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4524B -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光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64524B CN113364524B CN202010152876.3A CN202010152876A CN113364524B CN 113364524 B CN113364524 B CN 113364524B CN 202010152876 A CN202010152876 A CN 202010152876A CN 113364524 B CN113364524 B CN 1133645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processor
- optical module
- data
- optical
- receiv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40—Transceiv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74—Electrical aspects
- G02B6/428—Electrical aspects contain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光模块,在光模块内设置电连接的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通过设置第一微处理器与电路板上的金手指电连接,并设置第二微处理器用于实现低频信号接收工作。这样,在数据的接收时,第二微处理器接收光接收电路所解析出的低频信号,并在完成该低频信号的接收后,将接收的低频信号再转存至第一微处理中,以供上位机读取。由于两个微处理器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所以,上位机在能快速轮询光模模块的同时,不影响光模块内部的消息接收过程,从而在保证上位机可以及时获取更新光模块发送状态字节的同时,也不会产生上位机破坏光模块的消息传递问题,从而整体提高系统的消息传递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光模块。
背景技术
在接入网通信系统中,由光线路终端与光网络单元之间建立相互的光连接,以实现数据通信。具体地,光线路终端中具有第一光模块,光网络单元中具有第二光模块,第一光模块与第二光模块之间建立光连接;光线路终端通过第一光模块向第二光模块发送光信号,实现光线路终端向光网络单元发送数据;光线路终端通过第一光模块接收来自第二光模块的光信号,实现光线路终端接收来自光网络单元的数据。
在上述通信系统中,光线路终端及光网络单元是光模块的上位机。为实现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单元位于高山、森林、水体等不便于人工操作的环境,通过操作上位机或使用上位机操控光模块所存在的困难。对此,目前提出基于消息通道功能的彩光光模块消息传递的技术方案,使得光模块可以实现远程操控。
然而,在基于彩光光模块消息传递技术中,在接收端模块进行单次消息接收的过程中,如果此时上位机对光模块进行I2C访问操作,因I2C访问权限最高,就会打断该次消息的接收,从而出现消息接收失败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为减少上位机对模块的访问操作对光模块消息接收打断影响,一般会将上位机对光模块的访问间隔时间值设置的比较大,也即减小打断光模块消息传递的概率,但该种方式也会由于上位机无法及时的获取更新光模块消息传递的结果状态,而造成光模块系统的数据传递效率的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的彩光光模块消息传递技术中,上位机对光模块的轮询访问易导致光模块消息发送失败,从而影响光模块系统消息传递效率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光模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应用于光模块,所述光模块中设有电连接的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微处理器对其通过低频消息通道接收的数据内容校验正确后,则将其接收状态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生成已接收低频信号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检测到所述已接收低频信号的指示信息时,将所述第二微处理器接收的所述数据复制到其内部预设数据存储空间中、将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接收状态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
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监测其接收状态标志位是否由所述第一预设值被改为第二预设值;
如果由所述第一预设值被改为第二预设值,则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将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接收状态标志位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以使所述第二微处理器发送所述数据已被读取的消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模块,所述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其中:
