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4258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94258A CN113394258A CN202110632047.XA CN202110632047A CN113394258A CN 113394258 A CN113394258 A CN 113394258A CN 202110632047 A CN202110632047 A CN 202110632047A CN 113394258 A CN113394258 A CN 1133942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transistor
- sub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signal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第一子显示区,其中:第一子显示区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元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与第一子显示区中的多个有机发光元件一一对应连接,用于驱动有机发光元件发光;每个像素驱动电路均包括多个晶体管,多个晶体管中一部分晶体管位于第一子显示区,另一部分晶体管位于第一子显示区之外的其他区域。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减小第一子显示区中晶体管的数量和密度,提高第一子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进而提升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等显示装置/显示设备越来越普及。为了提升显示装置的屏占比,同时又不破坏显示的完整性,可以将摄像头设置在屏幕下方,透过屏幕来获取外界的图像,这种设置在屏幕下方的摄像头称作屏下摄像头(Under Display Camera,UDC),屏下摄像头所对应的显示区域称作UDC区域。
经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UDC区域的光线透过率较低,导致屏下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存在质量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提高UDC区域的光线透过率,提升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第一子显示区,其中:
第一子显示区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元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与第一子显示区中的多个有机发光元件一一对应连接,用于驱动有机发光元件发光;
每个像素驱动电路均包括多个晶体管,多个晶体管中一部分晶体管位于第一子显示区,另一部分晶体管位于第一子显示区之外的其他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驱动电路可以包括:
驱动晶体管,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电压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对应的有机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用于驱动有机发光元件发光;
第一开关晶体管,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的任意一极或有机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
驱动晶体管位于第一子显示区,第一开关晶体管位于第一子显示区之外的其他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晶体管可以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阈值补偿晶体管、第一复位晶体管和第二复位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其中:
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数据信号线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用于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线输出的导通电平,将数据信号线输出的数据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
阈值补偿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电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电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用于响应于第二扫描信号线输出的导通电平,对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
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三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参考电压信号端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电连接,用于响应于第三扫描信号线输出的导通电平,将参考电压信号端输出的参考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
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四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参考电压信号端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有机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用于响应于第四扫描信号线输出的导通电平,将参考电压信号端输出的参考电压信号传输至有机发光元件的第一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驱动电路还可以包括:
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电压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有机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
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位于第一子显示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驱动电路还可以包括:
存储电容,存储电容的第一极板与第一电源电压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存储电容的第二极板与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电连接;
存储电容位于第一子显示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扫描信号线和第二扫描信号线可以复用,第三扫描信号线和第四扫描信号线可以复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区还可以包括第二子显示区,第二子显示区可以包括预设数量的有机发光元件;
第一子显示区中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密度小于第二子显示区中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区还包括第二子显示区,第二子显示区包括预设数量的晶体管;
第一子显示区中的晶体管的尺寸小于第二子显示区中的晶体管的尺寸。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第一子显示区,其中:第一子显示区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元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与第一子显示区中的多个有机发光元件一一对应连接,用于驱动有机发光元件发光;每个像素驱动电路均包括多个晶体管,多个晶体管中一部分晶体管位于第一子显示区,另一部分晶体管位于第一子显示区之外的其他区域。例如在显示面板安装于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第一子显示区可以覆盖电子设备的第一摄像头,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像素驱动电路中原本位于第一子显示区的部分晶体管移动到第一子显示区之外的其他区域,减少了第一子显示区中晶体管的数量和密度,从而提高了第一子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进而提升了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再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再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再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再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再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晶体管以P型晶体管为例示出,但不限于P型晶体管,也可以替换为N型晶体管。对于P型晶体管来说,导通电平为低电平,截止电平为高电平。即,P型晶体管的控制极为低电平时,其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导通,P型晶体管的控制端为高电平时,其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关断。在具体实施时,上述各晶体管的栅极作为其控制极,并且,根据各晶体管的栅极的信号以及其类型,可以将其第一极作为源极,第二极作为漏极,或者将其第一极作为漏极,第二极作为源极,在此不做区分,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通电平和截止电平均为泛指,导通电平是指任何能够使晶体管导通的电平,截止电平是指任何能够使晶体管截止/关断的电平。
应当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连接到”或“被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直接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或中间层。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直接连接到”或“被直接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例如,当第一元件被描述为被“联接”或“连接”到第二元件时,第一元件可以被直接联接或连接到第二元件,或者第一元件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被间接联接或连接到第二元件。
