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06871A - 加热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热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06871A
CN113406871A CN202010809722.7A CN202010809722A CN113406871A CN 113406871 A CN113406871 A CN 113406871A CN 202010809722 A CN202010809722 A CN 202010809722A CN 113406871 A CN113406871 A CN 113406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heating
rotating body
pressure roller
rotation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097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崎寻纪
杉野瑞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0458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4758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0458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4758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406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068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32Retractable heating or pressure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Structural details or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pressure elements and layer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 G03G2215/2038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the belt further entrained around one or more rotating belt support memb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58Shape of roller along rotational axis
    • G03G2215/2061Shape of roller along rotational axis concav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58Shape of roller along rotational axis
    • G03G2215/2064Shape of roller along rotational axis convex

Abstract

加热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加热装置具有:旋转体;加热体,一边与旋转体一起旋转而在与该旋转体之间夹着被加热材料进行输送,一边对该被加热材料进行加热;以及接触机构,该接触机构在所述被加热材料通过所述旋转体与加热体之间后的该之间不存在该被加热材料的不存在状态下,使旋转体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与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一边对该旋转体进行加热的加热体接触,使该旋转体在旋转轴方向两端部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范围比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处的接触范围小,或者在被加热材料通过旋转体与加热体之间后的该之间不存在该被加热材料的不存在状态下,将旋转体在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之间切换。

Description

加热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定影装置,其具有由加热部件加热的加热旋转体和与该加热旋转体滑动接触而在与该加热旋转体之间形成定影咬合部的加压旋转体,将转印有未定影调色剂像的记录纸张在由所述定影咬合部进行咬合输送的同时进行加热和加压,使所述未定影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记录纸张的表面上,该定影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有能够相对于任意一方的所述旋转体离接的传热部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3674号公报
当纸张等被加热材料通过加压辊等旋转体与加热带等加热体的旋转轴方向中央部之间时,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中央部的温度比旋转轴方向两端部的温度低。由此,有时在旋转体中产生旋转轴方向上的温度不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与在被加热材料通过旋转体与加热体之间后在该旋转体与该加热体之间不存在被加热材料的状态下,旋转体与加热体的接触范围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和旋转轴方向两端部继续相同状态的结构相比,在被加热材料通过旋转体与加热体的旋转轴方向中央部之间后,在短时间内减小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温度不均。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加热装置,其具有:旋转体;加热体,其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而在与该旋转体之间夹着被加热材料进行输送,一边对该被加热材料进行加热;以及接触机构,其在所述被加热材料通过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后的该旋转体与该加热体之间不存在该被加热材料的不存在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与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一边对该旋转体进行加热的所述加热体接触,使该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两端部各自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范围比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的接触范围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加热装置,在上述第一方式中,所述接触机构在所述不存在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的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宽度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两端部分别比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加热装置,在上述第一方式中,所述接触机构在所述不存在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两端部与所述加热体非接触。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是一种加热装置,其具有:旋转体;加热体,其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而在与该旋转体之间夹着被加热材料进行输送,一边对该被加热材料进行加热;以及接触机构,其在所述被加热材料通过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后的该旋转体与该加热体之间不存在该被加热材料的不存在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与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一边对该旋转体进行加热的所述加热体接触,在旋转轴方向两端部在该旋转体与该加热体之间形成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加热装置,在上述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加热体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向所述旋转体侧形成为凸状,与在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对所述被加热材料进行加热的加热状态相比,所述接触机构在所述不存在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更远离所述加热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加热装置,在上述第五方式中,所述旋转体是直径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两端部比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大的辊,所述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的凹陷尺寸比所述加热体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向所述旋转体侧的突出尺寸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加热装置,在上述第一方式至第六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接触机构在所述被加热材料通过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后,在旋转轴方向的尺寸比该被加热材料大的被加热材料被输送的情况下,在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加热体之间不存在所述被加热材料的不存在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与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一边对该旋转体进行加热的所述加热体接触,使该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两端部各自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范围比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处的接触范围小。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是一种定影装置,其作为上述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旋转体为加压辊,该定影装置一边在所述加压辊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夹着作为所述被加热材料的记录介质进行输送,一边对该记录介质进行加压和加热而将图像定影在该记录介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式的定影装置,在上述第八方式中,所述加热体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向所述旋转体侧形成为凸状,所述接触机构在所述加压辊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状态下,将所述加压辊的旋转轴方向两端部向所述加热体侧加压,使所述加压辊沿着所述加热体的所述凸状挠曲,在所述不存在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远离所述加热体。
本发明的第十方式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形成部,其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以及第八方式或第九方式所述的定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上述第十方式中,所述定影装置的接触机构在作为所述不存在状态的作业间,使所述加压辊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与一边与所述加压辊一起旋转一边对该加压辊进行加热的加热体接触,使该加压辊的旋转轴方向两端部各自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范围比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处的接触范围小。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式是一种加热装置,其具有:旋转体;加热体,其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而在与该旋转体之间夹着被加热材料进行输送,一边对该被加热材料进行加热;以及接触机构,其在所述被加热材料通过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后的该旋转体与该加热体之间不存在该被加热材料的不存在状态下,将所述旋转体在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接触状态是如下的状态:使所述旋转体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和旋转轴方向一端部与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一边对该旋转体进行加热的所述加热体接触,使该旋转体在旋转轴方向另一端部与该加热体的接触范围比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处的接触范围小,所述第二接触状态是如下的状态:使所述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和旋转轴方向另一端部与该加热体接触,使所述旋转轴方向一端部处的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范围比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处的接触范围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式的加热装置,在上述第十二方式中,所述接触机构在所述第一接触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的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宽度在所述旋转轴方向另一端部比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小,由此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轴方向另一端部处的与所述加热体的所述接触范围比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处的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范围小,在所述第二接触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在所述旋转方向上的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宽度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一端部比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小,由此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轴方向一端部处的与所述加热体的所述接触范围比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处的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范围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式的加热装置,在上述第十二方式中,所述接触机构在所述第一接触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方向另一端部与所述加热体非接触,在所述第二接触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一端部与所述加热体非接触。
