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5688A - 导管组装体 - Google Patents

导管组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5688A
CN113365688A CN202080011593.5A CN202080011593A CN113365688A CN 113365688 A CN113365688 A CN 113365688A CN 202080011593 A CN202080011593 A CN 202080011593A CN 113365688 A CN113365688 A CN 113365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opening member
end side
catheter assembly
n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15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元翔太
山下真之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um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rum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umo Corp filed Critical Teru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365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56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61M25/0606"Over-the-needle" catheter assemblies, e.g. I.V.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1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ng-term hygiene care, e.g. urethral or indwelling catheters to prevent infe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6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tal end, e.g. tips
    • A61M25/0074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heter tip, e.g. openable, closable, expandable or deformable
    • A61M25/0075Valve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9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hub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61M25/0693Flashback cham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 A61M2005/1585Needle inser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02Access sites
    • A61M39/06Haemostasis valves, i.e. gaskets sealing around a needle, catheter or the like, closing on removal thereof
    • A61M2039/062Haemostasis valves, i.e. gaskets sealing around a needle, catheter or the like, closing on removal thereof used with a cathet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导管组装体(10)具备:穿刺于生物体内的内针(14);供内针(14)插通的导管(12);设置于导管(12)的基端的导管套(20);设置于导管套(20)的内部空间(50)的阀芯(24);具有圆筒状的筒体部(68)、从筒体部(68)的前端缩径而延伸突出的颈部(70)以及在筒体部(68)的基端侧延伸突出的腿部(72),通过配置于阀芯(24)的基端侧,并沿着导管套(20)的内部空间(50)向前端侧移动,从而借助颈部(70)使阀芯(24)开通的开通部件(26);以及对开通部件(26)向前端侧的移动产生阻力的颈肋(73)。

Description

导管组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进行输液、输血等的情况下使用的导管组装体。
背景技术
