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5436B - 登机桥通道及登机桥 - Google Patents

登机桥通道及登机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5436B
CN113415436B CN202110710259.5A CN202110710259A CN113415436B CN 113415436 B CN113415436 B CN 113415436B CN 202110710259 A CN202110710259 A CN 202110710259A CN 113415436 B CN113415436 B CN 1134154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ing bridge
air
air conditioner
tunnel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102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15436A (zh
Inventor
王仪军
唐天斌
黄威
韦飞鹏
岑大兵
孙海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MC Tianda Airport Support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MC Tianda Airport Suppor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MC Tianda Airport Support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MC Tianda Airport Support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102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154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15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5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15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5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1/00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 B64F1/30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for embarking or disembarking passengers
    • B64F1/305Bridges extending between terminal building and aircraft, e.g. telescopic, vertically adjust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登机桥通道及登机桥,登机桥通道包括通道本体和空调组件。通道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顶板和隔板,顶板和隔板之间构成一夹层空间;空调组件设于夹层空间内,且包括空调内机、回风管和出风管;其中,回风管的一端连接于空调内机,另一端设有回风口,出风管的一端连接于空调内机,另一端设有出风口;其中,回风口和出风口均朝向通道本体的通行区域。

Description

登机桥通道及登机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登机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登机桥通道及登机桥。
背景技术
登机桥作为飞机和候机楼之间的桥梁,被广泛使用。由于登机桥通道采用的是封闭结构,通道内的空气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如夏天时,通道内温度过高,冬天时,通道内温度过低。
为了使旅客通行体验更好,在相关技术中,通过在通道上设置空调内机,以向通道内输送冷气或暖气,实现调节通道内温度的目的。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内机的设置方式,存在影响内外通道伸缩、出风效果不佳以及不美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隐藏式的空调内机的登机桥通道,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登机桥通道的登机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登机桥通道,包括:
通道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顶板和隔板,所述顶板和所述隔板之间构成一夹层空间;
空调组件,设于所述夹层空间内,且包括空调内机、回风管和出风管;
其中,所述回风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空调内机,另一端设有回风口,所述出风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空调内机,另一端设有出风口;
其中,所述回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朝向所述通道本体的通行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登机桥通道还包括栅格,所述栅格呈条状结构,并沿着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栅格用于遮盖所述回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所述登机桥通道还包括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邻设于所述栅格。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相较于所述照明组件,所述栅格更邻近于所述顶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照明组件包括光源,所述光源邻设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回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照明组件还包括透光带和灯壳,所述灯壳固定连接于所述通道本体,所述光源设于所述灯壳内;
所述透光带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灯壳的开口,以将所述光源封闭在所述灯壳内;所述透光带呈带状,沿着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透光带邻设于所述栅格。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隔板搭接于所述灯壳。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回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向均位于所述通道本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通道本体还包括吊架,所述吊架设于所述夹层空间,且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
