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96A - 在字间插入特定字符码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字间插入特定字符码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996A
CN1133996A CN 96100625 CN96100625A CN1133996A CN 1133996 A CN1133996 A CN 1133996A CN 96100625 CN96100625 CN 96100625 CN 96100625 A CN96100625 A CN 96100625A CN 1133996 A CN1133996 A CN 1133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acter
character string
undetermined
space
w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610062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311C (zh
Inventor
山县裕美子
山田恒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3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1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字间插入装置包括:字符数据转换单元,用来把输入单元上输入的字符数据转换为第二字符串并把这个第二字符串作为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待定字符串加以输出;用来指示插入特定代码的单元或字间插入指示单元构成;判断插入指示是否有效的单元或有效插入指示确认单元,还有一个处理待定字符串的单元,当确认了字间插入指示有效,就根据其字间插入指示在待定字符串的各个字符之间插入特定的字符码,并输出其结果作为确定的第二字符串。

Description

在字间插入特定字符码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字间插入特定的字符码的装置和方法,或者是在把任意一个第一字符串转换成另一个第二字符串并显示结果字符串的过程中,在构成第二字符串的那些字符中插入诸如空格或中点“·”之类的规定字符码所用的字间插入装置和方法。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与下列一种技术有关:当个人计算机或文字处理机用来处理日文、中文或韩文字符过程中,一旦输入代表第一字符串的字符数据中包含有假名之类的字符并在显示屏上显示,那么只要通过一种简单的操作,把第一字符串转换为包含汉字之类字符的第二字符串,组成第二字符串的字符中插入空格或中点“·”,从而使得转换后得到的第二字符串易于辨认。
为了用个人计算机或文字处理机来产生一个文档,在给定格式的一张表上要写上标题或者地址、姓名之类的项目。这时构成标题的每一对字符可以用适当的空格隔开,使得标题容易辨认。习惯上,空格被插入到构成确定的第二字符串的那些字符中,所谓确定的第二字符串是在按下转换键或类似键之后对原有的字符数据进行转换所得到的字符串。构成确定字符串的那些字符顺序移动以便等距显示。迄今为止,一直重复使用这种工作方法。因此,在第二字符串中汉字字符数越多,工作越复杂。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设想这样来把日文的假名字符转换为汉字:在键盘上按下给定的键输入属于第一字符串的那些假名字符后,立即通过键操作在第一字符串中插入所希望的空格。这种过程业已披露在编号为3-257660的日本未认定专利刊物(kokai)上。
让我们参照图表来说明传统过程,从中将会明白字间插入字符的传统过程所存在的问题。
图1是在日本未认定专利刊物(kokai)编号3-257660中披露的字间插入法的传统过程的原理图。第一字符串包括若干个假名字符“にほんご”,对这些假名字符进行转换得到包含汉字“日本语”的第二字符串。下面来说明这一转换过程及在上述汉字串中插入适当空格的过程。
(1)在图1(a)中说明,按下键盘上的键,借助于显示器的显示屏输入假名字符“にほんご”。
(2)然后,移动光标,在字符数据“にほんご”后相继输入五个空格(参看图1(b))。
(3)图1(b)表示,按下键盘上的转换键。因而,“にほんご”被转换为“日本语”。根据插入的空格数,构成字符串“日本语”的每一对字符之间由适当的空格隔开,结果字符串被显示在显示屏上。
利用上述过程,空格的输入在字符数据转换之前完成。看起来,在确定第二字符串之后没有必要在字符间再插入空格字符。
但是,在日本未认定专利刊物(kokai)编号3-2577660上披露的字间插入法的这种传统过程不得不在执行假名—汉字转换前确定空格的数目。如果在假名—汉字转换后发现显示屏上的转换结果与预想的结果不一致,例如,若希望假名—汉字转换前输入的空格位置在转换后仍保持不变,这种情形只通过简单的键操作就处理不了了。作为一个具体例子,假定在前述例子中要求周“日本语○○○○○”来代替“○日○○本○○语○”(每个圆圈代表一个空格),那么转换后得到的字符串无法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修改。
按照上述字间插入法的习惯过程,在转换前必须预知第二字符串中包含的汉字数(或者汉字和假名组成的正文中的汉字数)。于是,汉字数越多,计算空格数的工作量或人—时(即时间)代价越大。
