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0131A - 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0131A
CN113420131A CN202110653642.1A CN202110653642A CN113420131A CN 113420131 A CN113420131 A CN 113420131A CN 202110653642 A CN202110653642 A CN 202110653642A CN 113420131 A CN113420131 A CN 113420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ing
user
message
guide
que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536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望
穆彦文
张星一
谭文静
王臻
甄威
谭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enperfect Beijing Edu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enperfect Beijing Edu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enperfect Beijing Edu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enperfect Beijing Edu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536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01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0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01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3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unstructured textual data
    • G06F16/33Querying
    • G06F16/332Query formulation
    • G06F16/3329Natural language query formulation or dialogu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3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unstructured textual data
    • G06F16/36Creation of semantic tools, e.g. ontology or thesauri
    • G06F16/367Ontolog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7Audio in a user interface, e.g. using voice commands for navigating, audio feedbac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中,在阅读儿童绘本正文之前,输出读前引导消息,可引导用户带着问题去阅读,启发用户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在阅读结束之后,输出读后引导消息、思维导图以及思维导图中的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并基于与用户的交互,获取用户的思考答案。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一方面,可基于思维导图,让思考过程变得可见,可向用户提供有效的思考提示;另一方面,可通过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帮助用户梳理、表达对书本的思考,提升对书本的理解程度,提升阅读效果。

Description

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在线教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读书可以帮助用户认识和了解不同的事物,同时可引发用户对事物的思考和内化,帮助用户丰富知识。在用户阅读书本的过程中,对用户的思考过程进行启发,并帮助用户梳理思考过程,是一个较为关键的环节。
现有的电子书的阅读过程,无法对用户形成有效的阅读指导,不以利提升阅读效率。因此,有待提出一种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在阅读的过程中,向用户提供有效的思考提示,提升用户对书本内容的理解。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包括:响应针对儿童绘本的阅读指令,输出所述儿童绘本的读前引导消息;若检测到阅读结束操作,输出所述儿童绘本的读后引导消息,并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针对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中的任一阅读引导节点,输出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响应对所述读后思考问题的答复指令,获取用户输入的答案数据,作为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
进一步可选地,获取用户输入的答案数据,作为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用户针对所述思维导图的行为反馈数据;根据所述行为反馈数据,对所述思维导图中的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进行调整,和/或,对所述思维导图中的阅读引导节点的数量进行调整。
进一步可选地,获取所述用户针对所述思维导图的行为反馈数据,包括:统计所述思维导图中已获取答案数据的阅读引导节点的数量,得到所述用户的答题数量;和/或,对所述用户通过所述思维导图输入的答案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用户的答题分数。
进一步可选地,输出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包括:依次输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和/或,响应对所述阅读引导节点的触发操作,播放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
进一步可选地,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还包括:展示已获取答案数据的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播放控件,以播放用户输入的答案;和/或,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提示控件,以播放答复提示消息。
进一步可选地,输出所述儿童绘本的读前引导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输出对所述儿童绘本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的引导消息;输出对所述儿童绘本的封面元素进行观察的引导消息以及对所述儿童绘本的内容进行预测的预测结果提问消息,所述封面元素包括:封面图像、封底、标题以及简介中的至少一种;输出所述儿童绘本的描述对象以及对所述描述对象的相关知识进行联想的知识提问消息。
进一步可选地,输出所述儿童绘本的读前引导消息之后,还包括:展示所述预测结果提问消息对应的回答控件,并响应针对所述预测结果提问消息对应的回答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用户输入的预测答案;和/或,展示所述知识提问消息对应的回答控件,并响应针对所述知识提问消息对应的回答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用户输入的知识联想答案。
进一步可选地,获取用户输入的答案数据,作为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读后思考问题以及所述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生成用户的阅读笔记,以供用户查看;和/或,输出向所述儿童绘本关联的对象进行提问的提示消息并展示对应的答复控件,以引导用户进行思考提问;所述儿童绘本关联的对象包括:所述儿童绘本的作者和/或所述儿童绘本中的角色。
进一步可选地,还包括:根据用户设置的输出语言和/或输出音效,确定语音输出模式;采用所述语音输出模式,输出所述读前引导消息、所述读后引导消息和/或所述读后思考问题。