本发明的第十五方式是一种加热装置,其具有:旋转体;加热体,其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而在与该旋转体之间夹着被加热材料进行输送,一边对该被加热材料进行加热;以及接触机构,其在所述被加热材料通过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后的该旋转体与该加热体之间不存在该被加热材料的不存在状态下,将所述旋转体在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一接触状态是如下的状态:使所述旋转体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和旋转轴方向一端部与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一边对该旋转体进行加热的所述加热体接触,在旋转轴方向另一端部在该旋转体与该加热体之间形成空间,所述第二接触状态是如下的状态:使所述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和旋转轴方向另一端部与该加热体接触,在旋转轴方向一端部在该旋转体与该加热体之间形成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式的加热装置,在上述第十二方式至第十五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接触机构具有:第一凸轮,其与配置于所述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轴方向一端部侧的第一被接触部接触,具有长径部和短径部;以及第二凸轮,其与配置于所述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轴方向另一端部侧的第二被接触部接触,具有长径部和短径部,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长径部在第一旋转位置与所述第一被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短径部在第二旋转位置与所述第一被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短径部在所述第一旋转位置与所述第二被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长径部在所述第二旋转位置与所述第二被接触部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式的加热装置,在上述第十六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的形状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式的加热装置,在上述第十二方式至第十七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接触机构使所述旋转体在所述第一接触状态和所述第二接触状态的各状态下旋转多次,并且在所述第一接触状态和所述第二接触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式的加热装置,在上述第十八方式中,所述接触机构使所述旋转体在所述第一接触状态和所述第二接触状态的各状态下以相同的转速或相同的旋转时间进行旋转,并且在所述第一接触状态和所述第二接触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方式的加热装置,在上述第十二方式至第十九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接触机构在所述被加热材料通过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后,在旋转轴方向的尺寸比该被加热材料大的被加热材料被输送的情况下,在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加热体之间不存在所述被加热材料的不存在状态下,将所述旋转体在所述第一接触状态和所述第二接触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式是一种定影装置,其作为上述第十二方式至第二十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旋转体为加压辊,该定影装置一边在所述加压辊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夹着作为所述被加热材料的记录介质进行输送一边对该记录介质进行加压和加热而将图像定影在该记录介质上。
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式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上述第二十一方式所述的定影装置;以及形成部,其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三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上述第二十二方式中,所述定影装置的接触机构在作为所述不存在状态的作业间,将所述加压辊在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根据第一方式的结构,与在不存在状态下旋转体与加热体的接触范围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和旋转轴方向两端部相同的结构相比,在被加热材料通过了旋转体与加热体的旋转轴方向中央部之间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减小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温度不均。
根据第二方式的结构,与在不存在状态下旋转体在旋转轴方向两端部与加热体非接触的结构相比,旋转体和加热体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的角度不容易变动。
根据第三方式的结构,与在不存在状态下旋转体在旋转轴方向两端部与加热体接触的结构相比,在被加热材料通过了旋转体与加热体的旋转轴方向中央部之间之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减小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温度不均。
根据第四方式的结构,与在不存在状态下旋转体在旋转轴方向两端部与加热体接触的结构相比,在被加热材料通过了旋转体与加热体的旋转轴方向中央部之间之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减小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温度不均。
根据第五方式的结构,能够通过旋转体远离加热体的距离来调整旋转体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与加热体的接触范围。
根据第六方式的结构,与凹陷尺寸比突出尺寸大的结构相比,在不存在状态下,容易使旋转体在旋转轴方向两端部与加热体的接触范围比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处的接触范围小。
根据第七方式的结构,在被加热材料通过了旋转体与加热体之间后,在旋转轴方向的尺寸比该被加热材料大的被加热材料被输送的情况下的被加热材料间的不存在状态下,与旋转体与加热体的接触范围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和旋转轴方向两端部相同的结构相比,抑制被输送的被加热材料的褶皱的效果更好。
根据第八方式的结构,与在不存在状态下加压辊与加热体的接触范围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和旋转轴方向两端部相同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图像的定影不均。
根据第九方式的结构,与维持加压辊沿着旋转轴方向的状态的结构相比,在加热体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朝向旋转体侧形成为凸状的结构中,能够抑制加热状态下的图像的定影不均。
根据第十方式的结构,与在不存在状态下加压辊与加热体的接触范围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和旋转轴方向两端部相同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图像不良。
根据第十一方式的结构,与在作业间加压辊与加热体的接触范围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和旋转轴方向两端部相同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图像不良。
根据第十二方式的结构,与在不存在状态下继续旋转体与加热体从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至另一端部接触的状态的结构相比,在被加热材料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通过了旋转体与加热体之间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减小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温度不均。
根据第十三方式的结构,与在不存在状态下旋转体在旋转轴方向两端部与加热体非接触的结构相比,旋转体和加热体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的角度不容易变动。
根据第十四方式的结构,与在不存在状态下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一端部和旋转轴方向另一端部与加热体同时接触的结构相比,在被加热材料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通过了旋转体与加热体之间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减小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温度不均。
根据第十五方式的结构,与在不存在状态下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一端部和旋转轴方向另一端部与加热体同时接触的结构相比,在被加热材料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通过了旋转体与加热体之间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减小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温度不均。
根据第十六方式的结构,通过使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旋转,能够将旋转体在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根据第十七方式的结构,与改变相同形状的一对凸轮的相位来使用的结构相比,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下的旋转体与加热体的位置关系的调整的自由度高。
根据第十八方式的结构,与旋转体在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的各状态下旋转不到两圈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小旋转体的旋转方向上的温度不均。
根据第十九方式的结构,与旋转体在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的各状态下以不同的转速或不同的旋转时间进行旋转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小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温度不均。
根据第二十方式的结构,在被加热材料通过了旋转体与加热体之间后,在旋转轴方向的尺寸比该被加热材料大的被加热材料被输送的情况下的被加热材料间的不存在状态下,与继续旋转体和加热体从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至另一端部接触的状态的结构相比,抑制被输送的被加热材料的褶皱的效果更好。
根据第二十一方式的结构,与在不存在状态下继续加压辊和加热体保持从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至另一端部接触的状态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图像的定影不均。
根据第二十二方式的结构,与在不存在状态下继续加压辊和加热体从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至另一端部接触的状态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图像不良。
根据第二十三方式的结构,与在作业间继续加压辊和加热体从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至另一端部接触的状态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图像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和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示出第一和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带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3是示出第一和第四实施方式的加压辊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4是示出第一和第四实施方式的加压辊位于咬合位置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加压辊位于中央接触位置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加压辊位于分离位置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接触机构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接触机构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凸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10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凸轮的旋转位置与对凸轮从动件的压入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1是示出第一和第四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12是示出第一和第四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由第一和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多个作业的情况下的先行作业、后续作业以及作业之间的概念的图。
