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3072A - 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3072A
CN113363072A CN202110644110.1A CN202110644110A CN113363072A CN 113363072 A CN113363072 A CN 113363072A CN 202110644110 A CN202110644110 A CN 202110644110A CN 113363072 A CN113363072 A CN 113363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air
winding
heating cavity
self
wind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41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夏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6441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30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3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307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94Tensioning or brak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包括绕线机本体,绕线机本体右侧的后部设置有排杆组,排杆组上固定有放线架,放线架上转动连接有放线轮,放线轮上卷绕有热风自粘线,绕线机本体右侧的前部设置有绕线轴,绕线轴的右端设置有绕线部,放线架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臂,转动臂远离放线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张紧轮,张紧轮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用于供热风自粘线卡入的环形槽;放线架朝向转动臂的一侧设置有盲孔,盲孔中设置有套装在支撑轴外部的扭簧,扭簧用于驱动转动臂远离放线架的一端向上转动;本发明能够避免绕制到绕线轴上后的自粘线圈中的每股热风自粘线存在松紧度不一致的现象。

Description

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
背景技术
在自粘线圈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绕线机来绕制自粘线圈,即由绕线机内部的放线轮送出的热风自粘线经绕线机内部的绕线轴绕制后,能够在绕线轴上形成自粘线圈,此外,在自粘线圈绕制完成后,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将自粘线圈从绕线轴上取下,接着需要通过人工手持热风枪的方式实现对绕制完成后的自粘线圈的加热,自粘线圈被加热后,相邻的两股热风自粘线能够相互粘结,以避免自粘线圈出现松散的现象;但是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绕线机在绕制自粘线圈时,由于现有的绕线机中不具备用于张紧由绕线机内部的放线轮送出的热风自粘线的张紧结构,这样一来,容易导致绕制到绕线轴上后的自粘线圈中的每股热风自粘线存在松紧度不一致的现象,从而会影响生产完成后的自粘线圈的产品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通过转动臂、张紧轮和扭簧的设置,张紧轮能够实时调整由放线轮送出的热风自粘线的张紧度,以使由放线轮送出的热风自粘线的张紧度始终保持一致,这样一来,能够避免绕制到绕线轴上后的自粘线圈中的每股热风自粘线存在松紧度不一致的现象,从而能够确保生产完成后的自粘线圈的产品性能。
本发明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包括绕线机本体,绕线机本体右侧的后部设置有排杆组,排杆组上固定有放线架,放线架上转动连接有放线轮,放线轮上卷绕有热风自粘线,绕线机本体右侧的前部设置有绕线轴,绕线轴的右端设置有绕线部,绕线轴转动时,绕线部用于将从放线轮引出的热风自粘线绕制成线圈,放线架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臂,转动臂远离放线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张紧轮,张紧轮的轴线与放线轮的轴线平行,张紧轮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用于供热风自粘线卡入的环形槽;放线架朝向转动臂的一侧设置有盲孔,盲孔的内底部上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远离盲孔内底部的一端伸出于盲孔外,转动臂朝向放线架的一端套装在支撑轴的外部并与支撑轴转动连接,支撑轴远离盲孔内底部的一端设置有外径小于支撑轴的螺杆,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阻挡转动臂以防止转动臂脱离支撑轴的螺帽,盲孔中设置有套装在支撑轴外部的扭簧,扭簧用于驱动转动臂远离放线架的一端向上转动,扭簧的一端与设置在盲孔内底部上的第一插孔配合插接,扭簧的另一端与设置在转动臂上的第二插孔配合插接。
