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5219B - 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95219B
CN113395219B CN202110539825.0A CN202110539825A CN113395219B CN 113395219 B CN113395219 B CN 113395219B CN 202110539825 A CN202110539825 A CN 202110539825A CN 113395219 B CN113395219 B CN 1133952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data
parameters
sub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398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95219A (zh
Inventor
周洪峰
李石平
田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phon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phon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phon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phon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398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952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95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5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95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5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08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different services, e.g. a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DiffServ] type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2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services specification, e.g. SLA
    • H04L47/2433Allocation of priorities to traffic ty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6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并按照数据类型,自动生成数据传输请求;步骤2:基于请求‑传输对照表,获取数据传输请求的可传输模式集;步骤3:对可传输模式集中的每种传输模式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存在传输路段进行全程授权的第一传输模式集;步骤4:对接收传输数据的数据终端进行通信检测,并根据通信检测结果确定数据终端的通信有效性;步骤5:根据通信有效性,对最佳传输模式进行升级优化,获得新的传输模式,将传输数据传输到数据终端。通过确定最佳传输模式以及优化升级,来提高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当前社会的信息化时代特征,所以也就相应的推动了通信行业的持续化发展,国内各个行业之间以及人群都越来越依赖科学的通信方式展开信息传递,所以这从侧面明确的表明了通信传输工作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大背景前提下,互联网通信技术呈现出来高水平发展的态势,从而使得人们对于数据通信的基本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保护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就变得尤其重要。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用以通过确定最佳传输模式以及优化升级,来提高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包括:
步骤1:确定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并按照所述数据类型,自动生成数据传输请求;
步骤2:基于请求-传输对照表,获取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可传输模式集,其中,所述可传输模式集中包括至少一种传输模式;
步骤3:对所述可传输模式集中的每种传输模式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存在传输路段进行全程授权的第一传输模式集;
若存在,将所述第一传输模式集中的每个第一传输模式进行预设约束条件的优先级排序,并获取最佳传输模式;
否则,获取传输路段未进行全程授权的第二传输模式集,按照每个第二传输模式中的已授权路段的路段属性进行第一排序,并按照每个第二传输模式中的未授权路段的路段属性进行第二排序,获取最佳传输模式;
步骤4:对接收所述传输数据的数据终端进行通信检测,并根据通信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数据终端的通信有效性;
步骤5:根据所述通信有效性,对所述最佳传输模式进行升级优化,获得新的传输模式,将所述传输数据传输到所述数据终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步骤1中,按照所述数据类型,自动生成数据传输请求,包括:
拆分所述传输数据,并对每个子拆分数据进行子请求的生成,并按照时间生成顺序生成第一请求列表以及按照子划分数据的拆分顺序生成第二请求列表;
将所述第一请求列表以及第二请求列表进行对照处理,如果,同个子划分数据所在第一请求列表中的顺序数与第二请求列表中的顺序数一致,则将所述同个子划分数据进行固定标定,同时,基于数据类型确定顺序数不一致的子划分数据的子属性,并根据子属性以及对应子请求的生成时间,对所述不一致的子划分数据进行重新排序,获得新组合后的数据;
将所述新组合后的数据对应的子请求进行重新排序,获得组合请求;
其中,所述组合请求即为所述数据传输请求。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步骤2中,基于请求-传输对照表,获取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可传输模式集,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每个子请求的请求数据接口,并基于所述请求数据接口确定调用传输方式;