图1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加压辊的轴向位置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5是示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加压辊位于中央接触位置的情况下加压辊在轴向两端部处的与加热带的接触状态的概略图。
图16是示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加压辊位于中央接触位置的情况下加压辊在轴向中央部处的与加热带的接触状态的概略图。
图17是用于示出第三和第六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先行作业与后续作业的记录介质的尺寸差的概略图。
图18A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加压辊位于第一接触位置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8B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加压辊位于第二接触位置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9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接触机构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20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接触机构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1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凸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2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凸轮的旋转位置与对凸轮从动件的压入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3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加压辊的轴向位置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4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加压辊位于第一接触位置的状态下的加压辊的轴向位置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5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加压辊位于第二接触位置的状态下的加压辊的轴向位置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6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加压辊位于第一接触位置和第二接触位置的情况下加压辊在轴向端部处的与加热带的接触状态的概略图。
图27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加压辊位于第一接触位置和第二接触位置的情况下加压辊在轴向中央部处的与加热带的接触状态的概略图。
标号说明
10:图像形成装置;14:形成部;16:定影装置(加热装置的一例);40:加压辊(旋转体的一例);46:空间;60:加热带(加热体的一例);70:接触机构;P2:记录介质(被加热材料的一例);71:第一凸轮;72:第二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像形成装置10)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结构的概略图。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第一输送部11、第二输送部12、形成部14以及定影装置16。第一输送部11具有输送记录介质P1的功能。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第一输送部11具有卷出辊(unwinding roller)22、卷取辊(winding roller)24以及卷绕辊(wraproller)26。
在卷出辊22上预先卷绕有记录介质P1。卷出辊22通过旋转而将所卷绕的记录介质P1卷出。卷绕辊26在卷出辊22与卷取辊24之间卷绕在记录介质P1上。由此,确定了从卷出辊22至卷取辊24的记录介质P1的输送路径。卷取辊24是卷取记录介质P1的辊。该卷取辊24由驱动部(省略图示)旋转驱动。由此,卷取辊24卷取记录介质P1,并且卷出辊22卷出记录介质P1。由此,记录介质P1从卷出辊22向卷取辊24输送。另外,作为记录介质P1的一个例子,使用热压箔。
形成部14具有在记录介质P1上形成图像的功能。具体而言,形成部14是喷出液滴的喷出部。更具体而言,形成部14由作为喷出部的喷头构成,该喷出部喷出作为液滴的墨滴。
第二输送部12具有输送作为被加热材料的一例的记录介质P2的功能。该第二输送部12例如具有输送辊对13。在第二输送部12中,与形成在记录介质P1上的图像被向定影装置16(具体而言为后述的接触区域50S)输送的时机一致地将记录介质P2向定影装置16输送。作为记录介质P2的一例,例如使用纸张。这里,记录介质P1是卷纸,但记录介质P2是切纸。另外,记录介质P1几乎不影响定影装置16的温度(具体而言为加压辊40的温度),定影装置16的温度因被加热材料而下降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记录介质P2。
定影装置16将形成在记录介质P1上的图像转印并定影到记录介质P2上。关于定影装置16的具体结构在后面说明。
另外,作为形成部14,也可以是形成作为图像的调色剂像的电子照相式的图像形成部。在电子照相式的图像形成部中,例如经过带电、曝光,显影以及转印等各工序在记录介质P2上形成调色剂像。
另外,形成部14也可以在记录介质P2上直接形成图像。在该情况下,例如,定影装置16将形成在记录介质P2上的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P2上。
(定影装置16)
图1所示的定影装置16是加热装置的一例。如图1所示,定影装置16具有加压辊40和加热带60,该定影装置16一边在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之间夹着记录介质P1和记录介质P2进行输送一边对记录介质P1和记录介质P2进行加压和加热,从而将记录介质P1的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P2上。
这样,定影装置16作为加热装置发挥作用,该加热装置对作为被加热材料的一例的记录介质P2进行加热。更具体而言,定影装置16除了具有加压辊40和加热带60之外,还具有接触机构70(参照图7)和控制装置50(参照图7)。以下,对定影装置16的各部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加压辊40和加热带60)
图1所示的加热带60是加热体的一例。图1所示的加压辊40是旋转体的一例。加压辊40和加热带60彼此对置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作为一例,加热带60相对于加压辊40配置在下方侧。
加热带60形成为环状、具体而言为无接头状。在加热带60的内周侧和外周侧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对加热带60进行加热的加热部(省略图示)。作为该加热部,例如使用通过因内部电阻产生的焦耳热而发热的发热体对加热带60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以及通过辐射热对加热带60进行加热的灯等加热部等。
如图1所示,在加热带60的内周的加压辊40侧设置有作为支承部的衬垫66。如图2所示,衬垫66沿着加热带60的带宽方向具有长度。衬垫66具有朝向加压辊40侧(即上方侧)的支承面66A。该支承面66A支承加热带60的内周面。并且,衬垫66在带宽方向的中央部处向加压辊40侧形成为凸状。由此,加热带60整体在带宽方向的中央部处向加压辊40侧(即上方侧)形成为凸状。
另外,带宽方向是与加热带60旋转的旋转方向交叉的方向(具体而言为垂直的方向)。该带宽方向也可以说是沿着加压辊40的旋转轴方向(以下称为轴向)的方向。
如图3所示,加压辊40是在轴向的两端部直径比中央部大的辊。具体而言,加压辊40的外径从轴向的中央部朝向两端部逐渐变大。此外,加压辊40的外径从轴向的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连续变大。这样,通过使加压辊40的轴向的两端部的直径比中央部大,加压辊40对记录介质P2的输送速度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比中央部快。由此,从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朝向两端侧作用有张力,从而抑制了记录介质P2的褶皱。
并且,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部处的凹陷尺寸(参照图3)小于加热带60的轴向中央部处的向加压辊40侧的突出尺寸(参照图2)。加压辊40的凹陷尺寸是从加压辊40的轴向端部的外周面至轴向中央部的外周面的沿着径向的尺寸(参照图3)。换言之,加压辊40的凹陷尺寸是加压辊40的最大半径与最小半径的半径差。加热带60的突出尺寸是从加热带60的带宽方向端部的外周面至带宽方向中央部的外周面的沿着径向的尺寸。该加热带60的突出尺寸也可以理解为衬垫66的支承面66A处的带宽方向端部与带宽方向中央部的高低差。
如图1和图4所示,加压辊40被按压在加热带60上。由此,形成了加热带60与加压辊40接触的接触区域50S(即,定影咬合)。换言之,接触区域50S是形成在加热带60与加压辊40之间的区域。
另外,如后所述,加压辊40通过接触机构70而在图1和图4所示的接触位置(以下称为咬合位置)、图5所示的接触位置(以下称为中心接触位置)以及图6所示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加压辊40在图4所示的咬合位置被按压在加热带60上。
并且,加压辊40由驱动部42(参照图7)驱动旋转。加热带60从动于加压辊40而旋转。由此,加热带60一边与加压辊40一起旋转而与加压辊40之间夹着记录介质P2进行输送一边对记录介质P2进行加热。
即,在定影装置16中,一边用加热带60和加压辊40夹着导入到接触区域50S的记录介质P2进行加压一边进行输送,利用加压力和由加热带60产生的热将记录介质P1的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P2上。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介质P2通过接触区域50S(即,加热带60与加压辊40之间),从而将记录介质P1的图像定影。
另外,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与加热带60的带宽方向中央大致一致。并且,记录介质P2以宽度方向中央与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和加热带60的带宽方向中央大致一致的状态(即,中央对准)被加热带60和加压辊40输送。
(接触机构70)
图7和图8所示的接触机构70是使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接触的机构。具体而言,接触机构70使加压辊40在图1、图4、图7以及图8所示的咬合位置、图5所示的中央接触位置以及图6所示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
更具体而言,如图7和图8所示,接触机构70具有一对杆部80、一对凸轮72、凸轮轴74、凸轮轴齿轮76、传动齿轮78以及驱动部79(参照图7)。另外,在图7和图8中,示出了一对杆部80中的一个杆部80,并示出了一对凸轮72中的一个凸轮72。
一对杆部80是使加压辊40移位的移位部。该一对杆部80分别配置在加压辊40的轴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各个杆部80具有杆82、支承部件84、弹簧部86以及凸轮从动件88。
杆82以一端部能够借助支点82A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定影装置16的装置主体上,该支点82A相对于加压辊40配置在输送方向上游侧(图7中的右方侧)。
该杆82从支点82A朝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图7中的左方侧)向斜上方延伸,并且在加压辊40的上方侧屈曲,从该屈曲部分82B向输送方向下游(图7中的左方)延伸。凸轮从动件88形成为辊状,可旋转地安装在杆82的屈曲部分82B上。
支承部件84将加压辊40支承为能够旋转。该支承部件84以使加压辊40能够在预先确定的范围内向相对于加热带60接近的接近方向(图7中的下方)及其相反方向(图7中的上方)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杆82的另一端部。
弹簧部86由螺旋弹簧构成,设置在杆82与支承部件84之间。该弹簧部86借助其弹力将支承部件84向接近方向按压。
凸轮轴74是在加压辊40和杆82的上方侧沿着加压辊40的轴向延伸的旋转轴。该凸轮轴74可旋转地支承在定影装置16的装置主体上。
一对凸轮72分别固定在凸轮轴74的轴向的一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如图9所示,各个该凸轮72具有:短径部90;第一长径部91,其距凸轮轴74(即旋转中心)的径向长度比短径部90长;以及第二长径部92,其距凸轮轴74的径向长度比短径部90长且比第一长径部91短。
如图7所示,各个凸轮72与各个凸轮从动件88接触,凸轮72与凸轮从动件88的接触位置根据凸轮轴74的旋转角度而发生变化。另外,一对凸轮72分别呈相同的形状。
凸轮轴齿轮76固定在凸轮轴74的轴向一端部。传动齿轮78以与凸轮轴齿轮76啮合的状态可旋转地支承在定影装置16的装置主体上。
驱动部79驱动传动齿轮78而使其旋转。具体而言,作为一例,驱动部79由使传动齿轮78正转和反转的步进电机构成。
而且,在接触机构70中,驱动部79使传动齿轮78旋转(具体而言为正转和反转),由此该驱动力经由凸轮轴齿轮76传递至凸轮轴74,从而凸轮轴74和凸轮72旋转。
通过凸轮72旋转,与凸轮从动件88的接触位置在短径部90、第一长径部91以及第二长径部92之间变化。通过凸轮72的短径部90与凸轮从动件88接触,加压辊40位于图6所示的分离位置。加压辊40在分离位置从轴向一端部至轴向另一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
另外,在凸轮72的短径部90与凸轮从动件88接触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凸轮72相对于凸轮从动件88的压入量A为最少。
当凸轮72旋转而凸轮72的第一长径部91与凸轮从动件88接触时,杆82以支点82A为中心进行旋转,加压辊40移动到图4所示的咬合位置。在咬合位置,加压辊40的轴向的两端部由于弹簧部86的弹力而向加热带60侧加压。由此,加压辊40沿着加热带60的凸状的形状挠曲。其结果为,在咬合位置,加压辊40从轴向一端部至轴向另一端部与加热带60接触,而形成接触区域50S。
