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1958B - 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1958B
CN113381958B CN202010117857.7A CN202010117857A CN113381958B CN 113381958 B CN113381958 B CN 113381958B CN 202010117857 A CN202010117857 A CN 202010117857A CN 113381958 B CN113381958 B CN 1133819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shold
data
instantaneous power
adaptive peak
power valu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78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1958A (zh
Inventor
张浩澄
张智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178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1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1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1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1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1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依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基于各所述检测窗采集所述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点的数据瞬时功率值;基于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本申请可以提升做AC校准和OPD/RPD的频率,节省时域资源,且计算出的LUT表系数更能适应实际业务数据,从而提升DPD算法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5G(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技术的发展,要求通信系统信号的带宽越来越宽,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对信号的影响更加明显,经过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调制的信号可以解决多天线正交性的问题,但在OFDM的符号中,多个独立经过调制的子载波信号在时域上进行叠加,在各个子载波的相位相近时,信号的瞬时功率会达到峰值,因此会使信号有较高的峰均比。有较高峰均比的信号在经过射频系统发射时,受到功率放大器非线性特性影响较为严重,造成经过功放后的信号有严重的失真,从而降低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因此使用数字预失真算法补偿和抑制功率放大器引入的非线性,使系统整体的放大特性呈线性。
目前数字预失真算法方案中采数过程可以如图1所示,首先,将预先存入DDR(DataDirection Register,数据方向寄存器)里的训练序列在触发DPD抓数后(Digital Pre-Distortion,数字预失真),于系统帧的一个GP(Guard Period,保护间隔)时隙中存入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后发送给DPD模块进行运算,再将通过功放后的反馈数据存入另一个RAM后,写入到DDR给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处理器)处理,于此同时将与LUT(Look-Up-Table,显示查找表)表系数进行运算后的数据存入此前用于存训练序列的RAM,在反馈数据写入DDR的过程结束后,写入DDR的另一段地址。
而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1、在训练过程中需要使用单独的训练序列,再提取通过功放后反馈回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后生成LUT表的系数,此过程需要占用GP时隙的时域资源而与OPD(Output PowerDetection,输出功率检测)、RPD(Reflected Power Detection,反射功率检测)、校准过程冲突;
2、没有实际业务数据的可变性和高峰值性,不能较好地适应实际数据通过功放后的线性的要求,导致预失真算法的性能不够理想;
3、训练序列与实际的业务数据是独立的,在发送业务数据之外的时间打开功放,增加了功放的能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训练过程需要占用GP时隙的时域资源而与OPD、RPD、校准过程冲突,预失真算法的性能不够理想,且增加功放能耗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包括:
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依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
基于各所述检测窗采集所述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
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点的数据瞬时功率值;
基于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
可选地,在所述依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之前,还包括:
启动第一计数器和第二计数器。
可选地,所述基于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包括:
在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设定个数时,通过所述第一计数器记录第一数值;
重复执行所述在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设定个数时,通过所述第一计数器记录第一数值的步骤;
在所述第一数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设定阈值时,将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上调一个步进单位的数值。
可选地,所述基于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包括:
在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小于所述设定个数时,通过所述第二计数器记录第二数值;
重复执行所述在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小于所述设定个数时,通过所述第二计数器记录第二数值的步骤;
在所述第二数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设定阈值时,将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下调一个步进单位的数值。
可选地,在所述基于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之后,还包括:
获取调整后的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
比较所述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和预先设定的截止门限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所述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小于所述截止门限值时,将所述截止门限值作为数字预失真算法的自适应峰值门限。
可选地,在所述基于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之后,还包括:
基于调整后的自适应峰值门限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训练处理,并采用距离所述训练处理最近的检测窗采集训练业务数据;
获取所述训练业务数据中的多个点的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
在确定多个所述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调整后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时,确定采数成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装置,包括:
检测窗生成模块,用于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依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
目标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检测窗采集所述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
第一瞬时功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点的数据瞬时功率值;
峰值门限调整模块,用于基于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
可选地,还包括:
计数器启动模块,用于启动第一计数器和第二计数器。
可选地,所述峰值门限调整模块包括:
第一数值记录子模块,用于在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设定个数时,通过所述第一计数器记录第一数值;
第一重复执行子模块,用于重复执行所第一数值记录子模块;
峰值门限上调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数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设定阈值时,将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上调一个步进单位的数值。
可选地,所述峰值门限调整模块包括:
第二数值记录子模块,用于在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小于所述设定个数时,通过所述第二计数器记录第二数值;
第二重复执行子模块,用于重复执行所述第二数值记录子模块;
峰值门限下调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数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设定阈值时,将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下调一个步进单位的数值。
可选地,还包括:
目标峰值门限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调整后的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
门限大小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和预先设定的截止门限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自适应门限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小于所述截止门限值时,将所述截止门限值作为数字预失真算法的自适应峰值门限。
可选地,还包括:
训练业务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基于调整后的自适应峰值门限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训练处理,并采用距离所述训练处理最近的检测窗采集训练业务数据;
第二瞬时功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训练业务数据中的多个点的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
采数成功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多个所述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调整后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时,确定采数成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依据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基于各检测窗采集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获取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点的数据瞬时功率值,基于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进行训练之前,获取自适应峰值门限,无需占用GP段时隙做DPD采数,可提升做AC校准和OPD/RPD的频率,节省时域资源,且计算出的LUT表系数更能适应实际业务数据,从而提升DPD算法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数字预失真算法方案中采数过程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PD采数的数据流向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实施例一
参照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依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在采用数字预失真(DPD)算法对用来进行训练之前,获取自适应峰值的场景中。
DPD是通过一个预失真元件(Predistorter)来和功放元件(PA)级联,非线性失真功能内置于数字、数码基带信号处理域中,其与放大器展示的失真数量相当,但功能却相反。将这两个非线性失真功能相结合,便能够实现高度线性、无失真的系统。
数据特性是指需要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进行补偿和抑制功率放大器的业务数据的特性。
检测窗是指用于采集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测的虚拟窗口。
在采用DPD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可以依据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具体地,可以根据业务数据中每个符号的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以外的部分生成个数和长度可配置的至少一个检测窗。对于生成的检测窗的个数和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依据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之后,执行步骤102。
步骤102:基于各所述检测窗采集所述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
目标业务数据是指由检测窗采集到的业务数据中的分段业务数据,例如,检测窗可以包括检测窗1和检测窗2,业务数据为A,在检测窗1采集到A中的分段业务数据a时,则将分段业务数据a作为目标业务数据;而在检测窗2采集到A中的分段业务数据b时,则将分段业务数据b作为目标业务数据。
可以理解地,上述示例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依据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之后,可以采用各个检测窗采集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
在基于各检测窗采集到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之后,执行步骤103。
步骤103: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点的数据瞬时功率值。
数据瞬时功率值是指在采集的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GP时隙点的瞬时功率值。
数据瞬时功率值可以是目标业务数据的数据实部和数据虚部的平方和计算得到的,即数据实部的平方和数据虚部的平方相加,得到数据瞬时功率值。
在基于各检测窗采集到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之后,可以获取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点的数据瞬时功率值,进而,执行步骤104。
步骤104:基于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
自适应峰值门限是指由业务人员预先根据业务需求设定的用于对业务数据进行DPD操作时使用的门限值。对于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获取检测窗采集到的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点的数据瞬时功率值之后,可以根据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和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具体地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存在k个大于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时
其中,k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k的具体数值可以是由业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设定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存在k个大于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时,可以对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上调,具体地,可以将自适应峰值门限上调一个步进单位的数值。
一个步进单位的具体数值可以是由业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设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步进单位的具体数值不加以限制。
2、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小于k个时