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及光模块,在电路板上设置电连接的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通过设置第一微处理器与电路板上的金手指电连接,并设置第二微处理器用于实现低频信号接收工作。这样,在数据接收时,第二微处理器接收光接收电路所解析出的低频信号,并在完成该低频信号的接收后,将接收的低频信号再转存至第一微处理中,以供上位机读取。由于两个微处理器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所以,上位机在能快速轮询光模模块的同时,不影响光模块内部的消息接收过程,从而在保证上位机可以及时获取更新光模块发送状态字节的同时,也不会产生上位机破坏光模块的消息传递问题,从而整体提高系统的消息传递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光通信终端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光网络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光模块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收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光纤通信的核心环节之一是光、电信号的相互转换。光纤通信使用携带信息的光信号在光纤/光波导等信息传输设备中传输,利用光在光纤/光波导中的无源传输特性可以实现低成本、低损耗的信息传输;而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使用的是电信号,为了在光纤/光波导等信息传输设备与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之间建立信息连接,就需要实现电信号与光信号的相互转换。
光模块在光纤通信技术领域中实现上述光、电信号的相互转换功能,光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是光模块的核心功能。光模块通过其内部电路板上的金手指实现与外部上位机之间的电连接,主要的电连接包括供电、I2C信号、数据信号以及接地等;采用金手指实现的电连接方式已经成为光模块行业的主流连接方式,以此为基础,金手指上引脚的定义形成了多种行业协议/规范。
图1为光通信终端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通信终端的连接主要包括光网络终端100、光模块200、光纤101及网线103之间的相互连接;
光纤101的一端连接远端服务器,网线103的一端连接本地信息处理设备,本地信息处理设备与远端服务器的连接由光纤101与网线103的连接完成;而光纤101与网线103之间的连接由具有光模块200的光网络终端100完成。
光模块200的光口对外接入光纤101,与光纤101建立双向的光信号连接;光模块200的电口对外接入光网络终端100中,与光网络终端100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在光模块内部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实现在光纤与光网络终端之间建立信息连接;具体地,来自光纤的光信号由光模块转换为电信号后输入至光网络终端100中,来自光网络终端100的电信号由光模块转换为光信号输入至光纤中。
光网络终端具有光模块接口102,用于接入光模块200,与光模块200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网络终端具有网线接口104,用于接入网线103,与网线103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模块200与网线103之间通过光网络终端100建立连接,具体地,光网络终端将来自光模块的信号传递给网线,将来自网线的信号传递给光模块,光网络终端作为光模块的上位机监控光模块的工作。
至此,远端服务器通过光纤、光模块、光网络终端及网线,与本地信息处理设备之间建立双向的信号传递通道。
常见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电子计算机等;光网络终端是光模块的上位机,向光模块提供数据信号,并接收来自光模块的数据信号,常见的光模块上位机还有光线路终端等。
图2为光网络终端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光网络终端100中具有电路板105,在电路板105的表面设置笼子106;在笼子106内部设置有电连接器,用于接入金手指等光模块电口;在笼子106上设置有散热器107,散热器107具有增大散热面积的翅片等凸起部。
光模块200插入光网络终端中,具体为光模块的电口插入笼子106内部的电连接器,光模块的光口与光纤101连接。
笼子106位于电路板上,将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包裹在笼子中,从而使笼子内部设置有电连接器;光模块插入笼子中,由笼子固定光模块,光模块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笼子106,然后通过笼子上的散热器107进行扩散。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光模块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200包括上壳体201、下壳体202、解锁部件203、电路板300、光发射组件400以及光接收组件500;
上壳体201盖合在下壳体202上,以形成具有两个开口的包裹腔体;包裹腔体的外轮廓一般呈现方形体,具体地,下壳体包括主板以及位于主板两侧、与主板垂直设置的两个侧板;上壳体包括盖板,盖板盖合在上壳体的两个侧板上,以形成包裹腔体;上壳体还可以包括位于盖板两侧、与盖板垂直设置的两个侧壁,由两个侧壁与两个侧板结合,以实现上壳体盖合在下壳体上。
两个开口具体可以是在同一方向的两端开口(204、205),也可以是在不同方向上的两处开口;其中一个开口为电口204,电路板的金手指从电口204伸出,插入光网络终端等上位机中;另一个开口为光口205,用于外部光纤接入以连接光模块内部的光发射组件400以及光接收组件500;电路板300、光发射组件400以及光接收组件500等光电器件位于包裹腔体中。
采用上壳体、下壳体结合的装配方式,便于将电路板300、光发射组件400以及光接收组件500等器件安装到壳体中,由上壳体、下壳体形成光模块最外层的封装保护壳体;上壳体及下壳体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利于实现电磁屏蔽以及散热;一般不会将光模块的壳体做成一体部件,这样在装配电路板等器件时,定位部件、散热以及电磁屏蔽部件无法安装,也不利于生产自动化。