本发明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中,绕线机本体右侧的后部固定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滑动连接有滑块,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块沿绕线轴的轴向方向往复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滑块的前部设置有右侧开口的第一加热腔,滑块前部的左侧设置有与第一加热腔连通的通孔,绕线轴穿设在通孔中,通孔的孔壁与绕线轴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通孔的内径小于绕制完成后的线圈的外径,滑块上固定有热风枪,热风枪与绕线机本体中的控制器电连接,第一加热腔与热风枪的热风出口连通;绕线机本体右侧的前部固定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上固定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朝向滑块的一侧固定有端盖,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端盖沿绕线轴的轴向方向往复移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端盖以使端盖与滑块抵靠后,端盖用于封闭第一加热腔右侧的开口,端盖中设置有左侧开口的第二加热腔,端盖中设置有与第二加热腔连通的出风孔;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提高对自粘线圈的加热效果,以使得自粘线圈中相邻的两股热风自粘线能够可靠地粘结,即能够有效避免自粘线圈出现松散的现象,而且对于自粘线圈的加热能够通过机械化的方式自动完成,从而能够提高自粘线圈的生产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中,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均为圆形状结构,第一加热腔、第二加热腔和通孔均与绕线轴同轴设置;通过将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均设置为圆形状结构后,当热风枪吹出的热风进入到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中后,进入到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中的热风能够更好地产生旋转效应,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绕制完成后的自粘线圈的周向加热。
本发明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中,滑块中设置有进风孔,进风孔与第一加热腔连通,进风孔位于第一加热腔后侧的上部,进风孔的后端连接有接头,接头通过热风管与热风枪的热风出口连通;出风孔位于第二加热腔后侧的下部;通过将进风孔设置在第一加热腔后侧的上部且将出风孔设置在第二加热腔后侧的下部后,能够使得热风可靠地流经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并使得热风更好地产生旋转效应,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绕制完成后的自粘线圈的周向加热。
本发明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中,进风孔沿第一加热腔的切线方向延伸,出风孔沿第二加热腔的切线方向延伸;通过将进风孔设置为沿第一加热腔的切线方向延伸的结构后,由进风孔进入的热风在撞击第一加热腔的内壁后,由于第一加热腔为圆形状结构,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使得热风产生旋转效应,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绕制完成后的自粘线圈的周向加热,此外,由于第二加热腔为圆形状结构,这样一来,能够辅助进入到第二加热腔中的热风产生旋转效应,以提高对绕制完成后的自粘线圈的周向加热效果,通过将出风孔设置为沿第二加热腔的切线方向延伸的结构后,方便对自粘线圈加热完成后且产生了旋转效应的热风排出到端盖外。
本发明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中,端盖朝向滑块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与第二加热腔同轴设置,端盖与滑块抵靠后,环形凸台用于插入到第一加热腔中,环形凸台插入到第一加热腔中后,环形凸台的外周壁与第一加热腔的内周壁相贴;通过环形凸台的设置,在端盖与滑块抵靠后,环形凸台能够插入到第一加热腔中,且环形凸台的外周壁能够与第一加热腔的内周壁相贴,这样一来,能够提高端盖与滑块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进入到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中的热风从端盖和滑块之间的间隙漏出,此外,本发明在环形凸台朝向滑块一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环形倒角面,这样一来,方便环形凸台插入到第一加热腔中。