本发明试图解决上述难题。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在字符间插入指定字符码的一种装置和方法或者叫字间插入装置和方法,当用个人计算机或文字处理机来产生文档或类似东西时,通过简单的处理或操作导致一种转换,使得转换后的第二字符串的字间插入诸如空格或中点之类的特定码,所述的转换过程是把含有假名之类字符的任意第一字符串变成为含有汉字之类字符的另一第二字符串,并显示出结果字符串。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字间插入装置包括下述装置:输入装置,用来输入代表第一字符串的字符数据;字符数据转换装置,用于把输入字符数据转换为另一个第二字符串,并把此第二字符串看作为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字符串,并作为待定字符串输出;指示插入特定代码的装置或字间插入指示装置,用来指示在构成待定字符串的那些字符串插入特定的字符码;判断插入指示是否有效的装置或有效插入指示断定装置,用来根据待定字符串的状态判断字间插入指示装置给出的字间插入指示是否有效;还有一个用来处理待定字符串的装置或待定字符串处理装置,一旦断定字间插入指示有效,它就根据这一字间插入指示,在组成待定字符串的那些字符中间插入特定的字符码,并作为确定的第二字符串显示出结果。
对本发明的字间插入装置而言,最好是第一字符串由假名或罗马字符组成及第二字符串由汉字和假名字符组成。
就本发明的字间插入装置而言,在待定字符串的字符中间形成一定间隔所用的特定的字符码最好是空格。
本发明的字间插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输入代表任意一个第一字符串的字符数据;第二步,把所输入字符数据转换为另一个第二字符串;第三步,产生作为转换期间产生的待定字符串的第二字符串;第四步,在这一步,如果有应该在待定字符串的诸字符中插入指定字符码的指示,并且根据待定字符串的状态断定字间插入指示有效,那么就按照该字间插入指示,在待定字符串的诸字符中间插入指定的字符码;及最后一步是输出字符串,在这一步,特定的字符码被插入到待定字符串的字符中间并形成确定的第二字符串;就本发明的字间插入方法而言,最好是,第一字符串由假名或罗马字符组成,第二字符串由汉字和假名字符组成。
就本发明的字间插入方法而言,在待定字符串的诸字符中间形成一定间距所用的特定字符代码最好是空格。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字间插入装置和方法,当任意一个含有假名或类似字符的第一字符串被转换为含有汉字之类字符的第二字符串时,第二字符串以待定字符串形式出现,即处于转换过程尚未结束的状态。当待定字符串显示在屏幕上时,能够借助于显示屏通过简单的键操作,快速地在字符中间插入诸如空格这样的特定字符码,使得在每一对这样的字符之间安排适当的间隔。
有效插入特定判定装置在对待定字符串进行操作之前判定在字符之间能否插入空格,所以各个字符将以每对字符间具有特定间隔的形式排列。只有当空格能够被正确地插入(例如,诸字符被允许等距离排列),那么空格之类的字符即可一下子被插入到待定字符串中。
按照本发明,不象现有技术,不需要在假名—汉字转换前先确定空格之类字符的数目。因此永远不会发生显示屏上的转换结果不同于所希望转换结果的现象。此外,因为没有必要预先确定空格之类的数目,所以,即使是汉字数很多或第二字符中所在的行很长,也不必要去数所需要的空格数。字间插入工作所需的劳动或工时比现有技术要少。
扼要地说,按照本发明的做法,当任意一个第一字符串被转换为第二字符串时,第二字符串作为处于转换过程没有结束的状态中的待定字符串出现。等到象空格这样的特定字符被插入到待定字符串的各个字符中间后,这第二字符串就作为确定字符串提供了。通过比现有技术要简单得多的操作,快速达到了字间插入的目的。
下面将对照相应的图例对最佳实施例进行说明,从而将会更加明白本发明的上述目标和特性。
图1是描述传统过程的字间插入法的原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字间插入装置的原理所作的一个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字间插入方法的原理所作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原理结构的方块图。
图5是描述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中缓冲区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之最佳实施例的系统配置的一个例子的方块图。
图7表示图6中所示的键盘举例。
图8是说明本发明之最佳实施例中在字间插入/显示空格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之最佳实施例中在字间插入/删除空格的详细流程图。
图10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半尺寸方式和全尺寸方式字间插入/删除的第一个例子的原理图。
图11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半尺寸方式和全尺寸方式字间插入/删除的第二个例子的原理图。
图12和13是一个流程图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它们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字间插入/删除过程。
最佳实施例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图2到图13)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字间插入装置原理的一个实施例的方块图。
在如图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字间插入装置原理的实施例中,字间插入装置包括:输入装置1,用来输入代表任意第一字符串的字符数据;转换字符数据的装置或字符数据转换装置2,用于把输入字符数据转换成另一个第二字符串并输出一个作为转换期间生成的一个字符串称之为待定字符串的第二字符串;指示插入特定字符码的装置或者字间插入指示装置3,用以指明在组成待定字符串的诸字符中插入特定的字符码;判定插入指示是否有效的装置或有效插入指示判断装置4,用于根据待定字符串的状态来判断由字间插入指示装置3所作的字间插入指示是否有效;以及处理待定字符串的装置或待定字符串处理装置5,当确认字间插入指示有效时,该处理装置5就根据其字间插入指示把特定的字符码插入到组成待定字符串的各字符中间,并作为确定的第二字符串显示出这一结果字符串。