解锁部件203位于包裹腔体/下壳体202的外壁,用于实现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固定连接,或解除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固定连接。
解锁部件203具有与上位机笼子匹配的卡合部件;拉动解锁部件的末端可以在使解锁部件在外壁的表面相对移动;光模块插入上位机的笼子里,由解锁部件的卡合部件将光模块固定在上位机的笼子里;通过拉动解锁部件,解锁部件的卡合部件随之移动,进而改变卡合部件与上位机的连接关系,以解除光模块与上位机的卡合关系,从而可以将光模块从上位机的笼子里抽出。
电路板300位于由上、壳体形成包裹腔体中,电路板300上设置有芯片、电容、电阻等电器件。根据产品的需求选择需要设置的芯片,常见的芯片包括微处理器MCU、时钟数据恢复芯片CDR、激光驱动芯片、跨阻放大TIA芯片、限幅放大LA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
跨阻放大芯片与光接收芯片紧密关联,近距离短走线设计可以保证良好的接收信号质量,光模块的一种封装形态中,将跨阻放大芯片与光接收芯片一起封装在独立封装体中,如封装在同一同轴管壳TO中或同一方形腔体中;独立封装体独立于电路板300,光接收芯片及跨阻放大芯片通过独立封装体与电路板300形成电连接;光模块的另一种封装形态中,可以不采用独立封装体,而是将光接收芯片与跨阻放大芯片设置在电路板300表面。当然,也可以将光接收芯片独立封装,而将跨阻放大芯片设置在电路板300上,接收信号质量也能满足某些相对较低的要求。
电路板300上的芯片可以是多合一芯片,比如将激光驱动芯片与MCU芯片融合为一个芯片,也可以将激光驱动芯片、限幅放大芯片及MCU融合为一个芯片,芯片是电路的集成,但各个电路的功能并没有因为集合而消失,只是电路形态发生整合。所以,当电路板300上设置有MCU、激光驱动芯片及限幅放大芯片三个独立芯片,这与电路上设置一个三功能合一的单个芯片,方案是等同的。
电路板300是光模块主要器件的载体,没有设置在电路板300上的器件最终也与电路板300电连接,电路板300上的连接器实现光模块与其上位机的电连接。例如,图4中的光发射组件400以及光接收组件500。光发射组件400以及光接收组件500可以统称为光学次模块。
本实施例中的光发射组件400采用同轴TO封装,与电路板物理分离,通过柔性板实现电连接;光接收组件500也采用同轴TO封装,与电路板物理分离,通过柔性板实现电连接。在另一种常见的实现方式中,可以设置在电路板300表面。
电路板300端部表面具有金手指301,金手指由相互独立的一根根引脚组成的,电路板300插入笼子中的电连接器中,由金手指与上位机建立电连接。上位机与光模块之间可以采用I2C协议、通过I2C引脚进行信息传递。上位机可以向光模块写入信息,具体地,上位机可以将信息写入光模块的寄存器中;光模块无法向上位机写入信息,当光模块需要将信息提供给上位机时,光模块会将信息写入光模块中的预设寄存器中(如本实施例设置的发送状态寄存器、数据发送失败寄存器等),由上位机对该寄存器进行读取,光模块的寄存器一般集成在光模块的MCU中,也可以独立设置在光模块的电路板300上。
该光模块在工作过程中,本实施例设置其可以根据来自光线路终端的数据电信号发出相对高频的数据光信号,以保持光线路终端原有的对外数据传输业务,同时,该光模块还根据非数据电信号(即不是用于正常传输业务的信号)发出相对低频的操控光信号,以向对端的光模块发出操控信息,实现在不打断正常业务的同时向远端系统传递操控数据,例如,利用低频消息通道传送系统升级包实现远端系统的在线升级、上报DDM(数字诊断监控,Digital Diagnostic Monitoring)信息等。
由于该光模块及对端的光模块均采用一根光纤对外连接,所以数据光信号及操控光信号混合在同一束光中,以采用同一根光纤传输,为了对不同信号进行区分,本实施例设置数据光信号与操控光信号具有不同的频率,具体的,在其发出的高频信号(数据光信号)上叠加有低频信号(操控光信号)。例如,在10Gbps或25Gbps信号上叠加低频信号50Kbps,其中,10Gbps或25Gbps信号为正常的业务信号,增加的另一路50Kbps的低频信号执行其它操控功能。
进一步的,由于光模块中的MCU的作用需要用于:控制模块的工作,如LDD、LD、APD等电路的控制,光模块与上位机的通讯,消息通道数据接收及数据发送工作。而MCU单线程处理器,故以上三个应用会存在冲突的情况,例如,当上位机I2C访问光模块时,因I2C访问权限最高,进而会有概率性打断MCU对光模块的控制,但因为光模块的相关控制参数即使不刷新也不会对光模块性能造成影响,且I2C的访问不会完全占用MCU的资源,故不影响光模块的正常工作。但是,当光模块有非数据电信号的发送或接收时,因为MCU要将长串的数据发送到光发射电路,其中,本实施例将用于光信号的发射所用的器件构成的通路称为光发射电路、如图5中的信号发射电路304和光发射组件400组成光发射电路,或从光接收电路接收长串的数据,其中,本实施例将用于光信号的接收所用的器件构成的通路称为光接收电路、如图5中的信号接收电路305、匹配电路306和光接收组件500组成光接收电路,故外部I2C会使得消息传递失败。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光模块,在电路板上设置电连接的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通过设置第一微处理器与电路板上的金手指电连接,用于与上位机通信,并设置第二微处理器用于实现非数据电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工作。即将消息通道功能与光模块和上位机的通讯功能分离开,以解决光模块有消息的发送或接收时,外部I2C会使得消息传递失败的问题。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光模块内设有第一微处理器302和第二微处理器303。
第一微处理器302与金手指301电连接,用于实现与上位机的数据交互;另外,第一微处理器302还与设置在电路板上的信号发射电路304和信号接收电路305电连接,用于控制信号发射电路304和信号接收电路305中相关芯片的上电初始化、参数配置、工作监管等工作。第二微处理器303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302、光发射组件400以及匹配电路306电连接。