本发明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中,滑块后侧的底部固定有两个呈前后方向分布的滑动座,第一支架上固定有两根呈前后方向分布的滑轨,每根滑轨均沿绕线轴的轴向方向延伸,每个滑动座均与其中一根滑轨滑动连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滑块能够可靠地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架上。
本发明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丝杆和螺母套,伺服电机与绕线机本体中的控制器电连接,伺服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架上,螺母套穿设在滑块中且与滑块固定连接,第一支架上固定有轴承座,丝杆穿设在螺母套中且与螺母套螺纹连接,丝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丝杆的另一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通过采用这种第一驱动机构后,当伺服电机带动丝杆朝一个方向转动时,在丝杆和螺母套的配合作用下,能够使得滑块朝靠近端盖的一侧滑动,当伺服电机带动丝杆朝另一个方向转动时,在丝杆和螺母套的配合作用下,能够使得滑块朝远离端盖的一侧滑动,此外,滑块的滑动行程能够由伺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的圈数控制。
本发明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导杆气缸,导杆气缸固定在第二支架上,第三支架与导杆气缸的驱动端固定,导杆气缸用于驱动端盖沿绕线轴的轴向方向往复移动;通过采用这种第二驱动机构后,当导杆气缸的活塞杆伸展时,导杆气缸能够带动端盖朝远离滑块的一侧移动,当导杆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时,导杆气缸能够带动端盖朝靠近滑块的一侧移动,且能够使得端盖与滑块抵靠。
本发明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中,第二支架上固定有接料盘,接料盘由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接料盘位于绕线部的下方;通过接料盘的设置,当滑块将绕制完成后且在经热风加热后的自粘线圈从绕线部上推落后,自粘线圈能够落到接料盘上,当接料盘的前侧放置有物料箱时,落到接料盘上的自粘线圈能够滑落到物料箱中,即能够给自粘线圈的出料带来方便。
本发明通过转动臂、张紧轮和扭簧的设置,张紧轮能够实时调整由放线轮送出的热风自粘线的张紧度,以使由放线轮送出的热风自粘线的张紧度始终保持一致,这样一来,能够避免绕制到绕线轴上后的自粘线圈中的每股热风自粘线存在松紧度不一致的现象,从而能够确保生产完成后的自粘线圈的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处于第一个视角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其中一个部分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个部分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处于第二个视角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处于第三个视角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处于第四个视角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处于第五个视角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包括绕线机本体1,绕线机本体1右侧的后部设置有排杆组11,排杆组11上固定有放线架12,放线架12上转动连接有放线轮2,放线轮2上卷绕有热风自粘线,绕线机本体1右侧的前部设置有绕线轴13,绕线轴13的右端设置有绕线部131,绕线轴13转动时,绕线部131用于将从放线轮2引出的热风自粘线绕制成线圈,放线架1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臂14,转动臂14远离放线架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张紧轮15,张紧轮15的轴线与放线轮2的轴线平行,张紧轮15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用于供热风自粘线卡入的环形槽151;放线架12朝向转动臂14的一侧设置有盲孔121,盲孔121的内底部上设置有支撑轴122,支撑轴122远离盲孔121内底部的一端伸出于盲孔121外,转动臂14朝向放线架12的一端套装在支撑轴122的外部并与支撑轴122转动连接,支撑轴122远离盲孔121内底部的一端设置有外径小于支撑轴122的螺杆123,螺杆123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阻挡转动臂14以防止转动臂14脱离支撑轴122的螺帽124,盲孔121中设置有套装在支撑轴122外部的扭簧16,扭簧16用于驱动转动臂14远离放线架12的一端向上转动,扭簧16的一端与设置在盲孔121内底部上的第一插孔125配合插接,扭簧16的另一端与设置在转动臂14上的第二插孔141配合插接;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后,当放线轮引出的热风自粘线的端部绕经张紧轮的上部并通过绕线部绕制自粘线圈的过程中,如从放线轮引出的热风自粘线出现松弛现象时,转动臂远离放线架的一端能够在扭簧的驱动下向上转动,此时,即可提高从放线轮引出的热风自粘线的张紧度,如从放线轮引出的热风自粘线出现张紧度过高的现象时,转动臂远离放线架的一端能够克服扭簧的扭力并向下转动,此时,即可降低从放线轮引出的热风自粘线的张紧度;通过上述过程后,张紧轮能够实时且动态地调整由放线轮送出的热风自粘线的张紧度,以使由放线轮送出的热风自粘线的张紧度始终保持一致,这样一来,能够避免绕制到绕线轴上后的自粘线圈中的每股热风自粘线存在松紧度不一致的现象,从而能够确保生产完成后的自粘线圈的产品性能。
