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0134A - 一种新风装置、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装置、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90134A CN113390134A CN202110689939.3A CN202110689939A CN113390134A CN 113390134 A CN113390134 A CN 113390134A CN 202110689939 A CN202110689939 A CN 202110689939A CN 113390134 A CN113390134 A CN 1133901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umidity
- indoor
- air
- temperature
- out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1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 F24F3/1423—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with a moving bed of solid desiccants, e.g. a rotary wheel supporting solid desicca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2003/1458—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using regenerators
- F24F2003/146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using regenerators using rotating regener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70—Carbon dioxi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32—Desiccant whee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56—Rotary wheel comprising a rehe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装置、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吸附转轮,用于吸附或释放湿气并可进行冷热交换;热源,设置于所述吸附转轮的送风端,用于对进入室内的室外新风进行加热;至少一个风机,设置于所述吸附转轮的送风端和排风端,用于向室内送风和向室外排风;控制模块,用于切换不同的运行模式并在当前运行模式下控制吸附转轮和热源的工作状态;能够根据室内外空气条件变化,切换运行模式,以保证系统能够全年舒适节能运行,以解决现有方法冬季室内干燥、夏季能耗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装置、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降低建筑能耗成为重要课题,其根本在于降低建筑负荷和提高暖通系统能效。随着建筑本身负荷的减小,新风负荷在整个负荷中的占比显著提升,对新风负荷的处理成为关键问题。在新风负荷中,相较于技术较为成熟的显热负荷处理方式,对潜热负荷的处理仍然没有最佳方案。
此外,在冬季热泵式空调在室内空气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室内温度,将导致室内相对湿度的降低,经常会导致皮肤紧绷、口舌干燥、咳嗽感冒等空调病的滋生;在夏季通过配置冷源对空气温度进行处理,不仅系统构造更加复杂,而且提高了能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装置、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根据室内外空气条件变化,切换运行模式,以保证系统能够全年舒适节能运行,以解决现有方法冬季室内干燥、夏季能耗高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吸附转轮,用于吸附或释放湿气并可进行冷热交换;
热源,设置于所述吸附转轮的送风端,用于对进入室内的室外新风进行加热;
至少一个风机,设置于所述吸附转轮的送风端和排风端,用于向室内送风和向室外排风;
控制模块,用于切换不同的运行模式并在当前运行模式下控制吸附转轮和热源的工作状态。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内置吸附转轮和热源的新风装置,根据室内外空气条件的变化调节转轮的工作方式,在加湿、热回收和自然通风等多种模式之间切换使用,保证全年舒适节能运行。在冬季通过开启热源实现加湿可以显著提升潜热回收效率,从而改善室内干燥的问题;在夏季,调节吸附转轮转速至全热回收工况,降低新风送风温湿度,从而达到节能目的。此外,在调湿过程中没有液态水的产生,可以有效避免有水加湿所带来的水质、安装和维护等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包括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
所述热源、所述吸附转轮和所述送风风机构成向室内送风的送风通道;吸附转轮和所述排风风机构成向室外排风的排风通道;
当所述运行模式处于加湿模式时,所述控制模块根据预设的第二转速调节所述吸附转轮的转速,以使所述吸附转轮在室内回风通过排风通道时吸附湿气,在室外新风通过送风通道时释放湿气。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调节吸附转轮的转速,使得室内回风通过吸附转轮时,室内回风中的水分被吸附转轮吸附,被加热后的室外新风将吸附转轮中存储的水分送往室内,实现加湿。
进一步地,当所述运行模式处于全热回收模式时,所述热源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控制模块,根据预设的第一转速调节所述吸附转轮的转速,以使所述室外新风和室内回风通过所述吸附转轮时,分别进行显热和潜热交换。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吸附转轮的潜热和显热交换,可以实现全热回收,达到节能目的。