确定每个子请求对应的子拆分数据中是否存在特殊标识以及异常标识,并根据特殊标识结果以及异常标识结果,确定对应子拆分数据的数据权限,所述数据权限包括:全权限、半权限、无权限;
基于请求-传输对照表以及调用传输方式和数据权限,获取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可传输模式集。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步骤3中,对所述可传输模式集中的每种传输模式进行检测之前,包括:
确定每种传输模式的传输路径,并动态捕捉每条传输路径中每个传输节点的节点工作信息;
确定每个传输节点的节点属性以及当前节点与下一节点和上一节点之间的传输连接信息;
获取所述节点工作信息以及传输连接信息之间的信息参数,并判断所述信息参数是否满足预设业务保障条件;
若满足,对对应的传输模式进行检测;
否则,向对应的传输模式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
获取对应传输模式对应的信息参数与所述预设业务保障条件相关差别参数,并将所述差别参数输入到参数判别模型中,判断所述差别参数是否为可调整参数,若是,按照所述差别参数对对应的传输模式进行调整;
否则,获取对应的传输模式的模式参数,并将所述模式参数与差别参数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从预设数据库中调用公用可调参数,并附加在对应的传输模式上。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步骤3中,判断是否存在传输路段进行全程授权的第一传输模式集,包括:
对每个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链路上的每个传输节点以及每个传输子路径进行是否具备有传输授权的初次判断;
若都具备传输授权,则判定对应的传输模式为第一传输模式,并构建第一传输模式集;
否则,根据初次判断结果,标定不具备传输授权的第一节点和第一子路径,并对所述第一节点以及第一子路径不具备传输授权的真假进行验证,包括:
确定对应传输模式中存在的第一节点的个数以及第一子路径的个数,并按照对应传输模式的传输链路的初始布局,确定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初始布局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子路径基于所述初始布局的第二位置;
根据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获取所述第一节点以及第一子路径的布局信息,当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一子路径属于紧邻连接情况时;
如果所有第一子路径中的排序第一的第一子路径之前不存在第一节点时,向与排序第一的第一子路径的左侧传输节点对应位置处增加传输天线,且如果所有第一子路径中的排序最后的第一子路径之后不存在第一节点时,向与排序最后的第一子路径的右侧传输节点对应位置处增加传输天线;
否则,向所述第一节点对应位置处增加传输天线;
当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一子路径属于非紧邻连接情况时,寻找与所述第一子路劲最近的第一节点的对应位置处增加传输天线;
当增加传输天线后,对对应的第一节点以及第一子路径上的数据进行捕捉,并对捕捉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仍不具备传输授权的第二节点和第二子路径以及具备传输授权的第三节点和第三子路径;
其中,所述第三节点和第三子路径的不具备传输授权为假;
所述第四节点和第四子路径的不具备传输授权为真。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步骤4中,对接收所述传输数据的数据终端进行通信检测,并根据通信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数据终端的通信有效性,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类型,随机获取与所述数据类型属于同个类型的第一验证信息,对所述数据终端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所述数据终端的数据接收能力;
若所述数据接收能力大于预设接收能力,判定所述数据终端通信有效;
否则,基于数据验证模型,对所述第一验证信息进行处理,并获取第一输出信息到所述数据终端进行第一展示;
基于所述第一展示,提取所述数据终端的当前显示分布,将所述当前显示分布与所述第一验证信息的预设显示分布对比分析,标定不一致区域,并匹配所述不一致区域的配置变化;
若所述配置变化属于第一变化类型,则确定所述数据终端的传输接口的接触点的接触状态以及传输子能力,并基于配置对照表,确定每个接触点的点配置信息;
按照所述点配置信息,恢复所述配置变化,并调整所述当前显示分布,同时,记录恢复过程;
若所述配置变化属于第二变化类型,则获取所述不一致区域的不一致信息,并基于预设判别规则,对所述不一致信息进行判别处理,确定对应的影响类别,提取每个影响类别对应的影响显示信息,确定所述影响显示信息基于所述不一致区域的当前影响位置;
从预设数据库中,提取所述当前影响位置的影响指标,并对所述影响指标进行修正,调整所述当前显示分布,同时,对影响指标以及对应的修正过程进行记录;
根据记录结果,实现所述数据终端的通信有效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步骤5中,根据所述通信有效性,对所述最佳传输模式进行升级优化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最佳传输模式进行升级优化,包括:
记录所述最佳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首端对应的连接接口地址与对应数据终端对应的连接接口地址之间的匹配时间,若匹配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更换对应的连接接口地址,直到所述匹配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通信有效性对应的数据终端的通信有效等级D;
Figure BDA0003071212400000051
其中,S表示基于匹配时间小于预设时间以及最佳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首端向所述数据终端传输的当前数据总量;Smax表示对应的传输首端向所述数据终端传输的最大数据总量;n表示对应的传输首端将所述当前数据总量对应的数据向所述数据终端进行传输的总次数;si1表示第i次传输时,对应的传输首端传输的数据量;si2表示第i次传输时,对应的数据终端接收的数据量;ti表示第i次传输,对应的传输延迟的延迟因子,当存在延迟时,取值为0,当不存在延迟时,取值为1;
按照所述通信有效等级D,从映射对照表中,提取通信有效参数;