进一步可选地,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包括: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感官图标,任一感官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感官提问消息;或者,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人物头像,任一人物头像,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人物角色提问消息;或者,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场景元素,任一场景元素,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场景提问消息;或者,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情节阶段图标,任一情节阶段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情节提问消息;或者,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人物属性类别,任一人物属性类别,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人物属性提问消息;或者,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步骤图标,任一步骤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步骤提问消息;或者,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脸谱图标,任一脸谱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情绪提问消息;或者,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事物状态图标,任一事物状态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事物提问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显示组件;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中,在阅读儿童绘本正文之前,输出读前引导消息,可引导用户带着问题去阅读,启发用户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在阅读结束之后,输出读后引导消息、思维导图以及思维导图中的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并基于与用户的交互,获取用户的思考答案。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一方面,可基于思维导图,让思考过程变得可见,可向用户提供有效的思考提示;另一方面,可通过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帮助用户梳理、表达对书本的思考,提升对书本的理解程度,提升阅读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多个感官图标的思维导图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多个人物头像的思维导图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多个场景元素的思维导图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多个情节阶段图标的思维导图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多个步骤图标的思维导图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多个人物属性类别的思维导图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多个情绪脸谱的思维导图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多个事物状态的思维导图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包含预测结果的思维导图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读书可以帮助用户认识并了解不同的事物,同时可引发用户对事物的思考和内化,帮助用户丰富知识。在用户阅读书本的过程中,对用户的思考过程进行启发,并帮助用户梳理思考过程,是一个较为关键的环节。
针对此需求,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响应针对儿童绘本的阅读指令,输出所述儿童绘本的读前引导消息。
步骤102、若检测到阅读结束操作,输出所述儿童绘本的读后引导消息,并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
步骤103、针对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中的任一阅读引导节点,输出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
步骤104、响应对所述读后思考问题的答复指令,获取用户输入的答案数据,作为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
在本实施例中,儿童绘本,可包括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包括故事书、科普图书、教育图、连环画、杂志等等;也可包括普通图书或者杂志杂志等。该儿童绘本以电子书的形式展示在终端设备中,用户可通过终端设备进行阅读。
在用户阅读儿童绘本的正文之前,可首先进入阅读前的提示环节。在提示环节中,可输出关于儿童绘本的读前引导消息。读前引导消息,通常与儿童绘本的内容相关联,用于引导用户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需要关注的内容。
其中,终端设备输出读前引导消息时,可在屏幕上展示读前引导消息对应的文本;或者,可通过音频组件播放读前引导消息对应的语音;或者,可在展示读前引导消息对应的文本的同时,同步播放对应的语音,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输出读前引导消息后,可进入正文阅读环节。在正文阅读环节中,用户可阅读儿童绘本的内容。在检测到阅读结束操作时,可进入读后思考环节。
在读后思考环节,终端设备可再次引导用户进行阅读思考。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输出针对儿童绘本的读后引导消息,并展示用于将阅读后的思考过程可视化的思维导图。
其中,读后引导消息,可与读前引导消息具有相同的实质内容,但可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实现不同阶段的引导效果。例如,针对一本故事书而言,其对应的读前引导消息可以为:“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可以对故事的发生场景进行观察故事”,其对应的读后引导消息可以为:“读完本书之后,你能确定故事的发生场景了吗?”。
其中,思维导图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每个阅读引导节点用于引导用户对儿童绘本的某一个维度的内容进行思考。其中,每个阅读引导节点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用于启发用户进行思考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对读后引导消息对应的思考过程进行拆解,得到多个思考维度,每个思考维度对应一个阅读引导节点。例如,读后引导消息用于引导用户思考儿童绘本中的故事场景时,可将思考故事场景的过程拆解为思考故事发生的时间、思考故事发生的季节、思考故事发生时的天气、思考故事中的人物等等多个思考维度。在设置本书对应的思维导图时,可设置与时间对应的阅读引导节点、与季节对应的阅读引导节点、与天气对应的阅读引导节点、与人物对应的思考引导节点等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对读后引导消息包含的对象进行拆解,得到多个思考对象,每个思考对象对应一个阅读引导节点。例如,读后引导消息用于引导用户记忆儿童绘本中的角色时,可将儿童绘本中的角色划分为男主角、女主角、人物配角、宠物配角等。在设置本书对应的思维导图时,可设置与男主角对应的阅读引导节点、与女主角对应的阅读引导节点、与人物配角对应的阅读引导节点、与宠物配角对应的思考引导节点等等,不再赘述。
在读后思考环节,针对思维导图中的多个阅读引导节点中的任一阅读引导节点,终端设备可输出该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
其中,终端设备可按照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顺序,依次输出该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或者,终端设备可响应对任一阅读引导节点的触发操作,输出该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或者,终端设备可首先依次输出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再响应对任一阅读引导节点的触发操作,重复输出该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其中,输出每个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时,可以播放读后思考问题对应的语音;或者,可展示每个读后思考问题对应的文本;或者,可在播放读后思考问题对应的语音的同时,展示该读后思考问题对应的文本,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思维导图上的阅读引导节点可实现为可供用户操作的控件。用户可通过触发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控件,重复播放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
用户获知该读后思考问题后,可根据对儿童绘本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对该读后思考问题进行回答。
继续以该任一阅读引导节点为例,用户回答该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时,可输入针对读后思考问题的答复指令。该答复指令,可以是语音指令,也可以是对终端设备上的控件进行触发的指令,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阅读引导节点对应一个回答控件,用户可触发任一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回答控件,并进行语音输入或者文字输入。响应对该阅读节点的回答控件的触发操作,终端设备可获取用户输入的答案数据,作为该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其中,用户输入的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可作为阅读笔记进行保存,以供用户重复查看。
