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0016A -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0016A
CN110430016A CN201910705987.XA CN201910705987A CN110430016A CN 110430016 A CN110430016 A CN 110430016A CN 201910705987 A CN201910705987 A CN 201910705987A CN 110430016 A CN110430016 A CN 110430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optical module
preset value
host computer
flag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59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30016B (zh
Inventor
王庆华
李刚
王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598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300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30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001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5066 priority patent/WO202101752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300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00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3Formatting with frames or packets; Protocol or part of protocol for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8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在接收端光模块内部建立一个可与上位机交互的接收状态标志位。其中,当通过低频信息通道接收到数据并校验正确后,则将接收状态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用于通知光模块所接入的上位机进行数据读取;然后,当上位机读取完数据后,则将该标志位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此时接收端光模块向发送端光模块回传数据已被读取的响应消息。利用该标志位可以避免接收端数据未被其上位机读取之前就被发送端发送的新数据覆盖的问题,从而使得接收端可以利用拆分发送、接收整合的方式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包,进而实现对接收端的光模块及其接入上位机的远程操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背景技术
在接入网通信系统中,由光线路终端与光网络单元之间建立相互的光连接,以实现数据通信。具体地,光线路终端中具有第一光模块,光网络单元中具有第二光模块,第一光模块与第二光模块之间建立光连接;光线路终端通过第一光模块向第二光模块发送光信号,实现光线路终端向光网络单元发送数据;光线路终端通过第一光模块接收来自第二光模块的光信号,实现光线路终端接收来自光网络单元的数据。
在上述通信系统中,光线路终端及光网络单元是光模块的上位机。其中,上位机将数据电信号输入光模块中,由光模块将该数据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发出,以实现上位机发送数据;光模块将来自外部的光信号转换为数据电信号,将该数据电信号输入上位机,以实现上位机接收数据。
由于光模块在上位机中仅是数据传递者,光模块只能由其上位机进行操控,所以需要人工通过上位机来间接操控光模块。而在接入网物理网络中,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单元往往位于不便于人工操作的环境,比如高山、森林甚至水体中,在这些环境下操作上位机或使用上位机操控光模块都变得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以使得光模块可以实现远程操控,进而也可以通过对光模块的远程操控实现对上位机的远程操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通过低频信息通道所接收的数据包中的数据进行正确性校验;
如果所述数据校验正确,则将接收状态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
查询所述接收状态标志位是由所述第一预设值被改为第二预设值;
如果被改为第二预设值,则发送所述数据已被读取的响应消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模块包括光接收组件、印制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的MCU,其中:
所述MCU中设有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数据接收装置;
所述光接收组件通过印制电路板与MCU连接。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在接收端光模块内部建立一个用于表示数据接收的标志位,即接收状态标志位。其中,当通过低频信息通道接收到数据包并校验正确后,则将接收状态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进而可以通知光模块所接入的上位机可以对模块接收的数据进行读取;然后,当接收端上位机读取完数据后,则将该标志位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用于告知接收端光模块数据已被读取,此时接收端光模块向发送端光模块回传数据已被读取的响应消息,以告知发送端光模块数据已被读取,至此完成一次数据的接收读取可以进行下一次的数据发送。利用该标志位使得数据可以进行快速的接收、读取的同时,避免接收端数据未被其上位机读取之前就被发送端发送的新数据覆盖的问题,从而使得接收端可以利用拆分发送、接收整合的方式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包,使得接收端光模块不仅受控于其接入的上位机还可以实现发送端光模块对其远程操控,同时还可以通过对该接收端光模块的远程操控实现对其接入的上位机的远程操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的上位机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位机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与光模块接口连接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接口中电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光模块金手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收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接收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针对目前光模块只能由其上位机进行操控,即需要人工通过上位机来间接操控光模块,所带来的操作不方便的问题,可以采用一种新的通信方式,使得光模块不仅受控于其接入的上位机,也可以实现远程操控,进而也可以通过对光模块的远程操控实现对上位机的远程操控。
