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9276B - 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9276B
CN113389276B CN202110839851.5A CN202110839851A CN113389276B CN 113389276 B CN113389276 B CN 113389276B CN 202110839851 A CN202110839851 A CN 202110839851A CN 113389276 B CN113389276 B CN 1133892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clamping
transmission
linking arm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98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9276A (zh
Inventor
黄荣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iantai Steel 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iantai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iantai Steel Stru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iantai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398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92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9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9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9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9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4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met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4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metal
    • E04B1/2403Connection details of the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若干根立柱、横梁架以及锁合组件,横梁架具有套接部,立柱设有承托平台,套接部与立柱相互套接配合,承托平台对套接部承托,锁合组件包括动力输入部、传动部以及锁合部,动力输入部以及传动部分别设于横梁架上,传动部的一端与动力输入部相连,传动部的另一端与锁合部相连,若干组传动部与若干组锁合部对应相连,锁合部活动设置于套接部上,立柱顶部水平穿设有锁合孔,锁合部与锁合孔相插接配合,动力输入部用于输出动力,传动部用于将动力传递至锁合部处以使锁合部活动插接于锁合孔,本申请具有提升构件的安装效率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多样性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得到广泛应用,装配式建筑是一种集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以及智能化应用为一体的现代工业建筑,具有装配快捷、性价比高以及节能环保的特点,是建筑行业的前沿发展方向。
目前,装配式建筑广泛应用于厂房以及体育馆等大型建筑中,其主要采用轻钢结构对建筑主体进行支撑,在此,钢结构主要包括立柱、横梁以及屋顶等构件,其中,立柱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于地基处,立柱为多根,多根立柱在地基上均匀排布;另外,横梁同样为多根,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以形成立体框架状的支撑结构;此外,屋顶固定安装于横梁上,横梁对屋顶进行稳固支撑,立柱、横梁以及屋顶三者形状牢固的建筑框架结构。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对横梁以及立柱进行安装时,通常需要打入大量的螺栓以及螺母,以实现相互连接,期间可能还会涉及到焊接加固等工艺步骤,操作过程较为繁琐,构件之间的安装效率还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构件的安装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包括若干根立柱,还包括横梁架以及锁合组件,所述横梁架具有若干个套接部,所述立柱顶部设有承托平台,若干个所述套接部与若干根所述立柱相互套接配合,所述承托平台的顶部与所述套接部相抵接;所述锁合组件包括动力输入部、传动部以及锁合部,所述动力输入部以及所述传动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架上,所述传动部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输入部相连,所述传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合部相连,所述锁合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套接部上,所述立柱顶部水平穿设有锁合孔,所述锁合部与所述锁合孔相插接配合,所述动力输入部用于输出动力,所述传动部用于将动力传递至所述锁合部处以使所述锁合部活动插接于所述锁合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横梁以及立柱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首先将横梁预制形成横梁架,随后通过将若干个套接部套接于立柱上,并使套接部与承托平台相抵接,此时,横梁架得到定位及承托;随后启动动力输入部,动力输入部所输出的动力经由传动部传输至锁合部中,使锁合部可插接于立柱内的锁合孔中,以实现套接部与立柱之间的相互固定,横梁架与立柱之间安装方便快捷,省去了安装大量螺纹紧固件以及焊接固定工艺所带来的繁琐步骤,构件的安装效率得到较大提升。
