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3872A - 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3872A
CN113413872A CN202110760624.3A CN202110760624A CN113413872A CN 113413872 A CN113413872 A CN 113413872A CN 202110760624 A CN202110760624 A CN 202110760624A CN 113413872 A CN113413872 A CN 113413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activated carbon
nano
amino acid
formaldehy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606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圣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aiji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aiji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aiji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aiji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606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138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13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38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0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B01J20/2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mprising free carbon; comprising carbon obtained by carbonis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30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 B01J20/3078Thermal treatment, e.g. calcining or pyroliz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30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 B01J20/3085Chemical treatment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J20/3007 - B01J20/3078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3/00Adsorbents used in seperation treatment of gases and vapours
    • B01D2253/10Inorganic adsorbents
    • B01D2253/102Carb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70Organic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D2257/00 - B01D2257/602
    • B01D2257/708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20/00Aspects relating to sorbent materials
    • B01J2220/40Aspects relating to the composition of sorbent or filter aid materials
    • B01J2220/48Sorb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arting material used for their preparation
    • B01J2220/4806Sorb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arting material used for their preparation the starting material being of inorganic charac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20/00Aspects relating to sorbent materials
    • B01J2220/40Aspects relating to the composition of sorbent or filter aid materials
    • B01J2220/48Sorb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arting material used for their preparation
