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4743B - 一种真空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74743B
CN113374743B CN202110789608.7A CN202110789608A CN113374743B CN 113374743 B CN113374743 B CN 113374743B CN 202110789608 A CN202110789608 A CN 202110789608A CN 113374743 B CN113374743 B CN 1133747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chamber
reducer pipe
vacuum
vacuum suc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896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74743A (zh
Inventor
刘伟
张明明
刘乐
方小龙
李著松
石国强
叶珂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8960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747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74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4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74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4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14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 F04F5/16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displacing elastic fluids
    • F04F5/2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displacing elastic fluids for evacuating
    • F04F5/22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displacing elastic fluids for evacuating of multi-stag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 F04F5/46Arrangements of nozzles
    • F04F5/467Arrangements of nozzles with a plurality of nozzles arranged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 F04F5/48Control
    • F04F5/52Control of evacuating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发生器,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变径管、第二变径管和与工作介质输出管路连通的第三变径管,所述第一变径管与工作介质输入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变径管靠近所述第一变径管的一端设有第一混合室,所述第三变径管靠近所述第二变径管的一端设有第二混合室;一端与待抽真空装置连接的真空抽吸管路,所述第一混合室和所述第二混合室分别与所述真空抽吸管路连接且二者不连通;工作介质经所述第一变径管进入所述第一混合室内并对所述待抽真空装置进行第一次负压抽吸,经所述第二变径管进入所述第二混合室内对所述待抽真空装置进行第二次负压抽吸。上述真空发生器,采用单级供气的形式,在同等耗气量的情况下拥有更大的工作真空度。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真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真空发生器。
背景技术
在以往传统的各种液气射流真空泵,气流引射真空泵,小型的真空发生器等利用文丘里效应制造动力真空的流体机械中,传统的两喉道构型即拉瓦尔喷管前置的喷嘴管路与类似拉瓦尔喷管的减缩-直管-渐扩管段的混合室。
经过长期的优化设计与实践改良,其实际真空度已经逐渐接近装置的理论极限真空度,性能较好的产品在0.7Mpa级前压力供应,流量充足工作在额定工作区间时最高能达到0.78左右的极限工作真空度。因而当想要获得更高的真空度的时候,一般均为依靠多级串联、每级单独供气以提升最大工作真空度,或并联以提升真空抽气量,用于对抗使用真空泵提供的真空度进行工作的装置由于内外泄漏导致的真空度降低。但是,在某些特殊的场合,需要能够在供气量与供气压力有限,不能多级串并联使用的情况下,工作真空度难以提升。