在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小于k时,则可以对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下调,具体地,可以将自适应峰值门限下调一个步进单位的数值。此处的步进单位与上述步进单位的大小是相同的,本申请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对于上述自适应门限的调整过程将在下述实施例二中进行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进行训练之前,获取自适应峰值门限,无需占用GP段时隙做DPD采数,可以提升做AC校准和OPD/RPD的频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通过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依据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基于各检测窗采集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获取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点的数据瞬时功率值,基于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进行训练之前,获取自适应峰值门限,无需占用GP段时隙做DPD采数,可提升做AC校准和OPD/RPD的频率,节省时域资源,且计算出的LUT表系数更能适应实际业务数据,从而提升DPD算法性能。
实施例二
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启动第一计数器和第二计数器。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在采用数字预失真(DPD)算法对用来进行训练之前,获取自适应峰值的场景中。
第一计数器是指用于对检测窗中某个点的瞬时功率值大于自适应峰值门限的个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
第二计数器是指用于对检测窗中某个点的瞬时功率值小于或者等于自适应峰值门限的个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计数器和第二计数器可以为同一个计数器,即采用同一个计数器计数大于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和小于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当然,第一计数器和第二计数器也可以为不同的计数器,具体地,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而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可以先启动第一计数器和第二计数器,进而,执行步骤202。
步骤202: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依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
DPD是通过一个预失真元件(Predistorter)来和功放元件(PA)级联,非线性失真功能内置于数字、数码基带信号处理域中,其与放大器展示的失真数量相当,但功能却相反。将这两个非线性失真功能相结合,便能够实现高度线性、无失真的系统。
数据特性是指需要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进行补偿和抑制功率放大器的业务数据的特性。
检测窗是指用于采集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测的虚拟窗口。
在采用DPD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可以依据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具体地,可以根据业务数据中每个符号的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以外的部分生成个数和长度可配置的至少一个检测窗。对于生成的检测窗的个数和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依据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之后,执行步骤203。
步骤203:基于各所述检测窗采集所述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
目标业务数据是指由检测窗采集到的业务数据中的分段业务数据,例如,检测窗可以包括检测窗1和检测窗2,业务数据为A,在检测窗1采集到A中的分段业务数据a时,则将分段业务数据a作为目标业务数据;而在检测窗2采集到A中的分段业务数据b时,则将分段业务数据b作为目标业务数据。
可以理解地,上述示例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依据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之后,可以采用各个检测窗采集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
在基于各检测窗采集到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之后,执行步骤204。
步骤204: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点的数据瞬时功率值。
数据瞬时功率值是指在采集的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GP时隙点的瞬时功率值。
数据瞬时功率值可以是目标业务数据的数据实部和数据虚部的平方和计算得到的,即数据实部的平方和数据虚部的平方相加,得到数据瞬时功率值。
在基于各检测窗采集到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之后,可以获取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点的数据瞬时功率值。
步骤205:在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设定个数时,通过所述第一计数器记录第一数值。
设定个数是指由业务人员预先设置的用于与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进行比较的个数,设定个数可以为3、5、8等,具体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第一数值是指记录的检测窗中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存在大于或者等于设定个数的瞬时功率值的数值。在具体实现中,可以记录每个检测窗中是否存在大于或者等于设定个数的瞬时功率值的数值。
在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设定个数时,则通过第一计数器记录第一数值。
在通过第一计数器记录第一数值之后,执行步骤206。
步骤206:重复执行步骤205。
在通过第一计数器记录第一数值之后,可以重复执行上述步骤205,即对每个检测床中是否存在大于或者等于设定个数的瞬时功率值的数值进行记录的过程。
步骤207:在所述第一数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设定阈值时,将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上调一个步进单位的数值。
第一设定阈值是指由业务人员预先设定的用于与第一数值进行比较的阈值,第一设定阈值可以为4、6、7等,具体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第一数值的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设定阈值时,则将自适应峰值门限上调一个步进单位的数值,从而实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
步骤208:在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小于所述设定个数时,通过所述第二计数器记录第二数值。
第二数值是指是由第二计数器记录的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小于设定个数的数值,即多少个检测窗中的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大于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小于设定个数的数值。
而在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小于设定个数时,则通过第二计数器记录第二数值。
步骤209:重复执行步骤208。
在通过第二计数器记录第二数值之后,则重复执行上述步骤208,即对每个检测窗中是否存在设定个数的大于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进行判断。
在重复执行上述步骤208之后,执行步骤210。
步骤210:在所述第二数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设定阈值时,将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下调一个步进单位的数值。
第二设定阈值是指由业务人员预先设定的用于与第二数值进行比较的阈值,第二设定阈值可以为1、5、9等,具体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最终统计得到的第二数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设定阈值时,则将自适应峰值门限下调一个步进单位的数值,至此可以完成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
步骤211:获取调整后的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
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是指在对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调整之后得到的峰值门限。
