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4391A - 一种流量可控的造口清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量可控的造口清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4391A
CN113384391A CN202110742538.XA CN202110742538A CN113384391A CN 113384391 A CN113384391 A CN 113384391A CN 202110742538 A CN202110742538 A CN 202110742538A CN 113384391 A CN113384391 A CN 113384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ma
balloon
tube
pip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25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4391B (zh
Inventor
韩琳
吕琳
马玉霞
王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1074253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43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4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4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4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43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44Devices worn by the patient for reception of urine, faeces, catamenial or other discharge; Portable urination aids; Colostomy devices
    • A61F5/442Devices worn by the patient for reception of urine, faeces, catamenial or other discharge; Portable urination aids; Colostomy devices having irrigation ports or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44Devices worn by the patient for reception of urine, faeces, catamenial or other discharge; Portable urination aids; Colostomy devices
    • A61F5/445Colostomy, ileostomy or urethrostomy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00Medical syringes, e.g. enemata; Irrigators
    • A61M3/02Enemata; Irrig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0Trunk
    • A61M2210/1042Alimentary tract
    • A61M2210/106Small intest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0Trunk
    • A61M2210/1042Alimentary tract
    • A61M2210/1064Large intesti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ursing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量可控的造口清洗装置,包括:输液管,其与气囊导管连接;储便袋,其两端的开放开口之间以贯穿储便袋的方式设置有通管;其中:气囊导管能够插入通管;通管连通至少一个导向管;通管内设置有与气囊导管的管式气囊彼此抵靠以堵塞通管形成密封空间从而驱使液体沿导向管排出的第一限位件。发明通过第一限位件以及气囊导管在撤出时重新膨胀管式气囊堵塞通管,从而造口与管式气囊之间能够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一方面能够避免造口排泄的液体从通管溢出,另一方面还能够迫使造口排泄的液体和粪便从导向管排出,提高负压吸引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流量可控的造口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量可控的造口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造口即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对肠管进行分离,将肠管的一端引出到体表(肛门或尿道移至腹壁)形成一个开口。造口的目的是肠道内容物的输出、减轻肠梗阻、保护远端肠道口的吻合或损伤、促进肠疾病的痊愈、肠道减压等。此外,还有结肠造口术、尿道造口术等。
造口患者由于检查、治疗和训练造口排便习惯等需求,需要经造口进行灌洗,以达到促进排便、清洁肠道等目的。但由于造口改变了正常排便方式且无括约肌功能,达不到有意识地控制排泄,容易导致灌洗过程中灌洗液边灌边溢,进入肠道内的液体无法达到核定量,不能保留在肠道内一定时间,影响灌洗效果。
例如,公开号为CN104083811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灌肠套件装置及灌肠方法,该灌肠套件装置包括储便袋、缓冲袋、输液管。储便袋与缓冲袋之间连通。缓冲袋背面开有输液管导孔,正面开设有造瘘口。输液管一端穿过缓冲袋背面的输液管导孔,然后从造瘘口伸出。输液管伸出造瘘口外的输液管外壁上设置有气囊套。双面粘贴环套在气囊套的根部,并且双面粘贴环一面与缓冲袋中的造瘘口或肛门的四周粘贴。输液管的另一端为液体进口。一方面,该专利文献通过连通储便袋与缓冲袋,用于避免带压粪便液在冲出造瘘口的瞬间所发生的粪便飞溅的尴尬局面,避免对病人、医护人员及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该专利文献通过在造瘘口外的输液管设置气囊管,用于在气囊管膨胀后将人体造瘘口或者肛门密封,进而灌洗过程中不易发生液体逆流和喷溅,减少液体外溢,并能够阻止肠道内液体反流。此外,储便袋与缓冲袋之间的连通结构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形开口,能够有效地防止储便袋内的粪便回液到缓冲袋内。
但是,该专利文献提供的装置存在液体逆流和液体流速控制的问题。一方面在输入灌洗液阶段,其通过单向阀向气囊套管注入气体以膨胀气囊套管,从而气囊套管封堵造口或者肛门。由于需要灌入灌洗液体,气囊套管不会挤压封闭输液导管,因此输液导管始终处于连通状态,在灌入灌洗液完成后,肠内液体存在逆流至输液导管的可能。另一方面,在灌洗完成后,储便袋与缓冲袋之间的连通结构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形开口,开口较小的一侧位于缓冲袋,而开口较大的一侧位于储便袋,因此缓冲袋流入储便袋液体的速度缓慢,极易导致缓冲袋内液体积聚,进而浸染造口,导致造口感染。此外,由于造口设置于人体腹部,在患者采用平卧位的方式进行灌洗的情况下,该专利文献的储便袋位于缓冲袋的上方,缓冲袋内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覆盖和接触造口,而且储便袋内的液体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至缓冲袋内,进而污染造口。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可控的造口清洗装置,包括:
输液管,其与气囊导管连接;
