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02002A - 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02002A
CN113402002A CN202110818863.XA CN202110818863A CN113402002A CN 113402002 A CN113402002 A CN 113402002A CN 202110818863 A CN202110818863 A CN 202110818863A CN 113402002 A CN113402002 A CN 1134020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cculation
sedimentation
tank
sludg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188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建军
颉春春
张建军
于淑玉
张志强
赵向勇
薛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Shuoda Zhishu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Shuoda Zhishu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Shuoda Zhishu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Shuoda Zhishu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1886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020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02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020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organic material
    • C02F1/5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05Phosphorus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40Liquid flow rat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为了提高污水絮凝沉淀的高效性能,所述混合池的数量为八组,所述絮凝池的数量为四组,所述沉淀池的数量为四组,所述泥厂房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每两组混合池与一组絮凝池相互一一对应,所述絮凝池与沉淀池相互一一对应,所述泥厂房位于絮凝池与沉淀池之间。本发明系统优势在于对于进入系统中的水质,能够提高污水中磷以及悬浮物的去除效果,同时根据水质情况,计算控制絮凝剂投加量,提高絮凝沉淀效果,有效去除悬浮物和总磷(悬浮物去除率大于60%,总磷除去率大于80%),其不仅能够降低人工成本,同时能够提高絮凝沉淀的高效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指的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处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其中絮凝沉淀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方式,目的是通过人为因素,促使污水中较大颗粒悬浮物形成絮凝体,进而沉降到底部从而实现去除部分污染因子的目的。
目前在絮凝沉淀领域主要方式为投加絮凝剂,但面临的是投加絮凝剂后絮凝沉淀效果不好,沉降速度较慢的情况,严重影响水中不可溶物的去除效率,加重后续工艺负荷。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所述沉淀系统由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池、泥厂房组成;
所述混合池的数量为八组,所述絮凝池的数量为四组,所述沉淀池的数量为四组,所述泥厂房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每两组混合池与一组絮凝池相互一一对应,所述絮凝池与沉淀池相互一一对应,所述泥厂房位于絮凝池与沉淀池之间;
所述混合池的端口位置处嵌入设置有混合池搅拌器,且混合池的加药端口与加药管连接,所述加药管与投加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絮凝池的端口位置处嵌入设置有絮凝池搅拌器,且絮凝池的底端连接有混凝土包管,所述混凝土包管与自混合池连接;
所述沉淀池的端口位置处对称开设有集水槽,且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出水渠,所述沉淀池的内侧嵌入设置有刮泥机,且沉淀池的内侧位于端部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斜管,所述沉淀池的锥底位置处贯穿连接有污泥管,且沉淀池的锥底位于污泥管的一侧连接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沉淀池的上方固定有遮棚;
所述泥厂房内侧位于房顶位置处设置有吊机,且泥厂房的内侧位于地面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回流泵,所述回流泵的排料端连接有回流管,且回流泵通过回流管与混凝土包管连接;
