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0175A - 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0175A
CN113340175A CN202110502067.5A CN202110502067A CN113340175A CN 113340175 A CN113340175 A CN 113340175A CN 202110502067 A CN202110502067 A CN 202110502067A CN 113340175 A CN113340175 A CN 113340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component
measuring device
ro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020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0175B (zh
Inventor
许金龙
李军建
孙炳通
郭立刚
王永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020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01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0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0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0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0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5/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 G01B5/06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of co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组件和位移检测机构,测量组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杆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杆体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接触被测物体的第一接触部,通过移动第一支撑组件,使第一接触部依次接触两个测量点,通过位移检测机构获取测量组件的位移量,从而获知两个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对被测物体的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的测量,同时,第一杆体和第一接触部可以由刚性材料构成,避免了测量装置在测量过程中发生形变而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甚至测量失败的问题,且当测量装置不需要使用时,即使第一杆体和第二组件由刚性材料制成,通过将第一杆体和第一支撑组件拆卸分离,也可以便于携带和收纳。

Description

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个别车间的外墙及管道的保温层需要进行安装或者加工处理,安装后的保温层的多处位置的厚度需要进行复查检测,以保证安装后的保温层的厚度能达到要求,当保温层的厚度不能达到要求时,会对车间或管道内的温度造成影响,尤其是在核电工程技术领域中,个别车间和管道内的温度控制十分重要,当温度失调时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当保温层的厚度不能达到要求的厚度范围时,会产生危险隐患。
在对位于高处的保温层进行测量时,通常需要进行登高作业,发明人曾经尝试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可进行伸缩收纳的卷尺进行改进,使其用于测量保温层厚度,通过在地面以拉伸卷尺的方式使卷尺的一端延伸至高处的保温层,但由于卷尺采用了柔性材料层,在拉伸过程中,卷尺本身在重力作用下会发生形变,会导致测量数据会发生偏差,且当拉伸长度过大时,卷尺会下垂至地面而无法到达测量点。
发明人发现,卷尺等现有技术的可便于收纳的测量装置由于需要保证其可伸缩收纳的功能,采用了柔性材料层,即便不将其应用于对高处的物体进行测量,在低处测量且在无支撑力对卷尺本身进行支撑的情况下,拉伸到一定长度的卷尺仍会发生弯曲变形,导致测量数据不精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便于收纳的测量装置在测量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从而导致测量精准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组件和位移检测机构,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接触被测物体的第一接触部,所述位移检测机构用于获取所述测量组件的位移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第二杆体,多个所述第二杆体之间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杆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配合的螺纹部和螺纹孔,不同的第二杆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第一杆体也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二杆体实现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位移检测机构包括基准部件和活动部件,所述活动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及所述活动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准部件且可沿所述第一杆体的轴向移动;
所述活动部件设有第一线体,所述基准部件设有第二线体,所述第一线体和所述第二线体中的一者包括多个刻度线,另一者包括基准线,多个所述刻度线沿所述第二杆体的轴向线性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部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线体围绕所述活动部件一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探针。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设有用于接触被测物体的第二接触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准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第三杆体,多个所述第三杆体之间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杆体设有所述第二接触端,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杆体连接于所述基准部件。
具体地,所述第三杆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配合的螺纹部和螺纹孔,不同的第三杆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触端包括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另一端用于隔离所述探针和被测物体。
具体的,所述转动部件包括薄片,所述转动部件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准部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线体围绕所述基准部件一周。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滑动配合。
