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1474A - 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1474A
CN113341474A CN202110603780.9A CN202110603780A CN113341474A CN 113341474 A CN113341474 A CN 113341474A CN 202110603780 A CN202110603780 A CN 202110603780A CN 113341474 A CN113341474 A CN 113341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udgment
result
judging
distinguishing
lugg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37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astimage Equipment Co ltd
Shanghai Yingmanni Safet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astimage Equipment Co ltd
Shanghai Yingmanni Safet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astimage Equipment Co ltd, Shanghai Yingmanni Safet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astimag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037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14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1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14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5/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the use of ionising radiation, e.g. of natural or induced radioactivity
    • G01V5/20Detecting prohibited goods, e.g. weapons, explosives, hazardous substances, contraband or smuggled objects
    • G01V5/22Active interrogation, i.e. by irradiating objects or goods using external radiation sources, e.g. using gamma rays or cosmic rays
    • G01V5/226Active interrogation, i.e. by irradiating objects or goods using external radiation sources, e.g. using gamma rays or cosmic rays using tom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 G01N23/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forming images of the material
    • G01N23/04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forming images of the material using tomography, e.g. computed tomography [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安全检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和装置,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CT检测设备采集行包的图像,并发送至智能判图设备;所述智能判图设备根据行包的图像进行第一次判别,以获取第一次判别结果;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进行第二次判别,以获取第二次判别结果;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为存在危险品。本方案中将智能判图生成的判别结果和判图员的判别结果进行综合,作为最终的判别结果,以避免智能判图或人工判图的判图不准确,进而提高了判别危险品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检查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安检过程中,现在普遍使用的智能判图方式,都是直接在显示屏上显示计算机判别结果,由于计算机常常先于安检判图员给出了判别结果,导致计算机判图结果会影响到判图员的判断,导致判别危险品的准确性降低,且效率低下。
如果在安检过程中,无法准确判别危险品,将会影响到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需要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和装置,本方案中将智能判图生成的判别结果和判图员的判别结果进行综合,作为最终的判别结果,以避免智能判图或人工判图的判图不准确,进而提高了判别危险品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安检领域,一般安检都是在公共场所下,对于危险品的判别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判别精度的提高对于维护公共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CT检测设备采集行包的图像,并发送至智能判图设备;
所述智能判图设备根据行包的图像进行第一次判别,以获取第一次判别结果;
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进行第二次判别,以获取第二次判别结果;
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为存在危险品。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进行第二次判别,以获取第二次判别结果之前,还包括步骤:
设定获取所述判图员的响应状态和响应信息的预设时间;
设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的确定方式。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设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的确定方式,包括步骤:
设定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状态为无响应时,对应的预设判别结果为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
设定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响应信息时,对应的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进行第二次判别,以获取第二次判别结果,包括步骤:
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以接收所述判图员的响应状态或响应信息;
