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5345B -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75345B
CN113375345B CN202010160253.0A CN202010160253A CN113375345B CN 113375345 B CN113375345 B CN 113375345B CN 202010160253 A CN202010160253 A CN 202010160253A CN 113375345 B CN113375345 B CN 1133753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low passage
piece
return valve
b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02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75345A (zh
Inventor
巴喜亮
梁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6025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75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75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5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75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5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203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using fluid fu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回水阀和供水系统。其中,回水阀,包括具有流道的阀体、回水单向阀、驱动件和弹性件,所述流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及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三流道;所述回水单向阀设于第三流道内,所述回水单向阀包括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三流道内的封堵件,所述封堵件具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三流道的第一位置、及用于打开所述第三流道的第二位置;所述驱动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流道内;所述弹性件用于通过所述驱动件使所述封堵件具有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趋势。如此提供一种新的回水阀。

Description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冷水供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供水系统,如热水器供水系统或壁挂炉供水系统等,用于为用户提供用水,其通常包括燃气加热装置(如燃气热水器或壁挂炉等)、冷水管、热水管、混水装置和出水端,所述出水端通过冷水管、热水管和混水装置与燃气加热装置连接。
相关技术中,为了使供水系统具有零冷水功能,通常会在供水系统内增加具有回水单向阀的回水阀,该回水阀连接于冷水管和热水管中以在供水系统内形成回水水路。在以上供水系统,其回水单向阀通常通过套设在封堵件上的压缩弹簧来实现关闭回水阀和回水水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的回水阀结构。
本发明提出一种一种回水阀第二位置,包括:
阀体第二位置,所述阀体第二位置具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流道第二位置和第二流道第二位置、及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二流道第二位置的第三流道第二位置;
回水单向阀第二位置,所述回水单向阀第二位置设于第三流道第二位置内,所述回水单向阀第二位置包括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三流道第二位置内的封堵件第二位置,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回水单向阀第二位置封闭所述第三流道第二位置;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回水单向阀第二位置打开所述第三流道第二位置;
安装座第二位置,所述安装座第二位置安装在第二流道第二位置内,所述安装座第二位置具有与第三流道第二位置连通的流水通道;
驱动件第二位置,所述驱动件第二位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第二位置上,所述驱动件第二位置的一端与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可转动配合;以及
弹性件第二位置,所述弹性件第二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第二位置上,所述弹性件第二位置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第二位置的另一端,所述弹性件第二位置用于通过所述驱动件第二位置使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具有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趋势。
可选地,所述回水单向阀第二位置还包括两端敞口的阀壳第二位置,所述阀壳第二位置密封安装于所述第三流道第二位置内,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可移动地设于所述阀壳第二位置内,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封堵所述阀壳第二位置。
可选地,所述阀壳第二位置的内壁面设有密封环凸第二位置,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的一端设有封堵部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封堵部第二位置封堵于所述密封环凸第二位置,以使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封堵所述阀壳第二位置。
