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3400B -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3400B
CN113363400B CN202110614278.8A CN202110614278A CN113363400B CN 113363400 B CN113363400 B CN 113363400B CN 202110614278 A CN202110614278 A CN 202110614278A CN 113363400 B CN113363400 B CN 1133634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color
emitting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142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63400A (zh
Inventor
刘玉龙
季渊
潘仲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Yung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Yun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Yung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Yun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142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34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3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3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63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34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面板。有机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一发光层、第一功能层、第二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所述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为磷光发光材料;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三颜色荧光发光材料。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提高了有机发光器件的光色稳定性。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硅基(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因其具有亮度,色彩丰富、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和功耗低等优异的特点,使其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常用OLED显示面板基本采用WOLED+CF结构来实现图形的彩色化。WOLED器件为提高色域,通常采用RGB三个发光层来产生白光。WOLED器件由于存在三个不同的发光层,使得器件的光色容易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面板,以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光色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包括:
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一发光层、第一功能层、第二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所述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为磷光发光材料;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三颜色荧光发光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
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为0.1%-2%,所述第二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为3%-8%,所述第三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为3%-10%。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光层的总厚度小于或等于200埃。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子发光层、第二子发光层和第三子发光层,所述第一子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发光层邻近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子发光层包括第一颜色发光材料,所述第二子发光层包括第二颜色发光材料,所述第三子发光层包括第三颜色发光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发光层中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为1%-10%,所述第二子发光层中第二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为5%-15%,所述第三子发光层中第三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为3%-10%。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发光层的厚度为10-50埃,所述第二子发光层的厚度为10-50埃,所述第三子发光层的厚度为50-100埃。
可选的,所述第三颜色发光材料包括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
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的主体材料包括NPB、CPB、mCPB、HT081和HTM222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第一功能层为第一空穴传输层、第一电子传输层或电荷产生层。
可选的,有机发光器件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一发光层之间的第二功能层,以及设置于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发光层之间的第三功能层;
所述第二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和第二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注入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邻近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
所述第三功能层包括电子注入层和第二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注入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邻近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侧。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表面的多个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器件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彩色光阻层。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
形成第一电极层;
在第一电极层一侧形成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所述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为磷光发光材料;
在第一发光层远离第一电极层的一侧依次形成第一功能层、第二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三颜色荧光发光材料。
可选的,在第一电极层一侧形成第一发光层,包括:
在第一电极层一侧依次形成第一子发光层、第二子发光层和第三子发光层;其中,所述第一子发光层包括第一颜色发光材料,所述第二子发光层包括第二颜色发光材料,所述第三子发光层包括第三颜色发光材料。
可选的,在第一电极层一侧形成第一发光层,包括:
采用主体材料、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共蒸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层。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通过在第一发光层中设置第三颜色发光材料,使得低电压时有机发光器件的激子优先在第三颜色发光材料中复合,提高了第三颜色光在低电压时的发光效率,使得整个电压范围内有机发光器件的光色稳定。并且由于磷光发光材料可以利用75%的激子,而荧光材料只可以利用25%的激子,因此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层包括磷光第三颜色发光材料,整体上提高了第三颜色光的发光效率。并且,第二发光层采用第三颜色荧光发光材料,高压时部分激子在第二发光层处复合,避免第一发光层处激子太多产生三线态湮灭,提升器件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能带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有机发光器件的能带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WOLED器件光色容易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图1是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能带示意图,参考图1,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在低电压时激子的复合区在红色磷光发光层101和绿发磷光光层102的界面处,低电压下器件光色偏黄,即蓝光较弱,红绿光较强。随着电压的增加空穴向蓝色荧光发光层103传输的更多,然后蓝光光谱逐渐增强,红光光谱减弱,此时大量的空穴和电子在蓝色荧光发光层103发生复合,进而传输到红色磷光发光层101的电子也减少,红光的发光强度也逐渐降低。因此随电压的变化,有机发光器件的光色会发生变化,影响显示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示意图,参考图2,该有机发光器件包括:
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10、第一发光层20、第一功能层30、第二发光层40和第二电极层50;
第一发光层20包括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为磷光发光材料;第二发光层40包括第三颜色荧光发光材料。
其中,第一颜色发光材料可以为红色磷光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可以为绿色磷光发光材料,第三颜色发光材料可以为蓝色磷光发光材料。第一电极层10可以为阳极层,第二电极层20可以为阴极层。第一功能层30用于提升空穴或电子的传输效率,或者用于产生空穴或电子。第一发光层20可以为主体材料与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的混合层,也可以包括三个子发光层,每一子发光层包括一种颜色的发光材料。
图3是图2中有机发光器件的能带示意图,参考图3,由于第一发光层的主体材料204的空穴传输速率比发光材料快,因此空穴由第一电极层10到第一发光层后,第一颜色发光材料201、第二颜色发光材料202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203均能同时获得由主体材料204传输的空穴,而不会由于发光材料的位置影响空穴的捕获次序。由于第三颜色发光材料203的带隙较宽,其与第一功能层30的能级差更小,因此电子更容易被第三颜色发光材料203捕获,所以第三颜色发光材料203优先捕获电子,电子和空穴先在第三颜色发光材料203中复合。基于以上原因,在低电压下电子和空穴优先在第三颜色发光材料203中复合,进而也减少了电子向第一颜色发光材料201的传输,提高了低压时第三颜色光的发光效率,使得整个电压范围内有机发光器件的光色稳定。此外,高压时,部分激子在第二发光层40处复合,避免第一发光层处激子太多产生三线态湮灭,提升器件寿命。并且由于磷光发光材料可以利用75%的激子,而荧光材料只可以利用25%的激子,因此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三颜色发光材料203,整体上提高了第三颜色光的发光效率。
综上,本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通过在第一发光层中设置第三颜色发光材料,使得低电压时有机发光器件的激子优先在第三颜色发光材料中复合,提高了第三颜色光在低电压时的发光效率,使得整个电压范围内有机发光器件的光色稳定。并且由于磷光发光材料可以利用75%的激子,而荧光材料只可以利用25%的激子,因此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层包括磷光第三颜色发光材料,整体上提高了第三颜色光的发光效率。并且,第二发光层40采用第三颜色荧光发光材料,高压时部分激子在第二发光层40处复合,避免第一发光层处激子太多产生三线态湮灭,提升器件寿命。
可选的,第一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
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小于第二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且第二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小于第三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
具体的,参考图3,第一发光层20可以为主体材料与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的混合层。在制作时可以主体材料与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共同蒸镀形成第一发光层20。由于第三颜色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小于第二颜色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且第二颜色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小于第一颜色发光层的发光效率,并且由于显示面板中彩色光阻层CF的第三颜色光透过率最低,有机发光器件需要较多的第三颜色光,通过设置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小于第二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且第二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小于第三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可以提高第三颜色光的比例,保证有机发光器件发出的第一颜色光、第二颜色光和第三颜色光的配比符合显示需求。
可选的,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为0.1%-2%,第二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为3%-8%,第三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为3%-10%。
通过采用上述体积比保证有机发光器件发出的第一颜色光、第二颜色光和第三颜色光的配比符合显示需求的同时,保证有机发光器件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
可选的,第一发光层20的总厚度小于或等于200埃。
具体的,第一发光层20的厚度过厚会影响载激子的传输,影响第一发光层20中激子向发光材料的传输,从而影响发光材料的发光,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层20的总厚度小于或等于200埃,保证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均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示意图,可选的,参考图4,第一发光层20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子发光层21、第二子发光层22和第三子发光层23,第一子发光层21设置于第二子发光层22邻近第一电极层10的一侧;
第一子发光层21包括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子发光层22包括第二颜色发光材料,第三子发光层23包括第三颜色发光材料。
具体的,在制作第一发光层20时,可以蒸镀主体材料与第一颜色发光材料形成第一子发光层21,蒸镀主体材料与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形成第二子发光层22,蒸镀主体材料与第三颜色发光材料形成第三子发光层23。
可选的,第一子发光层21中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为1%-10%,第二子发光层22中第二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为5%-15%,第三子发光层23中第三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为3%-10%。
通过采用上述体积比保证有机发光器件发出的第一颜色光、第二颜色光和第三颜色光的配比符合显示需求的同时,保证有机发光器件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
可选的,第一子发光层21的厚度为10-50埃,第二子发光层22的厚度为10-50埃,第三子发光层23的厚度为50-100埃。
具体的,第一子发光层21、第二子发光层22和第三子发光层23的厚度过厚会影响激子向第一子发光层21的传输以及在第一子发光层21内的传输,从而影响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的发光,第一子发光层21、第二子发光层22和第三子发光层23过薄,会影响第一子发光层21、第二子发光层22和第三子发光层23的发光量,通过设置第一子发光层21的厚度为10-50埃,第二子发光层22的厚度为10-50埃,第三子发光层23的厚度为50-100埃,在保证第一子发光层21,第二子发光层22和第三子发光层23发出的光符合显示需求。
可选的,第三颜色发光材料包括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
第一发光层包括的主体材料包括NPB、CPB、mCPB、HT081和HTM222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第三颜色发光材料采用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进一步提高第三颜色光的发光效率。NPB、CPB、mCPB、HT081和HTM222具有较高的载流子传输效率,第一发光层采用上次材料作为主体材料,可以提高载流子传输速率,进而提高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三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一发光层采用的具体材料类型,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一发光层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
可选的,参考图4,第一功能层30为第一空穴传输层、第一电子传输层或电荷产生层。
具体的,有机发光器件为单层器件时,第一功能层30可以为第一空穴传输层或第一电子传输层,可以根据器件的空穴或电子传输需要确定,以提高器件的空穴传输速率或电子传输速率,从而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有机发光器件为多层器件时,第一功能层30可以为电荷产生层,为第一发光层20提供电子,为第二发光层40提供空穴。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示意图,可选的,参考图5,显示面板还包括:
设置于第一电极层10和第一发光层20之间的第二功能层70,以及设置于第二电极层50和第二发光层40之间的第三功能层60;
第二功能层70包括空穴注入层71和第二空穴传输层72,空穴注入层71设置于第二空穴传输层72邻近第一电极层10的一侧;
第三功能层60包括电子注入层61和第二电子传输层62,电子注入层61设置于第二电子传输层62邻近第二电极层50的一侧。
具体的,空穴注入层71用于提高空穴注入效率,第二空穴传输层72用于提高空穴传输速率,电子注入层61用于提高电子注入效率,第二电子传输层62用于提高电子传输速率。通过设置第二功能层70和第三功能层60,提高了空穴和电子的注入效率和传输速率,进一步提升了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参考图6,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0以及设置于基板100表面的多个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200;
还包括设置于有机发光器件200远离基板100一侧的彩色光阻层300。
具体的,彩色光阻层300可以包括红色光阻层、绿色光阻层和蓝色光阻层。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薄膜封装层400以及玻璃盖板500,薄膜封装层400覆盖有机发光器件200,用于保护有机发光器件200,避免水氧侵蚀,盖板玻璃500用于保护显示面板的其他器件,避免划伤或外力等损坏其他器件。
