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2058A - 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32058A
CN113332058A CN202110609794.1A CN202110609794A CN113332058A CN 113332058 A CN113332058 A CN 113332058A CN 202110609794 A CN202110609794 A CN 202110609794A CN 113332058 A CN113332058 A CN 1133320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fan
mattress
plat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97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jie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jie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jie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jie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097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320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32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20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1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adjustable sections, e.g. for Gatch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with toilet conveniences,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toil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7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578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ventilating means, e.g. mattress or cushion with ventilating holes or venti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3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3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 A61G2203/44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for we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3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 A61G2203/46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for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包括床体组件及床头柜组件,所述床体组件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表面铺设有透气床垫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底部设置智能坐便器,所述床头柜组件内部分别设置净水箱与污水箱,所述净水箱与所述污水箱分别与所述智能坐便器连接。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支架组件,便于调节病床的床垫角度,辅助用户运动,由于采用了透气床垫组件,使得用户卧床更舒适,增加了床垫通风,减少了用户因长期卧床而产生的褥疮,并且设置有智能坐便器,解决了用户的如厕问题,还通过设置净水箱与污水箱,实现了智能坐便器的排污、储存与清洗功能,护理人员只需定期清理污水箱,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舒适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
背景技术
起初,病床是普通的钢制病床,为防止病人从床上掉下来,人们在病人的两边放置一些被褥等物品,后来在床的两边安装护栏和护板,解决了病人从床上掉下来的问题。因为卧床不起的病人每天需要反复改变姿势,特别是需要做起和躺下的不断交替,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采用了机械传动,手摇让病人坐卧,这是目前用的较普遍的床,也是医院和家庭使用较多的床。近年来,电动病床出现,用电动代替手摇,既方便又省时,受到人们的普遍赞扬。电动病床在病人的保健功能上,大胆创新,实现了从单纯的护理向具备保健功能的突破和发展,这是目前在病床方面比较好的技术,也是病床方面的佼佼者,电动病床也多用于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群。
但是,目前电动病床大多未配备坐便器,病床上的用户不便如厕,且即便部分病床带有坐便器,由于坐便器容量较小,该病床可供用户如厕次数少,排泄物需要频繁清理,清理不便,增加了护理人员的护理难度以及工作强度,且排泄物不及时清理也会降低用户的舒适程度,加重了卧床患者的精神负担,减缓自身的康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用以解决目前电动病床大多未配备坐便器,病床上的用户不便如厕,且即便部分病床带有坐便器,由于坐便器容量较小,该病床可供用户如厕次数少,排泄物需要频繁清理,清理不便,增加了护理人员的护理难度以及工作强度,且排泄物不及时清理也会降低用户的舒适程度,加重了卧床患者的精神负担,减缓自身的康复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包括:床体组件及床头柜组件,所述床体组件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表面铺设有透气床垫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底部设置智能坐便器,所述床头柜组件内部分别设置净水箱与污水箱,所述净水箱与所述污水箱分别与所述智能坐便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床体组件还包括主床架,所述主床架一侧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底部设置万向轮,所述主床架另一侧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底部设置定向轮,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为L型,所述主床架上端一侧设置床头板,所述主床架上端远离所述床头板一侧设置床尾板,所述床尾板远离所述床头板一侧设置电视机升降支架,所述电视机升降支架上端设置电视机安装板,所述电视机升降支架上设置第一升降电机,所述第一升降电机控制所述电视机升降支架升降,所述主床架前后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护栏与第二护栏,所述主床架前后两侧侧壁还分别设置第一直流齿轮减速电机及第二直流齿轮减速电机,所述第一直流齿轮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一护栏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直流齿轮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二护栏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直流齿轮减速电机、所述第二直流齿轮减速电机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护栏及所述第二护栏升降,所述主床架位于所述第二护栏一侧设置餐桌支撑架,所述餐桌支撑架上端设置副餐桌板,所述副餐桌板一侧设置主餐桌板,所述主餐桌板与所述副餐桌板可折叠设置。
优选的,所述主床架底部沿所述主床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坐便器升降电机、足腿部升降电机及背靠升降电机,所述支架组件设置在所述主床架上表面,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足部支架、腿部支架、臀部支架及背部支架,所述足部支架与所述腿部支架铰接连接,所述腿部支架远离所述足部支架一侧与所述臀部支架铰接连接,所述臀部支架远离所述腿部支架一侧与所述背部支架铰接连接,所述足腿部升降电机通过第一连杆组件与所述足部支架、所述腿部支架抵接,用于控制所述足部支架及所述腿部支架升降,所述背靠升降电机通过第二连杆组件与所述背部支架抵接,用于控制所述背部支架升降。
优选的,所述透气床垫组件包括足部床垫、腿部床垫、臀部床垫及背部床垫组成,所述足部床垫、所述腿部床垫、所述臀部床垫及所述背部床垫均采用透气柔软材质制成,所述足部床垫设置在所述足部支架上表面,所述腿部床垫设置在所述腿部支架上表面,所述臀部床垫设置在所述臀部支架上表面,所述背部床垫设置在所述背部支架上表面,所述足部床垫与所述腿部床垫之间通过第一拉链组件活动连接,所述腿部床垫远离所述足部床垫一侧与所述臀部床垫一侧通过第二拉链组件拉链活动连接,所述臀部床垫远离所述腿部床垫一侧与所述背部床垫一侧通过第三拉链组件活动连接,所述臀部床垫上中心设置有坐便器孔,所述坐便器孔内设置补位垫,所述补位垫底部设置升降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补位垫的升降。
优选的,所述智能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所述坐便器本体位于所述坐便器孔斜下方,所述坐便器升降电机通过第三连杆组件与所述坐便器本体连接,所述坐便器升降电机用于控制所述坐便器本体升至所述坐便器孔内或从所述坐便器孔内降下,所述坐便器本体上端设置有坐便器上盖,所述坐便器上盖上套设有坐垫套,所述坐垫套采用硅胶材质制成,所述坐便器上盖内壁设置有若干热风出风口,所述坐便器本体外部设置有热风进风转接管,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与若干所述热风出风口连通,所述坐便器本体内壁设置有若干热水喷水座及冲洗口,所述坐便器本体外部设置热水进水接头,所述热水进水接头一端设置热水连接管道,所述热水连接管道与若干所述热水喷水座连通,所述坐便器本体外部还设置有冲洗进水接头,所述冲洗进水接头一端设置冲洗进水转接管,所述冲洗进水转接管与若干所述冲洗口连通,所述坐便器本体内壁还设置有排污口,所述坐便器本体外部设置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一端与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排污管道上还设置有防臭装置,所述坐便器本体外部还设置有管道护套,所述热水进水接头、所述冲洗进水接头及所述排污管道均位于所述管道护套内部。
优选的,所述床头柜组件还包括内部支撑架,所述内部支撑架后侧设置后盖板,所述内部支撑架左侧设置左侧板,所述内部支撑架右侧设置右侧板,所述内部支撑架上端设置顶板,所述内部支撑架前侧分别设置右门板与左门板,所述右门板与所述内部支撑架右前壁铰接连接,所述左门板与所述内部支撑架左前壁铰接连接,所述内部支撑架左前壁还设置有电子门锁,所述电子门锁用于将所述左门板锁闭,所述左侧板靠近下侧位置设置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电源插座、第一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第二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第一插座、臀部清洗水管接头、坐桶冲洗水管接头、第二插座、第三插座、热风出风管接头及第四插座,所述电源插座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与第一直流齿轮减速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与所述第二直流齿轮减速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插座与所述第一升降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插座与所述坐便器升降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插座与所述足腿部升降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四插座与所述背靠升降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内部支撑架内还设置有电木板,所述电木板位于所述顶板下方,所述电木板上方设置控制电器元件组件,所述控制电器元件组件分别于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所述第一插座、所述第二插座、所述第三插座及所述第四插座电性连接,所述左侧板上还设置排污水管入口,所述排污管道通过所述排污水管入口进入所述床头柜组件内部并与所述污水箱连通,所述内部支撑架内还设置主机箱底架,所述主机箱底架位于所述内部支撑架下端,所述主机箱底架上表面设置主机架,所述主机架上设置有风机箱,所述风机箱内设置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控制电器元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主机架下方设置有热风箱,所述热风箱出口端与所述热风出风管接头连接,所述热风箱后侧设置有高压隔膜水泵,所述高压隔膜水泵设置在所述主机箱底架上表面,所述高压隔膜水泵与所述控制电器元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高压隔膜水泵进口端与所述净水箱连通,所述高压隔膜水泵出口端与所述坐桶冲洗水管接头连通,所述热风箱前方设置有副水箱,所述副水箱设置在所述主机箱底架上表面,所述副水箱上端设置有单向进水阀,所述单向进水阀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净水箱连通,所述副水箱内设置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控制电器元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副水箱出口端连接有护理液罐,所述护理液罐设置在所述内部支撑架上,所述护理液罐出口端与所述臀部清洗水管接头连接,所述主机箱底架朝向所述床头柜组件前侧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水箱平板车,所述水箱平板车底部四个角设置有滚轮,所述水箱平板车前端设置有拉杆,所述污水箱设置在所述水箱平板车上表面,所述净水箱设置在所述污水箱后侧上表面,所述污水箱上端设置有吸风罩,所述吸风罩通过气管与所述风机箱上端连接,所述污水箱后端设置有排污水闸阀。