光模块被用在光纤通信技术领域中实现光电转换功能,其中,光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是光模块的核心功能。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30的上位机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位机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上位机包括上盖体10、下盖体20、电路板40及光模块30,上盖体10及下盖体20形成包裹电路板40及光模块30的腔体,电路板40上具有光模块接口401及网线接口402。
其中,光模块接口401用于接入光模块30,光模块接口401中设置有电连接器4011,用于接入金手指等光模块电口,从而与光模块30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网线接口402用于接入网线,与网线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模块30与网线之间通过上位机建立连接,具体地,上位机将来自光模块30的信号传递给网线,将来自网线的信号传递给光模块30,上位机监控光模块30的工作。
光模块30的光口与光纤连接,与光纤建立双向的光信号连接;光模块30的电口接入上位机中,与光网络单元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模块30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实现在光纤与上位机之间建立连接;具体地,来自光纤的光信号由光模块30转换为电信号后输入至上位机中,来自上位机的电信号由光模块30转换为光信号输入至光纤中。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与光模块接口连接结构剖面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接口中电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光模块金手指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图5所示,光模块的电路板301末端插入上位机的光模块接口401中,实现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电连接。具体地,光模块接口401中具有电连接器4011,电连接器4011具有容纳光模块电路板40的间隙以及压合在光模块电路板40表面的弹片4012,光模块电路板301末端的表面具有呈金属引脚状的金手指3011,电连接器4011中的弹片与金手指接触从而实现电导通。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6、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30包括电路板301、上壳体302、下壳体303、光收发器件304以及解锁手柄307。
上壳体302与下壳体303形成具有两个开口的包裹腔体,具体可以是在同一方向的两端开口(305、306),也可以是在不同方向上的两处开口;其中一个开口为电口305,用于插入光网络单元等上位机中,另一个开口为光口306,用于外部光纤接入以连接内部光纤,电路板301、光收发器件304等光电器件位于包裹腔体中。
上壳体302及下壳体303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利于实现电磁屏蔽以及散热。解锁手柄307位于包裹腔体/下壳体303的外壁,拉动解锁手柄307的末端可以在使解锁手柄307在外壁表面相对移动;光模块插入上位机时由解锁手柄307将光模块固定在上位机的光模块接口401里,通过拉动解锁手柄307以解除光模块与上位机的卡合关系,从而可以将光模块从上位机的光模块接口401里抽出。
光模块电路板301表面的金手指3011具有I2C引脚,上位机与光模块之间可以采用I2C协议、通过I2C引脚进行信息传递。上位机可以向光模块写入信息,具体地,上位机可以将信息写入光模块的寄存器中;光模块无法向上位机写入信息,当光模块需要将信息提供给上位机时,光模块会将信息写入光模块中的预设寄存器中(如本实施例设置的发送状态寄存器、数据发送失败寄存器等),由上位机对该寄存器进行读取,光模块的寄存器一般集成在光模块的微处理器(MCU)3012中,也可以独立设置在光模块的电路板301上。
进一步的,该光模块在工作过程中,本实施例设置其可以根据来自光线路终端的数据电信号发出相对高频的数据光信号,以保持光线路终端原有的对外数据传输业务,同时,该光模块还根据非数据电信号(即不是用于正常传输业务的信号)发出相对低频的操控光信号,以向对端的光模块发出操控信息,实现在不打断正常业务的同时向远端系统传递操控数据,例如,利用低频消息通道传送系统升级包实现远端系统的在线升级、上报DDM(数字诊断监控,Digital Diagnostic Monitoring)信息等。
由于该光模块及对端的光模块均采用一根光纤对外连接,所以数据光信号及操控光信号混合在同一束光中,以采用同一根光纤传输,为了对不同信号进行区分,本实施例设置数据光信号与操控光信号具有不同的频率。在其实现方式上,可以通过对光模块中的微处理器3012和光收发器件304的设计,使微处理器3012控制光收发器件304,在其发出的高频信号(数据光信号)上叠加有低频调制信号(操控光信号),本实施例称低频调制信号为低频消息通道。例如,在10Gbps或25Gbps信号上叠加低频调制信号50Kbps,其中,10Gbps或25Gbps信号为正常的业务信号,增加的另一路50Kbps的低频信号执行其它操控功能。
然而,目前向远端系统传递的操控数据,通常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大,而现有的低频消息通道一次性传输数据字节数量有限。对此,本实施例提出了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包采用先拆分发送后接收整合的方式进行,而采用这种方式时,发送端需要保证的一点就是只有在接收端上位机读取完每次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后,发送端上位机才能进行下一次数据的使能发送。要想满足上述需求,需要两端系统(涉及发送端上位机、发送端光模块、接收端上位机、接收端光模块)建立一种交互体系,用于实现这种数据包的拆分发送、接收整合的数据传输方式。基于此,本实施例通过在发送端的光模块中建立发送状态标志位以实现以上发送功能。