在本实施例中,在阅读儿童绘本正文之前,输出读前引导消息,可引导用户带着问题去阅读,启发用户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在阅读结束之后,输出读后引导消息、思维导图以及思维导图中的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并基于与用户的交互,获取用户的思考答案。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一方面,可基于思维导图,让思考过程变得可见,可向用户提供有效的思考提示;另一方面,可通过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帮助用户梳理、表达对书本的思考,提升对书本的理解程度,提升阅读效果。
在本申请的上述以及下述各实施例中,每一本儿童绘本的读前引导消息、读后引导消息、思维导图以及思维导图中的每个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可根据儿童绘本对应的内容进行差异化设置。基于这种方式,可在用户阅读每本儿童绘本时,提供针对性较强的阅读引导,提升阅读效率。
上述引导消息、思维导图以及读后思考问题等阅读引导数据,可与书本进行对应存储,可存储在运行有阅读软件的终端设备,也可存储在远端的服务器。当存储在远端服务器时,终端设备可根据用户的阅读需求从服务器处获取对应的数据,以减轻终端设备侧的压力并保证阅读引导数据具有较高的更新效率。
在本申请的上述以及下述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展示思维导图并获取用户输入的答案数据后,可进一步获取用户针对思维导图的反馈数据。基于该反馈数据,终端设备可基于设定的思维导图模板,对思维导图进行动态调整。该动态调整的结果可在用户下一次阅读正文后进行呈现。以下将进行具体说明。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统计思维导图中已获取答案数据的阅读引导节点的数量,得到用户的答题数量。例如,用户阅读一本故事书后,终端设备展示故事书对应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包含5个阅读引导节点,用户针对4个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进行了答复。那么,用户的答题数量可以为4道题。
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可对用户通过思维导图输入的答案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用户的答题分数。其中,该答题分数可以是用户通过思维导图答复的多道读后思考问题的平均答复分数。用户每答复一个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后,可获取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并对该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进行打分。其中,对答案进行打分时,可按照答复输入时长、语音答复数据转文字后的准确率、答复内容与儿童绘本的内容的关联程度、答复内容与读后思考问题的关联程度、答复内容的关键词是否在原文中出现等至少一种打分原则,对用户输入的答案进行打分。待用户完成答复操作后,可获取用户答复的每个读后思考问题的答题分数,并可对答题分数进行平均计算或者加权平均计算,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可选地,基于用户对思维导图的上述行为反馈数据,终端设备可对思维导图中的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进行调整。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对读后思考问题的难度等级进行划分。若用户的答题分数低于设定分数阈值或者用户的答题数量低于设定的数量阈值,则可降低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的难度等级。若用户的答题分数大于设定分数阈值或者用户的答题数量大于设定的数量阈值,则可提升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的难度等级。根据难度等级确定新的阅读引导节点后,可结合预设的思维导图模板,在思维导图中布局新的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控件,从而生成新的思维导图。
可选地,终端设备也可对思维导图中的阅读引导节点的数量进行调整。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不同阅读能力的用户设置不同的读后思考问题的数量。针对阅读能力较强的用户,可设置数量较多的读后思考问题,针对阅读能力较弱的用户,可设置数量较少的读后思考问题。读后思考问题与思维导图上的阅读引导节点一一对应,读后思考问题的数量变化时,思维导图中呈现出的阅读引导节点的数量也随之发生变化。例如,若用户的答题分数低于设定分数阈值或者用户的答题数量低于设定的数量阈值,则可减少思维导图上的阅读引导节点的数量,以减少读后思考问题的数量。若用户的答题分数大于设定分数阈值或者用户的答题数量大于设定的数量阈值,则可增加思维导图上的阅读引导节点的数量,以增加读后思考问题的数量。根据读后思考问题的数量确定新的阅读引导节点后,可结合预设的思维导图模板,在思维导图中布局新的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控件,从而生成新的思维导图。
上述调整读后思考问题和调整读后思考问题的数量的实施方式,可单独执行也可组合执行,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基于这种实施方式,可动态灵活地根据用户的阅读反馈进行思维导图的调整,有利于采用进阶式的引导方式对用户形成良好的阅读引导,保护用户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引导效果。
在本申请的上述以及下述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展示思维导图时,还可进一步展示已获取答案数据的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播放控件,以播放用户输入的答案。例如,用户触发某一阅读引导节点的回答控件并输入答案数据后,终端设备可记录该答案数据,并展示该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播放控件。用户可触发该播放控件,以再次查看输入的答案数据。
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可展示思维导图中的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提示控件,以播放答复提示消息。其中,该答复提示消息,可以是其他用户针对读后思考问题输入的答案数据,也可以为该读后思考问题预设的提示答案,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的上述以及下述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向用户提供设置语音输出模式的操作入口。用户可设置输出语言和/或输出音效。其中,输出语言可包括中文、英语或者其他语种。输出音效可包括:卡通音效、影视角色的模拟音效等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制。终端设备可根据根据用户设置的输出语言和/或输出音效,确定语音输出模式,并采用该语音输出模式,输出读前引导消息、读后引导消息和/或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
基于这种方式,可灵活设置语音输出模式,有利于变换不同的阅读提示场景,提升阅读提示消息的趣味性。
在本申请的上述以及下述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获取用户输入的答案数据,作为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之后,可进一步根据该读后思考问题以及该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生成用户的阅读笔记,以供用户查看。当用户采用语音对读后思考问题进行答复时,可对用户的语音输入进行文本转换,得到用户的答案文本。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采用问答对话的形式,记录读后思考问题与对应的读后思考答案。当一本儿童绘本产生多组问答多组对话时,可将多组对话按照顺序进行记录,得到用户的阅读笔记。
基于这种实施方式,可在引导用户进行思考的同时,记录用户的思考过程,有利于用户进行重复学习,巩固阅读内容。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获取用户输入的答案数据,作为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之后,还可进一步引导用户进行提问。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输出向儿童绘本关联的对象进行提问的提示消息并展示对应的答复控件,以引导用户进行思考提问。其中,该儿童绘本关联的对象包括:儿童绘本的作者和/或儿童绘本中的角色。例如,终端设备可展示多个虚拟的长翅膀的信封,代表四个邮差,分别是:作者的邮差,插画作者的邮差,书中人物的邮差,以及这本书的邮差。四个邮差可按照设定顺序依次飞到画面最前方,并同步播放对应的提问提示消息。例如,作者的邮差对应的提问提示消息可以为:“读完这本书之后,你想问作者哪些问题呢?”播放完毕后,邮差飞回原本的位置。其中,每个邮差飞到画面最前方时,可展示对应的回复控件,以供用户输入思考答案。
基于这种实施方式,可鼓励用户超越文本内容进行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当引导用户进行不同类型的阅读思考时,思维导图可具有多种不同的展示形式,可以是圆圈图、气泡图、树状图、括号图、流程图、特征地图、阵列图、宫格图、对比图等,本实施例包含但不限于此。以下将结合不同的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实施例一、
为引导用户采用形象思维对阅读内容进行体会,在阅读前的提示环节,可在用户选择一本儿童绘本后,播放提示用户进行感官思考的的读前引导消息。