优选的,还包括:
水温检测装置,所述水温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副水箱内,用于检测所述副水箱内的水温;
风温检测装置,所述风温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热风箱内,用于检测所述热风箱内的热风温度;
第一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净水箱内,用于检测所述净水箱内的液位;
第二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护理液罐内,用于检测所述护理液罐内的液位;
故障检测装置,所述故障检测装置与所述热风箱内的热风机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热风机的故障状态;
第一报警器,所述第一报警器设置在所述顶板外壁;
所述水温检测装置、所述风温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故障检测装置及所述第一报警器分别于所述控制电器元件组件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背部支架下表面均设置有防褥疮装置,所述防褥疮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上端两侧与所述背部支架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上表面设置有透气网;
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隔板两端与所述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中心开设第一通孔;
滑动箱,所述滑动箱左右两侧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箱上端与所述透气网下表面接触,所述滑动箱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所述滑动箱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透气网外部连通,所述滑动箱下端第三开口处设置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内部开设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设置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与所述第一凹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板远离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动箱左侧内壁接触,所述第一滑板带有磁性,所述滑动箱内设置吸湿剂;
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上表面,所述固定块设置为直角三角状,所述固定块左侧高度低于所述固定块右侧高度;
两个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动箱左右两侧壁,所述第二通孔上端设置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前后两端与所述第二通孔前后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扭簧;
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另一端设置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下侧与所述隔板上表面接触;
加热箱,所述加热箱位于所述滑动箱下方,所述加热箱底部与所述箱体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内部设置若干加热条,所述加热箱上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动箱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箱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上表面设置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对准所述第三开口,所述加热箱上端内壁开设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另一端设置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远离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口左侧壁接触,所述第二滑板与所述第二凹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板带有磁性;
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位于所述隔板下方,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与所述箱体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另一端设置磁块,所述磁块下端设置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平行于所述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齿条下表面带齿;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箱体前后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一齿条下方,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
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滑动设置在所述加热箱左侧壁,所述第二齿条上表面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条位于所述加热箱内部一端设置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加热箱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另一端设置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远离所述第二齿条一端与所述箱体左侧内壁固定连接;
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设置在所述加热箱内部,所述转动板位于所述推板右侧,所述转动板上端与所述加热箱内壁转动连接;
吹风机,所述吹风机设置在所述加热箱内部,所述吹风机位于所述转动板右侧;
挤出箱,所述挤出箱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挤出箱位于所述隔板下方,所述挤出箱右端与所述箱体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挤出箱左端设置排出口,所述挤出箱内设置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右端与所述挤出箱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另一端设置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挤出箱内设置干吸湿剂;
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一端与所述加热箱右侧连通,所述输送管另一端与所述挤出箱上端连通。
优选的,为了保证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有足够的耐久度,在选用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时,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的实际壁厚需达到目标壁厚,当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的目标厚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3095240790000081
其中,H1为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的目标厚度,σ1为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的材料的许用压力,P1为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外壁的承受的压力,P1取标准大气压值,P2为所述热风箱内热风机的额定风压,D1为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的预设内径。
优选的,还包括:
流速传感器,所述流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排污管道内,用于检测所述排污管道内的实际气体流速;
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箱内风机的转动轴上,用于检测所述风机箱内风机转动轴的实际转速;
转速调节器,所述转速调节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箱内,所述转速调节器与所述风机箱内的风机电性连接,所述转速调节器用于调节所述风机箱内风机转动轴的转速;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箱外壁,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流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调节器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器基于所述流速传感器及所述转速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所述转速调节器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所述流速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公式(1)计算所述流速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排污管道内的实际气体流速与所述排污管道内最大流速的比值:
Figure BDA0003095240790000082
其中,δ1为所述流速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排污管道内的实际气体流速与所述预设最大流速的比值,v1为所述流速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排污管道内的实际气体流速,Q1为所述风机箱内风机的额定风量,π为圆周率,π取3.14,r1为所述排污管道的截面半径;
步骤2:基于公式(1)的计算结果,通过公式(2)计算所述风机箱内风机转动轴的目标转速:
Figure BDA0003095240790000091
其中,N1为所述风机箱内风机转动轴的目标转速,Q1为所述风机箱内风机的额定风量,P3为所述风机箱内风机的额定风压,η1为所述风机箱内风机在全压时的效率,η2为所述风机箱内风机的机械传动效率,K为所述风机箱内风机的电机储备系数,W为所述风机箱内风机的额定功率,δ1为所述流速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排污管道内的实际气体流速与所述预设最大流速的比值,N0为所述风机箱内风机的额定转速;