优选的,所述动力输入部包括输入轴、第一锥齿轮以及若干个第二锥齿轮,所述输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梁架,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输入轴,若干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于若干组所述传动部,所述第一锥齿轮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输入轴,第一输入轴可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在第一锥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可驱动若干个第二锥齿轮转动,在第二锥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可实现将扭矩动力传递至若干组传动部处,实现动力的同步输出,动力输出高效且快捷。
优选的,所述传动部包括传动轴、第三锥齿轮以及第四锥齿轮,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梁架,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输入部相连,所述第三锥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轴,所述第四锥齿轮设置于所述锁合部,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四锥齿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输入部可将动力传递至传动轴,传动轴具有较长的长度尺寸,以实现将扭矩传动至另一端的第三锥齿轮处,使第三锥齿轮转动,在第三锥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可驱动第四锥齿轮转动,进而实现动力在锁合部的输入,传动动作简洁高效。
优选的,所述锁合部包括螺杆、锁合杆以及导向套筒,所述螺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梁架,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部相连,所述螺杆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套接部,所述锁合杆内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螺纹孔,所述锁合杆经由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导向套筒固定连接于所述套接部上,所述导向套筒的内壁设有导向块,所述锁合杆的外壁设有导向槽,所述锁合杆套接于所述导向套筒,并且所述导向块滑移连接于所述导向槽,所述锁合杆与所述锁合孔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动部的传动作用下,螺杆实现转动,在螺杆转动的过程中,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并且在导向块与导向槽相互滑移配合的作用下,锁合杆可沿着导向套筒的长度方向伸缩,进而实现锁合杆与锁合孔之间的插接配合关系,当锁合杆插入锁合孔时,横梁架与立柱实现锁合固定,锁合动作简洁高效。
优选的,所述承托平台包括承托板以及加强杆,所述承托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所述加强杆位于所述承托板下方,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承托板以及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承托板、所述加强杆以及所述立柱三者形成三角支撑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可对承托板进行支撑,使承托板可设置稳固,承托板可供横梁架进行摆放,以实现对横梁架进行稳固支撑,结构稳固。
优选的,所述横梁架还包括安装平台、若干根外横梁以及若干根内横梁,所述套接部为定位套筒,所述外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套筒相连接,若干个所述定位套筒以及若干根外横梁形成闭环状的外框,所述内横梁的一端与所述外横梁固定,所述内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平台固定,所述动力输入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所述传动部设置于所述内横梁,所述锁合部设置于所述外横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横梁以及套接部形成闭环状的外框,将内横梁分别与外横梁以及安装平台固定连接,在此,若干根内横梁以及安装平台形成支撑结构以实现对外框内部进行支撑,横梁架的结构稳定性较好,同时,安装平台可供动力输入部安装,内横梁供传动部进行安装,外横梁供锁合部进行安装,各部件设置合理,结构较为轻盈。