播放读前引导消息后,用户可对正文进行阅读。在正文阅读完成后,进入读后思考环节,终端设备可输出提示用户进行感官思考的读后引导消息,并可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
可选地,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时,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动画效果展示该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感官图标。其中,多个感官图标可包括:眼睛图标、耳朵图标、鼻子图标、嘴唇图标以及手掌图标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任一感官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感官提问消息。其中,该触发状态,可包括被用户事件触发的状态,也可包括被系统事件触发的状态。系统事件可包括定时事件、顺序到达事件等等。
思维导图中的多个感官图标可按照设定的顺序,依次突出展示。在每个感官图标突出展示时,可播放对应的感官提问消息。其中,相邻两个感官图标,可设置突出展示的时间间隔,以供用户思考,该时间间隔可以是3秒、5秒、8秒等。
多个感官图标各自对应的感官提问消息自动播放完毕后,进入回答环节。用户可点击任一感官图标,再次播放该感官图标对应的感官提问消息。可选地,用户可点击任一感官图标对应的回答控件,录制对该感官图标对应的感官提问消息作出的回答。若用户不进行回答,则可点击界面上的“完成”按钮,完成本书阅读。
可选地,当引导用户进行形象思维时,思维导图可基于气泡图实现,该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可以实现为气泡节点。以下将结合图2,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该儿童绘本实现为一本儿童故事书。在阅读封面之后,可输出提示用户进行感官思考的消息,同时在屏幕上展示问题对应的文本。例如,“在这个故事里,主人公的心情,经历了过山车似的变化。阅读的时候请你注意,在故事的结尾,主人公是什么心情”。
在阅读正文之后,可再次输出提示用户进行感官思考的消息,同时在屏幕上展示问题对应的文本。例如,“在故事的结尾,主人公是什么心情?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吧。闭上眼睛,想象你是主人公”。
接下来,输出包含多个感官图标各自对应的云朵气泡,并按照设定的顺序依次突出展示每个感官图标对应的云朵气泡。其中,突出展示每个云朵气泡时,可输出该云朵气泡中的感官图标对应的感官提问消息。例如,突出展示包含眼睛图标的云朵气泡时,可播放“你看到了什么?”的提问消息;突出展示包含耳朵图标的云朵气泡时,可播放“你听到了什么?”的提问消息;突出展示包含鼻子图标的云朵气泡时,可播放“你闻到了什么?”的提问消息;突出展示包含手掌图标的云朵气泡时,可播放“你触摸到了什么?”的提问消息,不再赘述。
依次自动播放每个感官图标对应的提问消息后,进入互动答复环节。用户可点击任意一个感官图标,重复播放该感官图标对应的提问消息。当用户回复任意感官图标对应的提问消息时,可触发该感官图标对应的回答控件,以输入答复数据。
基于这种方式,在阅读正文之前以及之后,引导用户进行多感官的思考,可使得用户启动形象思维进行阅读,从而根据阅读内容在大脑中形成电影般的画面感。针对儿童而言,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鼓励儿童充分调度多种感官,将自己置身于故事中,既能丰富阅读体验,也能提升想象力和对抽象文字的感性认知。
实施例二、
作为故事书中最核心的元素,鲜活的“人物”是吸引用户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在阅读前的提示环节,可在用户选择一本儿童绘本后,播放提示用户进行人物识别的读前引导消息。
播放读前引导消息后,用户可对正文进行阅读。在正文阅读完成后,进入读后思考环节,终端设备可输出提示用户进行人物识别的读后引导消息,并可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
可选地,终端设备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时,以动画效果展示该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人物头像,任一人物头像,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人物角色提问消息。其中,该触发状态,可包括被用户事件触发的状态,也可包括被系统事件触发的状态。系统事件可包括定时事件、顺序到达事件等等。
其中,思维导图中的多个人物头像可按照设定的顺序,依次进行突出展示。在突出展示每个人物头像时,可播放对应的人物角色提问消息。其中,相邻两个人物头像之间,可设置突出展示的时间间隔,以供用户思考,该时间间隔可以是3秒、5秒、8秒等。
多个人物头像对应的人物角色提问消息自动播放完毕后,进入回答环节。用户可点击人物头像,再次播放人物头像对应的人物角色提问消息。可选地,用户可点击任一人物头像对应的回答控件,录制对人物角色提问消息作出的回答。若用户不进行回答,则可点击界面上的“完成”按钮,完成本书阅读。
当引导用户进行角色要素提取时,思维导图可基于阵列图实现,思维导图包含的多个人物头像可以实现为阵列图中的阵列元素。以下将结合图3,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该儿童绘本实现为一本儿童故事书。在阅读封面之后,可输出提示用户进行人物角色区分和记忆的消息,同时在屏幕上展示问题对应的文本。例如,“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除了封面上画的三只山羊,还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角色呢?”。
在阅读正文之后,可再次输出提示用户进行人物角色记忆的提示消息,同时在屏幕上展示问题对应的文本。例如,“读完故事后,你记住了哪些角色呢?让我们一个一个看看吧”。
接下来,如图3所示,输出包含多个人物头像阵列的思维导图。其中,可按照设定顺序依次突出展示阵列中的每个人物头像。每个人物头像被突出展示时,可同时播放对应的人物角色提问消息。例如,突出展示第一个人物头像时,可播放“第一个出现的角色是谁?”的提问消息;突出展示第二个人物头像时,可播放“第二个出现的角色是谁?”的提问消息,不再赘述。
依次自动播放每个人物头像对应的提问消息后,进入互动答复环节。用户可点击任意一个人物头像,重复播放该人物头像对应的角色提问消息。当用户回复任意人物头像对应的提问消息时,可触发该人物头像对应的回答控件,以输入答复数据。
基于这种方式,培养用户对故事中各种“人物”的敏锐意识,不仅能加深用户对故事的理解,也能为用户进行文学创作打下基础。
实施例三、
故事的场景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故事的调性,好的场景让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人物行为都变得合理又生动。为引导用户对故事的场景进行分析,在阅读前的提示环节,可在用户选择一本儿童绘本后,终端设备可播放提示用户进行场景元素识别的读前引导消息。
播放读前引导消息后,用户可对正文进行阅读。在正文阅读完成后,进入读后思考环节,终端设备可输出提示用户进行场景元素识别的读后引导消息,并可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
终端设备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时,以动画效果展示该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场景元素,任一场景元素,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场景提问消息。其中,该触发状态,可包括被用户事件触发的状态,也可包括被系统事件触发的状态。系统事件可包括定时事件、顺序到达事件等等。其中,场景元素可包括:时间、季节、地点、天气以及人物中的至少一种场景元素。
其中,思维导图中的多个场景元素可按照设定的顺序,依次突出展示。在每个场景元素突出展示时,可播放对应的场景提问消息。其中,相邻两个场景元素之间,可设置突出展示的时间间隔,以供用户思考,该时间间隔可以是3秒、5秒、8秒等。
多个场景元素各自对应的场景提问消息自动播放完毕后,进入回答环节。用户可点击任一场景元素,再次播放该场景元素对应的场景提问消息。当存在答复问题的交互需求时,用户可点击任一场景元素对应的回答控件,录制对该场景元素对应的场景提问消息作出的回答。若用户不进行回答,则可点击界面上的“完成”按钮,完成本书阅读。
当引导用户进行场景元素提取时,思维导图可基于括号图实现,思维导图包含的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可以实现为括号图中的一个元素。以下将结合图4,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该儿童绘本实现为一本儿童故事书。在阅读封面之后,可输出提示用户对场景元素进行回忆的消息,同时在屏幕上展示问题对应的文本。例如,“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阅读的时候,请你注意一下故事的场景。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在阅读封面之后,可再次输出提示用户会议场景元素的消息,同时在屏幕上展示问题对应的文本。例如,“这个故事的场景是什么呢?请尽可能地对故事的细节进行回忆”。接下来,展示图4所示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中采用大括号罗列了故事场景包含的多个场景元素,并按照设定顺序突出展示该多个场景元素。其中,突出展示每个场景元素时,可同步播放对应的场景提问消息。例如,突出展示时间元素时,可播放“这个故事发生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的提问消息;突出展示季节元素时,可播放“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突出展示地点元素时,可播放“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点?”的提问消息,不再赘述。
依次自动播放每个场景元素对应的提问消息后,进入互动答复环节。用户可点击任意一个场景元素,重复播放该场景元素对应的场景提问消息。当用户回复任意场景元素对应的提问消息时,可触发该场景元素对应的回答控件,以输入答复数据。
