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6172B - 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及其固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及其固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6172B
CN113346172B CN202110607498.8A CN202110607498A CN113346172B CN 113346172 B CN113346172 B CN 113346172B CN 202110607498 A CN202110607498 A CN 202110607498A CN 113346172 B CN113346172 B CN 1133461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 battery
rod
fluoride ion
spr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74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6172A (zh
Inventor
江梦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074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61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6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6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6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6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8Modular batteries; Casing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assemb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氟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及其固定方法。其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方形”凹槽,从而通过凹槽对氟离子电池体进行存放,所述固定机构的顶部设有弹出机构。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滑杆弹簧弹力作用将顶盖顶起,使其脱离固定外壳,从而减少人工将顶盖抽出的步骤,提高固定外壳使用的便捷性,另外,滑杆弹簧产生的弹力作用比较均衡,在顶起的过程中顶盖倾斜的角度较小,因此移动过程中顶盖内壁与固定外壳外壁接触产生的磨损较小,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Description

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及其固定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氟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及其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并且人类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因此电池的需要逐渐扩大,这样使氟离子电池也被广泛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对氟离子电池体进行保护,需要通过外壳对氟离子电池体进行隔离和固定,但一般的固定外壳的顶盖都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在取下的时候受力不平衡就会导致顶盖发生倾斜,这样与固定外壳外壁摩擦力增大,不仅不易取出,而且对固定外壳的外壁产生的损伤也非常大,会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及其固定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方形”凹槽,从而通过凹槽对氟离子电池体进行存放,所述固定机构的顶部设有弹出机构,所述弹出机构至少包括:
顶盖,所述顶盖与固定外壳插接配合,从而通过顶盖的阻力作用对顶盖内部的氟离子电池体进行固定,所述顶盖的左右侧壁开设有连接孔;
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对称设置在顶盖左右两侧,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连接孔的外侧,所述挡板靠近连接孔的一侧对称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连接孔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压板位于连接孔的内侧;
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开设于固定外壳左侧壁和右侧壁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活动槽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活动槽相互垂直,从而便于压板插入插槽内,且所述压板与插槽活动连接,所述插槽的顶部对应活动槽位置开设有弹出槽;