图3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字间插入方法原理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在这个实施例中,字间插入方法包括如图3所示的若干步骤:步骤S1输入代表任意第一字符串的字符数据;步骤S2把输入的字符数据转换为另一个第二字符串;步骤S3产生一个作为待定字符串的第二字符串,这个字符串是在转换期间生成的;步骤S5把特定的字符码插入到字间插入指示指出的待定字符串的各字符之间,其条件是字间插入指示装置已指出(步骤4)应当把特定的字符码插入到组成待定字符串的各字符之间,并且根据待定字符串的状态确定了字间插入指示有效;以及步骤S6输出一个字符串,在被输出的字符串中特定的字符码已被插入到组成待定字符串的诸字符之间,这样输出的字符串称为确定的第二字符串(最终字符串)。
在图2和图3中,最好是,待输入的第一字符串由假名或罗马字符组成,而第二字符串则由汉字和假名字符组成。
在图2和图3中,插入字符间用于在待定字符串的字符对之间形成一定间隔的特定字符码最好是空格。
在图2和图3中,当由假名之类字符组成的任意第一字符串被转换为包含汉字之类字符的另一个第二字符串时,第二字符串是作为转换尚未完成状态的字符串出现,并称为待定字符串。当这个待定字符串被显示在显示装置6(图2)的显示屏上时,就可借助于显示屏通过简单的键操作把特定的诸如空格之类的字符码迅速地一下插入到各字符之间,从而使每一对字符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在图2中,有效插入指示判断装置4在对待定字符串操作之前判断能否在字符间插入空格之类字符,其目的是使每对字符之间保持特定的间隔。仅当需要插入空格之类的字符(例如为了使各个字符之间保持等距离),才在待定字符串中一次插入空格之类的字符。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不象现有技术,在假名—汉字转换前不必先确定空格之类的数目。因此永远不会发生显示屏上出现的转换结果不同于预想转换结果的情况。由于不必要预先确定空格之类的数目,所以即使在第二字符串中包含的汉字数很多,也不必计算所需要的空格数。于是字间插入工作所需的劳动或人时比现有技术要省。
如上所述,在图2和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一个任意的第一字符串被转换为第二字符串时,第二字符串是作为转换未结束状态中所产生的一个字符串并以待定字符串形式出现。等到特定字符码插入到这个待定字符串的字符中间后,这个第二字符串就作为确定字符串提供了。这样的字间插入方法比现有技术在操作上要迅速而简单得多。
图4表明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系统配置之方块图。其中,本发明的字间插入装置或字间插入方法用计算机系统来实现。与以上描述过的装置相同者赋予相同的编号。
正象图2中的输入装置1那样,输入装置10通过键盘之类的键操作输入日文、中文或韩文字符数据。字符数据转换装置2、字间插入指示装置3、有效插入指示判定装置4以及待定字符串处理装置5由控制单元7实现,该控制单元包含一个中央处理器(此后简写为CPU)。显示器那样的显示单元60与图1中的显示装置类似。由输入单元10输入的字符数据以及由控制单元7提供的待定字符串和确定字符串均显示在显示单元60的显示屏上。
此外还包括由缓冲区组成的存贮单元40,当按下给定键(例如输入单元10中的转换键)把第一字符串转换为第二字符串时,一个待定字符串(作为转换过程中未结束状态被建立的字符串)被存贮下来。另外一种办法是,可以把RAM和ROM用作控制单元7的CPU中的存贮单元40,此外还包括字典单元20,用以存放只读用的字典数据。为了把第一字符串转换为第二字符串,控制单元7中的CPU从字典中查找出必要的信息。
按下输入单元10中的给定键(例如空格插入键)把特定的字符码插入到待定字符串的字符之间,这样的待定字符串从输入10送到存贮单元40中暂时存贮,等到一个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之间有了适当的间隔之后,再按下输入单元10中的给定键(例如确认键或光标移动键)以提供最终的第二字符串。
按照图4所示的最佳实施例,通过字符串转换得到的待定字符串和最终结果的第二字符串随着简单的键操作偏移并显示到显示单元60的显示屏上。为了生成文档,在输入单元10上执行一种简单的操作,使得在组成字符串的诸字符之间插入空格之类的字符,从而使那些字符排列成每对字符之间有适当的空格。
图5是描述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中缓冲区动作的流程图。其中详细说明了图4中存贮单元40的各种缓冲区的动作。
首先,在图5的S10这一步,在输入单元10(图4)上输入的代表第一字符串的字符数据(例如“にほんご”)被存贮在存贮单元40(图4)中的读出字符串用的缓冲存贮器中。
其次,在S11这一步按下转换键后,控制单元7中的转换进行标志被设置以指示转换正在进行。存贮在读字符串缓冲区中的字符数据被转换为第二字符串。转换后的结果(例如“日本语”)存贮在用以存贮被转换的字符串的一个缓冲存贮器中,或存储在存贮单元40中的被转换字符串缓冲区中。
S12步表示按下了空格插入键之类的键,空格被插入到待定字符串的各字符中,使得诸字符排列成每对字符之间有适当的间隔。填补有适当数目空格的字符串被产生(例如,“日○本○语”),并被存放在用以放置插入空格后字符串的存贮器中,或者插入空格后字符串缓冲区中。插入空格后字符串缓冲区保持一个确定的字符串,其中所需要的空格已被插入到诸字符之间作为最终确定的字符串,而被转换字符串缓冲区则保存待定字符串内容,其中没有任何空格被插入到字符中间。
使用被转换字符串缓冲区可能在原有字符串中含有空格例如“变换○文字列”的情况下再插入空格。例如,考虑变换○文字列”这样一个字符串,如果把原有的空格也看成一个字符,那么在各字符间插入空格后,空格插入后的字符串变成“变○换○○○文○字○列”。
当空格插入后,字符串缓冲区中的字符串显示在显示单元60的显示屏上进行核对时,如果确认该字符串已具有所希望的空格数,即可按下确认键或光标移动键以输出确认后的字符串。随后,控制单元7中的转换进行标志清除,从第一字符串到第二字符串的转换过程到此结束。
