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7047A - 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37047A CN113337047A CN202110502166.3A CN202110502166A CN113337047A CN 113337047 A CN113337047 A CN 113337047A CN 202110502166 A CN202110502166 A CN 202110502166A CN 113337047 A CN113337047 A CN 1133370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film material
- antibacterial effect
- medical film
- we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1/00—Preparation of derivatives of starch
- C08B31/02—Esters
- C08B31/04—Esters of organic acids, e.g. alkenyl-succinated starch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7/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J2327/04—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chlorine atoms
- C08J2327/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vinyl chlorid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0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arch, amylose or amylopectin or of their derivatives or degradation products
- C08J2403/04—Starch derivatives
- C08J2403/06—Est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96—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zinc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9—Carboxylic acids; Metal salts thereof; Anhydrides thereof
- C08K5/098—Metal salts of carboxylic aci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0—Esters; Ether-esters
- C08K5/12—Esters; Ether-esters of cyclic polycarboxylic ac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其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聚氯乙烯树脂50~80份;聚乳酸20~40份;聚己内酯10~30份;抗菌剂3~10份;增塑剂1~5份;润滑剂1~5份。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与现有的聚氯乙烯树脂薄膜材料相比,不仅提高了降解性能同时还具有抗菌性能。因此,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在制备医疗器械时,尤其是在制备与伤口接触的医疗器械材料时(如伤口敷料),可以大幅降低因医疗器械污染造成的感染;此外,也降低了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因细菌滋生造成医院内细菌传播的危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树脂(简称PVC)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其被广泛用于制备医用薄膜;如伤口敷料、手套、血液保存袋等医疗器械,以及医疗器械的包装袋大多使用聚氯乙烯树脂制备而成。
然而,聚氯乙烯树脂薄膜大量废弃后,由于其降解性能差,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因此,为了提高聚氯乙烯树脂薄膜的降解能力,通常会加入可降解类塑料与聚氯乙烯树脂共混来制备薄膜材料,以提高聚氯乙烯树脂的降解性能;如加入聚乳酸或聚己内酯等可降解塑料来提高聚氯乙烯树脂的降解性能是本领域常见的手段之一。
此外,为了满足更高的要求,医用聚氯乙烯树脂薄膜材料除了在废弃后要利于降解外;在使用过程中还需具备抗菌作用,这样可以避免病人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细菌感染,同时也可以避免使用过的医用聚氯乙烯树脂薄膜材料在医院垃圾桶内滋生细菌。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聚氯乙烯树脂薄膜材料在抗菌性能方面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聚氯乙烯树脂 50~80份;聚乳酸 20~40份;聚己内酯 10~30份;抗菌剂 3~10份;增塑剂 1~5份;润滑剂 1~5份。
本发明通过在,以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和聚己内酯为原料制备得到的医用薄膜材料中加入抗菌剂,使得所述的医用薄膜材料具有抗菌性能;克服了以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和聚己内酯为原料制备得到的医用薄膜材料缺乏抗菌性能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其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聚氯乙烯树脂 60~70份;聚乳酸 30~40份;聚己内酯 10~20份;抗菌剂 5~8份;增塑剂 2~4份;润滑剂 2~4份。
最优选地,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其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聚氯乙烯树脂 60份;聚乳酸 30份;聚己内酯 10份;抗菌剂 5份;增塑剂 3份;润滑剂 2份。
优选地,所述的抗菌剂选自纳米氧化锌。
优选地,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钙。
优选地,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还包括改性淀粉 10~20份。
优选地,所述的改性淀粉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80~100重量份的邻苯二甲酸酐、40~60重量份的丁二酸酐与300~500重量份的聚乙二醇400混合,然后加入10~20重量份的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在搅拌条件下于130~160℃下反应3~5h得固体产物;
(2)取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混合后,加入有机溶剂,然后在100~110℃下反应3~5h后,去除有机溶剂后,即得所述的改性淀粉;
步骤(2)中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1:2~4;固体产物和玉米淀粉的总质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g:8~12mL;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
最优选地,所述的改性淀粉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85重量份的邻苯二甲酸酐、50重量份的丁二酸酐与400重量份的聚乙二醇400混合,然后加入15重量份的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在搅拌条件下于150℃下反应4h得固体产物;
(2)取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混合后,加入有机溶剂,然后在105℃下反应4h后,去除有机溶剂后,即得所述的改性淀粉;