将所述通信有效参数与最佳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有效参数进行匹配,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匹配值Z;
Figure BDA0003071212400000061
其中,A表示与通信有效参数相关的集合,且包括与传输参数相同的m种参数以及与传输参数不同的n1种参数;B表示与传输有效参数相关的集合,且包括相同的m种参数以及与传输参数不同的n2种参数;其中,
Figure BDA0003071212400000062
βj1表示传输参数相同中的第j1个通信有效参数的参数值;βj2表示传输参数相同中的第j2个传输有效参数的参数值;χn1表示传输参数不相同中的通信有效参数的参数值;χn2表示传输参数不相同中的传输有效参数的参数值;
当所述匹配值大于预设值时,保持所述最佳传输模式不变;
否则,判定需要对所述最佳传输模式进行升级优化。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判定需要对所述最佳传输模式进行升级优化之后,包括:
获取所述通信有效参数与最佳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有效参数之间的异同参数,并确定异参数的个数以及同参数的个数,同时,判断每个同参数对应的最佳传输模式与通信有效性的数值大小是否一致,若一致,将所述最佳传输模式对应的所有同参数进行保留;
否则,将所述最佳传输模式对应的数值不一致的剩余同参数进行第一存储,同时,将所述通信有效性对应的数值不一致的剩余同参数进行第二存储;
根据第一存储的剩余同参数确定对应的当前版本等级,同时,根据第二存储的剩余同参数确定对应的待升级版本等级;
若所述当前版本等级与待升级版本等级属于同个版本等级,则获取所述通信有效性对应的异参数中的无关优化参数,并将所述无关优化参数附加在所述优化传输模式对应的异参数上,对所述优化传输模式进行优化升级;
若不属于同个版本等级,则将所述通信有效性中的异参数与所述优化传输模式中的传输有效参数进行兼容处理,并获取兼容升级信息,并按照所述兼容升级信息对所述最佳传输模式进行优化升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所述数据类型,随机获取与所述数据类型属于同个类型的第一验证信息,对所述数据终端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所述数据终端的数据接收能力;
从验证数据库中,抽取与数据类型属于同个类型的验证数据,且所述验证数据包括:若干验证字符在内;
按照随机组合规则,将所述若干验证字符进行随机组合,获得若干条验证条件,并根据所述数据类型对应数据的数据容量以及数据保密性,输出随机验证信息,其中,所述随机验证信息为第一验证信息;
基于所述数据终端,抽取所述随机验证信息的随机字符,并进行随机验证,若所有随机字符都验证通过,则判定所述数据终端的数据接收能力大于预设接收能力;
否则,对所述数据终端进行相关的提醒操作;
其中,所述随机字符包括:必要字符和非必要字符。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确定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并按照所述数据类型,自动生成数据传输请求;
步骤2:基于请求-传输对照表,获取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可传输模式集,其中,所述可传输模式集中包括至少一种传输模式;
步骤3:对所述可传输模式集中的每种传输模式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存在传输路段进行全程授权的第一传输模式集;
若存在,将所述第一传输模式集中的每个第一传输模式进行预设约束条件的优先级排序,并获取最佳传输模式;
否则,获取传输路段未进行全程授权的第二传输模式集,按照每个第二传输模式中的已授权路段的路段属性进行第一排序,并按照每个第二传输模式中的未授权路段的路段属性进行第二排序,获取最佳传输模式;
步骤4:对接收所述传输数据的数据终端进行通信检测,并根据通信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数据终端的通信有效性;
步骤5:根据所述通信有效性,对所述最佳传输模式进行升级优化,获得新的传输模式,将所述传输数据传输到所述数据终端。
该实施例中,数据类型,可以是:数据格式类型或者是按照数据工作属性划分的类型,如行政数据、实验数据等。
该实施例中,请求-传输对照表,是预先制定好的,只需要寻找对应的数据类型即可获得传输模式。
该实施例中,对传输模式进行检测,其中授权检测,是为了保证每个传输子段或者传输节点都具备传输权限,进而可以将其类型的数据进行有效传输,保证数据传输的有效性。
该实施例中,预设约束条件也是预先设置好的,例如按照某个模式,可以是传输的距离、传输的数据量、传输的时间等,直至获取到最佳传输模式。
该实施例中,第二传输模式指的是,传输子段中或者传输节点中存在不具备传输权限的子段或者节点,且通过按照路段属性(如路段传输速度、传输效率、传输质量等)进行第一排序和第二排序,来获取最佳传输模式。
该实施例中,对数据终端进行检测,是为了保证接收终端是否可以完整有效接收传输数据,便于对整条通信路径进行检测,间接提高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该实施例中,基于通信有效性,进行升级优化,可以是传输模式中的某些传输参数进行优化,或者是对最佳传输模式与数据终端相交部分进行优化升级,进一步保证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确定最佳传输模式以及优化升级,来提供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步骤1中,按照所述数据类型,自动生成数据传输请求,包括:
拆分所述传输数据,并对每个子拆分数据进行子请求的生成,并按照时间生成顺序生成第一请求列表以及按照子划分数据的拆分顺序生成第二请求列表;
将所述第一请求列表以及第二请求列表进行对照处理,如果,同个子划分数据所在第一请求列表中的顺序数与第二请求列表中的顺序数一致,则将所述同个子划分数据进行固定标定,同时,基于数据类型确定顺序数不一致的子划分数据的子属性,并根据子属性以及对应子请求的生成时间,对所述不一致的子划分数据进行重新排序,获得新组合后的数据;
将所述新组合后的数据对应的子请求进行重新排序,获得组合请求;
其中,所述组合请求即为所述数据传输请求。
该实施例中,子请求与上述获取数据传输请求的方式一致,且生成时间指的是获取得到子请求的时间。
该实施例中,子属性,可以是子划分数据本身特有的,如:与通信相关的流量等,也可是数据本身的固有属性。
该实施例中,对子请求进行重新排序,是为了保证请求的优先程度,进而保证数据传输请求的有效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行数据拆分,便于精细化分析,且通过按照两者方式,获取请求表,并进行对照处理,可以增加相同子请求的可靠性,且通过对不一致顺序数的子划分数据的子属性以及对应子请求的生成,来得到新组合后的数据,最后通过组合,获得组合请求,为后续保证数据通信可靠提供基础。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步骤2中,基于请求-传输对照表,获取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可传输模式集,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每个子请求的请求数据接口,并基于所述请求数据接口确定调用传输方式;