出于易于描述的目的,在本文中可能使用诸如“之下”、“下方”、“下”、“上方”、“上”等的空间相对术语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理解,除了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设备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将被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的“上方”或“之上”。因此,术语“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设备可被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本文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应该相应地被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阐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前,为了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理解,本申请首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说明:
经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相比于屏上摄像头,屏下摄像头需要透过显示面板采集外界光线。而由于显示面板中包含有机发光元件和晶体管等器件,光线透过率较低,所以屏下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存在质量差的问题。
鉴于发明人的上述研究发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UDC区域的光线透过率较低,屏下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构思在于:通过将像素驱动电路中原本位于第一子显示区(UDC区域)的部分晶体管移动到第一子显示区之外的其他区域,减少第一子显示区中晶体管的数量和密度,从而提高第一子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进而提升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100,显示区100包括第一子显示区100a。容易理解的是,显示面板10可以安装在手机等电子设备上,当显示面板10安装于电子设备时,第一子显示区100a可以覆盖电子设备的第一摄像头,即第一子显示区100a可以理解为上述的UDC区域。第一摄像头可以包括前置摄像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子显示区100a可以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元件101,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2,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2与第一子显示区100a中的多个有机发光元件101一一对应连接,像素驱动电路102用于驱动有机发光元件101发光;
上述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2中每个像素驱动电路102均可以包括多个晶体管T,多个晶体管T中一部分晶体管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00a,另一部分晶体管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00a之外的其他区域。
这样,通过将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2中原本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部分晶体管移动到第一子显示区100a之外的其他区域,减少了第一子显示区100a中晶体管的数量和密度,从而提高了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光线透过率,进而提升了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中,经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对于一些流过驱动电流的晶体管(如驱动晶体管)而言,当这些晶体管外移时,晶体管与有机发光元件101之间的连线会增长,进而IR-drop(电阻压降)会增大,可能会最终影响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显示效果。因此,为了在提高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光线透过率的同时,保证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显示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晶体管可以保留在第一子显示区100a。
具体地,如图2所示,像素驱动电路102可以包括:
驱动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驱动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电压信号输入端ELVDD电连接,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对应的有机发光元件101的第一极电连接,驱动晶体管T1用于驱动有机发光元件101发光;
第一开关晶体管Ts,第一开关晶体管Ts的控制极与扫描信号线S电连接,第一开关晶体管Ts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T1的任意一极或有机发光元件101的第一极电连接;
为了在提高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光线透过率的同时,保证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显示效果,驱动晶体管T1可以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00a,第一开关晶体管Ts可以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00a之外的其他区域。
由于第一开关晶体管Ts移至第一子显示区100a之外,所以第一子显示区100a中晶体管的数量和密度减小,从而提高了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光线透过率,进而了提升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此外,由于驱动晶体管T1仍然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00a,所以驱动晶体管T1与有机发光元件101之间的连线仍然为原有长度,该连线的IR-drop不会增大,进而保证了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显示效果。
如图3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关晶体管Ts可以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T2,示例性地,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S1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数据信号线Dm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1的第一极电连接,用于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线S1输出的导通电平,将数据信号线Dm输出的数据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T1的第一极。
具体地,在数据写入阶段,第一扫描信号线S1输出导通电平。数据写入晶体管T2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线S1输出的导通电平而导通,将数据信号线Dm输出的数据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T1的第一极,以通过写入的数据信号控制有机发光元件101的发光亮度。
由此,通过将数据写入晶体管T2移至第一子显示区100a之外,可以降低第一子显示区100a中晶体管的数量和密度,从而提高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光线透过率,进而提升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如图4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关晶体管Ts可以包括阈值补偿晶体管T3,阈值补偿晶体管T3的控制极可以与第二扫描信号线S2电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T3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电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T3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电连接,用于响应于第二扫描信号线S2输出的导通电平,对驱动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
具体地,在数据写入阶段,第二扫描信号线S2输出导通电平。阈值补偿晶体管T3响应于第二扫描信号线S2输出的导通电平而导通,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与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接通,在数据信号的作用下,驱动晶体管T1抓取阈值,实现对驱动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Vth的补偿,进而消除阈值电压Vth对有机发光元件101的驱动电流的影响,保证面板显示的均匀性,提高显示效果。
由此,通过将阈值补偿晶体管T3移至第一子显示区100a之外,可以降低第一子显示区100a中晶体管的数量和密度,从而提高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光线透过率,进而提升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如图5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关晶体管Ts可以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T4,第一复位晶体管T4的控制极与第三扫描信号线S3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T4的第一极与参考电压信号端Vref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T4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电连接,用于响应于第三扫描信号线S3输出的导通电平,将参考电压信号端Vref输出的参考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
具体地,在初始化阶段(复位阶段),第三扫描信号线S3输出导通电平。第一复位晶体管T4响应于第三扫描信号线S3输出的导通电平而导通,将参考电压信号端Vref输出的参考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以对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即第一节点N1)进行复位。
由此,通过将第一复位晶体管T4移至第一子显示区100a之外,可以降低第一子显示区100a中晶体管的数量和密度,从而提高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光线透过率,进而提升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如图6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关晶体管Ts可以包括第二复位晶体管T5,第二复位晶体管T5的控制极与第四扫描信号线S4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T5的第一极与参考电压信号端Vref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T5的第二极与有机发光元件101的第一极电连接,用于响应于第四扫描信号线S4输出的导通电平,将参考电压信号端Vref输出的参考电压信号传输至有机发光元件101的第一极。