    • B01J2220/4812Sorb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arting material used for their preparation the starting material being of organic charac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属于环保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二氧化钛5‑10份、纳米银10‑20份、增稠剂2‑6份、过碳酸钠4‑10份、去离子水50‑80份、活性炭70‑90份、活性氧化铝粉10‑20份、氨基酸混合液15‑30份。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新材料能够增大活性炭对于甲醛的吸收效果,对甲醛的具有较好的吸收率以及吸收效率,具有成本低廉、材料易获取、除醛效果好的优点,适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醛是室内空气污染物之一,它具有很高的毒性和刺激性,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巨大,是主要的致癌、致畸形的化学物质之一,生活中的甲醛通常来源于装饰、装修材料、家具和涂料等,尤以人造板材及其使用的胶黏剂为甚,这些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含有甲醛的酚醛和脲醛树脂,在使用过程中会游离甲醛。长期以来,关于如何有效除去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其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目前,传统的甲醛去除手段大多利用活性炭对甲醛进行吸附,活性炭吸附甲醛时容易发生饱和现象,使得活性炭的吸附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二氧化钛5-10份、纳米银10-20份、增稠剂2-6份、过碳酸钠4-10份、去离子水50-80份、活性炭70-90份、活性氧化铝粉10-20份、氨基酸混合液15-30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二氧化钛6-9份、纳米银12-18份、增稠剂3-5份、过碳酸钠6-8份、去离子水60-70份、活性炭75-85份、活性氧化铝粉13-17份、氨基酸混合液19-2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二氧化钛7份、纳米银15份、增稠剂4份、过碳酸钠7份、去离子水65份、活性炭80份、活性氧化铝粉15份、氨基酸混合液22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增稠剂为聚氨酯、淀粉、羟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氨基酸混合液为含有氨基或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溶液。
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活性炭的改性处理:将活性炭平铺于网箱内部,利用蒸汽发生器向网箱内部输送高温蒸汽,每隔10分钟打开网箱,对活性炭进行搅拌并重新铺平,网箱打开次数以及活性炭的搅拌次数为3-6次,得改性活性炭;
中间体的制备:按配比取二氧化钛、纳米银、增稠剂、过碳酸钠、氨基酸混合液、活性氧化铝粉以及去离子水,将所取的二氧化钛、纳米银、过碳酸钠、氨基酸混合液以及活性氧化铝粉剪切共混,置于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2.5-5.5h,搅拌的同时逐滴加入增稠剂,得中间体溶液;
活性炭负载中间体处理:将上述制得的中间体溶液由雾化设备输出至网箱内部,同时搅拌改性活性炭2.5-5.5h后,向网箱内部通入高速气流0.5-1h,得活性炭负载中间体;
将上述所得活性炭负载中间体置于烘箱中80-100℃烘干,烘干后粉碎过200目筛,得成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磁力搅拌转速为1200-2000r/min,温度为24-36℃。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高速气流采用鼓风机提供,流速为500m/s。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活性炭的改性处理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活性炭置于透明箱体内部,利用间隔分布的若干刺针反复插入至透明箱体内部,以对活性炭进行穿刺处理,得改性得活性炭。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刺针的直径为2毫米,所述刺针的插入次数为50-70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新材料能够增大活性炭对于甲醛的吸收效果,对甲醛的具有较好的吸收率以及吸收效率,具有成本低廉、材料易获取、除醛效果好的优点,适于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二氧化钛5、纳米银10份、增稠剂2份、过碳酸钠4份、去离子水50份、活性炭70份、活性氧化铝粉10份、氨基酸混合液15份。
所述增稠剂为聚氨酯、淀粉、羟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几种,增稠剂用于增大溶液的粘性;所述氨基酸混合液为含有氨基或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溶液,在常温下,甲醛能够与氨基酸混合液中的氨基发生反应,并生成羟甲基衍生物,以实现甲醛的去除。
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活性炭的改性处理:将活性炭平铺于网箱内部,利用蒸汽发生器向网箱内部输送高温蒸汽,每隔10分钟打开网箱,对活性炭进行搅拌并重新铺平,网箱打开次数以及活性炭的搅拌次数为3次,得改性活性炭;由于高温蒸汽可对活性炭产生蚀刻效果,以增大活性炭内部空隙数量以及孔深,使得后续中间体溶液的依附面积增大,以提高甲醛的吸收效果;
