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08840A - 评价系统、评价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评价系统、评价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08840A
CN113408840A CN202110112751.2A CN202110112751A CN113408840A CN 113408840 A CN113408840 A CN 113408840A CN 202110112751 A CN202110112751 A CN 202110112751A CN 113408840 A CN113408840 A CN 113408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evaluation
public
product
evaluation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27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桥政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g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g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408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088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8Presentation of query resu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6Cluster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评价系统、评价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评价系统包括:指标值收集部,针对生产出的产品的批次收集评价指标值,所述评价指标值是针对产品的生产要素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值;以及评价部,针对多个批次导出评价指标值的分布,并且基于评价指标值相对于分布的偏差,针对每个批次生成公开值,所述公开值是用于公开评价指标的值。

Description

评价系统、评价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评价系统、评价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
本申请针对2020年3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046356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工厂、工场等的生产设备,构筑有工序控制系统等生产系统,实现了高度的自动作业。在以往的生产系统中,针对生产要素(用于生产产品的要素)的条件是基于在研究所中确立的科学技术、生产技术而设定的。通过维持设定的条件,从而担保产品的质量。在此,有时也将原料(Material)、设备(Machine)、工序(Method)和人(Man)称为“生产四要素”。另外,有时也将“生产四要素”称为“4M”。
在日本特开2016-17779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确定产生产品性能波动的妨碍因素并使产品性能和制造性能稳定化的技术。在日本特开2016-177794号公报公开的技术中,根据基于工序数据生成的主成分得分,将制造工序的批次划分成多个组,并且基于产品数据,判定多个组的优劣。另外,通过确定对组的优劣产生影响的妨碍因素,从而使产品性能和制造性能稳定化。
但是,近年来产品的需要者对生产者更严格地要求产品质量。例如,对于已经有实际成绩的产品,要求抑制产品价格以及保持以往的质量等。另一方面,生产中的生产要素的波动变得显著。在以往的生产系统中,由于主要对“生产四要素”中的“工序”(实际上是工序控制等控制)施加负担,所以控制住了产品质量的波动。但是,存在各生产要素的波动变大的倾向,从而有时仅靠“工序”无法控制住对产品的质量的影响。
一般而言,在产品的需要者与生产者的买卖合同中,通常互换该产品的交货规格。由该交货规格规定的规格大多是从生产出的产品(根据需要,也由产品的需要者自身)能够实际测定的数值(容量、重量、粘度、透明度、成分比等)。以下,将这些从生产出的产品能够测定的数值(评价值)称为“成果评价值”。另一方面,需要者对产品的期待不限于产品规格(成果评价值)。例如,存在该产品的老化等(例如5年后的粘度、透明度的老化等)。利用基于抽样的热冲击试验等加速试验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确认产品的老化等,但是在对产品的期待非常高(例如,5年后也维持99.9%的产品的透明度等)的情况下,利用基于抽样的加速试验无法应对(变成实际上需要对全数进行加速试验,并且加速试验产生的压力施加给该产品)。对于产品的需要者而言,作为用于期待(担保)该产品的成果评价值以外的质量的一个方法,存在有不改变该产品的生产者这个方法。这是基于如果是相同的生产者则能够持续生产具有相同质量的产品这样的期待。但是,产品的需要者无法从产品的成果评价值知晓该产品的生产要素的变化。因此,有时产品的需要者对产品的生产者要求维持产品的生产要素,进而要求其评价结果。以下,将无法由产品的成果评价值表示的生产要素的变化等的评价值称为“过程评价值”。另一方面,对于产品的生产者而言,在将产品的过程评价值如实地提供给产品的需要者的情况下,产生其他生产者(竞争对手)基于提供的过程评价值模仿生产过程的可能性(生产技术诀窍(know-how)外流)。另外,对需要者公开(约定)严密的生产工序也有可能缩小生产者用于削减生产成本的钻研的余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评价系统(1a)包括:指标值收集部(10),针对生产出的产品的批次收集评价指标值,所述评价指标值是针对所述产品的生产要素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值;以及评价部(12a),针对多个所述批次导出所述评价指标值的分布,并且基于所述评价指标值相对于所述分布的偏差,针对所述批次生成公开值(101),所述公开值(101)是用于公开所述评价指标的值。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评价系统(1b)中,评价部(12b)通过将多个所述评价指标的所述公开值按照每个所述生产要素进行分组,从而针对每个所述生产要素生成分组公开值,所述分组公开值是被分组的所述公开值。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评价系统(1c)中,评价部(12c)通过将上级分组公开值设为上级阶层,将每个所述生产要素的所述分组公开值设为下级阶层,从而生成分阶层公开值(102),所述上级分组公开值是将多个所述生产要素的所述分组公开值进一步分组的结果,所述分阶层公开值(102)是被分阶层的所述分组公开值。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评价系统中,所述评价部以雷达图的形式生成所述公开值、所述分组公开值和所述分阶层公开值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评价系统包括质量值生成部(13),所述质量值生成部(13)基于质量评价指标值生成质量值(103),所述质量评价指标值是针对所述产品的质量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值,所述质量值(103)是相对于针对所述产品的质量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分布的偏差的指标值,所述评价部将所述公开值、所述分组公开值和所述分阶层公开值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质量值相关联。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评价系统中,所述指标值收集部从生产管理系统收集所述评价指标值,所述生产管理系统对生产所述产品的生产设备进行控制,所述评价部向由所述产品的需要者管理的需要者系统发送所述公开值。