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094A - 多信道宽带适配处理 - Google Patents

多信道宽带适配处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094A
CN1134094A CN95116177A CN95116177A CN1134094A CN 1134094 A CN1134094 A CN 1134094A CN 95116177 A CN95116177 A CN 95116177A CN 95116177 A CN95116177 A CN 95116177A CN 1134094 A CN1134094 A CN 1134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byte
byte
control
grouping
squar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16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约翰·H·鲍德温
巴拉特·塔雷钱德·多希
萨布拉马扬布·德雷维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T&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T&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T&T Corp filed Critical AT&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4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0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4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04Q11/0428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e. 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gitised signals, e.g. speech, data, telecentral, television signals
    • H04Q11/0478Provisions for broadban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03Access techniques
    • H04L2012/5604Medium of transmission, e.g. fibre, cable, radio
    • H04L2012/5607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38Services, e.g. multimedia, GOS, QOS
    • H04L2012/5646Cell characteristics, e.g. loss, delay, jitter, sequence integrity
    • H04L2012/5652Cell construction, e.g. including header, packetisation, depacketisation, assembly, re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发送和/或接收与不同的信道相连的分组并经一个单独的信道复用之的方法和装置。

Description

多信道宽带适配处理
本发明通常涉及电信系统,特别涉及经宽带网络发送分组的用户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图1描绘了现有技术中一个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部分的原理图,该系统服务于许多位于一个地理区域内的无线终端。一个典型无线系统的中心称作移动通信交换中心(“MSC”)或换句话说,称作移动电话交换局(“MTSO”)。一般地,MSC连接至许多遍布于系统所服务的地理区域的基站和本地及长途电话网。在其它事务中,MSC负责在无线终端间及在一个无线终端和一个经本地和/或长途网络连接至该无线系统的有线终端间进行路由选择或“交换”信道。
该无线系统所服务的地理区域被划分为许多空间上分开的区域,称作“单元”。如图1所描绘的那样,每个单元原理上由一个六边形来表示;但实际上,每个单元通常具有不规则的形状,这依赖于系统所服务的地面的地形。一般地,每个单元包含一个基站,它包括该基站用来与无线终端通信的天线及无线电设备,还包括该基站用来与MSC通信的传输装置。
例如,当无线终端111想与无线终端112通信时,无线终端111将其数据送往基站100,基站将该数据中继到MSC 120。接收到该数据并了解到它要送往无线终端112时,MSC 120随后将该数据返回给基站100,基站100经无线电单元将该数据中继到无线终端112。数据必须从基站发送给MSC仅仅是为了返回,这看起来虽然有些奇怪,但在基站100不具有交换能力时,这却是必要的。通常,基站和MSC之间的链路承载大量的数据,而且现在无线系统承载比过去更多的视频和高速数据,来往于基站的链路能有效地承载大量的数据就变得非常重要。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个发射和/或接收与不同信道相联(例如CDMA分组、CDPD分组等等),并经一个ATM虚信道复用的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图1描述了一个典型的无线电信系统的一部分的原理框图。
