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4963B - 一种管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74963B CN113374963B CN202010117384.0A CN202010117384A CN113374963B CN 113374963 B CN113374963 B CN 113374963B CN 202010117384 A CN202010117384 A CN 202010117384A CN 113374963 B CN113374963 B CN 1133749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surface
- quick
- sleeve
- pipeline
- core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3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comprising parts inside the hoses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连接装置,该装置构成为用于流体接通第一管路管体和第二管路管体,包括第一快插接头,被配置成与第一管路管体相连接;第二快插接头,被配置成至少部分插入到第二管路管体中,第二快插接头与第一快插接头内部相连通;第二快插接头包括一可变形部,可变形部被配置成在外力作用下进行扩径变形并保持在该变形状态,以使得可变形部至少有部分外壁面与第二管路管体的内壁面抵紧接触。从而在连接软管时,仅需将第二快插接头插入到软管管体内,给可变形部施加外力,使得可变形部沿径向扩径变形,使得可变形部的外壁面与软管管体的内壁面抵紧接触即可实现将软管连接到第二快插接头上,软管紧固性更好,并且连接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将两根管道进行连接的管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管接头是一种在流体通路中能够自由拆装的连接件。常用的管接头一般可以分为硬管接头和软管接头。按管接头和管道的连接方式来分,硬管接头有焊接式、卡套式和扩口式三种,软管接头则主要是扣压式胶管接头,即快插接头。而软管与硬管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卡箍,即将软管预先套设在硬管上,再利用卡箍将软管紧固在硬管上。然而,卡箍在将软管装配到硬管上时,需要预先将软管套接在硬管上,这对于同等管径或者软管管径小于硬管管径的软硬管的对接而言,较难以将软管套接到硬管上,不利于管道的对接工作。
现有技术中,有的管接头一端部是类似于扣压式胶管接头的结构,即快插式软管接头的结构,另一端部为普通的硬管连接结构,在将软管连接到硬管上时,管接头的快插接头结构包括锥状部,利用快插接头结构插入软管内时,软管的内周壁与锥状部的外周壁紧密接触,锥状部对软管起到密封和支撑限位的作用。然而,这种快插接头的结构往往是利用软管扩口的原理将软管密封紧固,软管的管口部与锥状部摩擦接触,软管的管口部容易受到较大的扩张力而产生裂纹、破损等缺陷、连接效率较低,并且软管容易从锥状部上脱落,紧固性能不佳;其次,由于锥状部的锥度通常是恒定的,这导致现有的管接头仅适用于单一口径的软管的连接,在将不同口径的软管连接到硬管或其他管体上时,需要更换带有不同锥度的锥状部的快插接头的管接头,不利于软硬管的管道管体的连接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管紧固性更好、连接效率更高的一种管连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连接装置,该装置构成为用于流体接通第一管路管体和第二管路管体,所述的管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快插接头,被配置成与所述的第一管路管体相连接;
第二快插接头,被配置成至少有部分能够插入到所述的第二管路管体中、以实现与所述的第二管路管体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快插接头与第一快插接头内部相连通;
所述的第二快插接头包括一可变形部,所述的可变形部被配置成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扩径变形并保持在该变形状态,以使得处于变形状态下的所述可变形部至少有部分外壁面与所述第二管路管体的内壁面抵紧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所述第二快插接头与所述第二管路管体相连接时,所述的可变形部与所述第二管路管体抵紧接触的至少部分外壁面构成密封接触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可变形部包括至少一个柔性套筒,所述的柔性套筒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二快插接头与所述第二管路管体相连接时,所述柔性套筒的至少部分外壁面与所述第二管路管体的内壁面在径向方向上抵紧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快插接头包括接头部,所述的第二快接插头还包括芯管体和施力保持机构,所述的接头部与所述芯管体固定设置,所述的柔性套筒套设在所述芯管体的外侧,所述的施力保持机构被配置成供用户从外部向柔性套筒施加作用力以迫使所述柔性套筒扩径变形并且保持在该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芯管体与所述接头部一体形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芯管体的外径小于所述接头部的内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施力保持机构包括限位挡圈和挤压套管,所述的限位挡圈固定设置在所述的芯管体上,所述的挤压套管活动套设在所述的芯管体上,所述的柔性套筒位于所述的挤压套管与所述的限