可选地,所述封堵部第二位置包括插入部第二位置和抵接部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插入部第二位置插接于所述密封环凸第二位置的内侧,所述抵接部第二位置抵接于所述密封环凸第二位置的朝向所述第二流道第二位置的侧部。
可选地,所述阀壳第二位置的内壁面上设有过水通道,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过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第二位置和第二流道第二位置。
可选地,所述过水通道设于所述密封环凸第二位置的朝向所述第二流道第二位置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回水单向阀第二位置还包括具有过水孔的阀盖第二位置,所述阀盖第二位置设于所述阀壳第二位置的靠近第二流道第二位置的敞口,所述阀盖第二位置上还设有导向支撑孔,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向支撑孔内。
可选地,所述阀盖第二位置上还设于位于所述导向支撑孔的周缘的导向环套第二位置,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向环套第二位置内。
可选地,在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过程中,所述弹性件第二位置对所述驱动件第二位置的作用力在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可移动方向上的分力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第二位置为拉伸弹簧。
可选地,所述拉伸弹簧设于所述第二流道第二位置内,所述拉伸弹簧在所述安装座第二位置上的固定位置与所述驱动件第二位置的转动轴线分别位于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的相对的两侧,且所述驱动件第二位置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固定位置的朝向所述第一流道第二位置的一侧。
可选地,在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过程中,所述拉伸弹簧与所述驱动件第二位置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和/或,
当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驱动件第二位置的转动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大于或等于25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和/或,
所述驱动件第二位置包括转动部第二位置、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转动部第二位置两端的抵压段第二位置和驱动段第二位置,所述抵压段第二位置与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可转动配合,所述驱动段第二位置与所述拉伸弹簧连接,所述抵压段第二位置的长度小于所述驱动段第二位置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第二位置的一端与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的端部抵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第二位置朝向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的侧面设有抵接凹陷第二位置,所述封堵件第二位置抵接于所述抵接凹陷第二位置内。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第二位置为杆状。
可选地,在所述封堵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过程中,所述弹性件对所述驱动件的作用力在所述封堵件可移动方向上的分力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不变、或者先减小后增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供水系统,包括:
燃气加热装置;
出水端,所述出水端通过冷水管、热水管和混水装置与所述燃气热水器连接;以及
如上所述的回水阀,所述回水阀的第一流道连接于所述热水管中,所述回水阀的第二流道连接于冷水管中。
可选地,所述燃气加热装置为燃气热水器或燃气壁挂炉。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供水系统,包括:
燃气加热装置;
出水端,所述出水端通过冷水管、热水管和混水装置与所述燃气热水器连接;
如上所述的回水阀,所述回水阀的第二流道连接于冷水管中;以及
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热水管,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回水阀的第一流道。
本发明回水阀,在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的水压差值增大至某一阈值时,第一流道内的水会推动封堵件从第一位置移向第二位置,以打开第三流道(即打开回水阀),以使水能够在回水水路内循环流动,以实现对热水管等内的水进行循环预热,以实现零冷水。预热完成后,弹性件可驱动驱动件转动,以通过驱动件使封堵件复位至第一位置。
而且,本发明还可通过对弹性件的位置、类型和驱动件的转动部的位置等因素进行设计,从而对封堵件的打开条件(如驱动封堵件移动所需的水压力)进行控制,以提高回水阀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供水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供水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回水阀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封堵件处于第一位置;
图4为图3中的回水阀处于打开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回水阀处于完全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其中,封堵件处于第二位置;
图6为拉伸弹簧在所述封堵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过程中,拉力F拉力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回水阀 80 驱动件
10 阀体 81 转动部
11 第一流道 82 抵压段
12 第二流道 821 抵接凹陷
13 第三流道 83 驱动段
20 回水单向阀 90 弹性件
21 封堵件 1000 供水系统
211 封堵部 200 燃气加热装置
2111 插入部 210 进水管