所述投加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电源、中央处理器、流量传感器、料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料仓、吸料电机、投料装置,所述电源与各电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流量传感器、料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连接,且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吸料电机、投料装置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吸料电机连接,所述吸料电机的排料口与投料装置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料仓内盛装有絮凝剂,絮凝剂采用聚丙烯酰胺,且絮凝剂为粉末形态,絮凝剂的投加量一般控制在0.03~0.4mg/L之间;
所述絮凝剂的投加量根据以下几个方式进行:
A.加药量mg/L=加药质量/处理水量/配药浓度;
B.处理水量投加药量=处理水量m3/h×加药量g/m3;
C.干泥量=处理水量×[(1-污泥含水率)/(1-泥饼含水率)];
D.每吨干泥的药剂消耗g/m3=加药量/干泥量;
所述投料装置采用输送仓泵形式对絮凝剂进行气力输送,输送仓泵的排料口与加药管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料位传感器置于料仓内部,用于对料仓内絮凝剂容量的监测,当料仓内絮凝剂容量低于正常值时,料位传感器将传感信号传递至中央处理器内,提醒工作人员定期加注絮凝剂。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药管的外露管道包裹有保温层,保温层选用50mm厚的导热系数0.03w/m的超细玻璃棉保温,外加铝箔玻璃钢保护层。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沉淀池的池底为倒伞形斜面结构,斜面的倾斜角度为5°。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管的数量不少于七组,且斜管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所述斜管的安装角度为60°。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吊机的Gn=1.0t,k L=4.5 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流泵的数量为四组,每组为两个。
所述高效絮凝沉淀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S1、待处理的污水通过污水管道输入至混合池内,在输入的同时,流量传感器对污水的输入容量进行计量,将计量信号传递至中央处理器内进行分析,中央处理器将分析后得出的加药量信号输送至称重传感器内,称重传感器控制吸料电机工作,对料仓内的絮凝剂进行定量吸料处理,将定量的絮凝剂吸入至投料装置内,进而投料装置通过输送仓泵的形式,将絮凝剂以气力输送方式通过加药管输送至混合池内,在输送完毕后,混合池搅拌器工作,对污水与絮凝剂进行搅拌混合处理两分钟;
S2、混合后的污水排入至絮凝池内,进而絮凝池搅拌器工作,对污水与絮凝剂进行搅拌絮凝十三分钟,絮凝后停留时间约一小时;
S3、絮凝停留后的污水通过絮凝池进入至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后的清水通过斜管排出,沉淀后的污泥在刮泥机的作用下,通过污泥管排入泥厂房内进行处理,剩余污泥在污泥回流管的输送下,回流至絮凝池内进行再次絮凝沉淀处理;
S4、输送至泥厂房内的污泥通过污泥脱水设备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分离后的泥饼通过吊机持续吊装处理,且分离后的污水在回流泵的抽送下,通过回流管抽入至混凝土包管内,通过混凝土包管回流至絮凝池内进行再次絮凝沉淀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系统优势在于对于进入系统中的水质,能够提高污水中磷以及悬浮物的去除效果,同时根据水质情况,计算控制絮凝剂投加量,提高絮凝沉淀效果,有效去除悬浮物和总磷(悬浮物去除率大于60%,总磷除去率大于80%),其不仅能够降低人工成本,同时能够提高絮凝沉淀的高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中斜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中泥厂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中投加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合池;11、混合池搅拌器;12、加药管;2、絮凝池;21、絮凝池搅拌器;22、混凝土包管;3、沉淀池;31、刮泥机;32、集水槽;33、遮棚;34、出水渠;35、污泥管;36、污泥回流管;37、斜管;4、泥厂房;41、吊机;42、回流泵;43、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沉淀系统由混合池1、絮凝池2、沉淀池3、泥厂房4组成;
混合池1的数量为八组,絮凝池2的数量为四组,沉淀池3的数量为四组,泥厂房4的数量为两组,每两组混合池1与一组絮凝池2相互一一对应,絮凝池2与沉淀池3相互一一对应,泥厂房4位于絮凝池2与沉淀池3之间;
混合池1的端口位置处嵌入设置有混合池搅拌器11,且混合池1的加药端口与加药管12连接,加药管12与投加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絮凝池2的端口位置处嵌入设置有絮凝池搅拌器21,且絮凝池2的底端连接有混凝土包管22,混凝土包管22与自混合池连接;
沉淀池3的端口位置处对称开设有集水槽32,且沉淀池3的一侧设置有出水渠34,沉淀池3的内侧嵌入设置有刮泥机31,且沉淀池3的内侧位于端部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斜管37,沉淀池3的锥底位置处贯穿连接有污泥管35,且沉淀池3的锥底位于污泥管35的一侧连接有污泥回流管36,沉淀池3的上方固定有遮棚33;
泥厂房4内侧位于房顶位置处设置有吊机41,且泥厂房4的内侧位于地面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回流泵42,回流泵42的排料端连接有回流管43,且回流泵42通过回流管43与混凝土包管22连接;