储便袋,其两端的开放开口之间以贯穿储便袋的方式设置有通管。优选地,气囊导管能够插入通管。通管连通至少一个导向管。通管内设置有与气囊导管的管式气囊彼此抵靠以堵塞通管形成密封空间从而驱使液体沿导向管排出的第一限位件。现阶段的造口清洗装置为了建立防漏和接便的功能,一般采用储便袋的设置,即气囊导管需要插入储便袋,然后穿出储便袋插入造口,从而将灌洗液体导入肠体。但为了接便和防止喷溅污染环境,需要在撤出气囊导管后,储便袋盛接造口排出的排泄物,这就要求气囊导管相对储便袋彼此独立,保证气囊导管插入造口和撤出造口的移动能力,即气囊导管穿过储便袋的开口不是密封的,例如本发明的通管,因此造口排出的液体能够从非密封的开口溢出。需要说明的是,灌肠时为了安全以及针对体弱患者,通常选择平卧位。而当患者处于平卧位的情况下,排泄的液体因为自重而逆流回至造口处,因此排泄液体积聚,并容易从气囊导管穿过储便袋的开口溢出。再次说明,即使采用硅胶、橡胶、乳胶、聚氨酯等质地较软的材料包绕气囊导管以实现密封的效果,但是这种密封效果导致医护人员无法感知气囊导管是否对造口封堵,这是因为医护人员判断气囊导管的管式气囊是否固定于造口的方式为:通过注射器向第一单向阀体内注射10~25ml的空气,从而气囊导管的管式气囊因注入的空气而膨胀,采用缓慢牵拉气囊导管感到有阻力表示使其已固定于造口内,达到封堵造口,阻止灌洗液外溢的作用。因此医护人员通过移动气囊导管时的阻力判断气囊导管的管式气囊是否固定于造口。然而,包绕气囊导管实现密封效果的方式也会对气囊导管的移动产生阻力,从而医护人员无法通过气囊导管移动时的阻力判断管式气囊是否固定于造口。为克服以上问题,本发明通过第一限位件以及气囊导管在撤出时重新膨胀管式气囊,从而堵塞通管。而当管式气囊堵塞通管的情况下,造口与管式气囊之间能够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一方面能够避免造口排泄的液体从通管溢出,另一方面还能够迫使造口排泄的液体和粪便从导向管排出。关于迫使造口排泄的排泄物从导向管排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密封空间增加负压吸引的效果。具体而言,可以利用负压装置将储便袋内的排泄物持续吸引,从而建立二次防漏和避免储便袋因未及时排放而爆破。需要说明的是,能够进行负压吸引的前提是密封空间,因此设置有供气囊导管移动的未密封开口的造口清洗装置无法采用负压吸引。另外,基于安全考虑,负压装置的压力设置一般在20~40kPa,其吸引能力存在上限。对于封闭的储便袋,其封闭的空间的体积大于本发明的造口、管式气囊和通管形成的封闭空间的体积,因此针对吸引能力存在上限的负压装置,本发明体积较小的封闭空间具有更好的吸引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流量可控的造口清洗装置,包括:
输液管,其与气囊导管连接;
储便袋,其设置有贯穿储便袋以供气囊导管插入并延伸至储便袋外侧的通管;
通管,其端部设置有用于与造口固定装置彼此抵靠固定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优选地,在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气膨胀彼此抵靠后隔离造口与造口排泄物,从而替代造口承受排泄物的压迫。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限位件设置于通管连通的导向管与通管远离造口的端部之间。第一限位件包括至少两个彼此分离或相对设置的细长元件。细长元件朝向远离导向管的方向延伸。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两个彼此分离或相对设置的细长元件沿彼此长度延伸方向具有逐渐靠近的弧度/角度。或者至少两个彼此分离或相对设置的细长元件沿彼此长度延伸方向具有彼此接触的趋势。或者至少两个彼此分离或相对设置的细长元件沿彼此长度延伸方向具有彼此合拢的趋势。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细长元件与通管的连接处附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气囊。第三气囊至少能够与气囊导管充气膨胀后的管式气囊彼此抵靠。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设置于通管端部的内壁。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其与通管内壁具有彼此相互重合的部分。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彼此膨胀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至少能够相对通管端部的内壁发生偏转以使得彼此抵靠,进而将造口排出的排泄物与造口彼此隔离以及代替造口承受排泄物的压迫。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管设置有第二导气通道。第二导气通道通过通气口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连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管相对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导气通道连通为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放气的第二单向阀体。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输液管通过多通阀体与气囊导管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防逆流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通管远离造口一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通管远离造口一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通管靠近造口一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通管靠近造口一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通管内靠近造口一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限位件表面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造口清洗装置收集排泄液体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造口清洗装置收集排泄液体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储液袋 200:输液管 300:防逆流机构
400:灌洗速度控制机构 500:储便袋 600:固定装置
700:第一限位件 800:第二限位件 900:注射器
110:第一储液袋 120:第二储液袋 201:气囊导管
202:管式气囊 203:第一导气通道 204:第一单向阀体
205:多通阀体 301:第一气囊 302:第二气囊
303:通管 501:阀口 601:造口开口固定件
701:第三气囊 702:细长元件 801:第一凸体
802:第二凸体 803:长度元件 920:负压装置
2051:第一连接头 3011:第二导气通道 3012:通气口
3031:导向孔 3032:第二单向阀体 3033:第二连接头
3034:导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造口清洗装置,一般通过灌洗液体(例如盐水或药液)对直肠或造口进行灌洗,从而实现肠排空。灌洗液体一般通过插入造口或直肠的输液管进入直肠或造口。现有阶段基本采用可膨胀的柔性器件防止液体逆流和喷溅。具体地,可膨胀的柔性器件设置于输液管插入造口或直肠的部分,当其膨胀时可保持在直肠或造口中,进而可以至少部分密封直肠或造口以起到封堵作用,从而减少灌洗液体外溢和阻止灌洗液体逆流。但是,以上清洗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1、柔性器件膨胀后需要抵靠造口或者肠口内壁,进而形成密封状态,避免灌洗液外溢,但又不能阻塞输液管以使得灌洗液体灌入肠内,因此在灌洗的过程中输液管始终处于连通状态,存在肠内液体逆流回输液管,无法促使灌洗液由造口近端向远端流动的问题;
2、在清洗完成后,缺少对排泄液体流速的控制。
优选地,关于肠内液体逆流回输液管导致促使灌洗液由造口近端向远端流动减弱的问题,其会减少灌洗液与肠内容物的接触面,无法充分软化和水化粪便,并刺激肠蠕动,不利于排便。