进一步地,当所述运行模式处于自然通风模式时,所述吸附转轮处于停止状态,室内回风通过排风通道排出室外,所述室外新风通过送风通道进入室内。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关闭吸附转轮,使得室内回风和室外新风直接通过,分别排往室外和排入室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新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设定的目标温湿度获取界限温湿度;
接收室内外的温湿度传感器发送的室内外温湿度;
比较界限温湿度和室内外温湿度,以确定运行模式;
在当前运行模式下,根据界限温湿度、室内外温湿度对热源、吸附转轮和风机进行控制。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根据室内外的温湿度变化确定运行模式,并在当前运行模式下根据界限温湿度、室内外温湿度等参数对热源、吸附转轮和风机进行控制,以解决现有方法的冬季室内干燥、夏季能耗高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界限温湿度包括加湿模式下的第一界限温度和第一界限湿度、全热回收模式下的第二界限温度和第二界限湿度,所述室内外温湿度包括室外温度、室外湿度、室内温度和室内湿度;所述比较界限温湿度和室内外温湿度,以确定运行模式,包括:
若室外湿度大于第二界限湿度,且室外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差,则所述运行模式为全热回收模式;
若室外湿度小于第一界限湿度,并且,室外温度小于室内温度或室外温度小于第一界限温度,则所述运行模式为加湿模式;
若不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则所述运行模式为自然通风模式。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给出了实际运行模式的判定规则,可根据界限温湿度、室内外温湿度之间的关系判断具体的运行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在当前运行模式下,根据界限温湿度、室内外温湿度对热源、吸附转轮和风机进行控制,包括:
若当前运行模式为全热回收模式,则控制热源关闭;
若室外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差,且室外湿度与室内湿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差,则将所述吸附转轮的转速在大于预设的第一转速的基础上进行增加。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全热回收模式下,吸附转轮保持高速运转,若室内外温湿度差较大,则对吸附转轮转速进行增加调节,从而提高热回收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在当前运行模式下,根据界限温湿度、室内外温湿度对热源、吸附转轮和风机进行控制,包括:
若当前运行模式为加湿模式,则控制热源开启;
若第一界限湿度与室内湿度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差,则提高热源功率并将所述吸附转轮的转速在小于预设的第二转速的基础上增加。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加湿模式下,热源开启,根据界限湿度和室内湿度调节热源功率和吸附转轮的转速,以改善室内湿度。
进一步地,所述在当前运行模式下,根据界限温湿度、室内外温湿度对热源、吸附转轮和风机进行控制,包括:
若当前运行模式为自然通风模式,则控制吸附转轮停止转动;
若室外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最小值,则开启热源并降低送风量和/或排风量。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自然通风模式下,根据室外温度决定是否开启热源并确定送风量和排风量的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室内二氧化碳传感器发送的室内二氧化碳量;
在当前运行模式下,根据所述室内二氧化碳量对送风量和/或排风量进行控制。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可根据室内二氧化碳量或用户设置对送风量和/或排风量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在当前运行模式下,根据所述室内二氧化碳量对送风量和/或排风量进行控制,包括:
若所述室内二氧化碳量小于预设量值,则降低送风量和/或排风量;
若所述室内二氧化碳量不小于预设量值,则提高送风量和/或排风量。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若室内二氧化碳量小于预设量值,则可降低送风量和/或排风量,大于预设值,则增加风量,保证了室内空气品质,并且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执行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的控制过程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冬季外界环境低湿工况下,空气焓湿图上加湿模式和全热回收模式的效果对比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夏季外界环境高湿工况下,空气焓湿图上除湿模式和全热回收模式的效果对比示意图。
图标:
100-吸附转轮;200-热源;300-送风风机;400-排风风机;501-输入端;502-电控端;503-控制执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看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结构简单,可实现三种运行模式的切换,包括吸附转轮100、至少一个风机、热源200和控制模块,具体地:
示例地,风机可以包括送风风机300和排风风机400,控制模块分别与转轮驱动电机、送风风机驱动电机和排风风机驱动电机电连接,从而通过控制转轮驱动电机、送风风机驱动电机和排风风机驱动电机的转速,使得对应的吸附转轮100的转速、送风风机300和排风风机400的风量发生变化,从而能够通过切换热源200和吸附转轮100的转速以及风机实现多种运行模式如加湿模式、全热回收模式和自然通风模式三者之间的自由切换,保证全年舒适节能运行。
在冬季通过开启热源实现加湿可以显著提升潜热回收效率,从而改善室内干燥的问题;在夏季,调节吸附转轮转速至全热回收模式,降低新风送风温湿度,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控制模块还与热源200电连接,通过调节热源200的功率来改变室外新风的温度。
其中,图中的OA表示室外新风,RA表示室内回风,SA表示室内送风,EA表示室外排风。热源200、吸附转轮100和送风风机300构成向室内送风的送风通道,室外新风在送风风机300的作用下依次通过热源200和吸附转轮100后进入室内;吸附转轮100和排风风机400构成向室外排风的排风通道,室内回风通过吸附转轮100在排风风机400的作用下排出室外。
处于加湿模式时,将吸附转轮100的转速调节在类等焓调湿模式(相对于全热回收模式而言,如转速在1转/min以下)下,室内回风通过吸附转轮100的吸湿区域,再被排风风机400吸引,排出到室外,该过程中室内回风中的水分被吸附转轮100吸附。室外新风被热源200加热后通过吸附转轮100的放湿区域,经过吸附转轮100后被送风风机300吸引,送至室内。其中,该过程中被加热后的室外新风将吸附转轮100中存储的水分送往室内,实现无水加湿。在该过程中,通过调节吸附转轮的转速,使得室内回风通过吸附转轮时,室内回风中的水分被吸附转轮吸附,被加热后的室外新风将吸附转轮中存储的水分送往室内。
处于全热回收模式时,将吸附转轮100的转速区间调节在全热回收模式下(如转速在5转/min以上),室内回风通过吸附转轮100时,对吸附转轮100进行显热和潜热交换,再在排风风机400的吸引下排出室外,室外新风通过吸附转轮100时,对吸附转轮100进行显热和潜热交换,再在送风风机300的吸引下排入室内。在该过程中,通过吸附转轮的潜热和显热交换,可以实现室外新风和室内排风之间的全热回收,能够有效降低新风负荷,达到节能目的。
处于自然通风模式时,吸附转轮100停止转动,室内回风和室外新风直接通过吸附转轮100,在排风风机400和送风风机300的吸引下,分别排往室外和室内。在该过程中,通过排风风机400和送风风机300的作用,促进室内空气循环。
如图2所示,为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控制模块包括输入端501、电控端502和控制执行器503。其中,输入端501包括用户侧控制器如遥控器可作为用户输入和设定端口以及室内空气传感器和室外空气传感器。
输入端501的信号如用户输入的指令信息和传感器检测到的温湿度信息等,通过电控端502的接收器将指令和信息输送至电控端502,在电控端502由内置的计算程序处理这些指令和信息,从而得到并输出运行模式、时间控制、目标温湿度和未达到目标温湿度等控制执行器503所需的运行指令,由控制执行器503根据对应的运行模式控制热源200、转轮驱动电机、送风风机驱动电机和排风风机驱动电机的运行,从而达到目标温湿度。
具体地,输入端501包括用户侧控制器、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和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和其他空气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CO2传感器、PM2.5传感器,甲醛传感器,TVOC传感器等空气品质传感器),对于获取调节运行模式所需要的其他参数的传感器,在此不做任何限定。用户侧控制器(如遥控器)可用于设定运行模式和定时等指令,同时由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发出当前室内外空气条件信息至电控端502的接收器。
电控端502包括模式控制处理器、计时器、目标温湿度设定器和温湿度控制计算模块。电控端502在接收到输入端501的指令和信息后通过计算处理确定运行模式、目标温湿度以及达到目标温湿度各部件的开关和开度值设定,最后由控制执行器503采取相应的动作。
控制执行器503包括热源200、转轮驱动电机、送风风机300驱动电机和排风风机驱动电机。热源200用于通过调节加热功率改变室外新风的空气温度,在自然通风模式用于防止冷风直接吹入。送风风机驱动电机和排风风机驱动电机用于调节风量,转轮驱动电机通过调节吸附转轮100的转速,三者耦合控制,从而实现调节送风温湿度的目的。
在装置正常工作过程中,根据输入端501不断输入的信号,电控端502的计算处理以及控制执行器503的动作实现对室内目标温湿度的控制,实现加湿模式、全热回收模式和自然通风模式三者之间的自由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该新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控制模块,从而实现对新风装置的控制,根据室内外空气环境变化,切换新风装置的运行模式,并在对应的运行模式下,对新风装置进行实时控制。如图3所示,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根据用户设定的目标温湿度获取界限温湿度;
如图4所示,为具体的控制过程流程图,首先由用户启动系统,对于运行模式,可以是用户设定,也可以由系统自行判定即为自动模式。若为自动模式,则通过新风侧温湿度传感器即室外温湿度传感器获取相应的室外温湿度,从而判断相应的运行模式,并发送指令至相应控制执行器503实现模式控制。同时,由电控端502计算目标温湿度,并将指令发往温湿度控制模块。然后,电控端502的温湿度控制模块根据目标温湿度指令和新风/回风侧温湿度传感器(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信号进行计算,并将执行信号发送至热源200、转轮驱动电机、送风/排风风机400的驱动电机,由此实现对温湿度的控制。
若为用户设定,则用户可以通过用户侧控制器输入设定的目标温湿度,电控侧根据设定的目标温湿度计算出加湿模式下的第一界限温度T_hum和第一界限湿度W_hum,全热回收模式下的第二界限温度T_hr和第二界限湿度W_hr。
步骤S200:接收室内外的温湿度传感器发送的室内外温湿度;
示例地,室外温湿度传感器(新风温湿度传感器)发送的室外温度T_oa,室外湿度W_oa;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回风温湿度传感器)发送的室外温度T_ra,室外湿度W_ra。