2112 抵接部 220 出水管
22 阀壳 300 冷水管
221 密封环凸 400 热水管
23 阀盖 500 回水管
232 导向环套 600 混水装置
29 安装座 700 出水端
60 滤网 800 循环水泵
70a 密封盖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其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回水阀100用于供水系统1000,即所述供水系统1000包括回水阀100,以使供水系统1000具有零冷水功能,下文将结合供水系统1000的结构对回水阀100进行详细介绍。可选地,所述供水系统1000为热水器供水系统1000(包括但不限于燃气热水器系统)或壁挂炉供水系统1000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供水系统1000还包括燃气加热装置200、冷水管300、热水管400、混水装置600、出水端700和回水阀100等,所述出水端700通过冷水管300、热水管400和混水装置600与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00连接;所述回水阀100安装在供水系统1000的水路中以形成回水水路,以用以使供水系统1000具有零冷水功能。
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00具有冷水进口(图未标)和热水出口(图未标),所述混水装置600具有热水接入口、冷水接入口和混水出水口。其中,所述冷水管300的一端和冷水进口均与供水管(如自来水管等)连接(即连通),所述冷水管300的另一端与冷水接入口连通;所述热水管400的一端与热水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热水接入口连通,所述混水出水口与出水端700连通。
可选地,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00包括进水管210,所述冷水进口通过所述进水管210与所述供水管连通,所述冷水管300连通于所述进水管210。
可选地,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00还包括出水管220,所述热水出口通过出水管220与热水管400连通。
可选地,所述出水端700可以为花洒或水龙头等。
可选地,所述出水端700可设有多个。
可选地,所述混水装置600为混水阀或与混水阀具有类似功能的其他混水装置。
可选地,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00为燃气热水器(包括但不限于即开即热式燃气热水器或储热式燃气热水器等)或燃气壁挂炉等,下文以燃气热水器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所述回水阀100包括阀体10、回水单向阀20、驱动件80以及弹性件90。
其中,如图3-5所示,所述阀体10具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及连通所述第一流道11与所述第二流道12的第三流道13。
其中,如图3-5所示,所述回水单向阀20设于第三流道13内,所述回水单向阀20包括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三流道13内的封堵件21,所述封堵件2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封堵件21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回水单向阀20封闭第三流道13(即回水单向阀20打开);所述封堵件21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回水单向阀20打开第三流道13(即回水单向阀20关闭)。可以理解,所述第一位置即为封堵件21的初始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一般是指封堵件21在其可移动方向上的终点位置,所述封堵件21可通过在第三流道13内移动,以实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且第二位置可选为一平衡位置,其在供水系统1000的水压平衡发生变化时也会随之(稍微)改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设计限位结构而将第二位置设为一位置固定不变的位置。
所述回水单向阀20用于在回水单向阀20打开后(即封堵件21处于第二位置时)使第一流道11内的水(能够)通过第三流道13流向第二流道12,并用于阻止第二流道12内的水流向第一流道11。
其中,如图3-5所示,所述驱动件80可转动地设于流道内,所述驱动件80位于封堵件21的朝向第二流道12的一侧,所述驱动件80的一端与封堵件21可转动配合。如此,可通过使驱动件80转动来驱动封堵件21移动。
其中,如图3-5所示,所述弹性件90的一端连接于阀体10,所述弹性件90的另一端连接于驱动件80的另一端,所述弹性件90用于通过驱动件80使封堵件21具有复位至第一位置的趋势。具体的,所述弹性件90通过驱动件80使封堵件21弹性限位于第一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朝向第二流道12的一侧。
可以理解,当第一流道11与第二流道12的水压差值增大至某一阈值(可以理解该阈值可选为大于0,但也不排除0)时,第一流道11内的水会流入第三流道13,以推动封堵件21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以打开第三流道13,以使第一流道11内的水流入第二流道12。当第一流道11与第二流道12的水压差值减小时,弹性件90可驱动驱动件80转动,以通过驱动件80使封堵件21复位至第一位置。
以下结合供水系统1000的结构对回水阀100的作用做详细的说明。
在所述供水系统10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系统1000未设有回水管500;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流道11连接于换热管中,所述第二流道12连接于冷水管300中。当出水端700具有多个时,所述回水阀100设于最远端的出水端700处。
具体的,所述第二流道12的一端通过冷水管300与冷水接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道12的另一端通过冷水管300连通于所述进水管210;所述第一流道11的一端通过热水管400与热水接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11的另一端通过热水管400与热水出口连通。这样,出水管220、热水管400、第一流道11、第三流道13、第二流道12、冷水管300和进水管210等之间可形成回水水路,即回水阀100设于该回水水路中。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00还包括循环水泵800,所述循环水泵800设于回水水路中,所述循环水泵800用于驱动水在回水水路内流动。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循环水泵800设于燃气加热装置200的热交换器与冷水管300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800设在进水管210上,所述循环水泵800还用于吸入冷水。