图6是表明本发明之最佳实施例的系统配置例子的方块图。现对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的配置作更具体的说明。
图6所示的字间插入装置包括一个CPU70,用于控制各种操作,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字符串转换和字间插入。输入单元10(图4)包括一个键盘12和键盘驱动器14,键盘用于输入任意的字符数据或执行特定的键操作。键盘驱动器用于变换键盘12发出的信号并把结果信号送往CPU70。
在图6中,显示单元60(图4)包括一个显示器62(例如是阴极射线管,往后简写为CRT)和一个显示驱动器64,显示器用来显示被输入的字符、或者显示字符串的转换结果或者是由CPU70执行的字间插入过程。显示驱动器64用于保障显示器62能正确地工作。显示单元60包括打印机68,用来打印字符串的转换结果或字间插入结果,及包括打印机驱动器66,用于保障打印机68能正确工作。
在图6中,存贮单元40(图4)包括存贮单元和41以及用以存放其它数据的一个外存贮单元,存贮单元40相当于主存贮器,存贮单元41用来保存作为操作系统组成部分的内核程序,操作系统是用于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存贮单元40存有一个程序,在CPU70控制下执行本发明的字符串转换和字间插入,存贮单元40还包括一个字典高速缓存,用来保存经常使用的字典数据,还包括一个字型高速缓存,用以保存字符串常用字型和字型数据。
外存贮单元包括软盘、软盘驱动器、硬盘和硬盘驱器。软盘(FPD)44用存放许多不太常用的数据,软盘驱动器(FD驱动器)45用来驱动软盘44中的读写机构;硬盘(HDD)46用来存贮各种各样的所有数据,硬盘驱动器47(HD驱动器)用来驱动硬盘46中的读写机构。各种字型数据,包括不经常使用的字型数据往往被存放在硬盘46中。当字型驱动器42动作时,代表某种特定字型的字型数据就被读出。在硬盘46中,事先存有把第一字符串转换为第二字符串所需的数据。
在图6中,字典单元20(图4)包含一个CD-ROM设备22和CD-ROM驱动器24,前者用以保存事先放好的只读的字典数据,后者用以驱动CD-ROM设备的读机构。
图6所示的用计算机系统实现的本发明之字间插入装置可经由网络驱动器43的局域网(LAN)中一条适配线加以连接。
在利用上述计算机系统的本发明的装置中,正如结合图3所作的说明,从输入字符数据到在组成待定字符串的字符中插入特定字符码并输出确定的字符串,这一系列处理步骤均由驻留在存贮单元40中的程序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是借助于软件来完成。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字间插入过程不需要增加硬件数目就可实现。
图7是图6中所示的键盘举例。如图7所示,输入单元10中的键盘12有用于输入假名字符和罗马字符的键,还有各种功能键,诸如转换键14、能够在每一对字符中间插入一个空格的空格插入键15和空格删除键16。这些功能键得事先加到通常使用的键盘上。这样,通过所用的键盘必须改装成具有特定功能以满足用户要求。当按下转换键14时,有一个信号被送往CPU。由假名之类字符组成的第一字符串被转换为包含汉字字符的第二字符串。表示转换正在进行的待定字符串被产生。每当按下空格插入键15,就向CPU发送一个信号并使一个空格插到组成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中间。每当按下空格删除键16,一个信号也被送往CPU并从组成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之间删除一个现有的空格。当按下空格插入键或空格删除键生成一个目的字符串后,按下确认键或光标移动键。待定字符串由此结果,从而获得最终的转换后第二字符串。如上所述,因为空格插入键和空格删除键分开安装,所以只要通过简单的键操作即可修改构成待定字符串的那些字符中要插入的空格数目。
图8是说明按照本发明实施例字间空格插入/显示处理过程的流程图。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操作,采用下述操作作为例子:当把一个由假名字符组成的第一字符串转换为包含有汉字字符的第二字符串,其间完成在构成待定字符串的字符之间插入空格的操作步骤。
首先,在图8S20这一步,通过键盘操作并借助于显示器的显示屏输入包括假名字符的第一字符体(例如“かたかんじへんかん”)。
接着在S21步,按下转换键(图6),第一字符串被转换为包含汉字和假名字符的待定字符串(例如“かた汉字变换”)。
当得到转换结果后,在S22步按下空格插入键(图7)。从而相当于一个字符的空格被插入到显示屏上出现的每一对字符中间。
在S23步按下空格插入键之后,相当于一个字符的另一个空格就被插入到屏幕上出现的每一对字符之间。因此,作为中间结果的待定字符串中,有相当于两个字符的空格被插入到每一对字符之间。
在S24步按下空格插入键之后,另一个等价于一个字符的空格又被插入到屏幕上出现的每一对字符中间。因此,作为中间结果,待定字符串中每对字符间插进了总共相当于三个字符的空格。因此,每按一次空格插入键15,被插入的空格数就加1。
在S25步,每按一次空格删除键16,显示屏上出现的每一对字符之间的实有空格数就减1。
当显示在屏幕上的一个字符串中每对字符间插入了所希望的空格数之后,就可在S26步按下确认键或光标移动键。待定字符串由此被确认,从而在第二个字符串中每一对字符之间插入了相当于两个字符的空格(例如,○○ ○○汉○○字○○变○○换”)。
在上述假名—汉字转换及字间空格插入/删除操作,只要操作预定的特殊键就可快速地产生一个所希望的字符串,其中每一对字符之间插进了适当数目的空格。
图9所示的流程图详细说明了按照本发明最佳实施例所作的字间插入/删除空格的过程,其中用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本发明有关操作,这些操作是当包含假名字符的第一字符串转换为包含汉字字符的第二字符串的过程中为了在组成待定字符串的诸字符之间插入空格所采取的。
如图9中的S30这一步所示,CPU中的转换进行标志通常处于清除态(“off”)。