绕线机本体1右侧的后部固定有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上滑动连接有滑块4,第一支架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块4沿绕线轴13的轴向方向往复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滑块4的前部设置有右侧开口的第一加热腔41,滑块4前部的左侧设置有与第一加热腔41连通的通孔42,绕线轴13穿设在通孔42中,通孔42的孔壁与绕线轴13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通孔42的内径小于绕制完成后的线圈的外径,滑块4上固定有热风枪5,热风枪5与绕线机本体1中的控制器电连接,第一加热腔41与热风枪5的热风出口连通;绕线机本体1右侧的前部固定有第二支架6,第二支架6上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上固定有第三支架7,第三支架7朝向滑块4的一侧固定有端盖8,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端盖8沿绕线轴13的轴向方向往复移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端盖8以使端盖8与滑块4抵靠后,端盖8用于封闭第一加热腔41右侧的开口,端盖8中设置有左侧开口的第二加热腔81,端盖8中设置有与第二加热腔81连通的出风孔82;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提高对自粘线圈的加热效果,以使得自粘线圈中相邻的两股热风自粘线能够可靠地粘结,即能够有效避免自粘线圈出现松散的现象,而且对于自粘线圈的加热能够通过机械化的方式自动完成,从而能够提高自粘线圈的生产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第一加热腔41和第二加热腔81均为圆形状结构,第一加热腔41、第二加热腔81和通孔42均与绕线轴13同轴设置;通过将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均设置为圆形状结构后,当热风枪吹出的热风进入到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中后,进入到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中的热风能够更好地产生旋转效应,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绕制完成后的自粘线圈的周向加热。
滑块4中设置有进风孔43,进风孔43与第一加热腔41连通,进风孔43位于第一加热腔41后侧的上部,进风孔43的后端连接有接头44,接头44通过热风管45与热风枪5的热风出口连通;出风孔82位于第二加热腔81后侧的下部;通过将进风孔设置在第一加热腔后侧的上部且将出风孔设置在第二加热腔后侧的下部后,能够使得热风可靠地流经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并使得热风更好地产生旋转效应,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绕制完成后的自粘线圈的周向加热。
进风孔43沿第一加热腔41的切线方向延伸,出风孔82沿第二加热腔81的切线方向延伸;通过将进风孔设置为沿第一加热腔的切线方向延伸的结构后,由进风孔进入的热风在撞击第一加热腔的内壁后,由于第一加热腔为圆形状结构,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使得热风产生旋转效应,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绕制完成后的自粘线圈的周向加热,此外,由于第二加热腔为圆形状结构,这样一来,能够辅助进入到第二加热腔中的热风产生旋转效应,以提高对绕制完成后的自粘线圈的周向加热效果,通过将出风孔设置为沿第二加热腔的切线方向延伸的结构后,方便对自粘线圈加热完成后且产生了旋转效应的热风排出到端盖外。
端盖8朝向滑块4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台83,环形凸台83与第二加热腔81同轴设置,端盖8与滑块4抵靠后,环形凸台83用于插入到第一加热腔41中,环形凸台83插入到第一加热腔41中后,环形凸台83的外周壁与第一加热腔41的内周壁相贴;通过环形凸台的设置,在端盖与滑块抵靠后,环形凸台能够插入到第一加热腔中,且环形凸台的外周壁能够与第一加热腔的内周壁相贴,这样一来,能够提高端盖与滑块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进入到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中的热风从端盖和滑块之间的间隙漏出,此外,本发明在环形凸台朝向滑块一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环形倒角面,这样一来,方便环形凸台插入到第一加热腔中。