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输入轴相邻的扣合组件,所述扣合组件包括驱动部、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滑移连接于横梁架,所述驱动部设于横梁架,所述第一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与所述驱动部相连,所述驱动部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具有第一卡接块,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第二卡接块,所述输入轴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所述输入轴的周向设有若干个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块以及所述第二卡接块分别与所述卡接槽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部,驱动部可驱动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直至第一卡接块以及第二卡接块分别插接于卡接槽中,输入轴的转动得到限制,进而使得输入轴不易松动,构件安装时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双向丝杆以及握持块,所述双向丝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梁架,所述双向丝杆具有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以及第二螺纹段,所述双向丝杆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与所述双向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握持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握持块,握持块可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在双向丝杆转动的过程中,且在第一螺纹段以及第二螺纹段的推动作用下,可驱动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或远离,操作过程方便快捷,结构实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第一弧形夹持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臂朝向所述输入轴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弧形夹持臂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卡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夹持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双向丝杆,双向丝杆可推动第一连接臂移动,第一连接臂对第二连接臂进行支撑,第二连接臂将第一弧形夹持臂延伸至输入轴的一侧,第一弧形夹持臂可供第一夹持块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臂移动的过程中,可带动第二连接臂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弧形夹持臂贴合输入轴并使第一卡接块插接于卡接槽内,实现对输入轴进行卡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三连接臂、第四连接臂以及第二弧形夹持臂,所述第三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第四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臂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连接臂朝向所述输入轴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弧形夹持臂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臂,所述第二卡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夹持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双向丝杆,双向丝杆可推动第三连接臂移动,第三连接臂对第四连接臂进行支撑,第四连接臂将第二弧形夹持臂延伸至输入轴的一侧,第二弧形夹持臂可供第二卡接块固定安装,在第三连接臂移动的过程中,可带动第四连接臂移动,进而使得第二弧形夹持臂贴合输入轴并使第二卡接块插接于卡接槽内,实现对输入轴进行卡接固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将横梁架上的若干个套接部套接于立柱上,使套接部与承托平台相抵接,此时,横梁架得到定位及承托;随后启动动力输入部,动力输入部所输出的动力经由传动部传输至锁合部中,锁合部可插接于立柱内的锁合孔中,以实现套接部与立柱之间的相互固定,横梁架与立柱之间安装方便快捷,省去了安装大量螺纹紧固件以及焊接固定工艺所带来的繁琐步骤,构件的安装效率得到较大提升;
2、外横梁以及套接部形成闭环状的外框,将内横梁分别与外横梁以及安装平台固定连接,使若干根内横梁以及安装平台形成支撑结构,外框得到支撑,横梁架的结构稳定性较好,各部件设置合理,结构较为轻盈;
3、驱动部可驱动第一卡接块以及第二卡接块分别插接于卡接槽中,输入轴的转动得到限制,进而使得输入轴不易松动,构件安装时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钢结构建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动力输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锁合部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输入轴以及扣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立柱;11、承托平台;111、承托板;112、加强杆;113、锁合孔;2、横梁架;21、套接部;22、安装平台;221、滑槽;23、外横梁;24、内横梁;3、锁合组件;31、动力输入部;311、输入轴;3111、卡接槽;312、第一锥齿轮;313、第二锥齿轮;32、传动部;321、传动轴;322、第三锥齿轮;323、第四锥齿轮;33、锁合部;331、螺杆;332、锁合杆;3321、导向槽;333、导向套筒;3331、导向块;4、扣合组件;41、第一夹持部;411、第一连接臂;412、第二连接臂;413、第一弧形夹持臂;4131、第一卡接块;42、第二夹持部;421、第三连接臂;422、第四连接臂;423、第二弧形夹持臂;4231、第二卡接块;43、驱动部;431、双向丝杆;4311、第一螺纹段;4312、第二螺纹段;432、握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参照图1,该结构建筑包括若干根立柱1以及设置于立柱1上的横梁架2,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立柱1的具体设置数量为四根,四根立柱1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呈矩形排布,立柱1的底端可固定安装于地基处,立柱1的安装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立柱1用于供横梁架2进行承托,具体的,立柱1顶部设有承托平台11,其中,承托平台11包括承托板111以及加强杆112。