具体的,如图3所示,当出水端700单独使用冷水时,冷水会经第二流道12和混水阀而从出水端700流出,此时,虽然第二流道12的水压会下降,但在弹性件90的作用下,封堵件21还是会被限位在第一位置上,以继续封闭第三流道13,以防止第一流道11内的热水从第三流道13串流到第二流道12内。
当供水系统1000使用零冷水功能预热的时候,如图4和5所示,所述循环水泵800会推动回水水路中的水流动,使得第一流道11内的水压增大,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流道11内的水压与所述第二流道12内的水压的差值增大,当第一流道11与第二流道12的水压差值增大至某一阈值时,第一流道11内的水会流入第三流道13,以推动封堵件21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封堵件21推动驱动件80转动,驱动件80带动弹性件90弹性运动),以打开第三流道13,以使第一流道11内的水流入第二流道12,以使水在回水水路内循环流动,以实现对热水管400等内的水进行循环预热,以实现零冷水。预热完成后,弹性件90可驱动驱动件80转动,以通过驱动件80使封堵件21复位至第一位置,以关闭回水阀100和回水水路。
当然,以上回水阀100也可用于具有回水管500的供水系统1000中,具体的,在本发明供水系统1000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供水系统1000包括回水管500,所述回水管500的一端连接于热水管400,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流道11的一端,所述第一流道11的另一端被封堵(如通过端盖封堵)。所述第二流道12连接于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00的进水管210或所述冷水管300,可选地,所述第二流道12连接于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00的进水管210;具体的,所述第二流道12的一端通过进水管210与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道12的另一端通过进水管210连通于所述冷水管300。可选地,所述回水阀100靠近燃气加热装置200设置。在该实施例中,当出水端700具有多个时,所述回水管500连接于最远端的出水端700处。
这样,出水管220、热水管400、回水管500、第一流道11、第三流道13、第二流道12、进水管210、和燃气加热装置200的热交换器等之间可形成回水水路,即回水阀100设于该回水水路中。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00还包括循环水泵800,所述循环水泵800设于回水水路中,所述循环水泵800用于驱动水在回水水路内流动。当供水系统1000使用零冷水功能预热的时候,如图4和5所示,所述循环水泵800会推动回水水路中的水流动,使得第一流道11内的水压增大,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流道11内的水压与所述第二流道12内的水压的差值增大,当第一流道11与第二流道12的水压差值增大至某一阈值时,第一流道11内的水会流入第三流道13,以推动封堵件21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封堵件21推动驱动件80转动,驱动件80带动弹性件90弹性运动),以打开第三流道13,以使第一流道11内的水流入第二流道12,以使水在回水水路内循环流动,以实现对热水管400等内的水进行循环预热,以实现零冷水。预热完成后,弹性件90可驱动驱动件80转动,以通过驱动件80使封堵件21复位至第一位置,以关闭回水阀100和回水水路。
可以理解,在以上实施例中,第一流道11即为回水阀100的热水端,第二流道12即为回水阀100的冷水端。
本发明回水阀100,在第一流道11与第二流道12的水压差值增大至某一阈值(可以理解该阈值可选为大于0,但也不排除0)时,第一流道11内的水会推动封堵件21从第一位置移向第二位置(封堵件21推动驱动件80转动,驱动件80带动弹性件90弹性运动),以打开第三流道13(即打开回水阀100),以使水能够在回水水路内循环流动,以实现对热水管400等内的水进行循环预热,以实现零冷水。预热完成后,弹性件90可驱动驱动件80转动,以通过驱动件80使封堵件21复位至第一位置,以关闭回水阀100和回水水路。
而且,本发明还可通过对弹性件90的位置、类型和驱动件80的转动轴线的位置等因素进行设计,从而对封堵件21的打开条件(如驱动封堵件21移动所需的水压力)进行控制,以提高回水阀100的适用性。
为了更好地体现本发明以下方案的技术效果,本发明还给出了回水阀100采用“套设在封堵件上的压缩弹簧来实现关闭回水阀”方案的缺陷,即当出水端700单独使用冷水时,第二流道12的水压会下降,第一流道11与第二流道12的水压差值会增大,从而第一流道11内的水可能会推动封堵件21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以部分打开第三流道13,从而使热水管400和第一流道11内的热水会串流入第三流道13和第二流道12内(,从而可能会使得燃气加热装置200启动);而若通过增大压缩弹簧的弹性系数来解决该问题,则会因为弹簧的弹性系数增大从而会导致回水阀100在预热时较为严重的截流,最终导致回水水路循环流量较低,使得供水系统1000预热时间变长,适应性变差。
而本发明回水阀100,通过对弹性件90的位置和/或驱动件80的转动部81的位置等因素进行设计,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所述封堵件21从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过程中,所述弹性件90对驱动件80的作用力在封堵件21可移动方向上的分力逐渐减小。如此,可增大封堵件21在第一位置移动时所需的压力,即可增大阈值,即可增大回水阀100打开的开启压力,从而在出水端700单独使用冷水时,可避免回水阀100打开,从而可防止供水系统1000的热水管400内热水通过回水阀100而进入冷水管300,从而可实现防串水的效果,从而可避免燃气加热装置200误启动,从而可提高供水系统1000的使用性能。而且,在预热过程中,由于在所述封堵件21从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过程中,通过使弹性件90对驱动件80的作用力在封堵件21可移动方向上的分力逐渐减小,可使得封堵件21打开后的打开阻力变小,从而可保证回水阀100的打开开度,从而可减小截流现象,从而可保证供水系统1000的性能。
