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3711A - 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3711A
CN113363711A CN202110611840.1A CN202110611840A CN113363711A CN 113363711 A CN113363711 A CN 113363711A CN 202110611840 A CN202110611840 A CN 202110611840A CN 113363711 A CN113363711 A CN 113363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sub
radiators
target
det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118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富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118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37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3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37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01Q5/25Ultra-wideband [UWB] systems, e.g. multiple resonance systems; Pulse system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天线装置包括第一UWB天线组件、多个检测器及第一处理器。第一UWB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射频模块、切换开关和多个第一辐射体。多个第一辐射体组合形成多个不同的定位单元,每个定位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辐射体,且每个定位单元对应一个待测区域。多个检测器分别用于检测不同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第一处理器电连接检测器、第一射频模块及切换开关,第一处理器用于根据遮挡信息确定目标辐射体。第一处理器还用于在控制切换开关导通第一射频模块与目标辐射体。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具有较好的定位和通信效果。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技术具有传输速率高、抗干扰性强、定位精确等特点。通过在设备上设置UWB天线能够实现设备通信和定位,由于UWB天线的信号传输是通过发射和接收无线电磁波实现的,因此,遮挡物容易降低UWB天线的性能,影响通信和定位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通信和定位效果的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包括:
第一UWB天线组件,所述第一UWB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射频模块、切换开关和多个第一辐射体,多个所述第一辐射体分别用于朝向不同的方向接收和/或发射电磁波信号,多个所述第一辐射体组合形成多个不同的定位单元,每个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辐射体,且每个所述定位单元对应一个待测区域;
多个检测器,多个所述检测器分别用于检测不同所述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及
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检测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及所述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遮挡信息在多个所述待测区域中确定目标待测区域,根据所述目标待测区域在多个所述定位单元中确定目标定位单元,并在所述目标定位单元中选择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辐射体为目标辐射体,以及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与所述目标辐射体。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及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电子设备内设有第二UWB天线组件、存储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UWB天线组件用于接收和/或发射电磁波信号,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预设相位差与方位角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二UWB天线组件和所述存储器,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UWB天线组件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计算相位差,并根据计算的相位差及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天线装置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方位角。
再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天线装置包括第一UWB天线组件、多个检测器及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UWB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射频模块、切换开关和多个第一辐射体,多个所述第一辐射体形成多个不同的定位单元,每个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辐射体,且每个所述定位单元对应一个待测区域;
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用于控制多个所述检测器检测不同所述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
根据所述遮挡信息在多个所述待测区域中确定目标待测区域;
根据所述目标待测区域在多个所述定位单元中确定目标定位单元;
在所述目标定位单元中选择至少两个第一辐射体为目标辐射体;
发送切换信号,所述切换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与所述目标辐射体。
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通过设置第一UWB天线组件、检测器和第一处理器,使第一UWB天线组件的第一射频模块与第一处理器根据检测器所检测的遮挡信息所确定的目标辐射体之间导通。由于目标辐射体与第一UWB天线组件的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有关,因此,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可通过选择未被遮挡或遮挡较少的待测区域为目标待测区域,从而,根据该目标待测区域所确定的目标定位单元未被遮挡或遮挡较少,故可减少目标定位单元中选择的目标辐射体在辐射或接收电磁波时受到的影响,提高天线装置的通信和定位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通信系统中天线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天线装置设有存储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通信系统中电子设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天线装置中第一UWB天线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天线装置的第一UWB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射频模块及多个第一辐射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天线装置中第一UWB天线组件还包括电路板及参考地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天线装置的外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天线装置还包括指向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所列举的实施例之间可以适当的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0的示意图。