位挡圈之间,所述的挤压套管被配置成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芯管体的轴向进给移动并挤压所述的柔性套筒,以使得所述柔性套筒在径向方向上扩径变形并保持在该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挤压套管具有锥状部,所述的锥状部具有沿远离所述芯管体的一侧方向逐渐变大的外径,在所述第二快插接头与所述第二管路管体相连接时,所述的锥状部至少有部分壁面构成与所述第二管路管体的内壁面紧密接触的密封接触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挤压套管被配置成沿周向或轴向可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挤压套管的内壁面设有内螺纹,所述芯管体的外壁面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柔性套筒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的柔性套筒沿所述芯管体的轴向并排布置且均位于所述的限位挡圈与所述的挤压套管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所述的第二快插接头与所述的第二管路管体相连接时,所述的柔性套筒至少有部分外壁面构成与所述的第二管路管体紧密接触的密封接触面。
本发明通过在第二快插接头设置可变形部,可变形部被配置成在外力作用下进行扩径变形并保持在该变形状态,以使得可变形部至少有部分外壁面与第二管路管体的内壁面抵紧接触。从而在连接软管时,仅需将第二快插接头插入到软管管体内,给可变形部施加外力,使得可变形部沿径向扩径变形,使得可变形部的外壁面与软管管体的内壁面抵紧接触即可实现将软管连接到第二快插接头上,软管紧固性更好,并且连接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二快插接头插入第二管路管体中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二快插接头插入第二管路管体中,柔性套筒受到挤压并沿径向扩径变形后与第二管路管体的内壁面抵紧接触,并且第二管路管体的管口部与挤压套管的锥状部紧密接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爆炸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第二快插接头插入第二管路管体中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第二快插接头插入第二管路管体中,两个柔性套筒同时受到挤压并沿径向扩径变形后与第二管路管体的内壁面抵紧接触,并且第二管路管体的管口部与挤压套管的锥状部紧密接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快插接头;11、接头部;
2、第二快插接头;21、柔性套筒;22、芯管体;23、施力保持机构;24、限位挡圈;241、卡簧;25、挤压套管;26、锥状部;27、内螺纹;28、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其中,以下实施例中所述的轴向是指沿第一快插接头与/或第二快插接头长度的延伸方向,即图1中所示X线的延伸方向即为轴向,所述的径向是指沿第一快插接头与/或第二快插接头横截面半径的延伸方向,所述的周向是指沿第一快插接头与/或第二快插接头横截面圆周的方向。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管连接装置,该装置构成为用于流体接通第一管路管体和第二管路管体。第一管路管体和第二管路管体的连接主要是软管和硬管之间的连接,即第一管路管体为硬管,第二管路管体为软管,并且第一管路管体和第二管路管体的口径可以是相等的,也可是不同口径的两根管道。下面将结合图1-图5具体说明本实施例的管连接装置的具体结构组成及连接原理。
如图1所示,管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快插接头1和第二快插接头2。第一快插接头1被配置成与第一管路管体相连接,即主要与硬管相连接。第二快插接头2被配置成插入到第二管路管体中,即主要与软管相连接,并插入到软管内部。从而使得第一管路管体(主要为硬管)与第二管路管体(主要为软管)通过管连接装置进行对接连接。
如图2-图3所示,第一快插接头1包括接头部11。第二快插接头2包括柔性套筒21、芯管体22以及施力保持机构23。芯管体22与接头部11同轴心设置且芯管体22与接头部11一体形成。当然,也可是芯管体22与接头部11同轴固定连接。芯管体22的外径小于接头部11的内径,方便连接不同管径的软管和硬管。并且软硬管在经第二快插接头2和第一快插接头1连接时,输送的流体经芯管体22内部流通并且一直流通至接头部11,从而第二快插接头2与第一快插接头1的内部是相互贯通的。
柔性套筒21同轴套设在芯管体22的外侧。施力保持机构23被配置成供用户从外部向柔性套筒21施加作用力以迫使柔性套筒21的外周壁沿径向扩径变形并且保持在该变形状态。具体的,施力保持机构23包括限位挡圈24和挤压套管25,限位挡圈24通过卡簧241固定设置在芯管体22上,挤压套管25活动套设在芯管体22上,柔性套筒21位于挤压套管25与限位挡圈24之间,挤压套管25的内壁面设有内螺纹27,芯管体22的外壁面设有与内螺纹27相配合的外螺纹28。结合图4-图5所示,在利用本案的管连接装置将软硬管连接过程中,第一快插接头1的接头部11与硬管相插接连接,第二快插接头2插入软管中,从而柔性套筒21位于软管管体的内部,用户可转动挤压套管25或者接头部11,从而挤压套管25在用户施加的外力作用下可沿芯管体22的轴向进给移动并挤压柔性套筒21,以使得柔性套筒21在径向方向上扩径变形并保持在该变形状态,并且柔性套筒21的至少部分外壁面与软管的内壁面在径向方向上抵紧接触。本例中,柔性套筒21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本身有着类似密封圈一样的柔性变形特性,也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在第二快插接头2插入到软管中时,柔性套筒21的部分外周壁面构成与软管内壁面紧密接触的密封接触面,从而依靠柔性套筒21同时实现紧固连接和良好密封。