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7200A - 装船机及电缆导向结构 - Google Patents

装船机及电缆导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7200A
CN113387200A CN202110621594.8A CN202110621594A CN113387200A CN 113387200 A CN113387200 A CN 113387200A CN 202110621594 A CN202110621594 A CN 202110621594A CN 113387200 A CN113387200 A CN 113387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guide
groove
inle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15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7200B (zh
Inventor
李奉生
曹毅
王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Tianjin Por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Tianjin Por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Tianjin Por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Tianjin Por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215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7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7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7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7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7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7/00Loading or unloading vehicles
    • B65G67/60Loading or unloading ships
    • B65G67/606Loading or unloading ships us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lk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04Guiding surfaces within slots or groov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00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4Bul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4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electric cords or electric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船机及其电缆导向结构,装船机包括主体、悬臂、电缆和电缆导向结构,悬臂能够转动地设置在主体上。电缆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第一导向件用于设置于装船机的主体上,第一导向件上形成有容置槽,容置槽用于容置部分电缆,容置槽形成有进线口和出线口,进线口朝向出线口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二导向件用于设置于装船机的悬臂上,第二导向件上形成有导向槽,导向槽用于容置部分电缆,导向槽形成有导入口和导出口,导入口朝向导出口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均位于第一平面,第二导向件能够在悬臂带动下在第一平面内相对第一导向件转动。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能够减少电缆在悬臂转动时的磨损。

Description

装船机及电缆导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港口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装船机及电缆导向结构。
背景技术
装船机是用于散料码头装船时使用的大型散料机械。一般装船机由悬臂、走行装置、门架、塔架、俯仰装置、回转装置等组成。当悬臂通过俯仰装置进行角度变换时,连接在悬臂上的电缆会和悬臂之间产生摩擦,进而导致电缆的外层磨损,影响装船机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装船机的电缆磨损的问题,提供一种装船机及电缆导向结构。
一种装船机的电缆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用于设置于装船机的主体上,所述第一导向件上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部分电缆,所述容置槽贯穿所述第一导向件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进线口朝向所述出线口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导向件用于设置于装船机的悬臂上,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第一导向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向件上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容置部分电缆,所述导向槽贯穿所述第二导向件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导入口和导出口,所述导向槽的所述导入口能够与所述容置槽的所述出线口相连通,所述导入口朝向所述导出口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位于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导向件能够在所述悬臂带动下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相对所述第一导向件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船机的电缆导向结构还包括转向件,所述转向件用于设置于所述悬臂上,所述转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相连接,所述转向件上形成有转向槽,所述转向槽贯穿所述转向件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转入口和转出口,所述转向槽的所述转入口能够与所述导向槽的所述导出口相连通,所述转入口朝向所述转出口的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交。