步骤3: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转速调节器对所述风机箱内风机转动轴的转速进行调节,并将所述转速传感器检测的所述风机箱内风机转动轴的实际转速调节至所述风机箱内风机转动轴的目标转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包括床体组件及床头柜组件,所述床体组件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表面铺设有透气床垫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底部设置智能坐便器,所述床头柜组件内部分别设置净水箱与污水箱,所述净水箱与所述污水箱分别与所述智能坐便器连接。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支架组件,便于调节病床的床垫角度,辅助用户运动,由于采用了透气床垫组件,使得用户卧床更舒适,增加了床垫通风,加快床垫内湿气的散发,减少了用户因长期卧床而产生的褥疮,并且该发明还设置有智能坐便器,不仅解决了用户的如厕问题,还通过设置净水箱与污水箱,实现了智能坐便器的排污、储存与清洗功能,护理人员只需定期清理污水箱,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舒适程度,减轻护理人员的护理难度,该多功能电动病床可供临床各类病房承载和护理患者使用,能够起到良好的护理、辅助治疗的作用,适合家庭、医院、康复中心、护理机构等场所广泛使用。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装置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床体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支架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主床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透气床垫组件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智能坐便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床头柜组件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连接组件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内部支撑架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床头柜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主机箱底架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遥控器按键布局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水箱平板车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平躺模式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背部升降模式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坐立模式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防褥疮装置位置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防褥疮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体组件;2、床头柜组件;3、透气床垫组件;4、智能坐便器;5、净水箱;6、污水箱;7、主床架;8、第一支架;9、万向轮;10、第二支架;11、定向轮;12、床头板;13、床尾板;14、电视机升降支架;15、第一升降电机;16、第一护栏;17、第二护栏;18、第一直流齿轮减速电机;19、餐桌支撑架;20、副餐桌板;21、主餐桌板;22、坐便器升降电机;23、足腿部升降电机;24、背靠升降电机;25、足部支架;26、腿部支架;27、臀部支架;28、背部支架;29、足部床垫;30、腿部床垫;31、臀部床垫;32、背部床垫;33、补位垫;34、坐便器本体;35、坐便器上盖;36、坐垫套;37、热风出风口;38、热风进风转接管;39、热水喷水座;40、热水进水接头;41、热水连接管道;42、冲洗进水接头;43、冲洗进水转接管;44、排污管道;45、防臭装置;46、管道护套;47、内部支撑架;48、后盖板;49、左侧板;50、右侧板;51、顶板;52、右门板;53、左门板;54、电子门锁;55、连接组件;56、电源插座;57、第一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58、第二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59、第一插座;60、臀部清洗水管接头;61、坐桶冲洗水管接头;62、第二插座;63、第三插座;64、热风出风管接头;65、第四插座;66、排污水管入口;67、主机箱底架;68、主机架;69、风机箱;70、电木板;71、控制电器元件组件;72、热风箱;73、高压隔膜水泵;74、副水箱;75、单向进水阀;76、护理液罐;77、水箱平板车;78、拉杆;79、吸风罩;80、排污水闸阀;81、箱体;82、透气网;83、隔板;84、滑动箱;85、第一挡板;86、第一凹槽;87、第一弹簧;88、第一滑板;89、固定块;90、第二通孔;91、第一转轴;92、第二挡板;93、第二滚轮;94、加热箱;95、第二弹簧;96、第二凹槽;97、第三弹簧;98、第二滑板;99、电动伸缩杆;100、磁块;101、第一齿条;102、第二转轴;103、齿轮;104、第二齿条;105、推板;106、第四弹簧;107、转动板;108、吹风机;109、挤出箱;110、排出口;111、第二电机;112、输出轴;113、螺旋叶片;114、输送管;115、热风进风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如图1-图18所示,包括:床体组件1及床头柜组件2,所述床体组件1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表面铺设有透气床垫组件3,所述支架组件底部设置智能坐便器4,所述床头柜组件2内部分别设置净水箱5与污水箱6,所述净水箱5与所述污水箱6分别与所述智能坐便器4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该多功能电动病床包括床体组件1及床头柜组件2,床体组件1包括支架组件,支架组件用于支撑透气床垫组件3,在透气床垫组件3上表面可以直接与用户身体接触,透气床垫组件3采用柔软透气材质,大大增加了床垫的透气性,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性,在支架组件底部设置有智能坐便器4,该智能坐便器4能轻松解决大、小便的问题,具有负压抽污、冲洗、热水清洗、烘干臀部等多项功能,卧床者使用遥控器就能独自完成大、小便的操作,真正做到了免人工护理,减轻卧床患者的精神负担,促进自身的康复,通过设置支架组件,便于调节病床的床垫角度,辅助用户运动,由于采用了透气床垫组件3,使得用户卧床更舒适,增加了床垫通风,加快床垫内湿气的散发,减少了用户因长期卧床而产生的褥疮,并且该发明还设置有智能坐便器4,不仅解决了用户的如厕问题,还通过设置净水箱5与污水箱6,净水箱5内设置大量洁净水,能够冲洗智能坐便器4内部,污水箱6也具有超大容量,能够收集较多的排泄物,实现了智能坐便器4的排污、储存与清洗功能,护理人员只需定期清理污水箱6,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舒适程度,减轻护理人员的护理难度,该多功能电动病床可供临床各类病房承载和护理患者使用,能够起到良好的护理、辅助治疗的作用,适合家庭、医院、康复中心、护理机构等场所广泛使用。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图16所示,所述床体组件1还包括主床架7,所述主床架7一侧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架8,所述第一支架8底部设置万向轮9,所述主床架7另一侧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架10,所述第二支架10底部设置定向轮11,所述第二支架10设置为L型,所述主床架7上端一侧设置床头板12,所述主床架7上端远离所述床头板12一侧设置床尾板13,所述床尾板13远离所述床头板12一侧设置电视机升降支架14,所述电视机升降支架14上端设置电视机安装板,所述电视机升降支架14上设置第一升降电机15,所述第一升降电机15控制所述电视机升降支架14升降,所述主床架7前后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护栏16与第二护栏17,所述主床架7前后两侧侧壁还分别设置第一直流齿轮减速电机18及第二直流齿轮减速电机,所述第一直流齿轮减速电机18与所述第一护栏16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直流齿轮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二护栏17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直流齿轮减速电机18、所述第二直流齿轮减速电机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护栏16及所述第二护栏17升降,所述主床架7位于所述第二护栏17一侧设置餐桌支撑架19,所述餐桌支撑架19上端设置副餐桌板20,所述副餐桌板20一侧设置主餐桌板21,所述主餐桌板21与所述副餐桌板20可折叠设置;
所述主床架7底部沿所述主床架7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坐便器升降电机22、足腿部升降电机23及背靠升降电机24,所述支架组件设置在所述主床架7上表面,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足部支架25、腿部支架26、臀部支架27及背部支架28,所述足部支架25与所述腿部支架26铰接连接,所述腿部支架26远离所述足部支架25一侧与所述臀部支架27铰接连接,所述臀部支架27远离所述腿部支架26一侧与所述背部支架28铰接连接,所述足腿部升降电机23通过第一连杆组件与所述足部支架25、所述腿部支架26抵接,用于控制所述足部支架25及所述腿部支架26升降,所述背靠升降电机24通过第二连杆组件与所述背部支架28抵接,用于控制所述背部支架28升降;
所述透气床垫组件3包括足部床垫29、腿部床垫30、臀部床垫31及背部床垫32组成,所述足部床垫29、所述腿部床垫30、所述臀部床垫31及所述背部床垫32均采用透气柔软材质制成,所述足部床垫29设置在所述足部支架25上表面,所述腿部床垫30设置在所述腿部支架26上表面,所述臀部床垫31设置在所述臀部支架27上表面,所述背部床垫32设置在所述背部支架28上表面,所述足部床垫29与所述腿部床垫30之间通过第一拉链组件活动连接,所述腿部床垫30远离所述足部床垫29一侧与所述臀部床垫31一侧通过第二拉链组件拉链活动连接,所述臀部床垫31远离所述腿部床垫30一侧与所述背部床垫32一侧通过第三拉链组件活动连接,所述臀部床垫31上中心设置有坐便器孔,所述坐便器孔内设置补位垫33,所述补位垫33底部设置升降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补位垫33的升降;
所述智能坐便器4包括坐便器本体34,所述坐便器本体34位于所述坐便器孔斜下方,所述坐便器升降电机22通过第三连杆组件与所述坐便器本体34连接,所述坐便器升降电机22用于控制所述坐便器本体34升至所述坐便器孔内或从所述坐便器孔内降下,所述坐便器本体34上端设置有坐便器上盖35,所述坐便器上盖35上套设有坐垫套36,所述坐垫套36采用硅胶材质制成,所述坐便器上盖35内壁设置有若干热风出风口37,所述坐便器本体34外部设置有热风进风转接管38,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38与若干所述热风出风口37连通,所述坐便器本体34内壁设置有若干热水喷水座39及冲洗口,所述坐便器本体34外部设置热水进水接头40,所述热水进水接头40一端设置热水连接管道41,所述热水连接管道41与若干所述热水喷水座39连通,所述坐便器本体34外部还设置有冲洗进水接头42,所述冲洗进水接头42一端设置冲洗进水转接管43,所述冲洗进水转接管43与若干所述冲洗口连通,所述坐便器本体34内壁还设置有排污口,所述坐便器本体34外部设置排污管道44,所述排污管道44一端与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排污管道44上还设置有防臭装置45,所述坐便器本体34外部还设置有管道护套46,所述热水进水接头40、所述冲洗进水接头42及所述排污管道44均位于所述管道护套46内部;