投加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电源、中央处理器、流量传感器、料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料仓、吸料电机、投料装置,电源与各电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流量传感器、料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连接,且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吸料电机、投料装置连接,称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吸料电机连接,吸料电机的排料口与投料装置的进料口连接;
料仓内盛装有絮凝剂,絮凝剂采用聚丙烯酰胺,且絮凝剂为粉末形态,絮凝剂的投加量一般控制在0.03~0.4mg/L之间;
絮凝剂的投加量根据以下几个方式进行:
A.加药量mg/L=加药质量/处理水量/配药浓度;
B.处理水量投加药量=处理水量m3/h×加药量g/m3;
C.干泥量=处理水量×[(1-污泥含水率)/(1-泥饼含水率)];
D.每吨干泥的药剂消耗g/m3=加药量/干泥量;
投料装置采用输送仓泵形式对絮凝剂进行气力输送,输送仓泵的排料口与加药管12的进料口连接;
料位传感器置于料仓内部,用于对料仓内絮凝剂容量的监测,当料仓内絮凝剂容量低于正常值时,料位传感器将传感信号传递至中央处理器内,提醒工作人员定期加注絮凝剂。
加药管12的外露管道包裹有保温层,保温层选用50mm厚的导热系数0.03w/m的超细玻璃棉保温,外加铝箔玻璃钢保护层。
沉淀池3的池底为倒伞形斜面结构,斜面的倾斜角度为5°。
斜管37的数量不少于七组,且斜管37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斜管37的安装角度为60°。
吊机41的Gn=1.0t,k L=4.5 m。
回流泵42的数量为四组,每组为两个。
高效絮凝沉淀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S1、待处理的污水通过污水管道输入至混合池1内,在输入的同时,流量传感器对污水的输入容量进行计量,将计量信号传递至中央处理器内进行分析,中央处理器将分析后得出的加药量信号输送至称重传感器内,称重传感器控制吸料电机工作,对料仓内的絮凝剂进行定量吸料处理,将定量的絮凝剂吸入至投料装置内,进而投料装置通过输送仓泵的形式,将絮凝剂以气力输送方式通过加药管12输送至混合池1内,在输送完毕后,混合池搅拌器11工作,对污水与絮凝剂进行搅拌混合处理两分钟;
S2、混合后的污水排入至絮凝池2内,进而絮凝池搅拌器21工作,对污水与絮凝剂进行搅拌絮凝十三分钟,絮凝后停留时间约一小时;
S3、絮凝停留后的污水通过絮凝池2进入至沉淀池3内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后的清水通过斜管37排出,沉淀后的污泥在刮泥机31的作用下,通过污泥管35排入泥厂房4内进行处理,剩余污泥在污泥回流管36的输送下,回流至絮凝池2内进行再次絮凝沉淀处理;
S4、输送至泥厂房4内的污泥通过污泥脱水设备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分离后的泥饼通过吊机41持续吊装处理,且分离后的污水在回流泵42的抽送下,通过回流管43抽入至混凝土包管22内,通过混凝土包管22回流至絮凝池2内进行再次絮凝沉淀处理。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系统由混合池(1)、絮凝池(2)、沉淀池(3)、泥厂房(4)组成;
所述混合池(1)的数量为八组,所述絮凝池(2)的数量为四组,所述沉淀池(3)的数量为四组,所述泥厂房(4)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每两组混合池(1)与一组絮凝池(2)相互一一对应,所述絮凝池(2)与沉淀池(3)相互一一对应,所述泥厂房(4)位于絮凝池(2)与沉淀池(3)之间;
所述混合池(1)的端口位置处嵌入设置有混合池搅拌器(11),且混合池(1)的加药端口与加药管(12)连接,所述加药管(12)与投加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絮凝池(2)的端口位置处嵌入设置有絮凝池搅拌器(21),且絮凝池(2)的底端连接有混凝土包管(22),所述混凝土包管(22)与自混合池连接;
所述沉淀池(3)的端口位置处对称开设有集水槽(32),且沉淀池(3)的一侧设置有出水渠(34),所述沉淀池(3)的内侧嵌入设置有刮泥机(31),且沉淀池(3)的内侧位于端部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斜管(37),所述沉淀池(3)的锥底位置处贯穿连接有污泥管(35),且沉淀池(3)的锥底位于污泥管(35)的一侧连接有污泥回流管(36),所述沉淀池(3)的上方固定有遮棚(33);
所述泥厂房(4)内侧位于房顶位置处设置有吊机(41),且泥厂房(4)的内侧位于地面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回流泵(42),所述回流泵(42)的排料端连接有回流管(43),且回流泵(42)通过回流管(43)与混凝土包管(22)连接;
所述投加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电源、中央处理器、流量传感器、料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料仓、吸料电机、投料装置,所述电源与各电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流量传感器、料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连接,且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吸料电机、投料装置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吸料电机连接,所述吸料电机的排料口与投料装置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料仓内盛装有絮凝剂,絮凝剂采用聚丙烯酰胺,且絮凝剂为粉末形态,絮凝剂的投加量一般控制在0.03~0.4mg/L之间;
