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7244A - 一种电梯召唤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召唤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7244A
CN113387244A CN202010167138.6A CN202010167138A CN113387244A CN 113387244 A CN113387244 A CN 113387244A CN 202010167138 A CN202010167138 A CN 202010167138A CN 113387244 A CN113387244 A CN 113387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reply
mode
elevator
passe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71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少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Hitachi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Hitachi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Hitachi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671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72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7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72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46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1/468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1Waiting time, i.e. response ti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38Wherein the call is registered without making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38Wherein the call is registered without making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elevator system
    • B66B2201/4646Wherein the call is registered without making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elevator system using voice recogn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53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wherein the call is registered using portabl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召唤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方法包括:获取厅外乘客的电梯召唤指令、依据所述电梯召唤指令对轿内乘客进行召唤提示、获取轿内乘客的答复指令、依据答复指令判断轿内乘客是否同意应答、依据所述判断结果选择答复模式以及执行答复模式;所述电梯召唤系统能实现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方法;所述电梯召唤系统及方法能显著提高电梯召唤的应答概率,还能提高乘客的候梯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召唤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召唤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普遍配置有专用运行功能和延长开门功能。当电梯处于专用运行状态时,电梯将限制厅外召唤指令输入,从而导致厅外呼叫无法被登记和应答。当电梯处于延长开门状态时,电梯会长时间保持开门状态以服务某一楼层乘客,进而也会导致电梯在长时间内无法应答其他楼层的厅外呼叫。
可见,上述两种功能会使电梯处于专用运行或延长开状态,进而导致厅外呼叫不被应答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在建筑区域内仅有单台电梯或电梯与电梯间距离较远的场合,厅外呼叫不被应答的情况发生的概率更大。
而当电梯处于专用运行或延长开门等长延时状态时,厅外乘客候梯时间过长,且厅外乘客对电梯服务状态及对电梯何时能够应答呼叫一无所知,会导致乘客乘梯体验变差。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电梯召唤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梯召唤系统及方法,其通过对轿内乘客进行召唤提示,能显著提高电梯召唤的应答概率,还能提高乘客的候梯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系统及方法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召唤方法,包括:
S1、获取厅外乘客的召唤指令;
S2、依据所述召唤指令对位于轿厢内的轿内乘客进行召唤提示;
S3、获取所述轿内乘客的答复指令;
S4、依据所述答复指令判断所述轿内乘客是否同意应答;
S5、依据所述判断结果选择答复模式;
S6、执行所述答复模式。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4中,以以下方式判断所述轿内乘客是否同意应答:
当在预设时间未获取所述轿内乘客的答复指令,则不同意应答,否则依据所述答复指令判断所述轿内乘客是否同意应答。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5中,若判断结果为同意应答,选择应答模式;当判断结果为不同意应答,选择拒绝模式。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拒绝模式包括以下动作中的至少一种:
结束流程;
对所述厅外乘客进行答复提示;以及,
对轿内乘客进行召唤提示,获取所述轿内乘客的答复指令,依据所述答复指令判断轿内乘客是否同意应答,若同意应答则选择应答模式,若不同意应答则选择结束流程。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应答模式包括以下动作:
调整轿厢的运行状态,以使所述轿厢运行至所述厅外乘客所在的楼层。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应答模式还包括以下动作:
对所述厅外乘客进行答复提示。
进一步,所述答复提示以语音模式、文字显示模式、闪灯模式或对话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
进一步,以所述语音模式或所述文字显示模式对所述厅外乘客进行答复提示时,所述答复提示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依据所述判断结果和所述运行状态信息生成答复信息的步骤;以及,
依据所述答复信息,通过所述语音模式或所述文字显示模式对所述轿内乘客进行答复提示的步骤。
进一步,所述答复信息包括电梯运行信息、候梯时间信息或乘梯建议信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召唤提示以语音模式、文字显示模式、闪灯模式或对话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梯召唤系统,所述电梯召唤系统包括:
一召唤单元,用于获取厅外乘客的召唤指令;
一厅外提示单元,用于对所述厅外乘客进行答复提示;
一轿内提示单元,与一轿内答复单元连接,用于对位于轿厢内的轿内乘客进行召唤提示并用于获取所述轿内乘客的答复指令;
一逻辑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召唤单元、所述厅外提示单元、所述轿厢以及所述轿内答复单元连接;
其中,所述逻辑处理单元或所述轿内答复单元用于执行依据由所述轿内提示单元获取的答复指令判断所述轿内乘客是否同意应答的判断动作并获取所述判断结果;
并且,所述逻辑处理单元还用于执行依据所述判断结果选择答复模式,并依据所述答复模式选择执行以下动作的一种或多种:
结束流程;
调整所述轿厢运行状态;
控制所述厅外提示单元进行答复提示;以及,
控制所述轿内提示单元和所述轿内答复单元进行召唤提示。
进一步,所述电梯召唤系统还包括:一对话单元,与所述逻辑处理单元连接,经配置用于所述轿内乘客和所述厅外乘客进行对话沟通。
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系统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方法通过对轿内乘客进行召唤提示,能使轿内乘客获知厅外乘客召唤电梯的事实,从而能提高电梯对厅外乘客的召唤指令的应答的概率;通过对厅外乘客进行答复提示,能使厅外乘客能快速得知电梯的运行状态和响应状态,进而能做出准确的候梯选择;通过采用对话模式实现召唤提示或答复提示,能使所述轿内乘客和厅外乘客能直接进行沟通和对话,进而能显著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提高效率。
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系统能用于实现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方法,能显著提高电梯的应答的概率、能使乘客及时获知电梯的运行状态,还能使轿内乘客和厅外乘客及时沟通,进而能提高乘客的用梯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附图中标号分别为:
1、厅外乘客;
2、轿内乘客;
10、召唤单元;
20、厅外提示单元;
30、逻辑处理单元;
40、轿内答复单元;
50、轿内提示单元
60、对话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图1是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所述电梯召唤系统。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系统包括召唤单元10、厅外提示单元20、逻辑处理单元30、轿内答复单元40以及轿内提示单元50。其中,所述逻辑处理单元30分别与所述召唤单元10、所述厅外提示单元20、所述轿内答复单元40以及轿厢连接,所述轿内提示单元50与所述轿内答复单元40连接。
具体地,所述召唤单元10用于获取并传送厅外乘客1的召唤指令。例如,所述召唤单元10获取厅外乘客1的召唤指令并将所述召唤指令传送至逻辑处理单元30。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召唤单元10设置在每一楼层的电梯厅外。所述召唤单元10可采用召唤箱。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召唤单元10可以安装设置在智能终端上,这里的智能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等任何可以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
具体地,所述厅外提示单元20用于对所述厅外乘客1进行答复提示。例如,所述厅外提示单元20接收由所述逻辑处理单元30传送的答复指令,并依据所述答复指令对所述厅外乘客1进行答复提示。通过所述厅外提示单元20能使所述厅外乘客1能及时获知轿内乘客2对其召唤指令的答复结果,以便于厅外乘客1能及时作出准确的候梯判断,提高乘客的乘梯体验。
其中,所述答复提示可以通过语音、文字显示或闪灯等方式实现。相应地,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厅外提示单元20选自语音提示器或语音播放装置、显示设备或楼层按钮灯。
