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3333A - 一种自动打包系统及打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打包系统及打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3333A
CN113353333A CN202110849302.6A CN202110849302A CN113353333A CN 113353333 A CN113353333 A CN 113353333A CN 202110849302 A CN202110849302 A CN 202110849302A CN 113353333 A CN113353333 A CN 113353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ods
bag
frame
line
p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93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53333B (zh
Inventor
王龙辉
范兴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b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b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b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b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53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3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533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33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10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 B65B35/24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by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10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 B65B35/20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by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ory pus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3/00Forming, feeding, opening or setting-up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43/42Feeding or positioning bags, boxes, or cartons in the distended, opened, or set-up state; Feeding preformed rigid containers, e.g. tins, capsules, glass tubes, glasses, to the packaging position; Loca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t the filling position; Suppor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during the filling operation
    • B65B43/54Means for suppor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during the filling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Discharge Of Articles From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打包系统,包括:交叉带,用于输送货物;打包线,用于打包货物;流转系统,用于将交叉带上的货物输送至打包线上,交叉带的侧边或底部设有格口,交叉带上的货物能够通过格口输送至流转系统,并通过流转系统流转至打包线进行打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打包线和流转系统以及在交叉带上设置格口来实现货物的自动化打包和输送,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分散人工打包的方式,实现减少打包工人的目的,通过设置包裹回流线,可以将打包完成后的接货袋快速进入下一流程,提高货物的流转效率,不仅能够提升打包效率和流转效率,改善场地混乱,便于管理,而且准确度高,不会出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打包方法,包括前述自动打包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打包系统及打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仓储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打包系统及打包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物流配送在现代生产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配送服务越来越集中化,人们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配送能力、工作效率以及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社会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和提供企业竞争力,分拣配货系统在物流中心被广泛应用,而现有中最常见的分拣设备是交叉带分拣机,传统的方式是通过交叉带将货物分拣完毕后,从其对应的格口落下,需要通过人工将格口内的货物进行打包,这样效率较低,并且造成格口位置工人较多,比较拥挤,且人工打包效率也较低,易出错。同时,打包完成的货物还要通过人工流转至下一流程,流转过程慢,流转过程容易出错。
因此,提供一种高效便捷、便于管理的自动打包系统及打包方法,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打包效率低下、打包完成后货物流转过程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打包系统,包括:交叉带,用于输送货物;打包线,用于打包货物;流转系统,用于将交叉带上的货物从交叉带输送至打包线上,包裹回流线,用于将打包完成后的货物流转至后续流程,其中,交叉带的侧边或底部设有格口,交叉带上的货物能够通过格口输送至流转系统,并通过流转系统流转至打包线进行打包,在打包线打包完成后的货物,能够通过包裹回流线流转至后续流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打包线和流转系统以及在交叉带上设置格口来实现货物的自动化打包和输送,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分散人工打包的方式,实现减少打包工人的目的,同时,通过设置包裹回流线,可以将打包完成后的接货袋持续快速的进入下一流程,提高货物的流转效率,不仅能够提升打包效率和流转效率,改善场地混乱,便于管理,而且准确度高,不会出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打包线为积放回流打包线,积放回流打包线包括旋转打包架,格口包括至少一组积货滑槽格口,流转系统包括皮带线,旋转打包架设于皮带线的输送末端,交叉带上的货物能够通过积货滑槽格口输送至皮带线上,并通过皮带线流转至旋转打包架进行打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打包线为集包打包线,集包打包线包括设置于格口下部的集包架,集包架用于接收格口输送出的货物,流转系统能够将装载有货物的集包架输送至打包区域,并能够将空的集包架输送至空置的格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