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评价系统中,所述质量值生成部向所述需要者系统发送所述质量值和所述公开值的散布图。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评价方法由评价系统执行,所述评价方法包括:针对生产出的产品的批次收集评价指标值,所述评价指标值是针对所述产品的生产要素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值;针对多个所述批次导出所述评价指标值的分布;以及基于所述评价指标值相对于所述分布的偏差,针对所述批次生成公开值(101),所述公开值(101)是用于公开所述评价指标的值。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评价方法还包括:通过将多个所述评价指标的所述公开值按照每个所述生产要素进行分组,从而针对每个所述生产要素生成分组公开值,所述分组公开值是被分组的所述公开值。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评价方法还包括:通过将上级分组公开值设为上级阶层,将每个所述生产要素的所述分组公开值设为下级阶层,从而生成分阶层公开值,所述上级分组公开值是将多个所述生产要素的所述分组公开值进一步分组的结果,所述分阶层公开值是被分阶层的所述分组公开值。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评价方法还包括:以雷达图的形式生成所述公开值、所述分组公开值和所述分阶层公开值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评价方法还包括:基于质量评价指标值生成质量值,所述质量评价指标值是针对所述产品的质量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值,所述质量值是相对于针对所述产品的质量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分布的偏差的指标值;以及将所述公开值、所述分组公开值和所述分阶层公开值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质量值相关联。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评价方法还包括:从生产管理系统收集所述评价指标值,所述生产管理系统对生产所述产品的生产设备进行控制;以及向由所述产品的需要者管理的需要者系统发送所述公开值。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评价方法还包括:向所述需要者系统发送所述质量值和所述公开值的散布图。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存储由评价系统的计算机执行的程序,所述一个以上的程序使所述计算机:针对生产出的产品的批次收集评价指标值,所述评价指标值是针对所述产品的生产要素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值;针对多个所述批次导出所述评价指标值的分布;以及基于所述评价指标值相对于所述分布的偏差,针对所述批次生成公开值,所述公开值是用于公开所述评价指标的值。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中,所述一个以上的程序使所述计算机:通过将多个所述评价指标的所述公开值按照每个所述生产要素进行分组,从而针对每个所述生产要素生成分组公开值,所述分组公开值是被分组的所述公开值。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中,所述一个以上的程序使所述计算机:通过将上级分组公开值设为上级阶层,将每个所述生产要素的所述分组公开值设为下级阶层,从而生成分阶层公开值,所述上级分组公开值是将多个所述生产要素的所述分组公开值进一步分组的结果,所述分阶层公开值是被分阶层的所述分组公开值。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中,所述一个以上的程序使所述计算机:以雷达图的形式生成所述公开值、所述分组公开值和所述分阶层公开值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中,所述一个以上的程序使所述计算机:基于质量评价指标值生成质量值,所述质量评价指标值是针对所述产品的质量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值,所述质量值是相对于针对所述产品的质量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分布的偏差的指标值;以及将所述公开值、所述分组公开值和所述分阶层公开值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质量值相关联。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中,所述一个以上的程序使所述计算机:从生产管理系统收集所述评价指标值,所述生产管理系统对生产所述产品的生产设备进行控制;以及向由所述产品的需要者管理的需要者系统发送所述公开值。
按照本发明,能够确保产品的需要者的信赖(与目前为止的产品相比没有变化),并且能够防止产品的生产技术诀窍等向第三者外流。
参照附图,从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能够明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和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生产系统的构成示例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工序评价指标定义的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评价系统的构成示例的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与每个批次的反应时间相关联的公开值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公开值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评价系统的动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生产系统的构成示例的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评价系统的构成示例的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各评价指标定义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分组公开值的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分阶层公开值的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生产系统的构成示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质量评价指标定义的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评价系统的构成示例的图。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与每个批次的透明度相关联的质量值的例子的图。
图1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质量值的例子的图。
图1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分阶层公开值的组的树形图的例子的图。
图1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分阶层公开值的组和质量值的散布图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本发明的教导,能够实现本实施方式的大量的代替方式,本发明不限于在此说明的优选的本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能够确保产品的需要者的信赖(与目前为止的产品相比没有变化),并且能够防止产品的生产技术诀窍等向第三者外流的评价系统、评价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评价系统、评价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进行详细说明。以下,首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概要进行说明,接着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详情进行说明。
