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2406A - 离线换电方法、系统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离线换电方法、系统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2406A
CN113382406A CN202110429244.1A CN202110429244A CN113382406A CN 113382406 A CN113382406 A CN 113382406A CN 202110429244 A CN202110429244 A CN 202110429244A CN 113382406 A CN113382406 A CN 1133824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information
cabinet
power
sw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292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2406B (zh
Inventor
庞伟东
杨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ngyuan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ndong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ndong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ndong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292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24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2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24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24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24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8Authentication using credential vaults, e.g. password manager applications or one time password [OTP]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离线换电方法、系统和设备。该方法包括:换电柜打开一个空仓,并获取归还到该空仓的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池信息。换电柜根据该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池信息、第二电池的第二电池信息和换电柜信息,生成第一换电信息。其中,第二电池为换出电池。移动终端获取第一换电信息,并根据第一换电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结果和第一核查确认码。当第一验证结果为真时,换电柜获取第一核查确认码。换电柜根据第一核查确认码和预设加密算法,生成第二验证结果。当第二验证结果为真时,换电柜生成第二开仓指令,打开第二电池的仓门。本申请的方法,提高了换电系统的安全性,保证了电池管理的有效性。

Description

离线换电方法、系统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线换电方法、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
换电系统通常由电池、换电柜、换电平台和移动终端组成。在换电时,移动终端需要通过换电平台实现与换电柜的通信。当用户向换电平台发送换电请求后,换电平台通过与换电柜的通信,获取用户归还的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池信息,以及换电柜放出的第二电池的第二电池信息。换电平台可以根据该第一电池信息实现第一电池的验证,以及根据该第二电池信息实现第二电池与用户的绑定。
当换电柜和移动终端均出现通信故障时,换电柜和移动终端均处于离线状态。换电平台不仅无法接收到换电请求触发换电。而且,换电平台还无法完成第一电池的验证和第二电池的绑定。目前,当换电柜和移动终端均出现通信故障时,为了保证该换电柜任旧可以为用户提供电池,通常需要管理员介入。管理员在到达现场后,需要将换该电柜的仓门全部打开。当用户需要更换电池时,用户可以直接取走电池。
然而,该的处理方案,虽然满足了在换电柜和移动终端均出现通信故障情况下的换电需求,但是放弃了对第一电池的验证以及第二电池的绑定,为电池管理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离线换电方法、系统和设备,用以解决换电柜和移动终端同时出现通信故障时,现有解决方案导致电池管理的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离线换电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获取第一换电信息,所述第一换电信息由所述换电柜根据第一电池信息和第二电池信息生成;
根据所述第一换电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结果和第一核查确认码;
发送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和所述第一核查确认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换电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结果和第一核查确认码,包括:
获取第三电池信息,所述第三电池信息为所述用户信息绑定的电池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电池信息和所述第一换电信息中的第一电池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结果,当所述第三电池信息与所述第一电池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真,否则,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假;
当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真时,根据所述第一换电信息和所述预设加密算法,生成所述第一核查确认码。
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
扫描所述换电柜的电柜码,生成第二换电请求,所述第二换电请求用于向换电平台和/或换电柜发送换电请求;
根据所述第二换电请求发送失败的提示信息,生成通信故障提示;
输出所述通信故障提示。
可选地,当所述换电柜不包括显示屏时,所述输出所述通信故障提示,包括:
建立与所述换电柜的短距通信,所述短距通信可以通过短距数据传输技术实现;
发送所述通信故障提示。
可选地,在所述移动终端未离线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所述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用于向换电平台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多个所述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结果信息,所述结果信息在结果按钮被触发时获取,或者,所述结果信息由所述换电柜根据换电结果生成;
根据所述结果信息、所述用户信息、所述第一电池信息和所述第二电池信息,生成换电记录,所述换电记录用于记录此次换电的过程。
可选地,当所述移动终端恢复通信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换电记录,以使所述换电平台根据所述换电记录更新所述用户信息,及其绑定的电池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离线换电方法,应用于换电柜,包括:
获取第一开仓指令,所述第一开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换电柜打开一个空仓的仓门,所述空仓用于放入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为归还的电池;
根据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池信息、第二电池的第二电池信息和换电柜信息,生成第一换电信息,所述第二电池为计划换出的电池;
获取第一核查确认码,所述第一核查确认码为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换电信息和预设加密算法生成的验证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核查确认码和预设加密算法,生成第二开仓指令,所述第二开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换电柜打开第二电池的仓门。
可选地,所述获取第一开仓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开仓指令在所述换电柜的离线换电按钮被触发时生成,所述离线换电按钮为所述换电柜的显示屏上的触屏按钮,或者,所述离线换电按钮为所述换电柜上的物理按钮;
所述第一开仓指令在所述换电柜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离线换电指令时生成,所述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短距数据传输技术与所述换电柜连接。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核查确认码和预设加密算法,生成第二开仓指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电池信息和所述预设加密算法,生成第二核查确认码;
根据所述第一核查确认码和所述第二核查确认码,生成第二验证结果,当所述第一核查确认码与第二核查确认码匹配时,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真,否则,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假;