流转系统包括AGV小车,AGV小车用于拉动集包架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流转系统还包括卸载扎带区、套袋区和集包架存储区,其中,卸载扎带区为打包区域,AGV小车将位于格口下装载有货物的集包架拉动至卸载扎带区,再将卸载完成后空的集包架拉动至套袋区套设接货袋,并将套袋完成后的集包架拉动至集包架存储区,还能够将套袋完成后的集包架和位于集包架存储区的集包架拉动至空置的格口,使得集包架接收格口输送出的货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流转系统包括流转环线,流转环线部分位于交叉带下方,集包架设于流转环线上,能够在流转环线的带动下运动,用于接收格口输送出的货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流转环线上还设有卸载扎带区和套袋区,位于交叉带下方的集包架能够在流转环线的输送下进入卸载扎带区,流转环线能够将在卸载扎带区卸载完成后空的集包架输送至套袋区套设接货袋,并将套袋完成后的集包架输送至交叉带下方,接收格口输送出的货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格口包括至少一组积货滑槽格口,积货滑槽格口包括:集料箱,用于存储货物;动力机构,设于集料箱上,其中,
集料箱一侧设有活动板,动力机构能够带动集料箱内的货物朝向活动板运动,使得活动板被打开,集料箱内的货物能够从活动板被打开的出口被输送出,或,
集料箱一侧设有第一挡板,集料箱上与第一挡板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与集料箱围成了用于存储货物的腔室,动力机构能够带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运动,使得腔室被打开,集料箱内的货物能够在动力机构带动下从腔室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旋转打包架包括:转盘,转盘底部设有转动机构,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立架,沿高度方向设于转盘上;套袋装置,立架上设有多个环形设置的套袋装置,用于承载接货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集包架包括:转盘,转盘底部设有转动机构,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立架,沿高度方向设于转盘上;套袋装置,立架上设有多个环形设置的套袋装置,用于承载接货袋。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打包方法,采用上述各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自动打包系统对货物进行打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交叉带上单独设置积放回流打包线,或,单独设置集包打包线,或同时设置积放回流打包线和集包打包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积放回流打包线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交叉带输送货物,将发往同一区域的包裹分拣至积货滑槽格口,当积货滑槽格口积满货物时,推板前推,将存货成堆推至皮带输送线上;
S2:进入输送线的包裹被皮带线运送至旋转打包架区域,并落入旋转打包架上套的接货袋;
S3:旋转打包架设为N个工位,第一个工位为接货位,每接收到一堆货物时打包架即旋转360/N度至紧靠的第二工位,工人将袋子取下进行打包、贴标处理,打包架再旋转360/N度至紧靠的第三工位,由人工进行套袋处理,依次循环;若第二工位未能及时完成建包工作,那么由第三工位处理接货位旋转来的包裹,则紧靠的第四工位负责套袋,依次至第N个工位,并回至A工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集包打包线包括以下步骤:交叉带格口下方摆放已经完成套袋的集包架,集包架内落满货物后,AGV小车到位将其运送到集中卸载打包位置,卸载打包后AGV小车运载空的集包架到套袋位,套袋完成后AGV小车运载集包架到集包架储存区域,当交叉格口下方有集包架集包完成被运走,AGV小车快速从集包架储存区运载空的集包架补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集包打包线包括以下步骤:当交叉带格口位置的集包架装满时,满载集包架被收集到流转环线上,然后流转环线上的空载集包架补充到空的格口位置,当满载的集包架运行到出口时离开环线进入到卸载扎袋区,进行卸载打包处理,处理完成后空的集包架流转到套袋区套袋,套袋完成的集包架将重新回到流转环线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打包系统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打包系统中打包线为积放回流打包线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打包系统中打包线为集包打包线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打包系统中打包线为集包打包线的另一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积货滑槽格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积货滑槽格口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积货滑槽格口的另一立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积货滑槽格口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积货滑槽格口的又一立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打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打包装置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打包装置的另一立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发明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发明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发明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发明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打包系统00,包括:交叉带01,用于输送货物;打包线1,用于打包货物;流转系统2,用于将交叉带01上的货物从交叉带01输送至打包线1上,其中,交叉带01的侧边或底部设有格口3,交叉带01上的货物能够通过格口3输送至流转系统2,并通过流转系统2流转至打包线1进行打包(货物流转路径如图1中箭头所示)。
也就是说,自动打包系统00主要由交叉带01、打包线1和流转系统2组成,其中,交叉带01用于输送货物,打包线1用于打包货物,流转系统2设置在交叉带01和打包线1之间,能够将交叉带01上的货物从交叉带01输送至打包线1上。
其中,交叉带01上设有格口3,交叉带01上的货物能够通过格口3输送至流转系统2,也即,格口3用于实现交叉带01与流转系统2之间的货物输送。具体的,格口3设置在交叉带01的侧边或底部,便于货物的输送。
本发明对打包线和流转系统以及格口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和选择,只要能够实现打包货物和货物流转及输送即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打包线和流转系统以及在交叉带上设置格口来实现货物的自动化打包和输送,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分散人工打包的方式,实现减少打包工人的目的,不仅能够提升打包效率,改善场地混乱,便于管理,而且准确度高,不会出错。
具体的,参见图2并结合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打包线1为积放回流打包线10,积放回流打包线10括旋转打包架100,格口3包括至少一组积货滑槽格口30,流转系统2包括皮带线20,旋转打包架100设于皮带线20的输送末端,交叉带01上的货物能够通过积货滑槽格口30输送至皮带线20上,并通过皮带线20流转至旋转打包架100进行打包。