[概要]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即使生产者将产品的生产要素的波动的评价结果(过程评价值)向需要者提交,也能够防止其他生产者基于该评价结果模仿生产工序等情况。
装置工业中,在漫长的历史中技术成熟,并进行了稳定的作业。在以往的生产方法中,基于在研究所中确立的化学技术和生产技术,对各生产要素设定预先确定的生产条件,生产者通过维持该生产条件来维持产品的质量。
有时生产者生产作为成品的原料的产品。例如,有时生产者生产作为成品亦即智能手机的原料的膜(树脂)。这样的生产者以重视产品的质量为目的,从预先确定的相同的原料厂商购入原料,经过预先确定的相同的生产工序,对产品进行预先确定的相同的质量检查,向制造业的供应链上的生产者的客户亦即需要者提供产品。
作为生产者的客户的需要者向生产者订购需要量的产品。生产者为了生产产品,向原料厂商订购需要量的原料,在交货日期之前接收原料。生产者使用接收到的原料生产产品,在交货日期之前向需要者交货。在以往的供应链中,基于长年的交往或者过去的质量实际成绩,相同的生产者成为供应商的情况很多。
需要者通过如此基于过去的惯例选定生产者,并向基于过去的惯例选定的多个生产者订购产品,从而避免了产品的交货延迟或者低质量而影响到需要者。
针对每个生产要素确定用于将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维持在预定水平的生产条件。例如针对“4M”的每个生产要素,以如下的方式确定生产条件。
·生产要素“原料”:通常,原料由多个成分构成。将该多个成分的容许范围确定为生产条件。
·生产要素“设备”:在设备的建设或者修理时,工厂使用者或者工厂工程师设计设备。基于该设计来构筑或者安装设备。
·生产要素“工序”:以往,原料和设备的条件保持为恒定,生产要素的波动由“工序”吸收。此外,以往在生产工序中进行利用顺序控制逻辑或者PID(ProportionalIntegral Differential:比例积分微分)控制逻辑等的实时控制,以得到目标的结果。
·生产要素“人”:人进行生产设备中的难以自动化的部分的处理。难以自动化的部分的处理例如是指用于应对发生的异常的处置、生产对象的替换和生产设备的保养等。
有时将运用“4M”从原料生产产品的方法及其系统整体称为“生产管理系统”。有时将提供不使“4M”中的“工序”以外的3M变化的方法和功能的系统整体,或者提供在“工序”中抑制其变化的方法和功能的系统整体称为“过程控制系统”。
作为当前的生产行业的外围环境的例子,可以列举全球竞争的激化、能源或者原料的成本的大幅度波动、劳动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以及不依赖于系列的供应链的多样化。由于这样的环境变化,在生产者的生产管理系统中开始发生以下的(1)~(4)的现象。
(1)原料(Material)的质量正变得并非恒定。
(2)设备(Machine)的老化正在加重。
(3)生产者开始直面在工序(Method)中目前为止未曾表面化的麻烦。
(4)熟练层次的人(Man)减少,生产者丧失了设备的运转技术诀窍。
即,生产者必须在原料的质量波动、使用老化加重的设备、且使用具备较少的设备运转技术诀窍的人的情况下,以比以往更高的质量向需要者提供差异化的产品。
此外,需要者严格地要求作为供应链的下游工序的生产者提供高质量且均匀质量的产品。例如,为了让生产者证明产品的质量与以往没有变化(维持了以往的质量),有时需要者要求提交生产工序。另外,例如对于生产者使用的原料,有时需要者对生产者指示不使用便宜的原料。
这样,变成需要者对生产者施加严格的订购条件。为了满足需要者的要求,原本应该在产品出货前进行全部产品的检查。但是,在产品的破坏行为包含在必要的检查项目中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全部产品的检查,并且生产成本增加,到产品的出货为止花费较多的时间,所以对产品出货前的验证所花费的工时存在限度。但是,即使仅发生一次质量不良,则也存在着生产者无法再从需要者得到下次以后的订购的风险。
因此,需要生产者使产品的质量可视化。作为用于将产品的质量可视化的数值化,存在有向需要者提供的与产品的质量相关的数值(成果评价值),以及向需要者提供的与产品的生产工序相关的数值(过程评价值)。成果评价值是向需要者提供的产品的测定值和波动之类的能够从产品本身测定的评价值。过程评价值是在生产工序内被测定或者管理的数值。通过对需要者公开过程评价值,从而成为用于使需要者安心使用产品的证书。但是,从防止技术诀窍外流等观点出发,以往极力地避免向需要者直接出示真实(在生产工序内测定的值本身)的过程评价值。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评价系统针对生产出的产品的每个批次(以下称为“产品批次”)收集评价指标值,所述评价指标值是针对产品的生产要素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的值。评价指标值也可以说是真实的过程评价值。评价系统针对多个产品批次,导出评价指标值的分布。评价系统基于评价指标值相对于评价指标值的分布中心的偏差,针对每个产品批次生成用于公开评价指标的值。由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即使生产者向需要者提交用于公开评价指标的值作为产品的生产要素的过程评价结果,也能够使其他生产者(竞争对手)无法基于该过程评价结果模仿生产工序。
[第一实施方式]
〈生产系统〉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生产系统100a的构成示例的图。生产系统100a是使用原料生产产品的系统。生产系统100a由生产者(例如原料厂商)管理。生产系统100a基于从需要者系统200取得的订购信息201,使用原料300生产产品301。生产系统100a向需要者系统200输出用于公开评价指标的值(以下称为“公开值”)和产品301。
公开值101成为用于证明是在通常(与往常一样)的生产工序中生产出的产品的证书。由于公开值101不是评价指标值(例如生产设备所具备的反应器的温度)本身,所以其他生产者无法基于公开值101模仿生产工序。针对产品301的各生产要素,预先确定评价指标值。各生产要素例如是原料、设备、工序和人。通常,每个生产要素具有多个评价指标值(例如原料的产地、等级、粘度等)。但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示出了对各生产要素分别设定被认为对产品质量最有影响的一个评价指标值的例子(在后面说明针对各生产要素设定多个评价指标值的例子)。另外,在生产者例如是原料厂商的情况下,产品301是在生产系统100a中生产出的原料。
〈需要者系统〉
需要者系统200是由产品的需要者(重复购买者)管理的系统。需要者系统200向生产系统100a发送产品301的订购信息201。在需要者例如是成品厂商的情况下,产品301是在需要者系统200中生产的成品的原料。需要者系统200从生产系统100a取得公开值101和产品301。
接着,对生产系统100a的构成进行说明。
生产系统100a具备评价系统1a、生产设备2、人才管理系统3和生产管理系统4a。生产管理系统4a具备原料管理系统40、工序管理系统41和设备管理系统42。
生产设备2具备用于生产产品所必要的设备。必要的设备例如是配管、阀、泵、反应器和容器等。生产设备2基于生产管理系统4a的控制,使用原料300生产(制造)产品301。人才管理系统3经由生产管理系统4a向评价系统1a输出针对人(从事产品的生产的人才)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值(以下称为“人评价指标值”)。
生产管理系统4a基于订购信息201控制生产设备2的动作。原料管理系统40生成针对原料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值(以下称为“原料评价指标值”)。工序管理系统41生成针对生产工序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值(以下称为“工序评价指标值”)。设备管理系统42生成针对设备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值(以下称为“设备评价指标值”)。另外,生产管理系统4a也可以生成针对生产设备的环境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值(以下称为“环境评价指标值”)。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工序评价指标值的例子的图。工序评价指标值是设想对产品的质量最有影响的过程评价值,例如是生产设备2的反应器(未图示)的反应前温度、升温斜率、反应时间、反应时内部压力、冷却斜率和反应后温度中的一个。