当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真时,生成第二开仓指令。
可选地,当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假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第三开仓指令,所述第三开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换电柜打开第一电池的仓门。
可选地,当所述换电柜不包括显示屏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池信息和第二电池的第二电池信息,生成第一换电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第一换电信息到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短距数据传输技术与所述换电柜连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取消指令,所述取消指令用于指示取消本次换电操作;
根据所述取消指令,生成第三开仓指令,所述第三开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换电柜打开第一电池的仓门。
可选地,所述获取取消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取消指令在取消按钮被触发时生成,所述取消按钮可以为所述换电柜的显示屏上的触屏按钮,或者,所述取消按钮可以为所述换电柜上的物理按钮;
所述取消指令在所述换电柜接收到换电失败信息时生成,所述换电失败信息为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假时生成的提醒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换电柜未离线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加密算法同步请求,所述第二加密算法同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换电平台更新并同步所述预设加密算法。
可选地,当所述换电柜离线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通过所述换电柜的显示屏,显示离线提示;
通过所述换电柜的状态灯,提示所述换电柜处于离线状态;
通过所述换电柜的物理状态,提示所述换电柜的离线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离线换电方法,应用于换电平台,包括:
获取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所述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中包括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预设范围;
根据所述预设范围,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的多个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
发送多个所述换电柜的所述预设加密算法。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加密算法同步请求,所述第二加密算法同步请求中包括换电柜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加密算法同步请求,更新所述换电柜信息对应的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
发送更新后的所述预设加密算法。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换电记录,所述换电记录中至少包括结果信息、用户信息和第二电池信息;
当所述结果信息包括换电成功信息时,绑定所述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电池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离线换电系统,包括:移动终端、换电柜和换电平台;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根据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离线换电方法,实现所述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电池信息是否匹配的验证,以及所述换电记录的生成;
所述换电柜用于根据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离线换电方法实现第一电池的归还以及第二电池的放出;
所述换电平台用于完成预设加密算法的同步,从而实现上述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离线换电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信息、预设加密算法和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离线换电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电柜,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电池仓;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预设加密算法、电池仓信息和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离线换电方法;所述电池仓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发送的计算机指令执行打开仓门的操作。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电平台,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各个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各个用户的电池绑定信息和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的离线换电方法;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实现与移动终端的网络通信。
本申请提供的离线换电方法、系统和设备,通过换电柜打开一个空仓,并获取归还到该空仓的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池信息。换电柜根据该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池信息、第二电池的第二电池信息和换电柜信息,生成第一换电信息。其中,第二电池为换出电池。移动终端获取第一换电信息,并根据第一换电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结果和第一核查确认码。当第一验证结果为真时,换电柜获取第一核查确认码。换电柜根据第一核查确认码和预设加密算法,生成第二验证结果。当第二验证结果为真时,换电柜生成第二开仓指令,打开第二电池的仓门的手段,实现了第一电池的验证和第一核查确认码的校验,保证了第一电池的归还可靠性。同时,本申请还实现了第一核查确认码的验证,实现了换电平台反馈信息的验证,提高了离线换电系统的安全性,避免移动终端接收到假消息导致的换电异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线换电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线换电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离线换电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离线换电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离线换电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线换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电柜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电平台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随着新能源车辆的普及,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问题成为限制新能源车辆使用的一大重点。目前,解决新能源车辆充电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建设充电站,其二是设立换电柜。在实际使用中,使用充电站进行充电不论是慢充、快充还是超快充,都需要用户在原地等待较长的时间。因此,通过换电柜直接更换新能源车辆中的电池,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快速实现能源补充的一种方法。其效率优于充电站。
在使用换电柜进行换电时,通常需要通过换电系统实现该换电过程。换电系统通常由电池、换电柜、换电平台和移动终端组成。在换电时,移动终端需要通过换电平台实现与换电柜的通信。当用户向换电平台发送换电请求后,换电平台通过与换电柜的通信,获取用户放入换电柜的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池信息,以及换电柜放出的第二电池的第二电池信息。换电平台可以根据该第一电池信息实现第一电池的验证,以及根据该第二电池信息实现第二电池与用户的绑定。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为了保证用户的换电需求,换电柜通常均匀的分部于各个停车场。当换电柜出现通信故障时,容易出现维修人员无法快速到位的问题。该管理员实现该换电柜的维修前,该换电柜将处于离线状态。当该换电柜处于离线状态时,换电柜将无法与换电平台建立有效的连接。此时,换电平台无法从换电柜获取第一电池信息和第二电池信息。进而,换电平台将无法完成第一电池的验证,以及第二电池的绑定。目前,当遇到上述情况时,如果没有管理员的介入,用户将无法实现换电操作。管理员在到达现场后,通常采取将换该电柜的仓门全部打开的方法。户可以直接在换电柜中取走电池,从而实现换电操作,获取能源充足的电池。
