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8404B - 一种换热器用分段热工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用分段热工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78404B
CN113378404B CN202110726074.3A CN202110726074A CN113378404B CN 113378404 B CN113378404 B CN 113378404B CN 202110726074 A CN202110726074 A CN 202110726074A CN 113378404 B CN113378404 B CN 1133784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cold
section
temperature
hot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60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78404A (zh
Inventor
马石磊
杨志刚
陆毓颖
程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2607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784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78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8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78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84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8Flu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8Thermal analysis or thermal optimis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换热器冷热侧介质流动形式为顺流或拟流,介质的物性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上述换热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用分段热工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初步布置换热器冷热侧介质的流动结构形式参数;根据给定热平衡参数,按照热平衡计算式求出冷热侧进出口温度中待定的温度;进行第1段换热器至第N段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介质随温度和压力变化范围较大的换热器热工设计过程,属于一种全新的分段计算方法,运用该方法,换热器的设计精度将会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用分段热工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分段热工计算方法,用于计算介质物性随压力和温度变化比较剧烈的换热过程设计,属于换热器传热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于换热器的总体设计方法主要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出自杨世铭、陶文铨编著的《传热学》第四版),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初步布置换热器的布管结构参数(包括换热管规格和数量、节距、壳程流动形式等),计算相应的传热系数K。
步骤(2):根据给定热平衡参数,按照热平衡计算式求出冷热侧进出口温度中待定的温度。
步骤(3):由冷热侧介质的4个进出口温度确定总体对数平均温差Δtm,计算时注意保持修正系数Ψ具有合适的数值。
步骤(4):由传热方程式Q=KAΔtm计算换热器所需的换热面积A,并核算冷热侧的流体阻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式中,Q为换热器的总换热量。
步骤(5):如果冷热侧流动阻力过大,则需重新布置换热器的布管结构参数,从步骤(1)开始重新计算。
使用对数平均法需满足两个前提:第一)传热系数在整个换热面上不变;第二)冷热侧介质的比热在整个换热面上不变。当冷热侧介质的物性如密度、比热、导热系数和动力粘度等随温度的上升/下降变化较大时,该方法便不再适用。
史美中、王中铮编著的《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中提到一种分段计算方法,该方法属于一种分段计算方法,仅适用于介质的比热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初步布置换热器的布管结构参数(包括换热管规格和数量、节距、壳程流动形式等)。
步骤(2):在已知冷热侧介质的比热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时,换热器的换热过程用图1表示。
步骤(3):将Q-t曲线分段,每段可以近似取为直线关系,计算出各个小段的换热量ΔQi
步骤(4):按具体情况用对数平均的方法或算数平均的方法求出各段的平均温差Δti
步骤(5):分别计算各段冷热侧的定性温度,查询各段管壳程介质的物性,如:密度、比热、导热系数和动力粘度等。