滑块4后侧的底部固定有两个呈前后方向分布的滑动座46,第一支架3上固定有两根呈前后方向分布的滑轨31,每根滑轨31均沿绕线轴13的轴向方向延伸,每个滑动座46均与其中一根滑轨31滑动连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滑块能够可靠地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架上。
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91、丝杆92和螺母套93,伺服电机91与绕线机本体1中的控制器电连接,伺服电机91固定在第一支架3上,螺母套93穿设在滑块4中且与滑块4固定连接,第一支架3上固定有轴承座94,丝杆92穿设在螺母套93中且与螺母套93螺纹连接,丝杆9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95与伺服电机9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丝杆92的另一端与轴承座94转动连接;通过采用这种第一驱动机构后,当伺服电机带动丝杆朝一个方向转动时,在丝杆和螺母套的配合作用下,能够使得滑块朝靠近端盖的一侧滑动,当伺服电机带动丝杆朝另一个方向转动时,在丝杆和螺母套的配合作用下,能够使得滑块朝远离端盖的一侧滑动,此外,滑块的滑动行程能够由伺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的圈数控制。
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导杆气缸61,导杆气缸61固定在第二支架6上,第三支架7与导杆气缸61的驱动端固定,导杆气缸61用于驱动端盖8沿绕线轴13的轴向方向往复移动;通过采用这种第二驱动机构后,当导杆气缸的活塞杆伸展时,导杆气缸能够带动端盖朝远离滑块的一侧移动,当导杆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时,导杆气缸能够带动端盖朝靠近滑块的一侧移动,且能够使得端盖与滑块抵靠。
第二支架6上固定有接料盘62,接料盘62由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接料盘62位于绕线部131的下方;通过接料盘的设置,当滑块将绕制完成后且在经热风加热后的自粘线圈从绕线部上推落后,自粘线圈能够落到接料盘上,当接料盘的前侧放置有物料箱时,落到接料盘上的自粘线圈能够滑落到物料箱中,即能够给自粘线圈的出料带来方便。
在使用本发明绕制自粘线圈时,可采用以下步骤:
步骤S1,通过人工的方式将从放线轮2引出的热风自粘线的端部绕经张紧轮15的上部后引到绕线轴13右端的绕线部131上并在绕线部131上缠绕一圈;
步骤S2,通过操作绕线机本体上的控制台来启动绕线机本体,绕线机本体带动绕线轴13转动,同时,随着排杆组11带动放线轮2的往复移动,热风自粘线被逐渐绕制到绕线部131上;
步骤S3,绕线机本体1带动绕线轴13转动设定圈数后,绕线轴13停止转动,绕线部131上形成绕制完成后的自粘线圈,同时排杆组11带动放线轮2移动复位;上述绕线机本体1带动绕线轴13转动的圈数可根据线圈的匝数和层数在绕线机本体1中设定;
步骤S4,通过人工的方式将位于绕线部131上的自粘线圈与放线轮2之间的热风自粘线剪断;
步骤S5,将位于绕线部131上的自粘线圈的两个端部藏入到第一加热腔41中,随后通过操作绕线机本体上的控制台使得绕线机本体进入到对位于绕线部131上的自粘线圈进行加热的模式;
步骤S6,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端盖8朝靠近滑块4的一侧移动并使得端盖8与滑块4抵靠;
步骤S7,绕线机本体启动热风枪5,热风枪5吹出的热风进入到第一加热腔41和第二加热腔81中,进入到第一加热腔41和第二加热腔81中的热风对位于绕线部131上的自粘线圈进行加热,热风对位于绕线部131上的自粘线圈进行加热后,热风通过出风孔排出;
步骤S8,热风枪5对位于绕线部131上的自粘线圈加热一段时间后,绕线机本体关闭热风枪5,同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端盖8朝远离滑块4的一侧移动并使得端盖8移动复位;上述一段时间为5-10秒,该一段时间可在绕线机本体的控制台上设定;
步骤S9,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滑块4朝靠近端盖8的一侧滑动一段距离,此时,位于绕线部131上的自粘线圈从绕线部131上被推落,自粘线圈从绕线部131上被推落后,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滑块4朝远离端盖8的一侧滑动并使得滑块4滑动复位;由于位于滑块4中的通孔42的内径小于绕制完成后的自粘线圈的外径,这样一来,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滑块4朝靠近端盖8的一侧滑动的过程中,自粘线圈的端部首先能够与第一加热腔的内端面相抵,并随着滑块4的持续移动,自粘线圈能够从绕线部131上被推落,此外,上述一段距离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只需要保证滑块能够将自粘线圈从绕线部上推落即可,另外,本发明中采用的第一驱动机构中的驱动源是伺服电机,滑块滑动的一段距离可换算成伺服电机转动的圈数,这样一来,只需要在绕线机本体中的控制台上设定伺服电机的转动圈数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包括绕线机本体(1),所述绕线机本体(1)右侧的后部设置有排杆组(11),所述排杆组(11)上固定有放线架(12),所述放线架(12)上转动连接有放线轮(2),所述放线轮(2)上卷绕有热风自粘线,所述绕线机本体(1)右侧的前部设置有绕线轴(13),所述绕线轴(13)的右端设置有绕