基于上述实现原理,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收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对通过低频信息通道所接收的数据包中的数据进行正确性校验。
其中,所接收数据包的编码格式可以包括数据帧头、数据长度、命令代号、有效数据、校验码以及数据帧尾。进而,根据数据长度可以指示接收端上位机按照该长度值,读取接收端光模块中所存储的数据,其中,该数据长度值可以存储在数据长度寄存器中;利用命令代号可以指示本次接收数据的用途;接收端根据校验码可以校验所接收的数据包中的有效数据的正确性。
接收端光模块将其接收的数据存储在预设数据存储空间中,其中,该预设数据存储空间可以为预设数据缓存区、多个用于存储数据的寄存器、或者某一个寄存器中开辟的用于存储数据的区域。
S102:如果所述数据校验正确,则将接收状态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
为使接收端光模块可以通知其所接入的上位机(简称为接收端上位机)读取其通过低频消息通道所接收的数据,本实施例在接收端光模块中设有接收状态标志位g_MessageReceState。并且,对于该接收状态标志位的使能方式,接收端光模块可以将其由第二预设值改为第一预设值、如由0改为1,接收端光模块所接入的上位机只可以将其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如由1改为0。另外,接收端光模块初始上电时,接收状态标志位g_MessageSendEnble默认为第二预设值。
当接收端光模块通过低频信息通道接收到数据包,并且对数据包中的数据校验正确后,则将该接收状态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如置1接收状态标志位g_MessageReceState,用于告知其所接入的上位机已经接收到了新的数据包,另外还可以向发送端发送所述数据包已被接收的响应消息。
进一步的,接收端上位机可以通过轮询的方式查询到该接收状态标志位被设为第一预设值后,会立马读取该次数据,其中,因为数据并不是每次都填充满预设数据存储空间中所有的位置,因此,本实施例还在接收端光模块内还设有发送数据长度寄存器,接收端光模块将本次接收的数据长度写入该寄存器,同时,由于数据有默认的起始位置,因此,利用默认起始位置及数据长度一起表征数据在预设数据存储空间中的存储位置,可以有效保证数据读取的正确性。
然后,接收端上位机完成数据读取后,会将该接收状态标志位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当然,也可以采用接收端光模块更改该接收状态标志位的方式,只是由上位机更改更为直接和准确。并且该接收状态标志位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的操作,会激发接收端光模块向发送端光模块回送本次接收的数据已被接收端上位机读取的响应消息。
S103:查询所述接收状态标志位是否由所述第一预设值被改为第二预设值。
接收端光模块可以通过检测接收端上位机是否有更改接收状态标志位g_MessageReceState的动作;如果检测接收端上位机有更改的动作,则查询该接收端上位机写入至该接收状态标志的数值是否为第二预设值。如果接收状态标志位已被接收端上位机改为第二预设值,则执行步骤S104;否则,则可以在预设时间间隔后继续查询该发送状态标志位。
S104:如果所述接收状态标志位由所述第一预设值被改为第二预设值,则发送所述数据已被所述接收端上位机读取的响应消息。
相适应的,在发送端光模块的寄存器中设置发送状态标志位g_MessageSendEnble,并且,对于该发送状态标志位的设置方式,正常状态下,接收端光模块可以将其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如由1改为0,接收端光模块所接入的上位机可以将其由第二预设值改为第一预设值、如由0改为1。另外,发送端光模块初始上电时,发送状态标志位g_MessageSendEnble为默认值为第二预设值。
发送端光模块所接入的上位机可以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包分割为N个小型数据包,利用发送端光模块的低频消息通道进行N次发送。并且,发送接收端上位机每次使能发送端光模块进行数据发送前,首先查询该发送状态标志位g_MessageSendEnble,其中,可以通过I2C通讯方式查询发送端光模块内的寄存器。当该标志位为第二预设值时、如为0时,表明发送端光模块处于空闲状态,可以使能发送端光模块进行数据发送,此时接收端上位机需将该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如置为1,用于使能发送端光模块进行数据发送;而当该标志位为第一预设值时,接收端上位机不能进行新的数据发送,直到发送端光模块内部将该标志位改为第二预设值,才表明接收端上位机可以使能进行下一次数据的发送。
其中,发送端光模块可以通过检测其所接入的上位机是否有更改发送状态标志的动作;如果检测接收端上位机有更改发送状态标志的动作,则查询该接收端上位机写入至发送状态标志的数值是否为第一预设值。如果发送状态标志位已被接收端上位机改为第一预设值,则执行步骤将所述接收端上位机写入在预设数据存储空间中的数据通过低频信息通道发送给接收端光模块;否则,则可以在预设时间间隔后继续查询该发送状态标志位。
当发送端上位机检测到发送状态标志位g_MessageSendEnble为第二预设值时,则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写入发送端光模块内的预设数据存储空间中,并且将该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以使能发送端光模块进行数据发送,并在之后不断轮询该发送状态标志位用于确定数据是否被正确发送。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在发送端光模块内还设有发送数据长度寄存器g_SendLength,发送端上位机将本次需要发送的数据长度写入该寄存器。
然后,发送端光模块查询到该发送状态标志位g_MessageSendEnble为第一预设值,则将该预设数据存储空间中所存储数据通过低频信息通道发送给接收端光模块,在接收端光模块发送数据期间,该发送状态标志位g_MessageSendEnble保持为第一预设值。
最后,当发送端光模块接收到接收端光模块发送的数据已被接收端上位机读取的响应消息,则将发送状态标志位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用于告知其所接入的上位机本次数据发送完成,可以进行下一次的数据发送。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为了防止接收端光模块长时间的等待接收端上位机来读取数据,本实施例还设置接收端光模块内部主动修改标识位机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5:如果所述接收状态标志位未由所述第一预设值被改为第二预设值,则判断所述数据包的已接收时长是否超过预设时长。
