槽,用于供所述塞拉门移进或移出;间隙调节介质,填充于所述塞拉门移动槽,用于调节所述塞拉门与所述塞拉门移动槽之间的间隙大小。
可选的,包括:防滑部,固定于所述间隙调节介质的外表面,用于提高所述防滑部与所述塞拉门移动槽的槽壁之间的摩擦力。
可选的,包括:墙板C型槽,开设于所述侧墙板的宽高面和/或长宽面上;所述墙板条形孔与所述墙板C型槽的槽口重合。
可选的,还包括:安装码,固定于所述侧墙板的长宽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厢侧壁,包括:侧壁本体;如上述的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车体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固定于所述车厢侧壁上。
可选的,所述车体固定结构包括:车门压条,设置于所述侧壁本体上,且通过紧固件与防转槽固定;车门C型槽,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均设置于所述侧壁本体上,且分别通过紧固件与安装码及门立罩板固定,而且,所述车门C型槽的槽口长度垂直于所述安装码上的条形孔的长度方向;调整垫,数量与所述车门C型槽一一对应,且均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车门C型槽中,用于调节所述车门C型槽与对应的侧墙板的距离、所述车门C型槽与对应的门立罩板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将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安装于车厢侧壁的方法,包括:
S11:通过窗口周圈丝网印定位,确定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的安装位置;
S12: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码上条形孔及侧壁本体上的车门C型槽,在所述安装码上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上以及车门C型槽的长度方向上调节所述安装码与所述车门C型槽的相对位置;
S13:通过该车门C型槽中的调整垫调节侧墙板与所述车门C型槽之间的距离,并在调节完成后拧紧该紧固件;
S14:通过紧固件穿过门立罩板的罩板条形孔及侧壁本体上的车门C型槽,并通过该车门C型槽中的调整垫调节门立罩板与该车门C型槽之间的距离,在调节完成后拧紧该紧固件。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可以车厢侧墙整合进行模块化以形成为一个整体模块,由此可以将其整体安装与车体上,由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不同配件供应商供应的侧墙板、门立罩板及侧墙骨架之间制造误差或配件误差或安装误差造成的缝隙不均、门立罩板不顺直、以及车体的累积误差大的问题,也保证了设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截面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截面图;
图4为图2中Ⅰ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Ⅱ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Ⅲ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中塞拉门移动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车窗区域的侧壁本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侧墙板;2、门立罩板;21、门立罩板左;22、门立罩板右;3、侧墙骨架;4、安装码;23、检查门;24、折页;5、紧固件;6、防转槽;7、调整垫;8、车门C型槽;81、墙板C型槽;9、车门压条;10、间隙调节介质;12、侧壁本体;13、车窗;14、塞拉门移动槽。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还应当提到的是,在一些替换实现方式中,所提到的功能/动作可以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标示的顺序发生。举例来说,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相继示出的两幅图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有时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来执行。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下面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详细的阐述。
根据图1-8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把侧墙骨架3、侧墙板1、门立罩板2集成在一起形成模块化结构,可以避免安装造成的累积误差。
具体的,根据图1-8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包括:侧墙骨架3、侧墙板1、门立罩板2以及墙板调节部件。
其中,该侧墙骨架3是由铝合金型材直接拼焊为一体的骨架结构。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该侧墙骨架3的材质进行限定,只需其满足本实施例的要求即可。
而且,侧墙板1固定于所述侧墙骨架3的外表面,具体的,侧墙板1与侧墙骨架3结合为一体结构,由此提高了单独侧墙板1的强度。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侧墙板1与侧墙骨架3之间的连接方式做出限定,如:侧墙板1用结构胶粘接到侧墙骨架3的表面,而且,该侧墙板1示范性设置为2mm厚的铝板。
此外,门立罩板2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一个,而且,门立罩板2分别设置于所述侧墙板1的宽高面,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有两个门立罩板2-门立罩板左21及门立罩板右22,而且,门立罩板左21及门立罩板右22分别固定设置于侧墙板1的两侧的宽高面上(在下文叙述中,将门立罩板左21及门立罩板右22均以门立罩板2进行叙述)。而且,所述门立罩板2与所述侧墙板1之间设置有调节距离,即:侧墙板1和每个门立罩板2之间均留有10mm的间隙,根据车体侧墙偏差大小调节此间隙调整量。
此外,该墙板调节部件与所述门立罩板2一一对应,墙板调节部件用于将所述门立罩板2固定于所述侧墙板1的宽高面,而且,该墙板调节部件用于调节所述调节距离的大小。
就此,可以车厢侧墙整合进行模块化以形成为一个整体模块,由此可以将其整体安装与车体上,由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不同配件供应商供应的侧墙板1、门立罩板2及侧墙骨架4之间制造误差或配件误差或安装误差造成的缝隙不均、门立罩板2不顺直、以及车体的累积误差大的问题,也保证了设计效果。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墙板调节部件包括:墙板条形孔、罩板条形孔及紧固件5。