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真空发生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发生器,采用单级供气的形式,在同等耗气量的情况下拥有更大的工作真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发生器,包括:
依次串联的第一变径管、第二变径管和与工作介质输出管路连通的第三变径管,所述第一变径管与工作介质输入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变径管靠近所述第一变径管的一端设有第一混合室,所述第三变径管靠近所述第二变径管的一端设有第二混合室;
一端与待抽真空装置连接的真空抽吸管路,所述第一混合室和所述第二混合室分别与所述真空抽吸管路连接且二者不连通;
工作介质经所述第一变径管进入所述第一混合室内并对所述待抽真空装置进行第一次负压抽吸,经所述第二变径管进入所述第二混合室内对所述待抽真空装置进行第二次负压抽吸。
优选地,所述真空抽吸管路包括输入端连通的第一真空抽吸支路和第二真空抽吸支路,所述第一真空抽吸支路经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第一混合室连通,所述第二真空抽吸支路经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第二混合室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真空抽吸支路和所述第二真空抽吸支路的输出端分别设有弯转部,任一所述弯转部包括用以供所述待抽真空装置的待抽吸介质过渡的光滑曲面内壁。
优选地,任一所述弯转部的直径沿待抽吸介质输出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第一真空抽吸支路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真空抽吸支路以所述第一混合室为中心对称,所述第二真空抽吸支路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真空抽吸支路以所述第二混合室为中心对称。
优选地,所述第一变径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渐缩部、第一膨胀部和第一喉部,所述第一渐缩部向所述第一膨胀部渐缩,所述第一膨胀部向所述第一喉部渐扩。
优选地,所述第二变径管包括连接的所述第一混合室、第二喉部和气尖型渐扩管,所述气尖型渐扩管内部设有气尖整流锥并于所述气尖型渐扩管与所述气尖整流锥之间形成依次连接的气尖收缩段、气尖喉部和气尖扩散段,所述气尖收缩段连接所述第二喉部,所述气尖扩散段连接所述第二混合室,所述气尖收缩段36向所述气尖喉部渐缩,所述气尖扩散段向所述第二混合室渐扩。
优选地,所述第三变径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第二混合室、第四喉部和第三膨胀部,所述第二混合室向所述第四喉部渐缩,所述第三膨胀部向所述工作介质输出管路渐扩;
工作介质进入所述第二混合室并负压抽吸所述第二真空抽吸支路,以使所述第二单向阀打开,将待抽吸介质抽吸至所述第二混合室内。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真空发生器依次串联的第一变径管、第二变径管和第三变径管,第一变径管与工作介质输入管路连通,第三变径管与工作介质输出管路连通,第二变径管靠近第一变径管的一端设有第一混合室,第三变径管靠近第二变径管的一端设有第二混合室,真空抽吸管路的一端与待抽真空装置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混合室和第二混合室。
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介质经第一变径管进入第一混合室内并对待抽真空装置进行第一次负压抽吸,经第二变径管进入第二混合室内对待抽真空装置进行第二次负压抽吸,通过设计多喉道耦合激励的方法,利用文丘里效应引射致真空,同时混合室内流速较高,动力真空性能较好,极限真空性能较优,能够极大程度的逼近装置构型的理论极限真空度,从而达到采用单级供气的形式,在同等耗气量的情况下相较于传统的引射致动力真空的流体机械能够拥有更大的工作真空度并逼近装置构型极限真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发生器的A-A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发生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发生器的流向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各断面的压力和流速的曲线示意图。
其中:
1-工作介质输入管路、2-第一变径管、3-第二变径管、4-第三变径管、5-弯转部、6-第一单向阀、7-第二单向阀、8-三通阀、9-第一真空抽吸支路、10-第二真空抽吸支路、11-底座、21-第一渐缩部、22-第一膨胀部、23-第一喉部、31-第一混合室、32-第二喉部、35-气尖型渐扩管、36-气尖收缩段、37-气尖喉部、38-气尖扩散段、39-气尖整流锥、41-第二混合室、42-第四喉部、43-第三膨胀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发生器的A-A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发生器的整体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发生器的流向示意图,图4为图3中各断面的压力和流速的曲线示意图。