如S31步所示,当借助于显示的显示屏按预定的方式按下输入单元中的键盘上的键时,输入由假名字符组成第一字符串。从而作为第一字符串的字符数据被存贮到可读字符串缓冲区(S36步)。
接下去在S32步按下转换键后,来自转换键的一个信号被送往CPU。这使CPU中的转换进行标志变为设置状态(变为“on”)以指出转换正在进行(S33步)。在这种情况下,可读字符串缓冲区中的字符数据被转换为包含汉字和假名字符的第二字符串(S34步)。转换结果被存贮在转换后的字符串缓冲区中。只要转换进行标志为“on”,作为转换结果的第二字符串总是作为待定字符串被存贮在被转换的字符串缓冲区中。在35步上确认了转换进行标志为“on”之后,一旦按下空格插入键(S37步),相应数目的空格变被插入到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之间。与此相反,每当按下空格删除键时,就从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之间删除一定数目的已有的空格(S39步)。只有当转换进行标志为“on”,才能确认空格插入键和空格删除键有效。字符之间被插入了空格的字符串被存贮在插有空格字符串缓冲区中。
插有空格字符串缓冲器中所保存的字符串的字符之间插入了最终确认的空格,而被转换的字符串缓冲器中所保存的字符串的字符之间不会有空格。
当按下空格插入键时,对于半尺寸方式,一个半尺寸的空格将被插入到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之间。相应的情况是,对于全尺寸方式,一个完整尺寸的空格(也就是两个半尺寸的空格)将被插入到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之间。当按下删除键时,对于半尺寸方式,一个半尺寸的空格将从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中间被删除。对于全尺寸方式,一个完整尺寸的空格,也即两个半尺寸的空格将从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之间删除。
简言之,无论是哪种方式(半尺寸或全尺寸),只要操作空格插入键或空格删除键,就能在被转换字符串缓冲器中的每一对字符之间插入适当数目的空格。当一个插入空格后的字符被认定为是所需字符串时,即可按下确认键或光标移动键,如S31步所示。按下确认键或光标移动键后,CPU中的转换进行标志由“on”变成“off”(S37′步)。待定的字符串被确认,转换后的第二字符串作为结果输出(S38步)。
如上所述,当CPU中的转换进行标志由“on”变“off”时,从第一字符串到第二字符串的转换过程就结束。
图10这个原理图表示按照本发明实现的半尺寸和全尺寸方式的字间插入/删除操作的第一个例子。图中结合显示器62的显示屏的滚动方向,描述了半尺寸方式和全尺寸方式对于待定字符串(例如“日本语”)所执行的字间插入/删除过程,待定字符串由假名—汉字转换得到,转换前的第一字符串只包括全尺寸的假名字符(例如“にほんご”)。
正如图10的最上端部分所示,当转换进行标志随着转换键的按下被设置时,通过转换得到的第二字符串(例如“日本语”)作为待定字符串被显示在显示器62的显示屏上。显示器62的显示屏的上方所写的数字表示字符串中的字节位置。一个全尺寸字符占两个字节长。
当用半尺寸方式来做字间插入/删除时,每按一次空格插入键,一个指示字间插入的信号被送往CPU,一个半尺寸的空格就被插入到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中间。每当按下空格删除键时,一个指示字间删除的信号被送往CPU,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之间一个半尺寸的空格就被删除。
当用全尺寸方式来做字间插入/删除时,每按一次空格插入键,有一个指示字间插入的信号被送往CPU,一个全尺寸大小的空格(亦即两个半尺寸大小的空格)被插入到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之间。每按一次空格删除键,就有一个字间删除的信号送往CPU,从而,一个全尺寸的空格(亦即两个半尺寸的空格)将从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之间的现有空格中删去。
图11原理图表示按照本发明以半尺寸和全尺寸所做的字间插入/删除的第二个例子。图中结合显示器62的显示屏的滚动方向,描述了半尺寸和全尺寸方式对于待定的字符串(例如,“第1回”)所执行的字间插入/删除,待定字符串是由全尺寸的假名字符和半尺寸的数字组成的第一字符串(例如,“だい1かい”)经过假名—汉字转换后得到的。
正如图11的上端部分所示,当转换进行标志随着转换键的按下被设置时,通过转换得到的第二字符串(例如“第1回”)作为待定字符串被显示在显示器62的显示屏上。
当用半尺寸方式来做字间插入/删除时,类似于图9所示的例子,每按一次空格插入键,一个指示字间插入的信号被送往CPU,一个半尺寸的空格就被插入到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中间。每按一次空格删除键,一个指示字间删除的信号被发往CPU,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之间现有的一个半尺寸大小的空格被删去。
当用全尺寸方式来做字间插入/删除时,类似于图9所示的例子,每按一次空格插入键,一个指示字间插入的信号被送往CPU,一个全尺寸的空格(即两个半尺寸空格)被插入到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之间。每按一次空格删除键,一个指示字间删除的信号被发往CPU,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之间现有的一个全尺寸空格(即两个半尺寸空格)被删去。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字间插入(或字间删除)技术,即使第一字符串由假名和其它类型字符(数字)混合组成,同样能够在字符串的诸字符中间恰当地插入或删除空格。