具体地,所述轿内提示单元50用于对所述轿内乘客2进行召唤提示并用于获取并传送轿内乘客2的答复指令至所述轿内答复单元40。通过所述轿内提示单元50能使所述轿内乘客2及时获知厅外乘客1在召唤电梯这一事实,并能促使所述轿内乘客2针对所述召唤指令作出回复,从而能提高电梯的应答召唤概率。
其中,所述召唤提示可以通过语音、文字显示或闪灯等方式实现。相应地,所述轿内提示单元50选自语音提示器或语音播放装置、显示设备或楼层按钮灯。
具体地,所述轿内答复单元40用于传送来自所述逻辑处理单元30的召唤指令至所述轿内答复单元50;所述轿内答复单元40还用于接收并传递来自所述轿内提示单元50的答复指令至所述逻辑处理单元30。
例如,当接收到来自所述轿内答复单元40的召唤指令时,所述轿内答复单元50对所述轿内乘客2进行召唤提示;在进行召唤提示后,所述轿内答复单元50获取轿内乘客的答复指令并将所述答复指令传递至所述轿内答复单元40。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轿内提示单元50和所述轿内答复单元40均设置在轿厢内。所述轿内答复单元40为轿厢逻辑控制板。
具体地,所述轿内答复单元40或所述逻辑处理单元30用于对依据由所述轿内提示单元50获取的答复指令判断所述轿内乘客2是否同意应答并获取判断结果。
此外,所述逻辑处理单元30还用于依据所述判断结果选择答复模式,并依据所述答复模式控制执行以下动作的一种或多种:结束流程;控制轿厢运行状态;控制所述厅外提示单元20进行答复提示;以及,控制所述轿内提示单元50进行召唤提示。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逻辑处理单元30为电梯主控制板。
图2是本发明所述召唤系统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召唤系统还包括一对话单元60,所述对话单元60与所述逻辑处理单元30连接,经配置用于所述厅外乘客1和所述轿内乘客2进行直接对话。
在图2所示的电梯召唤系统中,通过设置对话单元60,能实现以对话模式进行召唤提示或答复提示。也就是说,所述召唤提示或所述答复提示,均能通过所述厅外乘客1和所述轿内乘客2的直接对话过程进行传达,进而能避免信息传递造成的延时,提高电梯召唤概率。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对话单元60可以为对讲装置、手机或者电话等。
图3为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梯召唤方法,所述电梯召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厅外乘客的召唤指令;
S2、依据所述召唤指令对位于轿厢内的轿内乘客进行召唤提示;
S3、获取所述轿内乘客的答复指令;
S4、依据所述答复指令判断所述轿内乘客是否同意应答;
S5、依据所述判断结果选择答复模式;
S6、执行所述答复模式。
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方法通过对轿内乘客2的进行召唤提示以及对所述厅外乘客1的答复提示步骤,能提高电梯对召唤指令的应答的概率;通过对所述厅外乘客1的答复提示,能使所述厅外乘客1能快速得知电梯的运行状态和响应状态,进而能做出准确的候梯选择。
在所述步骤S2中,以语音模式、文字显示模式、闪灯模式或对话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对所述轿内乘客2进行召唤提示。
通过所述召唤提示,所述轿内乘客2能及时获悉所述厅外乘客1在进行电梯召唤的事实,以便于所述轿内乘客2能依据上述事实尽快做出相应的反应或操作。
具体地,所述闪灯模式能通过楼层按钮灯实现。例如,当以闪灯模式进行召唤提示时,控制点亮对应的楼层按钮或保持按钮灯闪烁,用于提示轿内乘客2,此时有厅外乘客1在进行电梯召唤的事实。
具体地,所述对话模式能通过所述对话单元60实现。例如,当以对话模式进行召唤提示时,则可通过逻辑处理单元30控制直接启动对话单元60,使所述轿内乘客2和所述厅外乘客1通过所述对话单元60直接沟通,从而使轿内乘客2能及时获悉所述厅外乘客1在进行电梯召唤的事实。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对话单元60可以为对讲装置、手机或者电话等。
具体地,所述文字显示模式能通过显示设备实现。所述显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例如,当以文字显示模式进行召唤提示时,以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文字的方式,使所述轿内乘客2获知与所述召唤指令相关的召唤信息或/和问询信息。所述召唤信息或/和问询信息的具体内容包括如但不限于,“此时有厅外呼叫,请问可否应答?”或“厅外呼叫是否可被应答”。
所述语音模式能通过语音提示器或语音播放装置实现。例如,当以语音模式进行召唤提示时,以通过语音装置播放语音的方式,使所述轿内乘客2获知与所述召唤指令相关的召唤信息或/和问询信息。所述召唤信息或/和问询信息的具体内容包括如但不限于,“此时有厅外呼叫,请问可否应答?”或“厅外呼叫是否可被应答”。
在所述步骤S4中,通过以下方式判断轿内乘客2是否同意应答:当在预设时间未获取所述轿内乘客2的答复指令,则不同意应答;否则依据所述答复指令判断所述轿内乘客2是否同意应答。
具体地,当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并未接收到所述轿内乘客2的答复指令,则判断所述轿内乘客2不同意其所在轿厢响应所述厅外乘客1的召唤指令;当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接收到所述轿内乘客2的答复指令时,需要依据所述答复指令进一步判断所述轿内乘客2是否同意其所在轿厢响应所述厅外乘客1的召唤指令。
在实际应用时,所述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来设定,例如可以是60s或30s。
在本发明所述召唤系统中的所述轿内答复单元40或所述逻辑处理单元30,可经配置以执行依据所述答复指令判断所述轿内乘客是否同意应答的判断过程并获取所述判断结果。
在所述步骤S5中,若判断结果为同意应答,选择应答模式;当判断结果为不同意应答,选择拒绝模式。
也就是说,若步骤S4判断所述轿内乘客2同意其所在轿厢响应所述厅外乘客1的所述召唤指令时,则选择应答模式;若步骤S4判断所述轿内乘客2不同意其所在轿厢响应所述厅外乘客1的所述召唤指令时,则选择决绝模式。
