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1171B -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1171B
CN113411171B CN202110542636.9A CN202110542636A CN113411171B CN 113411171 B CN113411171 B CN 113411171B CN 202110542636 A CN202110542636 A CN 202110542636A CN 113411171 B CN113411171 B CN 113411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symbols
channel
type
down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426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11171A (zh
Inventor
李强
吴强
曲秉玉
周永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426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11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11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1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11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1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433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equaliser structure
    • H04L2025/03535Variable structures
    • H04L2025/03547Switching between time domain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涉及无线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子帧的类型,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二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第一类型子帧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下行信道,上行控制信道在下行信道之前;第二类型子帧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下行信道,上行控制信道在下行信道之后,上行控制信道与下行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第三类型子帧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上行信道在下行控制信道之前;第四类型子帧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上行信道在下行控制信道之后,上行信道与下行控制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根据第一子帧的类型,在第一子帧上传输数据。本发明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分为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上行传输是指用户设备(英文:User Equipment;简称:UE)发送数据给基站,而下行传输是指基站发送数据给UE,且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需要占用不同的时频资源,比如,采用时分双工(英文:Time DivisionDuplex;简称:TDD)方式的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中,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需要占用处于不用时间段的帧来进行数据传输。
在LTE系统中,一个帧可以划分为10个子帧,10个子帧中包括上行子帧、下行子帧和特殊子帧。每个子帧在时间上又可以划分为多个符号,该多个符号可以为正交频分复用(英文: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简称:OFDM)符号或者单载波频分复用(英文: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Access;简称:SC-FDMA)符号。OFDM符号用于进行下行传输,SC-FDMA符号用于进行上行传输。
在一种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连续子帧,即子帧n和子帧n+1,每个子帧的第1个符号划分为OFDM符号,且第1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第2个符号划分为SC-FDMA符号,且第2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第2个符号之后剩余的符号可以划分为SC-FDMA符号,还可以划分为OFDM符号,因此,第2个符号之后剩余的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数据或者下行数据。另外,由于网络设备在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之间进行切换时需要一定的保护时间(英文:Guard Period)间隔,在该保护时间间隔内该网络设备无法进行数据传输,所以,对于连续的两个符号,如果其中一个符号进行上行传输,另一个符号进行下行传输,也即是,其中一个符号为SC-FDMA符号,另一个符号为OFDM符号,则在该两个符号之间需要设置一个保护时间间隔,如图1所示,每个子帧内需要进行2次上次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的切换,需要设置3个保护时间间隔。
尽管现有的这种设计比较灵活,但是存在着浪费资源、实现复杂的缺点。具体来说,现有技术中在一个子帧中需要设置三个保护时间间隔,这不仅使得在保护时间间隔的时间内不能发送有效的数据信息,也使得通信设备需要频繁的转换接收、发送的状态,导致了实现复杂程度的提升。
发明内容
为了节省资源,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实现的复杂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传输数据的第一子帧的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二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子帧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下行信道,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前;
所述第二类型子帧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下行信道,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后,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
所述第三类型子帧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前;
所述第四类型子帧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确定的第一子帧的类型,在所述第一子帧上传输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子帧后的第二子帧上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子帧与所述第一子帧相邻;
其中,若所述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不相同,则所述第一子帧与所述第二子帧之间还包括保护时间间隔;
其中,若所述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相同,则所述第一子帧与所述第二子帧之间不包括时间间隔。
结合第一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子帧后的第二子帧上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子帧与所述第一子帧相邻;
其中,若所述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为上行,所述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方向为下行,则所述第一子帧与所述第二子帧之间还包括保护时间间隔。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传输数据的第一子帧的类型,包括:
根据第一预设周期,确定所述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或者第二类型子帧;或者
根据第二预设周期,确定所述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根据第一预设周期,确定所述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或者第二类型子帧时,所述第一子帧用于传输同步信号、广播信号、发现参考信号之一或者组合;
其中,所述广播信号用于承载所述第一预设周期和/或所述第二预设周期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预设周期和所述第二预设周期相同时,所述广播信号指示所述第一预设周期或者所述第二预设周期,所述广播信号还指示所述第一预设周期与所述第二预设周期之间的偏置量;其中,所述偏置量用以指示所述第一预设周期与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对应的子帧之间的子帧号差值。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或者下行控制信道承载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以指示所述第一子帧后的第k个子帧的子帧类型,所述k为正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数据,所述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所述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后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数据,所述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所述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后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传输数据的第一子帧的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二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子帧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下行信道,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前;
所述第二类型子帧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下行信道,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后,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
所述第三类型子帧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前;
所述第四类型子帧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的第一子帧的类型,在所述第一子帧上传输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后的第二子帧上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子帧与所述第一子帧相邻;
其中,若所述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不相同,则所述第一子帧与所述第二子帧之间还包括保护时间间隔;
其中,若所述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相同,则所述第一子帧与所述第二子帧之间不包括时间间隔。
结合第二方面,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后的第二子帧上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子帧与所述第一子帧相邻;
其中,若所述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为上行,所述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方向为下行,则所述第一子帧与所述第二子帧之间还包括保护时间间隔。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预设周期,确定所述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或者第二类型子帧;或者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二预设周期,确定所述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根据第一预设周期,确定所述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或者第二类型子帧时,所述第一子帧用于传输同步信号、广播信号、发现参考信号之一或者组合;