如果超过预设时长,则执行步骤S106,否则,则继续等接收端上位机来设置该状态标识位。
S106:如果超过预设时长,则将所述接收状态标志位由所述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
接收端光模块主动将接收状态标志位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表示废弃此次接收的数据。同时,在发送端,如果发送端光模块超过一定时间还未接收到数据已被接收端上位机读取的响应消息,则会主动将发送状态标志位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表示废弃此次发送的数据,并生成接收端设备故障的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通过在接收端光模块内部建立一个可与上位机交互的接收状态标志位,利用该标志位可以避免接收端数据未被其上位机读取之前就被发送端发送的新数据覆盖的问题,从而使得接收端可以利用拆分发送、接收整合的方式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包,进而使得接收端光模块不仅受控于其接入的上位机还可以实现发送端光模块对其远程操控,同时还可以通过对该接收端光模块的远程操控实现对其接入的上位机的远程操控。
进一步的,在接收端光模块之间传输数据时,可能会出现光模块临时掉电、网络问题等原因导致本次数据发送失败的情况,本实例还提供了建立在发送端光模块内部的数据重传机制,相适应的接收端光模块在接收到数据后会向发送端回传消息。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接收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1:对通过低频信息通道所接收的数据进行正确性校验。
其中,所接收数据的编码格式可以包括数据帧头、数据长度、命令代号、有效数据、校验码以及数据帧尾。进而,根据数据长度可以指示接收端上位机按照该长度值,读取接收端光模块中所存储的数据,其中,该数据长度值可以存储在数据长度寄存器中;利用命令代号可以指示本次接收数据的用途;接收端根据校验码可以校验所接收的数据包中的有效数据的正确性。
接收端光模块将其接收的数据存储在预设数据存储空间中,其中,该预设数据存储空间可以为预设数据缓存区、多个用于存储数据的寄存器、或者某一个寄存器中开辟的用于存储数据的区域。
S202:如果所述数据校验正确,则将接收状态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发送数据已被接收的响应消息。
为使接收端光模块可以通知其所接入的上位机(简称为接收端上位机)读取其通过低频消息通道所接收的数据,本实施例在接收端光模块中设有接收状态标志位g_MessageReceState。并且,对于该接收状态标志位的使能方式,接收端光模块可以将其由第二预设值改为第一预设值、如由0改为1,接收端光模块所接入的上位机只可以将其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如由1改为0。另外,接收端光模块初始上电时,接收状态标志位g_MessageSendEnble默认为第二预设值。
当接收端光模块通过低频信息通道接收到数据包,并且对数据包中的数据校验正确后,则将该接收状态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如置1接收状态标志位g_MessageReceState,用于告知其所接入的上位机已经接收到了新的数据包,另外还可以向发送端发送所述数据包已被接收的响应消息。
接收端光模块接收到数据后,由上位机对该数据进行读取。由于发射端存在数据重传机制,接收端通过数据已被接收的响应消息通知发送端停止重传机制。
S203:查询接收状态标志位是否由第一预设值被改为第二预设值。
接收端光模块可以通过检测接收端上位机是否有更改接收状态标志位g_MessageReceState的动作;如果检测接收端上位机有更改的动作,则查询该接收端上位机写入至该接收状态标志的数值是否为第二预设值。如果接收状态标志位已被接收端上位机改为第二预设值,则执行步骤S104;否则,则可以在预设时间间隔后继续查询该发送状态标志位。
S204:当接收状态标志位由第一预设值被改为第二预设值,则发送数据已被读取的响应消息。
相适应的,在发送端光模块的寄存器中设置发送状态标志位g_MessageSendEnble,并且,对于该发送状态标志位的设置方式,正常状态下,接收端光模块可以将其由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如由1改为0,接收端光模块所接入的上位机可以将其由第二预设值改为第一预设值、如由0改为1。另外,发送端光模块初始上电时,发送状态标志位g_MessageSendEnble为默认值为第二预设值。
发送端可能存在数据重传机制,即发送端判断接收端没有收到数据,会周期性重新发送数据,而为了将接收端已经接收到数据的状态通知发送端,接收端光模块设置了数据已被接收的响应消息,在发送端接收到数据已被接收的响应消息时,停止数据重传机制。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并执行如对通过低频信息通道所接收的数据包中的数据进行正确性校验;如果所述数据校验正确,则将接收状态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查询所述接收状态标志位是否由所述第一预设值被改为第二预设值;如果被改为第二预设值,则发送所述数据已被读取的响应消息的数据接收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其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图3至图7中的结构以及对应的文字描述,同时,该其MCU中设有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高的发送端光模块、光模块以及其对应的上位机,只是从使能数据发送的角度所提出的,在实际使用中,一个光模块既可以作为发送端光模块、也可以作为光模块使用。另外,不同的标志位的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其具体表示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发明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7)

1.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通过低频信息通道所接收的数据包中的数据进行正确性校验;
如果所述数据校验正确,则将接收状态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
查询所述接收状态标志位是否由所述第一预设值被改为第二预设值;