所述絮凝剂的投加量根据以下几个方式进行:
A.加药量mg/L=加药质量/处理水量/配药浓度;
B.处理水量投加药量=处理水量m3/h×加药量g/m3;
C.干泥量=处理水量×[(1-污泥含水率)/(1-泥饼含水率)];
D.每吨干泥的药剂消耗g/m3=加药量/干泥量;
所述投料装置采用输送仓泵形式对絮凝剂进行气力输送,输送仓泵的排料口与加药管(12)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料位传感器置于料仓内部,用于对料仓内絮凝剂容量的监测,当料仓内絮凝剂容量低于正常值时,料位传感器将传感信号传递至中央处理器内,提醒工作人员定期加注絮凝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管(12)的外露管道包裹有保温层,保温层选用50mm厚的导热系数0.03w/m的超细玻璃棉保温,外加铝箔玻璃钢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3)的池底为倒伞形斜面结构,斜面的倾斜角度为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37)的数量不少于七组,且斜管(37)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所述斜管(37)的安装角度为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机(41)的
Gn=1.0t,k L=4.5 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泵(42)的数量为四组,每组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絮凝沉淀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S1、待处理的污水通过污水管道输入至混合池(1)内,在输入的同时,流量传感器对污水的输入容量进行计量,将计量信号传递至中央处理器内进行分析,中央处理器将分析后得出的加药量信号输送至称重传感器内,称重传感器控制吸料电机工作,对料仓内的絮凝剂进行定量吸料处理,将定量的絮凝剂吸入至投料装置内,进而投料装置通过输送仓泵的形式,将絮凝剂以气力输送方式通过加药管(12)输送至混合池(1)内,在输送完毕后,混合池搅拌器(11)工作,对污水与絮凝剂进行搅拌混合处理两分钟;
S2、混合后的污水排入至絮凝池(2)内,进而絮凝池搅拌器(21)工作,对污水与絮凝剂进行搅拌絮凝十三分钟,絮凝后停留时间约一小时;
S3、絮凝停留后的污水通过絮凝池(2)进入至沉淀池(3)内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后的清水通过斜管(37)排出,沉淀后的污泥在刮泥机(31)的作用下,通过污泥管(35)排入泥厂房(4)内进行处理,剩余污泥在污泥回流管(36)的输送下,回流至絮凝池(2)内进行再次絮凝沉淀处理;
S4、输送至泥厂房(4)内的污泥通过污泥脱水设备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分离后的泥饼通过吊机(41)持续吊装处理,且分离后的污水在回流泵(42)的抽送下,通过回流管(43)抽入至混凝土包管(22)内,通过混凝土包管(22)回流至絮凝池(2)内进行再次絮凝沉淀处理。
CN202110818863.XA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 Pending CN1134020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18863.XA CN113402002A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18863.XA CN113402002A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02002A true CN113402002A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86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18863.XA Pending CN113402002A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020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7710A (zh) * 2021-12-22 2022-05-13 镇江市给排水管理处 一种自动优化絮凝-大孔抗堵再生滤质的脱水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95581A (ja) * 1981-12-01 1983-06-07 Seishin Sangyo Kk 廃水処理における懸濁物の分離方法と装置
CN103130365A (zh) * 2013-03-21 2013-06-05 江苏大学 一种电絮凝处理炸药废水的方法
CN103768836A (zh) * 2014-01-23 2014-05-07 山西东方创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浊度水调节沉淀处理系统
CN204083640U (zh) * 2014-09-02 2015-01-07 大唐林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化学加药管道防低温冻结系统
CN105152292A (zh) * 2015-08-31 2015-12-1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絮凝剂溶液的自动制备装置和方法
CN107720907A (zh) * 2017-11-07 2018-02-23 李俊华 一种污水处理的药剂溶解箱及其加药控制方法
CN209226655U (zh) * 2018-10-22 2019-08-09 吉林大学 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剂投放装置