其中,所述广播信号用于承载所述第一预设周期和/或所述第二预设周期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预设周期和所述第二预设周期相同时,所述广播信号指示所述第一预设周期或者所述第二预设周期,所述广播信号还指示所述第一预设周期与所述第二预设周期之间的偏置量;其中,所述偏置量用以指示所述第一预设周期与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对应的子帧之间的子帧号差值。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或者下行控制信道承载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以指示所述第一子帧后的第k个子帧的子帧类型,所述k为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数据,所述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所述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后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数据,所述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所述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后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传输数据的第一子帧的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二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子帧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下行信道,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前;
所述第二类型子帧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下行信道,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后,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
所述第三类型子帧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前;
所述第四类型子帧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
发射机,用于根据所述确定的第一子帧的类型,在所述第一子帧上传输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后的第二子帧上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子帧与所述第一子帧相邻;
其中,若所述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不相同,则所述第一子帧与所述第二子帧之间还包括保护时间间隔;
其中,若所述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相同,则所述第一子帧与所述第二子帧之间不包括时间间隔。
结合第三方面,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后的第二子帧上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子帧与所述第一子帧相邻;
其中,若所述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为上行,所述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方向为下行,则所述第一子帧与所述第二子帧之间还包括保护时间间隔。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第一预设周期,确定所述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或者第二类型子帧;或者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第二预设周期,确定所述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根据第一预设周期,确定所述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或者第二类型子帧时,所述第一子帧用于传输同步信号、广播信号、发现参考信号之一或者组合;
其中,所述广播信号用于承载所述第一预设周期和/或所述第二预设周期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预设周期和所述第二预设周期相同时,所述广播信号指示所述第一预设周期或者所述第二预设周期,所述广播信号还指示所述第一预设周期与所述第二预设周期之间的偏置量;其中,所述偏置量用以指示所述第一预设周期与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对应的子帧之间的子帧号差值。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或者下行控制信道承载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以指示所述第一子帧后的第k个子帧的子帧类型,所述k为正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数据,所述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所述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后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所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数据,所述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所述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后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所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传输数据的第一子帧的类中,其中,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二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前,且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间不包括保护时间间隔,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后,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只进行一次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的切换,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前,且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不包括保护时间间隔,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后,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只进行一次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的切换,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提高了无线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子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类型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类型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类型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四类型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续两个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续两个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连续两个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9(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类型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9(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二类型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9(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二类型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四类型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四类型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四类型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类型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类型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一类型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三类型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三类型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三类型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确定传输数据的第一子帧的类型,其中,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二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
其中,第一类型子帧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下行信道,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前;
第二类型子帧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下行信道,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后,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
第三类型子帧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前;
第四类型子帧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后,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
步骤202:根据确定的第一子帧的类型,在第一子帧上传输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传输数据的第一子帧的类中,其中,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二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前,且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间不包括保护时间间隔,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后,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只进行一次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的切换,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前,且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不包括保护时间间隔,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后,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只进行一次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的切换,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提高了无线资源利用率。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子帧后的第二子帧上传输数据,其中,第二子帧与第一子帧相邻;
其中,若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与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不相同,则第一子帧与第二子帧之间还包括保护时间间隔;