所述床头柜组件2还包括内部支撑架47,所述内部支撑架47后侧设置后盖板48,所述内部支撑架47左侧设置左侧板49,所述内部支撑架47右侧设置右侧板50,所述内部支撑架47上端设置顶板51,所述内部支撑架47前侧分别设置右门板52与左门板53,所述右门板52与所述内部支撑架47右前壁铰接连接,所述左门板53与所述内部支撑架47左前壁铰接连接,所述内部支撑架47左前壁还设置有电子门锁54,所述电子门锁54用于将所述左门板53锁闭,所述左侧板49靠近下侧位置设置连接组件55,所述连接组件55上设置有电源插座56、第一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57、第二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58、第一插座59、臀部清洗水管接头60、坐桶冲洗水管接头61、第二插座62、第三插座63、热风出风管接头64及第四插座65,所述电源插座56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57与第一直流齿轮减速电机18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58与所述第二直流齿轮减速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插座59与所述第一升降电机15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插座62与所述坐便器升降电机22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插座63与所述足腿部升降电机23电性连接,所述第四插座65与所述背靠升降电机24电性连接,所述内部支撑架47内还设置有电木板70,所述电木板70位于所述顶板51下方,所述电木板70上方设置控制电器元件组件71,所述控制电器元件组件71分别于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57、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58、所述第一插座59、所述第二插座62、所述第三插座63及所述第四插座65电性连接,所述左侧板49上还设置排污水管入口66,所述排污管道44通过所述排污水管入口66进入所述床头柜组件2内部并与所述污水箱6连通,所述内部支撑架47内还设置主机箱底架67,所述主机箱底架67位于所述内部支撑架47下端,所述主机箱底架67上表面设置主机架68,所述主机架68上设置有风机箱69,所述风机箱69内设置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控制电器元件组件71电性连接,所述主机架68下方设置有热风箱72,所述热风箱72出口端与所述热风出风管接头64连接,热风出风管接头64通过热风进风接头115与热风进风转接管38连接,热风进风接头115设置在热风进风转接管38远离热风出风口37一端,所述热风箱72后侧设置有高压隔膜水泵73,所述高压隔膜水泵73设置在所述主机箱底架67上表面,所述高压隔膜水泵73与所述控制电器元件组件71电性连接,所述高压隔膜水泵73进口端与所述净水箱5连通,所述高压隔膜水泵73出口端与所述坐桶冲洗水管接头61连通,所述热风箱72前方设置有副水箱74,所述副水箱74设置在所述主机箱底架67上表面,所述副水箱74上端设置有单向进水阀75,所述单向进水阀75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净水箱5连通,所述副水箱74内设置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控制电器元件组件71电性连接,所述副水箱74出口端连接有护理液罐76,所述护理液罐76设置在所述内部支撑架47上,所述护理液罐76出口端与所述臀部清洗水管接头60连接,所述主机箱底架67朝向所述床头柜组件2前侧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水箱平板车77,所述水箱平板车77底部四个角设置有滚轮,所述水箱平板车77前端设置有拉杆78,所述污水箱6设置在所述水箱平板车77上表面,所述净水箱5设置在所述污水箱6后侧上表面,所述污水箱6上端设置有吸风罩79,所述吸风罩79通过气管与所述风机箱69上端连接,所述污水箱6后端设置有排污水闸阀80;
水温检测装置,所述水温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副水箱74内,用于检测所述副水箱74内的水温;
风温检测装置,所述风温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热风箱72内,用于检测所述热风箱72内的热风温度;
第一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净水箱5内,用于检测所述净水箱5内的液位;
第二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护理液罐76内,用于检测所述护理液罐76内的液位;
故障检测装置,所述故障检测装置与所述热风箱72内的热风机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热风机的故障状态;
第一报警器,所述第一报警器设置在所述顶板51外壁;
所述水温检测装置、所述风温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故障检测装置及所述第一报警器分别于所述控制电器元件组件71电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在主床架7底部分别设置第一支架8与第二支架10,第一支架8与第二支架10共同完成对主床架7的支撑,第一支架8底部设置万向轮9,第二支架10底部设置定向轮11,便于多功能电动病床位置的调整,第二支架10设置为L型,能够起到支撑腿部支架26的作用,为腿部之间进行限位,在床尾板13上设置有电视机升降支架14,通过第一升降电机15能够控制电视机升降之间的上升或下降,在主床架7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护栏16与第二护栏17,通过控制第一直流齿轮减速电机18及第二直流齿轮减速电机运转能够控制第一护栏16及第二护栏17的上升与下降,主餐桌板21与副餐桌板20能够方便用户的用餐;
坐便器升降电机22运转能够带动坐便器本体34上升或下降,足腿部升降电机23运转能够带动腿部支架26进行角度调节,从而实现了腿部床垫30的角度调整,调整用户腿部姿势,背靠升降电机24能够带动背部之间进行角度调节,从而实现了背部床垫32的角度调整,调整了用户背部的角度,便于用户姿势的调整,方便用户调节姿势,减少了褥疮产生的几率,有助于用户的康复,足部床垫29、腿部床垫30、臀部床垫31、背部床垫32及补位垫33均采用透气柔软材质制成,有助于用户身体与床垫接触部位的散热与透气,减少了湿气的产生,进一步降低了褥疮产生的几率,同时足部床垫29、腿部床垫30、臀部床垫31、背部床垫32之间采用拉链组件活动连接,方便拆卸更换,且便于角度调整;
透气床垫组件3包括:背部床垫32、臀部床垫31、腿部床垫30、足部床垫29、补位垫335部分,其中补位垫33设置在臀部床垫31的坐便器孔内,补位垫33通过升降装置可以由控制器控制升降;
智能坐便器4包括坐便器本体34,在坐便器本体34上端设置坐便器上盖35,坐便器上盖35设置有若干热风出风口37,热风出风口37连接有热风进风转接管38,热风进风转接管38与热风出风管接头64连接,热风出风管接头64连接有热风箱72,热风箱72内设置热风机,热风机产生的热风能够从热风出风口37排出,在坐便器本体34内壁还设置有热水喷水座39与冲洗口,热水喷水座39与热水进水接头40连通,热水进水接头40与臀部清洗水管接头60连通,臀部清洗水管接头60连接有护理液罐76,护理液罐76与副水箱74连接,副水箱74与净水箱5连通,净水箱5内的水可以进入副水箱74,由副水箱74内的加热器加热后流入护理液罐76,然后经过臀部清洗水管接头60及热水进水接头40,最后从热水喷水座39流出,冲洗口与冲洗进水转接管43连接,冲洗进水转接管43连接有冲洗进水接头42,冲洗进水接头42与坐桶冲洗水管接头61连接,坐桶冲洗水管接头61另一端与高压隔膜水泵73出口端连接,高压隔膜水泵73进口端与净水箱5内部连通,净水箱5内部的水通过高压隔膜水泵73输送至冲洗口,然后从冲洗口喷出,在坐便器本体34内还设置排污口,排污口与排污管道44连接,排污管道44内设置有防臭装置45,可以消除排污管道44内的臭味,保持坐便器本体34内部无臭味,提高用户舒适度,排污管道44另一端能够穿过排污水管入口66并与污水箱6内部连通,坐便器本体34内的污物通过排污口流入排污管道44,然后通过排污管道44流入污水箱6内,由污水箱6完成污物的收集,通过排污管道44还能利用风机将坐便器本体34内的臭味抽取至污水箱6内,减轻坐便器本体34内的臭味,当污水箱6内的污物到达预定量时,拉动拉杆78可以将水箱平板车77从内部支撑架47下拉出,然后将水箱平板车77拉至污物收集处,打开排污水闸阀80,便可以去除污水箱6内的污物,然后再使用清水对污水箱6内外进行清洗,并在净水箱5中加入洁净水,清洗完毕后关闭排污水闸阀80后即可将水箱平板车77放回原位,设置水箱平板车77便于污水箱6及净水箱5的移动,减轻了劳动强度,污水箱6具有大容量,能够存放较多的污物,降低了清理频次,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且排污管道44内设置有防臭装置45,能够减少坐便器本体34内的臭味,提高用户体验,增强舒适度;
该多功能电动病床还设置有报警功能,在副水箱74中设置有水温检测装置,当水温检测装置检测的水温超过40℃时,控制电器元件组件71控制第一报警器自动报警,发出报警语音:“加热水箱水温过高”,并停止加热,当副水箱74水温降低至34℃时,自动恢复加热;在热风箱72内设置有风温检测装置,当热风温度超过42℃,以及NTC短路或开路时,语音提示报警“风温温度过高”,并自动关闭风温加热功能;在净水箱5中设置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在护理液罐76内设置有第二液位检测装置,当净水箱5、消毒护理液罐76液面降到容量10%以下时,第一报警器能自动发出报警语音:“净水箱5已空”和“护理液已空”;热风机还连接有故障检测装置,当热风机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关闭热风机电源,并语音提示报警“风机故障”;当使用者需要家人或护理人员的帮助时,短按遥控器的呼叫键,能语音呼叫“快来人”,医用电动病床运行时的噪声应不大于65dB;
还包括遥控器,遥控器能够与控制电器元件组件71无线电信连接,控制电器元件遥控器具有多个按键,包括:护栏上升、护栏下降、背部上升、背部下降、腿部上升、腿部下降、平躺、坐立、坐桶上升、坐桶下降、电视上升、电视下降、排泄、小便、大便、坐姿及呼叫,其中,按护栏上升、护栏下降按键能够控制第一直流齿轮减速电机18及第二直流减速电机运转,从而控制第一护栏16及第二护栏17同时上升或下降,中途受阻后停止不动,按背部上升、背部下降按键能够控制背靠升降电机24带动背部支架28运动,背部支架28带动背部床垫32上升或下降,中途松开按键,背部支架28停止在松开位置,按腿部上升、腿部下降按键能够控制足腿部升降电机23带动腿部支架26运动,腿部支架26带动腿部床垫30进行上升或下降,实现平躺、腿部上翘、腿部下斜及坐起姿势,按平躺按键可以一键实现平躺状态,按坐立按键可以一键实现坐立状态,按坐桶上升、坐桶下降按键能够控制坐便器升降电机22及补位垫33的升降装置运动,升降装置带动补位垫33下降后,坐便器升降电机22带动坐便器本体34上升,升降装置带动补位垫33上升后,坐便器升降电机22带动坐便器本体34下降回原位,按电视上升、电视下降按键能够控制第一升降电机15运动,从而通过电视机升降支架14带动电视机上升或下降,短按排泄按键后,等待15秒以后按压“大便”或“小便”按键才能实现功能,避免误操作造成坐便器内壁喷水,在小便后按“小便”按键可通过冲洗口冲洗坐便器本体34内壁8秒,在大便后按“大便”按键,首先,热水喷水座39能够喷出38摄氏度热水冲洗臀部10秒钟,然后通过冲洗口冲洗坐便器本体34内壁12秒,再进入烘干模式,热风出风口37的42摄氏度热风对臀部烘干120秒,按坐姿按键能够由平躺模式一键进入坐立姿势,当用户需要家人或护理人员帮助时,按呼叫按键,能实现语音呼叫,方便快捷;
背部支架28折起角为:0°~78°误差±3°,并在可调角度范围内任意调节;腿部支架26可升角度:0°~26°误差±2°,并在可调角度范围内任意调节;腿部支架26可降角度:0°~86°误差±3°,并在可调角度范围内任意调节,床头柜式组件外形尺寸为:652mm长×460mm宽×782mm高允许误差±20mm,配合遥控器操作,使用遥控器操作“排泄”按键,多功能电动病床自动调整为坐立状态,并且补位垫33下降,同时坐便器本体34上升,进入到坐便模式,通过在控制电器元件组件71预先设置好的程序,自动完成大小便的的动作流程,如:冲洗坐便器本体34内部、风机箱69运转产生负压抽吸排泄物进入污水箱6、副水箱74加热净水、喷射干净的温水清洗臀部、吹暖风烘干臀部等,坐便器升降电机22、足腿部升降电机23及背靠升降电机24带动连杆组件的运动过程均为电动推杆中的驱动电机经齿轮103减速后,带动一对丝杆螺母,把电机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利用电动机正反转完成推杆动作,推杆通过各种杠杆、摇杆或连杆等机构的运动实现医用电动病床的各种动作,即可由卧姿而安全可靠地更换成坐姿,进行大便或小便,然后经消毒的温水进行冲洗和热风吹干,再完成负压抽便及冷水冲洗马桶,实现坐便器本体34下降、补位垫33上升的交换功能。
本发明自带可升降智能坐便器4轻松解决大、小便的问题,具有负压抽污、冲洗、热水清洗、烘干臀部等多项功能,卧床者使用遥控器就能独自完成大、小便的操作,真正做到了免人工护理,减轻卧床患者的精神负担,促进自身的康复;可通过遥控器独立完成平躺、曲背、下摆腿升降、座椅状态、两侧护栏升降等动作,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如自助式可翻转滑动餐桌可以供就餐、阅读、电脑办公、娱乐等使用,不再手忙脚乱;具备自动功能,护栏升/护栏降功能,方便上下床,带自动防夹安全装置,背升/背降,起背功能0-80度,满足患者日常需求,减轻背部压力,可根据病人要求按调节键,调节靠背倾斜角度;腿升/腿降,抬落腿功能-55-35度,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腿部活动不受约束,满足日常用餐、娱乐、休闲等;坐桶升/坐桶降,自动速开坐便器孔,如厕方便快捷,减少护理压力,电视机升/电视机降,通过遥控器调整电视机合适的高度,满足用户最佳观看角度;还配套组合式床头柜组件2,在床头柜组件2内部集成控制电路元件组件、风机、热风机、高压隔膜水泵73,使整体设计更整洁、美观、安全、实用,内部支撑架47底部配有滚轮,方便自由移动和摆放;行李箱式的净水箱5、污水箱6组合设计,方便用户完成排污、蓄水的操作;配备导轨滑动可翻转式餐桌板,与床架一体式设计,相比传统的拿放式餐桌板更加实用、便捷;电视机显示器、平板电脑升降固定装置,可通过遥控器调整合适的高度,满足用户的最佳观看角度;智能语音提示功能,使操作更简单,配备智能语音聊天系统,方便用户沟通交流;采用柔软透气床垫组件3,卧床更舒适,更加透气,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减少了褥疮的产生,有助于用户的快速康复。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17、图18所示,所述背部支架28下表面均设置有防褥疮装置,所述防褥疮装置包括:
箱体81,所述箱体81上端两侧与所述背部支架28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81上表面设置有透气网82;
隔板83,所述隔板83设置在所述箱体81内,所述隔板83两端与所述箱体8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83中心开设第一通孔;
滑动箱84,所述滑动箱84左右两侧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箱84上端与所述透气网82下表面接触,所述滑动箱84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所述滑动箱84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透气网82外部连通,所述滑动箱84下端第三开口处设置第一挡板85,所述第一挡板85内部开设第一凹槽86,所述第一凹槽86内设置第一弹簧87,所述第一弹簧87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86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87另一端设置第一滑板88,所述第一滑板88与所述第一凹槽8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板88远离所述第一弹簧87一端与所述滑动箱84左侧内壁接触,所述第一滑板88带有磁性,所述滑动箱84内设置吸湿剂;
固定块89,所述固定块89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85上表面,所述固定块89设置为直角三角状,所述固定块89左侧高度低于所述固定块89右侧高度;
两个第二通孔90,两个所述第二通孔90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动箱84左右两侧壁,所述第二通孔90上端设置第一转轴91,所述第一转轴91前后两端与所述第二通孔90前后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91上套设有扭簧;
第二挡板92,所述第二挡板92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9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92另一端设置第二滚轮93,所述第二滚轮93下侧与所述隔板83上表面接触;
加热箱94,所述加热箱94位于所述滑动箱84下方,所述加热箱94底部与所述箱体8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94内部设置若干加热条,所述加热箱94上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弹簧95,所述第二弹簧95一端与所述滑动箱84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95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箱94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94上表面设置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对准所述第三开口,所述加热箱94上端内壁开设第二凹槽96,所述第二凹槽96内设置第三弹簧97,所述第三弹簧97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96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97另一端设置第二滑板98,所述第二滑板98远离所述第三弹簧97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口左侧壁接触,所述第二滑板98与所述第二凹槽9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板98带有磁性;
电动伸缩杆99,所述电动伸缩杆99位于所述隔板83下方,所述电动伸缩杆99一端与所述箱体81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99另一端设置磁块100,所述磁块100下端设置第一齿条101,所述第一齿条101平行于所述电动伸缩杆99,所述第一齿条101下表面带齿;
第二转轴102,所述第二转轴102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箱体81前后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02位于所述第一齿条101下方,所述第二转轴102上设置有齿轮103,所述齿轮103与所述第一齿条101啮合;
第二齿条104,所述第二齿条104滑动设置在所述加热箱94左侧壁,所述第二齿条104上表面与所述齿轮103啮合,所述第二齿条104位于所述加热箱94内部一端设置推板105,所述推板105与所述加热箱94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104另一端设置第四弹簧106,所述第四弹簧106远离所述第二齿条104一端与所述箱体81左侧内壁固定连接;
转动板107,所述转动板107设置在所述加热箱94内部,所述转动板107位于所述推板105右侧,所述转动板107上端与所述加热箱94内壁转动连接;
吹风机108,所述吹风机108设置在所述加热箱94内部,所述吹风机108位于所述转动板107右侧;
挤出箱109,所述挤出箱109设置在所述箱体81内,所述挤出箱109位于所述隔板83下方,所述挤出箱109右端与所述箱体81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挤出箱109左端设置排出口110,所述挤出箱109内设置第二电机111,所述第二电机111右端与所述挤出箱109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11另一端设置输出轴112,所述输出轴112上设置有螺旋叶片113,所述挤出箱109内设置干吸湿剂;
输送管114,所述输送管114一端与所述加热箱94右侧连通,所述输送管114另一端与所述挤出箱109上端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滑动箱84内放置有若干吸湿剂,吸湿剂可采用硅胶材质,滑动箱84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且透气网82能够与背部支架28下表面接触,透气网82上下两侧连通,当背部支架28上的背部床垫32因汗水潮湿时,吸湿剂能够吸收背部床垫32的部分水分,减少背部床垫32的湿度,使得背部床垫32快速变干,防止背部床垫32因潮湿而使用户产生褥疮,有效的保护了用户,当吸湿剂吸收的水分到达预设值时,吸湿剂重量增大,滑动箱84开始向下运动,并使第一弹簧87压缩,第二挡板92下端开始向靠近箱体81内壁方向转动,在加热箱94上表面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在固定块89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并在加热箱94外部设置有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分别与称重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及电动伸缩杆99电性连接,当滑动箱84底部与位置传感器接触时,在加热箱94上表面设置的电磁铁能够通电,从而将滑动箱84吸附在加热箱94上,第一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99伸出,然后磁块100向右运动,磁块100向右运动能够带动第一齿条101向右运动,第一齿条101向右运动打的齿轮103顺时针转动,齿轮103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齿条104向左滑动,第二齿条104带动推板105移动至加热箱94最左侧,磁块100穿过第二通孔90运动至滑动箱84内部,由于磁块100、第一滑板88及第二滑板98具有磁性,磁块100能带动第一滑板88在第一凹槽86内向右滑动,第一滑板88通过磁性带动第二滑板98在第二凹槽96内向右滑动,第一滑板88滑动时,滑动箱84内的吸湿剂能从第三开口掉落至第四开口,最终落入加热箱94内部,设置三角状的固定块89有利于吸湿剂的滑落,当称重传感器检测的重量为预设最小值时(接近0),第一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99缩回,第一滑板88与第二滑板98也恢复原位,第二齿条104带动推板105将加热箱94内的吸湿剂从左侧推到右侧,在推动过程中,加热箱94中的加热条能够为吸湿剂加热,使吸湿剂再生,再生的吸湿剂能够被吹风机108吹动,并且通过输送管114吹送至挤出箱109内,当电动伸缩杆99缩回后,第一控制器控制挤出箱109内的第二电机111开始工作,输出轴112转动并带动螺旋叶片113转动,能够将挤出箱109内的干吸湿剂从排出口110挤出,然后从第二通孔90流入滑动箱84内部,当称重传感器检测的重量大于预设最大值时,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111停止转动,并且第一控制器控制电磁铁断电,然后在第二弹簧95的弹力作用下,滑动箱84再次与透气网82下表面接触,从而完成吸湿剂的更换,通过设置防褥疮装置,能够利用吸湿剂吸除背部床垫32中的水分,减少背部床垫32的湿度,避免因背部床垫32过湿而使用户产生褥疮,更有利于背部床垫32的快速变干,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程度,并且,当滑动箱84内的吸湿剂无法继续吸收水分时,能够自动对滑动箱84内的吸湿剂进行更换,并且通过加热箱94的高温烘干使吸湿剂再生,实现了吸湿剂的重复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并且通过吸湿剂的自动更换,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保证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38有足够的耐久度,在选用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38时,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38的实际壁厚需达到目标壁厚,当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38的目标厚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3095240790000261
其中,H1为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38的目标厚度,σ1为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38的材料的许用压力,P1为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38外壁的承受的压力,P1取标准大气压值,P2为所述热风箱72内热风机的额定风压,D1为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38的预设内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当选取热风进风转接管38时,为了保证热风进风转接管38有足够的耐久度,在选用时先确认热风进风转接管38的内径,然后通过上述公式便可以计算出热风进风转接管38的目标厚度,热风进风转接管38的内径加上目标厚度即为需要选取的热风进风转接管38的外径,通过上述选用方式,选用的热风进风转接管38在使用时能够承受热风机产生的最大风压,并且热风进风转接管38不易损坏,提高了热风进风转接管38的耐久度,延长了热风进风转接管38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5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包括:
流速传感器,所述流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排污管道44内,用于检测所述排污管道44内的实际气体流速;
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的转动轴上,用于检测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转动轴的实际转速;
转速调节器,所述转速调节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箱69内,所述转速调节器与所述风机箱69内的风机电性连接,所述转速调节器用于调节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转动轴的转速;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箱69外壁,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流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调节器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器基于所述流速传感器及所述转速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所述转速调节器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所述流速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公式(1)计算所述流速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排污管道44内的实际气体流速与所述排污管道44内最大流速的比值:
Figure BDA0003095240790000271
其中,δ1为所述流速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排污管道44内的实际气体流速与所述预设最大流速的比值,v1为所述流速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排污管道44内的实际气体流速,Q1为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的额定风量,π为圆周率,π取3.14,r1为所述排污管道44的截面半径;
步骤2:基于公式(1)的计算结果,通过公式(2)计算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转动轴的目标转速:
Figure BDA0003095240790000272
其中,N1为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转动轴的目标转速,Q1为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的额定风量,P3为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的额定风压,η1为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在全压时的效率,η2为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的机械传动效率,K为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的电机储备系数,W为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的额定功率,δ1为所述流速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排污管道44内的实际气体流速与所述预设最大流速的比值,N0为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的额定转速;
步骤3: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转速调节器对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转动轴的转速进行调节,并将所述转速传感器检测的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转动轴的实际转速调节至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转动轴的目标转速。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排污管道44内设置有流速传感器,通过流速传感器能够检测排污管道44内的实际气体流速,然后基于公式(1)能够准确计算流速传感器检测的排污管道44内的实际气体流速与所述排污管道44内最大流速的比值,根据公式(1)的计算结果,通过公式(2)能够计算风机箱69内风机转动轴的目标转速,计算过程中,风机箱69内风机的机械传动效率取值范围为0.7-0.8,风机箱69内风机的机械传动效率取值范围为0.85-0.98,风机箱69内风机的电机储备系数为1.05-1.1,根据公式(2)能够准确计算风机箱69内风机转动轴的目标转速,然后第二控制器能够控制转速调节器对风机的转速调节,使得风机的实际转速到达目标转速,通过该方案能够根据排污管道44内的实际气体流速自动调节风机的转速,当排污管道44内的实际气体流速较小时,说明此时排污管道44内较堵塞,第二控制器控制转速调节器增大风机转速,从而增大负压,使得排泄物顺利进入污水箱6中,防止排污管道44堵塞,当排污管道44内的实际气体流速较大时,第二控制器控制转速调节器减小风机转速,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从而提高装置整体的智能化程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组件(1)及床头柜组件(2),所述床体组件(1)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表面铺设有透气床垫组件(3),所述支架组件底部设置智能坐便器(4),所述床头柜组件(2)内部分别设置净水箱(5)与污水箱(6),所述净水箱(5)与所述污水箱(6)分别与所述智能坐便器(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组件(1)还包括主床架(7),所述主床架(7)一侧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架(8),所述第一支架(8)底部设置万向轮(9),所述主床架(7)另一侧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架(10),所述第二支架(10)底部设置定向轮(11),所述第二支架(10)设置为L型,所述主床架(7)上端一侧设置床头板(12),所述主床架(7)上端远离所述床头板(12)一侧设置床尾板(13),所述床尾板(13)远离所述床头板(12)一侧设置电视机升降支架(14),所述电视机升降支架(14)上端设置电视机安装板,所述电视机升降支架(14)上设置第一升降电机(15),所述第一升降电机(15)控制所述电视机升降支架(14)升降,所述主床架(7)前后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护栏(16)与第二护栏(17),所述主床架(7)前后两侧侧壁还分别设置第一直流齿轮减速电机(18)及第二直流齿轮减速电机,所述第一直流齿轮减速电机(18)与所述第一护栏(16)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直流齿轮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二护栏(17)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直流齿轮减速电机(18)、所述第二直流齿轮减速电机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护栏(16)及所述第二护栏(17)升降,所述主床架(7)位于所述第二护栏(17)一侧设置餐桌支撑架(19),所述餐桌支撑架(19)上端设置副餐桌板(20),所述副餐桌板(20)一侧设置主餐桌板(21),所述主餐桌板(21)与所述副餐桌板(20)可折叠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床架(7)底部沿所述主床架(7)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坐便器升降电机(22)、足腿部升降电机(23)及背靠升降电机(24),所述支架组件设置在所述主床架(7)上表面,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足部支架(25)、腿部支架(26)、臀部支架(27)及背部支架(28),所述足部支架(25)与所述腿部支架(26)铰接连接,所述腿部支架(26)远离所述足部支架(25)一侧与所述臀部支架(27)铰接连接,所述臀部支架(27)远离所述腿部支架(26)一侧与所述背部支架(28)铰接连接,所述足腿部升降电机(23)通过第一连杆组件与所述足部支架(25)、所述腿部支架(26)抵接,用于控制所述足部支架(25)及所述腿部支架(26)升降,所述背靠升降电机(24)通过第二连杆组件与所述背部支架(28)抵接,用于控制所述背部支架(28)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床垫组件(3)包括足部床垫(29)、腿部床垫(30)、臀部床垫(31)及背部床垫(32)组成,所述足部床垫(29)、所述腿部床垫(30)、所述臀部床垫(31)及所述背部床垫(32)均采用透气柔软材质制成,所述足部床垫(29)设置在所述足部支架(25)上表面,所述腿部床垫(30)设置在所述腿部支架(26)上表面,所述臀部床垫(31)设置在所述臀部支架(27)上表面,所述背部床垫(32)设置在所述背部支架(28)上表面,所述足部床垫(29)与所述腿部床垫(30)之间通过第一拉链组件活动连接,所述腿部床垫(30)远离所述足部床垫(29)一侧与所述臀部床垫(31)一侧通过第二拉链组件拉链活动连接,所述臀部床垫(31)远离所述腿部床垫(30)一侧与所述背部床垫(32)一侧通过第三拉链组件活动连接,所述臀部床垫(31)上中心设置有坐便器孔,所述坐便器孔内设置补位垫(33),所述补位垫(33)底部设置升降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补位垫(33)的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坐便器(4)包括坐便器本体(34),所述坐便器本体(34)位于所述坐便器孔斜下方,所述坐便器升降电机(22)通过第三连杆组件与所述坐便器本体(34)连接,所述坐便器升降电机(22)用于控制所述坐便器本体(34)升至所述坐便器孔内或从所述坐便器孔内降下,所述坐便器本体(34)上端设置有坐便器上盖(35),所述坐便器上盖(35)上套设有坐垫套(36),所述坐垫套(36)采用硅胶材质制成,所述坐便器上盖(35)内壁设置有若干热风出风口(37),所述坐便器本体(34)外部设置有热风进风转接管(38),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38)与若干所述热风出风口(37)连通,所述坐便器本体(34)内壁设置有若干热水喷水座(39)及冲洗口,所述坐便器本体(34)外部设置热水进水接头(40),所述热水进水接头(40)一端设置热水连接管道(41),所述热水连接管道(41)与若干所述热水喷水座(39)连通,所述坐便器本体(34)外部还设置有冲洗进水接头(42),所述冲洗进水接头(42)一端设置冲洗进水转接管(43),所述冲洗进水转接管(43)与若干所述冲洗口连通,所述坐便器本体(34)内壁还设置有排污口,所述坐便器本体(34)外部设置排污管道(44),所述排污管道(44)一端与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排污管道(44)上还设置有防臭装置(45),所述坐便器本体(34)外部还设置有管道护套(46),所述热水进水接头(40)、所述冲洗进水接头(42)及所述排污管道(44)均位于所述管道护套(46)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柜组件(2)还包括内部支撑架(47),所述内部支撑架(47)后侧设置后盖板(48),所述内部支撑架(47)左侧设置左侧板(49),所述内部支撑架(47)右侧设置右侧板(50),所述内部支撑架(47)上端设置顶板(51),所述内部支撑架(47)前侧分别设置右门板(52)与左门板(53),所述右门板(52)与所述内部支撑架(47)右前壁铰接连接,所述左门板(53)与所述内部支撑架(47)左前壁铰接连接,所述内部支撑架(47)左前壁还设置有电子门锁(54),所述电子门锁(54)用于将所述左门板(53)锁闭,所述左侧板(49)靠近下侧位置设置连接组件(55),所述连接组件(55)上设置有电源插座(56)、第一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57)、第二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58)、第一插座(59)、臀部清洗水管接头(60)、坐桶冲洗水管接头(61)、第二插座(62)、第三插座(63)、热风出风管接头(64)及第四插座(65),所述电源插座(56)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57)与第一直流齿轮减速电机(18)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58)与所述第二直流齿轮减速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插座(59)与所述第一升降电机(15)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插座(62)与所述坐便器升降电机(22)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插座(63)与所述足腿部升降电机(23)电性连接,所述第四插座(65)与所述背靠升降电机(24)电性连接,所述内部支撑架(47)内还设置有电木板(70),所述电木板(70)位于所述顶板(51)下方,所述电木板(70)上方设置控制电器元件组件(71),所述控制电器元件组件(71)分别于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57)、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电源线插座(58)、所述第一插座(59)、所述第二插座(62)、所述第三插座(63)及所述第四插座(65)电性连接,所述左侧板(49)上还设置排污水管入口(66),所述排污管道(44)通过所述排污水管入口(66)进入所述床头柜组件(2)内部并与所述污水箱(6)连通,所述内部支撑架(47)内还设置主机箱底架(67),所述主机箱底架(67)位于所述内部支撑架(47)下端,所述主机箱底架(67)上表面设置主机架(68),所述主机架(68)上设置有风机箱(69),所述风机箱(69)内设置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控制电器元件组件(71)电性连接,所述主机架(68)下方设置有热风箱(72),所述热风箱(72)出口端与所述热风出风管接头(64)连接,所述热风箱(72)后侧设置有高压隔膜水泵(73),所述高压隔膜水泵(73)设置在所述主机箱底架(67)上表面,所述高压隔膜水泵(73)与所述控制电器元件组件(71)电性连接,所述高压隔膜水泵(73)进口端与所述净水箱(5)连通,所述高压隔膜水泵(73)出口端与所述坐桶冲洗水管接头(61)连通,所述热风箱(72)前方设置有副水箱(74),所述副水箱(74)设置在所述主机箱底架(67)上表面,所述副水箱(74)上端设置有单向进水阀(75),所述单向进水阀(75)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净水箱(5)连通,所述副水箱(74)内设置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控制电器元件组件(71)电性连接,所述副水箱(74)出口端连接有护理液罐(76),所述护理液罐(76)设置在所述内部支撑架(47)上,所述护理液罐(76)出口端与所述臀部清洗水管接头(60)连接,所述主机箱底架(67)朝向所述床头柜组件(2)前侧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水箱平板车(77),所述水箱平板车(77)底部四个角设置有滚轮,所述水箱平板车(77)前端设置有拉杆(78),所述污水箱(6)设置在所述水箱平板车(77)上表面,所述净水箱(5)设置在所述污水箱(6)后侧上表面,所述污水箱(6)上端设置有吸风罩(79),所述吸风罩(79)通过气管与所述风机箱(69)上端连接,所述污水箱(6)后端设置有排污水闸阀(8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温检测装置,所述水温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副水箱(74)内,用于检测所述副水箱(74)内的水温;