通信系统100包括天线装置1及电子设备2。其中,天线装置1可以是电子标签、手环、手表、智能家具、车载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计算机、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等。本申请实施例以电子标签为例。电子设备2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计算机、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电子标签、手环、手表、智能家具、车载产品等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以手机为例。以下实施例中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天线装置1作为需要被定位的装置。电子设备2作为定位装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1还可以作为定位装置,电子设备2作为需要被定位的装置。
本申请中为部件所编序号,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顺序或技术等其他含义。
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装置1的连接示意图。天线装置1包括天线组件、多个检测器11及处理器。本申请中天线装置1所包括的天线组件记为第一UWB天线组件10,处理器记为第一处理器12。
第一UWB天线组件10为UWB天线。换言之,第一UWB天线组件10用于接收和/或发射超宽带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UWB天线组件10可用于收发超宽带信号。第一UWB天线组件10包括第一射频模块101、多个第一辐射体102和切换开关13。其中,第一射频模块101与多个第一辐射体102电连接。第一射频模块101接收多个第一辐射体102传输的射频信号;和/或,第一射频模块101发射射频信号至多个第一辐射体102。多个第一辐射体102分别用于朝向不同的方向接收和/或发射电磁波信号。具体的,多个第一辐射体102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接收电磁波信号,并将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传输至第一射频模块101;和/或,多个第一辐射体102接收第一射频模块101发射射频信号,并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发射电磁波信号。本申请中第一辐射体102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多个第一辐射体102组合形成多个不同的定位单元,每个定位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辐射体102。其中,第一辐射体102的数量与定位单元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一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10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辐射体102组合形成三个不同的定位单元。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10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辐射体102组合形成两个不同的定位单元。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102的数量可以为四个、五个等,定位单元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等。每个定位单元对应一个待测区域。具体的,每个定位单元中至少两个第一辐射体102的信号覆盖区域对应该定位单元的待测区域。
本申请对于检测器11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检测器1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五个等。一实施例中,检测器11的数量与待测区域的数量相同,且一个检测器11对应一个待测区域。另一实施例中,检测器11的数量大于待测区域的数量,一个或者多个检测器11对应一个待测区域。可选的,检测器11是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电磁波吸收率(SpecificAbsorption Rate,SAR)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多个检测器11分别用于检测不同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
第一处理器1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特定的集成电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处理器12电连接多个检测器11和第一射频模块101。第一处理器12用于根据多个检测器11检测的遮挡信息在多个待测区域中确定目标待测区域。第一处理器12还用于根据目标待测区域在多个定位单元中确定目标定位单元,以及在目标定位单元中选择至少两个第一辐射体102为目标辐射体。
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12从多个检测器11中获取各个检测器11检测的对应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比较多个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情况,并确定多个待测区域中遮挡量最少的待测区域为目标待测区域。当目标待测区域确定后,根据目标待测区域获取与目标待测区域对应的定位单元为目标定位单元,并在该目标定位单元中选择至少两个第一辐射体102为目标辐射体。可以理解的,目标辐射体的确定与多个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有关。本实施例中,目标待测区域为多个待测区域中的一个,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目标待测区域还可以为多个待测区域中的多个。例如,第一处理器12可确定遮挡量小于预设遮挡阈值的多个待测区域皆为目标待测区域。此时,第一处理器12根据目标待测区域在多个定位单元中所确定的目标定位单元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切换开关13可以是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单刀多掷开关中的一种或多种。切换开关13电连接第一处理器12。切换开关13用于在第一处理器12的控制下导通第一射频模块101与目标辐射体。一实施例中,切换开关13设于第一射频模块101与多个第一辐射体102之间,且切换开关13处于断开状态,当第一处理器12确定目标辐射体之后,切换开关13在第一处理器12的控制下使第一射频模块101与目标辐射体之间导通,此时,其余的第一射频模块101与第一辐射体102之间仍处于断开状态。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天线装置1还包括存储器,本申请中天线装置1所包括的存储器记为第一存储器14。第一存储器14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存储器14与第一处理器12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集成为一体。第一存储器14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1通过设置第一UWB天线组件10、检测器11、第一处理器12和切换开关13,使第一UWB天线组件10的第一射频模块101发射的射频信号能够传输至第一处理器12根据检测器11所检测的遮挡信息所确定的目标辐射体上。由于目标辐射体与第一UWB天线组件10的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有关,因此,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可通过选择未被遮挡或遮挡较少的待测区域为目标待测区域,从而,根据该目标待测区域所确定的目标定位单元未被遮挡或遮挡较少,故可减少目标定位单元中选择的目标辐射体在辐射电磁波时受到的影响,提高天线装置1的定位效果。