具体地,所述转向槽为凸弧形槽,凸弧形的所述转向槽的凸弧面内壁用于支撑所述电缆,所述转向槽贯穿所述凸弧面内壁相对的一侧形成有放入口,以使所述转入口和所述转出口分别位于所述放入口的相背对的两侧并与所述放入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线口所在平面与所述出线口所在平面相交,且所述进线口和所述出线口的所在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交。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入口所在平面与所述导出口所在平面相交,且所述导入口和所述导出口的所在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入口所在平面与所述转出口所在平面相交,所述转入口或所述转出口的所在平面能够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分线部,多个所述第一分线部沿垂直于所述电缆长度的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分线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线槽,所述进线口和所述出线口分别能够与所述第一线槽相连通,每一所述第一线槽能够对应容置一根电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分线部,多个第二分线部沿垂直于所述电缆长度的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分线部之间形成有第二线槽,所述导入口和所述导出口分别能够与所述第二线槽相连通,每一所述第二线槽能够对应容置一根电缆。
一种装船机,包括主体、悬臂、电缆和如上所述的电缆导向结构,所述悬臂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电缆的一端连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电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悬臂用于连接外部设备;所述第一导向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于所述悬臂上,所述悬臂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导向件相对所述第一导向件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船机还包括接线箱,所述接线箱与所述第一导向件相对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接线箱上形成有接入口和接出口,所述接入口和所述接出口均位于所述接线箱朝向所述第一导向件的一侧面上,以使所述电缆依次穿过所述接入口、所述接线箱内、所述接出口并由所述进线口穿设于所述容置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箱内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用于蒸发所述接线箱内的水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入口和所述接出口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能够抵触于所述电缆的外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船机还包括电缆桥架,所述电缆桥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接线箱,所述电缆桥架内形成有防护槽,所述接出口通过所述防护槽与所述进线口相连通,以使所述电缆依次穿出所述接出口、所述防护槽、由所述进线口穿设于所述容置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槽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凸起,一侧内壁上的所述凸起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侧内壁上的至少两个所述凸起沿所述电缆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相对两侧内壁上的凸起沿所述电缆的长度方向相对交错设置,且相对两侧内壁上的凸起在垂直于电缆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电缆的直径,所述凸起用于抵触于所述电缆的外表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槽相对的两侧内壁为波浪形结构,波浪形的所述内壁的突出部分能够抵触所述电缆的外表面,波浪形的一侧内壁突出部分对应另一侧波浪形内壁的凹陷部分,以使相对的两侧波浪形内壁保持平行,波浪形的两侧所述内壁在垂直于电缆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电缆的直径。
上述装船机及电缆导向结构,悬臂能够相对装船机主体进行转动,第一导向件设置在主体上,第二导向件设置在悬臂上。装船机的电缆沿第一方向穿设于容置槽内后,再沿第二方向穿设于导向槽内,并连接外部设备。在悬臂转动并带动第二导向件在第一平面内相对第一导向件转动时,由于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之间相对间隔设置,出线口和导入口之间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使得电缆能够在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之间设置一定的活动余量,避免在悬臂转动过程中对电缆产生拉扯,导致破坏电缆的完整性产生安全隐患。同时,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之间的间距固定,也能够限制电缆的活动余量,避免电缆设置的活动余量太长,在悬臂转动过程中,导致电缆之间相互缠绕产生安全隐患,因此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具有收纳整理电缆的作用,保证了电缆导向结构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进一步,在悬臂转动带动电缆伸缩的过程中,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能够对电缆的排布起到引导和保护的作用,避免电缆在悬臂上摩擦导致电缆外层破损,引发安全事故。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提高了装船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装船机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电缆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悬臂转动后的电缆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的电缆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元件标记如下:
10、装船机;100、第一导向件;200、第二导向件;300、转向件;400、接线箱;500、电缆桥架;600、电气室;700、主体;800、悬臂;900、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和图2,一实施例中的装船机10,包括主体700、悬臂800、电缆900和电缆导向结构,所述悬臂800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700上;所述电缆900的一端连在所述主体700上,所述电缆900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悬臂800用于连接外部设备。所述电缆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向件100和第二导向件200,所述第一导向件100用于设置于装船机10的主体700上,所述第一导向件100上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部分电缆900,所述容置槽贯穿所述第一导向件100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进线口朝向所述出线口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导向件200用于设置于装船机10的悬臂800上,所述第二导向件200与所述第一导向件10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向件200上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容置部分电缆900,所述导向槽贯穿所述第二导向件200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导入口和导出口,所述导向槽的所述导入口能够与所述容置槽的所述出线口相连通,所述导入口朝向所述导出口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位于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导向件200能够在所述悬臂800带动下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相对所述第一导向件100转动。
悬臂800能够相对装船机10的主体700进行转动,第一导向件100设置在主体700上,第二导向件200设置在悬臂800上。装船机10的电缆900沿第一方向穿设于容置槽内后,再沿第二方向穿设于导向槽内,并连接外部设备。在悬臂800转动并带动第二导向件200在第一平面内相对第一导向件100转动时,由于第一导向件100和第二导向件200之间相对间隔设置,出线口和导入口之间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使得电缆900能够在第一导向件100和第二导向件200之间设置一定的活动余量,避免在悬臂800转动过程中对电缆900产生拉扯,导致破坏电缆900的完整性产生安全隐患。同时,第一导向件100和第二导向件200之间的间距固定,也能够限制电缆900的活动余量,避免电缆900设置的活动余量太长,在悬臂800转动过程中,导致电缆900之间相互缠绕产生安全隐患,因此第一导向件100和第二导向件200具有收纳整理电缆900的作用,保证了电缆导向结构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进一步,在悬臂800转动带动电缆900伸缩的过程中,第一导向件100和第二导向件200能够对电缆900的排布起到引导和保护的作用,避免电缆900在悬臂800上摩擦导致电缆900外层破损,引发安全事故。第一导向件100和第二导向件200提高了装船机1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了电缆900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装船机10的维护成本。同时,在电缆900的外表面设置第一导向件100和第二导向件200能够对电缆900的外表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电缆900在外部环境中被外部破坏或加速老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船机10的电缆导向结构还包括转向件300,所述转向件300用于设置于所述悬臂800上,所述转向件300与所述第二导向件200相连接,所述转向件300上形成有转向槽,所述转向槽贯穿所述转向件300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转入口和转出口,所述转向槽的所述转入口能够与所述导向槽的所述导出口相连通,所述转入口朝向所述转出口的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交。
由于转向件300的第三方向能够与第一平面相交,所以当电缆900穿过第一导向件100和第二导向件200后,穿设在转向件300上时,电缆900的布置方向发生了改变。进而电缆900沿与第一平面相交的方向进行布置。转向件300能够在电缆900需要转向的过程中,限定电缆900的转向角度,同时保证电缆900能够在转向时集中于转向槽内,避免电缆900散乱,提高后期的检修难度。转向件300提高了电缆导向结构的实用性以及应用范围。
具体地,所述转向槽为凸弧形槽,凸弧形的所述转向槽的凸弧面内壁用于支撑所述电缆900。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槽贯穿所述凸弧面内壁相对的一侧形成有放入口,以使所述转入口和所述转出口分别位于所述放入口的相背对的两侧并与所述放入口连通。电缆900由放入口放入到转向槽内,以使电缆900的外表面贴合在转向槽的凸弧内壁上。当电缆900由转入口沿着转向槽的凸弧面内壁向转出口移动时,凸弧面内壁能够为电缆900提供支撑,使得电缆900能够更加稳定地沿着转向槽的朝向进行延伸,提高了转向件300的转向稳定性。同时,相较于电缆900直接接触悬臂800的棱角,由于转向槽是弧面能够减少悬臂800转动过程中对电缆900外表面的磨损。转向口便于电缆900在穿出导向槽之后,能够设置在转向槽内。转向口也有利于观察电缆900在转向槽内排布和走向,避免电缆900之间过渡缠绕,有效提高电缆900的使用寿命和装船机10的电路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线口所在平面与所述出线口所在平面相交,且所述进线口和所述出线口的所在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入口所在平面与所述导出口所在平面相交,且所述导入口和所述导出口的所在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交。
由于进线口所在平面与出线口所在平面相交,进线口和出线口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使得电缆900穿设在容置槽内后,电缆900的布置方向发生了改变,继而便于对电缆900在装船机10上的设置进行引导作用,提高电缆导向结构的实用性。同理,导入口和导出口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夹角,也能够对电缆900的布置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入口所在平面与所述转出口所在平面相交,所述转入口或所述转出口的所在平面能够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由于转入口或转出口所在平面能够与第一平面平行,而转入口和转出口存在一定的夹角,便于电缆900穿过导向槽之后,能够朝向与第一平面相交的方向进行布置,提高了电缆导向结构的使用便捷性和实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件100开设所述进线口和所述出线口处形成有倒角;所述第二导向件200开设所述导入口和所述导出口处形成有倒角;所述转向件300开设所述转入口或所述转出口处形成有倒角。倒角结构能够减少电缆900和电缆导向结构直接的磨损,提高电缆导向结构的实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分线部,多个所述第一分线部沿垂直于所述电缆900长度的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分线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线槽,所述进线口和所述出线口分别能够与所述第一线槽相连通,每一所述第一线槽能够对应容置一根电缆90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分线部,多个第二分线部沿垂直于所述电缆900长度的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分线部之间形成有第二线槽,所述导入口和所述导出口分别能够与所述第二线槽相连通,每一所述第二线槽能够对应容置一根电缆900。