其中,若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与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相同,则第一子帧与第二子帧之间不包括时间间隔。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子帧后的第二子帧上传输数据,其中,第二子帧与第一子帧相邻;
其中,若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为上行,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方向为下行,则第一子帧与第二子帧之间还包括保护时间间隔。
可选地,确定传输数据的第一子帧的类型,包括:
根据第一预设周期,确定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或者第二类型子帧;或者
根据第二预设周期,确定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
可选地,当根据第一预设周期,确定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或者第二类型子帧时,第一子帧用于传输同步信号、广播信号、发现参考信号之一或者组合;
其中,该广播信号用于承载第一预设周期和/或第二预设周期的信息。
可选地,当第一预设周期和第二预设周期相同时,该广播信号指示第一预设周期或者第二预设周期,该广播信号还指示第一预设周期与第二预设周期之间的偏置量;其中,该偏置量用以指示第一预设周期与第二预设周期对应的子帧之间的子帧号差值。
可选地,第一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或者下行控制信道承载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第一子帧后的第k个子帧的子帧类型,k为正整数。
可选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数据,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后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
可选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
可选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
可选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数据,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后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
可选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
可选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均可按照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确定传输数据的第一子帧的类型,其中,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二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
其中,第一类型子帧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下行信道,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前;第二类型子帧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下行信道,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后,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第三类型子帧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前;第四类型子帧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后,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比如,如图4和图5所示,图4(a)为第一类型子帧,图4(b)为第二类型子帧,图5(a)为第三类型子帧,图5(b)为第四类型子帧。
在UE与基站之间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子帧进行传输,并且每个子帧的持续时间相同,因此,基站可以将用于传输数据的第一子帧设置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二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对于第一类型子帧,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间没有保护时间间隔,减少了保护时间间隔的数量,增加了子帧中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间,进而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对于第二类型子帧,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也即是,第二类型子帧中进行了一次下行传输转换为上行传输的切换,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间隔的数量,增加了子帧中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间,进而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对于第三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没有保护时间间隔,减少了保护时间间隔的数量,增加了子帧中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间,进而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而对于第四类型子帧,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也即是,第四类型子帧中进行了一次下行传输转换与上行传输的切换,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间隔的数量,增加了子帧中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间,进而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其中,上行控制信道可以传输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对于下行数据接收的确认应答/否定应答(英文: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简称:ACK/NACK)反馈、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英文:Channel State Indication;简称:CSI)、调度请求。当然,上行控制信道还可以传输其他的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进行一一列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上行传输切换为下行传输的所有保护时间间隔可以相等,将下行传输切换为上行传输的所有保护时间间隔也可以相等,为了便于描述,将上行传输切换为下行传输的保护时间间隔称为第一时间间隔,将下行传输切换为上行传输的保护时间间隔称为第二时间间隔,而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由于网络设备接收数据的时候,为了准确地接收数据,需要判断子帧的上行在前,还是下行在前,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可以将用于传输数据的子帧确定为第一类型子帧或者第三类型子帧;当然,还可以将用于传输数据的子帧确定为第二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这样可以统一固定子帧中上行与下行之间的顺序,使网络设备节省了判断的过程,因此,降低了网络设备的设计复杂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确定传输数据的第一子帧的类型,包括:根据第一预设周期,确定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或者第二类型子帧;或者,根据第二预设周期,确定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也即是,在用于传输数据的多个子帧中,每隔第一预设周期划分有一个固定的第一类型子帧或者第二类型子帧,每隔第二预设周期划分有一个固定的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而对于该多个子帧中的其他子帧,可以动态划分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二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当然,还可以划分为其他类型子帧,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而将该多个子帧中的其他子帧,动态地划分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二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时,可以基于下行传输的数据量和上行传输的数据量来决定,比如,当下行传输的数据量大于上行传输的数据量时,对于该多个子帧中的其他子帧,划分为第一类型子帧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子帧数量大于划分为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子帧数量;当下行传输的数据量小于上行传输的数据量时,对于该多个子帧中的其他子帧,划分为第一类型子帧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子帧数量小于划分为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子帧数量;当下行传输的数据量等于上行传输的数据量时,还可以考虑其他的因素进行划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根据第一预设周期,确定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或者第二类型子帧时,第一子帧可以用于向UE传输同步信号、广播信号和发现参考信号之一或者组合;其中,该广播信号用于承载第一预设周期和/或第二预设周期的信息。同步信号用于实现时域与频域的同步,还用于获取每个帧和每个子帧的起始位置等等。该广播信号还用于广播小区的系统信息,比如,小区标识、小区的天线配置、当前帧的编号等等。发现参考信号用于指示小区的状态(关闭或者打开),以及小区信号能量的测量等等。
另外,第一预设周期和第二预设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第一预设周期和第二预设周期不同时,基站可以将第一预设周期和第二预设周期分别通过第一预设周期对应的子帧发送给UE;当第一预设周期和第二预设周期相同时,基站可以通过上述的广播信号向UE指示第一预设周期或者第二预设周期,同时,该广播信号还用于向UE指示第一预设周期与第二预设周期之间的偏置量,其中,该该偏置量用以指示第一预设周期与第二预设周期对应的子帧之间的子帧号差值。比如,该偏置量为2,这样,每个第一预设周期对应的子帧之后的第2个子帧为第二预设周期对应的子帧。
通过第一预设周期对应的子帧将第一预设周期和第二预设周期发送给UE,或者将第一预设周期或者第二预设周期,以及第一预设周期与第二预设周期之间的偏置量发送给UE,可以使得初始接入的UE或者从相邻小区切换至本小区的UE获得第一预设周期对应的子帧和第二预设周期对应的子帧的发送时间。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如下预先广播的机制将子帧类型通知给UE,使UE可以预先获知子帧类型,从而可以正确的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具体为:对于第一子帧,可以获取第一子帧之后的第k个子帧的子帧类型;并在第一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或者下行控制信道中承载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第一子帧之后的第k个子帧的子帧类型。其中,k为指定数值,且k为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预先广播的机制将第一子帧之后的第k个子帧的子帧类型通知给UE时,可以通过指定广播信号通知给UE。而对于第一预设周期对应的子帧,该指定广播信号可以为上面提到的广播信号,还可以为独立于上面提到的广播信号之外的广播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302:根据确定的第一子帧的类型,在第一子帧上传输数据。
确定第一子帧的类型之后,就可以确定第一子帧的上行在前,还是下行在前,进而可以正确地接收数据或者发送数据,以及保证第一子帧上传输数据的正确性。
步骤303:在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子帧上传输数据,其中,第二子帧与第一子帧相邻。