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2内设有天线组件、存储器和处理器。本申请中电子设备2内设置的天线组件、存储器和处理器分别记为第二UWB天线组件20、第二存储器21和第二处理器22。
请参照图3和图4,第二UWB天线组件20为UWB天线。换言之,第二UWB天线组件20用于接收和/或发射超宽带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UWB天线组件20可用于收发超宽带信号。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中,第二UWB天线组件20用于接收天线装置1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其中,第二UWB天线组件20包括第二射频模块201和多个第二辐射体202。第二射频模块201与多个第二辐射体202电连接。本申请对于第二辐射体202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定。一实施例中,第二辐射体202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射频模块201通过两个不同的射频端口分别电连接两个第二辐射体202。两个第二辐射体202用于接收和/或发射电磁波信号并将电磁波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第二射频模块201用于接收两个第二辐射体202传输的射频信号,或者,第二射频模块201用于发射射频信号至两个第二辐射体202。两个第二辐射体202之间间隔设置。其中,射频信号为高频电信号。
第二存储器21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存储器21与第二处理器22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集成为一体。第二存储器21用于存储预设相位差与方位角的映射关系。可以理解的,根据预设相位差可确定对应的方位角。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相位差与方位角一一对应。
第二处理器2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特定的集成电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处理器22电连接第二UWB天线组件20和第二存储器21。可以理解的,第二处理器22可获取第二UWB天线组件20上的信息以及调用第二存储器21内的指令。第二处理器22用于根据第二UWB天线组件20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计算相位差。具体的,第二处理器22的一端电连接第二射频模块201,当两个第二辐射体202接收到天线装置1发射的电磁波信号时,两个第二辐射体202分别将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传输至第二射频模块201,第二射频模块201接收两个第二辐射体202传输的射频信号,并传输至第二处理器22,此时,第二处理器22可获得两个第二辐射体202的相位,从而根据两个第二辐射体202的相位计算出两个第二辐射体202之间接收电磁波信号的相位差,再根据计算出的相位差及第二存储器21内存储的映射关系确定天线装置1相对于电子设备2的方位角。具体的,第二处理器22根据计算出的相位差值确定预设相位差值,从而根据预设相位差值确定方位角。其中,根据计算出的相位差值确定预设相位差值可以是计算出的相位差值与预设相位差值可以相等,或者,两者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再或者两者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等。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22还可以根据个第二辐射体202的相位计算出两个第二辐射体202之间接收电磁波信号的相位差,再根据计算出的相位差及两个第二辐射体202之间距离计算出天线装置1相对于电子设备2的方位角。
可以理解的,在天线装置1作为定位装置时,天线装置1的第一存储器14可以存储预设相位差与方位角的映射关系。第一处理器12可以用于根据第一UWB天线组件10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计算相位差,并根据计算的相位差及第一存储器14存储的映射关系确定电子设备2相对于天线装置1的方位角。
请参照图5和图6,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UWB天线组件10的平面示意图。第一UWB天线组件10的多个第一辐射体102同层设置。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辐射体102包括第一子辐射体120、第二子辐射体121和第三子辐射体122。第一子辐射体120、第二子辐射体121和第三子辐射体122同层设置。通过使多个第一辐射体102同层设置,有利于形成平面UWB天线,可在同一电路板104或基材上成型多个第一辐射体102,从而简化天线装置1的结构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多个第一辐射体102同层设置有利于实现天线装置1的轻薄化,以及减少多个第一辐射体102所占用的空间。
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子辐射体121与第三子辐射体122分别间隔设于第一子辐射体120的两侧。其中,第一子辐射体120、第二子辐射体121和第三子辐射体122的朝向皆不相同。换言之,第一子辐射体120的信号覆盖区域、第二子辐射体121的信号覆盖区域和第三子辐射体122的信号覆盖区域皆不相同。当然,第一子辐射体120的信号覆盖区域、第二子辐射体121的信号覆盖区域和第三子辐射体122的信号覆盖区域可部分重合。本实施例中,第二子辐射体121与第三子辐射体122的朝向相反。多个定位单元包括第一定位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第一定位单元包括第一子辐射体120与第二子辐射体121。第二定位单元包括第一子辐射体120与第三子辐射体122。可以理解的,第一子辐射体120的信号覆盖区域与第二子辐射体121的信号覆盖区域形成第一待测区域。第一子辐射体120的信号覆盖区域与第三子辐射体122的信号覆盖区域形成第二待测区域。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定位单元还可以包括第三定位单元。第三定位单元包括第二子辐射体121与第三子辐射体122。可以理解的,第二子辐射体121的信号覆盖区域与第三子辐射体122的信号覆盖区域形成第三待测区域。多个检测器11还可以包括第三检测器11,第三检测器11用于检测第三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
请参照图5和图6,多个检测器11包括第一检测器110和第二检测器112。第一检测器110设于第一待测区域内,并用于检测第一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第二检测器112设于第二待测区域内,并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