步骤(6):根据传热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冷热侧的换热系数,汇总得到每个小段的总体换热系数ΔKi
步骤(7):由各段的传热方程式Qi=KiAiΔti计算换热器所需的换热面积Ai,将各段的换热面积汇总得到换热器的总体换热面积,并核算冷热侧的流体阻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步骤(8)如果冷热侧流动阻力过大,则需重新布置换热器的布管结构参数,从步骤(1)开始重新计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随温度和压力变化较大的物性为换热介质的换热器提出一种分段计算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用分段热工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初步布置换热器冷热侧介质的流动结构形式参数;
步骤2、根据给定热平衡参数,按照热平衡计算式求出冷热侧进出口温度中待定的温度;
步骤3、将换热器从热侧进口或冷侧出口开始分为N段,每段的换热量相同,则第i段换热器的换热量Qi=Q/N,其中,i=1,…,N,Q为换热器的总换热量;从第1段换热器开始,热侧各段进出口的温度值分别为T0至TN,冷侧各段进出口的温度值分别为t0至tN
步骤4、从热侧进口第1段换热器开始进行换热计算,将第1段换热器热侧介质的定性压力看作热侧进口压力P0,将第1段换热器冷侧介质的定性压力初定为pN,则第1段换热器热侧介质的定性温度看作热侧进口温度T0,第1段换热器冷侧介质的定性温度看作冷侧出口温度tN
步骤5、根据第1段换热器冷热侧介质的定性压力和温度,分别求取冷热侧介质的比定压热容,再根据各段的换热量Qi,求出第1段换热器冷侧介质的进口温度tN-1和热侧介质的进口温度T1
步骤6、求出第1段换热器冷热侧介质的平均温差Δt1
步骤7、根据第1段换热器冷热侧介质的定性压力和温度,求取各侧的物性,依据换热器冷热侧介质质量流量和流动结构形式参数,分别计算冷热侧介质的Re和Pr,Re表示冷热介质流动雷诺数,Pr表示冷热侧介质普朗特数;并运用相应的换热计算公式分别计算第1段换热器冷热侧介质的换热系数,综合考虑第1段换热器的金属热阻和污垢热阻,得到第1段换热器的单段总体换热系数K1
步骤8、根据第1段换热器的换热量Qi、平均温差Δt1和单段总体换热系数K1,计算出第1段换热器所需的换热面积A1,并进一步求取第一段换热器的长度L1
步骤9、根据阻力计算公式,分别计算第1段换热器冷热侧介质的流动阻力;
步骤10、将第1段的热侧定性压力减去第1段的热侧流动阻力作为第2段的定性压力P2,第1段的冷侧定性压力加上第1段的冷侧流动阻力作为第2段的定性压力p2,第1段热侧的出口温度作为第2段热侧的定性温度,第1段冷侧的进口温度作为第2段冷侧的定性温度;
重复步骤5至步骤9,依次进行第3段换热器至第N段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步骤11、计算完成后,将通过迭代计算求出的热侧出口温度TN和冷侧进口温度t0与换热器原热平衡数据提供的相应温度进行对比:
若ΔTN和Δt0的值与冷热侧的温升/降比值均在1%以内,则认为初定的分段数N合理,进入步骤12,其中,ΔTN为热侧出口温度TN与换热器原热平衡数据提供的相应温度的差值,Δt0为冷侧进口温度t0与换热器原热平衡数据提供的相应温度的差值;
若ΔTN和Δt0的值与冷热侧的温升/降比值不在1%以内,则进一步增加N的数值大小,重复步骤3至步骤10,直到ΔTN和Δt0的值与冷热侧的温升/降比值在1%以内,进入步骤12;
步骤12、将换热器冷热侧各段的压力降叠加,将冷侧出口压力的迭代计算值与初定的冷侧出口压力值进行对比:
若冷侧出口压力的迭代计算值与初定的冷侧出口压力值的比值在0.95~1.05之间,则认为换热器分段计算完成;若冷侧出口压力的迭代计算值与初定的冷侧出口压力值的比值不在0.95~1.05之间,则以该迭代计算的冷侧出口压力值作为第1段换热器冷侧介质的定性压力初定为pN,重新进行步骤4至步骤11,直到冷侧出口压力的迭代计算值与初定的冷侧出口压力值的比值在0.95~1.05之间。
优选地,步骤6中,用对数平均的方法或算数平均的方法求出第1段冷热侧介质的平均温差Δt1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介质随温度和压力变化范围较大的换热器热工设计过程,属于一种全新的分段计算方法,运用该方法,换热器的设计精度将会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换热器管壳程换热过程的Q-t图,图中,Q为换热器的总换热量,t1、t2为冷侧进出口的温度,t4、t3为热侧进出口的温度,ΔQi为一小段的换热量,Δti为一小段的平均温差;
图2为换热器分段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所涉及的换热器冷热侧介质流动形式为顺流或拟流,介质的物性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存在较大差异。本实施例以冷热侧介质拟流为例,针对该新型分段热工计算方法进行说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初步布置换热器冷热侧介质的流动结构形式参数,包括流道规格和数量、节距等。
步骤2、根据给定热平衡参数,按照热平衡计算式求出冷热侧进出口温度中待定的温度。
步骤3、如图2所示,将换热器从热侧进口或冷侧出口开始分为N段,每段的换热量相同,则第i段换热量Qi=Q/N,其中,i=1,…,N,Q为换热器的总换热量。从第1段开始,热侧各段进出口的温度值分别为T0至TN,冷侧各段进出口的温度值分别为t0至tN
步骤4、从热侧进口第1段开始进行换热计算,如果各分段足够小,则第1段热侧介质的定性压力可以看作热侧进口压力P0,第1段冷侧介质的定性压力初定为pN,则第1段热侧介质的定性温度可以看作热侧进口温度T0,第1段冷侧介质的定性温度可以看作冷侧出口温度tN