由于第一分线部和第二分线部能够对应容置一根电缆900,便于后期在对电缆900进行检修时,能够清楚看到每根电缆900的情况,提高了检修效率,也提高了电缆导向结构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分线部,多个第三分线部沿垂直于所述电缆900长度的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分线部之间形成有第三线槽,所述第三线槽能够与所述导入口和所述导出口相连通,每一所述第三线槽能够对应容置一根电缆900。在转向槽上设置第三分线部并形成第三线槽有利于提高电缆导向结构的实用性。
参阅图1和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船机10还包括接线箱400,所述接线箱400与所述第一导向件100相对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700上,所述接线箱400上形成有接入口和接出口,所述接入口和所述接出口均位于所述接线箱400朝向所述第一导向件100的一侧面上,以使所述电缆900依次穿过所述接入口、所述接线箱400内、所述接出口并由所述进线口穿设于所述容置槽内。接线箱400能够便于后续对装船机10的电路进行更换接线操作。也能够提高电缆9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装船机10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箱400内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用于蒸发所述接线箱400内的水分。在接线箱400内设置加热元件能够蒸发接线箱400内的水分,延长接线箱400的使用寿命,提高接线效果,保证装船机10的电路安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入口和所述接出口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能够抵触于所述电缆900的外表面上。密封元件能够保证外界杂质不能进入接线箱400内,避免对接线箱400内部设置造成破坏,提高了接线箱400的可靠性和装船机10电路的安全性。
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船机10还包括电缆桥架500,所述电缆桥架50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向件100和所述接线箱400,所述电缆桥架500内形成有防护槽,所述接出口通过所述防护槽与所述进线口相连通,以使所述电缆900依次穿出所述接出口、所述防护槽、由所述进线口穿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当电缆900由接出口从接线箱400内穿出后,通过电缆桥架500穿设在容置槽内,电缆桥架500能够保护电缆900在穿设过程中的稳定,不会受到外界大风或其他因素影响导致电缆900在接出口和容置槽之间发生牵扯。电缆桥架500提高了转船机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槽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凸起,一侧内壁上的所述凸起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侧内壁上的至少两个所述凸起沿所述电缆90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相对两侧内壁上的凸起沿所述电缆900的长度方向相对交错设置,且相对两侧内壁上的凸起在垂直于电缆900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电缆900的直径。所述凸起用于抵触于所述电缆900的外表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槽相对的两侧内壁为波浪形结构,波浪形的所述内壁的突出部分能够抵触所述电缆900的外表面,波浪形的一侧内壁突出部分对应另一侧波浪形内壁的凹陷部分,以使相对的两侧波浪形内壁保持平行,波浪形的两侧所述内壁在垂直于电缆900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电缆900的直径。
若防护槽为直板内壁时,电缆900的外表面和内壁的接触面积较大,会增加电缆900移动时的摩擦力,继而增加了电缆900外表面的磨损。而电缆900穿设在波浪形的防护槽内时,防护槽的凸起部分能够抵触在电缆900的外表面上,为电缆900提供一定的稳固支撑作用,保证电缆900能够在防护槽内稳定滑动,不会产生晃动发生牵扯的同时,也能够减少防护槽内壁和电缆900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降低电缆900外表面的磨损。提高了装船机10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阅图1和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船机10还包括电气室600,所述电气室600设置于所述主体700上,所述电气室600用于提供电能,所述电缆90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气室600,所述电缆90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容置槽、所述导向槽,并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电缆900将电气室600的电力传输给外部设备,同时结合电缆导向结构,能够提高电气室600输出电力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装船机的电缆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船机的电缆导向结构包括:
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用于设置于装船机的主体上,所述第一导向件上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部分电缆,所述容置槽贯穿所述第一导向件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进线口朝向所述出线口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及