然而,该解决方案必然不仅放弃了对用户归还的第一电池的验证,还放弃了对用户取走的第二电池的绑定。该操作将失去了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管理。进而,将导致电池管理的安全性降低。例如,如果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在该过程中出现损坏或者丢失,管理员将无法对该丢失或者损坏行为进行定责。此时,如果用户的移动终端也恰巧出现通信故障,换电系统将失去使用移动终端代替换电柜,向换电平台上传数据的通道。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离线换电方法。该离线换电方法针对换电柜和移动终端均出现离线情况执行。在换电柜在线期间,该换电柜可以从换电平台获取离线时使用的预设加密算法。在移动终端在线期间,移动终端可以获取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当换电柜和移动终端离线后,该换电柜和移动终端均进入离线状态。当用户在该状态下触发离线换电操作时,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第一电池的验证,并生成第一核查确认码。换电柜在获取该第一核查确认码后完成预设加密算法的验证,完成本次离线换电。移动终端可以对应生成换电记录,并在恢复通信之后,将该换电记录上传到换电平台。本申请所使用的离线换电方法,使用户可以在换电柜和移动终端双离线的情况下,实现自助换电。同时,该自助换电过程不仅完成了第一电池的验证,还实现了第二电池的绑定,保证了电池管理的安全性。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线换电的场景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离线换电场景中可以包括多台换电柜、多个移动终端以及一个换电平台。其中,该多台换电柜可以分布于各个停车场中。当用户需要换电时,用户可以根据各个换电柜的分部情况,选择就近的换电柜进行换电。其中,每一移动终端对应于一个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实现与换电柜与换电平台交互的可以为该移动终端中的换电APP。当用户使用该换电APP时,用户需要在该换电APP中进行登录。移动终端中的用户信息,与用户在该换电APP中登录的账号相关。例如,当用户在多个移动终端的换电APP中使用同一账户登录时,该多个移动终端中的用户信息为相同的用户信息。在换电柜的运行过程中,上述换电柜中可能出现一个或者多个换电柜无法与换电平台通信的问题。在移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移动终端可能出现无法连接通信网络的问题。此时,如果用户需要在换电柜与移动终端双离线状态下进行换电操作,用户可以通过下述实施例的方法,实现离线换电操作。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种离线换电方法的信令交互图。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当换电柜中包括显示屏时,换电柜、换电平台和移动终端之间的交互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01、换电柜的显示屏上的离线换电按钮被触发时,生成第一开仓指令,离线换电按钮可以为触屏按钮。
本实施例中,换电柜上包括显示屏。当换电柜检测到与换电平台的连接断开时,换电柜在可以显示屏上输出离线提示。同时,换电柜在该显示屏上显示离线换电按钮。该离线提示和离线换电按钮可以显示于该显示屏上较为明显的区域。例如,该显示屏上可以仅显示该离线提示和离线换电按钮。此时,当用户需要换电时,用户可以在该显示屏上快速获取离线提示。同时,该显示方式还可以提醒用户点击该显示屏上的离线换电按钮。当用户点击该离线换电按钮时,本次离线换电操作被触发。
当换电柜的离线换电按钮被触发时,换电柜确定用户需要执行离线换电操作。换电柜获取当前时刻的全部空仓信息。
当该换电柜中包括至少一个空仓时,换电柜可以根据预设算法,从至少一个空仓信息中选择一个空仓。换电柜生成该空仓的开仓指令,即第一开仓指令。其中,预设算法可以为根据空仓信息中的空仓编号选择编号最靠前的空仓。或者,该预设算法还可以为随机选择一个空仓。或者,该预设算法还可以为根据预设最优位置和空仓信息中的空仓位置,选择距离该预设最优位置最近的一个空仓。本申请对空仓的选择方法不做限制。
一种示例中,当该换电柜中不包括空仓时,换电柜可以结束此次离线换电操作,并提示用户去其他换电柜换电。当换电柜恢复通信后,换电柜可以向换电平台发送空仓异常提醒。该空仓异常提醒用于提醒管理员,换电柜的空仓数量存在异常。
S101、换电柜获取第一开仓指令,第一开仓指令用于指示换电柜打开一个空仓的仓门,空仓用于放入第一电池,第一电池为归还的电池。
本实施例中,第一开仓指令中可以包括空仓信息。当换电柜生成该第一开仓指令后,换电柜可以根据该第一开仓指令中的空仓信息,打开对应的空仓的仓门。当该空仓的仓门开启后,用户可以将归还的第一电池放入该空仓中。用户将该第一电池放入该空仓后,关闭该空仓的仓门。当该第一电池放入该换电柜后,该换电柜可以获取该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池信息。该第一电池信息可以包括该第一电池的电池序列号。
一种示例中,当电池需要按照预设方式放入该空仓时,该换电柜还可以对第一电池的放入方式进行检测。当该第一电池的放入方式与预设方式不同的时,换电柜可以再次打开该空仓的仓门,并提示用户正确放入第一电池。其中,换电柜可以在该显示屏上显示提示信息。或者,换电柜还可以语音播报提示信心。或者,换电柜还可以通过短距通信,将该提示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并在移动终端上显示该提示信息。
S102、换电柜根据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池信息、第二电池的第二电池信息和换电柜信息,生成第一换电信息,第二电池为计划换出的电池。
本实施例中,换电柜可以根据当前各个电池的电量,选择其中电量最高的电池为第二电池。该第二电池为计划换出的电池。换电柜可以根据该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池信息、第二电池的第二电池信息和换电柜信息,生成第一换电信息。该第一换电信息可以以二维码的形式,显示在显示屏上。其中,该第二电池信息可以包括该第二电池的电池序列号。
S1002、移动终端扫描换电柜的显示屏上显示的二维码,二维码中包括第一换电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该第一换电信息的二维码显示于该换电柜的显示屏后,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扫描该二维码。具体地,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上打开换电APP。用户通过使用该换电APP中的扫码功能,扫描该二维码。移动终端中的换电APP通过识别该二维码,获取对应的第一换电信息。
S103、移动终端获取第一换电信息,第一换电信息由换电柜根据第一电池信息和第二电池信息生成。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获取该第一换电信息。该第一换电信息中包括第一电池信息和第二电池信息。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使用,通常需要对电池进行管理。该电池管理可以包括验证第一电池的绑定用户,更新第二电池的绑定用户等。因此,移动终端可以对第一电池的绑定情况进行验证,以保证归还第一电池的用户为正确的用户。
S104、移动终端根据第一换电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结果和第一核查确认码。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需要对第一电池的验证。移动终端还需要根据换电柜信息,确定预设加密算法。其中,预设加密算法可以为加密token。
一种示例中,该过程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移动终端获取第三电池信息,第三电池信息为用户信息绑定的电池信息。
本步骤中,移动终端直接从后台获取该第三电池信息。该第三电池信息可以为当前用户绑定的电池信息。具体地,当用户在移动终端打开换电APP后,该换电APP中存储有当前登录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绑定的第三电池信息。
步骤2、根据第三电池信息和第一换电信息中的第一电池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结果,当第三电池信息与第一电池信息匹配时,第一验证结果为真,否则,第一验证结果为假。
本步骤中,移动终端比较第一电池信息和第三电池信息。当该第一电池信息与该第三电池信息为相同的电池序列号,第一电池信息与第三电池信息匹配。否则,该第一电池信息与第三电池信息不匹配。当该第一电池信息与该第二电池信息匹配时,该第一验证结果为真。否则,该第一验证结果为假。
步骤3、当第一验证结果为真时,移动终端根据第一换电信息和预设加密算法,生成第一核查确认码。
本步骤中,当移动终端确定第一验证结果为真时,移动终端对第一换电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核查确认码。
其中,移动终端对第一换电信息进行加密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移动终端根据第一换电信息中的换电柜信息和移动终端存储的多个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确定当前使用的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
本步骤中,移动终端获取第一换电信息中的换电柜信息。该换电柜信息中可以包括换电柜编码。移动终端中存储有多个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移动终端根据该换电柜信息,从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多个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中,选择当前使用的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
步骤3.2、移动终端根据预设加密算法和第一换电信息,生成第一核查确认码。
本步骤中,移动终端根据该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对第一换电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核查确认码。