确定每个子请求对应的子拆分数据中是否存在特殊标识以及异常标识,并根据特殊标识结果以及异常标识结果,确定对应子拆分数据的数据权限,所述数据权限包括:全权限、半权限、无权限;
基于请求-传输对照表以及调用传输方式和数据权限,获取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可传输模式集。
该实施例中,请求数据接口与调用传输方式可以是基于预先设置好的接口-调用方式映射表得到的,且特殊标识以及异常标识,是为了确定数据权限,若存在异常标识,则视为无权限,若存在特殊标识(特有功能),则根据特有功能来确定是否是全权限还是半权限。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确定子拆分数据的权限,便于对数据本身进行保护,间接提高数据通信的可靠性,进而方便获取可传输模式集。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步骤3中,对所述可传输模式集中的每种传输模式进行检测之前,包括:
确定每种传输模式的传输路径,并动态捕捉每条传输路径中每个传输节点的节点工作信息;
确定每个传输节点的节点属性以及当前节点与下一节点和上一节点之间的传输连接信息;
获取所述节点工作信息以及传输连接信息之间的信息参数,并判断所述信息参数是否满足预设业务保障条件;
若满足,对对应的传输模式进行检测;
否则,向对应的传输模式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
获取对应传输模式对应的信息参数与所述预设业务保障条件相关差别参数,并将所述差别参数输入到参数判别模型中,判断所述差别参数是否为可调整参数,若是,按照所述差别参数对对应的传输模式进行调整;
否则,获取对应的传输模式的模式参数,并将所述模式参数与差别参数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从预设数据库中调用公用可调参数,并附加在对应的传输模式上。
该实施例中,例如从A地传到B地采用无线传输模式进行传输,对应有传输路径,且该传输路径上是包括传输节点在内的,相邻两个传输节点之间构成一个传输子路段,且节点属性是本身出厂设定好的,且传输连接信息是实时捕捉得到的,且信息参数是包括若干与通信以及节点以及传输相关的参数在内的,且预设业务保障条件是体见设置好的,比如,是否满足通信时间、通信质量等。
该实施例中,对传输模式进行检测,例如是,当通信时间对应的信息参数中的网速与预设业务保障条件相关的网速不一致时,可以视为差别参数,且差别参数可以是与通信时间、通信质量等有关系,差别参数如果为可调整参数,如调整网速,此时,可以对传输模式的传输速度进行相应调整。
当差别参数为不可调整参数,例如是,本身的通信配置是不可更改的,此时,将模式参数(传输模式本身涉及到的各种参数)与差别参数进行匹配,通过调用公用可调参数,来进行附加,相当于另外单独获取的一个新的功能,来附加在该传输模式上,赋予该传输模式新的功能,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传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过判断是否满足业务保障条件,其次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传输模式进行调整,进而实现对传输模式的有效调整,保证后续进行检测的有效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步骤3中,判断是否存在传输路段进行全程授权的第一传输模式集,包括:
对每个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链路上的每个传输节点以及每个传输子路径进行是否具备有传输授权的初次判断;
若都具备传输授权,则判定对应的传输模式为第一传输模式,并构建第一传输模式集;
否则,根据初次判断结果,标定不具备传输授权的第一节点和第一子路径,并对所述第一节点以及第一子路径不具备传输授权的真假进行验证,包括:
确定对应传输模式中存在的第一节点的个数以及第一子路径的个数,并按照对应传输模式的传输链路的初始布局,确定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初始布局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子路径基于所述初始布局的第二位置;
根据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获取所述第一节点以及第一子路径的布局信息,当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一子路径属于紧邻连接情况时;
如果所有第一子路径中的排序第一的第一子路径之前不存在第一节点时,向与排序第一的第一子路径的左侧传输节点对应位置处增加传输天线,且如果所有第一子路径中的排序最后的第一子路径之后不存在第一节点时,向与排序最后的第一子路径的右侧传输节点对应位置处增加传输天线;
否则,向所述第一节点对应位置处增加传输天线;
当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一子路径属于非紧邻连接情况时,寻找与所述第一子路劲最近的第一节点的对应位置处增加传输天线;
当增加传输天线后,对对应的第一节点以及第一子路径上的数据进行捕捉,并对捕捉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仍不具备传输授权的第二节点和第二子路径以及具备传输授权的第三节点和第三子路径;
其中,所述第三节点和第三子路径的不具备传输授权为假;
所述第四节点和第四子路径的不具备传输授权为真。
该实施例中,第一节点以及第一子路径的个数是不确定的,且每个至少为一个。
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例如A1、A2为第一节点,A3为第一子路径,对应的A为初始布局,其中,初始布局即为节点与子路径的提前设置好的连接顺序,且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即为第一节点以及第一子路径在初始布局中的位置。
该实施例中,增加天线,是为了提高通信能力,防止因为某些节点或者子路径由于单纯的通信过程中通信强度弱,导致通信能力差,使得其不具备传输授权的可能。
该实施例中,对对应数据进行捕捉,是为了进一步核实是否不具备传输授权的可能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不具备传输授权的节点和子路径的真假授权进行判断,防止单纯因为通信强度差,导致通信能力弱,使得不具备授权的可能性,通过确定节点与子路径在初始布局中的位置,将天线在不同的位置进行有效增加,进一步验证授权真假,保证其的可靠性,为后续提高数据通信可靠性提供有效基础。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步骤4中,对接收所述传输数据的数据终端进行通信检测,并根据通信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数据终端的通信有效性,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类型,随机获取与所述数据类型属于同个类型的第一验证信息,对所述数据终端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所述数据终端的数据接收能力;