也就是说,打包线1包括旋转打包架100,流转系统2包括皮带线20,格口3是由多组积货滑槽格口30组成的格口阵列。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将货物放置在交叉带01上,交叉带01能够带动货物运动,使得货物运动到交叉带01上的格口3处,格口3能够将交叉带01上的货物输送至皮带线20上,并通过皮带线20流转至旋转打包架100进行打包。其中,积货滑槽格口30固定设置在交叉带01的侧边或底部,货物会在积货滑槽格口30内堆积,在货物堆积到一定程度时,积货滑槽格口30能够自动打开,使得货物被输送至皮带线20上,并通过皮带线20使得货物回流至旋转打包架100,使得货物被打包,实现货物的堆积、放出和回流,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打包线1被称为积放回流打包线1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旋转打包架和积货滑槽格口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和选择,只要能够实现打包货物和货物流转及输送即可。
具体的,参见图3并结合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打包线1为集包打包线11,集包打包线1包括设置于格口3下部的集包架21,集包架21用于接收格口3输送出的货物,流转系统2能够将装载有货物的集包架21输送至打包区域,并能够将空的集包架21输送至空置的格口3。
也就是说,打包线1包括集包架21,其中,集包架21设置在格口3的下部,用于收集货物包裹,流转系统2能够带动集包架21运动。当流转系统2带动集包架21运动至格口3下部时,交叉带01上的货物能够通过格口3输送至集包架21内。当集包架21内收集的货物到达一定的数量或者体积,流转系统2带动装载有货物的集包架21运动至打包区域,在打包区域内对集包架21内装载的货物进行打包。在集包架21内的货物被清空后,流转系统2会带动空的集包架21回到空置的格口3,再次接收格口3输送的货物。由于,本实施例主要是通过流转系统2带动集包架21运动实现货物的收集和运输,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打包线1被称为集包打包线11。
进一步地,参见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流转系统2包括AGV小车22,AGV小车21用于拉动集包架21运动。也即,集包架21主要是通过AGV小车22带动的,AGV小车22能够自动导航,带动集包架21自动运动,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流转,提高集包架21的运动效率,进而提高整个打包系统00的运行效率。其中,AGV小车22是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的简称AGV),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航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航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不需要驾驶员,以可充电的蓄电池为其动力来源。可通过电脑来控制AGV小车22行进路径以及行为,或利用电磁轨道来设立AGV小车22行进路径,电磁轨道设于地板上。
进一步地,参见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流转系统2还包括卸载扎带区02、套袋区03和集包架存储区04,其中,卸载扎带区02为打包区域,AGV小车22将位于格口3下装载有货物的集包架21拉动至卸载扎带区02,再将卸载完成后空的集包架21拉动至套袋区03套设接货袋(图中未示),并将套袋完成后的集包架21拉动至集包架存储区04,还能够将套袋完成后的集包架21和位于集包架存储区04的集包架21拉动至空置的格口21,使得集包架21接收格口3输送出的货物。
也即,为了提高集包架21的运动效率,节省在集包架21上套设接货袋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在流转系统2中设置卸载扎带区02、套袋区03和集包架存储区04,同时具有多个AGV小车22和多个集包架21,其中,AGV小车22带动装载有货物的集包架21运动到卸载扎带区02,在卸载扎带区02将装载有货物的接货袋卸载,并对卸载后的接货袋进行扎带打包,实现货物打包的功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卸载扎带区02等同于打包区域。
在完成接货袋卸载后,空置的集包架21会被AGV小车22拉动至套袋区02。在套袋区02,工作人员(或者工业机器人)会将接货袋套设在集包架21。套袋完成后,AGV小车22会拉动集包架21拉动至集包架存储区04,等待后续的运动指令。在接到控制指令后,处在集包架存储区04的集包架21会被接收到指令的AGV小车22带动到指定的空置的格口3,位于格口3下的集包架21能够接收通过格口3输送出的货物。在接货袋装载货物后,AGV小车22会拉动装载有货物的集包架21运动到卸载扎带区02,重复卸载、扎带打包、套袋以及在集包架存储区04等待的过程。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如货物运输较多的情况下),套袋完成的集包架21也可以被AGV小车22直接带动到合适的格口3下,再次接收格口3输送的货物。
在其他实施例中,流转系统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带动集包架,如输送轨道等,流转系统也可以设置其他区域来提升集包架的运动效率,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和选择。
具体的,参见图4并结合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流转系统2包括流转环线23,流转环线23部分位于交叉带01下方,集包架21设于流转环线23上,能够在流转环线23的带动下运动,用于接收格口3输送出的货物。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交叉带01下方设置流转环线23来带动集包架21运动,其中,流转环线23的轨迹可以与交叉带01的轨迹基本重合,只要留出集包架21的运动空间和套袋以及卸载装载有货物的接货袋的空间即可。流转环线23的轨迹还可以在交叉带01的轨迹两端或者一端延伸出去,这样更便于套设接货袋和卸载装载有货物的接货袋。在其他实施例中,流转环线的轨迹与交叉带的轨迹也可以具有其他的对应形式,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只要能够确保交叉带上的货物能够通过格口进入集包架即可。
具体的,为了更高效的完成接货袋套设和卸载装载有货物的接货袋,参见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流转环线23上还设有卸载扎带区02和套袋区03,位于交叉带01下方的集包架21能够在流转环线23的输送下进入卸载扎带区02,流转环线23能够将在卸载扎带区02卸载完成后空的集包架21输送至套袋区03套设接货袋,并将套袋完成后的集包架21输送至交叉带01下方,接收格口3输送出的货物。
也即,流转环线23的轨迹从交叉带01的轨迹两端或者一端延伸出去,并在延伸出去的部分在集包架23运动的方向(如图4中箭头所示)上依次设置卸载扎带区02和套袋区03。在本实施例中,流转环线23的轨迹从交叉带01的轨迹两端均延伸出去,并均在延伸出去的部分设置了卸载扎带区02和套袋区03,其中,流转环线23带动装载有货物的集包架21运动到卸载扎带区02,在卸载扎带区02将装载有货物的接货袋卸载,并对卸载后的接货袋进行扎带打包,实现货物打包的功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卸载扎带区02等同于打包区域。
在完成接货袋卸载后,流转环线23能够带动空置的集包架21运动至套袋区03。在套袋区03,工作人员会将接货袋套设在集包架21上。在套袋完成后,流转环线23会继续带动集包架21运动至交叉带01下方,在空的集包架21运动到合适的格口3下方时,流转环线23停止,使得交叉带01上的货物能够通过格口3进入集包架21。在流转环线23停止时,位于卸载扎带区02的装载有货物的集包架21上的接货袋会被卸载进行扎带打包。也即,在流转环线23停止时,同时进行集包架21接收货物、卸载扎带区02卸载并打包接货袋、套袋区03套设接货袋,大大的提高了打包系统00的打包效率,整个运行过程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程度高,准确率高。而且整条打包系统00占地面积小。
另外,参见图1至图4所示,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使得打包完成后的接货袋尽快进行下一流程,可以在卸载扎带区02和下一流程之间设置包裹回流线05,也即,在打包线1打包完成后的货物,能够通过包裹回流线05流转至后续流程,使得打包完成后的接货袋持续快速的进入下一流程,提高货物的流转效率。而且不要人工转运,能够降低货物转运的错误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的格口3包括至少一组积货滑槽格口30,为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积货滑槽格口30。