在对自适应峰值门限调整之后可以获取调整后的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
在获取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之后,执行步骤212。
步骤212:比较所述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和预先设定的截止门限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截止门限值是指由业务人员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最小值,对于截止门限值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通过预先设置截止门限值可以防止设置的自适应峰值门限过低。
在获取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之后,可以将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与截止门限值进行比较,以确定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步骤213:在所述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小于所述截止门限值时,将所述截止门限值作为数字预失真算法的自适应峰值门限。
在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小于截止门限值时,则可以将截止门限值作为数字预失真算法的自适应峰值门限,即以设置的截止门限值代替训练出的自适应门限值。
步骤214:基于调整后的自适应峰值门限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训练处理,并采用距离所述训练处理最近的检测窗采集训练业务数据。
在获取调整后的自适应峰值门限之后,可以基于调整之后的峰值门限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处理,并采用距离训练处理最近的检测窗采集训练业务数据,具体地,可以如图4所示,触发采数后,在最近的一个检测窗开启后开始生效采数命令,将通道中的业务数据(包括过DPD前后的两组数据)和反馈数据分别存入FPGA内部的不同RAM中。
在采集到训练业务数据之后,执行步骤215。
步骤215:获取所述训练业务数据中的多个点的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
在采集到训练业务数据之后,可以获取训练业务数据中的多个点的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具体地,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的获取方式可以如上述步骤中所提及的数据瞬时功率值的获取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在获取训练业务数据中的多个点的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之后,执行步骤216。
步骤216:在确定多个所述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调整后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时,确定采数成功。
设定阈值是指由业务人员预先设置的用于与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的个数进行比较的阈值,设定阈值的具体数值可以为5、8等,具体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确定多个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调整后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时,则确定采数成功。
在检测窗结束后判断在该检测窗中是否有大于等于k(即设定阈值)个点的数据瞬时功率值大于自适应门限值,若是则判定采数成功,将两块RAM中的数据先后写入给DDR中上报给ARM侧进行处理;反之则重新开始采数过程,直至判断采数成功为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通过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依据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基于各检测窗采集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获取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点的数据瞬时功率值,基于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进行训练之前,获取自适应峰值门限,无需占用GP段时隙做DPD采数,可提升做AC校准和OPD/RPD的频率,节省时域资源,且计算出的LUT表系数更能适应实际业务数据,从而提升DPD算法性能。
实施例三
参照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检测窗生成模块310,用于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依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
目标数据采集模块320,用于基于各所述检测窗采集所述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
第一瞬时功率获取模块330,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点的数据瞬时功率值;
峰值门限调整模块340,用于基于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装置,通过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依据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基于各检测窗采集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获取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点的数据瞬时功率值,基于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进行训练之前,获取自适应峰值门限,无需占用GP段时隙做DPD采数,可提升做AC校准和OPD/RPD的频率,节省时域资源,且计算出的LUT表系数更能适应实际业务数据,从而提升DPD算法性能。
实施例四
参照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计数器启动模块410,用于启动第一计数器和第二计数器;
检测窗生成模块420,用于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依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
目标数据采集模块430,用于基于各所述检测窗采集所述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
第一瞬时功率获取模块440,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点的数据瞬时功率值;
峰值门限调整模块450,用于基于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
目标峰值门限获取模块460,用于获取调整后的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
门限大小比较模块470,用于比较所述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和预先设定的截止门限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自适应门限获取模块480,用于在所述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小于所述截止门限值时,将所述截止门限值作为数字预失真算法的自适应峰值门限;
训练业务数据采集模块490,用于基于调整后的自适应峰值门限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训练处理,并采用距离所述训练处理最近的检测窗采集训练业务数据;
第二瞬时功率获取模块4100,用于获取所述训练业务数据中的多个点的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
采数成功确定模块4110,用于在确定多个所述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调整后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时,确定采数成功。
可选地,所述峰值门限调整模块450包括:
第一数值记录子模块451,用于在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设定个数时,通过所述第一计数器记录第一数值;
第一重复执行子模块452,用于重复执行所第一数值记录子模块;
峰值门限上调子模块453,用于在所述第一数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设定阈值时,将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上调一个步进单位的数值。
可选地,所述峰值门限调整模块450包括:
第二数值记录子模块454,用于在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小于所述设定个数时,通过所述第二计数器记录第二数值;
第二重复执行子模块455,用于重复执行所述第二数值记录子模块;