若所述数据接收能力大于预设接收能力,判定所述数据终端通信有效;
否则,基于数据验证模型,对所述第一验证信息进行处理,并获取第一输出信息到所述数据终端进行第一展示;
基于所述第一展示,提取所述数据终端的当前显示分布,将所述当前显示分布与所述第一验证信息的预设显示分布对比分析,标定不一致区域,并匹配所述不一致区域的配置变化;
若所述配置变化属于第一变化类型,则确定所述数据终端的传输接口的接触点的接触状态以及传输子能力,并基于配置对照表,确定每个接触点的点配置信息;
按照所述点配置信息,恢复所述配置变化,并调整所述当前显示分布,同时,记录恢复过程;
若所述配置变化属于第二变化类型,则获取所述不一致区域的不一致信息,并基于预设判别规则,对所述不一致信息进行判别处理,确定对应的影响类别,提取每个影响类别对应的影响显示信息,确定所述影响显示信息基于所述不一致区域的当前影响位置;
从预设数据库中,提取所述当前影响位置的影响指标,并对所述影响指标进行修正,调整所述当前显示分布,同时,对影响指标以及对应的修正过程进行记录;
根据记录结果,实现所述数据终端的通信有效性。
该实施例中,例如,数据类型与不同权限等级等相关,此时,对应的验证信息,是需要满足对此权限等级的验证的。
该实施例中,数据接收能力指的是,数据通信传输的有效性。
该实施例中,数据验证模型,是为了对验证信息进行处理,来进行第一展示,方便后续的对比分析,通过对验证信息对应的当前显示分布与预设显示分布进行对比分析,来标定不一致区域,进而匹配配置变化,避免因为传输模式本身的因素,导致基于第一验证信息进行验证的过程中,出现显示分布异常的情况,因此,通过将当前显示分布与预设显示分布进行对比分析,来有效的确定配置变化。
该实施例中,通过对配置变化的所属类型进行判断,来确定是什么问题类型,当是第一变化类型时,即与接口相关的问题时,通过配置对照表(预先设定好的,是配置变化与对应的接口接触点相关联的),来确定点配置信息,进而对点配置信息进行恢复,来记录恢复过程;
当是第二变化类型时,即内部参数等相关的问题时,通过对不一致信息进行判别处理,来确定影响类别,且所述影响类别对应的影响显示信息可以是与显示的内容数据、颜色数据、布局数据等相关,且对应的当前显示位置,是指的在整个布局中的某个位置点。
该实施例中,影响指标指的是与内容数据、颜色数据、布局数据等相关,且通过对该数据进行修正,来达到调整的目的。
该实施例中,通过记录结果即调整完善之后,来实现数据终端的通信有效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获取相同类型的验证信息,进而验证,保证传输模式的有效性,且通过将第一验证信息对应的当前显示分布以及预设显示分布进行对比分析,来确定配置变化,进而通过确定所属的类型,来进行分类分析,且通过配置信息进行恢复以及对应指标的调整,来达到传输模式调整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步骤5中,根据所述通信有效性,对所述最佳传输模式进行升级优化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最佳传输模式进行升级优化,包括:
记录所述最佳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首端对应的连接接口地址与对应数据终端对应的连接接口地址之间的匹配时间,若匹配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
更换对应的连接接口地址,直到所述匹配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通信有效性对应的数据终端的通信有效等级D;
Figure BDA0003071212400000161
其中,S表示基于匹配时间小于预设时间以及最佳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首端向所述数据终端传输的当前数据总量;Smax表示对应的传输首端向所述数据终端传输的最大数据总量;n表示对应的传输首端将所述当前数据总量对应的数据向所述数据终端进行传输的总次数;si1表示第i次传输时,对应的传输首端传输的数据量;si2表示第i次传输时,对应的数据终端接收的数据量;ti表示第i次传输,对应的传输延迟的延迟因子,当存在延迟时,取值为0,当不存在延迟时,取值为1;
按照所述通信有效等级D,从映射对照表中,提取通信有效参数;
将所述通信有效参数与最佳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有效参数进行匹配,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匹配值Z;
Figure BDA0003071212400000171
其中,A表示与通信有效参数相关的集合,且包括与传输参数相同的m种参数以及与传输参数不同的n1种参数;B表示与传输有效参数相关的集合,且包括相同的m种参数以及与传输参数不同的n2种参数;其中,
Figure BDA0003071212400000172
βj1表示传输参数相同中的第j1个通信有效参数的参数值;βj2表示传输参数相同中的第j2个传输有效参数的参数值;χn1表示传输参数不相同中的通信有效参数的参数值;χn2表示传输参数不相同中的传输有效参数的参数值;
当所述匹配值大于预设值时,保持所述最佳传输模式不变;
否则,判定需要对所述最佳传输模式进行升级优化。
该实施例中,传输首端指的是传输传输数据的初始端,数据终端指的是经过传输模式传输之后接收传输数据的终端,且对应的连接接口地址指的是初始端的通信地址,以及数据终端对应的连接接口地址,指的是数据终端的通信地址,且通过将两者进行匹配,来实现有效的通信时间。
该实施例中,通信有效性对应的传输参数是通过对数据终端进行判断来获取到的,传输模式的传输参数,是通过传输模式来获取到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匹配连接接口地址,保证通信时间的有效性,通过计算通信有效等级便于从映射对照表中,提取有效参数,且通过进行匹配,来计算匹配值,进而通过比较,来确定是否对最佳传输模式进行保持或者是升级优化,进一步保证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判定需要对所述最佳传输模式进行升级优化之后,包括:
获取所述通信有效参数与最佳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有效参数之间的异同参数,并确定异参数的个数以及同参数的个数,同时,判断每个同参数对应的最佳传输模式与通信有效性的数值大小是否一致,若一致,将所述最佳传输模式对应的所有同参数进行保留;
否则,将所述最佳传输模式对应的数值不一致的剩余同参数进行第一存储,同时,将所述通信有效性对应的数值不一致的剩余同参数进行第二存储;
根据第一存储的剩余同参数确定对应的当前版本等级,同时,根据第二存储的剩余同参数确定对应的待升级版本等级;
若所述当前版本等级与待升级版本等级属于同个版本等级,则获取所述通信有效性对应的异参数中的无关优化参数,并将所述无关优化参数附加在所述优化传输模式对应的异参数上,对所述优化传输模式进行优化升级;
若不属于同个版本等级,则将所述通信有效性中的异参数与所述优化传输模式中的传输有效参数进行兼容处理,并获取兼容升级信息,并按照所述兼容升级信息对所述最佳传输模式进行优化升级。