具体的,参见图5至图9所示,在本发明中,积货滑槽格口30包括:集料箱31,用于存储货物;动力机构32,设于集料箱31上,其中,集料箱31一侧设有活动板33,动力机构32能够带动集料箱31内的货物朝向活动板33运动,使得活动板33被打开,集料箱31内的货物能够从活动板33被打开的出口被输送出,或,
集料箱31一侧设有第一挡板301,集料箱31上与第一挡板301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挡板302,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与集料箱31围成了用于存储货物的腔室300,动力机构32能够带动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运动,使得腔室300被打开,集料箱31内的货物能够在动力机构32带动下从腔室300输出。
也就是说,积货滑槽格口30主要由集料箱31和动力机构32组成,其中,集料箱31用于存储货物,动力机构32设于集料箱31上,用于将货物输送出集料箱31。具体的,参见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集料箱31主要由主框架310和侧封板311组成,其中,主框架310起到支撑和承重作用,侧封板311设于主框架310的两侧,用于形成存储货物的空间,集料箱31的底部设有脚轮312,便于集料箱31的移动和拆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动力机构将货物从集料箱中输送出的方式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只要能够将货物输送出即可。
具体的,参见图5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集料箱31一侧设有活动板33,动力机构32能够带动集料箱31内的货物朝向活动板33运动,使得活动板33被打开,集料箱31内的货物能够从活动板33被打开的出口被输送出。
也就是说,通过在集料箱31上设置活动板33,使得活动板33与集料箱31的侧封板311共同围成用于存储货物的腔室300,其中,活动板33的上部与集料箱31铰接,动力机构32能够带动集料箱31内的货物朝向活动板33运动,货物能够在动力机构32的作用下推动活动板33,使得活动板33被打开。活动板33被打开后,货物能够在动力机构32的作用下继续运动,从活动板33被打开的出口被输送出。
为了确保动力机构能够有效的推动货物运动,参见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集料箱31上与活动板33相对的一侧设有推板34,动力机构32一端与集料箱31连接,另一端与推板34连接,能够带动推板34推动集料箱31内的货物朝向活动板33运动,使得活动板33被打开,集料箱31内的货物能够从活动板33打开的出口被推板34推出。也即,在集料箱31内与活动板33相对的一侧设有推板34,动力机构32一端与集料箱31连接,另一端与推板3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32为电动推杆,能够带动推板34推动集料箱31内的货物朝向活动板33运动,使得活动板33被打开,集料箱31内的货物能够从活动板33打开的出口被推板34推出。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快捷,高效便利。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力机构也可以为其他方式,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使得动力机构推动货物打开活动板即可。
具体的,参见图6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集料箱31一侧设有第一挡板301,集料箱31上与第一挡板301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挡板302,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与集料箱31围成了用于存储货物的腔室300,动力机构32能够带动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运动,使得腔室300被打开,集料箱31内的货物能够在动力机构32带动下从腔室300输出。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集料箱31上设置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使得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与集料箱31的侧封板311共同围成用于存储货物的腔室300,其中,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与集料箱31活动连接,动力机构32能够带动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运动。当动力机构32带动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运动时,会使得第一挡板301和者第二挡板302与集料箱31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得第一挡板301或者第二挡板302与集料箱31之间出现开口,使得腔室300被打开,动力机构32能够通过推动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带动集料箱31内的货物运动,使得集料箱31内的货物从腔室300输出。在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运动过程中,两者之间可以保持相对静止,也可以是相对运动,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和选择。
具体的,参见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32一端与集料箱3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挡板301或第二挡板302连接,能够带动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推动集料箱31内的货物从腔室300输出。也即,动力机构32能够带动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运动,使得腔室300被打开,同时在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运动时能够推动集料箱31内的货物从腔室300输出。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32为电动推杆,其一端与集料箱3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挡板301或第二挡板302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力机构也可以为其他方式,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使得动力机构32推动货物从腔室300输出即可。
在动力机构32带动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运动过程中,货物会对动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产生一定的阻力,为了确保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能够稳定可靠的运动,参见图7并结合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集料箱31上部设有滑动组件35,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均与滑动组件35连接,滑动组件35能够引导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在动力机构32的驱动下运动。也即,通过将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与滑动组件35连接,能够使得滑动组件35引导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运动,避免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卡死的情况,确保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能够稳定可靠的运动。