优选地,关于清洗完成后缺少对排泄液体流速的控制,其会导致造口感染以及污染。具体地,在柔性器件排气脱离造口后,造口可能存在喷射肠内排泄液体,因此为了建立二次防漏和接便的功能,一般采用缓冲袋与储便袋连通的设置。然而,一方面,由于缺少对排泄液体流速的控制,并且由于缓冲袋与储便袋之间的连通结构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开口,缓冲袋内排泄液体流入储便袋的速度较慢,可能存在缓冲袋率先积聚液体的情况,缓冲袋内的液体可能浸染造口。而且,输液管是通过穿过缓冲袋的方式插入造口内,输液管与缓冲袋连接的开口并没有采用密封设置,因此当缓冲袋内积聚排泄液体的情况下,排泄液体可以通过该开口外溢至缓冲袋外侧,进而污染环境。
优选地,另一方面,患者可以采用平卧位、站立位或者坐位的方式进行灌洗。为了增加灌洗液流向造口远端的能力,当选择平卧位的灌洗的情况下,储便袋内的液体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逆流至缓冲袋,而且缓冲袋内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储便袋内的速度进一步减弱,并且存在排泄液体积聚造口附近而感染的风险。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可控的造口清洗装置,包括输液管200、防逆流机构300以及储便袋500。储便袋500可以选用硅胶、橡胶、乳胶、聚氨酯等材料制作。储便袋500还可以选用薄膜制作。薄膜可以是PE高阻隔膜、EVA、TPE薄膜。
优选地,输液管200与储液袋100连通。优选地,储液袋100可以存储用于灌洗的液体和/或药品。一方面,灌洗的液体和药体可以混合。另一方面,在液体和药品需要分开注入的情况下,储液袋100可以包括第一储液袋110和第二储液袋120。第一储液袋110可以存储用于灌洗的液体。第二储液袋120可以存储用于灌洗的药品。优选地,输液管200可以分别与第一储液袋110和第二储液袋120连通,参见图1。输液管200相对储液袋100的一端连接有气囊导管201。气囊导管201能够插入患者造口。通过该设置方式,输液管200能够通过气囊导管201与肠体连通,从而将储液袋100内的内容物注射至肠体,或者将第一储液袋110内的液体和第二储液袋120内的药品分别输送至肠体。本实施例中的肠体可以是结肠或者小肠。
优选地,输液管200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灌洗速度控制结构400,参见图1。灌洗速度控制结构400可以是现有输液管用的调节器,其通过改变输液管200直径的方式改变输液管200流通液体的横截面,从而改变液体流速的大小。
优选地,输液管200相对储液袋100的一端通过多通阀体205与气囊导管201连接,参见图1。气囊导管201为本领域的常见部件,在此不再赘述。多通阀体205可以具有三个接口。多通阀体205的一个接口与输液管200连接,另一接口与气囊导管201连接,又一接口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头2051。优选地,第一连接头2051可以是单向阀,或者设置有单向阀。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关于单向阀的部件,可以是用于气体的单向阀,可以是用于液体的单向阀,还可以是同时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单向阀。优选地,多通阀体205可以是多通阀,例如三通阀。参见图1,第一连接头2051可以连接注射器900。通过该设置方式,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现阶段造口灌肠清洗均采用将输液袋100放置高于造口60cm左右处的方式,利用液体的自重推进灌洗液体有造口的近端向远端流动。但是这种推进的作用力较弱,随灌洗液体进入肠体内增加,肠内压力变大,可能导致灌洗液体反流回气囊导管201内。当灌洗液体反流回气囊导管201,或者可能在气囊导管201内液体的阻隔作用下,使得肠内液体不反流,但也没有继续推动储液袋100内的液体向造口的远端流动,以上两种情况均会减弱灌洗液在肠体内的流动和软化/水化粪便的效果,进而在造口排泄阶段,可能出现糊状的粪便。糊状的粪便会堵塞排泄的通道,或者残留在排泄通道内,导致储便袋500无法及时排放,从而导致储便袋500膨胀而爆破。尽管可以采用负压装置920对储便袋500进行负压吸引,但考虑安全原因,负压装置920设置的压力一般在20~40kPa,其对糊状粪便的吸引能力较弱,因此储便袋500仍然存在膨胀爆破的风险。本发明通过多通阀体205和第一连接头2051的设置,能够在输入灌洗液阶段,通过注射器900与第一连接头2051连接的方式,向气囊导管201内注射液体,进而推动灌洗液体由造口的近端向肠体内的远端流动,避免肠体内的液体反流,保证灌洗液体在肠体内的停留时间和作用面积,充分软化和水化粪便。而在造口排泄液体阶段,针对可能出现的糊状粪便,可以通过注射器900向气囊导管201注射液体,进而气囊导管201头端排出的液体可以再一次水化和软化糊状粪便,从而避免糊状粪便堵塞排泄通道导致储便袋500膨胀爆破。
优选地,通过按压注射器900可以将气囊导管201内的液体加速推进至造口一侧,增加灌洗液体流入肠体的动力,进而提高灌液量和液体停留在肠体内的时间。
优选地,气囊导管201穿过储便袋500,参见图1。参见图1,气囊导管201的一端穿过袋体500一侧,并延伸至储便袋500相对一侧外。储便袋500用于存储造口排出的排泄液体和粪便。优选地,储便袋500内设置有防逆流机构300。优选地,气囊导管201穿过防逆流机构300并延伸至储便袋500外。气囊导管201的头端设置有管式气囊202。气囊导管201相对多通阀体205的一端设置有管式气囊202。气囊导管201相对储液袋100的一端设置有管式气囊202。气囊用于膨胀后与造口和/或肠体内壁相抵靠以堵塞液体流出至造口外。气囊导管201内或外设置有第一导气通道203。参见图1,气囊导管201外设置有第一导气通道203。作为优选地,参见图2,第一导气通道203还可以设置于气囊导管201内部。第一导气通道203与第一单向阀体204连接。第一单向阀体204可以是单向阀。通过该设置方式,将注射器900与第一单向阀体204连接,然后通过注射器900可以向第一导气通道203充气和放气,进而为管式气囊202充气或放气。
优选地,储便袋500内设置有防逆流机构300,参见图1。优选地,防逆流机构300设置有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和通管303。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可以采用橡胶、乳胶、聚氨酯等材料制作。参见图2,通管303的两端穿过储便袋500。通管303可以采用便于清洗和消毒的医用硅胶、塑料、金属等材料制作。优选地,通管303的两端与储便袋500连接。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设置于通管303靠近造口的一端。参见图2,气囊导管201从通管303远离造口的一端穿入,并在通管303靠近造口的一端伸出。优选地,通管303靠近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管3034。优选地,通管303内设置有用于限定管式气囊202且与管式气囊202彼此配合堵塞通管303形成封闭空间以驱使液体从导向管3034排出的第一限位件700。通过该设置方式,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现阶段的造口清洗装置为了建立防漏和接便的功能,一般采用储便袋500的设置,即气囊导管201需要插入储便袋500,然后穿出储便袋500插入造口,从而将灌洗液体导入肠体。但为了接便和防止喷溅污染环境,需要在撤出气囊导管201后,储便袋500盛接造口排出的排泄物,这就要求气囊导管201相对储便袋500彼此独立,保证气囊导管201插入造口和撤出造口的移动能力,即气囊导管201穿过储便袋500的开口不是密封的,例如本实施例的通管303,因此造口排出的液体能够从非密封的开口溢出。需要说明的是,灌肠时为了安全以及针对体弱患者,通常选择平卧位。而当患者处于平卧位的情况下,排泄的液体因为自重而逆流回至造口处,因此排泄液体积聚,并容易从气囊导管201穿过储便袋500的开口溢出。再次说明,即使采用硅胶、橡胶、乳胶、聚氨酯等质地较软的材料包绕气囊导管201以实现密封的效果,但是该设置方式存在以下两个缺陷:
1、这种密封效果导致医护人员无法感知气囊导管201是否对造口封堵;
2、对造口造成压迫。