步骤5、根据第1段冷热侧介质的定性压力和温度,分别求取冷热侧介质的比定压热容,再根据各段的换热量Qi,求出第1段冷侧介质的进口温度tN-1和热侧介质的进口温度T1
步骤6、用对数平均的方法或算数平均的方法求出第1段冷热侧介质的平均温差Δt1
步骤7、根据第1段冷热侧介质的定性压力和温度,求取各侧的密度、动力粘度和导热系数等物性,依据换热器冷热侧介质质量流量和流动结构形式参数,分别计算冷热侧介质的Re和Pr,Re表示冷热介质流动雷诺数,Pr表示冷热侧介质普朗特数。并运用相应的换热计算公式分别计算第1段冷热侧介质的换热系数,综合考虑第1段的金属热阻和污垢热阻,得到第1段换热器的单段总体换热系数K1
步骤8、根据第1段换热器的换热量Qi、平均温差Δt1和单段总体换热系数K1,可以计算出第1段换热器所需的换热面积A1,并进一步求取第一段换热器的长度L1
步骤9、根据阻力计算公式,分别计算第1段换热器冷热侧介质的流动阻力。
步骤10、将第1段的热侧定性压力减去第1段的热侧流动阻力作为第2段的定性压力P2,第1段的冷侧定性压力加上第1段的冷侧流动阻力作为第2段的定性压力p2,第1段热侧的出口温度作为第2段热侧的定性温度,第1段冷侧的进口温度作为第2段冷侧的定性温度。重复步骤5至步骤9,依次进行第3段换热器至第N段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步骤11、计算完成后,将通过迭代计算求出的热侧出口温度TN和冷侧进口温度t0与换热器原热平衡数据提供的相应温度进行对比,若ΔTN和Δt0的值与冷热侧的温升/降比值均在1%以内,则认为初定的分段数N合理,ΔTN为热侧出口温度TN与换热器原热平衡数据提供的相应温度的差值,Δt0为冷侧进口温度t0与换热器原热平衡数据提供的相应温度的差值。若比值不在1%以内,则应该进一步增加N的数值大小,重复步骤3至步骤10,直到满足收敛要求。
步骤12、将换热器冷热侧各段的压力降叠加,将冷侧出口压力的迭代计算值与初定的冷侧出口压力值进行对比,若二者比值在0.95~1.05之间,则可认为换热器分段计算完成,若否,则应该以该迭代计算的冷侧出口压力值作为第1段冷侧介质的定性压力初定为pN,重新进行步骤4至步骤11,直到满足收敛要求。

Claims (2)

1.一种换热器用分段热工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初步布置换热器冷热侧介质的流动结构形式参数;
步骤2、根据给定热平衡参数,按照热平衡计算式求出冷热侧进出口温度中待定的温度;
步骤3、将换热器从热侧进口或冷侧出口开始分为N段,每段的换热量相同,则第i段换热器的换热量Qi=Q/N,其中,i=1,…,N,Q为换热器的总换热量;从第1段换热器开始,热侧各段进出口的温度值分别为T0至TN,冷侧各段进出口的温度值分别为t0至tN
步骤4、从热侧进口第1段换热器开始进行换热计算,将第1段换热器热侧介质的定性压力看作热侧进口压力P0,将第1段换热器冷侧介质的定性压力初定为pN,则第1段换热器热侧介质的定性温度看作热侧进口温度T0,第1段换热器冷侧介质的定性温度看作冷侧出口温度tN
步骤5、根据第1段换热器冷热侧介质的定性压力和温度,分别求取冷热侧介质的比定压热容,再根据各段的换热量Qi,求出第1段换热器冷侧介质的进口温度tN-1和热侧介质的进口温度T1
步骤6、求出第1段换热器冷热侧介质的平均温差Δt1
步骤7、根据第1段换热器冷热侧介质的定性压力和温度,求取各侧的物性,依据换热器冷热侧介质质量流量和流动结构形式参数,分别计算冷热侧介质的Re和Pr,Re表示冷热介质流动雷诺数,Pr表示冷热侧介质普朗特数;并运用相应的换热计算公式分别计算第1段换热器冷热侧介质的换热系数,综合考虑第1段换热器的金属热阻和污垢热阻,得到第1段换热器的单段总体换热系数K1
步骤8、根据第1段换热器的换热量Qi、平均温差Δt1和单段总体换热系数K1,计算出第1段换热器所需的换热面积A1,并进一步求取第一段换热器的长度L1
步骤9、根据阻力计算公式,分别计算第1段换热器冷热侧介质的流动阻力;
步骤10、将第1段的热侧定性压力减去第1段的热侧流动阻力作为第2段的定性压力P2,第1段的冷侧定性压力加上第1段的冷侧流动阻力作为第2段的定性压力p2,第1段热侧的出口温度作为第2段热侧的定性温度,第1段冷侧的进口温度作为第2段冷侧的定性温度;
重复步骤5至步骤9,依次进行第3段换热器至第N段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步骤11、计算完成后,将通过迭代计算求出的热侧出口温度TN和冷侧进口温度t0与换热器原热平衡数据提供的相应温度进行对比:
若ΔTN和Δt0的值与冷热侧的温升/降比值均在1%以内,则认为初定的分段数N合理,进入步骤12,其中,ΔTN为热侧出口温度TN与换热器原热平衡数据提供的相应温度的差值,Δt0为冷侧进口温度t0与换热器原热平衡数据提供的相应温度的差值;
若ΔTN和Δt0的值与冷热侧的温升/降比值不在1%以内,则进一步增加N的数值大小,重复步骤3至步骤10,直到ΔTN和Δt0的值与冷热侧的温升/降比值在1%以内,进入步骤12;
步骤12、将换热器冷热侧各段的压力降叠加,将冷侧出口压力的迭代计算值与初定的冷侧出口压力值进行对比:
若冷侧出口压力的迭代计算值与初定的冷侧出口压力值的比值在0.95~1.05之间,则认为换热器分段计算完成;若冷侧出口压力的迭代计算值与初定的冷侧出口压力值的比值不在0.95~1.05之间,则以该迭代计算的冷侧出口压力值作为第1段换热器冷侧介质的定性压力初定为pN,重新进行步骤4至步骤11,直到冷侧出口压力的迭代计算值与初定的冷侧出口压力值的比值在0.95~1.05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分段热工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用对数平均的方法或算数平均的方法求出第1段冷热侧介质的平均温差Δt1