具体的,参见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滑动组件35包括:滑槽350,设于集料箱31上部内侧;滑板351,至少部分设于滑槽350内,其中,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的两侧均与滑板351连接,第一挡板301、第二挡板302和滑板351能够在动力机构32带动下同步运动。
也就是说,滑动组件35主要由设于集料箱31上部内侧的滑槽350和至少部分设于滑槽350内的滑板组成351,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的两侧均与滑板351连接。如果动力机构32与第二挡板302连接,在动力机构32推动第二挡板302运动时,第二挡板302能够带滑板351运动,从而使得滑板351带动与第一挡板301运动,实现第一挡板301、第二挡板302和滑板351同步运动,从而保证腔室300内的货物能够被第一挡板301或第二挡板302推出。同时,第一挡板301、第二挡板302和滑板351同步运动,可以确保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能够稳定可靠的运动,避免出现卡死的情况,使得整个装置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参见图8和图9所示,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动力机构32设于集料箱31下部,动力机构32包括输送带组件36,输送带组件36能够将集料箱31内的货物从活动板33被打开后的出口输出,或,从腔室300输出。也即,通过在集料箱31下部设置输送带组件36,用以将集料箱31内的货物从活动板33被打开后的出口输出,或,从腔室300输出。在本实施例中,只是通过输送带组件36来实现对集料箱31内货物的输送,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且将输送带组件36设置在集料箱31下部,结构紧凑,避免动力机构32在上部占用空间,能够增大集料箱31的存储空间。
具体的,参见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带组件36包括:输送带360,沿集料箱31的长度方向设于集料箱31下部,用于输送和承载货物;支撑辊361,设于输送带360内侧两端,用于支撑和驱动输送带360;内托板362,设于输送带360的内部,其两侧与集料箱31内壁连接,用于支撑输送带360;驱动电机363,与至少一个支撑辊361连接,用于驱动支撑辊361带动输送带360运动。
也就是说,输送带组件36主要由输送带360、支撑辊361、内托板362和驱动电机363组成,其中,内托板362的两侧与集料箱31内壁连接,在集料箱31的长度方向上,支撑辊361设置在内托板362的两端,内托板362和支撑辊361均设置在集料箱31下部。输送带360套设在内托板362和支撑辊361上,用于输送和承载货物,驱动电机363设置在集料箱31下部,且能够通过传动带364与至少一个支撑辊361连接,用于驱动支撑辊361带动输送带360运动,输送带360能够带动集料箱31内的货物运动,集料箱31内的货物推动活动板33运动,使得活动板33被打开,集料箱31内的货物从活动板33被打开后的出口输出,或,从腔室300输出。
另外,参见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集料箱31上与活动板33相对的一侧设有后挡板37,后挡板37的上部设有倾斜面370,用于引导货物进入集料箱31内。也即,通过在集料箱31上设置后挡板37,使得活动板33、后挡板37和集料箱31的两个侧封板311共同围成了用于存储货物的腔室300,能够避免货物从集料箱31内散落出去,同时在后挡板37的上部设有倾斜面370,能够增大集料箱31腔室300的开口,当货物落到倾斜面370上后,能够在倾斜面370的引导下进入集料箱31内。
进一步地,本发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旋转打包架100和集包架21具有相同的功能和结构,均属于一种打包装置4,为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打包装置4,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打包架或者集包架也可以具有其他的结构,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
具体的,参见图10至图12所示,打包装置4包括:转盘40,转盘40底部设有转动机构41,用于驱动转盘40转动;立架42,沿高度方向设于转盘40上;套袋装置43,立架42上设有多个环形设置的套袋装置43,用于承载接货袋。
也就是说,打包装置4主要由底部设有转动机构41的转盘40、设于转盘40上的立架42和设于立架42上的套袋装置43组成,其中,转盘40能够固定设置在地面或者流转环线上,也即,整个装置可以固定设置在地面上,也可以固定设置在流转环线上,能够在流转环线的带动下运动。立架42沿高度方向固定设置在转盘40上,其为多边形结构,具体的,立架42包括矩形立架、六边形立架或者八边形立架中的任意一种,立架42的每个上边缘均设有套袋装置43。
也即,多个套袋装置43环形设置在立架42上(也即,沿立架42周向设置),每个套袋装置43均能够用于承载接货袋,转盘40底部的转动机构41能够驱动转盘40转动,使得每个套袋装置43上的接货袋均能够接收经由格口3输送出的货物。通过在能够转动的转盘40上设置立架42,并在立架42上设置多个用于承载接货袋的套袋装置43,能够很方便的实现货物的装载和打包,快速高效,而且,整个装置结构简单,造型紧凑,便于推广和使用。
参见图10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转盘40包括底部支撑架400、转盘框架401和支撑板402,转盘框架401可转动的设于底部支撑架400上,支撑板402设于转盘框架401上,转动机构41设于底部支撑架400上,用于驱动转盘框架401转动。也即,转盘40主要由底部支撑架400、转盘框架401和支撑板402组成,其中,底部支撑架400用于固定设置在地面或者流转环线上,是整个转盘40的支撑部件,转盘框架401可转动的设于底部支撑架400上,转盘框架401与转动机构41连接,能够在转动机构41的驱动下转动,转动机构41也设置在底部支撑架400上,能够驱动转盘框架401转动。支撑板402设置在转盘框架401上,用于承载立架42和接货袋。另外,参见图10所示,还可以在立架42的下部设置承载板403,承载板403与套袋装置43对应,通过承载板403承载装有货物的接货袋。整个转盘40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便于安装,能够很好的放置和承载接货袋,并且能够很便捷的实现打包扎带的功能。其中,打包扎带的过程,可以是人工完成,也可以通过工业机器人(如机械臂、机械手等装置)完成,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转动机构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只要能够使得转动机构驱动转盘框架转动即可。
具体的,参见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41包括驱动电机410和传动齿轮组411,传动齿轮组411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412和从动齿轮413,主动齿轮412与驱动电机410连接,从动齿轮413设于转盘框架401,能够在主动齿轮412驱动下带动转盘框架401转动。
也就是说,转动机构41主要由驱动电机410和传动齿轮组411构成,其中,驱动电机410可以固定安装在底部支撑架400上,也可以固定安装在地面或者流转环线上,传动齿轮组411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412和从动齿轮413,主动齿轮412与驱动电机410连接,从动齿轮413设于转盘框架401上,能够在主动齿轮412驱动下带动转盘框架401转动。通过使用传动齿轮组411来实现动力的传动,能够保证转盘40的平稳转动,确保整个打包装置4稳定可靠的运行。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套袋装置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只要能够使得套袋装置承载接货袋即可。
具体的,参见图10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套袋装置43部分与立架42的上部连接,套袋装置43至少部分朝向远离立架42的方向延伸,用于承载接货袋。具体的,套袋装置43通过连接板434与立架42的上部连接,通过连接板434实现套袋装置43与立架42上部的连接,使得套袋装置43能够可拆卸的设置在立架42的上部,便于套袋装置43拆装和更换。