其中,若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与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不相同,则第一子帧与第二子帧之间还包括保护时间间隔;若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与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相同,则第一子帧与第二子帧之间不包括时间间隔。如图6所示,第一子帧的子帧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为下行,第二子帧的子帧类型为第三类型,第二子帧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为上行,此时,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之间还包括保护时间间隔。而如图7所示,第一子帧的子帧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为下行,第二子帧的子帧类型为第四类型,第二子帧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为下行,此时,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之间不存在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的切换,因此,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之间不包括保护时间间隔,进一步减少了保护时间间隔的数量,降低了系统开销,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由于UE会配置有一个上行提前时间,也即是,当UE向基站传输数据时,会有一个上行传输的提前时间,在该提前时间内,网络设备(UE或基站)可以进行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的切换,所以,将上行传输切换为下行传输时可以不包括保护时间间隔,进一步减少保护时间的数量。也即是,若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为上行,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方向为下行,则第一子帧与所述第二子帧之间还包括保护时间间隔。若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为下行,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方向为上行,则第一子帧与第二子帧之间可以不包括保护时间间隔,如图8所示。当然,第一子帧与第二子帧之间还可以包括保护时间间隔,但是,该保护时间间隔可能特别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之间还包括时间间隔时,该时间间隔是通过对第一子帧中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间进行缩短得到,而对第二子帧中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间没有产生影响。比如,如图5所示,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之间还包括保护时间间隔,该保护时间间隔是对第一子帧的下行信道的时间进行缩短得到,对第二子帧的上行信道的时间没有产生影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对第一类型子帧、第二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和第四类型子帧的具体结构进行设计,其中,第一类型子帧和第二类型子帧的具体结构可以为: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数据,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后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如图9(a)所示为第二类型子帧,假如,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一个符号,也即是,图9(a)中的第一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图9(a)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数据。
或者,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其中,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为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的频带中除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第一频带集合之外的频带,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为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的频带中除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第一频带集合之外的频带,也即是,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和第二频带集合构成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的整个频带,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和第二频带集合构成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的整个频带。如图9(b)所示为第二类型子帧,图9(b)中的下行信道的第一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图9(b)中的下行信道的第二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
或者,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也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其中,为了便于描述,将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称为第一剩余下行符号,第一剩余下行符号的第四频带集合为第一剩余下行符号的频带中除第一剩余下行符号的第三频带集合之外的频带,也即是,第一剩余下行符号的第三频带集合和第四频带集合构成第一剩余下行符号的整个频带。如图9(c)所示为第二类型子帧,假如,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一个符号,也即是,图9(c)中的第一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图9(c)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为第一剩余下行符号,第一剩余下行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第一剩余下行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
第三类型子帧和第四类型子帧的具体结构可以为: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数据,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后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如图10(a)所示为第四类型子帧,假如,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一个符号,也即是,图10(a)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图10(a)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一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数据。
或者,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或者所述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其中,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为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的频带中除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第一频带集合之外的频带,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为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的频带中除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第一频带集合之外的频带,也即是,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和第二频带集合构成第三类型子帧的整个频带,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和第二频带集合构成第四类型子帧的整个频带。如图10(b)所示为第四类型子帧,图10(b)中的上行信道的第一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图10(b)中的上行信道的第二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
或者,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也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其中,为了便于描述,将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称为第一剩余上行符号,第一剩余上行符号的第四频带集合为第一剩余上行符号的频带中除第一剩余上行符号的第三频带集合之外的频带,也即是,第一剩余上行符号的第三频带集合和第四频带集合构成第一剩余上行符号的整个频带。如图10(c)所示为第四类型子帧,假如,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一个符号,也即是,图10(c)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图10(c)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一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为第一剩余上行符号,第一剩余上行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第一剩余上行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
其中,第一预设数值是事先设置的,第一预设数值小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符号个数,或者,第一预设数值小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符号个数,且第一预设数值可以为1、2、3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同理,第二预设数值也是事先设置的,第二预设数值小于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符号个数,或者,第二预设数值小于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符号个数,且第二预设数值也可以为1、2、3等,并且第一预设数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本发明实施例同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子帧结构图中,横向为时间,纵向为频率,因此,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和第二频带集合可以位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的频带中的任意频率位置,优选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可以包括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的频带中,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的最大频率之间的差值为第一频率数值的频带,以及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的频带中,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的最小频率之间的差值为第二频率数值的频带,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可以包括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的频带中,除第一频带集合之外的频带。如此,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第一频带集合位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的带宽两侧,也即是,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包括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的高频带和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的低频带,这样,通过高频带和低频带传输下行控制信道时,高频带和低频带同时出现传输失败的概率较低,提高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成功率,也提高了频率分集增益。