图12和13是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字间插入/删除过程的流程图(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假定有一个软件程序用来按照本发明的字间插入方法实施半尺寸方式和全尺寸方式的字间插入/删除,以此来说明实际过程。
开始说明前,得先定义字间插入/删降用的程序中所设置的变量。对此,下面总共定义了七个变量。在此实施例中,一个字符应当为两个字节长(十六位)。
(1)T:要在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之间一次插入(或从中删除)的空格数。
对于半尺寸方式,T等于1。对于全尺寸方式,T等于2。
(2)S:在一个字符串的各个字符之间应该插入的空格数(总数)。
(3)I:被转换字符串的字节位置。
(4)J:表示某个字符编号和变量(无论是半尺寸方式还是全尺寸方式,都是指单个字符)。
(5)H:该字符的前导的半尺寸字符的数目。
(6)K:指出一个字符中每个字节编号的变量(1或2)。
(7)L:一个插有空格的字符串中的字节位置。
在图12中的S40这一步上确定了用半尺寸方式进行字间的空格插入/删除时,变量T置1(S41步)。若用全尺寸来做字间的插入/删除,变量T被置2。
接着在S43步,CPU检测是否按下了空格插入键或空格删除键。
如果发现按下了空格插入键,变量S修改为S+T(S=S+T)(S44步)。然后控制转到S47步。
当发现按下空格删除键时,变量S修改成S-T(S=S-T)(S45步)。
CPU检查变量S的新值是否为负(S<0)(S46步)。如果值为负(S<0),意味着字符串的各字符之间不存在空格,则变量S的值复位为0(S48步)。如果该值等于或大于0(S≥0),这意味着该定符串的字符之间有空格。能够删除空格。在S47步,变量I、J和H被置成初值(I=1,J=1,H=0)。变量K置成1(K=1)。
在图13的S49步,计算变量L的值,该值表示一个字节在插有空格的字符串中的位置。变量L的值按下面表达式计算:
L=(S+2)×(J-1)+K-H。
在S50步,把转换期间生成的字符串即待定字符串中第I个字节位置的字符复制到插有空格字符串缓冲区中的第L个字节位置。因此,在第I个字节位置上的那个字符之后插进了一个空格。
在S51步,CPU检查第I字节位置上的字符是否是半尺寸字符。如果在待定字符串的第I字节位置上的字符是半尺寸字符,则在S52步,用以指出在I字节位置上的那个字符之前有多个半尺寸字符的变量H的值增加1(H=H+1)。变量H被重置后,CPU的控制转到流程图的S53步。
如果在待定字符串的第I字节位置上的字符串不是半尺寸字符,控制就转到S53步。在这一步,变量I的值加1(I=I+1)。
在S54步,CPU检查已被转换的待定字符串的长度是否小于I字节。如果待定字符串的长度小于I字节,这意味着不再需要空格插入/删除操作。程序到此结束。
如果待定字符串的长度大于I字节,意味着尚未完成空格的插入/删除。CPU的控制被转到S55步。
在S55步,CPU检查待定字符串中第I字节位置是否是一个全尺寸字符的第二个字节位置。如果待定字符串中第I字节位置不是一个全尺寸字符的第二个字节位置(那么,它是第一个字节位置),变量J的值加1,变量K的值保持为1(J=J+1,K=1)(S56步)。因此,准备在I字节位置上一个全尺寸字符之后插入一个空格。变量置值后,CPU的控制返回到流程图中的S49步,再次执行从S49到S55的那些步骤。
如果待定字符串中第I字节位置是一个全尺寸字符的第二字节位置,那么就认为一个全尺寸字符占据了一个字符中的第二个字节位置。因此在S57步,变量K的值置2(K=2)。因此就准备在一个字符的第二字节位置上的那个全尺寸字符之后插入一个空格。上述K变量置值后,CPU的控制返回到流程图的S49步,再次重复执行S49到S55步。
S49步到S55步重复执行到待定字符串的长度小于I字节为止。这就得到了在组成待定字符串的所有字符之间插进了空格(或删去了空格)的一个字符串。
上述步骤是借助于CPU控制下的一个特定程序的执行而自动实现的。在被转换的字符串的各个字符中每次一个地插入诸如空格之类的特定字符,其操作要比以前常用的方法简单得多。
本发明所述的字间插入装置和方法所举的例子都假定把日文假名字符转换为汉字字符;也就是说,由假名字符组成的第一字符串被转换为由汉字和假名字符组成的第二字符串。
本发明的字间插入装置和方法可以用来把由中文、繁体汉字或韩文组成的任意第一字符串转换为所希望的第二字符串。
考虑中文例子,中文字符的输入是靠击打辅音键(例如b、p和m)和元音键(例如a,…)(被称之为双键输入法)。第二字符串由辅音和元音组成,作为按下转换键后转换过程中的待定字符串。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字间插入装置和方法和类似于上述的实施例,也可把待定字符串转换为在汉字之类的字符之间插入空格之类字符的第二字符串。
上面所举的例子都是假定插入一个字符串的各个字符之间的字符是空格。其实,被插入的字符并不限于空格。诸如“·”、“—”或“~”之类的字符均可插入到一个字符串中。
按照本发明的上述最佳实施例,当任意一个包含假名字符的第一字符串被转为包含汉字之类字符的第二字符串时,只要用比传统的方法简单得多的操作,就能迅速地把空格之类的特定字符码插入到每个字符之间,从而使各个字符排列得字符对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隔。在转换过程中产生的第二字符串中的各个字符之间插进空格之类字符的好处表现在当被转换的字符串是一个文献的标题的情况下尤为明显,文献的标题要求各字符必须等距离地显示。采用上述方法可节省生成文档时的工作量。
按照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不用在假名—汉字转换前确定空格的数目。显示屏幕上出现的转换结果永远不会不同于预想的转换结果。由于空格之类的数目不必预先确定,所以即使当转换期间产生的在一个字符串中所包含的汉字数很大也不必去数空格的数目。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明显地节省了字间插入所需要的劳动或人时量。

Claims (8)

1.在字符间插入特定字符码的装置,或字间插入装置,该装置包括:
输入装置,用来输入代表任意第一字符串的字符数据;
转换字符数据的装置或字符数据转换装置,用来把所述输入字符数据转换为另一个第二字符串,并把所述第二字符串作为转换期间产生的待定字符串提供出来;