即是说,通过以上设置,可使得回水阀100打开时所需的推力较大,以防止回水阀100误打开,打开后所需的推力减小,以保证回水阀100的打开开度,从而可提高供水系统1000的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所示,所述驱动件80为杆状。如此,不仅可以简化驱动件80的结构,而且还便于对回水阀100进行设计。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80为中空或镂空结构。如此,可便于水在流道内流动。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80也可设置为其他形状,如板状等。
进一步地,如图所示,所述驱动件80包括转动部81、及分别连接于转动部81两端的抵压段82和驱动段83。
其中,所述转动部81上设有转轴或转孔,以使驱动件可转动地设于流道内。
其中,所述抵压段82与封堵件21可转动配合,以在驱动件80转动时驱动封堵件21移动,或以在封堵件21移动时驱动驱动件转动。
可选地,所述转动部81可具有明显的特征,也可不具有明显的特征。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所述弹性件90为拉伸弹簧。如此,可通过拉伸弹簧的拉力而使所述封堵件21具有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趋势。
具体的,所述拉伸弹簧设于所述第二流道12内,所述拉伸弹簧在第二流道12内的固定位置设于驱动件80的转动轴线的远离第一流道的一侧。如此,可简化设计。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所述拉伸弹簧在第二流道12内的固定位置与驱动件80的转动轴线分别位于封堵件21的相对的两侧,所述驱动件80的转动轴线位于该固定位置的朝向第一流道11的一侧。
具体的,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所述拉伸弹簧在第二流道12内的固定位置位于封堵件21的上方,所述驱动件80的转动轴线位于封堵件21的下方,且驱动件80的转动轴线位于该固定位置的左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伸弹簧的上端(可转动地)固定在第二流道12内,所述拉伸弹簧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在驱动件80的下端。
如此,可便于实现在所述封堵件21从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过程中,所述弹性件90对驱动件80的作用力在封堵件21可移动方向上的分力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在所述封堵件21从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过程中,所述拉伸弹簧与驱动件80(具体为驱动段83)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以实现在所述封堵件21从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过程中,所述弹性件90对驱动件80的作用力在封堵件21可移动方向上的分力逐渐减小。
具体的,图6给出了拉伸弹簧在所述封堵件21从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过程中拉力F拉力的分解示意图,其中,拉伸弹簧的拉力被分解成向心力F向心和切向力F,向心力F向心指向驱动件80的转动轴线,切向力F与向心力F向心垂直,切向力F向心的变化可以表示所述弹性件90对驱动件80的作用力在封堵件21可移动方向上的分力的变化。所述拉伸弹簧与驱动段83之间的夹角,可用拉力F拉力与向心力F向心的夹角θ表示,F=SINθ*F拉
结合图3-5,在所述封堵件21从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过程中,夹角θ会从大变小,此过程中虽然拉伸弹簧会被被拉长,但由于夹角θ的变小,导致F在变小,从而实现了回水阀100打开/开启时所需的推力较大,打开后所需的推力减小,打开阻力逐渐减小的效果。如此,通过拉伸弹簧(即拉簧)的角度变化,让所需的推力变小,实现开启压力大,开启后阻力小的效果。
具体的,所述封堵件21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驱动件80的转动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大于或等于25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
更为具体地,所述预设角度可选地大于或等于35度,且小于或等于50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角度为40度;其中,当所述封堵件21位于述第一位置时,夹角θ可选为45度,当所述封堵件21位于述第二位置时,夹角θ可选为5度。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所述抵压段82的长度小于所述驱动段83的长度。如此,可减低对拉伸弹簧的要求,以便于增大回水阀100打开时所需的推力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流道11为直流道。
可选地,所述第二流道12为直流道。
可选地,所述第三流道13为直流道。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90也可设置为其他结构形式,如在弹性件90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90为压缩弹簧,此时可将压缩弹簧设于驱动件80的朝向第一流道11的一侧,并使压缩弹簧与驱动件80(具体为驱动段8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或锐角,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必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所述驱动件80的一端(具体为抵压段82)与所述封堵件21的端部抵接,以使所述驱动件80的一端与封堵件21可转动配合。如此,可简化驱动件80与封堵件21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所述驱动件80的一端(具体为抵压段82)朝向封堵件21的侧面设有抵接凹陷821,所述封堵件21抵接于抵接凹陷821内。如此,可避免驱动件80的一端(具体为抵压段82)与封堵件21在驱动件80转动的过程中相互脱离,从而可提高回水阀100的可靠性。
当然,也可通过其他形式实现驱动件80的一端(具体为抵压段82)与封堵件21之间的可转动配合,如驱动件80的一端(具体为抵压段82)与封堵件21其中之一设有长滑孔,另一设有转轴,该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该长滑孔内;又如,所述驱动件80的一端(具体为抵压段82)朝向封堵件21的侧面设有长滑槽,所述长滑槽的侧壁面上设有限位槽,封堵件21的周面凸设有滑动部,所述封堵件的端部设于长滑槽内,且滑动部可滑动地设于限位槽内;等等。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所述回水阀100还包括具有流水通道(图未标)的安装座29,所述安装座29安装在第二流道12内,所述安装座29的流水通道与第三流道13连通,所述驱动件80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座29上,所述拉伸弹簧的固定位置设在所述安装座29上。即是说,所述拉伸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座29上。