图2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例举性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它包括一个基于ATM的无线和有线电信系统。
图3描述了一个ATM单元的格式。
图4描述了一个CDMA分组的最大尺寸。
图5描述了一个能用于根据示范的实施例将分组装入单元的例举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6描述了一个控制字节#1的格式。
图7描述了一个控制字节#2的格式。
图8描述了一个能用于从一个ATM单元流中还原分组的例举性方法的流程图,该分组根据示范的实施例来封装。
图9描述了示范的实施例的一个硬件实施例。
I.引言
为教学起见,详细描述分为5部分。本部分提供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总括,以求在宽带网络中在较大的单元(例如经一个ATM网络的异步传输模式(“ATM”)单元)中高效地传送分组(例如码分多址(“CDMA”)分组、蜂窝数字分组数据分组等等)。为教学起见,示范实施例将CDMA尺寸的分组封装到ATM单元中。应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将任何种类和/或任何尺寸的分组封装到其它种类的单元中。
第二部分提供对示范实施例中将CDMA分组装入ATM单元的方法和装置的详细讨论。第三部分提供示范实施例中用以从ATM单元流中还原CDMA分组的方法和装置的详细讨论。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能够在一个单独的ATM虚电路上复用多个CDMA“信道”。为了说明目的,一个信道定义为宽带网络(例如在用户/服务器和交换机之间、两个交换机之间、交换机和交叉连接之间或交叉连接之间的ATM接口)中的点到点的单向链路。在ATM和B-1SDN的情况下,一个信道相当于CCITT建议I.113所定义的一个虚信道链路(“VCL”)或虚路径链路(“VPL”)。
示范实施例可根据各种标准来选择性地复用信道或不复用信道。第四部分提出了一个在不复用信道时示范实施例如何封装四个CDMA分组的典型例子,其中三个分组与一个信道相关而一个与另一个信道相关;第五部分说明在信道复用时示范实施例如何封装相同的四个CDMA分组。第六部分提出了一个能够封装CDMA分组并且能够从一个ATM单元流中还原它们的硬件装置。
图2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例举性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它利用异步转移模式(“ATM”)技术在系统的不同部件(例如无线端口、窄带网间互联单元、应用服务器复合等等)之间传送数据。三个美国专利申请在此用作参考:(1)序号,题为“无线业务宽带网络”,发表于1994年10月17日,(2)No.08/164,514题为“宽带通信网络的信令系统”,发表于1993年12月9日和(3)No.08/164,521,题为“窄带通信网络的直接信令系统”,发表于1993年12月9日。此外,D.J.Goodman,的美国专利NO.4,916,691,所公开的内容也现此作为参考。
一个采用ATM技术的数据网络能够从源到目的地传输53字节的“单元”。图3描述了ATM单元的格式。虽然ATM单元是一个自备的(self-contained)的电消息,但在抽象的层次上,它可看作有些类似于由邮局传递的纸明信片。如图3所示,ATM单元的头5字节称作“标题”。ATM单元的标题包含虚路径指示符和虚电路指示符(“VPI/VCI”),ATM网络利用它们将该单元路由选择至其正确的目的地(即标题类似于明信片的一部分上的所写地址)。ATM单元的其它48字节称作“信息段”。该信息段象是ATM单元的“货舱”,用作用户数据的仓库(即信息段类似于明信片的其它部分,发信人在此上放置发信人想要收信人接收的任何数据)。Macmillan出版公司的Willian Stallings的《ISDN和宽带ISDN(第二版)》一书提供了有关ATM技术和ATM适配层协议的很好的背景,并因此作为参考。
在使用码分多址(“CDMA”)技术或任何其它分组的数据(例如CDPD)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无论是代表语音、视频还是代表数据的数据都通过大量的短消息在无线终端和基站之间中继。为了说明目的,这些短消息称作“分组”。由于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与CDMA技术配合工作,因此该短消息称作“CDMA分组”。
图4描述了一个最大尺寸的CDMA分组,它具有可达23字节的可变长度。为了本说明的目的,用于内部格式化分组的特定数据结构和/或纠错技术是不相关的。这与只要邮局能读出地址部分,用来书写明信片内容部分的语言就不会妨碍邮局是同样的道理。无论内部格式化如何,整个分组被认为构成“用户数据”。有关CDMA技术和CDMA分组的内部格式的信息,读者可参照电信工业协会在Washington D.C.出版的暂行标准95(也称作PN-3118和“IS-95”),在此用作参考。
