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0423A - 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90423A
CN113390423A CN202010177564.8A CN202010177564A CN113390423A CN 113390423 A CN113390423 A CN 113390423A CN 202010177564 A CN202010177564 A CN 202010177564A CN 113390423 A CN113390423 A CN 113390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vigation
local
user
administrative
glob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75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金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775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90423A/zh
Priority to US17/017,514 priority patent/US20210285770A1/en
Publication of CN113390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0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005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with correlation of navigation data from several sources, e.g. map or contour match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28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with correlation of data from several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 G01C21/30Map- or contour-match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07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07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C21/343Calculating itineraries, i.e. routes leading from a starting point to a series of categorical destinations using a global route restraint, round trips, touristic trip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53Special cost functions, i.e. other than distance or default speed limit of road segments
    • G01C21/3484Personalized, e.g. from learned user behaviour or user-defined profi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53Special cost functions, i.e. other than distance or default speed limit of road segments
    • G01C21/3492Special cost functions, i.e. other than distance or default speed limit of road segments employing speed data or traffic data, e.g. real-time or historic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涉及导航技术领域。由跨区域导航服务器执行时,具体实现方案为:获取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其中,全局导航请求包括用户起点和用户终点,且由所述用户起点行驶至所述用户终点需要途经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生成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至少两个局域导航请求;控制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分别处理关联的局域导航请求;其中,每一局域导航服务器与一个所述行政区域关联;根据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本申请在满足跨区域进行全球导航路径规划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和各区域的局域导航服务器的数据处理量。

Description

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导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全球路径规划是指以全球任意两个点作为起点和终点进行路径规划。由于全球路网数据量较大,所以现有导航技术在进行导航数据编译过程中数据处理量较大。例如,如果全球数据一起编译将占用大约800G内存进行数据处理。而目前现有的导航服务器的性能无法达到该要求,所以当前的导航服务只能实现在小区域内提供导航路径规划,无法实现真正的全球路径规划。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可以满足跨区域进行全球导航路径规划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和各区域的局域导航服务器的数据处理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由跨区域导航服务器执行,该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其中,所述全局导航请求包括用户起点和用户终点,且由所述用户起点行驶至所述用户终点需要途经至少两个行政区域;
生成所述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至少两个局域导航请求;
控制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分别处理关联的局域导航请求;其中,每一所述局域导航服务器与至少一个所述行政区域关联;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所述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跨区域导航服务器获取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后,将其划分为全局导航请求中的起点到终点途经的多个行政区域对应的多个局域导航请求,控制各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导航服务器处理该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导航请求,并根据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本申请实施例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对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进行拆分后,请求多个局域导航服务器配合实现确定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在实现跨区域的全球导航路径规划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和各区域的局域导航服务器的数据处理量。为实现全球导航路径规划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另外,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导航路径规划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的,生成所述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至少两个局域导航请求,包括:
确定位于相邻所述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
针对每一行政区域,根据所述用户起点、位于相邻所述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和所述用户终点中的至少一项,生成该行政区域的局域导航请求。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确定至少两个行政区域中,各相邻行政区域间的邻接点,并根据全局导航请求中的用户起点、用户终端和确定的各相邻行政区域间的邻接点,生成每个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导航请求。提高了生成的各局域导航请求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可选的,确定位于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包括:
根据历史导航轨迹数据和行政区域地图数据,确定位于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根据历史导航轨迹数据和行政区域地图数据,来确定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提高了邻接点确定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可选的,根据所述用户起点、位于相邻所述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和所述用户终点中的至少一项,生成该行政区域的局域导航请求,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起点、位于相邻所述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和所述用户终点中的至少一项,确定该行政区域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