本发明提供的测量装置的有益效果为:当需要进行对被测物体的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时,将该两个位置作为测量点,通过第一接触部接触被测物体的一个测量点,随后移动第一支撑组件,使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一接触部连接而成的测量组件沿该测量点到另一个测量点的直线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接触部接触被测物体的另一个测量点,通过位移检测机构获取测量组件的位移量,从而获知两个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对被测物体的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的测量,同时,第一杆体和第一接触部可以由刚性材料构成,避免了由柔性材料层构成的卷尺等测量装置在测量时因重力或物体的作用力发生形变而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甚至测量失败的问题,且当测量装置不需要使用时,即使第一杆体和第二组件由刚性材料制成,通过将第一杆体和第一支撑组件拆卸分离,也可以便于携带和收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的转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测量组件;11、第一杆体;111、第一接触部;12、第一支撑组件;121、第二杆体;2、位移检测机构;21、基准部件;211、第二线体;22、活动部件;221、第一线体;3、第二支撑组件;31、第三杆体;32、转动部件;321、转轴;4、连接件;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发明中的附图,对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第一方面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3描述本发明提供的测量装置。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了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组件1和位移检测机构2,测量组件1包括第一杆体11和第一支撑组件12,第一杆体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支撑组件12,第一杆体1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接触被测物体的第一接触部111,位移检测机构2用于获取测量组件1的位移量。
当需要进行对被测物体的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时,将该两个位置作为测量点,通过第一接触部111接触被测物体的一个测量点,随后移动第一支撑组件12,使第一支撑组件12和第一接触部111连接而成的测量组件1沿该测量点到另一个测量点的直线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接触部111接触被测物体的另一个测量点,通过位移检测机构2获取测量组件1的位移量,从而获知两个测量点的距离,第一杆体11和第一接触部111可以由刚性材料构成,避免了由柔性材料构成的卷尺等测量装置在测量时因重力或物体的作用力发生形变而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甚至测量失败的问题,且当测量装置不需要使用时,即使第一杆体11和第二组件由刚性材料制成,通过将第一杆体11和第一支撑组件12拆卸分离,也可以便于携带和收纳。
根据本实施例,第一支撑组件12包括多个第二杆体121,多个第二杆体121之间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第二杆体121与第一杆体11可拆卸连接。通过将第一支撑组件12拆分为多个可互相拆卸连接的第二杆体121,使第一支撑组件12更便于携带和收纳,根据工作人员与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安装适当数量的第二杆体121,即可实现对第一支撑组件12的长度的调整。
具体地,第二杆体121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配合的螺纹部和螺纹孔,不同的第二杆体12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第一杆体11也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二杆体121实现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位移检测机构2包括基准部件21和活动部件22,活动部件22连接于第一支撑组件12,第一支撑组件12及活动部件22滑动连接于基准部件21且可沿第一杆体11的轴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活动部件22设有第一线体221,基准部件21设有第二线体211,第一线体221包括多个刻度线,第二线体211包括基准线,多个刻度线沿第二杆体121的轴向线性分布。
在第一接触部111接触被测物体的第一个测量点时,读取此时第二线体211中对应基准线的刻度线,获得一个刻度值,在第一支撑组件12移动后,当第一接触部111接触被测物体的另一个测量点,读取此时第二线体211中对应基准线的刻度线,获得另一个刻度值,两个刻度值的差值即为测量组件1的位移量,也是两个测量点之间的距离,该位移检测机构2结构和使用方式简单,无需利用电气元件进行测量。
根据本实施例,活动部件22螺纹连接于第一支撑组件12,第一线体221围绕活动部件22一周。活动部件22通过螺纹的方式在连接第一支撑组件12的过程中需要对活动部件22进行旋转,因第一线体221围绕活动部件22一周,因此无论活动部件22旋转的角度大小是多少,工作人员始终能观察到第一线体221。
根据本实施例,第一接触部111包括探针。当被测物体为保温层,被测对象为保温层的厚度时,取保温层外表面的一个点作为第一个测量点,取保温层内表面的一个点作为第二个测量点,当保温层为套筒结构时,两个测量点的连线延伸后能连接套筒结构的保温层的轴心,当保温层为板体结构时,两个测量点的连线垂直于保温层的外表面或内表面,探针触碰第一个测量点时,读取此时第二线体211中对应基准线的刻度线,获得一个刻度值,在第一支撑组件12移动后,探针插入保温层并接触第二个测量点时,读取此时第二线体211中对应基准线的刻度线,获得另一个刻度值,两个刻度值的差值即为保温层的厚度,由于保温层包裹的管道或墙面等物体的硬度明显要大于保温层,当探针到达第二个测量点时,即使工作人员继续推动第一支撑组件12,因保温层包裹的物体硬度较大,探针和第一支撑组件12在反作用力下无法继续前进,因此可通过推进第一支撑组件12时所需要的力度来判断探针是否接触第二个测量点,如此设置,实现了工作人员可在低处手持活动部件22,通过推动活动部件22的方式来完成对位于高处的保温层的厚度测量。
根据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二支撑组件3,第二支撑组件3的一端设有用于接触被测物体的第二接触端。在移动活动部件22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基准部件21保持静止,当工作人员双手分别手持基准部件21和活动部件22时,难以通过手的作用力来使基准部件21保持静止,此时可在使活动部件22移动的同时,通过第二支撑组件3的第二接触端接触被测物体,手和被测物体对第二支撑组件3的工作用力下,使基准部件21及第二支撑组件3保持静止状态,提高被测数据的精准度。
根据本实施例,第二支撑组件3包括多个第三杆体31,多个第三杆体31之间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设有第二接触端的第三杆体31和至少一个连接于基准部件21第三杆体31。通过将第二支撑组件3拆分为多个可互相拆卸连接的第三杆体31,使第二支撑组件3更便于携带和收纳,根据工作人员与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安装适当数量的第三杆体31,即可实现对第二支撑组件3的长度的调整。
具体地,第三杆体31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配合的螺纹部和螺纹孔,不同的第三杆体3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基准部件21螺纹连接于第二支撑组件3,第二线体211围绕基准部件21一周。基准部件21通过螺纹的方式在连接第二支撑组件3的过程中需要对基准部件21进行旋转,因第二线体211围绕基准部件21一周,因此无论基准部件21的旋转的角度大小是多少,工作人员始终能观察到第二线体211。
由于保温层等柔性材料层的材质较软,探针刚接触保温层外表面时,工作人员不易察觉处此时探针已接触保温层的外表面,而是在探针插入到保温层一定的距离后,探针的推进存在一定阻力时,工作人员才能察觉,因此可能导致第一测量点的实际位置的判断存在误差,为避免该问题,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测量装置,第二接触端包括转动部件32,转动部件3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撑组件3,另一端用于隔离探针和被测物体。
具体的,转动部件32包括薄片,转动部件32的一端通过转轴321与第二支撑组件3转动连接。