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活动槽内,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弹力块,所述弹力块与压板底部的卡槽卡接配合,所述弹力块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弹力块和滑杆与活动槽均为活动连接,所述弹力块的顶部靠近内侧的部分向下倾斜,所述弹力块的顶部靠近外侧的部分为“圆角”结构,从而使压板接触弹力块时,受到斜面或者曲面的作用力对弹力块产生一个向下的挤压力,避免压板的卡槽内壁受到弹力块的阻挡无法移动,所述滑杆的外部设有滑杆弹簧,所述滑杆弹簧的顶端与弹力块固定连接,所述滑杆弹簧的底端与活动槽内的底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外壳内设有手提架,所述手提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沿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隔离板,且相邻两个隔离板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支撑板顶部位于相邻两个隔离板之间的位置粘接与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顶面为“波浪”形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与固定外壳活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板中间位置的两个隔离板顶部均开设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的底部对称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部设有限位盘,两个移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手提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固定外壳内热量的散失,所述固定外壳的前后侧壁开设有多个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外侧设有散热罩,所述散热罩的四周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设有散热滤网。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力块顶部的倾斜部分沿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滚轮槽,所述滚轮槽内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部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挡板远离压板的一侧设有握把,所述握把外部套设有摩擦皮套,从而便于拉动挡板时手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外壳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手提支架,所述手提支架包括转接杆,所述转接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固定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杆的外部设有转接管,所述转接管的顶部设有手握杆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管的底部设有支撑杆体,所述转接管与转接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体与固定外壳之间设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块,底端所述连接块与支撑杆体固定连接,顶端所述连接块与固定外壳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顶部的四个拐角处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包括螺纹杆体,所述螺纹杆体的中间位置设有杆体密封块,所述杆体密封块的半径大于螺纹杆体,从而通过杆体密封块对插入孔进行密封,提高杆体密封块底部的密封性,降低外界污染物进入到杆体密封块底部,对底部的螺纹连接处进行防护,所述顶盖顶部对应螺纹杆体的位置设有插入孔,所述螺纹杆体和杆体密封块与插入孔均为插接配合,所述螺纹杆体的顶部设有螺帽,所述螺纹杆体外部位于杆体密封块顶部的位置滑动连接有活动盘,所述螺帽与活动盘之间设有活动弹簧,所述活动盘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罩,通过密封罩使活动弹簧与外界隔离,从而降低外界灰尘的进入量,对活动弹簧进行防护。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底部对应限位槽的位置设有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包括加固板,所述加固板顶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均设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顶端设有加固密封块,所述加固杆的外部设有加固弹簧,所述加固弹簧的顶端与顶盖顶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盖顶部对应加固杆的位置开设有换气孔,所述换气孔与加固密封块插接配合,所述换气孔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与加固杆滑动连接,所述换气孔位于所述滑孔的外部设有换气滤网。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方法,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一)、放置阶段:
S1、氟离子电池体放置在限位槽内;
S2、氟离子电池体放置完成后,通过手提杆将支撑板和其顶部的氟离子电池体置于固定外壳内;
(二)、固定阶段:
S3、待所述放置阶段完成后,再通过挡板使连接板沿连接孔向外移动;
S4、当压板完全进入顶盖侧壁内的空腔后,将顶盖插在固定外壳的顶部,然后通过挡板使连接板沿连接孔向内移动,连接板带动压板与弹力块顶部的“圆角”部分接触,对弹力块“圆角”形成的曲面产生一个向下的挤压力,使弹力块带动滑杆沿活动槽内壁向下移动;