在对患者配置输液、输血的导入部时,例如使用在日本特表2018-511439号公报中公开的导管组装体(导管组件)。该导管组装体具有导管(挠性导管管体)、固定于导管的导管套以及配置于导管内的内针(中空导入针)。
在使用导管组装体时,用户将导管及内针插入患者的体内。然后,将内针从导管及导管套拔出。之后,用户向拔出内针后的导管套插入各种医疗器具,或者连接输液管体的连接器等作为导入部使用。
另外,在日本特表2018-511439号公报中公开的导管组装体具备:设置于导管套内的可开闭的阀芯(弹性隔膜)、和配置于阀的基端侧的开通部件(阀促动器)。阀芯在内针脱离时将导管套内的空间封闭,从而防止血液的泄漏。开通部件伴随医疗器具的插入而将阀芯贯通(开放),由此能够使药液、血液从医疗设备侧向导管侧流动。
然而,如上述那样在开通部件伴随医疗设备的导入而将阀芯贯通的结构中,例如在由于落下等原因作用有冲击力时,开通部件有可能移动而导致使阀芯开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观点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装置结构来防止由于开通部件的移动而引起的阀芯的开通的导管组装体。
本发明的一个观点是一种导管组装体,具备:内针,其穿刺于生物体内;导管,其供所述内针插通;导管套,其设置于所述导管的基端;阀芯,其设置于所述导管套的内部空间;开通部件,其具有圆筒状的筒体部、从所述筒体部的前端缩径而延伸突出的颈部、以及在所述筒体部的基端侧延伸突出的腿部,所述开通部件配置于所述阀芯的基端侧并沿着所述导管套的内部空间向前端侧移动,从而借助所述颈部使所述阀芯开通;以及移动阻止机构,其对所述开通部件向所述前端侧的移动产生阻力,所述移动阻止机构具备在与所述导管套或者所述阀芯之间产生摩擦力的接触部。
根据上述观点的导管组装体,能够以简单的装置结构来防止由于开通部件的移动而引起的阀芯的开通。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导管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开通部件的侧视图。
图4A是表示在图1的导管套安装有开通部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B是表示图4A的导管套的阀芯开通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开通部件的侧视图。
图6A是以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管套插入有开通部件的状态表示的剖视图,图6B是表示图6A的导管套的阀芯开通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开通部件的侧视图,图7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开通部件的侧面及基端面的图。
图8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开通部件的侧视图,图8B是图8A的开通部件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导管套插入有图8A的开通部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A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开通部件的侧视图,图10B是图10A的开通部件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导管套插入有图10A的开通部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A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导管套的剖视图,图12B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开通部件的侧视图。
图13是以在图12A的导管套插入有图12B的开通部件的状态表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具有插入及留置于患者(生物体)体内的导管12,为了在输液、输血等中配置液体(药液、血液)的进出部而使用。导管12例如构成为外周静脉导管。另外,导管12也可以是比外周静脉导管长的导管(例如,中心静脉导管、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中线导管等)。另外,导管12并不限于静脉用导管,也可以是外周动脉导管等动脉用导管。
如图示那样,导管组装体10具有由内针14和固定于内针14的基端的针套16构成的操作体18。另外,导管组装体10具有由上述导管12和固定于导管12的基端的导管套20构成的导管留置体22。
导管组装体10在使用前的初始状态(产品提供状态)下,从导管留置体22的基端侧组装有操作体18,由此形成在导管12插通有内针14的多重构造针11。多重构造针11使内针14的针尖14a突出,并能够将内针14及导管12一体地穿刺于生物体。此外如图2所示,在导管套20的内部收容有阀芯24、开通部件26以及固定部件28。