风温检测装置,所述风温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热风箱(72)内,用于检测所述热风箱(72)内的热风温度;
第一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净水箱(5)内,用于检测所述净水箱(5)内的液位;
第二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护理液罐(76)内,用于检测所述护理液罐(76)内的液位;
故障检测装置,所述故障检测装置与所述热风箱(72)内的热风机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热风机的故障状态;
第一报警器,所述第一报警器设置在所述顶板(51)外壁;
所述水温检测装置、所述风温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故障检测装置及所述第一报警器分别于所述控制电器元件组件(71)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支架(28)下表面均设置有防褥疮装置,所述防褥疮装置包括:
箱体(81),所述箱体(81)上端两侧与所述背部支架(28)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81)上表面设置有透气网(82);
隔板(83),所述隔板(83)设置在所述箱体(81)内,所述隔板(83)两端与所述箱体(8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83)中心开设第一通孔;
滑动箱(84),所述滑动箱(84)左右两侧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箱(84)上端与所述透气网(82)下表面接触,所述滑动箱(84)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所述滑动箱(84)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透气网(82)外部连通,所述滑动箱(84)下端第三开口处设置第一挡板(85),所述第一挡板(85)内部开设第一凹槽(86),所述第一凹槽(86)内设置第一弹簧(87),所述第一弹簧(87)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86)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87)另一端设置第一滑板(88),所述第一滑板(88)与所述第一凹槽(8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板(88)远离所述第一弹簧(87)一端与所述滑动箱(84)左侧内壁接触,所述第一滑板(88)带有磁性,所述滑动箱(84)内设置吸湿剂;
固定块(89),所述固定块(89)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85)上表面,所述固定块(89)设置为直角三角状,所述固定块(89)左侧高度低于所述固定块(89)右侧高度;
两个第二通孔(90),两个所述第二通孔(90)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动箱(84)左右两侧壁,所述第二通孔(90)上端设置第一转轴(91),所述第一转轴(91)前后两端与所述第二通孔(90)前后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91)上套设有扭簧;
第二挡板(92),所述第二挡板(92)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9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92)另一端设置第二滚轮(93),所述第二滚轮(93)下侧与所述隔板(83)上表面接触;
加热箱(94),所述加热箱(94)位于所述滑动箱(84)下方,所述加热箱(94)底部与所述箱体(8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94)内部设置若干加热条,所述加热箱(94)上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弹簧(95),所述第二弹簧(95)一端与所述滑动箱(84)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95)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箱(94)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94)上表面设置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对准所述第三开口,所述加热箱(94)上端内壁开设第二凹槽(96),所述第二凹槽(96)内设置第三弹簧(97),所述第三弹簧(97)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96)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97)另一端设置第二滑板(98),所述第二滑板(98)远离所述第三弹簧(97)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口左侧壁接触,所述第二滑板(98)与所述第二凹槽(9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板(98)带有磁性;
电动伸缩杆(99),所述电动伸缩杆(99)位于所述隔板(83)下方,所述电动伸缩杆(99)一端与所述箱体(81)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99)另一端设置磁块(100),所述磁块(100)下端设置第一齿条(101),所述第一齿条(101)平行于所述电动伸缩杆(99),所述第一齿条(101)下表面带齿;
第二转轴(102),所述第二转轴(102)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箱体(81)前后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02)位于所述第一齿条(101)下方,所述第二转轴(102)上设置有齿轮(103),所述齿轮(103)与所述第一齿条(101)啮合;
第二齿条(104),所述第二齿条(104)滑动设置在所述加热箱(94)左侧壁,所述第二齿条(104)上表面与所述齿轮(103)啮合,所述第二齿条(104)位于所述加热箱(94)内部一端设置推板(105),所述推板(105)与所述加热箱(94)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104)另一端设置第四弹簧(106),所述第四弹簧(106)远离所述第二齿条(104)一端与所述箱体(81)左侧内壁固定连接;
转动板(107),所述转动板(107)设置在所述加热箱(94)内部,所述转动板(107)位于所述推板(105)右侧,所述转动板(107)上端与所述加热箱(94)内壁转动连接;
吹风机(108),所述吹风机(108)设置在所述加热箱(94)内部,所述吹风机(108)位于所述转动板(107)右侧;
挤出箱(109),所述挤出箱(109)设置在所述箱体(81)内,所述挤出箱(109)位于所述隔板(83)下方,所述挤出箱(109)右端与所述箱体(81)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挤出箱(109)左端设置排出口(110),所述挤出箱(109)内设置第二电机(111),所述第二电机(111)右端与所述挤出箱(109)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11)另一端设置输出轴(112),所述输出轴(112)上设置有螺旋叶片(113),所述挤出箱(109)内设置干吸湿剂;
输送管(114),所述输送管(114)一端与所述加热箱(94)右侧连通,所述输送管(114)另一端与所述挤出箱(109)上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为了保证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38)有足够的耐久度,在选用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38)时,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38)的实际壁厚需达到目标壁厚,当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38)的目标厚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FDA0003095240780000081
其中,H1为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38)的目标厚度,σ1为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38)的材料的许用压力,P1为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38)外壁的承受的压力,P1取标准大气压值,P2为所述热风箱(72)内热风机的额定风压,D1为所述热风进风转接管(38)的预设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流速传感器,所述流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排污管道(44)内,用于检测所述排污管道(44)内的实际气体流速;
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的转动轴上,用于检测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转动轴的实际转速;
转速调节器,所述转速调节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箱(69)内,所述转速调节器与所述风机箱(69)内的风机电性连接,所述转速调节器用于调节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转动轴的转速;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箱(69)外壁,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流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调节器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器基于所述流速传感器及所述转速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所述转速调节器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所述流速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公式(1)计算所述流速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排污管道(44)内的实际气体流速与所述排污管道(44)内最大流速的比值:
Figure FDA0003095240780000091
其中,δ1为所述流速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排污管道(44)内的实际气体流速与所述预设最大流速的比值,v1为所述流速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排污管道(44)内的实际气体流速,Q1为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的额定风量,π为圆周率,π取3.14,r1为所述排污管道(44)的截面半径;
步骤2:基于公式(1)的计算结果,通过公式(2)计算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转动轴的目标转速:
Figure FDA0003095240780000092