S5、使连接板继续向内移动,当卡槽与弹力块对齐时,弹力块受到挤压滑杆弹簧产生的弹力作用与卡槽卡接;
(三)、解除阶段:
S6、通过挡板使连接板沿连接孔向外移动,连接板带动压板与接触弹力块顶部的倾斜部分接触,并对斜面产生一个向下的挤压力,使弹力块带动滑杆沿活动槽内壁向下移动,然后弹力块逐渐脱离卡槽;
S7、待完全脱离时,弹力块受到滑杆弹簧的弹力作用穿过弹出槽与顶盖的内壁接触,并通过弹力作用将顶盖顶起;
S8、将顶盖取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及其固定方法中,通过设置的滑杆弹簧弹力作用将顶盖顶起,使其脱离固定外壳,从而减少人工将顶盖抽出的步骤,提高固定外壳使用的便捷性,另外,滑杆弹簧产生的弹力作用比较均衡,在顶起的过程中顶盖倾斜的角度较小,因此移动过程中顶盖内壁与固定外壳外壁接触产生的磨损较小,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2、该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及其固定方法中,通过手提杆拉动挡板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从而使支撑板将氟离子电池体全部取出,提高了氟离子电池体取出的便捷性,而且氟离子电池体放置在固定外壳内后,移动杆受自身重力作用沿移动槽内滑动,并带动手提杆进入预留槽,通过预留槽对其进行收纳,达到对空间利用的目。
3、该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及其固定方法中,通过散热口将固定外壳内的热量排出,对其内部进行降温,为了减少外部灰尘的进入量,另外通过在散热罩侧壁开设散热罩降低散热口的流通面积,同时通过散热滤网对流通的气流进行过滤,达到降尘的目的。
4、该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及其固定方法中,撑杆体受到连接弹簧的弹力作用带动转接管绕转接杆转动,并且支撑杆体的底面紧贴支撑面,从而通过支撑杆体对固定外壳进行支撑,提高固定外壳放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固定机构结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弹出机构结构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1的顶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图4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1的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的固定外壳结构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1的图7的B处结构放大图;
图9为实施例1的弹性元件结构爆炸图;
图10为实施例1的图9的C处结构放大图;
图11为实施例1的手提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1的挡板结构剖视图;
图13为实施例1的散热罩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1的手提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1的紧固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1的加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1的压板结构侧视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00、固定机构;
110、固定外壳;
111、散热口;1111、散热罩;1112、散热孔;1113、散热滤网;
112、活动槽;1121、插槽;1122、弹出槽;
113、弹性元件;1131、弹力块;1132、滑杆;1133、滑杆弹簧;1134、滚轮槽;1135、滚轮;
120、手提架;
121、支撑板;
122、隔离板;1221、预留槽;1222、移动槽;
123、防护垫;
124、移动杆;1241、手提杆;
130、氟离子电池体;
140、手提支架;
141、转接杆;1411、固定块;
142、转接管;1421、手握杆体;1422、支撑杆体;
143、连接弹簧;1431、连接块;
200、弹出机构;
210、顶盖;
211、插入孔;
212、连接孔;
213、换气孔;2131、滑孔;2132、换气滤网;
220、连接装置;
221、挡板;2211、握把;2212、摩擦皮套;
222、连接板;2221、压板;
230、紧固螺栓;
231、螺纹杆体;2311、螺帽;2312、杆体密封块;
232、活动盘;2321、活动弹簧;2322、密封罩;
240、加固装置;
241、加固板;2411、加固杆;2412、加固密封块;
242、加固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17所示,本实施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包括固定机构100,固定机构100包括固定外壳110,固定外壳110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方形”凹槽,从而通过凹槽对氟离子电池体130进行存放,固定机构100的顶部设有弹出机构200,弹出机构200包括顶盖210,顶盖210与固定外壳110插接配合,从而通过顶盖210的阻力作用对顶盖210内部的氟离子电池体130进行固定,顶盖210的左右侧壁开设有连接孔212。
此外,连接装置220对称设置在顶盖210左右两侧,连接装置220包括挡板221,挡板221设置在连接孔212的外侧,挡板221靠近连接孔212的一侧对称设有连接板222,连接板222与连接孔212滑动连接,两个连接板222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压板2221,压板2221的底部开设有卡槽,压板2221位于连接孔212的内侧;