医生、护士等用户在使用图1所示的导管组装体10时,把持针套16进行操作,由此将多重构造针11穿刺于患者的体内并成为使针尖14a到达血管的穿刺状态。进而,用户一边维持穿刺状态、一边使导管12相对于内针14相对地进出,由此将导管12插入至血管内。之后,用户从导管12拔去内针14,由此将导管12留置于血管内。在留置于血管内的导管12经由导管套20连接有连接器95(参照图4B)等。通过该连接器95进行药液、血液的给药、采血等处置。以下,关于导管组装体10的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导管组装体10(操作体18)的内针14构成为具有能够刺穿生物体的皮肤的刚性的中空管,在其前端具备锋利的针尖14a。在内针14的内部沿着轴向设置有中空部15。针尖14a形成于相对于内针14的轴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刃面的前端。也可以在内针14的外周面形成有在血管穿刺时将血液向基端侧引导的反流用的槽或者与中空部15连通的孔。
作为内针14的构成材料,例如可列举出不锈钢、铝或铝合金、钛或钛合金那样的金属材料、或者硬质树脂、陶瓷等。内针14通过熔接、粘接、嵌合等固定手段牢固地固定于针套16。
针套16在导管留置体22与操作体18组装后的初始状态下,构成用户把持的把手部分。针套16具备用户直接把持的套主体34、和与套主体34的前端一体地成形的内针支承部36。
套主体34形成为能够稳定地对多重构造针11进行操作的形状及尺寸。套主体34的基端侧形成为圆筒状,而朝向前端侧逐渐变形为椭圆状,在其内部形成有空洞部34a。
内针支承部36形成为从套主体34向前端方向突出的圆柱状,在其中心部内保持内针14的基端部。在内针支承部36的两侧部设置有保持导管套20的凸缘54的一对臂38。臂38收容于限制臂38向外侧方向位移的臂收容部37内。臂收容部37组装成能够相对于臂38后退移动,并且构成为若臂收容部37比臂38后退,则臂38的前端向外侧方向打开,解除与导管套20的卡合。
针套16的构成材料并不特别地限定,例如能够应用聚丙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砜、聚芳酯、甲基丙烯酸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等热塑性树脂。
另一方面,导管12形成为在内侧形成有管腔13的具有挠性的中空体。导管12的外径及管腔13在与轴向正交的剖面观察时形成为正圆形状,并沿着导管12的轴线方向延伸。管腔13与形成于导管12的前端的前端开口13a和形成于导管12的基端的基端开口13b(参照图4A)连通。
构成导管12的材料不特别地限定,但应用具有透明性的软质树脂材料较好。例如,可列举出聚四氟乙烯(P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全氟烷氧基氟树脂(PFA)等氟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系树脂或者它们的混合物、聚氨酯、聚酯、聚酰胺、聚酯尼龙树脂、烯烃系树脂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物等。
导管12的长度不特别地限定,能够根据用途、各条件等适当设计,例如设定为14~500mm左右。导管12的基端插入并固定于导管套20的内部。
导管套20在将导管12插入于患者的血管内的状态下配置在患者的皮肤上,并借助胶带等固定在皮肤上,由此与导管12一起留置。构成导管套20的材料不特别地限定,例如能够适当采用在针套16中列举的材料。
导管套20形成为向前端方向尖细的筒状。在导管套20的内侧设置有内部空间50,该内部空间50在前端侧与导管12的管腔13的基端开口13b(参照图4A)连通。另外,内部空间50的基端侧与导管套20的基端开放部52连通。在内部空间50收容上述的阀芯24、开通部件26以及固定部件28。另外,在导管套20的基端侧的外周面设置有沿着周向延伸的凸缘54。
导管12与导管套20例如通过铆接、熔接、粘接及嵌合等固定手段来固定。另外在图4A的例子中,插入铆接销56并将导管12夹在导管套20的内壁20a与铆接销56之间而将导管12固定。
如图2所示,阀芯24配置于导管套20的内部空间50,构成阻止从导管12的管腔13流入内部空间50的血液向基端开放部52侧漏出的止血阀。虽未特别地限定,但阀芯24能够构成为鸭嘴阀。另外,阀芯24也可以是盘阀。
阀芯24具有:固定于导管套20的内壁20a的圆环部58、和从圆环部58朝向前端方向突出的阀主体60。如图4A所示,在导管套20的内壁20a,为了安装阀芯24而设置有:向内侧突出的台阶部21a、和与台阶部21a的基端侧分离设置的卡止凸部21b。阀芯24通过圆环部58被台阶部21a与卡止凸部21b夹住而固定为不能移动。
阀主体60形成为圆环部58侧形成为圆筒形状并且具有朝向前端方向相互接近的一对倾斜部62的筒状。在阀芯24的内侧形成有朝向前端方向而变窄的阀空间25。
另外,在一对倾斜部62的前端形成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端面63。在端面63形成有狭缝64。狭缝64沿着端面63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沿着一对倾斜部62之间延伸至阀主体60的侧部,并延伸至圆环部58的前端。狭缝64使内针14插通,并且在拔去内针14之后通过弹性恢复力恢复。
另外,阀主体60的一对倾斜部62构成为通过插入有配置于基端侧的开通部件26,从而如图4B所示,相互分离较大而使狭缝64开放(开通)。由此,能够减小开通部件26插通阀芯24的力。另外,通过阀芯24包括一对倾斜部62和狭缝64的结构,从而将开通部件26向基端侧推回的力变弱,因此容易维持基于阀芯24的开通部件26的开通状态。