另外,在凸轮72的第一长径部91与凸轮从动件88接触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凸轮72相对于凸轮从动件88的压入量C为最大。
当凸轮72进一步旋转而凸轮72的第二长径部92与凸轮从动件88接触时,杆82以支点82A为中心进行旋转,加压辊40移动到图5所示的中央接触位置。在中央接触位置,加压辊40在轴向中央部与加热带60接触,轴向两端部各自的与加热带60的接触范围比轴向中央部的接触范围小。具体而言,在中央接触位置,加压辊40在轴向中央部与加热带60接触,在轴向两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
换言之,在中央接触位置,加压辊40在轴向中央部与加热带60接触,在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的轴向两端部之间形成空间46。
另外,在凸轮72的第二长径部92与凸轮从动件88接触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凸轮72相对于凸轮从动件88的压入量B为上述压入量A与压入量C的中间值。因此,加压辊40相对于加热带60,在中央接触位置比在咬合位置更远,且比在分离位置更近。
另外,轴向两端部各自的与加热带60的接触范围比轴向中央部处的接触范围小的结构是包含像上述那样接触范围为0(零)的结构的概念。
如上所述,接触机构70使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接触和分离。换言之,接触机构70也可以说是使加压辊40移位以改变加压辊40的旋转轴与加热带60的旋转轴的距离的机构。
(控制装置50)
控制装置50是定影装置16中的控制包含驱动部79在内的各部的动作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0构成为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部的动作的装置。另外,作为控制装置50,只要构成为至少控制驱动部79的动作的装置即可。图11是示出控制装置50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如图11所示,控制装置50具有作为计算机的功能,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51、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52、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53、存储器54、用户界面55、通信接口56以及I/O部57。控制装置50的各部经由总线59可相互通信地连接。
CPU 51是中央运算处理单元,执行各种程序、控制各部。即,CPU 51从ROM52或存储器54读出程序,将RAM 53作为工作区域来执行程序。CPU 51按照记录在ROM 52或存储器54中的程序,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部的控制和各种运算处理。
ROM 52保存各种程序和各种数据。RAM 53作为工作区域暂时存储程序或数据。存储器54由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或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等存储部构成,保存包含操作系统的各种程序、以及各种数据。
用户界面55是用户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时的界面。用户界面55例如具有按钮或触摸面板等输入部和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部。用户是指示执行作业的指示者。
通信接口56是用于与个人计算机等用户终端进行通信的接口。作为通信接口56的通信方式,使用有线或无线。作为通信接口56的通信标准,例如使用以太网(注册商标)、FDDI、Wi-Fi(注册商标)等。I/O部57将CPU 51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部连接。
在执行上述程序时,控制装置50使用上述硬件资源来实现各种功能。对控制装置50所实现的功能构成进行说明。图12是示出控制装置50的功能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如图12所示,控制装置50具有获取部50A和控制部50B作为功能结构。各功能结构通过CPU 51读出并执行ROM 52或存储器54中存储的控制程序来实现。
获取部50A获取执行作业的执行指示和与该作业相关的作业信息。获取部50A获取在作业中指定的记录介质P2的尺寸(具体而言为输送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尺寸)、张数以及输送速度等信息,作为与作业相关的作业信息。另外,作业是指根据指示者的一次指示而执行的图像形成动作的处理单位。另外,指示者在作业中指定记录介质P2的尺寸、张数以及输送速度等。
另外,作为一例,作业的执行指示通过能够利用通信接口56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而被输入,由获取部50A获取该作业的执行指示。另外,也可以通过读取装置(具体而言为扫描仪)读取原稿而生成作业,由获取部50A获取该作业的执行指示。
控制部50B在获取部50A获取了作业的执行指示的情况下,对包含定影装置16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部进行控制,以执行作业。此时,对于包含驱动部42的定影装置16的各部,控制部50B进行将加热带60加热并使加压辊40旋转的控制。并且,对于定影装置16中的接触机构70的驱动部79(参照图7),控制部50B进行使加压辊40位于咬合位置的控制(参照图4)。
另外,在完成作业的执行的情况下,控制部50B控制驱动部79的驱动,使得加压辊40位于分离位置。此时,控制部50B对包含驱动部42的定影装置16的各部进行控制,以停止加热带60的加热和加压辊40的旋转。
并且,在获取部50A连续地获取多个作业的情况下,控制部50B在作业间控制驱动部79的驱动,使得加压辊40位于中央接触位置(参照图5)。此时,控制部50B在作业间对包含驱动部42的定影装置16的各部进行控制,以维持加热带60的加热和加压辊40的旋转。
另外,连续获取作业的情况例如相当于在完成一个作业的执行之前获取另一个作业的情况。另外,如图13所示,将由获取部50A连续获取的多个作业中的先执行的作业称为先行作业,将紧接在该先行作业之后执行的作业称为后续作业。另外,将先行作业与后续作业之间的期间称为作业间。
这里,作业间为在接触区域50S中不存在记录介质P2的状态。即,在记录介质P2通过了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之间后的该加压辊40与该加热带60之间不存在记录介质P2的状态(以下称为不存在状态)下,控制部50B对驱动部79进行控制,以使加压辊40位于中央接触位置。
(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在获取部50A获取到作业的执行指令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0的控制部50B(参照图12)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部进行控制,以执行作业。此时,对于包含驱动部42的定影装置16的各部,控制部50B进行控制,以对加热带60进行加热并使加压辊40旋转。并且,对于定影装置16中的接触机构70的驱动部79,控制部50B进行控制,以使加压辊40位于咬合位置(参照图4)。
由此,接触机构70使加压辊40从分离位置移动到咬合位置。其结果为,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被向加热带60侧加压,从而加压辊40沿着加热带60的凸状挠曲。由此,在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之间形成接触区域50S。
并且,形成部14针对图1所示的第一输送部11所输送的记录介质P1形成图像。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P1被第一输送部11输送至接触区域50S。
与形成在记录介质P1上的图像被输送至接触区域50S的时机一致地记录介质P2被第二输送部12输送至接触区域50S。
然后,定影装置16一边在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之间夹着记录介质P1和记录介质P2进行输送一边对记录介质P1和记录介质P2进行加压和加热,从而将记录介质P1的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P2上。
另外,当记录介质P2在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之间被加热时,加压辊40在保持沿着加热带60的凸状挠曲的状态下维持与加热带60接触的状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之间加热记录介质P2的加热状态下,接触机构70将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向加热带60侧加压,使加压辊40沿着加热带60的凸状挠曲。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获取部50A连续地获取多个作业的情况下,控制部50B在先行作业与后续作业之间的作业间控制接触机构70的驱动部79的驱动,使得加压辊40位于中央接触位置(参照图5)。此时,控制部50B在作业间对包含驱动部42的定影装置16的各部进行控制,以维持加热带60的加热和加压辊40的旋转。
由此,接触机构70在不存在状态下,使加压辊40在轴向中央部与对加压辊40进行加热的加热带60接触,使加压辊40在轴向两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以下将该动作称为恢复动作)。由此,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部被加热带60加热,而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未被加热。
这里,在多个作业连续的情况下,考虑了如下的情况:在先行作业中,使用宽度方向的尺寸比接触区域50S的带宽方向的尺寸小的记录介质P2(以下,称为小尺寸的记录介质P2),在后续作业中,使用宽度方向的尺寸比在先行作业中使用的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的记录介质P2(以下,称为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2)(参照图17)。作为一例,在后续作业中使用的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尺寸与接触区域50S的带宽方向的尺寸(具体而言,比接触区域50S的带宽方向的尺寸稍小的尺寸)相等。
在先行作业中,当小尺寸的记录介质P2通过接触区域50S时,加热带60的热在带宽方向中央部经由记录介质P2传递至加压辊40。另一方面,在加热带60的带宽方向两端部,加热带60的热不经由记录介质P2而传递至加压辊40。因此,如图14的虚线所示那样,成为温度在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部比在轴向两端部低的状态。
而且,在不存在状态下(即,在作业间),以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的接触范围在轴向中央部和轴向两端部相同的结构(以下称为第一结构),在后续作业中也维持温度在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部比轴向两端部低的状态(图14的虚线所示的状态)。
这样,由于在加压辊40的轴向上产生温度不均,因此由于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处的热膨胀而导致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相对于轴向中央部的外径差变大。其结果为,在后续作业中,当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2通过接触区域50S时,记录介质P2的输送速度相比中央部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过快,有时在记录介质P2上产生褶皱。
另外,由于在加压辊40的轴向上产生温度不均,因此在后续作业中有可能在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上产生图像的定影不均。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恢复动作中,在作业间,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部被加热带60加热,而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未被加热。因此,在记录介质P2通过了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的轴向中央部之间后,与第一结构相比,在短时间内加压辊的轴向上的温度不均变小。即,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图14的实线所示的温度分布。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加压辊的轴向上的温度不均在短时间内变小。因此,与第一结构相比,在后续作业中,可以抑制由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与轴向中央部的外径差引起的记录介质P2的褶皱。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第一结构相比,在后续作业中,抑制了在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上产生的图像的定影不均。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第一结构相比,在后续作业中抑制了在记录介质P2上形成的图像的不良。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恢复动作中,在作业间,加压辊40在轴向两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因此,与加压辊40在作业间与加热带60接触的结构(以下称为第二结构)相比,在记录介质P2通过了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的轴向中央部之间后,在短时间内加压辊的轴向上的温度不均变小。
进一步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恢复动作中,在作业间在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的轴向两端部之间形成空间46(参照图5)。因此,与第二结构相比,空气容易在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的轴向两端部之间流动,在记录介质P2通过了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的轴向中央部之间后,在短时间内加压辊的轴向上的温度不均变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整个加热带60在带宽方向的中央部向加压辊40侧(即,上方侧)形成为凸状。加压辊40在中央接触位置相对于加热带60远离咬合位置,从而在轴向中央部维持与加热带60的接触的同时,在轴向两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带60在带宽方向的中央部向加压辊40形成为凸状。因此,可以通过使加压辊40远离加热带60的距离来调整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部处的与加热带60的接触范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部处的凹陷尺寸(参照图3)小于加热带60的轴向中央部向加压辊40侧的突出尺寸(参照图2)。因此,与凹陷尺寸比突出尺寸大的结构相比,在作业间,容易使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各自与加热带60的接触范围比轴向中央部处的接触范围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之间对记录介质P2进行加热的加热状态下,接触机构70将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向加热带60侧加压,使加压辊40沿着加热带60的凸状挠曲。