所述吊架包括具有承托状态和收缩状态的承托部,所述承托部位于所述空调内机朝向所述隔板的一侧,并处于所述空调内机和所述隔板之间;
当处于承托状态时,所述承托部在所述隔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空调内机在所述隔板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当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承托部在所述隔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空调内机在所述隔板上的投影不存在重叠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隔板通过挂钩结构连接于所述吊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通道本体还包括两个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沿宽度方向的两相对侧;
所述侧板包括具有打开状态和封闭状态的换气窗口,所述换气窗口连通于所述通行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的登机桥,包括内通道和外通道,所述内通道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登机桥通道,其中,所述登机桥通道的空调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空调组件沿着所述登机桥通道的通道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登机桥通道,通过采用空调组件设于夹层空间内,以及回风口和出风口均朝向通道本体的通行区域的技术手段,使得空调组件的空调内机、回风管和出风管均隐藏在夹层空间,既不外露于顶板,又不外露于隔板,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影响内外通道伸缩和进风效果不佳的问题。另外,隐藏式的空调,还提升了通道的美感。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至图3示出的是相关技术中的登机桥通道的示意图。
图4示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登机桥通道的示意图。
图5示出的是图4中沿X-X的剖面图。
图6示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登机桥通道去除隔板后的局部仰视图。
图7示出的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登机桥通道的局部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内通道
11、顶板
12、隔板
2、空调内机
3、外通道
100、通道本体
101、夹层空间
102、通行区域
110、顶板
120、隔板
130、侧板
131、换气窗口
140、吊架
141、承托部
150、底板
200、空调组件
210、空调内机
220、回风管
221、回风口
230、出风管
231、出风口
300、栅格
400、照明组件
410、光源
420、透光带
430、灯壳
431、承载部
510、侧窗
520、推力链条
530、伸缩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图1至图3示出的是相关技术中的登机桥通道的示意图。登机桥包括内通道1和外通道3,外通道3可伸缩地套接于内通道1的外部,使得内通道1和外通道3能够相对伸缩,以改变登机桥的长度。
内通道1上设有空调内机2。当然,虽然图中未示出,外通道3上也可以设有空调内机(图未示)。内通道1包括顶板11和隔板12,顶板11和隔板12沿着通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如图1所示,空调内机2设置在内通道1上,且外露于顶板11。由于空调内机2外露于顶板11,导致空调内机2凸出于顶板11的表面。当外通道3相对于内通道1伸缩时,凸出的空调内机2会与外通道3发生运动干涉,进而影响内外通道的伸缩。
如图2所示,为了使空调内机2不与外通道3发生运动干涉,图2中的空调内机2凸出于顶板11的部分的高度降低。虽然内外通道可以顺畅地伸缩,但当外通道3收缩至遮挡内通道1上的空调内机2的位置时,外通道3会影响空调内机2的进风,进而影响制冷或供暖效果。
如图3所示,空调内机2的底部外露于内通道1的隔板12。当旅客在通道内通行时,空调内机2的出风会直接吹到旅客的头顶,给旅客带来不好的通行体验。另外,外露的空调内机也会影响通道内的美观。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隐藏式空调内机的通道结构,尤其是登机桥通道或登船桥通道。
如图4和图5所示,图4示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登机桥通道的示意图。图5示出的是图4中沿X-X的剖面图。本发明实施例的登机桥通道,包括通道本体100和空调组件200。通道本体100包括顶板110、分别连接在顶板110的两相对侧的两个侧板130以及与所述顶板110相对设置且连接于两个侧板130的底板150。
在一实施方式中,通道本体100的横截面可以大致呈一矩形,但不以此为限。
隔板120设置在顶板110、两个侧板130和底板150围成的空间内,且与顶板110间隔设置。这样隔板120将通道本体1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个空间,分别为夹层空间101和通行区域102。通行区域102用以供旅客通行。
空调组件200设于夹层空间101内,且包括空调内机210、回风管220和出风管230;其中,回风管220的一端连接于空调内机210,另一端设有回风口221,出风管230的一端连接于空调内机210,另一端设有出风口231;其中,回风口221和出风口231均朝向通道本体100的通行区域102,出风口231和回风口221对应设置,风的流动性更强,风循环距离更短,风循环周期更短,风距离空调的距离更短,相较于现有通道上设计的空调,相同时间,风经过空调处理的次数更多,通道的保温和变温效果更好。
空调内机210与顶板110固定连接。在一种实施例中,空调内机210与顶板110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一安装板通过焊接方式与顶板110固定连接,空调内机210通过螺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通道本体100还包括吊架140,吊架140设于夹层空间101,且固定连接于顶板110。回风管220和出风管230均由吊架140承托。可以理解,与空调内机210连接的液管、气管及排水管也均由吊架140承托。
隔板120可以与吊架140可拆卸地连接。当隔板120连接在吊架140时,隔板120能够遮挡空调组件200,避免空调组件200外露,影响通道美观。当隔板120与吊架140脱离后,空调组价200外露,便于维修人员对空调组价200进行维修保养。作为示例,隔板120可以通过挂钩结构连接于吊架140,但不以此为限。
在一实施方式中,隔板120可以为蜂窝铝板,但不以此为限。蜂窝铝板具有重量轻、抗拉强度高、抗弯曲且美观的优点。