如图3所示,开通部件26具有:圆筒状的筒体部68、与筒体部68的前端相连且比筒体部68缩径并向前端方向突出的颈部70;以及与筒体部68的基端相连并向基端方向突出的一对腿部72。如图4A所示,在筒体部68及颈部70的内部形成有空间部74。
筒体部68形成为比导管套20的内部空间50的内径稍小的外径,并在内侧具备作为空间部74的一部分的筒体部侧空间74a。筒体部68的外周面在与开通部件26的轴向正交的剖面观察时形成为圆形状。筒体部侧空间74a与设置于筒体部68的基端的基端开口68a连通。
颈部70形成为能够插入于阀芯24的圆环部58的内侧的直径。颈部70构成为在开通部件26向前端方向移动时,如图4B所示,穿过阀芯24的狭缝64,将一对倾斜部62撑开以使阀主体60开通得较大。相对于阀空间25的基端部侧入口,颈部70为能够插通的宽度,另一方面作为筒体部68与颈部70之间的阶梯差的肩部的宽度比阀空间25的基端部侧入口宽,肩部与圆环部58抵接。因此,限制开通部件26比抵接的位置向前端侧的移动。因此,能够维持抑制设置于颈部70的一对侧孔80与阀芯24的狭缝64之间的血液滞留的良好的位置关系。另外,肩部具有不与卡止凸部21b接触的形状、例如具有对肩部的端面倒角的形状。
如图3所示,在颈部70的外周部以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肋构造。肋构造由一对颈肋73(作为接触部的移动阻止机构)构成。另外,颈肋73不限定为一对,也可以配置一个或者多个,但在此以设置一对颈肋73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一对颈肋73沿周向分离180°而对置配置。颈肋73沿着从筒体部68与颈部70的边界部分到颈部70的轴向前端侧的中途的轴向形成为规定的长度。如图4A所示,颈肋73形成为比圆环部58的内径向外侧突出,并构成为颈肋73与圆环部58的基端部抵接。颈肋73构成为在基于落下等产生的冲击载荷作用于开通部件26时,卡挂于圆环部58,由此限制开通部件26向前端方向的移动。该肋构造也称为限制开通部件26向前端方向移动的限制机构。
颈肋73的轴向的长度设定为在颈肋73与圆环部58的基端部抵接时,颈部70的前端与阀主体60分离。另外,颈肋73形成为若以规定的载荷以上的力将开通部件26向前端侧按压,则进入圆环部58的内径部而不妨碍开通部件26向前端方向移动的尺寸。
开通部件26在初始状态下配置在比阀芯24的阀主体60靠基端侧。在该状态下,开通部件26的前端的颈部70构成为,保持为与阀主体60分离的状态,并防止阀芯24的开放。
如图4A所示,在颈部70的内部形成有作为空间部74的一部分的颈部侧空间74b。颈部侧空间74b沿着颈部70的轴向延伸,其前端与形成于颈部70的前端的前端开口78连通,其基端与筒体部侧空间74a连通。另外,颈部70的前端侧形成为朝向开通部件26的前端方向直径逐渐变小的锥状。
在颈部70的前端的形成为锥状的部分形成有一对侧孔80。一对侧孔80隔着颈部侧空间74b相互对置。各侧孔80设置在与前端开口78分离规定间隔的位置,并沿厚度方向贯通颈部70,将颈部侧空间74b与颈部70的外部连通。
开通部件26在初始状态下以阀芯24的狭缝64与一对侧孔80成为相同相位(周向的位置)的方式定位。通过这样定位,各侧孔80如图4B所示,在开通部件26伴随连接器95的插入而使阀主体60开通时,露出于阀芯24的狭缝64打开的部位。即,一对侧孔80在开通部件26将阀芯24开通的状态下,位于比狭缝64的最靠基端侧的部位靠前端侧的位置。
以在开通部件26的颈肋73与圆环部58的基端部抵接时,开通部件26的前端开口78不与阀主体60的一对倾斜部62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进行定位。即,开通部件26的前端开口78位于比在开通部件26的前端开口78向前端侧移动的路径上所在的倾斜部62的内表面部靠基端侧。由此,能够抑制在使用前开通部件26不经意地使阀主体60开通。
如图3所示,在筒体部68的基端侧,一对腿部72相互对置地设置。腿部72朝向基端方向形成为规定长度的长方形的片。各个腿部72若从轴向基端侧观察,则形成为与筒体部68的外径形状相应的圆弧状。如图4B所示,腿部72的基端比固定部件28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若将连接器95插入于导管套20,则连接器95的前端部与腿部72的基端抵接。因此,开通部件26受到连接器95的按压力而向前端方向移动。
如图2所示,固定部件28是配置于导管套20的内部空间50且防止开通部件26脱落的内部件。固定部件28发挥限制开通部件26相对于导管套20的周向旋转的功能。固定部件28在将开通部件26收容于内部空间50的状态下,嵌合于导管套20的内壁20a,由此固定于导管套20。另外,导管套20与固定部件28的固定手段不特别地限定,可以是嵌合、粘接、熔接等。
固定部件28具备:具有贯通孔82a的固定筒体82、和设置于固定筒体82的基端的环状凸部84。固定筒体82的基端构成导管套20的基端开放部52。在固定筒体82形成有供开通部件26的一对腿部72插入的一对切口部86。一对切口部86设置于隔着贯通孔82a的对置位置,并从固定筒体82的前端朝向基端方向延伸。如图4A所示,环状凸部84配置于形成于导管套20的基端的凸缘54的内部的管状槽部54a,由此阻止固定部件28向前端方向的位移。
本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如以上那样构成,以下对其作用进行说明。