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示范实施例最好经ATM网络来传送和/或接收CDMA分组。然而,将一个CDMA分组封装到一个ATM单元信息段中会留下相当一部分未用的ATM单元的容量(至少25字节),并因此浪费了一大部分ATM网络的带宽容量。因此,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意在经ATM网络比每个ATM单元仅一个CDMA分组更高效地传送和/或接收CDMA分组。
为达到这一目的,示范实施例使用一个ATM适配层(“AAC”)协议来进行通信。CCITT建议I.113标准化了五个AAL,这里用作参考。此外,1992年3月31日授权的M.Kunimoto等人的美国专利5,101,404公开了另一个AAL,称作“AAL5”。五个CCITT AAL和Kunimoto给出了用这样一种方法来分段“大分组”(即通常大于单元的分组)并把各部分分给几个TAM单元的技术,这种方法是:在目的地,各个部分能被改进并重新组装以重新构成分组。由于它们所提供的功能度,每个技术构成了称作拆装子层协议(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 Sublayer)。
相反,示范实施例并不试图去在多个单元中划分大分组,而是试图有效地将多个“小分组”(即通常小于单元的分组)装入一个单独的ATM单元。基于这个原因,示范实施例通过一个可称为“集(Aggregation)拆(Disassembly)协议”的协议来进行通信。
可见,示范实施例能够处理长达64字节的固定和可变长度分组而无需修改。在不经修改就不能处理分组的情况下,从现在的公开可以明白如何修改示范实施例以便能处理其它的分组数据。
II.将CDMA分组装入ATM单元的方法
图5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它适用于用常规硬件或者以通用计算机中的编程的指令来实现。可见,图5所描述的技术可用常规硬件、以一个适当编程的通用处理器或者以两者相结合来实现。当使用常规硬件时,应明白许多所描述的操作和测试是并行的。此外,应明白许多所描述的操作和测试可用软硬件的结合来实现(例如使用经中断管理器连接至硬件定时器的、适当编程的通用处理器等等)。
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具有可选择的多路复用能力,它通过一个虚电路复用“信道”。在信道的建立期间,ATM信道管理器230最好判断该信道是否要与其它信道复用,如果是,与哪一个复用。另一方面,ATM信道管理器230能确定一个或多个信道将不进行多路复用。是否要复用信道的决定可以例如根据实验的或理想的业务工程标准、信道中数据的类型和用户数据的优先权来决定。
当ATM管理器230判定不复用一个信道时,该信道清楚地由ATM网络源(如基站211)和目的地(如分组处理组合单元241或窄带互通单元243)用与该信道相关的唯一的虚电路识别符(“VCI”)来识别。给定信道与特定VCI的联系最好由ATM信道管理器230确定。
相反,当ATM信道管理器230判定一个给定信道应进行多路复用时,ATM网络目的地就变得不可能辨别与一个单独的VCI相关的各个信道。为补偿这点,当ATM管理器230确定对一个信道进行多路复用时,它就给该信道分配一个“虚信道”标识符。该虚信道标识符不同于分给其它信道的用于复用的虚信道标识符。在示范实施例中,8个信道可复用在一个单独的VCI上,因此,虚信道标识符将指定为1~8。然后,ATM信道管理器230通知与该信道相关的VCI的系统200中的重要部件(一般地,为ATM网络源和该信道的目的地,该信道是否要进行多路复用,如果复用,则其虚信道标识符是什么。
参照图2,在基站211中,CDMA分组从各个无线终端分散地到达,并最好根据其相关的VCI进行分类,排队等待经由ATM网络220传输到其各自的目的地。将CDMA分组装入ATM单元的系统200中的每个部件最好是每个VCI包括一个先入先出(“FIFO”)队列(未示出),以在等待传输时保持CDMA分组。换句话说,对每个VCI应有一个传输队列。表1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传输队列的逻辑结构。
  队列位置   虚信道ID  分组长度    用户数据
      n
    n+1
    n+2
     …
    n+k
           表1.一个虚信道的传输队列数据结构再参照图5,描述了在经ATM网络220传输前系统200中的任意部件用于对CDMA分组进行封装的技术的流程图。该技术最好开始于“初始化操作”(方框501),它从概念上准备一个新的空ATM单元。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排队的分组会是易坏的,因此初始化操作(方框501)最好启动一个定时器(未示出),该定时器用于协助保证没有分组仅仅因为系统正在等待其它分组到达以与之打包而失效(即满足系统定时要求)。换句话说,由于分组的随机到达速率,因此在带宽效率和延迟之间要做一个内在的权衡。该定时器用于实现在这种折衷上实施例的操作。
控制从初始化操作(方框501)开始,到达“定时到”测试(方框503),测试当前部分构造的ATM单元有多久了。用于切断定时到测试的时间长度可根据被发送信息的类型(如视频、音频、数据)、信息的易坏性和信息的优先权来设置。如果定时到测试(方框503)确定当前的ATM单元有失效的危险,则控制传给“传输操作”(方框505);否则,控制传给“传输排队”测试(方框507)。