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真空发生器,包括第一变径管2、第二变径管3和第三变径管4,三者依次串联;在串联的路径上,在第二变径管3靠近第一变径管2的一端设有第一混合室31,第三变径管4靠近第二变径管3的一端设有第二混合室41;在串联的路径端部,第一变径管2与工作介质输入管路1连通,第三变径管4与工作介质输出管路连通;在串联的路径与待抽真空装置的连接中,待抽真空装置与真空抽吸管路的一端连接,真空抽吸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一混合室31和第二混合室41分别连接,第一混合室31和第二混合室41二者不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该真空发生器中具有两种流动方向,其一为工作介质沿串联的路径的流动,其二为待抽真空装置中待抽吸介质由真空抽吸管路流出后加入工作介质的流动。
在流动过程中,工作介质经工作介质输入管路1输入,通过第一变径管2进入第一混合室31内,对待抽真空装置进行第一次负压抽吸,待抽真空装置的待抽吸介质由真空抽吸管路流出并与工作介质混合后继续流动,经第二变径管3进入第二混合室41内,对待抽真空装置进行第二次负压抽吸,待抽真空装置的待抽吸介质由真空抽吸管路流出并与工作介质混合后继续流动排出,实现待抽真空装置中待抽吸介质的吸出。
该真空发生器通过设计多喉道耦合激励的方法,利用文丘里效应引射致真空,同时混合室内流速较高,动力真空性能较好,极限真空性能较优,能够极大程度的逼近装置构型的理论极限真空度,从而达到采用单级供气的形式,在同等耗气量的情况下相较于传统的引射致动力真空的流体机械能够拥有更大的工作真空度并逼近装置构型极限真空度。
需要说明的是,该真空发生器可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工作气源,通过应用多喉道激励超声速射流与利用文丘里效应来得到较高真空度;除此以外,工作介质还可替换为其他介质,如将压缩空气替换为饱和或是过压蒸汽,带压两相流或是液体等,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除此以外,该真空发生器不仅适用于将待抽真空装置中的待抽吸介质抽出实现待抽真空装置的真空构建,还适用于将待抽真空装置中的待抽吸介质抽出实现待抽吸介质的抽吸泵送,即从抽空气来制造真空变更为抽取其他介质进行泵送,二者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在此基础上,从待抽真空装置向真空发生器进行流量补充也可变更为使用其他介质或进一步通过节流阀在控制流量与压力的情况下直接利用大气进行流量补充,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进一步的,真空抽吸管路包括输入端连通的第一真空抽吸支路9和第二真空抽吸支路10,二者作为真空抽吸管路的两个支路,实现待抽真空装置向第一混合室31和第二混合室41的分别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待抽真空装置、第一真空抽吸支路9和第二真空抽吸支路10通过三通阀8连接,在通向第一混合室31的第一真空抽吸支路9上设有第一单向阀6,在通向第二混合室41的第二真空抽吸支路10上设有第二单向阀7,单向阀确保由待抽真空装置至混合室的单向性。
进一步的,真空抽吸管路与混合室的连通处弯曲设置,此时第一真空抽吸支路9和第二真空抽吸支路10的输出端分别设有弯转部5,任一弯转部5包括采用弯曲设置的光滑曲面内壁,光滑曲面内壁的作用在于供待抽真空装置的待抽吸介质在管路中平滑过渡。
在本实施例中,弯转部5构成半螺旋型吸入室,两个半螺旋型吸入室随真空抽吸管路一同中心对称布置,在其作用下,混合室与换能区内的速度梯度弓形面在圆周上均匀,在轴向上渐缓,有利于提升动量交换效率,降低动量不均至使周向断面上压力不均引起脉动与回流干扰整个装置的效率与造成噪声。
进一步的,任一弯转部5的直径沿待抽吸介质输出方向逐渐减小,其作用在于使待抽吸介质以较高速度通入混合室中,避免待抽吸介质因流速小导致通入受阻。
在本实施例中,该真空发生器通过若干底座11支撑固定,工作介质输入管路1、第一变径管2和第二变径管3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待抽真空装置的待抽吸介质由垂直于水平方向的径向连通弯转部5,再由构成半螺旋型吸入室的弯转部5以靠近水平的倾斜方向通入,此时真空抽吸管路布设于作介质输入管路1、第一变径管2和第二变径管3的旁侧。
进一步的,真空抽吸管路包括两组,其分布于作介质输入管路1、第一变径管2和第二变径管3的两侧,也就是说,待抽真空装置的待抽吸介质同时由水平两侧通入。也就是说,对于单侧的真空抽吸管路而言,包括一个第一真空抽吸支路9和一个第二真空抽吸支路10,待抽吸介质在第一真空抽吸支路9中沿其方向通入第一混合室31,待抽吸介质在第二真空抽吸支路10中沿其方向通入第二混合室41;对于两侧的真空抽吸管路而言,第一真空抽吸支路9和第二真空抽吸支路10的数量均为两个。