承托板111沿水平方向设置,承托板111上贯穿设置有套接孔,套接孔的轮廓形状与立柱1的外缘轮廓形状相适配,承托板111经由套接孔套接于立柱1上,并且承托板111固定连接于立柱1,通常,承托板111与立柱1可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相互固定。
另外,加强杆112位于承托板111下方,加强杆112呈倾斜设置,加强杆112的两端分别与承托板111的底部以及立柱1的侧壁固定连接,通常,加强杆112可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分别与承托板111以及立柱1固定连接,承托板111、加强杆112以及立柱1三者形成三角支撑结构,加强杆112在此对承托板111进行支撑,使承托板111可承受载荷的能力提升。进一步地,加强杆112可以为多根,比如可以为两根或者四根,若干根加强杆112沿着立柱1的周向呈均匀排布,若干根加强杆112在此沿着承托板111的周向对承托板111进行支撑,承托板111的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继续参照图1,为实现对横梁架2承托,其中,横梁架2上具有若干个套接部21,若干个套接部21分别与若干根立柱1相套接,并且承托平台11的顶部与套接部21相抵接,以实现对横梁架2进行承托。
具体的,套接部21为定位套筒,定位套筒的内缘轮廓形状与立柱1的外缘轮廓形状相一致,定位套筒可套接于立柱1处并且定位套筒的内壁与立柱1的表面相抵接,定位套筒的设置数量与立柱1的设置数量相一致,即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套筒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四个定位套筒分别对应套接于四根立柱1的顶端,并且定位套筒的底部与承托板111相抵接。
同时,横梁架2还包括安装平台22、若干根外横梁23以及若干根内横梁24,其中,外横梁23在本实施例中选用为工字钢,外横梁23的设置数量与定位套筒的设置数量相一致,即在本实施例中,外横梁23的设置数量为四根;在此将相邻的两个定位套筒定义为一组,若干根外横梁23的两端分别与同一组中的两个定位套筒相连接,通常,外横梁23可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与定位套筒相固定。在此,若干个定位套筒以及若干根外横梁23形成闭环状的外框,在本实施例中,四个定位套筒以及四根外横梁23形成外缘轮廓为矩形的外框,将四个定位套筒分别套接于四根立柱1上,外横梁23沿水平方向摆放。
此外,内横梁24在本实施例中选用C字钢,同时,安装平台22呈板状设置,内横梁24以及安装平台22均沿水平方向设置,安装平台22位于外框的中部,内横梁24的一端与外横梁23固定,内横梁24的另一端与安装平台22固定,通常,内横梁24可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分别与外横梁23以及安装平台22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内横梁24可以为多根,多根内横梁24沿着安装平台22的周向呈均匀排布,比如在本实施例中为四根,四根内横梁24分别与四根外横梁23固定连接,形成十字型的支撑结构,以实现对外框进行支撑,横梁架2的整体结构强度较好。
参照图1和图2,为提升横梁架2安装时的稳定性,该结构建筑还包括锁合组件3具体的,锁合组件3包括动力输入部31、传动部32以及锁合部33,动力输入部31设置于安装平台22,动力输入部31用于输入动力;传动部32设置于内横梁24,传动部32与动力输入部31相连,传动部32用于传输动力,锁合部33设置于外横梁23,锁合部33与传动部32相连,锁合部33用于将套接部21以及立柱1进行相互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相互连接的传动部32以及锁合部33最少为一组,传动部32以及锁合部33还可以为多组,比如在本实施例中,相互连接的传动部32以及锁合部33为四组,四组传动部32以及锁合部33用于将四个套接部21分别与四根立柱1固定连接。同时,若干组传动部32对应设置于若干根内横梁24处,若干组传动部32环绕横梁架2的周向依次设置,并且若干组锁合部33对应设置在若干根外横梁23处。
具体的,为实现动力的输入,动力输入部31包括输入轴311、第一锥齿轮312以及若干个第二锥齿轮313,其中,输入轴31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横梁架2,具体的,输入轴311与安装平台22相垂直,通常,输入轴311的一端可通过轴承转动承载于安装平台22处;第一锥齿轮312固定安装于输入轴311,通过转动输入轴311,输入轴311可驱动第一锥齿轮312转动。另外,第二锥齿轮313的具体设置数量与传动部32的设置数量相一致,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锥齿轮313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锥齿轮313分别固定安装于四组传动部32,第一锥齿轮312同时与若干个第二锥齿轮313相啮合。
在此,通过转动输入轴311,在输入轴311转动的过程中,可带动第一锥齿轮312转动,在第一锥齿轮312转动的过程中,且在第一锥齿轮312与第二锥齿轮313相啮合的条件下,实现将扭矩同时传递至若干个传动部32处。
需要说明的是,在驱动输入轴311转动时,可在输入轴311上固定安装手轮,通过转动手轮,即可实现输入轴311的转动。