该实施例中,同参数指的是具备的参数类别是相同的,例如都具备通信时间、通信可靠性等参数,异参数指的是具备的参数类别是不相同的,比如,一个具备通信流量限制,一个不具备。
该实施例中,同参数的数值大小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该实施例中,通过确定当前版本等级以及待升级版本等级,便于比较,且无关优化参数,例如指的是不对通信本身传输质量等有关的参数,例如可以只是升级优化传输之后,在数据终端对数据的显示方式。
该实施例中,获取的兼容升级信息,即为需要对通信本身传输质量等有关的参数进行升级,进而实现对该模式在通信方面的优化升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确定通信传输参数与传输有效参数之间的异同参数,进行初步区分,其次,通过对同参数的数值大小一致来判断,进行版本等级的确定,进而通过与待升级版本进行比较,获取不同的参数,实现不同的升级优化,间接提高数据通信传输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根据所述数据类型,随机获取与所述数据类型属于同个类型的第一验证信息,对所述数据终端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所述数据终端的数据接收能力;
从验证数据库中,抽取与数据类型属于同个类型的验证数据,且所述验证数据包括:若干验证字符在内;
按照随机组合规则,将所述若干验证字符进行随机组合,获得若干条验证条件,并根据所述数据类型对应数据的数据容量以及数据保密性,输出随机验证信息,其中,所述随机验证信息为第一验证信息;
基于所述数据终端,抽取所述随机验证信息的随机字符,并进行随机验证,若所有随机字符都验证通过,则判定所述数据终端的数据接收能力大于预设接收能力;
否则,对所述数据终端进行相关的提醒操作;
其中,所述随机字符包括:必要字符和非必要字符。
该实施例中,必要字符指的是验证信息中必须出现的验证字符,非必要字符指的是验证信息中可出现可不出现的验证字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验证字符进行随机组合,且通过数据容量以及数据保密性,来输出随机验证信息,进而通过验证,来确定其的接收能力。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确定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并按照所述数据类型,自动生成数据传输请求;
步骤2:基于请求-传输对照表,获取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可传输模式集,其中,所述可传输模式集中包括至少一种传输模式;
步骤3:对所述可传输模式集中的每种传输模式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存在传输路段进行全程授权的第一传输模式集;
若存在,将所述第一传输模式集中的每个第一传输模式进行预设约束条件的优先级排序,并获取最佳传输模式;
否则,获取传输路段未进行全程授权的第二传输模式集,按照每个第二传输模式中的已授权路段的路段属性进行第一排序,并按照每个第二传输模式中的未授权路段的路段属性进行第二排序,获取最佳传输模式;
步骤4:对接收所述传输数据的数据终端进行通信检测,并根据通信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数据终端的通信有效性;
步骤5:根据所述通信有效性,对所述最佳传输模式进行升级优化,获得新的传输模式,将所述传输数据传输到所述数据终端;
步骤5中,根据所述通信有效性,对所述最佳传输模式进行升级优化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最佳传输模式进行升级优化,包括:
记录所述最佳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首端对应的连接接口地址与对应数据终端对应的连接接口地址之间的匹配时间,若匹配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更换对应的连接接口地址,直到所述匹配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通信有效性对应的数据终端的通信有效等级D;
Figure FDA0003459703040000021
其中,S表示基于匹配时间小于预设时间以及最佳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首端向所述数据终端传输的当前数据总量;Smax表示对应的传输首端向所述数据终端传输的最大数据总量;n表示对应的传输首端将所述当前数据总量对应的数据向所述数据终端进行传输的总次数;si1表示第i次传输时,对应的传输首端传输的数据量;si2表示第i次传输时,对应的数据终端接收的数据量;ti表示第i次传输,对应的传输延迟的延迟因子,当存在延迟时,取值为0,当不存在延迟时,取值为1;
按照所述通信有效等级D,从映射对照表中,提取通信有效参数;
将所述通信有效参数与最佳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有效参数进行匹配,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匹配值Z;
Figure FDA0003459703040000022
其中,A表示与通信有效参数相关的集合,且包括与传输参数相同的m种参数以及与传输参数不同的n1种参数;B表示与传输有效参数相关的集合,且包括相同的m种参数以及与传输参数不同的n2种参数;其中,
Figure FDA0003459703040000023
βj1表示传输参数相同中的第j1个通信有效参数的参数值;βj2表示传输参数相同中的第j2个传输有效参数的参数值;χn1表示传输参数不相同中的通信有效参数的参数值;χn2表示传输参数不相同中的传输有效参数的参数值;
当所述匹配值大于预设值时,保持所述最佳传输模式不变;
否则,判定需要对所述最佳传输模式进行升级优化;
判定需要对所述最佳传输模式进行升级优化之后,包括:
获取所述通信有效参数与最佳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有效参数之间的异同参数,并确定异参数的个数以及同参数的个数,同时,判断每个同参数对应的最佳传输模式与通信有效性的数值大小是否一致,若一致,将所述最佳传输模式对应的所有同参数进行保留;
否则,将所述最佳传输模式对应的数值不一致的剩余同参数进行第一存储,同时,将所述通信有效性对应的数值不一致的剩余同参数进行第二存储;
根据第一存储的剩余同参数确定对应的当前版本等级,同时,根据第二存储的剩余同参数确定对应的待升级版本等级;
若所述当前版本等级与待升级版本等级属于同个版本等级,则获取所述通信有效性对应的异参数中的无关优化参数,并将所述无关优化参数附加在优化传输模式对应的异参数上,对所述优化传输模式进行优化升级;
若不属于同个版本等级,则将所述通信有效性中的异参数与所述优化传输模式中的传输有效参数进行兼容处理,并获取兼容升级信息,并按照所述兼容升级信息对所述最佳传输模式进行优化升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照所述数据类型,自动生成数据传输请求,包括:
拆分所述传输数据,并对每个子拆分数据进行子请求的生成,并按照时间生成顺序生成第一请求列表以及按照子划分数据的拆分顺序生成第二请求列表;