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第二快插接头2与软管之间连接在紧固连接后能够对软管起到限位支撑作用,挤压套管25具有锥状部26,锥状部26具有沿远离芯管体22的一侧方向逐渐变大的外径,在第二快插接头2与第二管路管体装配时,锥状部26至少有部分壁面构成与第二管路管体的内壁面紧密接触的密封接触面。即软管管口部分的内壁面与挤压套管25的锥状部26的外周壁面紧密接触,由于软管质地较软,其管口部紧密连接在锥状部26上时,与锥状部26的外周壁面摩擦接触,也能够增强软管的紧固性能,并且软管的管口部的内壁面与锥状部26的外周壁面紧密贴合,也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在柔性套筒的外圈再缠绕几圈密封胶带或套设密封胶圈,以及在软管管口的内壁面与锥状部的外壁面之间设置密封件,例如在锥状部上套设密封圈或者在锥状部的外周壁面上缠绕密封胶带等,从而在第二快插接头插入到软管中后,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施力保持机构挤压一个柔性套筒,从而迫使一个柔性套筒扩径变形来同时实现软管的紧固连接和良好密封并通过挤压套管的锥状部来实现软管的插接限位。在其他实施例中,不限于采用柔性套筒的结构以及施力保持机构来实现软管的紧固连接,还可采用其他具有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扩径变形并且保持在该变形状态的特性的可变形部,并且在第二快插接头与第二管路管体装配时,可变形部与第二管路管体抵紧接触的至少部分外壁面构成密封接触面。可变形部不限于柔性套筒的结构,也可是刚性连接结构,例如,沿径向延伸并且具有锁定功能的伸缩卡爪等。
实施例2
与上述实施例1中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与上述实施例1有所不同的是,结合图6-图9所示,本例采用两个柔性套筒的结构来构成可变形部,从而在第二快插接头插入到第二管路管体中时,通过施力保持机构23挤压两个柔性套筒21,两个柔性套筒21能够同时扩径变形并且保持在变形状态,两个柔性套筒21沿芯管体22的轴向并排布置且均位于限位挡圈24与挤压套管25之间。在第二快插接头2与第二管路管体装配时,各个柔性套筒21至少有部分外壁面构成与第二管路管体紧密接触的密封接触面。该两个紧密接触面既能够起到软管紧固连接的作用,又能够起到良好密封的作用。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柔性套筒的个数不限于仅设计2个,也可设计有更多个。多个柔性套筒受到施力保持机构的挤压作用而沿着径向方向扩径变形后并保持在该变形状态,并且与第二管路管体的内周壁面之间紧密接触,从而在管体的轴向上形成多个密封接触面,起到更好的紧固连接作用和密封作用。当然,本例中也可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的沿径向延伸并且具有锁定功能的伸缩卡爪来替代多个柔性套筒的结构,从而构成可变形部,实现对软管的紧固连接和良好密封。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管连接装置,该装置构成为用于流体接通第一管路管体和第二管路管体,所述的管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快插接头(1),被配置成与所述的第一管路管体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快插接头(1)包括接头部(11);
第二快插接头(2),被配置成至少有部分能够插入到所述的第二管路管体中、以实现与所述的第二管路管体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快插接头(2)与第一快插接头(1)内部相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快插接头(2)包括一可变形部、芯管体(22)和施力保持机构(23);所述的可变形部被配置成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扩径变形并保持在该变形状态,以使得处于变形状态下的所述可变形部至少有部分外壁面与所述第二管路管体的内壁面抵紧接触;所述的可变形部包括至少一个柔性套筒(21),所述的芯管体(22)与所述接头部(11)一体形成且内部流体连通,所述芯管体(22)的外径小于所述接头部(11)的内径,所述的柔性套筒(21)套设在所述芯管体(22)的外侧;所述的柔性套筒(21)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二快插接头(2)与所述第二管路管体相连接时,所述柔性套筒(21)的至少部分外壁面与所述第二管路管体的内壁面在径向方向上抵紧接触;所述的施力保持机构(23)被配置成供用户从外部向所述柔性套筒(21)施加作用力以迫使所述柔性套筒(21)扩径变形并且保持在该状态,所述的施力保持机构(23)包括限位挡圈(24)和挤压套管(25),所述的限位挡圈(24)固定设置在所述的芯管体(22)上,所述的挤压套管(25)活动套设在所述的芯管体(22)上,所述的柔性套筒(21)位于所述的挤压套管(25)与所述的限位挡圈(24)之间;所述的挤压套管(25)被配置成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芯管体(22)的轴向进给移动并挤压所述的柔性套筒(21),以使得所述柔性套筒(21)在径向方向上扩径变形并保持在该状态;所述的挤压套管(25)具有锥状部(26),所述的锥状部(26)具有沿远离所述芯管体(22)的一侧方向逐渐变大的外径;其中,在所述第二快插接头(2)与所述第二管路管体相连接时,所述柔性套筒(21)的部分外周壁面构成与所述第二管路管体的内壁面紧密接触的密封接触面,所述的锥状部(26)至少有部分外周壁面构成与所述第二管路管体的内壁面紧密接触的密封接触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套管(25)被配置成沿周向或轴向可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套管(25)的内壁面设有内螺纹(27),所述芯管体(22)的外壁面设有与所述内螺纹(27)相配合的外螺纹(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套筒(21)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的柔性套筒(21)沿所述芯管体(22)的轴向并排布置且均位于所述的限位挡圈(24)与所述的挤压套管(25)之间;在所述的第二快插接头(2)与所述的第二管路管体相连接时,各个所述的柔性套筒(21)均至少有部分外壁面构成与所述的第二管路管体紧密接触的所述密封接触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17384.0A