基于这种方式,培养用户对培养对故事场景的敏感度,可让用户更容易沉浸在故事之中,培养用户的文学创作能力以及口述故事的能力。
实施例四、
情节是故事的灵魂,它赋予人物和场景以意义。在阅读前的提示环节,可在用户选择一本儿童绘本后,播放提示用户进行故事情节分析的读前引导消息。
播放读前引导消息后,用户可对正文进行阅读。在正文阅读完成后,进入读后思考环节,终端设备可输出提示用户进行故事情节分析的读后引导消息,并可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
可选地,终端设备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时,以动画效果展示该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情节阶段图标,任一情节阶段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情节提问消息。其中,该触发状态,可包括被用户事件触发的状态,也可包括被系统事件触发的状态。系统事件可包括定时事件、顺序到达事件等等。其中,情节阶段包括:开始阶段、中间阶段以及结尾阶段。
在展示思维导图时,思维导图中的多个情节阶段图标可按照设定的顺序,依次进行突出展示。在突出展示任一情节阶段图标时,可同步播放对应的情节提问消息。其中,相邻两个情节阶段图标之间,可设置突出展示的时间间隔,以供用户思考,该时间间隔可以是3秒、5秒、8秒等。
多个情节阶段图标各自对应的情节提问消息自动播放完毕后,进入回答环节。用户可点击任一情节阶段图标,再次播放该情节阶段图标对应的情节提问消息。同时,用户可点击任一情节阶段图标对应的回答控件,录制对情节提问消息作出的回答。若用户不进行回答,则可点击界面上的“完成”按钮,完成本书阅读。
当引导用户进行故事情节分析时,思维导图可基于流程图实现,该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可以实现流程图中的多个流程节点。以下将结合图5,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该儿童绘本实现为一本儿童故事书。在阅读封面之后,可输出提示用户对情节阶段进行回忆的消息,同时在屏幕上展示问题对应的文本。例如,“阅读的时候,请你注意一下故事中发生了什么”。
在阅读封面之后,可再次输出提示用户进行情节分析的消息,同时在屏幕上展示问题对应的文本。例如,“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你能进行复述吗?”。接下来,展示如图5所示的具有蛇形动画效果的流程图,以增加趣味性。在图5的示意中,可展示一条卡通蛇扭动身体移动到树下的动画效果。其中,卡通蛇包括头、身体中间和尾巴三部分。依次突出展示每个情节阶段图标时,可展示树上的苹果掉落,并砸中卡通蛇的不同部位的效果。例如,可展示第一颗苹果砸中卡通蛇的头部的动画效果,以突出展示开始情节阶段的图标,并同步输出“故事的开头发生了什么?”的提问消息;接下来,展示第二颗苹果砸中卡通蛇的身体中间的动画效果,以突出展示中间情节阶段的图标,并同步输出“故事的中间发生了什么?”的提问消息;接下来,展示第三颗苹果砸中卡通蛇的尾巴的动画效果,以突出展示结尾情节阶段的图标,并同步输出“故事的结尾发生了什么?”的提问消息,不再赘述。
依次自动播放每个情节阶段对应的提问消息后,进入互动答复环节。用户可点击任意一个情节阶段图标,重复播放该情节阶段对应的场景提问消息。当用户回复任意情节阶段对应的提问消息时,可触发该情节阶段对应的回答控件,以输入答复数据。
基于这种方式,可培养用户梳理故事情节的能力,既锻炼用户概括和提炼要点的能力,也可培养用户讲故事的能力。
实施例五、
科普书中常常会介绍完成一些事情的方法或制作一件物品的流程。读完一本科普书后,引导用户完整梳理一遍书中所介绍的步骤或流程,不仅能让学习效果更显著,还能锻炼用户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阅读前的提示环节,可在用户选择一本儿童绘本后,播放提示用户进行流程步骤记忆的读前引导消息。
播放读前引导消息后,用户可对正文进行阅读。在正文阅读完成后,进入读后思考环节,终端设备可输出提示用户进行流程步骤回忆的读后引导消息,并可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
终端设备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时,可以动画效果展示该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步骤图标,任一步骤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步骤提问消息。其中,该触发状态,可包括被用户事件触发的状态,也可包括被系统事件触发的状态。系统事件可包括定时事件、顺序到达事件等等。
其中,思维导图中的多个步骤图标可按照设定的顺序,依次突出展示。在突出展示任一步骤图标时,可播放该步骤图标对应的步骤提问消息。其中,相邻两个步骤图标之间,可设置突出展示的时间间隔,以供用户思考,该时间间隔可以是3秒、5秒、8秒等。
多个步骤图标各自对应的步骤提问消息自动播放完毕后,进入回答环节。用户可点击任一步骤图标,再次播放该步骤图标对应的步骤提问消息。存在交互需求时,用户可点击任一步骤图标对应的回答控件,录制对该步骤图标对应的步骤提问消息作出的回答。若用户不进行回答,则可点击界面上的“完成”按钮,完成本书阅读。
当引导用户进行步骤或者流程分析时,思维导图可实现为流程图;该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可以实现为流程图中的多个流程节点。以下将结合图6,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该儿童绘本实现为一本儿童故事书。在阅读封面之后,可输出提示用户对情节阶段进行回忆的消息,同时在屏幕上展示问题对应的文本。例如,“封面上,主人公正在兴高采烈地敲锣。在阅读的过程中,请思考他为什么要敲锣呢”。
在阅读正文之后,可再次输出提示用户回忆步骤流程的消息,同时在屏幕上展示问题对应的文本。例如,“你读完故事后,能复述故事发生了什么吗?”。接下来,展示如图6所示的具有多片荷叶的流程图,每片荷叶代表一个流程节点。依次突出展示每个流程节点时,可展示一只青蛙出现,在第一片荷叶上弹一下的动画效果,并输出“一开始发生了什么事?”的提问消息;接下来,展示青蛙从第一片荷叶弹跳至第二片荷叶的动画效果,并输出“然后发生了什么事?”的提问消息;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依次自动播放每个情节阶段对应的提问消息后,进入互动答复环节。用户可点击任意一个情节阶段图标,重复播放该情节阶段对应的场景提问消息。当用户回复任意情节阶段对应的提问消息时,可触发该情节阶段对应的回答控件,以输入答复数据。
基于这种方式,引导用户完整梳理一遍书中所介绍的步骤或流程,不仅能让学习效果更显著,还能锻炼用户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说明文写作打好基础。
实施例六、
人物分析,是可通过阅读培养的重要技能。在阅读前的提示环节,可在用户选择一本儿童绘本后,播放提示用户对人物属性类别进行识别的读前引导消息。
播放读前引导消息后,用户可对正文进行阅读。在正文阅读完成后,进入读后思考环节,终端设备可再次输出提示用户对人物属性类别进行分析的读后引导消息,并可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
终端设备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时,以动画效果展示该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人物属性类别,任一人物属性类别,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人物属性提问消息。其中,该触发状态,可包括被用户事件触发的状态,也可包括被系统事件触发的状态。系统事件可包括定时事件、顺序到达事件等等。人物属性类别可包括:外貌特征属性、性格特征属性、评价特征属性等等。
其中,思维导图中的多个人物属性类别可按照设定的顺序,依次突出展示。在突出展示任一人物属性类别时,可播放对应的人物属性提问消息。其中,相邻两个人物属性类别之间,可设置突出展示的时间间隔,以供用户思考,该时间间隔可以是3秒、5秒、8秒等。
多个人物属性类别各自对应的人物属性提问消息自动播放完毕后,进入回答环节。用户可点击任一人物属性类别,再次播放人物属性类别对应的人物属性提问消息。存在交互需求时,用户可点击任一人物属性类别对应的回答控件,录制对人物属性提问消息作出的回答。若用户不进行回答,则可点击界面上的“完成”按钮,完成本书阅读。
当引导用户进行人物特征分析时,思维导图可实现为特征地图;该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可以实现为特征中的多个特征节点。以下将结合图7,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该儿童绘本实现为一本儿童故事书。在阅读封面之后,可输出提示用户对人物属性类别进行分析的消息,同时在屏幕上展示问题对应的文本。例如,“在这本书里,我们会读到好几件关于外婆的趣事。请留意孩子们的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有哪些性格特点”。
在阅读封面之后,可再次输出提示用户对人物属性类别进行分析的消息,同时在屏幕上展示问题对应的文本。例如,“读完这本书,你对外婆有哪些了解呢?你能试着说一说吗?”。接下来,可展示如图7所示的人物特征地图,在人物特征地图中,可展示书中外婆的形象照片和角色名称以及多种人物属性类别。次突出展示每个人物属性类别突出展示性格特征属性类别时,可播放“外婆是什么性格呢?”的提问消息;突出展示外貌特征属性类别时,可播放“外婆长什么样呢?”的提问消息;突出展示评价特征属性类别时,可播放“故事中的其他人对外婆的评价是什么呢?”的提问消息,不再赘述。
依次自动播放每个人物属性类别对应的提问消息后,进入互动答复环节。用户可点击任意一个人物属性类别,重复播放该人物属性类别对应的提问消息。当用户回复任意人物属性类别对应的提问消息时,可触发该人物属性类别对应的回答控件,以输入答复数据。
基于这种方式,培养用户对故事角色的记忆能力和人物特征的分析能力,有助于帮助用户对阅读过程中感知到的人物形象进行描述和总结。
实施例七
情绪分析和体会,是可通过阅读培养的重要技能。
在阅读前的提示环节,可在用户选择一本儿童绘本后,播放提示用户进行角色情绪思考的消息。
播放读前引导消息后,用户可对正文进行阅读。在正文阅读完成后,进入读后思考环节,终端设备可再次输出提示用户对角色情绪进行思考的读后引导消息,并可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