如果被改为第二预设值,则发送所述数据已被读取的响应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查询所述接收状态标志位是否由所述第一预设值被改为第二预设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未被改为第二预设值,则判断所述数据包的已接收时长是否超过预设时长;
如果超过预设时长,则将所述接收状态标志位由所述第一预设值改为第二预设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接收状态标志位设为第一预设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数据包已被接收的响应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中包含数据长度信息,所述数据长度信息用于指示上位机根据所述数据长度读取所述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通过低频信息通道所接收的数据包中的数据进行正确性校验,包括:
轮询是否通过低频信息通道接收到数据包;
如果通过低频信息通道接收到数据包,则根据所述数据包中的校验码,对所述数据包中的数据进行正确性校验。
6.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包括光接收组件、印制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的MCU,其中:
所述MCU中设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接收装置;
所述光接收组件通过印制电路板与MCU连接。
CN201910705987.XA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Active CN1104300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5987.XA CN110430016B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PCT/CN2020/085066 WO2021017527A1 (zh) 2019-08-01 2020-04-16 一种光模块数据发送与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5987.XA CN110430016B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0016A true CN110430016A (zh) 2019-11-08
CN110430016B CN110430016B (zh) 2022-02-11

Family

ID=68413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5987.XA Active CN110430016B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3001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5810A (zh) * 2020-04-22 2020-08-18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方法
WO2021017527A1 (zh) * 2019-08-01 2021-02-04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数据发送与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CN113098596A (zh) * 2021-03-31 2021-07-09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光模块及基于双mcu光模块获取远端监控数据的方法
WO2021169463A1 (zh) * 2020-02-24 2021-09-02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光模块
CN113364523A (zh) * 2020-03-06 2021-09-07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光模块
CN113364524A (zh) * 2020-03-06 2021-09-07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光模块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15803A (en) * 1994-05-17 2000-09-05 Fujitsu Limited Parallel computer which verifies direct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local memories with a send complete flag
CN101764683A (zh) * 2008-12-21 2010-06-30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半双工通信中的收发控制方法
CN202818528U (zh) * 2011-12-30 2013-03-20 北京同步科技有限公司 交换机以及光通讯设备
US20130216219A1 (en) * 2012-02-22 2013-08-22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receiving device
CN104243204A (zh) * 2014-09-03 2014-12-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光通信网中设备的状态收集和远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13325A (zh) * 2016-12-28 2017-05-24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协议转换卡
CN107370750A (zh) * 2017-08-16 2017-11-21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接模块的数据存储方法、装置以及转接模块
CN108667515A (zh) * 2018-04-23 2018-10-1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端口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15803A (en) * 1994-05-17 2000-09-05 Fujitsu Limited Parallel computer which verifies direct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local memories with a send complete flag