CN202110726074.3A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换热器用分段热工计算方法 Active CN1133784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6074.3A CN113378404B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换热器用分段热工计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6074.3A CN113378404B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换热器用分段热工计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8404A CN113378404A (zh) 2021-09-10
CN113378404B true CN113378404B (zh) 2022-09-30

Family

ID=77579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6074.3A Active CN113378404B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换热器用分段热工计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7840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1504A (zh) * 2006-07-28 2009-12-23 Bsst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分段热电元件的热电发电系统
AU2011201517A1 (en) * 1999-03-24 2011-04-21 Brivis Climate Systems Pty Ltd Heat exchange tubes
CN106500528A (zh) * 2016-12-30 2017-03-15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梯级感温变色的翅片式换热器
CN207409273U (zh) * 2017-09-15 2018-05-25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模拟蒸汽发生器一次侧工况的实验系统
CN110059386A (zh) * 2019-04-10 2019-07-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出口参数的校验计算方法
CN110990972A (zh) * 2019-12-03 2020-04-10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光热换热器换热管与管板接头抗热冲击简化评定方法
CN111428184A (zh) * 2020-04-30 2020-07-17 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板翅式换热器芯体尺寸计算方法
CN112107875A (zh) * 2020-10-29 2020-12-22 上海华谊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闪蒸汽提冷却系统及其用于黑水的处理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8097B (zh) * 2013-05-16 2016-02-10 中南大学 考虑流型的用于优化设计有机朗肯循环换热器管道长度的方法
CN104406426B (zh) * 2014-10-14 2016-05-25 西安倍更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中间传热介质的气化器设计方法
CN109508851B (zh) * 2018-09-05 2021-07-0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小型铅基堆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1201517A1 (en) * 1999-03-24 2011-04-21 Brivis Climate Systems Pty Ltd Heat exchange tubes
CN101611504A (zh) * 2006-07-28 2009-12-23 Bsst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分段热电元件的热电发电系统
CN106500528A (zh) * 2016-12-30 2017-03-15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梯级感温变色的翅片式换热器
CN207409273U (zh) * 2017-09-15 2018-05-25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模拟蒸汽发生器一次侧工况的实验系统
CN110059386A (zh) * 2019-04-10 2019-07-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出口参数的校验计算方法
CN110990972A (zh) * 2019-12-03 2020-04-10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光热换热器换热管与管板接头抗热冲击简化评定方法