参照图3,为实现将动力传输至锁合部33处,具体的,传动部32包括传动轴321、第三锥齿轮322以及第四锥齿轮323,传动轴321与内横梁24相平行,内横梁24上设有轴承座,将传动轴321转动承载于轴承座处,传动轴321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横梁架2;此时,传动轴321的一端靠近动力输入部31,第二锥齿轮313固定安装于传动轴321靠近动力输入部31的一端,在此,传动轴321的一端与动力输入部31实现相连,在第二锥齿轮313的驱动下,传动轴321实现转动。
同时,传动轴321的另一端靠近外横梁23,第三锥齿轮322固定安装于传动轴321靠近外横梁23的一端,并且第四锥齿轮323设置于锁合部33,第三锥齿轮322与第四锥齿轮323相啮合,在此,在传动轴321转动的过程中,可带动第三锥齿轮322转动,在第三锥齿轮322以及第四锥齿轮323相互啮合的作用下,可将动力传递至锁合部33处,实现传动部32的动力传输。
参照图4,为实现将套接部21与立柱1相互锁合固定。锁合部33活动设置于套接部21上,并且锁合部33位于套接部21的外侧,同时,立柱1顶部水平穿设有锁合孔113,锁合孔113为盲孔,锁合孔113的一端与套接部21相对,锁合部33与锁合孔113活动插接配合,当锁合部33插接于锁合孔113时,套接部21以及立柱1实现相互固定。
具体的,锁合部33包括螺杆331、锁合杆332以及导向套筒333。螺杆331与外横梁23相平行,螺杆331转动连接于外横梁23,通常,外横梁23上设有轴承座,螺杆331经由轴承座转动承载于外横梁23,螺杆331的一端与传动部32相连,螺杆331的另一端朝向套接部21;其中,第四锥齿轮323固定连接于螺杆331的一端,通过与第四锥齿轮323相固定,实现螺杆331与传动部32之间的连接,第三锥齿轮322可驱动第四锥齿轮323转动,进而使得螺杆331转动,螺杆331朝向套接部21的一端具有外螺纹。
另外,导向套筒333的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导向套筒33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套接部21的外壁,通常,导向套筒333可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与套接部21固定连接,套接部21上贯穿设置有通孔,当套接部21套接于立柱1上时,通孔、锁合孔113以及导向套筒333三者相连通,导向套筒333的另一端与螺杆331相正对,并且导向套筒333与螺杆331同轴设置。
此外,锁合杆332的周向外缘轮廓与导向套筒333的内缘周向轮廓相一致,锁合杆332活动插接于导向套筒333内,并且锁合杆332的表面与导向套筒333的内壁相滑移抵接,此时,锁合杆332的一端与螺杆331正对,锁合杆332靠近螺杆331的一端开设有螺纹盲孔,螺纹盲孔沿锁合杆332的长度方向延伸,锁合杆332经由螺纹孔与螺杆331螺纹连接;同时,导向套筒333的内壁设有导向块3331,导向块3331通常与螺杆331相一体连接;并且锁合杆332的外周壁自外向内凹陷设置有导向槽3321,导向槽3321沿所合杆的长度方向延伸,导向块3331嵌入导向槽3321内,并且导向块3331的表面与导向槽3321的槽壁相滑移抵接,使导向块3331与导向槽3321滑移配合,在螺杆331转动的过程中,且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随着转动方向的变化,螺杆331可推动锁合杆332在导向套筒333内往复滑移,在此过程中可使锁合杆332插接于锁合孔113内,此时实现将套接部21以及立柱1实现相互固定安装。
本申请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横梁预制形成横梁架2,横梁架2运输至施工现场,随后通过将若干个套接部21套接于立柱1上,并使套接部21与承托平台11相抵接,此时,横梁架2得到定位及承托;随后转动输入轴311,在第一锥齿轮312以及第二锥齿轮313相互啮合的作用下,传动轴321实现转动,传动轴321在第三锥齿轮322以及第四锥齿轮323相互啮合的作用下将动力传输至螺杆331处,螺杆331推动锁合杆332插接于锁合孔113内,以实现套接部21与立柱1之间的相互固定,横梁架2与立柱1之间安装方便快捷。
实施例2: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结构建筑还包括与输入轴311相邻的扣合组件4,具体的,扣合组件4设置于安装平台22上,扣合组件4用于将输入轴311锁合固定,以减少在对套接部21以及立柱1进行锁合时,输入轴311产生晃动以及偏移松脱的可能性。
具体的,扣合组件4包括第一夹持部41以及第二夹持部42,第一夹持部41以及第二夹持部42分别滑移连接于横梁架2,其中,安装平台22的顶部自外向内凹陷设置有滑槽221,滑槽221与输入轴311相邻。
另外,第一夹持部41包括第一连接臂411、第二连接臂412以及第一弧形夹持臂413,第一连接臂411以及第二连接臂412均呈长杆状设置,第一连接臂411与安装平台22相垂直,第一连接臂411嵌入滑槽221内,并且第一连接臂411与安装平台22滑移抵接;第二连接臂412与第一连接臂411相垂直,第二连接臂4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臂411远离安装平台22的一端,通常,第一连接臂411与第二连接臂412一体连接,第二连接臂412远离第一连接臂411的一端延伸至输入轴311的一侧;第一弧形夹持臂413呈半圆弧状设置,第一弧形夹持臂413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臂412处,第一弧形夹持臂413朝向输入轴311,推动第一连接臂411在滑槽221内滑动,可使第一弧形夹持臂413相对于输入轴311靠近或远离,在对第一弧形夹持臂413朝向输入轴311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弧形夹持臂413可贴合并抱持输入轴311。