导管组装体10在配置向患者输液、输血及采血等的进出部时使用。用户把持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的导管组装体10的针套16来进行操作,由此将多重构造针11穿刺于患者。
若内针14的针尖14a到达血管,则血液流入导管12的管腔13。由此,用户能够对血液的反流进行视觉确认,对管腔13接入了血管的情况进行确认。该血液在导管12的管腔13向基端方向流动,并从基端开口13b(参照图4A)流入导管套20的内部空间50。在内部空间50中,虽然阀芯24插通内针14,但将内针14的周围密闭,因此能够抑制血液向比阀芯24靠基端侧流出。
在穿刺状态下,用户使导管12从内针14相对地进出,将导管12插入于血管。在将导管12某种程度地插入血管的阶段,使操作体18相对于导管留置体22后退。由此,内针14相对于导管12脱离。
在导管套20内,伴随内针14的针尖14a从阀芯24拔出,阀主体60弹性恢复并将狭缝64封闭。由此,血液被阀芯24阻止,从而阻止血液向基端侧流出。此外,若使内针14及针套16后退,则内针14从导管套20的基端开口13b脱离。即,导管套20内成为图4A所示的状态。该状态的导管留置体22被留置于患者。
如图4A所示,在导管留置体22的留置状态下,开通部件26通过颈肋73卡挂于圆环部58,从而阻止开通部件26向前端侧的移动。由此,能够防止无意地将阀芯24开通。
在导管留置体22的留置状态下,如图4B所示,用户能够将与输液线的管体、注射器等连通的连接器95从导管套20的基端开口插入于内部空间50。连接器95插入于固定部件28的内侧。开通部件26的腿部72的基端比固定部件28向内侧突出,因此与连接器95的前端抵接。由此,用户能够在连接器95连接时将开通部件26向前端方向推入。在推入开通部件26时,一对腿部72被固定部件28的切口部86(参照图2)引导而移动,从而不沿周向旋转而是前进。
开通部件26伴随着经由连接器95被按压,颈肋73将圆环部58撑开,并且在阀芯24的内侧移动。而且如图4B所示,通过颈部70使一对倾斜部62相互分离,从而将狭缝64开放。在连接器95嵌合于导管套20的插入完成状态下,开通部件26的颈部70使一对倾斜部62分离较大。而且,在阀芯24的狭缝64打开较大的部分配置有颈部70的一对侧孔80。
本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发挥以下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具备:内针14,其穿刺于生物体内;导管12,其供内针14插通;导管套20,其设置于导管12的基端;阀芯24,其设置于导管套20的内部空间50;开通部件26,其具有圆筒状的筒体部68、从筒体部68的前端缩径并延伸突出的颈部70以及向筒体部68的基端侧延伸突出的腿部72,并配置在阀芯24的基端侧,沿着导管套20的内部空间50向前端侧移动,从而借助颈部70使阀芯24开通;以及移动阻止机构,其对开通部件26向前端侧的移动产生阻力,移动阻止机构具备与导管套20或阀芯24之间产生摩擦力的接触部。
根据上述的导管组装体10,由于能够通过接触部阻止开通部件26由于冲击等而向前端侧的移动,因此能够防止阀芯24无意识地开通。
在上述的导管组装体10中,接触部也可以具备向颈部70的外周侧突出而与阀芯24抵接的颈肋73。通过这样构成,颈肋73限制开通部件26向前端的移动,由此能够防止无意地将阀芯24开通。另外,关于颈肋73的细节部分,例如肋宽度的两侧能够通过在外周方向上呈锥状缩径从而适当调整摩擦力,将开通部件26向前端方向压入。此外,优选接触部与侧面的角带圆角。
开通部件26用具备圆筒状的筒体部68、从筒体部68的前端缩径并延伸突出的颈部70、以及在筒体部68的基端侧延伸突出的腿部72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由筒体部68和从筒体部68的前端延伸突出的颈部70构成的方式。即使是这样的方式,通过具备对开通部件26向前端侧的移动产生阻力的移动阻止机构,移动阻止机构具备在与导管套20或者阀芯24之间产生摩擦力的接触部,从而能够起到上述的效果。
以下,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之后的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具有相同结构或相同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开通部件26A在颈部70不设置颈肋73(参照图3),而作为代替,形成为一对腿部72A朝向基端侧逐渐向外侧扩展。腿部72A倾斜形成为在基端部处以宽度ΔW向外侧扩展。一对腿部72A的外表面的距离比导管套20的内壁20a的内径大。
如图6A所示,若开通部件26A插入于导管套20的内部空间50,则腿部72A向内侧弹性变形。此时腿部72A借助弹性恢复力按压导管套20的内壁20a并抵接,由此发挥摩擦力来限制开通部件26A向前端方向的移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腿部72A构成对于开通部件26A向前端侧的移动产生阻力的移动阻止机构。