根据该行政区域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生成该行政区域的局域导航请求。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针对每个行政区域,根据全局导航请求中的用户起点、用户终点和确定的各相邻行政区域间的邻接点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出该行政区域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然后生成该局域起点到该局域终点的局域导航请求。本申请实施例针对每个行政区域,都可以准确确定出其包含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的所有情况,从而提高了各局域导航请求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可选的,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所述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包括:
基于所述全局导航请求与所述局域导航请求之间映射关系,根据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全局候选导航路径的特征;
根据所述全局候选导航路径的特征,确定所述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基于全局导航请求与局域导航请求之间的映射关系分析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可避免全局导航请求和局域导航请求之间出现请求混乱,保证本次全局导航请求对应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的准确性。通过分析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的全局候选导航路径的特征,可实现为用户规划最优的目标导航路径。提高了用户的导航体验。
可选的,确定所述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之后,还包括:
在用户导航过程中,根据所述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包括的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局域目标导航路径,生成所述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局域路径状态请求;
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处理关联的局域路径状态请求;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路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全局目标导航路径的全局路径状态信息。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在确定出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后,可以在用户导航过程中,生成并向各行政区域的局域导航服务器发送局域路径状态请求,根据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路径状态信息,得到整个全局目标导航路径的全局路径状态信息提供给用户,可以使得用户实时了解导航过程中的路径状态,丰富了导航服务的功能,提高了用户的导航体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航路径规划装置,配置于跨区域导航服务器中,该装置包括:
第一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其中,所述全局导航请求包括用户起点和用户终点,且由所述用户起点行驶至所述用户终点需要途经至少两个行政区域;
第二请求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至少两个局域导航请求;
第二请求处理模块,用于控制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分别处理关联的局域导航请求;其中,每一所述局域导航服务器与至少一个所述行政区域关联;
导航路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所述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服务器,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导航路径规划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导航路径规划方法。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跨区域导航服务器获取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后,将其划分为全局导航请求中的起点到终点途经的多个行政区域对应的多个局域导航请求,控制各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导航服务器处理该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导航请求,并根据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本申请实施例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对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进行拆分后,请求多个局域导航服务器配合实现确定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在实现跨区域的全球导航路径规划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和各区域的局域导航服务器的数据处理量。为实现全球导航路径规划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上述可选方式所具有的其他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导航路径规划方法的系统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的流程图;
图3A-3B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全局目标导航路径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途经三个行政区域的路径规划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导航路径规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用来实现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导航路径规划方法的服务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先对实现本申请导航路径规划方法的系统架构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的导航路径规划方法的系统架构包括:用户端、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和至少两个的局域导航服务器。
其中,用户端可以是响应用户的操作,发起全局导航请求的设备终端或设备终端上安装的可提供导航服务的应用程序客户端。例如,该用户端可以是手机中安装的地图类应用程序的客户端。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可以是用户端和各局域导航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桥梁,用于将用户端发送的全局导航请求,转换为各局域导航请求后发送至各局域导航服务器,以及根据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生成最终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反馈给用户端。局域导航服务器可用于响应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发送的局域导航请求,确定该局域导航请求对应的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并将确当的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反馈给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局域导航服务器的个数可以为多个,其可以是对全球地图数据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为划分后的每个行政区域都配置一个局域导航服务器。
接下来,基于上述介绍的系统框架,以跨区域导航服务器为执行主体,对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路径规划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实施例
图2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的流程图;图3A-3B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全局目标导航路径的原理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全球区域进行导航路径规划的情况,尤其适用于基于途经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远距离导航路径规划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跨域导航服务器执行,具体可以由配置于该跨区域导航服务器中的导航路径规划装置来执行,该装置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接下来结合图3A-3B,对图2所示的导航路径规划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1,获取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
