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3824A - 取料机及其配重架装卸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取料机及其配重架装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3824A
CN113353824A CN202110729732.4A CN202110729732A CN113353824A CN 113353824 A CN113353824 A CN 113353824A CN 202110729732 A CN202110729732 A CN 202110729732A CN 113353824 A CN113353824 A CN 1133538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main body
connecting piece
counterweight frame
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97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53824B (zh
Inventor
李奉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Tianjin Por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Tianjin Por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Tianjin Por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Tianjin Por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2973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538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53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3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538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38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72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 B66C23/74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separate from ji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72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 B66C23/74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separate from jib
    • B66C23/76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separate from jib and movable to take account of variations of load or of variations of length of ji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料机及其配重架装卸方法,取料机包括主体、悬臂、配重架,悬臂安装在主体远离地面的一端上;配重架能够拆卸地连接在主体远离地面的一端上,配重架能够通过取料机配重架装卸方法拆卸,配重架与悬臂相背对设置;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主体和配重架,连接件能够调节主体和配重架之间的距离。装卸配重架时,获取悬臂与配重架的初始状态;设置连接件连接取料机的主体和配重架;根据初始状态调节连接件的长度以调节主体和配重架之间的距离,并保持悬臂平衡。在配重架的装卸过程中,仅用到了连接件便完成了配重架的装卸,极大地简化了取料机配重架的装卸流程。

Description

取料机及其配重架装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取料机及其配重架装卸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取料机主体上设置有悬臂后,取料机的重心会发生偏移,继而导致取料机主体发生倾斜。为了平衡悬臂对主体的倾斜作用力,通常在取料机主体上背对悬臂的一侧上设置有配重架。配重架能够平衡悬臂给取料机主体带来的倾斜作用力。目前取料机的配重架更换流程复杂,需要多个设备和大量人工进行配合。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配重架更换流程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取料机及其配重架装卸方法。
一种取料机的配重架装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悬臂与配重架的初始状态;其中,所述悬臂安装在主体上,所述配重架位于所述主体背向所述悬臂的另一侧上;
设置连接件连接取料机的主体和所述配重架;
根据所述初始状态调节所述连接件的长度以调节所述主体和所述配重架之间的距离,并保持所述悬臂平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悬臂与配重架的初始状态之后,包括:
若所述初始状态为所述配重架与所述主体分离的分离状态;
所述根据所述初始状态调节所述连接件的长度以调节所述主体和所述配重架之间的距离,并保持所述悬臂平衡,包括:
根据所述分离状态调节所述连接件长度减小,并保持所述悬臂平衡;直至所述配重架移动至所述主体处;
安装所述配重架在所述主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悬臂与配重架的初始状态之后,包括:
若所述初始状态为所述配重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连接状态;其中,所述配重架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上;
所述根据所述初始状态调节所述连接件的长度以调节所述主体和所述配重架之间的距离,并保持所述悬臂平衡,包括:
根据所述连接状态分离所述主体和所述配重架,调节所述连接件长度增加以控制所述配重架朝向地面移动,并保持所述悬臂平衡;直至所述配重架放置在地面上;
分离所述配重架和所述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保持所述悬臂平衡,包括:
获取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悬臂对所述主体作用力的合力为装卸合力;
当所述装卸合力为零,则所述悬臂保持平衡;
当所述装卸合力不为零,则调节所述连接件对所述主体的作用力,直至所述悬臂保持平衡。
具体地,调节所述连接件长度增加以控制所述配重架朝向地面移动之后,还包括:
获取增加所述连接件长度的速度为释放速度;
所述当所述装卸合力为零,则所述悬臂保持平衡,包括:
当所述装卸合力为零,则保持当前的所述释放速度;
所述当所述装卸合力不为零,则调节所述连接件对所述主体的作用力,直至所述悬臂保持平衡,包括:
当所述连接件对主体的作用力大于所述悬臂对主体的作用力,则提高所述释放速度,直至所述装卸合力为零;
当所述连接件对主体的作用力小于所述悬臂对主体的作用力,则降低所述释放速度,直至所述装卸合力为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持所述悬臂平衡,包括:
获取所述悬臂在所述配重架朝向地面移动过程中的状态为拆卸状态;
若所述悬臂在所述拆卸状态下相较于所述悬臂在所述初始状态下向朝向地面发生倾斜,则增大所述连接件对所述主体的作用力,直至所述悬臂保持平衡;
若所述悬臂在所述拆卸状态下相较于所述悬臂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朝远离地面发生倾斜,则减小所述连接件对所述主体的作用力,直至所述悬臂保持平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所述配重架在地面上之前,包括:
连接备用配重架在所述连接件上;其中,所述备用配重架的重量和所述配重架的重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备用配重架在所述连接件上,包括:
获取所述配重架相对地面的压力数据为第一压力数值;
当所述第一压力数值为非零值时,停止调节所述连接件的长度,并连接所述备用配重架在所述连接件上。
具体地,所述连接所述备用配重架在所述连接件上,包括:
连接所述备用配重架在所述第一调节件上;其中,所述第一调节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调节件能够调节所述备用配重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第二调节件,所述配重架连接在所述第二调节件上,所述第二调节件能够调节所述配重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
控制第一调节件缩短所述备用配重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并控制所述第二调节件增大所述配重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
获取所述备用配重架相对地面的压力数据为第二压力数值;
当所述第二压力数值为零时,停止控制所述第一调节件缩短所述备用配重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
当所述第一压力数值不再增大时,停止控制所述第二调节件增大所述配重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
一种取料机,包括主体、悬臂、配重架和连接件,所述悬臂安装在所述主体远离地面的一端上;所述配重架能够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主体远离地面的一端上,且所述配重架位于所述主体背向所述悬臂的另一侧上,所述配重架能够通过如上所述取料机配重架装卸方法相对于所述主体拆卸。
上述取料机及其配重架装卸方法,配重架安装在主体上,而配重架位于主体背向悬臂的另一侧上,配重架能够使悬臂相对地面保持平衡,悬臂相对地面平衡的状态即为悬臂的初始状态。悬臂的初始状态由配重架的重量决定,配重架的重量通过连接件传递至主体上,继而使主体上的悬臂保持初始状态。由于连接件能够调节配重架与连接件之间的距离,进而便于施工人员进行配重架的装卸操作。而在配重架相对主体的距离发生变化时,配重架的重量能够通过连接件传递到主体上,使悬臂保持平衡。同时,在配重架的装卸过程中,仅用到了连接件便完成了配重架的装卸,极大地简化了取料机配重架的装卸流程,降低了配重架装卸的人工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取料机配重架装卸方法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取料机配重架装卸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的取料机配重架装卸方法的局部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的取料机配重架装卸方法的局部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一实施例中的取料机,包括主体、悬臂和配重架,所述悬臂安装在所述主体远离地面的一端上;所述配重架能够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主体远离地面的一端上,且所述配重架位于所述主体背向所述悬臂的另一侧上,所述配重架能够通过取料机配重架装卸方法相对于所述主体拆卸。
参阅图1,一实施例中,所述取料机的配重架装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悬臂与配重架的初始状态;其中,所述悬臂安装在主体上,所述配重架位于所述主体背向所述悬臂的另一侧上;
步骤S200:设置连接件连接取料机的主体和所述配重架;