同理,对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和第二频带集合的设计、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和第二频带集合的设计、以及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和第二频带集合的设计,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和第二频带集合相似,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另外,通过上述图9(c)的方式传输下行控制信道时,可以进一步提高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成功率,也进一步提高了频率分集增益。同理,对于第一剩余下行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和第四频带集合的设计、第一剩余上行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和第四频带集合的设计,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和第二频带集合相似,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行控制信道可以为普通的下行控制信道,还可以为增强型下行控制信道,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符号可以为OFDM符号,还可以为SC-FDMA符号、单载波符号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同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如果第一类型子帧传输的数据中包括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不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则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和下行信道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构成第一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或者,如果第二类型子帧传输的数据中包括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不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则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下行信道之间不包括保护时间间隔,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和保护时间间隔所占用的时频资源用于传输下行数据,且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下行信道和保护时间间隔所占的时频资源构成第二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且第一类型子帧和第二类型子帧内仅存在新下行信道。此时,第一类型子帧的结构与第二类型子帧的结构相同。
而对于第一类型子帧,第一类型子帧的具体结构可以为:第一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第一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后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如图11(a)所示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一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中的连续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一个符号,也即是,图11(a)中的第一个符号,第一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图11(a)中除第一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数据。
或者,第一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中的第五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第一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中的第六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其中,第一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中的第六频带集合为第一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的频带中除第一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中的第五频带集合之外的频带,也即是,第一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中的第五频带集合和第六频带集合构成第一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的整个频带。如图11(b)所示为第一类型子帧。
或者,第一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第一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七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第一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八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其中,为了便于描述,将第一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称为第二剩余下行符号,第二剩余下行符号的第八频带集合为第二剩余下行符号的频带中除第二剩余下行符号的第七频带集合之外的频带,也即是,第二剩余下行符号的第七频带集合和第八频带集合构成第二剩余下行符号的整个频带。如图11(c)所示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一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一个符号,也即是,图11(c)中的第一个符号,第一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图11(c)中除第一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为第二剩余下行符号,第二剩余下行符号的第七频带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第二剩余下行符号的第八频带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
可选地,如果第三类型子帧传输的数据中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数据,不包括下行控制信道,则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和上行信道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构成第三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或者,如果第四类型子帧传输的数据中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数据,不包括下行控制信道,则将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和上行信道之间不包括保护时间间隔,第四类型子帧中的下行控制信道、上行信道和保护时间间隔所占的时频资源构成第四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且第三类型子帧和第四类型子帧内仅存在新上行信道。此时,第三类型子帧和第四类型子帧的结构相同。
而对于第三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的具体结构可以为:第三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第三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第三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后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如图12(a)所示,第三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一个符号,也即是,图12(a)中的第一个符号,第一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除第一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数据。
或者,第三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中的第五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第三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中的第六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其中,第三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中的第六频带集合为第三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的频带中除第三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中的第五频带集合之外的频带,也即是,第三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中的第五频带集合和第六频带集合构成第三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的整个频带。如图12(b)所示为第三类型子帧。
或者,第三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第三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七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第三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八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其中,为了便于描述,将第三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称为第二剩余上行符号,第二剩余上行符号的第八频带集合为第二剩余上行符号的频带中除第二剩余上行符号的第七频带集合之外的频带,也即是,第二剩余上行符号的第七频带集合和第八频带集合构成第二剩余上行符号的整个频带。如图12(c)所示为第三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一个符号,也即是,图12(c)中的第一个符号,除第一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为第二剩余上行符号,第一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第二剩余上行符号的第七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第二剩余上行符号的第八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如11所示的第一类型子帧中不存在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的切换,因此,第一类型子帧中间没有保护时间间隔。同理,如图12所示的第三类型子帧中也不存在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的切换,因此,第三类型子帧中间也没有保护时间间隔。另外,第一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中的第五频带集合和第六频带集合与上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的第一频带集合和第二频带集合的设计相似,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进行赘述。第二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中的第五频带集合和第六频带集合、第三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中的第五频带集合和第六频带集合、第四类型子帧的新上行信道中的第五频带集合和第六频带集合与上述第一类型子帧的新下行信道的第一频带集合和第二频带集合的设计相似,本发明实施例同样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同理,第七频带集合和第八频带集合也是同理,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传输数据的第一子帧的类中,其中,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二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前,且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间不包括保护时间间隔,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后,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只进行一次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的切换,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前,且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不包括保护时间间隔,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后,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只进行一次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的切换,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提高了无线资源利用率。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3,该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1301,用于确定传输数据的第一子帧的类型,其中,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二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