CN113374963B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一种管连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17384.0A CN113374963B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一种管连接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74963A CN113374963A (zh) | 2021-09-10 |
CN113374963B true CN113374963B (zh) | 2023-01-24 |
Family
ID=77569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17384.0A Active CN113374963B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一种管连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74963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911876A1 (de) * | 1999-03-17 | 2000-09-21 | Mannesmann Vdo A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Anschlußstutzens an einem Rohr und Rohr |
CN201428882Y (zh) * | 2009-04-24 | 2010-03-24 | 上虞市新华电器有限公司 | 软管与硬管连接接头 |
CN201680111U (zh) * | 2010-01-21 | 2010-12-22 | 杨豪 | 一种变径塞子 |
CN205724042U (zh) * | 2016-04-25 | 2016-11-23 | 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能表表箱插接座的嵌弹性体开槽插接棒 |
CN206221891U (zh) * | 2016-11-15 | 2017-06-06 |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封堵装置 |
-
2020
- 2020-02-25 CN CN202010117384.0A patent/CN11337496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74963A (zh) | 2021-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24663B2 (en) | Hoses and hose adaptors | |
US7370889B2 (en) | Tube connector | |
US9897238B2 (en) | Tube coupling device | |
US4674775A (en) | Coupling for corrugated conduit | |
US3317220A (en) | Releasable fluid coupling | |
CN101561067B (zh) | 软管连接方法和连接装置 | |
US5692785A (en) | Plastic pipe coupler with internal sealer | |
US2230115A (en) | Coupling for flexible pipes and hoses | |
EP3521675B1 (en) | Pipe fitting connecting method | |
CA3018105C (en) | Push-to-connect fitting device, arrangement and method | |
EA003502B1 (ru) |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 |
US3425717A (en) | Tube coupling assembly | |
US4934745A (en) | Flexible hose coupling | |
JPH10176779A (ja) | 急速連結継手 | |
US3532365A (en) | Coupling | |
CN113374963B (zh) | 一种管连接装置 | |
CN214579557U (zh) | 分体快插式软管接头 | |
CN215981379U (zh) | 一种卡套式快拆接头 | |
CN206889932U (zh) | 一种管连接结构和钢管 | |
CN220249218U (zh) | 一种新型快接插头 | |
JPS6028862Y2 (ja) | ホ−ス等の接続具 | |
CN221300478U (zh) | 一种快插接头 | |
CN216112639U (zh) | 一种波纹管对接接头 | |
JP2939613B2 (ja) | 管継手 | |
KR102113691B1 (ko) | 고압 호스용 연결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