切换开关13可选为单刀双掷开关。切换开关13的连接端电连接第一射频模块101。具体的,第一射频模块101包括第一射频端口101a和第二射频端口101b。第一子辐射体120通过第一射频端口101a电连接第一射频模块101。切换开关13的连接端电连接第二射频端口101b。切换开关13的选择端在第一处理器12的控制下电连接第二子辐射体121或第三子辐射体122。
通过使第二子辐射体121与第三子辐射体122分别间隔设于第一子辐射体120的两侧,使第一子辐射体120与第二子辐射体121形成第一定位单元,第一子辐射体120与第三子辐射体122形成第二定位单元,可使得第一定位单元与第二定位单元能够至少覆盖天线装置1的一个朝向侧的信号检测。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6和图7,天线装置1还包括参考地板103。参考地板103的所在面与第一子辐射体120、第二子辐射体121、第三子辐射体122的所在面平行。一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还包括电路板104。电路板104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140和第二表面。第一子辐射体120、第二子辐射体121、第三子辐射体122设于电路板104的第一表面140。参考地板103设于电路板104的第二表面。第一子辐射体120在参考地板103所在面的正投影位于参考地板103外。第二子辐射体121在参考地板103所在面的正投影及第三子辐射体122在参考地板103所在面的正投影于参考地板103的相对两侧呈对称设置。换言之,第一子辐射体120、第二子辐射体121的之间连线与第一子辐射体120、第三子辐射体122的之间连线的夹角大于零。
通过使第一子辐射体120、第二子辐射体121及第三子辐射体122在参考地板103所在面的正投影皆位于参考地板103外可保证第一子辐射体120、第二子辐射体121及第三子辐射体122的净空,提高第一子辐射体120、第二子辐射体121及第三子辐射体122的辐射效率。此外,第一子辐射体120在参考地板103所在面的正投影位于参考地板103外,第二子辐射体121在参考地板103所在面的正投影及第三子辐射体122在参考地板103所在面的正投影于参考地板103的相对两侧呈对称设置,由于第一子辐射体120与第二子辐射体121、第三子辐射体122之间的连线错位设置,因此在不增加子辐射体数量的情况下,可使得第一子辐射体120、第二子辐射体121及第三子辐射体122的总信号覆盖区域增加,减少第一定位单元与第二定位单元的信号覆盖区域相重叠的部分,提高每个子辐射体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8和图9,天线装置1还包括外壳15和设于外壳15上的按钮16。第一UWB天线组件10、检测组件、第一处理器12及切换开关13皆设于外壳15内。按钮16电连接第一处理器12。第一处理器12接收按钮16传递的定位指令,根据定位指令控制切换开关13导通第一射频模块101与目标辐射体,并控制第一射频模块101接收和/或发射射频信号。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可通过外部的按钮16实现内部第一处理器12控制天线组件的目标辐射体接收和/或发射电磁波信号,实现目标辐射体与电子设备2的通信。
可选的,请参照图8和图9,天线装置1还包括多个指向模块17。每个指向模块17对应一个待测区域,指向模块17用于在待测区域确定为目标待测区域时发出指向信号。一实施例中,指向模块17包括设于外壳15上的指向标记170和设于外壳15内并与指向标记170相对应的指向单元171。其中,指向标记170可以为箭头、直线等。指向单元171可以为LED灯等。指向单元171电连接第一处理器12。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当一个待测区域确定为目标待测区域时,第一处理器12控制该待测区域的指向单元171点亮,从而可提醒用户该待测区域的定位单元与电子设备2进行通信以及相应的指向标记170的方向为通信方向,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减少对该待测区域的遮挡以及移除指向标记170所指方向的遮挡物,提高天线装置1与电子设备2之间通信和定位的效率。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1的控制方法。其中,天线装置1包括第一UWB天线组件10、多个检测器11、第一处理器12及切换开关13。第一UWB天线组件10包括第一射频模块101和多个第一辐射体102。多个所述第一辐射体102形成多个不同的定位单元。每个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辐射体102,且每个所述定位单元对应一个待测区域。天线装置1的具体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装置1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天线装置1的控制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1:发送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用于控制多个所述检测器检测不同所述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
其中,检测器11可以是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电磁波吸收率(SpecificAbsorption Rate,SAR)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一实施例中,检测器11为光线传感器。当检测器11接收到第一处理器12发送的检测信号后,发射光线,并接收外部反射回的光线。多个检测器11分别将接收到的反射光线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至第一处理器12。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多个检测器11接收到的反射光线量对应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
S12:根据所述遮挡信息在多个所述待测区域中确定目标待测区域。
可选的,第一处理器12根据遮挡信息在多个待测区域中确定遮挡值小于预设遮挡阈值的待测区域为目标待测区域。一实施例中,当第一处理器12接收到多个检测器11发送的遮挡信号时,判断该检测器11所检测的遮挡值是否小于预设遮挡阈值。当第一处理器12判断该检测器11所检测的遮挡值小于预设遮挡阈值时,则确定该检测器11所检测的待测区域为目标待测区域。当第一处理器12判断该检测器11所检测的遮挡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遮挡阈值时,判断该检测器11所检测的待测区域非目标待测区域。
其中,当多个待测区域的遮挡值皆大于或等于预设遮挡阈值时,则确定目标待测区域的数量为零。此时,第一处理器12发送预设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天线装置1的多个定位单元皆被遮挡。
当多个待测区域中的一个待测区域的遮挡值小于预设遮挡阈值时,则确定目标待测区域的数量一个。
当多个待测区域中的多个待测区域的遮挡值小于预设遮挡阈值时,则确定目标待测区域的数量多个。
S13:根据所述目标待测区域在多个所述定位单元中确定目标定位单元。
当目标待测区域的数量为一个时,第一处理器12确定该目标待测区域所对应的定位单元为目标定位单元。
当目标待测区域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一处理器12确定该多个目标待测区域所对应的多个定位单元皆为目标定位单元,或者,第一处理器12在该多个目标待测区域所对应的多个定位单元中选择一个定位单元为目标定位单元。
S14:在所述目标定位单元中选择至少两个第一辐射体为目标辐射体。
当目标定位单元的数量为一个时,第一处理器12在该目标定位单元中选择至少两个第一辐射体102为目标辐射体。
当目标定位单元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一处理器12在该多个目标定位单元中选择一个定位单元,并在所选择的定位单元中选择至少两个第一辐射体102为目标辐射体。
S15:发送切换信号,所述切换信号用于控制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与所述目标辐射体。