为了承载接货袋,在立架42的径向上,套袋装置43有至少部分朝向远离立架42的方向延伸,也即,套袋装置43像张开的手臂一样设置在立架42的上部边沿处,能够稳定可靠的承载接货袋,接货袋可以通过夹子等辅助部件固定在套袋装置43上。同时,为了避免货物散落到接货袋外部,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立架42的上部设有挡板420,用于引导货物。通过在立架42的上部设置挡板420,能够增大接货袋的开口,当货物落到挡板420上后,能够在挡板420的引导下进入接货袋内。
另外,为了方便接货袋的取放,参见图10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套袋装置43设有缺口433,用于接货袋的取放。在套设接货袋时,接货袋内没有货物,比较松软,此时可以通过缺口433将接货袋的开口边缘套设在套袋装置43,实现对接货袋的固定。在卸载装有货物的接货袋时,接货袋的上部扎带完成后可以通过缺口433取下。通过在套袋装置43设置缺口433,方便接货袋的取放。
更为具体的,参见图10至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套袋装置43包括第一部分430、第二部分431和第三部分432,第一部分430与立架42的上部连接,第二部分431一端与第一部分430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立架42的方向延伸,第三部分432设于第二部分431上远离立架42的一端,第三部分432与第一部分430平行设置。
也即,套袋装置43主要由第一部分430、第二部分431和第三部分432组成,这三部分可以通过冲压或者折弯等工艺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连接件等方式组装而成,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430、第二部分431和第三部分432是通过折弯的方式形成整个套袋装置43,其中,第一部分430与立架42的上部固定连接,在立架42的径向上,第二部分431是向外侧伸出去的部分,也即,第二部分431的一端与第一部分430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立架42的方向延伸,第三部分432设于第二部分431上远离立架42的一端,第三部分432与第一部分430平行设置,其中,第三部分432上设有用于接货袋取放的缺口433。整个套袋装置43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更为具体的,参见图1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套袋装置43包括第一部分430、第二部分431和第三部分432,第一部分430与立架42的上部连接,第二部分431一端与第一部分430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立架42的方向延伸,第三部分432一端与第二部分431上远离立架42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沿高度方向朝下并朝向靠近立架42下部的方向延伸,能够与立架42的下部连接。通过将第三部分432的另一端沿高度方向朝下并朝向靠近立架42下部的方向延伸,能够使得第三部分432对第二部分431形成支撑作用,避免装载有货物的接货袋将套袋装置43压变形,确保整个装置能够稳定可靠的工作。
参见图13和图14并结合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打包方法,采用上述各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自动打包系统对货物进行打包。其中,在交叉带上单独设置积放回流打包线,或,单独设置集包打包线,或同时设置积放回流打包线和集包打包线。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积放回流打包线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交叉带输送货物,将发往同一区域的包裹分拣至积货滑槽格口,当积货滑槽格口积满货物时,推板前推,将存货成堆推至皮带输送线上;
S2:进入输送线的包裹被皮带线运送至旋转打包架区域,并落入旋转打包架上套的接货袋;
S3:旋转打包架设为N个工位,第一个工位为接货位,每接收到一堆货物时打包架即旋转360/N度至紧靠的第二工位,工人将袋子取下进行打包、贴标处理,打包架再旋转360/N度至紧靠的第三工位,由人工进行套袋处理,依次循环;若第二工位未能及时完成建包工作,那么由第三工位处理接货位旋转来的包裹,则紧靠的第四工位负责套袋,依次至第N个工位,并回至A工位。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集包打包线包括以下步骤:交叉带格口下方摆放已经完成套袋的集包架,集包架内落满货物后,AGV小车到位将其运送到集中卸载打包位置,卸载打包后AGV小车运载空的集包架到套袋位,套袋完成后AGV小车运载集包架到集包架储存区域,当交叉格口下方有集包架集包完成被运走,AGV小车快速从集包架储存区运载空的集包架补充。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集包打包线包括以下步骤:当交叉带格口位置的集包架装满时,满载集包架被收集到流转环线上,然后流转环线上的空载集包架补充到空的格口位置,当满载的集包架运行到出口时离开环线进入到卸载扎袋区,进行卸载打包处理,处理完成后空的集包架流转到套袋区套袋,套袋完成的集包架将重新回到流转环线上。
为了更加具体的说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文根据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内容列举了三个实施例,具体内容如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在交叉带01上单独设置积放回流打包线10,所述积放回流打包线10包括位于所述交叉带01一侧的至少一组积货滑槽格口30,所述积货滑槽格口30输出端设置有皮带线20,所述皮带线20的输送末端设置有旋转打包架100,所述积货滑槽格口30包括集料箱31,所述集料箱31一侧设有动力机构32,所述动力机构32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电缸,另一侧设有活动板33,所述动力机构32输出端连接有推板34,所述集料箱31口部设有滑轨(等同于滑动组件35),所述推板34卡于所述滑轨内,所述动力机构32能推动所述推板34至所述集料箱31内,所述旋转打包架100包括转盘40,所述转盘40上设有立架42,所述立架42上设有多个环形设置的套袋装置43,所述转盘40下部设有转动机构41,所述转动机构41可以是由同步轮机构通过电机驱动,也可以是其他能够驱动转动的机构,并不局限于前述结构,工作时,通过交叉带01输送货物,将发往同一区域的包裹分拣至积货滑槽格口30,当积货滑槽格口30积满货物时,推板34前推,将存货成堆推至皮带输送线上;进入输送线的包裹被皮带线20运送至旋转打包架100区域,并落入旋转打包架100上套的接货袋;旋转打包架100包括N个工位,本实施例中以4个工位作为例子举例说明:设为A、B、C、D 4个工位,A为接货位,每接收到一堆货物时打包架即旋转90度至B位,每次的转动包装工位都对准滑槽的下货口;工人将袋子取下进行打包、贴标处理,打包架再旋转90度至C位,由人工进行套袋处理,依次循环;若B工位未能及时完成建包工作,那么由C工位处理接货位A旋转来的包裹,则D工位负责套袋。而当工位至N个工位时,每次转动角度设为360/N度,也是实现接货、打包贴标、装袋,N个工位可同时进行多组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此方案使用可积放货物的滑槽格口替代以往的撑袋架格口,小件在交叉带01分拣机分拣完成后落入此格口中积存。当存满时开放格口,滑槽挡板前推,使格口内包裹成堆流入到皮带输送线,皮带线20将分堆的包裹输送到集中旋转打包架100的位置进行人工建包、贴标及套袋。此方案是使用AGV小车22实现分拣机分拣后小件的集中打包,取代以往的交叉带01格口位置分散人工打包的方式,以实现减少打包人工,改善场地混乱的目的。