中间体的制备:按配比取二氧化钛、纳米银、增稠剂、过碳酸钠、氨基酸混合液、活性氧化铝粉以及去离子水,将所取的二氧化钛、纳米银、过碳酸钠、氨基酸混合液以及活性氧化铝粉剪切共混,置于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2.5h,搅拌的同时逐滴加入增稠剂,得中间体溶液;通过加入增稠剂,可使得中间体溶液的粘度增大,以便于中间体溶液中的各组分能够顺利的粘附至改性的活性炭表面以及内孔中;
活性炭负载中间体处理:将上述制得的中间体溶液由雾化设备输出至网箱内部,同时搅拌改性活性炭2.5h后,向网箱内部通入高速气流0.5h,得活性炭负载中间体;经雾化设备输出的中间体溶液在形成细小的雾滴后可渗入至改性活性炭内孔中,实现中间体溶液的附着;通过高速气流的通入,可使得进入改性活性炭内孔中的多余中间体溶液(未附着在空隙内壁的中间体溶液)吹出,以防止进入孔洞内部的中间体溶液过多,导致孔洞的堵塞。
将上述所得活性炭负载中间体置于烘箱中80℃烘干,烘干后粉碎过200目筛,得成品。
上述步骤中,所述磁力搅拌转速为1200-2000r/min,温度为24-36℃,所述高速气流采用鼓风机提供,流速为500m/s;
所述活性炭的改性处理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将活性炭置于透明箱体内部,利用间隔分布的若干刺针反复插入至透明箱体内部,以对活性炭进行穿刺处理,得改性得活性炭。
上述步骤中,所述刺针的直径为2毫米,所述刺针的插入次数为50-70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二氧化钛10、纳米银20份、增稠剂6份、过碳酸钠10份、去离子水80份、活性炭90份、活性氧化铝粉20份、氨基酸混合液30份。
所述增稠剂为聚氨酯、淀粉、羟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几种,增稠剂用于增大溶液的粘性;所述氨基酸混合液为含有氨基或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溶液,在常温下,甲醛能够与氨基酸混合液中的氨基发生反应,并生成羟甲基衍生物,以实现甲醛的去除。
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活性炭的改性处理:将活性炭平铺于网箱内部,利用蒸汽发生器向网箱内部输送高温蒸汽,每隔10分钟打开网箱,对活性炭进行搅拌并重新铺平,网箱打开次数以及活性炭的搅拌次数为6次,得改性活性炭;由于高温蒸汽可对活性炭产生蚀刻效果,以增大活性炭内部空隙数量以及孔深,使得后续中间体溶液的依附面积增大,以提高甲醛的吸收效果;
中间体的制备:按配比取二氧化钛、纳米银、增稠剂、过碳酸钠、氨基酸混合液、活性氧化铝粉以及去离子水,将所取的二氧化钛、纳米银、过碳酸钠、氨基酸混合液以及活性氧化铝粉剪切共混,置于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5.5h,搅拌的同时逐滴加入增稠剂,得中间体溶液;通过加入增稠剂,可使得中间体溶液的粘度增大,以便于中间体溶液中的各组分能够顺利的粘附至改性的活性炭表面以及内孔中;
活性炭负载中间体处理:将上述制得的中间体溶液由雾化设备输出至网箱内部,同时搅拌改性活性炭5.5h后,向网箱内部通入高速气流1h,得活性炭负载中间体;经雾化设备输出的中间体溶液在形成细小的雾滴后可渗入至改性活性炭内孔中,实现中间体溶液的附着;通过高速气流的通入,可使得进入改性活性炭内孔中的多余中间体溶液(未附着在空隙内壁的中间体溶液)吹出,以防止进入孔洞内部的中间体溶液过多,导致孔洞的堵塞。
将上述所得活性炭负载中间体置于烘箱中100℃烘干,烘干后粉碎过200目筛,得成品。
上述步骤中,所述磁力搅拌转速为1200-2000r/min,温度为24-36℃,所述高速气流采用鼓风机提供,流速为500m/s;
所述活性炭的改性处理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将活性炭置于透明箱体内部,利用间隔分布的若干刺针反复插入至透明箱体内部,以对活性炭进行穿刺处理,得改性得活性炭。
上述步骤中,所述刺针的直径为2毫米,所述刺针的插入次数为50-70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二氧化钛7份、纳米银15份、增稠剂4份、过碳酸钠7份、去离子水65份、活性炭80份、活性氧化铝粉15份、氨基酸混合液22份。
所述增稠剂为聚氨酯、淀粉、羟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几种,增稠剂用于增大溶液的粘性;所述氨基酸混合液为含有氨基或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溶液,在常温下,甲醛能够与氨基酸混合液中的氨基发生反应,并生成羟甲基衍生物,以实现甲醛的去除。
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活性炭的改性处理:将活性炭平铺于网箱内部,利用蒸汽发生器向网箱内部输送高温蒸汽,每隔10分钟打开网箱,对活性炭进行搅拌并重新铺平,网箱打开次数以及活性炭的搅拌次数为4次,得改性活性炭;由于高温蒸汽可对活性炭产生蚀刻效果,以增大活性炭内部空隙数量以及孔深,使得后续中间体溶液的依附面积增大,以提高甲醛的吸收效果;
中间体的制备:按配比取二氧化钛、纳米银、增稠剂、过碳酸钠、氨基酸混合液、活性氧化铝粉以及去离子水,将所取的二氧化钛、纳米银、过碳酸钠、氨基酸混合液以及活性氧化铝粉剪切共混,置于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4h,搅拌的同时逐滴加入增稠剂,得中间体溶液;通过加入增稠剂,可使得中间体溶液的粘度增大,以便于中间体溶液中的各组分能够顺利的粘附至改性的活性炭表面以及内孔中;
活性炭负载中间体处理:将上述制得的中间体溶液由雾化设备输出至网箱内部,同时搅拌改性活性炭4h后,向网箱内部通入高速气流0.7h,得活性炭负载中间体;经雾化设备输出的中间体溶液在形成细小的雾滴后可渗入至改性活性炭内孔中,实现中间体溶液的附着;通过高速气流的通入,可使得进入改性活性炭内孔中的多余中间体溶液(未附着在空隙内壁的中间体溶液)吹出,以防止进入孔洞内部的中间体溶液过多,导致孔洞的堵塞。