基于上述配置,在消息发送过程中,第一微处理器302可以通过金手指301接收来自上位机的非数据电信号,并将该数据存储至其内部预设数据存储区域;然后,在第二微处理器303处于空闲状态时,将该非数据电信号通过I2C写入至第二微处理器303中;另外,第一微处理器302还可以将光模块的内部监控数据、如电压、温度等,在第二微处理器303处于空闲状态时,将上述数据通过I2C写入至第二微处理器303中。本实施例将上述第一微处理器302接收的来自上位机的数据以及收集的光模块内部的数据统称为低频信号相关的数据。第二微处理器303接收到该数据后,通过光发射电路发送出去,其中,可以控制光发射组件400,将低频信号调制在用于数据信号传输的高频信号中,即使其加载有低频信号的光信号,以将数据发送出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配置两个微处理器采用I2C方式通讯,这样进行数据传输时,微处理器无需再对接收的数据进行验证,同时由于第一微处理器302需要与上位机进行交互,所以本实施例将第一微处理器302设置为主处理器、第二微处理器303为从处理器,在具体实施过程,还可以将第一微处理器302设为从处理器、即第二微处理器303将该数据从第一微处理器302中复制到其内部,以实现第一微处理器302向第二微处理器303发送数据的功能。当然,上述两个微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也不限于I2C方式。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示意图。结合图5和6,在消息接收过程中,光接收组件500接收对端光模块发送的光信号,并将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与光接收组件500连接的信号接收电路305对该电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滤波等相应的处理后,通过金手指301发送给上位机,进而可以将该光模块接收的高频数据光信号转换为数据电信号后发送至上位机。同时,匹配电路306与光接收组件500电连接,用于从光接收组件500所输出的混频信号中解析出低频信号;然后,将该低频信号发送给与其电连接的第二微处理器303,第二微处理器303完成本次低频信号的接收后,可以向第一微处理器302发送数据接收完成的指示消息,第一微处理器302接收到该指示消息后,便将第二微处理器303中所存储的消息数据通过I2C的方式复制到其内容,并通知上位机来从第一微处理器302中读取该低频信号。
由于两个微处理器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所以,上位机在能快速轮询光模模块的同时,会访问第一微处理器302,进而不影响第二微处理器303的消息收发过程,从而在保证上位机可以及时获取更新光模块发送状态字节的同时,也不会产生上位机破坏光模块的消息传递问题,从而整体提高系统的消息传递速率。
进一步的,为防止第一微处理302从第二微处理器303读数据或者向第二微处理器303写入数据时,打断第二微处理器303的数据处理进程,第二微处理器303可以生成其是否处于空闲状态状态的指示信息,其中,只有在其处于空闲状态时,第一微处理302才可以执行读取或写入操作。具体实现方式,可以设置空闲状态指示位,或者,在两个微处理器之间设置消息指示管脚,其中,分别在第一微处理器302和第二微处理器303之间设置有发送状态指示引脚以及接收状态指示引脚,其中,该设置引脚方式与上述方式比,对第二微处理器303的配置要求更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低频信号解析电路并不限于上述实现方式,例如,还可以在图6中的跨阻放大器3051中设置镜像电路,将来自光接收组件500中的光接收芯片的光电流进行镜像,将镜像得到的电流通过电流输出端输出,实现了输出混合频率电信号,用于后续的低频信号接收。另外,为实现通过低频消息通道传输的数据的发送,第二微处理器303还可以信号发射电路304电连接,例如,第二微处理器303基于其接收的数据,在用于控制光发射组件400中的激光器发光的偏置(bias)直流电上增加一个低频信号,进实现在高频号基础上调制上一个低频信号,以用于非数据电信号的发送。
然而,目前向远端系统传递的操控数据,通常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大,而现有的低频消息通道一次性传输数据字节数量有限。对此,本实施例提出了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包采用先拆分发送后接收整合的方式进行,而采用这种方式时,发送端需要保证的一点就是只有在接收端上位机读取完每次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后,发送端上位机才能进行下一次数据的使能发送。要想满足上述需求,需要两端系统(涉及发送端上位机、发送端光模块、接收端上位机、接收端光模块)建立一种交互体系,用于实现这种数据包的拆分发送、接收整合的数据传输方式。基于此为了实现第一微处理器302可以使能第二微处理器303进行所接收数据的状态的发送、以及第一微处理器302可以与上位机进行相应的交互等功能,本实施例还在光模块中设置预设寄存器,其中,预设寄存器一般集成在光模块的微处理器中,也可以独立设置在光模块的电路板上。
基于上述实现原理,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收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701:所述第二微处理器对其通过低频消息通道接收的数据内容校验正确后,则将其接收状态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生成已接收低频信号的指示信息。
其中,通过低频消息通道接收的数据的编码格式可以包括数据帧头、数据长度、命令代号、有效数据、校验码以及数据帧尾。进而,根据数据长度可以指示接收端上位机按照该长度值,读取接收端光模块中所存储的数据,其中,该数据长度值可以存储在数据长度寄存器中;利用命令代号可以指示本次接收数据的用途;接收端根据校验码可以校验所接收的数据包中的有效数据的正确性。
第二微处理器将其接收的数据存储在预设数据存储空间中,其中,该预设数据存储空间可以为预设数据缓存区、多个用于存储数据的寄存器、或者某一个寄存器中开辟的用于存储数据的区域。
进一步的,为实现第二微处理器可以向发送端光模块回传数据是否被正确读取的消息,本实施例为第二微处理器配置有接收状态标志位g_MessageReceState2。并且,对于该接收状态标志位的使能方式,第二微处理器可以将其由第二预设值改为第一预设值、如由0改为1,第一微处理器只可以将其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如由1改为0。另外,接收端光模块初始上电时,该接收状态标志位g_MessageSendEnble2默认为第二预设值。