CN111428184A (zh) * 2020-04-30 2020-07-17 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板翅式换热器芯体尺寸计算方法
CN112107875A (zh) * 2020-10-29 2020-12-22 上海华谊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闪蒸汽提冷却系统及其用于黑水的处理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绕管换热器计算方法研究及软件开发;栗俊芬;《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Ⅰ辑》;20170315;第10-6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8404A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ei et 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heat exchangers with helical baffles
Mohapatra et al. Analysis, prediction and multi-response optimization of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 three fluid heat exchanger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and desirability function approach
Yang et al. Investigation on combined multiple shell-pass shell-and-tube heat exchanger with continuous helical baffles
CN110610037B (zh) 逆流式回热器热力仿真方法
Wen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 shell-and-tube heat exchanger with helical baffles
WO2020015237A1 (zh) 基于滚动时域估计理论的热网动态调节运行参数估计方法
CN113378404B (zh) 一种换热器用分段热工计算方法
CN112052550B (zh) 一种壳程沸腾螺旋绕管式换热器的设计方法
CN114492201B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波纹通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性能预测及结构优化方法
Liu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shell-and-tube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cooler with different tube bundles
CN111428184B (zh) 一种板翅式换热器芯体尺寸计算方法
CN213304112U (zh) 一种基于多孔介质的微通道散热器
CN111159875B (zh) 一种电站凝汽器壳侧和管侧动态耦合数学模型及建模方法
Liu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be with an integrated internal longitudinal fin
CN112214893B (zh) 一种换热器用单侧传热系数剥离方法
Krupiczka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from extruded type helical finned tubes
CN105956329A (zh) 换热器各通道增益的机理建模计算方法
Uguru-Okorie et al.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Staggered and In-line Tube-bank Thermal Performance.
CN116680838B (zh) 一种板翅式换热器的传热计算方法
Węglarz et al. New calculation method for tube cross-flow heat exchangers
CN104318092B (zh) 一种浸没燃烧式气化器设计方法
Dona et al. Software evaluation via a study of deviations in results of manual and computer-based step-wise method calculations for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s
Liu et al. An Explicit Design Method for Heat Exchanger Based on Logarithmic Mea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Lmtd) Method
Utami et al. Optimization of geometries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to minimize fouling resistance by utilizing polley threshold model
CN115618570A (zh) 紧凑型管式换热结构传热特性的快速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