将所述第一请求列表以及第二请求列表进行对照处理,如果,同个子划分数据所在第一请求列表中的顺序数与第二请求列表中的顺序数一致,则将所述同个子划分数据进行固定标定,同时,基于数据类型确定顺序数不一致的子划分数据的子属性,并根据子属性以及对应子请求的生成时间,对所述不一致的子划分数据进行重新排序,获得新组合后的数据;
将所述新组合后的数据对应的子请求进行重新排序,获得组合请求;
其中,所述组合请求即为所述数据传输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基于请求-传输对照表,获取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可传输模式集,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每个子请求的请求数据接口,并基于所述请求数据接口确定调用传输方式;
确定每个子请求对应的子拆分数据中是否存在特殊标识以及异常标识,并根据特殊标识结果以及异常标识结果,确定对应子拆分数据的数据权限,所述数据权限包括:全权限、半权限、无权限;
基于请求-传输对照表以及调用传输方式和数据权限,获取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可传输模式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对所述可传输模式集中的每种传输模式进行检测之前,包括:
确定每种传输模式的传输路径,并动态捕捉每条传输路径中每个传输节点的节点工作信息;
确定每个传输节点的节点属性以及当前节点与下一节点和上一节点之间的传输连接信息;
获取所述节点工作信息以及传输连接信息之间的信息参数,并判断所述信息参数是否满足预设业务保障条件;
若满足,对对应的传输模式进行检测;
否则,向对应的传输模式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
获取对应传输模式对应的信息参数与所述预设业务保障条件相关差别参数,并将所述差别参数输入到参数判别模型中,判断所述差别参数是否为可调整参数,若是,按照所述差别参数对对应的传输模式进行调整;
否则,获取对应的传输模式的模式参数,并将所述模式参数与差别参数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从预设数据库中调用公用可调参数,并附加在对应的传输模式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判断是否存在传输路段进行全程授权的第一传输模式集,包括:
对每个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链路上的每个传输节点以及每个传输子路径进行是否具备有传输授权的初次判断;
若都具备传输授权,则判定对应的传输模式为第一传输模式,并构建第一传输模式集;
否则,根据初次判断结果,标定不具备传输授权的第一节点和第一子路径,并对所述第一节点以及第一子路径不具备传输授权的真假进行验证,包括:
确定对应传输模式中存在的第一节点的个数以及第一子路径的个数,并按照对应传输模式的传输链路的初始布局,确定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初始布局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子路径基于所述初始布局的第二位置;
根据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获取所述第一节点以及第一子路径的布局信息,当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一子路径属于紧邻连接情况时;
如果所有第一子路径中的排序第一的第一子路径之前不存在第一节点时,向与排序第一的第一子路径的左侧传输节点对应位置处增加传输天线,且如果所有第一子路径中的排序最后的第一子路径之后不存在第一节点时,向与排序最后的第一子路径的右侧传输节点对应位置处增加传输天线;
否则,向所述第一节点对应位置处增加传输天线;
当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一子路径属于非紧邻连接情况时,寻找与所述第一子路径最近的第一节点的对应位置处增加传输天线;
当增加传输天线后,对对应的第一节点以及第一子路径上的数据进行捕捉,并对捕捉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仍不具备传输授权的第二节点和第二子路径以及具备传输授权的第三节点和第三子路径;
其中,所述第三节点和第三子路径的不具备传输授权为假;
所述第二节点和第二子路径的不具备传输授权为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对接收所述传输数据的数据终端进行通信检测,并根据通信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数据终端的通信有效性,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类型,随机获取与所述数据类型属于同个类型的第一验证信息,对所述数据终端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所述数据终端的数据接收能力;
若所述数据接收能力大于预设接收能力,判定所述数据终端通信有效;
否则,基于数据验证模型,对所述第一验证信息进行处理,并获取第一输出信息到所述数据终端进行第一展示;
基于所述第一展示,提取所述数据终端的当前显示分布,将所述当前显示分布与所述第一验证信息的预设显示分布对比分析,标定不一致区域,并匹配所述不一致区域的配置变化;
若所述配置变化属于第一变化类型,则确定所述数据终端的传输接口的接触点的接触状态以及传输子能力,并基于配置对照表,确定每个接触点的点配置信息;
按照所述点配置信息,恢复所述配置变化,并调整所述当前显示分布,同时,记录恢复过程;
若所述配置变化属于第二变化类型,则获取所述不一致区域的不一致信息,并基于预设判别规则,对所述不一致信息进行判别处理,确定对应的影响类别,提取每个影响类别对应的影响显示信息,确定所述影响显示信息基于所述不一致区域的当前影响位置;
从预设数据库中,提取所述当前影响位置的影响指标,并对所述影响指标进行修正,调整所述当前显示分布,同时,对影响指标以及对应的修正过程进行记录;
根据记录结果,实现所述数据终端的通信有效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通信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类型,随机获取与所述数据类型属于同个类型的第一验证信息,对所述数据终端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所述数据终端的数据接收能力;
从验证数据库中,抽取与数据类型属于同个类型的验证数据,且所述验证数据包括:若干验证字符在内;
按照随机组合规则,将所述若干验证字符进行随机组合,获得若干条验证条件,并根据所述数据类型对应数据的数据容量以及数据保密性,输出随机验证信息,其中,所述随机验证信息为第一验证信息;
基于所述数据终端,抽取所述随机验证信息的随机字符,并进行随机验证,若所有随机字符都验证通过,则判定所述数据终端的数据接收能力大于预设接收能力;
否则,对所述数据终端进行相关的提醒操作;
其中,所述随机字符包括:必要字符和非必要字符。