终端设备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时,以动画效果展示该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脸谱图标,任一脸谱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情绪提问消息。其中,该触发状态,可包括被用户事件触发的状态,也可包括被系统事件触发的状态。系统事件可包括定时事件、顺序到达事件等等。
其中,思维导图中的多个脸谱图标可按照设定的顺序,依次突出展示。在任一脸谱图标突出展示时,可播放对应的情绪提问消息。其中,相邻两个脸谱图标之间,可设置突出展示的时间间隔,以供用户思考,该时间间隔可以是3秒、5秒、8秒等。
情绪提问消息自动播放完毕后,进入回答环节。用户可点击脸谱图标,再次播放脸谱图标对应的情绪提问消息。存在交互需求时,用户可点击任一脸谱图标对应的回答控件,录制对情绪提问消息作出的回答。若用户不进行回答,则可点击界面上的“完成”按钮,完成本书阅读。
当引导用户进行情绪分析分析时,思维导图可实现为阵列图,该多个脸谱图标可实现为阵列图中的阵列节点。以下将结合图8,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该儿童绘本实现为一本儿童故事书。在阅读封面之后,可输出提示用户对人物情绪进行思考的消息,同时在屏幕上展示问题对应的文本。例如,“《辛德瑞拉》是一则流传很广的童话故事。读书的时候,请你注意体会灰姑娘辛德瑞拉的心情。随着故事的发展,她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在阅读正文之后,可再次输出提示用户进行感官思考的消息,同时在屏幕上展示问题对应的文本。例如,“故事中,辛德瑞拉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谈谈吧”。接下来,可输出图8所示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包含脸谱图标形成的阵列。其中,多个脸谱图标可依次进行突出展示。任一脸谱图标在突出展示时,可同步播放对应的情绪提问消息。例如,输出第一个脸谱图标时,可播放“当被后妈惩罚时,她的心情是怎样的?”的提问消息;输出第二个脸谱图标时,可播放“去参加舞会的路上,她的心情时怎样的?”的提问消息;输出第三个脸谱图标时,可播放“水晶鞋丢失后,她的心情是怎样的?”的提问消息,不再赘述。
依次自动播放每个脸谱图标对应的提问消息后,进入互动答复环节。用户可点击任意一个脸谱图标,重复播放该脸谱图标对应的提问消息。当用户回复任意脸谱图标对应的提问消息时,可触发该脸谱图标对应的回答控件,以输入答复数据。
基于这种方式,可引导用户体会书本中的人物的情绪变化,揣摩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增加阅读兴趣,使得用户对故事理解得更深入。
实施例八、
事物状态的发现和总结,可锻炼用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用户发现问题并识别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尤为重要。在阅读前的提示环节,可在用户选择一本儿童绘本后,播放提示用户发现事物状态并分析解决方案的消息。
播放读前引导消息后,用户可对正文进行阅读。在正文阅读完成后,进入读后思考环节,终端设备可再次输出提示用户发现事物状态并分析解决方案的读后引导消息,并可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
终端设备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时,以动画效果展示该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事物状态图标,任一事物状态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事物提问消息。其中,该触发状态,可包括被用户事件触发的状态,也可包括被系统事件触发的状态。系统事件可包括定时事件、顺序到达事件等等。事物状态,可包括:事物的问题状态、事物的问题解决后的状态、事物改变前的状态、事物改变后的状态等等。
其中,思维导图中的多个事物状态图标可按照设定的顺序,依次突出展示。在任一事物状态图标突出展示时,可播放对应的事物提问消息。其中,相邻两个事物状态图标之间,可设置突出展示的时间间隔,以供用户思考,该时间间隔可以是3秒、5秒、8秒等。
多个事物状态图标各自对应的事物提问消息自动播放完毕后,进入回答环节。用户可点击任一事物状态图标,再次播放该事物状态图标对应的事物提问消息。存在交互需求时,用户可点击任一事物状态图标对应的回答控件,录制对事物提问消息作出的回答。若用户不进行回答,则可点击界面上的“完成”按钮,完成本书阅读。
当引导用户分析事物状态时,思维导图可实现为对比图;该多个事物状态图标可以实现为待对比的多个对象。以下将结合图9,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该儿童绘本实现为一本儿童故事书。在阅读封面之后,可输出提示用户对事物状态进行思考的消息,同时在屏幕上展示问题对应的文本。例如,“在这个故事里,孩子们来到了小山村。可是,那里的村民们却一个个闷闷不乐。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难题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在阅读正文之后,可再次输出提示用户对事物状态进行思考的消息,同时在屏幕上展示问题对应的文本。例如,“小山村的村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呢?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呢?让我们一起聊聊吧”。接下来,可展示图9示意的包含两个盆栽的对比图,并突出展示每个盆栽对应的图像。突出展示枯萎状态的盆栽时,并可播放“发生了什么问题呢?”的提问消息;接下来,可盆栽被浇水从恢复生机的状态,并可播放“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的提问消息,不再赘述。
依次自动播放每个事物状态图标对应的提问消息后,进入互动答复环节。用户可点击任意一个事物状态图标,重复播放该事物状态图标对应的提问消息。当用户回复任意事物状态图标对应的提问消息时,可触发该事物状态图标对应的回答控件,以输入答复数据。
基于这种方式,可引导用户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阅读技能。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输出的读前引导消息,为对儿童绘本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得到的引导消息。例如,对儿童绘本中的人物、场景、人物情绪、人物特征等内容进行总结,从而得到的引导用户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的消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输出对儿童绘本的封面元素进行观察的引导消息以及对儿童绘本的内容进行预测的预测结果提问消息;其中,封面元素包括:封面图像、封底、标题以及简介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读前引导消息用于引导用户进行阅读预测,或者,引导用户进行知识联想。
若读前引导消息用于引导用户进行阅读预测,则终端设备在输出读前引导消息之后,可进一步展示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回答控件;响应针对任一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回答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用户输入的答案数据,作为该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前引导消息的预测答案。
用户阅读儿童绘本后,在读后的思考环节,终端可再次获取用户针对该阅读引导节点输入的答案数据,作为该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之后,终端设备可对比展示该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前引导消息的预测答案以及该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读前引导消息,可包括:根据儿童绘本封面对儿童绘本进行进行预测的问题。若该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前引导消息用于引导用户进行阅读预测,则输出关于该儿童绘本的封面元素的观察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对该儿童绘本的内容进行预测;该封面元素包括:封面图像、封底、标题以及简介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如图10所示,在阅读前的提问环节,可展示被纸屏风遮挡的恐龙,此时播放观察提示消息:“观察封面,你觉得这本书在讲什么?”。接下来,可播放语音“我猜这本书是关于…的”,以引导用户进行回答。与此同时,可展示采用虚线在纸屏风上描画出恐龙形象的动画效果。自动播放完毕后,用户可点击纸屏风,再次播放提示语音,并可点击纸屏风的录音按钮,录制自己的回答。
完成正文阅读后,进入读后思考环节。可播放读后思考提示语音“你已经阅读完了本书,你觉得这本书实际上是关于什么的呢?你之前猜对了吗”。接下来,展示纸屏风移走的动画效果,展示完整的恐龙图片,并播提示语音“阅读完,我觉得这本书是关于…的”,以引导用户再次进行回答。上述动画播放结束后,用户可点击恐龙的图片,再次播放提示问题,并可点击录音按钮,录制自己的回答。
基于这种方式,可引导用户在阅读时进行推理预测,激发用户使用已有的知识,锻炼用户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输出儿童绘本的描述对象以及对该描述对象的相关知识进行联想的知识提问消息。
若读前引导消息用于引导用户进行知识联想,则终端设备在输出读前引导消息之后,可进一步展示所述知识提问消息对应的回答控件,并响应针对所述知识提问消息对应的回答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用户输入的知识联想答案。
例如,读前引导消息可以为:这本书的主题是“雨”。关于这个主题,你都知道哪些知识?你希望在这本书里,读到关于“雨”的哪些内容?