进一步的,两组真空抽吸管路对称分布于两侧,此时两个第一真空抽吸支路9以第一混合室31为中心对称,第二真空抽吸支路10的个数为两个,两个第二真空抽吸支路10以第二混合室41为中心对称。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还包括与第三变径管4的输出端连接的消声件,工作介质由第三变径管4流出后,先经过消声件再向外界排出。
示例性的,第一变径管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渐缩部21、第一膨胀部22和第一喉部23,第一渐缩部21向第一膨胀部22渐缩,第一膨胀部22向第一喉部23渐扩,第一喉部23呈喷嘴状,气流由喷嘴射入第一混合室3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仅是给出了第一变径管2的一种具体结构,在此基础上,第一变径管2还可进一步变型,如增设渐缩部、膨胀部或喉部的数量从而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技术效果,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进一步的,考虑到拉瓦尔喷管出口处的限制,其不能够充分的延伸进入后续的混合室中,造成一部分射流进入混合室后即由于突变的面断面积而迅速失速,降低了射流效率,故第二变径管3采用气尖型渐扩管35,使气流在气尖型渐扩管35内增速为欠膨胀状态的超声速流动,并在出口处达到当地声速Ma的4倍左右。
具体而言,当第二变径管3采用气尖型渐扩管35时,第二变径管包括连接的第一混合室31、第二喉部32和气尖型渐扩管35。其中,气尖型渐扩管35内部设有气尖整流锥39,气尖整流锥39的外部与气尖型渐扩管35的内壁之间形成依次连接的气尖收缩段36、气尖喉部37和气尖扩散段38,气尖收缩段36通过第二喉部32连接第一混合室31,气尖扩散段38连接第二混合室41,气尖收缩段36向气尖喉部37渐缩,气尖扩散段38向第二混合室41渐扩。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气尖型渐扩管35可以在保证出口面积与面积比的情况下,更加深入混合室,防止部分超声速气流因为面积突变而失速,并且可以在起到充当扩散段继续引导气流加速的同时,提前进行预混合,同待泵送介质进行动量交换,提升装置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气尖型渐扩管35可以利用第一混合室31的一部分过流面积充当它的过流面积,利用附壁效应继续引导射流膨胀加速而不至于失速,同时完成和混合室内待泵送介质的动量交换,此时因为文丘里效应,会继续在吸入室产生负压,即可不利用运动的机械零件即可产生负压,引射射流工作流速接近M4的情况下,将能够在质量流量相对于传统的Laval型真空发生装置不变的情况下,将真空度提升至接近引射真空泵这种结构构型的理论真空极限,约为0.84真空度即0.16bar绝压。
示例性的,第三变径管4相当于出口处的拉瓦尔喷管,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混合室41、第四喉部42和第三膨胀部43,第二混合室41向第四喉部42渐缩,第三膨胀部43向其后方连接的工作介质输出管路渐扩;在使用时,工作介质进入第二混合室41并负压抽吸第二真空抽吸支路10,以使第二单向阀7打开,将待抽吸介质抽吸至第二混合室41内。
其中,第四喉部42作为减速喉,第三膨胀部43作为扩散段,起到有效降低排气口因高速气体欠膨胀喷出后继续膨胀产生噪音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仅是给出了第三变径管4的一种具体结构,在此基础上,第三变径管4还可进一步变型,如增设渐缩部、膨胀部或喉部的数量从而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技术效果,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综上,上述变径管及其喉道的面积比与数量可进一步变化,通过减少或增加来进一步将最大工作真空度逼近装置构型理论极限真空度,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
第一段增速:气源处视为静滞状态的高压压缩空气,经由工作介质输入管路1减压增速,通过入口以声速临界状态进入第一变径管2,随后继续膨胀加速至M1.5左右以补气结构需求流速与压力。
流量补充:上述超音速射流通过第一喉部23以超声速欠膨胀状态进入第一混合室31,超声速的工作介质能够在第一混合室31内通过与第一真空抽吸支路9的弯转部5内静滞状态的介质利用流体的黏性与摩擦进行换能并一起流入第二喉部32,此时由于第一真空抽吸支路9的弯转部5内由于文丘里效应被抽吸至负压,第一单向阀6被打开,待抽真空装置内的介质开始经由第一真空抽吸支路9被抽吸,并首先经过第一真空抽吸支路9及其第一单向阀6向工作介质补充流量,此时经过了再次膨胀和换能的射流介质与被抽吸介质均匀混合并减速至M0.8左右。
第二段增速:补充了流量后带有一定压力的高亚声速工作介质经由第二喉部32进入气尖型渐扩管35,压缩加速在气尖喉部37重新达到临界状态即速度达到声速,随后越过临界状态在气尖扩散段38内继续增速至约4倍声速的工作速度,以达到以超声速向第二混合室41提供超声速射流的目的。
超声速引射:工作介质被引射向第二混合室41,有一定压力的超声速工作介质能够在第二混合室41内通过与第二真空抽吸支路10的弯转部5内静滞状态的介质利用流体的黏性与摩擦进行换能并一起流入第四喉部42,此时由于第二真空抽吸支路10的弯转部5内由于文丘里效应被抽吸至负压,第二单向阀7被打开,待抽真空装置内的介质继续经由第二真空抽吸支路10被以更大的流量和更高的负压抽吸,并经过第二单向阀7进入第二真空抽吸支路10后汇入工作介质,换能后减压增速随同工作介质被射入第四喉部42。