S1003、移动终端输出第一验证结果或者第一核查确认码。
本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确定第一验证结果为假时,移动终端输出换电失败的消息提醒。用户可以根据该换电失败的消息提醒,点击换电柜上的取消按钮。
或者,当移动终端确定第一验证结果为真时,移动终端生成第一核查确认码。移动终端将该第一核查确认码输出在显示界面上。用户查看该第一核查确认码后,在换电柜的显示屏中输入该第一核查确认码。
S105、换电柜获取第一核查确认码,第一核查确认码为移动终端根据第一换电信息和预设加密算法生成的验证信息。
本实施例中,换电柜获取用户在显示屏中输入的第一核查确认码。换电柜可以根据该第一核查确认码对该反馈信息进行验证,以确认移动终端获取的反馈信息来自换电平台。
S106、换电柜根据第一核查确认码和预设加密算法,生成第二开仓指令,第二开仓指令用于指示换电柜打开第二电池的仓门。
本实施例中,换电柜可以使用该第一核查确认码,对该第一核查确认码的来源进行验证。当第一核查确认码的来源正确时,换电柜需要生成第二开仓指令。该第二开仓指令用于打开第二电池的仓门。用户可以取走该第二电池。当用户取走该第二电池并关上仓门时,该离线换电操作成功完成。或者,当第一核查确认码的来源异常时,换电柜生成第三开仓指令。该第三开仓指令用于打开第一电池的仓门。当用户取走该第一电池并关上仓门时,该离线换电操作结束。其中,第一核查确认码的来源异常可以包括用户输入了错误的第一核查确认码。该第一核查确认码是假消息。
一种示例中,换电柜使用第一核查确认码进行验证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换电柜根据第一电池信息和预设加密算法,生成第二核查确认码。
本步骤中,换电柜中存储有预设加密算法。换电柜使用该预设加密算法对第一换电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二核查确认码。
步骤2、换电柜根据第一核查确认码和第二核查确认码,生成第二验证结果,当第一核查确认码与第二核查确认码匹配时,第二验证结果为真,否则,第二验证结果为假。
本步骤中,换电柜比较第一核查确认码和第二核查确认码。当第一核查确认码和第二核查确认码一致时,换电柜确定第一核查确认码的来源正确。此时,换电柜验证成功,并生成第二验证结果为真。否则,换电柜确定第一核查确认码为假信息。此时,换电柜验证失败,并生成第二验证结果为假。
步骤3、当第二验证结果为真时,换电柜生成第二开仓指令。
本步骤中,当第二验证结果为真时,换电柜可以确定移动终端生成的第一验证结果为真。此时,换电柜可以生成第二开仓指令。换电柜根据该第二开仓指令打开第二电池的仓门。用户可以取走该第二电池。当用户取走该第二电池并关上仓门时,该离线换电操作成功完成。
步骤4、当第二验证结果为假时,换电柜生成第三开仓指令,第三开仓指令用于指示换电柜打开第一电池的仓门。
本步骤中,当第二验证结果为假时,换电柜确定第一核查确认码为假消息。此时,换电柜可以生成第三开仓指令。换电柜根据该第三开仓指令打开第一电池的仓门。用户可以取走该第一电池。当用户取走该第一电池并关上仓门时,该离线换电操作失败。
本申请提供的离线换电方法,换电柜在该显示屏上显示离线换电按钮。当换电柜的离线换电按钮被触发时,换电柜生成第一开仓指令。换电柜可以根据该第一开仓指令,打开对应的空仓的仓门。用户可以将归还的第一电池放入该空仓中。该换电柜可以获取该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池信息。换电柜可以根据当前各个电池的电量,选择其中电量最高的电池为第二电池。换电柜可以根据该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池信息、第二电池的第二电池信息和换电柜信息,生成第一换电信息。该第一换电信息可以以二维码的形式,显示在显示屏上。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扫描该二维码,获取第一换电信息。移动终端根据第一换电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结果和第一核查确认码。当移动终端确定第一验证结果为假时,移动终端输出换电失败的消息提醒。当移动终端确定第一验证结果为真时,移动终端输出第一核查确认码。换电柜获取第一核查确认码。换电柜可以使用该第一核查确认码,对该第一核查确认码的来源进行验证。当第一核查确认码的来源正确时,换电柜需要生成第二开仓指令。当第一核查确认码的来源异常时,换电柜生成第三开仓指令。本申请中,换电柜上包括显示屏,通过移动终端实现了第一电池的验证,通过使用预设加密算法,实现了第一核查确认码的验证,以及换电平台反馈信息的验证,保证了第一电池的归还可靠性和资产安全,提高了离线换电系统的安全性。本申请,还实现了在换电柜通信故障时的换电需求,避免了通信故障后人工紧急干预的需求,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本申请通过保证用户自助换电,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和品牌影响力。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离线换电方法的信令交互图。在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当换电柜中不包括显示屏时,本实施例中,换电柜、换电平台和移动终端之间的交互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01、移动终端扫描换电柜的电柜码,生成第二换电请求,第二换电请求用于向换电平台和/或换电柜发送换电请求;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到达该换电柜旁边后,由于用户无法直接获取换电柜的状态,因此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终端扫描该换电柜的电柜码。当移动终端扫描该电柜码后,移动终端可以生成第二换电请求。该第二换电请求中包括该换电柜的电柜码。该第二换电请求用于向换电平台和/或换电柜请求开启一次换电操作。
其中,电柜码可以为条形码或者二维码。该电柜码可以被张贴于该换电柜上。或者,该电柜码还可以喷涂在该换电柜上。具体地,用户可以打开该移动终端上的换电APP。用户使用该换电APP上的扫码功能扫描该换电柜上的电柜码。
S202、移动终端根据第二换电请求发送失败的提示信息,生成通信故障提示;
本实施例中,由于移动终端无法连接通信网络,因此该第二换电请求将发送失败。移动终端可以获取该第二换电请求发送失败的提示信息。移动终端根据该提示信息,生成通信故障提示。
一种示例中,当用户打开移动终端上的换电APP时,该换电APP可以检测到移动终端的通信网络无法连接。此时,该换电APP可以直接生成通信故障提示。
S2001、移动终端输出通信故障提示。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将通信故障提示输出到该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用户可以通过查看该显示界面,获取移动终端的异常状态。
一种示例中,当换电柜不包括显示屏时,移动终端可以在显示界面上提醒用户,点击换电柜上的离线换电按钮。该离线换电按钮可以为物理按钮。
另一种示例中,当换电柜不包括显示屏时,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将该离线换电码发送到换电柜:
步骤1、移动终端建立与换电柜的短距通信,短距通信可以通过短距数据传输技术实现。
本步骤中,当移动终端接收到该通信故障提示后,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短距数据传输技术,与该换电柜建立短距通信。其中,短距通信可以包括蓝牙、红外、NFC等。例如,当移动终端接收到通信故障提示后,移动终端可以开启蓝牙功能。或者,当移动终端接收到通信故障提示后,移动终端可以提示用户开启蓝牙功能。移动终端获取并匹配该换电柜的蓝牙信号,从而建立该移动终端与换电柜的蓝牙通信。其中,换电柜的蓝牙名称及密码可以与换电柜的电柜码相关。
步骤2、移动终端发送通信故障提示到换电柜。
本步骤中,当移动终端与换电柜建立短距通信后,移动终端可以向换电柜发送该通信故障提示。当换电柜接收到该通信故障提示后,换电柜根据该通信故障提示,生成离线换电指令。
S2002、当换电柜上的离线换电按钮被触发时,生成离线换电指令,离线换电按钮可以为物理按钮。
本实施例中,该换电柜上可以包括离线换电按钮。当用户触发该离线换电按钮时,换电柜生成离线换电指令,指示换电柜开始本次离线换电操作。
本实施例中S2001与S2002,为并列步骤。换电柜可以仅实现S2001与S2002其中任意一个步骤所对应的功能。或者,换电柜可以同时实现S2001与S2002所对应的功能。此时,当S2001与S2002中任意一个步骤被执行时,本实施例的S203被触发。
S203、换电柜根据该离线换电指令,生成第一开仓指令,第一开仓指令用于指示换电柜打开一个空仓的仓门,空仓用于放入第一电池,第一电池为归还的电池;
S204、换电柜根据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池信息、第二电池的第二电池信息和换电柜信息,生成第一换电信息,第二电池为计划换出的电池;
其中,步骤S203和S204与图2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和S102的实现方式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S2003、换电柜发送第一换电信息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短距数据传输技术与换电柜连接。
本实施例中,换电柜在生成第一换电信息后,通过短距通信,将该第一换电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收换电柜发送的第一换电信息。
S205、移动终端获取第一换电信息,第一换电信息由换电柜根据第一电池信息和第二电池信息生成;
S206、移动终端根据第一换电信息和用户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结果和第一核查确认码;
S2004、移动终端发送第一验证结果和第一核查确认码到换电柜。
S207、换电柜获取第一核查确认码,第一核查确认码为换电平台根据第一换电信息和预设加密算法生成的验证信息;
S208、换电柜根据第一核查确认码和预设加密算法,生成第二开仓指令,第二开仓指令用于指示换电柜打开第二电池的仓门。