其中,在本申请中,全局导航请求可以是用户通过其用户端发起的想要获取用户起点与用户终点之间的导航路径的请求。所述全局导航请求包括用户起点和用户终点。所述用户起点可以是用户本次想要导航路径的起点,用户终点可以是用户本次想要导航路径的终点。本申请实施例中由用户起点行驶至用户终点需要途经至少两个行政区域。所述行政区域可以是为了对全球区域进行分级管理,而按照一定的划分规则,对全球地域进行区域划分得到的。例如,可以将全球区域,按照海陆分布格局,将全球区域划分为亚洲、欧洲、非洲和北美洲等七个大洲,此时每个大洲可以作为一个行政区域;还可以是按照国家级别的行政划分,每个国家可以作为一个行政区域;还可以是将全球的每个国家,继续按照省市级别的行政划分,将每个国家又继续划分为各个省份和直辖市等,此时每个省份或直辖市可以作为一个行政区域。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全局导航请求中的用户起点和用户终点可以分布全球区域划分后的任意行政区域,例如,用户的起点和终点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国家或大洲。也就是说,本申请的全局导航请求可以是请求获取跨越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远距离的导航路径。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用户触发导航指令时,用户端获取用户本次导航的用户起点和用户终点。当该用户起点和用户终点跨越至少两个行政区域时,用户端会按照全局导航请求生成规则,生成至少包含用户起点和用户终点的全局导航请求,并将生成的全局导航请求发送至跨区域导航服务器;跨区域导航服务器接收该用户端发送的全局导航请求。其中,导航指令可以是用户通过语音或点击用户端上的预设按键触发的。用户终点和用户起点可以是用户输入的;可选的,用户起点还可以是采用定位技术,获取的用户端当前所在位置。
例如,当用户A想要从A国的首都到B国的首都,此时其可以在用户端的导航界面的用户起点位置输入A国首都,在用户终点位置输入B国首都,然后点击导航按钮,触发导航指令,用户端在检测到用户触发的导航指令后,获取用户本次想要导航的用户起点和用户终点,即从A国首都到B国首都,由于本次导航跨越了两个国家,属于跨行政区域的导航,此时用户端会按照全局导航请求生成规则,生成从A国首都到B国首都的全局导航请求,并将该全局导航请求发送至跨区域导航服务器,跨区域导航服务器获取用户从A国首都到B国首都的全局导航请求。
S202,生成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至少两个局域导航请求。
其中,局域导航请求可以是对全球导航请求按照导航途径的行政区域拆分后,得到的各行政区域对应的导航请求。例如,若全球导航请求为从A国首都到B国首都的导航请求,则此时的局域导航请求可以是从A国首都到B国首都的行驶过程中,在A国行政区域内行驶的导航请求,以及在B国行政区域内行驶的导航请求。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全局导航请求中的用户起点行驶至用户终点需要途经的各个行政区域,都对应有至少一个局域导航请求。可选的,局域导航请求中可以包括局域导航过程中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其中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可以是局域导航请求的路径的起点和终点。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在获取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后,可以是对该全局导航请求中的用户起点和用户终点进行分析,确定出从用户起点行驶到用户终点需要途经的各个行政区域;然后针对途经的每个行政区域,确定出在该行政区域内对应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最后根据该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按照局域导航请求生成规则,生成该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导航请求。
例如,若全局导航请求是从A国首都到B国首都的导航请求,且从A国到B国不需要途经其他国家,此时需要生A国对应的至少一个局域导航请求和B国对应的至少一个局域导航请求。其中,在A国行政区域内生成的局域导航请求中,局域起点可以是A国首都,局域终点为A国与B国之间的邻接点,如A国与B国之间的通关口岸。在B国行政区域内生成的局域导航请求中,局域终点可以是B国首都,局域起点为A国与B国之间的邻接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如何确定各行政区域内对应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以及生成各行政区域的局域导航请求的具体执行过程将在后续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可能同时接收到多个用户发送的全局导航请求,为了防止全局导航请求与局域导航请求之间出现请求混乱的情况,本申请在生成各全局导航请求对应的各行政区域的局域导航请求时,可以是为生成的各局域导航请求与S201接收到的全局导航请求建立映射关系。例如,可以是为生成的各局域导航请求与S201接收到的全局导航请求设置相同的请求标识。
S203,控制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分别处理关联的局域导航请求。
其中,每一局域导航服务器与至少一个行政区域关联。具体的,本申请可以对于每个局域导航服务器,都关联至少一个行政区域。例如,可以是每个行政区域,都为其配置一个关联的局域导航服务器;还可以是将相邻的至少两个行政区域关联一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具体的怎么配置,可以取决于行政区域的面积大小、局域导航服务器的内存大小等。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中,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在生成全局导航请求中的用户起点至用户终点所途经的各行政区域的局域导航请求后,可以是针对每个局域导航请求,确定该局域导航请求对应的行政区域,并将该局域导航请求发送至该行政区域关联的局域导航服务器,该局域导航服务器处理接收到的局域导航请求,采用导航技术,对该局域导航请求关联的行政区域内的地图数据进行导航编译处理,得到该行政区域内从局域导航请求中的局域起点到局域终点间的所有可行驶路径,作为该局域导航请求处理后得到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并将该候选导航路径反馈给跨区域导航服务器。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局域导航服务器处理接收到的局域导航请求的过程与现有技术中导航服务器处理导航请求,生成导航路径的过程类似,在此本申请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例如,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将针对A国生成的局域导航请求发送至A国关联的局域导航服务器1,将针对B国生成的局域导航请求发送至B国关联的局域导航服务器2,局域导航服务器1和局域导航服务器2会对其接收到的局域导航请求进行处理,得到局域导航请求对应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反馈给跨区域导航服务器。
可选的,局域导航服务器处理关联的局域导航请求,得到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中可以包含多维度的路径信息。如图3A中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1,该局域候选导航路径(route)可以包括多个路段(leg),如路段1到路段N;针对每个路段,又可以包括多个子路段(step),如子路段1到子路段N;针对每个子路段,其又可以包括多条路线(link),如路线1到路线N;针对每条路线,其又可以包括多种路形(shape),如路形1到路形N。
S204,根据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
其中,在本申请中,局域候选导航路径可以是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其关联的行政区域内,可以是实现从局域起点到局域终点之间的所有可行驶路径。可选的,由于行政区域内的道路通常是相互贯通的,所以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向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通常为多条。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可以是对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进行拼接组合后,生成的从用户起点到用户终点的完整的导航路径。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是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基于全局导航请求与局域导航请求之间建立的映射关系,从其接收到的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中,先确定出各区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中,哪些是待处理的全局导航请求关联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然后按照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的位置和各行政区域间的地理位置,从用户起点开始,遍历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回来的候选导航路径,找到连接从用户起点到用户终点,且中间不存在断点的路径作为该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示例性的,如图3A所示,假设局域候选导航路径1为A国关联的局域导航服务器1反馈的一条局域候选导航路径,该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的起点为A国首都;局域候选导航路径2为B国关联的局域导航服务器2反馈的一条局域候选导航路径,该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的终点为B国首都。且A国与B国相邻,此时可以是将局域候选导航路径1与局域候选导航路径2进行拼接,如果从局域候选导航路径1的用户起点到局域候选导航路径2的用户终点之间首尾连接,不存在断点,则说明局域候选导航路径1与局域候选导航路径2拼接后的路径为全局目标导航路径。