其中,活动槽112,活动槽112开设于固定外壳110左侧壁和右侧壁顶部的左右两侧,活动槽112的顶部开设有插槽1121,插槽1121与活动槽112相互垂直,从而便于压板2221插入插槽1121内,且压板2221与插槽1121活动连接,插槽1121的顶部对应活动槽112位置开设有弹出槽1122,弹性元件113设置在活动槽112内,弹性元件113包括弹力块1131,弹力块1131与压板2221底部的卡槽卡接配合,弹力块1131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132,弹力块1131和滑杆1132与活动槽112均为活动连接,弹力块1131的顶部靠近内侧的部分向下倾斜,弹力块1131的顶部靠近外侧的部分为“圆角”结构,从而使压板2221接触弹力块1131时,受到斜面或者曲面的作用力对弹力块1131产生一个向下的挤压力,避免压板2221的卡槽内壁受到弹力块1131的阻挡无法移动,滑杆1132的外部设有滑杆弹簧1133,滑杆弹簧1133的顶端与弹力块1131固定连接,滑杆弹簧1133的底端与活动槽112内的底壁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弹出机构200具体使用时,先通过挡板221使连接板222沿连接孔212向外移动,当压板2221完全进入顶盖210侧壁内的空腔后,将顶盖210插在固定外壳110的顶部,然后通过挡板221使连接板222沿连接孔212向内移动,连接板222带动压板2221与弹力块1131顶部的“圆角”部分接触,对弹力块1131“圆角”形成的曲面产生一个向下的挤压力,使弹力块1131带动滑杆1132沿活动槽112内壁向下移动,连接板222继续向内移动,当卡槽与弹力块1131对齐时,弹力块1131受到挤压滑杆弹簧1133产生的弹力作用与卡槽卡接,从而对压板2221进行固定,通过压板2221对顶盖210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对固定外壳110内的氟离子电池体130进行固定的目的。
需要解除固定时,先通过挡板221使连接板222沿连接孔212向外移动,连接板222带动压板2221与接触弹力块1131顶部的倾斜部分接触,并对斜面产生一个向下的挤压力,使弹力块1131带动滑杆1132沿活动槽112内壁向下移动,然后弹力块1131逐渐脱离卡槽,直到2111完全脱离时,卡接产生的卡接力解除,解除后弹力块1131受到滑杆弹簧1133的弹力作用穿过弹出槽1122与顶盖210的内壁接触,并通过弹力作用将顶盖210顶起,然后将顶盖210取下即可,通过滑杆弹簧1133弹力作用将顶盖210顶起,使其脱离固定外壳110,从而减少人工将顶盖210抽出的步骤,提高固定外壳使用的便捷性,另外,滑杆弹簧1133产生的弹力作用比较均衡,在顶起的过程中顶盖210倾斜的角度较小,因此移动过程中顶盖210内壁与固定外壳110外壁接触产生的磨损较小,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进一步的,为了对氟离子电池体130进行限位,避免其在固定外壳110内发生碰撞,固定外壳110内设有手提架120,手提架120包括支撑板121,支撑板121的顶部沿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隔离板122,且相邻两个隔离板122之间形成限位槽,将氟离子电池体130放置在限位槽内,通过隔离板122的阻力作用对氟离子电池体130进行限位,并且隔离板122对其两侧的氟离子电池体130进行隔离,从而对氟离子电池体130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其发生碰撞,支撑板121顶部位于相邻两个隔离板122之间的位置粘接与防护垫123,防护垫123的顶面为“波浪”形结构,通过防护垫123自身的弹性的作用对氟离子电池体130起到防护的作用,同时“波浪”形的设计使氟离子电池体130底部与防护垫123之间产生缝隙,便于热量的散失。
再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氟离子电池体130的取出,支撑板121与固定外壳110活动连接,且位于支撑板121中间位置的两个隔离板122顶部均开设有预留槽1221,预留槽1221的底部对称开设有移动槽1222,移动槽1222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杆124,移动杆124的底部设有限位盘,两个移动杆124之间固定连接有手提杆1241,使用时,握住手提杆1241,并通过手提杆1241拉动移动杆124,使其沿预留槽1221内壁滑动,然后通过限位盘对隔离板122发力,将其提起,隔离板122带动支撑板121向上移动,通过支撑板121将氟离子电池体130全部取出,从而提高了氟离子电池体130取出的便捷性,而且氟离子电池体130放置在固定外壳110内后,移动杆124受自身重力作用沿移动槽1222内滑动,并带动手提杆1241进入预留槽1221,通过预留槽1221对其进行收纳,达到对空间利用的目的。
具体的,为了便于固定外壳110内热量的散失,固定外壳110的前后侧壁开设有多个散热口111,从而通过散热口111将固定外壳110内的热量排出,对其内部进行降温,为了减少外部灰尘的进入量,散热口111的外侧设有散热罩1111,散热罩1111的四周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112,散热孔1112内设有散热滤网1113,通过在散热罩1111侧壁开设散热罩1111降低散热口111的流通面积,同时通过散热滤网1113对流通的气流进行过滤,达到降尘的目的。
此外,弹力块1131顶部的倾斜部分沿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滚轮槽1134,滚轮槽1134内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外部转动连接有滚轮1135,使用时,压板2221与滚轮1135接触产生摩擦力,摩擦力使滚轮1135滚动,从而通过滚轮1135的滚动降低压板2221与弹力块1131接触的摩擦力,挡板221远离压板2221的一侧设有握把2211,握把2211外部套设有摩擦皮套2212,从而便于拉动挡板221时手握。
除此之外,固定外壳11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手提支架140,手提支架140包括转接杆141,转接杆14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11,固定块1411与固定外壳110固定连接,转接杆141的外部设有转接管142,转接管142的顶部设有手握杆体1421,使用时,通过握取手握杆体1421将装个装置提起,从而方便整个装置的搬运。