步骤(2)中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1:3;固体产物和玉米淀粉的总质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g:10mL;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在以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和聚己内酯为原料制备得到的医用薄膜材料中加入抗菌剂,虽然可以解决其不具备抗菌性能的问题。但是在加入抗菌剂后,在以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和聚己内酯为原料制备得到的医用薄膜材料其拉伸性能下降了;尤其是低温拉伸性能(0℃下的拉伸性能)下降的较为明显。为了克服加入抗菌剂后以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和聚己内酯为原料制备得到的医用薄膜材料其拉伸性能下降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在加入抗菌剂的同时加入通过本发明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淀粉,随着改性淀粉的加入可以大幅提高以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和聚己内酯为原料制备得到的医用薄膜材料的拉伸性能;尤其是可以大幅提升其低温拉伸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
将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聚己内酯、抗菌剂、增塑剂、润滑剂以及改性淀粉混合均匀后,然后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即得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在制备医疗器械或医疗器械包装袋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在制备伤口敷料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组成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该医用薄膜材料以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和聚己内酯为原料;由于聚乳酸和聚己内酯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因而提高了医用薄膜材料的降解性能,降低了医用聚氯乙烯树脂薄膜材料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该医用薄膜材料通过加入了抗菌剂,使得所述的医用薄膜材料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因此,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在制备医疗器械时,尤其是在制备与伤口接触的医疗器械材料时(如伤口敷料),可以大幅降低因医疗器械污染造成的感染;此外,也降低了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因细菌滋生造成医院内细菌传播的危害。进一步的,本发明在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制备过程中还加入了本发明全新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淀粉,该改性淀粉能够大幅提高本发明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的拉伸性能,尤其是低温拉伸性能(0℃下的拉伸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对本发明不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以下实施例中聚氯乙烯树脂采用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牌号为4105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的聚乳酸采用美国NatureWorks公司生产的牌号为4043D的聚乳酸;所述的聚己内酯采用美国苏威公司生产的牌号为6800的聚己内酯;其余未注明来源的原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市场购买得到的常规原料。
实施例1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的制备
原料重量份组成:聚氯乙烯树脂 60份;聚乳酸 30份;聚己内酯 10份;抗菌剂纳米氧化锌 5份;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3份;润滑剂硬脂酸钙 2份;
制备方法:将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聚己内酯、抗菌剂、增塑剂以及润滑剂放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然后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即得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
实施例2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的制备
原料重量份组成:聚氯乙烯树脂 60份;聚乳酸 30份;聚己内酯 10份;抗菌剂纳米氧化锌 5份;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3份;润滑剂硬脂酸钙 2份;改性淀粉 15份;
所述的改性淀粉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85重量份的邻苯二甲酸酐、50重量份的丁二酸酐与400重量份的聚乙二醇400混合,然后加入15重量份的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在搅拌条件下于150℃下反应4h得固体产物;
(2)取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混合后,加入有机溶剂甲苯,然后在105℃下反应4h后,去除有机溶剂后,即得所述的改性淀粉;
步骤(2)中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1:3;固体产物和玉米淀粉的总质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g:10mL。
制备方法:将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聚己内酯、抗菌剂、增塑剂、润滑剂以及改性淀粉放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然后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即得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
实施例3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的制备
原料重量份组成:聚氯乙烯树脂 50份;聚乳酸 40份;聚己内酯 30份;抗菌剂纳米氧化锌 10份;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5份;润滑剂硬脂酸钙 5份;改性淀粉 10份;
所述的改性淀粉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80重量份的邻苯二甲酸酐、40重量份的丁二酸酐与300重量份的聚乙二醇400混合,然后加入10重量份的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在搅拌条件下于160℃下反应3h得固体产物;
(2)取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混合后,加入有机溶剂甲苯,然后在110℃下反应3h后,去除有机溶剂后,即得所述的改性淀粉;
步骤(2)中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1:2;固体产物和玉米淀粉的总质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g:12mL。
制备方法:将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聚己内酯、抗菌剂、增塑剂、润滑剂以及改性淀粉放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然后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即得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
实施例4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的制备
原料重量份组成:聚氯乙烯树脂 80份;聚乳酸 20份;聚己内酯 10份;抗菌剂纳米氧化锌 3份;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1份;润滑剂硬脂酸钙 1份;改性淀粉 20份;