具体的,安装座29上设有与驱动件80可转动配合的结构,如转轴或转孔等。如在一实施例中,驱动件80的转动部上设有转轴,安装座29上设有与该转轴可转动配合的转孔;又如在另一实施例中,驱动件80的转动部上设有转孔,安装座29上设有与该转孔可转动配合的转转轴;再如在另一实施例中,驱动件80的转动部上设有第一转孔,安装座29上对应设有第二转孔,转轴依次穿过第一转孔和第二转孔以使驱动件80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座29上;等等。
如此,可避免直接在流道内设置装配结构,即可将驱动件80和拉伸弹簧安装到安装座29上后,再一同安装到流道内,从而可简化回水阀100的安装,提高生产效率。
其中,所述安装座29的具体结构在此不作限定,只要其不影响水在流道内的流通即可,本领域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所述回水单向阀20还包括两端敞口的阀壳22,所述阀壳22密封安装(固定)于第三流道13内,所述封堵件21可移动地设于阀壳22内,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封堵件21封堵阀壳22,以封堵第三流道13。
如此,可避免直接在第三流道13内设置与封堵件21密封配合的结构,以简化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直接在第三流道13内设置与封堵件21密封配合的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所述阀壳22的内壁面设有密封环凸221,所述封堵件21的一端设有封堵部211,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封堵部211封堵于所述密封环凸221,以使所述封堵件21封堵所述阀壳22。
具体的,如图3-5所示,所述封堵部211包括插入部2111和抵接部2112,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插入部2111(密封)插接于密封环凸221的内侧,所述抵接部2112抵接于密封环凸221的朝向第二流道12的侧部。如此,一方面可提高密封效果;另一方面,在封堵件21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三流道13内的水通过与插入部2111作用而推动封堵件21,当封堵件21移动后,第三流道13内的水还可与抵接部2112作用而推动封堵件21,从而可进一步的实现回水阀100打开/开启时所需的推力较大,打开后所需的推力减小,打开阻力逐渐减小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抵接部2112朝向第一流道11的侧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插入部2111朝向第一流道11的侧面的面积。
可选地,所述阈值大于或等于0.04MPa,且小于或等于0.06MPa。
可选地,所述插入部2111外套设有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阀壳22外套设有密封圈。
可选地,密封环凸221朝向第一流道11的侧面为弧面。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所述阀壳22的内壁面上设有过水通道,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过水通道连通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以实现所述回水单向阀20打开所述第三流道13。
具体的,所述过水通道设于密封环凸221的朝向第二流道12的一侧。其中,所述过水通道可选为贯穿阀壳22的壳壁的通孔或设于阀壳22的内壁面的凹槽。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所述回水单向阀20还包括具有过水孔(图未标)的阀盖23,所述阀盖23设于阀壳22的靠近第二流道12的敞口,所述阀盖23上还设有导向支撑孔(图未标),所述封堵件21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向支撑孔内。如此,可使得封堵件21可移动地设于第三流道13内。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所述阀盖23上还设于位于导向支撑孔的周缘的导向环套232,所述封堵件21可移动地设于导向环套232内。如此,可提高封堵件21的移动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所述阀体10上还设有与第二流道12连通的安装口(图未标),所述安装口对应第三流道13的流道口设置,以使回水单向阀20可通过该安装口而安装到第三流道13内。如此,可降低回水单向阀20的安装难度。
具体的,所述回水阀100还包括密封盖70a,密封盖70a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口内。
可选地,所述阀体10上对应安装口设有安装凸部,顶丝穿过安装凸部,以将所述密封盖70a安装在安装口内。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所述回水阀100还包括滤网60,所述滤网60设于所述第一流道11的流道入口处。
当然,在本发明回水阀100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在所述封堵件21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过程中,所述弹性件90对所述驱动件80的作用力在所述封堵件21可移动方向上的分力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不变、或者先减小后增大等,以使得回水阀100打开时所需的推力较大,以防止回水阀100误打开;打开后所需的推力减小,以保证回水阀100的打开开度,从而可提高供水系统1000的性能。且,对于“先减小后不变”和“先减小后增大”的方案还可避免回水阀100的开度过大。另外,在该部分实施例中,回水单向阀20的结构、及回水阀100的其他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必一一赘述。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供水系统,包括:
燃气加热装置;
出水端,所述出水端通过冷水管、热水管和混水装置与所述燃气热水器连接;以及
回水阀,所述回水阀的第一流道连接于所述热水管中,所述回水阀的第二流道连接于冷水管中。