峰值门限下调子模块456,用于在所述第二数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设定阈值时,将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下调一个步进单位的数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装置,通过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依据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基于各检测窗采集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获取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点的数据瞬时功率值,基于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进行训练之前,获取自适应峰值门限,无需占用GP段时隙做DPD采数,可提升做AC校准和OPD/RPD的频率,节省时域资源,且计算出的LUT表系数更能适应实际业务数据,从而提升DPD算法性能。
另外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终端(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和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依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
基于各所述检测窗采集所述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
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点的数据瞬时功率值;
基于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包括:在所述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存在k个大于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时,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上调;在所述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小于k时,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下调,其中,k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之前,还包括:
启动第一计数器和第二计数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包括:
在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设定个数时,通过所述第一计数器记录第一数值;
重复执行所述在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设定个数时,通过所述第一计数器记录第一数值的步骤;
在所述第一数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设定阈值时,将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上调一个步进单位的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包括:
在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小于所述设定个数时,通过所述第二计数器记录第二数值;
重复执行所述在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小于所述设定个数时,通过所述第二计数器记录第二数值的步骤;
在所述第二数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设定阈值时,将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下调一个步进单位的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之后,还包括:
获取调整后的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
比较所述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和预先设定的截止门限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所述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小于所述截止门限值时,将所述截止门限值作为数字预失真算法的自适应峰值门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之后,还包括:
基于调整后的自适应峰值门限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训练处理,并采用距离所述训练处理最近的检测窗采集训练业务数据;
获取所述训练业务数据中的多个点的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
在确定多个所述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调整后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时,确定采数成功。
7.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窗生成模块,用于在采用数字预失真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之前,依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特性,生成至少一个检测窗;
目标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检测窗采集所述业务数据中的目标业务数据;
第一瞬时功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中多个点的数据瞬时功率值;
峰值门限调整模块,用于基于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和预先设定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大小关系,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调整,包括:在所述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存在k个大于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时,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上调;在所述多个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小于k时,对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进行下调,其中,k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计数器启动模块,用于启动第一计数器和第二计数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峰值门限调整模块包括:
第一数值记录子模块,用于在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设定个数时,通过所述第一计数器记录第一数值;
第一重复执行子模块,用于重复执行所第一数值记录子模块;
峰值门限上调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数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设定阈值时,将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上调一个步进单位的数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峰值门限调整模块包括:
第二数值记录子模块,用于在多个所述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的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小于所述设定个数时,通过所述第二计数器记录第二数值;
第二重复执行子模块,用于重复执行所述第二数值记录子模块;
峰值门限下调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数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设定阈值时,将所述自适应峰值门限下调一个步进单位的数值。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目标峰值门限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调整后的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
门限大小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和预先设定的截止门限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自适应门限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自适应峰值门限小于所述截止门限值时,将所述截止门限值作为数字预失真算法的自适应峰值门限。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训练业务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基于调整后的自适应峰值门限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训练处理,并采用距离所述训练处理最近的检测窗采集训练业务数据;