所述的改性淀粉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100重量份的邻苯二甲酸酐、60重量份的丁二酸酐与500重量份的聚乙二醇400混合,然后加入20重量份的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在搅拌条件下于130℃下反应5h得固体产物;
(2)取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混合后,加入有机溶剂甲苯,然后在100℃下反应5h后,去除有机溶剂后,即得所述的改性淀粉;
步骤(2)中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1:4;固体产物和玉米淀粉的总质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g:8mL。
制备方法:将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聚己内酯、抗菌剂、增塑剂、润滑剂以及改性淀粉放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然后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即得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
对比例1医用薄膜材料的制备
原料重量份组成:聚氯乙烯树脂 60份;聚乳酸 30份;聚己内酯 10份;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3份;润滑剂硬脂酸钙 2份;
制备方法:将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聚己内酯、增塑剂以及润滑剂放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然后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即得所述的医用薄膜材料。
对比例2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的制备
原料重量份组成:聚氯乙烯树脂 60份;聚乳酸 30份;聚己内酯 10份;抗菌剂纳米氧化锌 5份;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3份;润滑剂硬脂酸钙 2份;玉米淀粉 15份;
制备方法:将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聚己内酯、抗菌剂、增塑剂、润滑剂以及玉米淀粉放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然后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即得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
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对比例2直接加入玉米淀粉;而实施例2则是加入由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淀粉。
对比例3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的制备
原料重量份组成:聚氯乙烯树脂 60份;聚乳酸 30份;聚己内酯 10份;抗菌剂纳米氧化锌 5份;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3份;润滑剂硬脂酸钙 2份;改性淀粉 15份;
所述的改性淀粉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135重量份的邻苯二甲酸酐与400重量份的聚乙二醇400混合,然后加入15重量份的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在搅拌条件下于150℃下反应4h得固体产物;
(2)取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混合后,加入有机溶剂甲苯,然后在105℃下反应4h后,去除有机溶剂后,即得所述的改性淀粉;
步骤(2)中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1:3;固体产物和玉米淀粉的总质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g:10mL。
制备方法:将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聚己内酯、抗菌剂、增塑剂、润滑剂以及改性淀粉放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然后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即得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
对比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对比例3中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不同;对比例3在改性淀粉的制备过程中,先是将邻苯二甲酸酐与聚乙二醇400进行反应得固体产物,然后再将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进行反应得改性淀粉;而实施例2则是先将邻苯二甲酸酐和丁二酸酐与聚乙二醇400进行反应得固体产物,然后再将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进行反应得改性淀粉。
对比例4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的制备
原料重量份组成:聚氯乙烯树脂 60份;聚乳酸 30份;聚己内酯 10份;抗菌剂纳米氧化锌 5份;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3份;润滑剂硬脂酸钙 2份;改性淀粉 15份;
所述的改性淀粉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135重量份的丁二酸酐与400重量份的聚乙二醇400混合,然后加入15重量份的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在搅拌条件下于150℃下反应4h得固体产物;
(2)取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混合后,加入有机溶剂甲苯,然后在105℃下反应4h后,去除有机溶剂后,即得所述的改性淀粉;
步骤(2)中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1:3;固体产物和玉米淀粉的总质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g:10mL。
制备方法:将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聚己内酯、抗菌剂、增塑剂、润滑剂以及改性淀粉放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然后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即得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
对比例4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对比例4中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不同;对对比例4在改性淀粉的制备过程中,先是将丁二酸酐与聚乙二醇400进行反应得固体产物,然后再将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进行反应得改性淀粉;而实施例2则是先将邻苯二甲酸酐和丁二酸酐与聚乙二醇400进行反应得固体产物,然后再将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进行反应得改性淀粉。
对比例5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的制备
原料重量份组成:聚氯乙烯树脂 60份;聚乳酸 30份;聚己内酯 10份;抗菌剂纳米氧化锌 5份;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3份;润滑剂硬脂酸钙 2份;改性淀粉 15份;
所述的改性淀粉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85重量份的邻苯二甲酸酐、50重量份的丁二酸酐与400重量份的聚乙二醇1000混合,然后加入15重量份的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在搅拌条件下于150℃下反应4h得固体产物;