其中,切换开关13可以是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单刀多掷开关中的一种或多种。一实施例中,切换开关13包括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切换开关13的连接端电连接第一射频模块101,当切换开关13接收到第一处理器12发送的切换信号后,切换开关13的选择端选择对应的目标辐射体电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装置1的控制方法可根据天线装置1中多个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确定与电子设备2进行通信的定位单元。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可通过选择未被遮挡或遮挡较少的定位单元中的第一辐射体102为目标辐射体,从而,由该目标辐射体与电子设备2进行通信以实现方位角的测量时,能够减少外部遮挡物对其发射或接收电磁波信号的影响,提高其与电子设备2之间通信的可靠性,以及在进行天线装置1相对于电子设备2的方位角测量时提高电子设备2所检测的方位角的精度和效率。
以上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UWB天线组件,所述第一UWB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射频模块、切换开关和多个第一辐射体,多个所述第一辐射体分别用于朝向不同的方向接收和/或发射电磁波信号,多个所述第一辐射体组合形成多个不同的定位单元,每个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辐射体,且每个所述定位单元对应一个待测区域;
多个检测器,多个所述检测器分别用于检测不同所述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及
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检测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及所述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遮挡信息在多个所述待测区域中确定目标待测区域,根据所述目标待测区域在多个所述定位单元中确定目标定位单元,并在所述目标定位单元中选择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辐射体为目标辐射体,以及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与所述目标辐射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辐射体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第一子辐射体、第二子辐射体和第三子辐射体,所述第二子辐射体与所述第三子辐射体分别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子辐射体的两侧,多个所述定位单元包括第一定位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所述第一子辐射体与所述第二子辐射体组合形成所述第一定位单元,所述第一子辐射体与所述第三子辐射体组合形成所述第二定位单元,所述切换开关的连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射频模块,所述切换开关的选择端在所述第一处理器的控制下电连接所述第二子辐射体或所述第三子辐射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WB天线组件还包括参考地板,所述第一子辐射体在所述参考地板所在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参考地板外,所述第二子辐射体在所述参考地板所在面的正投影及所述第三子辐射体在所述参考地板所在面的正投影于所述参考地板的相对两侧呈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辐射体的信号覆盖区域与所述第二子辐射体的信号覆盖区域形成第一待测区域,所述第一子辐射体的信号覆盖区域与所述第三子辐射体的信号覆盖区域形成第二待测区域,多个所述检测器包括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所述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所述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包括第一射频端口和第二射频端口,所述第一子辐射体通过所述第一射频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射频模块,所述切换开关的连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射频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上的按钮,所述第一UWB天线组件、所述检测组件、所述第一处理器及所述切换开关皆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按钮电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接收所述按钮传递的定位指令,根据所述定位指令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与所述目标辐射体,并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接收和/或发射射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多个指向模块,每个所述指向模块对应一个所述待测区域,所述指向模块用于在所述待测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待测区域时发出指向信号。
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电子设备内设有第二UWB天线组件、存储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UWB天线组件用于接收和/或发射电磁波信号,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预设相位差与方位角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二UWB天线组件和所述存储器,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UWB天线组件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计算相位差,并根据计算的相位差及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天线装置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方位角。
10.一种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包括第一UWB天线组件、多个检测器及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UWB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射频模块、切换开关和多个第一辐射体,多个所述第一辐射体形成多个不同的定位单元,每个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辐射体,且每个所述定位单元对应一个待测区域;
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用于控制多个所述检测器检测不同所述待测区域的遮挡信息;
根据所述遮挡信息在多个所述待测区域中确定目标待测区域;
根据所述目标待测区域在多个所述定位单元中确定目标定位单元;
在所述目标定位单元中选择至少两个第一辐射体为目标辐射体;
发送切换信号,所述切换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与所述目标辐射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遮挡信息在多个所述待测区域中确定目标待测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遮挡信息在多个所述待测区域中确定遮挡信息小于预设遮挡阈值的待测区域为目标待测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遮挡信息在多个所述待测区域中确定遮挡信息小于预设遮挡阈值的待测区域为目标待测区域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待测区域的数量为零时,发送预设提醒信息。