排气段减速建压:被抽吸的空气与工作介质混合后,经由第四喉部42重新降速至亚声速并为排出做准备,随后经由第三膨胀部43减速建压,进一步降速以欠膨胀状态流出,降低因为气体膨胀而产生的噪音,最后直接射入大气或进一步通过消声件降低噪声射入大气。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利用气尖扩散段38使气流能够更加深入混合室中,气尖扩散段38同时起着使气流继续膨胀加速和提前预混合被抽吸介质并交换动量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过大面积比的拉法尔喷管射流流出喷嘴后失速并可以更加充分的混合被抽吸介质,提升装置效率。
在具体的工作原理中:
在工作介质输入管路1至第二变径管3的第一混合室31的过程中:当入口处给予设计给定的额定体积流量与气源压力的压缩空气供应时,气流会被多个耦合的变径管逐次激励减压增速至M1.5左右的超声速射流,并通过第一混合室31用文丘里效应对待抽真空装置的工作容器进行预抽真空,并同时吸气补充流量。
在第二变径管3至第三变径管4的第二混合室41的过程中:随后气流将再次通过大压缩比变径管在增速至喉部临界截面的声速临界状态,随后突破临界截面在渐扩管内增速为欠膨胀状态的超声速流动,并在出口处达到当地声速Ma的4倍左右,最后通过喷嘴减速回到3.5倍声速左右并引射进入第二混合室41。当有超声速气流形成引射射流时,利用文丘里效应会在第二混合室41产生负压,即可不利用运动的机械零件即可产生负压,引射射流工作流速接近M3.5的情况下,将能够在质量流量相对于传统的Laval型真空发生装置不变的情况下,将真空度提升至接近引射真空泵这种结构构型的理论真空极限,约为0.84真空度即0.16bar绝压。
在第三变径管4中,出口设有多道耦合变径喉管用于减速,能够将排气速度降低至1/6Ma左右,同时利用其斜激波拦阻吸收工作区间段内的超声速噪声,这些设计将能够有效降低其工作时的装置噪声。
在本实施例中,整体设计由多个经过速度与面积比耦合设计的变径管及其喉道构成,下游流动条件改变产生的压力波将不能够通过喉道传递影响上游,能够有效提升效率与工作介质流速;其完全由气动驱动,气动控制,无电控组件或是电动元件,没有动密封组件,理论泄漏量完全为零,能够很好的应用于易燃易爆,危险介质或是密闭空间等场合;有效工作速度平均超过两倍声速,额定工况下能够达到四倍声速的引射射流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往传统的各种液气射流真空泵,气流引射真空泵,小型的真空发生器等利用文丘里效应制造动力真空的流体机械中,传统的两喉道构型即拉瓦尔喷管前置的喷嘴管路与类似拉瓦尔喷管的减缩-直管-渐扩管段的混合室,经过长期的优化设计与实践改良,其实际真空度已经逐渐接近装置的理论极限真空度,性能较好的产品在0.7Mpa级前压力供应,流量充足工作在额定工作区间时最高能达到0.78左右的极限工作真空度。当使用拉瓦尔喷管对工作气流进行增速的问题时,其工作状态是由临界截面与出口截面的面积比决定的,而面积比则受限于进气管路尺寸,最优工作区间与最小允许喉部面积等因素的限制,通过多组多种面积比组合试验确定,除非大幅增加供气量,不然在同供气量下仅仅通过优化拉瓦尔喷管设计难以将主要依赖流速的引射喷嘴区域的流速提升至当地声速Ma的2.5倍以上,而优化混合室效率则只能提升泵效率降低抽吸时间(额定工况下将一定体积的容器抽吸至最大工作真空度的耗时)。而使用现有引射致动力真空的流体机械技术,当想要获得更高的真空度的时候,一般均为依靠多级(每级单独供气)串联以提升其最大工作真空度,或是并联以提升真空抽气量用于对抗使用真空泵提供的真空度进行工作的装置由于内外泄露导致的真空度降低。
相较于上述,该真空发生器使用多喉道变径管取代传统的仅有双喉道一级拉瓦尔喷管,其主要工作区间内流速为2至4倍当地声速,与吸入室内流速差极大,造成引射致压降效果极好,且换能区设计合理。
仅仅单级供气,能够在同等耗气量的情况下相较于传统的引射致动力真空的流体机械能够拥有更大的工作真空度并逼近装置构型极限真空度。它相较于传统的引射致动力真空的流体机械,能在耗气量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在能量交换区即混合室处,拥有更大的流速的引射射流,使得其工作极限真空度能够逼近0.85的装置构型极限真空度。
通过出口处的拉瓦尔喷管,将流速重新降回声速的一半以下,以此降低工作噪音。
用于泵送介质的工作区域、工作腔内无运动或无弹性形变的零部件,如叶轮,齿轮或是活塞,隔膜等,因此在结构上没有动密封与相应的动密封辅助组件,可以在大为精简结构的同时大幅提升可靠性与零部件寿命,不仅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还能够在减少维护工作耗时的同时并延长维护周期间隔,解决运动零部件工作时动不平衡引起的振动与噪音,降低维护成本等,将有助于提升装置的运行经济性。