进一步的,转接管142的底部设有支撑杆体1422,转接管142与转接杆141转动连接,支撑杆体1422与固定外壳110之间设有连接弹簧143,连接弹簧143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块1431,底端连接块1431与支撑杆体1422固定连接,顶端连接块1431与固定外壳110固定连接,在固定外壳110放置在支撑面时,支撑杆体1422受到连接弹簧143的弹力作用带动转接管142绕转接杆141转动,并且支撑杆体1422的底面紧贴支撑面,从而通过支撑杆体1422对固定外壳110进行支撑,提高固定外壳110放置的稳定性。
再进一步的,为了对顶盖210进一步进行紧固,顶盖210顶部的四个拐角处设有紧固螺栓230,紧固螺栓230包括螺纹杆体231,螺纹杆体231的中间位置设有杆体密封块2312,杆体密封块2312的半径大于螺纹杆体231,从而通过杆体密封块2312对插入孔211进行密封,提高杆体密封块2312底部的密封性,降低外界污染物进入到杆体密封块2312底部,对底部的螺纹连接处进行防护,顶盖210顶部对应螺纹杆体231的位置设有插入孔211,螺纹杆体231和杆体密封块2312与插入孔211均为插接配合,螺纹杆体231的顶部设有螺帽2311,螺纹杆体231外部位于杆体密封块2312顶部的位置滑动连接有活动盘232,螺帽2311与活动盘232之间设有活动弹簧2321,活动盘232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罩2322,通过密封罩2322使活动弹簧2321与外界隔离,从而降低外界灰尘的进入量,对活动弹簧2321进行防护,使用时,将螺纹杆体231插入插入孔211内,然后转动螺纹杆体231使其底部的螺纹与固定外壳110的底壁开设的螺纹孔啮合,通过螺纹间的啮合力对顶盖210进一步的固定,另外反向转动螺纹杆体231使其脱离固定外壳110,当其不受啮合力作用时,压缩活动弹簧2321产生的弹力作用在螺帽2311上,并将螺纹杆体231弹出,从而减少人工抽出的步骤,提高紧固螺栓230的实用性。
具体的,为了对氟离子电池体130进一步的固定,顶盖210底部对应限位槽的位置设有加固装置240,加固装置240包括加固板241,加固板241顶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均设有加固杆2411,加固杆2411顶端设有加固密封块2412,加固杆2411的外部设有加固弹簧242,加固弹簧242的顶端与顶盖210顶壁的底部固定连接,顶盖210顶部对应加固杆2411的位置开设有换气孔213,换气孔213与加固密封块2412插接配合,换气孔21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滑孔2131,滑孔2131与加固杆2411滑动连接,换气孔213位于滑孔2131的外部设有换气滤网2132,将顶盖210与固定外壳110固定后,加固板241与氟离子电池体130顶壁接触,并且氟离子电池体130对加固板241进行挤压,使其带动加固杆2411沿滑孔2131内壁滑动,同时压缩加固弹簧242,加固弹簧242受到压缩产生与挤压力反向的弹力作用,通过弹力作用使加固板241紧贴氟离子电池体130,从而对其进行加固,另外加固杆2411向上移动带动加固密封块2412脱离换气孔213,此时换气孔213与加固密封块2412之间产生缝隙,外界空气经过缝隙,并通过换气滤网2132过滤后进入固定外壳110内,实现空气的流通,保证固定外壳110内部的通风,避免氟离子电池体130长期在封闭的环境下损坏,而且固定外壳110内部没有氟离子电池体130时加固密封块2412与换气孔213闭合,从而降低灰尘的进入量。
本实施例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方法,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的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一)、放置阶段:
S1、氟离子电池体130放置在限位槽内;
S2、氟离子电池体130放置完成后,通过手提杆1241将支撑板121和其顶部的氟离子电池体130置于固定外壳110内;
(二)、固定阶段:
S3、待放置阶段完成后,再通过挡板221使连接板222沿连接孔212向外移动;
S4、当压板2221完全进入顶盖210侧壁内的空腔后,将顶盖210插在固定外壳110的顶部,然后通过挡板221使连接板222沿连接孔212向内移动,连接板222带动压板2221与弹力块1131顶部的“圆角”部分接触,对弹力块1131“圆角”形成的曲面产生一个向下的挤压力,使弹力块1131带动滑杆1132沿活动槽112内壁向下移动;
S5、使连接板222继续向内移动,当卡槽与弹力块1131对齐时,弹力块1131受到挤压滑杆弹簧1133产生的弹力作用与卡槽卡接;
(三)、解除阶段:
S6、通过挡板221使连接板222沿连接孔212向外移动,连接板222带动压板2221与接触弹力块1131顶部的倾斜部分接触,并对斜面产生一个向下的挤压力,使弹力块1131带动滑杆1132沿活动槽112内壁向下移动,然后弹力块1131逐渐脱离卡槽;
S7、待2111完全脱离时,弹力块1131受到滑杆弹簧1133的弹力作用穿过弹出槽1122与顶盖210的内壁接触,并通过弹力作用将顶盖210顶起;
S8、将顶盖210取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包括固定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00)包括固定外壳(110),所述固定外壳(110)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方形”凹槽,所述固定机构(100)的顶部设有弹出机构(200),所述弹出机构(200)至少包括:
顶盖(210),所述顶盖(210)与固定外壳(110)插接配合,所述顶盖(210)的左右侧壁开设有连接孔(212);
连接装置(220),所述连接装置(220)对称设置在顶盖(210)左右两侧,所述连接装置(220)包括挡板(221),所述挡板(221)设置在连接孔(212)的外侧,所述挡板(221)靠近连接孔(212)的一侧对称设有连接板(222),所述连接板(222)与连接孔(212)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222)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压板(2221),所述压板(2221)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压板(2221)位于连接孔(212)的内侧;