当接收端光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内容校验正确后,则将该接收状态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如置1接收状态标志位g_MessageReceState2,另外还可以向发送端发送所述数据已被接收的响应消息。
然后,生成已接收低频信号的指示信息,例如,第一微处理器可以监测该发送状态指示引脚的电平值是否被第二微处理器置为第二电平值、例如是否被置1,如果是,则判定第二微处理器接收到低频消息通道传输的数据,进而可以执行步骤S802。或者,还可以在第二微处理器中设置相应的接收到低频信号的指示位,第一微处理器通过读取该指示位,来获知第二微处理器的状态。
S702: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检测到所述已接收低频信号的指示信息时,将所述第二微处理器接收的所述数据复制到其内部预设数据存储空间中、将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接收状态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
其中,本实施例设置第一微处理器向第二微处理器的访问,例如,读取所接收数据的长度时,会使第二微处理器将所述接收状态指示引脚的电平值设为第一电平值、如置为0。
进一步的,如果接收的数据需要发送给上位机时,为使接收端光模块可以通知其所接入的上位机(简称为接收端上位机)读取其通过所接收的数据,本实施例还为第一微处理器配置接收状态标志位g_MessageReceState1。并且,对于该接收状态标志位的使能方式,第一微处理器可以将其由第二预设值改为第一预设值、如由0改为1,接收端光模块所接入的上位机只可以将其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如由1改为0。另外,接收端光模块初始上电时,接收状态标志位g_MessageSendEnble1默认为第二预设值。
当第一微处理器将第二微处理器接收的低频信号复制到其内部预设数据存储空间中后,则将其接收状态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如置1接收状态标志位g_MessageReceState1,用于告知其所接入的上位机已经接收到了新的数据。
进一步的,接收端上位机可以通过轮询的方式查询到该接收状态标志位g_MessageReceState1被设为第一预设值后,会立马读取该次数据,其中,因为数据并不是每次都填充满预设数据存储空间中所有的位置,因此,本实施例还在第一微处理器中内还设有发送数据长度寄存器,第一微处理器将本次接收的数据长度写入该寄存器,同时,由于数据有默认的起始位置,因此,利用默认起始位置及数据长度一起表征数据在预设数据存储空间中的存储位置,可以有效保证数据读取的正确性。
然后,接收端上位机完成数据读取后,会将该接收状态标志位g_MessageReceState1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当然,也可以采用接收端光模块更改该接收状态标志位的方式,只是由上位机更改更为直接和准确。
S703: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监测其接收状态标志位是否由所述第一预设值被改为第二预设值。
第一微处理器可以通过检测接收端上位机是否有更改接收状态标志位g_MessageReceState的动作;如果检测接收端上位机有更改的动作,则查询该接收端上位机写入至该接收状态标志的数值是否为第二预设值。如果接收状态标志位已被接收端上位机改为第二预设值,则执行步骤704;否则,则可以在预设时间间隔后继续查询该发送状态标志位。
S704:如果由所述第一预设值被改为第二预设值,则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将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接收状态标志位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以使所述第二微处理器发送所述数据已被读取的消息。
例如,第一微处理器将第二微处理器的接收状态标志位由1改为0,从而激光第二微处理器向发送端模块回送数据已被读取的消息。
S705:如果未被改为第二预设值,则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判断低频信号的已接收时长是否超过预设时长。
如果超过预设时长,则执行步骤S706,否则,则继续等接收端上位机来设置该状态标识位。
S706:如果超过预设时长,则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将其接收状态标志位是否由所述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
第一微处理器主动将接收状态标志位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表示废弃此次接收的数据。进而,第二微处理器的接收状态标志位保持为第一预设值,且不会触发向发送端光模块回传数据已被正确接收的消息的功能同时,在发送端,如果发送端光模块超过一定时间还未接收到数据已被接收端上位机读取的响应消息,则会主动将发送状态标志位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表示废弃此次发送的数据,并生成接收端设备故障的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中,由于两个微处理器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所以,上位机在能快速轮询光模模块的同时,不影响光模块内部的消息接收过程,从而在保证上位机可以及时获取更新光模块发送状态字节的同时,也不会产生上位机破坏光模块的消息传递问题,从而整体提高系统的消息传递速率。