可选的,判断采用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回来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连接的从用户起点到用户终点的路径中是否存在断点时,可以分析两两连接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中,前段路径的最后一个路段是否与后段路径的第一个路段首尾相连。例如,如图3B所示,判断局域候选导航路径1的路径N是否与局域候选导航路径2的路段1相连,若是,则说明局域候选导航路径1与局域候选导航路径2首尾相连,且两路径间不存在断点。
可选的,如果将从用户起点到用户终点间的所有首尾相连的路径都作为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则本步骤确定出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的数量可能较多,给用户选择带来不便,针对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是按照一定的策略,选择出最优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推送给用户。可选的,可以是基于全局导航请求与局域导航请求之间映射关系,根据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全局候选导航路径的特征;根据全局候选导航路径的特征,确定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具体的,可以是先按照上述介绍的方法,基于全局导航请求与局域导航请求之间建立的映射关系,根据接收到的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找到连接从用户起点到用户终点,且中间不存在断点的路径作为全局候选导航路径,即该全局候选导航路径可以作为全局导航请求对应的导航路径,但是该全局候选导航路径并不一定是最优的导航路径。然后,确定各全局候选导航路径的特征,如确定全局候选导航路径的路径长度、行驶时长、拥堵情况等。最后,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算法(Depth-First-Search,DFS),根据各全局候选导航路径的特征,对各全局候选导航路径进行最优路径分析,从中选择路径长度短和/或通过该路径耗时短的最佳路径作为最终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出的最佳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多条,如可以是路径长度最短和耗时最短的两条全局目标导航路。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在确定出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后,可以是生成该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对应的导航数据,并将该导航数据反馈给发起本次全局导航请求的用户端,以使用户端基于该导航数据为用户提供本次导航服务。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全局目标导航路径确定导航数据时,可以基于状态机模式,确定本次导航过程中的各导航状态。其中,每种导航状态都具有自己的触发时间和执行动作。且不同导航状态关联的触发时间或执行动作可能相同,为了避免研发人员在研发过程中,重复编写触发时间和执行动作的相关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是为各触发时间或执行动作封装对应的程序模板,在生成导航数据的过程种,针对各导航状态直接复用其对应触发时间或执行操作的程序模板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跨区域导航服务器获取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后,将其划分为全局导航请求中的起点到终点途经的多个行政区域对应的多个局域导航请求,控制各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导航服务器处理该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导航请求,并根据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本申请实施例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对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进行拆分后,请求多个局域导航服务器配合实现确定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在实现跨区域的全球导航路径规划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和各区域的局域导航服务器的数据处理量。为实现全球导航路径规划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第二实施例
图4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途经三个行政区域的路径规划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给出了生成所述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至少两个局域导航请求的具体情况介绍。接下来结合图5,对图4所示的导航路径规划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401,获取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
其中,全局导航请求包括用户起点和用户终点,且由用户起点行驶至所述用户终点需要途经至少两个行政区域。
S402,确定位于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
其中,邻接点可以是地理位置相邻的两行政区域之间的通行处,例如,可以是相邻两行政区域之间的通关口岸。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跨区域导航服务器确定从用户起点行驶至用户终点途经的各行政区域中,任意两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的方式有很多,在此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定。可以是根据历史导航轨迹数据和/或行政区域地图数据,确定位于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
具体的,当根据历史导航轨迹数据,确定位于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时,可以是从历史导航轨迹中,提取处于相邻行政区域路段的导航轨迹段,将该导航轨迹段与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边界划分线的交点作为该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当根据行政区域地图数据,确定位于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时,由于地图数据采集时,通常会采集到相邻行政区域之间比较常用的邻接点,并将其记录在地图数据中,此时可以是对地图数据进行分析,直接从中查找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当根据历史导航轨迹数据和行政区域地图数据,确定位于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时,可以是将上述两种方式相结合,这样设置好处是,可更为全面的确定出位于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所有邻接点。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假设S401获取的全局导航请求中包括的用户起点位于行政区域1,用户终点位于行政区域3,而行政区域1和行政区域3之间隔着一个行政区域2。此时,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可以是确定从用户起点到用户终点之间的所途经的行政区域1和行政区域2之间的邻接点,即邻接点A1到邻接点AN;行政区域2和行政区域3之间的邻接点,即邻接点B1到邻接点BN。
S403,针对每一行政区域,根据用户起点、位于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和用户终点中的至少一项,生成该行政区域的局域导航请求。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是先针对每一行政区域,根据用户起点、位于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和用户终点中的至少一项,确定该行政区域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针对全局导航请求中的用户起点所在行政区域,可以是根据用户起点、位于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这两项确定该行政区域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具体的,可以将用户起点作为该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起点,该局域终点为该行政区域与该行政区域相邻的下一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例如,如图5所示,该情况对应的是行政区域1,此时用户起点为行政区域1的局域起点;行政区域1与行政区域2之间的邻接点A1到邻接点AN为行政区域1的局域终点。