在测量物体前,通过将薄片沿转轴321旋转并到达被测物体和探针之间的位置,使探针无法直接接触保温层的第一测量点,而是先接触薄片,在探针接触薄片时,读取此时基准线所对应的刻度线的值作为在探针接触第一测量点时所需要记录的刻度值,探针插入保温层并接触第二个测量点时,读取此时第二线体211中对应基准线的刻度线,获得另一个刻度值,两个刻度值的差值再减去薄片的厚度即为所测保温层的厚度。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测量装置,还包括连接件4,连接件4设有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第一通孔41与第一支撑组件12滑动配合,第二通孔42与第二支撑组件3滑动配合。通过结构简单的连接件4即可使第一支撑组件12和第二支撑组件3之间实现滑动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组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接触被测物体的第一接触部;
位移检测机构,用于获取所述测量组件的位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第二杆体,多个所述第二杆体之间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检测机构包括基准部件和活动部件,所述活动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及所述活动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准部件且可沿所述第一杆体的轴向移动;
所述活动部件设有第一线体,所述基准部件设有第二线体,所述第一线体和所述第二线体中的一者包括多个刻度线,另一者包括基准线,多个所述刻度线沿所述第二杆体的轴向线性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线体围绕所述活动部件一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探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设有用于接触被测物体的第二接触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准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第三杆体,多个所述第三杆体之间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杆体设有所述第二接触端,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杆体连接于所述基准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端包括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另一端用于隔离所述探针和被测物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部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线体围绕所述基准部件一周。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滑动配合。
CN202110502067.5A 2021-05-08 2021-05-08 测量装置 Active CN1133401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2067.5A CN113340175B (zh) 2021-05-08 2021-05-08 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2067.5A CN113340175B (zh) 2021-05-08 2021-05-08 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0175A true CN113340175A (zh) 2021-09-03
CN113340175B CN113340175B (zh) 2023-03-31

Family

ID=77470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02067.5A Active CN113340175B (zh) 2021-05-08 2021-05-08 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017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48506A (ja) * 2012-01-20 2013-08-01 Chuo Spring Co Ltd 移動量測定装置
KR20140067299A (ko) * 2012-11-26 2014-06-05 주식회사 포스코 구조물 지지장치
CN205245948U (zh) * 2015-12-11 2016-05-18 刘怡静 混凝土楼板浇筑厚度检查简易工具
CN207936965U (zh) * 2018-01-20 2018-10-02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gps测量对中杆
CN110319743A (zh) * 2019-07-11 2019-10-1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装置
CN212620766U (zh) * 2020-09-07 2021-02-26 高军 一种隧道联系测量支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48506A (ja) * 2012-01-20 2013-08-01 Chuo Spring Co Ltd 移動量測定装置
KR20140067299A (ko) * 2012-11-26 2014-06-05 주식회사 포스코 구조물 지지장치
CN205245948U (zh) * 2015-12-11 2016-05-18 刘怡静 混凝土楼板浇筑厚度检查简易工具
CN207936965U (zh) * 2018-01-20 2018-10-02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gps测量对中杆
CN110319743A (zh) * 2019-07-11 2019-10-1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装置
CN212620766U (zh) * 2020-09-07 2021-02-26 高军 一种隧道联系测量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0175B (zh) 2023-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716809B2 (ja) 軸方向荷重を測定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08344645A (zh) 一种高温弯曲试验挠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US737053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insulation thickness
CN113340175B (zh) 测量装置
KR101090687B1 (ko) 인장,압축 및 피로시험용 익스텐소미터 거치대
CN103033428B (zh) 一种数显巴氏硬度计
CN210664750U (zh) 称重传感器检测装置
US9261345B2 (en) Probe
KR20130035907A (ko) 스트랜드 가이드 롤러의 높이의 레이저 광학 판정을 위한 방법, 측정 시스템, 측정 터치 탐침부 및 측정 시스템의 용도
CN216081202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零件尺寸检测用的外径千分尺
CN211463955U (zh) 一种轴承内、外径快速测量装置
CN209840946U (zh) 钻杆接头外锥螺纹同轴度检测系统
CN209927394U (zh) 高精度波纹管环刚度测试装置
CN208736751U (zh) 铅炭电池耐油塑壳强度检测装置
JP6096030B2 (ja) 柔軟性測定方法
CN207502031U (zh) 一种用于超导线液位计标定的测试杆
JP6537950B2 (ja) ゲージ検査機
CN209459555U (zh) 一种检测端盖轴承外圈壁厚差的辅助装置
CN106323759A (zh) 一种热变形维卡测定仪
KR200414407Y1 (ko) 선박 배관의 관통관 패드용 외경 측정기
CN215114890U (zh) 一种传感器测试装置
CN214702016U (zh) 一种检测轴直线度轴跳动的测量仪
CN219714190U (zh) 一种千分表架
CN113686232B (zh) 外径测量工具
CN217560543U (zh) 一种调心滚子轴承用圆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