步骤S300:比较界限温湿度和室内外温湿度,以确定运行模式;
无论是用户设定或者系统自动设定,对于实际运行模式,需根据下述规则进行判断:
全热回收模式:室外湿度W_oa大于全热回收模式界限湿度W_hr,或者室外温度T_oa与室内温度T_ra之差大于温差T1即W_oa>W_hr或T_oa-T_ra>T1>0。
加湿模式:室外湿度W_oa小于第一界限湿度W_hum,并且,室外温度T_oa大于加湿功能下限温度T_limit小于室内温度T_ra或者室外温度T_oa大于加湿功能下限温度小于第一界限温度T_hum即W_oa<W_hum且(T_limit<T_oa<T_ra OR T_limit<T_oa<T_hum),其中,T_limit为加湿功能下限温度,例如设置为0℃,当室外温度大于0℃时,才可实现加湿功能。
自然通风模式:以上两个判断是否为全热回收模式和加湿模式的条件均不满足,即室内外温湿度不满足上述任一种条件,则为自然通风模式。
步骤S400:在当前运行模式下,根据界限温湿度、室内外温湿度对热源200、吸附转轮100和风机进行控制。
确定运行模式后,在当前运行模式下,进行相应的运行控制。其中空气品质传感器如CO2传感器为选配装置。可通过室内二氧化碳传感器(回风CO2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CO2量CO2_ra对送风量和/或排风量进行相应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逻辑控制适用于其他空气品质传感器,在此不做任何限定。
在系统不存在该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条件下,送风/排风量可以根据用户设定进行调节。
全热回收模式:全热回收模式下的转速调节范围可以控制在5转/min-20转/min,在该模式下热源200关闭;吸附转轮100保持高速旋转如保持在10转/min以上,若室外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差即T_oa-T_ra>T2,或者室外湿度与室内湿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差即W_oa-W_ra>W_1,则将吸附转轮100的转速在大于预设的第一转速F1的基础上进行增大;若这两个条件都不满足,则将吸附转轮100的转速在大于预设的第一转速F1的基础上进行减小。
根据室内外温湿度差对吸附转轮100转速进行增大/减小调节,从而提高/减低热回收效率。
在夏季,调节吸附转轮100的转速至全热回收模式,降低室外新风的送风温湿度,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根据二氧化碳传感器或者用户设定调节送风/排风风机400转速。若CO2_ra<CO2,则送风/排风量降低,否则增大。
加湿模式:类等焓加湿调节范围可以控制在0.1转/min-1转/min,在该模式下,热源200开启,吸附转轮100保持低速旋转,如保持在1转/min以下,通过室内湿度和第一界限湿度调节热源200的功率。当第一界限湿度与室内湿度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差即W_hum-W_ra<W_2时,增大热源200的功率并且将吸附转轮100的转速在小于预设的第二转速F2的基础上增大;若不满足上述判断条件,则降低热源200的功率,并且将吸附转轮100的转速在小于预设的第二转速F2的基础上降低,如每档设置在0.1转/min,至于降低的方式可以是逐档降低,也可以根据需要连续降低多档,在此不做限定。对于第二转速F2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做任何限定。
热源200的功率增大量,是根据新风温度确定的,热源200的功率为将新风加热至一定再生温度所需的热量,其中,再生温度范围一般在50℃~100℃。
功率=体积风量*密度*比热*(再生温度-新风温度),因此,热源200的功率调节幅度可以根据新风的体积风量计算和再生温度计算,如100W/档对应于再生温度2℃/档。
在冬季通过开启热源200实现加湿,可以显著提升潜热回收效率,从而改善室内干燥的问题。
在加湿模式下,并没有液态水的产生,无需额外配置冷源,使得装置构造相对简单,可以有效避免有水加湿所带来的水质、安装和维护不便等问题。
根据二氧化碳传感器或者用户设定调节送风/排风风机400转速;若CO2_ra<CO2,则送风/排风量降低,如每档50CMH,否则增大,式中的CO2表示用户设定的二氧化碳的预设量值。
自然通风模式:在该模式下,控制吸附转轮100停转;
若室外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最小值即T_oa<Tmin,则开启热源200并降低送风/排风量,否则关闭热源200,也即根据室外温度决定是否开启热源并确定送风量和排风量的变化。
根据二氧化碳传感器或者用户设定调节送风/排风风机400转速,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比较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得的CO2_ra和预设量值如1000PPM来调节送风/排风量,也可以通过用户的自行设定调节送风/排风量,在此不做任何限定。若CO2_ra<CO2,则送风/排风量降低,否则增大,不仅可以调节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也可通过降低送风风机驱动电机和排风风机驱动电机的转速,达到节能目的。
通过该新风装置,可根据室内外环境条件,通过切换热源200和吸附转轮100转速实现多种运行模式加湿、全热回收和自然通风模式的切换,从而保证全年舒适节能运行。
如图5所示,为冬季外界环境低湿工况下,空气焓湿图上加湿模式和全热回收模式的效果对比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开启热源200,调节吸附转轮100转速,将空气通过转轮呈现近似等焓变化的过程,可以显著提高对于室内回风中水分的回收效率,从而强化加湿效果。同时,由于热源200加热,送风温度同样得到提升,可用于提高室内温度。
如图6所示,为夏季外界环境高湿工况下,空气焓湿图上除湿模式和全热回收模式的效果对比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两种模式都可以有效降低室外新风湿度,通过室内回风排出室外。但是,开启热源200,将空气通过吸附转轮100呈现近似等焓变化过程时,空气中的潜热转化为显热,送风温度急剧升高,在夏季将直接影响使用感受。因此,在这种工况下,应调节吸附转轮100转速,使其工作在全热回收模式下,当吸附转轮100的转速增大到10转/min以上时,空气变化过程将偏离等焓过程,呈现两股空气状态直接交换的变化过程,即全热回收模式(显热回收+潜热回收)。