如图6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开通部件26A通过连接器95的插入而向前端方向移动,使阀芯24开通。另外,在腿部72A的外表面产生的摩擦力在不使连接器95向导管套20的安装困难的范围内适当地设定。在腿部72A的外表面产生的摩擦力能够根据腿部72A的倾斜及腿部72A的刚性适当调整。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如图7A所示,本变形例的开通部件26B具备随着朝向基端部壁厚增大的腿部72B。腿部72B形成为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壁厚T1逐渐增大至壁厚T2。腿部72B的内周面沿与开通部件26B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腿部72B的外周面形成为随着朝向基端部而逐渐向外侧扩展。。
根据具备这种腿部72B的开通部件26B,能得到与以将腿部72A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形成的开通部件26A同样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如图7B所示,本变形例的开通部件26C具备随着朝向基端侧壁厚逐渐增大的腿部72C。本变形例的开通部件26C的腿部72C,壁厚与图7A的开通部件26B的腿部72B相同。但形成有将腿部72C的一部分切为槽状的切口部72a。如图示那样,在各个腿部72C以从基端侧观察成为T字状的方式形成有一对切口部72a。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将腿部72C的刚性调整为适当的范围来调节摩擦力。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8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开通部件26D在从筒体部68的外周到腿部72的外周的部分形成有较薄的肋构造75(突出构造)。肋构造75与腿部72对应地设置有一对。如图8B所示,肋构造75形成为从腿部72的基端部到筒体部68的前端附近沿轴向以直线状(线状)延伸。另外,肋构造75也可以仅设置于筒体部68。
另外,肋构造75通过具备在腿部72朝向基端侧使厚度逐渐增加的构造,从而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如图9所示,若将开通部件26D插入于导管套20的内部空间50,则从筒体部68以及腿部72向外侧突出的肋构造75抵接于内壁20a而发挥摩擦力。由此,限制由冲击等引起的开通部件26D向前端方向的移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肋构造75构成对开通部件26D向前端侧的移动产生阻力的移动阻止机构。
另外,肋构造75的摩擦力在不妨碍连接器95向导管套20连接的范围内适当地设定。由此,开通部件26D能够被连接器95按压而使阀芯24开通。
(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10A及图10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开通部件26E在筒体部68与腿部72的边界部分设置有比筒体部68的外径向外侧突出而形成的岛状的凸部77(突出构造)。凸部77与腿部72同样地设置有一对,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或者设置多个。另外,凸部77的设置位置并不限定于筒体部68与腿部72的边界部分,也可以设置于筒体部68或者腿部72的外周上的任意的位置。另外,凸部77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岛状,例如也可以沿着筒体部68的外周形成为圆形环状。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导管套20A在开通部件26E的与凸部77对应的部分的内壁20a形成有接受凸部77的凹部23。若将开通部件26E插入于导管套20A的内部空间50,则开通部件26E的凸部77嵌合于导管套20的凹部23,从而发挥限制开通部件26E向前端方向的移动的摩擦力。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通部件26E的凸部77及导管套20的凹部23具备对开通部件26E向前端侧的移动产生阻力的移动阻止机构。
另外,基于凸部77及凹部23的摩擦力在不妨碍连接器95向导管套20A连接的范围内适当地设定。由此,开通部件26E能够被连接器95按压而使阀芯24开通。另外,移动阻止机构也可以仅为凸部。
(第五实施方式)
如图12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开通部件26F在筒体部68与腿部72的边界部分设置有比筒体部68的外径向内侧凹陷而形成的岛状的凹部79。凹部79与腿部72同样地设置有一对,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或者设置多个。另外,凹部79的设置位置并不限定于筒体部68与腿部72的边界部分,也可以设置于筒体部68或者腿部72的外周上的任意的位置。另外,凹部79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岛状,例如也可以沿着筒体部68的外周形成为圆形环状。