将上述所得活性炭负载中间体置于烘箱中90℃烘干,烘干后粉碎过200目筛,得成品。
上述步骤中,所述磁力搅拌转速为1200-2000r/min,温度为24-36℃,所述高速气流采用鼓风机提供,流速为500m/s;
所述活性炭的改性处理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将活性炭置于透明箱体内部,利用间隔分布的若干刺针反复插入至透明箱体内部,以对活性炭进行穿刺处理,得改性得活性炭。
上述步骤中,所述刺针的直径为2毫米,所述刺针的插入次数为50-70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二氧化钛6、纳米银12份、增稠剂3份、过碳酸钠6份、去离子水60份、活性炭75份、活性氧化铝粉13份、氨基酸混合液19份。
所述增稠剂为聚氨酯、淀粉、羟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几种,增稠剂用于增大溶液的粘性;所述氨基酸混合液为含有氨基或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溶液,在常温下,甲醛能够与氨基酸混合液中的氨基发生反应,并生成羟甲基衍生物,以实现甲醛的去除。
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活性炭的改性处理:将活性炭平铺于网箱内部,利用蒸汽发生器向网箱内部输送高温蒸汽,每隔10分钟打开网箱,对活性炭进行搅拌并重新铺平,网箱打开次数以及活性炭的搅拌次数为5次,得改性活性炭;由于高温蒸汽可对活性炭产生蚀刻效果,以增大活性炭内部空隙数量以及孔深,使得后续中间体溶液的依附面积增大,以提高甲醛的吸收效果;
中间体的制备:按配比取二氧化钛、纳米银、增稠剂、过碳酸钠、氨基酸混合液、活性氧化铝粉以及去离子水,将所取的二氧化钛、纳米银、过碳酸钠、氨基酸混合液以及活性氧化铝粉剪切共混,置于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3h,搅拌的同时逐滴加入增稠剂,得中间体溶液;通过加入增稠剂,可使得中间体溶液的粘度增大,以便于中间体溶液中的各组分能够顺利的粘附至改性的活性炭表面以及内孔中;
活性炭负载中间体处理:将上述制得的中间体溶液由雾化设备输出至网箱内部,同时搅拌改性活性炭3h后,向网箱内部通入高速气流0.6h,得活性炭负载中间体;经雾化设备输出的中间体溶液在形成细小的雾滴后可渗入至改性活性炭内孔中,实现中间体溶液的附着;通过高速气流的通入,可使得进入改性活性炭内孔中的多余中间体溶液(未附着在空隙内壁的中间体溶液)吹出,以防止进入孔洞内部的中间体溶液过多,导致孔洞的堵塞。
将上述所得活性炭负载中间体置于烘箱中85℃烘干,烘干后粉碎过200目筛,得成品。
上述步骤中,所述磁力搅拌转速为1200-2000r/min,温度为24-36℃,所述高速气流采用鼓风机提供,流速为500m/s;
所述活性炭的改性处理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将活性炭置于透明箱体内部,利用间隔分布的若干刺针反复插入至透明箱体内部,以对活性炭进行穿刺处理,得改性得活性炭。
上述步骤中,所述刺针的直径为2毫米,所述刺针的插入次数为50-70次。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二氧化钛9、纳米银18份、增稠剂5份、过碳酸钠8份、去离子水70份、活性炭85份、活性氧化铝粉17份、氨基酸混合液25份。
所述增稠剂为聚氨酯、淀粉、羟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几种,增稠剂用于增大溶液的粘性;所述氨基酸混合液为含有氨基或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溶液,在常温下,甲醛能够与氨基酸混合液中的氨基发生反应,并生成羟甲基衍生物,以实现甲醛的去除。
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活性炭的改性处理:将活性炭平铺于网箱内部,利用蒸汽发生器向网箱内部输送高温蒸汽,每隔10分钟打开网箱,对活性炭进行搅拌并重新铺平,网箱打开次数以及活性炭的搅拌次数为4次,得改性活性炭;由于高温蒸汽可对活性炭产生蚀刻效果,以增大活性炭内部空隙数量以及孔深,使得后续中间体溶液的依附面积增大,以提高甲醛的吸收效果;
中间体的制备:按配比取二氧化钛、纳米银、增稠剂、过碳酸钠、氨基酸混合液、活性氧化铝粉以及去离子水,将所取的二氧化钛、纳米银、过碳酸钠、氨基酸混合液以及活性氧化铝粉剪切共混,置于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4.5h,搅拌的同时逐滴加入增稠剂,得中间体溶液;通过加入增稠剂,可使得中间体溶液的粘度增大,以便于中间体溶液中的各组分能够顺利的粘附至改性的活性炭表面以及内孔中;
活性炭负载中间体处理:将上述制得的中间体溶液由雾化设备输出至网箱内部,同时搅拌改性活性炭4.5h后,向网箱内部通入高速气流0.9h,得活性炭负载中间体;经雾化设备输出的中间体溶液在形成细小的雾滴后可渗入至改性活性炭内孔中,实现中间体溶液的附着;通过高速气流的通入,可使得进入改性活性炭内孔中的多余中间体溶液(未附着在空隙内壁的中间体溶液)吹出,以防止进入孔洞内部的中间体溶液过多,导致孔洞的堵塞。
将上述所得活性炭负载中间体置于烘箱中95℃烘干,烘干后粉碎过200目筛,得成品。
上述步骤中,所述磁力搅拌转速为1200-2000r/min,温度为24-36℃,所述高速气流采用鼓风机提供,流速为500m/s;
所述活性炭的改性处理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将活性炭置于透明箱体内部,利用间隔分布的若干刺针反复插入至透明箱体内部,以对活性炭进行穿刺处理,得改性得活性炭。
上述步骤中,所述刺针的直径为2毫米,所述刺针的插入次数为50-70次。
除甲醛效果的鉴定:
实验所需装置:规格为1m×1m×1m的塑料箱、甲醛发生器、甲醛浓度检测仪、风扇,塑料箱两端均通有管道,甲醛发生器以及甲醛浓度检测仪均置于塑料箱内部,风扇置于其中一组管道内部,两组管道内均设有阀门,甲醛发生器为在加热炉上部放置烧杯。
对比例
甲醛的检测方法:
向烧杯内部加入1ml甲醛标准液,密封塑料箱,开启两组阀门,并同时打开风扇以及加热炉,10分钟后关闭两组阀门,并关闭风扇以及加热炉,检测时间起始点为0,利用甲醛浓度检测仪对塑料箱内部的甲醛浓度进行检测,并每个30min记录一次数据,检测时间为5h,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为甲醛浓度在自然状态下的衰减反映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A
由上表可知,甲醛在自然条件下降解速率以及降解率均较为低下,需采用相应措施才能提高甲醛的降解率。
采用本除甲醛新材料降解甲醛实验
分别称取实施例1、2、3所得除甲醛成品材料3g,先后置于塑料箱内部,向烧杯内部加入1ml甲醛标准液,密封塑料箱,开启两组阀门,并同时打开风扇以及加热炉,10分钟后关闭两组阀门,并关闭风扇以及加热炉,检测时间起始点为0,利用甲醛浓度检测仪对塑料箱内部的甲醛浓度进行检测,并每个30min记录一次数据,检测时间为5h,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为甲醛浓度在新材料状态下的衰减反映
Figure 405102DEST_PATH_IMAGE004
由上表可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新材料能够对甲醛的具有较好的吸收率以及吸收效率,具有成本低廉、材料易获取、除醛效果好的优点,适于推广使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二氧化钛5-10份、纳米银10-20份、增稠剂2-6份、过碳酸钠4-10份、去离子水50-80份、活性炭70-90份、活性氧化铝粉10-20份、氨基酸混合液15-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二氧化钛6-9份、纳米银12-18份、增稠剂3-5份、过碳酸钠6-8份、去离子水60-70份、活性炭75-85份、活性氧化铝粉13-17份、氨基酸混合液19-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二氧化钛7份、纳米银15份、增稠剂4份、过碳酸钠7份、去离子水65份、活性炭80份、活性氧化铝粉15份、氨基酸混合液2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聚氨酯、淀粉、羟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混合液为含有氨基或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溶液。
6.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活性炭的改性处理:将活性炭平铺于网箱内部,利用蒸汽发生器向网箱内部输送高温蒸汽,每隔10分钟打开网箱,对活性炭进行搅拌并重新铺平,网箱打开次数以及活性炭的搅拌次数为3-6次,得改性活性炭;
中间体的制备:按配比取二氧化钛、纳米银、增稠剂、过碳酸钠、氨基酸混合液、活性氧化铝粉以及去离子水,将所取的二氧化钛、纳米银、过碳酸钠、氨基酸混合液以及活性氧化铝粉剪切共混,置于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2.5-5.5h,搅拌的同时逐滴加入增稠剂,得中间体溶液;
活性炭负载中间体处理:将上述制得的中间体溶液由雾化设备输出至网箱内部,同时搅拌改性活性炭2.5-5.5h后,向网箱内部通入高速气流0.5-1h,得活性炭负载中间体;
将上述所得活性炭负载中间体置于烘箱中80-100℃烘干,烘干后粉碎过200目筛,得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搅拌转速为1200-2000r/min,温度为24-3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气流采用鼓风机提供,流速为500m/s。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的改性处理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活性炭置于透明箱体内部,利用间隔分布的若干刺针反复插入至透明箱体内部,以对活性炭进行穿刺处理,得改性得活性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刺针的直径为2毫米,所述刺针的插入次数为50-70次。
CN202110760624.3A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4138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0624.3A CN113413872A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0624.3A CN113413872A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3872A true CN113413872A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20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60624.3A Pending CN113413872A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138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5326A (zh) * 2021-12-13 2022-02-08 成都正蓉王牌办公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除甲醛环保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1369A (zh) * 2015-05-15 2015-08-19 陈君武 一种蜂窝网活性炭过滤器空气滤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8299A (zh) * 2016-08-22 2017-01-04 湖北格林森绿色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孔介质催化氧化制备空气净化材料的方法及空气净化材料