图1所示的评价系统1a针对产品301的每个批次从生产管理系统4a收集各生产要素的评价指标值。评价系统1a针对产品301的每个批次生成公开值101作为用于证明是在通常(与往常一样)的生产工序中生产出的产品的证书。评价系统1a针对产品301的每个批次向需要者系统200发送公开值101。
接着,对评价系统1a的构成示例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评价系统1a的构成示例的图。评价系统1a具备指标值收集部10、评价指标存储部11a和评价部12a。评价部12a具备公开值生成部120。
指标值收集部10针对每个产品批次从生产管理系统4a收集原料评价指标值、设备评价指标值、工序评价指标值、人评价指标值和环境评价指标值。指标值收集部10针对每个产品批次从生产管理系统4a取得产品301的产品批次号。指标值收集部10向评价部12a发送原料评价指标值、设备评价指标值、工序评价指标值、人评价指标值、环境评价指标值和产品301的产品批次号。评价指标存储部11a存储各评价指标值。评价指标存储部11a向公开值生成部120输出各评价指标值。
公开值生成部120从评价指标存储部11a取得过去的产品批次的各评价指标值。公开值生成部120从指标值收集部10取得生产中的批次的原料评价指标值、设备评价指标值、工序评价指标值、人评价指标值、环境评价指标值和产品301的产品批次号。公开值生成部120将生产中的批次的各评价指标值与过去的多个产品批次的评价指标值进行比较,并导出评价指标值的分布。公开值生成部120基于相对于评价指标值的分布的偏差,针对每个批次生成公开值。即,公开值成为表示当前生产中的批次的过程评价值亦即各评价指标值相对于过去的产品批次的各评价指标值的分布定位在哪个位置的数值。因此,需要者从公开值导出真实的评价指标值(过程评价值)是困难的,能够防止生产技术诀窍的外流等。另外,公开值例如用从1到5的整数(得分)来表示。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与每个产品批次的反应时间相关联的公开值的例子的图。横轴表示各产品批次的评价指标值(例如反应时间)的偏差(距反应时间的分布中心的距离)。纵轴表示产品批次的频率。公开值生成部120从过去的产品批次的反应时间的分布(波动),生成与作为当前的批次的评价指标的反应时间相关的公开值。例如,越是距分布中心近的反应时间,与反应时间相关的公开值越变高。即,越是通常(与往常一样)的反应时间,公开值变得越接近5分(最高分),越是与通常不同的反应时间,公开值变得越接近1分(最低分)。
另外,公开值生成部120也可以不是根据与过去的产品批次的各评价指标值的分布的比较,而是根据与过去的产品批次中的被判断为更优选的产品批次(以下称为“基准批次”)的比较,来生成公开值。例如也可以针对由基准批次构成的基准空间,使用马氏田口方法(Mahalanobis Taguchi Method:MT Method),导出马氏距离(Mahalanobis Distance:MD)作为公开值。另外,公开值生成部120也可以根据各生产要素的重要度,针对每个生产要素变更公开值的权重。
以下,将与原料评价指标相关的公开值称为“原料公开值”。将与设备评价指标相关的公开值称为“设备公开值”。将与工序评价指标相关的公开值称为“工序公开值”。将与人评价指标相关的公开值称为“人公开值”。将与环境评价指标相关的公开值称为“环境公开值”。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公开值的例子的图。在图5中,原料公开值、设备公开值、工序公开值、人公开值与每个产品批次号相关联。例如以雷达图的形式生成各公开值。公开值生成部120根据需要者的要求向需要者系统200发送原料公开值、设备公开值、工序公开值和人公开值中的至少一种,以及产品301的批次号。另外,原料公开值、设备公开值、工序公开值、人公开值和环境公开值也可以与每个产品批次号相关联。公开值生成部120也可以向需要者系统200发送环境公开值。
接着,对评价系统1a的动作示例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评价系统1a的动作示例的流程图。指标值收集部10针对生产出的每个产品批次从生产管理系统4a收集各生产要素的评价指标值(步骤S101)。评价部12a导出当前的产品批次的评价指标值与过去的多个产品批次的评价指标值的分布的比较结果作为评价指标值的第一公开值(波动公开值)。例如图4所示,评价部12a导出当前的产品批次的反应时间与过去的产品批次的反应时间的值的分布的比较结果作为反应时间的第一公开值(步骤S102)。评价部12a基于当前的批次的评价指标值相对于过去的产品批次的分布中心的偏差“σ”,生成为评价指标值的第二公开值(偏差公开值)。例如图4所示,评价部12a基于相对于过去的产品批次的反应时间的值的分布中心的偏差“σ”,生成从1分到5分的得分作为生产中的批次的反应时间的第二公开值(步骤S103)。评价部12a向需要者系统200输出包括第一公开值和第二公开值中的至少一方的公开值101(步骤S104)。
如上所述,指标值收集部10针对生产中的产品301的每个批次收集评价指标值,所述评价指标值是针对产品301的生产要素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例如原料、设备、工序、人、环境)的值。公开值生成部120针对过去的多个产品批次导出评价指标值的分布。公开值生成部120基于当前生产中的批次的评价指标值相对于过去的多个产品批次的评价指标值的分布中心的偏差,生成公开值101。
由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即使向需要者提交公开值101作为产品301的生产过程的评价结果,由于公开值101不是评价指标值(过程评价值)本身,所以也能够使其他生产者无法基于公开值101模仿生产工序。需要者能够基于公开值101客观地评价产品301的生产工序。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评价部具备分组部和分阶层部这一点等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以下,将按照每个生产要素分组的公开值称为“分组公开值”。将分阶层的分组公开值称为“分阶层公开值”。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生产系统100b的构成示例的图。生产系统100b具备评价系统1b、生产设备2、人才管理系统3和生产管理系统4b。生产管理系统4b具备原料管理系统40、工序管理系统41和设备管理系统42。
生产系统100b基于从需要者系统200取得的订购信息201,使用原料300生产产品301。生产系统100b向需要者系统200输出分阶层公开值102和产品301。
接着,对评价系统1b的构成示例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评价系统1b的构成示例的图。评价系统1b具备指标值收集部10、评价指标存储部11b和评价部12b。评价部12b具备公开值生成部120、分组部121和分阶层部122。
指标值收集部10从各生产要素收集一个或者多个评价指标值。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针对各生产要素收集一个评价指标,但是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是每个生产要素具有多个应作为对象的评价指标值。
图9表示针对每个生产要素抽出的评价指标值的列表例。以下,将每个生产要素的评价指标值汇总且称为“评价指标定义”。在图9中,例示了原料评价指标定义、设备评价指标定义、工序评价指标定义、人评价指标定义和环境评价指标定义。例如,原料评价指标定义由原料的产地、原料的等级、原料的特性A、原料的特性B、原料的保管期间构成。评价指标定义的构成内容可以由生产者自身来决定,也可以基于需要者的指示来决定。另外,各评价指标定义(针对每个生产要素选择的评价指标)也可以存储于评价指标存储部。