基于所述响应状态、所述响应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的确定方式,或,以确定第二次判别结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基于所述响应状态以及所述响应状态对应的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的确定方式,或,所述响应信息,以确定第二次判别结果,包括步骤:
当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状态为无响应、且所述预设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时,确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
当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状态为无响应、且所述预设判别结果为安全品时,确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安全品;
当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行包是安全品时,确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安全品;
当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行包为存在危险品时,确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为存在危险品,包括步骤:
当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危险品或安全品、且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行包为存在危险品时,记录显示所述危险品的信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为存在危险品,包括步骤:
当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且当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行包是安全品时,提示所述判图员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并标注所述危险品的种类和在所述行包中的区域,以使所述判图员进行第三次判别;
获取第三次判别结果,将所述第三次判别结果作为判别输出结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为存在危险品,包括步骤:
当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状态为无响应且确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危险品或安全品时,或,当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安全品、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状态为无响应且确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时,提示所述判图员进行第三次判别;
获取第三次判别结果,将所述第三次判别结果作为判别输出结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为存在危险品,包括步骤:
当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安全品、且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安全品时,显示下一张待判别行包的图像。
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装置,包括:
CT检测设备,用于采集行包的图像,并发送至智能判图设备;
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包括:
第一判别模块,用于根据行包的图像进行第一次判别,以获取第一次判别结果;
第二判别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进行第二次判别,以获取第二次判别结果;
辅助判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存在危险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和装置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方案中将智能判图生成的第一次判别结果和判图员的第二次判别结果进行综合,作为最终的判别结果,以避免智能判图或人工判图的判图不准确,进而提高了判别危险品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安检领域,一般安检都是在公共场所下,对于危险品的判别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判别精度的提高对于维护公共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2)通过本发明设定预设判别结果,避免了未接到判图员的响应信息,导致后续的判图操作不能继续执行,进而提高了判别的效率。
3)本发明可以在这个安检过程中,通过及时提示判图员进行再次判别过程,避免了智能判图模块或判图员初次判别失误的问题,以及智能判图模块为判图员提供了辅助判图的作用。
4)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智能判图模块判别存在危险品或安全品、且判图员并未作为判别响应的情况,设置了预设判别结果,及时的给出判别结果以及下一步判别的指示,避免了判图员由于客观或主观的原因判图不及时的问题,同时了也避免了判图员未参与判别危险品的过程,导致的直接将智能判图模块的判别结果作为最终结果的问题,以此提高了判别危险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扩大了判别危险品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的应用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CT检测设备采集行包的图像,并发送至智能判图设备;
S100根据行包的图像进行第一次判别,以获取第一次判别结果。
具体的,在行包进入安检机后,采集行包的图像,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将行包的图像传输至智能判图模块,进行第一次判别,检测行包中是否存在危险,并获取第一次判别结果。
其中,安检待查人员(如地铁、铁路旅客)将其行李包裹(简称“行包”) 放在所述安检机传输带上,对行包进行安检。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智能判图的结果会在后台由智能判图模块先计算好,将智能判图功能对危险品的检测结果作为第一次判别结果。
由于智能判图功能是单独进行判图操作的,并未将第一次判别结果发送至判图员,因此不会影响判图员对于行包的图像的判别。同时,将智能判图功能获得的第一次判别结果作为判别危险品的一部分基础,提高了判别危险品的准确性。
S200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进行第二次判别,以获取第二次判别结果。
具体的,采集到行包的图像后,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在发送行包图像到智能判图模块时,同步将行包的图像发送给判图员进行观察,例如:通过显示系统显示行包的图像,以供判图员进行观察。
S300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为存在危险品。
示例性的,计算机智能判图的结果会在后台由智能判图模块先计算好,同时图像会发送给判图员进行观察,判定结果按照条件进入不同的分支。其中,危险品为安检领域的禁带品。