CN107376585A (zh) * 2017-07-17 2017-11-24 安徽三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复合材料及其净化模组
CN111013533A (zh) * 2019-12-10 2020-04-17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净化甲醛的改性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07997A (zh) * 2020-09-16 2020-12-22 重庆君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净化空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1369A (zh) * 2015-05-15 2015-08-19 陈君武 一种蜂窝网活性炭过滤器空气滤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8299A (zh) * 2016-08-22 2017-01-04 湖北格林森绿色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孔介质催化氧化制备空气净化材料的方法及空气净化材料
CN107376585A (zh) * 2017-07-17 2017-11-24 安徽三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复合材料及其净化模组
CN111013533A (zh) * 2019-12-10 2020-04-17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净化甲醛的改性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07997A (zh) * 2020-09-16 2020-12-22 重庆君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净化空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柳柱材 主编: "《活性炭吸附操作》", 31 January 1960, 石油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5326A (zh) * 2021-12-13 2022-02-08 成都正蓉王牌办公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除甲醛环保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82148A (zh) 一种电纺复合微纳米纤维空气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2806B (zh) 细菌纤维素-纳米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179239A (zh) 柚子皮改性氨基功能化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413872A (zh) 一种纳米复合除甲醛异味环保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70845B (zh) 活性碳基空气净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2461A (zh) 一种植物蛋白甲醛清除剂生产工艺
CN108744844A (zh) 一种具有抑菌除甲醛功能的凝胶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54432A (zh) 一种去甲醛的活性炭/细菌纤维素复合填料及制备方法
CN108939880B (zh) 一种甲醛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13007B (zh) 一种海泡石抗菌卷烟滤嘴棒纸及制备方法
CN205804829U (zh) 一种墙纸
CN108264849A (zh) 一种分解甲醛释放负离子的涂料
CN111217555A (zh) 一种吸附、分解甲醛并释放负氧离子的家装涂料
CN108729211B (zh) 石墨烯改性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石墨烯改性抗菌纤维和纱布
CN101781501A (zh) 一种托玛琳环保乳胶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79307A (zh) 一种高效耐久除甲醛的木材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57769A (zh) 一种含有陶瓷材料的纸质滤棒
CN114699358A (zh) 一种含竹叶黄酮的纳米砭石纤维面膜的制备方法
CN107583360A (zh) 一种维他命空气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069637A (zh) 一种专用于吸烟室的环保硅藻泥及制备方法
CN103556274B (zh) 一种竹炭、木炭复合粘胶纤维
CN103556256B (zh) 一种竹炭、麻杆炭复合粘胶纤维
CN206934924U (zh) 一种气体过滤设备
CN103556259B (zh) 一种竹炭、麻秆炭和草炭复合粘胶纤维
CN115304958B (zh) 一种色泽饱满,香味浓郁的徽墨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