其中,所述应答模式包括以下动作:依据所述答复指令对所述轿厢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当所述轿内乘客2同意其所在轿厢响应所述厅外乘客1的所述召唤指令时,所述轿厢能快速响应所述召唤指令并运行至响应的召唤楼层(所述厅外乘客1所在的楼层)。
在具体实施时,可通过所述逻辑处理单元30依据所述判断结果调整所述轿厢的运行状态。例如,可取消轿厢的长延时状态或专用状态。
可见,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方法能通过依据对轿内乘客答复指令的判断,调整轿厢的运行状态,克服了长延时状态或专用状态下厅外乘客1的候梯时间过长的问题。
具体地,所述应答模式还包括以下动作:依据所述答复指令对所述厅外乘客进行答复提示。
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拒绝模式包括以下动作中的至少一种:
结束流程;
对所述厅外乘客进行答复提示;以及,
对轿内乘客进行召唤提示,获取所述轿内乘客的答复指令(为了区分,以下称为:第二次获取答复指令),依据所述答复指令判断轿内乘客是否同意应答(为了区分,以下称为:第二次判断是否应答),若同意应答则选择应答模式,若不同意应答则选择结束流程。
具体地,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答复提示以语音模式、文字显示模式、闪灯模式或对话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
具体地,所述语音模式、所述文字显示模式、所述闪灯模式或所述对话模式,能分别通过语音提示器或语音播放装置、显示设备、楼层按钮灯或对话单元实现。
具体地,当以所述语音模式或所述文字显示模式进行所述答复提示时,所述答复提示以以下方式实现:
a、获取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依据所述判断结果和所述运行状态信息,生成答复信息的步骤;以及,
b、依据所述答复信息,通过所述语音模式或所述文字显示模式对所述轿内乘客进行答复提示的步骤。
其中,所述答复信息包括电梯运行信息、候梯时间信息或乘梯建议信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语音播报或者文字显示以下信息:“应答中,请稍后”、“电梯忙,请选乘其他电梯”、“预计应答时间”或者“电梯忙,暂不可应答,预计可应答时间5min,请稍后或选乘其他电梯”对所述厅外乘客1进行答复提示。
当以所述闪灯模式进行所述答复提示时,当一轿厢内的轿内乘客2同意应答时,可通过点亮所述电梯厅内与所述轿厢对应的提示灯,以使所述厅外乘客1获知是否有轿厢响应其召唤指令或者是哪一部电梯响应其召唤指令。
图4是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方法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梯召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厅外乘客的电梯召唤指令;
S2、在闪灯模式下,依据召唤指令对所述轿内乘客进行召唤提示;
S3、获取所述轿内乘客的答复指令;
S4、依据所述答复指令判断所述轿内乘客是否同意应答;
S5、依据所述判断结果选择答复模式;
S6、执行所述答复模式。
在所述步骤S2中,通过点亮轿厢内对应的对应楼层的按钮等进行召唤提示。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应答模式的包括的动作包括:调整轿厢的运行状态,所述拒绝模式的动作为:结束流程。
图5是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方法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梯召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厅外乘客的电梯召唤指令;
S2、在对话模式下对厅外乘客进行召唤提示;
S3、获取所述轿内乘客的答复指令;
S4、依据所述答复指令判断所述轿内乘客是否同意应答;
S5、依据所述判断结果选择答复模式;
S6、执行所述答复模式。
在所述步骤S2中,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系统的逻辑处理单元30依据来自所述召唤单元10的所述召唤指令控制所述对话单元60打开,所述轿内乘客2和所述厅外乘客1直接沟通。所述应答模式的动作为:调整轿厢的运行状态,所述拒绝模式的动作为:结束流程。
图6是本发明所述电梯召唤方法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梯召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厅外乘客的电梯召唤指令;
S2、在所述画面显示模式下,依据召唤指令对所述轿内乘客进行召唤提示;
S3、获取所述轿内乘客的答复指令;
S4、依据所述答复指令判断所述轿内乘客是否同意应答;
S5、依据所述判断结果选择答复模式;
S6、执行所述答复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答模式的动作包括:对所述轿厢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以及对所述厅外乘客进行答复提示。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答复提示模式采用画面显示模式的方式进行。
所述拒绝模式的包括以下步骤:
1)在对话模式下,对轿内乘客2进行召唤提示;
2)获取所述轿内乘客2的答复指令;以及
3)依据所述答复指令判断轿内乘客2是否同意应答,若同意应答则选择应答模式,若不同意应答则选择结束流程。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梯召唤系统及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梯召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获取厅外乘客的召唤指令;
S2、依据所述召唤指令对位于轿厢内的轿内乘客进行召唤提示;
S3、获取所述轿内乘客的答复指令;
S4、依据所述答复指令判断所述轿内乘客是否同意应答;
S5、依据所述判断结果选择答复模式;
S6、执行所述答复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召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以以下方式判断所述轿内乘客是否同意应答:
当在预设时间未获取所述轿内乘客的答复指令,则不同意应答,否则依据所述答复指令判断所述轿内乘客是否同意应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召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若判断结果为同意应答,选择应答模式;当判断结果为不同意应答,选择拒绝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召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拒绝模式包括以下动作中的至少一种:
结束流程;
对所述厅外乘客进行答复提示;以及,
对轿内乘客进行召唤提示,获取所述轿内乘客的答复指令,依据所述答复指令判断轿内乘客是否同意应答,若同意应答则选择应答模式,若不同意应答则选择结束流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召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应答模式包括以下动作:
调整轿厢的运行状态,以使所述轿厢运行至所述厅外乘客所在的楼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召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应答模式还包括以下动作:
对所述厅外乘客进行答复提示。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电梯召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答复提示以语音模式、文字显示模式、闪灯模式或对话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召唤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语音模式或所述文字显示模式对所述厅外乘客进行答复提示时,所述答复提示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依据所述判断结果和所述运行状态信息生成答复信息的步骤;以及,
依据所述答复信息,通过所述语音模式或所述文字显示模式对所述轿内乘客进行答复提示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召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答复信息包括电梯运行信息、候梯时间信息或乘梯建议信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召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召唤提示以语音模式、文字显示模式、闪灯模式或对话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
11.一种电梯召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召唤系统包括:
一召唤单元,用于获取厅外乘客的召唤指令;
一厅外提示单元,用于对所述厅外乘客进行答复提示;
一轿内提示单元,与一轿内答复单元连接,用于对位于轿厢内的轿内乘客进行召唤提示并用于获取所述轿内乘客的答复指令;
一逻辑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召唤单元、所述厅外提示单元、所述轿厢以及所述轿内答复单元连接;
其中,所述逻辑处理单元或所述轿内答复单元用于执行依据由所述轿内提示单元获取的答复指令判断所述轿内乘客是否同意应答的判断动作并获取所述判断结果;
并且,所述逻辑处理单元还用于执行依据所述判断结果选择答复模式,并依据所述答复模式选择执行以下动作的一种或多种:
结束流程;
调整所述轿厢运行状态;
控制所述厅外提示单元进行答复提示;以及,
控制所述轿内提示单元和所述轿内答复单元进行召唤提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梯召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召唤系统还包括:
一对话单元,与所述逻辑处理单元连接,经配置用于所述轿内乘客和所述厅外乘客进行对话沟通。
CN202010167138.6A 2020-03-11 2020-03-11 一种电梯召唤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33872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7138.6A CN113387244A (zh) 2020-03-11 2020-03-11 一种电梯召唤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7138.6A CN113387244A (zh) 2020-03-11 2020-03-11 一种电梯召唤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7244A true CN113387244A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15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7138.6A Pending CN113387244A (zh) 2020-03-11 2020-03-11 一种电梯召唤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7244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511847D0 (en) * 1984-05-15 1985-06-19 Hitachi Ltd Elevator call signalling system
CN1374923A (zh) * 1999-07-02 2002-10-16 奥蒂斯电梯公司 自动电梯目的地要求的处理和登记