接下来,可播放读前引导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包含背包以及云朵气泡元素。其中,背包和云朵气泡可依次进行突出显示,并在突出展示的同时播放提示语音。背包以及云朵气泡这两个元素之间的突出展示间隔可以为5秒,以供用户思考。自动播放完毕后,进入用户录音时间。用户可点击每个元素,重复播放对应的提示语音,并可点击元素的录音按钮,录制自己的回答。
完成正文阅读后,可展示读后的思维导图,以再次引导用户进行阅读思考。当用户在阅读之前录制知识联想答案后,可通过读后的思维导图上展示的播放控件,播放已录制的答案,不再赘述。
除前述各实施例之外,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阅读引导以及思维导图,还可引导用户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概念分类、文本特征提取等等,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方法的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均可以是同一设备,或者,该方法也由不同设备作为执行主体。比如,步骤101至步骤103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A;又比如,步骤101和102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A,步骤103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B;等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图1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用于执行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如图11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111、处理器112以及显示组件113。
存储器11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可被配置为存储其它各种数据以支持在终端设备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第一资源等。
处理器112,与存储器111耦合,用于执行存储器111中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响应针对儿童绘本的阅读指令,输出所述儿童绘本的读前引导消息;若检测到阅读结束操作,输出所述儿童绘本的读后引导消息,并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针对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中的任一阅读引导节点,输出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响应对所述读后思考问题的答复指令,获取用户输入的答案数据,作为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
进一步可选地,处理器112在获取用户输入的答案数据,作为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之后,还用于:获取所述用户针对所述思维导图的行为反馈数据;根据所述行为反馈数据,对所述思维导图中的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进行调整,和/或,对所述思维导图中的阅读引导节点的数量进行调整。
进一步可选地,处理器112在获取所述用户针对所述思维导图的行为反馈数据时,具体用于:统计所述思维导图中已获取答案数据的阅读引导节点的数量,得到所述用户的答题数量;和/或,对所述用户通过所述思维导图输入的答案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用户的答题分数。
进一步可选地,处理器112在输出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时,具体用于:依次输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和/或,响应对所述阅读引导节点的触发操作,播放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
进一步可选地,处理器112在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还用于:展示已获取答案数据的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播放控件,以播放用户输入的答案;和/或,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提示控件,以播放答复提示消息。
进一步可选地,处理器112在输出所述儿童绘本的读前引导消息时,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种操作:输出对所述儿童绘本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的引导消息;输出对所述儿童绘本的封面元素进行观察的引导消息以及对所述儿童绘本的内容进行预测的预测结果提问消息,所述封面元素包括:封面图像、封底、标题以及简介中的至少一种;输出所述儿童绘本的描述对象以及对所述描述对象的相关知识进行联想的知识提问消息。
进一步可选地,处理器112在输出所述儿童绘本的读前引导消息之后,还用于:展示所述预测结果提问消息对应的回答控件,并响应针对所述预测结果提问消息对应的回答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用户输入的预测答案;和/或,展示所述知识提问消息对应的回答控件,并响应针对所述知识提问消息对应的回答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用户输入的知识联想答案。
进一步可选地,处理器112在获取用户输入的答案数据,作为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之后,还用于:根据所述读后思考问题以及所述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生成用户的阅读笔记,以供用户查看;和/或,输出向所述儿童绘本关联的对象进行提问的提示消息并展示对应的答复控件,以引导用户进行思考提问;所述儿童绘本关联的对象包括:所述儿童绘本的作者和/或所述儿童绘本中的角色。
进一步可选地,处理器112还用于:根据用户设置的输出语言和/或输出音效,确定语音输出模式;采用所述语音输出模式,输出所述读前引导消息、所述读后引导消息和/或所述读后思考问题。
进一步可选地,处理器112在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时,具体用于: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感官图标,任一感官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感官提问消息;或者,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人物头像,任一人物头像,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人物角色提问消息;或者,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场景元素,任一场景元素,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场景提问消息;或者,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情节阶段图标,任一情节阶段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情节提问消息;或者,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人物属性类别,任一人物属性类别,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人物属性提问消息;或者,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步骤图标,任一步骤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步骤提问消息;或者,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脸谱图标,任一脸谱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情绪提问消息;或者,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事物状态图标,任一事物状态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事物提问消息。进一步,如图11所示,该终端设备还包括:通信组件114、电源组件115、音频组件116等其它组件。图11中仅示意性给出部分组件,并不意味着终端设备只包括图11所示组件。
其中,存储器111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其中,显示组件113包括屏幕,其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
其中,通信组件114被配置为便于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3G、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可基于近场通信(NFC)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其中,电源组件115,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其中,音频组件116,可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音频组件所在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或经由通信组件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本实施例中,在阅读儿童绘本正文之前,输出读前引导消息,可引导用户带着问题去阅读,启发用户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在阅读结束之后,输出读后引导消息、思维导图以及思维导图中的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并基于与用户的交互,获取用户的思考答案。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一方面,可基于思维导图,让思考过程变得可见,可向用户提供有效的思考提示;另一方面,可通过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帮助用户梳理、表达对书本的思考,提升对书本的理解程度,提升阅读效果。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可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各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针对儿童绘本的阅读指令,输出所述儿童绘本的读前引导消息;
若检测到阅读结束操作,输出所述儿童绘本的读后引导消息,并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
针对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中的任一阅读引导节点,输出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
响应对所述读后思考问题的答复指令,获取用户输入的答案数据,作为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答案数据,作为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针对所述思维导图的行为反馈数据;
根据所述行为反馈数据,对所述思维导图中的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进行调整,和/或,对所述思维导图中的阅读引导节点的数量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用户针对所述思维导图的行为反馈数据,包括:
统计所述思维导图中已获取答案数据的阅读引导节点的数量,得到所述用户的答题数量;和/或,
对所述用户通过所述思维导图输入的答案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用户的答题分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出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包括:
依次输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和/或,
响应对所述阅读引导节点的触发操作,播放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还包括:
展示已获取答案数据的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播放控件,以播放用户输入的答案;和/或,
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提示控件,以播放答复提示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出所述儿童绘本的读前引导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输出对所述儿童绘本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的引导消息;