图8的公开值生成部120针对指标值收集部10收集的各个评价指标值,(利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生成公开值。分组部121从公开值生成部120取得原料公开值、设备公开值、工序公开值和人公开值,以及产品301的批次号。分组部121通过基于前述的各评价指标定义,将这些评价指标的公开值按照每个生产要素进行分组,从而针对每个生产要素生成分组公开值。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分组公开值的例子的图。针对多个评价指标,例如以雷达图的形式生成每个生产要素的分组公开值。在图10中,针对评价指标“反应前温度”、评价指标“反应后温度”、评价指标“冷却斜率”、评价指标“反应时内部压力”、评价指标“反应时间”和评价指标“升温斜率”,以雷达图的形式生成生产要素“工序”的分组公开值。在本例子中,作为雷达图纵轴的公开值,表示了越是通常(与往常一样),变得越接近5分(最高分),越是与通常不同,变得越接近1分(最低分),但是公开值也可以采用其他表现方式。
针对作为运转条件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汇总了每个生产要素的分组公开值。在图10中,作为一个例子,针对作为运转条件的环境评价指标“白天、气温、湿度、星期”,汇总了生产要素“工序”的分组公开值、生产要素“原料”的分组公开值、生产要素“设备”的分组公开值和生产要素“人”的分组公开值。分组部121向分阶层部122输出分组公开值和产品批次号。
另外,分组部121也可以向需要者系统200发送分组公开值和产品批次号。图10所示的分组公开值也可以显示于需要者系统200的显示装置(未图示)。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分阶层公开值的例子的图。分阶层部122针对每个产品批次从分组部121取得分组公开值。在图11中,分阶层部122针对每个产品批次从分组部121取得生产要素“原料”的分组公开值、生产要素“设备”的分组公开值、生产要素”工序”的分组公开值和生产要素“人”的分组公开值。
分阶层部122将多个生产要素的分组公开值进一步分组。以下,把将多个生产要素的分组公开值进一步分组后的结果称为“上级分组公开值”。在图11中,针对生产要素“原料”的分组公开值、生产要素“设备”的分组公开值、生产要素“工序”的分组公开值和生产要素“人”的分组公开值,以雷达图的形式生成上级分组公开值。分阶层部122通过将上级分组公开值设为上级阶层,将每个生产要素的分组公开值设为下级阶层,从而生成分阶层公开值102。
针对多个生产要素,例如以分阶层的雷达图的形式生成分阶层公开值102。在图11中,作为一个例子,针对生产要素“原料”、生产要素“设备”、生产要素“工序”和生产要素“人”,以分阶层的雷达图的形式生成分阶层公开值102。例如,雷达图中的纵轴(0~4)也可以根据各生产要素的公开值的平衡等来决定。分阶层部122向需要者系统200发送分阶层公开值102和产品批次号。分阶层公开值102显示于需要者系统200的显示装置(未图示)。
另外,评价部12c例如也可以接收点击操作的信号,作为用于降低评价指标值的阶层并进一步使评价指标值的项目详细化的操作(向下钻取)的信号。在图11所示的分阶层公开值显示于显示装置(未图示),并且生产要素“原料”的分组公开值的雷达图未显示的状态下,也可以在上级分组公开值中例如显示为“原料”的区域被进行了点击操作的情况下,评价部12c使生产要素“原料”的分组公开值的雷达图显示出来。
如上所述,分组部121通过将多个评价指标的公开值按照每个生产要素进行分组,从而针对每个生产要素生成分组公开值。分阶层部122通过将上级分组公开值设为上级阶层、将每个生产要素的分组公开值设为下级阶层,从而生成分阶层公开值102。
由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即使生产者向需要者提交分组公开值或者分阶层公开值102作为产品的生产要素的评价结果,由于分组公开值或者分阶层公开值102不是评价指标值本身,所以也能够使其他生产者无法基于分组公开值或者分阶层公开值102模仿生产工序。分阶层部122能够使用雷达图,把成为产生产品质量波动的妨碍因素的评价指标以容易理解的方式显示于显示装置(未图示)。分阶层部122能够根据针对分阶层公开值的下钻处理,把成为产生产品质量波动的妨碍因素的评价指标以容易理解的方式显示于显示装置(未图示)。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生产管理系统具备质量管理系统这一点、评价系统具备质量值生成部这一点等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生产系统100c的构成示例的图。生产系统100c具备评价系统1c、生产设备2、人才管理系统3和生产管理系统4c。生产管理系统4c具备原料管理系统40、工序管理系统41、设备管理系统42和质量管理系统43。质量管理系统43生成针对产品的质量而预先确定的成果评价值(以下称为“质量评价指标值”)。
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将预先确定的多个成果评价值定义为构成项目的质量评价指标定义的例子的图。在图13中,作为一个例子,质量评价指标定义是透明度、撕裂强度、柔软性、表面粗糙度和光泽度。生产管理系统4c向评价系统1c发送质量评价指标值。另外,质量评价指标定义也可以存储于后述的评价指标存储部。
接着,对评价系统1c的构成示例进行说明。
图1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评价系统1c的构成示例的图。评价系统1c具备指标值收集部10、评价指标存储部11c、评价部12c和质量值生成部13。
指标值收集部10针对每个产品批次从生产管理系统4c收集作为过程评价值的原料评价指标值、设备评价指标值、工序评价指标值、人评价指标值、环境评价指标值和作为成果评价值的质量评价指标值。指标值收集部10从生产管理系统4c取得产品301的产品批次号。指标值收集部10向评价部12c发送原料评价指标值、设备评价指标值、工序评价指标值、人评价指标值、环境评价指标值和产品301的产品批次号。指标值收集部10向质量值生成部13发送各质量评价指标的质量评价指标值和产品301的产品批次号。
质量值生成部13从指标值收集部10取得质量评价指标值和产品301的产品批次号。质量值生成部13从评价指标存储部11c取得质量评价指标定义。质量值生成部13基于各质量评价指标的质量评价指标值,生成相对于针对产品的质量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分布的偏差的指标值(以下称为“质量值”)。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与多个产品批次各自的透明度相关联的质量值的例子的图。横轴表示多个产品批次的透明度的分布。纵轴表示产品批次的频率。公开值生成部120针对每个产品批次导出与作为评价指标的透明度相关的质量值。越是距透明度的分布中心近的透明度,与透明度相关的公开值变得越高。即,越是通常(与往常一样)的透明度,公开值变得越接近5分(最高分)。越是与通常不同的透明度,与透明度相关的公开值变得越接近1分(最低分)。
另外,质量值生成部13也可以不是根据与过去的产品批次的质量值的分布的比较,而是根据与过去的产品批次中的被判断为更优选的产品批次(以下称为基准批次)的比较,来生成质量值。质量值生成部13例如也可以针对由基准批次构成的基准空间,使用马氏田口方法导出马氏距离作为质量值。另外,质量值生成部13也可以根据评价指标的重要度,针对每个评价指标变更质量值的权重。
图1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质量值的例子的图。质量值生成部13通过将多个质量评价指标的质量评价指标值分组(聚类),从而生成质量值。在图16中,作为一个例子,质量值生成部13针对每个产品批次生成包括与透明度相关的质量评价指标值、与撕裂强度相关的质量评价指标值、与柔软性相关的质量评价指标值、与表面粗糙度相关的质量评价指标值、与光泽度相关的质量评价指标值的质量值。质量值生成部13例如以雷达图的形式生成质量值。在本例子中,作为雷达图纵轴的质量值,表示了越是通常(与往常一样),变得越接近5分(最高分),越是与通常不同,变得越接近1分(最低分),但是质量值也可以采用其他表现方式。质量值生成部13向需要者系统200发送质量值103。
图1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将评价指标值的公开值和质量值树形图化的例子的图。质量值生成部13也可以为了证明想要抑制透明度的老化这样的无法在成果评价值中示出的期待,将过程评价项目的公开值和成果评价项目的质量值与产品批次号相关联并向需要者系统200发送。在图17中,例如,原料·产地的公开值为3,表示与往常不同。为了对此进行应对,以与往常略微不同的升温速度(公开值=4)进行了处理。其结果是,中间工序的透明度变成与往常一样(公开值=5)。此外,搅拌装置也是与往常略微不同的分布(公开值=4,例如搅拌速度略微波动),但是通过与往常相同的操作者进行操作(公开值=5),产品也得到了与往常相同的透明度分布(质量值=5)。通过将这些数值向需要者提供,从而能够得到对同产品批次的信赖。