由于其同时具有不依赖电气传动,不使用电信号控制,无动密封组件,理论外泄漏量完全为零等特点,因此可以在高磁干扰或是复杂电磁环境中保持较高的工作可靠性,并且可以在潮湿或是粉尘,易燃易爆或是密闭空间等环境中以较低的防护等级运行,适用范围广。可以应用在给煤矿掘进机的真空出渣装置提供高真空度的负压用于清污等专用场合,也可以应用在石油、煤矿等易燃易爆或是化工等有毒有害,以及特种工业具有放射或腐蚀性等危险作业环境的领域中。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串联的第一变径管、第二变径管和与工作介质输出管路连通的第三变径管,所述第一变径管与工作介质输入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变径管靠近所述第一变径管的一端设有第一混合室,所述第三变径管靠近所述第二变径管的一端设有第二混合室;所述第一变径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渐缩部、第一膨胀部和第一喉部,所述第一渐缩部向所述第一膨胀部渐缩,所述第一膨胀部向所述第一喉部渐扩;所述第二变径管包括连接的所述第一混合室、第二喉部和气尖型渐扩管,所述气尖型渐扩管内部设有气尖整流锥并于所述气尖型渐扩管与所述气尖整流锥之间形成依次连接的气尖收缩段、气尖喉部和气尖扩散段,所述气尖收缩段连接所述第二喉部,所述气尖扩散段连接所述第二混合室,所述气尖收缩段向所述气尖喉部渐缩,所述气尖扩散段向所述第二混合室渐扩;
一端与待抽真空装置连接的真空抽吸管路,所述第一混合室和所述第二混合室分别与所述真空抽吸管路连接且二者不连通;所述真空抽吸管路包括输入端连通的第一真空抽吸支路和第二真空抽吸支路,所述第一真空抽吸支路与所述第一混合室连通,所述第二真空抽吸支路与所述第二混合室连通;所述第一真空抽吸支路和所述第二真空抽吸支路的输出端分别设有弯转部,所述弯转部构成半螺旋型吸入室,所述弯转部包括用以供所述待抽真空装置的待抽吸介质过渡的光滑曲面内壁且直径沿待抽吸介质输出方向逐渐减小;
工作介质经所述第一变径管进入所述第一混合室内并对所述待抽真空装置进行第一次负压抽吸,经所述第二变径管进入所述第二混合室内对所述待抽真空装置进行第二次负压抽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抽吸支路经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第一混合室连通,所述第二真空抽吸支路经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第二混合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抽吸支路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真空抽吸支路以所述第一混合室为中心对称,所述第二真空抽吸支路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真空抽吸支路以所述第二混合室为中心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变径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第二混合室、第四喉部和第三膨胀部,所述第二混合室向所述第四喉部渐缩,所述第三膨胀部向所述工作介质输出管路渐扩;
工作介质进入所述第二混合室并负压抽吸所述第二真空抽吸支路,以使所述第二单向阀打开,将待抽吸介质抽吸至所述第二混合室内。
CN202110789608.7A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真空发生器 Active CN1133747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9608.7A CN113374743B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真空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9608.7A CN113374743B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真空发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4743A CN113374743A (zh) 2021-09-10
CN113374743B true CN113374743B (zh) 2023-10-03

Family

ID=77581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89608.7A Active CN113374743B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真空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7474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5202A (en) * 1980-05-21 1983-07-26 Ab Piab Multi-ejector
US4880358A (en) * 1988-06-20 1989-11-14 Air-Vac Engineering Company, Inc. Ultra-high vacuum force, low air consumption pumps
FR2733793A1 (fr) * 1995-05-05 1996-11-08 Renault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muni d'un dispositif perfectionne d'amplification de la depression du circuit d'admission