另外,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接收状态标志位,利用该标志位可以避免接收端数据未被其上位机读取之前就被发送端发送的新数据覆盖的问题,从而使得接收端可以利用拆分发送、接收整合的方式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包,进而使得接收端光模块不仅受控于其接入的上位机还可以实现发送端光模块对其远程操控,同时还可以通过对该接收端光模块的远程操控实现对其接入的上位机的远程操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具有双微处理器的光模块,将光模块的消息通道功能与光模块和上位机的功能分离开的方案,不仅适用于上述光发射组件和光接收组件分开封装的形式,还适用于将光发射组件和光接收组件封装在一起形成光收发次模块、将光收发芯片贴装在电路板上等封装形式,而对于任意一种封装形式,用于发送光信号的相关器件在本实施例中均称为光发射组件、用于接收光信号的相关器件在本实施例中均称为光接收组件。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采用递进方式描述,不同部分可以相互参照;另外,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光模块,所述光模块中设有电连接的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微处理器对其通过低频消息通道接收的数据内容校验正确后,则将其接收状态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生成已接收低频信号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检测到所述已接收低频信号的指示信息时,将所述第二微处理器接收的所述数据复制到其内部预设数据存储空间中、将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接收状态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
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监测其接收状态标志位是否由所述第一预设值被改为第二预设值;
如果由所述第一预设值被改为第二预设值,则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将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接收状态标志位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以使所述第二微处理器发送所述数据已被读取的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微处理器之间设置有接收状态指示引脚,其中:
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生成已接收低频信号的指示信息的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微处理器将所述接收状态指示引脚的电平值设为第二电平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将所述第二微处理器接收的所述数据复制到其内部预设数据存储空间中时,会使所述第二微处理器将所述接收状态指示引脚的电平值设为第一电平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监测其接收状态标志位是否由所述第一预设值被改为第二预设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未被改为第二预设值,则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判断所述数据包的已接收时长是否超过预设时长;
如果超过预设时长,则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将其接收状态标志位是否由所述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已接收低频信号的指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数据包已被接收的消息。
6.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其中:
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52876.3A CN113364524B (zh) | 2020-03-06 | 2020-03-06 |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光模块 |
PCT/CN2020/133865 WO2021169463A1 (zh) | 2020-02-24 | 2020-12-04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光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52876.3A CN113364524B (zh) | 2020-03-06 | 2020-03-06 |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光模块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64524A CN113364524A (zh) | 2021-09-07 |
CN113364524B true CN113364524B (zh) | 2022-06-28 |
Family
ID=77524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52876.3A Active CN113364524B (zh) | 2020-02-24 | 2020-03-06 |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光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6452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66140A (zh) * | 2022-06-17 | 2022-08-05 | 苏州熹联光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模块、电子设备及光模块的控制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64768A (zh) * | 2018-09-14 | 2018-12-07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光模块接收电路、光模块及通信设备 |