其中,步骤S205至S208与图2实施例中的步骤S103至S106的实现方式类似,步骤S2004与图2实施例中的步骤S1003的实现方式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离线换电方法方法,当移动终端扫描该电柜码后,移动终端可以生成第二换电请求。移动终端根据第二换电请求发送失败的提示信息,生成通信故障提示。当换电柜接收到该通信故障提示后,换电柜根据该通信故障提示,生成离线换电指令。换电柜根据该离线换电指令,生成第一开仓指令。换电柜根据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池信息、第二电池的第二电池信息和换电柜信息,生成第一换电信息。移动终端根据第一换电信息和用户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结果和第一核查确认码。换电柜根据第一核查确认码和预设加密算法,生成第二开仓指令,第二开仓指令用于指示换电柜打开第二电池的仓门。本申请中,换电柜不包括显示屏,换电柜与移动终端通过短距通信实现交互,保证了在换电柜与换电平台通信故障时的换电需求。并且,本申请在保证离线换电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第一电池的验证,保证了第一电池的归还可靠性。同时,本申请还实现了第一核查确认码的验证,实现了换移动终端的验证,提高了离线换电系统的安全性,避免换电柜接收到假消息导致的换电异常。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离线换电方法的信令交互图。在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01、触发换电柜的取消按钮,取消按钮可以为换电柜的显示屏上的触屏按钮,或者,取消按钮可以为换电柜上的物理按钮。
本实施例中,换电柜上可以包括取消按钮。用户可以在换电过程的任意时机点击该取消按钮,结束本次离线换电操作。当换电柜包括显示屏时,该取消按钮可以为显示屏上的触屏按钮。或者,该取消按钮可以为该换电柜上的物理按钮。
一种示例中,当移动终端向用户输出换电失败信息时,该换电失败信息可以指示用户点击该换电柜上的取消换点按钮。
S301、换电柜获取取消指令,取消指令用于指示取消本次换电操作。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点击该取消按钮后,换电柜生成取消指令。换电柜可以根据该取消指令,结束本次离线换电操作。
S302、换电柜根据取消指令,生成第三开仓指令,第三开仓指令用于指示换电柜打开第一电池的仓门。
本实施例中,换电柜可以根据该取消指令,生成第三开仓指令。换电柜根据该第三开仓指令,打开第一电池的仓门。用户取走第一电池后,关上该仓门。该次离线换电操作结束。
如图4所示,当用户完成离线换电操作后,换电柜、换电平台和移动终端之间的交互过程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3、移动终端获取结果信息,结果信息在结果按钮被触发时获取,或者,结果信息由换电柜根据换电结果生成。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在取走第一电池或者第二电池后,本次离线换电操作结束。此时,移动终端可以获取此次换电的结果信息。
一种示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在显示界面的结果按钮被触发时获取。其中,该显示界面上可以包括换电成功按钮和换电失败按钮。当用户取走第一电池后,用户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点击换电失败按钮。当用户取走第二电池后,用户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点击换电成功按钮。移动终端根据用户点击的结果按钮,生成结果信息。
另一种示例中,移动终端可以获取换电柜发送的结果信息。该结果信息中可以包括离线换电结果等。
S304、移动终端根据结果信息、用户信息、第一电池信息和第二电池信息,生成换电记录,换电记录用于记录此次换电的过程。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获取结果信息后,可以根据结果信息、第一电池信息和第二电池信息生成换电记录。该换电记录可以用于记录本次离线换电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一种示例中,该换电记录还可以包括时间戳、换电柜信息、移动终端信息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S3002、当移动终端恢复网络通信后,移动终端发送换电记录到换电平台,以使换电平台根据换电记录更新用户信息,及其绑定的电池信息。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生成换电记录后,将该换电记录存储在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上。当移动终端恢复网络通信后,移动终端可以将该换电记录发送到换电平台。当移动终端在其通信故障期间进行多次换电时,移动终端可以将该多条换电记录一同上传到换电平台。
S305、换电平台获取换电记录,换电记录中至少包括结果信息、用户信息和第二电池信息。
本实施例中,换电平台获取移动终端上传的至少一条换电记录。换电平台将该换电记录存储到对应的存储器中。例如,换电平台可以根据用户信息,将该换电记录存储到用户信息对应的存储器中。换电平台还可以解析每一条该换电记录中的结果信息。换电平台可以根据该结果信息确定该次换电是否成功。
S306、当结果信息包括换电成功信息时,换电平台绑定用户信息与第二电池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该结果信息中包括换电成功信息时,换电平台继续解析该换电记录中的第二电池信息和用户信息。换电平台绑定该第二电池信息和用户信息。
如图4所示,当换电柜离线后,换电柜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S307、换电柜显示离线提示。
本实施例中,换电柜在发现无法与换电平台进行通信后,在换电柜上显示离线提示。其中,换电柜可以定时检测器网络通信状态。当换电柜出现网络故障时,换电柜显示离线提示。
一种示例中,通过换电柜的显示屏,显示离线提示。
本示例中,当换电柜包括显示屏时,换电柜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离线提示。
另一种示例中,通过换电柜的状态灯,提示换电柜处于离线状态。
本示例中,换电柜上还可以包括状态灯。当换电柜检测到网络故障时,换电柜可以点亮状态灯,以提示该换电柜处于离线状态。或者,换电柜的状态灯可以改变颜色,以提示该换电柜处于离线状态。此时,换电柜可以包括显示屏。或者,换电柜也可以不包括显示屏。
再一种示例中,通过换电柜的物理状态,提示换电柜的离线状态。
本示例中,换电柜还可以通过弹出物理按钮的方式,提示换电柜处于离线状态。
本申请提供的离线换电方法,换电柜上可以包括取消按钮。当该取消按钮被触发时,换电柜生成取消指令。换电柜可以根据该取消指令,生成第三开仓指令。当用户完成离线换电操作后,移动终端可以获取此次换电的结果信息。移动终端根据结果信息、用户信息、第一电池信息和第二电池信息,生成换电记录。当移动终端恢复网络通信后,移动终端发送换电记录到换电平台。当结果信息包括换电成功信息时,换电平台绑定用户信息与第二电池信息。当换电柜离线后,换电柜显示离线提示。本申请中,通过使用取消按钮,实现离线换电操作的终止,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需要随时结束此次离线换电操作,增加用户操作方式,提高用户体验。同时,本申请通过在移动终端生成换电记录,并在移动终端的通信网络恢复后上传该换电记录,实现了在换电平台上,用户信息与第二电池的绑定,进一步增加了电池管理的安全性,确保每一电池的更换都可以被记录。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离线换电方法的信令交互图。在图1至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换电柜离线之前,换电柜与换电平台之间的交互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4001、移动终端发送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到换电平台。换电平台获取该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用于向换电平台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多个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中包括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未离线时可以向换电平台发送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其中,移动终端发送该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的频率根据预设频率确定。其中,该频率可以根据用户的当前位置确定。例如,在第一时刻用户可以处于第一位置。当用户到达与第一位置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的第二位置时,移动终端可以向换电平台发送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或者,该频率可以根据预设频率确定。例如,1天/次、1周/次等。
S402、换电平台根据用户信息,确定用户信息对应的预设范围。
本实施例中,换电平台接收到该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后,解析该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中的用户信息。换电平台可以根据该用户的用户信息,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用户的当前位置和用户的常用换电柜的位置。其中,常用换电柜可以为使用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换电柜。
换电平台可以根据该位置信息,生成用户的预设范围。其中,该预设范围可以包括与用户的当前位置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范围。以及,该预设范围还可以包括与常用换电柜的位置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范围。
S403、换电平台根据预设范围,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多个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
本实施例中,换电平台在确定该预设范围后,可以确定该预设范围内的多个换电柜。换电平台可以获取该多个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
S4002、换电平台发送多个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到移动终端。