图1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作为过程评价指标的公开值与作为成果评价指标的质量值的散布图的例子的图。横轴表示与多个产品批次号相关联的成果评价指标的质量值。纵轴表示与多个产品批次号相关联的过程评价指标的公开值。质量值生成部13也可以向需要者系统200发送质量值和公开值的散布图。在图18中,作为一个例子,可知过去的多个产品批次以分为A~E的5个集群的方式分布。另外,虚线的四边形框表示容许范围,在该例子中,表示了全部的产品批次都进入容许范围内。在此,例如也可以表示当前生产中的批次(或者本次出货的生产批次)分布在哪个位置(图中的星标)。另外,在设置了基准批次的情况下,也可以明示该基准批次。如上所述,质量值生成部具有将产品批次的过程评价指标的公开值与成果评价指标的质量值取得关联并向需要者提供的功能。
另外,图12所示的质量管理系统43也可以在产品301的生产中利用散布图判定生产中的产品301的批次属于哪个组。在该情况下,质量管理系统43也可以将图18的横轴例如设为过程评价指标的公开值Z。如果设当前生产中的批次的状况位于星标的位置,则也能够以更接近作为基准批次的集群D的方式调整后工序。
质量值生成部13向需要者系统200发送质量值103和产品批次号。质量值生成部13向评价部12c输出产品批次号。由评价部12c将产品批次号与分阶层公开值102相关联。
如上所述,质量值生成部13基于质量评价指标值生成质量值103。质量值生成部13向需要者系统200发送质量值103和产品批次号。评价部12c将公开值101、分组公开值和分阶层公开值102中的至少一种与质量值103相关联。评价部12c向需要者系统200发送公开值、分组公开值和分阶层公开值中的至少一种,以及产品批次号。
由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即使生产者向需要者提交作为产品301的生产要素的波动的评价结果的分阶层公开值102,由于分阶层公开值102不是评价指标值(工序管理要点的值)本身,所以也能够使其他生产者无法基于分阶层公开值102模仿生产工序。另外,由于需要者能够知晓分阶层公开值102与作为成果评价指标的质量值的关联信息,所以需要者能够安心地接收产品301。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具体的构成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的设计等。
通过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部的程序,从而以软件的方式实现上述的生产系统和需要者系统的各功能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即,通过软件与硬件资源协同动作来实现评价系统的各功能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功能。也可以通过云计算来实现生产系统的评价系统。
上述的程序也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例如是软盘、磁光盘、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存储器)等可移动介质、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存储装置之类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也可以经由通信线路接收程序。
另外,上述的评价系统的各功能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由硬件实现。例如可以由使用了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 circuit:大规模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PLD(Programmable Logic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或者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之类的电子电路(electronic circuit或者circuitry)来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前、后、上、下、右、左、垂直、水平、纵、横、行、列”等表示方向的词语,意思是指本发明的装置中的上述方向。因此,本发明的说明书中的上述词语应当在本发明的装置中相对地解释。
“构成”这个词语在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功能而构成时使用,或者在表示装置的构成、要素、部分时使用。
此外,在权利要求中表现为“功能性限定”的词语应当包括能够用于执行本发明所包含的功能的所有结构。
“单元”这个词语用于表示构成要素、单元、硬件、为了执行所期望的功能而编程的软件的一部分。硬件的典型例子是器件、电路,但是不限于此。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构成的附加、省略、置换和其他变更。本发明并非由前述的说明来限定,而仅由附加的权利要求的范围来限定。

Claims (20)

1.一种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标值收集部,针对生产出的产品的批次收集评价指标值,所述评价指标值是针对所述产品的生产要素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值;以及
评价部,针对多个所述批次导出所述评价指标值的分布,并且基于所述评价指标值相对于所述分布的偏差,针对所述批次生成公开值,所述公开值是用于公开所述评价指标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部通过将多个所述评价指标的所述公开值按照每个所述生产要素进行分组,从而针对每个所述生产要素生成分组公开值,所述分组公开值是被分组的所述公开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部通过将上级分组公开值设为上级阶层,将每个所述生产要素的所述分组公开值设为下级阶层,从而生成分阶层公开值,所述上级分组公开值是将多个所述生产要素的所述分组公开值进一步分组的结果,所述分阶层公开值是被分阶层的所述分组公开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部以雷达图的形式生成所述公开值、所述分组公开值和所述分阶层公开值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评价系统包括质量值生成部,所述质量值生成部基于质量评价指标值生成质量值,所述质量评价指标值是针对所述产品的质量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值,所述质量值是相对于针对所述产品的质量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分布的偏差的指标值,
所述评价部将所述公开值、所述分组公开值和所述分阶层公开值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质量值相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标值收集部从生产管理系统收集所述评价指标值,所述生产管理系统对生产所述产品的生产设备进行控制,
所述评价部向由所述产品的需要者管理的需要者系统发送所述公开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值生成部向所述需要者系统发送所述质量值和所述公开值的散布图。
8.一种评价方法,由评价系统执行,所述评价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针对生产出的产品的批次收集评价指标值,所述评价指标值是针对所述产品的生产要素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值;
针对多个所述批次导出所述评价指标值的分布;以及
基于所述评价指标值相对于所述分布的偏差,针对所述批次生成公开值,所述公开值是用于公开所述评价指标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方法还包括:
通过将多个所述评价指标的所述公开值按照每个所述生产要素进行分组,从而针对每个所述生产要素生成分组公开值,所述分组公开值是被分组的所述公开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方法还包括:
通过将上级分组公开值设为上级阶层,将每个所述生产要素的所述分组公开值设为下级阶层,从而生成分阶层公开值,所述上级分组公开值是将多个所述生产要素的所述分组公开值进一步分组的结果,所述分阶层公开值是被分阶层的所述分组公开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方法还包括:
以雷达图的形式生成所述公开值、所述分组公开值和所述分阶层公开值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方法还包括:
基于质量评价指标值生成质量值,所述质量评价指标值是针对所述产品的质量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值,所述质量值是相对于针对所述产品的质量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分布的偏差的指标值;以及
将所述公开值、所述分组公开值和所述分阶层公开值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质量值相关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方法还包括:
从生产管理系统收集所述评价指标值,所述生产管理系统对生产所述产品的生产设备进行控制;以及
向由所述产品的需要者管理的需要者系统发送所述公开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需要者系统发送所述质量值和所述公开值的散布图。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存储由评价系统的计算机执行的一个以上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以上的程序使所述计算机:
针对生产出的产品的批次收集评价指标值,所述评价指标值是针对所述产品的生产要素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值;
针对多个所述批次导出所述评价指标值的分布;以及
基于所述评价指标值相对于所述分布的偏差,针对所述批次生成公开值,所述公开值是用于公开所述评价指标的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以上的程序使所述计算机:
通过将多个所述评价指标的所述公开值按照每个所述生产要素进行分组,从而针对每个所述生产要素生成分组公开值,所述分组公开值是被分组的所述公开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以上的程序使所述计算机:
通过将上级分组公开值设为上级阶层,将每个所述生产要素的所述分组公开值设为下级阶层,从而生成分阶层公开值,所述上级分组公开值是将多个所述生产要素的所述分组公开值进一步分组的结果,所述分阶层公开值是被分阶层的所述分组公开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以上的程序使所述计算机:
以雷达图的形式生成所述公开值、所述分组公开值和所述分阶层公开值中的至少一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以上的程序使所述计算机:
基于质量评价指标值生成质量值,所述质量评价指标值是针对所述产品的质量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值,所述质量值是相对于针对所述产品的质量而预先确定的评价指标的分布的偏差的指标值;以及
将所述公开值、所述分组公开值和所述分阶层公开值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质量值相关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以上的程序使所述计算机:
从生产管理系统收集所述评价指标值,所述生产管理系统对生产所述产品的生产设备进行控制;以及
向由所述产品的需要者管理的需要者系统发送所述公开值。
CN202110112751.2A 2020-03-17 2021-01-27 评价系统、评价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4088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6356A JP7298522B2 (ja) 2020-03-17 2020-03-17 評価システム及び評価方法
JP2020-046356 2020-03-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08840A true CN113408840A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75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2751.2A Pending CN113408840A (zh) 2020-03-17 2021-01-27 评价系统、评价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95235A1 (zh)
JP (1) JP7298522B2 (zh)
CN (1) CN113408840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8919A (zh) * 2010-08-31 2012-04-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设备的控制装置和火力发电设备的控制装置
CN104268392A (zh) * 2014-09-23 2015-01-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质量偏差的制造过程产品可靠性下滑风险评价方法
CN104809651A (zh) * 2014-01-27 2015-07-29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能量效率评价辅助装置、存储介质及辅助方法
CN107330619A (zh) * 2017-06-30 2017-11-07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确定综合评价值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98161A (zh) * 2016-08-30 2018-03-13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设计评价辅助系统
CN107851097A (zh) * 2015-03-31 2018-03-27 株式会社Fronteo 数据分析系统、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程序及存储介质
CN108171406A (zh) * 2017-12-14 2018-06-15 同济大学 批量产品性能一致性量化评价方法
CN108182503A (zh) * 2017-09-30 2018-06-19 上海众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用离心泵的质量评价方法及其设备
CN109508895A (zh) * 2018-11-29 2019-03-22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烟草制丝设备的控制性能评估装置、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44546A (ja) * 2001-07-27 2003-02-1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製品一貫品質管理装置及び製品一貫品質管理方法
JP2003067022A (ja) * 2001-08-29 2003-03-07 Yokogawa Electric Corp 半導体生産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半導体生産管理方法
JP2004240628A (ja) * 2003-02-05 2004-08-26 Yokogawa Electric Corp 生産プロセスの評価方法及び評価装置