CN101764683A (zh) * 2008-12-21 2010-06-30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半双工通信中的收发控制方法
CN202818528U (zh) * 2011-12-30 2013-03-20 北京同步科技有限公司 交换机以及光通讯设备
US20130216219A1 (en) * 2012-02-22 2013-08-22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receiving device
CN104243204A (zh) * 2014-09-03 2014-12-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光通信网中设备的状态收集和远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13325A (zh) * 2016-12-28 2017-05-24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协议转换卡
CN107370750A (zh) * 2017-08-16 2017-11-21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接模块的数据存储方法、装置以及转接模块
CN108667515A (zh) * 2018-04-23 2018-10-1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端口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17527A1 (zh) * 2019-08-01 2021-02-04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数据发送与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WO2021169463A1 (zh) * 2020-02-24 2021-09-02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光模块
CN113364523A (zh) * 2020-03-06 2021-09-07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光模块
CN113364524A (zh) * 2020-03-06 2021-09-07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光模块
CN113364524B (zh) * 2020-03-06 2022-06-28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光模块
CN113364523B (zh) * 2020-03-06 2022-06-28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光模块
CN111555810A (zh) * 2020-04-22 2020-08-18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11555810B (zh) * 2020-04-22 2023-08-08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13098596A (zh) * 2021-03-31 2021-07-09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光模块及基于双mcu光模块获取远端监控数据的方法
CN113098596B (zh) * 2021-03-31 2023-07-18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光模块及基于双mcu光模块获取远端监控数据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0016B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0016A (zh)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CN110430017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CN110380785A (zh) 一种数字诊断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CN110430025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CN109558371B (zh) 用于与微控制器通信的方法、以及计算系统
CN100366029C (zh) 通信控制器、主机端控制器、通信设备、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5786752B (zh) 一种计算设备与fpga间的usb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8694995A (zh) 一种医疗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08595356B (zh) 一种兼容RSSD硬盘和NVMe硬盘的硬盘背板及方法
CN101320490A (zh) 连接器使用状态监测装置
CN102355378B (zh) 一种载波通道测试系统
CN201751898U (zh) 1553b总线测试设备
CN109975764A (zh) 一种通用雷达一体化集成化高速光纤传输及控制接口板及其应用
WO2021169463A1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光模块
CN109032979A (zh) 一种bmc间的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38716A (zh) 一种血糖血压一体机及其操作方法
WO2021017527A1 (zh) 一种光模块数据发送与接收方法、装置及光模块
CN109189173A (zh) 一种硬盘背板、系统及信号传输方法
CN108833593A (zh) 智能设备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系统、设备、计算机介质
CN107707599A (zh) 一种物联网通信设备传输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93282A (zh) 一种多功能数据采集器
CN112486877A (zh) 一种通用化fc转换接口模块的外场保障与测试平台
CN109582620A (zh) 一种uart接口转换装置及接口转换方法
CN106341295B (zh) 智能平台管理接口设备的通讯方法及装置、通讯设备
CN110347537A (zh) 协议层总线故障注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