CN202110539825.0A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 Active CN1133952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9825.0A CN113395219B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9825.0A CN113395219B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5219A CN113395219A (zh) 2021-09-14
CN113395219B true CN113395219B (zh) 2022-04-12

Family

ID=77617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39825.0A Active CN113395219B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952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8737B (zh) * 2022-07-29 2023-03-14 深圳市深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网络的数据采集方法
CN115865779A (zh) * 2023-03-02 2023-03-28 北京天维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路径选择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6248A (zh) * 2014-04-21 2014-07-02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网络生存期最大化的体域网资源联合优化调度方法
WO2018128505A1 (ko) * 2017-01-06 2018-07-12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릴레이를 통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0858840A (zh) * 2018-08-23 2020-03-03 达音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大规模实时多媒体通信技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6248A (zh) * 2014-04-21 2014-07-02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网络生存期最大化的体域网资源联合优化调度方法
WO2018128505A1 (ko) * 2017-01-06 2018-07-12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릴레이를 통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0858840A (zh) * 2018-08-23 2020-03-03 达音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大规模实时多媒体通信技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5219A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95219B (zh) 一种数据通信保障方法
CN106384273B (zh) 恶意刷单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1841618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4426847A (zh) 互联网服务安全访问和验证的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CN108764239B (zh) 发票验伪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47205A (zh) 一种检测业务访问请求的方法及装置
CN113242236B (zh) 一种网络实体威胁图谱构建方法
CN107277036A (zh) 基于多站点数据的登录验证方法、验证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497435B (zh) 数据业务数据的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13706176B (zh) 一种结合云计算的信息反欺诈处理方法及服务平台系统
CN112711757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安全集中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06485140A (zh) 一种电能表的升级方法和升级系统
CN110633217A (zh) 接口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12132574A (zh) 区块链数据校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541743B (zh) 一种多api集成整合的方法
CN111866995B (zh) 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智能设备配网方法及系统
CN112541823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风险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65588B (zh)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40492A (zh) 基于大数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934702A (zh) 虚假发票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4331520B (zh) 销售线索数据监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5550076B (zh) 一种使用域日志进行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13010491B (zh) 一种基于云的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193685B (zh) 校验日志信息真伪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437429B (zh) 一种响应设备换号指令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