第二瞬时功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训练业务数据中的多个点的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
采数成功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多个所述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中大于所述调整后的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训练数据瞬时功率值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时,确定采数成功。
CN202010117857.7A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381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7857.7A CN113381958B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7857.7A CN113381958B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1958A CN113381958A (zh) 2021-09-10
CN113381958B true CN113381958B (zh) 2022-07-08

Family

ID=77569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7857.7A Active CN113381958B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195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787A (zh) * 2008-11-19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失真快速收敛的训练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3312643A (zh) * 2012-03-14 2013-09-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均衡装置、接收装置和均衡方法
EP3193543A1 (en) * 2014-09-10 2017-07-19 ZTE Corporation Signal gai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490862A (zh) * 2018-11-23 2019-03-19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相位差分统计谱的载频估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2752B (zh) * 2010-02-25 2014-03-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字预失真处理方法及设备
KR20120056365A (ko) * 2010-11-25 2012-06-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포화 레벨 이상을 제한하여 성능 개선을 하는 디지털 전치 왜곡 방법 및 장치
CN103368886B (zh) * 2013-07-03 2016-09-0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动态削峰方法和装置以及数字预失真处理系统
EP2846461A1 (en) * 2013-09-10 2015-03-11 Alcatel Lucent A method for improving amplifier digital pre-distortion estimation performance and radio transmitter
CN104580042B (zh) * 2014-12-08 2017-12-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预失真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18284B (zh) * 2014-12-29 2018-09-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预失真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581817B (zh) * 2018-06-11 2020-12-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787A (zh) * 2008-11-19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失真快速收敛的训练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3312643A (zh) * 2012-03-14 2013-09-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均衡装置、接收装置和均衡方法
EP3193543A1 (en) * 2014-09-10 2017-07-19 ZTE Corporation Signal gai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490862A (zh) * 2018-11-23 2019-03-19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相位差分统计谱的载频估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1958A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0490B2 (en) Data sending/receiving method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over sound waves
JPWO2006033256A1 (ja) 歪補償増幅装置
CN101904147B (zh) 用于自动增益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JP4968331B2 (ja) ピーク抑圧方法
WO201405931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dicting signal characteristics for a nonlinear power amplifier
JP2011087339A (ja) 信号ピーク電圧抑圧装置
CN103368886B (zh) 动态削峰方法和装置以及数字预失真处理系统
CN111651642B (zh) 一种基于改进型text-gan的流量数据集生成方法
US20220376721A1 (en) Low complexity transmitter structure for active antenna systems
Singla et al. Digital predistortion of power amplifiers using look-up table method with memory effects for LTE wireless systems
CN113381958B (zh) 一种自适应峰值门限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Baghani et al. Analysis and rate optimization of OFDM-based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under power amplifier nonlinearity
CN102811454B (zh) 一种移动终端灵敏度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07251909A (ja) 信号ピーク電圧抑圧装置
CN110581817B (zh) 一种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441769A (zh) 一种降低ofdm系统的papr的pts方法
Cuteanu et al. PAPR reduction of OFDM signals using hybrid clipping-companding scheme with sigmoid functions
CN107070413B (zh) 功率放大器输入电压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2763389B (zh) 信号序列处理方法和基站
CN109492655B (zh) 一种特征提取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994051A (zh) 基于瞬时与平均功率比的提高混合载波系统pa效率的线性尺度变换的信号发射和接收方法
CN104363195B (zh) 基于顺序搜索的载波注入峰均比抑制方法
CN103312821A (zh) 对接收方进行信息推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08036B (zh) 音频设备输出功率的调试方法及装置
Abdelaziz et al. PAPR reduction and digital predistortion for non-contiguous waveforms with well-localized spectr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