如果当前的ATM单元在其信息段包含任何用户数据,则发送操作(方框505)最好用填充符填空ATM单元的其余部分,并通过ATM网络220发送。如果当前ATM单元的信息段中没有用户数据,则发送操作可仅放弃ATM单元,而不发送。控制从发送操作(框505)返回初始化操作(框501)。应理解,控制也可从发送操作(方框505)到发送队列测试(方框507)。
传输排队测试(方框507)检验是否有一个CDMA分组在传输队列中。如果有,则从队列中取出该CDMA分组,且控制进到“多路复用模式”测试(方框509);否则控制返回定时到测试(方框503)。
多路复用模式测试(方框509)检查与各个队列相关的VCI目前是工作在多路复用模式还是在非多路复用的模式上。如果它当前正工作在多路复用模式上,则控制进到“多路复用”操作(方框513);否则控制进到“非多路复用”操作(方框511)。
多路复用操作(方框513)和非多路复用操作(方框511)二者的任务最好是在ATM单元的信息段中构成一个线性数据结构,它允许:(1)在一个单独的ATM单元内封装多个CDMA分组,和(2)将一个分组分开以使其可在相继的ATM单元(即跨ATM单元“边界”)中传输。多路复用操作(方框513)和非多路复用操作(方框511)都通过产生一个或多个“控制字节”来实现该任务。在示范实施例中,有两类控制八位字节,称作“控制字节#1”(“CO1”)和“控制字节#2”(“CO2”)。
当相应的虚信道处于非多路复用模式时,仅使用控制字节#1;否则,数据结构包括控制字节#1和控制字节#2,它们彼此相邻成对。一个ATM单元的信息段可包括由CDMA分组或一对或者多对控制字节#1和控制字节#2插入、也插入到CDMA分组之间去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字节#1。
每个控制字节包括8比特。控制字节#1的格式在图6中描述;控制字节#2的格式在图7中描述。控制字节#1最好包括3个字段,它们可以按任意顺序出现,但最好是如图6所示。在示范实施例中,ATM单元的信息段总是以一个控制字节#1开始,它用作数据结构的陆标并使接收机能明确分析信息段。如果VCI处于多路复用模式,则控制字节#1的下一字节总是控制字节#2。
从左至右,控制字节#1最好包括:(1)一个比特的“附加控制字节”或“ACO”字段,(2)6个比特的“分组长度”或“PL”段,和(3)1个比特的奇偶校验段。当认定ACO比特时,表明信息段中的下一字节是控制字节#2。由于控制字节#2最好仅用于多路复用操作中,因此ACO比特可由接收机用作ATM单元在多路复用模式中保持分组的检验。但是,由于呼叫管理服务器220应已将此通知接收机,因此,该比特可用于其它目的,例如用来扩展分组长度段的长度或用于检错和/或纠错。
分组长度段表明跟随控制字节的CDMA分组的长度,与控制字节#2是否存在无关。以这种方式,分组长度段使接收机能正确地从下一控制字节#1中分析出当前CDMA分组的结束。奇偶校验段包括表示整个控制字节的奇偶校验的一个比特,并用于纠错。
参照图7,从左至右,控制字节#2最好包括:(1)1比特的“附加控制字节”或“ACO”段,(2)3比特的“虚信道ID”段和(3)4比特的“纠错和检错”或“ECD”段。当认定ACO比特时,表明信息段中的下一字节是控制字节#3。附加控制字节(如控制字节#3、控制字节#4)的存在提供了将多于8个的信道复用到一个单独的虚电路上的机制。最了是附加控制字节具有和控制字节#2一样的格式。
虚信道ID段最好指示接收机将相邻的CDMA分组与哪个虚信道相关联。ECD段最好提供3个比特,它在控制字节#2内提供数据的纠错和/或检错。
回头参照图5,非多路复用操作(方框511)为刚从队列中除去的CDMA分组构造控制字节#1并将它放在当前ATM单元的信息段中的下一可用位置。然后控制进行到装载操作(方框515)。多路复用操作(方框413)为刚从队列中除去的CDMA分组构造控制字节#1及控制字节#2并将它们二者放在当前ATM单元的信息段中的下一可用位置。然后控制进行到“装载操作”(方框515)。
装载操作(方框515)将该CDMA分组或多个合适的CDMA分组放入当前ATM单元的信息段;并将控制进行到“单元满/分组用完”测试(方框517)。可知,当单元的信息段包括了48个字节时,单元就变“满”。
单元满/分组用完测试(方框517)检查当前的ATM单元是否满了以及所有最后的CDMA分组是否放入该ATM单元中。如果该状态为真,则控制进行到传输操作(方框505);否则,控制进入“单元满/分组未用完”测试(方框519)。
单元满/分组未用完测试(方框519)检查当前的ATM单元是否满了以及最后的CDMA分组是否有部分未放入该ATM单元中。如果该状态为真,则控制进入传输操作(方框506);否则控制进入“单元未满/分组用完”测试(方框521)。传输操作(方框506)执行与传输操作(方框505)完全相同的功能,只是此后控制进入多路复用模式测试(方框509)。
单元未满/分组用完测试(方框521)检查当前的ATM单元是否未满以及最后的CDMA分组是否全部装入该ATM单元中。如果该状态为真,则控制进入定时到测试(方框503);否则就发生了错误状态且控制进入一个错误收集器(trap)(方框523)。
III.从一个ATM单元流中还原CDMA分组的方法
图8描述了用于从ATM单元流中还原根据示范实施例被封装的分组的方法的流程图。应理解图8所描述的广义的技术可以用常规硬件、以适当编程的通用处理器的形式或以二者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当使用常规硬件时,应理解,许多所描述的操作和测试可以是并行的。此外,可知,许多所描述的操作和测试可用软硬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例如,使用经由中断管理器连接到硬件定时器的适当编程的通用处理器)。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从ATM网络220便利地接收一个ATM单元流。接收到ATM单元时,最好是由VCI将它们分类并放入不同的VCI FIFO队列中等待按图8所示的技术进行处理。然后,在某一时刻(至少从逻辑上)便利地对一个队列进行操作。图8所描述的例举性方法从队列中取出ATM单元并还原所封装的CDMA分组。