因此,与加压辊40维持沿着轴向的状态的结构相比,在加热带60在轴向中央部向加压辊40侧形成为凸状的结构中,能够抑制加热状态下的图像向记录介质的定影不均。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适当省略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加压辊40在中央接触位置(参照图5)在轴向中央部与加热带60接触,在轴向两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下构成。
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加压辊40在中央接触位置在轴向中央部处与加热带60接触,并在轴向两端部处以与加热带60的接触范围小于在轴向中央部处的接触范围的方式与加热带60接触。具体而言,在中央接触位置,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的旋转方向(即,周向)上的轴向两端部处的接触宽度W1(参照图15)小于轴向中央部处的接触宽度W2(参照图16)。
以下,对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获取部50A连续地获取多个作业的情况下,控制部50B在作业间控制接触机构70的驱动部79的驱动,使得加压辊40位于中央接触位置。此时,控制部50B在作业间对包含驱动部42的定影装置16的各部进行控制,以维持加热带60的加热和加压辊40的旋转。
由此,接触机构70在不存在状态下,使加压辊40在轴向中央部与对加压辊40进行加热的加热带60接触,使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的旋转方向上的接触宽度在轴向两端部分别比轴向中央部小
由此,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处的加热量少于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部处的加热量。
因此,在记录介质P2通过了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的轴向中央部之间后,与上述第一结构相比,在短时间内加压辊的轴向上的温度不均变小。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在短时间内加压辊的轴向上的温度不均变小,因此,与第一结构相比,在后续作业中,抑制了由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与轴向中央部的外径差引起的记录介质P2的褶皱。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第一结构相比,在后续作业中,抑制了在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上产生的图像的定影不均。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第一结构相比,在后续作业中抑制了在记录介质P2上形成的图像的不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恢复动作中,在作业间,加压辊40处于在轴向的中央部和两端部与加热带60接触的状态,因此加压辊40和加热带60中的一方由另一方支承。因此,与加压辊40在作业间在轴向两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的结构相比,加压辊40和加热带60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的角度不容易变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恢复动作中,在作业间,加压辊40处于在轴向的中央部和两端部与加热带60接触的状态,因此,与加压辊40在作业间在轴向两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加热带60稳定地从动于加压辊40而旋转。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而适当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获取部50A连续地获取多个作业的情况下,控制部50B在作业间对驱动部79进行控制,使得加压辊40位于中央接触位置,与此相对,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下构成。
即,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B在获取部50A连续地获取多个作业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在后续作业中使用的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比先行作业中使用的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的情况(以下称为“后续介质的尺寸大的情况”)下的作业间,对驱动部79进行控制,使得加压辊40位于中央接触位置。
换言之,在记录介质P2通过了接触区域50S后,在宽度方向的尺寸比该记录介质P2大的记录介质P2被输送的情况下的记录介质P2间的不存在状态下,进行恢复动作。
由此,在该不存在状态下,接触机构70使加压辊40在轴向中央部与对加压辊40进行加热的加热带60接触,使加压辊40在轴向两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由此,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部被加热带60加热,而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未被加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续作业中使用的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先行作业中使用的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的情况下,在该作业间不执行恢复动作。具体而言,例如,控制部50B对驱动部79进行控制,使得加压辊40位于分离位置。
另外,控制部50B例如将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确定为作业信息。另外,控制部50B也可以根据传感器等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确定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
这里,在后续介质的尺寸大的情况下,加压辊40在后续作业中,与先行作业的情况相比在轴向两端侧的部分与记录介质P2接触。由此,当因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处的热膨胀而导致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与轴向中央部的外径差变大时,记录介质P2的输送速度容易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比在中央部快。
因此,在后续介质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相比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的接触范围在轴向中央部和轴向两端部相同的结构,在进行使加压辊40位于中央接触位置的控制的结构(以下称为第三结构)中,在后续作业中,记录介质P2容易产生褶皱。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续介质的尺寸大的情况下的作业间,对驱动部79进行控制,使得加压辊40位于中央接触位置,因此与第三结构相比,抑制被输送的记录介质P2的褶皱的效果更好。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后续介质的尺寸大的情况下,执行了恢复动作,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执行了先行作业的结果是加压辊40的轴向的中央部与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的温度差为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执行恢复动作。在该情况下,例如根据由温度传感器等检测部测定加压辊40的轴向的中央部和两端部的温度而得的信息来执行恢复动作。另外,也可以根据在先行作业中被执行作业的记录介质P2的张数来预测加压辊40的温度差,并根据该信息来执行恢复动作。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定影装置16、加热带6,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构成,因此省略记载。另外,如后所述,通过接触机构70使加压辊40在图1和图4所示的接触位置(以下称为咬合位置)、图18A所示的第一接触位置、图18B所示的第二接触位置以及图6所示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但除此以外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接触机构70)
图7和图20所示的接触机构70是使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接触的机构。具体而言,接触机构70使加压辊40在图1、图4、图7以及图20所示的咬合位置、图18A所示的第一接触位置、图18B所示的第二接触位置以及图6所示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
更具体而言,如图7和图20所示,接触机构70具有一对杆部80、第一凸轮71A、第二凸轮72A、凸轮轴74、凸轮轴齿轮76、传动齿轮78以及驱动部79(参照图7)。另外,在图7和图20中,示出了一对杆部80中的一个杆部80,并示出了第一凸轮71A和第二凸轮72A中的第一凸轮71A。
一对杆部80是使加压辊40移位的移位部。该一对杆部80分别配置在加压辊40的轴向的一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各个杆部80具有杆82、支承部件84、弹簧部86以及凸轮从动件88。
杆82以一端部能够借助相对于加压辊40配置在输送方向上游侧(图7中的右方侧)的支点82A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定影装置16的装置主体上。
该杆82从支点82A朝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图7中的左方侧)向斜上方延伸,并且在加压辊40的上方侧屈曲,从该屈曲部分82B向输送方向下游(图7中的左方)延伸。凸轮从动件88形成为辊状,可旋转地安装在杆82的屈曲部分82B上。
支承部件84将加压辊40支承为能够旋转。该支承部件84以使加压辊40能够在预先确定的范围内向相对于加热带60接近的接近方向(图7中的下方)及其相反方向(图7中的上方)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杆82的另一端部。
弹簧部86由螺旋弹簧构成,设置在杆82与支承部件84之间。该弹簧部86借助其弹力将支承部件84向接近方向按压。
凸轮轴74是在加压辊40和杆82的上方侧沿着加压辊40的轴向延伸的旋转轴。该凸轮轴74可旋转地支承在定影装置16的装置主体上。
图21所示的第一凸轮71A固定在凸轮轴74的轴向的一端部侧。图22所示的第二凸轮72A固定在凸轮轴74的轴向的另一端部侧。第一凸轮71A和第二凸轮72A分别与各个凸轮从动件88接触。具体而言,第一凸轮71A与配置在加压辊40的轴向一端部侧的凸轮从动件88(以下有时称为凸轮从动件881)接触,第二凸轮72A与配置在加压辊40的轴向另一端部侧的凸轮从动件88(以下有时称为凸轮从动件882)接触。另外,凸轮从动件881是第一被接触部的一例。凸轮从动件882是第二被接触部的一例。
如图21和图22所示,该第一凸轮71A和第二凸轮72A分别具有第一接触部91A、第二接触部92A、第三接触部93A以及第四接触部94A。第一接触部91A、第二接触部92A、第三接触部93A以及第四接触部94A距凸轮轴74(即旋转中心)的沿径向的长度(以下称为径向长度)依次变长。另外,第二接触部92A是短径部的一例。另外,第三接触部93A是长径部的一例。
在第一凸轮71A中,以第一接触部91A为基准沿图21的顺时针方向依次配置第一接触部91A、第二接触部92A、第四接触部94A以及第三接触部93A。另一方面,在第二凸轮72A中,以第一接触部91A为基准沿图22的顺时针方向依次配置第一接触部91A、第三接触部93A、第四接触部94A以及第二接触部92A。这样,在第二凸轮72A中,沿图22的顺时针方向观察时,第三接触部93A配置在从第一接触部91A至第四接触部94A之间,第二接触部92A配置在从第四接触部94A至第一接触部91A之间。因此,例如与第三接触部93A和第二接触部92A双方配置在从第一接触部91A至第四接触部94A之间的结构相比,能够将第二凸轮72A的从第一接触部91A至第四接触部94A的外径变化和从第四接触部94A至第一接触部91A的外径变化抑制得较小。另外,在第一凸轮71A中,沿图21的顺时针方向观察时,第二接触部92A配置在从第一接触部91A至第四接触部94A之间,第三接触部93A配置在从第四接触部94A至第一接触部91A之间。因此,例如与第三接触部93A和第二接触部92A双方配置在从第一接触部91A至第四接触部94A之间的结构相比,能够将第一凸轮71A的从第一接触部91A至第四接触部94A的外径变化和从第四接触部94A至第一接触部91A的外径变化抑制得较小。由此,加压辊40在咬合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的移动变得平滑。
该第一凸轮71A的第一接触部91A和第二凸轮72A的第一接触部91A配置在凸轮轴74的周向上的相同位置。另外,第一凸轮71A的第三接触部93A和第二凸轮72A的第二接触部92A配置在凸轮轴74的周向上的相同位置。另外,第一凸轮71A的第二接触部92A和第二凸轮72A的第三接触部93A配置在凸轮轴74的周向上的相同位置。另外,第一凸轮71A的第四接触部94A和第二凸轮72A的第四接触部94A配置在凸轮轴74的周向上的相同位置。
如上所述,在第一凸轮71A和第二凸轮72A中,第一接触部91A,第二接触部92A、第三接触部93A以及第四接触部94A的配置不同,由此第一凸轮71A和第二凸轮72A的形状不同。
而且,根据凸轮轴74的旋转位置,切换第一凸轮71A和第二凸轮72A各自相对于各个凸轮从动件88的接触位置。具体而言,第一凸轮71A和第二凸轮72A各自在预先确定的基准旋转位置(图21和图22的位置A),它们的第一接触部91A与各个凸轮从动件88接触。另外,第一凸轮71A在从基准旋转位置起旋转了预先确定的角度后的第一旋转位置(图21的位置B),其第三接触部93A与凸轮从动件881接触。另外,第一凸轮71A在从第一旋转位置起旋转了预先确定的角度后的第二旋转位置(图21的位置C),其第二接触部92A与凸轮从动件881接触。并且,第一凸轮71A在从第二旋转位置起旋转了预先确定的角度后的第三旋转位置(图21的位置D),其第四接触部94A与凸轮从动件881接触。
另一方面,第二凸轮72A在第一旋转位置(图22的位置B),其第二接触部92A与凸轮从动件882接触。另外,第二凸轮72A在第二旋转位置(图22的位置C),其第三接触部93A与凸轮从动件882接触。并且,第二凸轮72A在第三旋转位置(图22的位置D),其第四接触部94A与凸轮从动件882接触。
凸轮轴齿轮76固定在凸轮轴74的轴向一端部。传动齿轮78以与凸轮轴齿轮76啮合的状态可旋转地支承在定影装置16的装置主体上。
驱动部79驱动传动齿轮78而使其旋转。具体而言,作为一例,驱动部79由使传动齿轮78正转和反转的步进电机构成。
而且,在接触机构70中,驱动部79使传动齿轮78旋转(具体而言为正转和反转),由此该驱动力经由凸轮轴齿轮76传递至凸轮轴74,从而凸轮轴74旋转。