本实施例中,换电平台可以将该多个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以及该多个换电柜的换电柜信息一起发送到移动终端。
一种示例中,换电平台可以生成换电柜信息和预设加密算法的列表。换电平台发送该列表到移动终端。
S4003、换电柜发送第二加密算法同步请求到换电平台。换电平获取第二加密算法同步请求。第二加密算法同步请求用于指示换电平台更新并同步预设加密算法。第二加密算法同步请求中包括换电柜信息。
本实施例中,换电柜中可以根据预设频率,向换电平台发送加密算法同步请求。其中预设频率可以为1天/次、1周/次、1月/次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该加密算法同步请求用于提醒换电平台更新加密算法,并将更新后的加密算法同步到换电柜。
S404、换电平台根据第二加密算法同步请求,更新换电柜信息对应的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
本实施例中,当换电平台接收到换电柜发送的加密算法同步请求后,换电平台从该加密算法同步请求中解析得到换电柜信息。该换电柜信息可以为电柜码。换电平台生成新的预设加密算法。其中,换电柜可以根据当前时刻生成新的预设加密算法。或者换电柜还可以根据原预设加密算法,生成新的预设加密算法。换电平台使用该更新后的预设加密算法,取代该换电柜信息对应的原预设加密算法。
S4004、换电平发送更新后的预设加密算法到换电柜。
本实施例中,换电平台在完成该更新后的预设加密算法的存储后,根据加密算法同步请求,将该更新后的预设加密算法发送到对应的换电柜。
本申请提供的离线换电方法,移动终端在未离线时可以向换电平台发送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换电平台接收到该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后,根据用户信息,确定用户信息对应的预设范围。换电平台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多个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换电平台可以将该多个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以及该多个换电柜的换电柜信息一起发送到移动终端。换电柜中可以根据预设频率,向换电平台发送加密算法同步请求。换电平台根据该加密算法同步请求,更新并同步预设加密算法。本申请中,通过同步移动终端的预设加密算法和换电柜中的预设加密算法,实现预设加密算法的更新和同步,进一步提高了该离线换电系统的网络安全。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线换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离线换电系统10包括:换电柜11、换电平台12和移动终端13。
其中,换电柜11用于根据上述图2至图5所示的信令交互图中的换电柜,实现上述离线换电方法。
其中,换电平台12用于根据上述图2至图5所示的信令交互图中的换电平台,实现上述实现离线换电方法。
其中,移动终端13用于根据上述图2至图5所示的信令交互图中的移动终端,实现上述实现离线换电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离线换电系统10,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具体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移动终端20,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换电柜的操作,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可以包括:存储器21和处理器22。
存储器21用于存储用户信息、预设加密算法和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22用于根据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运动换电APP,从而实现如上述图2至图5所示的信令交互图中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离线换电方法。
可选地,通信接口23用于实现与换电柜的短距通信。以及,该通信接口23还可以用于在未出现通信异常时,与换电平台实现网络通信。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20可用于执行上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电柜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换电柜30,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换电柜的操作,本实施例的换电柜30可以包括:存储器31、处理器32和电池仓33。
存储器31用于存储预设加密算法、电池仓信息和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32用于根据存储器存储31的计算机程序,实现第一换电信息的生成和第一核查确认码的验证,从而完成上述图2至图5所示的信令交互图中的换电柜对应的离线换电方法。
电池仓33用于根据处理器发送的指令执行打开仓门的操作。
可选地,换电柜3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34,该通信接口34可以用于实现与移动终端的短距通信。以及,该通信接口34还可以用于在未出现通信异常时,与换电平台实现网络通信。
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电柜30可用于执行上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电平台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换电平台40,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换电柜的操作,本实施例的换电平台40可以包括:存储器41、处理器42和通信接口43。
存储器41用于存储各个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各个用户的电池绑定信息和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42用于根据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上述图2至图5所示的信令交互图中的换电平台对应的离线换电方法。
通信接口43用于实现与移动终端和换电柜的网络通信。
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电平台40可用于执行上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3)

1.一种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换电信息,所述第一换电信息由换电柜根据第一电池信息和第二电池信息生成;
根据所述第一换电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结果和第一核查确认码;
发送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和所述第一核查确认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换电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结果和第一核查确认码,包括:
获取第三电池信息,所述第三电池信息为用户信息绑定的电池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电池信息和所述第一换电信息中的第一电池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结果,当所述第三电池信息与所述第一电池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真,否则,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假;
当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真时,根据所述第一换电信息和预设加密算法,生成所述第一核查确认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扫描所述换电柜的电柜码,生成第二换电请求,所述第二换电请求用于向换电平台和/或换电柜发送换电请求;
根据所述第二换电请求发送失败的提示信息,生成通信故障提示;
输出所述通信故障提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换电柜不包括显示屏时,所述输出所述通信故障提示,包括:
建立与所述换电柜的短距通信,所述短距通信可以通过短距数据传输技术实现;
发送所述通信故障提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未离线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所述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用于向换电平台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多个所述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结果信息,所述结果信息在结果按钮被触发时获取,或者,所述结果信息由所述换电柜根据换电结果生成;
根据所述结果信息、用户信息、所述第一电池信息和所述第二电池信息,生成换电记录,所述换电记录用于记录此次换电的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恢复通信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换电记录,以使换电平台根据所述换电记录更新所述用户信息,及其绑定的电池信息。
8.一种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换电柜,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开仓指令,所述第一开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换电柜打开一个空仓的仓门,所述空仓用于放入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为归还的电池;