CN110380785A (zh) * | 2019-08-16 | 2019-10-25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字诊断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
CN110430025A (zh) * | 2019-08-01 | 2019-11-08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
CN110430016A (zh) * | 2019-08-01 | 2019-11-08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
CN110430017A (zh) * | 2019-08-01 | 2019-11-08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94459A1 (zh) * | 2013-06-03 | 2014-12-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抑制PCIe走光纤通信输出噪声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节点 |
-
2020
- 2020-03-06 CN CN202010152876.3A patent/CN11336452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64768A (zh) * | 2018-09-14 | 2018-12-07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光模块接收电路、光模块及通信设备 |
CN110430025A (zh) * | 2019-08-01 | 2019-11-08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
CN110430016A (zh) * | 2019-08-01 | 2019-11-08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
CN110430017A (zh) * | 2019-08-01 | 2019-11-08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
CN110380785A (zh) * | 2019-08-16 | 2019-10-25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字诊断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64524A (zh) | 2021-09-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19666B (zh) | 一种光模块波长配置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 |
WO2021169463A1 (zh)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光模块 | |
CN110430016B (zh) |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 |
CN110430017B (zh)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 |
US20040236890A1 (en) | System for extending length of a connection to a USB device | |
CN113098613B (zh) | 光模块及基于双mcu光模块的波长自动对通方法 | |
CN111555810B (zh) | 一种光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方法 | |
US7149835B2 (en) | System for extending length of a connection to a USB device | |
CN113098596B (zh) | 光模块及基于双mcu光模块获取远端监控数据的方法 | |
CN110430025B (zh)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 |
CN111193547A (zh) | 一种光模块 | |
CN113364523B (zh)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光模块 | |
WO2023134737A1 (zh) | 一种光模块 | |
CN113364524B (zh) |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光模块 | |
US7986884B2 (en) | Optical network test access point device | |
CN113452446B (zh) | 一种光模块及通道切换方法 | |
CN113300773B (zh) | 一种光模块 | |
CN113472449B (zh) | 一种光模块及信号极性定义方法 | |
CN113098621B (zh) | 光模块及基于双mcu光模块的波长自动轮询方法 | |
CN216290918U (zh) | 一种光模块 | |
CN215420302U (zh) | 光电转换装置、计算机主板及计算机主机 | |
EP1579607A4 (en) | OPTICAL TRANSMITTER-RECEIVER MODULE WITH DIGITAL DIAGNOSTIC INTEGRATED CIRCUIT AND METHODS OF USE | |
CN113193919A (zh) | 光电转换装置、计算机主板及计算机主机 | |
CN214380904U (zh) | 一种光模块 | |
CN113824492B (zh) | 一种光链路自检方法及光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