其中,该墙板条形孔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一个,而且,这些墙板条形孔均开设于侧墙板1的宽高面上。
而且,罩板条形孔的数量及开设位置均与所述墙板条形孔一一对应,而且,这些罩板条形孔均分别开设于所述门立罩板2;而且,所述墙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罩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
所以,在本实施例中,罩板条形孔与墙板条形孔形成十字交叉孔。而且,可以在罩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上与墙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上调节侧墙板1与门立罩板2的相对位置。
针对紧固件5,其依次穿过所述墙板条形孔及与所述墙板条形孔对应的所述罩板条形孔,从而将所述侧墙板1与所述门立罩板2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该紧固件5示范性设置为螺栓,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该紧固件5的种类进行限定,只需其满足本实施例的要求即可。
而且,上述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还包括:墙板C型槽81。该墙板C型槽81开设于所述侧墙板1的宽高面和/或长宽面上;而且,该墙板条形孔与所述墙板C型槽81的槽口重合。
具体的,每个门立罩板2与侧墙板1之间的距离(上述的调节距离)不大于10mm,侧墙板1上布置有墙板C型槽81,门立罩板2的翻边与侧墙板1连接处开罩板条形孔,在本实施例中,该罩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而墙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罩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上与墙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上调节侧墙板1与门立罩板2的相对位置,确保门立罩板2与侧墙板1之间的距离偏差为(-2,+2)mm,单缝差不超过1mm,如遇到车体超差情况,可适当放宽偏差,根据多种车型装车情况,基本可以安装满足要求,不会出现超差现象。
而且,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墙板条形孔的长度和/或该罩板条形孔的长度设置为不大于10mm。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还包括:塞拉门移动槽14及间隙调节介质10。其中,该塞拉门移动槽14用于供所述塞拉门移进或移出;该间隙调节介质10填充于所述塞拉门移动槽14,而且,该间隙调节介质10用于调节所述塞拉门与所述塞拉门移动槽14之间的间隙大小。
此外,该间隙调节介质10的外表面上固定有防滑部,该防滑部用于提高所述防滑部与所述塞拉门移动槽14的槽壁之间的摩擦力。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该间隙调节介质10的材料及形状、防滑部的材料及形状进行限定,只需其满足本实施例的要求即可。如:该间隙调节介质10为胶条,而且,该防滑部与该间隙调节介质10一体成型,且该防滑部为设置在间隙调节介质10上的凸起。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还包括:安装码4。该安装码4固定于侧墙板1的长宽面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码4与车厢侧壁上的侧壁本体12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码4、侧墙板1、门立罩板2及侧墙骨架4呈模块化设置,以整合成一个整体。在安装该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时,将该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整体安装在车厢侧壁上的侧壁本体12上。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车厢侧壁,该车厢侧壁包括:侧壁本体12、车体固定结构及上述的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该车体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固定于所述车厢侧壁上。
具体的,该车体固定结构包括:车门压条9、车门C型槽8及调整垫7。
其中,该车门压条9设置于所述侧壁本体12上,而且,该车门压条9通过螺栓与防转槽6固定。
其中,该车门C型槽8的数量设置为多个,而且,每个车门C型槽8均设置于所述侧壁本体12上,每个车门C型槽8分别通过螺栓与安装码4及门立罩板2固定,而且,所述车门C型槽8的槽口长度垂直于所述安装码4上的条形孔的长度方向;
此外,该调整垫7的数量与所述车门C型槽8一一对应,这些调整垫7均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车门C型槽8中,这些调整垫7用于调节所述车门C型槽8与对应的侧墙板1的距离、所述车门C型槽8与对应的门立罩板2之间的距离。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将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安装于车厢侧壁的方法,包括:
S11:通过窗口周圈丝网印定位,确定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在侧壁本体12上的安装位置;
S12:通过螺栓穿过安装码4上条形孔及侧壁本体12上的车门C型槽8,在所述安装码4上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上以及车门C型槽8的长度方向上调节所述安装码4与所述车门C型槽8的相对位置;
S13:通过该车门C型槽8中的调整垫7调节侧墙板1与所述车门C型槽8之间的距离,并在调节完成后拧紧该螺栓;
S14:通过螺栓穿过门立罩板2的罩板条形孔及侧壁本体12上的车门C型槽8,并通过该车门C型槽8中的调整垫7调节门立罩板2与该车门C型槽8之间的距离,在调节完成后拧紧该螺栓。
具体的,需先将测量车厢侧壁的对角线长度、车窗13的长度、及所述车厢侧壁在长度方向上的边缘与车窗13之间的距离;根据测量结果,调整门立罩板2与侧墙板1之间的距离;其中,每个门立罩板2与侧墙板1之间的距离(上述的调节距离)不大于10mm,侧墙板1上布置有墙板C型槽81,门立罩板2的翻边与侧墙板1连接处开罩板条形孔,在本实施例中,该罩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而墙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罩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上与墙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上调节侧墙板1与门立罩板2的相对位置,确保门立罩板2与侧墙板1之间的距离偏差为(-2,+2)mm,单缝差不超过1mm,如遇到车体超差情况,可适当放宽偏差,根据多种车型装车情况,基本可以安装满足要求,不会出现超差现象。