步骤S300:根据所述初始状态调节所述连接件的长度以调节所述主体和所述配重架之间的距离,并保持所述悬臂平衡。
配重架安装在主体上,而配重架位于主体背向悬臂的另一侧上,配重架能够使悬臂相对地面保持平衡,悬臂相对地面平衡的状态即为悬臂的初始状态。悬臂的初始状态由配重架的重量决定,配重架的重量通过连接件传递至主体上,继而使主体上的悬臂保持初始状态。由于连接件能够调节配重架与连接件之间的距离,进而便于施工人员进行配重架的装卸操作。而在配重架相对主体的距离发生变化时,配重架的重量能够通过连接件传递到主体上,使悬臂保持平衡。同时,在配重架的装卸过程中,仅用到了连接件便完成了配重架的装卸,极大地简化了取料机配重架的装卸流程,降低了配重架装卸的人工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取料机配重架装卸方法的便捷性。
相较于现有装卸方法中需要用到起吊机和悬臂支撑结构,而起吊机和悬臂支撑结构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配合操作,因此现有的取料机配重架装卸方法需要极高的人力成本,且装卸效率不高。而本实施例所涉及到的配重架的装卸方法中仅通过连接件调节配重架和主体之间的距离,实现配重架的装卸,不需要起吊机和悬臂支撑结构进行配合,极大提高了配重架的装卸效率。
参阅图1和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悬臂与配重架的初始状态之后,包括:
若所述初始状态为所述配重架与所述主体分离的分离状态;
所述根据所述初始状态调节所述连接件的长度以调节所述主体和所述配重架之间的距离,并保持所述悬臂平衡,包括:
根据所述分离状态调节所述连接件长度减小,并保持所述悬臂平衡;直至所述配重架移动至所述主体处;
安装所述配重架在所述主体上。
配重架和主体分离,需要将配重架安装在主体上时,通过缩短连接件的长度使配重架朝向主体移动,直至配重架移动到主体处进行安装。在将配重架移动到主体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悬臂平衡,保证悬臂在不需要悬臂支撑结构的情况下就能实现配重架安装在主体上。提高了配重架的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初始状态为所述配重架与所述主体分离的分离状态之后,包括:
施加平衡拉力在所述连接件上;
连接所述配重架到所述连接件上,并逐渐减小所述平衡拉力以使所述悬臂保持平衡。
在连接件上没有配重架施加作用力来保持悬臂平衡的情况下,在连接件上施加平衡拉力,使主体上的悬臂保持平衡。然后在将配重架连接到连接件上,使配重架通过连接件向主体施加作用力,同时减小平衡拉力使得悬臂保持平衡。保证了配重架安装前悬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阅图1和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悬臂与配重架的初始状态之后,包括:
若所述初始状态为所述配重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连接状态;其中,所述配重架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上;
所述根据所述初始状态调节所述连接件的长度以调节所述主体和所述配重架之间的距离,并保持所述悬臂平衡,包括:
根据所述连接状态分离所述主体和所述配重架,调节所述连接件长度增加以控制所述配重架朝向地面移动,并保持所述悬臂平衡;直至所述配重架放置在地面上;
分离所述配重架和所述连接件。
配重架安装在主体上时,分离配重架和主体之后,通过增加连接件的长度使配重架逐渐向地面移动,实现配重架的拆卸。同时,在配重架向地面移动的过程中,保持悬臂平衡,保证悬臂和主体在配重架的拆卸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而保证配重架装卸方法的可靠性。
参阅图2和图3,进一步地,所述保持所述悬臂平衡,包括:
获取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悬臂对所述主体作用力的合力为装卸合力;
当所述装卸合力为零,则所述悬臂保持平衡;
当所述装卸合力不为零,则调节所述连接件对所述主体的作用力,直至所述悬臂保持平衡。
由于悬臂和连接件设置在主体上相背对的两侧,当连接件和悬臂对主体的装卸合力为零时,悬臂能够保持平衡。当装卸合力不为零时,由于悬臂安装在主体上,只能通过调节连接件对主体的作用力,使装卸合力为零,进而使悬臂保持平衡。提高了配重架装卸方法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参阅图2和图3,具体地,调节所述连接件长度增加以控制所述配重架朝向地面移动之后,还包括:
获取增加所述连接件长度的速度为释放速度;
所述当所述装卸合力为零,则所述悬臂保持平衡,包括:
当所述装卸合力为零,则保持当前的所述释放速度;
所述当所述装卸合力不为零,则调节所述连接件对所述主体的作用力,直至所述悬臂保持平衡,包括:
当所述连接件对主体的作用力大于所述悬臂对主体的作用力,则提高所述释放速度,直至所述装卸合力为零;
当所述连接件对主体的作用力小于所述悬臂对主体的作用力,则降低所述释放速度,直至所述装卸合力为零。
释放速度也为配重架相对地面的下落速度;通过控制连接件长度的释放速度来控制配重架的下落速度。而配重架的下落速度会影响到连接件对主体的作用力大小,继而可以通过调节配重架的下落速度来调节连接件对主体的作用力大小。因此,在悬臂对主体的作用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节释放速度使装卸合力为零。保证了配重架装卸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持所述悬臂平衡,包括:
获取所述悬臂在所述配重架朝向地面移动的过程中的状态为拆卸状态;
若所述悬臂在所述拆卸状态下相较于所述悬臂在所述初始状态下向朝向地面发生倾斜,则增大所述连接件对所述主体的作用力,直至所述悬臂保持平衡;
若所述悬臂在所述拆卸状态下相较于所述悬臂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朝远离地面发生倾斜,则减小所述连接件对所述主体的作用力,直至所述悬臂保持平衡。
当悬臂上没有设置水平装置或者无法获取连接件和悬臂对主体作用力的具体数值时,通过对比悬臂在拆卸状态下的位置相对初始状态下的位置,快速调节连接件对主体的作用力,使悬臂恢复到平衡状态。提高了配重架装卸方法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持所述悬臂平衡,包括:
获取所述悬臂在初始状态下的水平数据为初始水平数据,获取所述悬臂在所述配重架朝向地面移动过程中的水平数据为拆卸水平数据;
若所述悬臂的拆卸水平数据相较于所述初始水平数据降低,则增大所述连接件对所述主体的作用力,直至所述悬臂保持平衡;
若所述悬臂的拆卸水平数据相较于所述初始水平数据增大,则减小所述连接件对所述主体的作用力,直至所述悬臂保持平衡。
通过对比拆卸水平数据和初始水平数据,在配重架拆卸过程中对悬臂状态的掌握更加精确,进一步提高配重架装卸方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所述配重架在地面上之前,包括:
连接备用配重架在所述连接件上;其中,所述备用配重架的重量和所述配重架的重量相同。
在将配重架放置到地面上之前,将备用配重架连接在连接件上。配重架在逐渐放到地面上时,能够保证连接件对主体的作用力不会逐渐减少。配重架对连接件的作用力逐渐减小,备用配重件能够对连接件施加作用力,进而保证连接件对主体的作用力稳定。进一步保证了悬臂在配重架拆卸过程中的平衡稳定性,也保证了取料机配重架装卸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备用配重架在所述连接件上,包括:
获取所述配重架相对地面的压力数据为第一压力数值;
当所述第一压力数值为非零值时,停止调节所述连接件的长度,并连接所述备用配重架在所述连接件上。
配重架在向地面移动过程中,第一压力数值为零。当第一压力值为非零值时,配重架与地面开始接触,使得连接件对主体的作用力会逐渐减小,因此在配重架刚和地面接触时,将备用配重架连接在连接件上。通过增加备用配重架保证连接件对主体作用力的稳定,保持悬臂的平衡。保证了配重架装卸方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具体地,所述连接所述备用配重架在所述连接件上,包括:
连接所述备用配重架在所述第一调节件上;其中,所述第一调节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调节件能够调节所述备用配重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第二调节件,所述配重架连接在所述第二调节件上,所述第二调节件能够调节所述配重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
控制第一调节件缩短所述备用配重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并控制所述第二调节件增大所述配重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
获取所述备用配重架相对地面的压力数据为第二压力数值;
当所述第二压力数值为零时,停止控制所述第一调节件缩短所述备用配重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
当所述第一压力数值不再增大时,停止控制所述第二调节件增大所述配重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
备用配重架通过第一调节件设置在连接件上。配重架通过第二调节件逐渐放置到地面上,同时备用配重架通过第一调节件逐渐缩短相对连接件的距离,维持了连接件对主体的作用力稳定。最后当第二压力数值为零时,备用配重架完全连接在连接件上;当第一压力数值不再增大时,配重架完全放置于地面上,再将配重架和第二调节件分离,便可实现配重架的拆卸。同时备用配重架可以向主体进行移动,直至备用配重架移动至主体处进行安装。在拆卸配重架的同时安装上备用配重架,减少了配重架装卸的流程,极大提高了配重架装卸方法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上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配重架朝向地面移动的拆卸状态下的方法,在进行反向推导后即可应用于备用配重架朝向主体移动的安装过程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钢索和收放部,所述连接钢索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体和所述配重架,所述收放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钢索上,所述收放部能够调节所述连接钢索在所述主体和所述配重架之间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料机还包括悬臂支撑架,所述悬臂支撑架的一端用于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悬臂支撑架的另一端于所述悬臂间隔设置。当悬臂保持平衡时,悬臂支撑架和悬臂间隔设置。当悬臂失稳朝向地面倾斜时,悬臂支撑架能够给予悬臂支撑,避免悬臂直接触底造成安全事故。提高了取料机装卸过程的安全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至图3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至图3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取料机的配重架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的配重架装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悬臂与配重架的初始状态;其中,所述悬臂安装在主体上,所述配重架位于所述主体背向所述悬臂的另一侧上;
设置连接件连接取料机的主体和所述配重架;
根据所述初始状态调节所述连接件的长度以调节所述主体和所述配重架之间的距离,并保持所述悬臂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取料机配重架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悬臂与配重架的初始状态之后,包括:
若所述初始状态为所述配重架与所述主体分离的分离状态;
所述根据所述初始状态调节所述连接件的长度以调节所述主体和所述配重架之间的距离,并保持所述悬臂平衡,包括:
根据所述分离状态调节所述连接件长度减小,并保持所述悬臂平衡;直至所述配重架移动至所述主体处;