如上所述,通过凸轮轴74旋转,第一凸轮71A和第二凸轮72A各自相对于各个凸轮从动件88的接触位置在第一接触部91A、第二接触部92A、第三接触部93A以及第四接触部94A之间变化。通过第一凸轮71A和第二凸轮72A各自的第一接触部91A与各个凸轮从动件88接触,加压辊40位于图6所示的分离位置。加压辊40在分离位置从轴向一端部至轴向另一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
当凸轮轴74旋转而第一凸轮71A和第二凸轮72A各自的第四接触部94A与各个凸轮从动件88接触时,杆82以支点82A为中心进行旋转,加压辊40移动到图4所示的咬合位置。在咬合位置,加压辊40的轴向的两端部被弹簧部86的弹力向加热带60侧加压。由此,加压辊40沿着加热带60的凸状的形状挠曲。其结果为,加压辊40在咬合位置从轴向一端部至轴向另一端部与加热带60接触,形成接触区域50S。
另外,在第一凸轮71A和第二凸轮72A各自的第四接触部94A与各个凸轮从动件88接触的情况下,第一凸轮71A和第二凸轮72A各自相对于各个凸轮从动件88的压入量为最大。
当凸轮轴74进一步旋转而第一凸轮71A的第三接触部93A和第二凸轮72A的第二接触部92A分别与各个凸轮从动件88接触时,杆82以支点82A为中心进行旋转,加压辊40移动到图18A所示的第一接触位置。加压辊40在第一接触位置在轴向的一端部和中央部与加热带60接触,并且在轴向另一端部的与加热带60的接触范围小于在轴向中央部的接触范围。具体而言,加压辊40在第一接触位置在轴向的一端部和中央部与加热带60接触,在轴向另一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
换言之,加压辊40在第一接触位置在轴向的一端部和中央部与加热带60接触,在轴向另一端部在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之间形成空间46。
另外,当凸轮轴74旋转而第一凸轮71A的第二接触部92A和第二凸轮72A的第三接触部93A分别与各个凸轮从动件88接触时,杆82以支点82A为中心进行旋转,加压辊40移动到图18B所示的第二接触位置。加压辊40在第二接触位置在轴向的另一端部和中央部与加热带60接触,并且在轴向一端部与加热带60的接触范围小于在轴向中央部的接触范围。具体而言,加压辊40在第二接触位置在轴向的另一端部和中央部与加热带60接触,在轴向一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
换言之,加压辊40在第二接触位置在轴向的另一端部和中央部与加热带60接触,在轴向一端部在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之间形成空间46。
另外,如上所述,在轴向端部与加热带60的接触范围小于在轴向中央部的接触范围的结构是包含接触范围为0(零)的结构的概念。
如上所述,接触机构70使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接触和分离。换言之,接触机构70也可以说是使加压辊40移位以改变加压辊40的旋转轴与加热带60的旋转轴的距离的机构。
(控制装置50)
关于控制装置50,省略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内容中的相同点的记载。在获取部50A连续地获取多个作业的情况下,控制部50B在作业间控制驱动部79的驱动,使得加压辊40交替地位于第一接触位置(参照图18A)和第二接触位置(参照图18B)。
另外,连续获取作业的情况例如相当于在完成一个作业的执行之前获取另一个作业的情况。另外,如图13所示,将由获取部50A连续获取的多个作业中的先执行的作业称为先行作业,将紧接在该先行作业之后执行的作业称为后续作业。另外,将先行作业与后续作业之间的期间称为作业间。
这里,作业间为在接触区域50S中不存在记录介质P2的状态。即,在记录介质P2通过了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之间后的该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之间不存在记录介质P2的状态(以下称为不存在状态)下,控制部50B对驱动部79进行控制,使得加压辊40交替地位于第一接触位置(参照图18A)和第二接触位置(参照图18B)。具体而言,控制部50B对驱动部79进行控制,使得在加压辊40位于第一接触位置的状态和位于第二接触位置(参照图18B)的状态的各状态下使加压辊40多次旋转。
更具体而言,控制部50B对驱动部79进行控制,使得在加压辊40位于第一接触位置的状态和位于第二接触位置(参照图18B)的状态的各状态下使加压辊40旋转相同的旋转时间。另外,控制部50B也可以对驱动部79的驱动进行控制,使得在加压辊40位于第一接触位置的状态和位于第二接触位置(参照图18B)的状态的各状态下使加热带60以相同的转速旋转。
(第四实施方式的作用)
接下来,对第四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在获取部50A获取到作业的执行指示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0的控制部50B(参照图12)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部进行控制以执行作业。此时,控制部50B对包含驱动部42的定影装置16的各部进行控制,以对加热带60进行加热,使加压辊40旋转。并且,控制部50B对定影装置16中的接触机构70的驱动部79进行控制,使得加压辊40位于咬合位置(参照图4)。
由此,接触机构70使加压辊40从分离位置移动到咬合位置。其结果为,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被向加热带60侧加压,从而加压辊40沿着加热带60的凸状挠曲。由此,在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之间形成接触区域50S。
并且,形成部14对图1所示的第一输送部11输送的记录介质P1形成图像。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P1被第一输送部11输送至接触区域50S。
与形成在记录介质P1上的图像被输送至接触区域50S的时机一致地通过第二输送部12将记录介质P2输送至接触区域50S。
然后,定影装置16一边在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之间夹着记录介质P1和记录介质P2进行输送,一边对记录介质P1和记录介质P2进行加压和加热,从而将记录介质P1的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P2上。
另外,当记录介质P2在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之间被加热时,加压辊40在保持沿着加热带60的凸状挠曲的状态下,维持与加热带60接触的状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之间对记录介质P2进行加热的加热状态下,接触机构70将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向加热带60侧加压,使加压辊40沿着加热带60的凸状挠曲。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获取部50A连续地获取多个作业的情况下,控制部50B在先行作业与后续作业之间的作业间控制接触机构70的驱动部79的驱动,使得加压辊40交替地位于第一接触位置(参照图18A)和第二接触位置(参照图18B)。此时,控制部50B在作业间对包含驱动部42的定影装置16的各部进行控制,以维持加热带60的加热和加压辊40的旋转。
由此,接触机构70在不存在状态下,将加压辊40切换为以下的第一接触状态(参照图18A)和以下的第二接触状态(参照图18B)(以下将该动作称为恢复动作)。第一接触状态是如下的状态:使加压辊40在轴向中央部和轴向一端部与一边与加压辊40一起旋转一边对加压辊40进行加热的加热带60接触,使加压辊40的轴向另一端部处的与加热带60的接触范围小于轴向中央部处的接触范围。具体而言,在第一接触状态下,加压辊40在加压辊40的轴向另一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
第二接触状态是如下的状态,使加压辊40在轴向中央部和轴向另一端部与一边与加压辊40一起旋转一边对加压辊40进行加热的加热带60接触,使加压辊40的轴向一端部处的与加热带60的接触范围小于轴向中央部处的接触范围。具体而言,在第二接触状态下,加压辊40在加压辊40的轴向一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这样,通过将加热带60切换为第一接触状态(参照图18A)和第二接触状态(参照图18B),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处的加热量少于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部处的加热量。
这里,在多个作业连续的情况下,考虑了如下情况:在先行作业中,使用宽度方向的尺寸比接触区域50S的带宽方向的尺寸小的记录介质P2(以下称为小尺寸的记录介质P2),在后续作业中,使用宽度方向的尺寸比在先行作业中使用的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的记录介质P2(以下称为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2)(参照图17)。作为一例,在后续作业中使用的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尺寸与接触区域50S的带宽方向的尺寸相等(具体而言,比接触区域50S的带宽方向的尺寸稍小的尺寸)。
在先行作业中,当小尺寸的记录介质P2通过接触区域50S时,加热带60的热在带宽方向中央部经由记录介质P2传递至加压辊40。另一方面,在加热带60的带宽方向两端部,加热带60的热不经由记录介质P2而传递至加压辊40。因此,如图23中的虚线所示,处于温度在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部比轴向两端部低的状态。
而且,在不存在状态下(即,在作业间)持续加压辊40和加热带60从轴向的一端部至另一端部接触的状态的结构(以下称为第一结构)中,在后续作业中也维持温度在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部比轴向两端部低的状态(图23的虚线所示的状态)。
这样,由于在加压辊40的轴向上产生温度不均,因此因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处的热膨胀而导致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与轴向中央部的外径差变大。其结果为,在后续作业中,当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2通过接触区域50S时,记录介质P2的输送速度相比中央部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过快,因而在后续作业中,有时在记录介质P2上产生褶皱。
另外,由于在加压辊40的轴向上产生温度不均,因此在后续作业中,有时在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上产生图像的定影不均。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恢复动作中,将加压辊40切换为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在第一接触状态下,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部和轴向一端部被加热带60加热,而加压辊40的轴向另一端部未被加热。因此,如图24所示,温度在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部升高,而在加压辊40的轴向另一端部降低。
并且,在第二接触状态下,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部和轴向另一端部被加热带60加热,而加压辊40的轴向一端部未被加热。因此,如图25所示,温度在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部升高,而在加压辊40的轴向一端部降低。
由此,在记录介质P2通过了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的轴向中央部之间后,与第一结构相比,在短时间内加压辊的轴向上的温度不均变小。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由于在短时间内加压辊的轴向上的温度不均变小,因此与第一结构相比,在后续作业中,抑制了由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与轴向中央部的外径差引起的记录介质P2的褶皱。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第一结构相比,在后续作业中,抑制了在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上产生的图像的定影不均。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第一结构相比,在后续作业中抑制了在记录介质P2上形成的图像的不良。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恢复动作中,在作业间,加压辊40的轴向另一端部和轴向一端部交替地与加热带60非接触。因此,与在作业间加压辊40的轴向另一端部和轴向一端部与加热带60同时接触的结构(以下称为第二结构)相比,在记录介质P2通过了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的轴向中央部之间后,在短时间内加压辊的轴向上的温度不均变小。
进一步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恢复动作中,在作业间,在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的轴向另一端部和轴向一端部之间交替地形成空间46。因此,与第二结构相比,空气容易在轴向另一端部和轴向一端部在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的空间46中流动,在记录介质P2在轴向中央部通过了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之间后,在短时间内加压辊的轴向上的温度不均变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B对驱动部79进行控制,使得加压辊40在加压辊40位于第一接触位置的状态和位于第二接触位置(参照图18B)的状态的各状态下多次旋转。由此,接触机构70使加压辊40一边在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的各状态下多次旋转一边在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因此,与加热带60在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的各状态下旋转不到两圈的结构相比,加压辊40的旋转方向上的温度不均变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B对驱动部79进行控制,使得加压辊40在加压辊40位于第一接触位置的状态和位于第二接触位置(参照图18B)的状态的各状态下旋转相同的旋转时间。
由此,接触机构70使加压辊40一边在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的各状态下旋转相同的旋转时间一边在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因此,与加热带60在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的各状态下旋转不同的旋转时间的结构相比,加压辊40的旋转方向上的温度不均变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轮71A和第二凸轮72A的形状不同。因此,与通过改变相同形状的一对凸轮的相位来使用的结构相比,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下的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的位置关系的调整的自由度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之间对记录介质P2进行加热的加热状态下,接触机构70将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向加热带60侧加压,使加压辊40沿着加热带60的凸状挠曲。