而且,在调整完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中门立罩板2和侧墙板1之间距离后,拧紧螺栓。然后,根据窗口周圈丝网印定位把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摆放到在侧壁本体12的合适位置。然后通过螺栓先紧固侧墙板1上的安装码4车门C型槽8,并通过调整垫7调节侧墙板1与车门C型槽8之间的距离。而且,在所述安装码4上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上以及车门C型槽8的长度方向上调节所述安装码4与所述车门C型槽8的相对位置;并通过该车门C型槽8中的调整垫7调节侧墙板1与所述车门C型槽8之间的距离,并在调节完成后拧紧该螺栓;而且,通过螺栓穿过门立罩板2的罩板条形孔及侧壁本体12上的车门C型槽8,并通过该车门C型槽8中的调整垫7调节门立罩板2与该车门C型槽8之间的距离,在调节完成后拧紧该螺栓。
而且,门立罩板2上均设置带有折页24及检查门23,在通过螺栓穿过门立罩板2的罩板条形孔及侧壁本体12上的车门C型槽8,以连接门立罩板2和车门C型槽8时,打开检查门23,拧紧螺母,门立罩板2与车门C型槽8、门立罩板2和车门压条9固定的边设计均为断开结构,方便安装的同时减轻重量。
在所有安装点均紧固完成后,门立罩板2与侧壁本体12之间间隙理论上为5mm,间隙调节介质10设计为可以调节的结构,根据实际安装情况看间隙大小调整胶条,胶条表面带有凸起,在门立罩板2型材内外侧设计两个凸起,避免胶条很容易脱出,胶条与门立罩板2型材之间留有6mm间隙,胶条与门立罩板2型材的端部距离14mm,便于胶条调整间隙。
该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集成侧墙骨架3、侧墙板1、门立罩板2三个部分为一个整体,减少了工序之间的安装累计误差,提高了部件安装的精度以及模块化性能,降低了制造成本;集成化的设计,省去了多人设计,生产,采购,仓库,车间等人力物力,节省了劳动力,节省了工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6)

1.一种将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安装于车厢侧壁的方法,其中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包括:
侧墙骨架(3);
侧墙板(1),固定于所述侧墙骨架(3)的外表面;安装码(4)固定于所述侧墙板(1)的长宽面上;
门立罩板(2),数量设置为至少一个,且设置于所述侧墙板(1)的宽高面,而且,所述门立罩板(2)与所述侧墙板(1)之间设置有调节距离;
墙板调节部件,与所述门立罩板(2)一一对应,用于将所述门立罩板(2)固定于所述侧墙板(1)的宽高面,且用于调节所述调节距离的大小;
其中,所述墙板调节部件包括:
墙板条形孔,数量设置为至少一个,且均开设于所述侧墙板(1)的宽高面上;
罩板条形孔,数量及开设位置均与所述墙板条形孔一一对应,而且,所述罩板条形孔均开设于所述门立罩板(2)上;而且,所述墙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罩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
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墙板条形孔及与所述墙板条形孔对应的所述罩板条形孔,以固定所述侧墙板(1)与所述门立罩板(2);
其中,所述墙板条形孔的长度和/或所述罩板条形孔的长度设置为不大于10mm;
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S11:通过窗口周圈丝网印定位,确定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的安装位置;
S12: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码(4)上条形孔及侧壁本体(12)上的车门C型槽(8),在所述安装码(4)上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上以及车门C型槽(8)的长度方向上调节所述安装码(4)与所述车门C型槽(8)的相对位置;
S13:通过该车门C型槽(8)中的调整垫(7)调节侧墙板(1)与所述车门C型槽(8)之间的距离,并在调节完成后拧紧该紧固件;
S14:通过紧固件穿过门立罩板(2)的罩板条形孔及侧壁本体(12)上的车门C型槽(8),并通过该车门C型槽(8)中的调整垫(7)调节门立罩板(2)与该车门C型槽(8)之间的距离,在调节完成后拧紧该紧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安装于车厢侧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包括:
塞拉门移动槽(14),用于供塞拉门移进或移出;
间隙调节介质(10),填充于所述塞拉门移动槽(14),用于调节所述塞拉门与所述塞拉门移动槽(14)之间的间隙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将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安装于车厢侧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包括:
防滑部,固定于所述间隙调节介质(10)的外表面,用于提高所述防滑部与所述塞拉门移动槽(14)的槽壁之间的摩擦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安装于车厢侧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包括:
墙板C型槽(81),开设于所述侧墙板(1)的宽高面和/或长宽面上;
所述墙板条形孔与所述墙板C型槽(81)的槽口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将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安装于车厢侧壁的方法,其中车厢侧壁包括:
侧壁本体(12);
所述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
车体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固定于所述车厢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将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安装于车厢侧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固定结构包括:车门压条(9),设置于所述侧壁本体(12)上,且通过紧固件与防转槽(6)固定;
车门C型槽(8),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均设置于所述侧壁本体(12)上,且分别通过紧固件与安装码(4)及门立罩板(2)固定,而且,所述车门C型槽(8)的槽口长度垂直于所述安装码(4)上的条形孔的长度方向;
调整垫(7),数量与所述车门C型槽(8)一一对应,且均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车门C型槽(8)中,用于调节所述车门C型槽(8)与对应的侧墙板(1)的距离、所述车门C型槽(8)与对应的门立罩板(2)之间的距离。