吊架140包括具有承托状态和收缩状态的承托部141,承托部141位于空调内机210朝向隔板120的一侧,处于空调内机210和隔板120之间。当处于承托状态时,处于承托状态的托承部141在隔板120上的投影与空调内机210在隔板120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此时,若空调内机210从顶板110意外掉落,承托部141能够承托空调内机210,可防止空调内机210直接掉到隔板120上。
当处于收缩状态时,处于收缩状态的托承部141在隔板120上的投影与空调内机210在隔板120上的投影不存在重叠区域。如此,当需要维修空调时,可将托承部141调至收缩状态,以便于有足够空间进行空调维修、不妨碍空调维修。
在一实施方式中,承托部141在承托状态和收缩状态间的运动方式可以采用可伸缩结构、可转动结构或可折叠结构,本发明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承托部141也可以是固定的,即承托部141始终承托在空调内机210的下方。
如图5和图6所示,图6示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登机桥通道去除隔板后的局部仰视图。
如图6所示,空调组件2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空调组件200沿着通道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如此,可使得通道本体100长度方向的各个区域冷热均匀,温感无差别。
另外,在如图1登机桥包括内通道和外通道的场景下,由于空调组件200可全部隐藏于通道中,多个均匀排布的空调不会干涉内通道和外通道之间相对运动,可保持内通道和外通道之间优异的伸缩性能。如图6所示,多个空调组件200的多个回风口221位于隔板120的第一侧,且多个回风口221沿着通道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多个空调组件200的多个出风口231位于隔板120的第二侧,且多个出风口231沿着通道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可以理解,一个回风管220还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回风口221,一个出风管也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出风口。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回风口221和出风口231分别设置在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使得回风口221和出风口231的风向也均位于通道本体100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而不是在隔板120的中间区域。这样,当旅客通行时,不会出现冷风或暖风直接吹向旅客的头顶的情况,提升了旅客的通行体验。
登机桥通道还包括栅格300,栅格300用于遮盖回风口221和出风口231。进一步,栅格300呈条状结构,沿着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如此,旅客通过目测,并不能直接的观察及确定回风口221和出风口231的位置,进一步增加了空调组件的隐蔽性,并且还提升了通道的整体性和美观度。
如图5所示,登机桥通道还包括照明组件400,照明组件400邻设于栅格300。在照明组件400发出光线后,由于照明组件400邻设于栅格300,故照明组件400的光线效果会弱化与其邻接的栅格310,320的视觉效果,以强化空调组件的隐蔽性。进一步,相较于照明组件,栅格更邻近于顶板,栅格和光带高度差会使栅格视觉效果更弱,以进一步弱化与其邻接的栅格310,320的视觉效果,增加栅格的隐蔽性,以进一步强化与空调组件有关部件的隐蔽性。
如图6和图7所示,图7示出的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照明组件400包括光源410、透光带420和灯壳430,灯壳430固定连接于吊架140,光源410设于灯壳430内。透光带420可拆卸地连接于灯壳430的开口,以将光源410封闭在所述灯壳430内。光源410通过透光带420实现通行区域102的照明。
透光带420呈带状,沿着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透光带邻设于栅格。如此,虽然光源在长度方向上仍是间隔设置,但是由于透光带的遮挡,在视觉效果上,看不出是间隔布置的光源,而是一带状的长条灯,通道在整体上的视觉效果更好。
在一种实施例中,光源410邻设于出风口和回风口,如此,出风口和回风口的风可用于给光源降温,增加光源散热,以增加光源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实施例中,灯壳430包括承载部431,隔板120搭接于承载部431上。承上所述,如图5和图7所示,隔板120既可以搭接于承载部431上,又可以通过挂钩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吊架140。
请再次参阅图5,侧板130包括具有打开状态和封闭状态的换气窗口131,换气窗口131连通于通行区域102。当换气窗口131处于打开状态时,外界空气能够进入通道内,进而实现对通道内的空气的补充与净化。通过设置换气窗口131,可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道及时补充新风。
作为示例,换气窗口131在打开状态和封闭状态间的切换方式,可以通过一侧窗510的开闭实现。举例来说,侧窗510的开闭可以通过推拉动作实现。侧窗510转动连接于侧板130,当侧窗510向外转动时,侧窗510打开,换气窗口131处于打开状态;当侧窗510向内转动时,侧窗510关闭,换气窗口131处于打开状态处于封闭状态。
侧窗510的运动可以通过电驱动方式,并由中控室控制。具体来说,侧板130邻近换气窗口131的位置设有伸缩机构530,推力链条520的一端连接于侧窗510,另一端连接于伸缩机构530。当伸缩机构530卷绕所述推力链条520时,推力链条520能够带动侧窗510实现关闭。当伸缩机构530释放所述推力链条520时,推力链条520推抵侧窗510实现打开。
如图8所示,图8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登机桥通道的局部侧视图。侧板130包括框架132和镶嵌在框架上的玻璃133。本发明实施例的框架132包括拉杆结构1321,拉杆结构1321搭配玻璃侧壁,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登机桥通道更加美观。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登机桥,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登机桥通道。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登机桥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所有优点和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登机桥通道及登机桥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的登机桥通道,通过采用空调组件200设于夹层空间101内,以及回风口221和出风口231均朝向通道本体100的通行区域102的技术手段,使得空调组件200的空调内机210、回风管220和出风管230均隐藏在夹层空间101,既不外露于顶板110,又不外露于隔板120,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影响内外通道伸缩和进风效果不佳的问题。另外,隐藏式的空调,还提升了通道的美感。