活动槽(112),所述活动槽(112)开设于固定外壳(110)左侧壁和右侧壁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活动槽(112)的顶部开设有插槽(1121),所述插槽(1121)与活动槽(112)相互垂直,且所述压板(2221)与插槽(1121)活动连接,所述插槽(1121)的顶部对应活动槽(112)位置开设有弹出槽(1122);
弹性元件(113),所述弹性元件(113)设置在活动槽(112)内,所述弹性元件(113)包括弹力块(1131),所述弹力块(1131)与压板(2221)底部的卡槽卡接配合,所述弹力块(1131)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132),所述弹力块(1131)和滑杆(1132)与活动槽(112)均为活动连接,所述弹力块(1131)的顶部靠近内侧的部分向下倾斜,所述弹力块(1131)的顶部靠近外侧的部分为“圆角”结构,所述滑杆(1132)的外部设有滑杆弹簧(1133),所述滑杆弹簧(1133)的顶端与弹力块(1131)固定连接,所述滑杆弹簧(1133)的底端与活动槽(112)内的底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110)内设有手提架(120),所述手提架(120)包括支撑板(121),所述支撑板(121)的顶部沿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隔离板(122),且相邻两个隔离板(122)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支撑板(121)顶部位于相邻两个隔离板(122)之间的位置粘接与防护垫(123),所述防护垫(123)的顶面为“波浪”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1)与固定外壳(110)活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板(121)中间位置的两个隔离板(122)顶部均开设有预留槽(1221),所述预留槽(1221)的底部对称开设有移动槽(1222),所述移动槽(1222)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杆(124),所述移动杆(124)的底部设有限位盘,两个移动杆(124)之间固定连接有手提杆(12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其特征在于:为了便于固定外壳(110)内热量的散失,所述固定外壳(110)的前后侧壁开设有多个散热口(111),所述散热口(111)的外侧设有散热罩(1111),所述散热罩(1111)的四周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112),所述散热孔(1112)内设有散热滤网(11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块(1131)顶部的倾斜部分沿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滚轮槽(1134),所述滚轮槽(1134)内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部转动连接有滚轮(1135),所述挡板(221)远离压板(2221)的一侧设有握把(2211),所述握把(2211)外部套设有摩擦皮套(22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11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手提支架(140),所述手提支架(140)包括转接杆(141),所述转接杆(14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11),所述固定块(1411)与固定外壳(110)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杆(141)的外部设有转接管(142),所述转接管(142)的顶部设有手握杆体(14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142)的底部设有支撑杆体(1422),所述转接管(142)与转接杆(14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体(1422)与固定外壳(110)之间设有连接弹簧(143),所述连接弹簧(143)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块(1431),底端所述连接块(1431)与支撑杆体(1422)固定连接,顶端所述连接块(1431)与固定外壳(110)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10)顶部的四个拐角处设有紧固螺栓(230),所述紧固螺栓(230)包括螺纹杆体(231),所述螺纹杆体(231)的中间位置设有杆体密封块(2312),所述杆体密封块(2312)的半径大于螺纹杆体(231),所述顶盖(210)顶部对应螺纹杆体(231)的位置设有插入孔(211),所述螺纹杆体(231)和杆体密封块(2312)与插入孔(211)均为插接配合,所述螺纹杆体(231)的顶部设有螺帽(2311),所述螺纹杆体(231)外部位于杆体密封块(2312)顶部的位置滑动连接有活动盘(232),所述螺帽(2311)与活动盘(232)之间设有活动弹簧(2321),所述活动盘(232)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罩(23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10)底部对应限位槽的位置设有加固装置(240),所述加固装置(240)包括加固板(241),所述加固板(241)顶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均设有加固杆(2411),所述加固杆(2411)顶端设有加固密封块(2412),所述加固杆(2411)的外部设有加固弹簧(242),所述加固弹簧(242)的顶端与顶盖(210)顶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盖(210)顶部对应加固杆(2411)的位置开设有换气孔(213),所述换气孔(213)与加固密封块(2412)插接配合,所述换气孔(21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滑孔(2131),所述滑孔(2131)与加固杆(2411)滑动连接,所述换气孔(213)位于所述滑孔(2131)的外部设有换气滤网(2132)。