CN202010219273.0A 2020-03-25 2020-03-25 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车厢侧壁及安装方法 Active CN1134429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9273.0A CN113442959B (zh) 2020-03-25 2020-03-25 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车厢侧壁及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9273.0A CN113442959B (zh) 2020-03-25 2020-03-25 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车厢侧壁及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2959A CN113442959A (zh) 2021-09-28
CN113442959B true CN113442959B (zh) 2023-02-03

Family

ID=77807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19273.0A Active CN113442959B (zh) 2020-03-25 2020-03-25 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车厢侧壁及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4295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23740A1 (de) * 1997-06-06 1998-12-10 Duewag Ag Fahrzeugaufbau und Fahrzeugtüre
CN102060028A (zh) * 2010-11-23 2011-05-18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铁路客车模块化侧墙安装方法
CN208813208U (zh) * 2018-09-07 2019-05-03 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车辆车体侧墙扶手的扶手固定装置及轨道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3566B2 (ja) * 2000-02-29 2007-01-2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及び自動車用ドアの組立方法
WO2004087479A2 (en) * 2003-03-25 2004-10-14 Dte Rail Services, Inc. Trolley system for a railway boxcar doo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23740A1 (de) * 1997-06-06 1998-12-10 Duewag Ag Fahrzeugaufbau und Fahrzeugtüre
CN102060028A (zh) * 2010-11-23 2011-05-18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铁路客车模块化侧墙安装方法
CN208813208U (zh) * 2018-09-07 2019-05-03 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车辆车体侧墙扶手的扶手固定装置及轨道车辆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浅析地铁车辆内装侧墙板与门立罩板接口关系;刘佳玲,等;《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170331;285 *
浅谈阿根廷布市279辆地铁车项目侧墙内部安装结构;李明军;《科技展望》;20141231;10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2959A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07716B2 (en) Motor vehicle door structure
US7281685B2 (en) Flush-top seat mounting rail for passenger aircraft
US8733701B2 (en) Attachment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secondary door
US7644550B2 (en) Articulating raised access floor panel
CN109515133B (zh) 一种新能源物流车、车厢及其侧门总成
US20200086966A1 (en) Aircraft flooring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3442959B (zh) 模块化车厢侧墙结构、车厢侧壁及安装方法
EP1340662A1 (en) Undercar assembly for a railcar
CN211735953U (zh) 一种可调性单元式幕墙结构
CN211765532U (zh) 一种轨道车辆侧墙板安装用连接件
US6622366B2 (en) Method for device rack-mounting
CN212742919U (zh) 拼装式活动板房
CN112977506B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模块化中顶板结构
US20070181382A1 (en) Elevator car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wall elements of a car wall
CA2530105A1 (en) Corporate cargo rack
CN103817627B (zh) 一种白车身检具承载装置
CN111048706B (zh) 车载动力电池组件以及新能源车
CN108501968B (zh) 轨道车辆及其端墙
CN111055860B (zh) 一种用于车辆侧墙板安装的连接件以及侧墙板安装方法
CN204978854U (zh) 组件
EP1347932B1 (en) Structure of an elevator car and method for its assembly
CN102003039A (zh) 一种组合式骨架结构及其应用的库板以及该库板的组装结构
FI102885B (fi) Järjestely ja menetelmä korin sisustuksen uusimiseksi
CN111348059B (zh) 一种司机室边柜安装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114043848B (zh) 一种卡车用的一体式空调总成及其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