线部(131),所述绕线轴(13)转动时,所述绕线部(131)用于将从放线轮(2)引出的热风自粘线绕制成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架(1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臂(14),所述转动臂(14)远离放线架(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张紧轮(15),所述张紧轮(15)的轴线与放线轮(2)的轴线平行,所述张紧轮(15)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用于供热风自粘线卡入的环形槽(151);所述放线架(12)朝向转动臂(14)的一侧设置有盲孔(121),所述盲孔(121)的内底部上设置有支撑轴(122),所述支撑轴(122)远离盲孔(121)内底部的一端伸出于盲孔(121)外,所述转动臂(14)朝向放线架(12)的一端套装在支撑轴(122)的外部并与支撑轴(12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122)远离盲孔(121)内底部的一端设置有外径小于支撑轴(122)的螺杆(123),所述螺杆(123)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阻挡转动臂(14)以防止转动臂(14)脱离支撑轴(122)的螺帽(124),所述盲孔(121)中设置有套装在支撑轴(122)外部的扭簧(16),所述扭簧(16)用于驱动转动臂(14)远离放线架(12)的一端向上转动,所述扭簧(16)的一端与设置在盲孔(121)内底部上的第一插孔(125)配合插接,所述扭簧(16)的另一端与设置在转动臂(14)上的第二插孔(141)配合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本体(1)右侧的后部固定有第一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3)上滑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第一支架(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块(4)沿绕线轴(13)的轴向方向往复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滑块(4)的前部设置有右侧开口的第一加热腔(41),所述滑块(4)前部的左侧设置有与第一加热腔(41)连通的通孔(42),所述绕线轴(13)穿设在通孔(42)中,所述通孔(42)的孔壁与绕线轴(13)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通孔(42)的内径小于绕制完成后的线圈的外径,所述滑块(4)上固定有热风枪(5),所述热风枪(5)与绕线机本体(1)中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腔(41)与热风枪(5)的热风出口连通;所述绕线机本体(1)右侧的前部固定有第二支架(6),所述第二支架(6)上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上固定有第三支架(7),所述第三支架(7)朝向滑块(4)的一侧固定有端盖(8),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端盖(8)沿绕线轴(13)的轴向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端盖(8)以使端盖(8)与滑块(4)抵靠后,所述端盖(8)用于封闭第一加热腔(41)右侧的开口,所述端盖(8)中设置有左侧开口的第二加热腔(81),所述端盖(8)中设置有与第二加热腔(81)连通的出风孔(8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腔(41)和第二加热腔(81)均为圆形状结构,所述第一加热腔(41)、第二加热腔(81)和通孔(42)均与绕线轴(13)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中设置有进风孔(43),所述进风孔(43)与第一加热腔(41)连通,所述进风孔(43)位于第一加热腔(41)后侧的上部,所述进风孔(43)的后端连接有接头(44),所述接头(44)通过热风管(45)与热风枪(5)的热风出口连通;所述出风孔(82)位于第二加热腔(81)后侧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43)沿第一加热腔(41)的切线方向延伸,所述出风孔(82)沿第二加热腔(81)的切线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8)朝向滑块(4)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台(83),所述环形凸台(83)与第二加热腔(81)同轴设置,所述端盖(8)与所述滑块(4)抵靠后,所述环形凸台(83)用于插入到第一加热腔(41)中,所述环形凸台(83)插入到第一加热腔(41)中后,所述环形凸台(83)的外周壁与第一加热腔(41)的内周壁相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后侧的底部固定有两个呈前后方向分布的滑动座(46),所述第一支架(3)上固定有两根呈前后方向分布的滑轨(31),每根所述滑轨(31)均沿绕线轴(13)的轴向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滑动座(46)均与其中一根滑轨(31)