具体地,采用硅胶、橡胶、乳胶、聚氨酯等质地较软的材料包绕气囊导管201以实现密封的效果必然会对气囊导管201插入造口和撤出造口的移动产生阻力。阻力越大密封效果越好。但是,医护人员判断气囊导管201的管式气囊202是否固定于造口的方式为:通过注射器900向第一单向阀体204内注射10~25ml的空气,从而气囊导管201的管式气囊202因注入的空气而膨胀,采用缓慢牵拉气囊导管201感到有阻力表示使其已固定于造口内,达到封堵造口,阻止灌洗液外溢的作用。因此医护人员通过移动气囊导管201时的阻力判断气囊导管201的管式气囊202是否固定于造口。然而,包绕气囊导管201实现密封效果的方式也会对气囊导管201的移动产生阻力,从而医护人员无法通过气囊导管201移动时的阻力判断管式气囊202是否固定于造口。
为克服以上问题,本发明通过第一限位件700以及气囊导管201在撤出时重新膨胀管式气囊202,从而堵塞通管303。由于气囊导管201的端部连接的多通阀体205可以在接口处设置单向阀,进而气囊导管201也无法排出液体或气体,从而通过第一限位件700与管式气囊202彼此抵靠,可以堵塞通管303形成密封的效果。而当管式气囊202堵塞通管303的情况下,造口与管式气囊202之间能够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一方面能够避免造口排泄的液体从通管303溢出,另一方面还能够迫使造口排泄的液体和粪便从导向管3034排出。关于迫使造口排泄的排泄物从导向管3034排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密封空间增加负压吸引的效果。具体而言,参见图9和图10,现阶段可以利用负压装置920将储便袋500内的排泄物持续吸引,从而建立二次防漏和避免储便袋500因未及时排放而爆破。需要说明的是,能够进行负压吸引的前提是密封空间,因此设置有供气囊导管201移动的未密封开口的造口清洗装置无法采用负压吸引。另外,基于安全考虑,负压装置920的压力设置一般在20~40kPa,其吸引能力存在上限。对于封闭的储便袋500,其封闭的空间的体积大于本发明的造口、管式气囊202和通管303形成的封闭空间的体积,因此针对吸引能力存在上限的负压装置920,本发明体积较小的封闭空间具有更好的吸引效果。
优选地,第一限位件700设置于导向管3034附近。具体地,第一限位件700设置于靠近导向管3034相对于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一侧,参见图2和图7。通过该设置方式,能够避免第一限位700限定管式气囊202的位置阻挡造口排泄物通向导向管3034。
优选地,第一限位件700包括至少两个彼此分离/相对设置的细长元件702。第一限位件700可以是导向管3034内壁中延伸的至少两个彼此分离的细长元件702。该细长元件702朝向远离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导向管3034的方向延伸。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细长元件702沿彼此长度延伸方向具有逐渐靠近的弧度/角度。至少两个分离的细长元件702沿彼此长度延伸方向具有彼此接触的趋势。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细长元件702沿彼此长度延伸方向具有彼此接触的趋势。至少两个分离的细长元件702沿彼此长度延伸方向具有彼此合拢的趋势。
优选地,第一限位件700与通管303的连接处附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气囊701,参见图7。第三气囊701用于进一步限定气囊导管201的管式气囊202。由于通管303的直径大于管式气囊202的直径,并且为了避免对气囊导管201的移动产生阻力,以及避免气囊导管201在插入通管303时被第一限位件700阻挡,因此第一限位700的至少两个细长元件702形成的间隙较大,与管式气囊202相互抵靠后无法形成密封或者封堵的效果。本发明可以通过第三气囊701与充气膨胀后的管式气囊202彼此抵靠以增加密封和/或封堵通管303的效果。
优选地,至少两个第三气囊701可以分别设置于两个相对设置的细长元件702朝向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导向管3034的端部。本实施例的第三气囊701可以是已经充气。本实施例可以不具备对第三气囊701充放气的功能。优选地,本实施例可以具备对第三气囊701充放气的功能。具体地,可以在通管303侧壁设置与第二导气通道3011彼此互不干扰的第三导气通道以用于对第三气囊701充放气。在通管303部署有第二单向阀体3032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单向阀体。第三导气通道的一端连通第三气囊701,另一端与第三单向阀体连通。
优选地,针对气囊导管201的管式气囊202与第一限位件700彼此抵靠堵塞通管303形成密封空间可能对造口造成压迫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避免该问题。造口压迫问题是由于灌肠时为了安全以及针对体弱患者,通常选择平卧位。而当患者处于平卧位的情况下,造口排出的排泄物因为自重而逆流回至造口处,因此排泄物积聚在造口处,从而对造口造成压迫。具体地,通过负压装置920的持续负压吸引将通管303和储便袋500内的排泄物排出储便袋500,但可能出现糊状的粪便堵塞通管303或者储便袋500的阀口501的情况,而且考虑到气囊导管201的管式气囊202与第一限位件700彼此抵靠堵塞通管303形成密封空间,排泄物无法被抽吸至通管303外,进而在重力的作用下积聚至造口处,并压迫造口。此外考虑需要再一次通过气囊导管201注射液体以软化糊状的粪便,注入的液体也会加重对造口的压迫,进而排泄物会外流至固定装置600外和固定装置600内。排泄物外流至固定装置600内不仅能够破坏固定装置600的固定效果,造成固定装置600和本发明的造口清洗装置脱落,还会污染造口及其附近的皮肤。排泄物外流至固定装置600外,会污染病床及病房环境。
在说明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解决造口压迫问题之前,介绍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600。
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造口清洗装置可以包括固定装置600。固定装置600可以与储便袋500连接。固定装置600还可以与防逆流机构300的端部连接,参见图1、图9和图10。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造口清洗装置可以不包括固定装置600。固定装置600可以与储便袋500/防逆流机构300分离。固定装置600可以与本实施例提供的造口清洗装置彼此配合使用。参见图1、图9和图10,固定装置600用于将储便袋500和/或防逆流机构300固定于造口附近。固定装置600可以是环形的粘贴纸。固定装置600一面粘贴于造口附近的皮肤上,去除中间部分,进而将造口暴露。固定装置600另一面可以与本实施例公开的造口清洗装置连接从而固定。
优选地,在临床中,通常利用造口开口固定件601与固定装置600彼此配合使用。造口开口固定件601通常是奶嘴,利用止血弯钳将奶嘴的头端戳一小孔,从而用于固定气囊导管201。通过该设置方式,能够很好包绕和固定气囊导管201,以及与造口附近的皮肤无缝贴合。在本实施例中,对造口开口固定件601进行进一步的改进。由于不需要包绕和固定气囊导管201,并且需要造口顺畅排出排泄物,因此可以进一步扩大奶嘴头端的小孔,形成较大的开口,参见图9和图10。优选地,造口开口固定件601可以是柱体。造口开口固定件601的两端具有开口。优选地,造口开口固定件601至少远离造口的开口具有弹性。通过该设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的损伤。造口开口固定件601可以采用硅胶、橡胶、乳胶、聚氨酯等具有弹性的材料。需要说明的是,通常造口的制作尺寸会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但具体至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因此造口开口固定件601两侧的开口尺寸不同。优选地,造口开口固定件601靠近造口一侧的开口大于相对造口一侧的开口。通过该设置方式,一方面能够增加造口开口固定件601适配不同尺寸造口的能力,使其能够覆盖不同尺寸的造口;另一方面,靠近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一侧的开口较小,能够保证其被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包覆,从而在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充气膨胀后抵靠该开口,不仅能够实现密封该开口的功能,还能将防逆流机构300和储便袋500固定于固定装置600。