(2)取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混合后,加入有机溶剂甲苯,然后在105℃下反应4h后,去除有机溶剂后,即得所述的改性淀粉;
步骤(2)中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1:3;固体产物和玉米淀粉的总质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g:10mL。
制备方法:将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聚己内酯、抗菌剂、增塑剂、润滑剂以及改性淀粉放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然后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即得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
对比例5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对比例5中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不同;对对比例5在改性淀粉的制备过程中,先将邻苯二甲酸酐和丁二酸酐与聚乙二醇1000进行反应得固体产物,然后再将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进行反应得改性淀粉;而实施例2则是先将邻苯二甲酸酐和丁二酸酐与聚乙二醇400进行反应得固体产物,然后再将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进行反应得改性淀粉。
分别以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2~5制备得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以及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医用薄膜材料为原料,采用吹膜机吹成厚度为9μm的薄膜;然后参照GB/T 1040.1-2018中的方法测试由各实施例以及各对比例制备得到是的医用薄膜材料制备得到的薄膜在25℃以及0℃下的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1。
表1.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的拉伸强度测试结果
从表1实施例1和对比例1医用薄膜材料的拉伸强度可以看出,在以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和聚己内酯为原料制备医用薄膜材料的过程中加入抗菌剂,使得制备得到的医用薄膜材料其拉伸强度下降,尤其是低温拉伸强度(0℃下的拉伸强度)下降的较为明显。
从实施例2~4制备得到的医用薄膜材料的拉伸强度可以看出,其25℃下的拉伸强度与0℃下的拉伸强度与实施例1相比,有了大幅的提高;且其在25℃下的拉伸强度与0℃下的拉伸强度也远远高于未加入抗菌剂的薄膜材料的拉伸强度。
这说明在以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和聚己内酯为原料制备医用薄膜材料的过程中加入由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淀粉,可以有效的解决抗菌剂加入会导致拉伸强度降低的问题。其可以大幅提高本发明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的拉伸强度,尤其是低温拉伸强度(0℃下的拉伸强度)。
从对比例2制备得到的医用薄膜材料的拉伸强度可以看出,其25℃下的拉伸强度与0℃下的拉伸强度与实施例1相比无明显的提升;这说明直接加入玉米淀粉并不能提升本发明医用薄膜材料的拉伸强度;必须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改性方法对玉米淀粉进行改性后才能大幅提升本发明医用薄膜材料的拉伸强度。
从对比例3~5制备得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的拉伸强度可以看出,其25℃下的拉伸强度与实施例1相比,虽然有提升,但是还是大幅小于实施例2~4制备得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同时还可以看出,其0℃下的拉伸强度与实施例1相比,提升并不明显;由此可见,要想明显提升本发明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0℃下的拉伸强度还是比较困难的;然而实施例2~4中通过加入了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淀粉,其可以大幅的提高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0℃下的拉伸强度;本发明改性淀粉对于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0℃下的拉伸强度的提升幅度要大于25℃下的拉伸强度的提升幅度;取得了预料不到的低温拉伸强度(0℃下的拉伸强度)的提升效果。综上所述,通过上述拉伸强度的对比可以看出:改性淀粉制备过程中改性原料的选择对于能否大幅提升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的拉伸强度起着重要的影响;若原料选择不当,则不能大幅提升医用薄膜材料的25℃下的拉伸强度;尤其是不能有效的提升医用薄膜材料的0℃下的拉伸强度。只有按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先将邻苯二甲酸酐和丁二酸酐与聚乙二醇400进行反应得固体产物,然后再将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进行反应得改性淀粉,才能大幅提高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25℃下的拉伸强度,尤其是0℃下的拉伸强度;而选择其它原料对玉米淀粉进行改性,则远远达不到本发明所述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聚氯乙烯树脂 50~80份;聚乳酸 20~40份;聚己内酯 10~30份;抗菌剂 3~10份;增塑剂 1~5份;润滑剂 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聚氯乙烯树脂 60~70份;聚乳酸 30~40份;聚己内酯 10~20份;抗菌剂 5~8份;增塑剂 2~4份;润滑剂 2~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聚氯乙烯树脂 60份;聚乳酸 30份;聚己内酯 10份;抗菌剂 5份;增塑剂 3份;润滑剂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剂选自纳米氧化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改性淀粉10~20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淀粉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80~100重量份的邻苯二甲酸酐、40~60重量份的丁二酸酐与300~500重量份的聚乙二醇400混合,然后加入10~20重量份的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在搅拌条件下于130~160℃下反应3~5h得固体产物;
(2)取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混合后,加入有机溶剂,然后在100~110℃下反应3~5h后,去除有机溶剂后,即得所述的改性淀粉;
步骤(2)中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1:2~4;固体产物和玉米淀粉的总质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g:8~12mL;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
最优选地,所述的改性淀粉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85重量份的邻苯二甲酸酐、50重量份的丁二酸酐与400重量份的聚乙二醇400混合,然后加入15重量份的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在搅拌条件下于150℃下反应4h得固体产物;
(2)取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混合后,加入有机溶剂,然后在105℃下反应4h后,去除有机溶剂后,即得所述的改性淀粉;
步骤(2)中固体产物与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1:3;固体产物和玉米淀粉的总质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g:10mL;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将聚氯乙烯树脂、聚乳酸、聚己内酯、抗菌剂、增塑剂、润滑剂以及改性淀粉混合均匀后,然后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即得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