安装所述配重架在所述主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取料机配重架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悬臂与配重架的初始状态之后,包括:
若所述初始状态为所述配重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连接状态;其中,所述配重架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上;
所述根据所述初始状态调节所述连接件的长度以调节所述主体和所述配重架之间的距离,并保持所述悬臂平衡,包括:
根据所述连接状态分离所述主体和所述配重架,调节所述连接件长度增加以控制所述配重架朝向地面移动,并保持所述悬臂平衡;直至所述配重架放置在地面上;
分离所述配重架和所述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取料机配重架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所述悬臂平衡,包括:
获取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悬臂对所述主体作用力的合力为装卸合力;
当所述装卸合力为零,则所述悬臂保持平衡;
当所述装卸合力不为零,则调节所述连接件对所述主体的作用力,直至所述悬臂保持平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取料机配重架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连接件长度增加以控制所述配重架朝向地面移动之后,还包括:
获取增加所述连接件长度的速度为释放速度;
所述当所述装卸合力为零,则所述悬臂保持平衡,包括:
当所述装卸合力为零,则保持当前的所述释放速度;
所述当所述装卸合力不为零,则调节所述连接件对所述主体的作用力,直至所述悬臂保持平衡,包括:
当所述连接件对主体的作用力大于所述悬臂对主体的作用力,则提高所述释放速度,直至所述装卸合力为零;
当所述连接件对主体的作用力小于所述悬臂对主体的作用力,则降低所述释放速度,直至所述装卸合力为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取料机的配重架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所述悬臂平衡,包括:
获取所述悬臂在所述配重架朝向地面移动过程中的状态为拆卸状态;
若所述悬臂在所述拆卸状态下相较于所述悬臂在所述初始状态下向朝向地面发生倾斜,则增大所述连接件对所述主体的作用力,直至所述悬臂保持平衡;
若所述悬臂在所述拆卸状态下相较于所述悬臂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朝远离地面发生倾斜,则减小所述连接件对所述主体的作用力,直至所述悬臂保持平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取料机配重架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所述配重架在地面上之前,包括:
连接备用配重架在所述连接件上;其中,所述备用配重架的重量和所述配重架的重量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取料机配重架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备用配重架在所述连接件上,包括:
获取所述配重架相对地面的压力数据为第一压力数值;
当所述第一压力数值为非零值时,停止调节所述连接件的长度,并连接所述备用配重架在所述连接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取料机配重架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所述备用配重架在所述连接件上,包括:
连接所述备用配重架在所述第一调节件上;其中,所述第一调节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调节件能够调节所述备用配重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第二调节件,所述配重架连接在所述第二调节件上,所述第二调节件能够调节所述配重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
控制第一调节件缩短所述备用配重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并控制所述第二调节件增大所述配重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
获取所述备用配重架相对地面的压力数据为第二压力数值;
当所述第二压力数值为零时,停止控制所述第一调节件缩短所述备用配重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
当所述第一压力数值不再增大时,停止控制所述第二调节件增大所述配重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
10.一种取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包括:
主体;
悬臂,所述悬臂安装在所述主体远离地面的一端上;及
配重架,所述配重架能够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主体远离地面的一端上,且所述配重架位于所述主体背向所述悬臂的另一侧上,所述配重架能够通过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取料机配重架装卸方法相对于所述主体拆卸。
CN202110729732.4A 2021-06-29 2021-06-29 取料机及其配重架装卸方法 Active CN1133538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9732.4A CN113353824B (zh) 2021-06-29 2021-06-29 取料机及其配重架装卸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9732.4A CN113353824B (zh) 2021-06-29 2021-06-29 取料机及其配重架装卸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3824A true CN113353824A (zh) 2021-09-07