该回水阀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发明供水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所述燃气加热装置为燃气热水器或燃气壁挂炉。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供水系统,包括:
燃气加热装置;
出水端,所述出水端通过冷水管、热水管和混水装置与所述燃气热水器连接;
回水阀,所述回水阀的第二流道连接于冷水管中;以及
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热水管,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回水阀的第一流道。
该回水阀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发明供水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所述燃气加热装置为燃气热水器或燃气壁挂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回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具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及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三流道;
回水单向阀,所述回水单向阀设于第三流道内,所述回水单向阀包括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三流道内的封堵件,所述封堵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回水单向阀封闭所述第三流道;所述封堵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回水单向阀打开所述第三流道;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在第二流道内,所述安装座具有与第三流道连通的流水通道;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封堵件可转动配合;以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另一端,所述弹性件用于通过所述驱动件使所述封堵件具有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趋势;
在所述封堵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过程中,所述弹性件对所述驱动件的作用力在所述封堵件可移动方向上的分力逐渐减小;
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流道内,所述弹性件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固定位置与所述驱动件的转动轴线分别位于所述封堵件的相对的两侧,且所述驱动件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固定位置的朝向所述第一流道的一侧;
在所述封堵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过程中,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驱动件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和/或,
当所述封堵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驱动件转动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大于或等于25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和/或,
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部、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转动部两端的抵压段和驱动段,所述抵压段与所述封堵件可转动配合,所述驱动段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抵压段的长度小于所述驱动段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单向阀还包括两端敞口的阀壳,所述阀壳密封安装于所述第三流道内,所述封堵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阀壳内,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封堵件封堵所述阀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的内壁面设有密封环凸,所述封堵件的一端设有封堵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封堵部封堵于所述密封环凸,以使所述封堵件封堵所述阀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包括插入部和抵接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插入部插接于所述密封环凸的内侧,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密封环凸的朝向所述第二流道的侧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的内壁面上设有过水通道,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过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通道设于所述密封环凸的朝向所述第二流道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单向阀还包括具有过水孔的阀盖,所述阀盖设于所述阀壳的靠近第二流道的敞口,所述阀盖上还设有导向支撑孔,所述封堵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向支撑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上还设于位于所述导向支撑孔的周缘的导向环套,所述封堵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向环套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拉伸弹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封堵件的端部抵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朝向所述封堵件的侧面设有抵接凹陷,所述封堵件抵接于所述抵接凹陷内。