指示插入特定字符码的装置或字间插入指示装置,用来指明在构成所述待定字符串的各个字符之间插入特定字符码;
确认插入指示是否有效的装置或有效插入指示确认装置,用来根据所述待定字符串的状态确定字间插入指示装置所给出的字间插入指示是否有效;以及
处理待定字符串的装置或待定字符串处理装置,当确认了上述的字间插入指示有效,就对所述字间插入指示作出响应,把所述特定字符插入到构成所述待定字符串的各个字符之间并显示出作为确定的第二字符串的结果字符串。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字符串由假名字符或罗马字符组成,所述第二字符串由汉字和假名字符组成。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特定字符码为空格,用来在构成所述待定字符串中的每一对字符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隔。
4.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特定字符码为空格,用来在构成所述待定字符串中的每一对字符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隔。
5.在字符间插入特定字符码的一种方法或字间插入方法,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输入代表任意一个第一字符串的字符数据;
把所述输入字符数据转换为另一个第二字符串;
把所述第二字符串变为待定字符串,作为转换期间生成的一个字符串;
当指示出需要把特定字符码插入到构成所述待定字符串的各个字符之间并根据所述待定字符串的状态确认所述字间插入有效之后,对所述字间插入指示作出响应把所述特定字符码插入到构成所述待定字符串的各个字符之间;以及
输出一个字符串作为确定的第二字符串,其中所述特定字符码被插入到构成所述待定字符串的各字符之间。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字符串由假名或罗马字符组成,所述第二字符串由汉字和假名字符组成。
7.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定字符码为空格,用来在构成所述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隔。
8.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定字符码为空格,用来在构成所述待定字符串的每一对字符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隔。
CN 96100625 1995-01-06 1996-01-05 在字间插入特定字符码的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931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0073395A JP3209870B2 (ja) 1995-01-06 1995-01-06 文字間挿入装置および挿入方法
JP000733/1995 1995-01-06
JP000733/95 1995-01-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96A true CN1133996A (zh) 1996-10-23
CN1109311C CN1109311C (zh) 2003-05-21

Family

ID=11481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610062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9311C (zh) 1995-01-06 1996-01-05 在字间插入特定字符码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209870B2 (zh)
KR (1) KR100235523B1 (zh)
CN (1) CN1109311C (zh)
TW (2) TW432289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8286A (zh) * 2010-04-01 2010-09-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音多频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4737156A (zh) * 2012-10-22 2015-06-24 谷歌公司 用于文本输入的空格预测
US9678943B2 (en) 2012-10-16 2017-06-13 Google Inc. Partial gesture text entry
US9710453B2 (en) 2012-10-16 2017-07-18 Google Inc. Multi-gesture text input prediction
US9798718B2 (en) 2012-10-16 2017-10-24 Google Inc. Incremental multi-word recognition
US11334717B2 (en) 2013-01-15 2022-05-17 Google Llc Touch keyboard using a trained model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86847A (ja) * 2010-03-09 2011-09-22 Panasonic Corp 文字入力装置、文字入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20318A1 (zh) * 2010-04-01 2011-10-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音多频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1848286A (zh) * 2010-04-01 2010-09-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音多频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0140284B2 (en) 2012-10-16 2018-11-27 Google Llc Partial gesture text entry