根据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池信息、第二电池的第二电池信息和换电柜信息,生成第一换电信息,所述第二电池为计划换出的电池;
获取第一核查确认码,所述第一核查确认码为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换电信息和预设加密算法生成的验证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核查确认码和预设加密算法,生成第二开仓指令,所述第二开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换电柜打开第二电池的仓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开仓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开仓指令在所述换电柜的离线换电按钮被触发时生成,所述离线换电按钮为所述换电柜的显示屏上的触屏按钮,或者,所述离线换电按钮为所述换电柜上的物理按钮;
所述第一开仓指令在所述换电柜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离线换电指令时生成,所述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短距数据传输技术与所述换电柜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核查确认码和预设加密算法,生成第二开仓指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电池信息和所述预设加密算法,生成第二核查确认码;
根据所述第一核查确认码和所述第二核查确认码,生成第二验证结果,当所述第一核查确认码与第二核查确认码匹配时,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真,否则,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假;
当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真时,生成第二开仓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假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第三开仓指令,所述第三开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换电柜打开第一电池的仓门。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换电柜不包括显示屏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池信息和第二电池的第二电池信息,生成第一换电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第一换电信息到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短距数据传输技术与所述换电柜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取消指令,所述取消指令用于指示取消本次换电操作;
根据所述取消指令,生成第三开仓指令,所述第三开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换电柜打开第一电池的仓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取消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取消指令在取消按钮被触发时生成,所述取消按钮可以为所述换电柜的显示屏上的触屏按钮,或者,所述取消按钮可以为所述换电柜上的物理按钮;
所述取消指令在所述换电柜接收到换电失败信息时生成,所述换电失败信息为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一验证结果为假时生成的提醒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电柜未离线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加密算法同步请求,所述第二加密算法同步请求用于指示换电平台更新并同步所述预设加密算法。
16.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换电柜离线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通过所述换电柜的显示屏,显示离线提示;
通过所述换电柜的状态灯,提示所述换电柜处于离线状态;
通过所述换电柜的物理状态,提示所述换电柜的离线状态。
17.一种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换电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所述第一加密算法同步请求中包括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预设范围;
根据所述预设范围,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的多个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
发送多个所述换电柜的所述预设加密算法。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加密算法同步请求,所述第二加密算法同步请求中包括换电柜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加密算法同步请求,更新所述换电柜信息对应的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
发送更新后的所述预设加密算法。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换电记录,所述换电记录中至少包括结果信息、用户信息和第二电池信息;
当所述结果信息包括换电成功信息时,绑定所述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电池信息。
20.一种离线换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换电柜和换电平台;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实现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电池信息是否匹配的验证,以及换电记录的生成;
所述换电柜用于根据上述权利要求8-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实现第一电池的归还以及第二电池的放出;
所述换电平台用于完成预设加密算法的同步,从而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7-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
2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信息、预设加密算法和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
22.一种换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柜,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电池仓;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预设加密算法、电池仓信息和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8-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所述电池仓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发送的计算机指令执行打开仓门的操作。
23.一种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平台,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各个换电柜的预设加密算法、各个用户的电池绑定信息和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7-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线换电方法;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实现与移动终端的网络通信。
CN202110429244.1A 2021-04-21 2021-04-21 离线换电方法、系统和设备 Active CN1133824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9244.1A CN113382406B (zh) 2021-04-21 2021-04-21 离线换电方法、系统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9244.1A CN113382406B (zh) 2021-04-21 2021-04-21 离线换电方法、系统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2406A true CN113382406A (zh) 2021-09-10
CN113382406B CN113382406B (zh) 2023-09-26

Family

ID=77569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29244.1A Active CN113382406B (zh) 2021-04-21 2021-04-21 离线换电方法、系统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240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3330A (zh) * 2021-11-02 2022-02-08 上海聚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柜的充放电认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3444A (zh) * 2017-09-15 2017-12-08 苏州易换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柜及电动车电池的充电方法