在制作显示面板时可以在基板100上形成多个有机发光器件200,然后依次形成薄膜封装层400、彩色光阻层和玻璃盖板500层,然后切割完成显示面板制作。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7,该方法包括:
S310、形成第一电极层;
S320、在第一电极层一侧形成第一发光层,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为磷光发光材料。
S330、在第一发光层远离第一电极层的一侧依次形成第一功能层、第二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三颜色荧光发光材料。
可选的,在第一电极层一侧形成第一发光层,包括:
在第一电极层一侧依次形成第一子发光层、第二子发光层和第三子发光层;其中,第一子发光层包括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子发光层包括第二颜色发光材料,第三子发光层包括第三颜色发光材料。
可选的,在第一电极层一侧形成第一发光层,包括:
采用主体材料、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共蒸形成第一发光层。
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与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属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详尽的技术细节详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一发光层、第一功能层、第二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一发光层为主体材料、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的混合层;所述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为磷光发光材料;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三颜色荧光发光材料;
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逐渐增大;
所述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为0.1%-2%,所述第二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为3%-8%,所述第三颜色发光材料的体积比为3%-10%;
其中,所述第一颜色为红色,所述第二颜色为绿色,所述第三颜色为蓝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层的总厚度小于或等于200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颜色发光材料包括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
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的主体材料包括NPB、CPB、mCPB、HT081和HTM222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功能层为第一空穴传输层、第一电子传输层或电荷产生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一发光层之间的第二功能层,以及设置于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发光层之间的第三功能层;
所述第二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和第二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注入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邻近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
所述第三功能层包括电子注入层和第二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注入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邻近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侧。
6.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表面的多个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器件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彩色光阻层。
7.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用于形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第一电极层;
在第一电极层一侧形成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所述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为磷光发光材料;
在第一发光层远离第一电极层的一侧依次形成第一功能层、第二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三颜色荧光发光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电极层一侧形成第一发光层,包括:
采用主体材料、第一颜色发光材料、第二颜色发光材料和第三颜色发光材料共蒸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层。
CN202110614278.8A 2021-06-02 2021-06-02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Active CN1133634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4278.8A CN113363400B (zh) 2021-06-02 2021-06-02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4278.8A CN113363400B (zh) 2021-06-02 2021-06-02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3400A CN113363400A (zh) 2021-09-07
CN113363400B true CN113363400B (zh) 2022-08-09

Family

ID=77531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14278.8A Active CN113363400B (zh) 2021-06-02 2021-06-02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340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72644A (ko) * 2008-12-22 2010-07-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JP6107657B2 (ja) * 2011-09-02 2017-04-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102081116B1 (ko) * 2012-09-06 2020-02-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8987594B (zh) * 2018-06-29 2020-06-1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和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3400A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77563B1 (ko)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US10741781B2 (en) Whi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I527211B (zh)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8692456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ode
CN100565970C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KR101135541B1 (ko) 유기 발광 장치
KR101786881B1 (ko)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JP2003229272A (ja) 有機el素子
KR101777124B1 (ko)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160067545A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소자
JP2023534085A (ja) 量子ドット発光構造、量子ドット発光構造の製作方法、アレイ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CN113363400B (zh)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TWI556486B (zh) 白光有機發光二極體
WO2021233130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面板
KR20070101516A (ko) 백색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6173050A (ja) 有機el素子
KR100760901B1 (ko) 백색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CN101931059B (zh) 一种双导电极、基于双导电极的oled器件及制备方法
JP2007335590A (ja) 有機el素子
KR20120105629A (ko) 흡열 에너지 전이의 보조 도판트를 적용한 단일 발광층 백색 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KR101333810B1 (ko) 하이브리드 백색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10635056B (zh) 一种oled器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JP2006107790A (ja)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100752887B1 (ko) 유기 전계발광 소자 및 유기 전계발광 디스플레이
KR20160067668A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소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