本申请通过调节吸附转轮100的转速,使得装置可以工作在加湿、全热回收和自然通风模式下,也可以在送风侧设置冷源,以降低类等焓加湿后的送风温度。理想情况下,慢速下经过吸附转轮100的除加湿过程呈现等焓变化过程(显热和潜热的交换),但是由于实际过程中存在热损失,会部分偏离等焓变化过程,因此称为类等焓除加湿。
该装置可在冬季通过开启热源200实现加湿,并可以显著提升潜热回收效率,从而改善室内干燥的问题;在夏季,调节吸附转轮100转速至全热回收模式,降低新风送风温湿度,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此外,在调湿过程中没有液态水的产生,可以有效避免有水加湿所带来的水质、安装和维护等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中的新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执行上述中的新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3)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吸附转轮,用于吸附或释放湿气并可进行冷热交换;
热源,设置于所述吸附转轮的送风端,用于对进入室内的室外新风进行加热;
至少一个风机,设置于所述吸附转轮的送风端和排风端,用于向室内送风和向室外排风;
控制模块,用于切换不同的运行模式并在当前运行模式下控制吸附转轮和热源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
所述热源、所述吸附转轮和所述送风风机构成向室内送风的送风通道;吸附转轮和所述排风风机构成向室外排风的排风通道;
当所述运行模式处于加湿模式时,所述控制模块根据预设的第二转速调节所述吸附转轮的转速,以使所述吸附转轮在室内回风通过排风通道时吸附湿气,在被加热的室外新风通过送风通道时释放湿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运行模式处于全热回收模式时,所述热源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控制模块,根据预设的第一转速调节所述吸附转轮的转速,以使所述室外新风和室内回风通过所述吸附转轮时,分别进行显热和潜热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运行模式处于自然通风模式时,所述吸附转轮处于停止状态,室内回风通过排风通道排出室外,所述室外新风通过送风通道进入室内。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设定的目标温湿度获取界限温湿度;
接收室内外的温湿度传感器发送的室内外温湿度;
比较界限温湿度和室内外温湿度,以确定运行模式;
在当前运行模式下,根据界限温湿度、室内外温湿度对热源、吸附转轮和风机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限温湿度包括加湿模式下的第一界限温度和第一界限湿度、全热回收模式下的第二界限温度和第二界限湿度,所述室内外温湿度包括室外温度、室外湿度、室内温度和室内湿度;所述比较界限温湿度和室内外温湿度,以确定运行模式,包括:
若室外湿度大于第二界限湿度,且室外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差,则所述运行模式为全热回收模式;
若室外湿度小于第一界限湿度,并且,室外温度小于室内温度或室外温度小于第一界限温度,则所述运行模式为加湿模式;
若不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则所述运行模式为自然通风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当前运行模式下,根据界限温湿度、室内外温湿度对热源、吸附转轮和风机进行控制,包括:
若当前运行模式为全热回收模式,则控制热源关闭;
若室外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差,且室外湿度与室内湿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差,则将所述吸附转轮的转速在大于预设的第一转速的基础上进行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当前运行模式下,根据界限温湿度、室内外温湿度对热源、吸附转轮和风机进行控制,包括:
若当前运行模式为加湿模式,则控制热源开启;
若第一界限湿度与室内湿度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差,则提高热源功率并将所述吸附转轮的转速在小于预设的第二转速的基础上增加。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当前运行模式下,根据界限温湿度、室内外温湿度对热源、吸附转轮和风机进行控制,包括:
若当前运行模式为自然通风模式,则控制吸附转轮停止转动;
若室外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最小值,则开启热源并降低送风量和/或排风量。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室内二氧化碳传感器发送的室内二氧化碳量;
在当前运行模式下,根据所述室内二氧化碳量对送风量和/或排风量进行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当前运行模式下,根据所述室内二氧化碳量对送风量和/或排风量进行控制,包括:
若所述室内二氧化碳量小于预设量值,则降低送风量和/或排风量;