CN104150297A (zh) * 2014-07-18 2014-11-19 成都海光核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高层楼宇多电梯系统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29547A (zh) * 2015-06-17 2015-12-09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044433A (zh) * 2016-07-13 2016-10-26 海宁德尔格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救援可视交互装置
CN108002153A (zh) * 2017-12-18 2018-05-08 广东卓梅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自动电梯召唤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09177785U (zh) * 2018-12-04 2019-07-30 深圳市互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通话器
CN110626892A (zh) * 2019-09-02 2019-12-31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511847D0 (en) * 1984-05-15 1985-06-19 Hitachi Ltd Elevator call signalling system
CN1374923A (zh) * 1999-07-02 2002-10-16 奥蒂斯电梯公司 自动电梯目的地要求的处理和登记
CN104150297A (zh) * 2014-07-18 2014-11-19 成都海光核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高层楼宇多电梯系统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29547A (zh) * 2015-06-17 2015-12-09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044433A (zh) * 2016-07-13 2016-10-26 海宁德尔格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救援可视交互装置
CN108002153A (zh) * 2017-12-18 2018-05-08 广东卓梅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自动电梯召唤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09177785U (zh) * 2018-12-04 2019-07-30 深圳市互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通话器
CN110626892A (zh) * 2019-09-02 2019-12-31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21124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US10645543B2 (en) Elevator service requesting based on social media application module
EP2241096B1 (en) Flexible telematic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elematics to a vehicle
US9902591B2 (en) Method for giving destination calls in an elevator system and an elevator system
EP3418236B1 (en) Determination of the motion of a passenger relative to an elevator car
CN109678016B (zh) 一种基于蓝牙通信的电梯控制方法
WO2006005789A2 (en) Elevator arrangement
CN110526050A (zh) 电梯控制方法
JP2018521932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ホール及びかご呼びを開始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3387244A (zh) 一种电梯召唤系统及方法
JP6555173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12158690A (zh) 电梯无线外呼控制器
CN111977476A (zh)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及系统
JP6434115B1 (ja) 乗場操作盤および制御方法
WO2021206319A1 (ko) 차량 핸즈프리 전화 연결 시스템
CN110697527B (zh) 退出轿顶检修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JP2001302117A (ja) エレベータ行先階登録システム
CN110921447A (zh) 电梯到站提醒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2030019B1 (ko) Avn 기기를 이용한 차량 제어시스템 장치
JP7124181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KR20160109186A (ko) 전자태그 시스템이 적용된 엘리베이터의 호출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호출방법
CN105764039A (zh) 一种基于呼叫中心的车台监听方法及车台监听系统
CN114979994B (zh) 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309978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219098424U (zh) 电梯一键拨号对讲系统和包括其的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