情况二、针对全局导航请求中的用户终点所在行政区域,可以是根据用户终点、位于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这两项确定该行政区域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具体的,可以是将用户终点作为该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终点,该局域起点为该行政区域与该行政区域相邻的上一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例如,如图5所示,该情况对应的是行政区域3,此时用户终点为行政区域3的局域终点;行政区域3与行政区域2之间的邻接点B1到邻接点BN为行政区域3的局域起点。
情况三、针对既不包含用户起点,又不包含用户终点的行政区域,是根据位于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这一项确定该行政区域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具体的,可以是将该行政区域与该行政区域相邻的上一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作为该行政区域的局域起点;将该行政区域与该行政区域相邻的下一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作为该行政区域的局域终点。例如,如图5所示,该情况对应的是行政区域2,此时行政区域2与行政区域1之间的邻接点A1到邻接点AN为行政区域2的局域起点;行政区域2与行政区域3之间的邻接点B1到邻接点BN为行政区域2的局域终点。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针对每一行政区域,确定出该行政区域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后,可以根据该行政区域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生成该行政区域的局域导航请求。具体的可以是根据该行政区域对应的所有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进行两两组合,针对每一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都按照局域导航请求生成规则,生成该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导航请求。例如,如图5所示,针对行政区域1,用户起点和邻接点A1到邻接点AN中的任意一个邻接点都可以生成行政区域1的一个局域区域导航请求。同理,对行政区域2,邻接点A1到邻接点AN中的任意一个邻接点和邻接点B1到邻接点BN中的任意一个邻接点,两两组合也都可以生成行政区域2的一个局域区域导航请求;针对行政区域3,用户终点和邻接点B1到邻接点BN中的任意一个邻接点都可以生成行政区域3的一个局域区域导航请求。
S404,控制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分别处理关联的局域导航请求。
其中,每一局域导航服务器与至少一个行政区域关联。
可选的,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将S403生成每个行政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局域导航请求,发送至该行政区域关联的局域导航服务器,控制各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对接收到的局域导航请求进行处理,得到每个局域导航请求对应的至少一条局域候选导航路径。
例如,如图5所示的各行政区域内,连接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的路线即为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处理得到的各局域导航请求对应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如,用户起点到邻接点A1之间的三条路线即为行政区域1关联的局域导航服务器,处理包含用户起点(即局域起点)和邻接点A1(即局域终点)的局域导航请求时,得到的从用户起点到邻接点A1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需要说明的是,从用户起点到邻接点A2至邻接点AN,以及从邻接点A2至邻接点AN到邻接点B1至邻接点BN,也可能存在对应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只是图中未画出而已。
S405,根据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可以是从行政区域1中用户起点到邻接点A1的第一条局域候选导航路径开始遍历,将这条局域候选导航路径分别与行政区域2中从邻接点A1出发,到邻接点B1至邻接点BN的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依次进行拼接,得到9条一次拼接路径,再将这9条中的每一条,继续与行政区域3中的路径进行二次拼接,如,将一次拼接后,包含邻接点A1到邻接点B1段的第一拼接路径分别与行政区域3中邻接点B1到用户终点的三条路线进行二次拼接;包含邻接点A1到邻接点BN段的第一拼接路径分别与行政区域3中邻接点BN到用户终点的各条路线进行二次拼接。对于图5中未画出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同样也按这样的方式进行拼接,得到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可选的,也可以是二次拼接后的各路径作为全局候选导航路径,确定全局候选导航路径的特征;根据全局候选导航路径的特征,确定最优的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跨区域导航服务器获取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后,确定至少两个行政区域中,各相邻行政区域间的邻接点,并根据全局导航请求中的用户起点、用户终端和确定的各相邻行政区域间的邻接点,生成每个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导航请求。控制各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导航服务器处理该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导航请求,并根据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本申请实施例提高了划分的各局域导航请求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且在实现跨区域的全球导航路径规划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和各区域的局域导航服务器的数据处理量。为实现全球导航路径规划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第三实施例
图6是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给出了在用户导航过程中,确定全局目标导航路径的全局路径状态信息的具体情况介绍。如图6所示,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601,获取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
其中,全局导航请求包括用户起点和用户终点,且由用户起点行驶至用户终点需要途经至少两个行政区域。
S602,生成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至少两个局域导航请求。
S603,控制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分别处理关联的局域导航请求。
其中,每一局域导航服务器与至少一个行政区域关联。
S604,根据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
S605,在用户导航过程中,根据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包括的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局域目标导航路径,生成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局域路径状态请求。
其中,在本申请中,局域目标导航路径可以是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在各行政区域内对应的局域子路段。局域路径状态可以是局域目标导航路径的通行状况,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局域路径的导航状态,实时路况、剩余行驶时长、诱导信息、信号灯信息等。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在确定出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后,会将该全局目标导航路径的导航数据反馈给用户端,以使用户端根据接收到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的导航数据为用户提供本次导航服务。在用户按照该导航路径行驶的过程中,为了给用户提供优质的导航服务,让用户在导航过程中,了解其行驶路径的路径状态信息,跨区域导航服务器还可以是对全局目标导航路径进行差分,得到至少两个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目标导航路径,按照生成路径状态请求的相关规则,针对每个局域目标导航路径,生成一个局域路径状态请求。可选的,局域路径状态请求中可以包括待确定路径状态的局域目标导航路径的路径名称、路径标识等。可选的,为了防止全局目标导航路径与局域目标导航路径的局域路径状态请求之间出现请求混乱的情况,本申请在生成局域路径状态请求时,可以是为生成的局域路径状态请求与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建立映射关系。例如,可以是为局域路径状态请求设置与全局目标导航路径相同的路径标识。
S606,控制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处理关联的局域路径状态请求。