9.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在制备医疗器械或医疗器械包装袋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在制备伤口敷料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02166.3A CN113337047B (zh) | 2021-05-08 | 2021-05-08 | 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02166.3A CN113337047B (zh) | 2021-05-08 | 2021-05-08 | 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37047A true CN113337047A (zh) | 2021-09-03 |
CN113337047B CN113337047B (zh) | 2022-08-05 |
Family
ID=77470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02166.3A Active CN113337047B (zh) | 2021-05-08 | 2021-05-08 | 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3704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18004A (zh) * | 2022-02-15 | 2022-06-14 | 周口市中心医院 | 一种中医内科用的抗菌敷料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088233A1 (en) * | 2012-08-17 | 2014-03-27 | Metabolix, Inc. | Biobased modifiers for polyvinylchloride blends |
CN106543583A (zh) * | 2016-10-21 | 2017-03-29 | 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可快速降解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9054109A (zh) * | 2018-08-17 | 2018-12-21 | 佛山博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降解性塑料薄膜及制备方法 |
CN109161128A (zh) * | 2018-08-17 | 2019-01-08 | 安徽瑞腾塑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降解pvc塑料 |
CN109553882A (zh) * | 2017-09-27 | 2019-04-02 | 江南大学 | 一种聚氯乙烯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2021
- 2021-05-08 CN CN202110502166.3A patent/CN11333704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088233A1 (en) * | 2012-08-17 | 2014-03-27 | Metabolix, Inc. | Biobased modifiers for polyvinylchloride blends |
CN106543583A (zh) * | 2016-10-21 | 2017-03-29 | 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可快速降解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9553882A (zh) * | 2017-09-27 | 2019-04-02 | 江南大学 | 一种聚氯乙烯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9054109A (zh) * | 2018-08-17 | 2018-12-21 | 佛山博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降解性塑料薄膜及制备方法 |
CN109161128A (zh) * | 2018-08-17 | 2019-01-08 | 安徽瑞腾塑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降解pvc塑料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18004A (zh) * | 2022-02-15 | 2022-06-14 | 周口市中心医院 | 一种中医内科用的抗菌敷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37047B (zh) | 2022-08-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940474B (zh) | 一种抗菌耐刺破可生物降解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 | |
KR20030096324A (ko) | 핵제 및 가소제를 사용한 폴리히드록시알카노에이트의 가공 | |
CN113337047B (zh) | 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用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684948B (zh) | 新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 | |
CN111154244A (zh) | 一种全生物降解气球底托及制备方法 | |
CN114989590B (zh) | 一种高流动性聚乳酸材料 | |
US8518315B2 (en) | Plasticizer for thermoplastic materials | |
Ni'mah et al. |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 (L-lactic acid) films plasticized with glycerol and maleic anhydride | |
US8628710B2 (en) | Plasticizer for thermoplastic polymer materials | |
CN112175361B (zh) | 一种高阻隔抗拉伸抑菌膜类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7844122A (zh) | 一种耐污改性苯乙烯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6731489B (zh) | 一种降解型抗菌复合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2149113B1 (ko) | 바이오매스 폴리에틸렌 기반의 부분생분해성 수지 조성물 | |
CN116355327B (zh) | 一种可降解pvc薄膜及胶带的制备方法 | |
CN113150468B (zh) | 一种制备高弹性内窥镜标本取物袋的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402869B (zh) | 一种pga改性吹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24055728A (ja) | ラップフィルム | |
JPH0827296A (ja) | 多孔性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AU2009329135B2 (en) | Plasticizer for thermoplastic polymer materials | |
US20220325090A1 (en) | Composites and uses thereof | |
US11149112B2 (en) | Biodegradable polyester and use thereof | |
US11149113B2 (en) | Biodegradable polyester and use thereof | |
JP2000204261A (ja) | チュ―ブ | |
KR20160038590A (ko) | 폴리알킬렌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114410085B (zh) | 一种全生物降解增韧增塑聚乙醇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