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用于设置于装船机的悬臂上,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第一导向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向件上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容置部分电缆,所述导向槽贯穿所述第二导向件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导入口和导出口,所述导向槽的所述导入口能够与所述容置槽的所述出线口相连通,所述导入口朝向所述导出口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位于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导向件能够在所述悬臂带动下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相对所述第一导向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船机的电缆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件,所述转向件用于设置于所述悬臂上,所述转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相连接,所述转向件上形成有转向槽,所述转向槽贯穿所述转向件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转入口和转出口,所述转向槽的所述转入口能够与所述导向槽的所述导出口相连通,所述转入口朝向所述转出口的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装船机的电缆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槽为凸弧形槽,凸弧形的所述转向槽的凸弧面内壁用于支撑所述电缆,所述转向槽贯穿所述凸弧面内壁相对的一侧形成有放入口,以使所述转入口和所述转出口分别位于所述放入口的相背对的两侧并与所述放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装船机的电缆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口所在平面与所述出线口所在平面相交,且所述进线口和所述出线口的所在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交;和/或
所述导入口所在平面与所述导出口所在平面相交,且所述导入口和所述导出口的所在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交;和/或
所述转入口所在平面与所述转出口所在平面相交,所述转入口或所述转出口的所在平面能够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装船机的电缆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分线部,多个所述第一分线部沿垂直于所述电缆长度的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分线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线槽,所述进线口和所述出线口分别能够与所述第一线槽相连通,每一所述第一线槽能够对应容置一根电缆;和/或
所述导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分线部,多个第二分线部沿垂直于所述电缆长度的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分线部之间形成有第二线槽,所述导入口和所述导出口分别能够与所述第二线槽相连通,每一所述第二线槽能够对应容置一根电缆。
6.一种装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船机包括:
主体;
悬臂,所述悬臂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
电缆,所述电缆的一端连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电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悬臂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及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于所述悬臂上,所述悬臂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导向件相对所述第一导向件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装船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箱,所述接线箱与所述第一导向件相对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接线箱上形成有接入口和接出口,所述接入口和所述接出口均位于所述接线箱朝向所述第一导向件的一侧面上,以使所述电缆依次穿过所述接入口、所述接线箱内、所述接出口并由所述进线口穿设于所述容置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装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箱内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用于蒸发所述接线箱内的水分;或
所述接入口和所述接出口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能够抵触于所述电缆的外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装船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缆桥架,所述电缆桥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接线箱,所述电缆桥架内形成有防护槽,所述接出口通过所述防护槽与所述进线口相连通,以使所述电缆依次穿出所述接出口、所述防护槽、由所述进线口穿设于所述容置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装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槽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凸起,一侧内壁上的所述凸起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侧内壁上的至少两个所述凸起沿所述电缆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相对两侧内壁上的凸起沿所述电缆的长度方向相对交错设置,且相对两侧内壁上的凸起在垂直于电缆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电缆的直径,所述凸起用于抵触于所述电缆的外表面;或
所述防护槽相对的两侧内壁为波浪形结构,波浪形的所述内壁的突出部分能够抵触所述电缆的外表面,波浪形的一侧内壁突出部分对应另一侧波浪形内壁的凹陷部分,以使相对的两侧波浪形内壁保持平行,波浪形的两侧所述内壁在垂直于电缆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电缆的直径。
CN202110621594.8A 2021-06-03 2021-06-03 装船机 Active CN113387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1594.8A CN113387200B (zh) 2021-06-03 2021-06-03 装船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1594.8A CN113387200B (zh) 2021-06-03 2021-06-03 装船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7200A true CN113387200A (zh) 2021-09-14