可选的,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在S605生成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局域路径状态请求后,针对每个局域路径状态请求,按照其对应的局域目标导航路径所属的行政区域,将该局域路径状态请求发送至该行政区域关联的局域导航服务器,以控制该局域导航服务器处理该局域路径状态请求,得到局域路径状态请求中的局域目标导航路径的局域路径状态信息,并向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反馈得到的该局域路径状态请求对应的局域路径状态信息。
S607,根据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路径状态信息,确定全局目标导航路径的全局路径状态信息。
可选的,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在接收到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路径状态信息后,基于局域路径状态请求与全局目标导航路径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该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对应的各局域路径状态请求反馈的局域路径状态信息,然后对确定出的各局域路径状态信息进行整合,得到全局目标导航路径的全局路径状态信息。例如,可以是将各局域路径状态信息与全局目标导航路径进行信息融合,在导航页面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中添加对应的路况状态信息,可以让用户更为直观的了解全局目标导航路径的路径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是根据确定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的全局路径状态信息,分析当前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是否为最佳路径,如果受路径状态影响,如道路拥堵严重,该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已经不是最佳路径,此时可以重新执行S604的操作,为用户重新确定最佳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跨区域导航服务器获取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后,将其划分为全局导航请求中的起点到终点途经的多个行政区域对应的多个局域导航请求,控制各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导航服务器处理该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导航请求,并根据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从而实现跨区域的全球导航路径规划。在确定出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后,可以在用户导航过程中,生成并向各行政区域的局域导航服务器发送局域路径状态请求,根据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路径状态信息,得到整个全局目标导航路径的全局路径状态信息提供给用户,可以使得用户实时了解导航过程中的路径状态,丰富了导航服务的功能,提高了用户的导航体验。
第四实施例
图7是根据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导航路径规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全球区域的导航路径规划的情况,尤其适用于基于途经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远距离导航路径规划的情况。该装置可配置于跨区域导航服务器中。该装置700具体包括如下:
第一请求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其中,所述全局导航请求包括用户起点和用户终点,且由所述用户起点行驶至所述用户终点需要途经至少两个行政区域;
第二请求生成模块702,用于生成所述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至少两个局域导航请求;
第二请求处理模块703,用于控制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分别处理关联的局域导航请求;其中,每一所述局域导航服务器与至少一个所述行政区域关联;
导航路径确定模块704,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所述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跨区域导航服务器获取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后,将其划分为全局导航请求中的起点到终点途经的多个行政区域对应的多个局域导航请求,控制各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导航服务器处理该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导航请求,并根据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本申请实施例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对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进行拆分后,请求多个局域导航服务器配合实现确定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在实现跨区域的全球导航路径规划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和各区域的局域导航服务器的数据处理量。为实现全球导航路径规划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请求生成模块702包括:
邻接点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位于相邻所述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
第二请求生成单元,用于针对每一行政区域,根据所述用户起点、位于相邻所述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和所述用户终点中的至少一项,生成该行政区域的局域导航请求。
进一步的,所述邻接点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历史导航轨迹数据和行政区域地图数据,确定位于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请求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起点、位于相邻所述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和所述用户终点中的至少一项,确定该行政区域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
根据该行政区域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生成该行政区域的局域导航请求。
进一步的,所述导航路径确定模块704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全局导航请求与所述局域导航请求之间映射关系,根据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全局候选导航路径的特征;
根据所述全局候选导航路径的特征,确定所述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请求生成模块,用于在用户导航过程中,根据所述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包括的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局域目标导航路径,生成所述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局域路径状态请求;
第三请求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处理关联的局域路径状态请求;
路径状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路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全局目标导航路径的全局路径状态信息。
第五实施例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8所示,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来实现导航路径规划方法的服务器的框图。服务器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服务器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申请的实现。
如图8所示,该服务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1、存储器802,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服务器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其上显示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电子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8中以一个处理器801为例。
存储器802即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导航路径规划方法。本申请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导航路径规划方法。