12.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杆状。
13.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堵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过程中,所述弹性件对所述驱动件的作用力在所述封堵件可移动方向上的分力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不变、或者先减小后增大。
14.一种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气加热装置;
出水端,所述出水端通过冷水管、热水管和混水装置与所述燃气加热装置连接;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水阀,所述回水阀的第一流道连接于所述热水管中,所述回水阀的第二流道连接于冷水管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加热装置为燃气热水器或燃气壁挂炉。
16.一种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气加热装置;
出水端,所述出水端通过冷水管、热水管和混水装置与所述燃气加热装置连接;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水阀,所述回水阀的第二流道连接于冷水管中;以及
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热水管,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回水阀的第一流道。
CN202010160253.0A 2020-03-09 2020-03-09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Active CN113375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0253.0A CN113375345B (zh) 2020-03-09 2020-03-09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0253.0A CN113375345B (zh) 2020-03-09 2020-03-09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5345A CN113375345A (zh) 2021-09-10
CN113375345B true CN113375345B (zh) 2023-04-07

Family

ID=77568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0253.0A Active CN113375345B (zh) 2020-03-09 2020-03-09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7534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2771B (zh) * 2015-10-20 2017-05-17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定压开关装置及热水系统
CN108758012B (zh) * 2018-08-24 2023-07-18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阀及其热水系统
CN110118273B (zh) * 2019-05-16 2024-05-14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水流单向阀及燃气热水器
CN210106667U (zh) * 2019-05-22 2020-02-21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阀及上下出水龙头
CN110513563A (zh) * 2019-08-27 2019-11-2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进水接头及具有该进水接头的热水器
CN212616578U (zh) * 2020-03-09 2021-02-26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5345A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507198A (ja) 給水弁カートリッジ
CN111678259B (zh) 一种水路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燃气热水器供水系统
CN111946864A (zh) 一种单向阀组件及热水系统
CN212616578U (zh)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CN113375345B (zh)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KR20080075417A (ko) 수도밸브용 슬라이딩 카트리지
CN113494627B (zh)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KR100914678B1 (ko) 밸브 구동 장치
CN110966433A (zh) 接头和热水器
CN112923098B (zh) 控制阀及热水器循环系统
CN213451854U (zh) 一种水路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燃气热水器供水系统
CN212318860U (zh)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CN210097978U (zh) 具有开闭结构的花洒
CN114135695A (zh) 回水阀及供水系统
CN211599605U (zh) 一种防水锤的球阀
CN115264124A (zh) 连通阀、回水阀、压力阀组件及供水系统
CN218094413U (zh)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CN221075385U (zh) 进水阀组件和燃气换热装置
CN211315224U (zh) 接头和热水器
CN216715307U (zh) 连通阀、回水阀、压力阀组件及供水系统
CN221055257U (zh) 进水阀组件和燃气换热装置
CN215568154U (zh) 一种即热式热水器的组合阀
CN212619344U (zh)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CN216715306U (zh) 连通阀、回水阀、压力阀组件及供水系统
CN210344389U (zh) 具有上水功能的开关节流阀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