再参照图8,该技术最好以“开始操作”(方框801)开始,此步骤将标志“continuation”置为二进制“假”。控制从开始操作(方框801)进入“初始化操作”(方框803),(1)将“atmpayload”指针复位至1;且(2)从FIFO队列中取出ATM单元(“当前”ATM单元)。控制从初始化操作(方框803)进入“CO1奇偶校验”测试(方框807),从ATM单元的信息段中检索下一个控制字节#1并检查以确保奇偶性正确。如果奇偶性正确,则控制进入“若继续分组长度”测试(方框815);否则控制进到“单元丢弃”操作(方框811)。
单元丢弃操作(方框811)最好丢弃当前的ATM单元并命令将下一ATM单元中的第一个分组也丢弃掉。控制从单元丢弃操作进入“以前的分组丢弃”操作(方框809)。以前的分组丢弃操作(方框809)确定当前的ATM单元是否包含了在前面的ATM单元中传输的开头部分的分组的后半部分。如果是,则以前的分组丢弃操作(方框809)丢弃最早还原的分组;否则操作不动作。控制从以前的分组丢弃操作(方框809)传返回初始化操作(方框803)。
“若继续则分组长度”测试(方框815)检查继续标志是否为“真”并核实分组长度的剩余部分是否正确。如果测试为“真”,则控制进入“不设置继续”操作(方框813);否则控制进入以前的分组丢弃操作(方框809)。不设置继续操作(方框813)(1)将continuation标志置为“假”,且(2)将变量“packet-length”置为CO1分组长度段的内容。控制从“不设置继续”操作(方框813)进入“多路复用模式”测试(方框817)。“多路复用模式测试”(方框817)测试当前的ATM单元是否按多路复用模式构造。这可通过测试是否认定CO1的ACO比特来确定。如果是(意味着实行多路复用操作),则控制进入“增加有效负载指针”操作(方框819);否则(意味着未实行多路复用操作)控制进入“分组结束”测试(方框821)。
增加有效负载指针操作(方框819)将atmpayload指针加1,然后控制进入“单元的第一结束”测试(方框823)。“单元的第一结束”测试(方框823)确定atmpayload指针是否等于49。如果是,则控制进入“初始化操作”(方框803);否则控制进入“CO2 ECD校验”测试(方框831)。“CO2 ECD校验”(方框831)基于ECD段的内容以及在编码期间所使用的适当的纠错/检错技术来测试CO2字节的完整性。如果CO2 ECD校验(方框831)肯定了CO2字节的完整性,则控制进入“抽取信道”操作(方框829);否则控制进入“可还原错误”测试(方框837)。
抽取信道操作(方框829)将变量“Channel”置为等于CO2的虚信道段的内容并且控制进入分组结束测试(方框821)。可还原错误测试(方框837)确定是否能恢复CO2的完整性。如果能,则控制进入抽取信道操作(方框829);否则控制进入“丢弃分组”操作(方框835)。丢弃分组操作丢弃当前初抽取的分组并使控制进入初始化操作(方框803)。
“分组结束测试”(方框821)测试变量packet-length的内容是否等于0。如果是,则控制进入“单元的第二结束”测试(方框805);否则控制进入“抽取数据”操作(方框827)。单元的第二结束测试(方框805)确定atmpayload指针是否等于49。如果是,则控制进入初始化操作(方框803);否则控制进入CO1奇偶校验测试(方框807)。抽取数据操作(方框827)(1)从atmpayload指针所指的ATM单元信息段中抽出一字节,(2)将atmpayload指针加1,且(3)将变量packet-length减1。抽出来的字节是还原的CDMA分组的一部分。
然后,抽取数据操作(方框827)使控制进入“单元的第三结束”测试(方框833)。单元的第三结束测试确定atmpayload指针是否等于49。如果是,则控制进入“设置继续”操作(方框825);否则控制返回分组结束测试(方框821)。当且仅当变量packet-length等于0时,设置继续操作(方框825)将继续标志置为“真”。然后,设置继续操作(方框825)使控制返回初始化操作(方框803)。
N.使用非多路复用通话的举例
为教学起见,本部分详述一个关于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如何在四个用户之间封装多个非多路复用的信道的例子。下一节详述示范实施例如何通过使用多路复用来封装相同的信道。
参照图2,这个例子是使用无线终端201的一个用户Alice与使用有线终端202的第二用户Bill享有第一信道并想给Bill传输60字节的ASCII编码的消息:“亲爱的Bill,错误不在于我们的明星,而在于我们自己。”在Alice和Bill之间的呼叫建立期间,ATM信道管理器230决定不对他们的信道进行多路复用并因此给信道分配一个专用的VCI。在下面的例子中,ATM单元标题的值将为零。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如何将适当的值提供给该标题。此外,示范实施例将使用偶数奇偶校验来提供CO1奇偶校验比特。
由于无线终端201使用CDMA与无线口211通信,因此来自Alice的ASCII消息由无线终端201分段并以三个CDMA分组传输出去,如表2所示。
CDMA分组#1(23字节) The_fault,_dear_Bill,_i
CDMA分组#2(23字节) s_not_in_our_stars,_but
CDMA分组#3(13字节) _in_ourselves.