具体的,将第一次判别结果和第二次判别结果进行综合,作为最终的判别结果,以避免智能判图或人工判图的判图不准确,进而提高了判别危险品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安检领域,一般安检都是在公共场所下,对于危险品的判别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判别精度的提高对于维护公共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步骤S200所述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进行第二次判别,以获取第二次判别结果之前,还包括步骤:
设定获取所述判图员的响应状态和响应信息的预设时间;设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的确定方式。
优选地,所述设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的确定方式,包括步骤:
设定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状态为无响应时,对应的预设判别结果为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设定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响应信息时,对应的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
具体的,设定的预设时间一般根据过包量以及实际需求来设定。设定预设时间是系统为了避免一直没有收到判图员的判断结果时,也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智能判图比对等)。设定预设判别结果,是为了避免未接到判图员的响应信息,导致后续的判图操作不能继续执行。其中,所述预设判别结果可以包括存在危险品、为安全品。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就不一一赘述了,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步骤S200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进行第二次判别,以获取第二次判别结果,包括步骤:
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以接收所述判图员的响应状态或响应信息;基于所述响应状态、所述响应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的确定方式,或,以确定第二次判别结果。
示例性的,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将行包图像发送给判图员后,判图员可能会在预设时间内会反馈响应信息即是否存在危险品的判断信息,判图员也可能未在预设时间内反馈响应信息即响应状态为无响应。
为了避免未接到判图员的响应信息,导致后续的判图操作不能继续执行。在本实施例中,提前设置了判图员未作出判别结果的预设判别结果,作为第二次判别结果。
具体的,所述基于所述响应状态以及所述响应状态对应的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的确定方式,或,所述响应信息,以确定第二次判别结果,包括步骤:
当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状态为无响应、且所述预设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时,确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
当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状态为无响应、且所述预设判别结果为安全品时,确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安全品。
当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行包是安全品时,确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安全品。
当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行包为存在危险品时,确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预设判别结果,为了避免未接到判图员的响应信息,导致后续的判图操作不能继续执行,进而提高了判图的效率。
实施例四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就不一一赘述了,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包括步骤:
S100根据行包的图像进行第一次判别,以获取第一次判别结果。
具体的,所述智能判图设备根据行包的图像进行第一次判别,以获取第一次判别结果。
具体的,在行包进入安检机后,采集行包的图像,将行包的图像传输至智能判图模块,进行第一次判别,检测行包中是否存在危险,并获取第一次判别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智能判图的结果会在后台由智能判图模块先计算好,将智能判图功能对危险品的检测结果作为第一次判别结果。
由于智能判图功能是单独进行判图操作的,并未将第一次判别结果发送至判图员,因此不会影响判图员对于行包的图像的判别。同时,将智能判图功能获得的第一次判别结果作为判别危险品的一部分基础,提高了判别危险品的准确性。
S200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进行第二次判别,以获取第二次判别结果。
具体的,采集到行包的图像后,在发送行包图像到智能判图模块时,同步将行包的图像发送给判图员进行观察,例如:通过显示系统显示行包的图像,以供判图员进行观察。
优选地,步骤S300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为存在危险品,包括步骤:
S301当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危险品或安全品、且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行包为存在危险品时,记录显示所述危险品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在行包中存在危险品,那么在图像上显示禁带品的相关信息并且记录,相关信息包括危险品的种类,以及做出当前判断的概率,通过图像显示含有的危险品种类和概率,以及该危险品的区域。
其中,记录在安检设备配套的软件上,记录当前图片上含有危险品的种类和概率,此概率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计算出来的,主要是提示判图员相关信息避免遗漏。
实施例五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就不一一赘述了,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包括步骤:
S100根据行包的图像进行第一次判别,以获取第一次判别结果。
具体的,在行包进入安检机后,采集行包的图像,将行包的图像传输至智能判图模块,进行第一次判别,检测行包中是否存在危险,并获取第一次判别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智能判图的结果会在后台由智能判图模块先计算好,将智能判图功能对危险品的检测结果作为第一次判别结果。
由于智能判图功能是单独进行判图操作的,并未将第一次判别结果发送至判图员,因此不会影响判图员对于行包的图像的判别。同时,将智能判图功能获得的第一次判别结果作为判别危险品的一部分基础,提高了判别危险品的准确性。
S200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进行第二次判别,以获取第二次判别结果。
具体的,采集到行包的图像后,在发送行包图像到智能判图模块时,同步将行包的图像发送给判图员进行观察,例如:通过显示系统显示行包的图像,以供判图员进行观察。
优选地,步骤S300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为存在危险品,包括步骤:
S3021当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且当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行包是安全品时,提示所述判图员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并标注所述危险品的种类和在所述行包中的区域,以使所述判图员进行第三次判别;
S3022获取第三次判别结果,将所述第三次判别结果作为判别输出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危险品和第二次判别为安全品,即两种结果不一致时,会及时提示判图员再次进行判别行包是否存在危险品,并标注智能判图模块在第一次判别时,确定的危险品的种类以及危险品在行包中的区域,判图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危险品进行定位精确地再次判别,以提供判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如果判图员仍判别此行包不存在危险品时,就以判图员的判别结果作为最终的判别结果,如果判图员再次判别时发现行包中存在危险品,就以存在危险品作为判别结果。
在这个安检过程中,通过及时提示判图员进行再次判别过程,避免了智能判图模块或判图员初次判别失误的问题,以及智能判图模块为判图员提供了辅助判图的作用。
实施例六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就不一一赘述了,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包括步骤:
S100根据行包的图像进行第一次判别,以获取第一次判别结果。
具体的,在行包进入安检机后,采集行包的图像,将行包的图像传输至智能判图模块,进行第一次判别,检测行包中是否存在危险,并获取第一次判别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智能判图的结果会在后台由智能判图模块先计算好,将智能判图功能对危险品的检测结果作为第一次判别结果。
由于智能判图功能是单独进行判图操作的,并未将第一次判别结果发送至判图员,因此不会影响判图员对于行包的图像的判别。同时,将智能判图功能获得的第一次判别结果作为判别危险品的一部分基础,提高了判别危险品的准确性。
S200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进行第二次判别,以获取第二次判别结果。
具体的,采集到行包的图像后,在发送行包图像到智能判图模块时,同步将行包的图像发送给判图员进行观察,例如:通过显示系统显示行包的图像,以供判图员进行观察。
优选地,步骤S300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为存在危险品,包括步骤:
S3031当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状态为无响应且确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危险品或安全品时,或,当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安全品、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状态为无响应且确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时,提示所述判图员进行第三次判别。
具体的,当智能判图模块进行第一次判别后,认为此行包存在危险品,同时在预设时间内,判图员并未作为判图响应,就提示判图员进行第三次判别。
或者,当智能判图模块进行第一次判别后,认为此行包不存在危险品,判图员并未作出判图响应,预设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提取预设判别结果作为第二次判别结果即存在危险品,就提示判图员进行第三次判别。
S3032获取第三次判别结果,将所述第三次判别结果作为判别输出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智能判图模块判别存在危险品或安全品、且判图员并未作为判别响应的情况,设置了预设判别结果,及时的给出判别结果以及下一步判别的指示,避免了判图员由于客观或主观的原因判图不及时的问题,同时了也避免了判图员未参与判别危险品的过程,导致的直接将智能判图模块的判别结果作为最终结果的问题,以此提高了判别危险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扩大了判别危险品的适用性。
实施例七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就不一一赘述了,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包括步骤:
S100根据行包的图像进行第一次判别,以获取第一次判别结果。
具体的,在行包进入安检机后,采集行包的图像,将行包的图像传输至智能判图模块,进行第一次判别,检测行包中是否存在危险,并获取第一次判别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智能判图的结果会在后台由智能判图模块先计算好,将智能判图功能对危险品的检测结果作为第一次判别结果。
由于智能判图功能是单独进行判图操作的,并未将第一次判别结果发送至判图员,因此不会影响判图员对于行包的图像的判别。同时,将智能判图功能获得的第一次判别结果作为判别危险品的一部分基础,提高了判别危险品的准确性。
S200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进行第二次判别,以获取第二次判别结果。
具体的,采集到行包的图像后,在发送行包图像到智能判图模块时,同步将行包的图像发送给判图员进行观察,例如:通过显示系统显示行包的图像,以供判图员进行观察。
优选地,步骤S300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为存在危险品,包括步骤:
S304当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安全品、且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安全品时,显示下一张待判别行包的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智能判图模块进行判别后判别结果为安全品,将这个判别结果作为第一次判别结果。当判图员进行判别后,判别结果为安全品,将这个判别结果作为第二次判别结果。当两次判别结果均为安全品时,就认为此行包不存在危险品,直接显示下一张待判别行包的图像进行判别。
实施例八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就不一一赘述了,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包括步骤:
计算机智能判图的结果会在后台由智能判图模块先计算好,同时图像会发送给判图员进行观察,判定结果按照以下条件进入不同的分支:
1.智能判图模块检测到禁带品;设定时间内判图员判定有禁带品;那么在图像上显示禁带品的相关信息并且记录。
其中,相关信息包括禁带品的种类,以及做出当前判断的概率。概率越高即是此类危险品的可能性越大。
2.智能判图模块检测到禁带品;设定时间内判图员判定无禁带品;那么提示智能判图模块检测到禁带品并标注禁带品种类和区域,让判图员再次判断,并以判图员判定的结果为最终结果。
3.智能判图模块检测到禁带品;设定时间内判图员没有判断;默认设定无判断时默认为有禁带品;那么提示判图员立即做出判断,并以判图员判定结果为最终结果。
4.智能判图模块检测到禁带品;设定时间内判图员没有判断;默认设定无判断时默认为无禁带品;那么提示判图员立即做出判断,并以判图员判定结果为最终结果。
5.智能判图模块未检测到禁带品;设定时间内判图员判定有禁带品;那么按判图员的标注记录禁带品种类和区域。
6.智能判图模块未检测到禁带品;设定时间内判图员判定无禁带品;那么正常过包并显示下一张图片。
7.智能判图模块未检测到禁带品;设定时间内判图员没有判断;默认设定无判断时默认为有禁带品;那么提示判图员立即做出判断,并以判图员判定结果为最终结果。
8.智能判图模块未检测到禁带品;设定时间内判图员没有判断;默认设定无判断时默认为无禁带品;那么正常过包并显示下一张图片。