存储器802作为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瞬时软件程序、非瞬时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导航路径规划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7所示的第一请求获取模块701、第二请求生成模块702、第二请求处理模块703和导航路径确定模块704。处理器8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02中的非瞬时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导航路径规划方法。
存储器8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用来实现导航路径规划方法的服务器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8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8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8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用来实现导航路径规划方法的服务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用来实现导航路径规划方法的服务器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803和输出装置804。处理器801、存储器802、输入装置803和输出装置8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8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输入装置8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来实现导航路径规划方法的服务器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例如触摸屏、小键盘、鼠标、轨迹板、触摸板、指示杆、一个或者多个鼠标按钮、轨迹球、操纵杆等输入装置。输出装置804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辅助照明装置和触觉反馈装置等,其中,辅助照明装置例如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触觉反馈装置例如,振动电机等。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
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这些计算程序,也称作程序、软件、软件应用、或者代码,包括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装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包括,接收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信号。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或者LCD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实施在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实施在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Area Network,WAN)、互联网和区块链网络。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跨区域导航服务器获取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后,将其划分为全局导航请求中的起点到终点途经的多个行政区域对应的多个局域导航请求,控制各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导航服务器处理该行政区域对应的局域导航请求,并根据各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本申请实施例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对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进行拆分后,请求多个局域导航服务器配合实现确定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在实现跨区域的全球导航路径规划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跨区域导航服务器和各区域的局域导航服务器的数据处理量。为实现全球导航路径规划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申请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跨区域导航服务器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其中,所述全局导航请求包括用户起点和用户终点,且由所述用户起点行驶至所述用户终点需要途经至少两个行政区域;
生成所述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至少两个局域导航请求;
控制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分别处理关联的局域导航请求;其中,每一所述局域导航服务器与至少一个所述行政区域关联;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所述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所述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至少两个局域导航请求,包括:
确定位于相邻所述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
针对每一行政区域,根据所述用户起点、位于相邻所述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和所述用户终点中的至少一项,生成该行政区域的局域导航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位于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包括:
根据历史导航轨迹数据和行政区域地图数据,确定位于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起点、位于相邻所述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和所述用户终点中的至少一项,生成该行政区域的局域导航请求,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起点、位于相邻所述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和所述用户终点中的至少一项,确定该行政区域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
根据该行政区域的局域起点和局域终点,生成该行政区域的局域导航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所述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包括:
基于所述全局导航请求与所述局域导航请求之间映射关系,根据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全局候选导航路径的特征;
根据所述全局候选导航路径的特征,确定所述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之后,还包括:
在用户导航过程中,根据所述全局目标导航路径包括的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局域目标导航路径,生成所述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局域路径状态请求;
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处理关联的局域路径状态请求;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路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全局目标导航路径的全局路径状态信息。
7.一种导航路径规划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跨区域导航服务器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全局导航请求;其中,所述全局导航请求包括用户起点和用户终点,且由所述用户起点行驶至所述用户终点需要途经至少两个行政区域;
第二请求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至少两个行政区域的至少两个局域导航请求;
第二请求处理模块,用于控制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分别处理关联的局域导航请求;其中,每一所述局域导航服务器与至少一个所述行政区域关联;
导航路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局域导航服务器反馈的局域候选导航路径,确定所述用户的全局目标导航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位于相邻所述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
针对每一行政区域,根据所述用户起点、位于相邻所述行政区域之间的邻接点和所述用户终点中的至少一项,生成该行政区域的局域导航请求。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航路径规划方法。
10.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航路径规划方法。