优选地,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设置于通管303端部的内壁,参见图2、图5和图6。通管303呈中空状。通管303其径向截面可以是圆形或者椭圆形。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充气膨胀后能够彼此抵靠产生形变进而堵塞通管303。参见图5,在通管303径向截面上,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彼此相对设置于通管303的内壁上。再次参见图5,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其与通管303内壁具有彼此相互重合的部分。该相互重合的部分使得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在通管303径向上的截面可以呈不规则形状。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在通管303径向上的截面可以具有大致的圆弧状边缘。在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充气膨胀后相互抵靠的情况下,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彼此相互抵靠可以使得彼此大致呈圆弧状的边缘呈现不规则的线条。通过该设置方式,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能够使得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彼此充气膨胀后具有密封的效果,进而将造口排出的排泄物与造口彼此隔离,并代替造口承受排泄物的压迫,从而避免造口排出的排泄物从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处外流至固定装置600外和固定装置600内。
优选地,第一气囊301和/或第二气囊302可以呈球体或椭球体。参见图6,在通管303长度方向的截面上,第一气囊301和/或第二气囊302可以大致呈球形或者椭球型。
优选地,通管303内部设置有第二导气通道3011,参见图5和图6。第二导气通道3011用于为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提供充气和排气的通道。优选地,第二导气通道3011设置有通气口3012,参见图6。通气口3012用于将第二导气通道3011与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连通。
优选地,第二导体通道3011可以延伸至通管303相对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的一端,参见图4。在通管303先对造口/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单向阀体3032。第二单向阀体3032用于保持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内的气体不逸散。优选地,可以通过注射器900向第二单向阀体3032注射气体进而为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充气。优选地,第二单向阀体3032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头3033。第二连接头3033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注射操作。参见图3,第二单向阀体3032大致可以呈圆形或椭圆形。至少两个第二单向阀体3032可以彼此相对设置。优选地,第二单向阀体3032与第二导气通道3011连通。
优选地,通管303相对造口/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孔3031。导向孔3031用于供气囊导管2021穿过。
优选地,储便袋500设置有阀口501。储便袋500可以通过阀口501与引流袋901连通。引流袋901可以与负压装置920连通。优选地,引流袋910用于将储便袋500的排泄物吸引和存储,从而避免流入负压装置920内。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造口清洗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
S100:患者可以选择平卧位、站立位或者座位的方式进行灌洗,并保持身体采取的位置。
S200:将储液袋100固定在高于造口60cm位置处,并排出空气。该设置方式可以利用液体的重力势能将储液袋100内液体输入人体内。输液管200通过多通阀体205与气囊导管201连通。优选地,灌洗液体温度以38℃为宜,温度太低容易引起肠痉挛,高于体温则对肠道的刺激减弱。
S300:将气囊导管201通过导向孔3031插入通管303内。此时将第一单向阀体204保留在储便袋500外,以便后续充放气操作。
S400:将气囊导管201继续插入通管303内,并延伸至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外。此时可以将储便袋500连通引流袋910和负压装置920,参见图9。
S500:将固定装置600和造口开口固定件601固定于造口处,如图9所示。将造口开口固定件601相对造口一侧的开口固定于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之间,然后利用注射器900连接第二连接头3033,并注射空气。注射的空气通过第二导气通道3011进入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内,并注意避免过度注入空气使得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彼此膨胀抵靠而闭合,参见图9。当通管303无法脱离造口开口固定件601时可以停止充气。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通管303和造口开口固定件601可以选用透明材料以便于医护人员观察。
S600:将气囊导管201插入造口。在插入前可以通过石蜡油润滑气囊导管201插入的前端。通常,气囊导管201插入造口内5~10cm,可以根据患者情况确定插入的距离。插入后,将注射器900插入第一单向阀体204以向管式气囊202注入空气。采用缓慢牵拉气囊导管201感到有阻力表示使其已固定于造口内。
S700:插入完成后,通过调节灌洗速度控制机构400调整输入液体的速度。通过观察储液袋100观察灌入的液体量。如果输入液体未达到需要的输入量(500~800ml),或者出现反流的情况下,将注射器900连接于第一连接头2051,将注射器900内的灌洗液推进气囊导管201内,进而推动灌洗液体由造口的近端向肠体内的远端流动,避免肠体内的液体反流,保证灌洗液体在肠体内的停留时间和作用面积,充分软化和水化粪便。
S800:保护灌洗液在肠道内一段时间,如5~10min。灌洗完成后,通过注射器900连接第一单向阀体204抽取空气,从而管式气囊202放气,进而将气囊导管201从造口中拔出。拔出气囊导管201后,利用注射器900向管式气囊202充气,并将气囊导管201抵靠于第一限位件700处,从而气囊导管201的管式气囊202和第一限位件700彼此配合堵塞通管303形成封闭的空间。
S900:等待患者造口排泄。排泄时可以打开负压装置920,进而将排泄物从导向管3034排出至引流袋910中。如果排泄的过程中出现糊状粪便堵塞,导致排泄物积聚在造口处,或者储便袋500内的排泄物反流导致排泄物积聚在造口处,可以通过注射器900向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充气以封堵造口开口固定件601处的开口,参见图10。通过该设置方式,能够将造口排出的排泄物与造口彼此隔离,并代替造口承受排泄物的压迫,从而避免积聚的大量排泄物从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处外流至固定装置600外和固定装置600内。排泄物外流至固定装置600内不仅能够破坏固定装置600的固定效果,造成固定装置600和本发明的造口清洗装置脱落,还会污染造口及其附近的皮肤。排泄物外流至固定装置600外,会污染病床及病房环境。此外,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彼此膨胀封堵还能够为更换引流袋910提供时间。