此外,第二夹持部42位于输入轴311背对第一夹持部41的一侧,具体的,第二夹持部42包括第三连接臂421、第四连接臂422以及第二弧形夹持臂423,第三连接臂421以及第四连接臂422均呈长杆状设置,第三连接臂421与安装平台22相垂直,第三连接臂421嵌入滑槽221内,并且第三连接臂421与安装平台22相滑移抵接;第四连接臂422与第三连接臂421相垂直,第四连接臂4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连接臂421远离安装平台22的一端,通常,第三连接臂421与第四连接臂422一体连接,第四连接臂422远离第三连接臂421的一端延伸至输入轴311的一侧;第二弧形夹持臂423呈半圆弧状设置,第二弧形夹持臂423固定连接于第四连接臂422处,第二弧形夹持臂423朝向输入轴311,推动第三连接臂421在滑槽221内滑动,可使第二弧形夹持臂423相对于输入轴311靠近或远离,在对第二弧形夹持臂423朝向输入轴311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弧形夹持臂423可贴合并抱持输入轴311。
在此,第一夹持部41以及第二夹持臂呈镜像对称设置,输入轴311位于第一夹持部41与第二夹持部42之间,第一夹持部41以及第二夹持部42可对输入轴311的两侧进行抱持。进一步地,第一弧形夹持臂413朝向输入轴311的一侧表面的中部位置处设有第一卡接块4131,同时,第二弧形夹持臂423朝向输入轴311的一侧表面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卡接块4231,输入轴311的周面处自外向内凹陷设置有若干个卡接槽3111,若干个卡接槽3111沿着输入轴311的周向呈均匀排布,在本实施例中,卡接槽3111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当第一夹持部41以及第二夹持部42对输入轴311抱持时,第一卡接块4131以及第二卡接块4231分别插接于输入轴311上相背的两个卡接槽3111内,进而实现对输入轴311限位。
参照图5,为便于驱动第一夹持部41以及第二夹持部42对输入轴311进行锁合,扣合组件4还包括驱动部43,具体的,驱动部43包括双向丝杆431以及握持块432,双向丝杆431转动连接于横梁架2,具体的,双向丝杆431的长度方向与滑槽221相一致,并且双向丝杆431容置于滑槽221内,双向丝杆431可通过轴承转动承载于安装平台22,并且双向丝杆431的一端贯穿安装平台22并延伸至安装平台22外,握持块432固定安装于双向丝杆431延伸至安装平台22外的一端,通过转动握持块432即可驱动双向丝杆431实现转动。
另外,双向丝杆431具有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4311以及第二螺纹段4312,第一连接臂411以及第三连接臂421处分别贯穿设置有螺纹孔,双向丝杆431经由螺纹孔分别贯穿第一连接臂411以及第三连接臂421,此时,双向丝杆431分别贯穿第一夹持部41以及第二夹持部42;并且,第一连接臂411与第一螺纹段4311螺纹连接,第三连接臂421与第二螺纹段4312螺纹连接,第一夹持部41以及第二夹持部42实现分别与驱动部43相连。
在双向丝杆431转动的过程中,可驱动第一夹持部41以及第二夹持部42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使得第一卡接块4131以及第二卡接块4231分别与卡接槽3111插接配合。
本申请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转动握持块432,使双向丝杆431转动,在双向丝杆431转动的过程中且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第一夹持部41以及第二夹持部42相互靠近或远离,在第一夹持部41以及第二夹持部42相互靠近过程中,可使第一卡接块4131插接于卡接槽3111内并使第二卡接块4231插接于卡接槽3111内,因双向丝杆431具有自锁效果,进而可输入轴311进行锁定,使扣合组件4在对套接部21以及立柱1进行锁合时不易松动,横梁架2与立柱1安装时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包括若干根立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梁架(2)以及锁合组件(3),所述横梁架(2)具有若干个套接部(21),所述立柱(1)顶部设有承托平台(11),若干个所述套接部(21)与若干根所述立柱(1)相互套接配合,所述承托平台(11)的顶部与所述套接部(21)相抵接;所述锁合组件(3)包括动力输入部(31)、传动部(32)以及锁合部(33),所述动力输入部(31)以及所述传动部(32)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架(2)上,所述传动部(32)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输入部(31)相连,所述传动部(32)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合部(33)相连,所述锁合部(33)活动设置于所述套接部(21)上,所述立柱(1)顶部水平穿设有锁合孔(113),所述锁合部(33)与所述锁合孔(113)相插接配合,所述动力输入部(31)用于输出动力,所述传动部(32)用于将动力传递至所述锁合部(33)处以使所述锁合部(33)活动插接于所述锁合孔(113);
所述锁合部(33)包括螺杆(331)、锁合杆(332)以及导向套筒(333),所述螺杆(331)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梁架(2),所述螺杆(331)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部(32)相连,所述螺杆(331)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套接部(21),所述锁合杆(332)内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螺纹孔,所述锁合杆(332)经由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杆(331)螺纹连接,所述导向套筒(333)固定连接于所述套接部(21)上,所述导向套筒(333)的内壁设有导向块(3331),所述锁合杆(332)的外壁设有导向槽(3321),所述锁合杆(332)套接于所述导向套筒(333),并且所述导向块(3331)滑移连接于所述导向槽(3321),所述锁合杆(332)与所述锁合孔(113)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部(31)包括输入轴(311)、第一锥齿轮(312)以及若干个第二锥齿轮(313),所述输入轴(31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