此方案使用移动的集包架取代以往交叉带01格口位置的固定撑袋架,AGV小车22配合移动集包架将交叉带01格口位置的大包运送到设定位置集中进行打包处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在交叉带01的格口处设置集包打包线11,而所述集包打包线11包括设置于所述交叉带01格口下部的集包架21,所述集包架21下部设有流转系统2,所述流转系统2将所述集包架21传送至打包区域进行打包后,传回空置格口3,所述流转系统2包括AGV小车22、卸载扎带区02、套袋区03、集包架存储区04和包裹回流线05,所述AGV小车22拉动所述集包架21至所述套袋区03进行打包;所述包裹回流线05与所述卸载扎带区02连接,交叉带01格口下方摆放已经完成套袋的集包架21,集包架21内落满货物后,AGV小车22到位将其运送到集中卸载打包位置,卸载打包后AGV小车22运载空的集包架21到套袋位,套袋完成后AGV小车22运载集包架21到集包架储存区域04,当交叉格口下方有集包架21集包完成被运走,AGV小车22快速从集包架储存区04运载空的集包架21补充,通过AGV小车22能够快速将交叉带01处的加工位置修改至外部独立区域,减少交叉带01位置人员聚集,并且减少人力投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在交叉带01的格口3处设置集包打包线11,而所述集包打包线11包括设置于所述交叉带01格口3下部的集包架21,所述集包架21下部设有流转系统2,所述流转系统2将所述集包架21传送至打包区域进行打包后,传回空置格口3,所述流转系统2包括设置与所述交叉带01下部的流转环线23,所述交叉带01与所述流转环线23之间设有所述积货滑槽格口30,积货滑槽格口30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和作用相同,能够将交叉带01上的货物堆积后再传动至流水线上,本实施例不再复述,当然也可以使用交叉带01的普通格口设计,所述流转环线23上对称设置有卸载包扎区02、套袋区03,当交叉带01格口3位置的集包架21装满时,满载集包架21被收集到流转环线23上,然后流转环线23上的空载集包架21补充到空的格口3位置,当满载的集包架21运行到出口时离开环线进入到卸载扎袋区02,进行卸载打包处理,处理完成后空的集包架21流转到套袋区03套袋,套袋完成的集包架21将重新回到流转环线23上,此方案考虑使用一套集包架21的供给回流系统实现小件集包后的集中打包处理工作,以实现减少打包人工的目的。该套供给回流系统将使用可移动流转的集包架21替换原来交叉带01格口3位置的固定撑袋架,同时在交叉带01分拣机底部使用一套流转环线23,该环线可将空的集包架21流放到格口3位接收小件,也可将格口3位已经装满小件的集包架21收回到环线上,满载的集包架21将在环线出口位流出到卸载扎袋区02集中处理。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自动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叉带,用于输送货物;
打包线,用于打包货物;
流转系统,用于将所述交叉带上的货物从交叉带输送至所述打包线上;
包裹回流线,用于将打包完成后的货物流转至后续流程,其中,
所述交叉带的侧边或底部设有格口,所述交叉带上的货物能够通过所述格口输送至所述流转系统,并通过所述流转系统流转至所述打包线进行打包,在所述打包线打包完成后的货物,能够通过所述包裹回流线流转至后续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包线为积放回流打包线,所述积放回流打包线包括旋转打包架,所述格口包括至少一组积货滑槽格口,所述流转系统包括皮带线,所述旋转打包架设于所述皮带线的输送末端,所述交叉带上的货物能够通过所述积货滑槽格口输送至所述皮带线上,并通过所述皮带线流转至所述旋转打包架进行打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包线为集包打包线,所述集包打包线包括设置于所述格口下部的集包架,所述集包架用于接收所述格口输送出的货物,所述流转系统能够将装载有货物的所述集包架输送至打包区域,并能够将空的所述集包架输送至空置的所述格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系统包括AGV小车,所述AGV小车用于拉动所述集包架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系统还包括卸载扎带区、套袋区和集包架存储区,其中,所述卸载扎带区为所述打包区域,所述AGV小车将位于所述格口下装载有货物的所述集包架拉动至所述卸载扎带区,再将卸载完成后空的所述集包架拉动至所述套袋区套设接货袋,并将套袋完成后的所述集包架拉动至所述集包架存储区,还能够将套袋完成后的所述集包架和位于所述集包架存储区的所述集包架拉动至空置的所述格口,使得所述集包架接收所述格口输送出的货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系统包括流转环线,所述流转环线部分位于所述交叉带下方,所述集包架设于所述流转环线上,能够在流转环线的带动下运动,用于接收所述格口输送出的货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环线上还设有卸载扎带区和套袋区,位于所述交叉带下方的所述集包架能够在所述流转环线的输送下进入所述卸载扎带区,所述流转环线能够将在所述卸载扎带区卸载完成后空的所述集包架输送至所述套袋区套设接货袋,并将套袋完成后的所述集包架输送至所述交叉带下方,接收所述格口输送出的货物。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口包括至少一组积货滑槽格口,所述积货滑槽格口包括:
集料箱,用于存储货物;
动力机构,设于所述集料箱上,其中,
所述集料箱一侧设有活动板,所述动力机构能够带动所述集料箱内的货物朝向所述活动板运动,使得所述活动板被打开,所述集料箱内的货物能够从所述活动板被打开的出口被输送出,或,
所述集料箱一侧设有第一挡板,所述集料箱上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集料箱围成了用于存储货物的腔室,所述动力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运动,使得所述腔室被打开,所述集料箱内的货物能够在所述动力机构带动下从所述腔室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打包架包括:
转盘,所述转盘底部设有转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盘转动;
立架,沿高度方向设于所述转盘上;
套袋装置,所述立架上设有多个环形设置的所述套袋装置,用于承载接货袋。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包架包括:
转盘,所述转盘底部设有转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盘转动;
立架,沿高度方向设于所述转盘上;
套袋装置,所述立架上设有多个环形设置的所述套袋装置,用于承载接货袋。
11.一种打包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打包系统对货物进行打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交叉带上单独设置积放回流打包线,或,单独设置集包打包线,或同时设置积放回流打包线和集包打包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放回流打包线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交叉带输送货物,将发往同一区域的包裹分拣至积货滑槽格口,当积货滑槽格口积满货物时,推板前推,将存货成堆推至皮带输送线上;
S2:进入输送线的包裹被皮带线运送至旋转打包架区域,并落入旋转打包架上套的接货袋;
S3:旋转打包架设为N个工位,第一个工位为接货位,每接收到一堆货物时打包架即旋转360/N度至紧靠的第二工位,工人将袋子取下进行打包、贴标处理,打包架再旋转360/N度至紧靠的第三工位,由人工进行套袋处理,依次循环;若第二工位未能及时完成建包工作,那么由第三工位处理接货位旋转来的包裹,则紧靠的第四工位负责套袋,依次至第N个工位,并回至A工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包打包线包括以下步骤:交叉带格口下方摆放已经完成套袋的集包架,集包架内落满货物后,AGV小车到位将其运送到集中卸载打包位置,卸载打包后AGV小车运载空的集包架到套袋位,套袋完成后AGV小车运载集包架到集包架储存区域,当交叉格口下方有集包架集包完成被运走,AGV小车快速从集包架储存区运载空的集包架补充。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包打包线包括以下步骤:当交叉带格口位置的集包架装满时,满载集包架被收集到流转环线上,然后流转环线上的空载集包架补充到空的格口位置,当满载的集包架运行到出口时离开环线进入到卸载扎袋区,进行卸载打包处理,处理完成后空的集包架流转到套袋区套袋,套袋完成的集包架将重新回到流转环线上。
CN202110849302.6A 2020-08-04 2021-07-27 一种自动打包系统及打包方法 Active CN1133533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0424 2020-08-04
CN2020107704241 2020-08-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3333A true CN113353333A (zh) 2021-09-07