10.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一)、放置阶段:
S1、氟离子电池体(130)放置在限位槽内;
S2、氟离子电池体(130)放置完成后,通过手提杆(1241)将支撑板(121)和其顶部的氟离子电池体(130)置于固定外壳(110)内;
(二)、固定阶段:
S3、待所述放置阶段完成后,再通过挡板(221)使连接板(222)沿连接孔(212)向外移动;
S4、当压板(2221)完全进入顶盖(210)侧壁内的空腔后,将顶盖(210)插在固定外壳(110)的顶部,然后通过挡板(221)使连接板(222)沿连接孔(212)向内移动,连接板(222)带动压板(2221)与弹力块(1131)顶部的“圆角”部分接触,对弹力块(1131)“圆角”形成的曲面产生一个向下的挤压力,使弹力块(1131)带动滑杆(1132)沿活动槽(112)内壁向下移动;
S5、使连接板(222)继续向内移动,当卡槽与弹力块(1131)对齐时,弹力块(1131)受到挤压滑杆弹簧(1133)产生的弹力作用与卡槽卡接;
(三)、解除阶段:
S6、通过挡板(221)使连接板(222)沿连接孔(212)向外移动,连接板(222)带动压板(2221)与接触弹力块(1131)顶部的倾斜部分接触,并对斜面产生一个向下的挤压力,使弹力块(1131)带动滑杆(1132)沿活动槽(112)内壁向下移动,然后弹力块(1131)逐渐脱离卡槽;
S7、待(2111)完全脱离时,弹力块(1131)受到滑杆弹簧(1133)的弹力作用穿过弹出槽(1122)与顶盖(210)的内壁接触,并通过弹力作用将顶盖(210)顶起;
S8、将顶盖(210)取下。
CN202110607498.8A 2021-06-01 2021-06-01 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及其固定方法 Active CN113346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7498.8A CN113346172B (zh) 2021-06-01 2021-06-01 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及其固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7498.8A CN113346172B (zh) 2021-06-01 2021-06-01 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及其固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6172A CN113346172A (zh) 2021-09-03
CN113346172B true CN113346172B (zh) 2023-11-21

Family

ID=77473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7498.8A Active CN113346172B (zh) 2021-06-01 2021-06-01 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及其固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6172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674237U (zh) * 2018-10-25 2019-03-29 河北久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泄漏的蓄电池用密封固定结构
CN110416457A (zh) * 2019-07-15 2019-11-05 扬州金快乐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锂电池用外壳
CN209730002U (zh) * 2019-04-23 2019-12-03 深圳科莱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电池模组的安装结构
CN211177000U (zh) * 2019-11-18 2020-08-04 上海桥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式电暖器
CN211404548U (zh) * 2020-03-02 2020-09-01 江苏创优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防水密封结构
CN111669917A (zh) * 2020-06-12 2020-09-15 杭州元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池充放维护仪
CN112234304A (zh) * 2019-07-13 2021-01-15 扬州金快乐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使用的锂电池
CN112259876A (zh) * 2019-07-06 2021-01-22 诸暨慧达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避震装置
CN112366415A (zh) * 2020-11-09 2021-02-12 湖南宝特瑞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插接固定结构的锂电池连接装置
CN212810438U (zh) * 2020-08-05 2021-03-26 湖州快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双重保护装置的电池组
CN112753123A (zh) * 2018-09-27 2021-05-04 浦项产业科学硏究院 钠二次电池模组