S901:如果观察到糊状粪便堵塞的情况,可以将注射器900连接至第一连接头2051,进而向气囊导管201注射液体,充分软化和水化糊状粪便。
优选地,造口不再排泄后可以通过负压装置902持续吸引以将储便袋500内的排泄物排出。优选地,排泄完成后对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放气,使得储便袋500和通管303脱离造口开口固定件601。然后对管式气囊202放气,使得气囊导管201能够抽离通管303。
优选地,导向管3034与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之间具有间隔距离。优选地,该间隔距离大于2cm,并且小于5cm。
优选地,通管303内还设置有第二限位件800。第二限位件800设置于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与导向管3034之间,参见图7、图9和图10。优选地,第二限位件800包括至少两个彼此分离的长度元件803。长度元件803的一端可以与通管303的内壁连接。长度元件803相对导向管3034的一端抵靠于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优选地,长度元件803抵靠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的一端具有凹陷,参见图7、图9和图10。该凹陷用于避免阻挡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充气膨胀相互抵靠。优选地,两个彼此分离的长度元件803可以相对设置。优选地,在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充气后彼此抵靠的情况下,能够带动两个彼此相对设置的长度元件803的端部彼此抵靠,从而封堵排泄物流向造口。优选地,长度元件803垂直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具有弧度。在两个彼此相对设置的长度元件803的端部通过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的带动而彼此抵靠的情况下,长度元件803的侧壁可以彼此抵靠。通过该设置方式,能够使得排泄物减缓从两个长度元件803通过的流速,进而减少由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和长度元件803形成的空间的流入排泄量,从而减少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充气膨胀封堵后所承受的作用力,参见图10。
优选地,长度元件803可以采用弹性材料制作,例如弹性金属、弹性塑料等。
优选地,长度元件803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参见图8。凸起包括第一凸体801和第二凸体802。第一凸体801和第二凸体802所形成的夹角大于45°且小于135°。再次参见图8,多个凸起彼此间隔设置。优选地,第二凸体802可以垂直于长度元件803的表面。优选地,第一凸体802的长度延伸方向朝向导向管3034/第一限位件700。第一凸体802朝向导向管3034/第一限位件700一侧延伸。优选地,多个第二凸体802彼此之间的间隔至少大于第二凸体802长度的两倍。优选地,第二凸体802的长度可以是2mm。优选地,第一凸体801的长度至少大于第二凸体802长度的三分之一且小于第二凸体802长度的二分之一。通过该设置方式,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第一凸体801和第二凸体802的设置能够实现液体的定向流动以及防止少量排泄物残留在第二限位件800。具体地,针对患者侧卧位或者座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倾斜的长度元件803将造口排出的排泄液体流向导向管3034。然而,针对侧卧位或者座位,通管303呈水平状态,造口排出的糊状粪便比较容易粘黏在长度元件803的表面。从为患者节省成本和减少负担的角度,期望造口清洗装置的部分或全部元件可以是能够反复使用的,因此需要造口清洗装置经过清洗和消毒后能够去除糊状粪便。从灌肠过程观察通管303的流通情况以及造口附近的排泄情况,也期望长度元件803表面残留的糊状粪便也能尽快清除。因此本发明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凸体801和第二凸体802避免糊状粪便残留。具体工作原理为:
本发明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凸体801和第二凸体802。使得长度元件803的表面不光滑,而当糊状粪便随排泄液体沿长度元件803流动时,糊状粪便会被间隔的第二凸体802分割为不同的段,并截留在两个相邻的第二凸体802之间。当排泄液体流量减小时,或者通过气囊导管201注射液体以再次软化和水化糊状粪便时,多个第二凸体802较为稀疏的间隔,至少能够阻隔液体的流动速度。具体地,只有当液体积蓄一定体积时才能越过第二凸体802,此时部分液体落入相邻两个第二凸体802之间的间隔,但此时液体还无法流动,只有当后续的液体积蓄再次积蓄增加体积,才能够与相邻两个第二凸体802之间的液体接触时汇合才能流动,具体表现为液体呈现跳跃式流动。第一凸体801的设置进一步增加液体通过的阻碍,第一凸体801用于减弱液体积蓄的能力。液体需要与后续流动的液体合并增加体积,才能与相邻两个第二凸体802之间的液体接触汇合而流动,而第一凸体801的设置阻碍了积蓄的液体与相邻两个第二凸体802之间的液体接触,进一步增加了截留的液体的时间,从而使得液体能够充分水化和软化糊状粪便。而且由于长度元件803为倾斜状态,重力的作用使得液体主要作用于于第二凸体802,因此在充分水化和软化糊状粪便后,能够在液体的流动冲击下脱离两个第二凸体802的间隔,并随液体向下流动至导向管3034,从而排出。
本发明说明书包含多项发明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发明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本发明说明书包含多项发明构思,诸如“优选地”、“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或“可选地”均表示相应段落公开了一个独立的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发明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流量可控的造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液管(200),其与气囊导管(201)连接;
储便袋(500),其两端的开放开口之间以贯穿储便袋(500)的方式设置有通管(303);
其中:
气囊导管(201)能够插入通管(303);
通管(303)连通至少一个导向管(3034);
通管(303)内设置有与气囊导管(201)的管式气囊(202)彼此抵靠以堵塞通管(303)形成密封空间从而驱使液体沿导向管(3034)排出的第一限位件(700)。
2.一种流量可控的造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液管(200),其与气囊导管(201)连接;
储便袋(500),其设置有贯穿储便袋(500)以供气囊导管(201)插入的通管(303);
通管(303),其端部设置有用于与造口固定装置彼此抵靠固定的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并且在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充气膨胀彼此抵靠后隔离造口与造口排泄物,从而替代造口承受排泄物的压迫。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造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件(700)设置于导向管(3034)与通管(303)远离造口的端部之间;
第一限位件(700)包括至少两个彼此分离或相对设置的细长元件(702),其中,