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91)、丝杆(92)和螺母套(93),所述伺服电机(91)与绕线机本体(1)中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伺服电机(91)固定在第一支架(3)上,所述螺母套(93)穿设在滑块(4)中且与滑块(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上固定有轴承座(94),所述丝杆(92)穿设在螺母套(93)中且与螺母套(93)螺纹连接,所述丝杆(9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95)与伺服电机(9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丝杆(92)的另一端与轴承座(94)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导杆气缸(61),所述导杆气缸(61)固定在第二支架(6)上,所述第三支架(7)与导杆气缸(61)的驱动端固定,所述导杆气缸(61)用于驱动端盖(8)沿绕线轴(13)的轴向方向往复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6)上固定有接料盘(62),所述接料盘(62)由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所述接料盘(62)位于绕线部(131)的下方。
CN202110644110.1A 2021-06-09 2021-06-09 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 Withdrawn CN1133630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4110.1A CN113363072A (zh) 2021-06-09 2021-06-09 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4110.1A CN113363072A (zh) 2021-06-09 2021-06-09 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3072A true CN113363072A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33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4110.1A Withdrawn CN113363072A (zh) 2021-06-09 2021-06-09 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30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4416A (zh) * 2022-03-02 2022-06-10 朱浩 一种网络工程用分线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4416A (zh) * 2022-03-02 2022-06-10 朱浩 一种网络工程用分线盒
CN114614416B (zh) * 2022-03-02 2024-03-22 威海万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工程用分线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7374B2 (en) Automatic annular winding machine
CN113363072A (zh) 具有热风自粘线张紧结构的绕线机
CN110054025B (zh) 一种金属线收卷装置
CN105746072A (zh) 一种具有便捷绕线结构的打草头
CN112355184A (zh) 一种消防泵组装设备及其组装工艺
CN109850677A (zh) 摇绞机
CN108455373A (zh) 一种卷丝设备及其收丝方法
CN209515446U (zh) 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
CN113460805B (zh) 一种和纸纱络纱电清上蜡技术装置
CN113327763A (zh) 自粘线圈用绕线机
CN113314334A (zh) 自粘线圈的绕制方法
CN107731513A (zh) 绕线机构及其绕线方法
CN208643953U (zh) 钢丝缠绕机
WO2007042087A1 (de) Fadenabzugseinrichtung für eine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 textilmaschine
CN210558695U (zh) 一种自动缠线机
CN109353888A (zh) 一种便捷式纺织绕线机
CN211062526U (zh) 一种立式高速包带机
CN113040456A (zh) 仿真树木连续生产装置
CN208655416U (zh) 线圈弹簧自动剥线装置
CN216971558U (zh) 一种自动断丝替换的收卷装置
CN215248698U (zh) 一种防止偏移的玻璃纤维丝卷绕装置
CN111304757A (zh) 一种基于化学纤维的纺丝制作设备
KR200379950Y1 (ko) 비드테이프 및 그 제조장치
CN220744937U (zh) 一种具有弹性夹持组件的线缆加工盘
CN218114639U (zh) 一种化妆刷毛丝的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