在现有技术中,普遍使用的智能判图方式都是直接在显示屏上显示计算机判别结果,由于计算机常常先于安检判图员给出了判别结果,导致计算机判图结果会影响到判图员的判断,如图7所示的现有技术判别危险品的示意图,可以看到整个智能判图显示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和判图员进行交互,智能判图功能没有很好的起到辅助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到判图员的正常判图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中对整个显示的过程进行的优化,目的是智能判图功能能够更好的帮助判图员识别图像中的危险品。计算机智能判图的结果会在后台由智能判图模块先计算好,同时图像会发送给判图员进行观察,判定结果按照条件进入不同的分支。通过本实施例,不仅可以提高判别危险品的精度,还提高了判别危险品的效率。
实施例九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就不一一赘述了,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装置,包括:
第一判别模块801,用于根据行包的图像进行第一次判别,以获取第一次判别结果。
第二判别模块802,用于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进行第二次判别,以获取第二次判别结果。
辅助判别模块80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存在危险品。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示例性的,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示例性的,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示例性的,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CT检测设备采集行包的图像,并发送至智能判图设备;
所述智能判图设备根据行包的图像进行第一次判别,以获取第一次判别结果;
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进行第二次判别,以获取第二次判别结果;
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为存在危险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进行第二次判别,以获取第二次判别结果之前,还包括步骤:
设定获取所述判图员的响应状态和响应信息的预设时间;
设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的确定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的确定方式,包括步骤:
设定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状态为无响应时,对应的预设判别结果为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
设定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响应信息时,对应的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进行第二次判别,以获取第二次判别结果,包括步骤:
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以接收所述判图员的响应状态或响应信息;
基于所述响应状态、所述响应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的确定方式,或,以确定第二次判别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基于所述响应状态以及所述响应状态对应的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的确定方式,或,所述响应信息,以确定第二次判别结果,包括步骤:
当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状态为无响应、且所述预设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时,确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
当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状态为无响应、且所述预设判别结果为安全品时,确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安全品;
当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行包是安全品时,确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安全品;
当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行包为存在危险品时,确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为存在危险品,包括步骤:
当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危险品或安全品、且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行包为存在危险品时,记录显示所述危险品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为存在危险品,包括步骤:
当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且当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行包是安全品时,提示所述判图员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并标注所述危险品的种类和在所述行包中的区域,以使所述判图员进行第三次判别;
获取第三次判别结果,将所述第三次判别结果作为判别输出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为存在危险品,包括步骤:
当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状态为无响应且确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危险品或安全品时,或,当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安全品、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响应状态为无响应且确定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存在危险品时,提示所述判图员进行第三次判别;
获取第三次判别结果,将所述第三次判别结果作为判别输出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为存在危险品,包括步骤:
当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为安全品、且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为安全品时,显示下一张待判别行包的图像。
10.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CT检测设备,用于采集行包的图像,并发送至智能判图设备;
所述智能判图设备包括:
第一判别模块,用于根据行包的图像进行第一次判别,以获取第一次判别结果;
第二判别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行包的图像至判图员进行第二次判别,以获取第二次判别结果;
辅助判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次判别结果和所述第二次判别结果,辅助判别所述行包是否存在危险品。