CN113353333B CN113353333B (zh) 2023-08-15

Family

ID=77540570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15334.9U Active CN218142401U (zh) 2020-08-04 2021-07-27 一种自动打包系统
CN202121716866.4U Active CN218142402U (zh) 2020-08-04 2021-07-27 积货滑槽格口
CN202110849302.6A Active CN113353333B (zh) 2020-08-04 2021-07-27 一种自动打包系统及打包方法
CN202121715331.5U Active CN218142400U (zh) 2020-08-04 2021-07-27 打包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15334.9U Active CN218142401U (zh) 2020-08-04 2021-07-27 一种自动打包系统
CN202121716866.4U Active CN218142402U (zh) 2020-08-04 2021-07-27 积货滑槽格口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15331.5U Active CN218142400U (zh) 2020-08-04 2021-07-27 打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2181424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3453A (zh) * 2021-12-30 2022-03-18 浙江博采传媒有限公司 利用机械臂还原摄影机轨迹的方法
CN114906390A (zh) * 2022-04-24 2022-08-16 中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建包系统及建包流程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48622A1 (en) * 1998-03-25 1999-09-30 Span Tech Corporation Modular link conveyor belt package sortation system
WO2013112561A1 (en) * 2012-01-23 2013-08-01 Cross Belt Ip, Llc Monorail sortation system
CN108996147A (zh) * 2018-04-27 2018-12-14 顺丰速运有限公司 一种建包系统及建包方法
CN109158320A (zh) * 2018-11-08 2019-01-08 深圳蓝胖子机器人有限公司 物流分拣系统及物流分拣方法
CN208412323U (zh) * 2018-05-31 2019-01-22 江苏爱特福84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毒液瓶体收集装置
CN110316526A (zh) * 2018-03-28 2019-10-11 范德兰德物流自动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分拣系统及分拣方法
CN110733813A (zh) * 2018-07-19 2020-01-3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集包系统和方法
CN210557208U (zh) * 2019-09-04 2020-05-19 上海欣巴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开合下料格口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48622A1 (en) * 1998-03-25 1999-09-30 Span Tech Corporation Modular link conveyor belt package sortation system
WO2013112561A1 (en) * 2012-01-23 2013-08-01 Cross Belt Ip, Llc Monorail sortation system
CN110316526A (zh) * 2018-03-28 2019-10-11 范德兰德物流自动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分拣系统及分拣方法
CN108996147A (zh) * 2018-04-27 2018-12-14 顺丰速运有限公司 一种建包系统及建包方法
CN208412323U (zh) * 2018-05-31 2019-01-22 江苏爱特福84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毒液瓶体收集装置
CN110733813A (zh) * 2018-07-19 2020-01-3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集包系统和方法
CN109158320A (zh) * 2018-11-08 2019-01-08 深圳蓝胖子机器人有限公司 物流分拣系统及物流分拣方法
CN210557208U (zh) * 2019-09-04 2020-05-19 上海欣巴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开合下料格口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蔡源、陈锦华,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3453A (zh) * 2021-12-30 2022-03-18 浙江博采传媒有限公司 利用机械臂还原摄影机轨迹的方法
CN114906390A (zh) * 2022-04-24 2022-08-16 中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建包系统及建包流程
CN114906390B (zh) * 2022-04-24 2024-03-22 中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建包系统的建包流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2402U (zh) 2022-12-27
CN218142401U (zh) 2022-12-27
CN218142400U (zh) 2022-12-27
CN113353333B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9374B (zh) 一种自动存储和拣选系统
CN114789867B (zh) 用于处理物体的包括移动矩阵载体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CN218142402U (zh) 积货滑槽格口
CN113335814A (zh) 排序系统和方法
CN111216965B (zh) 一种全自动粮食装袋打包设备
JP2022525233A (ja) 仕分け設備
CN112024420B (zh) 基于周转箱的格口分拣系统及分拣方法
JP2982643B2 (ja) 袋自動解荷供給方法並びにその装置、及び該装置で使用される袋輸送コンテナ、解束装置、トレー
CN111605946A (zh) 大批量拣选型全自动出入库成品立体仓库系统
CN112478586A (zh) 一种物料自动换驳输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516272B (zh) 一种货架
CN112478550B (zh) 一种用于物料输送包装的巷道堆垛机
CN110733813A (zh) 自动集包系统和方法
CN212711781U (zh) 一种袋装货物自动装车机及其分料整形机构
CN114803268A (zh) 进库分装抽屉式自动化仓库与立体输送的拣货方法及装备
CN209777744U (zh) 一种十字运料滑台卸料装置
CN210392996U (zh) 纵向码包装置
CN108529113B (zh) 一种堆垛车
JPH06507871A (ja) 高速/高処理能力自動化作業量調整装置
CN220411126U (zh) 一种低温环境下定量包装双向输送码垛装置
CN219078546U (zh) 一种自动装车组件及自动装车机
CN213762886U (zh) 一种物品分拣系统
CN215945703U (zh) 取货柜和配货系统
CN218987178U (zh) 自动打包装置
CN220316606U (zh) 一种搬运码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