细长元件(702)朝向远离导向管(3034)的方向延伸。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造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彼此分离或相对设置的细长元件(702)沿彼此长度延伸方向具有逐渐靠近的弧度/角度;
或者
至少两个彼此分离或相对设置的细长元件(702)沿彼此长度延伸方向具有彼此接触的趋势;
或者
至少两个彼此分离或相对设置的细长元件(702)沿彼此长度延伸方向具有彼此合拢的趋势。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造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细长元件(702)与通管(303)的连接处附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气囊(701),其中,
第三气囊(701)至少能够与气囊导管(201)充气膨胀后的管式气囊(202)彼此抵靠。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造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设置于通管(303)端部的内壁,其中,
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与通管(303)内壁具有彼此相互重合的部分。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造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彼此膨胀后,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至少能够相对通管(303)端部的内壁发生偏转以使得彼此抵靠,进而将造口排出的排泄物与造口彼此隔离以及代替造口承受排泄物的压迫。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造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通管(303)设置有第二导气通道(3011),第二导气通道(3011)通过通气口(3012)分别与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连通。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造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通管(303)相对第一气囊(301)/第二气囊(30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导气通道(3011)连通为第一气囊(301)和第二气囊(302)充放气的第二单向阀体(3032)。
10.根据前述权要求任一所述的造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输液管(200)通过多通阀体(205)与气囊导管(201)连接。
CN202110742538.XA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流量可控的造口清洗装置 Active CN1133843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2538.XA CN113384391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流量可控的造口清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2538.XA CN113384391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流量可控的造口清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4391A true CN113384391A (zh) 2021-09-14
CN113384391B CN113384391B (zh) 2022-07-12

Family

ID=77624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2538.XA Active CN113384391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流量可控的造口清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4391B (zh)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3861500A (en) * 1999-07-28 2001-02-19 Zassi Medical Evolutions, Inc. Ostomy irrigation system
JP2002052083A (ja) * 2000-05-29 2002-02-19 Buaayu:Kk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US20030212360A1 (en) * 2000-01-19 2003-11-13 Cordis Corporation Inflatable balloon catheter with purge mechanism and method
JP2004237068A (ja) * 2002-12-13 2004-08-26 Kitazato Supply:Co Ltd 探触子の針誘導路内挿入用バルーン付き穿刺針および探触子の針誘導路内挿入用バルーン付き穿刺針組立体
WO2005107641A2 (en) * 2004-05-03 2005-11-17 Fulfillium,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gastric volume control
WO2009153973A1 (ja) * 2008-06-19 2009-12-23 学校法人産業医科大学 直腸カテーテル及び注腸薬浸透促進システム
CN201445697U (zh) * 2009-05-12 2010-05-05 陈小栋 肠道疏导装置
CN202161622U (zh) * 2011-07-27 2012-03-14 王海红 一次性医用肠造口灌洗管
JP4912705B2 (ja) * 2006-03-17 2012-04-11 日本コヴィディエン株式会社 医療用チューブ組立体
CN103239766A (zh) * 2013-04-20 2013-08-14 河北联合大学 造瘘患者肠道保健冲洗装置
WO2013122003A1 (ja) * 2012-02-16 2013-08-22 テルモ・クリニカルサプライ株式会社 血管閉塞用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用バルーン、血管閉塞用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血管閉塞用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用バルーンの製造方法
CN104083811A (zh) * 2014-04-22 2014-10-08 林艳丽 灌肠套件装置及灌肠方法
US20140336574A1 (en) * 2011-12-16 2014-11-13 Musc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Development Double balloon catheter
US20170290605A1 (en) * 2016-04-11 2017-10-12 Younes Noaman Bakri Intracavitary medical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using same
CN107411869A (zh) * 2017-05-11 2017-12-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0中心医院 一种肠管双腔造口气囊式密闭组合护理装置的操作方法
JP3214109U (ja) * 2017-08-24 2017-12-21 医盟生技股分有限公司 尿道カテーテル
WO2018106788A1 (en) * 2016-12-06 2018-06-14 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Balloon catheter flow device