在发明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发明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登机桥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道本体(100),包括间隔设置的顶板(110)和隔板(120)以及吊架(140),所述顶板(110)和所述隔板(120)之间构成一夹层空间(101);所述吊架(140)设于所述夹层空间(101),且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110);
空调组件(200),设于所述夹层空间(101)内,且包括空调内机(210)、回风管(220)和出风管(230);
其中,所述回风管(22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空调内机(210),另一端设有回风口(221),所述出风管(23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空调内机(210),另一端设有出风口(231);
其中,所述回风口(221)和所述出风口(231)均朝向所述通道本体(100)的通行区域(102);
其中,所述吊架(140)包括具有承托状态和收缩状态的承托部(141),所述承托部(141)位于所述空调内机(210)朝向所述隔板(120)的一侧,并处于所述空调内机(210)和所述隔板(120)之间;
当处于承托状态时,所述承托部(141)在所述隔板(120)上的投影与所述空调内机(210)在所述隔板(120)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当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承托部(141)在所述隔板(120)上的投影与所述空调内机(210)在所述隔板(120)上的投影不存在重叠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登机桥通道还包括栅格(300),所述栅格(300)呈条状结构,并沿着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栅格(300)用于遮盖所述回风口(221)和所述出风口(231);
所述登机桥通道还包括照明组件(400),所述照明组件(400)邻设于所述栅格(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登机桥通道,其特征在于,相较于所述照明组件(400),所述栅格(300)更邻近于所述顶板(1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登机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400)包括光源(410),所述光源(410)邻设于所述出风口(231)和所述回风口(2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登机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400)还包括透光带(420)和灯壳(430),所述灯壳(430)固定连接于所述通道本体(100),所述光源(410)设于所述灯壳(430)内;
所述透光带(42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灯壳(430)的开口,以将所述光源(410)封闭在所述灯壳(430)内;所述透光带(420)呈带状,沿着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透光带(420)邻设于所述栅格(3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登机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20)搭接于所述灯壳(4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221)和所述出风口(231)的风向均位于所述通道本体(100)沿宽度方向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20)通过挂钩结构连接于所述吊架(1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本体(100)还包括两个侧板(130),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110)沿宽度方向的两相对侧;
所述侧板(130)包括具有打开状态和封闭状态的换气窗口(131),所述换气窗口(131)连通于所述通行区域(102)。
10.一种登机桥,包括内通道和外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通道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登机桥通道,其中,所述登机桥通道的空调组件(2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空调组件(200)沿着所述登机桥通道的通道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CN202110710259.5A 2021-06-25 2021-06-25 登机桥通道及登机桥 Active CN1134154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0259.5A CN113415436B (zh) 2021-06-25 2021-06-25 登机桥通道及登机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0259.5A CN113415436B (zh) 2021-06-25 2021-06-25 登机桥通道及登机桥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5436A CN113415436A (zh) 2021-09-21
CN113415436B true CN113415436B (zh) 2023-10-03

Family

ID=77716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10259.5A Active CN113415436B (zh) 2021-06-25 2021-06-25 登机桥通道及登机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1543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06272A (ja) * 2008-06-27 2010-01-14 Nippon Plast Co Ltd 車両用空気吹出装置
ES2342761A1 (es) * 2009-09-28 2010-07-13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Center S.A. Sistema de aire acondicionado para pasarelas de embarque telescopicas.