JP4825482B2 (ja) * 2005-09-29 2011-11-30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不具合発生予測装置および不具合発生予測方法
CN101881955B (zh) * 2009-05-06 2014-05-07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高炉炉况评价方法
US20200334921A1 (en) * 2016-05-27 2020-10-22 Apotex Inc. Methods for process validation
JP6984370B2 (ja) * 2017-12-06 2021-12-17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生産支援システム、生産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8919A (zh) * 2010-08-31 2012-04-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设备的控制装置和火力发电设备的控制装置
CN104809651A (zh) * 2014-01-27 2015-07-29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能量效率评价辅助装置、存储介质及辅助方法
CN104268392A (zh) * 2014-09-23 2015-01-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质量偏差的制造过程产品可靠性下滑风险评价方法
CN107851097A (zh) * 2015-03-31 2018-03-27 株式会社Fronteo 数据分析系统、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程序及存储介质
CN107798161A (zh) * 2016-08-30 2018-03-13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设计评价辅助系统
CN107330619A (zh) * 2017-06-30 2017-11-07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确定综合评价值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82503A (zh) * 2017-09-30 2018-06-19 上海众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用离心泵的质量评价方法及其设备
CN108171406A (zh) * 2017-12-14 2018-06-15 同济大学 批量产品性能一致性量化评价方法
CN109508895A (zh) * 2018-11-29 2019-03-22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烟草制丝设备的控制性能评估装置、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98522B2 (ja) 2023-06-27
US20210295235A1 (en) 2021-09-23
JP2021149271A (ja) 2021-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74380A1 (en) Integrated digital twin for an industrial facility
JP6781602B2 (ja) 業務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業務支援方法
CN104102212A (zh) 一种钢铁企业中煤气和蒸汽系统的调度方法、设备和系统
Bettayeb et al. Quality control planning to prevent excessive scrap production
Altuger et al. Multi criteria preventive maintenance scheduling through arena based simulation modeling
CN107533329A (zh) 多学科工程系统中交叉学科数据验证检查的方法与系统
Tantik et al. Industrie 4.0: Using cyber-physical systems for value-stream based production evaluation
CN113408840A (zh) 评价系统、评价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
JP2004118429A (ja) 適正在庫量算出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Wang et al. Operations scheduling in reverse supply chains: Identical demand and delivery deadlines
WO2016115118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to and receiving from a communication device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a batch of a product produced in a closed-loop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JP7063781B2 (ja) 並列分散処理制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並列分散処理制御方法
CN114091770A (zh) 物料需求计划的预测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98560A (zh) 工艺流程卡的生成方法、生成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995482B2 (ja) 生産管理装置
WO2006077930A1 (ja) 生産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システム
US20230229148A1 (en) Process lifecycle management methods and systems
JP2022099377A (ja) 施策提案装置、施策提案システム、及び施策提案基板
JPH07271855A (ja) 生産計画評価装置
WO2016115115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o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data for one or more production facilities in a closed-loop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WO2017023587A1 (en) Devices,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presenting and using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data for batches produced in a production facility
Arbon et al. Auto-MPS: an automated 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 system for large volume manufacturing
CN112734364A (zh) 一种光伏电站控制箱备品备件系统
Vootukuru DMARC: A framework for the integration of DMAIC and DMADV
Maquirriain et al. Matheuristics for scheduling of maintenance service with linear operation cost and step function maintenance cos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