若所述室内二氧化碳量不小于预设量值,则提高送风量和/或排风量。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5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13.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5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89939.3A CN113390134A (zh) | 2021-06-21 | 2021-06-21 | 一种新风装置、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CT/CN2021/134497 WO2022267351A1 (zh) | 2021-06-21 | 2021-11-30 | 一种新风装置、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89939.3A CN113390134A (zh) | 2021-06-21 | 2021-06-21 | 一种新风装置、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90134A true CN113390134A (zh) | 2021-09-14 |
Family
ID=77623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89939.3A Pending CN113390134A (zh) | 2021-06-21 | 2021-06-21 | 一种新风装置、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90134A (zh) |
WO (1) | WO2022267351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15695A (zh) * | 2021-09-26 | 2022-01-11 | 青岛海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 用于湿度调节的方法及装置、调湿设备 |
CN113932418A (zh) * | 2021-11-16 | 2022-01-14 | 广东百朗新风系统有限公司 | 新风空调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14440391A (zh) * | 2022-02-24 | 2022-05-06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和存储介质 |
WO2022267351A1 (zh) * | 2021-06-21 | 2022-12-29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装置、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3093261A1 (zh) * | 2021-11-24 | 2023-06-0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新风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
EP4368903A3 (en) * | 2022-10-31 | 2024-06-26 | Gunagdong Midea Heating &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 Fresh air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fresh ai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84836B (zh) * | 2022-03-02 | 2024-03-22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全热交换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95350A (zh) * | 2003-05-30 | 2006-06-28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调湿装置 |
JP2007010266A (ja) * | 2005-07-01 | 2007-01-18 | Osaka Gas Co Ltd | 空調装置 |
CN102635906A (zh) * | 2012-05-15 | 2012-08-15 | 吕智 | 热泵再生转轮式全热回收调湿控温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006463A (zh) * | 2014-06-04 | 2014-08-27 | 多乐空气处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转轮式热回收空气处理机组及其空气处理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489417U (zh) * | 2013-08-20 | 2014-03-19 | 无锡罗特新风技术有限公司 | 转轮式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 |
CN203928212U (zh) * | 2014-06-04 | 2014-11-05 | 多乐空气处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转轮式热回收空气处理机组 |
CN111076380A (zh) * | 2018-10-22 | 2020-04-28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 |
CN112303739B (zh) * | 2019-07-29 | 2022-05-1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加湿换新风的装置及空调 |
CN112728660B (zh) * | 2021-01-20 | 2022-03-22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转轮调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
CN113390134A (zh) * | 2021-06-21 | 2021-09-14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装置、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21