梁架(2),所述第一锥齿轮(312)固定连接于所述输入轴(311),若干个所述第二锥齿轮(313)分别固定连接于若干组所述传动部(32),所述第一锥齿轮(312)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二锥齿轮(313)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32)包括传动轴(321)、第三锥齿轮(322)以及第四锥齿轮(323),所述传动轴(321)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梁架(2),所述传动轴(321)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输入部(31)相连,所述第三锥齿轮(322)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轴(321),所述第四锥齿轮(323)设置于所述锁合部(33),所述第三锥齿轮(322)与所述第四锥齿轮(323)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平台(11)包括承托板(111)以及加强杆(112),所述承托板(111)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1),所述加强杆(112)位于所述承托板(111)下方,所述加强杆(1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承托板(111)以及所述立柱(1)固定连接,所述承托板(111)、所述加强杆(112)以及所述立柱(1)三者形成三角支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架(2)还包括安装平台(22)、若干根外横梁(23)以及若干根内横梁(24),所述套接部(21)为定位套筒,所述外横梁(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套筒相连接,若干个所述定位套筒以及若干根外横梁(23)形成闭环状的外框,所述内横梁(24)的一端与所述外横梁(23)固定,所述内横梁(24)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平台(22)固定,所述动力输入部(31)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22),所述传动部(32)设置于所述内横梁(24),所述锁合部(33)设置于所述外横梁(2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输入轴(311)相邻的扣合组件(4),所述扣合组件(4)包括驱动部(43)、第一夹持部(41)以及第二夹持部(42),所述第一夹持部(41)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部(42)分别滑移连接于横梁架(2),所述驱动部(43)设于横梁架(2),所述第一夹持部(41)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部(42)分别与所述驱动部(43)相连,所述驱动部(43)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41)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部(42)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41)具有第一卡接块(4131),所述第二夹持部(42)具有第二卡接块(4231),所述输入轴(311)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4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42)之间,所述输入轴(311)的周向设有若干个卡接槽(3111),所述第一卡接块(4131)以及所述第二卡接块(4231)分别与所述卡接槽(3111)插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43)包括双向丝杆(431)以及握持块(432),所述双向丝杆(431)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梁架(2),所述双向丝杆(431)具有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4311)以及第二螺纹段(4312),所述双向丝杆(431)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夹持部(41)以及第二夹持部(42),所述第一夹持部(41)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部(42)分别与所述双向丝杆(431)螺纹连接,所述握持块(432)固定连接于所述双向丝杆(431)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41)包括第一连接臂(411)、第二连接臂(412)以及第一弧形夹持臂(413),所述第一连接臂(4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纹段(431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4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41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臂(412)朝向所述输入轴(311)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弧形夹持臂(413)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臂(412),所述第一卡接块(413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夹持臂(41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42)包括第三连接臂(421)、第四连接臂(422)以及第二弧形夹持臂(423),所述第三连接臂(4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螺纹段(4312)螺纹连接,所述第四连接臂(4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臂(42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连接臂(422)朝向所述输入轴(311)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弧形夹持臂(423)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臂(422),所述第二卡接块(423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夹持臂(423)。