如图12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导管套20B在与开通部件26F的凹部79对应的部分的内壁20a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凸部27。凸部27的形状根据凹部79的形状而形成为岛状。另外,在将凹部79形成为圆形环状的情况下,凸部27也可以形成为圆形环状。
如图13所示,若将开通部件26F插入于导管套20B的内部空间50,则开通部件26F的凹部79嵌合于导管套20B的凸部27,从而发挥限制开通部件26F向前端方向的移动的摩擦力。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通部件26F的凹部79及导管套20B的凸部27构成对开通部件26F向前端侧的移动产生阻力的移动阻止机构。
另外,基于凹部79及凸部27的摩擦力在不妨碍连接器95向导管套20B连接的范围内适当地设定。由此,开通部件26F能够被连接器95按压而使阀芯24开通。另外,移动阻止机构也可以仅为凸部。
在上述中,列举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言而喻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0)

1.一种导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内针,其穿刺于生物体内;
导管,其供所述内针插通;
导管套,其设置于所述导管的基端;
阀芯,其设置于所述导管套的内部空间;
开通部件,其具有圆筒状的筒体部、从所述筒体部的前端缩径而延伸突出的颈部、以及在所述筒体部的基端侧延伸突出的腿部,所述开通部件配置于所述阀芯的基端侧并沿着所述导管套的内部空间向前端侧移动,从而借助所述颈部使所述阀芯开通;以及
移动阻止机构,其对所述开通部件向所述前端侧的移动产生阻力,
所述移动阻止机构具备在与所述导管套或者所述阀芯之间产生摩擦力的接触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具备向所述颈部的外周侧突出并与所述阀芯抵接的肋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由比所述筒体部的外径向外侧扩展而形成的所述腿部构成,通过所述腿部与所述导管套抵接而产生摩擦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具备从所述筒体部的外径向外侧突出而形成的突出构造,通过所述突出构造与所述导管套抵接而产生摩擦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构造由在所述筒体部的外周部沿轴向平行地延伸的线状的肋构造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构造由设置于所述筒体部或者所述腿部的凸部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管套的内壁且在与所述凸部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设置在所述筒体部与所述腿部的边界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由从所述导管套的内壁突出而形成的凸部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通部件的外周部且在与所述凸部对应的部分具备凹部,通过所述凸部嵌合于所述凹部而产生摩擦力。
CN202080011593.5A 2019-03-28 2020-03-11 导管组装体 Pending CN1133656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3152 2019-03-28
JP2019063152 2019-03-28
PCT/JP2020/010601 WO2020195848A1 (ja) 2019-03-28 2020-03-11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5688A true CN113365688A (zh) 2021-09-07

Family

ID=72610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1593.5A Pending CN113365688A (zh) 2019-03-28 2020-03-11 导管组装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79337A1 (zh)
EP (1) EP3932460A4 (zh)
JP (2) JP7387717B2 (zh)
CN (1) CN113365688A (zh)
WO (1) WO20201958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91040B2 (ja) * 2018-12-04 2023-12-04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及びカテーテル留置体
US11992645B2 (en) 2022-02-10 2024-05-28 St. Jude Medical, Cardiology Division, Inc. Integrated hemostasis bypass valve