              表2:Alice给Bill的消息
在Alice给Bill发送她的消息的几乎同一时间,使用无线终端203的第三用户chuck正与使用无线终端204的第四用户Dave使用一个信道并想给Dave传输13字节的ASCII编码的消息:“Ettu,畜牲?”,它如表3所示包含在一个单独的CDMA分组中。在chuck和Dave之间的呼叫建立期间,ATM信道管理器230决定不将他们的信道与Alice和Bill的信道进行多路复用并因此给该信道分配一个专用的VCI。
 CDMA分组#1(13字节) Et_tu,_Brute?
                表3:Chuck给Dave的消息
由于Alice和Bill之间的信道中的分组具有与Chuck和Dave之间的信道不同的VCI,因此示范实施例分别将来自Alice的三个CDMA分组装入两个连续的ATM单元中,如表4和5所示。在表中描述的ATM单元的53字节示出了前四列中包括该ATM单元在内的十六进制码。为安排篇幅和教学起见,ATM单元每行示出四字节,所以有三个阴影框。该表的第五列提供了对前四列数据的相关说明。
           表4.Alice和Bill之间信道的ATM单元#1
Figure A9511617700202
           表5.Alice和Bill之间信道的ATM单元#2.
      表6示出示范实施例如何封装从Chuck发送来的CDMA分组。
Figure A9511617700211
      表6.Chuck和Dave之间信道的ATM单元
V.多路复用通话的一个举例
本例与第四部分所提出的相同,只是在Alice和Bill之间的呼叫建立期间,ATM信道管理器230决定复用他们的信道并因此给该信道分配一个专用VCI和一个为“3”的虚信道ID。还有一点不同就是,在Chuck和Dave之间的呼叫建立期间,ATM信道管理器230决定也在与Alice和Bill相同的VCI上复用他们的信道。ATM信道管理器230给Chuck和Dave的信道分配一个虚信道ID为“7”。
在本例中如表7所示,基站211以下述顺序接收4个CDMA分组:来自Alice的CDMA分组#1,来自Chuck的CDMA分组#1,来自Alice的CDMA分组#2及来自Alice的CDMA分组#3。由于这些分组共享同一VCI,所以它们放入一个单独的FIFO队列中传输。
队列位置 虚信道ID 分组长度 用户数据
    1     3     23 The_fault,_dear_Bill,_i
    2     7     13 Et_tu,_Brute?
    3     3     23 s_not_in_our_stars,_but
    4     3     14 _in_ourselves.
        表7.传输队列4字节的ATM单元标题
假定在同一VCI上没有其它的CDMA分组传输,表8的传输队列中所示的四个CDMA分组如表8和9所示装入两个连续的ATM单元中。注意,所有的例子在对于ECD都较少量的CO2中使用VCID的重复。
Figure A9511617700231
              表8.ATM单元#1
Figure A9511617700232
              表9.ATM单元#2
从上面的例子显然可见,多路复用使得四个CDMA分组能在两个ATM单元中传输,而不象在不使用多路复用时那样需要三个ATM单元。
VI.一个硬件系统
图9描述了一个能够根据示范实施例来将CDMA分组装入ATM单元中、也能从一个ATM单元流中还原出根据示范实施例而封装的CDMA分组的一个例举性无线端口的原理图。应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用于所有那些启始或终止本发明的AAL的网络单元中。
无线端口最好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905、输入/输出电路907、存储器903和无线设备909。最好是存储器903包含用于实现以上根据图5和图8所描述的程序的程序。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如何从以上所公开的事实中去编写这些程序。
应理解,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原理的应用举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设计出其它的装置。

Claims (10)

1.将包括M个字节的第一用户分组和与不同的信道相关的包括N个字节的第二用户分组复用在一个单元信息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构造一个第一控制字节,它包括:
(1)指示第二控制字节是否伴随所述第一控制字节的附加控制比特,
(2)基于M的长度指示符;
构造一个第二控制字节,它包括:
(1)指示第三控制字节是否伴随所述第一控制字节的附加控制比特,
(2)基于N的长度指示符;
将所述第一控制字节、所述第一用户分组、所述第二控制字节和所述第二用户控制分组封装到所述信息段中。
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字节还包括一个基于所述附加控制比特和所述长度指示符的奇偶校验比特,以及
所述第二控制字节还包括一个基于所述附加控制比特和所述长度指示符的奇偶校验比特。
3.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封装步聚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控制字节、所述第一用户分组、所述第二控制字节和所述第二用户控制分组按所述顺序连接在所述信息段中。
4.如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封装步骤还包括用所述ATM信息段的边界对准所述第一控制字节、所述第一用户分组、所述第二控制字节和所述第二用户控制分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用所述第一控制字节和所述控制字节的拷贝填充所述ATM信息段的任何未使用的部分的步骤。
6.用于至少根据第一用户分组和第二用户分组产生异步传输模式单元的信息字段的方法,该第一用户分组与逻辑链路P相联,包括M个字节,该第二用户分组与逻辑链路Q相联,包括N个字节,所述方法包括:
构造一个第一控制字节,其包括:
(1)指示所述第一基本控制字节伴随有第一补充控制字节的一个附加控制比特,以及
(2)基于M的长度指示符;
构造一个第一补充控制字节,其包括:
(1)指示何时所述第一补充控制字节伴随有一个辅助控制字节的附加控制比特,以及
(2)基于P的逻辑链路指示符;
构造一个第二控制字节,其包括:
(1)指示所述第二基本控制字节伴随有一个第二补充控制字节的附加控制比特,以及
(2)基于M的长度指示符;
构造一个第二补充控制字节,其包括:
(1)指示何时所述第二补充控制字节伴随有一个辅助控制字节的附加控制比特,以及
(2)基于P的逻辑链路指示符;以及
将所述第一控制字节、所述第一补充控制字节、所述第一用户分组、所述第二控制字节、所述第二补充控制字节和所述第二用户分组封装到所述信息段中。
7.如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字节还包括基于至少所述长度指示符的奇偶校验比特;
所述第一补充控制字节还包括基于至少所述逻辑链路指示符的冗余字段;
所述第二控制字节还包括基于至少所述长度指示符的奇偶校验位;以及
所述第二补充控制字节还包括基于至少所述逻辑链路指示符的冗余字段。
8.如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封装步骤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字节、所述第一补充控制字节、所述第一用户分组、所述第二控制字节、所述第二补充控制字节和所述第二用户分组。
9.如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封装步骤还包括按所述ATM信息段的边界对准所述第一控制字节、所述第一用户分组、所述第二控制字节和所述第二用户控制分组。
10.如权利要求9的方法,还包括用所述第一控制字节和所述控制字节的拷贝填空所述ATM信息段的任何未使用的部分的步骤。
CN95116177A 1994-10-17 1995-10-16 多信道宽带适配处理 Pending CN11340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323,997 US5481544A (en) 1994-10-17 1994-10-17 Multi-channel broadband adaptation processing
US323,997 1994-10-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094A true CN1134094A (zh) 1996-10-23