CN202110839851.5A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Active CN1133892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9851.5A CN113389276B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9851.5A CN113389276B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9276A CN113389276A (zh) 2021-09-14
CN113389276B true CN113389276B (zh) 2022-07-26

Family

ID=77621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9851.5A Active CN113389276B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92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2119B (zh) * 2021-11-08 2023-06-09 甘肃省科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预制装配式住宅及其装配工艺
CN113898076B (zh) * 2021-11-18 2022-11-08 九江永恒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钢结构连接的组合件
CN116733108B (zh) * 2023-08-11 2023-11-14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装配式钢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4580Y (zh) * 2003-07-11 2004-08-18 李布尔 公告栏
ITGE20060108A1 (it) * 2006-11-15 2008-05-16 Giorgio Agostena Metodo per la prefabbricazione dell'armatura metallica di travi e colonne per strutture miste acciaio-calcestruzzo di lunghezzestandard con possibilita' di utilizzo su luci superiori alle travi stesse.
CN212336301U (zh) * 2019-11-19 2021-01-12 雷霆 一种快装式钢结构
CN112064792B (zh) * 2020-08-24 2021-10-15 盐城工学院 一种快速稳定连接钢结构
CN112726823B (zh) * 2020-12-30 2022-05-10 广东中烨建筑钢构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节点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9276A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89276B (zh) 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CN214195730U (zh) 一种组合式厂房钢结构
CN111606244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吊装装置
CN113323135B (zh) 一种装配式钢管柱与混凝土梁连接构件
CN210393475U (zh) 一种起重机用旋入式锚定装置
CN112942827B (zh) 一种建筑用钢模板边框背楞连接结构
KR101797000B1 (ko) 철근체결장치
CN217712625U (zh) 一种便携拆装式锚杆钻机
CN211646912U (zh) 一种组合式易安装轻钢结构居住装置
CN112726832B (zh) 一种可重复拆装的钢结构集成房屋建筑体系及装配方法
CN212336762U (zh) 一种倾斜钢柱安装过程的导向及临时固定装置
CN114319644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锁死装置
CN204591288U (zh) 一种顶管管幕施工装置
CN220133505U (zh) 建筑模板固定装置
CN102182344B (zh) 一种篷架杆件连接装置
CN202964862U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模板用扣夹具
CN219821504U (zh) 一种住宅建筑施工用的钢筋搬运装置
CN218406051U (zh) 一种分体式可拆卸钢结构建筑横梁
CN215519188U (zh) 装配式房屋龙骨架结构
CN2219286Y (zh) 塔吊的桅杆构件
CN216379179U (zh) 一种便于装卸的桥梁施工用挂篮
CN210500222U (zh) 一种用于存放预制墙板的支架
CN217870923U (zh) 一种轻质装配式建筑结构
CN208252008U (zh) 组合梯
CN219472680U (zh) 一种高强度塑料齿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