具体地,在初始化阶段(复位阶段),第四扫描信号线S4输出导通电平。第二复位晶体管T5响应于第四扫描信号线S4输出的导通电平而导通,将参考电压信号端Vref输出的参考电压信号传输至有机发光元件101的第一极,以对有机发光元件101的第一极进行复位。
由此,通过将第二复位晶体管T5移至第一子显示区100a之外,可以降低第一子显示区100a中晶体管的数量和密度,从而提高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光线透过率,进而提升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有机发光元件101的第一极复位的准确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复位晶体管T5也可以保留在第一子显示区100a之内,这样,可以避免IR-drop增大而对有机发光元件101的第一极复位的准确度造成影响。
如图7所示,当像素驱动电路102同时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T2、阈值补偿晶体管T3、第一复位晶体管T4和第二复位晶体管T5时,第一开关晶体管Ts可以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T2、阈值补偿晶体管T3、第一复位晶体管T4和第二复位晶体管T5中的至少一个。即,可以将数据写入晶体管T2、阈值补偿晶体管T3、第一复位晶体管T4和第二复位晶体管T5中的任意一个移至第一子显示区100a之外,也可以将数据写入晶体管T2、阈值补偿晶体管T3、第一复位晶体管T4和第二复位晶体管T5中的任意两个移至第一子显示区100a之外,还可以将数据写入晶体管T2、阈值补偿晶体管T3、第一复位晶体管T4和第二复位晶体管T5中的任意三个移至第一子显示区100a之外,还可以将数据写入晶体管T2、阈值补偿晶体管T3、第一复位晶体管T4和第二复位晶体管T5都移至第一子显示区100a之外。
继续参见图7,像素驱动电路102还可以包括:
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控制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Em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电压信号输入端ELVDD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1的第一极电连接;
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的控制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Em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的第二极与有机发光元件101的第一极电连接。
具体地,在发光阶段,发光控制信号线Em输出导通电平。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响应于发光控制信号线Em输出的导通电平而导通,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响应于发光控制信号线Em输出的导通电平而导通,驱动晶体管T1在第一节点N1的控制下导通,驱动晶体管T1向有机发光元件101提供驱动电流,有机发光元件101在该驱动电流的驱动下发光。
考虑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会流过有机发光元件101的驱动电流,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外移时,连线上的IR-drop会增大,可能会最终影响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显示效果。因此,为了保证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显示效果,可以使得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中的至少一个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00a。例如,可以使得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中的任意一个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00a,也可以使得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都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00a。这样,可以保证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显示效果。
继续参见图7,像素驱动电路102还可以包括:
存储电容C1,存储电容C1的第一极板与第一电源电压信号输入端ELVDD电连接,存储电容C1的第二极板与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电连接,用于维持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的电位。
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显示效果,存储电容C1可以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00a。
如图8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扫描信号线S1和第二扫描信号线S2可以复用。具体地,在数据写入阶段,第一扫描信号线S1(或第二扫描信号线S2)输出导通电平。数据写入晶体管T2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线S1(或第二扫描信号线S2)输出的导通电平而导通,阈值补偿晶体管T3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线S1(或第二扫描信号线S2)输出的导通电平而导通,数据写入晶体管T2将数据信号线Dm输出的数据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T1的第一极,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与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接通,在数据信号的作用下,驱动晶体管T1抓取阈值,实现对驱动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Vth的补偿,进而消除阈值电压Vth对有机发光元件101的驱动电流的影响,保证面板显示的均匀性,提高显示效果。
继续参见图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扫描信号线S3和第四扫描信号线S4可以复用。
具体地,在初始化阶段,第三扫描信号线S3(或第四扫描信号线S4)输出导通电平。第一复位晶体管T4响应于第三扫描信号线S3(或第四扫描信号线S4)输出的导通电平而导通,将参考电压信号端Vref输出的参考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以对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进行复位。第二复位晶体管T5响应于第三扫描信号线S3(或第四扫描信号线S4)输出的导通电平而导通,将参考电压信号端Vref输出的参考电压信号传输至有机发光元件101的第一极,以对有机发光元件101的第一极进行复位。
如图9所示,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围绕显示区100的非显示区200,显示区100还可以包括第二子显示区100b。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与第一子显示区100a之内的各个有机发光元件101连接的像素驱动电路102,除了保留像素驱动电路102中部分晶体管在第一子显示区100a之内,可以将像素驱动电路102中另一部分晶体管设置在第二子显示区100b或非显示区200。
可选地,为了保证第二子显示区100b的显示效果,可以将像素驱动电路102中另一部分晶体管设置在非显示区200。具体地,数据写入晶体管T2、阈值补偿晶体管T3、第一复位晶体管T4和第二复位晶体管T5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位于非显示区200。这样,由于这些晶体管位于非显示区200,所以不会影响第二子显示区100b的正常显示,保证了第二子显示区100b的显示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光线透过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显示区100a中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密度可以小于第二子显示区100b中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密度。这样,通过减小第一子显示区100a中有机发光元件101的数量和密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光线透过率,进而进一步提升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光线透过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显示区100a中的晶体管的尺寸可以小于第二子显示区100b中的晶体管的尺寸。这样,通过减小第一子显示区100a中晶体管的尺寸,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子显示区100a的光线透过率,进而进一步提升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显示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见以下实施例。
如图10所示,该显示装置1000可包括设备本体11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该显示面板10覆盖在设备本体11上。设备本体11中可设置有各类器件,如传感器件、处理器件等,在此并不限定。显示装置1000具体可以为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电视机、电子纸等具有显示功能的装置,在此并不限定。
需要明确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于显示面板实施例和显示装置实施例而言,相关之处可以参见像素驱动电路实施例和阵列基板实施例的说明部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申请的精神之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对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实施例均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结构;数量涉及“一个”但不排除多个;术语“第一”、“第二”用于标示名称而非用于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均不应被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某些技术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不能将这些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子显示区,其中:
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元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中的所述多个有机发光元件一一对应连接,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发光;