CN108969868A (zh) * 2018-04-17 2018-12-11 王素华 带膨胀囊的导尿管
CN208726376U (zh) * 2018-04-02 2019-04-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 一种新型防反流导尿管
CN208837972U (zh) * 2018-05-31 2019-05-10 甘肃省康复中心 一种用于昏迷患者的膀胱监测仪
CN210844581U (zh) * 2019-06-18 2020-06-26 陈晓丹 一种直肠球囊导管
CN210992192U (zh) * 2019-10-18 2020-07-14 刘茜 一种医用洗肠防喷装置
CN111420244A (zh) * 2020-04-02 2020-07-17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妇科专用灌肠管
CN211272744U (zh) * 2019-05-23 2020-08-18 甘肃省人民医院 小儿灌肠器
CN212213817U (zh) * 2020-03-11 2020-12-25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干结粪便助排器
CN112675377A (zh) * 2019-10-18 2021-04-20 刘茜 一种医用洗肠防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3861500A (en) * 1999-07-28 2001-02-19 Zassi Medical Evolutions, Inc. Ostomy irrigation system
US20030212360A1 (en) * 2000-01-19 2003-11-13 Cordis Corporation Inflatable balloon catheter with purge mechanism and method
JP2002052083A (ja) * 2000-05-29 2002-02-19 Buaayu:Kk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JP2004237068A (ja) * 2002-12-13 2004-08-26 Kitazato Supply:Co Ltd 探触子の針誘導路内挿入用バルーン付き穿刺針および探触子の針誘導路内挿入用バルーン付き穿刺針組立体
WO2005107641A2 (en) * 2004-05-03 2005-11-17 Fulfillium,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gastric volume control
JP4912705B2 (ja) * 2006-03-17 2012-04-11 日本コヴィディエン株式会社 医療用チューブ組立体
WO2009153973A1 (ja) * 2008-06-19 2009-12-23 学校法人産業医科大学 直腸カテーテル及び注腸薬浸透促進システム
CN201445697U (zh) * 2009-05-12 2010-05-05 陈小栋 肠道疏导装置
CN202161622U (zh) * 2011-07-27 2012-03-14 王海红 一次性医用肠造口灌洗管
US20140336574A1 (en) * 2011-12-16 2014-11-13 Musc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Development Double balloon catheter
WO2013122003A1 (ja) * 2012-02-16 2013-08-22 テルモ・クリニカルサプライ株式会社 血管閉塞用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用バルーン、血管閉塞用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血管閉塞用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用バルーンの製造方法
CN103239766A (zh) * 2013-04-20 2013-08-14 河北联合大学 造瘘患者肠道保健冲洗装置
CN104083811A (zh) * 2014-04-22 2014-10-08 林艳丽 灌肠套件装置及灌肠方法
US20170290605A1 (en) * 2016-04-11 2017-10-12 Younes Noaman Bakri Intracavitary medical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using same
WO2018106788A1 (en) * 2016-12-06 2018-06-14 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Balloon catheter flow device
CN107411869A (zh) * 2017-05-11 2017-12-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0中心医院 一种肠管双腔造口气囊式密闭组合护理装置的操作方法
JP3214109U (ja) * 2017-08-24 2017-12-21 医盟生技股分有限公司 尿道カテーテル
CN208726376U (zh) * 2018-04-02 2019-04-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 一种新型防反流导尿管
CN108969868A (zh) * 2018-04-17 2018-12-11 王素华 带膨胀囊的导尿管
CN208837972U (zh) * 2018-05-31 2019-05-10 甘肃省康复中心 一种用于昏迷患者的膀胱监测仪
CN211272744U (zh) * 2019-05-23 2020-08-18 甘肃省人民医院 小儿灌肠器
CN210844581U (zh) * 2019-06-18 2020-06-26 陈晓丹 一种直肠球囊导管
CN210992192U (zh) * 2019-10-18 2020-07-14 刘茜 一种医用洗肠防喷装置
CN112675377A (zh) * 2019-10-18 2021-04-20 刘茜 一种医用洗肠防喷装置
CN212213817U (zh) * 2020-03-11 2020-12-25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干结粪便助排器
CN111420244A (zh) * 2020-04-02 2020-07-17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妇科专用灌肠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4391B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202143B2 (en) Trans anal irrigation platform with bed module
EP1531884B1 (en) Bowel management system
US8777912B2 (en) Waste management system
CN102573698A (zh) 用于经肛门灌洗的导管
CN113384391B (zh) 一种流量可控的造口清洗装置
CN113456332B (zh) 一种适用于造口袋的残留物去除结构
CN214232271U (zh) 一种新型可加压医用灌肠器
CN112843375A (zh) 一种抗返流造口灌肠装置
CN215134495U (zh) 一种多用途肛管
CN219307105U (zh) 一种保证造口通畅的造口袋
JP3071301U (ja) 宿便排出用カテーテル
DK181575B1 (en) An enema nozzle comprising retention means, and an enema system comprising said enema nozzle
CN215083199U (zh) 一种改良型造口灌肠装置
CN221206479U (zh) 一种多功能肠造口引流管装置
CN215308978U (zh) 一种新型灌肠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