其中,第一类型子帧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下行信道,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前;
第二类型子帧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下行信道,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后,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
第三类型子帧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前;
第四类型子帧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后,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
第一传输模块1302,用于根据确定的第一子帧的类型,在第一子帧上传输数据。
可选地,该设备还包括: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在第一子帧后的第二子帧上传输数据,其中,第二子帧与第一子帧相邻;
其中,若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与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不相同,则第一子帧与第二子帧之间还包括保护时间间隔;
其中,若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与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相同,则第一子帧与第二子帧之间不包括时间间隔。
可选地,该设备还包括: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在第一子帧后的第二子帧上传输数据,其中,第二子帧与第一子帧相邻;
其中,若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为上行,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方向为下行,则第一子帧与第二子帧之间还包括保护时间间隔。
可选地,确定模块1301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预设周期,确定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或者第二类型子帧;或者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二预设周期,确定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
可选地,当根据第一预设周期,确定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或者第二类型子帧时,第一子帧用于传输同步信号、广播信号、发现参考信号之一或者组合;
其中,该广播信号用于承载第一预设周期和/或第二预设周期的信息。
可选地,当第一预设周期和第二预设周期相同时,广播信号指示第一预设周期或者第二预设周期,广播信号还指示第一预设周期与第二预设周期之间的偏置量;其中,偏置量用以指示第一预设周期与第二预设周期对应的子帧之间的子帧号差值。
可选地,第一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或者下行控制信道承载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第一子帧后的第k个子帧的子帧类型,k为正整数。
可选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数据,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后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
可选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
可选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
可选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数据,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后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
可选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
可选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传输数据的第一子帧的类中,其中,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二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前,且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间不包括保护时间间隔,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后,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只进行一次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的切换,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前,且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不包括保护时间间隔,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后,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只进行一次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的切换,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提高了无线资源利用率。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4,该设备包括:
处理器1401,用于确定传输数据的第一子帧的类型,其中,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二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
其中,第一类型子帧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下行信道,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前;
第二类型子帧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下行信道,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后,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
第三类型子帧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前;
第四类型子帧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后,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
发射机1402,用于根据确定的第一子帧的类型,在第一子帧上传输数据。
可选地,该设备还包括:
发射机1402,还用于在第一子帧后的第二子帧上传输数据,其中,第二子帧与第一子帧相邻;
其中,若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与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不相同,则第一子帧与第二子帧之间还包括保护时间间隔;
其中,若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与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相同,则第一子帧与第二子帧之间不包括时间间隔。
可选地,该设备还包括:
发射机1402,还用于在第一子帧后的第二子帧上传输数据,其中,第二子帧与第一子帧相邻;
其中,若第二子帧的起始时刻数据传输的方向为上行,第一子帧结束时刻数据传输方向为下行,则第一子帧与第二子帧之间还包括保护时间间隔。
可选地,
处理器1401,还用于根据第一预设周期,确定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或者第二类型子帧;或者
处理器1401,还用于根据第二预设周期,确定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
可选地,当根据第一预设周期,确定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或者第二类型子帧时,第一子帧用于传输同步信号、广播信号、发现参考信号之一或者组合;
其中,该广播信号用于承载第一预设周期和/或第二预设周期的信息。
可选地,当第一预设周期和第二预设周期相同时,广播信号指示第一预设周期或者第二预设周期,广播信号还指示第一预设周期与第二预设周期之间的偏置量;其中,偏置量用以指示第一预设周期与第二预设周期对应的子帧之间的子帧号差值。
可选地,第一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或者下行控制信道承载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第一子帧后的第k个子帧的子帧类型,k为正整数。
可选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数据,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后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
可选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
可选地,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或者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中除第一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道。
可选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数据,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前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为按照时间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在后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
可选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一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的第二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
可选地,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连续的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三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中除第二预设数值个符号之外的符号中的第四频带集合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传输数据的第一子帧的类中,其中,第一子帧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子帧、第二类型子帧、第三类型子帧或者第四类型子帧,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前,且第一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一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间不包括保护时间间隔,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位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后,第二类型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类型子帧的下行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只进行一次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的切换,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前,且第三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第三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不包括保护时间间隔,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位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后,第四类型子帧的上行信道与第四类型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存在保护时间间隔,只进行一次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的切换,减少了切换次数,进而减少了保护时间的数量,提高了无线资源利用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子帧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接收下行信道;