WO2023162902A1 (ja) * 2022-02-25 2023-08-31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923A (zh) * 2009-02-11 2012-02-15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用于提供可冲洗导管组件的系统和方法
US20150151088A1 (en) * 2013-12-04 2015-06-04 B. Braun Melsungen Ag Catheter assembly with reusable valve
WO2016077234A1 (en) * 2014-11-10 2016-05-19 LUKASAVAGE, Jeanne P. Safety iv catheter with v-clip interlock and needle tip cap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5247341B2 (en) 2014-04-18 2019-06-20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Multi-use blood control safety catheter assembly
CN112206397B (zh) 2016-09-12 2023-03-21 C·R·巴德股份有限公司 导管插入装置的血液控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923A (zh) * 2009-02-11 2012-02-15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用于提供可冲洗导管组件的系统和方法
US20150151088A1 (en) * 2013-12-04 2015-06-04 B. Braun Melsungen Ag Catheter assembly with reusable valve
WO2016077234A1 (en) * 2014-11-10 2016-05-19 LUKASAVAGE, Jeanne P. Safety iv catheter with v-clip interlock and needle tip cap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32460A1 (en) 2022-01-05
JPWO2020195848A1 (zh) 2020-10-01
EP3932460A4 (en) 2022-05-18
WO2020195848A1 (ja) 2020-10-01
US20210379337A1 (en) 2021-12-09
JP2024020412A (ja) 2024-02-14
JP7387717B2 (ja) 202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79337A1 (en) Catheter assembly
CA2602904C (en) Indwelling needle device
US10953201B2 (en) Catheter assembly
US11839752B2 (en) Hemostasis valve-equipped indwelling needle and indwelling needle assembly
WO2009123025A1 (ja) 留置針組立体
US20210393920A1 (en) Catheter assembly
US20210402143A1 (en) Catheter assembly
WO2018169030A1 (ja) カテーテル
JP7134410B2 (ja) 留置針および留置針組立体
JP4812472B2 (ja) 留置針組立体
JP6735024B2 (ja) 留置針
US20220203073A1 (en) Catheter assembly
JP6678379B2 (ja) 隔壁付きハブ組立体
JP7391040B2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及びカテーテル留置体
CN114980948B (zh) 导管组装体
JP6166358B2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JP7245863B2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WO2021095808A1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JP6857694B2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JP6858942B2 (ja) 隔壁付きハブ組立体
WO2019176727A1 (ja) 針組立体
WO2019188741A1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JP2020151100A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CN118076405A (zh) 导管组装体
JP2021132976A (ja) 留置カテーテル及び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