CN202110603780.9A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33414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3780.9A CN113341474A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3780.9A CN113341474A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1474A true CN113341474A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73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3780.9A Pending CN113341474A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1474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5350A (zh) * 2013-07-23 2015-02-11 清华大学 人体安全检查方法和人体安全检查系统
KR101990123B1 (ko) * 2018-10-31 2019-06-18 (주)제이엘케이인스펙션 영상 분석 장치 및 방법
US20200193666A1 (en) * 2017-07-14 2020-06-18 Synaps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Neural Network Based Detection of Items of Interest & Intelligent Generation of Visualizations Thereof
CN111767902A (zh) * 2020-07-31 2020-10-13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安检机危险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70743A (zh) * 2020-09-08 2020-12-11 北京声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序列化的远程智能判图系统
CN112183678A (zh) * 2020-11-27 2021-01-05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判图方法和系统
CN112287908A (zh) * 2020-12-24 2021-01-29 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安检快速图片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2444889A (zh) * 2020-11-13 2021-03-05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安检行包远程集中判读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5350A (zh) * 2013-07-23 2015-02-11 清华大学 人体安全检查方法和人体安全检查系统
US20200193666A1 (en) * 2017-07-14 2020-06-18 Synaps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Neural Network Based Detection of Items of Interest & Intelligent Generation of Visualizations Thereof
KR101990123B1 (ko) * 2018-10-31 2019-06-18 (주)제이엘케이인스펙션 영상 분석 장치 및 방법
CN111767902A (zh) * 2020-07-31 2020-10-13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安检机危险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70743A (zh) * 2020-09-08 2020-12-11 北京声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序列化的远程智能判图系统
CN112444889A (zh) * 2020-11-13 2021-03-05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安检行包远程集中判读系统及方法
CN112183678A (zh) * 2020-11-27 2021-01-05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判图方法和系统
CN112287908A (zh) * 2020-12-24 2021-01-29 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安检快速图片识别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井冰等: "人工智能在安检中的应用浅析", 中国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 no. 01, 29 February 2020 (2020-02-29), pages 58 - 6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5409A (zh) 一种多级汽车故障诊断系统和诊断方法
CN106525446A (zh) 车载终端检测方法以及系统
CN107256417B (zh) 一种自动化行李输送设备及其输送方法
CN109212618A (zh) 安检设备和安检方法
CN109387376A (zh) 车辆故障的诊断方法、车辆故障的诊断装置以及服务器
CN113341474A (zh) 一种辅助判别危险品方法和装置
CN205982137U (zh) 一种x光安检机行李危险品快速自动检测报警装置
CN208173251U (zh) 一种辐射监测系统及核电站
CN106452880A (zh) 网络接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410013A (zh) 一种基于车载设备获取vin码识别匹配的告警方法及系统
CN104599097B (zh) 一种运钞袋电子签封监控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99073A (zh) 一种智能安检方法、智能安检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78810B (zh) 一种螺丝锁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5279537A (zh) 变电站挂接地线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8052054A (zh) 一种核电站集成化监测与分析系统和方法
US9493255B2 (en) Error reduction in blister packaging apparatus
US2019006600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notifications related to service information of machine
CN109239529A (zh) 电力线路隐患预防及信息警示系统及方法
CN114046866A (zh) 分拣过程中称重异常的检测实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210014916U (zh) 机动车检测控制仪表及其控制电路
CN113901876A (zh) 数据关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36781A (zh) 一种高效的药品自动化核对方法
JPH1048099A (ja) 巡視支援システム
CN113205308A (zh) 一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7292079A (zh) 一种多病人监护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