CN113387200B CN113387200B (zh) 2022-12-09

Family

ID=77618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1594.8A Active CN113387200B (zh) 2021-06-03 2021-06-03 装船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720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758344A1 (ru) * 1978-05-19 1980-08-23 Stanislav A Gordeev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й передачи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от неподвижного .объекта к подвижному 1
FR2647604A1 (en) * 1989-05-25 1990-11-30 Electricite De France Device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to moored ships
CN205132778U (zh) * 2015-11-20 2016-04-06 江苏工力重机有限公司 自行式装船机电缆上机装置
CN207705698U (zh) * 2017-12-05 2018-08-07 广东深联实业有限公司 横担电缆桥架
CN208279057U (zh) * 2018-05-29 2018-12-25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电缆磨损的支撑装置及包含其的吊机
CN208461370U (zh) * 2018-05-21 2019-02-01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拆分电缆桥架
CN110445084A (zh) * 2019-09-03 2019-11-12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自升式平台潜水泵电缆的导缆装置
CN111422702A (zh) * 2020-03-06 2020-07-17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电缆收放结构及行走装置
CN112173764A (zh) * 2020-09-09 2021-01-05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装船机及其悬臂
CN112340531A (zh) * 2020-11-23 2021-02-09 江苏健龙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输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758344A1 (ru) * 1978-05-19 1980-08-23 Stanislav A Gordeev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й передачи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от неподвижного .объекта к подвижному 1
FR2647604A1 (en) * 1989-05-25 1990-11-30 Electricite De France Device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to moored ships
CN205132778U (zh) * 2015-11-20 2016-04-06 江苏工力重机有限公司 自行式装船机电缆上机装置
CN207705698U (zh) * 2017-12-05 2018-08-07 广东深联实业有限公司 横担电缆桥架
CN208461370U (zh) * 2018-05-21 2019-02-01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拆分电缆桥架
CN208279057U (zh) * 2018-05-29 2018-12-25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电缆磨损的支撑装置及包含其的吊机
CN110445084A (zh) * 2019-09-03 2019-11-12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自升式平台潜水泵电缆的导缆装置
CN111422702A (zh) * 2020-03-06 2020-07-17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电缆收放结构及行走装置
CN112173764A (zh) * 2020-09-09 2021-01-05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装船机及其悬臂
CN112340531A (zh) * 2020-11-23 2021-02-09 江苏健龙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输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7200B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18176B2 (ja)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源装置
CN107867193A (zh) 电动汽车充放电装置
CN113387200B (zh) 装船机
US20110089284A1 (en) Cable tensioning device
JP2020527007A (ja) 充電アダプタ及び充電装置
CN104604064B (zh) 线束保护管的夹具结构
CN111039103A (zh) 便携式高压试验测试线遥控绕线器
CN201000536Y (zh) 显影剂盒
KR101311219B1 (ko) 멀티탭
CN204366387U (zh) 一种换带系统
CN107636909B (zh) 用于从固定网络为便携式装置馈送电力的紧凑连接器和紧凑插座
CN217158408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07353762U (zh) 一种通用性强的道路施工电缆保护装置
WO2018103337A1 (zh) 电池包测试装置
CN207967557U (zh) 一种可以避免发生倾斜和滑落的天车电源集电器
CN114017471A (zh) 缆线保护引导装置
CN101811625B (zh) 堆取料机穿连电缆线的保护装置
CN209730204U (zh) Bms系统接线防护套
CN210200812U (zh) 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蓄电池箱
CN208963269U (zh) 一种高精度耐腐蚀的小型船用缆桩
CN107963418A (zh) 一种输送机调心装置
CN210182949U (zh) 一种用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电缆保护装置
CN215498062U (zh) 一种走线线槽
CN207946741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连接线整理架
CN207311168U (zh) 一种充电桩及充电桩的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