CN110451724A (zh) * 2019-08-09 2019-11-15 温州市宏泰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112624280A (zh) * 2020-09-06 2021-04-09 湖南鼎诚合力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强化混凝除去ss和tp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应用
CN213326880U (zh) * 2020-09-14 2021-06-01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高密度沉淀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95581A (ja) * 1981-12-01 1983-06-07 Seishin Sangyo Kk 廃水処理における懸濁物の分離方法と装置
CN103130365A (zh) * 2013-03-21 2013-06-05 江苏大学 一种电絮凝处理炸药废水的方法
CN103768836A (zh) * 2014-01-23 2014-05-07 山西东方创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浊度水调节沉淀处理系统
CN204083640U (zh) * 2014-09-02 2015-01-07 大唐林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化学加药管道防低温冻结系统
CN105152292A (zh) * 2015-08-31 2015-12-1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絮凝剂溶液的自动制备装置和方法
CN107720907A (zh) * 2017-11-07 2018-02-23 李俊华 一种污水处理的药剂溶解箱及其加药控制方法
CN209226655U (zh) * 2018-10-22 2019-08-09 吉林大学 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剂投放装置
CN110451724A (zh) * 2019-08-09 2019-11-15 温州市宏泰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112624280A (zh) * 2020-09-06 2021-04-09 湖南鼎诚合力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强化混凝除去ss和tp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应用
CN213326880U (zh) * 2020-09-14 2021-06-01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高密度沉淀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梅芳主编: "《小城镇给水厂设计与运行管理指南》", 31 January 2015, 天津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7710A (zh) * 2021-12-22 2022-05-13 镇江市给排水管理处 一种自动优化絮凝-大孔抗堵再生滤质的脱水系统及方法
CN114477710B (zh) * 2021-12-22 2022-11-11 镇江市给排水管理处 一种自动优化絮凝-大孔抗堵再生滤质的脱水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07662B (zh) 一种在线浓缩的连续流模块化储泥池
CN212166610U (zh) 一种溢流污染的调蓄处理设备及其系统
CN210825885U (zh) 一种移动式泥浆脱水干化系统
CN113402002A (zh) 一种高效絮凝沉淀系统
CN111086111A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污水回收与循环利用系统
CN107555761A (zh) 一种可移动式的底泥快速脱水自动化设备
CN211640498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污水回收与循环利用系统
CN111620417A (zh) 一种污水深度除磷的装置和方法
CN209039290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监控系统
CN209292153U (zh) 一体化高效磁混凝水处理装置
CN204198571U (zh) 重力浓缩池污泥浓缩系统
CN207276479U (zh) 一种可移动式的底泥快速脱水自动化设备
CN207596687U (zh) 一种大型钢制污泥消化罐
CN213950726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水解酸化反应池
CN114956288A (zh) 一种全自动的城市污水氮磷回收设备
CN209113633U (zh) 一种用于盾构废浆的絮凝固结沉降装置
CN113830952A (zh) 磷矿矿井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6692413U (zh) 一种农户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2504166U (zh) 一种污水深度除磷的装置
CN214192948U (zh) 一种市政废水除磷系统
CN110156265A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20745522U (zh) 一种聚合硫酸铁的管道无堵塞投料系统
CN214714593U (zh) 水处理沉淀池用泥水分离装置
CN220364443U (zh) 一种脱硫废水除氟系统
CN212076536U (zh) 一种一体化高效沉淀池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