CN101297122A (zh) * 2005-10-27 2008-10-29 谢雷克斯公司 用于喷射器的夹紧套筒及其安装方法
CN103527527A (zh) * 2013-10-14 2014-01-22 苏州斯尔特微电子有限公司 串联式真空发生器
CN107044452A (zh) * 2017-05-26 2017-08-15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可调式双级引射器
CN107859658A (zh) * 2017-10-27 2018-03-30 江苏大学 一种可调节开度的射流自吸系统
CN108443239A (zh) * 2018-04-11 2018-08-2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多功能静态引射装置
CN112780615A (zh) * 2021-03-04 2021-05-11 郭孝国 一种超声速空气引射器
CN112855629A (zh) * 2021-03-04 2021-05-28 郭孝国 一种气体引射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5202A (en) * 1980-05-21 1983-07-26 Ab Piab Multi-ejector
US4880358A (en) * 1988-06-20 1989-11-14 Air-Vac Engineering Company, Inc. Ultra-high vacuum force, low air consumption pumps
FR2733793A1 (fr) * 1995-05-05 1996-11-08 Renault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muni d'un dispositif perfectionne d'amplification de la depression du circuit d'admission
CN101297122A (zh) * 2005-10-27 2008-10-29 谢雷克斯公司 用于喷射器的夹紧套筒及其安装方法
CN103527527A (zh) * 2013-10-14 2014-01-22 苏州斯尔特微电子有限公司 串联式真空发生器
CN107044452A (zh) * 2017-05-26 2017-08-15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可调式双级引射器
CN107859658A (zh) * 2017-10-27 2018-03-30 江苏大学 一种可调节开度的射流自吸系统
CN108443239A (zh) * 2018-04-11 2018-08-2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多功能静态引射装置
CN112780615A (zh) * 2021-03-04 2021-05-11 郭孝国 一种超声速空气引射器
CN112855629A (zh) * 2021-03-04 2021-05-28 郭孝国 一种气体引射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4743A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4122B (zh) 锯齿喷射式抽空器
CN104929990B (zh) 引射器喷管
CN104772241B (zh) 一种接受室为缩放喷管的喷射器
CN104847708B (zh) 超声速引射器
US3545886A (en) Ejector
CN112483479B (zh) 一种静止式振荡射流引射增压装置
US3241316A (en) Exhaust pressure depression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power generating efficiencyof heat engines
CN113374743B (zh) 一种真空发生器
CN103527526A (zh) 高效可调喷嘴喷射器
CN103016425B (zh) 一种三级多喷管中心引射器
CN209271716U (zh) 一种高效喷射器
CN108953178B (zh) 一种超临界循环发电装置及其喷射激波升压装置
CN101793271A (zh) 一种气动抽气机
CN106874536B (zh) 一种多级多喷管引射器分层优化方法
CN211449229U (zh) 一种新型喷射真空泵
CN103821365A (zh) 一种混凝土喷射机超声速气流产生与防止回风装置
CN102392838B (zh) 高效射流泵
CN205858805U (zh) 一种潜水泵扩张式喷嘴排液装置
CN202091267U (zh) 高效射流泵
CN207551196U (zh) 一种真空螺旋推进器
KR101200284B1 (ko) 충격파 발생기를 이용한 진공 이젝터 성능개선 장치
CN2688951Y (zh) 一种热能压缩器
CN112901564A (zh) 一种真空排渣系统
CN103573723B (zh) 射流气体压缩系统
CN205101297U (zh) 一种具有向心喷嘴的喷射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