每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均包括多个晶体管,所述多个晶体管中一部分所述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另一部分所述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之外的其他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
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电压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对应的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发光;
第一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任意一极或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驱动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之外的其他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阈值补偿晶体管、第一复位晶体管和第二复位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其中:
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数据信号线电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输出的导通电平,将所述数据信号线输出的数据信号传输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
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电连接,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输出的导通电平,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
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三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参考电压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电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线输出的导通电平,将所述参考电压信号端输出的参考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
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四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参考电压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第四扫描信号线输出的导通电平,将所述参考电压信号端输出的参考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第一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
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和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
存储电容,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电连接;
所述存储电容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复用,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线和所述第四扫描信号线复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另一部分所述晶体管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包括第二子显示区,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包括预设数量的有机发光元件;
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中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中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密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包括第二子显示区,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包括预设数量的晶体管;
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中的晶体管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中的晶体管的尺寸。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32047.XA CN113394258A (zh) | 2021-06-07 | 2021-06-07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32047.XA CN113394258A (zh) | 2021-06-07 | 2021-06-07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94258A true CN113394258A (zh) | 2021-09-14 |
Family
ID=77618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32047.XA Pending CN113394258A (zh) | 2021-06-07 | 2021-06-07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9425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83305A (zh) * | 2022-04-26 | 2022-07-22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71398A (zh) * | 2019-02-28 | 2019-04-2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0189706A (zh) * | 2019-06-28 | 2019-08-30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706649A (zh) * | 2019-10-31 | 2020-01-1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06-07 CN CN202110632047.XA patent/CN11339425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71398A (zh) * | 2019-02-28 | 2019-04-2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0189706A (zh) * | 2019-06-28 | 2019-08-30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706649A (zh) * | 2019-10-31 | 2020-01-1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83305A (zh) * | 2022-04-26 | 2022-07-22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783305B (zh) * | 2022-04-26 | 2023-11-03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721285B2 (en) | Display screen, display device, display circuit and brightness compensation method therefor | |
CN108510940B (zh) | 显示屏、显示屏亮度的补偿方法及补偿装置 | |
CN112908258B (zh) | 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 |
CN108417172B (zh) | 阵列基板、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9545145B (zh)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KR101821519B1 (ko) | 픽셀 회로, 그 구동 방법 및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 |
US20220165827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2509515B (zh) |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环境光检测方法 | |
US6919868B2 (en) | Circuit, driver circuit, electro-optical devic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supply to a current driven element,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circuit | |
EP3163562B1 (en) | Pixel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8154566B2 (en) | Active-matrix display apparatus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s | |
CN107908310A (zh)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1462695A (zh) | 显示面板、第一像素电路及显示装置 | |
CN110867162B (zh) |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 |
US20240212604A1 (en) | Pixel circuit, pixel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0867157A (zh) | 显示面板及像素驱动方法 | |
CN112581908A (zh) | 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 |
JP2016099505A (ja) | 表示装置 | |
CN112116893A (zh) |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 | |
CN114974111A (zh) |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613178A (zh)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1430434A (zh) | 像素阵列、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3394258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1383598A (zh) | 像素补偿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驱动装置、显示设备 | |
US8476628B2 (en) | Device using oxide semiconductor,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