US20180025573A1 (en) * 2015-02-12 2018-01-25 Shenzhen Laidian Technology Co., Ltd. Leasing terminal of mobile power supply
CN109714414A (zh) * 2018-12-26 2019-05-03 深圳云动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平台、电动车、电动车更换电池方法及系统
WO2019163682A1 (ja) * 2018-02-23 2019-08-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バッテリ管理方法
CN110600818A (zh) * 2019-08-21 2019-12-20 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更换电池的方法及设备
CN111105565A (zh) * 2019-11-30 2020-05-05 苏州易换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柜的离线换电池方法及系统
CN111507794A (zh) * 2020-03-18 2020-08-07 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归还检测的方法、电池柜及共享电池系统
CN111585971A (zh) * 2020-04-15 2020-08-25 汕头市能捷电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支持离线换电的身份确认方法和系统
CN112309051A (zh) * 2020-09-27 2021-02-02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密钥的离线换电方法及系统
US20210081014A1 (en) * 2019-09-17 2021-03-18 Dish Network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battery replacement
CN112637157A (zh) * 2020-12-14 2021-04-09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的换电设备接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25573A1 (en) * 2015-02-12 2018-01-25 Shenzhen Laidian Technology Co., Ltd. Leasing terminal of mobile power supply
CN107453444A (zh) * 2017-09-15 2017-12-08 苏州易换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柜及电动车电池的充电方法
WO2019163682A1 (ja) * 2018-02-23 2019-08-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バッテリ管理方法
CN109714414A (zh) * 2018-12-26 2019-05-03 深圳云动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平台、电动车、电动车更换电池方法及系统
CN110600818A (zh) * 2019-08-21 2019-12-20 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更换电池的方法及设备
US20210081014A1 (en) * 2019-09-17 2021-03-18 Dish Network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battery replacement
CN111105565A (zh) * 2019-11-30 2020-05-05 苏州易换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柜的离线换电池方法及系统
CN111507794A (zh) * 2020-03-18 2020-08-07 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归还检测的方法、电池柜及共享电池系统
CN111585971A (zh) * 2020-04-15 2020-08-25 汕头市能捷电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支持离线换电的身份确认方法和系统
CN112309051A (zh) * 2020-09-27 2021-02-02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密钥的离线换电方法及系统
CN112637157A (zh) * 2020-12-14 2021-04-09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的换电设备接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3330A (zh) * 2021-11-02 2022-02-08 上海聚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柜的充放电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4013330B (zh) * 2021-11-02 2024-02-13 上海聚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柜的充放电认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2406B (zh)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42211B (zh) 一种换电方法、换电装置及换电系统
CN104036348A (zh) 一种电子移动操作票系统
CN105553932A (zh) 智能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安全绑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256888A (zh) 离线换电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7146308A (zh) 一种离线互联网控制装置及其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12309051A (zh) 一种基于密钥的离线换电方法及系统
CN105929697A (zh) 一种智能家居的维护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4330764B (zh) 操作票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765768A (zh) 一种支持双开门的快递柜及快递存取系统
CN113382406A (zh) 离线换电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6127888A (zh) 智能锁操作方法和智能锁操作系统
CN106779673A (zh) 一种电子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6781048B (zh) 一种多枪充电系统
CN113382396B (zh) 离线换电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9561413A (zh) 一种ble设备的蓝牙认证授权方法及授权系统
CN106655520B (zh) 确保继电保护远方操作安全可靠执行的方法
CN102598839B (zh) 一种实现集群通信业务的遥毙功能、复活功能的方法和终端
KR102485156B1 (ko) 전기차 충전시스템 보안인증 통신 방법
CN102761496B (zh) 一种网络社区的社区信息发布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35962A (zh) 基于认证设备的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20227249A1 (en) Off-line battery swap method, battery charging and swap station, vehicle with battery to be swapped,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5279414A (zh) 一种基于指纹应用的验证装置及方法
CN210605841U (zh) 一种智能锁控制系统
Lightman et al. Symposium on federally funded research on cybersecurity of electric vehicle supply equipment (evse)
CN114709895A (zh) 一种可恢复掉线电池的换电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1

Address after: B1202, Shenzhen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Base Build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 9, Yuexing Third Road, High tech District Community,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Tongyuan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1 b-208, Shenzhen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bas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 9, Yuexing Third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YUNDONG FUTURE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