CN213184515U (zh) * 2020-10-29 2021-05-11 安徽卓越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锂电池电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3123A (zh) * 2018-09-27 2021-05-04 浦项产业科学硏究院 钠二次电池模组
CN208674237U (zh) * 2018-10-25 2019-03-29 河北久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泄漏的蓄电池用密封固定结构
CN209730002U (zh) * 2019-04-23 2019-12-03 深圳科莱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电池模组的安装结构
CN112259876A (zh) * 2019-07-06 2021-01-22 诸暨慧达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避震装置
CN112234304A (zh) * 2019-07-13 2021-01-15 扬州金快乐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使用的锂电池
CN110416457A (zh) * 2019-07-15 2019-11-05 扬州金快乐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锂电池用外壳
CN211177000U (zh) * 2019-11-18 2020-08-04 上海桥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式电暖器
CN211404548U (zh) * 2020-03-02 2020-09-01 江苏创优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防水密封结构
CN111669917A (zh) * 2020-06-12 2020-09-15 杭州元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池充放维护仪
CN212810438U (zh) * 2020-08-05 2021-03-26 湖州快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双重保护装置的电池组
CN213184515U (zh) * 2020-10-29 2021-05-11 安徽卓越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锂电池电源装置
CN112366415A (zh) * 2020-11-09 2021-02-12 湖南宝特瑞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插接固定结构的锂电池连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6172A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9227B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转运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113346172B (zh) 基于弹性元件弹出式固定的氟离子电池固定外壳及其固定方法
WO2021046903A1 (zh) 一种排球训练用捡球小车
CN210972088U (zh) 一种环境监测用样品储存装置
CN114243699A (zh) 一种家用应急式新能源电池供电装置
CN210053248U (zh) 一种ups电源
CN211404573U (zh) 一种携带式锂电池盛放装置
CN116435697A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锂电池构造
CN210678657U (zh) 一种基于机械加工的工件用立体式存放架
CN113788212A (zh)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管理收放装置
CN210307778U (zh) 一种壳模的高容量料架
CN213816301U (zh) 一种防尘蓄电池架
CN218280403U (zh) 一种可调节健身垫
CN215527862U (zh) 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的电池保护装置
CN216016463U (zh) 一种新型的家用储能备用电源外壳
CN219215904U (zh) 一种试管存放装置
CN214305055U (zh) 一种高防护性储能箱
CN212141410U (zh) 一种多用途体育教学用品收纳车
CN217137362U (zh) 一种安全环保的分体立风柜
CN220155650U (zh) 一种锂电池安装用绝缘框架
CN214212797U (zh) 一种钢结构制作焊接工装夹具
CN213005206U (zh) 一种消音壳体制造用堆放装置
CN214896434U (zh) 一种便携式工业云平台数据处理设备
CN217582004U (zh)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可拆卸梯
CN214811272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破碎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6

Address after: No. 809, Central Avenue,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8001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TAIZHOU POWER SUPPLY Co.

Address before: No. 040, wangjiaban village, Tianfan Street Town, Poyang County, Shangrao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 Mengl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