因此,与加压辊40维持沿着轴向的状态的结构相比,在加热带60在轴向中央部向加压辊40侧形成为凸状的结构中,抑制了加热状态下的图像向记录介质的定影不均。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地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而适当省略说明。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加压辊40在第一接触位置(参照图18A)在轴向的一端部和中央部与加热带60接触,在轴向另一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另外,加压辊40在第二接触位置(参照图18B)在轴向的另一端部和中央部与加热带60接触,在轴向一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与此相对,第五实施方式如下构成。
即,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加压辊40在第一接触位置在轴向的一端部和中央部与加热带60接触,并以与加热带60的接触范围小于在轴向中央部的接触范围的方式在轴向另一端部与加热带60接触。具体而言,加压辊40在第一接触位置,与加热带60的旋转方向(即周向)上的轴向另一端部处的接触宽度W1(参照图26)小于轴向中央部处的接触宽度W2(参照图27)。
另外,加压辊40在第二接触位置在轴向的另一端部和中央部与加热带60接触,并以与加热带60的接触范围小于在轴向中央部的接触范围的方式在轴向一端部与加热带60接触。具体而言,加压辊40在第二接触位置,与加热带60的旋转方向(即周向)上的轴向一端部处的接触宽度W1(参照图26)小于轴向中央部处的接触宽度W2(参照图27)。
以下,对第五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获取部50A连续地获取多个作业的情况下,控制部50B在作业间控制接触机构70的驱动部79的驱动,使得加压辊40交替地位于第一接触位置和第二接触位置。此时,控制部50B在作业间对包含驱动部42的定影装置16的各部进行控制,以维持加热带60的加热和加压辊40的旋转。
由此,在不存在状态下,接触机构70将加压辊40在以下的第一接触状态和以下的第二接触状态(以下将该动作称为恢复动作)之间进行切换。第一接触状态是如下的状态:使加压辊40在轴向中央部和轴向一端部与一边与加压辊40一起旋转一边对加压辊40进行加热的加热带60接触,使加压辊40的轴向另一端部处的与加热带60的接触范围小于轴向中央部处的接触范围。具体而言,在第一接触状态下,加压辊40在加压辊40的轴向另一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
第二接触状态是如下的状态:使加压辊40在轴向中央部和轴向另一端部与一边与加压辊40一起旋转一边对加压辊40进行加热的加热带60接触,使加压辊40的轴向一端部处的与加热带60的接触范围小于轴向中央部处的接触范围。具体而言,在第二接触状态下,加压辊40在加压辊40的轴向一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这样,通过将加热带60在第一接触状态(参照图18A)和第二接触状态(参照图18B)之间进行切换,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处的加热量少于加压辊40的轴向中央部处的加热量。
因此,在记录介质P2在轴向中央部通过了加压辊40与加热带60之间后,与上述第一结构相比,在短时间内加压辊的轴向上的温度不均变小。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由于在短时间内加压辊的轴向上的温度不均变小,因此与第一结构相比,在后续作业中,抑制了由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与轴向中央部的外径差引起的记录介质P2的褶皱。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第一结构相比,在后续作业中,抑制了在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上产生的图像的定影不均。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第一结构相比,在后续作业中抑制了在记录介质P2上形成的图像的不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恢复动作中,在作业间,加压辊40处于在轴向的中央部和两端部与加热带60接触的状态,因此加压辊40和加热带60中的一方由另一方支承。因此,与在作业间加压辊40在轴向两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的结构相比,加压辊40和加热带60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的角度不容易变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恢复动作中,在作业间,加压辊40处于在轴向的中央部和两端部与加热带60接触的状态,因此与在作业间加压辊40在轴向两端部与加热带60非接触的结构相比,使加热带60稳定地从动于加压辊40而旋转。
《第六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地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而适当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获取部50A连续地获取多个作业的情况下,控制部50B在作业间对驱动部79进行控制,使得加压辊40位于第二接触位置,与此相对,第六实施方式如下构成。
即,在第六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B在获取部50A连续地获取多个作业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在后续作业中使用的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比在先行作业中使用的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的情况(以下,称为“后续介质的尺寸大的情况”)下的作业间,对驱动部79进行控制,使得加压辊40交替地位于第一接触位置(参照图18A)和第二接触位置(参照图18B)。
换言之,在记录介质P2通过了接触区域50S之后,在宽度方向的尺寸比该记录介质P2大的记录介质P2被输送的情况下的记录介质P2间的不存在状态下,进行恢复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续作业中使用的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比在先行作业中使用的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小的情况下,在该作业间不执行恢复动作。具体而言,例如,控制部50B对驱动部79进行控制,使得加压辊40位于分离位置。
另外,控制部50B例如将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确定为作业信息。另外,控制部50B也可以根据传感器等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确定记录介质P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
这里,在后续介质的尺寸大的情况下,加压辊40在后续作业中与先行作业的情况相比在轴向两端侧的部分与记录介质P2接触。因此,当因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处的热膨胀而导致加压辊40的轴向两端部与轴向中央部的外径差变大时,记录介质P2的输送速度容易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比中央部快。
因此,在后续介质的尺寸大的情况下,在继续加压辊40和加热带60从轴向的一端部至另一端部接触的状态的结构(以下称为第三结构)中,在后续作业中,记录介质P2容易产生褶皱。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后续介质的尺寸大的情况下的作业间进行恢复动作,因此与第三结构相比,抑制被输送的记录介质P2的褶皱的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第六实施方式中,在后续介质的尺寸大的情况下,执行恢复动作,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执行了先行作业的结果是加压辊40的轴向的中央部与两端部的至少一方的温度差为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执行恢复动作。在该情况下,例如,根据由温度传感器等检测部测定加压辊40的轴向的中央部和两端部的温度而得的信息来执行恢复动作。另外,也可以根据在先行作业中执行作业的记录介质P2的张数来预测加压辊40的温度差,并根据该信息来执行恢复动作。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3中,在执行多个作业的情况下,在作业间通过接触机构70使加压辊40位于中央接触位置(参照图5)来进行恢复动作,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在执行单个作业的情况下,在作业执行结束后进行了恢复动作之后,接触机构70使加压辊40位于分离位置。在该结构中,在刚完成该单个作业的执行之后执行作业的情况下,抑制了加压辊的轴向上的温度不均的影响。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4~6中,在执行多个作业的情况下,在作业间进行了恢复动作,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在执行单个作业的情况下,在作业执行结束后进行了恢复动作之后,接触机构70使加压辊40位于分离位置。在该结构中,在刚完成该单个作业的执行之后执行作业的情况下,抑制了加压辊的轴向上的温度不均的影响。
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在刚完成作业的执行之后执行作业的情况下,在执行作业前进行恢复动作之后执行作业。
并且,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在单个作业中的记录介质P2间执行恢复动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旋转体的一例,使用了加压辊40,但不限于此。例如,作为旋转体的一例,也可以是加压带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加热体的一例,使用了加热带60,但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加热体的一例,也可以是加热辊等。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变更、改良。例如,上述所示的变形例也可以适当地组合多个而构成。

Claims (23)

1.一种加热装置,其具有:
旋转体;
加热体,其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而在与该旋转体之间夹着被加热材料进行输送,一边对该被加热材料进行加热;以及
接触机构,其在所述被加热材料通过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后的该旋转体与该加热体之间不存在该被加热材料的不存在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与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一边对该旋转体进行加热的所述加热体接触,使该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两端部各自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范围比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的接触范围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接触机构在所述不存在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的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宽度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两端部分别比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接触机构在所述不存在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两端部与所述加热体非接触。
4.一种加热装置,其具有:
旋转体;
加热体,其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而在与该旋转体之间夹着被加热材料进行输送,一边对该被加热材料进行加热;以及
接触机构,其在所述被加热材料通过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后的该旋转体与该加热体之间不存在该被加热材料的不存在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与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一边对该旋转体进行加热的所述加热体接触,在旋转轴方向两端部在该旋转体与该加热体之间形成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体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向所述旋转体侧形成为凸状,
与在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对所述被加热材料进行加热的加热状态相比,所述接触机构在所述不存在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更远离所述加热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体是直径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两端部比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大的辊,
所述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的凹陷尺寸比所述加热体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向所述旋转体侧的突出尺寸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接触机构在所述被加热材料通过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后,在旋转轴方向的尺寸比该被加热材料大的被加热材料被输送的情况下,在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加热体之间不存在所述被加热材料的不存在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与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一边对该旋转体进行加热的所述加热体接触,使该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两端部各自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范围比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处的接触范围小。