Family

ID=23261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16177A Pending CN1134094A (zh) 1994-10-17 1995-10-16 多信道宽带适配处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481544A (zh)
EP (1) EP0708577A3 (zh)
JP (1) JPH08214010A (zh)
KR (1) KR960016292A (zh)
CN (1) CN113409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6552A (en) * 1994-10-17 1997-02-2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Broadband adaptation processing
FR2726725B1 (fr) * 1994-11-09 1996-12-20 Alcatel Mobile Comm France Dispositif de test de terminaux de telecommunications, notamment de radiocommunications mobiles, et terminal de telecommunications apte a etre teste au moyen d'un tel dispositif
US5613191A (en) * 1995-05-01 1997-03-18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Customer premise wireless distribution of audio-video, control signals and voice using CDMA
US5623495A (en) * 1995-06-15 1997-04-2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ortable base station architecture for an AD-HOC ATM lan
US5774461A (en) * 1995-09-27 1998-06-3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dium access control and air interface subsystem for an indoor wireless ATM network
US5654966A (en) * 1995-11-14 1997-08-05 Paradyne Corporatio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a frame-relay virtual circuit and frame-relay system having multiplexed virtual circuits
US5878036A (en) * 1995-12-20 1999-03-02 Spartz; Michael K.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tilizing CDMA radio frequency signal modul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GSM A-interfac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protocol
GB2309362B (en) * 1996-01-20 2000-07-05 Northern Telecom Ltd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SE515588C2 (sv) * 1996-01-25 2001-09-0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iniceller med variabel för storlek på nyttolasten i ett mobiltelefonnät
US5978361A (en) * 1996-03-07 1999-11-02 Nec Corporation ATM digital radio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therefor
US6205143B1 (en) * 1996-03-14 2001-03-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System supporting variable bandwidth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network access for wirelin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5729536A (en) * 1996-04-10 1998-03-17 Lucent Technologies Cellular system architectures supporting data services
FI101921B1 (fi) * 1996-06-07 1998-09-1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ATM-virtuaalikanavien toteuttaminen pakettiverkossa
US5802051A (en) * 1996-06-10 1998-09-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ultiplexing of voice and data minicells
US6501753B1 (en) 1996-09-19 2002-12-31 Qwest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Inc.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using an advanced intelligent network (AIN) to reduce voice switch and trunk loading
US6570871B1 (en) 1996-10-08 2003-05-27 Verizon Services Corp. Internet telephone service using cellular digital vocoder
US6049543A (en) * 1996-12-27 2000-04-11 Motorola, Inc. Transcoder for use in an ATM-bas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034950A (en) * 1996-12-27 2000-03-07 Motorola Inc. System packet-based centralized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GB2321568A (en) * 1997-01-22 1998-07-29 Northern Telecom Ltd ATM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US6014569A (en) * 1997-03-05 2000-01-11 At&T Corp. Mobile interactive radio
US6269082B1 (en) 1997-07-07 2001-07-31 Paradyn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a frame relay virtual circuit and for performing non-disruptive diagnostics through a circuit using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US6282685B1 (en) * 1997-11-20 2001-08-28 Ericsson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using parity status