CN201751298U (zh) * 2010-06-07 2011-02-23 蒂森克虏伯机场系统(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空调安装的登机桥
CN102997341A (zh) * 2012-10-15 2013-03-27 蒂森克虏伯机场系统(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带假天花的登机桥空调系统
CN203375630U (zh) * 2013-05-21 2014-01-01 蒂森克虏伯机场系统(中山)有限公司 通道顶部空调出风口结构
CN207778667U (zh) * 2017-12-20 2018-08-28 西安工程大学 太阳能驱动的机场登机廊桥用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JP2019189174A (ja) * 2018-04-27 2019-10-31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旅客搭乗橋
CN111854016A (zh) * 2020-08-18 2020-10-30 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 通道结构、登机/登船桥及登机/登船桥的空调使用方法
CN112623251A (zh) * 2020-12-18 2021-04-09 中国民航大学 机场廊桥泊位区域移动式微环境调节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47137B1 (ko) * 2013-04-26 2014-01-07 한국공항공사 터널 냉난방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탑승교, 탑승교 냉난방 시스템, 그 제어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06272A (ja) * 2008-06-27 2010-01-14 Nippon Plast Co Ltd 車両用空気吹出装置
ES2342761A1 (es) * 2009-09-28 2010-07-13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Center S.A. Sistema de aire acondicionado para pasarelas de embarque telescopicas.
CN201751298U (zh) * 2010-06-07 2011-02-23 蒂森克虏伯机场系统(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空调安装的登机桥
CN102997341A (zh) * 2012-10-15 2013-03-27 蒂森克虏伯机场系统(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带假天花的登机桥空调系统
CN203375630U (zh) * 2013-05-21 2014-01-01 蒂森克虏伯机场系统(中山)有限公司 通道顶部空调出风口结构
CN207778667U (zh) * 2017-12-20 2018-08-28 西安工程大学 太阳能驱动的机场登机廊桥用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JP2019189174A (ja) * 2018-04-27 2019-10-31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旅客搭乗橋
CN111854016A (zh) * 2020-08-18 2020-10-30 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 通道结构、登机/登船桥及登机/登船桥的空调使用方法
CN112623251A (zh) * 2020-12-18 2021-04-09 中国民航大学 机场廊桥泊位区域移动式微环境调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5436A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45151C2 (ru) Подвесной профиль, обеспечивающий прохождение воздуха, и узел потолка, содержащий такой профиль
JP4467981B2 (ja) モジュラーサービスユニット
US4958500A (en)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ing method
CN106196291B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2005105732A (ja) 換気機能付き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建物
CN1771411A (zh) 整体式空调机
CN106403013B (zh) 双贯流柜机
CN113415436B (zh) 登机桥通道及登机桥
KR910006122Y1 (ko) 공기 조화 시스템이 있는 조립식 장막벽용 덕트 장착 구조물
WO2016148507A1 (ko) 제습 냉방기용 가변풍량 디퓨져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습 냉방 시스템
WO2012177186A2 (ru) Активная воздухораспределяющая потолочная облицовка и активный воздуховод с ионным движителем (варианты)
CN112503659B (zh) 一种智能送风系统
CN209763386U (zh) 一种整合供冷、通风、照明的天花板系统
CN112781113A (zh) 一种舱体用空调通风结构及舱体
KR102197170B1 (ko) 실외기-외부 창 구조물 연결조립체
JPH1073310A (ja) 多機能カセット型空調ユニット
JPH01296031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14370604U (zh) 一种舱体用空调通风结构及舱体
CN110847456A (zh) 建筑立面框架及建筑立面系统
CN21614381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CN109812870B (zh) 出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JP2020070965A (ja) 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WO2022217924A1 (zh) 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CN210717999U (zh) 灯槽出风口
CN210619945U (zh) 一种民用电梯轿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