US11379663B2 (en) 2012-10-16 2022-07-05 Google Llc Multi-gesture text input prediction
US9678943B2 (en) 2012-10-16 2017-06-13 Google Inc. Partial gesture text entry
US9710453B2 (en) 2012-10-16 2017-07-18 Google Inc. Multi-gesture text input prediction
US10977440B2 (en) 2012-10-16 2021-04-13 Google Llc Multi-gesture text input prediction
US9798718B2 (en) 2012-10-16 2017-10-24 Google Inc. Incremental multi-word recognition
US10489508B2 (en) 2012-10-16 2019-11-26 Google Llc Incremental multi-word recognition
US10019435B2 (en) 2012-10-22 2018-07-10 Google Llc Space prediction for text input
CN107741926A (zh) * 2012-10-22 2018-02-27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文本输入的空格预测
CN104737156B (zh) * 2012-10-22 2017-10-24 谷歌公司 用于文本输入的空格预测
CN107741926B (zh) * 2012-10-22 2021-10-08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文本输入的空格预测
CN104737156A (zh) * 2012-10-22 2015-06-24 谷歌公司 用于文本输入的空格预测
US11334717B2 (en) 2013-01-15 2022-05-17 Google Llc Touch keyboard using a trained model
US11727212B2 (en) 2013-01-15 2023-08-15 Google Llc Touch keyboard using a trained mod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09870B2 (ja) 2001-09-17
TW432289B (en) 2001-05-01
JPH08190558A (ja) 1996-07-23
KR960029944A (ko) 1996-08-17
KR100235523B1 (ko) 1999-12-15
CN1109311C (zh) 2003-05-21
TW430764B (en) 2001-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50C (zh) 对汉字进行编码和译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916C (zh) 简繁五笔字根汉字输入系统
CN1607491A (zh) 使用操纵杆输入中文的系统和方法
CN1330333A (zh) 汉语输入变换处理装置及输入变换处理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126051C (zh) 可阶段式表现的字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其变化和表现方法
CN1922594A (zh) 用于基于触发序列进行文本输入的高效方法和装置
CN1794218A (zh) 计算机版式文件生成方法和打开方法
CN1316689A (zh) 汉字输入装置和方法
CN1109311C (zh) 在字间插入特定字符码的装置和方法
CN1110759C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591297A (zh) 汉字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237435C (zh) 中文字形输入法
CN1217524A (zh) 字符图形产生器、字符产生方法及其存储媒质
CN1689028A (zh) 联机手写字符输入装置和方法
CN1497525A (zh) 设定轮廊字体的印字线宽度的技术
CN1177285C (zh) 超大型汉字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84010C (zh) 文字生成装置
CN1525388A (zh) 汉字处理设备和汉字处理方法
CN1205530C (zh) 汉字字形自动生成方法
CN1971552A (zh) 使用计算机产生书法练习文件的方法
CN1808347A (zh) 一种藏字计算机输入方法
CN1731389A (zh) 盲汉对照编辑排版系统及编辑排版方法
CN1379342A (zh) 汉语输入变换处理装置以及汉语输入变换处理方法
CN1395195A (zh) 东巴象形文字计算机处理技术
CN1103085C (zh) 字符高亮处理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240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521

Termination date: 201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