8.一种定影装置,其作为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体为加压辊,
该定影装置一边在所述加压辊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夹着作为所述被加热材料的记录介质进行输送,一边对该记录介质进行加压和加热而将图像定影在该记录介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体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向所述旋转体侧形成为凸状,
所述接触机构在所述加压辊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状态下,将所述加压辊的旋转轴方向两端部向所述加热体侧加压,使所述加压辊沿着所述加热体的所述凸状挠曲,
在所述不存在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远离所述加热体。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
形成部,其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以及
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定影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定影装置的接触机构在作为所述不存在状态的作业间,使所述加压辊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与一边与所述加压辊一起旋转一边对该加压辊进行加热的所述加热体接触,使该加压辊的旋转轴方向两端部各自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范围比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处的接触范围小。
12.一种加热装置,其具有:
旋转体;
加热体,其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而在与该旋转体之间夹着被加热材料进行输送,一边对该被加热材料进行加热;以及
接触机构,其在所述被加热材料通过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后的该旋转体与该加热体之间不存在该被加热材料的不存在状态下,将所述旋转体在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第一接触状态是如下的状态:使所述旋转体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和旋转轴方向一端部与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一边对该旋转体进行加热的所述加热体接触,使该旋转体在旋转轴方向另一端部处的与该加热体的接触范围比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处的接触范围小,
所述第二接触状态是如下的状态:使所述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和旋转轴方向另一端部与该加热体接触,使所述旋转轴方向一端部处的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范围比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处的接触范围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接触机构在所述第一接触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的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宽度在所述旋转轴方向另一端部比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小,由此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轴方向另一端部处的与所述加热体的所述接触范围比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处的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范围小,
所述接触机构在所述第二接触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在所述旋转方向上的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宽度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一端部比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小,由此使所述旋转轴方向一端部处的与所述加热体的所述接触范围比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处的与所述加热体的接触范围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接触机构在所述第一接触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方向另一端部与所述加热体非接触,
所述接触机构在所述第二接触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一端部与所述加热体非接触。
15.一种加热装置,其具有:
旋转体;
加热体,其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而在与该旋转体之间夹着被加热材料进行输送,一边对该被加热材料进行加热;以及
接触机构,其在所述被加热材料通过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后的该旋转体与该加热体之间不存在该被加热材料的不存在状态下,将所述旋转体在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第一接触状态是如下的状态:使所述旋转体在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和旋转轴方向一端部与一边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一边对该旋转体进行加热的所述加热体接触,在旋转轴方向另一端部在该旋转体与该加热体之间形成空间,
所述第二接触状态是如下的状态:使所述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中央部和旋转轴方向另一端部与该加热体接触,在旋转轴方向一端部在该旋转体与该加热体之间形成空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接触机构具有:
第一凸轮,其与配置于所述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轴方向一端部侧的第一被接触部接触,具有长径部和短径部;以及
第二凸轮,其与配置于所述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轴方向另一端部侧的第二被接触部接触,具有长径部和短径部,
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长径部在第一旋转位置与所述第一被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短径部在第二旋转位置与所述第一被接触部接触,
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短径部在所述第一旋转位置与所述第二被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长径部在所述第二旋转位置与所述第二被接触部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的形状不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接触机构使所述旋转体在所述第一接触状态和所述第二接触状态的各状态下旋转多次,并且在所述第一接触状态和所述第二接触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接触机构使所述旋转体在所述第一接触状态和所述第二接触状态的各状态下以相同的转速或相同的旋转时间进行旋转,并且在所述第一接触状态和所述第二接触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接触机构在所述被加热材料通过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后,在旋转轴方向的尺寸比该被加热材料大的被加热材料被输送的情况下,在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加热体之间不存在所述被加热材料的不存在状态下,将所述旋转体在所述第一接触状态和所述第二接触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21.一种定影装置,其作为权利要求12至2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体为加压辊,
该定影装置一边在所述加压辊与所述加热体之间夹着作为所述被加热材料的记录介质进行输送,一边对该记录介质进行加压和加热而将图像定影在该记录介质上。
2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
权利要求21所述的定影装置;以及
形成部,其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定影装置的接触机构在作为所述不存在状态的作业间,将所述加压辊在第一接触状态和第二接触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CN202010809722.7A 2020-03-16 2020-08-12 加热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134068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5870A JP7447583B2 (ja) 2020-03-16 2020-03-16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45871 2020-03-16
JP2020045871A JP7447584B2 (ja) 2020-03-16 2020-03-16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45870 2020-03-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06871A true CN113406871A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64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09722.7A Pending CN113406871A (zh) 2020-03-16 2020-08-12 加热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4276B2 (zh)
CN (1) CN11340687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71462B2 (ja) * 2019-11-29 2023-10-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53674A (ja) 2002-07-16 2004-02-19 Sharp Corp 定着装置
JP2010151906A (ja) * 2008-12-24 2010-07-08 Ricoh Co Ltd ベルト駆動機構、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58319A (ja) * 2010-09-06 2012-03-22 Oki Da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86303A1 (en) 2021-09-16
US11194276B2 (en)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36889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29802B2 (en) Discharge device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5147360B2 (ja) ベル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トナー像加熱装置
EP2853956A1 (en) Fixing device
US20180321622A1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controller that controls temperature of a rotatable member based on execution of a rubbing process
JP572936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008085A1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CN107065472B (zh) 成像设备
US9690238B2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controller for executing a rubbing process
EP0411588B1 (en) An image fixing apparatus
CN108490751A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4009051B2 (ja) カール矯正装置および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30044208A1 (en) Sheet ejecting device, curl elimina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3406871A (zh) 加热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21135375A5 (zh)
US20220011698A1 (en) Fixing unit
JP2007310243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47584B2 (ja)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47583B2 (ja)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81760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745810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78954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93759A (ja) 定着装置
JP2007058083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制御方法
JP2005071637A (ja)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