- 2021-06-21 CN CN202110689939.3A patent/CN113390134A/zh active Pending
- 2021-11-30 WO PCT/CN2021/134497 patent/WO202226735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95350A (zh) * | 2003-05-30 | 2006-06-28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调湿装置 |
JP2007010266A (ja) * | 2005-07-01 | 2007-01-18 | Osaka Gas Co Ltd | 空調装置 |
CN102635906A (zh) * | 2012-05-15 | 2012-08-15 | 吕智 | 热泵再生转轮式全热回收调湿控温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006463A (zh) * | 2014-06-04 | 2014-08-27 | 多乐空气处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转轮式热回收空气处理机组及其空气处理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67351A1 (zh) * | 2021-06-21 | 2022-12-29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装置、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915695A (zh) * | 2021-09-26 | 2022-01-11 | 青岛海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 用于湿度调节的方法及装置、调湿设备 |
CN113932418A (zh) * | 2021-11-16 | 2022-01-14 | 广东百朗新风系统有限公司 | 新风空调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
WO2023093261A1 (zh) * | 2021-11-24 | 2023-06-0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新风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440391A (zh) * | 2022-02-24 | 2022-05-06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和存储介质 |
EP4368903A3 (en) * | 2022-10-31 | 2024-06-26 | Gunagdong Midea Heating &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 Fresh air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fresh ai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267351A1 (zh) | 2022-1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90134A (zh) | 一种新风装置、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6678991B (zh) | 一种适用于辐射空调的新风机组调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JP3187770B2 (ja) | 空調システムのための湿度制御サーモスタット及び湿度制御方法 | |
CN113418246A (zh) | 用于温湿度调节的系统及方法、设备 | |
CN110715364B (zh) |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
CN109945392A (zh) |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1706145A (zh) | 一种提高空调舒适性的控制方法 | |
CN109959076B (zh) | 一种房间温控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JP6074651B2 (ja) | 全熱交換型換気装置 | |
CN104006463A (zh) | 一种转轮式热回收空气处理机组及其空气处理方法 | |
CN105737286B (zh) | 带湿度调节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调湿溶液再生的控制方法 | |
JP2668637B2 (ja) | 遊技場における空気調和機の省エネルギー制御方法 | |
JPH07280316A (ja) | 多機能型換気装置 | |
KR102459513B1 (ko) |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 |
JPWO2009011362A1 (ja) | 除加湿換気システム | |
JP2002188841A (ja) | 外気処理ユニット | |
JPH05311956A (ja) | 室内換気システム | |
WO2023042655A1 (ja) | 空気調和機の換気制御方法、換気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220582628U (zh) | 一种全功能空气处理机 | |
US11994305B2 (en) | Ceiling cassette smart combined air conditioner | |
KR102659473B1 (ko) | 저부하 항온항습시설의 에너지절감 제습제어를 포함하는 항온항습기 제어방법 및 그 항온항습기 | |
JP7515721B2 (ja) | 換気システム | |
CN221629967U (zh) | 一种双冷源能量回收温湿度独立调控系统 | |
KR20030060005A (ko) | 욕실용 공조기의 운전제어방법 | |
CN115751502A (zh) | 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