CN202110611840.1A 2021-06-01 2021-06-01 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33637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1840.1A CN113363711A (zh) 2021-06-01 2021-06-01 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1840.1A CN113363711A (zh) 2021-06-01 2021-06-01 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3711A true CN113363711A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31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11840.1A Pending CN113363711A (zh) 2021-06-01 2021-06-01 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371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2378A (zh) * 2010-03-17 2012-12-05 诺基亚公司 用于在无线电信号定位系统中测试所接收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07458A (zh) * 2016-08-08 2016-12-07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669208A (zh) * 2020-05-29 2020-09-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选择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019248A (zh) * 2019-05-30 2020-1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448749A (zh) * 2019-09-03 2021-03-05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辐射体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637951A (zh) * 2020-12-31 2021-04-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2378A (zh) * 2010-03-17 2012-12-05 诺基亚公司 用于在无线电信号定位系统中测试所接收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07458A (zh) * 2016-08-08 2016-12-07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019248A (zh) * 2019-05-30 2020-1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448749A (zh) * 2019-09-03 2021-03-05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辐射体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669208A (zh) * 2020-05-29 2020-09-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选择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637951A (zh) * 2020-12-31 2021-04-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33337B2 (en) RSS-based DOA indoor location esti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Brás et al. A review of antennas for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s
US8643536B2 (en) Radio frequency positioning system for vehicles
EP3571785A1 (en)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location of first device based on known location of second device
US7880684B2 (en) Small aperture broadband localizing system
CN113067129B (zh) 天线装置、壳体、电子标签设备以及天线匹配方法
US20060114146A1 (en) Multi-targeting method and multi-targeting sensor device for locating short-range target objects in terms of distance and angle
CN112260717B (zh) 超宽带测量组件、装置和系统
US20110133988A1 (en) Radio arrival direction estimation device and radio arrival direction estimation method
CN106953157B (zh) 一种用于雷达传感器的天线装置
US20130265196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useful in connection with multipath
CN114208220A (zh) 使用uwb天线的位置测量装置
Jamlos et al. Adaptive beam steering of RLSA antenna with RFID technology
EP188480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argeting detection with a radar antenna
WO2000035124A2 (en) Dual antenna system
Sorrentino et al. Accurate FMCW radar-based indoor localization system
EP1157446A1 (en) Volumetric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
Benouakta et al. Antenna Characteristics Contributions to the Improvement of UWB Real-Time Locating Systems’ Reading Range and Multipath Mitigation
KR20100028892A (ko) 위치추적시스템의 태그용 안테나 장치
US20230305137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antennae for uwb ranging
CN113363711A (zh) 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KR20170119171A (ko) 레이더 센서 모듈
Kueppers et al.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Highly Integrated MillimeterWave MIMO Radar
WO2008118019A2 (en) Transponder system
CN217182422U (zh) 一种圆极化天线阵列、天线切换控制设备及天线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