输出对所述儿童绘本的封面元素进行观察的引导消息以及对所述儿童绘本的内容进行预测的预测结果提问消息;所述封面元素包括:封面图像、封底、标题以及简介中的至少一种;
输出所述儿童绘本的描述对象以及对所述描述对象的相关知识进行联想的知识提问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出所述儿童绘本的读前引导消息之后,还包括:
展示所述预测结果提问消息对应的回答控件,并响应针对所述预测结果提问消息对应的回答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用户输入的预测答案;和/或,
展示所述知识提问消息对应的回答控件,并响应针对所述知识提问消息对应的回答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用户输入的知识联想答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答案数据,作为所述阅读引导节点对应的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读后思考问题以及所述读后思考问题的答案,生成用户的阅读笔记,以供用户查看;和/或,
输出向所述儿童绘本关联的对象进行提问的提示消息并展示对应的答复控件,以引导用户进行思考提问;所述儿童绘本关联的对象包括:所述儿童绘本的作者和/或所述儿童绘本中的角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用户设置的输出语言和/或输出音效,确定语音输出模式;
采用所述语音输出模式,输出所述读前引导消息、所述读后引导消息和/或所述读后思考问题。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展示包含多个阅读引导节点的思维导图,包括:
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感官图标,任一感官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感官提问消息;或者,
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人物头像,任一人物头像,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人物角色提问消息;或者,
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场景元素,任一场景元素,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场景提问消息;或者,
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情节阶段图标,任一情节阶段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情节提问消息;或者,
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人物属性类别,任一人物属性类别,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人物属性提问消息;或者,
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步骤图标,任一步骤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步骤提问消息;或者,
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脸谱图标,任一脸谱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情绪提问消息;或者,
以动画效果展示所述多个阅读引导节点各自对应的事物状态图标,任一事物状态图标,用于在触发状态下输出对应的事物提问消息。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显示组件;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12.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CN202110653642.1A 2021-06-11 2021-06-11 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4201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3642.1A CN113420131A (zh) 2021-06-11 2021-06-11 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3642.1A CN113420131A (zh) 2021-06-11 2021-06-11 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0131A true CN113420131A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88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53642.1A Pending CN113420131A (zh) 2021-06-11 2021-06-11 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013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26411A (zh) * 2023-05-06 2023-06-06 深圳市人马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画的互动项目的交互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6385230A (zh) * 2023-06-07 2023-07-04 北京奇趣万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阅读能力评测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3369A (zh) * 2018-07-27 2018-12-18 赵永力 一种递进式交互阅读控制方法
CN110288686A (zh) * 2019-06-12 2019-09-27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故事叙述的儿童互动绘本实现方法
CN111523343A (zh) * 2019-01-16 2020-08-11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阅读互动方法、装置、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613100A (zh) * 2020-04-30 2020-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解读绘本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智能机器人
CN111915174A (zh) * 2020-07-23 2020-11-10 北京师范大学 基于电子绘本的小学生审辩性思维测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3369A (zh) * 2018-07-27 2018-12-18 赵永力 一种递进式交互阅读控制方法
CN111523343A (zh) * 2019-01-16 2020-08-11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阅读互动方法、装置、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288686A (zh) * 2019-06-12 2019-09-27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故事叙述的儿童互动绘本实现方法
CN111613100A (zh) * 2020-04-30 2020-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解读绘本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智能机器人
CN111915174A (zh) * 2020-07-23 2020-11-10 北京师范大学 基于电子绘本的小学生审辩性思维测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26411A (zh) * 2023-05-06 2023-06-06 深圳市人马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画的互动项目的交互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6226411B (zh) * 2023-05-06 2023-07-28 深圳市人马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画的互动项目的交互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6385230A (zh) * 2023-06-07 2023-07-04 北京奇趣万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阅读能力评测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ullingford Effective teacher
Roell Intercultural Training with Films.
CN107480766B (zh) 多模态虚拟机器人的内容生成的方法和系统
JP7120637B2 (ja) 学習支援システム、学習支援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学習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13420131A (zh) 儿童绘本的阅读引导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Lindas Engaging with postmodernism: An examination of literature and the canon
Hennings Beyond the Read Aloud: To Read Through Listening to and Reflecting on Literature.
Long How to ride a lion: a call for a higher transmedia criticism
Theobald Develop your presentation skills
Barton Getting the Buggers Into Languages 2nd Edition
US10046242B1 (en) Image processing for improving memorization speed and quality
McQuillan Aesthetic Scandal and Accessibility: The Subversive Simplicity of Rupi Kaur’s Milk and Honey
Morocco Teachers, Children and the Magical Writing Machine: Instructional Contexts for Word Processing with Learning Disabled Children. Final Report, and
Pierotti Digital Storytelling: an application of vichian theory
Colmenares Affect [ing] the Theory-Practice Gap in Social Justice Teacher Education: Exploring Student Teachers’“Stuck Moments”
Wilks Teens of color on TV: charting shifts in sensibility and approaches to portrayals of Black characters in American serialized teen dramas
Makini PictureBlocks: constructing and deconstructing picture-driven literacy development
Bayar Digital Media Consumption of Children in Television Series: Çocuklar Duymasın With Conversation Analysis
Chatzichristodoulou Live Art in the UK: Shaping a Field
Ellen The Testing Bureau–Creating a climate fiction game to influence the narrative of climate change
Smith The anchor dat keeps um from driftin': The responses of African American fourth and fifth graders to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Brekke Edu-larp: a new pedagogy for writing
Permatasari STUDENTS PERCEPTION ON DIGITAL COMICS AS READING COMPREHENSION LEARNING RESOURCES: A Qualitative Study at the Second-Semester Students of Department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Syarif Hidayatullah State Islamic University
Gullion On Technical Considerations
Indah Netizen Rhetoric on Indonesia Issues in Social Med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