其中,N1为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转动轴的目标转速,Q1为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的额定风量,P3为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的额定风压,η1为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的机械传动效率,η2为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的机械传动效率,K为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的电机储备系数,W为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的额定功率,δ1为所述流速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排污管道(44)内的实际气体流速与所述预设最大流速的比值,N0为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的额定转速;
步骤3: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转速调节器对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转动轴的转速进行调节,并将所述转速传感器检测的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转动轴的实际转速调节至所述风机箱(69)内风机转动轴的目标转速。
CN202110609794.1A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 Pending CN1133320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9794.1A CN113332058A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9794.1A CN113332058A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2058A true CN113332058A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74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9794.1A Pending CN113332058A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32058A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46244A1 (de) * 1982-12-28 1984-06-28 Hill-Rom Co., Inc., Batesville, Ind. Bett, insbesondere krankenbett mit einem hebelsystem zur verteilung des patientengewichts
CN101099708A (zh) * 2007-08-02 2008-01-09 刘旭祥 自动式病人方便护理机
EP2079345A2 (en) * 2006-10-26 2009-07-22 Kap Medical Multi-chamber air distribution support surface product and method
CN102581059A (zh) * 2012-02-14 2012-07-18 江苏三汇联发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静水压扩径复合工艺
CN103065062A (zh) * 2013-02-06 2013-04-24 上海电力学院 钠硫电池功能陶瓷管壁厚临界公式的确定方法
CN103431965A (zh) * 2013-09-05 2013-12-11 张静远 一种家庭护理床
CN103542214A (zh) * 2012-07-13 2014-01-2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大口径高强度油气输送管道用热拔制三通壁厚计算方法
CN103644709A (zh) * 2013-12-25 2014-03-19 山东奥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过热蒸汽干燥装置和方法
CN103968158A (zh) * 2013-02-01 2014-08-06 韩正 城市天然气管道壁厚选择的设计方法
WO2016032414A1 (en) * 2014-08-26 2016-03-03 Agema Mühendi̇sli̇k Araştirma Geli̇şti̇rme Maki̇ne Endüstri̇yel Tesi̇sler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Şi̇rketi̇ Solid and liquid/gas fueled, fully automated, smokeless combustion hot water/steam boiler adjustable according to coal type
CN107334588A (zh) * 2017-08-17 2017-11-10 郑金玲 一种多功能产科护理床
CN107928911A (zh) * 2017-12-05 2018-04-20 张艳艳 一种多功能医疗床
CN108578110A (zh) * 2018-05-02 2018-09-28 广州市花都东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自动护理机器人
CN108844292A (zh) * 2018-05-31 2018-11-20 罗发业 一种乳胶枕头床垫脱水机构
CN208875670U (zh) * 2018-05-02 2019-05-21 广州市花都东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放置在护理床床头柜内的组合式水箱平板车
CN110522580A (zh) * 2019-08-06 2019-12-03 温州医科大学 透气性好的防压疮护理设备
CN110763499A (zh) * 2019-10-31 2020-02-07 山东中车华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便器故障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2220214A (zh) * 2020-09-30 2021-01-15 王连成 一种智能家居用可循环除湿防潮型衣柜
CN112237516A (zh) * 2020-09-23 2021-01-19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柔性上下安全便利多功能智能助老床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46244A1 (de) * 1982-12-28 1984-06-28 Hill-Rom Co., Inc., Batesville, Ind. Bett, insbesondere krankenbett mit einem hebelsystem zur verteilung des patientengewichts
EP2079345A2 (en) * 2006-10-26 2009-07-22 Kap Medical Multi-chamber air distribution support surface product and method
CN101099708A (zh) * 2007-08-02 2008-01-09 刘旭祥 自动式病人方便护理机
CN102581059A (zh) * 2012-02-14 2012-07-18 江苏三汇联发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静水压扩径复合工艺
CN103542214A (zh) * 2012-07-13 2014-01-2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大口径高强度油气输送管道用热拔制三通壁厚计算方法
CN103968158A (zh) * 2013-02-01 2014-08-06 韩正 城市天然气管道壁厚选择的设计方法
CN103065062A (zh) * 2013-02-06 2013-04-24 上海电力学院 钠硫电池功能陶瓷管壁厚临界公式的确定方法
CN103431965A (zh) * 2013-09-05 2013-12-11 张静远 一种家庭护理床
CN103644709A (zh) * 2013-12-25 2014-03-19 山东奥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过热蒸汽干燥装置和方法
WO2016032414A1 (en) * 2014-08-26 2016-03-03 Agema Mühendi̇sli̇k Araştirma Geli̇şti̇rme Maki̇ne Endüstri̇yel Tesi̇sler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Şi̇rketi̇ Solid and liquid/gas fueled, fully automated, smokeless combustion hot water/steam boiler adjustable according to coal type
CN107334588A (zh) * 2017-08-17 2017-11-10 郑金玲 一种多功能产科护理床
CN107928911A (zh) * 2017-12-05 2018-04-20 张艳艳 一种多功能医疗床
CN108578110A (zh) * 2018-05-02 2018-09-28 广州市花都东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自动护理机器人
CN208875670U (zh) * 2018-05-02 2019-05-21 广州市花都东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放置在护理床床头柜内的组合式水箱平板车
CN108844292A (zh) * 2018-05-31 2018-11-20 罗发业 一种乳胶枕头床垫脱水机构
CN110522580A (zh) * 2019-08-06 2019-12-03 温州医科大学 透气性好的防压疮护理设备
CN110763499A (zh) * 2019-10-31 2020-02-07 山东中车华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便器故障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2237516A (zh) * 2020-09-23 2021-01-19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柔性上下安全便利多功能智能助老床
CN112220214A (zh) * 2020-09-30 2021-01-15 王连成 一种智能家居用可循环除湿防潮型衣柜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景田、何耀东等著: "《纺织厂空调设备维修》", 30 November 1986 *
王怀义: "《石油化工管道安装设计便查手册》", 30 November 20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95512B (zh) 一种带大小便处理系统的护理床
CN213190753U (zh) 一种家用护理机器人
CN101919770B (zh) 自动洁具分离式护理椅床
CN205411498U (zh) 多功能病人自行排便护理床
CN106038128A (zh)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智能控制系统
CN104887421A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111904747B (zh) 一种呕吐病人专用病床
WO1998019020A1 (fr) W.c. et dispositif pour lit d'hopital dote de ce w.c.
CN216168393U (zh) 辅助腿脚不便老人全自护理的床椅一体装置
CN113018036B (zh) 吊床组件以及带有该吊床组件的护理床
CN111494117B (zh) 多功能智能护理床及其安装方法
CN111616883B (zh) 适用于护理床的马桶以及多功能智能护理床
CN113332058A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病床
CN2334384Y (zh) 全自动多功能自理床
CN211610418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111494119B (zh) 带有马桶和浴缸的护理床及其安装方法
CN214387955U (zh) 一种用于icu的智能护理床
CN111904746B (zh) 一种便于病人呕吐的病床
CN112618208A (zh) 一种新型功能气垫护理床
CN215385340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201286810Y (zh) 一种可转换成推车的病床
CN117695107A (zh) 一种卧床老人二便护理机器人
CN115317263B (zh) 多功能一体化护理床
CN219721112U (zh) 一种家庭智能护理床
CN1088080A (zh) 多功能接便器智能病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