CN202010177564.8A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390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7564.8A CN113390423A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US17/017,514 US20210285770A1 (en) 2020-03-13 2020-09-10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nning navigation route, server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7564.8A CN113390423A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0423A true CN113390423A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16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7564.8A Pending CN113390423A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85770A1 (zh)
CN (1) CN1133904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4339A (zh) * 2022-05-26 2022-06-28 文诚恒远(天津)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货车导航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6255B (zh) * 2024-01-16 2024-05-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作业区域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84090B1 (en) * 1998-05-08 2002-11-19 Mannesmann Vdo Ag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torage medium with a map
CN102016500A (zh) * 2008-04-28 2011-04-13 株式会社纳维泰 路径向导系统、路径检索服务器、路径向导方法及终端装置
CN102209880A (zh) * 2008-11-07 2011-10-05 株式会社纳维泰 路径向导中介系统、路径向导中介服务器及路径向导方法
CN102292617A (zh) * 2009-01-26 2011-12-21 株式会社纳维泰 地图信息提供中介系统、地图信息提供中介服务器以及地图信息提供方法
CN102414538A (zh) * 2009-04-23 2012-04-11 株式会社纳维泰 路径向导系统、路径检索服务器、路径向导中介服务器及路径向导方法
CN102472625A (zh) * 2009-08-05 2012-05-23 株式会社纳维泰 路径向导系统、路径向导服务器、路径向导中介服务器及路径向导方法
US20160084658A1 (en) * 2014-09-24 2016-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jectory crowd sourcing for updating map portal information
CN108981739A (zh) * 2018-06-08 2018-12-11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路径规划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689804A (zh) * 2019-10-10 2020-01-1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输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6079B (zh) * 2009-12-08 2013-11-21 Mitac Int Corp 導航系統以及使用此導航系統的路徑規劃方法
CN109765930B (zh) * 2019-01-29 2021-11-30 理光软件研究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视觉导航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84090B1 (en) * 1998-05-08 2002-11-19 Mannesmann Vdo Ag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torage medium with a map
CN102016500A (zh) * 2008-04-28 2011-04-13 株式会社纳维泰 路径向导系统、路径检索服务器、路径向导方法及终端装置
CN102209880A (zh) * 2008-11-07 2011-10-05 株式会社纳维泰 路径向导中介系统、路径向导中介服务器及路径向导方法
CN102292617A (zh) * 2009-01-26 2011-12-21 株式会社纳维泰 地图信息提供中介系统、地图信息提供中介服务器以及地图信息提供方法
CN102414538A (zh) * 2009-04-23 2012-04-11 株式会社纳维泰 路径向导系统、路径检索服务器、路径向导中介服务器及路径向导方法
CN102472625A (zh) * 2009-08-05 2012-05-23 株式会社纳维泰 路径向导系统、路径向导服务器、路径向导中介服务器及路径向导方法
US20160084658A1 (en) * 2014-09-24 2016-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jectory crowd sourcing for updating map portal information
CN108981739A (zh) * 2018-06-08 2018-12-11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路径规划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689804A (zh) * 2019-10-10 2020-01-1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输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4339A (zh) * 2022-05-26 2022-06-28 文诚恒远(天津)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货车导航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85770A1 (en) 2021-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7818B (zh) 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21317B (zh) 生成导航信息的方法、装置
CN111708858B (zh) 一种地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675644B (zh) 道路红绿灯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94973A (zh) 自动驾驶场景的模型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0617831B (zh) 生成导航路线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765227A (zh) 道路交通网络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1985662A (zh) 网络约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23236B (zh) 路径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23237B (zh) 起点绑路及预测模型获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20180022922A (ko) 맵 기반의 항법 방법,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CN113390423A (zh) 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1693064A (zh) 路况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KR20220029309A (ko) 교통 검문소를 결정하는 방법, 시스템, 전자 기기 및 매체
CN111609863B (zh) 导航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52434A (zh) 路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637899A (zh) 导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4794198A (zh) 网络地图泛区域搜索方法
CN113160693B (zh) 一种道路路口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1101191A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プロンプト方法、装置、機器及び可読記憶媒体
CN110781657A (zh) 导航播报的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527163B (zh) 一种路口检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70095498A (ko) 복수의 경로 상의 cctv 화면을 제공하기 위한 내비게이션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3706857A (zh) 道路通行性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90241A (zh) 轨迹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