在所述第一子帧内的一个或多个符号传输响应于所述下行信道的确认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为一个帧包含的多个子帧中的一个,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占用的符号在所述下行信道占用的符号之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帧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子帧的子帧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子帧的子帧类型为:上行控制信息占用的符号在下行信道占用的符号之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指示信息为: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携带所述指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二子帧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接收下行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二子帧在时域上与所述第一子帧相连;
在所述第二子帧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送上行信道;
其中,所述上行信道占用的符号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第一预设周期,确定所述第一子帧的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帧的子帧类型为:上行控制信息占用的符号在下行信道占用的符号之后。
8.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在第一子帧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接收下行信道传输;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内的一个或多个符号传输响应于所述下行信道的确认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为一个帧包含的多个子帧中的一个,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占用的符号在所述下行信道占用的符号之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帧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子帧的子帧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子帧的子帧类型为:上行控制信息占用的符号在下行信道占用的符号之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接收广播信号,其中,所述广播信号中包含所述指示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在第二子帧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接收下行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二子帧在时域上与所述第一子帧相连;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子帧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送上行信道;
其中,所述上行信道占用的符号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根据第一预设周期,确定所述第一子帧的类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帧的子帧类型为:上行控制信息占用的符号在下行信道占用的符号之后。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得通信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子帧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送下行信道;
在所述第一子帧内的一个或多个符号接收响应于所述下行信道的确认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为一个帧包含的多个子帧中的一个,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占用的符号在所述下行信道占用的符号之后。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帧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子帧的子帧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子帧的子帧类型为:上行控制信息占用的符号在下行信道占用的符号之后。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指示信息为:发送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携带所述指示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二子帧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送下行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二子帧在时域上与所述第一子帧相连;
在所述第二子帧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接收上行信道;
其中,所述上行信道占用的符号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
21.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第一预设周期,确定所述第一子帧的类型。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帧的子帧类型为:上行控制信息占用的符号在下行信道占用的符号之后。
23.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在第一子帧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送下行信道传输;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内的一个或多个符号接收响应于所述下行信道的确认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为一个帧包含的多个子帧中的一个,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占用的符号在所述下行信道占用的符号之后。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帧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子帧的子帧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子帧的子帧类型为:上行控制信息占用的符号在下行信道占用的符号之后。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发送广播信号,其中,所述广播信号中包含所述指示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在第二子帧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送下行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二子帧在时域上与所述第一子帧相连;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子帧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接收上行信道;
其中,所述上行信道占用的符号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
28.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根据第一预设周期,确定所述第一子帧的类型。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帧的子帧类型为:上行控制信息占用的符号在下行信道占用的符号之后。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得通信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6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542636.9A 2015-01-26 2015-01-26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3411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2636.9A CN113411171B (zh) 2015-01-26 2015-01-26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80003094.0A CN106165462B (zh) 2015-01-26 2015-01-26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202110542636.9A CN113411171B (zh) 2015-01-26 2015-01-26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PCT/CN2015/071550 WO2016119103A1 (zh) 2015-01-26 2015-01-26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3094.0A Division CN106165462B (zh) 2015-01-26 2015-01-26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1171A CN113411171A (zh) 2021-09-17
CN113411171B true CN113411171B (zh) 2024-03-19

Family

ID=5654210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1538.6A Active CN110034912B (zh) 2015-01-26 2015-01-26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201580003094.0A Active CN106165462B (zh) 2015-01-26 2015-01-26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202110542636.9A Active CN113411171B (zh) 2015-01-26 2015-01-26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1538.6A Active CN110034912B (zh) 2015-01-26 2015-01-26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201580003094.0A Active CN106165462B (zh) 2015-01-26 2015-01-26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10517091B2 (zh)
EP (2) EP3694132B1 (zh)
JP (1) JP6510657B2 (zh)
CN (3) CN110034912B (zh)
ES (1) ES2774905T3 (zh)
WO (1) WO20161191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35078A1 (en) * 2015-11-10 2017-05-1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subfram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123347B2 (en) 2015-12-04 2018-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upling uplink latency using common uplink burst in TDD subframe structure