US6256308B1 (en) * 1998-01-20 2001-07-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ulti-service circuit for telecommunications
SE511994C2 (sv) * 1998-03-24 2000-01-10 Sendit Ab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överföring av information med utnyttjande av en i ett digitalt nät befintlig meddelandetjänst
US20010015977A1 (en) * 1999-10-08 2001-08-23 Stefan Johansson Selective reception
US20010014085A1 (en) * 1999-10-08 2001-08-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Originator authentication
KR20010096845A (ko) 2000-04-15 2001-11-08 조정남 다중 채널 동시 검색 기능을 갖는 무선 호출기와 그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WO2002021838A1 (en) * 2000-09-06 2002-03-14 Robert Agresta Entertainment server with portable terminal
SE518751C2 (sv) * 2001-01-03 2002-11-19 Microsoft Corp Metod och system där en extern server erhåller information om enskilda mobila terminalers radioöverföringskapacitet
US6912211B2 (en) 2001-01-26 2005-06-28 At&T Corp. CDMA to packet-switching interface for code division switching in a terrestrial wireless system
AU2002337707A1 (en) * 2001-09-28 2003-04-14 At And 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US20030123451A1 (en) * 2001-12-27 2003-07-03 Nielsen Christopher John Combined use timer system for data communication
US7769011B1 (en) * 2003-12-24 2010-08-03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requesting, generating and maintaining ATM addresses
US20060251051A1 (en) * 2005-03-22 2006-11-09 Bhatt Yogesh B Adapter for accessing cellular services from a non-cellular device
US9071460B1 (en) * 2012-04-04 2015-06-30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data packets to a multi-packets cel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3369A (en) * 1993-03-31 1994-11-08 At&T Bell Laboratories System for inter packet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US5414707A (en) * 1993-12-01 1995-05-09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Broadband ISD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960016292A (ko) 1996-05-22
EP0708577A2 (en) 1996-04-24
JPH08214010A (ja) 1996-08-20
EP0708577A3 (en) 2001-09-05
US5481544A (en) 1996-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094A (zh) 多信道宽带适配处理
CN1133519A (zh) 宽带适配处理
US5936967A (en) Multi-channel broadband adaptation processing
EP282488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variable-length data according to a radio link protoco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187898C2 (ru)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ячеек данны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способ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пакета данны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7929569B2 (en) Compression of overhead in layered data communication links
US20040071138A1 (en) Cell multiplexing apparatus handling multiple items of information
CN1097933C (zh) 采用数据压缩转换一系列数据包的方法和设备
CN100452897C (zh) 在电信网络中的小区站点和中心局之间传输流量的系统和方法
US20020101871A1 (en) Connection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473606C (en) Compressing cell header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JP4409991B2 (ja) リンク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を用いた伝送制御システム
JP3342649B2 (ja) 帯域幅削減atmネットワーク及びその方法
US725411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ssembling packets in a network element
US6563840B1 (en) Broadcast message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583727C (zh) 一种多网络接口反向复用方法
JP2001510301A (ja) 非同期転送モード(atm)交換装置および操作方法
CN1247684A (zh) 电信网络中的连接设备
JPH06121001A (ja) セル通信誤り時の再送制御方式
WO1997048211A2 (en) Implementing atm virtual channels in a packet network
CN1171497C (zh) 分组交换机的帧丢弃方法以及输出缓冲分组交换机
CN1292621C (zh) 一种移动通讯系统中传输格式组合的选择方法
CN1241079A (zh) 采用参考号码的成组共享在无线网络中分割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56182C (zh) 在异步传输模式网络中传输信元的装置和方法
KR20010063845A (ko) 다중채널 레이블 스위치 시스템의 가상채널 머지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