CN113353824B CN113353824B (zh) 2022-12-02

Family

ID=77537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9732.4A Active CN113353824B (zh) 2021-06-29 2021-06-29 取料机及其配重架装卸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5382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2261A1 (en) * 2005-11-18 2007-05-31 Komatsu Ltd. Apparatus for detaching and attaching counterweight
CN202609601U (zh) * 2012-02-24 2012-12-19 哈尔滨重型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缠绕式平衡机构装置
CN104444417A (zh) * 2014-11-03 2015-03-25 湖南长重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斗轮取料机
JP2017024855A (ja) * 2015-07-22 2017-02-02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クレーン、およびクレーンの伸縮部材の取外し方法
CN109335972A (zh) * 2018-12-18 2019-02-15 浙江三装备有限公司 自装卸装置、起重机构、起重机、配重安装及拆卸方法
CN111372878A (zh) * 2018-01-11 2020-07-03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装卸搬运机械
CN213202180U (zh) * 2020-10-13 2021-05-14 湖南三一中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转台、移动式配重机构及起重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2261A1 (en) * 2005-11-18 2007-05-31 Komatsu Ltd. Apparatus for detaching and attaching counterweight
CN202609601U (zh) * 2012-02-24 2012-12-19 哈尔滨重型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缠绕式平衡机构装置
CN104444417A (zh) * 2014-11-03 2015-03-25 湖南长重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斗轮取料机
JP2017024855A (ja) * 2015-07-22 2017-02-02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クレーン、およびクレーンの伸縮部材の取外し方法
CN111372878A (zh) * 2018-01-11 2020-07-03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装卸搬运机械
CN109335972A (zh) * 2018-12-18 2019-02-15 浙江三装备有限公司 自装卸装置、起重机构、起重机、配重安装及拆卸方法
CN213202180U (zh) * 2020-10-13 2021-05-14 湖南三一中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转台、移动式配重机构及起重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3824B (zh) 2022-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95817C2 (ru) Весы вилочного погрузчика
CN101746671B (zh) 用于使重型装置移动和对准的方法
CN105226317B (zh) 燃料电池组装方法和燃料电池组装设备
CN113353824B (zh) 取料机及其配重架装卸方法
CN108824210A (zh) 桥梁支架的预压方法
CN101229891A (zh) 电梯的承载负重检测装置
JP6473922B2 (ja) 吊搬用天秤
KR20110009233U (ko) 펌프타워 세팅용 지그 세트
CN115950744A (zh) 一种简支梁单向均布荷载加载模拟方法及装置
CN211419337U (zh) 绕组吊装设备
CN109353957B (zh) 一种设备就位装置
KR20210020478A (ko) 배터리 모듈용 분리 지그 장치 및 그에 의한 배터리 모듈의 분리 방법
CN216971695U (zh) 一种调平吊具及调平系统
CN211877204U (zh) 一种拼接式地磅
CN219757504U (zh) 一种三角分布式平衡称重装置
CN114275655A (zh) 一种调平吊具及其调平方法
CN216559285U (zh) 一种汽车称重装置
CN216973361U (zh) 一种快速更换卡瓦的卡瓦座及探杆夹持装置
CN110553927A (zh) 一种可调式扭转载荷协调加载系统
CN215677818U (zh) 支撑组件及静载试验装置
CN216303197U (zh) 用于退役ctp动力电池包拆解的翻转装置
CN211198427U (zh) 一种双壳体泵芯包拆卸工具
CN113959545B (zh) 一种用s型柱式拉压传感器检测的自卸半挂车称重装置
CN115386670A (zh) 一种高炉放散阀更换装置及其更换方法
CN215322526U (zh) 一种架空皮带货运索道拉力自动平衡支撑座及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