KR20180100049A (ko) * 2015-12-18 2018-09-06 프라운호퍼-게젤샤프트 츄어 푀르더룽 데어 안게반텐 포르슝에.파우. 감소된 단부 간 지연시간을 가진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신호 전송
CN108476499B (zh) * 2016-01-19 2022-09-23 诺基亚通信公司 无线网络中相同链路方向的子帧部分之间的保护时段
EP3435701A4 (en) 2016-03-23 2020-04-15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8027809A1 (zh) * 2016-08-11 2018-02-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18027807A1 (zh) * 2016-08-11 2018-02-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9417789B (zh) * 2016-09-30 202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子帧指示方法及设备
US10505697B2 (en) 2016-11-03 2019-12-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a mobile device specific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resource element mapping indicator
US10091777B1 (en) 2017-03-31 2018-10-0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resource element mapping indicator
CN111385076B (zh) * 2018-12-29 2021-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63604A2 (en) * 2011-10-29 2013-05-0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Special subfram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14067140A1 (zh) * 2012-11-02 2014-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4170300A (zh) * 2013-01-18 2014-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5823C (zh) * 2002-04-28 2005-06-08 武汉汉网高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码分多址扩频技术的分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设备
JP2009260635A (ja) * 2008-04-16 2009-11-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端末局、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US8422439B2 (en) * 2008-12-31 2013-04-16 Motorola Mobility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over a data channel in the absence of user data
CN101834821B (zh) * 2009-03-11 2014-0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帧中继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841906B (zh) * 2009-03-19 2012-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帧同步发射的方法和基站
KR101784189B1 (ko) 2009-10-28 2017-10-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3155678A (zh) * 2011-02-12 2013-06-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分配多小区协作发送/接收的上行信道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3188811B (zh) * 2011-12-31 2016-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子帧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WO2013162287A1 (ko) * 2012-04-24 2013-10-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자원의 동적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3458513B (zh) 2012-06-01 2016-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基站及终端
CN102802127A (zh) * 2012-07-25 2012-11-28 福建先创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链路建立方法及其帧结构
WO2014046516A1 (en) * 2012-09-24 2014-03-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057604A1 (en) * 2012-10-12 2014-04-17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node
US10149288B2 (en) 2012-11-07 2018-12-04 Lg Electronics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840931B (zh) * 2012-11-23 2018-04-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时分双工tdd保护频带内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4085178A1 (en) * 2012-11-30 2014-06-05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Energy efficient processes for xylenes production
CN104125644A (zh) * 2013-04-24 2014-10-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指示、使用保护间隔上的可用子帧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EP2802091A1 (en) * 2013-05-08 2014-11-1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Flexible TDD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with flexible subframes
WO2014203964A1 (ja) * 2013-06-19 2014-12-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376564B2 (ja) * 2013-07-09 2018-08-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5147543A1 (ko) * 2014-03-25 2015-10-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814040B2 (en) 2014-11-21 2017-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DL waveform and numerology design for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63604A2 (en) * 2011-10-29 2013-05-0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Special subfram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14067140A1 (zh) * 2012-11-02 2014-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4170300A (zh) * 2013-01-18 2014-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
Overall description ; Stage 2(Release 11).《3GPP TS 36.300 V11.12.0》.2014,正文第1-11页.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21458A1 (en) 2020-07-09
EP3253087A1 (en) 2017-12-06
EP3253087A4 (en) 2018-03-07
US11246131B2 (en) 2022-02-08
CN110034912A (zh) 2019-07-19
EP3694132B1 (en) 2022-03-09
CN106165462A (zh) 2016-11-23
US10555302B2 (en) 2020-02-04
US20170325227A1 (en) 2017-11-09
CN113411171A (zh) 2021-09-17
WO2016119103A1 (zh) 2016-08-04
US20190254028A1 (en) 2019-08-15
EP3694132A1 (en) 2020-08-12
JP2018504853A (ja) 2018-02-15
CN110034912B (zh) 2020-03-20
ES2774905T3 (es) 2020-07-23
US10517091B2 (en) 2019-12-24
JP6510657B2 (ja) 2019-05-08
BR112017015915A2 (zh) 2018-03-27
CN106165462B (zh) 2021-05-18
EP3253087B1 (en) 2019-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1117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US10856292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1082667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74965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tarting subframe of control channel for MTC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491635B2 (ja) 位置決定基準信号送信方法、位置決定基準信号送信装置、データ送信方法、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受信方法及びデータ受信装置
US9215730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the PDCCH signal
US1050659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EP3866426A1 (en) Numerology-dependent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mapping
EP3175569A1 (en) Cellular feedback transmission for user equipments enabl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08293245B (zh) 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US1110196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264210B2 (en)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trans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712914B1 (ko) 상향링크 자원을 이용한 릴레이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EP3896880A1 (en) Special subframe utilization for nb-iot transmission in tdd mode
JP6997130B2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EP382762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dicating pdcch resources
US20230361964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CN107113686B (zh) 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设备、数据接收的方法和设备、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14641073A (zh) 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14034A (zh) 信息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